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时间:2022-02-02 00:14:58

导语: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第1篇

关键词:金融控股集团;投资项目;协同效应;指标体系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2-0018-05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inancial holding conglomerates often invest many projects including financial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es. These investment projects have bidirectional and multidirectional connections in financing, investment, operating and profit steps. Financial holding conglomerates are unique in operation and projects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chanism and system of synergistic effect when investment projects are made by financial holding conglomerates and makes concrete proposals.

Key Words: Financial Holding Conglomerates; Investment Projects; Synergistic Effect; Index System

在单一市场对资本的容量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开展多元化的项目投资是金融控股集团的必然选择。因此国际上许多大型的金融控股集团(如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淡马锡公司等)都同时涉及金融和产业类投资项目(包括各种股权投资、实业项目投资、证券投资、不动产投资等)。然而多未必是好,关键在于能否通过资源共享、规避风险而产生协同效应。

一、金融控股集团多项目投资的协同效应:内涵与机理

(一)协同效应内涵与范畴的界定

目前,理论界对于协同、投资协同等范畴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最早系统地进行协同理论研究的美国经济学家安索夫将投资协同(investment synergy)定义(1965)为:在一定的投资总额下,一个产品系列齐全的公司可以比那些只生产系列产品中个别产品的公司,在单一产品上实现较高的销售收入和/或较低的营运成本。日本学者伊丹广之(1987)将协同理解为:公司在一个部分中积累的资源可以被同时且无成本地应用于公司的其他部分。此外,Robert Buzzell和Breadley Gale在《企业群的整合战略》(1987)一文中指出,相对于各下属企业业务表现期望值的总和,探讨企业群整体的业务表现。另外,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1985)、罗伯特・格朗(1985)、奥立弗(1997)等分别从企业业务单元之间的关联、金融企业多元化、企业资源的战略管理等角度对协同效应进行了探讨。我国的邹亚明(2006)在博士后研究报告中则提出,投资协同体现为企业集团对于同一资源重复利用的次数。

综合有关投资协同的定义,作者认为:投资项目协同效应指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同时投资于多个项目的过程中,因为项目间的资本纽带所发生的资源共享、综合管理等所产生的综效。其具体表现为降低融资成本、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运营效率、扩大盈利规模等。

(二)投资项目运行过程中各阶段的协同效应

如果按照项目管理理论,把投资项目运行过程分为融资、投资、运营、收益等四个环节。则多个项目之间的协同效应在不同环节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同时,多个项目间还存在多方面的负向关联。具体如表1所示:

表1投资项目各阶段的协同效应及负向关联

由表1中可以看出,多个投资项目可以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关联。在利润最大化动机下,企业就应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关联管理,以最大限度发挥组合项目投资的正向协同,并最大限度降低组合项目投资的负向关联。

(三)金融控股集团投资项目协同效应的主要特点

金融控股集团,由于内部不同的金融子行业之间以及实业类子公司与金融类子公司之间差别很大,这使得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下多个投资项目的协同效应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集团的特征。

第一,在大多数国家,金融控股集团(或金融控股公司)的投资范围较一般企业而言往往受到更多的法律限制,并更多地使用集中于金融产业内部的投资。特别是在我国,目前金融业仍实行较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金融业的跨行业投资仍有诸多方面的限制。

第二,投资风险较高。从性质上看,金融企业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金融控股集团的组合投资因较多地涉及金融类项目,其投资组合可能产生“风险叠加”,较一般企业具有更高的风险,其协同效应中分散风险的难度更大。

第三,项目之间的关联度较高。不少金融投资项目之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例如有的项目之间具有上、下游的产业关联,有的项目之间具有互补性。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合投资对于共享资源利用程度往往更高。

第四,金融控股公司除了在规模性、垄断性、经济性、集团公共产品、品牌效应等方面比单一法人企业有明显的无法比拟的优势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其组织结构上的优势,即总公司对很多交易仍然保留着单一法人企业内部管理的“权威性”,用“看得见的手”进行集团内部的资源配置,使各子公司资源得以合理搭配,更容易产生正的协同效应。

第五,金融控股集团不同行业之间投资项目的协同效应差异较大

金融控股集团旗下往往聚集了金融、产业类的多个子公司,但不同子公司在开展投资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性通常是不同的。例如,银行、证券类投资项目在融资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信托次之、保险又次。按照灵活性、与其他项目进行协同管理的可能性等标准,表2简要地表述了各类金融子公司的投资项目在协同效应程度方面的差异:

表2金融控股集团中金融类子公司投资项目协同效应的简要比较

注:*表示有关种类子公司的投资项目协同程度低;**表示协同程度中;***表示协同程度高。

表2根据金融学原理加以整理而成,分别根据不同金融企业的特点相应的在投资项目的各环节进行划分。但这种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地并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金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在不同金融体制的国家,该划分也是不同的。综合来看,金融控股集团能够通过组合管理,扬长避短,将各子公司的优势充分发挥,从而取得最佳的协同效应。

二、当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投资项目协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主要涌现出三大类的金融控股集团,即纯粹型(如汇金、中信、光大、平安等)、银行控股型(如工、建、中、交通等商业银行)、产业控股型(如宝钢、海尔等等)等管理。但是从近些年来的实际运作情况看,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仍缺乏合理的产业布局

在追求多元化经营超额利润的驱使下,我国的金融控股集团都存在强烈的综合化经营动机。但往往因投资项目过于分散、项目间关联度低而导致效果很不理想。而在金融投资领域,因为其高风险、行业间差异大等因素的影响,投资过于分散的效果比普通产业集团的效果更差。这也是近十多年来海外金融机构在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同时,大量削减低相关产业的投资,实现归核化经营的重要起因。

