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一年级语文上册总结

时间:2022-11-23 23:32:57

导语:在一年级语文上册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年级语文上册总结

第1篇

1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 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 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 、提高教学质量,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等。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 、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设计交流,观摩优秀课件及教案,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现在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提高了自己相关的业务技能。   

4 、认真学习新课标要求,勇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新尝试,借以带动现代语文教学工作的创新。   

5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授课时重点不够突出,平时对于学生整体照顾不够等。现在,我也正在不断改进中。   

总之,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都力争严格要求自己,无任何有悖教学大纲和新课改要求的做法,并能做到为人师表,语言健康得体,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地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2篇

关键词 唱歌方法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054-02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朗读既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也是学好普通话、增强学生语感的基本手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避于干巴巴的直接说教,用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朗读教学呢?作为一名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在从事了数年低年段语文教学工作,又对低年级朗读指导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尝试后,我发现朗读和唱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将唱歌的方法运用于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

一、以唱歌换气为例指导学生学习断句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唱歌时如果不能正确换气,那所唱歌曲一定缺乏流畅性,就像屋檐滴落的雨滴,时断时续,毫无美感。同理,朗读课文时不能正确断句,不仅读得不通顺,让人听着别扭外,也影响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正确理解。因此,在一年级学习《识字二》里的《自选商场》时,有两个长句子学生没有正确断句,我以一首学生都会唱的《国旗国旗真美丽》为例,用演唱过程中正确换气之处与不正确换气之处进行对比,如歌曲中“国旗国旗真美丽”一句,正确换气处是“国旗国旗$N真美丽”,而像“国旗国$N旗真美$N丽”这样随意换气的唱法马上让学生哄堂大笑。在学生的笑声中,我向学生强调:唱歌要正确换气,朗读要正确断句。如果不正确断句,朗读的效果就会如刚才同学们所笑的那样。

二、以歌曲曲风为例指导学生把握朗读速度

每首歌曲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曲风,唱歌时,我们要根据歌曲曲风要求来确定唱歌速度的快慢。比如:人音版一年级下册《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曲,为了表现时间飞逝,唱歌时速度稍快;而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雁群飞》这首歌曲,则用较慢的速度表现大雁团结一心、排成队向南飞的意境。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先为学生演唱了这两首歌曲,在学生对比这两首歌曲在速度上的不同后,我向学生说明:朗读和唱歌一样,速度有快有慢,不同的课文和不同的句子,我们要根据内容,用不同的速度来朗读。

1.写景类课文

学习一年级上册《哪座房子最漂亮》这篇课文时,朗读前,我唱了一首很抒情的歌给学生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唱完后,我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觉,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演唱这首歌曲的速度和声音的特点,然后我用轻音乐做配乐,以轻缓的速度和柔美的声音范读课文,学生逐渐沉浸在那种如诗如画的意境中。朗读最后两句“哪座房子最漂亮?要数我们的小学堂。”时,为了表现出作者为漂亮的小学堂感到骄傲的感觉,我将朗读最后一句话的速度稍提快一些,声音扬高一些,让学生明显感觉到变化,接着我再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概括出我朗读速度的特点及变化,从而总结出:朗读写景类课文,要像唱抒情歌曲那样,用舒缓的节奏、轻柔的声线表现风景的优美,但在表现自豪的感觉时,速度要稍快。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试着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地放慢了速度,降低了声调,读得有模有样,我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掌。

2.故事类课文

在低年级的课文中,大多是故事性很强的课文,人物语言较多,不同的角色,说话时语速也不尽相同。一年级上册课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里,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话在朗读时语速区别很大。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感受母女对话的感觉,我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吉祥三宝》中的母女对唱唱给学生听,熟悉的旋律让学生很快发现:女儿问的速度较快,而妈妈答时慢而亲切。由此,我再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燕子妈妈对小燕子说话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要读出这种语气,应该用哪种速度朗读?小燕子完成了妈妈交给她的任务,心情怎样?为了表现这种心情,语速应该怎样?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迅速地了解了朗读这篇课文的要领,不用我范读,学生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

