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5 03:17:28
导语:在快乐教学法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艺术教育;儿童音乐艺术
迄今为止,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对儿童艺术各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儿童动漫、儿童影视、儿童广告、儿童游戏、儿童音乐、儿童美术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使得儿童艺术越来越成为儿童精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从近些年看,针对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缩水现象。造成儿童艺术整体研究结构上的失衡。以下将简要评述儿童音乐艺术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
“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音乐与幼儿生活的联系,注重幼儿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有机整合,提倡幼儿自主地感受、体验、探索和创造音乐,鼓励幼儿独有的个人感受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并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等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为该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有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李亚丽《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金亚文《音乐教学审美功效研究》、周洁嫦《音乐教学要善于创造美》、林白玲《从审美的角度调动学生音乐的兴趣》、程英《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陈岚《谈音乐审美教学法》、郑丽《幼儿音乐游戏中的审美体验》。
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
在儿童音乐领域,如何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一直是儿童音乐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这方面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也是最多的。为了能更清楚地呈现,笔者对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1.以国外著名教学法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覃晓宁《铃木音乐教学法给音乐教育的启示》、李琦《浅谈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育》、刘文靖《奥尔夫教学法浅识》、娜仁其木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小学音乐教学》、梁燕《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影响》、徐颖《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给我们的启示》、陆建珍《美国综合音乐感在教学中的运用》、崔伟《探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教育观》、谢春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的启发》。察觉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构成》。2.以针对目前儿童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刘莉萍《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及创新途径研究》、张卫民《点击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异化现象》、张占春《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反音乐教育”现象》、赵大刚《谈幼儿音乐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误区》、吴欣光《小学音乐教学误区》、侯杰《对综合艺术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3.以教材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赵继红《幼师音乐教材改革初探》、韩天寿、吴霞飞《从幼儿音乐教材视角谈学前教育管理缺失――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调查分析》、《小问题、大思考――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的调查分析》、王信东《云南省小学音乐美术乡土教材建设与研究》。4.以儿童舞蹈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夏珊珊《浅谈幼儿舞蹈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吴婉媚《儿童舞蹈教育浅探》、陈波《浅谈幼儿舞蹈的童趣性》、王萍《浅谈幼儿舞蹈的学与教》、赵焕生《浅谈幼儿舞蹈的编排技法》、齐娟《幼儿舞蹈教学新探索》、商策《浅谈幼儿舞蹈的创编艺术》、杨秀敏《幼儿舞蹈教学的生命线》、樊星《论基本功训练与幼儿舞蹈教材开发》、文畅《兴趣培养―幼儿舞蹈教学的成功所在》、朱宝仙《少儿舞蹈活动的几点思考》。5.以儿童钢琴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张应辉《儿童钢琴现状思考》、康晓蕴《浅谈儿童钢琴教学》、姜晓琳《怎样培养儿童的钢琴兴趣》、张丹宁《儿童钢琴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陈宇兰《谈儿童钢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杨振《谈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儿童钢琴教学》、罗魏《论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海宏《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几个心理问题》、李斯娜《学前儿童钢琴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薛瑾《儿童钢琴学习心理问题初探》。6.以儿童声乐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田丹《儿童声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臧欢《儿童声乐快乐教学初探》、魏桂珍《谈儿童声乐教学》、唐建平《儿童声乐教学的作用与训练方法》、赫嵘《关于从事儿童声乐教学工作的初浅探析》、张郁《儿童歌唱教学与训练》、李福《论赏识教育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宁馨磊《声乐早期教育中的快乐教学》、秦玮蔚《儿童声乐教育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李宝秀《浅谈儿童歌唱教学及兴趣的激发》、陶小卫《儿童学习声乐的教学体会》。
三、从儿童音乐心理角度进行的研究
儿童音乐心理研究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础课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的:1. 从幼儿自身审美心理建构的角度,来说明幼儿音乐审美心理功能的发展与培育。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杜悦艳《论学前儿童音乐审美经验的建构》、薛瑾《钢琴教育与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魏欣《论音乐审美教育的心理功能》、尹娟《浅议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化教学》、孔起英《论儿童审美与艺术行为的心理机制》、印小青《论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发展的三个标志及特点》、张富生《音乐美育中的心理因素分析》。2.从幼儿智力发展的角度,来研究音乐教育对于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王子婴《幼儿音乐创造力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郑虹《儿童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霍华德•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李芳《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杨望舒《幼儿多元智能中的音乐领域》、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武艳《多元智能理论对舞蹈教育的启示》。3.非智力因素对儿童音乐心理的作用与影响。张静《在音乐活动发展幼儿非智力因素》、张双琴《歌唱于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王诗春《浅谈钢琴学习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孙伟《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李馨怡《幼儿钢琴教育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分析》,余红梅《挖掘音乐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4.从美育的角度探讨音乐教育对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作用。修海林《美育与音乐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秦艳《幼儿音乐素质的结构与要素分析》、沈建洲《幼儿艺术教育的性质》,李小琰《童心•童话》,张殿柱《美育与儿童的全面发展》。