(二)缺乏科学的投资管理流程

在我国大多数金融控股集团投资决策过程中,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投资项目管理制度。一是在决策流程中,缺乏有效地对项目进行筛选、论证的过程。这往往导致集团涉足与主产业无关的项目,从而使众多的投资项目难以产生协同效应。二是投资决策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投资授权管理制度,权利、责任不尽明确,导致金融控股集团自上而下的主观性层级控制,并存在各职能部门为避免决策失误而相互推诿的“扯皮”现象。

(三)缺乏整体投资规划与决策管理

与上述集团公司对子公司主观性控制的情况不同,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在制订整体投资规划方面也不够完善。其典型特征就是集团公司缺乏在全局视角上对资源优化配置,缺乏从战略高度和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整体规划的能力,对子公司较重大的投资行为也缺乏科学的指导、协调、整合,往往导致子公司之间在投资方面难以合作,重复投资和内耗现象时有发生。

(四)集团缺乏集中的资金调配权

集中的资金调配,在国内外许多金融控股集团的实践中表明是较为有效的资金管控模式。集团对子公司的投资资金进行统一调度、统一安排,既能够减低融资成本、减少资金闲置部门的浪费,又能够加大优质项目的投资力度和决策速度。在这样的模式下,集团发挥类似于内部资金市场管理者的功能。但我国大多数的金融控股集团特别是纯粹型和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集团公司缺乏足够的资金调配权,这不利于集团公司发挥战略控制方面的作用。

(五)投资管理的信息共享系统不够健全

许多金融控股集团虽然建立了投资信息系统,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形同虚设。其主要原因:一是集团职能部门及各子公司之间缺乏基于权限设置的信息享受,降低了信息使用效率;二是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拥有者共享信息的经济学;三是信息系统对“敏感性”信息的安全管理措施还不够完善,降低了信息共享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对策研究: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加强投资项目协同管理的若干建议

根据企业管理理论,金融控股集团加强投资项目协同管理,可具体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正式途径中的硬件方面(组织构架的完善),正式途径中的软件方面(配套制度的建设),以及较为“隐性”的非正式途径。三种途径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协同管理框架。这三者直接的关系可见图1。

图1金融控股集团投资项目协同管理系统的三大途径

本文根据对多家金融控股集团调研的情况和收集的资料,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硬件”建设方面

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组织构架、信息网络系统、子公司网点布局优化等方面的建设。

1.建立科学的投资项目管理的组织构架

在市场竞争中,金融控股集团需要准确、快速地处理庞大的信息交换量,这要求现代金融控股集团的组织管理构架必须符合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灵活性、协调性、可控制性及信息传达的真实、高效性等要求,这也是加强投资项目协同管理的基础。当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在组织构架方面,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加强投资协同管理:

(1)适应扁平化管理的发展趋势,提高上传下达的效率;

(2)区分产业类、金融类投资活动,实施差异管理和事业部制的专业化管理;

(3)在集团层面设立能够独立分析与决策的集团投资决策委员会(包括与之相关的专项评审会),对有关项目进行专家论证;

(4)集团层面应设有对应的投资管理部门及专业人员,而子公司也应根据业务特点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同时,还应当制定规范的投资授权程序与业务流程,以保证协同化管理的贯彻、实施。

(5)按照权责对应的原则,设立自上而下的投资授权体系,以防止越权决策或者相互推诿。

2.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

金融控股集团的投资业务信息量庞大,参与人员众多,任务复杂,需多人、多部门协作,这要求对各种业务资料存储在统一(或局部)的数据库中并高度集成,从而可以开展跨部门、跨企业、跨集团、跨行业、跨地域的项目协作及随时的沟通,以促进集团从整体上降低项目风险、减少成本、缩短周期,实现预期效益。基于信息共享(有授权)的网络平台在金融控股集团开展投资协同管理中能够发挥多方面、重要的功能。例如:

(1)通过方便灵活的流程审批,实现项目计划、合同、拨款、收款等的网络化管理,以提高决策的规范性、便捷性;

(2)投资知识库为投资项目经理及管理层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以有力支撑投资活动的运作,提升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

(3)客户关系(投资对象)管理。通过建立统一的、详细的投资对象资料库,管理投资对象的公司资料、人员资料、战略规划、工作计划、行业背景资料等,所有的信息都充分整合,形成完善的、即时更新的投资对象资料库。

(4)对投资项目的运营监控和分析。通过建立数据中心,及时收集投资对象的资产负债指标、现金流量指标、损益指标、财务比例等数据,实时对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审议、确定、共享和分析,生成各种统计和偏差分析报告,从而对投资对象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做出详尽的分析,以支持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并使得投资项目顺利进行。

(5)共用的信息后台部门,可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呼叫服务,以提高项目服务质量和效率;而共同的灾难备份则为金融控股集团的数据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3.金融类子公司及产业类子公司在物理网点上的融合。国内外经验表明,在同一金融控股集团平台内的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类子公司,在“防火墙”制度健全、内控机制完善等前提下,将其办公和营业网点在物理上加以集成,是提供一站式服务、扩大品牌效应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点的整合,可达到各子公司共享客户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产品资源,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等目的。同时,也可探索将金融类子公司与产业类子公司在风险隔离前提下,进行合理的网点融合。

(二)“软件”方面:配套制度的建设

从协同管理的视角,金融控股集团可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配套制度加以完善:

1.构建协同效应的定量指标体系

表3金融控股集团多投资项目协同管理指标体系简表

投资活动涉及集团现金、股权等诸多重要资源,必须实施量化管理,以提高决策的精确性。为此,金融控股集团有必要根据业务结构,优选指标,构建一个可量化的“投资项目协同管理指标体系”,并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在选择指标的过程中,应按照:可比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反映金融控股集团特点的原则、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的原则等进行。在指标体系建立后,可根据数据情况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横截面的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测度,并可将计算过程进行程序化设置。结合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笔者尝试建立了一个简化的多项目投资协同量化管理指标体系:

在具体操作中,金融控股集团可考虑不同行业的子公司对指标体系进行机动的调整,以体现不同行业子公司开展项目投资方面存在的差异。指标确立后,应按照AHP方法(层次分析法)或者专家直接打分的方法,对各级指标进行赋权,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在代入数据后计算出总的协同指数,并把该指数与单个项目的测度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多项目加权测度指数大于单项目相关数据,则说明项目管理取得了协同效应;反之,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协同管理失败。另外,在分析过程中,还可以对各一级指标的得分进行比较,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并提出相应需要改进的环节。

2.建立项目联席会议制度

为了加强金融控股集团不同职能部门、各子公司决策层在投资方面的信息沟通,通过建立专项的投资项目联席会议制度通常是可行的方法。在操作中,可由集团的分管领导(或者投资管理部门)牵头、计划财务部门、战略规划部门等职能部门、子公司决策层等参与的投资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形式可以为定期(如季度、半年、年度等)和不定期召开相结合,并按照不同的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讨论、沟通不同的项目信息。

3.完善项目退出机制

项目退出制度,是促进集团围绕发展战略,对存量投资项目进行筛选、整合的重要制度。一般情况下,金融控股集团及子公司投资项目退出主要是两种情形:

A、集团对子公司投资规定参考的收益要求,对连续三年达不到最低回报标准甚至连年亏损的项目,集团公司可考虑采取股权转让、净资产出售、清算等方式撤资或清算。

B、集团开展资本经营,对于有些战略投资的项目,为了获得并购溢价,在选择适当的时机(如项目或相关进入成熟期)时,进行项目退出,并继续开展新的战略投资。

在这两种情况下,集团或者子公司都有可能选择项目退出。在第一种情况下,是为了终止亏损、降低损失、保证集团的战略实施;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战略性退出,其行为本身符合资本经营的目标。通过灵活、主动的项目进、退,才能使金融控股集团把更多的优势资源集中于优质项目,并通过“有进有退”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配套制度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并不局限于上述三个方面。

(三)非正式途径的发挥

金融控股集团中,不仅存在各种正式的、通过行政层级途径进行“上传下达”的管理方式,也存在一些项目团队等非正式途径的管理。这些非正式途径的管理在弥补传统方式的不足、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人性化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控股集团加强投资项目协同化管理,必须重视和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具体可重点建立如下机制:

1.临时项目团队

许多投资项目因涉及不同方面的人才、需要不同金融行业的合作才能更高效、低成本地完成,这需要金融控股集团为投资活动配备相应的临时团队制度,对如何在各成员间进行收益分配、责任分担、风险控制、搭建“防火墙”等做出详细的规定。以此为基础,激发子公司之间的投资项目合作热情。

2.非正式渠道的人员、信息、知识共享

这也是创造子公司投资合作机会的重要途径,其方式灵活、多样化,例如通过组织各子公司的员工培训增加员工之间的沟通机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加强不同部门和子公司间的信息交流等。

其他的类似的非正式制度还有投资沙龙、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的BBS系统、项目管理人员的短期借调等等。可见,广义上的非正式途径是非常灵活、多样化的。

参考文献:

[1]安德鲁・坎贝尔,凯瑟琳・萨姆斯・卢克斯编著.任海通,龙大伟译.战略协同(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王纳,陈晖萌.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与管理的冲突与协同[J].经济导刊,2007,(6):36-38.

[3]迈克尔・贝尔雷,克雷格・麦吉,琳达・莫兰著.苏・弗里德曼,王晓玲,李琳莎译.超越团队―构建合作型组织的十大原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戚安邦主编.项目论证与评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2篇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就是用来建设特定的项目,事业单位需要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将指定的资金应用到指定的项目中,这样才是符合国家拨款的初衷,也是将财政专项资金用到实处的表现。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一些事业单位反其道而行之,将财政专项资金应用到其他的项目中。这些项目并没有申请财政专项资金,这就是较为普遍的财政专项资金挪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失去了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指定项目的建设效率和进度,危及到国家的财产和社会的利益,更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可见,财政专项资金挪用的问题比较严重,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监督和管理。从目前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现状上看可以看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受到制度方面的影响较大。首先执行力问题比较明显,其中执行力不够使得具体的资金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只是管理者或者是领导者一笔带过,久而久之就会使得管理制度逐渐落后,降低工作的操作能力和管理制度的控制力。其次,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了相关条款指代模糊或者是比较笼统,没有任何针对性和具体性。这样就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最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实施力度不到位,直接导致管理形式和内容过于形式化,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是形同虚设。