三、以歌曲情绪为例指导学生朗读不同语气

在低年级学生所学唱的歌曲中,大多是轻快活泼的,少数歌曲是优美抒情的,还有少数歌曲是热烈的。根据学生学唱不同情绪歌曲的经验,我将低年级课文中需要表达的语气主要归纳为两大类:

1.轻松愉悦的语气

低年段语文教材中所编排的课文,大多都需要用轻松愉悦的语气朗读。学生已有了唱轻快活泼歌曲的经验,因此,在朗读课文前,我先让学生演唱他们很喜欢唱的《小青蛙找家》,然后让他们说说是怎么把这首歌唱得这么活泼的。由此引出:用稍高扬而柔和的声音,中度语速朗读,也能读出轻快活泼的效果。接下来,我给学生范读《柳树醒了》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朗读效果,学生听完后,一致表示:朗读和演唱的效果的确是一样的。于是,后面的朗读教学自然而然就轻松多了。

第3篇

《比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人教版)的教学课件。

【制作原则】

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重点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功能】

用于课堂教学中。

【内容构成】

背景音乐、图片、模拟声音、视频、文字等。

【使用步骤和效果】

1、背景音乐,大自然的声音《清晨》。

导语入题,学生闭上双眼,想象自己长出了一对美丽的翅膀,飞出教室,飞向大森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情境园:《比尾巴》。

当学生睁开双眼时,看到美丽的森林,绿绿的草坪,一群可爱的动物。让他们说说前来参赛的都有哪些动物,初步观察其尾巴的特点,创设情境,进入角色,学生就会以小评委的身份来观察、评论。

3、课文中六种动物的图片和相应的名称(带音节的词),并配有动物的叫声。

学生初读课文后,依次出示“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读词,读准音,初步记住字形,并听听动物的叫声。这样,既了解了动物尾巴的特点,还了解了动物叫声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能帮助识记生字,突出了本课的重点──认字。

4、配乐朗读,文字动画。

在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后,欣赏配乐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突破了本课的难点──读好问句。

5、自选图片、相关文字配有动物叫声(燕子、金鱼、大象、马、猫)。

了解课文中六种动物的尾巴特点、学习了问句和答句后,进行拓展训练,观察其它动物的尾巴特点,并练习说话,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关键是学会提问。

6、背景音乐。

听大自然的音乐《清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突出了本课的重点──朗读。

7、《情境园》。

回到情境园,总结课文。

8、《小朋友再见!》。

第4篇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1.定期开展语文教研活动。各年级备课组活动以“135教学模式”为指导,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确立“135模式下的阅读教学”为专题研究目标,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2.进一步完善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倡导语文教师细读文本,深入浅出。

3.努力上好每一节家常课。切实落实“135教学模式”于日常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用心对待每一次作业:作业精设计,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作业细批改,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5.尽心辅导每一个学生:努力做好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及时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二、以135模式为契机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大力推进“135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发展。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2.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培养学生语文运用、实践能力的同时,重视人文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实践过程中积累、感悟。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过程看成是老师、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过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6.讲求训练手段的多样性,提高练习有效性,尝试课外作业阶梯式,让不同学生学有所获,具有作业批改的现念,包括建立学生的错题记录。

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九月份

1.9月5日,制定语文教研组计划。

2.9月16日到x参加县语文教研组长会议,21日传达县语文教研室最新精神。

3.9月6日、7日积极参与县教研员推门听课活动。郑x六位老师分别执教了《秋天的图画》《火烧云》《小苗和大树的对话》等家常课。

4.9月7日下午,全体语文教师汇聚二楼会议室,认真聆听省特级教师章师亚、县语文教研员张身贵老师的点评。

5.一年级新生在郑x四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论语》,于9月16日在我校举办衢州市一年级新生开蒙仪式,好评如潮,并在《衢州日报》上加以信息播报。