从上述研究成果看,我们可以看到从教学策略角度研究儿童音乐艺术教学的研究者是最多的。可以说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一般的选题范围。因为这一选题的研究者多是从事普通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或工作范围内选题,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从研究内容上看,大家研究的内容多是对儿童音乐艺术教学实践的思考与反思。当然,这其中不乏研究角度新颖、论述精彩的论文,但数量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感觉难有新意。因此,要想在这一领域进行突破,必须要求研究者避免材料的堆积,避免对问题表面的分析,应突破传统儿童音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模式,过于阐述具体而细微的问题,而忽略将儿童音乐艺术领域中的理性思考纳入到实践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去,利用理性层面的辩证性思维来看待儿童音乐艺术感性层面的问题,从而获得客观、深入的结果。其次,从审美角度进行的研究成果也是很多的。“审美”是这些年来音乐教育领域出现的热门词语,可以说针对音乐教育中审美层面的研究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这是人们对音乐教育本质了解越来越清楚的表现。很多研究者纷纷从审美的角度展开对音乐教学的分析,其中又以对基础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最多。在“审美”这个热点、焦点上选题,这本身就意味着更受人关注,因而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我们看到在2004年郭声健博士撰写的《音乐教育论》书中,就对审美教育做了深刻的分析,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此后,更多的著作与论文开始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价值展开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数量很多,但往往多是泛泛而谈或者说是现象罗列。许多论文有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跑的感觉。因此,如要从审美角度进行思考,必须要求研究者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或者在别人不同的层面上选题,或者要从新的角度选题。从学科边缘或交叉点上选题,已成为未来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的一个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两门甚至更多的相关学科上进行较深较独到的研究,也形成了一批有一定水准的科研成果。比如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等论文中涉及的学科就包括了心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知识内容。其实,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里,完全可以将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这样会有效避免撞车,较易获得突破和取得成果。比如湖南师范大学吴跃跃教授国家教育部课题《音乐教育对少年犯的教化功能及实践研究》将音乐教育学、犯罪心理学结合起来。魏豪扬硕士论文《社会音乐教育之音乐艺术培训市场营销研究》是将音乐教育学、文化策划学、市场营销学结合起来,对社会音乐教育活动中包含的客观存在的市场经营管理实践和现象进行解释和阐述。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当然,这类选题要求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跨学科综合与分析。否者,就会感觉一知半解而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最后,从冷门和盲点上选题,也是目前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冷门和盲点,或是因为远离当时的焦点、热点,或是一时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或是尚未被绝大多数人意识到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有,但还不多。比如以上列举的论文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体现。这样的选题由于有其本身的价值所在,一旦其价值被人发现,研究出成果,便会向热门和焦点转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相信这类选题还不少。
综上所述,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占据着勿庸置疑的主导性地位。这样的研究成为热点,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从国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内容来看,艺术与多学科知识的结合,特别是将心理学的实证方法运用于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已成为研究的常态。因此,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增加更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生长点,是我们儿童音乐艺术研究者急需要做的工作。毕竟,儿童艺术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可能性;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亦当如此。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
乐出版社,2006
[2]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幼儿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以读为本;阅读训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55-01
“以读为本,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情”是这一训练方法的指导思想。这一训练方法强调的以读为本,是对传统的讲读式教学方法的更新。讲读式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和朗读两方面。徐世英先生在《谈谈朗读教学》中,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呈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徐世英先生的一席话,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朗读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出来。在讲读式阅读教学基础上创立的“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发扬了讲读教学法中的“读”之长,避去了“讲”之短,是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阅读教学训练方法。
为什么实施“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就可以实现快乐教学呢?
一、“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早在几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嘴,使他们能谈;给以空间,使他们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给孩子以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就要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语文论文去读课本、自己去提问、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说、自己去评价。而教师则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能做到认真读文、大胆提问、勤于思考、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学生自主感悟到的一些知识,是讲读式阅读教学法无法做到的。说明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读懂了课文。自主的学习使学生悟出了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变得爱读、爱问、爱答、爱动脑了,由“怕学”变得“爱学”了。
二、“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在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的多元反应,培养了语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学生在读、疑、思、悟的基础上,动手查一查(资料)、画一画(场景)、演一演(故事内容);动脑编一编(课文后续),谈一谈(读后感想)、评一评(同学作品)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积累了知识,锻炼了语言能力,拓宽了思维能力。