二、解决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管理力度,加强财务控制意识

在事业单位业务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开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事业单位资金流的运作过程,通过财务管理可以明显看出业务工作中的资金支出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因此,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管理水平,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单位财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首先,应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者的责任感,同时使财政专项财务汇报制度化、财政专项财务资金使用检查专题化。其次,加强财务对资金使用的控制职能。明确财务职能定位,实现全面参与到资金使用的控制与决策,规范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最后,加强财务管理人员财务控制意识,使其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全面参与到资金管理过程当中,并予以系统、全而的规划,同时应加强资金支持管理的控制力度,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二)健全完善财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健全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更为规范与科学。同时应健全财政专项资金跟踪反馈制度,加强财政专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及时、准确办理好财政专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决算与验收工作,按照相关规定程序,移交产权与财产物质并做好入账登记手续,进行资产统一管理。事业单位还应严格遵守专款专用原则,建立完善财政专项资金审查与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单位内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三)健全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加强项目申报与立项审核工作。在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前提下,建立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根据实际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将通过严格筛选与审核后的项目纳入到相应的项目库管理当中,并依据项目资金使用的轻重缓急进行相应的划分归类,以方便预算部门参考。

第二,明确各项项目支出范围及相关标准,同时编制项目的明细表,将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填列到明细表中,使预算合理化,提高预算的透明度。

第3篇

1.1项目立项不充分。在进行立项的时候,部分项目立项可行性论证不充分,资金大量闲置,让高校的财政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些项目可行性方案没有操作性或者操作性不强,项目支出执行率很低。有的项目立项论证也不够规范,有的是进行委托,高校只是走形式,并没有履行该有的程序等等。

1.2项目预算不科学不完整。预算没有充分的依据,编制、支出没有合理的预算定额,项目的各个环节没有实现共享,缺乏相应的衔接,执行上存在擅自挪用、挤占等问题。

1.3绩效考评效率低。高校项目资金管理绩效考评效率低下,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水平。特别是在购买设备的时候经常出现过多过少或是滞后现象,导致项目资金浪费,使用率低下。

1.4项目实施决算缺乏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多次变更项目的内容、改变资金的用途范围、随意的调整支出、伪造票据、虚列支出等情况,严重影响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二、高校项目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

针对高校项目资金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使高校财务更加科学合理化的使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以下几项措施:

2.1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高校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是高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需要结合实际和工作的需要,建立对应的项目资金预算、取得、支出、核算、审计、监督、防范风险等管理制度规范。逐步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使财务部门及项目资金相关人员遵照执行。

2.2完善岗位职能人员配备。现在大部分高校占地面积、人数、资源、财务等都比较庞大,我们需要建立项目管理小组,业务部门设置对应的项目管理岗位。主管领导主持全面的工作,财务部门负责总体的统筹,项目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具体进行填报程序。配备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常务工作的展开,对专业人才的引进需要严格的考核,准确的定位项目资金管理人才的角色,使其各尽其才。

2.3绩效考评的精准化。为了保证高校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上级和内部都应建立绩效考评制。上级通过精准化的考评,为以后项目资金申报提供主要依据;内部绩效考评,可以使项目资金充分使用到实处。针对不同情况,考评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绩效考评进行汇总,客观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最终实现在项目资金管理中形成良性的循环。

2.4开展科学的项目审计监督工作。学习相关的财经法规,注重责任意识,拥有法制观念,项目审计需要法制化责任化。科学的指导项目资金立项、预算、核算、支出审计监督,在各个环节实行审计监督,防范资金的使用风险。对完成的立项项目、支出、核算等进行再审计监督工作,以免前期工作中出现纰漏。科学、合理、适当的开展项目审计监督工作,对提高高校财务使用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第4篇

一、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用好管好项目资金是实施好各项工程的基本保障,随着新形势下项目开发地位的提升,项目资金也在逐年增加,如何把项目资金用好管好,最大限度发挥效益,是提高工作绩效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和手段。用好管好项目资金,实施好项目开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计民生大计,事关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狠抓项目资金管理,严格落实并不断建立健全各项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大力加强监督检查,全面构建惩防体系,扎实推进廉政教育,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把项目资金管好用好。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对管好项目资金重要意义认识不够,责任不清,力度不强,整个项目计划就会落空,政府队伍形象就会受到损坏。

从近年来财政项目专项资金审计的情况看,项目资金管理越来越规范,效益越来越显著。但是,在项目资金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地方虚报套取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经费;虚报套取贴息项目资金;转变整村推进中科技培训经费的性质;拉用、挪用、贪污项目资金,不严格执行报账制、公示公告制等现象。这些违规违纪的问题虽然是个别现象,但是影响极坏,性质及其恶劣,后果及其严重。结合以前被查处的案件带来的深刻教训,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到,这些违规违纪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和纠正,必将严重影响项目开发的顺利实施,侵犯群众的切身利益,损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因此,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健全机制,落实责任,硬化措施,千方百计、全面严格管好项目资金,实施好项目开发,切实构筑起保护项目资金安全的坚强防线,做到滴水不漏,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做好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导致项目资金违规违纪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总的来说,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制度没有按照项目开发新形势和新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宏观和微观制度不衔接;一些项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措施可操作性还不够优。二是督查监察力度和方式不适应新阶段项目开发的要求。督查监察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大,以结果为导向的项目资金分配方式必须进一步落实。三是长效教育机制尚未建立。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四是惩防体系还不够完善。惩治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大,绩效考核制度必须进一步落实。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切实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震慑力、改革的推动力,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廉政文化建设、作风建设,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确保资金安全和项目效果,最大限度提高项目资金效益。

第5篇

近年来,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大幅增加,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总体是好的,但存在着一些不规范、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有的投向不准、乱用滥用、损失浪费严重,有的滞留缓拨、结存沉淀、长期在账上“趴窝”,特别是挪用、截留、套取、贪污等问题时有发生,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天津市涉农资金管理现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涉农资金管理的政策建议,助力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