6.9月22日、23日,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在二楼多媒体积极参与我县2007届毕业的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活动,聆听了语文戴x老师执教的《母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陶罐和铁罐》《月光曲》《我要的是葫芦》《花钟》《鹿和狼的故事》六堂风格各异的语文阅读教学,并聆听了x市名师徐x老师的现场点评,再次明了“135模式”的阅读教学。

7.9月28日,徐x四位老师代表我校语文教师参加县“阅读试题现场限时比赛”,3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

8.程x等老师在音乐老师的帮助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配乐诗歌朗诵比赛,五六年级学生合作表演的诗歌朗诵《祖国颂》获县一等奖中的第一名。

9.全体语文教师积极组织一至六年级学生参与浙江省“三行诗”征文比赛,送出参赛诗歌百余首。

十月份

1.同年级组教师推门听课.

2.开展主题活动——“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业设计包括:预习作业、课堂练习、课后提升,及时反馈)

3.各年级组继续探讨学习“135教学模式”,年级组互相开课、观摩。

4.10月9日县教研员再次推门听课活动,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聆听了王x老师执教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和《幸福是什么》,对“135模式”的阅读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5.10月12日,郑x两位语文教研组长听新进教师赵露萍老师执教《一去二三里》,为其语文课堂进行把脉号诊。

6.教导处安排期中语文教学工作大检查

十一月份

1.11月1日,县语文教坛新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我校举行,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观摩了王x老师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金色的脚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圆明园的毁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五节异彩纷呈的阅读教学,聆听了市名师徐x老师的专题点评。

2.11月23日,教研组长程x再次听新教师赵x的阅读教学《雨点儿》,为其指点迷津。

3.11月30日,校长展示课在我校举行,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聆听戴x、徐x校长的《》《去年的树》,深受启发。

4.郑x老师各拟了一份任教年级上册的试卷,参加县语文学科命题大赛。

5.全体语文教师积极组织一至六年级学生参与常山“三行诗”征文比赛,送出参赛诗歌一百五十余首。

十二月份

1.12月1日,教研组长程x三进赵露萍的语文课堂,听她执教阅读教学《雨点儿》,指点其语文教学。

2.12月5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远程培训项目“专家在我身边”辅导活动在我校举行,教研组长郑x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习作观摩教学《句子王国》,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来自北京的教育专家袁x与x县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面对面——了解教师们的实际需求、为教师们答疑解惑,倾听教师们的参训感言、总结改革成果。

在活动中,袁x给四年级的小学生们上了一节写作课——《如何把“我爱读书”写具体》,用声情并茂、妙趣横生的语言来激发学生们在写作时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并主动向老师请教了不少的问题。讲课结束后,袁志勇还对授课内容进行了点评,对现场参训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解答,并做了“语文有效教学”的专题讲座。

