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会学专业

时间:2022-07-23 05:39:10

导语:在社会学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会学专业

第1篇

好。

社会学专业隶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是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省重点学科。

师资情况介绍 :现有专职教师13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化率92%。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坚持“引培并举”,积极引进校外名家加盟社会学学科建设。近5年来,师资队伍壮大,水平提升。 学校对专业建设极为重视,近年来不断增加对社会学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建设了设施齐全的28座席电访系统、小组工作室和个案工作室,建成30台计算机的开放机房和藏书近7万册的社会学资料室。这些软硬件的建设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一)合作式互动

合作是互动的一种形式,当单独的个体或某一群体无法实现某一共同利益或目标时,个体或群体往往会联合起来共同行动。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广义的说,所有社会的生活都是以合作为基础。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行业的合作式互动主要表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行业一起努力,共同为同一目标通力合作而进行的互动,这一目标就是培养高等技术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与行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专业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师资培养、实习实训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式互动。

(二)强制性互动

1.行业人才结构决定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各地高职院校各有地区或者行业背景,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更是离不开行业支撑。高职院校的专业与各个行业的某一层次的不同专业相对应。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专业结构要突出区域与行业的需求,并具有前瞻性。在进行专业设置于调整前,要做好区域内各行业人才需求结构的预测分析,了解不同行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和趋势,这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在专业设置时要具体考虑分析职业岗位情况和岗位中可能被其他层次和类型教育所覆盖因素。

2.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建设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也就是说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出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目标。基于行业标准进行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缩小职业教育与行业要求的差距,还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其核心就业竞争力。

(三)交换式互动

行业是工商业中的类别,一种行业是由某一类别的工商业中企业所构成。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永恒的目标,企业的这一特质也深刻影响着行业。因此,行业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合作必是建立在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交换的基础上的。对于行业来说,通过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的互动,可以得到其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这是其参与这一互动的首要动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质量得到提高,毕业生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租式互动的本质是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利益交换。

二、结语

第3篇

【关键词】高师体教专业体育理论尝试教学

0前言

教学改革是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践中,总是以教学过程为基本,围绕教与学的目的和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受教育者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时间比,即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教育的最大化收益。就本质来说,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始终是设计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最基本的依托点,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解决教与学的矛盾的出发点无非只有两个,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或者说核心就是教师通过改变教学的方式寻求对学生施加最大化的影响,一是教师改变教学行为,应用各种科技手段和花样翻新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学习。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即俗话说的让学生的学习观念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当学生的学习观念变为积极主动的状态时,学生的学习动机会由内部激发,从而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亢奋”状态,学生会采取自己认为可行的各种措施、方法、手段去获取相关知识,这种“亢奋”状态会极大地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挖掘,从而有效地增加知识和提高能力。

1《体育社会学》尝试教学的理论依据

《体育社会学》进行尝试教学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是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的思路和方向,基于此,寻求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也就势在必然,下面通过对邱学华尝试教学理论的解读和对《体育社会学》课程本身特点的分析,说明《体育社会学》进行尝试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1邱学华尝试教学理论及《体育社会学》进行尝试教学的变通形式

邱学华是尝试教学的创立者和积极实践者,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行的尝试教学策略已逐步得到学界认可,尝试教学模式已经逐步扩展到理论高度,形成了一系列的比较完备的教学模式。纵观尝试教学理论,其核心就是尝试两个字。即教师通过引导、启发等各种方法手段,促使学生在一定的知识层面上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和引申,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从而形成学习具有衔接性的下一阶段知识的能力,如此,既学习了新知识,又通过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培养而形成学习其他新知识的思维和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自学能力打下基础。尝试教学最基本的内容是让学生尝试学习;有指导的尝试原则;体现三个为主――学生为主,尝试为主,练习为主;把握时机,在尝试中成功,在成功中创新。那么将尝试教学方法引入《体育社会学》教学有没有依据和基础呢?首先,对《体育社会学》课程的认识是前提。《体育社会学》是把体育这种文化现象最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主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力发展的综合性的科学。其次,尝试教学的初创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的。小学生地学习能力应该正处于长成期,具备一定的思维可塑性和灵活性,但同时缺少逻辑思维和归纳分析的能力。尝试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成功应用说明尝试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思维和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大学《体育社会学》的尝试教学中,大学生一定具备相当的逻辑分析和归纳演绎能力,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分析、判断等方面要显著强于小学生。从这一点上讲,尝试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社会学》堂实验进行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基础的,是可行的。最后,基于不同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方式的适应性,应当对尝试教学理论进行一定的变通,使之适应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体育社会学》的尝试教学。

1.2《体育社会学》尝试教学具体应用中的变形

提倡一种教学法,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之间应该是相互结合、互相补充、互相融合、综合应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社会学》程尝试教学与其他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有共通的地方,但是也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最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强化课堂理论教学的情景创设、学习积极氛围的营造和体现学科知识的实用性。

(1)这种新教学模式的课堂情境模式的创设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相关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理论,还要熟悉教材,具备理论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理论,了解学生,组合教学方法,必要时可设计创新的教学手段,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生在课堂上认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时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课堂环节的设置上考虑问题的实用性、合理性以及创新性,对问题要引导和启发,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好让学生或者其他学生尝试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逻辑能力。

(3)教师创设的问题或者情境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保持一个适当的水平层次。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层面上经过启发和思考能对现有的问题有一个逐渐深入的体会和思考,这是课堂情境创设和提出问题的难点,同时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掌控能力的重要方面。

