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3 17:55:46
导语:在价值观心得体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新媒体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渠道
相对于传统传播媒介,新媒体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局限,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学习理论知识、了解各种价值观念,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人们使用网络等新媒体的时间逐步增多,而用在其他传统媒体上的时间却有逐步递减的趋势,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来源,其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站新闻、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等功能促使网络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交流、娱乐方式,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使其成为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渠道和新平台。
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更立体、更鲜活新媒体的话语表达和传播方式,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频等多种形式,生产更加立体、更加鲜活、更富个性的产品,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各自作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实现1+1>2的作用。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就是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取新媒体之长,补传统媒体之短,改变传统媒体内容上的模式化,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发挥好传统媒体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把传统媒体原创内容、权威信息、言论评论、深度解读向新媒体延伸,生产适应新媒体特点的精悍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新闻产品,在融合发展中主导舆论,发挥主流媒体的主渠道作用。此外,加快创新内容生产机制,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内部流程再造,推进采编流程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和全媒体内容采编融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一次制作,多种生成和立体化传播。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即时亦及时信息时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产力。由于传统媒体节目制作需专业采编队伍,信息内容层层审查等,往往在传播时效上滞后。但是,传统媒体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具有比较专业的制作团队和管理机制,信息传播正规严谨并具有较强的公信力等。与之相比,新媒体信息可随时随地和分享消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时效上即时及时。新媒体综合平台多样化,融合了可移动网络、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服务设施,打通了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界限,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即时向外信息。
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分众化、互动化
党的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了新部署和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行动遵循的准则。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党的十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而凝练,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了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和共识指明了方向。“三个倡导”顺应世情民意,最大限度地代表了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人们的价值诉求。
党的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一高度概括,不仅深刻揭示了处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全国人民广泛认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载体,意识形态不去占领网络媒体的主阵地,就等于自动放弃了思想理论武装这一强有力的工具。正如所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的服务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如何有效利用网络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抢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网络阵地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基于此,重庆邮电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郑洁博士等人的《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一书,正试图解决当前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等问题。该书作者长期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中国化的教学与研究等工作,对相关问题有着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深刻感悟。围绕着“如何增强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这一重要任务,作者紧紧抓住网络媒体等现代传播方式的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政治学、传播学、信息学、文化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的三重维度来构建全书的基本框架。首先,侧重于历史考察的维度,探讨互联网的产生与网络媒体的兴起。其次,侧重于理论概括的维度,梳理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问题,分析、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科学表述,阐述网络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内在关联。再次,侧重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维度,结合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探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具体方式、有效机制和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和管理的途径,对如何推动网络媒体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一书的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该书不拘泥于现状的概括,而是从历史考察的维度,深入探讨互联网的产生和网络媒体的兴起与发展,并以此作为厘清相关概念、分析成因和影响、探讨具体对策和路径的基础。通过简要梳理互联网的产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分析了网络传播的特征和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媒体的含义、类型、优势与特征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和归纳;通过对网络媒体的发展历程、现状并与传统媒体进行对比,进一步厘清了网络媒体的功能及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双重影响,这为我们从宏观上把握网络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内在关联、网络媒体为什么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兴载体、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方式等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前提。
