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1 09:25:40
导语:在本科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我国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开始于艺术类院校,课程设置基本参照国外传统工业设计教育模式,并由美术或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师任教,主要讲授艺术设计技法和模型制作课程(实践类课程)。当初,有多数人认为,工业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区别只是实用美术与美术之间的区别,所以在大部分院校,尤其是文科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课程基本是以艺术造型为主。后来,随着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多种学科知识的新专业。为此,1998年我国教育部按照学科分类将工业设计专业归属于机械工程和艺术学,主修课程包括: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要求学生毕业时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及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我们从实际教学中发现,这种在同一专业中兼学文、理科课程的教育模式,并不适合培养那种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原因是,由于机械工程与艺术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专业,一个属工科类,另一个属文科类,所以它们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从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作品展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见到,来自不同类型院校的作品,无论是在造型方面还是功能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参见图片)。这一点也可以说明,工科院校学生更多的是理性和逻辑思维;而艺术院校学生更善于感性和形象思维,一个是应用了物理学、数学推理的方法,而另一个是灵感、热情多于推理。当然,理想的设计师应该具有以上两种能力,但是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本科生在校学习年限均为4年,需要修完40多门课程(包括公共课在内),平均每门专业课约45学时,另外还有40周以上的实践类课程。如果这期间再增加新的相关课程,必定会影响到课时量的分配,造成一些课程的课时量减少,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深入理解课程的实质。特别是学习专业技能方面的课程,更需要一定的课时量来掌握,否则就会影响学习质量和教学水平。正所谓“欲速则不达”,现在已经有人认为,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出来的学生,既不像艺术家,又不像工程师。
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应该考虑在工业设计专业里分设技术类型和艺术类型的专业,按照不同类型进行专业分工,明确不同专业的教育方向、学习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教学计划。一部分学生以学习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安全、效率等课程为重点,另一部分学生以学习视觉效果、使用形式、市场效益、人机界面等课程为重点。其教育模式就如同建筑学中的土木工程和建筑设计,它们属于同一个学科,但又具有各自的学习目的和培养目标,各专业又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联系,使艺术与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并非是技术加艺术的组合体”)。以下我们从建筑学发展的进步过程,分析艺术与技术在设计中的合作与分工,可供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比较、借鉴。
二、建筑学中的专业分工
在欧洲,将建筑隶属于“绘画艺术”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当时的建筑师与工程师没有明确的职业区分。“人们不会对委托建筑师去设计桥梁是否适当产生怀疑,那只不过是砌筑拱券或石头切割法的扩展而已。”一直到1747年,在巴黎桥梁公路学校才将土木工程建立成独立专业,从此,建筑师与工程师的各自职责有了明确的分工。一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工程科学从此开始。可是到了19世纪中叶,法国的建筑专业又被归入了美术学院,而且教学方面不能完全独立,使一些年轻建筑师的学习被引入歧途,他们基本放弃了规划和对结构的研究(而这是建筑艺术的本质),将主要精力致力于设计丰富的建筑立面和大量的豪华装饰。“他们相信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漂亮和绘画式的体积组合,是由装饰组件构成”(这一点与我国早期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所追求的目的一样)。据说当时巴黎美术学院只重视房屋装饰而忽视房屋构造的教学已经出了名。彼得柯林斯(法)认为:“美术学院将建筑仅仅看作感人的、似画的作品和大量装饰性的东西是危险的,这种习惯将使他们趋向于成为艺术家而不是建筑师了。”1850年,建筑教育家隆德勒(法)建议在学校里不再只设一种只会谈论装饰的教授,而应该有讲授规划和结构的教授,包括竞赛与评奖,也要依次强调三者的关系。而后,随着建筑科学的细分,陆续出现了如建筑规划、土木结构、建筑设计等专业。
与欧洲相比,美国的建筑学教育则忽视了建筑师,而过分强调工程师的作用,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来自于工业技术的进步。如1854年,炼铁除碳技术的提高,造出了足够尺寸的熟铁大梁,随后,钢的出现使金属结构又有了更大的进步,相继建造了全部采用钢铁结构的桥梁与建筑物。如南达科他州的格拉斯哥铁桥(美),“水晶宫”(英),埃菲尔铁塔(法)等。19世纪90年代初,钢和混凝土框架的商品化应用,更加使美国人相信技术在建筑中的主导作用,也因此而忽略了建筑的传统形式即建筑的艺术形式。蒙哥马利·斯克勒(美)不得不承认:“设计不错的城市桥梁只有在法国才可以找到,原因应归功于公路桥梁系里设有建筑学教授的职位。”的确,建筑作为一门科学,不仅要依靠工程师来考虑结构部件的形式和方法,还要依靠建筑师在其实用结构的基础上增加艺术表现的成分,建筑才会更加完美。
三、培养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
工业产品设计同样需要工程师负责功能和构造,设计师负责造型及视觉效果,同样有材料与结构的分析与计算,有丰富想象力的形态构成。“它们的基本目标同样是实用,是追求现代意识与现代科学的一致性。”因此,笔者认为,工业设计专业应该参照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在一个专业里设置不同研究方向的专业,如艺术造型学、制造工艺学或材料构造学(拟订名称)。不同的专业方向有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有各自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有效课时量,这样才能显示出专业的特色。事实上,随着科学的进步,工业产品中的技术含量会越来越高,涉及的方面会越来越广,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例如“机电专业”的前身就是由机械、电子两门技术组合而成的新型专业。又如,人机工学这门课程,在一些学校已经作为一门单独的专业。目前,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在我国文、理科院校都有开设,既然如此,就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如学生生源、师资结构、学术氛围及环境条件的不同,去培养两种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一个培养工程类的设计师,而另一个培养造型类的设计师,它们又统属一个专业。
当然,工业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两种不同的专业,各自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和培养目标,何况产品与建筑相比,无论是制造或使用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在此只是从专业教学发展的角度,对建筑专业的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就如同“包豪斯”时期那种将建筑师与工程师在完成项目时,彼此专业上的合作模式带入到产品设计中一样,借以研究有关如何提高我国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水平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第213页
[2]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4月
[3]何人可.造就中国设计的领导型人才[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0月,第3页
关键词:本科教育;行政管理;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培养高质量人才是高校教学工作的目标。为此,各国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采用了不同评估体系。对比国外各种评估体系,国内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同样具有一定的质量监控标准进行约束。所谓质量监控,即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为确保教学活动管理与控制等目的而进行搜集教学材料所需的各类信息。二级学院作为高校教学直接执行部门与管理单位,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工作将永远是其教学的工作核心。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管理单位及教学秘书、教学院长、教务处管理人员等执行主体具有一定的权责。他们的职责在于各自所承担的系列工作范围和负责范围内履行各自的职能或完成工作使命。他们的权限在于保证所行使的职责能够有效履行。本文研究的目标:以行政管理为视角[1],建立健全行政视角下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使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一个动态的、可操作的、可控制的管理流程,并通过整合各类本科教学资源、协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构成一个在本科教学质量体系上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以此达到高校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员和全要素的监督评价和指导。