三、“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阅读训练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问时,要采取开放式的补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个个都与问题有联系,都是学生感悟的结果。如果学生的回语文论文答不够完整,可请其它同学进行补充,只要沾边,都应视其正确,予以肯定。即使学生的回答毫不沾边,也不要指责学生不对,反过来要肯定他敢于发言的一面,并表示老师相信他下次能答好。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重要。如果教师对学生足够尊重,认为他行,他的表现就会很棒。正如一副对联中写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可见教师是否信任、尊重学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尊重的学生必然会信心实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愉快地学习。
四、“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法
关键词:快乐教学法;高中体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27-01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吉林省磐石市第五中学高二学生――一班全体同学,简称实验班,同级二班的全体学生为普通班,简称对照班。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内外有快乐教学法的论文和报道及相关的材料为本文奠定了基础。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吉林省磐石市第五中学拟定的目前学生对体育课的快乐感受问卷调查,第一次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7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
对吉林省磐石市高二学生一班和二班学生进行对照实验。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快乐教学法是目前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而“快乐教学”则可以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师生在平等、协作的气氛下进行教学,全体学生得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1、尝试快乐教学法
给学生创造一个活跃,自然的课堂气氛,和有趣的游戏,再结合本次课的重要内容逐步来引导学生学习。在练习的同时,教师要不断的讲解动作要领和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时候,教师要给予讲解,做出正确的示范,要学生掌握新的动作要领。整个过程反映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这不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展自身素质,提高学习质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内容的调整
1、教学内容新体系的构建
建立新体系的指导思想:改变以传统的授课为中心的旧体系,建立以人为本,注重快乐教学,增强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使学生能轻松、自由、平等、愉快地参加体育教学活动,并增强学生个性发展新体系。新体系的建立,使教师成为主导,学生成为主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效果逐渐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了教学的良性循环。
2、教学内容搭配合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每当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到新奇时,是最能激起求知欲的时候。因此,教材内容的搭配要适合学生水平的特点。教材难度如果不新颖,不能引起该学生的兴趣;如果,教材难度复杂,则会降低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上的差异总能造成不同的结果,使得他们产生学习兴趣的降低或减弱。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密不可少的,符合学生年龄、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符合学生的年龄,乏味的教材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3、通过实施快乐教学法实验结果
通过快乐教学的学习,实验班和普通班教学质量的对比,以问卷方式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其内容如下: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在尝试快乐教学法把学生推到了一个主动的地位。使快乐教学得到重点提倡“有乐趣,充实的教学”,最总要的是体育教学要注意运动所带来的乐趣,所以,也要注意在技能和体力方面要有量和质的保障,为了符合这种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站在学生立场上进行教学”的指导思想,必须研究学生对体育课有什么希望,选用什么样的教材和怎样进行教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枯燥乏味的内容进行改造、创新;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体现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体验,让学生在“乐”中“学”, “学”中“乐”。如果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动作, 将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 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湖北省老河口市纪洪小学441811)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只有学生产生了积极的阅读动力,才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去了解、研究、动手,在此基础上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自学的能力。特别是低段学生,激发阅读兴趣尤为重要。
“以读为本,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情”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指导思想。这一训练方法强调的以读为本,是对传统的讲读式教学方法的更新。讲读式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和朗读两方面。徐世英先生在《谈谈朗读教学》中,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呈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徐世英先生的一席话,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朗读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出来。在讲读式阅读教学基础上创立的“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发扬了讲读教学法中的“读”之长,避去了“讲”之短,是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阅读教学训练方法。
为什么实施“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就可以实现快乐教学呢?
一、“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早在几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嘴,使他们能谈;给以空间,使他们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给孩子以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就要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语文论文去读课本、自己去提问、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说、自己去评价。而教师则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能做到认真读文、大胆提问、勤于思考、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我在教小语第二册《达尔文和小松鼠》一文时,出现了这样的问答:
有一个学生问:达尔文为什么从来不捉弄小动物?
几小学生进行了补充回答:1.他要观察动物怎样生活。2.他喜欢小动物。3.他和小动物是朋友。4.他关心他的朋友。5.他爱护小动物。6.他尊重他的朋友。
透过这些提问、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明白了处世之道:对待朋友,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重,要从了解朋友的立场去对朋友,不能存着捉弄、玩弄的心理对待朋友。
学生自主感悟到的这些知识,是讲读式阅读教学法无法做到的。说明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读懂了课文。
自主的学习使学生悟出了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变得爱读、爱问、爱答、爱动脑了,由“怕学”变得“爱学”了。