第二,该书不拘泥于概念、理论的阐述,而是将概念的阐述及其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结合起来展开探讨。首先,作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厘清了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问题;其次,结合当前学术界和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分析、概括、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科学表述,并从“网络媒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兴载体”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媒体的引领和指导”两方面来展开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还论述了网络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性。
第三,该书不拘泥于具体对策和路径的空谈,而是侧重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维度,探寻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路径等相关问题。作者以网络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关联性为基点,结合网络媒体发展特点和优势,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经验来探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具体方式、有效机制以及如何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和管理等具体问题。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以及为营造一个优良、洁净、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空间提出了具有启迪意义的见解。
学校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24个字落实到学校培养学生的“6心”、“5习”之中,并以“6德”为载体切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幸福快乐的成长。“656”工程即:“6心”:孝敬之心――落实“爱国、文明”;友爱之心――落实“和谐、友善”;诚信之心――落实“诚信”;励志之心――落实“富强、敬业”;自省之心――落实“民主、平等”;守法之心――落实“公正、法治、自由”。“5习”: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安全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落实到德育的六大板块(“6德”)当中,通过开展幸福成长俱乐部活动,处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熏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通过“6心”教育,培养学生十二大品质,即:孝敬之心――培养尊老爱幼、举止文明;友爱之心――培养团结友爱、和谐互助;诚信之心――培养诚实守信、乐观自信;励志之心――培养持之以恒、热爱劳动;自省之心――培养乐学善思、自理自立;守法之心――培养珍爱生命、公平公正。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一、日常养成:消除悬隔――习德
1.开展幸福班级文化建设。从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要求班级师生共同制定班训、班风、班歌、班徽,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制定和完善班级幸福公约,让学生导之以行,使各班的管理更有成效。
2.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我成长”活动之“争当星级幸福班级”活动。结合“五星班级”评比活动,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随时发现问题,给班级下发幸福提示卡,督促学生及时改正不足。每周进行小结,颁发五星,并进行累积积分,获得星级的班级在教室外的展示板上贴上表示级别的红星。学期末根据班级获得的积分排名情况评选出幸福班级,在开学典礼上进行颁奖。争当星级幸福班级活动的开展,使全校形成了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学校根据“6心”、“5习”内容制定学生幸福成长一日常规(学校篇、家庭篇、社会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我成长”活动之“争当星级幸福好少年”活动,班主任结合一日常规的内容及班级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争星标准,并设立评星台,对符合标准的学生颁发红星,在每周晨会时间,各班分组对学生一周的表现进行总结,评星。并累计学生获得红星的多少,晋级1~5星级学生。对于获得星级的幸福学生以学校颁发喜报、奖状、荣誉证书等形式予以奖励。每学期的开学典礼获得3星级以上的同学都能够走上领奖台,由校长亲自颁发荣誉证书。此项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热情,表现优秀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非常喜欢这项活动。
二、课堂生成:春风化雨――滋德
充分发挥班会、队会的作用,学校分年段确定不同的班、队会主题,通过班、队会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6心”、“5习”,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文化引领:建德育场――润德
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文化,从学校的校风、师德建设、厅廊文化建设等处处凸显德育场育人的效果。学校的大屏幕循环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每两周出一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的黑板报,校园幸福广播电台每周播出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广播,幸福电视台每月播出一期,校园网定期上传有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的经验和做法等。
四、主题活动:抽象具体――养德
1.开展“与经典同行”古诗词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提出学生在校六年要会背诵173首古诗、20首宋词、20首元曲以及论语经典内容10段。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校本课程经典诵读验收展示活动”、课本剧展演活动等深受学生的喜爱。
2.深入开展“三爱”、“三节”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做节粮、节水、节电的小能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承优秀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突出抓好学雷锋活动,将学雷锋活动落到实处,让学雷锋成为学校的常态工作。
4.推行鞠躬礼。每天早上学生进入学校时要向值日领导、老师行鞠躬礼,当天见到老师第一面要行鞠躬礼,见到同学要互行鞠躬礼问好,遇到来校客人要行鞠躬礼,学生上学或回家要向父母行鞠躬礼。通过行鞠躬礼,让学生学会感恩。
五、家校互动:齐心协力――生德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为了更好的与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开展了幸福家长学校活动:学校每月下发“致家长一封信”,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更好的协助老师教育好孩子。有效开展幸福家访活动。成立家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家访工作计划,全体教师每月进行一次家访,做好家访记录,并拍照留念。每学期开展感恩父母活动,教育学生要关心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父母。每学期举行幸福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每学期召开幸福家长会,对家长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让家长感到开家长会也是一种幸福。学校领导定期为校级家长委员会做讲座,指导家长更好的教育孩子。
六、校社联手:形成合力――助德