一、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呈现特点
目前,国内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内涵为:受教育群体对教育的需求以及在特定标准的监测与管控过程。在监测与管控过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呈现出多元的、自发的、奇异的、变化的等特点。
(一)质量监控行为主体的多元特性
根据不同利益受众和不同价值诉求群体,高等教育质量监控行为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性。质量监控行为主体[2]主要体现在国家、高校及直属部门、企事业等用人单位、教师学生等各方利益代表。以国家主体为利益需要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应满足国家诉求,所有教育行为应符合国家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所有教育产出成果应体现出国家对高校要求的终极人才培养目标。以学校、国家专门教学质量管理部门为代表的利益监控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以满足维护高校及教育部自身形象为需要。以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为利益需要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是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直接为用人单位所接纳。以教师学生为利益需要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应为此类受众群体提供反馈、考核及提升等制度,并且使此类群体能够从高校质量监控行为中直接获益。
(二)质量监控行为方式的自发特性
与教育部、省级教育厅等组织各类评估不同的是,各高校对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完全是自主地进行质量管理。原因在于:教育部、省级教育厅等组织的各类评估中对高校质量监控存在着强制性监控管理。而高校自身着眼人才高质量产出为意愿的监控:完全是一种对质量严控的、多维的、主动的生态监控体系,这样的监控能够为高校本科专业带来长久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质量监控行为方法的特异特性
由于高等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已任,受国家权力主体的影响、社会环境的推进,不可避免地引入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型。当然,由于高校质量监控行为中的质量评估常以检查、审核、评价等方式进行衡量,这些模式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天壤之别。对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他们对于质量管理包含质量信息管理、质量审核、产品质量档案及原始记录过程,这些过程都以保证产品质量能符合用户要求的企事业产品保证体系,从而达到追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目的。如果单纯地运用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质量管理模式,有违高校不以利益为目的的人才产品输出模式。同时,由于高校质量监控过程中,常以评估和评价等方式进行。可以肯定的是: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管理模式不能直接应用高校质量监控,高校也不能单纯应用自身评估评价体系作为质量监控裁量。因此,只有将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质量管理模式与高校自身的评估评价体系有机结合,才会使高校教育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最终以达到高质量人才产品高效输出的目标。
(四)质量监控行为过程的变化特性
目前,国内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监控的过程基本以国家层面进行监控,通过教育部、省级教育厅为主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群体对教育产出的利益需要逐渐不一致。高校质量监控行为过程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它不再是单一的国家层面监管,更多的是通过高校、企事业等用人单位、政府联手实施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监控,甚至学生也因对学校、社会、政府等三方利益牵制而全面参与了质量监控。这些质量行为过程的变化,将带给学生对质量保障直接体验,促使大众化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3]管理者给予相应的分层设计,进而促使质量保障体系不同的价值诉求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肯定。总的来说,随着监控流程与环节的变动,监控主客体角色关系进行了转换,高校质量监控内部属过程也悄然转变。
二、行政管理视角下完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探索
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在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探索过程中,努力把握“目标—评价-反馈—改进”的运行机制,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模式[4],使每项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监督”“有评价”和“有改进”,形成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和螺旋上升环境。
(一)构建完善的质量监控网络
高校教育教学完善的质量监控网络需要根据教学工作特点和专业特点,形成相关的教学质量标准,以规范高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完善的质量监控网络需要健全的质量保障组织加以支撑,在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主要包含:成立质量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强有力的后盾,以教学工作委员会作为监督,以教学督导作为监测,以各院系教研室单位作为直接观测,各部门各小组协同动态监管。完善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网络需要质量保障制度,在教学计划执行的全过程中,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听课制度保证教师的教学过程得到有效的监管,以此扼住部分教师对教学不负责态度;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形成各级教学督导机制,通过老教师的教学督导,查找问题并给予教学工作改进意见,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以此帮扶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能手;从学风方面,加强学生参与质量监控过程,以此建立部分基础课程的教考分离制度,使质量监控过程成为学生在高校最大的受益者。优质的人才培养取决于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而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取决于专业负责人学识的高度、见识的广度、治学的大度等,因此建立起专业负责人的遴选及保障制度,有助于强化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组织和领导力量;规范的教学资料收集、及时的有关教学资料整理,能够有效地分析当学期在教学管理过程存在的不足。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的教学资料收集与归档制度。
(二)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价机制
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应贯穿质量监控的全过程,高校及下属二级学院的质量保障制度和质量标准,应持续不断改进和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5]建立健全质量评价机制,出发点在于高校全员师生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使良好的质量评价机制成为促使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一把利剑。但建立健全质量评价机制,应在本科教学管理体系中有深入,在规章制度中有突破,在教学工作中有精细化,在教师教学水平中有跨越,在学生管理中有创新的全方位立体式总布局。建立高校由“怕评”到“爱评”的常态化,政府由“做评”到“管评”的法治化,社会由“论”到“评”的专业化,教师由“被忽视”到“被重视”的充分尊重,学生由“看评”到“参评”的权威化的质量保障体系监控模式。以此改变传统的学习观、教学观、管理观,真正还高校本科教学一片蔚蓝天空。
(三)高效科学的质量改进措施
