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幼儿礼仪

时间:2022-06-08 22:27:54

导语:在幼儿礼仪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幼儿礼仪

第1篇

关键词:幼儿;生活礼仪;培养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国内外诸多科学研究都证明:幼儿期是一个人德育素养、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应从培养幼儿生活礼仪方面入手。

如何开展培养幼儿生活礼仪的课题?我们拟定从这几方面进行培养,如,来园礼仪、离园礼仪、来园整理、洗手礼仪、进餐礼仪等。通过儿歌说唱和律动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在活动中逐步养成乐于助人、互相谦让的好习惯,并让幼儿养成文明有序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我们也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接触和学习文明生活礼仪。

一、开设生活礼仪区域,学习礼仪

开学初,我们在班级内设立了生活礼仪区,为幼儿提供学习生活礼仪的材料,幼儿在区域中学习了《小小手》《进餐歌》等儿歌,幼儿们通过儿歌的学习,学会了如何洗手,如何排队;学会了如何吃饭,饭前需要做哪些事情以及饭后如何收拾碗筷等,生活礼仪的学习让幼儿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懂得了文明生活礼仪。

二、教学活动中体现生活礼仪特色

本学期,我班在教学活动中将主题课程与礼仪课题研究相结合,开展了众多的生活礼仪课程。如,通过开展常识活动《迎春花儿开》,让幼儿懂得走路要轻轻的,不能踩到小花小草,要保护花草树木;通过开展语言活动《一起玩》,让幼儿知道在外面玩要懂礼貌,要主动与别人打招呼;通过开展语言活动《自己吃饭真能干》,让幼儿懂得自己要独立进餐,进餐时不讲话,要保持桌面的干净;通过开展音乐活动《儿童节》,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学习的生活礼仪。

三、精心布置生活礼仪环境

环境就像一面镜子,它既可以折射出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也可以促进孩子的发展,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将受到有益的熏陶。

1.设计生活礼仪教育环境

在幼儿园外墙饰的设计上,我们制作了“乐学礼仪”,让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就仿佛进入礼仪的殿堂。楼道里的“礼仪墙”选用了许多图文并茂的成语故事,让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或来园、离园的时间里,感受生活礼仪的熏陶。

2.在各班级的活动室内开辟礼仪教育主题墙

老师们开辟了礼仪教育的主题墙,“我是礼仪小天使”“礼仪小明星评比”等等,让幼儿在环境的引导中,逐步养成规范的言行。

3.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制订了教师和家长的礼仪行为规范,老师们从我做起,做孩子们的礼仪榜样,并引导家长提高礼仪教育的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活动中。

四、创编幼儿礼仪操,学习生活礼仪

运用律动儿歌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开展。小班孩子年龄小,对他们进行生活礼仪的培养更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大家都知道,小年龄的孩子最喜欢唱歌跳舞,因此运用律动操的形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育幼儿讲文明、懂礼貌的时候,我们创编了律动操《找朋友》;在激发幼儿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的时候创编了律动操《高兴见到你》等等,有意识地和幼儿互说“再见”“你好”,就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养成了文明礼貌的习惯。

五、开展家庭生活礼仪教育指导,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质量

为了提高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除了平时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外,我们还进行了有关生活礼仪问卷调查,以此来提高家长自身礼仪素养和家教能力;开展小班年级组的生活礼仪讲座,请家长走进课堂,开展“西方用餐礼仪”等活动,学习一些有关西方国家的生活礼仪知识等。

总之,开学以来,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孩子们能主动地使用礼貌用语,安静地进餐,用餐时能做到“三净”,初步学会了排队等候等。相信通过今后不断的努力,孩子们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不是短期行为,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实抓好礼仪教育,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引导幼儿形成礼仪习惯,是我们将要继续进行的工作,相信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勇于实践,礼仪教育一定会在我园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北京小红花图书工作室.幼儿礼仪教育.新时代出版社,2011.

[2]弟子规.1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第2篇

(一)礼仪教育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国内外诸多科学研究都证明:幼儿期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典型的“4+1”家教模式下的独生子女容易产生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是幼儿完善自我形象的需要,对其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幼儿受用一生的,一个幼儿养成爱动脑、爱思考、爱探究的习惯比学习到这种或那种知识更为重要。因此,通过礼仪教育,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仪情感,为幼儿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的过程及成效

(一)礼仪环境———优化无声的“语言”