作者:再乃甫 买买提江 阿布都外力·努尔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 心衰 肺心病
本文浅析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衰的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医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专业煤矿医院,患者大多数是煤矿工人。我科住院患者绝大多数都有II期矽肺病史、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心病,其中90%以上的患者患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心力衰竭方面,我科一般制定的治疗方案和原则是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和改善肺心功能,具体方法是应用抗生素,解痉、化痰、平喘及呼吸兴奋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维持量的强心甙。目前常用的血管扩张剂是酚妥拉明,强心剂中的地高辛片0.25mg或0.125mg,必要时隔日静推西地兰针剂,50%葡萄糖注射液20ml+西地兰注射液0.4mg。使用以上方法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但部分患者病情并未好转,特别是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呼吸和肺功能尚可,肺部感染基本上控制)的患者。
近2年来,我科选了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力衰竭、心功能4级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35位患者的肺功能尚可,肺部感染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在治疗当中,在原则上使用了大剂量硝酸甘油和大剂量强心甙后,获得了满意疗效。下面具体讲其中1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塞买提,男性,维族,72岁,退休工人,以气短心悸伴双下肢水肿1周为主诉住院,同时不能平卧,胸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尿量少,咳嗽咳痰(白色粘液样痰),食欲欠佳。
查体:一般情况欠佳,急性痛苦面容,端坐呼吸,口唇紫绀明显,颈静脉怒张,肺气肿征阳性,双肺可闻及痰鸣音,未闻及水泡音,心音弱,心率140次/分,律齐,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脾未触及,双下肢高度水肿,入院时查血常规:WBC13.1×109/L,RBC4.0×1012/L,Hb170g/L,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右心室肥大,血电解质正常,血、肝、肾功及血糖正常,胸片未拍,因患者病情重,既往有II期矽肺病史,慢支病史10余年,肺气肿病史5年余,慢性肺心病史2年余。诊断为:①II期矽肺合并肺部感染,②阻塞性肺气肿,③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功能4级。
(2)治疗方法
口服双氢克尿噻片25mg,卡托普利25mg,安体舒通40 mg,各一日3次,克咳胶囊3粒,博利康尼片2.5mg,各一日3次,间断低流量吸氧,卧床休息,5%葡萄糖注射液200ml+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一日2次,5%葡萄糖注射液200ml+盐酸多巴胺注射液20mg+多巴酚丁胺注射液40mg,一日1次,5%葡萄糖注射液200ml+氨茶碱注射液0.25g,一日1次,0.9%生理盐水注射液150ml+头孢唑林钠注射液3.0g,一日2次,必要时或隔日静推速尿注射液20mg,连用2天呼吸兴奋剂及西米替丁针剂,50%葡萄糖注射液20ml+西地兰注射液0.4mg上午静推1次,晚24点口服地高辛片0.25mg,治疗3天后病情好转,心功能基本上恢复正常,心率88次/分,心音有力,双下肢无水肿,治疗第4天后减量,一组硝酸甘油加上午或隔日静推1次西地兰针剂0.4mg,于每晚口服地高辛片0.25mg,该患者用强心甙前后一直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0%氯化钾8ml,一日1次,复查电解质正常,未出现并发症。
2 体会
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功能衰竭当中使用卧床休息,吸氧,抗炎,利尿,扩张血管改善肺功能后未纠正心力衰竭时,才考虑用强心甙中常用的西地兰和地高辛片,毒K,西地兰针剂24小时内总量为1.0~1.2mg,地高辛片24小时内总量是2.0~2.5mg。强心甙是改善心功能的最好药,一般常用血管扩张剂,酚妥拉明,它是一种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气道阻力,从而改善通气功能,对改善心衰有良好作用,酚妥拉明引起快速心律失常,与强心甙的不良反应和毒性类似,两药合用时,可加剧不良反应和毒性,故换用了硝酸甘油,此药具有直接松弛平滑肌作用,尤其对血管平滑肌作用更明显,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未引起心律失常,无毒性作用。应用强心甙前要特别注意毒性反应,35位患者未出现强心甙的毒性反应,本人考虑:(1)用强心甙前换用硝酸甘油;(2)用药前中后,保持血钾的正常状态;(3)心衰纠正前,每日必须开2个静脉通道,一个通道专门静滴血管扩张剂(12小时),另一个通道静滴其他液体,使用这种方法静滴药物特别是三种药物(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同时进到血管后促进心脏排出量,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症状改善快,疗效满意。
参 考 文 献
[1]陈灏珠.内科学(高等医学院校教材)[M].1990年11月第三版,第7次印刷.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人才培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30-02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当今社会,广大的社会公众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的使用,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和潜在的投资者。股东使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评价,政府部门依据会计信息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潜在的投资者用其评价企业的价值,等等。可以说,现如今,会计信息关系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会计信息的质量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对于直接提供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被人们所看重,包括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诚信为本,遵循准则,不做假账”。那么,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会计人员,是我们会计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结合核心价值观对如何培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会计人员作以下探讨。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概述
一般认为,“价值观是对事物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形成于人们的实践过程,又反作用于人们的实践,是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观念的总和。一个人的价值观源于其世界观,价值观是世界观的具体表现,世界观决定价值观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由社会主义的性质、特点决定而逐步形成的人们对事物的根本看法,其具有社会主义属性,体现的阶级性是无产阶级,是人们正确处理个体、主体以及社会需要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结人心,其核心内涵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时刻弘扬以“爱国主义、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到党的十八多次重申其重要性,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和基本使命,以大力弘扬为指导思想,主张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学习中,运用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正气”成为主流,全国上下形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的氛围,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学生当然也不例外,也应当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在大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和具体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简要概括为:“爱国、理想、责任、创新”。爱国是贯穿其中的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每个大学生追求的永恒主题,责任是对每位大学生的要求,创新则是四个中的核心,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的最高层次。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即是践行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二、会计学专业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会计学专业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本人认为应该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会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充分体现。