目前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存在大致如下问题:高校课程内涵建设受传统教育制约,教师无法将专业相关的通识教育理念和研究性教学技能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以此而导致高校课程教学改革难以顺利实施。高校新生专业研讨课、专业导论课、学科前沿课特色教材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本科专业认知的延后,这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高校部分师生的评教、评学方式的偏向性、随意性,使得监控部门对数据分析存在着一定的不可信赖性。多数高校内部决策中注重科研产出而轻本科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在经费的分配过程中,科研经费投入高于本科教学的投入。针对以上问题,在完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探索过程中提出几点改进措施: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打造课程内涵建设,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贯彻大胆质疑、敢于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双语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制定相关政策,注重发挥精品课程对人才培养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二,建立激励评价机制,如编写的优秀教材可作为本科教学评优评奖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优先条件等,以鼓励和引导教师将最新前沿成果引入本科课堂教学、更新本科教学内容、推动教研相协调,同时,高校内部应统筹教材建设,促进人才培养与教材建设有机统一。第三,加强学生的评教思想教育,提高教师的评学重要性与严肃性认知,规范评教、评学活动。为使高校本科教学评学、评教更具可信度,在评学评教活动中,监管部门不能单纯地依赖教务系统设定的评教指标,而应将学生评教、教师同行评价、教学督导评价、教师评价等多方面相结合。只有多方评价有机结合,才能确保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第四,建立产学研和教学一体化评估机制,改变大部分高校以科研为重心,轻视本科教学的专业内涵建设现状。鼓励高校大胆创新,将产学研成果服务于本科教学,努力打造优势产学研体系,进而建立产学研与本科教学连动的服务体系。以行政管理作为手段,是提高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方面的保障。以行政管理视角,管理者能够在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的实施运行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检查、监督、指导及评价,也能够使高校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督职能部门起到教学质量监控作用,并且形成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促使高校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员和全要素的监督评价和指导,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能够顺利运行。
作者:苏初盛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拓.高校教务管理中的本科教育质量监控问题研究:基于行政管理的视角[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陈蕾.主体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史秋衡,吴雪,王爱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区别;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5-0068-02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不断有一些优秀的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这些新升本科院校普遍面临着如何在原来办专科的基础上办好本科教育的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区别
专科和本科院校虽有一些共同点, 但在办学理念、教育手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培养目标不同。 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中高级人才; 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变化需要的各种应用性人才。 从教学管理上看, 专科学校注重的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是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是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业技能、能从事某种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 本科教育知识的讲授不仅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横向关系。与此同时,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
2. 发展定位不同。 专科学校一般都要根据市场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以及实际工作岗位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灵活地设置专业。在教学过程别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 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准, 因此学校发展一般定位于技能型和应用型。 而本科教育注重学生学习的系统性、 学术性,注重知识体系的宽口径,要求学生强化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综合素质较高。因此,本科学校的定位一般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学术应用型。
3. 教学方式不同。专科学校的教学,主要采取面授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以课件或板书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属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而在本科学校,教师一般采取开放式教育模式,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或集体研讨,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可见,与专科教育相比,本科教育一般都会更多地运用开放式教学手段, 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探索,注意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其综合素质。
4. 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专科学校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 对科研要求不高,资助力度有限,缺少科研环境和条件。在管理方面,学校对老师的考核一般都不十分看重科研能力。在这样的机制下,如果不是为了评职称,没有人愿意搞科研。 这也是造成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水平低的根本原因所在。
5. 对教师队伍的要求不同。在专科学校“双师型”教师比较受欢迎,教师的教学能力强,而科研能力相对较差, 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少。 本科院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较高, 大多数教师的学术造诣都比较深,科研实力强,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多。在本科大学的不同学科,一般都有一支教学科研梯队,有一批实力雄厚的学术带头人, 引领着该学科的建设并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而专科则不然。
二、工作建议
1. 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新建本科院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思想上尽快实现由专科层次的办学理念向本科层次转变。 教职工既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去积极工作, 又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地充分估计自己的实力,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和紧迫性,作好打大仗、打硬仗的思想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迎接升本之后的挑战。
2. 引进和培养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工作:首先,大量引进高素质人才。新升本科院校人才缺乏是普遍的,问题是要解放思想,开门办学,以优厚的政策吸引有志之才。 同时还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尊重知识、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为广大教师或专门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其次,加强现有师资队伍建设。由于专科与本科教育层次的不同,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为了适应本科教育的需要,要想方设法改变现有教师队伍结构。一要鼓励教师到自己的非毕业大学进修学习, 参加各种形式的高学历教育,以改善知识结构;二要让教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给自己订目标、压担子,在短期内提升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三要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外出培训、进修学习的机会,鼓励读博,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另外,还可以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 为学校发展及教学科研提供咨询指导。可与其他本科院校联合办学,实现人才和其他教育资源的共享。
3. 重视科研, 加大对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是提升学校的学科地位和社会影响的需要, 是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 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新升本科院校必须加强科研工作,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一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学术交流会。 二要以学科骨干为中心,全面展开科学研究活动,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三要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场所、 设备和信息资料以及创造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 四要设立专项科研基金和科研激励机制, 加大承担项目研究的资助力度, 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做学问和搞科研的积极性。
