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土建施工员实习总结

时间:2022-04-10 08:51:06

导语:在土建施工员实习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土建施工员实习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土建专业;顶岗实习;质量监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46-02

一、引言

教高[2006]16号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因此,顶岗实习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一大亮点,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土建军工类专业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地域分散、项目多样、变换频繁等缺点,因此,如何建立可行的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从而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共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指导不到位,日常管理难度大

目前高职院校指导教师指导实习生的时间有限,多数只是针对学生在思想上、生活上、与企业的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而且学生实习岗位种类多、岗位不稳定、人员较分散,要让每个学生得到有效指导,困难较大。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与学生数量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各专业安排的实习指导教师一般是辅导员和少数专业老师,这些老师还担任其它班级的授课任务,实习指导往往不到位,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整体管理和指导功能就弱化了。

(二)实习地域分散,集中实习难度大

土建类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主要是工程施工一线的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造价员、资料员和监理员等,顶岗实习的单位也就集中在施工企业和少数的监理企业。而建筑工程的单件性、固定性和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又决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地点遍布全国各地及不同的施工现场。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许多学生的实习岗位还会因工程的进展、岗位的适应性、毕业就业等原因发生变动[1]。

(三)顶岗实习的评价缺乏科学性

顶岗实习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往往在开始的进行阶段安排的井然有条,而在实习结束后的成绩评定、内部交流、总结等环节,由于受时间制约,往往比较草率,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不能进行系统的收集、归纳、总结,对取得的成绩不能上升到理性[2]。对于学生顶岗实习到底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谁来评价都尚未形成科学的办法。

三、解决的对策

(一)建立顶岗实习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组织与管理

1、设立独立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

(1)学院成立顶岗实习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各项实训工作;(2)系部成立顶岗实习指导小组,负责本系各专业顶岗实习的领导、组织、安排、协调、考核评价等工作;(3)每班成立顶岗实习工作小组,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导工作。

2、建设配套文件,完善责任制度

结合土建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特点,制定顶岗实纲、实习计划、实习指导书、实习协议书、成绩考核评定办法等格式文件,并设计编印顶岗实习学生手册和顶岗实习教师手册。

(二)搭建顶岗实习沟通平台,实现过程监控

考虑到顶岗实习校企之间的实际情况,需要引入一套基于网络的顶岗实习在线管理控制系统[3]。该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式、适用性强、高性能、易实现信息共享的平台,学校、学生和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学生顶岗实习基本信息的提交和反馈。考虑到部分学生工作过程中无法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新增了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口,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接入该平台,保证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信息查询和提交实习报告[4]。

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及作用如下:1、便于掌握顶岗实习教学基本信息:通过查询可实时了解指导老师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学生顶岗单位基本信息、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信息等;2、便于掌握顶岗实习教学动态信息:(1)学生实习单位的动态信息。如:实习单位的变更与调整;(2)学生和老师沟通的动态信息。如:周记批阅、老师布置作业、师生交流等;(3)系部根据信息实现动态管理。摸清学生的顶岗情况,通过不同区域、岗位危险程度分类,可及时了解学生实习区域分布情况,及时探望,并对实习单位和学生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3、搭建师生交流的桥梁:为信息提供平台,加强沟通交流。

(三)建立实习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增强指导教师责任感

顶岗实习教学效果的好坏,指导教师是关键,建立和实施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考核体系,不仅能提高顶岗实习质量,还能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对推进教学改革,激励和督促教师实践能力,稳步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的建立,使每个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过程都有了信息记录,使实习指导工作得到了有效的监督,也有利于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业绩。另外,制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考核(测评)表,由学生、系、督导室和教务处从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准备工作、过程管理等方面分别对指导教师进行(测评)考核。

(四)制定顶岗实习考核成绩的评价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制定顶岗实习学生成绩的考核和标准,改变以往对学生的考核滞后、考核形式单一的不合理现象,更加注重过程指导和管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一)顶岗实习考核的依据: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单位考核表、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考核表和顶岗实习与答辩成绩综合评定表。(二)顶岗实习成绩的评定:1、校内指导教师考核占总成绩的15%;2、校外实习单位考核占总成绩的10%;3、实习手册占总成绩的10%;4、实习论文占总成绩的15%;5、实习工程成果占总成绩的20%;6、毕业答辩占总成绩的30%。

四、小结

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是我国高职教育不断探索的一项前沿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顶岗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逐步完善了顶岗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责任制度和运作机制,提高了顶岗实习的质量,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参考文献:

[1]徐广舒.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2).

