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电工仪表实训总结

时间:2022-12-14 03:03:19

导语:在电工仪表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电工仪表实训总结

第1篇

Abstract: With the design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s the key to establish a overall design of course teaching in conformity with the design of talents cultivation. Taking fundamental theory of electrician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urse orientation,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model, evaluation system and so on, realizes the overall design of fundamental theory of electrician course teaching, aims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ourse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高职教育;电工基础;整体设计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fundamental theory of electrician;overall desig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17-02

1 课程的定位

《电工基础》是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平台。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各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交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交直流电路常用的分析方法,理解电路的动态过程和磁路的有关知识,具备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仪器的使用能力,具备基本的电工作业能力,具备低压电器选用能力,以及使用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手册的能力。

2 教学设计思路

2.1 突出高职教育理实一体的特点 根据“理论够用,技能强化,重在应用”的教学理念,构建《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模块,设定各模块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工作任务,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及学法指导,做好课程教学的总体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职业基础通用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根据职业岗位和电工考证要求等设置知识点、技能点及教学要求。从简单到复杂,基于学生认知过程安排课程教学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通过讲解、练习、深化、归纳、训练等步骤,使学生真正掌握电工基础的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认知、归纳分析、迁移的能力。

实践性教学设置为三个层次: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的使用;基本电路实训;综合实训。在项目任务设定时,选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项目,同时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性。

2.2 正确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素质是关键。知识职业发展的基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交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能力。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利用各模块的技能训练项目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实训使学生具备电工作业的基本操作能力,包括电工工具使用能力,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能力,电路及电路图的分析能力,电路安装测试能力,以及电工综合实训等能力。素质培养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教学中要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息息相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学生对知识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相应的技能越熟练,职业能力就越强。能力是理论知识的深化应用,是知识发挥作用的实践应用。素质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内在升华,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具体呈现。

3 课程教学目标

3.1 总体目标 通过《电工基础》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电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电路分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宽基础、强技能的基本目标。初步具备解决家庭照明电路安装和工厂供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职业技能基础。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职业道德意识。

3.2 具体目标

3.2.1 专业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定理、基本理论;熟悉电路分析和计算的一般方法;熟悉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的基本作用;能对较复杂的典型电路进行分析;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认识常用的低压电器;熟悉常用电工仪表和电工作业的操作规程;能够分析计算简单的应用电路。

3.2.2 专业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熟悉一般电路的分析测试方法;具备常用仪表和常用工具的操作能力;熟悉电路的连接方式;会设计安装家用照明电路;会操作常用电力供电系统,并能进行简单电路的检修;能应用电路理论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2.3 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具有安全用电和规范操作的职业意识;养成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职业习惯;培养吃苦耐劳、团体协作的职业精神。

4 教学模块设计

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构建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形式,结合课程特点,通过听课、思考、记忆、练习、应用等五个环节进行教学,解决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记、怎么用的问题,全面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的主要模块有:电路基础、直流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交流稳态电路、互感电路。内容基础实用,重点突出,叙述简单明了,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每个模块,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明确,理论与实践融合,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最终达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模块1 电路基础。工作任务:电压表、电流表量程扩大改装;导线连接;电阻的选用。知识目标: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以及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特点以及两种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掌握电阻的连接方式、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了解独立源、受控源的联系和区别;熟悉万用表的使用;验证基尔霍夫定律。能力目标:能根据要求正确连接电路;能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能识别和选用色环电阻;熟练应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分析计算电路;了解家用电路。

模块2 直流电路。工作任务:用万用表测试直流电路;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测定。知识目标:理解等效概念,熟练掌握无源网络和有源网络的等效变换方法;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特别是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熟练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计算电路;加深理解含受控源电路分析方法。能力目标:能够分析计算直流电路;能够正确搭建直流电路;能够使用万用表对直流电路进行测试;能够对二端网络等效参数进行测定。

模块3 动态电路。工作任务:一阶动态电路的测量。知识目标:掌握电容和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理解换路定律;掌握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熟练掌握一阶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能力目标:能熟练分析一阶电路的动态响应;怎样正确分析实际电路,实际操作时应注意些什么;换路定律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模块4 正弦交流电路。工作任务:交流电的测量;功率因数提高与日光灯电路安装;三相电路的连接与设计。知识目标:了解正弦量的基本概念;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单一元件在电路中的特性和RLC电路的特点;掌握阻抗的连接方式、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谐振电路;了解三相电源的基本概念;掌握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三相电路分析方法。能力目标:能够使用示波器测量交流电路;能根据要求正确设计和连接照明电路,熟悉家装;怎样正确分析实际电路,实际操作时应注意些什么;具备分析计算交流电路的能力;能根据要求正确设计、连接三相电路;怎样正确分析实际电路,实际操作时应注意些什么。