4. 积极推进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学科的自我发展和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新升本科院校首先要学习借鉴其他本科院校的先进经验, 加快建设速度。其次, 要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 在确定学科发展方向时, 学院要充分认识到地方经济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切合实际做好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再次,要注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的建设。 学科带头人是一个学术梯队的灵魂, 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同时要求学术梯队成员间的相互配合、协作。因此,要搞好学科建设,除了学科带头人外,还必须注重学术梯队的建设,优化学科梯队的结构。第四,要为学科建设提供制度和物质保障。在制度上,根据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 明确各方面内容和相关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物质上,加强对实验室、文献资料、信息网络等条件的建设,以保证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志平. 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升本”的均衡功能模式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6(7).
[2]车静. 地方院校“专升本”热的政策反思与建议[J]. 理论导刊,2007(9).
(一)忽视教学的本质性
大学的基本功能是教育教学。然而,从1977年起国家政策开始强调大学要重视科研,重新定位了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导致高校科研独大,教学落后。川教师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上,因此放松了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同时,学校重在评价量而不是评价质,这与高校普遍采用的对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
要使教学回归本质,在人才培养上取得成就,本科教育应当调整高等教育的战略,建立起精英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立交桥”。
(二)忽视教与学的规律
虽然大学扩招,学生升学较以前容易了许多,但由于教育人口基数大,对于学生来说,上大学仍然不是件轻松的事。目前的大学教育是严进宽出,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学业,由此,学生更加不重视学习,这反过来又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导致教学过程随意性大,轻视教与学的规律,教学质量整体下滑。
教学忽视教的规律,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若能有好的教学方法,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即便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也能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现在的本科教学,更多地强调教,而不是强调学。从本科院校的专业培养方案看,课程设置多,尤其是专业核心课多而不精;学生学习时间紧张,表现在上课时数多,而自习时间少,学生忙于应付上课,无时间消化所学的知识;教师只顾及课堂教学,以减轻学习负担为由,减少课外作业,有的甚至从不布置作业,仅靠期末考核来检验学习情况。这样的教学最终只能降低考核标准,否则多数学生无法通过考核。
(三)忽视教学条件的建设
(一)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既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实现学习目标。2.强调教师成长该理念要求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要。3.重视以学论教教学评价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况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状态、参与状态、和教师的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对知识的掌握状态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评价要求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教学评价主要在教学前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等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或学生在教学中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终结性评价,主要在学期末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把面向“未来”与面相“过去”的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发展。2.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我国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是标准化考试,这种量性评价方法科学、客观,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现代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但它不能测量很多难以量化的丰富的内容,如鉴赏力、创造力等。质性评价方法较好地完成弥补了量化评价方法的不足,更逼真地放映教育现实。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注意将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结合运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进步。3.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倡导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使被评价者从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体现教育过程的民主化、人性化。4.评价方式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应用本科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充分运用已经比较成熟的评价方式来为教学评价服务,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课程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来创造新的评价方式,从而更好地实现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与教师发展的目的。
二、应用本科理论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教育专家、管理人员、其他教师为评价者进行评价
1.量表评价法量表评价法是事前制定一个课堂评价的量表,在听课的过程中听课教师根据量表上所陈述的各项教学要求对所听得课程进行打分的评价方式。该办法的优点在于评课者必须根据量表上提供的各项评价指标对教学者进行评价。量表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引导着评价方向,影响评价质量。2.综合比较法综合比较法是指在评课过程中教师不是就课论课,也不是就一堂课进行评价,而是将几堂课放在一起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和评价,从而更清晰地看出每一节课的有缺点和特色所在。3.庭辩式评课法庭辩式评课法改变以往评课中听课者评、授课者听得模式,让授课者在课后解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并针对听课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从而促进听课者与授课者直接按的之间的交流。4.“行为跟进式”评课法该法是指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评课者和授课者共同讨论教学中的优点、缺点,提出修改意见后,授课者在修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再进行评价和修改,如此往复几次,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改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实践用工单位、学生、家长为评价者进行评价
1.调查问卷法它通过被调查者对问卷问题的回答来反映被调查者的某些特征。2.访谈记录法通过与学生、家长口头交流,访问者把被访问者谈话中流露出来的有用信息记录下来,作为评价被访问者特质的依据。
(三)考试评价
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13-02
旅游本科教育出现在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时期,由于这个时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专业人才出现短缺现象。为了适应当时市场需求,各高校纷纷成立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本科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张。与此同时,我国旅游本科教育长期粗放型发展和外延式增长所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并开始危及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其中,旅游本科教育定位问题在诸多矛盾中占有主导地位,导致旅游本科教育资源流失与社会供给不足的现象长期存在。旅游本科教育定位问题探究是对旅游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指导。