1.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全面系统掌握会计学基本原理及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培养基础比较扎实、实践能力特强,上岗就能操作,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体现了“爱国、理想、责任、创新”核心价值观,同时强调诚信为本、创新创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体培养要求方面。要求学生在知识上能够了解与理解会计职业及行业相关的职业的政策和法津、法规;具备从事会计学专业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在业务能力上具有会计和审计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会计确认、计量及报告的核心应用能力;具有审计监督、见证及评价的核心应用能力;具有财务分析、控制及管理的核心应用能力。在素质上培养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如何查询资料及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等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
3.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爱国、理想、责任、创新”为标准,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为原则,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专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形成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及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人文社科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交融,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课程体系按照目前大多数教育专家提倡的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及素质拓展五个平台进行搭建。课程设置服务于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而实现并满足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在课程体系中,思想教育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等课程、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经济法等课程、社会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等,几乎每门课程都涉及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的能力。为了会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高校从事会计学教学的教师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出于对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将伦理、道德和职业操守教育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并结合典型案例设计相关的职业操守及核心价值观在线训练课程,培养学生正确与良好的职业发展理念,教给其如何规避职业风险的方法和技巧。
除了在专业教育注重上述内容的教育以外,还要注重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形成教育,每时每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教育学生先要做一个好人,而后培养其成为其合格的人才。人格教育事关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未来生活基本观念的形成,我们一定要重视,同专业教育相比,人格教育的影响有的时候显得更为深远和长远。从事会计学教学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或在其他与学生的交往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教育,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教育,向学生及时传递一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正能量。不仅要教会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迅速融入专业团队,与他人和谐相处打下良好的职业基础。
4.教学内容方面。在教学内容中,一直把诚信教育贯穿会计职业教育的始终。在入学教育课程中,着重介绍会计职业规范中的职业道德一节;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教学中始终强调会计人员诚信的重要性;在会计实务课程中,将不诚信行为作为平时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毕业教育中将“诚信做人”作为毕业留言送给毕业生。另外开设志愿服务课程,培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是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和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赢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志愿服务这种形式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和创新社会的重要载体。志愿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方法。通过培养,良好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友善,传播了文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践行和培养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5.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在教学中,通过案例、情景式教学和对优秀学生事迹的宣传导向,引导学生掌握会计法律知识,自觉遵纪守法,具备抵制违法行为的能力,不断地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树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良好品格。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构建以职业素质为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产学结合、会计从业资格、建设实训基地等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会计理论与会计应用相结合、会计改革与会计发展相结合、强调责任、诚信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在育人过程中,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作为职业素养的标准,不断提高职业素质,使其成为合格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小芳.财经类院校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师,2012,(03).
[2]马文超.会计与会计教育:从整体主义到个人主义[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5,(03).