模块5互感耦合电路。工作任务:单相变压器测试。知识目标:了解互感和互感电压;掌握同名端及其判定;掌握理想变压器、空心变压器。能力目标:能正确判断同名端;应用理想变压器解题。

5 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既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倾向和个性化发展。

5.1 课程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检验课程学习效果,同时,也是测试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依据,这就需要制定课程的理论考试大纲和实践考核大纲。理论考试全面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考点分布广泛,提出了前后递进等级四个层次要求:“了解”―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定律、原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二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应用”―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实践考核依托项目进程分别考查学生在安全用电、电工工具及仪表使用、电器元件选用、实践操作、检测调试等方面的能力,借鉴职业技能鉴定评分细则进行考核,要突出过程考核,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电工基础课程的综合成绩按照理论与实践各占50%合成。

5.2 建立习题库 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建立习题库。按模块划分,条目有:内容提要、基本要求和学习指导、典型例题解析、习题解答和自我检测题。通过对课程的主要内容简明扼要地分析总结,帮助学生把握课程的基本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和习题解答,加深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结语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并完善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建立和完善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做好课程教学工作,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陈玉华,李学锋,黄清源.富有高职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2]郭婺,周洪江.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建立[J].职业教育研究,2010(9).

[3]武友德.产学结合,校企互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第2篇

关键词:维修电工;三阶段训练;探索

中图分类号:GT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2-0212-02

1 “三阶段训练法”的提出

针对上述问题,2003年9月,我们学校电工专业制订并实施了专业技能的“三阶段训练法”。在制订具体方案时,我们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四个方面:①电工专业的教学大纲;②国家技能鉴定指南有关章节;③东莞市对维修电工专业职校生的技术要求。④结合本校电工专业的教学资源配备实际情况,我们把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分成八个母模块,它们分别是:一、安全用电;二、电工工具及仪表;三、相关知识;四、室内线路;五、电子;六、电动机;七、电力拖动;八、机床线路。每个模块又分成若干个项目。按照三年制职校电工专业的教学计划(电工、机电、机械制造、数控专业第一学期专业课有《电工技术》;第二学期专业课有《电子技术》、《电工仪表》;第三学期专业课有《电力拖动》),充分考虑“三阶段训练法”的可操作性,我们把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分成三个阶段,规定每学期为一个阶段。第四学期后半段一般为下单位生产实习,不安排校内实训。详见下表1。

表1中的内容以项目为基本单位,分解到三个阶段中。前二个阶段重点为专业技能基本素质训练阶段,通过这二个阶段的实训,使电工专业的学生能全面、熟练地掌握该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为此后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后一个阶段为技能提高阶段,重点为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训练。按其所设置的技能训练内容,到第三阶段,所学的内容达到中级工水平,即学生在第三学期结束时,成绩合格的可以参加中级工的等级技术鉴定。

2 结构分析

(1)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共设置了八个母模块,二十六个项目,其训练内容紧紧抓住维修电工的技能要点,包括了历年来等级技能鉴定的各知识点与技能点,每个项目均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既有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又有综合技能的训练提高,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技能训练体系。

(2)该方法分阶段设置,备阶段在安排内容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紧密结合教学计划,充分考虑理论知识的教学进度和相应学科的授课时间。符合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

(3)在测评技能训练成绩时,模拟国家技能鉴定中心的考试方法,试题难易程度相对稳定,每一阶段可选择的测评课题均在两个以上(带为备选)。

(1)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以下三点:①要求学生毕业前达到国家技能签定中心的中级维修电工的标准。②满足本地区用人单位对维修电工专业毕业生提出的知识技能要求。③为该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 实践后经验总结

经过近五年的实践,我们认为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主要有以下优点:

(1)激发了学生学专业知识的兴趣。以往,一年级学生在上专业基础课时,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所学知识得不到运用,学生对专业知识兴趣不浓,理解不深。而当开始上技能训练课时,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又已淡忘,训练效果不甚理想。“三阶段训练法”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方法。学生一进校,就既学理论知识,又学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践始终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在每个阶段中,我们都设置了两类项目,一类是基本技能,另一类是产品或者服务。例如第一阶段,1、2、3、7、8、9等项目属基本技能。5、6等项目属服务,9、10、11等项目属产品,当学生练习基本技能感到枯燥的时候,教师就让他们练习产品或者服务项目。由于产品或者服务是一种看得见的输出,能给予学生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学习劲头更足。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对理论知识的求知欲相应加强,学习效果比较理想。

(2)技能鉴定成绩稳步提高。“三阶段训练法”在起始阶段就注重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安排了足够多的时间练习基本操作技能,改变了以往为考试而练的模式,克服了因基本功不熟练使成绩波动大的弊端。从夯实基础抓起,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有序的技能训练,使技能鉴定成绩在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