二、“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在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的多元反应,培养了语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学生在读、疑、思、悟的基础上,动手查一查(资料)、画一画(场景)、演一演(故事内容);动脑编一编(课文后续),谈一谈(读后感想)、评一评(同学作品)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积累了知识,锻炼了语言能力,拓宽了思维能力。
三、“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阅读训练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问时,要采取开放式的补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答案。
我们班在学习《达尔文和小松鼠》一文时,有一个学生问:“松鼠妈妈为什么骂小松鼠是‘傻孩子’?”有几个学生进行了回答:1.小松鼠是松鼠妈妈的宝贝。2.松鼠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3.松鼠妈妈关心自己的孩子。4.松鼠妈妈认为小松鼠遇到了危险,很着急。5.它很心疼小松鼠,怕它受到伤害。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个个都与问题有联系,都是学生感悟的结果。如果学生的回语文论文答不够完整,可请其它同学进行补充,只要沾边,都应视其正确,予以肯定。即使学生的回答毫不沾边,也不要指责学生不对,反过来要肯定他敢于发言的一面,并表示老师相信他下次能答好。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重要。如果教师对学生足够尊重,认为他行,他的表现就会很棒。正如一副对联中写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可见教师是否信任、尊重学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尊重的学生必然会信心实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愉快地学习。
四、“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法
关键词:愉快教学法;英语学习;高中英语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高中英语教师,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消极学习,出工不出力,甚至恐学、厌学等现象司空见惯。而真正的英语教学,应当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的依据是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渴望。”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才是解决当前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有效方法。
结合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下面我谈谈实施愉快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教师必须拥有积极健康的快乐情绪
教育学研究认为,运用愉快教学法,首先要求以快乐的情绪感染人,以快乐的氛围熏陶人,以快乐的理念开导人,以快乐的内容启迪人,以快乐的方法培养人,使学生乐而有度,乐中受益。变苦学为乐学,这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新课改精神的要求,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心态阳光,满面春风地对待每天的教学工作。
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当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后,才能对他的教育产生很大的接纳度,才会带着良好的情感来正面理解教师的语言,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愉快教学需要师生同袂演出,不是教师或学生的“独角戏”,只有师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学生才会愉快地接受教育,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
任务。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应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打通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其次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批评时对事不对人,点到为止;再次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鼓励,最好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公开表扬。
三、创设积极愉悦的课堂气氛
教育实践表明:愉快教学的效果与良好的课堂气氛呈正相
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当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设一种激情活力的学习环境,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首先,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成功的课堂导入,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高中英语课的导入材料要贴近实际生活,要有新颖性,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保持积极愉快的精神状态。做到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语言亲切、富有激情,通过自己积极愉悦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轻松愉快,如沐春风。
再次,教师的语言要幽默诙谐。适当穿插讲一些英语小笑话,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疲劳,重新愉快地投入学习。
四、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在英语课堂上利用电教设备、音像、挂图等现代化教具和形象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下进行有效的学习。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的英语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享受多媒体带来的视觉、听觉盛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愉快教学顺利得以实施。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英语教师要善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创造更多的英语口语交际机会,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通过这些活动,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加强,学生自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举办英语学习园地或英语板报,以此为平台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了解异国风情等;可以成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文歌曲、英语话剧等小组活动;可以组织英语作文、英文演讲竞赛等。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触景生情,较快进入英语角色,愉快地进行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熟悉运用和牢固掌握所学过的知识,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总之,“愉快教学法”是一种实用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教学方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运用。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精心备课,敢于创新,勤于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才能熟练驾驭“愉快教学法”,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音乐教育新体系 小学音乐教育 歌唱教学 音乐和动作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45-02
1 音乐教育新体系的特点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自2011年起举办“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培训班”,培训班旨在通过对全国各省份不同层次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以推广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探索实践的音乐教育新体系。
该音乐教育体系融国际三大先进音乐教育体系――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的先进教学法和中国现行音乐教学法为一体,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主要以让学生在审美体验和愉悦中认识音乐美为理念。倡导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就是以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从初级――高级)为出发点,以学会体验音乐(从初级――高级)为首要目标,以民歌名曲为主要素材实施歌唱――律动――舞蹈――奏乐――欣赏――即兴创作――音乐活动等有分有合的教学内容,通过体验――感受――理解――表现为途径掌握音乐①。各科互为基础、互通互用。
