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1 04:19:47
导语:在大学生大二实习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就业难是大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从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入手,对学生就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特点,对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提出了政策建议。
很多人讲,“我们毕业就面临失业……”真的如此吗,目前会计人才总体供需状况如何,会计专业本科生就业前景是否乐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应作如何调整,这些问题一直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为了配合高校培养方案的调整,收集学生对专业认同及就业倾向的信息,向学生传达企业人才需求信息,我们课题组于2008年3月份分年级对中国矿业大学会计专业本科生发放问卷调查。本次共向会计专业在校三个年级发放问卷180份(大四同学外出实习,故未发放),回收有效问卷171份(回收率95%)。
调查问卷围绕学生生源、上大学时的专业选择影响因素、在校学生对专业学习、专业就业的关注程度、就业选择考虑因素(包括就业地点、薪酬、工作岗位等)、是否会主动关注社会需求调整自身的努力方向、社会对会计人才要求等方面展开。我们对回收的问卷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后,得出如下主要信息,
一、学生就业时考虑的因素分析
会计本科生就业会受多因素影响,一方面会受所在学校影响,另一方面不同年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也不一样。
1、 各年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关心程度不同
大一(共回收52份):非常关心30份(57. 7%),一般22份(42.3%),从不关心0份。
大二(共回收59份):非常关心33份(55. 9%),一般23份(39%),从不关心3份( 5. 1%)。
大三(共回收60份):非常关心34份(56. 7%),一般25份(41.7%),从不关心1份(1. 6%肠)。
由上可见,在被调查学生中:大一到大三的各年级学生中,大约有56%左右的学生非常关心就业.但也应注意的是:有个别同学对专业就业从来都不关心,那么我们应该对这部分特殊对象作进一步调查,分析其原因进行专业兴趣的引导或劝其转专业。
2、各年级学生对就业形势态度不同
大一(共回收52份):乐观20份(38.5%,一般26份(50%),不乐观6份(11.5%)
大二(共回收59份):乐观14份(23.7%),一般38份(64.4%),不乐观7份(11.9%),
大三(共回收60份):乐观20份(33.3%),一般36份(60%),不乐观4份(6.7%)
由上述分析得出:学生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是一般的占五成以上,大家都觉得就业没有那么容易,但也不是很困难,这一点在大二学生中表现最为突出。大一和大三的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乐观度明显高于大二的学生,这样充分说明在大二期间本科生对待就业更多的是迷茫。需要教学或专业教师进行这方面的信息传递,加强引导,使学生明确发展方向。
3、就业区域、城市规模、薪酬等方面因素对就业选择的影响
对就业首选城市以及工资薪酬方面,随着年级的增长,会计专业本科生也都逐渐改变了想法,就业首选城市及薪酬期望统计结果分析如下,学生的第一选择都是一线城市或是东部沿海,其中大多数还是选择东部沿海,只有大二的学生选择一线城市的人数多于选择东部沿海城市,选择东部沿海城市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增加逐渐增加,对于中部大中城市,大二的学生选择较少,而都集中东部沿海和一线城市。此外,大二的学生没有选择去西部大城市。
关于就业城市规模大小,学生大多都表示如生活所逼小城镇也可以接受,但随着年级的增长,乐于接受小城镇的人数逐渐增多。坚决不接受小城镇的学生中大一的人数要比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多,这也体现了大一学生的心高气傲一点,还没有将自己准确定位。不愿接受小城镇作为工作单位。
在薪酬要求方面,大一的学生更多地集中在3000元以上,大二的学生大多数要求2000~2500元,大三的学生要求在1500~2000元,薪酬要求越来越低,这也说明了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更多的能以理性的目光看待薪酬,而不是仅仅靠自己的期望值。从大一至大三,要求高薪酬的学生数目逐渐下降,要去1500~2000元薪酬的人数逐渐增加。
大学生随着年级增长以及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对自己的定位都在不断的明确中,不再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不再非大城市大单位不去,不再必须要求高薪水高福利,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发展,更加注重以后经验的积累以及能力的培养。
二、现代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信息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十分庞大,从业人员至少有1200万人,不过高层次会计人才所占比例不到10%。会计人员到底是过剩还是紧缺,就现在企业的需求情况来看,一般会计人员供过于求,而高级财会人才的需求很大,缺口也很大。近期举行的一场外企招聘会上,一般会计岗位最容易招到人,而上升到财务总监级别,企业哪怕开出高薪也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在本次调查表中,我们向被调查学生传达了以下信息,
1、国家形势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挑战
目前进入国内的外企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业务的日益国际化要求会计人员除了熟悉中国的会计准则外,还要对国外财会领域的运作规则、法律法规等相当了解,熟悉海外主要的融资市场、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按照国际标准编制财务报表,这些无疑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外语能力、财务控制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四大”眼中的高端会计人才标准
“四大”(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认为,会计学生仅仅是专业素质方面的高水平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用人标准,一名优秀的会计人才还要有综合职业素质,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财务或数字有兴趣潜能,职业判断能力强,二是具有领导能力和主动性,三是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四是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地域的工作。会计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之外,更要有对会计行业的兴趣,强调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个人的品格等。
三、高校应适应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不再满足于“账房先生”,基础会计人员市场已经饱和,他们需要的是高素质会计人才。对他们而言,注重务实,打造基础扎实、财务高管才是当务之急,从事会计的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必要的专业证书,做到认真务实、综合全面才是最为实际的。
关键词:女大学生;生活态度;价值观;调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112-02
一、调查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大学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大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特别是有关女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及对事物的看法等等。
二、调查的方式、时间及对象
此次调查采取不记名抽样形式的问卷调查方法,于2012年03月12日对惠州学院615名女生进行了普查,回收有效问卷345份,问卷调查范围涉及大一、大二、大三,理工科,文史科、经管科,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数据具有代表性。
三、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一)调查的目的
随着大学生的增加,大学生素质、形象以及对日常事物的观点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调查通过一系列问题,了解女大学生对待生活、学习、财务、未来等方面的态度。
(二)调查的内容
对网络的态度、对恋爱婚姻的看法、理财消费情况、压力的来源及处理、对当代就业问题的看法、毕业求职的想法。
四、调查的分析与结果
此次调查主要分为日常生活、财务、未来三大类。
(一)日常生活方面,其中包括网络,恋爱与婚姻,压力与动力
1.网络
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更是不可或缺的。调查显示,58.0%的学生上网时间为1~3小时,上网时间达到3小时以上的城镇占14.5%,而农村只占8.7%,说明城镇的学生对网络依赖性更强。并且,随着年级的增加,上网时间增多,表明了高年级较低年级更常利用网络,这是由于低年级女生较高年级的学生更常参加户外活动。高年级的学生已渐渐缺少参加校园活动的热情,更愿意在宿舍上网,因为网络能带给她们娱乐、购物,学习等。“打开网页便知天下”使女大学生们宁愿选择通过网络得知信息而不是选择到图书馆翻阅书刊报纸,前者更加便捷。从数据上看,会选择性克制的女大学生占58%,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占36%,说明女大学生具有判别能力和自制力,能克制自己,抵御诱惑。
建议:(1)应正确认识网络,有利也有弊,学会趋利避害。
(2)女大学生应调节好自己的上网时间,不要过度依赖电脑,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应该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加运动量以锻炼身体,多点交际而不是网络的虚拟交友。
(3)女大学生应控制网络对自身的影响,并且发挥网络视野广、知识多的优点,让生活更加充实。
(4)作为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沉溺于网上娱乐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
2.恋爱与婚姻
调查显示(见表一),有49.2%的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是寻找人生伴侣,有23%的人是为了打发无聊时光,24.6%的人是为了舒缓紧张的学习压力,说明极大部分女大学生有目的地去恋爱,但是仍然有7.2%的女大学生恋爱是为了随大流,不落伍。在问及大学是否会谈恋爱时,79.7%的人回答不会刻意追求,遇到合适的就谈恋爱,说明绝大部分女大学生对恋爱已有一定认识,对于恋爱的态度比较谨慎和认真。在对婚姻的看法中,关于恋爱与婚姻的关系,有46.4%的人觉得恋爱应以结婚为前提,37.7%的人觉得恋爱不一定要结婚。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恋爱目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选择恋爱应以结婚为前提的比例较低年级大大增加,说明女大学生们的心智、思想、态度等都逐渐成熟。
建议:(1)女大学生在恋爱和婚姻上应谨慎选择,恋爱本应该是自己生活的一个积极的因素,不要使恋爱成为失去我们大学美好生活的原因。
(2)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法律要求。
(3)大学生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自己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3.压力与动力
在探求女大学生压力来源时发现,有72.5%的人的压力来源于学习,30.4%来源于就业,29%来源于经济,21.7%来源于人际关系且均为大一新生。可见,学习在女大学生的生活中依旧占有最重要席位。另外,大一新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较弱;相对的就业所带来的压力比重主要在高年级学生身上。对于处理压力,大部分人会寻找发泄的方式,只有2.9%的人置之不理。说明当代女大学生对于舒缓压力,保持身心愉悦还是持有积极的态度的。当被问及最能给自己提供动力的因素时,大部分的大一大二学生都认为是自己的梦想提供着动力,然而,更多的大三学生认为父母的期望才是自己的动力来源(见表二)。
建议:(1)有压力才有动力,正确认识压力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正确处理压力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应该正确认清形势,树立危机意识,并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了解社会需求,提高综合素质,强大自身,掌握就业基本知识,做好必要准备。
(3)当压力来临时,要学会放松心情,不要过度害怕紧张,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寻找正确的处理办法,不走极端。
(二)财务方面,其中包括经济来源,消费,对钱的态度
都说“大学是半个社会”,许多学生开始尝试外出兼职赚钱,现在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渐渐发生了改变,有24.6%的女大学生经济来源于自己的兼职,有71%的女大学生经济来源于父母。但随着年级的增加,自己兼职作为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比重逐渐增大,大三学生的这一比例甚至大于父母给的,可见,高年级学生越来越独立,对父母在经济上的依赖逐渐减少。
据数据显示,城镇户口女大学生每月的花销在700~800元,农村户口女大学生每月花销在500~700元的最多。而在这些月花销上,有28.9%的人主要是花在衣饰上,有42.0%的人主要花在饮食和享乐上,而仅有15.9%的人主要是花在学习资料上。说明女大学生喜欢物质的东西远大于精神上的充实,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学生们越来越热衷于打扮自己,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外在,这也成了她们忽略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她们对花钱的态度各有不同,43.5%的人能有计划地花,34.8%的人有钱就花,没有则省,说明仍然有较多女大学生没有明确的消费计划。
而她们对赚钱持有不同观点,62.3%的人认为收支平衡就好,17.4%的人为了安全感而赚钱。另外,理财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有45%的人拒绝各种诱惑和不良的理财习惯,30.4%的人认为不可能一夜暴富,自己需要足够的时间去学习理财。说明,当代女大学生拥有正确而不扭曲的金钱观,且有积极的理财观。
建议:首先,应该认识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能让拜金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导。
其次,要遵守合理科学健康消费的原则,合理安排生活、学习和娱乐支出,要保证生活支出和学习支出在消费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学习支出的比例,将钱投在学习课外技能方面。尽量避免除学习外的奢侈消费。