(3)有利于专业系列化设置,增强了专业适应面。“三阶段训练法”吸取了模块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专业大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教学机制灵活,易于开展专业系列化设置。同时,维修电工专业可以向电子、电气仪表、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延伸。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三个阶段的前二个阶段可以基本不变,后一个阶段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作相应调整。除此外,电工专业本身也可根据毕业后的就业趋向灵活调整:如变成内外线电工、高低配值班电工。

(4)培养的学生专业素质全面、适应面广。“三阶段训练法”包含的内容广泛,涉及到的知识点多,对操作技能要求全面、具体。这就保证了学生在接受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专业上的潜力得到全面开发,专业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操作技巧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拓宽了学生毕业时的择业范围,增强了其对不同工种的适应能力,也适应了快速发展的企业、工厂对电工在技术和能力上的需要。

4 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网站建设;课程考核

“电路基础”是航空通信技术专业学生入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通信原理与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等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课程改革立足于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思想,基于项目开发的理念,采取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由工作任务出发来组织与实施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既注重基础知识又加强实践应用,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

表1 实践教学项目

项目名称 工作任务 具体实施过程

项目一:万用表的使用、安装与调试 任务1安全用电与触电急救 安全用电与触电急救情景模拟万用表使用电阻、电感与电容识别与检测双电源直流电路的搭建双电源直流电路分析与测试识读MF47型万用表电路图MF47的安装与调试故障检测与排除

任务2双电源直流电路检测与分析

任务3 MF47型万用表安装与调试

项目二:室内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安装 任务1双控节能灯电路安装 试电笔等电工工具使用导线连接绝缘层恢复双控节能灯电路安装熔断器、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电度表选择与安装日光灯电路安装室内照明线路设计室内照明线路安装

任务2日光灯电路安装

任务3室内照明线路的安装设计

项目三:电动机起动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 任务1 电动机起动控制线路安装 三相交流电使用接触器、继电器等低压电器使用电气控制线路识图电动机起动控制线路安装常规检查空载与负载运行故障检测与排除

任务2电动机起动控制线路调试

表2 仿真教学项目

项目名称 工作任务 具体实施过程

项目一:RLC谐振电路仿真与测试 任务1熟悉软件用户界面及绘制电路 熟悉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定制用户界面绘制仿真电路图各种仿真仪器仪表的使用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仿真与测试 RLC并联谐振电路的仿真与测试扩展训练-提高功率因素的测试与仿真

任务2 RLC谐振电路的仿真与测试

项目二:电路过渡过程分析与测试 任务1 RC充放电电路仿真与测试 瞬态分析RC充电电路仿真分析 RC放电电路仿真分析RC电路全响应仿真分析微分电路仿真与测试积分电路仿真与测试

任务2微分与积分电路仿真与测试

项目三:非正弦周期信号分解仿真与测试 任务1非正弦周期信号合成仿真与测试 傅里叶分析方波信号分解仿真与测试各谐波分量的叠加合成仿真与测试扩展训练-三角波的合成与分解仿真测试

任务2非正弦周期信号分解仿真与测试

一、教学内容整合

依据高职航空通信技术专业对“电路基础”课程的内容需求,并结合湖南省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与内容,从课程总体结构优化的角度出发,对“电路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选取与整合,将课程内容整合成实践教学项目与仿真教学项目两部分。所有教学项目都是围绕航空通信技术专业的技能要求来选取,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进行精心设计,将每个项目分解为几个子任务,通过任务需求来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1.实践教学项目

通过精挑细选实践教学项目载体,确定实践教学项目3个。为确保项目实施过程贴近实际工作过程,所有实践教学项目均在“教、学、做”合一的实训场所完成。项目一――万用表的使用、安装与调试:要求学生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定理与分析方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万用表等常用电工仪表、搭建常规直流电路、故障检测与排除等能力。项目二――室内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安装:要求学生掌握单相交流电的基本特征与应用,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工工具,正确识别和选择常用配电和照明电器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简单照明电路的识图、设计、安装和维修等能力。项目三――异步电动机起动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要求学生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低压电器及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使用等,培养学生低压电器识别和选择,电动机起动控制电路的电气图识读及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排故能力。各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与实施过程如表1所示。

2.仿真教学项目

精选仿真教学项目3个,安排在仿真机房实施。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RLC谐振电路、电路过渡过程及非正弦周期信号合成与分解进行模拟仿真,形象逼真地对电路进行频谱分析、瞬态分析及傅里叶分析等等。各项目的具体任务及实施过程如表2所示。

第4篇

关键词: 电子电工;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4-0107-01

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一个思想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将来只是做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学不学理论课对自己无关紧要,只要自己能动手操作就可以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思想意识导致他们平时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作为老师,我们绝不能只满足于培养学生简单的动手能力而忽视基本理论课的教学,应该想办法利用学生喜欢动手这一特点培养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