2 实施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意义
由于新体系注重从感性认识入手,从感性元素到整体音乐;注重激发学生主观体验(尽可能多的感官刺激),倡导建立“内心音乐”习惯,通过该习惯的培养而建立下意识的联动反应。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新体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获得音乐经验,满足审美需要。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教学中尝试表演不同的音乐并伴着拍手,舞蹈,摇摆,摇动等身体的动作,使学生在整个音乐实践和音乐体验中,对音乐充满热情,全面感受音乐的快乐,进而获得音乐的审美满足。
其次,促进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能够终身享用音乐。新教学体系涉及到音乐与动作、音乐与舞蹈、乐器编配等内容,学生学习中可以逐步提高歌唱能力、排练能力、即兴弹奏的能力、进行简单歌曲伴奏的能力、甚至组织小型乐队演奏的能力,对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终生享受音乐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新教学体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文明教化和全面发展。新体系注重视觉、听觉、感觉的全面结合,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性和批判思维;另一方面,即兴伴奏等活动是一种对音乐表现、音乐判断的创造性音乐行为,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敏的反应能力,新体系正好体现了音乐教育对人的创造性能力培养的作用。再者,学生通过歌唱、跳舞、游戏等活动获得团队体验,培养了一定的团队意识;
总之,音乐教育新体系重视的是音乐对学生的影响和给学生带来的审美感受,使学生获得情感宣泄的机会,表达了自己的个性,发展了完整的人格;也使学生感受到探索的乐趣,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这些都将带给学生终生的快乐和自信。
3 新体系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教育新体系旨在“让学生在审美体验和愉悦中认识音乐美,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②。新体系强调了教师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必需转换理念、打开眼界、开阔思路,培养学生多样的音乐品位。作为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参与音乐的活动,并让学生感受到快乐。教师应当研究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我国大部分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学场所、教学设备不足,基本以教唱为主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提倡在音乐教育中运用新体系里的歌唱教学法,重视音乐和动作的结合。下面以这两种方法为例,介绍新体系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3.1 歌唱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歌唱教学是歌唱教程的基础课,是基于集歌唱教学之大成者柯达伊创建的视唱练耳体系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之上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是新体系教学法中最主要、最重要的方面。新体系歌唱教学旨在从提高人文音乐素质的目的出发,全面整体地考虑、策划、设计歌唱教学,从音乐和歌唱教学的元素入手去进行歌唱教学,在原本性和整体性歌唱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和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鉴赏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③。
以往的音乐课堂,教师只是把教会学生唱歌为主要教学目的,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阻碍和影响了学生的音乐本身的理解。歌唱教学法要求音乐教师应当仔细读谱,在教学中采用其歌唱体系的四项基本工具:手势、唱名法、节奏名和符干字母谱,并分析和设计歌曲的教法,适当运用游戏,使音乐课堂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1、手势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上图④为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创立的手势教学法,各种手势表现了不同的音。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手势的高低,能够形象的让学生分辨音与音的高低关系。就一个八度内音阶里每一个音的表现来看,do的手势位置在腰部,而la的手势已经提高到眼睛的位置。如,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于音准的训练显得尤为困难,在介绍和分辨的过程中,教师展示不同的手势和不同的位置,来让学生唱出手势所表现的音及音的高低。
教师也可把手势运用到某一首歌曲当中,首先自己熟练的掌握该歌曲的手势,让学生在看手势的过程当中学习歌曲的曲谱。在教学中,教师以歌曲的简单乐句为单位,带着节奏模式,比出歌曲的手势,让学生先看,最后模唱。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教师可避免用自我的人声或者乐器的音高来机械的带领学生教唱,手势的教学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形象的把音乐高低的起伏表现出来。对训练学生音准和建立内心听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歌唱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目的
下面以几首谱子为例,简单介绍新体系的歌唱教学法。
谱例1⑤:
《争热炕》是一首童谣,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每一种节奏名的准确打法。上面列举了“附点、前十六”等五种不同的节奏型。要求学生在会念童谣的同时,把不同的节奏型准确的念出来。其中,用节奏名做训练时要赋予其音乐表现力,以丰富变化的音色、音量、音区、断、连等等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教学方法可以由浅入深进行演练,首先让学生们自己读童谣的内容,说出是怎样的一种氛围,再用不同的强弱,把争吵的场面表现出来。之后,教师在用手拍出节奏型,让学生们跟会。学生不说话,内心默念童谣,手拍节奏,把争吵的场面通过手的强弱力度表现出来。这样的方式既强调了内心听觉,又表现了节奏的特点。
谱例2⑥:
《打灯虎》就是一首典型的符干字母谱,第一行的音符表现出了节奏名,第二行用字母的形式表现了唱名,三行四行则是歌词。运用符干字母谱是学习音乐读与写的第一步。在歌唱教学中读写练习的基础和前提是有足够量与质的听说(听觉、音感)感性经验积累,这样才是音乐本体的学习过程,从感觉、感知到乐理认知。该谱例可以首先从节奏名入手唱听结合,在逐步叠加。教学中强调音乐的艺术性,即使最简单的童谣、儿歌,也有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可用游戏的方式,分小组问答。手势、歌唱可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的学习音乐。
谱例3⑦:
这首儿歌是以二声部的形式出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用手势比出二声部,让学生跟唱二声部的同时,自己演唱一声部。两个声部同时进行可让学生同时体验到识、唱、听的同步进行,手势和声势的配合为培养和建立学生的二声部听觉起到了很好的导入作用。
谱例4⑧:
这是一首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内心听觉的典型歌曲,根据歌词,歌中有两个主角,分别是一男一女,让学生发挥想象,比划出不同的手势来代表他们,然后比着手势来唱歌。运用默读的方式,首先括号里的亚当和夏娃在唱歌的时候都不吱声,只比动作来强调内心听觉。最后一整首歌都已比动作的形式来“演唱”。
以上例子不难看出新旧体系的主要区别在于现行音乐教育体系有教育智育化倾向和教学知识化倾向,而改革方向是音乐教育美育化和音乐教学实践化。
3.2 音乐与动作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与动作课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通过对音乐的音区、力度和速度等音乐特性的辨别理解,由动作即兴触发的体态律动的活动。训练的目标如下:
以上表格⑨所体现的是动作与音乐的结合,来达到训练者的综合能力。在课程中练习的方式如下:
音乐与动作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织体和音乐的协调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下是课程教学范例:
教学内容:五种步态和相关节奏
教学活动描述:练习一:五种步态:1、行走的教学;2、跑的教学;3、连步跳;4、跑跳步、横向跑跳步;5、摇摆;谱例: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题与变奏》主题。
教学方式:学生根据音乐做出反应;学生观察教师动作做出反应。
教学目的:五种步态的引入;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速度、节奏、节拍);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跟随和反应能力;古典乐曲的基本步态训练中的运用⑩。