1)区域环境。在幼儿园各个班级区域中,我们将创设“每天礼仪小宝贝”“每周礼仪小明星”评选活动,开展“区域礼仪小格言”“每周礼仪演讲台”等区域活动,投放层次化操作材料,逐步形成了浓浓的班级日常礼仪氛围。2)主题环境。在楼梯走廊环境中,我们根据礼仪主题活动,创设了礼仪特色板块,结合阶段礼仪重点,定期更换特色板块内容:有礼仪儿歌,有礼仪故事,也有幼儿自己对礼仪进行诠释的绘画作品。

(二)礼仪课堂———让幼儿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礼仪课堂根据礼仪主题活动通过游戏、参观、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贯穿,例如:中班主题《帮助我们的人》,根据主题目标和礼仪重点,午饭后参观,到马路上观察交警叔叔的一日工作的辛苦,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礼仪的重要性,学唱礼仪歌曲:《劳动真光荣》,使礼仪教育活动经过一个主体内化的过程,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礼仪活动———触动幼儿纯真心灵,震撼于体验

结合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组织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如:世界地球日、爱眼日、消防日、气象日、助残日等,例如:我们组织的5.12爱心义卖活动:发动幼儿把自己家里的旧的玩具、图书等带来幼儿园贴上价格标签,在大操场上举行义卖,全园的家长带着幼儿去挑选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我们把所得的款项都捐给红十字会。又如:2011年12月3日是国际助残日,我们组织大班年级组幼儿参观天爱康复中心,并为天爱的智障幼儿带去了衣物、食品、玩具等爱心礼物,孩子们还为智障幼儿表演了中英文节目。通过以上丰富的实践活动渗透礼仪品德教育,培养幼儿爱护环境、尊重劳动人民,敬老爱老、奉献爱心等良好的礼仪品质。

(四)一日生活———处处是礼仪行为的实践场所

人园、进餐、午睡、升旗、活动、做操、游戏、外出实践等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蕴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1)入园礼仪小明星。在幼儿园大门口各班礼仪明星轮流带上红色绶带,微笑着接待全园幼儿和家长来园,大胆、大方的中英文问候语,标准的接待礼仪站姿和欢迎动作,让本有些怯意的家长也能逐渐大方地和幼儿一起学习英文问候语,使整个园所的礼仪氛围大大提升。2)升旗礼仪金话筒。每周一早上9:30是全园的升旗时间,幼儿到国旗下演讲礼仪故事、颁发“礼仪金话筒”奖状,为了让幼儿能到国旗下演讲礼仪故事,家长也积极参与其中,为幼儿删选故事,创编动作,充分体现礼仪教育家园合力的成效。3)礼仪区域特色化。幼儿边唱着礼仪歌进入礼仪区域,在区域游戏中与投放的层次化操作材料进行互动,主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交流,同伴合作互助,共同营造了区域游戏的礼仪氛围;大班幼儿重点创设了插花礼仪区、茶文化特色礼仪区、经典诵读礼仪坊等;中班幼儿则侧重于棋类文化的区域创设,在益智的同时更是渗透观棋不语的礼仪要求;小班幼儿以生活化礼仪常规培养为主,孩子们在区域操作中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设计礼仪区域评星榜,更是提升幼儿参与礼仪区域活动的兴趣和成效。4)礼仪操节月展演。用轻松欢快的旋律配上简单的动作、帮助幼儿牢记礼仪要求,将这些动作汇编成一套礼仪操,成为我们园所一个亮点和园所特色文化,同时幼儿对于这种形式也非常喜欢,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礼仪的教育目标,幼儿在节奏鲜明的礼仪音乐声中边跳边做礼仪操,动作整齐的礼仪操队形、已成为我们礼仪园所一大特色,每天早操时间,家长们驻足围观,啧啧称赞,久久不愿离去。

(五)家庭社区———携手共育的合作伙伴

1)家长走进礼仪课堂。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培养需要家园的共同配合,幼儿在园学习的礼仪儿歌、歌曲等向家长进行展示,邀请家长参与全园的“礼仪之星”班级的评比,结合我国传统节日以及西方重大节日,如:五一劳动节、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万圣节、圣诞节等,邀请“家长走进节日礼仪课堂”:家长来园为幼儿讲解节日的由来,参与节日传统游戏等,孩子们感受的是浓郁的节日礼仪氛围。通过“家长走进礼仪课堂”,为幼儿宣讲礼仪知识,使家长主动提高个人涵养和对礼仪教育的认同,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2)礼仪入社区活动。结合礼仪主题,开展“礼仪入社区活动”,我们把幼儿和家长共同创作的社区礼仪宣传海报统一装饰后在周围社区展览,并且制定文明礼仪小报发放到各个社区的居民手中,提升社区礼仪氛围和居民的德育素养。幼儿以良好的礼仪行为辐射周围社区,并且邀请社区居民和幼儿来园参与礼仪活动,共同营造社区文明礼仪氛围。