一、定位理论及其对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借鉴意义
定位理论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广告营销理论之一。1981年,美国营销专家艾・里斯(AlRies)与杰克・特罗特Jack Trout)在题为《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的专著中对定位理论的阐述,标志着定位理论的诞生。他们把定位看成是对现有产品的创造性实践。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定位关键,研究消费者心智;第二,定位聚焦,建立品牌及重新定位;第三,定位战略,发现营销永恒法则。菲利普・特勒科特勒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研究定位理论,强调实施差异化战略,提出了STP定位方法。定位理论的应用由广告定位发展到营销策略定位再到企业战略定位。
目前,“定位”一词已成为重要的、使用广泛而频繁的战略术语之一,几乎在各个行业的策划和战略研究中都用到它。教育定位是为适应社会人才需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以及培养目标的特定性而设计的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组合的行为。其实质就是通过办学方式以及办学效果与其他学校的差异性而在公众中形成一种独特形象的心理策略。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使旅游本科教育正发生着结构性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要求旅游本科教育的发展应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定位理论强调的以市场(消费者)为出发点,对产品进行设计,通过营销传播更好地满足目标顾客群需求的观点对旅游教育定位具有普适性价值。定位使更多的旅游院校将办学实践纳入理性决策和有目的、有计划的建设过程之中,减少了竞争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二、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定位现状
旅游本科教育作为旅游高等教育的主体,对旅游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许多院校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旅游本科教育开始进行定位研究,基本确立了旅游本科教育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宏观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旅游本科教育基础的薄弱,对其进行的定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偏离市场需求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具备进一步从事旅游教学、科研潜力的研究型人才。此政策的颁布一方面为旅游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也使各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出现趋同化现象。导致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就业的过程中,缺乏独有的竞争力。同时,旅游市场基层从业人员需求量大和进入门槛低的行业特点,决定旅游从业人员既要具备基本专业技能,又要具有适当的职业期望。而旅游本科教育只是追求人才培养层次上的提高,结果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才的供求失衡。
2.专业方向定位不明确
旅游业是涉及旅行社、酒店、旅游交通、景区景点等企业的综合产业,因而旅游管理专业是涉及面较广、综合性、应用性强的专业,专业方向广泛化,专业设置也比较复杂。近年来,由于教育界很少对旅游专业办学方向进行调查论证,未能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没有对专业方向进行科学定位,所以,出现专业多而不精的现象。
3.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与国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相比,我国目前各校的总时数和课程门类均多于国外大学,但总体课程教学效果却不如国外。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课程体系深度不够、课程结构失衡。在大学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堆积着大量的操作性和知识性课程,以致旅游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感觉课程深度不够,理论薄弱。课程结构方面,各院校因各自的学科背景不同,开设的课程中带有浓厚的前学科背景,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规范化发展。
4.学科导向性明显
旅游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教育一样,在高等院校内归于某个基础性的学科门类中,被当作基础学科来设置。但是,旅游高等教育的产生不是传统学科专业的繁衍,而是产业需求在高等教育中的反映,他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而不是创建新学科,开拓学术领域。因此,旅游本科教育定位应当是职业导向而非学科导向。
三、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定位策略
针对上述旅游本科教育定位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旅游经济发展以及旅游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宏观上应将面向和服务于旅游业的旅游本科教育定位为具有鲜明职业特征的专业教育。具体对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度超前定位
据业内专家称,人才培养本身就有“滞后性”,培养周期相对较长,人才战略制定落后于产业发展。21世纪世界旅游业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均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和趋势,要求我国旅游教育者要具有较强的市场预见性,根据这些变化和趋势,在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对旅游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对旅游本科教育进行定位。适度超前定位有利于达成旅游教育目标,解决社会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2.人才培养差异化
从现实的情况看,如果一个地区旅游高等教育的同质性越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困难的可能性就越大,特别是一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在旅游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鉴于此,旅游本科教育定位应采取定位理论中的进强定位策略,这是一种避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教育定位方式。各个院校应根据自身教育资源的特点,避开同类著名院校人才培养的重心,发挥自身优势,走差异化人才培养道路,不断完善教育目标,为社会培养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旅游专业人才。
3.建设特色化专业
由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大多数属于历史、地理等基础学科的二级学科,各旅游本科院校可以根据前学科的背景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此外,各旅游本科院校还可以根据地区发展的需要建立特色专业,以满足区域发展需求,办出特色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积极打造自身的特色专业和品牌课程,有利于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4.注重旅游人才规格的培养
正确处理人才规模化和规格化之间的关系,是旅游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旅游人才规格的培养并不单单指高学历或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还包括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旅游人才。因此,各院校要制定积极的职业定位,重点培养教育对象从事旅游职业的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养成,使旅游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适应旅游行业的不同工作岗位,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
四、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定位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确立教育定位在旅游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定位的开展应该以正确的认识为前提。首先,各旅游院校必须认识到,对旅游本科教育进行定位是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教育要求的有效途径,是解决旅游人才供需不平衡的前提条件。确立教育定位在旅游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才能保障定位策略的实施,实现教育目标。
2.确立教育定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依据
各院校必须确立旅游本科教育定位是课程体系以及其他教学环节改革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定位策略的顺利实施。同时,定位方向确定后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当院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发生变化时,都要对定位进行重新思考,根据时展和社会要求及时进行再定位。
3.培养和训练一专多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