一、小实验的大作用

用小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自觉进入到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去。在魔术表演中,观众们会急切地想知道他要干什么、怎么做、结果是什么。魔术师通过他们的表演,激发了观众强烈的求知兴趣。那么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在课堂上先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实验,同时老师引导学生提出实验的一些“为什么”,有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知道事情原因而积极地、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后面的理论课教学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半导体器件时,如按以往的教学模式是先讲PN结的形成及其特点,再讲二极管、三极管的结构及原理,最后再讲其应用。而我在授课过程中,先做一个实验,用一只二极管、一只灯泡和一些导线,首先让灯泡正常通电发光,让学生观察灯泡现象,接着在电路中串联一只二极管,这时让学生再观察灯泡的现象,灯泡明显变暗并在闪烁。学生的思想里马上会闪出“为什么?”趁着学生这种强烈的兴趣老师再讲解二极管的一些理论知识学生接受就要容易的多。这种教学模式,关键是要求老师要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电子方面的小实验小制作,把它们巧妙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实验的恰当选择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关键,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达到提高课堂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二极管质量的判别时,首先强调二极管内部的结构,它是具有PN结的,而PN结是具有单向导电性能,也就是说,对PN结加正向电压是导通,那么它的正向电阻就比较小;反之加反向电压时,不导通,反向电阻就比较大的。那如何利用这一特点并借助于其他的电工仪表来判断二极管质量的好坏呢?告诉他们利用万用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先标明二极管两端的序号;2)分别用红黑表笔轮流接,填入表格;3)分别用万用表不同的档位测量。

R×100ΩR×1000Ω

二极管1二极管2二极管3二极管4

将万用表换其它量程再做以上实验,重复几次。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发现测的的两个电阻的阻值一个比较小,一个为无穷大,这样的话不仅能得出哪些二极管质量好,哪些质量不好,并且能找出不好的原因以及万用表用哪个量程最好。

很多学生经过亲自动手实验,展开讨论和分析,大家各抒己见,教师不要轻易否决,而是采取师生共同商讨,分析对错,肯定他们的成果。这样的话他们就有很大学习兴趣。

二、用实训课帮助理论知识的消化

一味进行抽象、艰涩的理论学习,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感,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电子实训课来加强学生生活实践、科技发展相联系的实训,使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世界。让学生组装一些家用小电器,例如门铃、收音机、功放机、电视机等。通过这些动手实践,使课程教学生活化、实践化,让知识注入了活力。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出发,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参与教学,在生活中学习、建构知识,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

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际动手技能的培养、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提升这三者的关系,就像人体的肉、骨架、神经一样。只有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伸展自由的运动。所以,电子实训课的作用就是通过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解决实际社会的问题,这样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从而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电子实训课的教学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有关设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学中所采用的有关设备均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和利用我们学校现有的各种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多媒体、设备、教具等,开发和利用平时搜集和储存的其它课程资源,如上届学生完成的收录机、印制板等,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重组和优化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地进行取舍。

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无论搞什么教学,无论教学中采用何种方法,我觉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是强实有效的基础,每个学生在智力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方面是各不相同的。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要关心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始终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作为教师应该牢记:学生永远不是你埋怨的对象、讥讽的对象、嘲弄的对象,而应该是培养的对象、教育的对象、精心雕塑的对象。

第5篇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主要形式和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地进行实践教学设计和实施,使实践教学内容符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实践教学实施过程符合职业活动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成为企业“留得住、用得上、有贡献”的技能型人才,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管理“零”距离对接。实际上,“一堂好课是设计出来的”!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老师,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教学设计做得好,教学效果自然就好,教学目标自然就容易实现。实践教学设计的重心,关键在“实践实施”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等的选取和设计,应该具有职业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环境下,应该从职业岗位能力需要入手,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围绕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设计。我院《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就实践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科学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进行“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是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行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使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关键作用。鉴于高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职业性,我们在其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强化了教学过程的职业性,按照“工作过程”来组织实践教学,把实际工作过程引入教学环节,将课堂教学、实践操作训练与工作任务实施相结合,探索实施了“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从而减小了学生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环境的差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教:即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指导示范过程。做法是对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采用集中讲解、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实践操作边讲解边示范及个别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从教师的“教”中获取了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要领,有效促进学生完成了相关学习任务。

学:即学生必备的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做法是让学生在课前先根据引导问题查阅资料,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或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完成这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实践操作工作计划,为完成实践操作做好准备,使学生从中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做:即学生完成工作项目的实践操作过程。这一环节主要按照“工作过程导向”,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方式来组织和实施。各学习小组按照拟定的实践操作工作计划自主实施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适时引导和有针对性地指导,使学生在完成工作项目的实践操作中,形成职业能力。