通过这个教学的过程,使学生在节奏和音乐的声音中,融入自己的肢体语言,即动的聆听音乐又在音乐中调整和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个体的个性得到发展、强化和内化,并拥有快乐的身心体验。
4 结语
我国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和发展。无论从实践到理论,都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迄今为止,都还没有一个足够完整的、合理的体系来支撑整个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前进步伐。新体系的提出,既是一个转折也是一个探索,它基于世界三大先进教育体系之上,结合我国本土的音乐特色,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展示出来。但新体系的其他方面,如: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由于乐器的繁杂,使用的繁复,实施起来很困难。因此,在选择实施途经方面,还是以歌唱教学和音乐、动作的结合为主。新体系能否真正运用到全国普及性的音乐教育中,在有待更多的时间和实践来证明其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培训班,第二期教材,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编,2011年7月
[2]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谢嘉幸、郁文武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月
[3]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硕士论文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11月
[4] 《音乐教学法》,廖乃雄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11月
[5] 《当代四大音乐教学法之比较与运用》,郑方靖著,复文图书出版社,2011年1月
注释
① 高建进:《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源与流》新体系培训班第二期教材,第177页。
② 高建进:《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源与流》新体系培训班第二期教材,第177页。
③ 选自新体系培训班教材,歌唱教程,新体系歌唱教学,第5页。
④ 谢嘉幸、郁文武编著,《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140页。
⑤ 选自新体系培训班教材,歌唱教程,新体系歌唱教学,第16页。
⑥ 选自新体系培训班教材,歌唱教程,新体系歌唱教学,第17页。
⑦ 选自新体系培训班教材,歌唱教程,新体系歌唱教学,第20页。
⑧ 选自新体系培训班教材,歌唱教程,新体系歌唱教学,第63页。
关键词: 内隐学习 外显学习 案例分析汉字教学
一、引言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对外汉字教学受到关注。1950—2006年,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的论文有363篇,许多对外汉语教材也纷纷关注汉字教学。近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在对外汉语研究中作用的提高,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已被引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本文以《快乐汉语》第一册及其配套练习册为研究对象,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角度探讨此教材中的汉字教学。
二、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Reber(1967)在《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一文中首次提出内隐学习的概念,他把学习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两种类型。认为内隐学习指学习者对正在学习的结构知识缺乏意识,他们是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可理解的输入并习得知识。而外显学习是需要付出努力,采取一定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国内学者徐子亮(1999)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字感”说,认为在学习起始阶段,要尽可能多让学生接触汉字,大量认读,让学生感知体会汉字的形,以此逐渐扩大短时记忆范围,并形成字感。戴曼纯(2005)指出外显学习是指利用外显手段(如记忆法、语法分析)学习语言内容(如词汇、语法),是通过有意识的方式进行的,学会的知识以外显方式储存,使用起来用意识进行控制。
三、内隐学习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一)《快乐汉语》中汉字的内隐学习
从全部汉字和教材要求掌握的汉字[1]两方面对《快乐汉语》第一册及其配套练习册中所出现汉字的重现率做了一个统计[2],结果显示有些汉字虽不是教材要求掌握的,但重现率很高,甚至远超需要掌握汉字的重现率。例如“不”,其重现率高达147次,高频率的重现正是为了让学生在熟悉字义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习得这个字的书写。除了“不”外,还有“的、第、哥、家”等,它们都不是教材中重点强调要求掌握的汉字,但出现的频率都很高,属于HSK汉字等级大纲中需要掌握的甲级字。教材采用内隐教学法,希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字感,进而习得这些汉字。在内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这些汉字的整体结构有所印象:如左右结构的“的、哪、他”;上下结构的“第、家、哥”;独体字“不、儿”。
同时,统计结果得出《快乐汉语》第一册及其配套练习共172个词汇,其中71%为《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一级)、(二级)大纲》词汇,即初级水平词汇。参照《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3],84%为一级(初级)词汇。除去两本书的封面、前言和同形异音字,出现的汉字共为299个。参照HSK汉字等级大纲,其甲、乙级字覆盖率为34%。同时,高达90%的汉字为《等级划分》中的一级(初级)汉字。此教材很好地体现了《大纲》和《等级划分》的要求,而这些汉字也正是汉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无论以哪本教材为学习对象,都会接触到这些汉字。而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4为分析对象所揭示的隐性问题,正是大部分教材的汉字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此教材也不例外。
从内隐学习与本教材的汉字教学相联系的角度出发,基于动态作文语料库,以重现率高却不在教材要求掌握的汉字范围内的汉字错误分析为例。“不”(20例),错误原因:笔画错写(65%);缺笔画和笔画间组合关系错写(各为15%);笔画书写不到位(5%)。“的”(23例),错误原因:连写造成的笔画之间组合关系混乱和笔画书写不到位(39.1%);笔画错写(26.1%);缺笔画和部首错写(各为17.4%)。“家”(13例),错误原因:缺笔画(38.5%);笔画错写(30.8%);笔画间组合关系错写和偏旁错写(各为15.4%)。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被试者都是高级水平的学生,但还有这些方面的错误,说明内隐学习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应对措施
1.重视教师的教学。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初级学生,在初级阶段应改变一些策略方法。首先,加强汉字的笔画和笔画之间组合关系的教学,循序渐进地教学;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批改作业时应始终做到不写连笔。这样,学生能对所学汉字的笔画数看得更清楚,自觉地养成不写连笔的习惯。例如“家”字笔画复杂,尤其是偏旁“豕”,在教学时更要注意。
2.重视情境的作用,充分利用课堂游戏和互动环节。
《快乐汉语》的教学对象是11—16岁的中学生,课堂教学中可穿插适当的游戏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环节。如把词语分成汉字,再把非独体字分为部件,每一张卡片是不同的部件,让学生用这些卡片组成不同的汉字。在使学生熟悉汉字结构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于汉字部件的认识。除此之外,还可切分成笔画,让学生来组字。这样不仅可以学好汉字的笔画,还可以了解笔画之间的组合关系。
四、外显学习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一)《快乐汉语》中汉字的外显学习
《快乐汉语》中的汉字教学部分出现在课后练习的书写汉字部分,前两课是三个汉字,以后每一课都是四个。汉字教学除了整字书写练习,还有笔顺练习,对于下一步要出现的笔画用红色标出来,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学生记住汉字书写的正确笔画顺序,突出汉字的外显学习。学生通过写汉字练习,加深对汉字笔画和整体结构的认识和了解。
当然,这样的汉字学习是随文识字的,并不系统,忽视了汉字的构造,进而忽视汉字整体系统和层级的学习。外显学习论的代表人物Schmidt和Frota.Schmidt强调“注意”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认为外显学习是掌握知识的必备先导,应该重视显性知识的积累。教学时应重视规则的教授,而此教材中很少涉及汉字规则的教学。