[3]刘勇.基于“胜任能力”的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探究[J].商业会计,2015,(18).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清洗、消毒供应无菌医疗物品的科室,凡是临床使用过的又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由供应室集中洗涤、消毒、包装、灭菌处理后发放给临床科室,供应中心的工作以“净”出“污”入的形式日复一日进行着,因此,加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与控制院内感染有密切关系,现从控制院内感染的角度,浅谈做法与体会:
①严格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制订正规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工作条理化,制度化,是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益、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保证,严格的执行消毒、清洗灭菌,保养等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院内感染交叉感染的发生。
②消毒供应中心要按功能要求进行合理的设置与布局,并进行规范化管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门诊大楼后方,四周环境清洁,无污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工作间的设置分配明确,划分“三区”,即去污区、物品检查包装区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按由污到洁工作流程,采取强制通行的方式,清洁物品、污染物品,推车均有单独的出入口。
③器械与敷料的回收、运送、分类清洗过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我院手术后的器械放在污物回收车密闭经污染电梯送入消毒供应中心,然后进行分类、清洗、包装、灭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清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酶洗剂,应为水溶性,掌握酶洗剂的配比浓度与注意事项。对于有锈迹的器械应先除锈,再进行清洗保养,对于清洁后的器械可用低纤维絮擦布或95%乙醇进行器械的干燥,不应使用自然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质检组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器械外表应无血迹、锈迹,清洗不合格的器械应重新会去污区处理,合格后方能包装、灭菌,包装间工作人员应认真检查,手洗器械或半自动器械应尽可能的使用烤箱烘干,防止二次污染,清洗后的器械如不能及时配包使用,必须及时灭菌,每次用后的擦布使用后立即清洗或用多酶清洗、消毒并保持干燥。
④重视灭菌的管理,在灭菌期间严格按照灭菌程序,做好灭菌效果的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a、物理监测:每次灭菌均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的温度、压力和时间,观察温度和压力的对应关系是否符合。b、化学监测:采用化学指示胶带和化学指示卡监测,每包灭菌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其长度不少于5cm,敷料包内放置1250化学指示卡,器械包内放置1243爬行卡,通过观察化学指示卡颜色的变化,判定灭菌是否合格。BD试验,每日第一锅空锅进行BD试验,将测试包呈平放,放置在灭菌器底层排气管口处,在132度-134度条件下运行3.5分钟,核对BD测试专用化学指示图颜色变化情况,变色均匀表示冷空气抽完全,不均匀则表示冷空气抽不完全,需要进行干预,及时与设备科联系。c、生物监测:每周监测一次,使用标准生物检测包(内含嗜热脂肪杆菌芽菌片),置于灭菌器排气口上方,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在取出标准试验包指示菌片,经56度±1度培养48h,并设阳性对照组,判断是否合格。d、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在生物PCD中加入第5类化学指示卡,第5类化学指示卡合格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等生物监测结果出来时及时通报使用部门确保医疗质量安全。e、在日常消毒灭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灭菌所有装置的性能,保证灭菌器的安全性能。f、摆放合理,灭菌包不直接接触灭菌器的柜壁及门,最上层灭菌包距离灭菌,尽量做到同类物品同锅灭菌,大包放上层、小包放下层,敷料包放上层,金属包放下层。g、加强消毒员素质培养,消毒员必须双证上岗,定期接受院感知识培训及专科业务知识培训,保证消毒员认真执行操作规范。
⑤无菌物品的存放与管理无菌间有专人管理,人员进入通过缓冲区,二次洗手、更衣、换鞋方可进入,注重手卫生规范的执行力、设计有双门传递窗,实现物品的发放,按灭菌日期先后存放,每日紫外线消毒,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困难学生;学生资助工作
时代剧变,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将打破原来的精英化教育,逐渐开始普及化、大众化。随着高校的学生数量逐年递增,贫困学生数量也随之增多,高校的资助工作成为德育教育中的新课题。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思潮、汇聚正能量,达成一致共识。故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到高校资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的提出决定了社会的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凝聚了社会各界共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充分理解核心价值观体系,深刻掌握其内在精华,用其蕴含的思想意识形态来主导和开展各项工作,将会有章可循,有理有节,也必将是高校工作的创新源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地明确了具体的社会关系,价值目标和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今后时期在发展目标上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上的价值导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道德准则上的引导。通过三个层面的要求,在促使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更加明确了社会的个体,即“人”的发展与定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融合
(一)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性质的本质体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助是教育发展改革中突显的一部分,体现出的问题一是经济方面,二是学习、情感、心理等方面。2007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已经实施资助工作。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劳动者素质,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关注和特殊的关照、关爱。社会主义大学的优越性在于有效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使每年的巨额资助金得以顺利下发。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此来指导资助工作,在思想和实质工作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将切实的政策和正确的价值观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让其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就在身边,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培养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感,将更好地实现高校育人的目的。