3.12月7日,新进教师赵x进行语文公开教学,执教《雨点儿》一文。

4.12月11日,在杭州举行的“我爱祖国我爱党”全省故事大王的决赛中,我校六(5)班的樊夏妮同学获少年组一等奖。

5.各年级组教师制订复习计划。

6.期末语文教学工作大检查

7.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及分析

8.教研组、备课组交流总结。

一月份

第5篇

一、课前准备环节

新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在目录顺序上、篇目上等都有所调整,尤其是在识字量上,不仅降低了识字数量,同时还增加了很多常用常见字,注重了学生生活与学习之间的融合,以及学生民族精神等综合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师就要注重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调整,从而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首先要熟悉课本文章内容,然后可以收集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歌曲等;其次做好教学方案设计以及课时安排等规划。教师也可以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相关的课件,将所学知识图文并茂的展现给学生,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继而达到素质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让学生回答“上学的心情”、“你对上学的看法”、“来到学校最喜欢的建筑标志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在自由交流中,进入到学习状态,并激发学习的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然后让学生一一进行自我介绍,培养学生的感情基础,积极创建和谐的氛围,打破学生尴尬氛围。其次让学生观察文章中图片,让学生分享自己看到的建筑物以及感受,并说一说自己最喜欢或是实际见过的建筑物,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同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籍贯、以及不同地区的民族习惯,让学生更加了解各个民族,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精神。另外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上学歌》,根据多媒体共同进行《上学歌》赏析以及跟唱;最后让学生听完《红星歌》、《团结就是力量》等爱国儿歌后,引领学生富有感情的进行文章阅读,继而抒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接着广设兴趣小组,并引领学生初读文章,认识并读准“迟到”、“功劳”、“神气”等生字生词;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正确的进行断句,并标记和分享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其次提问学生“太阳和花儿露出笑脸”、“小鸟看见了忍不住要问问”等句子写作手法,并引导学生简单的区分写作手法;让学生按照句子写作手法等进行造句,此时学生会回答“星星眨着眼睛”等;最后让学生总结对于“不迟到”的学习收获。最后根据为中华振兴读书学习展开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进行实现愿望、为祖国做贡献的总结。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情景演练,模拟相互问候、相互介绍、积极上学等场景;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才艺展示,包括背古诗、唱儿歌等,挖掘学生的表现潜力,也可以对于学生心理活动进行掌握,为以后的教学计划调整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将最近读到的好诗、好文章等进行示范性的描述,然后可以提问学生最近观看的书籍,让学生以双师的教学方法,模仿教师示范演讲的顺序、感情、手势、表情等进行将故事内容进行概括,以及自己从中学习到了什么;其次师生对于学生演讲的表现等进行点评打分,包括声音清晰度、表现力等,并采取一定的奖励制度,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以及独立自主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最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差异,或是本篇文章内容等,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同时也可以展开一系列的家庭亲子活动,将亲子共同阅读的视频、图片,或是学生写作的作品等上传到学习官网,继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6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但国内此领域的理论研究多于应用研究。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纲领性、指导性的政策,但尚没有统领全国、可操作的具体实施方案,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致使提出的评价理念显得理想而空泛。湖南省湘潭市和平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就是探索基于学科素养的全方位、过程化、综合性、客观性的评价方式,在关注学生学业结果的同时重视学习过程,关注学业水平提高的同时关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增强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考试负担,让“乐学”与“乐考”代替传统的教学与评价方式,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二、“乐学”“乐考”学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由于新课程评价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考试改革无论从其功能和价值上,还是考试内容、方式以及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方面,也都应体现相同的评价理念和工作思路。所以,我校的学业评价方式改革体系,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学业日常评价(此部分占学科学业评价的20%),评价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并将“乐”的理念更好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与阶段性的评价中,注重整体的过程性评价,建立过程性评价流程,把好常态质量关与单元验收关,使评价日常化、教学导向化。第二部分为学生学业展示活动(此部分占学科学业评价的80%)。

我校在课程“变轨”、课堂“变样”的基础上,将评价“变式”,期考“变脸”,改变了过去凭试卷、用分数评价学生的模式,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小测试、小演讲、小展示、小表演、小模拟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及综合素质。

“乐学”“乐考”学业评价方式有以下特点:

1. 趣味性――让孩子们乐学乐考

期末考试的日子,小学生们一般是端坐在教室内“沙沙”作答。可是,我校期考的情景却让人耳目一新。在一个个星光小舞台上,考场被布置成温馨的“快乐游园会”和“开心游乐场”,考题变成了一张张富有童趣的卡片,考分被不同数量的星星所取代……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们在“游园”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考试。

一年级语文“拼音大观园”,孩子们兴致盎然地挑选着、采摘着……原来,这些形状各异的漂亮卡片就是拼音题卡,根据题卡上的“通关密码”到相应的评委老师处辨识手中的内容,完成拼音的考查,就能通关。“小小演说家”活动室,则变成了几个小小的舞台,孩子们自信、大方地进行着口语表达,俨然一个个小小的“超级演说家”!而一年级数学“开心摸一摸”的活动现场,更是热闹非凡!原来这里是“数学活动:认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每一次的“摸一摸”都让孩子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与美好的想象!而在“快乐走迷宫”的活动室里,只见孩子们在垫子铺成的迷宫上忽左忽右,灵活跳跃,这哪是在进行学业测试,分明就是在参加一个有趣的游戏呀!