2依据职业岗位需求,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进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们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从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入手,通过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归纳出电工电子技术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如日光灯电路的安装、故障分析及排除),将其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如识读电路图、交流电路分析、连接与检测、电工仪表及设备使用等)归属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并使教学内容对应典型的岗位工作任务,形成了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尽早地接触职业岗位工作实践,形成职业能力。

3根据实践教学特点,结合实践条件,进行教学方法设计

科学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形成。在《电工电子基础》的实践教学实施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与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相适应的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将所有学习项目都按照实际岗位工作流程进行组织教学。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将教学过程与真实的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将学生的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另外,根据具体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物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了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职业能力。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

4结合职业标准,以能力考核为中心,进行考评模式设计

为更好发挥课程考核的评学促教功能,确保课程考核的客观性、准确性、有效性和职业性,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考核中,我们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职业标准,在明确相关岗位任职标准及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来确定考核内容,包括知识、能力的整体掌握、职业素质与学习态度及方法等;并遵循工作过程,突出能力培养,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构建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符合高职教育本质特征的考核模式。

对于教学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方位、多层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打破原来以成绩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单一评价体系,充分体现考核主体的多元性。通过评价,使学生能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通过评价,教师可时刻进行质量控制,以便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设计及实施的效果和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改进教学设计及实施方案,并对学生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给出指导性意见或解决的方法。这样,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教学过程调整到最佳状态,对提高课程实施效果大有好处。

第6篇

文/罗?青

摘?要:传统教学法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出现了许多问题,而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本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步骤和要领。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项目教学法?技工院校

项目教学法是将整体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小项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与最终评价。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以机电一体专业机床电气控制课程为例,分析项目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课程中的应用。

一、传统教学法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出现的问题

1.偏重于枯燥无味的理论讲解

虽然技工院校的教学条件都有所提高,很多技工院校都新建了校区,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等,但是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教学还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即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的方式。虽然在课程教学中会应用机床电路原理图等图片展示方式,但仍难以改变学生兴趣不高的窘境。在实际教学中,经常看到老师富有激情地讲解,学生却在下面睡觉、玩手机,单调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训实验环节缺失

许多技工院校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实训内容很难安排。实训实验环节的缺失,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例如,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作为一所技工院校,在实训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是,在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所需设备的投入还是偏少,甚至机床实验设备不足,使得课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3.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当前,技工院校的课程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但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阶段进行的,一般都是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教学,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脱钩,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课程中的应用

笔者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课程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详细说明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本课程中的普通车床CA6140项目时的实施步骤和要领。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涉及的机床比较多,每一种机床都有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可以把每个机床安排为一个项目任务进行实践教学。例如,对于普通车床,笔者设计了普通车床CA6140电气控制电路项目,实践课时为六学时。项目的总任务为识别普通车床电气控制原理图,处理普通车床常见故障。然后,将这个整体项目分解成若干阶段任务,学生按部就班完成每个阶段任务,直至完成整体任务。其具体步骤如下。

1.总体认知阶段

学生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车床CA6140的形状与工作过程;找出车床外部与内部的所有低压电器元件以及控制柜;在实际操作中,了解低压电器元件在电路图中的位置以及发挥的作用。

2.分析普通车床电路图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自己设计普通车床CA6140的电路图,并且将设计的电路图与实际电路图进行比较,找出自己设计的电路图与实际电路图的区别以及设计的缺陷。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普通车床CA6140的工作原理,而且还提高了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

3.检修故障阶段

学生经过前期几个步骤后,对实际车床的电路图和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阶段学生的任务是能够针对车床CA6140出现的故障,对车床进行检修和维护。在这一阶段,学生要掌握常用电工仪表以及电工工具的使用,同时,针对普通车床CA6140出现的故障,能够自行分析出原因并寻找到解决办法。本阶段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作用。

4.评估收尾阶段

前面几个阶段,并不是不需要教师过问,而都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程参与,并为学生提供指导。在本阶段,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集中展示以及评价,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委婉地给予批评指正。

三、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安排的项目要合适,要根据学院机电一体专业的实验室条件,配合课程教学大纲,安排项目。安排的项目要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要考虑项目的难易程度,要符合所任教学生的实际水平。第二,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分寸,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多向学生设疑,鼓励学生自己探求问题的答案。第三,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学生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完成项目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篇

以教材本身的章节为课题名称。如“: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线路”。

2学习目标的设计

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课程标准、教材和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要求,选用适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职学生的学习目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自锁控制线路”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A.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线路实现的功能;B.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点动控制线路的渐进过程,培养学生的读图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启发学生分析工作原理培养、训练学生综合分析电路的能力,学会正确安装与检修自锁控制线路。(3)思想目标养成学生严谨认真的职业工作态度。