再次,平时适当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严格控制自己每月的消费上限,对自己每笔资金的去向有―个详细的记录,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三)未来方面,其中包括大学规划,理想职业,求职
大学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个好的规划能让这四年时间有最大的效益。调查中发现,17.4%的人有详细的规划并能很好地执行;47.8%的人有短期目标;还有21.7%的人曾经有过详细计划但未能坚持。城镇户口的学生大多数有短期目标,选择曾经有过详细计划但未能坚持与选择得过且过的持平,而农村户口的学生大部分都有详细的规划并能很好地执行,表明农村学生有较强的行动力。另外,大一学生中14.5%的人有详细计划,但大二大三的学生仅有1.4%。
谈及毕业后的想法(多选),当一名普通职员与考研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都占有30.4%。也有18.8%的人想要自主创业及15.9%的人暂时没有想法。在女大学生的心目中,稳定有保障的职业是她们的理想职业,占有63.8%,其次是工作舒适的职业,占有49.3%。有30.4%女大学生选择找工作的方式是参加招聘会或自己到人才市场应聘,其次是依靠家庭背景,占27.5%,说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良好的家庭背景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这一比例甚至高于占18.8%的参加应聘考试以及占17.4%的通过实习和社会实践获得工作。在她们遇到求职过程中的困难时,84%的人选择留在目标城市,以寻求机会。有78.2%的人是认为将来需要的是自食其力,仅有13.0%的人表示支持依靠未来的伴侣提供优越的经济条件,可见,当代的女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较高。
建议:(1)女大学生应认真思考日后的出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就业方向,才不会在求职时,犹豫不决和懵懂茫然。
(2)择业首先要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以及能力、兴趣、特长,给自己恰当的认知和定位,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不该盲目追求舒适以及高薪职业。
(3)确认了就业范围,还需要为自己制定一个可操作的短期、中期及长期目标计划。
五、总结
关键词: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64-02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专业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随着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分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进入到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借助大学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在这其中,如何更好地适应这种大学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构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是值得当代高校及大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就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这种观念将会影响到我们今后在社会上的作为。跨入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大都十八九岁,刚刚摆脱了枯燥的应试教育,来到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环境中,人生观还处在一个模糊的状态中,这时的他们更需要加强人生观的教育。面临的事情会很多,不再单纯的只是学习书本知识,还包括处理好理想和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等问题,这些都是人生观逐渐形成的过程,无可避免。同时,人生观形成的过程也是世界观形成的过程,想要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通过课堂教学、课外社会实践、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及社会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接受教育的双向互动过程。
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渗透到个人发展的各个方面。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习的基础,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心理健康的人能够用较强的意志品质去克服困难,促进知识水平的提高。[1]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当代的大学生大多属于80、90后,这些年代出生的孩子生活在物质、精神条件相对都比较优越的年代,时代造就了他们自我意识较强,比较有个性。这些孩子进入到大学后相对来说缺乏社会经验,心理发展也尚未成熟,因此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不足以应对事态的行为状态,以至于会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遗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而这一过程这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的努力。对学校而言,应创建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校风,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教师而言,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实际行动,深入学生中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工作,以心理讲座、心理辅导、心理健康宣传等多种方式搭建师生沟通联系的平台。
三、立足专业,打牢基础
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到,“希望同学们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学习抓得紧不紧、知识基础打得牢不牢”。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想要有所发展,对大学生而言就应该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大学的授课方式不同于中学,每堂课中都会灌输大量的知识,对于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有可能会觉得难以接受,在此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复习,很容易就会丧失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有可能丧失对专业学习的动力。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一定要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目标合理安排自学内容和进度,从而培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大学生而言将会受益终生。知识的更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展的脚步。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应该多看资料,多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培养自己对专业的兴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此过程中,大学教师的作用也很重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现代大学教师至少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培养他人的能力。教师应不断进行知识结构的更新,并能够及时地将最新专业发展动态融入讲课内容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并且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相互学习的关系,能够进行互动沟通,共同解决问题,从中得到师生间的合作感、互动感、成就感。
四、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代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意味着高等院校一方面要使学生拥有从事某种专业的理论知识外,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2]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四分之三以上的知识都是在课堂外学到的。”哈佛大学的校门上刻着:“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这也侧面揭示了教育的内涵,大学教育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应试教育,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更多的是教会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3]在这其中,实践教育环节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使大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科研与校外实践教育相结合,这既有利于学生拓展专业知识面,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专业所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已经充分认识到实践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各大高校都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尤其是社会实践的力度。[4]以工程类人才培养为例,学生从进入大一开始,就开始有不同的校内校外实践环节。大一开始设置金工实习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大二开始设置认识实习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专业到底有什么用途,这一过程学校可以联系一些技术比较高端的企业来联合向学生展示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大三开始进行生产实习,这一过程建立在学生对专业学习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此时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就可以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甚至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某些问题。大四进行的是毕业实习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另外,毕业实习还是学校和社会为毕业生提供的很好的就业实习机会,是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纽带。借助这些社会实践过程,学生可以对专业有较好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
除此之外,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我的实践及创新能力。高校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科研方向和课题项目,大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外时间多跟老师沟通,参与到老师的课题研究之中,跟随老师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成果应用,锻炼自己,增加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另外,国家也给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创新的平台,例如鼓励各专业的学生参加国家的、省部级的创新项目比赛,各种不同专业的技能大赛,科技创业大赛等等。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实施到结题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的锻炼和检验。每一步都需要学生亲力亲为,从课题的提出、资料的收集、方案的制定到成果的预测甚至产品的完成,都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很多专业之外的知识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对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一种挑战。这一过程除了考验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性、创新性之外,还重点考察的是学生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社会发展需要有领导者,但更需要的广大人民的团结协作,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因此,无论对与高校还是学生自身,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实践在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
五、增强社会沟通能力
社会沟通能力是个人生存所必须的,尤其是在全球化已成趋势的今天,是现代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忽视的方面。高等学校培养的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人才。学生在课余时间应在保证完成学业的前提下所参与与社会相关的活动,以提高自己的社会沟通能力。[5]像各大高校组织的大学生下乡活动、便民活动、宣传咨询活动及社会调查活动等等,或者开展的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等等,都是很好的参与社会的活动。大学生除学业以外,应多参与这些活动,提高自己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无论对于高等学校还是大学生自身,高素质高能力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和学生自身都应该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尊重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寻找最佳最快捷的培养途径,从而实现自身的突破,为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伍淑兰.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9):79-80.
[2]周敏丹.浅论创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272-275.
[3]郭大成.以素质教育引领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15):12-15.