第3篇

一、开设专门的礼仪课。

所谓礼仪课就是教师围绕某一礼仪知识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组织幼儿以上课的形式学习礼仪。比如:坐的时候要端正,公共场所走路说话要轻、咳嗽打喷嚏打哈欠要用手遮挡等这些基本礼仪可以通过上礼仪课的形式让幼儿掌握。在上礼仪课时教师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故事启迪法,就是让幼儿在故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学习相应礼仪。如:通过三只熊的故事让幼儿明白小姑娘未经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的许可动它们的东西是不礼貌的行为。(2)行为辨析法。该方法指教师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问题和问题情境,让幼儿在对事件的评议中分辨美丑、善恶,知道好与不好,从而迁移正确的经验。比如:教师可以将幼儿生活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和好的习惯用DV或图片形式记录下来让幼儿讨论。(3)示范演示法,是指教师根据礼仪训练的内容要求,用直观、形象、标准的示范,帮助和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为其树立行为榜样。如:教师通过示范演示法指导幼儿如何打哈欠(需用手遮挡)。(4)情境表演法,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主题情境,让幼儿通过情境演练,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这是对礼仪教育内容的复习、运用和巩固,是对幼儿的综合考察,促进内化,最终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在娃娃家中模拟待人接客的场景,让幼儿在情境表演中学习待人接客的礼仪,效果就非常好。

二、潜移默化地渗透教育。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礼仪教育是长期养成的过程,如果仅仅靠礼仪课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可以尝试以下途径:1)在一日活动中渗透。比如:入园时要求幼儿仪表整洁、进园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与父母说再见;游戏时要谦让、互助;进餐时做到文明用餐、讲究卫生、爱惜粮食等。2)随机教育。如:派幼儿去其他老师那里拿教玩具、去传达室向爷爷拿活动室钥匙等。通过在这些活动中的反复练习,使幼儿的礼仪行为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知、情、行的统一。3)通过环境渗透。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可以将礼仪教育内容渗透在优美的物质环境中。例如:在孩子经常出入的门口、楼梯走道等醒目处设计具体化、情境化、具有暗示性的文明礼仪宣传语;在楼梯上下靠右走的地方贴小脚图案等;在卫生间贴温馨提示语,如“小心滑倒”“节约用水”“轻轻打开水龙头”“轻轻甩三下”等。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除了物质环境外,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重视精神环境的创设。教师要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文明修养,以自身文明的语言、行为和高雅的风度、气质给幼儿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家长参与礼仪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挥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在幼儿礼仪教育中我们引导家长也积极参与,鼓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加强幼儿礼仪教育,并做到以身示范。例如: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栏等形式具体明确提出家庭礼仪教育的内容,如:家长应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出做客时,让孩子观察成人的交往;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等,带幼儿逛超市和美发店等服务场所时进行公共场所礼仪教育。

第4篇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幼儿园 751100

俗话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据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学前期的幼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新信息,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抓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依据幼儿的特点,将礼仪教育内容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经过幼儿亲自感知、实践,慢慢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意识和礼仪行为,促进幼儿全面、协调的成长。

1.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活动中,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内容、目标应由低到高、由浅至深、由近到远。在游戏、入园、进餐、入厕、午睡、户外活动、区域活动、过渡环节等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具体情景,同时对每个环节的行为提出具体要求。如入园:要求幼儿仪表整洁、进园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与父母说再见等;进餐保持桌面干净,爱惜粮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养成餐后自觉收拾餐具,饭后漱口和擦嘴的好习惯;入厕要求幼儿互相礼让,便后洗手做到节约用水,喝水时按照需要接一定量的水;午睡时,要求幼儿安静入睡,不打扰其他小朋友,将鞋子、衣服摆放整齐,起床时自觉整理床铺。户外活动、区域活动时,要求幼儿讲话文明,不争抢玩具,懂得谦让,并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形成友好的同伴关系。

2.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对孩子们来说,很多礼仪规范内容深奥复杂,难以理解,不易记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礼仪规范。可以通过儿歌、歌曲、游戏等形式把道理简单化,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儿歌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通过孩子与家长和老师自编收集的过程,可使孩子们知道哪些是礼仪,礼仪都有哪些行为,也了解礼仪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快乐。如:《学做小客人》让幼儿知道到别人家做客时应敲门,礼物要双手接送,在别人家不能大吵大闹,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等。通过音乐游戏《坐汽车》知道要给奶奶等老人让座。《你是我的好朋友》通过游戏使用了"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通过小朋友情景表演《拜访客人》,给孩子们一个印象,就是拜访客人时要讲哪些礼貌等,幼儿通过情景表演和行为的辨析讨论后,真正明白了"该怎样做""我这样做是对的""他这样做是不对的需要改正"还可以让孩子们争做"礼仪小标兵",使得孩子们以身作则,遵守礼仪规范的意识会明显提高。