(4)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注意课堂的知识性、趣味性、目的性,同时也要重视课堂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性。这样的课堂更容易让学生从之前的被动变为主动,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的得以实现。

(5)锻炼学生的情感培养,即学生情商的培养,教师的设计要体现人本教育,要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学会怎样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

《体育社会学》教学的尝试教学法遵循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核心,即“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不过因为科目性质的不同、授课内容和学生知识层次的差别,我们对尝试教学法做了一些变通。学生的“试”被安排为对教材内容的熟悉和研读以及在不同的课堂操作形式上对相关问题的提前知识预备。教师的“导”体现在对学生尝试教学整个过程的指导以及对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引导和启发。学生的“练”被变化为培养教学技能的操作以及在不同操作形式中的灵活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讲”变通为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教学相关的知识。需要说明的是,《体育社会学》的尝试教学是以学生在课堂的尝试教学为载体的,与课前任务的分配以及课后相关作业的完成是一个整体,都是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佐料。与尝试教学理论有不同的地方在于大学生地培养目标与小学生的培养目标的不同,《体育社会学》尝试教学过程中还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和教学技能,因为这也是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今后的职业技能需求。

尝试教学操作中主要的体现形式包括问题尝试教学、座谈尝试教学、讲座尝试教学和辩论尝试教学形式。问题尝试教学法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教材的知识点以学生尝试提出问题的形式将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尝试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座谈法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交流方式。在《体育社会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一定的题目,或者教师圈定一个问题的范围,由学生尝试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交由大家讨论,尝试解决问题。讲座尝试教学法中主要由学生进行讲座,教师只是一个指导和辅助的角色,鼓励在某一方面学有所长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讲座等形式尝试教学,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辩论尝试教学法借用辩论赛的形式组织教学。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设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题,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自己组织材料,自己选定辩手,在课堂中就设定的问题展开辩论,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组织语言的口才能力。

2《体育社会学》尝试教学方法

2.1尝试教学操作步骤

《体育社会学》尝试教学法在课堂中的操作程序如下:第一步,《体育社会学》教材总共二十章的内容,组成一个联系比较紧密的体系,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将学习的内容分为若干部分,再将学生分成对应的小组,每组指定小组长负责本组的教案、PPT、作业等事务,按照每个小组两个章节(两轮尝试教学,每轮一个章节)的容量,提前将本学期的授课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前熟悉自己所要尝试教学的内容,由组长负责分配每个组员的教授内容,通组合作,对教材内容进行研读,分析,写成教案,制作PPT,在课前组内试讲,组长负责验收通过,做好尝试教学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尝试教学前将教案和PPT交教师评阅,经教师指导后,再由学生按要求修改教师同意后按小组顺序轮流尝试教学。第二步,上课开始后,先由教师对本章要讲授的内容做简单的讲解,再由学生进行课堂尝试教学,学生的尝试教学结束后,由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学生尝试教学的内容进行评价,总结得失,吸取经验和教训,记录备案。第三步,教师就本章节的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启发、引导学生对所涉及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者由教师就课堂所讲的内容提出问题,由学生尝试解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指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并将问题及答案记录在案,以备课堂总结和课后小结。第四步,课堂设定的教学内容完成后,由教师根据教学和实践的实际需要,将课堂内容进一步拓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2.2尝试教学操作实例

《体育社会学》第五章的内容是人口与体育人口。现将本章内容实行尝试教学的过程摘录如下,供同仁参考。

第一步,教师讲解有关人口与体育人口的概述,指出本章的重点是体育人口的概念和体育人口的标准以及体育人口标准存在的现实问题,鼓励学生从尝试教学的学生的讲解中发现有关问题。

第二步,三名学生分别就本章的三节内容进行尝试性教学,第一名学生讲述人口问题概述。第二名学生讲述体育人口。第三名学生讲述非体育人口。在每一名学生讲完后,教师采取由学生评价的方式鼓励或点名学生对尝试教学的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尝试教学学生的教态、语言表述、讲解的逻辑性以及知识的连贯性等,在学生评价结束后,教师可以做简单的评价。然后由第二名学生进行尝试教学。直至三名学生全部尝试教学结束。

第三步,教师对三名学生的尝试教学做总体评价,并指出学生的优缺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第四步,教师对本章人口与体育人口的重点内容做简单的说明,进一步分析体育人口的标准和意义,分析体育人口标准的局限性和实际操作应用过程中的缺陷。首先着重强调体育人口的三条判定标准:每周三次体育活动、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接下来引导学生对这三条标准逐条进行讨论,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教师对每周三次和每次30分钟以上的标准要进行说明,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的标准,只是人们这么认为而已。最后着重强调每次活动的强度判定标准,让学生对中等强度的概念进行讨论,什么是中等强度?学生对中等强度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教师这时要引导和启发学生,提示这要应用运动生理学上的一些知识,中等强度是一个人参加活动时心率达到自己最大心率的60-80%。此时又引发一些问题,每个人的最大心率不一样,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判定自己达到了中等强度?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活动的强度应该如何判定,如何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保证安全?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最大的问题,即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并不可行,当然,只是否定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是不行的,必须引导学生再对体育人口标准质疑的基础上,制定一个较为可行的判定标准。那么,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制定一个新的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呢?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需要遵循什么原则?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工作方法?制定出来的标准需要经受什么样的检验?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尝试教学的课堂上并不一定能得到解决,那么必须有后续的工作要做。

第五步,尝试教学后续工作。学生的课堂尝试教学结束前,教师要针对教学的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把课堂教学的内容进一步熟悉和巩固。安排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撰写文献综述。

3结语

《体育社会学》尝试教学法应该是脱胎于尝试教学理论的一个变化的模式,实际应用中一定要注意《体育社会学》的特殊性和教材的衔接性。将尝试教学法应用在《体育社会学》程教学中,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促使我们对教学的积极探索,改变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法,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的方式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张良朋.尝试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2]张良朋.尝试教学全过程评价模式的构建[J].淄博师专学报,2010(1):29-35.