我被分配到地理系,专业方向是经济和社会地理。可能因为我是该校访问学者中惟一的理科女性,他们特别为我安排了两位导师。其中一位长着满脸大胡子的导师,名叫切尔诺夫,负责我的专业课程安排。当我了解到他的一门实习课将于2007年6月下旬进行时,立刻毫不犹豫地向他申请参加。切尔诺夫非常认真地警告我:对一位女士来讲,实习很累,生活条件也差。我没有在意。就这样我参加了这次为期4天的“水利水文学”实习。
我和切尔诺夫是6月23日下午4点乘长途汽车出发的,学生们已先期到达。车刚开动,切尔诺夫就从包里拿出一本地图给我讲解。这时我才知道我们的实习地塔鲁萨属于与莫斯科州相邻的卡鲁卡州,是一个人口只有3000人的小城市,地理系在那里建有实习基地。晚上10点,我们到达了塔鲁萨。小城不大,从市中心的长途汽车站到西南郊的基地开车只用了10分钟。我被安置在切尔诺夫隔壁的教师宿舍。
实习第一天
6月24日是实习的第一天。
早上9点整,我们聚在食堂吃早饭。食堂分里外两问,里间是厨房,外间是餐厅。大家围坐在一张大长条桌旁就餐,值日生已在桌上摆好面包、香肠、奶酪、咖啡、茶及各种调味品。食堂是两个班级共用的,学生会自行协商开饭时间。我们班共有11名大二的学生,早餐前每人预交了500卢布的伙食费。
11点整,所有的设备由班里的3名男生背着,我们出发了。值日生留在基地做采购、做饭等杂事,实际出发时只有9个学生。路很窄,我单人行走,胳膊仍不时被路边一人多高的草叶刮到。导师一边走,一边向学生介绍沿途的植物种类。他连续17年几乎每年夏冬来这里两次,因此极其熟悉这里的自然情况,对学生讲解也是滔滔不绝。这样边走边讲,3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实习地点。这是一条名叫戈拉的小河,是该州200多条河流之一。
对地理系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当天的任务比较简单:测量该段河流的长度、宽度、深度。但实际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当天最高气温22度,河水的温度更低,下河测量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切尔诺夫首先下了河,事实上接下来的几天他天天都在河里。由于河底的石子比较硌脚,他直接穿着旅游鞋下了水。男生们跟着老师下了河。小河不深,最深处只到腰。姑娘们则开玩笑似地坐成一排看着男人们在河里忙碌。他们选好位置后用斧子将系有标绳的木棍固定住,然后拉着标绳走到对岸,再把另一端的木棍固定好。标绳上每50cm结着一条小红绳作标记。男人们忙了半小时,共订了5根这样的标绳。
订好标绳后,正式测量就开始了。岸上的数据记录工作由姑娘们承担,安东则在水里举着2米高的测量尺沿着测量绳每50cm读一次深度数据、报一次河底土质。记录的表格事先已准备好。当继续测量数据时,最瘦弱的姑娘莉丽亚响应导师的号召下了河。导师很高兴,这是整个实习中惟一的一个女生做第一线工作,最终莉丽亚得到优的实习成绩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到基地时,午饭已准备好,吃的是面条汤和鸡肉。每天的菜谱都不同,这取决于当天值日生的烹调水平。我很快成为中心。亚拉斯拉夫想学中文,他在本子上写俄语单词,我来教他中文拼写和发音。不一会大家就都兴致勃勃地跟我学起来。看到俄罗斯大学生对汉语这样感兴趣,我非常高兴。
实习第二天
6月25日,出发时间是10点。当我来到院子里时,只看到了亚拉斯拉夫和安东。我听见亚拉斯拉夫说:今天必须让姑娘们分担设备。这对极其绅士的俄罗斯男人来说是难于启齿的事。安东好半天才回答说:那你说好了,我可没法开口。我很纳闷,维克多在哪?果然维克多一到就向切尔诺夫声明:我感冒了,今天不能下河。导师没让两个男孩子为难,他主动说:姑娘们,今天设备太多,大家都拿点吧。
我们走的是比较平缓的路,因为维拉的脚扭伤了。维拉是个爱唱爱跳的姑娘,被大家称为音乐家。我很好奇地特意跟她聊了聊:她从8岁起就一直坚持上音乐和舞蹈课,那上大学为什么不选择音乐而选择了地理专业呢?她解释说:地理专业课程内容丰富,实习机会多。而我们所在的大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教师,学生还会学习文学、哲学、法律、心理等公共课程,这对她将来从事音乐工作是很好的知识积累。这让我大开眼界,俄罗斯民族教育的独特性可见一斑。
我不禁向切尔诺夫感慨:实习老师一向责任重大,在中国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看现在,学生生病、受伤的事都发生了!切尔诺夫笑了:没有人缺席就是一切正常!俄罗斯人是在树林里长大的,实习又一直以基地为中心,完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确实如此,莫斯科虽然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但从我的住处步行5分钟即有一片10平方公里的树林,而这片树林根本排不进莫斯科15大森林公园。俄罗斯人在这种环境中长大,野外生存知识比一般中国人要多。俄罗斯学生对专业选择的自由程度也很高。导师介绍说,地理系每年招收近400名学生,而转系或退学的每年也有50名左右,所以在系的学生大都有很好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这一天的气温更低,满天阴云密布,这种天气下水比前一天还要难过。切尔诺夫拿出了一双运动鞋,这双鞋很破:脚根有小洞,鞋面也泛白露了纤维。爱开玩笑的妮娜立刻拿出相机,边拍边问:很时髦啊!哪里买的?大家都笑了。亚拉斯拉夫已轻车熟路,他下河后很快就将标绳挂好。切尔诺夫也开始调试设备,头天晚上他已单独帮我预习过。设备的主要部件是一个受到水流冲击会转动的扇片,被固定在铁杆上。接驳扇片的计数器计数满20圈时,有一个小电铃以响声报警,通过记录响铃时间利用一定的公式来推导河流的流速和流量。电池刚一接好,我就悄悄地推动了扇片,电铃突然“呤呤”地响起来,捧电铃的亚拉斯拉夫吓得一抖,然后他配合地惨叫了一声,又把大家逗笑了。
水里的工作仍由男生来做。亚拉斯拉夫下河不到半小时,就开始冷得发抖,但他坚持测完一组数据才上岸。姑娘们点起了篝火,妮娜边找枯枝边对我解释:这是为了防止亚拉斯拉夫冻僵。亚拉斯拉夫上岸后立刻在篝火旁躺下了,一接触到热源,他全身都剧烈地抖起来,大家把能脱下来的衣服全盖在他身上。切尔诺夫只是说:这个男孩子太瘦了!但他的眼睛里闪动着骄傲的目光。
实习第三天
6月26日,室外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以这座小城命名的塔鲁萨河边,它的流速比较急,从远处已听到哗哗的水声。切尔诺夫拿出一些照片开始讲解,照片上作参照的黄房子就在我们身后。照片拍自降水量最大的2002年,河水一直涨到我们脚下。而现在,河水距我们约有5米。这种类似的照片我们至少是第三次看到,我和学生们都对河流的水文变
化产生了强烈的印象。
卡鲁卡州最大的河流是奥卡河,实习的最后地点就是奥卡河边的一片人造沙滩。这个地点是教师们精心选定的,河底全是细沙,在水里漫步相当惬意。我们手拉手下了河,亲身体验河底地形。开始时水刚没过脚踝,然后突然没过肩膀,没走几步,又露出了膝盖。当上岸拍照留念时,所有人都拿出了相机和手机。实习就要结束了,大家都很轻松。
在返回基地的路上,维拉采了一大束野花送给导师。切尔诺夫非常高兴,他一路上一直捧着那束花。我想这是对他这几天辛苦的最大回报了。
实习第四天
6月27日,是实习的最后一天,学生们将留在基地撰写实习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一大早,学生们把所有的测量绳摊开来晾晒。办公室里,切尔诺夫也把其它设备分门别类地整理好。
10点,切尔诺夫为学生们分配任务。最复杂的流量和流速计算被分配给了亚拉斯拉夫和维拉,次复杂的泥沙含量计算由安东负责。剩下的同学则绘制河流的地形地貌图、作河流的基本情况报告、填写总结性表格等。任务安排妥当后,切尔诺夫一直留在教室答疑。学生们报告做得很认真,原定6点的考试时间一直在推迟,最后开始时已是晚上9点。
考试在教室进行,学生们画好的河流地形地貌图和流速示意图被挂在黑板上,考核手册也整齐地码放在桌上等待老师签成绩。学生站在讲台上讲,切尔诺夫则在一旁随时提问。
最先发言的是妮娜,她介绍的是这几天实习的3条河流的基本情况。切尔诺夫随口问:这3条河流流域总人口是多少?妮娜很干脆地回答:不知道。导师拿她毫无办法:你的报告里各河流的流域人口数据已经有了,把它们加一下就知道总数了……姑娘们都像妮娜一样很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但导师对男生很严厉。导师问维克多:俄罗斯夏季河流的总流量是多少?维克多求助的目光刚一投向亚拉斯拉夫,就被导师严厉禁止:不许说话,他自己有脑袋!谁也不敢说话。2分钟的沉默后切尔诺夫提示说:教室后墙的地图上有这个数据,自己去看!但维克多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他太紧张了。导师这时疾声厉色地说:对地理专业来说这是一个基本数据,看着地图都找不到,实在是欠缺基础知识。不合格!学生们和我都被吓了一跳。安东的计算结果则被明确指出是错的。安东是全班年龄最小的学生,今年只有18岁。他并没有慌乱,而是开始详细向导师解释计算过程。很快错误就被找到了。安东需要补充计算,纠正错误。
最出色的是亚拉斯拉夫和维拉,两人合作默契。他们交叉讲述,互相补充。切尔诺夫很满意他们的报告,一个问题也没提就通过了。
当切尔诺夫祝贺同学们顺利结束实习时,没有人鼓掌,大家都在担心维克多。切尔诺夫也意识到了这点,他马上说:明早他会再对维克多进行一次单独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重新考虑他的成绩。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导师又嘱咐了几句,他已特意安排学生们比我们晚一班车离开,他要求大家收拾好自己的房间、厨房等等。他们已是今年最后一批实习生,基地在他们离开后就要关闭了。
这时时间已到了半夜,让我终生难忘的晚餐开始了!大学生们在院子里点燃森林里捡拾的枯枝,用长铁签烧烤食物。切尔诺夫还赞助了一大桶啤酒。大家围在铁炉边,又唱又跳,又吃又玩。我们差不多整晚都没有睡觉。
[关键词]农林院校;园林专业;教学改革
一、前言
中国有着悠久的园林文化历史,是世界三大园林发源地之一,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具特色,但现代园林专业的建立却是在建国之后。1951年,由清华大学梁思成、吴良镛先生和北京农业大学汪菊渊先生发起,在北京建设局的支持下于北京农业大学创办第一个造园专业,1956年院系调整到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进一步发展。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地球环境被加速破坏、资源进一步枯竭、人口危机等问题困扰的今天,环境问题和环保意识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园林专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高新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交融,也使传统园林景观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另一方面,作为学科,园林(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规范,全称应该叫风景园林)从其萌芽开始,就是一门边缘学科,是多学科的交叉。因此,其综合性强,适应面宽。我国的建筑类院校、农林院校、艺术院校、综合性院校都有园林专业。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重点在人为环境建设和研究;农林院校的教学体系,偏重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方面研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要求越来越高,园林专业的教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从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求出发,把握专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根据自身特点搞好园林专业教学研究及实践,确立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主攻方向,改善目前农林院校园林教育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模式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农林院校园林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园林专业是涉及工程、技术、美术等各领域的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从课程设置上,目前本科教学一般都是从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美术基础及艺术训练,同时进行植物学、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学习。大二进行园林树木学、花卉学、AutoCAD、设计初步等课程,这些课程重点在为学生日后的园林学习与实践打下基础。到了大三,学生才开始全面接触工程、设计的相关课程,这对学生的创造力、基本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许多学生在这个时候才感觉真正踏入了园林的“门”。到了大四,大部分学生开始四处奔波找实习单位,找工作单位,又或者开始为自己的毕业设计担忧。也就说,在他们刚踏入园林的“门”后,刚摸到点门道了,就要准备毕业了。学生在这四年问,并没有充分的时间掌握到社会需要的能力与技巧。因此,这也迫使我们必须找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教育着眼于未来的就业方向,加强教学的改革力度,并不断创新,发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安排不合理
1基础课课时过多,专业课课时不足