3.重视榜样示范对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作用

教师与家长等成人的言传身教、幼儿喜欢的人物的榜样作用,如童话故事等均对幼儿的成长起到迁移默化的影响。在幼儿的日常口语交往中,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切实做好表率。上岗时做到衣着整洁、大方、精神饱满,笑脸相迎每一个幼儿和家长,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和每一位小朋友交流时要注重亲和、有礼貌、就像朋友一样。在教师的带动下,孩子们能够主动与教师、小朋友问好、打招呼,与家长说再见。做好示范,然后再指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在进行活动时着重培养幼儿的"坐姿""站姿""行姿"等,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如小班幼儿挪动椅子时,喜欢拖着走或将椅子高举着走,这些行为既不安全也不文明,教师就要以故事的形式,如"小椅子喜欢这样"的故事进行示范。先进行正确示范,再让幼儿模拟操练,最后提醒操作,让幼儿体会到正确挪动椅子的方法,促进幼儿轻拿轻放椅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礼貌的氛围,使幼儿经常受到熏陶,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慢慢转化为习惯。

4.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观的,利用游戏、情景练习等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达到习惯养成的目标。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时,他们会主动划分出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宝宝,游戏前提示幼儿,在娃娃家里做爸爸、妈妈的要爱护孩子,孩子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幼儿在玩积木时,要求他们小组合作,边搭边商量,他们会相互尊重对方的想法,大家一起动手搭建出自己喜爱的东西来。也可通过《熊猫的客人》《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让幼儿感受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对不起,没关系!》等歌曲表演使幼儿懂得与同伴、长辈相处交往的一般礼仪;通过《小熊过桥》《好娃娃》等故事活动使幼儿之间懂得了要互相谦让,与同伴分享快乐,要学会关心他人等。在游戏操作活动中,老师在手工区投放各样的材料,让幼儿用这些材料共同完成一副组画。孩子们会主动承担,进行分配、讨论、商量、分工、共同完成,孩子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会使用文明用语等,他们会自觉养成很好的礼仪。

5.发挥环境育人的教育功能

环境育人的作用毋庸置疑,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幼儿文明礼貌素养的发展、文明语言习惯的形成,具有非常显著的熏染、陶冶和垂范作用。教师要及时的抓住这个"隐形课程"资源,为幼儿提供充分表现、观察和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在洗手间创设排队上厕所和排队洗手的文字与图片,开辟礼仪教育的主题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主题墙,讲礼仪的小儿歌、"礼仪之星"布置到墙面上,以此将这些礼仪知识深入幼儿心中。

6.充分利用各种节日活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中国的传统节日融入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它融在社会、自然环境里。在节日里,教师、家长带领孩子走进社会、跟随旅游、走进爸爸、妈妈的亲人朋友家里,感受节日氛围,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节日文化带来的一些礼仪,如;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亲人的健康情感。在庆祝"三八妇女节"时,老师要时先对孩子进行节日爱妈妈的教育,并教会幼儿通过简单的手工制作向妈妈"献礼"。从教育的手段看,献花的过程,我们从礼貌(招呼)、分享(礼物)、独立性(完成做花)、尊敬长辈(给妈妈送花)、行为习惯(整理废旧)、大胆表演等不同层面对孩子进行了礼仪教育的培养。

7.密切家园联系,强化文明礼仪习惯

要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要有家庭的配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培养宝宝的文明礼貌习惯,引导孩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尊重他人;家长的日常行为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在家长身边常常观察父母的一举一动,并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家长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此,幼儿教师应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的各项礼仪表现。同时,定期向家长开办有关礼仪方面的知识讲座,让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统一认识,引起共鸣,真正做到家园同步教育的结合。