教材中需要掌握的重现率较高的有半包围结构“有、在”,独体字“电、人、我”等,左右结构“好、课、师”等,上下结构“去、是”。从语料库分析中得出很多错例,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生汉字规则学习的缺陷。如“有”(30例),错误原因:笔画错写(60%);缺笔画(23.3%);笔画间组合关系错写(16.7%)。“我”(40例),错误原因:笔画错写(57.5%);缺笔画(35%);笔画间组合关系错写(7.5%)。“好”(7例),错误原因:笔画间组合关系错写、笔画错写和偏旁错写(各为42.9%);缺笔画(14.3%)。“是”(11例),错误原因:缺笔画(63.6%);笔画间组合关系错写(18.2%);笔画错写和多笔画(各为9.1%)。
(二)应对措施
1.加强外显教学。
对于汉字的规则化教学,前人已提出了很多教学方法,如部件教学法、形声字教学法、字源教学法、字族教学法等。在此进一步强调,在汉字规则化教学中,加强汉字笔画、汉字整体结构、笔画组合等方面的汉字规则教学,即加强外显教学。
2.重视细节。
据以上的错例分析,可看出学生对汉字的整体结构掌握得较好,错误大多集中在细小的地方。为了减少这些错误,应注重笔画和偏旁等的教学,让学生养成注意细节的习惯,特别是当同一种笔画出现多次的时候,很容易缺笔画,如“我、是”等字;另外,还要注意笔画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系统地引导学生对于笔画间分离、相接、相交关系的认识。
五、结语
本文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出发,探讨了《快乐汉语》第一册及其配套练习的汉字教学,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在加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相结合的基础上,建议采用如下《快乐汉语》汉字教学顺序:第一课先教汉字的基本笔画。第二课用笔画组合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笔画的组合关系,如以“横、竖”组成“十”,为相交关系;“横、撇”组成“厂”,为相接关系;两横组成“二”,为相离关系。再用归纳法,让学生加深对汉字的这种笔画组合规则的印象和了解。第三课,加强相似笔画间的区别,可以把“竖与竖钩、竖提”放到一起,让学生知道这三者之间的区别。接着,第四课、第五课可以加强偏旁教学,同时加入相似偏旁的对比,以免学生多添或少写笔画,如“口、日、目”之间的区别。之后的课程再陆续出现整字、独体字或者是合体字教学。我建议加强对于学生字感的培养,以便更利于汉字教学。
注释:
①教材要求掌握的汉字指课后练习和练习册中要求练习的汉字.
②统计从汉字书写和字形出发,不考虑字义,同形异音字、同行异义字为同一个汉字.
③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以下简称《等级划分》.
④以欧美学生错例为分析对象,排除无效错例所得,存在一字多错现象.
参考文献:
[1]顾琦一.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及其接口之争[J].外语教学,2005,26(6):45-50.
[2]国家汉办.快乐汉语(第一册)及其配套练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一级)、(二级)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5]孙炬.第二语言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研究的新进展[J].外语界,2006(6):39-45.
中国人在把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来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教学法,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教学法,听说教学法,密码认知法等。对于何种教学法要占据主导地位这个问题上,尚无定论。特别是在课堂上到底是要采取全英语教学还是用汉语来教英语上,更是众说纷纭。本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总结,认为在当前的偏远地方的外语教学条件下,在课堂上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来进行英语教学,也即是双语教学,是最好的选择。事实证明,双语教学已经被许多英语教师及及英语学习者接受和采纳,这一教学法能够在英语教与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言之间存在差异性。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是在学生学习英语之前已经掌握了的语言。母语学习过程中的习得,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进程。汉语言属东方语言体系,而英语源于西文,两者之间的差异可想而知。中国学生在母语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会对英语学习产生相当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如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汉语过多,势必会对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形成桎梏,进而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出过程——口语和写作,中国式英语由此而产生。在这一背景下,一些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提出了全英教学法,甚至将在课堂上运用英语的频率作为衡量课堂质量和教师水平的尺子。
全英语教学是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全英语教学就等于直接教学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发现这种教学法本质上是有趣的——因为在试图和外国人交流时确实让人感到有趣,尤其是当这种交流获得成功时。但是,当教师遇到的学生只懂一点英语时,教师该如何去教下列抽象的单词呢?例如communism, socialism, liable 等。这个问题的出现让英语教学者陷入了两难的境界。
要解决这类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采用综合两种英语教学法,及直接教学法与汉语教学有机结合。在两者中互相取长补短?做好两条腿走路的工作。下面我们来了解这两种教学法的优势与不足。
汉语教学法
用汉语教学有如下优点:
1. 当手边没有现成的单词时,可以利用汉语解释一些抽象的单词和复杂的句子。
2. 对于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可以用汉语帮助教师指出发音、拼写方式和语法点。
3. 帮助教师检查学生对于英语课文、句子、和单词的理解。
4. 当教师手边缺少草图、桌子、真实的教具、教师英语水平欠佳或缺少专业训练时,他们可以用汉语作些解释和补充。
5. 用汉语教学可以节省时间且利于循延。
汉语教学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会阻止学生进行英语思维,阻碍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过多地使用汉语会导致下列问题:
1. 学生们会形成糟糕的语音语调;在口语技能上会显得很无力。
2. 容易形成洋泾浜英语,如,You are one no three no four person, I give you colour see see.(你是一个不三不四的人,我给你颜色看看),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
3. 严肃地说,运用汉语过多的趋向会导致一个灾难性的情形:汉语成为了课堂上唯一的指令语言。而这与语言教学是背道而驰的。
审慎地使用汉语意味着要把汉语当成是一个手段而不是一个目的。当教学中遇到障碍时,直接教学法成为了教师的另一个重要的选择。
直接教学法
“教语言,而不是教语言的全部。”这句口号对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进行了反驳。Moulton 说过,“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学会说这门语言,而不是去谈论这门语言。” (Moulton, 1961,88) 这句话可以帮助理解学习和教授外语的主要目的。一门语言的本质就是该语言的人所说的话,而不是人们认为它应该是如何讲。尽可能地使用英语进行教学会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本质。很快他们就会在语言中获得快乐。用英语教学会有如下效果:
1. 它能够有利于养成纯正的语音语调。运用英语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听单词、短语和句子的机会。这些信息慢慢地会被学生接受和掌握。当学生已经获得这一门门语言的足够信息时,他们就能够自然而然地以标准英语的方式来传达信息。交流——语言的这一基本功能也就自然而然地达到。
2. 用简单的英语来解释单词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英语思维能力。学生看到苹果时,自然而然地会在大脑里形成apple这个词。
3. 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尽管用英语来解释英语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学生们能够频繁地接触到英语,他们能够复习到许多英语单词,还能够在了解单词用法的基础上训练他们的听说能力。
完全用英语教学的缺点:
事物都有两面性,直接教学法也有它本身的不足:
1. 学生可能对单词学习缺乏系统性。
2. 智商高的学生得益于这种教学方法,一个班级会在语言习得水平上产生分化。尖子生会迅速地提高英语水平,而英语水平不太好的学生会遇到太多的困难,这些困难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自信。
3. 这种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用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在听、说、读、写方面,尤其是对组织课堂要有相当高的水平。
综上所述,这两种教学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把两者有机结合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就能够扬长避短。但这又给英语教学者们带来了思考。怎样才能恰当地使用这两种教学法——双语教学法进行教学呢?