3任务目标确立

(1)任务确立要合适。课堂教学设计是根据本班的学生学习综合水平而确定的方案。任务的目标是针对学生而确定的。所以,培养目标要适合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思考活动都能得到最合适的发展。(2)任务执行有循序渐进。在学生集体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都不同,活动状态也不同。这样,在课堂上,任务的实施应该多层次、有难易的进行,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3)目标完成有效果。效果是检验任务和结果是否一致。为了达到任务结果与课堂设计目标的一致性,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作为任务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结合实际,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的课堂教学设计活动方案。

4实现任务的策略设计

(1)任务的呈现。任务呈现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完成任务的欲望,创设任务情景,通过讲解、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任务不害怕或抵制情绪,要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专业知识,增长见识,提高技能。(2)任务的指导。老师是学生完成任务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启发、帮助适当地指导、建议学生并反馈。老师可以在学生接受任务之前、任务进行中或完成任务之后进行指导、提示。(3)任务的管理。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需要有一个融洽的活动环境,融洽的环境需要老师有效的管理。学生的活动根据完成任务的实际要求,分为独立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这些活动离不开老师的管理和安排。

5设计任务的内容

(1)结合专业实际要求科学准确。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职业资格考证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基础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内容既不能偏难,也不能偏易。难了,学生望而却步,不会、不知道怎么做;易了,学生觉得没意思,轻易完成任务没有成就感,。因此,在学生学习内容划分、任务设计中要求做到科学准确。(2)系统适量。知识编排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知识之间也密切联系。既要让学生有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成功喜悦,还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贴近现实生动有趣。要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为案例向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的完成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6任务的设计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自锁控制线路”是在正转控制电路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一节对学习后面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至关重要。单纯的在课堂上讲授电路原理图学生理解起来很抽象空洞,但是如果按照任务单教学模式来组织、实施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就不难了。现在以教材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自锁控制线路为例进行任务的设计。(1)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在电动机自锁控制线路实训时,可以按如图(1)所示的步骤完成电路的安装。(2)电动机自锁控制线路原理图任务一:识读线路原理图(图2),自锁控制线路电路图包括主电路(左)和控制电路(右)在电气控制技术控制系统中,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原理图是安装和检修线路的基础和依据,认识和掌握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关键。理解了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也就明白了电路的动作过程,就能够利用电工仪表正确对电路进行检查排故。任务二:选择合理的布置图。元器件安装在配电板上的实际位置,直接影响到控制线路安装时布线的合理与美观。同一个控制线路有不同的位置方式,不同的布置方式有不同的接线方式,安装后的美观简洁程度也不同,选择合理的布置图更利于接线,配盘工艺也更美观。任务三:草接电路实物图。草接电路图是初学者学习安装的入门环节。草接电路图是在熟练掌握了电路原理图,在不讲究工艺的前提下,用软导线迅速地接完控制线路后,对控制线路进行模拟试车的过程。在读懂原理图的基础上,这样作对于整个电路的走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进一步的熟悉和掌握电路的动作过程和功能。任务四:简化接线图。简化接线图是按照已经布好的位置图,具体形象地画出各元器件的各部分并用电路图字母符号标注,按照原理图合理布线,根据草图的走线思路,细致简洁地画出电路的接线图。(如图3)任务五:细接电路图。细接电路图消耗时间是最多的。按照元器件位置图和接线图,严格遵守安装规程,完成电路的安装过程。任务六:用万用表进行自我检查。对于安装完成的电动机控制线路,运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判断电路的正确性,是通电试车的关键。通过万用表的检测就可以提前知道电路安装是否正确。任务七:电动机通电试车。上面六个任务完成后,就能对电动机进行通电试车了,通电试车是完成任务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危险的一步,要合理正确的操作。从而对项目实施、任务驱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7课堂反馈的设计

第8篇

关键词:荧光灯;互动;创新;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3-0028-4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课前准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代表主讲、教师点评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积极主动的学习环节来达到学习要求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激励、相互探讨,得以实现教学相长;强调生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得以实现共同提高。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边互动的课堂结构。素质教育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当前“讲授式”仍然是很多职业院校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接受式”学习仍然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现象相当普遍,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现如今已逐渐成了制约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互动式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下是笔者的“电感式荧光灯电路的装接”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掌握镇流器、启辉器、灯管的检测筛选方法。

(2)学会安装荧光灯电路。

(3)通过荧光灯电路的装接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4)通过实验活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5)通过互动,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6)培养认真、严谨、踏实的实验习惯,进一步加强安全用电意识。