从目前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本科园林专业的基础课较多,一般设置在大一与大二两年,占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学时数。如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思想道德修养、植物学等。这些课程中的很大一部分,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用处不大甚至没用的。然而这些课程却花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高中已经学习了普通物理、普通化学,上大学后就没有必要再学。由此,可以调整课时以解决现在专业课学习时间不够的问题。
2理论课课时过多,应用课课时不足
由于园林专业特性,科目涵盖了艺术、工程、设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大量的理论性内容占据了教师课上的多半时间,从而出现了园林理论知识与应用脱节的普遍现象。到了真正找工作时,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个问题是,大学期间,学生往往做了大量的课程作业和练习,而到了毕业的时候,却有许多同学找不到合适的作品去组成自己的作品集,无法给用人单位一个好印象。
3课程安排的时间、搭配不合理
园林专业的课程往往有一个相关性,例如植物学、园林树木学、植物造景这几门课的学习便是一个相关的、递进的过程。然而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中,却往往把这些作为孤立的课程来安排,没有体现一个延续性和相关性。例如植物学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而园林树木学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植物造景更是安排在了大四。这样下来,学生往往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为了学植物而学植物,为了记树木而记树木,到了真正到要应用搭配的时候,前面学的知识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
(二)教材陈旧、不适用
本科园林专业课教材的选择是个难题,以前的本科教材知识较深,内容也较陈旧,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枯燥。园林这个行业是更新较快的一个领域,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不同,而在现有的教材中则无法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到现在为止包括园林设计初步、建筑、园林设计等课程还没有适用的教材,而园林工程老教材的内容已经明显跟不上形势。园林制图、城市绿地规划等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很多学生觉得好像学了不少知识,上了不少课,笔记也记了不少,但真正应用于实际的时候发现却不是书上说的那一套。教师在教学时目的不明确,学生学起来也糊涂。
(三)师资不足
现代园林学科是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就多数学校情况来说,园林专业除以园林专业相关教师为主体外,一般还需要本院林学专业的教师,同时也需要土木与水利学院、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相关院系的支持。上述专业之间的确是有着密切关联的,有些课程及教师也可以是共同的。把这些分散的师资充分利用,发挥学校的这些师资优势的确是个好办法。但是,往往容易忽视的是,这些专业虽然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始终不是同一个专业,它们之间还是有着区别的。因此,在教学中这些非园林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园林专业的特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例如艺术学院的美术教师水平很高,但是真正能教好园林绘画的并不多,因为这些教师多数没有接受过园林的教育,并不一定知道园林效果图表现的重点所在。又如园林树木学,往往是请林学的教师任教,但是这些林学的教师虽然很清楚树木的生理特性,但是在教学中却往往会忽视传授植物造景及应用方面的知识。
外聘教师不足也是现在农林院校师资方面的一个问题。国际上此类专业通行的方法,是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上适当外聘一些有经验的来自园林设计院所、园林公司的高级人才来担任。如在法国,承担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师绝大部分是由设计公司的设计师兼职的,这既使学生能有机会与社会接轨,学校也不必“养”太多的人,而这些设计师有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比那些从学校到学校的“专职”教师有着诸多优点。
(四)教学中没能充分体现农林院校的特色
我国的建筑类院校、农林院校、艺术院校、综合性院校都有园林专业。艺术院校的美学、美术更具特色;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重点在人为环境建设和研究;而农林院校的教学体系,偏重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方面研究。农林院校培养出来的园林专业的学生,在工程技术、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但他们应该具有丰富的植物和生态知识,应该运用生命科学知识赋予园林体以鲜活的生命特征。然而事实上是,许多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学生,对园林植物只是一知半解,对园林植物的了解仅限于认识某些植物。但对这些植物的观赏性状、生理特性、应用方法等一窍不通。这和老师没有在教学中注入和强调农林院校的特色是分不开的。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调整课程安排
1对部分课程的课时数进行调整
从目前课程设置上来看,园林专业部分基础课较多,而这些课程中的很大一部分,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用处不大甚至没用的,因此对这部分课程的课时应当进行调整。例如植物学这门课,其中部分知识对学生日后学习园林树木学是有用的,但对于风景园林师来说,勿需精确地知道植物的细节,如芽痕的形状、叶柄的大小、或叶片的锯齿状等等。因此,大一40学时的植物学课程,完全可以精简为20学时,把余下的20学时加到大二的园林树木学的学时中。甚至可以取消植物学这门课,将其中与园林树木学关系紧密的内容,结合到园林树木学这门课中。这样,既解决了植物学浪费课时较多的问题,又解决了园林树木学一向以来课时不够的问题。再如大学物理这样的学科,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几乎是没有用的,因此完全可以删掉,从而把一些园林专业课程提早安排,让学生尽早入门。
2对部分课程开设学期进行调整
之前提到,园林专业的课程往往有一个相关性,然而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中,却把这些课程分开作为孤立的课程来安排,没有体现一个延续性和相关性。例如植物学、园林树木学、植物造景这几门课的学习便是相关的、递进的过程。因此,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完全应该把这几门课程放在连续的几个学期内,让学生学起来有一个系统性。从认识植物的生理特性,到认识植物的观赏特性,到将植物应用到设计之中,让学生除了要认识植物,还要真正懂得应用植物、搭配植物,体现农林院校的优势与特点。
3对部分课程开设顺序进行调整
目前园林课程的设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部分课程开设学期不合理。例如电脑效果图制作的课程便是设置在大四。这是一门教授3Dmax等实用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课程,这门课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掌握电脑制作效果图的方法。如果这门课程较早开设,学生便能在之后开设的园林建筑设计、公园规划设计等课程中应用之前所学到的电脑效果图制作方法。这样,使学生既能在做设计的时候多一种表达方式,又能让学生对之前学到的电脑效果图制作知识进行应用与复习。然而这门课程又需要AutoCAD作为基础,因此,这门课程应该设置在大二而且是学习了AutoCAD课程以后。
(二)运用案例,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在许多学科教育中已经广泛使用,园林专业则应该将案例教学应用在设计类课程中。通过典型设计实例的剖析,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触类旁通,使学生掌握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或原则,最直观地接触到实际的设计项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把优秀的已落成项目作为设计题目给学生做设计。学生完成自己的方案后,带学生到项目实地看现场,让学生通过对成熟项目的现场勘查,对比分析自己方案的不足,并分析已有方案的优缺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
另外,利用各类绿地,采用现场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到各类城市绿地中实测与调查,加强感性认识。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是园林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作为一个风景园林师,只有学会分析和感受一个设计、一个场地的好坏,才能够作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设计。(三)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为学生做示范
示范即教师动手做给学生看,让学生从模仿教师的做法开始学习设计的具体操作。现在的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设计的时候总会提出学生设计中的问题。例如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对。可最大的问题是,学生虽然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不对,却不知道好的和对的到底应该怎么做。这样的结果可能是,越做越差,越改越不好。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遵循这样一个一般程序进行示范:先选择一两个实例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动手演示一个具体的操作,并在演示中和演示后总结出相关的普遍性原理,最后再进一步用不同的设计实例说明和印证相关的原理。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和实践中快速提高。同时,教师在示范时应注意一点,就是其示范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方法和普遍性原理,但并不是真理。学生在自己操作时,不可照搬教师示范的实例,避免失去自身的创造性。
(四)加强课程间联系,体现农林院校自身优势
农林院校培养出来的园林专业的学生,应有其自身的优势。应具有丰富的植物和生态知识,应运用生命科学知识赋予园林体以鲜活的生命特征。这便要求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这一特点。体现这一优势除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强调植物应用的重要性,突出植物在该课程中的特点,还需要加强相关课程间的联系。例如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造景、AutoCAD、3Dmax、栽培养护、风景园林设计等课程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习植物学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园林树木学和花卉学;而学习各种花草树木则是用于植物造景;植物造景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做设计时我们需要用到AutoCAD、3Dmax等应用软件;在设计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植物日后栽培养护方面的问题。这样各门课程环环相扣,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在设置这些课程时,一定要注意这些课程间的相关性,合理安排上课学时和学期,使学生不致于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要让学生学习每一门课程都是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的复习与应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教学实习环节
一般认为,园林本科教育教学实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的实习,该阶段主要在大一、大二学习期间,掌握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初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二是专业知识融合阶段的实习,该阶段在大三学年学习期间,把园林植物与园林规划、园林建筑等知识进行融合,为相互之间的艺术结合奠定基础。这两个阶段的实习主要是通过课程实习来完成。第三阶段是对专业知识运用阶段的实习,该阶段主要是通过在大四学年综合训练,把园林植物、园林规划、园林建筑等方面知识通过艺术融合达到较高的艺术标准。而这个阶段的实习,主要是通过学生到各个设计公司、设计院进行毕业实习来完成。