[3]邱学华.尝试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第4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湖北八所高校(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长江大学、三峡大学、黄冈师院、襄樊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献资料法从教育部相关部门获取有关全国社会体育专业的一些数据;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查阅了近7年来国内体育类期刊,查阅相关学术论文300余篇,硕士学位论文30篇,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1.2.2.1、问卷的设计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针对3种不同对象设计调查问卷,问卷遵循社会学问卷制定的原理,在设计上采用了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形式。1.2.2.2、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向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八所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69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30份,有效率为90%;向担任社会体育专业教师发放问卷70份,回收53份,有效问卷为48,有效率为90.57%;向院系领导发放问卷14份,回收14份,有效份数是14,有效率达到100%。根据“回复率至少在50%,对分析与研究才适足的”,本调查的回收率和有效回答率均满足这一要求。

1.2.3、专家访谈法对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的知名教授领导进行调研、访问。

1.2.4、问卷信效度检验问卷的效度检验采用单项与总和相关效度分析法。通过请10位专家对所要调查的内容进行可行性评价,得出问卷调查的有效度为89%,同时对一些得分值较低的项目进行修改或删除,确定好调查内容的具体项目。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重测信度法,客观检验法主要是采取稳定可靠性检测,抽取湖北省八所高校的160名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两次时间间隔为30天的问卷调查。最后认真检查其回收率和有效率,对两次调查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系数的测试,得出信度r的值(=0.8)。

1.2.5、数理统计法对湖北八所高校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数理统计,调查结果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制图。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专业设置时间与规模

2.1.1、专业设置时间湖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设置,是在1998年该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列为正式专业之后开始。1999年,湖北大学预测到在未来几年湖北省和国内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多,在学校内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时,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成为湖北省范围内首家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在此之后,三峡大学、武汉体育学院、长江大学、湖北民族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黄冈师范学院、襄樊学院共8所普通高校依次设置了社会体育专业,并开始招生,具体设置历程(见表1)。他们开设该专业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近年来省内社会体育专门人才需求旺盛;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体育专业内结构调整或学校内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向多学科、综合型大学发展的需求。截止2008年9月,湖北省目前已有八所高校设有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它的社会体育专业点数的增加情况是:1999年1个,2002年1个,2003年1个,2004年2个,2005年1个,2007年2个。

2.1.2、专业规模专业的规模,有宏观和微观两层含义。宏观一般是指某专业的总体容量,即一国或一个地区某专业的总体容量,其代表指标是该专业在校生总数。微观是指某专业的办学规模,即高等院校某专业学生的培养容量。由于社会体育专业是一个新型专业,不少院校招生未满4届,所以研究该专业的规模时应该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点数、在校生规模、年招生规模。截止2008年9月,湖北省共有8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其中,2009年将有湖北师范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江汉大学开办社会体育专业并开始招生。除黄冈师范学院和襄樊学院外,其他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历史都超过四年,专业点都已招生满4年。(见图1、图2)湖北大学、武汉体育学院、长江大学、三峡大学的在校生规模都达到了140人以上,年招生规模平均在45人以上;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的在校生规模达到120人以上,年招生规模平均达到40人左右;黄冈师范学院、襄樊学院因办学只有两年,在校生规模达到65人左右,年招生规模平均有30人左右;随着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社会与市场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将开始扩大招生规模。

2.2、生源状况

2.2.1、生源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生源质量密切相关,学生入学前的运动技术及文化课水平无论对大学生个体还是对于一个专业、一所体育院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湖北省社会体育专业学生通过高考文化课与体育考核录取。文化考核包括文史类和理工类,体育考核包括100米、1500米(男)、800米(女)、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男子5公斤、原地推铅球女子4公斤、绕杆跑五项素质测试。录取办法是在划定文化成绩后取文化成绩和体育测试成绩按规定的折算方法和一定的比例折算成总分再择优录取。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即由于湖北省体育专业高考不加试专项,考生缺乏系统的训练,训练年限少、训练水平低许多学生本来不想考体育,但报考其他专业无望,这部分学生又具有一定的文化课优势,经过短期的训练突击便可顺利考入大学结果是文化和体育冒尖的人进不来,招进来的学生大多是“两头”都不突出。造成不少学生入学后,专业学习困难,特别是在一些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的课程学习中,如生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等课程,因而造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与能力整体薄弱,进而在毕业后难以胜任较高层次的体育指导工作,影响了就业时的选择。这一问题在对毕业生访谈和毕业班学生的调查中反映都较为突出,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

