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4 15:29:40
导语:在中国石拱桥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呢?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创设符合文体,且和学生实际的教育情境。作为教师除了应该在知识储备、专业水平、思想认识等方面做好准备外,在学生观方面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摆正师生之间的位置,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全有教师说了算。学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随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听从教师的安排,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难实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必须建立在以满足学生发展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即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实验,整理资料,做出解释或者得出结论,写成研究报告,展示和回报交流自己的成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的欲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现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以及对《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的认识,谈点本人的做法和体会。
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需要语文教师有较多的时间用在课前准备上,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常记教学札记,记录有关学生课堂内外的点点滴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多方查找资料、备课、写教案等。选择常规教学手段或者现代声像工具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应付,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效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要让讲台不再成为教师的专用之地。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激扬文字,学生亦可以在讲台上慷慨陈词;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板书解题思路,学生也可以演示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在讲台上介绍名人佳作,学生亦可以上台朗诵自己的得意之作……。总之,我们希望见到更多的学生能打破“师道尊严”,勇敢地登上“神圣”的讲台,教师走进学生中,一起学习,一起探究,引领学生练习,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形成师生的互动,形成课堂教与学的多元化,达到殊途同归,“条条道路通罗马”之目的。
引领学生练习巩固和自觉实践
新课标示实施之后,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重视语文实践性环节,要求做好内外沟通,真正实践“大语文”的理念,语文课教学更强调生活化、现实化、实践化。语文教学中“知识扩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观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让学生搜集石拱桥的造型图片资料,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加深对中国石拱桥的认识。通过直观的物体观察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先放一段效果音响,请同学描述一下画面:比如阴云密布,狂风大作,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声,鸡鸭乱叫声等。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风雨来临时的场面,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因为什么变化引起雨的到来?回答是云的到来,引起天气变化,所以说云能暗示天气变化。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分组利用早晨和中午放学时间观察云的形态变化,推断天气情况,模拟天气预报,搜集整理看云识天气的民间谚语,验证天气变化等。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拓展知识,探求知识的能力,引领学生练习巩固和自觉实践。
开展积极的师生“双向互动”
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并不是谈一谈,讲一讲,或者通过多媒体手段极其学生的感官兴趣;而是要求做到: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养成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是语文课堂上能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我在上《天净沙.秋思》一文时,以背诵古诗导入,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游子思归图”的绝唱为什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和较高的艺术效果?接着在大屏幕上打出《天净沙.秋思》全文,配以哀转、凄婉的曲子,让同学们感受鉴赏、体悟、朗诵,渐渐地把同学们带入问题的情境之中,然后再探究文本的内涵。在屏幕上打出如下问题,让同学们思考、探究: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诗人此时此地怎样的心情?(供选择答案:夕阳西下,天空渐暗,乌鸦归巢,人困马乏,游子身在异域他乡,居无定所,心情茫然,肝肠寸断的痛苦之情)
(2)“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供选择答案:其一是温暖的色调,反衬出身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其二是冷色调,表现出游子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无助)
(3)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断肠”两字?有什么不同?(供选择答案:断肠一词形容游子“伤心欲绝”、“肝肠寸断”。用此贴切、恰到好处,不可以删掉。)
(4)试分析《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供参考答案:如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应,景色与情思相融等)(5)进口原作,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近两天不坐着留下的艺术空白。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诱发下,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言。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群体思维十分活跃,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解决了问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养成了自主参与解决课堂问题的习惯,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趣味性
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性格等。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意志是支撑学习知识的强大力量。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兴趣就是不断学习的源泉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笔者尤其主张语文课实践“情境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一个语文教师要充分融身于课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声情并茂地讲解,语重心长地引导,引人入胜地设疑,慷慨激昂地演讲,形成教师的个人魅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由衷地敬佩,并将学生带进课堂情境之中。既可以采取实体情景:如参观现场、观摩实物等,也可以采取模象情境:如模型、展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如设计问题、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言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地学习,逐渐地树立起“主角”意识,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体。
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或者在讲授中要充分考虑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切不可越俎代庖,切不可因主观意志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启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探求之心,特别要注重情景教学,比如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辩论、比赛、分角色对话(演唱)等,都能诱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语文活动课中的小记者采访、错别字医生、社会现象评论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中恰当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生动活泼的教法,做到上课开头新颖别致,中间波澜起伏,结尾余味无穷,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
其次,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
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毫无疑问,教师应该为学生解决疑难,学生应该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但是,学生信任老师,尊重知识,不等于迷信书本和权威,人云亦云地跟着老师转。况且师生之间的思维及其方式总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在课堂上常常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讨论,使他们萌生提问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并交给他们方法,掌握技巧,逐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好学善思,质疑问难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敢于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三,要创造学生的选择机会
【关键词】预习 备课 教学形式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5-0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国推行了素质教育。我市的晚自习随即取消,以致课时量大幅减少。但是授课内容与选拔机制并没有过多变动,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呢?作为一线教师,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加强预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古有[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警句,今有[2]“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叶圣陶)的良训,无论前贤还是今士,无不在告诉我们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首要环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过三轮语文教学的大循环,我逐渐意识到课前预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养成勤动手多思考等等方面,都有匪夷所思的益处。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准备策略,学生课前预习,具体有哪些作用呢?