[2]何晓升.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浅析[J].河南化工,2008,(25).

第2篇

实习单位的确定以学生自行联系为主,学生联系好实习单位后,向学校申请,经过指导教师实地考察、系实习指导小组审定,若不合适,则调整到学校储存的实习单位.学校对实习单位的严格把关可以确保学生在那些有实力、信誉好、学生能真正学到知识,得到锻炼的单位或企业实习.实习单位确定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书,明确三方权责,确保接收单位将学生尽量集中安排在技术难度大、施工技术水平高的施工现场实习、工作,以便使学生在实习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缓解了学校集中落实实习单位的压力.

2召开实习动员大会,端正学生实习态度

学校在学生赴工地实习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邀请有丰富经验的实习指导老师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和全站仪使用培训,使学生认识到工程实习的重要性、树立实习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同时,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布置实习任务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在实习中所需达到的实习目标.

3采用学校老师及企业工程师双导师制

在实习前,学生根据专业方向和兴趣、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好工程实习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根据工程实习的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的工程实习工作计划,并制定实习任务书下达给学生.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实习进度和质量,对学生工程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指导学生在工程实习中搜集和整理资料,审核学生每周实习日志并指导学生制定工程实习报告的写作计划.学校定期组织指导老师汇报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接收单位安排思想作风好、业务能力强、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干部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工地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在工地实习期间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日常考勤考核,全面负责安排学生的工作安排和业务指导,对学生严格管理,并与学校教师一起为学生制定出详细的实习计划,督促学生按照计划完成工程实习的各部分实习内容,实习结束后,工地实习指导老师针对学生工程实习全过程表现在实习情况评语表中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

4定期检查实习材料

学校要求学生一周一次向指导老师上交实习日志,汇报自己的实习、工作情况,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负责解答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通过每周的交流讨论,加深学生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认识.对不认真负责的学生,将与其家长、本人或工地联系以了解情况并提出要求,实习生连续二周出现该问题的,由指导教师去该生所在工地进行巡查.去学生所在工地巡查时,学生如有一次未能到场且不能提供合理原因,该生实习成绩将记为不合格.实习工作半年结束时,每个学生应写出不少于2万字(含图表)的综合学习笔记包括参加专项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的有关总结报告、技术资料以及收获体会等.

5实习巡视抽查制度

实习期间,学校领导组织各指导老师奔赴各地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抽查,通过座谈会交流、上工地巡视等方式,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了解.实习巡视不仅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实习,而且可以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为以后的学生寻找实习单位打好基础.

6多方面的成绩评价体系

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工程实习为必修课程,实习结束后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并列入本人学籍档案,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新补实习.实习成绩的评定由实习单位、学校进行共同评定.实习结束后,工地实习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实习、工作情况写出评语和评分等级(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回到学校后,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小组根据学生的实习日志与实习报告、工地实习指导老师与学校指导老师的评语、实习出勤表以及实习答辩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7取得的成效通

第3篇

不知不觉我来到本项目部也快两个月了这两个月中既忙碌又充实,回顾过去。这段时间里有经验要积累,也有教训要吸取。此,对这段时间的工作做个总结,以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才能更好的做好水电技术工作。

作为一名实习水电施工员主要跟关总和叶师傅负责麒麟山庄综合楼改造工程的电气和给排水工程,项目上。同时还对现场的临时用电进行监管。工作中有项目部领导的支持和各位同事的热心帮助,此深表感谢并使我对工作充满信心,愉快和轻松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工作。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工程图纸审核及技术交底

对图纸设计内容,接到工程图纸(电子版)时便及时看图纸进审核。强、弱电系统、给、排水系统进行逐一核对,以便在图纸会审中及时解决。图纸中出现与施工现场相抵触的情况及时跟领导反应情况,便于工程顺利进行。按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我管理的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的技术交底。由于设计图纸对于满足使用功能上的欠缺,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甲方、设计的临时变更以致加大施工难度。