保证旅游教育定位目标的关键之一是高质量的师资。首先,各旅游院校通过建立教师科研考核机制,保障教师在专业知识层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播的相关知识;其次,通过挂职锻炼或陪同学生实习,提高教师对旅游行业的深入了解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最后,根据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发挥各个教师的优势,培养该专业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
4.深化管理机制、完善配套设施,保障定位策略的实施
实践教学是旅游本科教育定位的重点之一,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校企联合的实习方式是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途径。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建立一支由学院领导班子组成的监督小组,加强政策落实的时效性,确保定位策略的有效实施。
论文摘 要:我国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教学资源不足,办学定位、服务面向不明确,教学模式滞后等问题,改革迫在眉睫。地方院校应从合理定位、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更新等方面改革法学本科教育,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办学之路。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我国法学教育空前发展。到2011年,我国现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近700所,法学专业在校生40余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地方院校的办学成果。另一方面,与规模扩大成反比的是,法学本科教育质量下降,学生就业率低等问题日渐突出,法学专业已从几年前的“香饽饽”变为“就业老大难”专业,这在地方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拟对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剖析,试图寻找出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方向。
一、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之困惑
1.教学资源明显不足
地方院校与部属重点院校相比,办学力量相对薄弱。反映在法学学科,就是与校内其他学科相比较,也属于弱势群体,教学资源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师资配备与图书资料两方面。
就师资而言,大多数地方院校法学院系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少。尤其是近十年来借高校扩招东风而“升本”新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这些地方院校,师资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是升本前的专科教师,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等方面离本科教育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偏少,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同时,法学专业教师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在校生的增长速度,有的学校生师比竟高达25:1。
另一方面,很多地方院校追求“大而全”,盲目上专业,随后投入却跟不上,尤其表现在图书资料方面。很多学校法学专业图书很少,加之法学学科分支较多,所需专业资料更是让图书采购人员无从下手。仅是经典法学原著一项,在众多地方院校图书馆或资料室中都并不多见。
2.办学定位不明确
法学本科教育何去何从?应将法科学生培养成什么类型的人才?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服务面向应该如何定位?这是近年来理论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在实践中,不少地方院校的法学专业培养计划中,把“法学高级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力图将办学定位与重点高校看齐,意在培养学术型人才[1]。这显然忽视了自身办学历史、生源情况及教学资源等客观实际因素。事实上,就地方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而言,以司法考试为导向、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应成为地方院校所明确且践行的办学方向。
3.服务面向不清
高等学校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其主要任务。换言之,高校办学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那么,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服务面向应该如何定位?是主动应对地方需求,还是消极、被动回避这一问题?目前看来,由于不少高校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性质较为模糊,且受历史因素影响,其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尚显不足,市场意识较为淡薄。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很少主动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行业、部门的需求,服务面向模糊不清。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节,必然导致其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2],从而不断失去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失去其应有的市场份额,危及其自身的发展。
4.教学模式滞后
办学定位不明确,反映到教学上亦是问题不少。很多地方院校由于办学历史不长,办学思想仍处于摸索阶段,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难以适应司法考试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少学校长期以来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忽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也是近年来在司法考试的“检验”中,这些学校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屡屡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二、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必要性
1.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学校的生存发展,决定于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往往以学生就业状况为重要考核指标。而法学专业更具有特殊性,其职业要求往往以通过司法考试为前提,如此一来,学生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也就成为检验学校法学教育成败的标准之一。目前,地方院校法学专业所面临的生存压力空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改革已成必然。
2.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同时,我国法律职业缺口仍然较大,现有法律职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在各地方院校所在区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对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而言,这也是其生存发展的机遇所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调整自身定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人才,将是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3.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纸面上的法,更要了解和把握现实中的法,培养学生的法学使命感和法制建设情怀。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往往偏重于理论讲授,既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对于师资力量较弱、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地方院校来说,转变办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将专业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既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又是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负责任的表现[3]。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转贴于
三、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方向
1.明确培养目标