关键词:

涉农资金;管理;建议

一、存在问题

近年来,天津市不断加强涉农资金管理,从总体上看,涉农资金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为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随着涉农资金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高,本市涉农资金管理同全国各省市类似,存在一些管理需要与管理现状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问题之一:部门之间缺乏制度化工作协调机制和权责分担机制。如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土地手续不齐全影响施工、工程实施进度缓慢等情况,由于尚未建立解决此类问题制度化协调机制,容易出现推诿扯皮,资金拨付不足额、不及时,形成滞留、延压项目资金等问题。同时,涉农项目管理部门与资金管理部门权责不清晰,也容易造成项目实施过程中,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项目实施内容、地点等问题。

问题之二:部分涉农项目评审论证欠科学,推动落实不到位。特别是部分涉农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不细致,如土地占用不符合政策规定、确定项目施工队缺乏公开透明等等,往往容易引发土地纠纷、施工冲突等矛盾,影响涉农项目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加之涉农项目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导致未按规定时间启动项目和未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等问题。

问题之三:涉农项目资金管理碎片化,资金管理制度仍缺乏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涉农项目类型多、资金量大,客观上容易出现监管盲点和形成监管漏洞,特别是在缺乏完整、系统、科学、规范的涉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的条件下,加之“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监管”的局面一时难以改变,涉农项目资金管理碎片化问题比较突出,难以形成涉农资金监管合力,导致涉农项目财务管理不符合规定问题时有发生。

问题之四: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目前,本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重点是将目标接近、资金投入方向类同、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整合,侧重于增量资金统筹整合,而目前,尚未形成涉农存量资金整合与预算管理挂钩机制,难以将涉农领域存量结余资金高效整合使用。

问题之五:涉农项目资金配套有关规定亟需清理整合。目前,涉农项目申报立项时往往要求区财政或项目单位配套资金,中央和市级涉农项目均需要落实到具体的项目承担单位,过多过繁的配套资金要求,造成项目单位配套资金压力较大,导致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轻则难以完成项目建设内容,重则存在骗取套取财政资金风险,形成涉农项目资金监管隐患。

问题之六:乡镇基层组织对涉农项目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报告和建档等台账工作不重视,导致个别区出现农户缴费保险单据发票不齐以及中标合同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二、政策建议

加强涉农资金监管,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管理长效机制。只有通过建立健全涉农项目科学论证机制、工作协调机制、制度研究机制、资金整合机制以及数据管理机制,并注重工作机制之间的协同性和联动性,最大限度发挥各项机制作用,才能进一步提高涉农资金管理水平。

(一)建立健全涉农项目科学论证机制

科学论证关乎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科学论证有助于促进涉农项目预算编制科学性,提高涉农项目预算执行均衡性。涉农项目科学论证机制可以从组织管理、论证标准、论证程序、论证方式、专家管理等方面着手,通过总结涉农项目论证实践成果,逐步归纳、整合,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务实管用的涉农项目科学论证机制,提高涉农资金投入使用科学性。

(二)建立健全涉农项目工作协调机制

从实践来看,涉农项目涉及申报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等多部门,既包括项目立项、计划批复、组织实施、项目验收等项目管理环节,又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审计、竣工结算等资金管理环节,建立健全申报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可以更深入、细致推动项目落地,特别是及时解决涉农项目组织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土地纠纷、施工冲突等矛盾,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涉农资金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健全涉农项目制度研究机制

制度建设是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保证。涉农项目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扎好涉农资金管理的“制度笼子”,应坚持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四项原则。对尚未制定资金管理制度的有关项目,应按照程序及时研究制定,确保涉农资金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对已制定的资金管理制度,应定期评估整合,针对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提高涉农资金管理制度时效性。

(四)建立健全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机制

推进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的目的是统筹涉农资金用于重点项目、急需领域,有助于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应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协调、相统一的原则,着力打造现代都市新农业资金整合平台。一方面围绕现代都市型农业构建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发挥顶层设计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注重总结在实践中探索的成果和经验,挖掘现代都市型农业实践内涵,拓展涉农资金支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路径,发挥实践探索的推动作用。

(五)建立健全涉农项目数据管理机制

通过收集、整理涉农项目基础数据信息,做好分类、建档工作,确保涉农项目基础信息完整、真实、准确,以满足涉农项目基础信息筛选、查询、分析、等工作需要。同时,要做好涉农项目资料及财务会计资料的档案管理等基础性工作,通过入户访问、发放问卷、开展统计、调查研究等多种方式,了解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提高涉农资金投入公平性和精准性。

作者:李伟 闫自仁 单位:天津市财政局农业处

参考文献:

[1]桂咏梅.当前财政涉农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监督,2015(25):44-47.

[2]余瑾霞.县级财政涉农资金监管探析[J].财政监督,2015(24):39-41.

[3]李萍.加强基层财政涉农资金监管的思考———以广西为例[J].财政监督,2013(13):42-46.