第5篇

关键词:礼仪教育;礼仪环境;学习礼仪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88-02

礼仪修养是一个人全部品德的基石,幼儿的可塑性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很容易受家人、外界的影响,所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最佳时期。一个好的坐姿、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优雅的礼仪仪表会让孩子得到周围朋友的认可,也容易被他人接受而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而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然而现在,由于受独生子女的影响,很多家长溺爱、宠爱有加,忽略了孩子的礼仪教育;在幼儿园里也不乏存在一些教师观念落后,责任差等现象;再加上整体社会风气差,使幼儿潜移默化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但只要我们年轻的家长、教师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坚持教育的一贯性原则,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一、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1.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幼儿成长在一个家庭和谐,相互有礼充满温情的氛围下,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有很大的作用,是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重要条件。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有一次我组织幼儿出去找春天,当走在马路上时,月月突然跑过来说:“老师,那里有个捡垃圾的老奶奶,好可怜啊!我们去帮她,好不好?”我转头一看,果真有一个穿得很破烂的老人在垃圾桶里捡着垃圾。难得看见有孩子这么的懂事,于是我就抓住机会,教育其他孩子,要像月月一样关心弱者,富有爱心。在老师的引导,月月的榜样下,我们一起帮老奶奶捡垃圾,虽然很脏,但孩子们捡得很开心,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也学会了简单的捡垃圾的本领。事后我问月月为什么会想到去帮那位奶奶时,她告诉我这是妈妈平时教她的,只要和妈妈一起外出,看见路边的乞丐时,妈妈总会鼓励她每天省下一毛钱,献给需要帮助的人。相反,如果家庭环境紧张,孩子时常处在家人的争吵中,处在一个忧郁的环境里,又怎能会关心别人,懂得礼貌呢?记得在一个双休日的中午,我在小区里无意间发现有一个小女孩正在和几个小伙伴玩游戏,她奶奶叫她回家吃中饭,可那小女孩忽然语出惊人地说:“你个死老太婆,怎么还不去死?”说完哈哈大笑起来。旁边几个孩子看见了,也十分感兴趣地学着她的表情说这同样的话后哈哈大笑。在一旁的奶奶却没有生气,没有制止她的行为,继续叫着她回去吃中饭。可见这个小女孩的行为是从家长那里学来的,平时家长之间的吵架、辱骂孩子都看在眼里,而且潜移默化地学了下来。而那位奶奶也习惯了,不当一回事了。知道吗?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幼儿好模仿,辨别是非能力差,成人无意间说笑的一句话就有可能成为孩子的错误导向。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以身示范树立典范。看见奶奶弯着腰在扫地,家长可以对幼儿说:“你看,奶奶在帮我们打扫卫生,弯着腰多累呀!”在餐桌上给孩子夹菜时也考虑给长辈夹一筷;外出给孩子买玩具、买衣服时引导孩子省下一些钱给爷爷奶奶买一件小礼物等等。家长要善于抓住契机,孩子才能日积月累,在良好的人文环境影响下,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2.营造和谐的教室环境。白天幼儿大部分的时间在幼儿园度过,教师必须要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注意以身作则,主动与幼儿、同事以及家长打招呼,言谈文明有礼。时时提醒自己不说粗话,与人交往中做到“礼”字在先。努力以自己的文明礼貌言行去感染幼儿,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良好的行为。在班级中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礼貌言行风气,如早上幼儿来园、下午离园主动与他们打招呼。教师难免也会做错事,也要对孩子说声“对不起”。

二、渗透良好的礼仪教育

1.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运用于生活,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如,在小班教学活动《认识大小》中,我增添了一环节,出示一大一小的两个苹果,让幼儿选一个给妈妈,自己拿一个。结果,全部选大苹果自己吃,小苹果给妈妈。看见这种情形,我就马上教育他们,给他们讲了《懂礼貌的小白兔》、《孔融让梨》的故事,让他们要学会谦让,做一个有礼貌关心别人的孩子。

2.在日常交往中渗透礼仪教育。家长应重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如平时到亲戚家做客时,教育孩子要先敲门,然后跟人打招呼(叫人),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等等。如有人来做客时,让孩子学会说“请进、请坐”,把好吃的东西拿出来一起分享等等,让他们学会跟人交往时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礼仪。这是帮助幼儿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第6篇

幼儿教师礼仪规范细则一1、成立幼儿园本培训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园本培训的计划、安排、组织与实施。

2、后勤为园本培训提供场地、材料等必要条件。

3、教职工按时参与园本培训活动,不得迟到和早退,更不准无故缺席,每次活动作好考勤记录。考勤结果纳入期月考核。

4、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园本培训,参加各项培训活动时必须遵守该项活动的培训要求、安排和相关规章制度,教师的参加情况纳入期月考核。

5、在园本培训中,提供讲座与示范活动的教师在期末考核中按标准加分奖励。

6、对于在园本评比活动中获得名次的班级或教师,按该次活动的奖励办法给予奖励,并在期考核中加分奖励。

幼儿教师礼仪规范细则二1、教师要积极进行自我培训、自我提高,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2、坚持业务学习制度,有计划地安排业务学习内容,使教师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了解幼教发展动态。

3、提倡互帮、互学,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要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做好师带徒工作记录。

4、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针,每学期邀请专家或同行来园讲学或交流,并根据需要有计划的选送教师外出学习。