(二)开展资助工作的有效办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都很强。资助工作的开展也是一项系统的、有层次的和有针对性的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既要在系统上整体开展,还要在个别上参考比较。同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理解和内化,对社会充满积极情绪等,都能使资助工作和党、政府对此项工作关心扶持的目的和意义相吻合。大学生是复合型的群体组织,受身边人和事的环境影响,其自身的“三观”也体现出有所不同。开展资助工作,认识价值体系的内含和精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寻求出他们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相似处,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切实感受资助工作给他们带来的改变。想困难学生之所想,急困难学生之所急,传递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内涵,将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大认同。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发展前进动力
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随着市场经济化的社会主义不断变化和发展而日趋改变,致使大学生在价值选择方面呈现多样化趋势,变得更现实和直接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在经济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弱势,而将学生资助工作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正确引导贫困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思想等方面充分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方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易形成较强的承受力和顽强的意志力,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地域、生活环境等不同,使部分贫困生生成偏激的心理,对社会持有悲观、否定的看法,怨天尤人、愤世不公、生不逢时,把自身贫困的现状归罪于社会的不公平。
(二)思想方面
正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思想上表现为独立自强。他们不向困难低头,越挫越勇,积极进取,自尊心极强。但其思想上有压力,怕稍微松懈而落后;担心学习成绩不高而对不起为自己欠下债务的父母;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得不到大家的认同,被人瞧不起;担心自己的将来等等。
(三)道德方面
部分学生认为助学贷款虽然要偿还,但不是在校期间的事情,而是毕业以后才履行的义务,而政府资助学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他们不但没有存在感恩心理,反倒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更有甚者,少数贷款学生丧失诚信,出现恶意违约、拒接银行和学校的电话等情况。也有学生在得到款项之后肆意挥霍,使得资助款项失去了真正意义。其不诚实守信的道德行为不但有损个人信誉,同时也使助学贷款工作的持续开展受到了阻力。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运用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
通过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中去。为了逐渐认识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精华,一方面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把体系精华变成自己的表达方式,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不断将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化内涵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通过个别学生谈话、班级会议、年级会议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其思想观念得以转化和提高。另一方面,把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让贫困生感知自己和别人的差别,能够正确看待自身在能力、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认识,逐渐摆正姿态,继续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们把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政策资助变成回报社会的动力。通过接触社会各阶层,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准确及时地改进和提高,更新知识结构,以不断地调整自我,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育人工作
高校资助工作是以贫困生为重点,党和政府的这项资助项目又是一项利民工程,在两者结合的时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华内含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既要把握好科学方向,又要认真落实和贯彻。资助是一项管理工作,必须和相应的活动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育人环节,借此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大爱,激起和唤醒大学生的感恩之心。高校资助工作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的动力方向。两者结合首先发挥了教育的优势,体现了教育公平,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同身受,形成感恩意识,在内心里对自身所获得的恩惠产生认可。其次,要让贫困生明白他们能上大学,是周围所有关爱他们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他们感恩。最后,外化为感恩行动,从而更好地回报社会和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行为。
(三)建立健全资助工作体系的指导思想
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倡导党和政府的内在资助教育目的,同时从学生的自身角度出发,不断完善资助工作体系,故此,高校必须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资助工作队伍。
1.设立大学生资助工作机构。
教育部曾指出:“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关系到高校乃至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范切实可行的高校资助工作机构建设,是顺利开展对贫困生帮扶的首要前提。
2.强化和训练资助工作队伍。
资助工作是由这支队伍进行推广和实施开展的,所以要保证队伍的数量和稳定性,同时注重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培养,树立和发挥资助人员的人格魅力,以此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得到体现,激发此项资助工作的真正教育内涵等。
3.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管理工作制度。
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简单了事,否则高校就失去了惠民教育的意义。资助工作制度化,透明化,制定统一的监管机制,明确资助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划分,让资助工作规范化、程序化,这样才能增强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和公开性。
参考文献:
[1]金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3).
[2]衷华,陈良声.发挥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路径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4).
[3]罗洁.浅谈新时期高校资助工作新举措[J].理论界,2010,(05).
[4]张伟.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04).