(一)预习可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使自己听课时精力迅速集中到新知识上来。听课有选择,有侧重,势必提高学习效率。
(二)预习可以节省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种类繁多的教学参考书使学生对要学的知识课前已经心中有数,教师没必要在课上面面俱到,可以以检查,讲授,练习,讨论等多种形式灵活展开教学,不再像过去一支粉笔一张嘴,从头至尾独角戏。
(三)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的好习惯。通过课前预习,掌握已知,明确未知,无论是看懂的知识点还是未懂的知识点,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都有了初步印象。经过课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的进一步理解探究内化,定会使学生理解了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疑惑的地方,经过努力攻克后,会更刻骨铭心。长此以往,良性循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会大大的激发与提升。
课前预习既有如此多的好处,那学生应当从哪几个方面着手预习呢?
1.学会运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语文学习的是书面语,生字,生词是书面语的基础。考试淡化,不等于不重要。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应用红笔注音,生词应标【】,并将课下无词义的注释补写在旁边。这些标注工作应当借助工具书在预习课文时完成。注音,注释统在课本中落笔,便于结合课文语境掌握。实在搞不懂的字、词、句可以在边上作上记号,如划个“?”号,等老师上课时认真听、仔细记,这样不但容易突破难点,而且能加深印象。
2.边看边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当在阅读课文时,除了要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自己去试着解答这些问题。解答不了的就记下来,然后再翻阅参考书,答案能够理解的,就在书上落笔,如若还是不明白的,在上课时注意听,这样自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3.注意课后练习,带着问题预习。每篇课文的后面,都附有几个问题,其实这也往往是课文的重点。按课后的练习去预习课文,就像牵住了牛鼻子。如老师要讲《中国石拱桥》一课,你可以提前根据课文后面的问题,熟悉课文后,找找《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赵州桥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等上课时,老师系统一讲,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了。
总之,通过预习能够提高听课的效率,而且还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备课,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教学是个双边活动,只一味的要求学生,未免强加于人,为了达到高效课堂,教师的领头羊作用也应发挥到极致。作为教学五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教案,是否精致,出彩,把握要领,独具慧心,是能否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保证。因为教案是教师上课的大纲和蓝本,这无疑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共识。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备好每一堂课,为高效课堂做出充足的准备呢?
首先,要有自己的灵魂,真正做到深入浅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要将“拿来主义”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既要看我们对教材本身的熟悉理解的是否透彻,又要看能否用我们的思想去将材料细化、整合成自己的“那碟菜”。就像厨艺高超的大厨,同样的原料,不同的人烹饪,自会是不同的味道。只有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才会随心所欲,柔韧有余,殊路同归。
其次,精心预设学习目标。凡事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备课更是如此。学习目标存在的价值,不是单纯给教师展示知识和情感价值的取向,我们还要把学习目标作为“指挥棒”,来引导自己充分挖掘教材,整合内容,细化知识点,以至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
另外,加强学情剖析,研究教学方法。教师这个职业很多方面同医生一样,医生要“对症下药”,而我们则要“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在备学生时,要兼顾全局,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的放矢,受益匪浅。
第一要目标分层。教材、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力争全体同学掌握。
第二要教学活动分层。以语文学科为例,基本的生字词的讲解,要多照顾班内的学困生,马虎生,促使他们达标;课上深入研读环节中,要多关注中等生,培养他们筛选信息,提炼信息和口语表达的能力;而对于优等生而言,鉴赏好词佳句,领悟作家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则是他们的练兵场。
第三要作业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备课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题量和难易度不同的题型,使每个学生蹦一蹦,都能摘到果实。
一言以蔽之,备课时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实属不易,但又是必须的。
三、加强多种教学形式的运用,发挥学生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每节课都传承苏联的六段式教学模式,即课前提问、导入新课、讲述新课、重点难点分析、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课堂完全是模式化了的。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日益普及,课时量的锐减,原先的套路势必下马。新的教学方式像检查,讨论,分析,角色扮演等等应时而生。