(一)课程实习
1课程实习的时间安排
园林专业教学实习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一大二。在这个阶段,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实习。第二个阶段是大三,在这个阶段注重生产及应用实习。第三个阶段是大四,这个阶段主要加强毕业综合实习。在实习内容安排方面,春、夏季节植物繁茂,应多安排学生的园林植物、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实习,实行以室外为主、室内为辅的实习方式。而秋、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则应多加强学生的美术、园林建筑设计训练,以室内训练为主,室外为辅。
2课程实习的形式
对于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园林工程、绿地规划等,课程实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组成“工作组”或“设计团队”来完成模拟项目。在实习中,大家可以以工作组的形式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协作能力,从而培养在日后职业中非常必要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协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另外,本科学生上三年级以后,学校应该给他们一个工作室(STUDI-O)画图、做模型,给他们提供专业的学习氛围和创作条件。
3课程社会实践
所谓课程社会实践,是指授课与实践全方位的结合。在一般的课程实习中,学生与实际的接触多限于参观,往往流于形式。课程社会实践主要是加强课外教育,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校大学生科研课题、参加实验室和企事业单位的课题。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学科的最新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学完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后,和当地园林局或林业局合作,让学生参加当地园林植物种类与应用调查的课题;也可以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时,结合当地园林绿化的实际,让学生积极参与当地园林规划设计院或设计公司的设计工作。通过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既巩固了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让学生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使学习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
(二)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往往是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进行。毕业实习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开阔眼界、整理知识框架、查缺补漏的时期,也是学生自主联系工作单位和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关键时期。在公司实习期间,学生能看到整个项目是如何运作的,学会解决许多无法预见的问题。而且学生们经历实际工作的锻炼后,能够增加自信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查缺补漏。而且在公司期间的表现也更有可能使这些学生被公司留下来。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起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即以学生在公司内接触的真实项目为毕业设计(论文)的主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将真实项目以毕业设计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可以相辅相成,对学生水平的提高和日后进入真实工作大有好处。对部分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老师应帮其寻找实习单位,例如进入一些教师开办的设计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摘要]为创新应用型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发挥第二课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试以合肥学院新闻专业第二课堂培养模式具体内容为切入点,探索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途径,为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3009804
第二课堂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既依托第一课堂教育的知识基础,又有别于第一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以生动而富于实效的内容和形式吸引了大量师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实现了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教育目标。第二课堂的实践性是活动教育理论在大学教育中的一种体现和延伸,它所具有的消化性学习特征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涵,更对大学生非结构性知识的掌握和知识转化速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应用型高等教育背景下,历来看重实践的新闻专业如何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无疑是高校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第二课堂的界定和发展现状
当前,国内高校文科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增加实践比例,丰富实践手段,优化专业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实践教学则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之一,更是促进专业知识转化吸收和培育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桥梁。第二课堂作为高校实践教育改革的有效载体之一,在部署与实施过程中,既要体现其自身特质,更要紧扣当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进程和具体课程改革实际,不断发掘其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关联点,实现培养知识和能力兼备人才的目标。
经过调研发现,制约我国高校第二课堂发展的因素很多,具体表现为:(1)对第二课堂的认识不足,部分高校还没有把第二课堂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尚未进行第二课堂的学分制改革,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扶持力度有限;(2)目前,由于高校第二课堂的实际承担部门很多是团学组织,指导老师常由辅导员等担任,导致第二课堂非专业化的比例较大;(3)即便有的高校为第二课堂配备了专业教师,由于一方面部分教师对第二课堂的理解还停留在“课外活动”的概念上,仅仅关注学生参与的“自发性”与活动评价的“结果性”;另一方面学校对专业教师第二课堂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缺乏科学的管理与考核,这些都会造成教师积极性不高、疏于指导,甚至只是挂名的情况。综上所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师指导不专业、考核管理不到位的影响下,不少高校虽然开展了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第二课堂活动,但这种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互补性体现不充分,存在“活动”与“课程”分离、“文艺熏陶”与“知识拓展”脱节等现象。不少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舞台,而在面对大学生专业成长需求的务实性、针对性引导设计时却力不从心,造成了高校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等不可小觑的问题。
2新闻专业第二课堂的构建与意义
新闻专业的属性决定这是一个重实践的专业,新闻专业也因此获得了“文科中的工科”的别称。“重实践”的新闻专业教学不仅要求高校具备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设备和固定多样化的实习基地,对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也有较为实际和可操作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与同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构建过程”[1]。因此,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应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能够引导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掌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相互合作性,从而科学地开展自主性学习实践活动。以新闻专业二课堂的构建为例,就是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补,从知识的输入、吸收、消化、输出环节着手,提升专业知识转化速率,强化新闻实践能力,培育新闻职业素养,从而打通新闻专业学习过程到实际运用的途径。
第3期
潇潇基于“第二课堂”的应用型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首先,由于多数传统的校外实习基地一般只吸纳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所以对于大部分的一、二年级学生而言,创新校内外第二课堂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无疑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实践的新路,对于他们学习兴趣、专业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新闻专业毕业生的主体去向是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提前与企业接轨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毕业实习只有一次,且大多放在四年级,即便有些学校在大二下学期安排了为期8周左右的企业认知实习[2],学生与企业和社会的接触也是时断时续,不能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常态,因此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欢迎。其次,通过与专业结合密切的常规性比赛、校际项目、校地合作等活动,第二课堂不仅可以配合第一课堂的教育实施,还可以充分调动和强化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意识,对于促进学生非结构性知识的培养和深化实践活动效果明显。虚拟情景教学和项目教学法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新闻评论能力、编辑排版能力、创意策划能力、摄影摄像能力、媒介经营管理能力。专业竞赛和品牌项目能搭建一个开放性实践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走出校园,接触行业,完善纵深复合知识结构,构建整合传播的思维能力。
3应用型新闻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策略
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实施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对于应用型新闻专业来说,既需要对第二课堂的体制机制进行科学定位,又需要因地制宜、灵活架构第二课堂实践与第一课堂理论,通过项目驱动制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践、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平台,从而逐步实现应用型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1科学定位第二课堂的体制机制