关键词:图书馆;咨询服务;新价值;设计思路
1 引言
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在于满足社会信息需求。一是有序向社会传递信息,内容包括文献信息,以及收集文献信息。图书馆尽可能地订购无序的信息世界,使人们可以自由地获取信息。其次,会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库,将配备科技搜索的新网站和服务平台,向特定用户传递信息的深度处理。第三,图书馆是一个公共空间,人们聚集在这里,各种的专家和主题讲座主办的图书馆组织;各种文化展览;大力推广阅读活动,公开信息的窗口,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所有方面;以及各种场合的使用,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体验的质量交换,通过交流获取信息。这种信息是分散的,非有序的零信息,大量的人在实践社会生产活动,而且还需要一般的信息。
2 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新体现
(一)展示用户自我表现需求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个人的需求层次也普遍提高,追求表现自我的愿望变得强烈。虽然在工作岗位上也有自我实现的机会,但并不是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自己喜欢的,都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实现自我价值。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多方面,即使一个人能凭借工作达成自我实现的愿望,也需要通过不同的平台展现自己多方面的价值,需要在不同的场合实现自我。作为社会公益文化机构的图书馆,肩负着为个人提供创造力发展机会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的职能也在不断变化,如今这一使命有了更多的含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践行。
(二)用户自我表现需求的方式
图书馆通过两种方式满足用户自我表现的需求。其一是为公众提供个人表现的平台、条件和机会。如普通公众有艺术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却缺少展示的平台,有了作品却不能给更多的人欣赏,商业性的展馆代价和门槛较高,受众也很有限,而图书馆可以为公众免费提供一个展示书法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的空间;有人有音乐、舞蹈或表演方面的业余爱好,图书馆可以组织艺术团体、开辟表演空间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还有人有茶艺等方面的经验,想要与他人分享,图书馆可以定期组织活动,邀请他们给其他用户传授某方面的技艺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能满足公众的高层次个人表现和成就展示的需求,以及进一步奉献社会的个人愿望。其二,图书馆可以向社会提供激发创意的平台。一些图书馆提供平台,让用户把各种创意工具带来交流、切磋,互相激发创意、灵感。有的D书馆将3D打印引进图书馆,让读者利用这一工具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让用户充分地在图书馆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图书馆与用户充分地互动,将成为图书馆蓬勃发展的动力之一。
3 充分发挥图书馆社会价值的路径对策
(一)注重建筑与空间设计的必要性
图书馆代表图像的区域在很大程度上,图书馆建筑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我们从全世界现有的图书馆建筑,可以反映建筑风格和建筑特色,许多图书馆的建设作为一个古典的建筑在世界传播的人。其次,时代提出了新的概念和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要求的信息,图书馆建筑空间直接影响图书馆和读者的功能效率,我们投入第三空间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社会空间的第三的社会价值,它必须在空间上的空间图书馆工作的设计,使图书馆成为人们学习的最佳场所,交流,休闲时间。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建筑是有特殊要求,在外观上,它不同于一般的办公楼,它的形状应该有文化的魅力,一个好的图书馆建筑,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的外观设计:在室内设计中,必须遵守所需长期保存的文件的缩微胶片和CD,文献资源的条件下,也能满足各功能分区的要求,办公空间,留给用户的各种空间的功能和审美功能设计巧妙。
(二)建筑及空间设计
建筑设计强调功能性、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在这里,我们不考虑技术和经济的项目,侧重于功能和文化艺术。也就是说,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必须在这期间和地方科技水平,为了满足功能要求,注重文化和艺术元素的融合,充分发挥艺术想象的作用,使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在功能方面,强调了建筑设计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一个成功的图书馆建筑将反映一个灵活的空间概念,可以很容易地重新配置各种用途。图书馆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然而,图书馆建筑面积不能无限扩大,不能盲目投建新博物馆,实现灵活的调度功能的前提下,如何改变建筑的基本结构,这需要设计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建筑内部功能和固定框架的应用要求,大房间的零分离的设计原则统一,以确保使用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不仅可以满足图书馆的使用要求,又要考虑未来的需求。其次,图书馆是作为社会存在的第三空间,它的设计应如何适应人们的各种需要。
(三)利用自身资源参与社会发展
图书馆自从向社会开放之后,就一直在利用自身资源满足社会的文献信息需求,为社会公众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和内容在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着,发展到现在,它已经在不断地突破传统的文献提供服务,慢慢地发展了一系列以文献信息资源为中心的的多项服务内容。但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民众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的今天,图书馆若想得到持续发展,还必须强化社会参与,更广泛、更深入地服务公众。新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的功能再造与服务创新奠定了基础,不少图书馆都在积极探索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如何提升自身在知识服务方面的价值,其中一个重要的
途径就是从社区入手,参与到社区的信息共享活动中,使图书馆成为社区居民获取知识、分享信息与沟通交流的平台,使第三空间的服务更贴近公众的生活。比如,当社区在编制发展规划时,图书馆馆员可主动参与其中,利用自身的信息技能搜索、整理有关社区规划、管理的信息资源,并提供给管理者作为参考,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发展规划的调研与撰写工作;社区的工作需要宣传。图书馆可以充当社区宣传的一个窗口,利用自己的实体空间与网络虚拟平台,一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卫生、安全、科普等公共服务信息,另一方面为社区的对外宣传起到桥梁作用,帮助社区在本市甚至全国树立良好的形象,为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悟文献
[1]新常态新指标新方向(2012中国图书馆年会主旨报告)[J].吴建中.图书馆杂志.2012(12)
1.是实施依法治校、依规管理的必然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高校是我国社会的重要事业单位,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必然要按照法律、法规、各类规章制度进行。这是辅导员提升法治素养的第一要义。