2.2.2、专业思想专业思想,这里主要指学生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观点、态度和是否安心学习社会体育专业。调点包括入学动机、入学前后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认识、学习态度和就业选择等方面的内容。从图3显示,湖北省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选择报考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原因是“觉得此专业适合自己”的,占29.05%,其次是“发展前景好和就业面广”,占22.21%和22.10%,通过调剂占8.84%,其他原因的合计5%。另外调查发现(见图4),入学前,学生对社会体育专业了解程度很低,“了解”的仅占2.42%,也就是说在入学前根本不知道有社会体育这个专业的。“有些了解”的约占40.16%,“不太了解”的占45.97%,而“一无所知”的则到11.45%。可见多数学生在选择社会体育专业时,对社会体育专业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

3、结论与建议

3.1、随着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社会与市场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将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尤其是最近几年,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数量明显呈现上升趋势。

第5篇

摘 要 本文对当前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办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优化独立学院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会计学 特色专业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新生事物。近年来,独立学院以大学自身的学科优势,运用自己的灵活性和自,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办学方式等方面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在高等教育中发挥了不开忽视的作用。会计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应用型社会学科,是独立学院招生规模较大的专业之一。由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独立学院需紧跟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及时进行专业改革,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机制,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会计人才需求。

一、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会计人才,但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尚无较为成熟的办学模式可供借鉴,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方面的问题

明确培养目标是做好专业建设的指挥棒,正确定位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独立学院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的核心问题。由于各院校的学校定位,办学级次,办学能力,生源状况不同,培养目标也应根据一定的社会适应面作出正确的定位。据调查显示,独立学院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多为企事业会计,出纳及会计师实务所从业人员。而很多独立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却是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显然没有区分与研究型本科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区别,不能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专业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现行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教育中,在教师师资队伍和整体素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主要有专职和兼职教师两部分构成,专职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这些教师多为硕,博毕业直接任教,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会计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也比较深入,但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教学方法、授课方式都有待提高。另外,由于多数教师多为走出课堂而直接走入讲堂,没有从事会计审计工作的实践经验,教学多为照本宣科,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新技术新知识发展对会计教育的要求。

(三)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沿袭了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大致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主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会计基础课,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这样一个递进式形式,课程设置偏向理论知识,并侧重于会计核算流程的掌握,忽视职业道德方面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学生能亲自动手实践的课程开设较少,这些都不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职业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普通的财经院校相比,在就业上缺乏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教学评价方面的问题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而独立学院会计专业的课程评价体系比较单一,多为传统式的闭卷考试的形式,学生成绩多体现在一张白纸上,这在一定程度的检测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会计工作所必须的一些职业技能,如学生的职业道德,交往能力,沟通技能,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应变和处理能力能无法做到正确的评价,这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上岗时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必要的职业素质,造成一些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无法评价真实的教学成果。

二、独立学院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

特色专业一般是指学校某一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面所形成的独特性和比较优势,独立学院会计学特色专业的建设应围绕社会需求,结合国家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需求和发展规划,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对其会计学专业进行特色定位。针对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教学所出现的问题,为了突出会计学专业特色,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会计学特色专业框架,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一)明确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虽然也属于本科教育,但由于与普通本科院校的生源状况不同,其培养目标也应有所不同。普通院校以从事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但独立学院也把研究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独立学院在定位培养目标时要结合其办学宗旨,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自身情况。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知识结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与普通院校相比有一定差距,因此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宜。独立学院的会计学专业应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熟悉与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技术规范,能够利用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技术进行会计工作,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操作及管理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二)加强会计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独立学院要要围绕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在人才引进上,要吸收和引进有较高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鼓励教师利用暑期到企事业单位及会计师实务所进行实践和调研。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形成能够把握现在学术研究方向的创新性学术团队,确定会计学专业优势,注重选拨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学骨干,建设实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完善兼职教师的监管力度,建立其完善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注重对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同时可以聘请一些具有实践技能的专业人士来学校任教,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能力。

(三)优化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改革应应以会计人员职业岗位能力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在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调查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排在首要地位,这就要求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除设置必修的课程外,还应把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方面的内容贯穿到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之中。针对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技能性强的特点,独立学院会计学要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设置校外实训基地,并设置课程学分,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行业和企业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学生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学生为提高专业素质,在校期间就积极准备会计专业的资格考试,这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现实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实现与专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避免出现知识模块的重大遗漏,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建设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以试卷的形式决定一切,独立学院的会计学要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这些能力的体现更多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不是一张白纸上。因此独立学院要结合自身实际,在教学评价方面,要立足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主体除了学校和教师,还有学生、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等。评价过程不仅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还着重落实学生自我评评、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及社会评价环节,实现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培养无缝接轨,教学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

三、结束语

创建会计学特色专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独立学院只有发挥自身优势,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会计学专业特色,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欣.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办学特色探析.山西科技.2010(2).