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第二课堂的开放性、互动性和灵活性特点源于其关注实施过程评价和监控的机制,只有建立健全科学的体制机制,才可能实现第一课堂的知识与第二课堂的活动的顺利过渡、结构性知识与非结构性知识的有效衔接,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通道。
对于新闻专业而言,第二课堂活动的实用性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解构与重构,将新闻专业的知识结构与实践活动打通,这就要求深入探索课外活动与专业教育、人才方案、社会需求相融合的新模式,重新整合第二课堂内容,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的第二课堂活动。
首先,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发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到学科内容、学生、环境、教师这四个要素,使这四个基本要素达到协调与平衡[3]。要做到这一点,仅靠教育专家或专任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加强与学校管理者和各类新闻单位的合作研究,不断吸纳新的产业形态,形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导师组,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自上而下”的注重“教”的课程决策模式,探索了“自下而上”的关注“学”的新模式,从而变革了大学课程的决策体制。
其次,要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就要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学分设置等方面建立一套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有效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开放式评价、总结性评价与跟踪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第二课堂过程、内容和效果的评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保障学生参加课外学术活动(第二课堂)的规范有序和切实有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第二课堂教师培训机制,引入合理的岗位准入体制,才能有效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创意、策划、组织和指导的作用,提高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4]。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制管理在部分高校的推广,逐渐成为了第二课堂活动的一种有效激励机制。
3.2丰富拓展第二课堂的内涵设计
1) 以系统综合训练为核心,实现第二课堂实践与第一课堂理论的灵活架构。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更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基本技能,并通过丰富多彩而富于实效的内涵设计来实现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业务知识学习有机结合[5]。以合肥学院新闻专业为例,在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模块化改革之后,实践模块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所占比重达到了40%以上,比起一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 3∶1甚至 4∶1的比例,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将新闻学专业相关联的能力要素、培养能力要素所需的知识和知识的应用组合成模块,而且更加关注专业知识的关联、发散和拓展,也更能体现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特征,有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新闻传播的具体实践之中。实践比例提升后的第二课堂活动也列入了“3+1”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占分,使得第二课堂具备了更为充足的设计、实施、反馈和评价操作空间。
第二课堂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等,可以依托专业竞赛、品牌项目和素质培养,以项目驱动方式进行组织,从而实现内容与实践的灵活架构。首先,发挥专业应用课程的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活动、专业竞赛的互补和聚合效应。其中,通过“媒介策划”、“新闻采访写作”、“播客”、“摄影摄像”、“微电影”等校内或校际的学科竞赛,使新闻业界人士走进校园,与师生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作品展评,从而吸引低年级学生,实现第二课堂参与面的覆盖。而加强高校新闻院系与本地媒体合作,成立非官方的媒体驻校记者站和新闻组,依托稳定的项目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则可以吸引高年级学生,从而达到第二课堂参与质量的提高。其次,通过参与校媒实践,让学生从大一开始便增加与各类媒介的接触率,提高对“全媒体”业务的认知度和使用度。根据校园媒体的不同属性,安排专人指导,充分利用校园各类媒介,让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着手,结合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逐步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新闻素养与动手能力。
在具体操作中,第二课堂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课程中单项技能训练的需要,而且能按照行业实际要求提供系统实践训练条件。比如,通过制作《校园“零距离”》这样定期播出的校内新闻电视节目,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多种新闻操作的单项技能,对于高年级的节目组组长来说,他们常常自主管理其中的某一栏目,独立完成从栏目选题、策划到拍摄的全过程实践活动,从而使他的新闻采写、摄影摄像、策划创意、电视编辑与制作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得到了系统综合的训练。
2) 建立复合型实践教学队伍,打造校内新闻实践平台,统筹规划第二课堂校内教学资源。合肥学院着力构建新闻专业校内实践平台和实习基地,即建设一支由校新闻宣传骨干、专业教师、媒体工作者组成的多层次教师队伍,将校报、校刊、广播、网络、电视等校内新闻宣传资源引入高校特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模中,联合打造学生新闻中心。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遵循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整体规划、分步建设的基本原则,从2007年开始,通过相关专业类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鼓励新闻专业学生在入学之初就积极融入学院新闻中心这个专业实践平台,在参与校园新闻采编和筹办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实践能力。
利用大学生新闻中心这一实践与实习的平台,不仅能实现积极吸收各个年级新闻专业学生参与实践的基本目标,而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还能为学生提供各具特色的实践平台(校园网、校报、广播台、电视台),使校园媒体新闻专业实践贯穿学生大学教育始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自2007年以来,该中心累计吸纳和培养了近400名新闻专业学生,覆盖面超过90%,这些学生先后成长为校园记者团、广播台和校报学生骨干,从事文字编辑、栏目策划、摄影摄像等工作,年度发表新闻稿件500余篇。此外,在参与校园新闻采编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和培育创业、创新团队,更可以形成良好的传帮带,高年级的同学主动将自己的经验传承给低年级的同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较早地形成一些关于职业的感性认识,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形成对将来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与技能的基础认知。
3) 以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为依托,通过专业性品牌活动提高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和实战性。新闻专业注重实践,仅靠单一途径的第二课堂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所以通过接地气的品牌项目驱动实现专业间的校际联合与校地合作,便成为了拓展第二课堂活动范围的有效途径。合肥学院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始建于2004年,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安徽省40多所高校新闻专业的稳定运行模式。2009年,论坛以安徽青年网为依托,创办安徽省大学生通讯社和大学生周刊,逐步建立校内新闻中心与高校记者站、省内传媒(实践平台)互动的教学管理和实践模式,为新闻专业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了体制保证和实践平台。一般而言,由于高校类型和发展历史的不同,不同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校园文化活动都各具特点,项目型的校际活动不仅可以取长补短,为学生的交流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也有利于深化和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
校际合作模式进一步融合了高校新闻教育教学资源,也为第二课堂活动的打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社会资源,避免了同类项目的机械重复和单一发展。对于新闻专业而言,校际、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成熟完善将实现第二课堂活动的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为学生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校园媒体的交流与发展酝酿了浓厚的氛围,更切实解决了安徽省20多所新闻传播类大一、大二在校生实习困难、实践演练机会少的难题。
更为难得的是,与课堂教学和传统实践教学中的简单印证性模式相比,以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为载体的媒介活动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实践环境,也对实践中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技能与素养要求,即学生不仅要具备“真刀真枪”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与经营管理意识,这是实现新闻专业大学生职业角色实战性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以论坛与安徽青年报联合创立的《大学生周刊》来看,学生们不仅要具有策划、撰写新闻的基本技能,更需要与其他高校开展广泛合作,形成合力,以联合组稿的形式实现一种覆盖面较广的媒介视角。此外,积极创新活动载体,通过诸如“播客大赛”、“微课堂”等活动与相关行业和企业进行深入合作,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与影响力也成了该周刊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合肥学院的实践来看,第二课堂是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新闻专业教育来说,只有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目标,改革传统的“知识传授”导向为“能力培养”导向,紧密结合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丰富第二课堂的内涵设计,才能强化第二课堂的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涛,刁宗广.应用型本科专业认知实习运行模式研究――以合肥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10,(6):38+50.