两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们通过这样一个个益智类的活动,或游戏、或闯关、或挑战、或交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养。孩子们手中单一的成绩单变成了一张张漂亮的汇报单,呆板的分数变成了一颗颗小星星,除此以外,很多孩子身上还贴满了“拼音高手”“词句达人”“诵读明星”等各种奖励章,那份自豪与喜悦就甭提了!孩子们津津乐道:“这样的考试真有趣!”“这样的考试很好玩!”“真想再玩一次!”

2. 自主性――发挥孩子的个性与特长

改变了学校利用同一张试卷统一进行测试的现象,淡化考分评价,注重能力考核,鼓励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巩固知识,按照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模式,发挥特长,展示个性。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词句跳跳棋”:学生通过掷骰子决定题目内容,骰子停下来的时候正面是几,就走几格,接着完成所在方格的测试内容。“美文转转乐”:学生通过转转盘选定要考查的题目序号,依据序号拿取题卡。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书香诵读园”:学生通过投掷磁铁飞镖(镖头为小磁铁,不具危险性),根据环数抽取题卡号(环数取整数)。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度量新世界:要求学生选用合适的度量工具(尺、米尺、皮尺)度量或估测物体的长度(物体由学生抽取),建立1米和1厘米的概念。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生活小超市”:学生在三个情境处模拟超市选物、称重、装物,完成指定任务,感受、认识克与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和计算。

孩子们通过采摘“水果”、转转盘、掷骰子、选购物品等形式,自主选择考题和考试模式。或听、或说、或读、或写、或背、或演、或画、或量、或算、或拼来完成学科的考试,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充分展示,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 综合性――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

(1)考试内容的多维化,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考试多以答案唯一的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内容为主。但学生能够背诵的概念、公式,并不等于学生真正理解并能正确应用,所以要多考一些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如: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明星照相馆”,就是要求学生辨认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用排列与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如数学的“智慧新时空”“时间小主人”、语文的“趣味故事园”“快乐识字园”都较好地体现了这种理念。

(2)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变单纯的知识评价为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体的全面评价。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如书面测试、口语交际、演讲、制作作品、特长或任务表演、情景测验等。考试还可分类、分项进行,如一、二年级的语文、数学考试分别设置为五个闯关环节和五个游园活动,每个关卡和游园项目都以玩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完成。这些关卡和游园项目的设置不仅富有趣味性,而且能够较为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运算、推理、空间感知、几何直观、数据分析等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同样体现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需要,单是如何适应和参加这种开放、动态的考试方式就对学生提出了超出“知识和技能”范畴的其他素质的要求 。

(3)考试结果的多效化,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考试的结果应加强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所以应根据考试的目的,灵活选择考试结果的处理方式。淡化分数评价,注重能力考核,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如语文的“书写小能手”“小小书法家”“笔韵书法园”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书写的正确、书写的美观、书写的姿势。所以,“乐考”形式下的考试结果是多效化的。

三、总结与反思

(1)这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评价方式,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还有哪些难题待破解?“乐考”不只是减负,更是教学评价方式的进步。我们怎样建立孩子的成长档案,对学生进行全程的跟踪,真正做到关注孩子的未来?

(2)如何落实过程性与阶段性评价?考试形式的变化,将倒逼教学过程的改革与教学理念的提升。未来,如何将“乐”的理念,更好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与阶段性的评价中,仍是一个难度系数很高的“技术活儿”。服务于教育诊断、服务于教学改进的评价与测量工作,还有进一步做好的空间。

(3)如何实现“乐学”“乐考”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可持续推广?评价方式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决不是推行一两种新的评价方法就可以大功告成的,如何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结合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以实现“乐学”“乐考”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可持续推广,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第7篇

关键词:观察能力; 理解水平; 新旧知识; 计算错误; 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96-00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笔者结合近两年来的课堂教学,初步总结了以下几种类型,愿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一、观察能力欠缺型