第6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 财务管理 资金管理 对策

一、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作用

施工企业加强资金管理不仅能确保日常运营的有序进行,而且可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首先,资金管理为施工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资金保障。建筑业市场竞争激烈,施工企业不得不转变思路,调整经营结构,寻求新的途径来提高绩效,而良好的资金管理则能够为企业发展争取到更多的资金。其次,加强资金管理可以提高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合理配置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资金浪费和闲置,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缩减企业运营成本,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最后,资金管理有利于降低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有效的资金管理能够增强施工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性,通过合理的筹资方式来筹集充足的资金,以此应对到期的债务,避免债务到期无法按时偿还而引发的财务风险。

二、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施工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方面,企业重生产轻管理,在资金管理制度的制定上思考不足。表现为指标设定不科学,预算不够合理,资金的筹集、使用、回收等环节衔接不到位,未形成有效的体系。另一方面,对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监督体系不健全。项目管理过程中,对成本控制不严格,资金运作程序不规范,而监管部门却形同虚设,执行力度不够。

(二)资金支出随意性较大,资金预算执行力差

尽管施工企业制定了资金预算制度和资金使用计划,但多数企业在资金使用上随意性较大,使得计划与实际执行偏差过大甚至严重脱节,导致预算成为摆设。首先,成本预算的制定不够细化,未能分解到具体施工项目,而费用的开支则缺乏控制。其次,预算指标设定不够科学,存在计量标准不合理、考核依据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最后,施工项目生产经营用款项挪作他用问题突出,资金使用按“需”分配,预算执行不到位。

(三)资金集中程度不高,使用效率低下

施工企业项目分布范围广泛,其产品主要是大型建筑工程,使得企业资金使用分散程度较高,增加了资金管理的难度。目前,大多施工企业采取项目经理负责制度,其在资金使用上具有完全的话语权,而项目分散经营使施工企业总部无法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实时监控,加上各项目账户资金独立运行,使得企业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而得不到有效使用,这样既增加了施工企业资金成本,又降低了资金整体的投资收益率,有损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垫资施工现象普遍,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加大

施工企业垫资经营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行业竞争、宏观政策影响、行业监管不力等,由此形成的应收账款为日后的资金管理埋下隐患。垫资施工的经营方式表面上能增加企业的报表收入,但实际上并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盈利,而且可能导致施工企业资金紧张,引发财务风险。此外,应收账款管理方式陈旧,催收施工款项不积极,也未能有效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导致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加大,容易形成呆账、坏账。

三、加强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并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解决制度问题是施工企业做好资金管理的基础。资金管理制度的制定应体现客观性和全面性,使得制度与实际工作相吻合,同时能覆盖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项目施工前对自身资金状况的准确判断,施工过程资金的使用和监控,以及后期资金的回收等。资金管理的重点要放在各环节资金的使用、回收的操作上,做好资金流向的监控工作,同时要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避免因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引发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二)明确资金用途,确保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在明确资金使用原则和投入方向后,要增强预算执行的刚性,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同时避免资金的分散使用。一方面,制定资金预算前要做充分的调研工作,实际制定过程中要经多次讨论,以及可行性分析,尽可能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提高资金预算的执行力度,确保资金投入的效益性。资金使用应严格按流程进行,杜绝“一支笔”现象,并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相关人员的绩效挂钩,做到奖惩分明,进而提高预算执行力。

(三)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凸显资金规模效应

针对施工企业闲置资金分散的特点,企业可以采取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对施工项目零散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一是要规范各项目资金账户的开立和使用,未经总部允许不得私自开户,同时定期对各项目在用资金账户进行清查,严厉惩处违规违纪行为;二是采用各项目定期上报资金账户余额情况与总部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分散的闲置资金进行实时监测,并适时进行统一配置,从而降低财务费用支出,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规避垫资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要从源头抓好资金管理,在项目合同签订前全面考察和评估业主的资信情况、整体财务状况等,对垫资额度较大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充分考虑经营风险和自身的承受能力,以规避垫资风险。此外,要重视应收账款清理,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并设立以主管领导为首的债权清收小组,配备专职人员进行催收,提高资金回收率。还可以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方式盘活企业资金,从多种途径“消化”应收账款,以此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资金;资金管理水平

1 引言

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它的特点是投入资金多、建设周期比较长与最终获益比较大等等。基于这些复杂的特点,如何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管理水平,以此来保证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探讨的一个问题。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高速公路有关领导部门忽视对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建设资金的管理能力极差,再加上相关的部门配合程度不好,导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管理秩序混乱,甚至会导致建设资金的私自挪用与流失。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制定相关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全面科学的进行规划,强加有关建设资金管理人员的资金管理风险意识,提高整个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以此来提高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效率与收益,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1]。

2 影响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管理的因素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比较晚,整体的内部管理模式不健全,还需要不断的加强与完善。影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管理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资金融资的结构。在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来看,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融资结构不太合理,并且融资的渠道比较单一,使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单一的依赖于某一个资金的融资渠道,而且在整体的融资结构中向银行贷款的相对比例还是比较高。虽然说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贷款成本比较低,但是也会存在相对的还款债务的风险与负担,使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的还款压力比较大。国家对公路建设资金的控制也逐渐加强,并主要以利润为目标,但是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机制不健全,还受到一些限制条件,还是会重点以银行作为公路建设资金投资的主体[2]。

(2)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虽然在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制度中有了对资金使用的严格规定,但是由于财务人员素质比较低,导致对这些规定的严重忽视,造成财务人员对公路建设资金的风险意识相对薄弱。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财务人员不去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甚至仍然我行我素,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去执行,根本不去考虑这些风险的存在性。他们的这些违法行为,为以后的公路建设工程埋下了很不利的隐患[3]。

(3)资金使用的违规性。众所周知,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数额很大, 但是将资金详细的分配发放到每一项建设项目的资金数额还是有着一定的限制。在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建设资金的管理缺陷,导致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盲目性与违规性。