[3] 施良方.课程原理: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94206.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现状;优势;劣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支新的重要力量。
目前,全国有300多所独立学院,在校生190万人,承担了30%以上本科生的培养任务。在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急剧增加以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这一大背景下,研究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对于帮助独立学院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完善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体系以及推进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调研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及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努力探讨提升独立学院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在80%以上,总体达到了较高就业水平。在2010年全国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研讨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公布该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28%,其中独立学院的就业率高达98%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的独立学院还有很多,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初次就业率连续六年在93%以上;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就业率平均每年都达到90%以上;北邮世纪学院第一批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达到了98.19%。笔者在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进行普遍了解的同时,也对一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重点了解。某独立学院2004到2009年连续六年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得到92.2%的平均就业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该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这些数据可见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状况良好。
从笔者调研的某独立学院连续六年毕业生就业数据中我们还了解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比例为76.35%;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为9.78%;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就业率为0.86%;教育、医疗卫生、科研的就业比例为4.5%;考取研究生的人数从2006年的20人,09年达到118人,逐年攀升;历届毕业生目前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了已毕业人数的10.34%;省内就业的人数达77%。该校的调研数据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就业,为地方经济服务,且呈现出就业多样化的特点,逐步向高层次就业方向发展。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优势分析
独立学院经过十年的发展,就能展示较高的就业水准,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优势和经验。
(一)独立学院高度重视就业服务
独立学院以非财政拨款的社会资源为主要经费来源,因此,稳定的生源是学校生存的保证,这就使各独立学院使出浑身解数提高就业率。据了解,各独立学院均能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部分独立学院还是开设职业规划、创业教育等课程来引导学生就业,以创业带就业。同时,各院实行大学生就业全员目标责任制,要求人人关心大学生就业,人人促进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工作成为各独立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并与各岗位紧密挂钩。
(二)毕业生就业观念务实
作为新生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普遍重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同时注重调整毕业生的期望值,要求毕业生不急功近利,要有“骑驴找马”,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找准就业定位。期望值不高,定位准确,是独立学院毕业生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的一个突出特点。首师大科德学院党委书记、主管就业的常务副院长周立明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是一刀切,众多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急需实用人才,而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不会优先考虑这些单位,恰恰给独立学院的学生留出了很大的就业空间。”正是这些就业观念的教育,使得独立学院大学生大多能准确认识到自已的就业定位,就业观念十分务实,使得就业工作能顺利推行。
(三)专业设置努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独立学院设置的专业大多为母校近几年就业情况较好,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热门专业,热门的专业能使毕业生顺利进入市场。目前就业市场专业冷热差距大,跨行业转专业就业比较普遍,热门专业毕业生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同时,部分独立学院还不断研究市场,调整专业设置,开设独具特色的专业,如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中小型科技企业创业与经营等专业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
(四)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大多为应用型专业人才,注重实践动手能力。这一类型的人才与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相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技术能力;与高职学生相比,有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创新与技术革新的理论能力。因此,毕业生一旦就业能很快上手。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毕业生在中国十五冶公司工作中的良好的实践表现,得到该公司的认可。十五冶公司把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作为每年选聘优秀毕业生的定点高校之一。6年来,十五冶公司已从该校选聘优秀毕业生200余人。
三、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但是,独立学院毕竟是新生的高校,十年发展也不算太长, 因此,其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提高。
第一,从大环境上看,市场早已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在广阔的选择面前,用人单位总有理由挑剔,要求高校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有实力的企业就更有选择的资本,用本科生够了的选研究生,能选一本、二本就不考虑三本。显然,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独立学院毕业生存在自身的就业难度。
第二,从独立学院本身来看,社会认可度不高。独立学院作为新生力量,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远远无法与传统高校相比,甚至不少单位对独立学院的了解几乎为零或持顾虑态度。这样的现状,无疑增添了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的压力。不少门槛较高的用人单位直接将三本的学生拒之门外,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
第三,专业设置和生源集中的问题。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基本上按照母体院校近几年就业较好的热门专业设置。热门专业一方面有利于毕业生顺利进入就业市场,另一方面也因为专业设置的重复和相对集中,同一专业的学生量过大,加之独立学院学生本省就业比例较大,如前述某独立学院本省就业占到了77%,生源过于集中必然使就业竞争加剧。
第四,毕业生个体就业能力有待提高。个体层面上的就业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人力市场上脱颖而出。独立学院学生仍要在提高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意识,使竞争具有优势。
四、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从目前的情况看,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使培养的毕业生更符合社会需求。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要处理好结构调整与规模扩大、保证质量与提升层次、增强优势与突出特色等方面关系,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专业的增设要建立在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测之上,以满足市场需要为最终目的,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运行机制,保证学生既能“招得进”,又能“出得顺”。
(二)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较强的“动手能力”能让学生成为“成品人才”,即一上岗就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顺利开展工作。创新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将成为抢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从实验、实训、实习三方面入手,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实训项目带头人,继续拓展构建校内、外稳定的实习基地,努力实现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就业实战结合起来,让学生增长阅历,锻炼能力。同时,加强大学生课外科技立项及竞赛的引导和指导力度,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挖掘学生自身优势或发挥专业特长,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建立贯穿整个大学生生涯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一般独立学院均会开设就业指导课,但仅依靠临近毕业的“临阵磨枪”式的就业指导课是不能最大限度解决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的。笔者认为,有关就业的指导从“大一”就应该开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全程就业指导教育。“大一”应开设结合本专业的《大学生生涯设计》,帮助学生对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出规划和设计;开设《演讲与口才》和《社交礼仪》,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大二”开设《创新学》,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创新思维方法,进行创新项目实训。“大三”开设《就业指导》,包括正确的就业观、求职技巧、就业心理的调试和创业指导等,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强职业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大四”则重宣讲就业政策,提供就业信息,并把精力放到个体的辅导上,针对不同个体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个体辅导。
(四)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完善独立学院现有的就业服务体系。一要稳定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加强专业培训,建立综合型与市场型就业服务梯队;二要大力拓展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开发家长、教师、校友等特色资源,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机制;在培育特殊资源的同时,还要关注社会就业机构、大众传播媒介等其他渠道所的就业信息,保持信息收集渠道的多样性,加强对信息收集渠道的整合;三要做好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工作,鼓励一部分人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就业,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
(五)升学指导与创业教育为就业分流
近年,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考研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高层次”分流渠道。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小部分是直接冲着考研来的,可在了解他们的意愿后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为学生考研提供帮助。
自主创业是学生就业的另一分流渠道。大学应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独立学院要利用自身与企业紧密合作的优势,对在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计划大赛,为有创意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和创业指导,从而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还能使更多人就业成为可能,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其社会价值不可估量。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大学生前就业状况在今后将进一步发展。独立学院应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的质和量就会有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忠华.关于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2]赵南江.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南京审计学院,2008(1).
[关键词]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 岗位意识 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是实现高职实践教学与职业工作零距离对接的高职教学基本规范,是高等职业院校培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最终实现顺利就业。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职业素质得到强化训练,增强了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责任感;同时,推行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双赢之目的。
我校历来注重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食品专业根据食品企业的生产季节性制定教学计划,一般安排大二学生经过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学习之后,在企业生产旺季及时安排学生雨润集团内江雨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汇源果汁万州公司等大中型食品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结合近年教学与企业顶岗实习的实际,分析总结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各个方面的问题,探索新的思路与方式。
一、顶岗实习的主要教学效果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为学生建立了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平台,为食品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食品加工行业的窗口,一次学习和丰富专业知识的机会,一个磨练意志力的战场。参与顶岗实习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过程实现了思想、意识、能力诸多方面的转变。
1.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岗位意识
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进入企业生产第一线,自觉地将自己由大学生角色转为企业员工,将每天的学习生活方式切换到现实社会中去。每个学生都从基层岗位做起,每个岗位都有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们自觉遵守工厂各项制度、服从企业工作岗位安排,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与普通员工一致按时上下班,尽职尽责完成工作任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在学校老师和企业员工双重教育下,在两种育人环境的熏陶下,大部分学生能完成由“孩子”、“学生”到“职业人”、“社会人”的角色转变。通过体验职业岗位、体会责任意识,学生大多能做到改变角色、适应岗位、转变观念的需要。
2.融入企业精神,磨练坚韧意志
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亲历着企业文化的熏陶,体验着融入企业精神。食品行业第一线的工作岗位比较艰苦,这正是学生磨练意志的好场所。顶岗实习期间,大部分学生穿上工装和胶靴,完成着重复着单调的手工操作;克服了因“三班倒”打破的常规作息时间带来的生理不适;不少学生在生病期间,为了不耽误正常生产,仍然带病坚持在工作岗位。能够坚持岗位责任的原因则在于企业精神的激励,他们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一份子,把个人的岗位责任融入到了整个企业的利益之中。
3.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顶岗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虽然做的是比较具体、简单的操作,但他们与招聘的普通工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学生也通过参加企业顶岗实习和岗前新员工培训,从企业的现实中看到了自己将来基本定位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技术性、应用性高级技术人才。他们能以自己专业知识的眼光观察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的先进经验和存在的部分问题。通过不同岗位学生感受和体会不同,学生们通过工余之间互相交流,与带队老师及企业领导探讨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积极的心态和敏锐的职业素质,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和技能。