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法治和纪律教育的熏陶,逐步建立起法治观念,具备一定的法治素养。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实施依法治校、依规管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这是辅导员提升法治素养的第二要义。
实施依法治校就是要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原则与规定,制定高校各项规章制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在此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也必定具备较好的法治素养。
2.是学生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化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依法治校的进程,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但近年,大学生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责任感下滑,他们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多,违纪违法现象增多。高校的管理服务理念、各项规章制度及这些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等,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已经成为辅导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3.是辅导员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升的本质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从政治、学历、业务三个方面,对辅导员的选聘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当前,就全国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选聘辅导员都能够达到这三方面的指导性要求。2014年4月,教育部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辅导员提出了具备“法律法规知识”的能力标准。但是在实际选聘工作中,没有制定出具体的职业选聘标准,也没有硬性规定辅导员必须要有法学专业背景。现实中,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他们的学科背景比较杂乱,较少有辅导员具备法学专业背景。此外,个别辅导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不高,成为大学不良学风形成的原因之一。而现今,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则要求辅导员必须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辅导员提升法治素养
从辅导员工作的性质、特征和实际作用来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辅导员提升法治素养,需要解决路径的问题。
1.学校要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实现法治环境的“和谐”
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内容上,应该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实施操作上,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目标上,要激励教职员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现阶段,在校生人数增多,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很多学校实行的目标考核,对部门、学院、教职工,都有具体的量化标准,目的是促进学校、单位、职工的联动发展。而现实中,教职员工却都在忙于“挣工分”,疏于教学、科研的真正进步,更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其中,调整高校与教师或辅导员关系的制度,不论是针对专职教师,还是针对辅导员,都必须能够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否则,其一,影响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其二,影响学生的成才与发展,若教职工在不良的规章制度下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成长会有不良的影响,更谈不上对他们的成才与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要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时废除不合时宜的高校规章制度,使学生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加强法治学习,提升工作能力
近年,社会上出现的学生与高校发生法律纠纷的案例中,学校败诉的情况愈来愈多。从1999年北京科技大学的“田永起诉母校案”,一直到现在,出现了媒体所说的“高校处理学生为何屡遭败诉尴尬”。这些案例说明,现实工作的需要,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与高等教育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在工作中贯彻法律精神和法治原则,这既是辅导员在当前新形势下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实际需要。同时,辅导员要在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平等观、法治观,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成为合格人才;还要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应对水平,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3.依规依纪工作,做好学生榜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辅导员要通过依规依纪工作,落实这四项要求。辅导员爱岗敬业就是“爱国”,依规依纪工作就是“法治、敬业、诚信”,目标就是要实现师生“平等、友善”。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有些是辅导员在传统管理理念支配下的主动侵权,但大多都是基于“为学生好”这种主观动机而造成的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侵犯。其余如高校的校风、学风不良等现象,与辅导员不能够依规依纪工作也有很大关系。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就必须重视辅导员的榜样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生不光看辅导员怎么说,更看重辅导员是怎么做的。在高校,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辅导员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在工作中要秉公办事,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尤其在学生奖惩评优等工作中要按照严格的程序,公正、公平、公开进行,既要关爱学生,以理服人,又要严格管理,制度先行。“学生管理的思路应当是:教育在先,管理从严,处分慎用”。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管理者的作为。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都能够认真执行规章制度,那么学生工作实现法治化,就不是一句空话。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班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