(4)资金管理的安全机制。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的管理安全保障机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如果要想拥有高水平的资金管理,就要有一个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如果忽略了资金管理的安全保障机制的重要性,就不能很好的运行资金管理制度模式,反而会给建设资金管理方面带来很大的麻烦。

(5)资金管理的风险性。无论是在哪一个行业,其风险性都是存在的。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建设行业中,建设资金风险很大的一个问题,再加上其他外界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个问题更为棘手。比如,建设资金的项目风险、经济风险等等[4]。

3 提高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管理水平的措施

(1)建立合理的融资结构。从我国的现阶段来看,国家控制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因而在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性。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的融资主体还主要是银行,这也为公路建设行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如果要想减少这个风险性,就应该采用多种融资渠道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局限性。首先要加宽建设资金的融资渠道,对一些闲散的资金与一些私人的投资资金适当的放宽,然后让一些其他的金融机构介入进来,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5]。

(2)要有健全的资金管理内部制度。如果要想避免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使用时的一种违规盲目性,那么就需要拥有一个健全的资金管理内部制度,有效的管理建设资金的运行。如果相关制度比较混乱,那么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就会出现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说,资金的流失,资金的私自挪用等等,这个混乱的制度会导致整个的公路建设工作流程难以运行。因此,一个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3)在建设资金的风险意识方面要提高。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风险意识,这个就要通过平时的一些宣传或者采用一些强制性的方式。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根据相关的资金管理制度,在建设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制度中的规定,不要随便私自挪用资金,应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以确保公路建设的工程进度[6]。

(4)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在这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个人的素质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高速公路建设这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行业,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是其核心部分,那么对于相关工作人员就会有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强加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的有关培训,有了很高的职业道德操守,不会因为个人的利益而发生一些违规事件,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认真的工作;其次还要在高速公路建设的专业知识方面严加培训,使得工作人员有了充分的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管理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管理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趋势。

(5)严格强加建设资金监理费的管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管理具体实施建设工程的招标制度、社会的监理制度与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制度。要在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资金管理上做到严格按照当时的合同规定程序来执行,需要由公路建设的施工单位每一个月的固定日期填写好资金的支付情况,并且让有关工程师人员审核好签字, 然后再由建设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严格审批后并支付, 按照建设工程的监理合同严格执行,并且保证没有任何错误以后再进行审批支付。

(6)严格控制强加实物资产的管理。如果对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项目的实物资产管理有了严格的规章制度, 这对建设资金的有效管理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要严加限制没有经过正规授权的工作人员对建设管理资金的直接接触,一些实物资产要按照固定资产,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到指定的验收处登记,之后要存入档案并且一定要保护内部文件。要及时地了解它的变化情况,让各个相关的分管部门分别管理,保证其安全性[7]。

4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社会经济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事业也随之不断地发展。我国应该加强对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强化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制度,以此来确保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高效管理模式,提高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水平,使其有一个科学合理并且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总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并且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之中,使得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事业蒸蒸日上,有一个健康且科学合理的快速发展轨道之中。

参考文献

[1] 肖坚.对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存在问题的思考[J].交通财会,2007,03.

[2] 彭慧君,龚伦梅.论长永高速公路改建的财务管理模式[J].湖南交通科技, 2003,03.

[3] 周晓红.加强公路建设资金管理的建议[J].财会通讯,2007,07.

[4] 闫建平.浅谈高速公路资金管理[J].经济管理论坛,2008,17.

[5] 王志义,陶瑜.浅谈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管理[J].交通财会,2002,08.

第8篇

一、财务管理在污水处理项目中的特点

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属于国有项目建设,也是社会公共建设中的基本建设。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关系到投资、资金、项目、效益等管理。财务管理主要是保证用于建设的所有资金能够高效的服务于社会。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有技术经济强、建设时间长、涉及面广泛等特点。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的财务管理包括整个项目开始前资金的筹集、项目建设中所筹备的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项目结束后资金的总结。任何一个过程的财务管理都会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投资效益和能否顺利完工。

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现在,很多污水项目建设的负责人不能科学认识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所以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只重视工程建设的技术方面和技术人员的严格要求方面,忽视了财务管理这一关键。财务管理的关键是财务队伍的成立。由于一开始没有注重财务管理,所以在前期建立的财务队伍中,所有的财务人员都是专业财务管理员,每个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观念存在差异性,对待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的财务管理模糊不清,在财务管理工作实施中全凭个人主见行事,根本没有一定的财务管理制度。这种不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给资金的使用很管理带来了严重的风险。一些重要项目需要按照一定程序实行,比如,工作量的改变(增加或者减少)都是需要上上级请示,然后由工地负责人、施工部门和监督单位共同签证同意的。要是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就会缺乏一定的牵制作用。随便使用资金,大大降低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监督不能有效实施,最终不能达到一定的目标。

三、加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财务管理制度

(一)科学处理项目建设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首先,不仅要注重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水平,也要同时注重项目建设中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把二者放在同等高度审视,不仅仅是单纯的建设,是要有管理的建设。然后,也要避免着重于财务管理忽视项目建设,制定不合理的管理制度。防止制约工程进度事情的发生。为确保资金有效的使用,就要把管理和建设科学合理的实施在项目建设上。