5、每学期进行一次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竞赛,实施岗位练兵。

6、幼儿园对新教师的培养采用导师制。为每一位新教师配备一位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过硬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对新教师的成长尽职尽责。

幼儿教师礼仪规范细则三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特制订本制度:

一、教师要积极进行自我培训、自我提高,形成在某一领域的突出特长。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对业余进修或自修(本专业)成绩合格及获得有关证书者,幼儿园可负担部分费用。

二、提倡互帮、互学,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要带徒弟,传授经验。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如英语、声乐、舞蹈、美工等,并进行考核评比。

三、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每学期邀请专家或同行来园讲学,交流。每学期组织一次全员性的参观,并根据不同需要,送派教师到各地学习。学习结束每人要写20xx3000字的学习心得,并对全园教师进行二次培训或做1-2节观摩课展示。

第7篇

关键词:生活教育 礼仪教育 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220-01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宗信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的内涵是将生活纳入教育,以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因此,幼儿园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坏境,引导幼儿正确的礼仪行为习惯,使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1 创设礼仪教育环境,陶冶幼儿的礼仪情操

礼仪环境创设是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中的重要因素。环境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得从一点一滴的细节抓起。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以及幼儿与环境之间多方面的互动,将礼仪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幼儿的生活当中。

1.1创设和谐的人文氛围,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

良好的榜样在礼仪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之间须做好榜样,做到谦虚礼让、互相关怀,同事遇到困难都能热情主动伸出援手。师生之间见面即问好,早上幼儿上学时老师应在门口主动迎接。幼儿遇到麻烦或做错事时,要耐心教导,使小朋友们乐于同老师交流。有了良好的礼仪氛围,幼儿们才会潜移默化改变并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1.2创设良好的背景坏境,形成正确的礼仪认知

幼儿园可在楼梯、过道、户外游戏场地、教师文明角等进行精心布置,融入正确的礼仪行为规范,使幼儿在积极、健康的坏境中树立正确的礼仪认知。平时还可开展礼仪活动,让小朋友们分享礼仪小故事、分配小朋友们种植花草、颁发礼仪勋章等不断提醒并调整幼儿的行为。

1.3提供生活中实践机会,养成正确的礼仪行为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因此,幼儿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幼儿园要创造机会让幼儿体验良好的礼仪行为带来的积极情感。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让幼儿亲自感知、实践,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认知和礼仪行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2 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

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来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对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作用。

2.1在一日生活中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包含着大量礼仪教育的契机。如幼儿园可以将晨间入园接待作为培养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窗口。在园门口,让礼仪小宝贝端庄精神的站在幼儿园门口,微笑迎接每一位幼儿、老师和家长。不仅使幼儿自己感受到了礼仪行为带来的积极体验,同时给其他幼儿和家长带来了愉悦,营造了和谐的人文氛围。进餐前可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诵通俗易懂的“进餐三字谣”通过礼仪谣来教育幼儿不挑食、不剩饭,爱惜粮食。

2.2在游戏活动中

幼儿的好奇心比较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知识的重要形式,对于幼儿更容易接受。如通过在游戏“我排在你后面”中,扮演小松鼠、大灰狼、大象等角色,幼儿很快就学会自愿、友爱、谦让的礼仪;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幼儿可以学习合作、团结、友好的礼仪,养成健康的品质。

2.3在家园合作中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幼儿的许多行为习惯都受到父母的影响。幼儿园可通过家长会、班级微博、家长月刊等方式向家长们宣传礼仪教育,使家长们了解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家园”双方的共同肯定,使幼儿礼仪教育融入家庭中。建议并支持家长带孩子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学习乐于助人、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礼让三先等行为规范。这样不仅家长们能收到积极影响,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也使幼儿养成的礼仪认知在家里得到巩固和发展。

3 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

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幼儿园应创设立体化的教育网络环境,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抓住日常生活的点滴,促进幼儿的礼仪行为以及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

3.1熏陶当地的文化习俗

幼儿园可组织幼儿游览香山的烈士陵园,向他们讲述烈士英雄们的壮志豪情,极大的激发幼儿的自豪感,使他们在正义的熏陶下成长。老师们可向幼儿讲述张家港的发展历史,老一代前辈们心酸历程,让幼儿们更加珍惜生活。通过将本土文化与礼仪教育相结合,引导幼儿感受家乡文化底蕴,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有效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这样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成果。

3.2利用节日活动的契机

教师可宣传胜利周年、建国周年纪念、神州飞船成功发射,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在汶川地震周年纪念日时师生为受灾小朋友祈福,培养幼儿的同情、友好、团结意识;在父亲和母亲节时教师提醒幼儿向爸爸妈妈节日问好,给他们做礼物等,培养他们爱戴父母,养成从小就有一颗感恩的心。