二.现场施工管理与质量的严控

做到人走场地清”杜绝给其他班组带来不便。施工质量上我要求班组在追求进度、质量的情况下要追求美观整洁。为了提高施工班组的质量意识,对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开洞、切槽、配电箱安装和等电位安装等缺陷,给班组长提出响应的预防措施.同时经常在现场为他纠正错误,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案,并及时与土建施工队进行协商,以免影响到整体工程进度,对需要做隐蔽验收的工程及时通知施工队及时整改。严格要求班组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三.原材料控制与资料归档

于是下定决心要把这项工作做好。为了避免工程原材料浪费或流失.对各施工班组交代了材料的充分合理利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对进入现场的所有的水电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同时对施工图纸在没有改变设计意图的情况下对电气、给排水施工图纸线路和管道进行线路的走向二次设计,节省材料。

并且及时找甲方、监理工程师签字盖章,材料做到及时、准确的收集材料合格证、进行材料试验、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质量验收、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从而做到施工资料各检验批、分项分部、隐蔽验收、材料试验的日期能够与实际施工日期相吻合,满足施工资料的要求。

四.安全文明施工

每周一对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电、文明施工进行检查,根据项目部安全指示精神。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段时间我最大的收获是:

1对各样板房的质量控制;

2减少本专业与其它专业的交叉作业面;

3控制现场材料浪费;

4提高了施工现场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五.工作中最大不足:

1对各班组的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不够力度;

2对班组工人的素质化管理不到位;

3有时候缺少对各施工班组长的惩罚力度;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学分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015-01

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大多是以面向施工一线技术岗位就业为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施工一线技术岗位则要求建筑工程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及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当前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则都以培养学生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求零距离对接为最终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就成为所有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及全部任务。

根据现有的教学体系和各自实训条件,各个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都会根据本专业开设课程所对应的岗位能力目标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用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并不是每个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考核都落到了实处。有相当一部分都将实践教学最终培养目标未能完全实现,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流于形式,致使学生岗位技能培养目标不能实现。

当然,这样的现状并不是说明各高职院校要求不够严格,也不是说某位教师责任性不强,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管理考核制度。要培养与施工一线技术岗位能力需求零距离对接的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则必须根据现有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现有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现有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多数以男生为主。这些学生,被高职院校录取时,高考成绩一般都只是高出各高职学院录取分数线10分到30分。因此,他们的理论学习基础以及理论学习方法都不是十分出色,并且,学习自觉性和自律能力均相对较弱。相反,这样的学生,其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却十分浓厚。这样的学生,在实践教学期间,如果没有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及标准,他们则会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作业为目标,对于个人技能的熟练掌握就会放松,更有甚者在实践教学期间放松自我约束,逃课、抄袭等现象屡见不鲜。

现有建筑工程类专业的高职院校都是以学年制进行教学,每学期开设相应专业课程,每门课程大多都设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教学内容。理论课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实践课程则由相应的专业课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予以考核。最终,根据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平时表现、实践考核成绩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本门课程是否合格。这样的考核体系,对于突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要求的高职学生而言,则显得有些欠缺。

针对这样的学情,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到导向教学法,即信息收集―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操作―检验校正―总结评价五步实施实践教学。例如:在理论教学部分完成信息收集的主要部分,留有一定的课外信息要求学生自主收集;在实训前夕,应使用一定的学时制定实训计划。在初期,学生应在教师的参与下制定计划,到后期学生掌握此工作流程并具有了相对独立制定计划的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制定计划,然后交老师审查;确定计划无误后,做出决定进行实际操作;检验校正时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参与,互相检查;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评价,让学生清楚此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进而为下一此实训积累经验。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工作能力,为学生技能与工作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针对现有教学体制改革,首先应该明确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在学生综合考评中予以凸显。并且和理论笔试考核相同,设置相应的补考、清考环节。其次,打破原有的课程总体学分制的束缚,将原有的课程学分一分为二,理论考核合格取得理论学习学分,实践技能考核合格取得实践学习学分。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考核以30%―40%的比例,分解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当中去,从学生理论学习成绩和实践学习成绩中体现。最后,实践教学考核应制定明确的考核目标及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这样,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练习就会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目标也能落到实处,从而完成既定的人才技能培养目标,实现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的。