现阶段,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构成了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体系。这三个层次的法学教育,有着各自的历史使命和培养目标。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法科人才的要求提高,法学专科教育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需要,并将逐渐淡出。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放大和就业压力的巨增,致使很大一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从事理论研究的法科学生数量并没有太大变化。而作为基础性教育的法学本科教育,对其定位历来众说纷纭。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法学本科教育理应归属于通识教育,专业知识传授应是其教学重点;另一方面,法学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密不可分。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无论是从事具体法律事务还是从事学术研究,相关教育与职业发展都与法律实务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到地方院校,其培养的法科学生除了极少数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外,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司法考试走向社会,从事各种法律实务及相关工作。因此,地方院校应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的学科建设方向就是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在保留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职业教育成分,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由此指导并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2.确定服务面向
服务面向也是高校办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地方高校大多为省属高校或省市共建高校,其性质决定了必须要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根本任务。因此,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与支持的可能,明确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基本趋向、结构。具体到法学本科专业,则必须放弃盲目追随重点院校法学教育的发展模式,在办学思想上突出鲜明的“地方性”,结合地方实际,主动承担为当地培养法律专业急需人才的任务,主动融入本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同科技产业密切结合、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占据其应有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一方面要强化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充分依托和利用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充分利用地方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服务”与“依托”方面努力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机制[2]。这样就可以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不断获得地方更大的扶持和资助,进而扩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3.优化课程体系
在新形势下,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首先,当从优化课程体系入手。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法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改革的关键点。地方院校在确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法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后,就应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区域特征,结合法律及相关行业特点,分析职业和岗位需求,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合理设置课程,优化并确定教学内容。在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完整性的同时,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增加应用性内容;要及时更新学科前沿知识,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还要把法律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
4.改革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法”,由此培养学生的法学使命感和社会建设情怀。当前,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中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但效果参差不齐[4]。对地方院校而言,如何克服当前案例教学中出现的种种不足,有效发挥案例教学的应有功能,是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实践教学。法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应用型法科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必不可少。为此,地方院校在反思并重整案例教学的同时,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专业发展水平,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诸如见习、实习、模拟法庭、诊所式教学、开展法律咨询及服务等方式,多方面训练学生通过分析、解释进而使用法律解决具体问题的专业能力。
总之,地方本科法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改革是唯一的出路。为此,地方院校应从合理定位、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更新等方面改革法学本科教育,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办学之路,扩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学科专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复新.地方本科高校的目标定位及发展策略[J].教育探索,2008,(11):72.
[2]唐华生,何霖.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研究[J].西华师范学报,2006,(4):92.
[3]张建文.叙事民法学的构想与路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4):152.
一、澳大利亚会计本科教育目标与教学方法
(一)澳大利亚会计本科教育目标 多样性和自主性是澳大利亚大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每一所大学在自身的使命、教育目标、教学科研模式、招收的学生层次、教育计划的范围和内容上都具有较大自主性。尽管澳大利亚各所大学在会计本科教育目标的定位上有所差异,但在着眼于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职业要求做好准备,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环境变化和职业发展在知识和专业技巧方面对会计专业人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注重协调、沟通和领导能力的培养的方面形成了普遍共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会计实务的发展拓展了会计从业人员执业范围,需要会计从业人员在公司战略规划、内部控制设计、管理咨询、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等方面拓展才能。培养会计人员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将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育目标不仅包括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还包括文字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组织能力的培养、团体协作精神的培养等。
(二)澳大利亚会计本科教学方法 澳大利亚会计本科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常见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四种:讲座(Lecture)、课程辅导(Tutorial)、研讨会(Workshop)和实验室练习(LaboratoryPractice)。这些教学方法的组织需要事先做好安排。讲座主要是由该门课程的负责人在课堂上讲授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讲座时间固定,并且都有一个主题,授课教师只做提纲挈领式的讲解,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后大量的阅读相关的材料以加深理解,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思路的确值得国内高校借鉴。课程辅导是与讲座紧密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类似于国内的课后辅导答疑。授课教师预先布置好每章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在辅导课上课之前独立完成。辅导课上,教师首先会针对布置的练习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该问题的理解深度以及书写情况进行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一方面提高了讲座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减轻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辅导效果。研讨会是另外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形式将讲座与课程辅导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研讨会上首先由任课教师介绍本章教学内容,然后以案例教学的形式组织学生结合案例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最后任课教师将该公司预测年度的实际报表数据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报表预测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差异。研讨会组织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程度,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课程内容,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认真做好准备。实验室练习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必须采用的教学方法。实验室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学生根据课程计划安排的实验任务独立在计算机实验室运用数据库软件完成练习,实验中如果遇到难题由实验室专任教师负责解答。相对于国内会计信系统课程由任课教师负责所有的教学环节而言,这种教学设计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且提高了教师的专注程度。