(一)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时,生字词都基本掌握。一上课,就利用课件请学生到黑板认读,重点字词请学生上黑板书写,这样,既直观又出效果。
(二)讨论。过去,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时,总不敢提出太多问题,就怕学生记不清。现在,完全不用多虑,利用课件打出若干问题,指导学生边阅读,边一步步解决问题。这样,既条目清楚又节省时间。
(三)分析。每一节课,都有学生必须记住的要点。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完之后,往往必须请学生在书上留有笔迹。过去,都是老师讲学生记,有不会的字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而今,完全可以做成课件,并用特殊字体,绚丽颜色进行重点强调,甚至可以要求学生当堂背诵。这样,既记忆牢固又节省时间。
(四)角色扮演。有些课目,直接在课上请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是很出彩的。比如为了帮助学生背诵《核舟记》,完全可以请三个学生分别扮演坡,鲁直,黄庭坚。学生边背诵,边看着他们做动作,记忆会很深刻。再如体会《背影》中父亲买回橘子爬上月台的细节,请学生到台前做出父亲的动作,从中体会朱自清的写作特点――细腻的细节描写,是很有益处的。
四、加强课件制作,发挥辅助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核心,讲好课的先决条件是把课备好,有了这个条件,再加上科学的授课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有可能实现高效课堂。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已被普遍使用,应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有许多优势,许多地方是传统方法望尘莫及的。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缓解课时紧张的矛盾。
其次,可以展示给学生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和声音等,逼真的课件演示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例如:一是单纯追求数量,追求大的信息量,结果,PPT一张一张地放,有时到了下课时间,PPT还没有放完,教师的讲解很少。二是PPT做得过于花哨,看得学生眼花缭乱,真正有用的东西不多。可见,任何课件都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只能是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 * *
您怎样看待当前语文教改的“热点”和“冰点”?
你说的“热点”,大概指的是引起普遍重视,并力求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问题;“冰点”是指被忽略了 的重要问题。目前,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热点的,恐怕不很多,被忽视的重要问题却不少。
您能不能具体地谈一谈呢?
好。当前,要进一步重视研究语文学科本体,把我国语文和语文教学的特点、规律逐步摸清楚。语文学 科的位置在哪儿?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似乎早就明白了,然而在实践中,恰恰是这个立足的基本 点容易被忽略,从根本上出岔子。
1990年颁发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中说,要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1992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 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说,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这个提法非常之好。语文学科与其他学 科不同:第一,它是中等教育中关键性的主要学科,是其他学科(包括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的基础;第二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蕴含着浓烈的民族感情。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使学生热爱祖国语文,坚持 不懈地激发他们对母语的炽热的感情。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这里。因此,教师本身先要真诚地热爱祖 国的语言文字,那种“语文课没感情”的现象,是极不正常的。文章不是无情物,课文更是如此,就连《中国 石拱桥》《景泰蓝的制作》这样的说明文,也是饱含着作者的感情的。对这种感情不去感受,语文教育就没有 了脊椎骨。如果高师中文系只管传授一般的学科知识,中学只把语文当作纯工具来教,而不从母语的角度来教 育,是从根本上背离学科设置的宗旨的。
教师激发不出感情,原因是什么呢?
知之太少,独立钻研也少,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和教案汇编,吃现成饭。对汉语文化的结晶体——课文 ,自己没有读进去,怎么能激发出感情呢?
教学参考书越编越厚,快把教师独立思考的空间挤没了,看来这里面隐藏着危机。怎样加以扭转呢?
这样的教学参考书误了老师,也误了学生。如果能编出一套半成品式的教学参考书,让教师能把备课和 文章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情况会大不一样。例如,对《读孟尝君传》这篇课文,编者可以从六方面提供参考 资料:①司马迁对孟尝君“好客”的评价;②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对“士”的分类;③王安石的《上 仁宗皇帝书》中对人才的看法;④古代序跋的特点:“序贵精实,跋贵严洁”;⑤周振甫的《文章例话》中提 到的关于承转的古法:接处用提法;⑥叶圣陶、夏丐尊的《文章讲话》中,有关“文气”旺盛的论述,以 及金圣叹对这篇千古奇文的评论。这样一来,所给的不再是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那一堆东西,而是从更 高的层次上,为教师提供研究课文的基础,使他们能尝到钻研的乐趣,产生探索的激情。提供这种半成品式的 教学参考书,是培养有钻研精神,对祖国语言文字有浓烈的情感的新一代语文教师的必备条件。吃别人嚼过的 馍不香,自己不作钻研,势必难以深入浅出,只能作表面文章,教学效果怎么会好呢?这正如林砺儒先生所讲 过的,知之深,才能取之精而用之妙。
当前,关键的问题之一,是怎样利用师范院校培养、工作中的继续教育、教学参考书导引等条件,帮助师 范生和教师深入语文的内核,去体会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这种积淀和修养,有与没有,讲起课来很不一样 。
钻研课文以后,有了心得,要不要讲给学生?