(二)完善管理制度

实施企业管理和项目法人治理制度。项目法人是单位财务方面的责任人,是有效实施项目财务管理制度的关键人物。项目法人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健全的法律意识,能够对项目建设中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以及项目相关资料的完整性负责任。加强有关财务制度的认识,提高自己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地位,决不能有意或无意派遣财务人员做出违反财务规定的事情,领导帮助财务人员有效完成项目建设中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赋予财务人员一定的权利,认真切实服务于财务管理工作,酿造理性的工作氛围。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人员的素质情况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财务人员需要加强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认识,明确依照法律或规章制度办事的重要性;然后,财务人员需要掌握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有关建设业务的知识;最后,财务人员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操守,严格实施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利用财务部门监督职能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五、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建设单位的具体情况建设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各负其职。国有项目设置账单、报表时必须按照《国有单位建设会计制度》。建设资金必须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封闭运行。强化管理账册,准确、及时、无误处理账务,防止工程资金超额支付现象发生。结账时,必须要有财务对账单,确保最终统计的数据真实可信。尽可能减少资金风险,提高资金管理使用率。要充分利用建设外部监督职能,强化建设内部资金管理制度,内外相结合保障财务管理制度的高效实施。

六、强化财务管理制度

(一)强化财务管理中项目建设的资金筹备

项目建设前期资金的筹备是整个项目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为保证项目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财务管理部门首相要做的就是精确核算该项目建设工程的预期资金数目并且制定高效科学的使用资金的计划。同时为了合理化项目建设资产的负债率,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要依法办理前期资金的筹备以及资金是否按时按量到位,所筹集的资金必须合法使用在项目建设上,不得任一单位违规挪用。并适当采用一些理财方案合理处置闲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资金成本。

(二)合理安排相关人员工作

完善职责分工制度,按照不同岗位不同工作性质制定任务,同时较强内部管理监督制度,加强查出并惩罚在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制度中违规违法行为,不断完善加强内外监督控制机制。相关人员仅根据自己的职责合法合规为更好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而更有效完成项目建设奋斗,有效实现自身价值。

第9篇

关键词:新时期 医院 资金管理 问题 途径

医院的资金管理主要包括资金使用、控制、监督和考核,资金管理是医院内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医院业务正常开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盘活资金流动及促进医院业务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但就实际而言,医院资金管理面临管理“不协调”、“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进而弱化了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影响新医改下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因此,创设新的资金管理环境,提高资金管理效率,是医疗体制改下医院内控管理建设的内在需求。

一、当前医院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协调:资金闲置缺乏调控,资金管理协调性欠缺

一些医院在资金管理中,管理意识淡薄,特别是在货币时间价值、资金成本等方面,由于资金调控措施不到位,资金流动缺乏有效盘活,导致医院资金出现不同程度的闲置或者是短缺。有些医院通过银行举债等方式,筹措大额资金用于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成本的加剧,让医院面临资金紧张等问题;而有些医院资金充足,但缺乏科学有效利用,以至于资金闲置而导致使用效率低下。

(二)不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有效性

制度是确保管理有效落实的基础,也是规范各方行为的重要指导。而很多医院在资金管理领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相关流程缺乏可操作性,资金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资金管理人员意识浅薄、素质偏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直接导致资金制度流于形式。

(三)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健全,医院资金管理的内在环境欠佳

资金管理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管机制缺失,导致医院资金管理“松、散、乱”的情况。首先,医院对资金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资金管理缺乏监督机制的建立;其次,现有监督机制缺乏有效落实及责权不明,不利于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再次,医院腐败问题频发,很大原因在于监督机制尚未形成有力的监督效力,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二、新时期医院提高资金管理效率的途径

在新一轮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医院优化资金管理,是推进内控管理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医院建设的重要保障。医院要管好资金,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使有限的资金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笔者看来,新时期医院资金管理建设,应切实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夯实地位:强化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医院资金管理水平

资金是医院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医院运作的血液,资金管理关乎医院改革发展进程,所以医院应重视资金管理在内控管理中的重要性。首先,医院领导以“改革+发展”的视域,强化资金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强有效的组织架构,优化资金管理的内部环境,严格管理各层级资金审批权限。大额资金和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的立项、执行、效果和资金管理要纳入绩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其次,资金使用一定要有明确的计划与安排,要及时准确掌握医院资金的收、支、余,以入量出,以收定支,避免资金短缺带来的财务风险,或是资金闲置带来使用效率低下,统筹安排资金才能不断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二)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资金管理体系

制度明确、流程清晰是当前医院资金管理优化的重点。首先,医院应建立明确的资金管理相关岗位职责、资金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收支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内控管理制度等,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作用。对大额资金,还应集体决策或实行联签制度,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以确保资金安全、完整与有效使用。其次,要建立清晰规范的资金管理流程和业务表单,通过整合表单体现资金流程管理,使复杂的流程简单化、模板化、通用化。清晰且重复运行的流程,在工作一定要表单化,避免资金管理流于形式,从而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资金管理体系。

(三)强化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资金保全控制

监督机制的建立强调依托监督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医院要将资金管理纳入医院管理监督考核的范畴,从资金审批到资金使用,从事前、事中、事后都要有严格的监管。医院不但要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监督,形成以目标为导向的考核。大额资金的使用应列入监管重点,及时关注大额资金有无在院内公开,职责是否明确。未按规定使用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其次,医院加强稽核与盘查,不走形式,采用常规与非常规、定期和不定期、财务人员与非财务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全过程监督资金运作情况,以实现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的内控目标。通过监督机制,确保医院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安全、规范、有效。

三、结束语

医院资金管理的优化途径,在于困境之中构建新的管理着力点。通过夯实地位、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科学安排资金投向和投量,调整不合理的支出结构,才能实现医疗资源的科学配置,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陈迎.新时期医院加强财务成本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

[2]黄爱忠.新时期公立医院加强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