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教学认为,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在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应用性人才。第二,深入国家大、中型建筑工程公司、监理公司等企业,对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对就业岗位进行分析,当然也不可忽视有市场优势的小型企业,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岗位,围绕能力培养把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块。第三,注重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双证制”,加强职业能力考核。在加大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双证制”,即在获取文化素质证书(含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的前提下,学生毕业前还应获取土建施工员、土建造价员、材料员、质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和钢筋工、混凝土工、抹灰工建筑技能上岗证书。为毕业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并且在较短时间内能够顶岗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福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39-40.

第5篇

1.施工员岗位主要工作:现场施工管理及资源管理;现场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现场技术指导、施工过程控制;现场的施工准备,测量标志保护,进场材料检查;填写施工原始记录、隐蔽工程验收检查记录及施工日志。2.技术员岗位主要工作:参加施工调查、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进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督促班组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主持竣工技术文件的编制。3.测量员岗位主要工作:制定与施工同步的施工测量方案;测设建筑物的控制桩、水准点;实地校核红线桩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线投测及标高测定;测量控制线投测及标高检查;测量数据记录与整理。4.资料员岗位主要工作:工程项目资料收集与管理;工程技术档案的编制与管理;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工程计划、统计的管理;竣工资料报送;工程档案移交。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素质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面向建筑业的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咨询等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岗位。

2.人才培养素质

(1)思想品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结协作精神;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2)知识文化素质学习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法学、历史和文学。学习数学、英语、写作、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为从事本专业必须的计算机基础、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材料、建筑力学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一般房屋结构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土建工程预算编制的专业理论知识、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的编制知识、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工程绘图的基本知识。(3)专业技能素质具有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能力、编制测量方案能力、建筑施工测量能力、编制施工技术方案能力、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能力、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能力、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能力、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能力、编制测量方案能力、建筑施工测量能力、编制施工技术方案能力、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能力、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能力、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能力、编制工程量清单报价能力、编制工程造价文件能力、编制工程技术档案能力、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能力、建筑工程安全控制能力。(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积极的心态,健全的心志,良好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具备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度的行为反应,勇于接受挑战的勇气和快速融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

为了迎合建筑企业的人才需求,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要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采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训教学、企业实践教学三者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同时,考虑东北地区冬季不宜施工的特点,采用“1.5+3个0.5”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为:第1~3学期(1.5),职业基本能力培养阶段:在学校进行德育课程、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基本应用技能的训练。第4学期(0.5),职业专项能力培养阶段:上半学期在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职业技能实训,下半学期和暑假到建筑企业进行带薪的生产实习。第5学期(0.5),职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段:1-6周在建筑企业进行带薪生产实习,其余时间返回学校,总结实习中的问题,补强学生欠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第6学期(0.5),职业个性能力培养阶段:1-6周进行按工作岗位的毕业设计,分为施工方案、测量方案、工程内业;其余时间在建筑企业进行带薪毕业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职业个性能力,并实现预就业。

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本专业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基于广泛深入的一线施工企业调研,明确学生毕业之后从事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归纳相应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选择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以真实建筑工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岗位工作要求,参照建筑工程技术员、资料员、造价员、测量员及建造师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资源,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

五、教育改革的制度保障措施

为了深入全面的进行专业教育改革,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搭建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1.强化校企深度合作的保障机制

(1)建立组织机构1)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建立由专业建设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专家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小组,负责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落实课程建设、学生就业等工作。2)建立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建立由系主任、专业带头人、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专家等组成的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共商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大计,对学生就业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校企合作交流进行指导、咨询、协调和帮助。(2)健全和完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制度1)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例会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协调学校与企业之间在合作过程中的问题,落实具体合作事项。2)校企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实施管理办法,明确在产学研过程中工作量的计算和有关利益分配的办法,保证产学研工作顺利开展。3)校企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完善生产、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制定实训设备管理条例,制定实训设备操作规程,建立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安全公约,确保学生实习实训顺利完成。4)校企共同制定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解决兼职教师的职称评聘问题,保证企业兼职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均满足要求。