2 教学重点

(1)镇流器、启辉器、灯管3个核心部件的检测筛选。

(2)荧光灯电路的装接与测试。

3 教学难点

荧光灯电路故障点的判断及处理。

4 主要教具

荧光灯套件(20瓦灯管、20瓦镇流器、启辉器、灯脚、启辉器座、拉线开关、插头、灯架、紧固螺钉)、剥线钳、钢丝钳、尖嘴钳、螺丝刀、试电笔、MF-47型万用表、DT9205型数字表、1.5伏干电池、电池盒、按钮开关、2 500伏绝缘电阻表、红色发光二极管(导通电压2.1伏)、鳄鱼夹、绝缘胶布、绝缘软导线、多媒体课件等。

5 学时安排

2学时。第1学时掌握核心部件的检测筛选,第2学时学会安装与故障检修。

6 主要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法。

7 设计思路

笔者所任课班级是16级汽修中专班,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较薄弱,对电工知识和电工技能了解甚少,在初、高中学习阶段接触此类知识的机会也很少,部分学生虽然对新知识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学生总体对学习物理课缺乏一定的耐心,认为物理抽象、难懂,因此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差,互相帮助意识不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从教材的要求来看,本节内容侧重于自感现象在荧光灯电路中的应用方面的了解,而本教学设计在努力遵循教材的要求外特别强调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方面的挖掘,以突出“职业能力”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实验互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为培养学以致用的职业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8 新课引入

师:荧光灯电路的核心部件有哪些?它们在电路中各起什么作用?请画出日光灯电路图。

(评: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以及较强的识图能力。)

生:灯管在电路中起发光作用,镇流器在电路中起产生瞬间高压和限流的作用,启辉器在电路中起自动开关的作用。

师:本节课的实验任务就是装接日光灯电路,在镇流器、启辉器、灯管3个核心部件中如果任意一个部件存在故障的话,装接之后荧光灯电路能正常工作吗?

生:不能。

师:所以在安装荧光灯电路时,我们首先要对镇流器、启辉器、灯管等核心部件进行必要的检测与筛选,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顺利完成荧光灯电路的装接任务。那么,用哪些方法来检测判定镇流器、启辉器、灯管3个核心部件的好坏呢?

(评:以问题作为新课引入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办法。)

生:

(1)利用一节5号干电池与镇流器串联做手被电击震颤的小实验来判断镇流器的好坏。

(2)将启辉器与白炽灯串联后接通220伏的交流电来观察判定启辉器的好坏或直接代换法。

(3)用万用表来检测判断灯丝的通断。

:以上几种判断荧光灯核心部件好坏的方法都很正确,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更实用的检测判断方法?

(评:这时学生对这一提问感到很新奇,于是他们马上又投入到寻求答案的思考活动当中,但一时又答不上。这一问打破了学生脑海的平静,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抓住这一时机,便开始了新课教学。)

9 新课教学

9.1 荧光灯核心部件的检测

师:请看多媒体屏幕,镇流器是一个带铁芯的电感线圈,外壳是铁皮,线圈与金属外壳之间填充有绝缘物质(沥青等),20瓦镇流器电感线圈的电阻是多少?测量时应选万用表的哪一挡?

生:用R×10 Ω挡,测得20瓦镇流器线圈的电阻约为92欧姆。

师:线圈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是多少?测量时应选万用表的哪一挡?如果测量结果是零,那么此类镇流器还能用吗?

生:要用R×10 kΩ挡测量,线圈引线与外壳之间的电阻为无限大,如果测量发现绝缘电阻很小或为零,说明镇流器存在严重的漏电现象,即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此类镇流器需更换。

(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用技能,增强安全用电的意识。)

师:生活中发现有些镇流器用万用表检测时线圈是通的,但实际应用时却很难启动点燃灯管,即镇流器产生瞬间高压的性能很弱。

师:当指针式万用表的量程选择开关置于R×1 Ω挡时,红黑表笔之间的电压约为1.5伏。如图1所示,将两只发光二极管(导通电压为2.1伏)反向并联后跟镇流器并联,然后将万用表的一支表笔与镇流器的一个接线桩头接触,将另一只表笔反复碰触镇流器的另一个接线桩头时,由于镇流器反复产生瞬间高压使发光二极管持续发光闪烁,检测表明镇流器的电感性能良好。

(评:以形象的语言、熟练而规范的操作,把书本知识、抽象理论和实际事物及现象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鲜明的表象,以便于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进行模仿、练习,为学生尽快掌握操作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师:请利用指针式万用表来检测判断镇流器电感性能的好坏。

(评: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检测实验并巡回指导是提高实训实验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师:将2 500伏绝缘电阻表的E、L检测线的鳄鱼夹分别夹住启辉器的两个引脚,当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绝缘电阻表的摇把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请看多媒体屏幕和演示过程,启辉器的检测方法如图2所示,用2 500伏绝缘电阻表的红色检测线L鳄鱼夹和黑色检测线E鳄鱼夹分别夹住启辉器的两个引脚,当以每分钟120转的转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绝缘电阻表的摇把时启辉器发出橘红色的光,实验现象表明启辉器性能完好,反之启辉器损坏。

(评:边演示、边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力求操作正确、规范,是实验课教学的重要步骤。)

师:做检测启辉器实验时,注意两只手不要碰触鳄鱼夹以防被电击。

师:灯管的灯丝断开或灯管漏气怎样检测?