第6篇

王新陪

临沂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在体育行业从事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康复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发展 社会体育 社会 实践综合能力

社会体育专业是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体育的快速发展,顺应国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结合自身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社会体育专业的现状

1.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体育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体育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增长。社会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据调查,现阶段,相对于其他行业,无论是体育行政管理机构还是休闲体育企业,管理水平和用人机制都还处在一种初级阶段。有关人士预测:我国休闲体育业要整体走向成熟还需要 10 年20年的时间。这期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社会体育专门人才来推动社会体育业的成熟稳定发展。为了有效适应这种体育发展的新形势,社会体育专业应运而生,并且规模逐年扩大。

2.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以培养健身指导和经营管理类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应该逐步淡化、甚至取消培养体育教师和行政体育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当前体育休闲与健身场所的快速发展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当前各高校应该加快培养休闲健身场所的健身指导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3.构建 “知识—素质—能力”为特征的综合素质教育的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1)知识:要厚基础、宽口径,实现由单一社会体育专业的知识教育,向综合性的知识教育发展。即使在教授球类技术的时候,也应该加入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该项运动的运动技能,还要了解其历史、现状、规则、组织竞赛方法及与该项运动有关的其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能够使学生独立完成该项运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素质: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完成由专业素质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3)能力:由侧重于获取知识的教育向增进创造性的教育转变,尤其要加强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在社会体育工作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要由以往的“硬性配给教育”向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的“弹性选择教育”转化,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

(4)实践课: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应使课堂教学与技能培养和专业实习紧密结合,在教学计划的每一门课中都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并使相当比例的课程学习放在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如体质测量与评价、运动处方、器械健身、新兴健身项目介绍等课程。

总体而言,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合理,但也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1.课程门类较多,但主导方向模糊,专业主干课和特色课不够突出。

2.课程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相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受学校教学场馆、设备等硬件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许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尚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学生对相关的岗位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3.知识覆盖面不够广,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相对缺乏。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使学生掌握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

目前,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绝大多数院校的运动设施和实验设施能够或基本能够满足专业发展需求,但有将近 1/3 的院校认为师资力量不能够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此外,有部分院校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实习基地,一些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学校进行教学实习或到其他与专业无关的单位去实习。

如何促进体育专业的发展。1.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成果和教材;2.组织有关专家和教师编写相关教材以及辅导材料;3.通过我院素质教育基地选修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通过本校其他学院和本系选修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根据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每名教师在工作之初都应当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紧跟时展的趋势,向学生传递最新的专业发展信息。目前,主要有两个专业方向,体育管理和体育健身指导。 另外,加强与外界学术交流,不断汲取同类兄弟院系的办学特色和经验,以使本专业建设有较高的起点、科学合理稳健的发展。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与本专业建设相辅相成的专项经费,并每年有适量增加;制定教学巡查制度、教学督导听课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同行教师评教及学生评教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评价工作,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交叉

体育运动装备是现代体育竞技越来越关心的话题之一。我们可以借助我校材料学院的课程和研究优势,加之学生对专业运动属性的了解,可以为体育装备材料的发展发挥出最大优势。

2.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交叉

若能将社会体育的教学与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相结合相信学生会在相关领域有所收获。例如,编译原理、软件工程等课程。

3.与经济管理学院的交叉

目前我国对体育经纪、体育市场等相关人才的需求潜力也是很大的。如果能将社会体育系的相关课程与经济管理学院的相关课程“联姻”,将成为培养体育市场与经济等相关人才不可或缺的元素。

4.与文法学院的交叉

文法学院的法学、英语和公管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交叉特点较为突出,相对也较易掌握。法学课程,如法理学、国际法、仲裁法等课程;英语;公管专业的课程,如管理学原理、社区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等课程。

5.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交叉

主要体现运动人体科学的领域。包括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运动员营养的研究,运动与违禁药物的研究,等等。我们可以将生命学中先进的实验方法与技术与体育运动相结合,从而能够更为科学、客观的为运动员和健身者服务,以期科学合理的提高他们的运动表现;其中,尤其要注重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对今后的环境适应,保障今后在就业中能够较快的进入角色,发挥才能,将自身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注重了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将一些平时学习时候忽略的东西提前暴露出来,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为今后更好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的实践活动如下:

1.根据本专业特点,在进行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时,安排80%以上的学时到实训室或实习基地进行见习、实训、实习。

2.开展社团活动,建立体育有关协会,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实训实习等。

3.实验实习的安排,基本分四个阶段进行,包括专业认识、专业见习、专业实训、专业实习,第一学年主要是专业认识和专业见习,第二学年主要是专业实训,第三学年主要是专业实习。

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社会体育专业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已初具规模,建成可满足俱乐部、社区、学校等专业教学需要的多个实践教学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 张建会. 对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03

第7篇

在今年奥运会的特殊时期,我们更要完备自己,融入社会之中,与时俱进,发扬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去感受这个社会所需,要为国家的强大而去做出自己的贡献。

广阔的社会,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年轻的大学生们。找准自己的位置,激发对生活的热情,是人生的精髓所在。莘莘学子们将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以他们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和拼搏精神,去展示新世纪大学生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风采。

这次学校所组织的活动,要求我们专业去光大会展中心参观,正逢是有关国际影像和摄影器材的展览会。坐落于位于徐汇区腹地,周围也是交通便利,拥有众多重要场所的地区。附近也有饭店提供专业人员的吃住问题。在上海是颇具知名度的展览中心。

我们所参观的是西馆。西馆是一座三层标准展馆,25000平米展厅面积可容纳1200个标准摊位。展厅内中央空气压、给排水、电力、现代化通讯设施、国际互联网以及配合展览期间技术交流的会议室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第一次踏进这么大规模的展览中心,首先进入我视线的展览馆,每间展览厅都被分隔成一家家所参展的公司或组织。每家公司都有着自己的特色,纷纷拿出自家的产品给顾客进行介绍与使用。相应的工作人员会对不同需求的顾客进行了解,同时也分发着广告,赠送的小礼品,对自己的品牌、产品进行宣传。在这些展品之中,我也所见到了不少我国国内的品牌,可见近几年来,我国的科技也在飞速的发展。展会间品牌与品牌的竞争,促进了国内外的交流,对产业也是最大的帮助。