2.强化校企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

第6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突出“工学结合”,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等。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工学结合模式有很多优点,也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向何处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要问题。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合作教育的经验,在全国一些高职院校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工学结合“一头冷一头热”,相对学校而言,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怎样才能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企业岗位工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为学生安排顶岗实习困难,怎样才能避免学生实习“放羊”?对学校来讲,还有一个实习成本问题,实习点多面广,要增加许多教学、管理、协调的工作量,加大开支;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的安排,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企业专家、技术能手的资源等等。

由此可见,工学结合的难点在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能否找到共同的目标、利益及动力。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发展思路

“如果说校企合作是体制、是基础,那么工学结合则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由此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改革”。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陈解放说。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要以校企融合、主动服务、开放合作的办学理念,有效突破校企合作的难关,充分体现“行业、企业和学院共同参与”,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因此,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体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三、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

1.毕业生就业单位及职业岗位分析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企业、建筑装饰工程公司等,培养面向建筑工程生产第一线的“懂技术、会施工、能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主要包括: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试验员等,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安装、设计、管理等相关技术及管理工作。

2.目前校企合作及教学改革情况

我们通过对岗位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分析、工作任务分解、整合、序化,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了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把实际的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开发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多个学习情境,有针对性地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实施行动导向教学,采取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多媒体手段、虚拟仿真手段、网络教学手段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由虚拟到真实,由学校到企业,融学习过程于真实工作过程中,体现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教、学、做合一,师生间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当前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还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彻底打破知识传统性的学科式课程体系,没有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还缺少适应工学结合的职业性教材;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兼职教师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实验实训场所还不能完全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增建和改建融教学、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具有职业氛围和生产环境的实训基地。

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模式构建的理念

基于上述人才培养现状,我们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产、学结合为手段,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理念,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采取项目、案例、构件作为载体,形成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应用、加强能力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思想。

2.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

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2”)进行专业理论教学、课程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第5学期,利用半年(“0.5”)时间在校内建筑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方向或者是具有真实情境、仿真效果的综合技能的强化训练,并进行校内职业岗位技能培训、考核、鉴定等,使学生至少获得一个职业资格或岗位证书;最后半年(“0.5”),学生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或其他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通过这种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工学结合为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建设的全面改革。

3.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措施

(1)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学历、轻能力,重书面考试、轻实际操作,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近几年我们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相应调整,完善了由课程训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毕业顶岗实习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突出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探索了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全真模拟、顶岗实习等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

(2)不断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加强实习实训工作

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是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证。我院现已建成校内建筑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土建实训中心、建筑装饰实训中心和工种实训场等,建成了建设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已初步形成具有教学、生产、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社会技术服务等功能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全满足教学、培训、职业鉴定的需要。

(3)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优化工学结合环境

①选择了一批生产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适合学生顶岗工作,又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大中型建筑企业作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保持与建筑行业的紧密合作关系,使工学结合更加规范。

②继续发挥与大中型骨干企业联合办学、委托办学的途径,积极筹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聘请企业专家、技术负责人参加,吸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并参与教学建设和管理,加强对产学研结合的组织与管理,以适应学生就业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一线的需要。

五、结语

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为企业提供了高技能型人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生“多赢”局面。同时,高等职业院校更要自己有所作为,发挥教学资源、师资等优势,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积极主动服务社会,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共同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产学研结合”和“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 仪器 理论知识 误差范围 数据处理

建筑工程测量是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场地平整、土方开挖、基础主体放线、二次结构等全部过程,而且在每一过程中都显得举足轻重。作为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学好建筑工程测量是能在施工企业中立足的重要条件,特别是施工现场的一些工作岗位,比如施工员、监理员、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测量是他们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目前,对于测量这一项技能,国家有推行测量放线工这一特殊工种,足见对这项技能的重视。在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省级的测量放线比赛,以赛促学。这些都体现了开设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工作,我总结要学好建筑工程测量,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熟练掌握测量仪器