生:用万用表检测灯丝电阻通断情况,灯丝电阻约4欧姆左右。

师:请看多媒体屏幕和实验演示过程,怎样判定灯管是否漏气 ?

将万用表的量程选择开关置于 R×1 Ω挡,直接测量灯管两侧灯丝的电阻,将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测量值为4欧姆左右。根据荧光灯的工作原理可知荧光灯灯管开始启动点燃时所需气体放电电压约为800伏,因此我们把绝缘电阻表所输出的2 500伏高压直接加在灯管两端,以观察灯管内气体能否发生电离或放电现象来判别灯管是否漏气。如图3所示,用2 500伏绝缘电阻表的红色检测线L鳄鱼夹和黑色检测线E鳄鱼夹分别夹住灯管两侧的引脚,当以每分钟120转的转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绝缘电阻表的摇把时,如果灯管发出白色的光,表明灯管没有漏气其性能完好,反之灯管漏气损坏。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中完成了精彩的实验与检测,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检测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9.2 装接日光灯电路

(1)按照布局图进行电器件布局;

(2)按照电路图和功能要求进行线路连接;

(3)通电验证;

(4)测量荧光灯正常工作后各部件两端的电压,如图4所示,为荧光灯电路的检测示范过程。

师:当荧光灯点亮后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此时利用万用表对镇流器、启辉器、灯管三者两端的电压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记入表1。

(说明:每两个同学组成一个实验小组,各实验小组均在20分钟内完成了日光灯的装接任务,当日光灯都亮起来时同学们都沉浸在实验成功的喜悦当中,因此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实践过程顺利完成了荧光灯电路的装接任务,突出了职教“学与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互动探究中得到了发展。

9.3 故障分析与检修

师:请看多媒体,如果启辉器两端电压过高时,有可能引起小电容器内部绝缘层的击穿,即电容器两个极板连在一起,启辉器电容击穿是荧光灯电路的常见故障,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故障,而且手头没有别的启辉器可替换时,你将怎样应急处理此故障?

生:

(1)接通荧光灯电路的电源后,将启辉器在其座内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2)把启辉器从启辉器座上取下后,将启辉器内的小电容去掉。

(3)用拉线开关替代启辉器。

师:很好,以上应急处理故障的方案都是很正确的。

假如将荧光灯电路中的镇流器去掉,荧光灯还能正常工作吗?为什么?

生:如果去掉镇流器后灯管两端电压变为电源电压220伏,此时启辉器就立刻发生辉光放电并随即短路灯管,由于灯管灯丝电阻才4欧姆,根据欧姆定律通过灯丝的电流大大增加使灯丝立刻烧断,因此绝不允许去掉镇流器。

师:荧光灯正常工作后,启辉器为什么不再起辉?

生:由于启辉器与灯管并联,启辉器两端的电压约为67伏,低于启辉器的启辉电压130伏,因此启辉器不能起辉。

(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好办法。)

9.4 实验总结

师:我们通过对荧光灯电路的测量和理论分析对镇流器应得出什么结论?

生:镇流器起着产生瞬间高压和分压限流的作用。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探究了荧光灯电路的装接、检测、检修等知识,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心得体会?

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较好地掌握了荧光灯的工作原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电路的实际装接实验和各种电工仪表的使用,通过亲身体验,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让我们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物理知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了我们善于观察和互动交流的能力及乐于探究的习惯。

师: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单,在实训体会栏中反映本次实验课中生互动的情况,即好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以便在教学反思中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9.5 作业

(1)镇流器和启辉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区别是什么?

(2)利用镇流器的电感特性和启辉器的感温特性,请同学们设计几件实用的科技小制作。

(3)在20瓦镇流器、20瓦灯管的荧光灯电路中,能否用40瓦的镇流器代替20瓦的镇流器?为什么?

(4)在荧光灯电路工作时,如果日光灯两端的灯丝发红,灯管不亮,故障点在哪里?怎样检修?

(5)晚上断开荧光灯的开关后,灯管仍有微亮是什么原因?怎样检修?

(6)荧光灯时亮时暗,启辉器频繁启动,或灯管严重闪烁,或灯管内亮区滚动是什么原因?怎样检修?

(7)镇流器发烫,并伴有焦味是什么原因?怎样检修?

10 教学反思

初步教学实践表明,互动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告别接受式学习,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