4.接触现实社会,提高沟通能力
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接触的都是企业的领导和职工,通过经常接触、交流,增长、丰富了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提高了交际、沟通能力。由于实习工厂大多处于城乡郊区,工厂生活娱乐条件较差,离城区较远,但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彼此增加了深厚的同学情谊。在顶岗实习期间,通过组织实习生与企业职工的联谊活动,增进了学生与企业员工之间的友谊,丰富了实习生活;不少学生与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结下了难舍的友情。
5.增强学习动力,强化求知愿望
进入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之后,许多学生才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没有工作经验,没有专业技术,能力欠缺,知识不足,让她们在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当看到农民工在工厂只能做粗活、累活、脏活,工资待遇低下,还经常受气,部分学生从这些民工中看到了自己父母的身影,深刻感受了挣钱的艰辛,也认识到知识技能的重要。看着那些具有高学历的主管、经理,能用流利的外语接待外国客人,能顺利的处理好复杂的业务事项。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很强的工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她们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上才有自己一席之地。
二、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顶岗实习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校企双方都是教学的组织管理者和培养实施者。食品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暴露不少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企业岗位单一与学生期望多岗的矛盾
学生在校学习了基础理论、专业综合知识后,对食品企业一般都憧憬着美好的期望,他们希望到食品企业的多个岗位上去锻炼自己,提高综合能力。当他们被分配到工厂的一线生产岗位后,并非是他们原来想象中的情况。面对包装、称量、贴标等单一岗位,认为这些岗位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枯燥乏味,降低了他们的价值,浪费了学习时间。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安心实习的现象,极个别的甚至擅自回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单一性,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不完全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企业对学生期望值与学生实际能力现状的矛盾
企业以效益为目标,效益以质量为保障。企业需要能够胜任完成工作任务的顶岗学生,以确保产品质量。但是.从学校直接走上岗位的学生,尚缺乏对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等的适应性。因此,企业需要能顶岗的学生,而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与企业的需求存在差距。我们在某果汁厂顶岗实习时,企业对于我校学生寄予厚望,许多全新进口设备都由外国技术员带领学生安装调试。当学生们掌握了基本操作,外国技术人员撤走以后,生产期间部分机器出现了故障,我们的学生却无法排除,其结果是影响了工厂正常的生产。现实让学生看到了自己能力的差距。认识到现代企业员工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也要有一定外语水平,起码能读懂专业说明书。
3.企业的生产需求与学校教学进程的矛盾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学生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大二期间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2-3个月,然后回校继续学习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生产岗位的锻炼和体会,明确学习目的,增添更强的学习动力,成为符合企业和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企业接受实习生的目的,一是可以借助学校的实习生力量,解决企业生产旺季中季节性用工的突出矛盾;二是在顶岗实习期间,从中选拔人才,并希望留下他们。但这批学生因需回校完成学业不能继续留在企业,如果等到学生毕业后企业再招回很可能因学生重新择业而丢失这批满意的“苗子”,这样的矛盾与冲突是校企双方目前较突出的问题。
4.企业效益追求与实习生基本权益保障的矛盾
学生实习期间一般是企业最忙的生产季节,部分工厂人员超负荷运行,从效益出发,企业一般都尽量减少后勤方面的投入;住宿条件较差,生活设施缺乏,业余生活单调,后勤条件难以满足众多实习生的需求。特别是新建工厂,企业领导主要精力倾向生产设施建设完善方面,更加容易忽略员工后勤条件的创造,学生们下班后生活用水保障不力,工厂没有医务室,生病后得不到及时诊治,学生正常生活比较困难,影响了实习效果。
三、完善工学结合机制探讨
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直是高职教育努力追求的办学理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建立校企共同制订实习方案、共同分配实习任务、共同履行管理职责。整合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实现“联合培养”机制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
1.关于顶岗实习的主体和主导
顶岗实习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需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学生是顶岗实习的主体;学校和企业双方都是顶岗实习教学的实施者,学校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是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因此,学校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培养方案的要求,选择与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实习单位,落实顶岗实习岗位,做到专业与岗位对口,并尽可能按照专业岗位群的技术能力要求进行交叉换岗、轮流顶岗。让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基本能学以致用,在工作实践中能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丰富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进一步的提高专业水平。
2.关于完善顶岗实习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
学校要与企业、学生签订协议,明确三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制订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并编制学生顶岗实习手册。要认真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动员,严格实习纪律,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实习期间,学校要安排教师带队,加强实习管理,及时处理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必要时系部可派领导对实习工作进行巡回检查,并做好检查内容记录。要建立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顶岗实习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共同评定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在成绩评价中要将实习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劳动态度、劳动纪律等内容,以及实习过程中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的技术改革和创新成果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
3.关于规范管理和安全保障
学校要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规律,结合行业企业要求安排顶岗实习,要将顶岗实习作为必修的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相结合;要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既有学习任务,又有生产任务,力求做到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就业三者的有机结合。顶岗实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原则上不得安排一年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
学校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顶岗实习条件和安全健康的实习环境。学校不得通过中介机构直接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不得安排学生从事没有安全保障的实习工作。学校要与实习单位协商保证学生每天顶岗实习时间不超过8小时。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与安全意识教育,明确实习期间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安全要求,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学校和实习单位要为实习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险。要将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有关事项写入实习合同中,要求厂方给予一定保障。学校不得拖欠或扣发实习单位向实习学生支付的实习报酬。学校和实习单位要关心爱护实习学生,帮助解决实习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朱乐敏.高职食品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思考[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11(4):64―68.
[2]李崇高,黄建初,韩明等.高职食品类专业建设模式的探计与实践[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8,2(1):75-80.
[3]杨建平.浅谈离职院校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J].工贸技术学院学报,2006(1):67―69.
[4]夏毅敏,王琴,何玉辉,等.高校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91-92.
[5]徐银.高职食品专业毕业就业质量调查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21):261―263.
P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土木工程 学生选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194-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工程类专业人才,深化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该校土木工程试点专业的运行情况,探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学生选拔问题,希望对兄弟高校能有所借鉴。
1 “卓越计划”的主要特征
“卓越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后备工程师。
2 “卓越计划”学生选拔模式调研
“卓越计划”实施的主体是学生,在选拔“卓越计划”学生过程中会碰到学生规模和学生层次两个关键问题:学生规模问题需要考虑能够满足现有的学校资源配备,并满足去企业实习实践的可操作性,既要明确要求某种选拔标准,又能体现学生素质;学生层次问题即选拔对象是针对大一年级学生还是大二年级学生,这关系到“卓越计划”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为进一步完善“卓越计划”学生选拔模式,增强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课题组向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生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共有363名同学参与,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2.1 试点专业与班级管理
调查表明,94.47%的人认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应该设置在工科类专业,95.48%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在的专业应该开设卓越工程师教育;83.92%的同学认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应该设立专门的行政班级,并且人数应该控制在30人左右。
2.2 能力素质培养
90%以上的同学认为“卓越计划”培养学生最重要的品质是创新能力,最重要的能力是工程能力,并认为卓越工程师在工程项目中应该起到技术管理革新推动者的作用。
2.3 学生选拔与管理
73.1%的同学认为选拔应放在大学入学一学年后进行,64.4%的同学认为选拔时应该将大一学年的GPA作为首要标准,同时应重点考虑创新和实践能力;如果选拔形式增加面试环节,73.8%的同学认为面试中要注重考察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对工程实践的兴趣,64%认为要考察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表达沟通能力,59.1%认为要考察学生对实验和工程技术的探索兴趣;85%的同学认为卓越班可依据挂科情况进行淘汰,70%的同学认为一学年进行一次淘汰较为合理,但变动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妨碍班级建设。
3 “卓越计划”学生选拔模式实践探索
2011年10月,武汉大学作为第二批进入“卓越计划”试点的高校,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被列为试点专业。该文将以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运行情况,探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学生选拔问题。
3.1 学校定位
该校土木工程专业坚持“服务国家、严谨严格、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以宽、通为特色,要求毕业生除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较强的组织判断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等”培养要求,结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人才的质量要求,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培养,为国家培养一批未来工程领域领军人物和工程大师。
3.2 组织机构
为确保卓越试点顺利进行,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成立“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专业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改革经验的总结、试点经验推广等工作,下设管理运行工作组和校企联合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运行工作组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研究制定日常运行的各类管理规定和实施办法,协调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3.3 学生选拔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突出“工程性”和“精英性”,在这方面可借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外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政策引导高考中的佼佼者报考土木工程专业。学院制定了“武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班选拔方法”,决定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大一学年结束时再进行一次选拔,选拔流程主要包括:宣讲、报名、面试等环节,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大一学年的绩点排名,最终确定录取学生名单。具体办法如下:
(1)宣讲。学院在学生入校后通过学习指导日活动和专业教育等措施,将“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培养方案等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广泛宣讲,让学生充分了解“卓越计划”的内容及特点。(2)报名。报名条件为必修课成绩绩点在当届学生中位列前50%,且对土木工程的实践与创新有兴趣、有志成为卓越工程师。(3)面试。面试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4)录取。在学生个人申请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大一学年的绩点GPA排名及面试表现,每年从当届土木工程专业中择优录取50~60名优秀学生到卓越计划班学习。(5)淘汰机制。学院对卓越班实施动态管理及淘汰机制,卓越计划班的学生在大三由学院组织考核,不能达到要求者将回归普通班学习。
“卓越计划”班级实行独立管理,每个年级设两个试点班,每班25~30人,设班级导师2人;“卓越计划”实行双导师制,每班级设烛光导航师4~5人,指导学生4年本科阶段的学习,企业学习阶段设企业导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年级学生跟随导师结合工程项目和课题进行学习;鼓励学生选修双语课程并参加各项国际交流项目,赴国外高校或企业进行工程实习,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论坛等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4 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未来的重大改革项目,需要精心设计教育教学理念、校企合作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而“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是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参考现有试点高校及专业招生选拔方法,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特点,确定了校内二次招生的原则,提出了由学生个人申请、工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考核以及面试后择优录取等一系列过程构成的招生选拔程序,并进行尝试与实践。这一招生思想原则和选拔环节的设计等可为兄弟高校的学生遴选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史文芬.“卓越计划”下的“卓越班”班级管理模式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