建筑工程测量主要涉及到的仪器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钢尺、线锤等。要熟练掌握各个仪器的操作步骤,更主要的是将每一步骤的技术要点准确做到位,这样才能保证所测量的结果准确。以光学经纬仪为例,操作步骤为对中、整平、瞄准、读数。说起来只有四个步骤,很简单,其实不然。在这四个步骤中要真正做好有很多细节点。在安置仪器时要使三脚架的中心点大致与测站点重合。三脚架高度在测量人员的胸部以上、下巴以下,撑开的面积大小要适中,表面大致要水平。对中过程中,要将测站点用醒目的颜色或物体给标志出来,粗对中时通过光学对中器可以较容易发现测站点。粗对中做好后,打开连接螺旋进行精确对中,直至符合光学对中的允许误差在1mm内。整平分为圆水准器整平和管水准器整平。圆水准器整平是通过伸缩三脚架的高度来整平,圆水准器泡在哪边说明哪边的位置较高,与之相对应的脚架进行伸缩。管水准器整平通过三个脚螺旋进行调节,先选其中两个脚螺旋作为一组,转动管水准器与之平行,通过左手大拇指法则使管水准器泡居中,旋转90度,用第三个脚螺旋使管水准器泡居中,再旋转90度,检查管水准器泡是否居中。若居中说明管水准器整平已做好;若没有,此步骤重来,要重新选另两个脚螺旋为一组。管水准器整平后要回过头看看对中有没有偏掉,圆水准器泡是否还在中间位置,当三个部位都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骤。瞄准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去瞄准目标的底部,而且要用竖丝去夹住目标。读数过程中要认真读数,最后一位要准确估读。整个操作过程中有很多的注意点,对应于每一种仪器都要达到每一步骤的准确性,才能保证所测量的数据准确性。

2 测量数据的正确处理

掌握建筑工程测量数据的正确处理方法。每一个操作过程都会产生一个或几个测量数据,要求对这些数据进行正确保存与处理。对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不可随意涂改,确有需要进行修改数据的,要在原来数据上划一横线,在边上写上正确的数据,保证格式的正确性。对于后期的数据处理要认真对待。对于原始数据首先要进行判别其是否在容许范围之内,在其容许范围之内,再进行下一步计算。要掌握内业计算处理的正确方法,要理解其内业整理的真正意义。再按计算要求一步一步进行,每个步骤都要认真进行验算,看其是否符合要求。

3 学好理论知识

要真正理解理论基础知识。实践操作中任何一个步骤都要从理论出发,有了理论的根据,可以使测量中的问题都能有依据,所有的问题就有办法解决。

以高程测设为例,当实际工程中需要多次转点进行高程的测设。由于需要多次测设,一旦理论知识欠缺时,就会在后面的测设中容易搞混,这样对于结果的测设是很不利的。学好理论知识后,这些问题可以轻松解决。在运用了水准测量原理后,所有的过程都变成了简单的HA+a=HB+b,通过知道其中三个量去求解未知量。有了理论的支撑,可以使测量当中节省很多时间和步骤,也提高了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另外,通过加深理论的学习,可以使测量过程中产生许多不同的方法,并且可以验证其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可以提高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可以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更好地进行沟通;可以避免产生一些理解上的矛盾,从而形成对建筑工程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加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的放心度、认可度。对施工企业会产生正面影响。反之会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时间,对工程的建设不利。

4 控制测量的误差范围

控制建筑工程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首先要了解误差方面的基础知识。何为误差:误差指的是观测值与理论值之差。引起误差的原因包括观测者、测量仪器和工具、外界条件的影响三方面因素,以及误差的分类及其特征。对于建筑工程的验收范围不同,位置不相同,误差范围要区别对待。建筑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要与工程实际条件和施测方法相结合,合理地确定测量误差及施工误差、控制点误差关系,既要满足施工的需要,又要经济合理。建筑物多样化的艺术造型,给施工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精确分析的基础上,寻求更合适的放样方法是施工测量的重要环节,这样要求测量人员要对容许误差有更深刻的认识。

5 目前施工测量人员现状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部分测量员都年龄偏大,并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学历不高,文化知识水平不高,最缺的就是理论知识的积累,优势是在工程中实践操作多而积累的丰富经验。这批测量员只会按照以前最通用的方法进行测量,对于一些新型的电子经纬仪、全站仪还不能较好掌握并使用,不能用最新的方法,结合最新的规范,处理测量结果。先进仪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很多先进的仪器都要依靠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测量,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显得更加必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人越来越多,理论知识的普及有很多渠道,相比之下,在艰苦的施工现场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提升能力,要困难得多。