英语教学者完全可以根据不同情形而采取灵活的处理办法,巧妙地综合运用这两种教学法,比如:
1. 可以适当使用汉语解释一些抽象的单词和复杂的句子。
2. 一旦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后,如果教师有现成的单词可利用的话,就可以使用英语来解释绝大部分名词和形容词。
3. 在讲解发音规则、拼写规则和语法点时,可以用汉语来进行。而在解释、叙述、练习、和布置作业时用英语。
4. 要尽快让其多做书面和口头表达作业,尽快让其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简言之,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缺点,为了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必须采纳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取长补短,综合运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冯幼民. 高级英文写作教程,论文写作 \[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2. 李庭芗. 英语教学法 \[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一、探求――在实践中发展
“小班化教育”为我们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学生数量的变化,隐藏在其背后的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以及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变化。我们的“小班化教育”实验正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与变革。
变革之一:办学方向―启迪心灵、张扬个性、主动发展、超越自我
学校领导班子以“小班化教育”能够关注每个孩子兴趣、爱好这一优势为基础,制定出了适应小班化教育的办学理念,即“普惠开放,多元自然”。让所有的孩子在学校里自由、快乐地成长。
变革之二:办学方式―精耕细作
我们从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改变传统的“粗放经营”的教学模式,着重从校园文化、课堂教学、课程设置、课题研究等方面入手,打造我校的“小
班化教育”特色办学方式。
1.人文化的育人环境。①硬件投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②班级文化精彩呈现。③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培养爱心、耐心、责任心。我校借鉴日本先进的“自然育人”的理
念与经验,利用每个小班教室的一角,创建了“鲜花教育基地”。课下孩子们浇水、施肥、换水、喂食,爱心、耐心、责任心得以培植与塑造。
2.趣味化的课堂教学。①多元课程沐浴阳光。学校先后开设了必修课与选修课,通过篮球、心理健康、铝板琴、围棋四门必修课的设置,开设了29门选修课程,分为阳光动手妙、阳光民俗秀、阳光生活美、阳光游戏乐、阳光创意奇五大板块。②教学方式妙趣横生。小班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分组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图式教学法、师生合作法、创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相关连接法等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③讲课内容异彩纷呈。我校各学科教学均设计了各种妙趣横生的教学方式。语文课上,学生每答对一个题,就被奖励一个“太阳花娃娃”,再加上全班同学的掌声和齐声喝彩……④创新分层施教,实现异步达标。⑤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学校以“构建小班化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为主题,实施小班化教学中“情智对话,分段递进”的教学模式,探索阳光课堂,变为有活力、乐学的课堂。
3.多元化的评价。在小班教学中,我校摒弃“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评价方法,实行“等级+特长+评语”及期末免考的评定方式,着重于成绩和素质的增值,更注重学习过程的态度与情感评价,使评价的中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形式具体化、趣味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试卷合理化。
4.规范化的课题研究。“小班化教育实验”是一项极具研究价值的系统性科研课题。学校早年就开始着手将青岛市“十五”规划课题《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与小班化教育课题紧密相融,将心
理健康教育特色贯穿于小班的教学改革中。①小小展示台,树立自信心。如,学校为培养学生健康成功的学习心理,在教室外面设立了“会说话的墙”,学生在上面可写、可画,随意表达自己的情感。②“师生对话本”,构架心灵之桥。小小对话本、交流本、“心语室”“咨询站”“心心桥”信箱、“心理咨询大集”,使学生将个人的烦恼、委屈、尴尬事情等悄悄地传给老师、传给爸爸妈妈、传给小伙伴。我校创新的举措先后多次在省级、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曾获得青岛市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二、成果――在发展中积淀
几年来,全校教师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出全国、省、市、区级公开课百余节,获奖论文五百多篇,发表近百篇。设计课改优秀教案一百二十多篇。30余名教师获得省、市、区级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