3.3抓住日常生活的点滴

幼儿对新知识的吸收需要一段过程,幼儿的礼仪行为是及其不稳定的,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都需要得到外部强化。因此,这不仅需要老师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引导,还需要持之以恒重复强化。当幼儿跌倒、鞋带散了不会系、玩具丢了、受欺负时,同伴们能挺身而出,老师并予以温柔的赞扬,如轻轻摸摸头等,使幼儿感到自己的行为得到认可。这些不经意的举动,往往能影响幼儿的一身。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作为幼儿园老师,理所应当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礼仪教育资源,通过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优秀的品质、文明的言行,让他们在礼仪的熏陶下,优雅的过一生。

参考文献:

[1]冉祥华.美育・童心・创造力[J].学前教育研究,2009,(8).

第8篇

【关键词】环境 幼儿行为养成 一日礼仪教育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就是在小的时候养成的,这种良好的习惯是在点滴细微之处体现的,这种良好的习惯就能跟随幼儿终身。礼仪教育并不指的是单单的教育教学活动,还有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等各个因素相互渗透,达到一致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礼仪环境

《纲要》对环境创设也明确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礼仪环境的创设,并以环境创设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陈鹤琴先生认为: “凡是可以给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 在室内外创设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氛围,例如:台阶上的《三字经》《弟子规》让孩子们每天上着台阶也能接受家长的礼仪知识渗透;桥、墙上的礼仪教育图片,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模仿和了解这些行为习惯;还有良好的人文环境,户外的卫生标志,我不踩小花,室内行走静悄悄等礼仪标识,都是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礼仪环境。

所以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我们不放过每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积极营造和谐优美和人性化的环境,努力让其发挥作用,让园内的每一个角落静态地、无声地传达礼仪内容。

2.礼仪教育活动

幼儿园选用的《礼仪教育》教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创设了生活礼仪、节日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仪表礼仪等多个方面对幼儿潜移默化的礼仪知识。让孩子从一点一滴,从站、立、行、进餐、入睡、盥洗生活中常做的事情入手,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的点滴养成礼仪习惯。

礼仪教学活动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而且幼儿能理解接受的方法有四种。

2.1 故事启迪法。就是让幼儿在故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学习相应礼仪。例如:我给孩子们讲《金豆豆》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上学要向老师问好、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睡觉的时候不要用被子盖住头部、吃饭的时候要安静,这样在一天的生活当中,我也会评选班级的金豆豆好朋友,看看谁能够像金豆豆一样有礼貌。这样的效果立竿见影。

2.2 行为辨析法。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设计问题和问题情境,让幼儿在对事件的评议中分辨美丑、善恶,知道好与不好,从而迁移正确的经验。如:通过礼仪儿歌的学习,让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判断图片上的行为的对错,并说明理由,这样幼儿通过有意的经验就能够辩证这些行为,而且还会用在小伙伴的身上,彼此更正对方的错误行为。

2.3 示范演示法。指教师根据礼仪训练的内容要求,用直观、形象、标准的示范,帮助和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为其树立行为榜样。如:教师通过示范演示法指导幼儿如何打哈欠(需用手遮挡),让幼儿更加直观的表演,并转化为内在的行为习惯。

2.4 情境表演法。指教师为幼儿创设主题情境,让幼儿通过情境演练,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这是对礼仪教育内容的复习、运用和巩固,是对幼儿的综合考察,促进内化,最终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3.潜移默化地在一日生活中渗透教育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礼仪教育是成长期养成的过程,不仅要靠礼仪教育活动让幼儿学习应有的礼仪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将礼仪教育内容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怎样在一日活动中渗透?我们可以告诉小朋友来园的时候和爸爸妈妈说再见,与小伙伴问好,更可以让孩子们正当礼仪小标兵,站礼仪岗;游戏时与小伙伴谦让、互助;进餐时不说话、讲究卫生、爱惜粮食,也可以让小朋友当小苗苗监督小伙伴的行为举止等等细小琐碎的事情,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真正的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每天的环节从简单的礼仪习惯入手,慢慢的递进,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意思,做到礼仪伴我行的心中力量。

一日生活中孩子们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行为,无论是好的习惯还是错误的行为,我们都要抓住这个契机,鼓励幼儿学习好的行为习惯,改正错误的行为,使幼儿的礼仪行为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知、情、行的统一。同时班级的环境也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如:“轻轻打开水龙头”“轻轻甩三下”等。教师还要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文明修养,以自身文明的语言、行为和高雅的风度、气质给幼儿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4.家长参与礼仪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挥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在幼儿礼仪教育中我们引导家长也积极参与,鼓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加强幼儿礼仪教育,并做到以身示范。例如: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栏等形式具体明确提出家庭礼仪教育的内容,如:家长应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出做客时,让孩子观察成人的交往;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等,带幼儿逛超市和美发店等服务场所时进行公共场所礼仪教育。