6 学好测量知识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测量的学习要把握好时机,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学到更多、更有效的知识,要珍惜每一次实践的机会,掌握每次课的精髓,在空余时间多加练习,多思考、多钻研各种仪器。特别是在目前施工企业中,大部分测量人员在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下,要抓好时机,学好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毕业后步入社会工作时,与目前工作人员比经验明显不足,就要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他们竞争,体现出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争取有一个更好的工作岗位,在一个稳定的岗位发挥自己扎实的专业技能水平。

对于学好建筑工程测量要认真学好建筑工程测量的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对于测量的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深入学习,打好各项基本测量知识基础。要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要将各项知识点理解透彻。认真对每一项知识点进行回顾、统计以及更深一层次的理解、掌握,将每一项知识点进行总结,要总结出其重点及其相关联的要点。对于仪器方面的掌握要在课余时间勤加练习,对于每一步要点必须做到位才可进行下一步。先练习使其达到精度要求,在达到精度要求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时间上的加强训练。对于内业方面的整理要将每次测量的结果进行总结、计算。按照整理步骤一步一步进行,力求所计算的结果符合要求。

除了以上所述,干好建筑工程测量还要具备认真、细心、有恒心和能吃苦耐劳的特点,这些都要在建筑工程测量学习过程中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吴杰.论《工程测量学》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甘肃科技,2010(24).

[2]于银霞.浅谈《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方法[J].中国西部科技,2010(26).

[3]赵威成,张红华.浅议如何提高工程测量教学质量[J].矿山测量,2009(06).

[4]侯敏.结合地学专业特点加强“测量学”野外实习环节[J].中国地质教育,2005(03).

第8篇

根据现有的教学体系和各自实训条件,各个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都会根据本专业开设课程所对应的岗位能力目标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用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并不是每个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考核都落到了实处。有相当一部分都将实践教学最终培养目标未能完全实现,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流于形式,致使学生岗位技能培养目标不能实现。

当然,这样的现状并不是说明各高职院校要求不够严格,也不是说某位教师责任性不强,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管理考核制度。要培养与施工一线技术岗位能力需求零距离对接的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则必须根据现有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现有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现有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多数以男生为主。这些学生,被高职院校录取时,高考成绩一般都只是高出各高职学院录取分数线10分到30分。因此,他们的理论学习基础以及理论学习方法都不是十分出色,并且,学习自觉性和自律能力均相对较弱。相反,这样的学生,其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却十分浓厚。这样的学生,在实践教学期间,如果没有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及标准,他们则会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作业为目标,对于个人技能的熟练掌握就会放松,更有甚者在实践教学期间放松自我约束,逃课、抄袭等现象屡见不鲜。

现有建筑工程类专业的高职院校都是以学年制进行教学,每学期开设相应专业课程,每门课程大多都设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教学内容。理论课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实践课程则由相应的专业课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予以考核。最终,根据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平时表现、实践考核成绩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本门课程是否合格。这样的考核体系,对于突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要求的高职学生而言,则显得有些欠缺。

针对这样的学情,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到导向教学法,即信息收集—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操作—检验校正—总结评价五步实施实践教学。例如:在理论教学部分完成信息收集的主要部分,留有一定的课外信息要求学生自主收集;在实训前夕,应使用一定的学时制定实训计划。在初期,学生应在教师的参与下制定计划,到后期学生掌握此工作流程并具有了相对独立制定计划的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制定计划,然后交老师审查;确定计划无误后,做出决定进行实际操作;检验校正时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参与,互相检查;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评价,让学生清楚此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进而为下一此实训积累经验。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工作能力,为学生技能与工作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针对现有教学体制改革,首先应该明确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在学生综合考评中予以凸显。并且和理论笔试考核相同,设置相应的补考、清考环节。其次,打破原有的课程总体学分制的束缚,将原有的课程学分一分为二,理论考核合格取得理论学习学分,实践技能考核合格取得实践学习学分。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考核以30%—40%的比例,分解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当中去,从学生理论学习成绩和实践学习成绩中体现。最后,实践教学考核应制定明确的考核目标及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这样,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练习就会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目标也能落到实处,从而完成既定的人才技能培养目标,实现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的。

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教学认为,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在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应用性人才。第二,深入国家大、中型建筑工程公司、监理公司等企业,对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对就业岗位进行分析,当然也不可忽视有市场优势的小型企业,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岗位,围绕能力培养把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块。第三,注重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双证制”,加强职业能力考核。在加大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双证制”,即在获取文化素质证书(含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的前提下,学生毕业前还应获取土建施工员、土建造价员、材料员、质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和钢筋工、混凝土工、抹灰工建筑技能上岗证书。为毕业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并且在较短时间内能够顶岗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福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39-40.