这都使我大开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知识,了解了许多在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在他们的认真讲解之下,学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的社会经验。而我国的会展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应该跟着西方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缩小差距。

这次去暑期的个人社会实践,去了超市,做了两周的工作。一开始什么都是陌生的,什么都不会。但是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要有尝试,都要开始,都要有经过,都要有失败。我经历了在超市的工作之后,懂得了许多道理。很多事情看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与自己所想像的有很大的差距。一个小小的超市的经营也不容忽视,不但需要有细心,还要有谋划,策略,总之,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

觉得自己这次在我们那边的超市实习,增加了自己的很多见识与方法。初次尝试经商的滋味,增加了自己的阅历。家长的平时养家赚钱都是不容易的,而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希望不久能为家里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口头上说学习社会经验,其实还是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应有的回报。

初次到超市工作其实很开心,学到的知识太多了,钱赚来真的很不容易,对于社会与人生,真的有太多无奈,可是我们没办法,就得努力。我们也必须牢记“八荣八耻”,只要自己肯踏实肯做,总会有回报的那一天。天真的以为五彩缤纷的世界原来是那么错综复杂。可以说自己这次实践还是挺顺利。

第8篇

为期23天的生产实习,我们先后去过了杭州通用机床厂,杭州机密机床加工工厂,上海阀门加工工厂,上海大众汽车厂以及杭州发动机厂等大型工厂,了解这些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各厂工人的工作情况等等。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传感器在空调设备的应用了,电子技术在机械制造工业的应用了,精密机械制造在机器制造的应用了,等等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通过这次生产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月3日,我们来到实习的第一站,隶属杭州机床集团的杭州通用机床厂。该厂主要以生产m-级磨床7130h,7132h,是目前国内比较大型的机床制造厂之一。在实习中我们首先听取了一系列关于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在机械工程类实习中,安全问题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然后通过该厂总设计师的总体介绍。粗略了解了该厂的产品类型和工厂概况。也使我们明白了在该厂的实习目的和实习重点。在接下来的一端时间,我们分三组陆续在通机车间,专机车间和加工车间进行生产实习。在通机车间,该车间负责人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装配流水线,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平面磨床个主要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工艺和整机的动力驱动问题以及内部液压系统的一系列构造。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该平面磨床的液压系统,共分为供油机构,执行机构,辅助机构和控制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液压系统分成不同的形式。按油液的循环方式,液压系统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从油箱吸油,油经各种控制阀后,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回油再经过换向阀回油箱。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淀杂质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机构运动不平稳等后果。开式系统油箱大,油泵自吸性能好。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其结构紧凑,与空气接触机会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较平稳,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因无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条件较差。为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流量的补油泵和油箱。由于闭式系统在技术要求和成本上比较高,考虑到经济性的问题,所以该平面磨床采取开始系统,外加一个吸震器来平衡系统。现代工程机械几乎都采用了液压系统,并且与电子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成为现代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设计好液压系统,是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专机车间,对专用磨床的三组导轨,两个拖板等特殊结构和送料机构及其加工范围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学习,比向老师傅讨教了动力驱动的原理问题,获益非浅。在加工车间,对龙门刨床,牛头刨床等有了更多的确切的感性认知,听老师傅们把机床的五大部件:床身,立柱,磨头,拖板,工作台细细道来,如孢丁解牛般地,它们的加工工艺,加工特点在不知不觉间嵌们我们的脑袋。

在通机工厂的实习,了解了目前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只是由于机械行业特有的技术操作熟练性和其具有的较大风险性,很遗憾地,不能多做一些具体实践的操作,但是观察了一台机床的各个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其装配过程,使许多自己从书本上学的知识鲜活了起来,明白了本专业在一些技术制造上的具体应用。

月8日我们到了同属杭州机床集团的杭州精密机床厂,顾名思义,杭州精密机床厂是生产一些加工精度较高,技术要求高的机床设备的大型工厂,主要加工的是机床内部的一些精度等级较高的小部件或者一些高精度的机床,如m级,mm级平面磨床。由于加工要求较高,所以机器也比较精密,所以有些也要在恒温这个环境下伺候它们呢。这样才能保证机床的工作性能,进而保证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在听了工人师傅的讲解后,明白了一般零件的加工过程如下:

胚料---划线---刨床(工艺上留加工余量)--粗车--热处理,调质--车床半精加工--磨--齿轮加工--淬火(齿面)--磨面齿轮零件加工工艺:

粗车--热处理--精车--磨内孔--磨芯,轴端面--磨另一端面--滚齿--钳齿--剃齿--铡键槽--钳工--完工精机公司有三个用于加工磨头体的加工中心和几台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的体积小,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加工比较方便,加工中心有一个刀床和多个工作台同时对多个工作面进行加工,不仅避免了由于基准不重合产生的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是加工中心体积大,价格昂贵,而且对环境要求较高,这就提高了产品的成本,一般选择加工经济性较高的零件或者精度要求高的关键零件。在精机公司的实习中,极大地丰富了自己关于零件加工工艺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在这次实习中,感触最深的是了解了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它是电子信息技术和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集现代精密机械、计算机、通信、液压气动、光电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等特点,是尖端工业所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数控机床都是出自国外先进制造商,无论在数量上,精度,性能指标上,中国制造业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需要我们奋起直追。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乘车去了上海,因为时间比较紧迫,所以这次上海之行应该以参观为主,在上海阀门厂的时间比较短,也很难获得比较理想的实习效果,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参观,多少令我们了解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我想,这也是本次上海之行最大的收获。