第9篇

关键词:礼仪;习得;规范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12-1

一、问题的提出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育者和家庭把目光投向幼儿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之上,而忽视了对儿童掌握知识与技能有着决定性作用的绿色教养的培养。也有这样的观点存在,“树大自然直”,认为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会随年龄增长而自行更改。这种片面认识使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学会了一些不良的行为,然后经常不断地重复而养成了不良教养,久而久之,不良的习惯就成自然,一旦形成便难以矫正。

二、我们的实践

(一)构建礼仪规范,有效渗透一日活动

1.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礼仪修养。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在的美,做到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

幼儿园通过组织共读好书活动来提升教师的自身修养。读书其实就是让老师们读自己、陶冶自己,一个读懂自己的教师,才能读懂自然的美好与人类的道德,才能读懂自己肩上的责任。

2.梳理建构,形成礼仪规范体系。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看到了由我国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幼教专家梁志鼋淌谥鞅唷⒈笔Υ蟆⒒慵训纫幌吖歉山淌Σ斡氡嘈吹奈夜首部儿童礼仪教育的教材《6+1儿童综合素质提升工程》,这套书概括了6岁以内儿童遇到的大部分礼仪场景以及内容,我们就以此为蓝本,把其中的阳光童谣以及相关故事渗透到我们的一日活动中,让孩子在念一念、看一看等活动中习得好礼仪、养成好习惯、萌发好行为。

3.明确要求,有效渗透一日活动。

“一日活动皆课程”、“一日活动皆教育”是我们组织一日活动所遵循的教育理念。在一日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中,老师们根据各个环节的习惯要求,关注幼儿实际的行为表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在阳光童谣的吟诵中习得好礼仪、收获好习惯、得到长足发展。

为了提高一日活动的有效性,让幼儿在紧凑、有序的活动安排中养成好的礼仪,幼儿园组织开展“晨间区域的材料投放”、“课间短暂游戏的合理组织”、“餐后活动的有效组织”等主题论坛的讨论,通过研讨,让不同年龄段的老师对日常活动中的自由与规则、自主与学习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营造育人环境,自主习得礼仪要求

1.优化生活环境,营造教育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每一块墙面,让固化的东西活起来。在家长和孩子经常往返的楼梯台阶上、墙面上、走廊过道的墙面、楼顶上都布置了相关的主题墙饰,让孩子和家长在润物无声的浸染中感知、熏陶,继而获得并在日常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积极的环境可以诱发不同的社会行为。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绿色教养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支持作用,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

2.注重言传身教,树立示范榜样。

为了创设讲礼仪的良好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习礼仪规范,每天早上幼儿来园时,门卫伯伯、值班老师在幼儿园的大门口,用热情的微笑、真诚的问候,迎接幼儿的到来。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个个爱护的动作,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幼儿。在幼儿来园、离园期间,整个幼儿园洋溢着温馨的问候声、道别声,传播浓浓的礼仪气息。为了强化这一行为,幼儿园每个班级开展了小小礼仪员的评选活动,每天早上在幼儿园的大门口,还会听到一声声稚嫩的声音:“小朋友们早!叔叔阿姨早!”礼仪员们身披红色绶带,一边问候一边深深地鞠躬。

(三)搭建展示平台,催生礼仪品质

1.自造节日――习惯在这里培养。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过节,节日中的孩子最放松、最开心。幼儿园根据孩子入园适应情况、能力发展特点等综合因素,创造幼儿园自己的节日,每一个月确定一个主题内容,如“招呼拥抱节”、“不掉米粒节”、“能干节”、“勇敢节”等。让孩子们在有计划、有主题的活动中开心舒适地度过每一天,就像天天过节。

2.小擂台赛――童心在这里绽放。

每月擂台赛更是为每一个孩子搭起了展示的舞台。活动本着“让每个孩子都来参与,让每个孩子都经过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的宗旨,精心策划。幼儿的运动能力、动作协调性、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在擂台赛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在一次次的展示和体验中,幼儿本真的童心得到了释放,每一个幼儿收获了阳光、自信的个性品质。

3.礼仪之星――自信在这里建立。

以每月礼仪之星评比、光荣升旗手的争当为载体,在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自我推荐、同伴互评,在观察、寻找、发现中相互欣赏,形成你追我赶的自主氛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携手家长团队,延伸礼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