[2] 陈曦萌.“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的沿革及内涵[J].职业技术教育.2006.(22):11-14.

[3] 陈西兵,杨 柳.高职教育的新模式——行动导向教学初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017-01

在职业院校中,大多数新生虽已选定了专业,但并不了解它、热爱它,不知如何去学习;对于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要求,更是一片茫然。他们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上,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学生在上实训课中出现诸如马虎、不求甚解、怕动手操作等不良学习习惯,从而引起学习困难,学习成 绩下降。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职业院校学生对电子实训课的学习。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在人的学习、工作及一切活动中起着动力作用,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当个人的兴趣跟一定的职业相联系时,就变成了职业兴趣。培养职业兴趣无疑对学生择业和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学生快乐学习的源泉。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激发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电子实训课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培养学生对电子实训课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实训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学习,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上好第一节课

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系列集团效应或首因效应。所以教师在讲第一节课的绪论部分时,一定要密切结合教材,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该学科的产生、发展、应用及对未来发展前景产生的影响。教师尽量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讲课语言要有节奏感,要有启发性、要鲜明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多讲解此门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可以有效地诱导学生探索电子课程奥秘的欲望。

二、更新教学理念,先实践后理论

对职业院校学生,在实训中应采取:先动手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再辅之以理论去指导实践,学生就会对实训课学习产生兴趣,而且对所讲的知识容易理解。例如:现代电子电器、家用电器中,大量采用发光二级管作为电源指示灯,我们在电子实训课中可以先给学生一个这样的小实践:先给出发光二极管构成的电源指示灯电路图,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实物去安装此电路。学生在安装过程中不仅需要了解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指示器件的优点,而且要掌握发光二级管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并会用万用表去测量它的极性,同时也要掌握电路中限流电阻的要求和阻值测试。通过这个小实践的展示平台,才能让学生更深刻的去理解与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继而培养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三、加强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建立电子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通过制作简单的电路(如声控灯、门铃、防盗报警和双联灯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制作内容要从简单到复杂,从知识性到创造性。制作时,注意选择电路,充分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对于实验中出现的故障,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查找其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维修技能。制作结束后,可把做的好的产品拿到校橱窗进行展示,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产生良性效应。在维修教学实践中,可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电器维修入手,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随着维修经验的积累,可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义务维修,提高其技能和社会适应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四、引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对于电子技能操作而言,最有效的手段是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投影仪等。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以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地进行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去网上搜索相关知识网页,了解电子行业发展况及相关知识,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媒体技术在电子实训课堂教学中可以合理利用视图表达各种元件及电路图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例如:在学习半导体器件的导电原理时,半导体内部电子与空穴的流动过程可以生动形象的用动画来表示,其结果完全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所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大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

当前的一些实验,很多都是基础实验或验证性试验。例如,实现设计好的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电路,甚至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也都有详细叙述。这样在实验中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有限。学生就会对实验失去兴趣。电子实训课的综合性试验和研究性试验,它首先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不仅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各种相关的仪器对元器件进行测试,了解掌握各种元器件的技术参数,而且要计算出其在电路应用上的数值,完成自己设计的电路图稿。其次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要通过认真地设计、制作、安装、调试,全面了解和掌握整个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及产品制作过程的具体环节,要仔细分析实验原理,过程,结果,总结教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的讨论内容也可作为实验改进的素材。最后真正使学生从原有的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值得研究的科学。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工作的对象不是物体而是时刻在变化、时刻有信息反馈的人。兴趣培养是学生实现自我创造力的基础,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教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职业院校教师在电子实训课教学中应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其兴趣,激发其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