低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能力相对较弱,耐心不足,在观察画面时会出现无序、遗漏信息等现象,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也有可能不会提炼有用的信息,所以,首先要帮这一类型的学生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以便于正确解决看图列式题。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5题最后一幅图,粗心的学生找不到箩筐上的“7个”,只发现箩筐上露出的3个菠萝,于是列成错误的算式“3+3=6”。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此类错误,一定要强调观察画面要全面、细心,否则会遗漏重要的信息,即条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如果图片上同时出现了文字的条件,应该以文字条件中的数字为准,而不是简单地数一数,上题的正确算式应该列成“3+7=10”。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是学好小学数学知识的第一步,等到图文结合或者含有文字内容的题型越来越多,还要求学生在识字量方面同步跟进,所以,图片题观察能力的培养又是简单生活实际问题学习的基础。

二、理解水平偏低型

低年级的学生,在初步学习数学知识时,语文学科还只是拼音教学,更不用提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在这样不同步学习的情况下,学生因理解水平有问题而出现列式解题错误,也是存在的。《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表达,理解是重要的前提条件。要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实施。

首先,教师应利用主题图的直观,注重学生对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完整表述,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的习惯,在表达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理解水平。其次,为加大识字量,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让孩子多认字,平时在孩子预习数学书时多关注常用字词,多读多记,有助于审题。最后,教师平时要鼓励学生多加交流,在看不懂、不理解的地方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进一步提高读题能力。

三、新旧知识混淆

某些学生常常会在学习新知识时被一些已学的相关知识所迁移,特别是负面的影响,给他们解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根据儿童“从已有旧知识出发,同化新知识巩固深化”这一认识过程,教师要注意分析教材知识结构和新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突破新旧知识的关键环节,引导学生知识迁移类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中,在学习加法之后,再教学减法。在画面上,加法图片题总是将一些物品分为左右两部分,而减法题的画面汇总,左右两部分的中间会出现一条竖虚线,这个小小的区别决定了加减方法的确定,其实相当重要。此时,教师在教学减法图片题时要强调竖虚线的特殊意义,不要因忽视而造成方法上的错误。如果不强调,很多学生会因为前面刚学会加法解决类似图片而误解。新授课的教学,一方面要做到新知识重难点的突破,另一方面也要强调与旧知的区别,帮学生找出解题的关键,不要让新旧知识混淆起来。

四、计算错误干扰型

在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列式作业中,经常会看到列式正确而计算错误的现象。他们已经通过细心审题理解了图意,列出了正确的算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得数是错误的。对这种出错类型的学生,教师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首先,要培养学生细心看数字和运算符号的观察习惯,只有用正确的数字和运算方法想得数的学生,才能有计算正确的可能性。其次,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应的运算方法,即加法或减法,平时要加强口算训练,知道一道题能用多种方法口算,并选用自己喜欢且快速的方法算出得数。最后,还要提醒学生养成自觉检查得数的好习惯,可以用不同的口算方法进行检验,也可以采用再算一次的方法。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完成正确解答看图列式的题目。

五、生活经验不足型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很多并非“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相关的经验。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世界出发,与学习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低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某些题目的解答过程中,可以进行联系。

第8篇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走进课堂,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智力发展。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由于年龄小,抽象思维才开始发展,他们的注意力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在课堂上,教师单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抽象的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很难理解。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愉快、积极地学习。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采用动画效果导入声音图片,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到课文内容中来,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如教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5》一课时,我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海、沙滩的情景图,播放海浪的声音,说:“同学们,你们看!蔚蓝的大海上,有自由自在的海鸥在海空上飞翔,还有满载而归的渔船。金色的沙滩上躺着美丽的贝壳,小朋友可高兴了,正光着脚丫在高兴地捡着贝壳。同学们说大海美不美啊?(生齐答:美!)是啊,多美的大海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5》:沙滩,贝壳,脚丫……这种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简明、生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创设了与课文相符的情境,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到大自然的“形”之美,听觉感受到“声”之美,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呈现出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识、读、写能力