二、澳大利亚会计本科教育课程设计与质量保障体系
(一)澳大利亚会计本科教育课程设计 澳大利亚大学的学位制度仿照英国的学位体系设置,设有学士学位、荣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三年的课程学习且成绩合格后授予学士学位,若获得荣誉学士学位,需要继续学习一年的研究型课程并撰写论文。会计专业荣誉学士学位类似于国内的四年制会计本科学士学位。在学士学位课程设计上,旨在让学生掌握会计、审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达到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和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设定的执业要求。例如,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会计系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合同法、管理会计、商务统计学、公司法、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税法、对外报表、审计学、管理控制、商业情景模拟、财务学原理、决策分析。这些课程尽管在整体框架上与国内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类似,但澳大利亚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对现实经济环境的模拟和提高学生对经济环境中非结构化决策能力的培养。
(二)澳大利亚会计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优秀的教育质量需要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作为支撑,澳大利亚大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分为两个层次: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外部质量体系由州和地区政府、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署、联邦政府、澳大利亚学历资格评定框架组成。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署是联邦政府指导下的独立的、非盈利性机构,负责每五年一次对大学教学质量鉴定程序进行审核,并以此作为衡量大学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除了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外,澳大利亚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还包括大学的内部保障体系,它主要由大学内部的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包括:对新设课程和研究项目的评价和定期审查;对各院系、研究中心进行审查;要求学生对教学进行评价;要求校外督察员对学位论文进行审查;要求对毕业生和雇主进行调查,以了解毕业生满意度及毕业生是否掌握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毕业生在工作中的适应性;在管理和资金分配上设置考察指标,要求对教学计划进行改进及对教学优异的教师进行特别奖励。在具体课程的教学评价方面,学期中间以及学期结束前,任课教师会向学生发放课程评价表,要求学生对讲座、课程辅导等教学形式进行评价。
三、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现状的思考
(一)顺应网络全球化的发展要求,重新定位会计教育目标首先,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深刻的改变了现代商业环境。作为会计信息加工者和提供者,会计人员的作用在下降,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用先进的软件可以很容易获取所需的会计信息,他们希望会计^员在帮助自己做出决策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这需要会计人员具有更宽广的专业知识和更精湛的会计信息分析能力。其次,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管理层更加关注公司的业绩,他们希望会计人员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反观国内高校的会计教育目标的设定与近些年商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相比是不相适应的。国内院校制定的会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的训练少之又少。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需要教学者认真分析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以全新的发展战略定位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优化会计本科课程体系,提高学生职业适应性 在国内的会计本科专业课程上,财务会计类课程基本处于核心地位。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继续将财务会计类课程作为核心地位显得不合时宜。澳大利亚大学的课程设计值得我国鉴,但需加重信息技术类课
程、决策分析类课程、商业情景模拟类课程的比重,以应对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研究成果表明,西方国家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上与实务界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越来越无法满足实务发展的需求。另外,澳大利亚大学为准备获取荣誉学士学位的学生开设具有研究性质的课程的做法值得在我国高校推广。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学制是四年,与澳大利亚会计学荣誉学士学位的学制要求相同,但由于国内高校没有开设具有研究性质的会计类课程,学生缺少系统的研究型工作训练,毕业论文水平普遍较低,因此高校开设研究类课程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十分必要。
本科教育,大学之本。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获取、个性发展“四位一体”之教育体系,既满足社会分工专业细化之要求,又顺应现代科技交叉融合之趋势,还适应高等教育内部结构之演变,更符合创新人才全面发展之需要。先“为人”,再“为学”;先“育人”,再“育才”;先“成人”,再“成才”。 唯有“以人为本”,方能“人尽其才”。教授一线育本科,学生全体受教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科学技术是真学问,人文精神是大智慧。用心智去启迪学生之智慧,凭德行去塑造学生之品格。“现代”属时代概念,“文明”具理性意义。为塑成学生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之现代公民意识,养成诚实、守信、正直、宽容之健全独立人格,促成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有作为之国家民族栋梁,院长、书记教授必深入本科授课垂范,长江学者、博士导师、系主任教授须扎根课堂教学作则。教授群体决定着大学求真之水平、传道之境界,是大学精神的坚守者、文化内涵的承载者、教育功能的执行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教授今天的足迹能预见学生明天的轨迹;教授今天的思路会影响学生明天的出路;教授今天的态度可决定学生明天的高度。
教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学生应获取人类文明之核心知识,达成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之修学。教授育人,能达到使学生认识更加深刻、知识更加渊博、见识更加广博之学识境界;教授育人,能具备立得住、站得稳、传得开、留得下之业务水准;教授育人,能展开“正说、细说、通说、新说”之授课状态;教授育人,能产生“教学合一、学练合一、想干合一、知行合一”之教学成效。教授讲解必是精辟,方能博得热烈掌声;提问必有意义,才能引起激烈争论;点评必然深刻,故能启迪创新思维;出题必具新意,始能促成创业项目。教授是推动本科教育改革,推广“启发式讲授、批判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之新型教学模式的践行者和开拓者。
教育之道,环境育人。教授通过纳大学生进项目、进课题、进实验室、进企业、进政府的“五进”活动,容实践、实习、实训、实验的“四育人”环境。无论文科、理科、工科、医科或其他学科哪个专业,不管学界、商界、政界或其他各界哪项事业,杰出人才应具备勤奋、韧性、勇气、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之特征。在教授的课题里,学生的好奇心将成为驱动科学发现的原始动力;在教授的项目中,学生的想象力能激发富有独特创意的研究方案;在教授的引导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实验室、企业和政府的不同环境中得到培养锻炼。没有这些特殊品质,就没有智慧,也没有创造能力,即使他学会了人类的全部知识。
教育之道,存乎于心。教授“正”心,高尚情操感染学生;教授“贴”心,人格魅力打动学生;教授“专”心,渊博学识抓住学生;教授“用”心,两个课堂留住学生。一课堂重在教书育人,教授主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以言传身教传授专业理论与科学知识;二课堂重在环境育人,教授指导学生“五进”以达“四育人”,用笃行求实培养综合能力与人文精神。一课堂是二课堂的基础,二课堂是一课堂的延伸,两个课堂共同构成培养人才的有机整体。两课互长、相得益彰,形成了堂上堂下交互、理论实践联系的系统教学,拓展了教育教学渠道,扩宽了成人成才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