是担心“满堂灌”吧!现在,教师尽量少讲,甚至不怎么讲,似乎一讲就是“灌”,就是注入式:一问 就变成启发式,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这是很大的误解。讲,是不可缺的。讲得好,应该具有启发性,而问得不好,反倒成了注入式,标准在于 能否使学生“奋发”、“自动”(徐特立语)。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时雁行认为:所谓的讲,就是抓住课文的 精要,讲出课文的精华,教师要讲得精采。可见,讲得少并不等于精;精的标准,包含在“精要”“精华”“ 精采”这三个词里面。讲,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面临两套“教材”。一种是物化的,指语文书; 另一种是“活化”的,也就是教师的“讲”。如果那三个“精”出不来,广大学生就少了一部活化的教材。
总之,要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培养对祖国语文的深厚的感情。教师有了这样的“情”,就能引发学生的 “情”;有了“情”,何愁学生对语文课没兴趣呢?师生双方都没有“情”,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很难奏效的。
以上,我从一个方面,结合实际问题谈了重视研究语文学科本体的重要性。目前,这种研究有待深化,尤 其要与解决语文教改的现实矛盾挂上钩。比如,张志公先生提出,要建立实际应用的语言知识系统。那么,它 与师范院校中文系开设的各门学科是什么关系?和语文的知识体系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以 前搞“八字宪法”,注意抓“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方面的知识,收获有,但不怎么大。为什么收获不大?吕 叔湘先生讲过,近代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研究的方法是静态分析。他号召,不但要研究语言本身, 还要研究人们怎样使用语言。语文教学研究,重点不在语言,而在“言语”,也就是要研究学生怎样使用语言 。建立语文知识系统,要以培养学生言语能力为目的。然而,过去语文知识教学往往停留在静态分析上,更多 的没有研究如何教学生使用语言。语文教学研究是在近代语言学的影响下搞的,因而埋下了一些深层的矛盾。 预计,这个问题,在中国语文学科走向独立100周年的进程中,应该也可能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个问题不解 决,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没有根儿。
对15年来语文教改的情况,您能不能从一个侧面简要地评论几句?
这些年来,语文教学改革作了多方面探索,研究之深,实验之广,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是空前的。特别 是引进某些外国的教育理论,在本土上作“嫁接”的尝试,十分引人注目。
语文教改始终面临着“分析”与“综合”的矛盾。
80年代中后期,因为有感于传统语文教育缺乏科学分析,所以集中强调语文教学科学化问题,开始注重研 究“知识点”及其排列分布的格局,把这种“分析”的思路体现在教材编写上。其代表作,是1988年秋、1989 年春印行的人教版统编教材修订本,它初步建立了单元综合训练体系,是有历史功绩的——在“知识点”的分 割,确定点、面、线、体的联系方面,向前迈出了一步。这套教材广泛使用,引发了对建立单元教学模式的研 究和实验,短短几年之内,见诸报刊的研讨文章多达数百篇,逾百万言。其中,在阅读教学单元模式的研究方 面进展较大。但是,怎样在单元教学中处理好写作训练、思想教育等问题,研究得还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 产生了程式化的倾向。如何使单元教学能结合母语教育的基本特点,实现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这还是有待解 决的难题。
于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又传出了张扬人文精神,回归传统的呼声。例如,《中学语文》杂志上展开了关 于重视语感训练的研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反响。
不过,我们应该看到,从传统的“多读多写”,踏上在知识指导下,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依归的教学之路, 这是一次飞跃。矛盾的焦点在于——不是要不要知识,而是要什么样的知识,构成怎样的知识体系,怎么运用 这些知识。90年代,应该有一个转机,这就是实现民族化和科学化的统一。我们不能只是从中国看世界,还应 该注意从世界来看中国。世界的潮流是:在活用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能力。
看来,我们又回到加强语文学科本体建设的话题上来了,对吧?
是的,强健和完善自身,尔后谋求远大的发展。当务之急是构筑有实用价值的语文知识体系。现在已经 有了阅读学、写作学、思维科学等等,提供了分门别类的知识基础。对它们要加以改造,融化,逐步形成语文 学科的知识系统。而决不是简单、机械的拼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