学生的识、读、写训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学生难以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写会笔顺;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图、文、音、像并茂,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境中。

要利用多种方法识字,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日、月、鸟……这些生字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这些字的演变过程一一展示出来,同学们非常感兴趣,对这些字有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对、村、胡……这些字时,我通过课件展示出又、寸、木、古、月……然后又把这些字移动到一起,并给学生归纳出这种识字方法叫“加一加”,同时还给他们归纳了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多种识字方法。还有,在二年级上册《识字2》教学中,教学蝴、琴、钢等字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画面、小朋友在弹钢琴的画面……从而让学生认识这些事物,并与词语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这些词语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看着这美丽的画面,你想不想把这些词语美美地来读一读?学生争着读。我再进一步要求:谁能用这些词中的一个来说一句话?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说。 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认识了这些生字,还理解了这些词语;不但培养了他们的识读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说话能力,为以后写作文打下了一定基础。另外,这一课中,“戏”和“观”两个字有相似之处,也比较难写,为此,我又利用幻灯片把这两个字的结构拆分开,再让它们移动到一起,并把最关键的笔画用不同的色彩标出来,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应注意什么,如“戏”字的斜钩,“观”字的竖弯钩,写得要舒展。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识字的几种方法总结出来,出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识字方法,学会了利用多种方法识字,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字。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讲解有时机械、乏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感到很抽象,甚至会觉得很茫然。但如果借助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以多种方式、不同表现手法生动有趣地展现课文内容,化抽象为直观,那样,就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第9篇

语文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只有以教材为依据,并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戏剧教学法

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拼音能力、识字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为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以教材为本,其次要做到既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大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的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寓言等。在教授这样的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排小戏剧、小话剧分角色来进行排演,让孩子们真正地“动”起来。这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说不定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三年级上册《哪吒闹海》这一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改编自古典小说《封神演义》。教师在教学前就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挑选角色,分别饰演哪吒、东海龙王三太子、东海龙王等,甚至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制作一些简易实用的道具,然后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表演。这样就向孩子们呈现了主要的故事情节,故事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等孩子们表演完毕,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然后教师再根据课本,详细地讲解课文内容。这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集中了孩子们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同时,教师与孩子们及时沟通,形成互动,加深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精神的感悟,使孩子们领会哪吒为民着想、不畏、除暴安良、敢于与邪恶斗争的精神。这样,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既获得了书本知识,又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还感受到无限的快乐。所以,戏剧教学不失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借鉴和采用。

二、游戏教学法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起始阶段,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才能与儿童的心理特点相适应。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度地采取游戏教学活动,能使儿童学得既愉快又有效,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孩子们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学习态度、集体荣誉感以及发展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方面,都有很大益处。

低年级语文的游戏教学,可从汉语拼音教学开始。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它是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汉语拼音教学中可开展游戏活动的内容较多,从声母,韵母到音节的教学,教师都可以考虑教学目标的设计,灵活适当地安排游戏。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单韵母的发音口形,教师画了6座不同式样的小房子,每个房子上是一个单韵母卡片的发音口形(分别由6个小朋友拿着),让手持单韵母卡片的小朋友去找自己的家。孩子们边唱边走边找,“aoe,iuü,我的家在这里”,在愉快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家”。同时,还必须把这个单韵母正确地读出来,才能算是拿到了打开家门的“钥匙”。通过找“家’的游戏,将声母的发音和口形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巩固了单韵母的读音,也为学习复韵母和鼻韵母做了铺垫。

除了汉语拼音的教学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以外,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不少教学内容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例如,二年级下册《谁的本领大》这一课,三年级上册《学会查“无字词典”》这一课等。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导作用,而孩子们也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他们不再是单纯的、被动的一味接受了,他们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真正地“动”了起来。

三、故事教学法

故事能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一部好的故事作品,语言规范,简洁明了,生动优美,富有情感。听故事,可以让学生学到大量的新词和优美的语句,积累丰富的语言“养料”。有的故事还可让学生学习复述,发展学生连贯性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