就目前来言,汽车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运用开看,如何将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更好的结合,实现机电一体化,将是日后一端时间机械发展的重中之重

杭州发动机厂我们此次实习的最后一站是杭州发动机厂,该厂建于1958年,是由杭州动力厂和汽车修配厂等合并而成,该厂参与生产了浙江省第一辆重型染油机,第一辆拖拉机,第一辆大客车以及第一部无轨电车,曾在9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型企业,浙江省机械100强的美誉,现在该厂拥有员工1800人,具有XX多台专业机器,该厂的x6130柴油机,wd615柴油机,stair型柴油机都在浙江省内市场上占有主流地位,年产值达10多忆元,是浙江省内重点发动机生产基地。在此次实习中,在杭州发动机厂的时间最长,历时12天,分别介绍了x6130柴油缸体的加工工艺(分为面加工和孔加工),凸轮轴孔的加工,数控设备的加工特点分类及具体运用,曲轴的加工工序以及发动机的具体工作原理。在最后一天,我们还参观了其铸造部,参观了其铸造生产过程。在该厂的实习中,深刻明白了数控机床的生产中发挥的切实作用,以及目前社会对数控机床及数控人才的急需,而在一些重要数控产品,如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铣床、高速高精高性能数控机床等的需求上,决不能过于依赖进口。

历时将近一个月的实习结束,该次实习,真正到达机械制造业的第一前线,了解了我国目前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也粗步了解了机械制造也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更快更紧密得融合到各个领域中,而这一切都将大大拓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第9篇

关键字:社会适应性; 涉外导游; 职业态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1-0138-04

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明确指出:旅游业是 “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15年,中国的旅游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将达9000万人次,出境旅游人数将达8300万人次。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广东省现有近千家各类旅游社,其中国际旅行社199家,国内旅行社784家,其中具有出境游组团资格的旅行社131家。全省共有13129人考取了全国导游资格证书,其中取得中、高导游员等级仅536人,取得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书仅4040人,取得出境领队资格仅3021人。

出入境旅游的迅速发展,国际旅行社业务的增多,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涉外导游人才。“十二五”期间, 如何提高高职高专涉外导游方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解决一方面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一方面旅游企业又严重缺乏高级导游服务人才的矛盾,是值得旅游英语专业教育者思考的问题。

一、社会适应能力的涵义

社会适应能力指人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包括竞争意识、生存能力、耐挫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等。

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学生的价值主体教育;促进人性健全教育,培育高职院校大学生完善的人格;创新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最终目的是提升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旅游英语专业、涉外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良好地服务意识、掌握旅游相关知识、具备高水平的涉外导游服务能力的人才。但是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如果学生还可以适应与涉外导游服务、旅行社管理、旅游产品销售相关的其他岗位,熟练掌握外语技能,并能应用其它涉外服务工作。这样的人才是称得上具备了社会适应能力的。

本文选取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英语专业(涉外导游方向)作为调研样本,是由于该专业学生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广东)的通过率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95%报考英文导游资格证的学生中,近三年来初次通过率平均达到65%以上,2011年英文导游资格证书通过率达到79.2%,远高于全广东省30%左右的考证通过率。在专业技能培养效果较好的基础上,调查该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情况。

二、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1.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英语专业(涉外导游方向)的学生,近三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较高,近三年就业率平均为98.8%,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初次就业岗位主要从事与本专业相对应的英语导游、海外领队、计调、旅游电话营销、前台接待等相关旅行社岗位工作。

2.涉外导游方向学生社会适应情况及分析

该专业涉外导游方向学生在取得全国导游资格证(英文)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大约有70%是做导游,在旅行社入境部做接待、计调及其他行业的占10%。在毕业一年后,对毕业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发现,在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的毕业生中,约有40%的学生放弃做导游这一行,出现了涉外导游职业生涯短暂的现象。

下面对这些导致学生离开导游服务岗位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1)原因一“导游工作收入不稳定,没有五险一金的保障”。首先,这是该职业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导致导游行业人员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但是也应当看到,珠三角地区很多有影响力国际旅行社比如广之旅、南湖国旅等旅行社对于导游人员是很重视的,广之旅经常会有培训和选拔考试,在该企业从事一段时间导游工作后,可以参加选拔考试,通过考试的导游员就会成为常用导游(以前为兼职导游),常用导游的收入、 团队档次和出团次数都有保障。广东南湖国际旅行社则是每周都有导游培训,而且会将导游评为1星~5星,定期考核定级,5星级导游可以带出境团。所以,不是做导游员一定没有上升空间,收入一定没有保障,相反,要求从业人员一定要懂得毕业后延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技能才能有更好的收入保障和工作环境保障。因此,学生必须具备职业延伸和拓展能力,具有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2)原因二“工作辛苦”。这种感受是初入这个行业的毕业生大多数会有的。这种情况主要反映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强,服务技巧不够。具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强主要是由于在校期间很少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尤其是女生,更加缺乏锻炼。笔者曾有一名学生参加全国导游技能大赛获得较好成绩,可在回广州时,该学生因为拿不动自己的行李箱,险些没赶上火车。这样的身体素质,即使导游讲解再出彩、基础知识再扎实,也无法胜任导游服务工作。导游不是白领,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导游员需要经常在外奔走,爬山、走路、坐车是家常便饭,还要在旅途中为游客提供旅行生活服务。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无法胜任此工作的。

(3)原因三“遇到客人刁难,受气”这反映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够。毕业生与客人沟通能力较差和服务技巧不娴熟都会导致客人不满意,甚至投诉导游,因此只有掌握一定的旅游服务心理学知识并在长时间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技能才能实现游客与导游的良性互动。

总体而言,导致学生动辄离职,放弃涉外导游服务工作的原因背后,反映了学生在职业延伸和拓展能力、职业态度、心理素质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不足。

3.决定涉外导游方向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强弱的因素

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影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专业素养、应变能力、社会知识、人际关系、社会服务意识。

为使调研结果能更加准确,还对国际旅行社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以上五项的排序方面,有一项区别很大, “专业素养”这一项,企业是非常看重的。从企业角度出发,认为影响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依次是社会服务意识、专业素养、应变能力、人际关系和社会知识。企业看重的专业素养,在学生眼里被忽略了,这反映了学生在职业态度方面有比较大的缺陷,如果不重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势必会降低其社会适应能力。

总体而言,目前旅游英语涉外导游方向的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了一定的导游服务能力、英语运用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但是在职业态度、职业技能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不足,这是导致其社会适应力较差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高职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知识、职业技能。 根据前文分析,针对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方面的不足,在教育教学中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1.重视职业态度的养成、加强职业规划指导

个人的职业态度,对其职业选择的行为有所影响,观念正确、心态健全的人,对职业的选择较积极、慎重,做出正确选择的机会较大,相反地,观念不正确、心态不健全的人,对职业的选择具有推诿搪塞、轻忽草率及宿命论的倾向。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的许多行为、价值观都是在校园中养成的,学生在选择职业之前的时间大多是在学校渡过,因此,职业态度的养成亦是 专业教育的重点之一。对于高职高专而言,应实行职业试探及职业辅导的工作,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态度。 职业试探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职业辅导则是协助个人了解自己及各种职业数据,并从事选择职业、准备职业技能、进入某种职业,并使其在职业上求发展的一种历程,所以,职业辅导对职业态度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

Frank Parsons 提出职业辅导有三项原则:(1)对自己的了解:即了解个人的智力、兴趣、态度和缺陷。(2)对各种职业成功的认识:提供有关工作上所需的态度、教 育、训练、进度和报酬等数据。 (3)阐明个人对职业的关系:合理的了解自己和各种事实的关系,及自己工作的潜能和环境的事实。

涉外导游专业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其抗压能力,建议开设针对涉外导游服务工作特点的职业指导课程,请有导游工作经验的企业专家或者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进行授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这一行业的工作特点,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学生在充分、正确认识涉外导游工作的特点、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才能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具有较高的职业忠诚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涉外导游服务人才。

2.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珠三角旅游产业发展对涉外导游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如与广东省旅游局导游考试办公室、广州市旅游协会等部门加强联系,充分发挥学校地处旅游业高度发达的珠三角的地缘优势,与著名的旅游企业深层次合作,采用专业人才培养的“联动式企业全程介入”模式(如图1所示);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培养学生考取英语及小语种的导游资格证书;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比重应达到总学分(学时)的一半以上;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3.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实习实践培养质量

学生在校期间的顶岗实习,对于其将来就业、择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当重视、保障实习实践的质量。根据调查,目前广东省内高职高专旅游相关专业的学生实多数都是安排在第六学期,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学校通过实习单位证明来认可学生的实习行为,这样的管理方式无法从过程中监督、保障学生实习质量,更加无法帮助学生跨过初入导游服务行业的门槛。

因此,应当深化校企合作,将实践实习过程进行科学、细致管理,明确实习实践的目标,制定科学、规范、严谨、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实践学习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例如,学生在旅行社进行实践学习时,应当从出团数量、出团质量、考勤、培训课表现、游客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如果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出现任何问题,企业与任课教师都应当及时沟通处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胜任工作。

下表是校区合作基础上的实习实践评价方式概述,参与实习实践的三方各有职责,尤其是校内指导教师应该掌握学生实习实践的动态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尤其是在带团过程中出现事故、与客纠纷、被投诉等情况出现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改进的办法,逐步提升带团控团能力。

四、启示

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已经逐步具备了英语讲解、跨文化交际、导游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但是从人才成长过程来看,涉外导游方向的毕业生毕业初期并不能立刻从事涉外导游服务工作。根据对珠三角地区大型旅行社的走访调查发现,旅游企业为保证出入境团的接待质量,只会安排具有一定导游服务经验、娴熟的导游技巧和熟练英文沟通能力的导游员担任入境团接待和出国领队的工作。即学生在毕业时要先从事国内导游工作,以便积累带团经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还没有做到涉外导游员就已经放弃这项工作,转而从事其他工作了。但是,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往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企业的考察,从事涉外导游服务。一旦从事了涉外导游工作,就会因为接触人群不同、待遇较高等原因,具有较高的职业忠诚度,职业生涯大大延长。

综上所述,要解决导游服务人员流失率高,旅游企业严重缺乏高级旅游服务人才的问题,旅游英语教育教育应当重视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提高,与旅行社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涉外导游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郝美玲,安立华.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世纪桥,2010(23).

[2]梁悦等.高职高专院校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想[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8(4).

[3]刘忠学.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J].比较教育研究.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