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02:00:34
导语:在经济心理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必然的与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园林设计等专门学科紧密相关,但就具体的环境心理学理论来说,我国当前的研究课题还在进一步的规范与重建当中,在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定论。自从环境心理学在20世纪初的诞生到60年代的完全建立,相对来说有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但是对环境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的规定还是很模糊的,ProshanskyHaroldM.在HumanBehavior&Environment∶Ad-vancesinTheory&Research一书中对环境心理学的定义解释成“环境心理学所研究的范式”,从概念本身来说,对环境心理学的说法只是一个大概的描述,并未阐述清楚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者是谁,也没有说清楚环境心理学研究者的承担者是谁;再者,对环境静心理学研究的范式并未详细说明,是指环境对心理的影响?还是环境致于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各个对象的对环境的影响?这些问题始终像谜一样的存在着。但是有一种趋势,主要的涉及到对环境心理学与生态心理学、建筑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园林设计在研究方法、方案设计上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这就造成了环境心理学的自身的矛盾,既要解决自身的研究方向问题,又要研究与其交叉学科的界限问题,这就为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综合以上的分析,本文对环境心理学界定主要的取向在于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和在传统视觉之下的人文环境对整个人居环境的布局的影响,尝试着对环境心理学做一个明晰的解释,并应运于实际的操作当中。
1.2环境心理学理论所涵盖的必要要素分析
虽然环境心理学的主体概念并不是很明确,但是对环境心理学所涉及到的因素,学术界有着一致的认可。这主要的包括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心理环境。本节就此三者进行简要的分析。第一,自然环境。是人生存和生活创造的主要载体,围绕着整个的自然环境,我们可以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自然环境主要的包括水体、土地、植被、动物、矿物、太阳辐射以及空气等等,这些物质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的条件。第二,建筑环境。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当中,在地球的角角落落里都有着人雕刻自然的痕迹,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类社会无时不刻的在创造着艺术形式,而这与环境就密不可分了。最早的建筑还是属于洞穴,虽然是半自然半人文化的创造物,但是因为其有了人的居住而变得温暖而更具人性化。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推动着各式各样的建筑群的产生,在科技水平的进步与人类智力的大幅度提高,建筑水平也在进一步的提高,人类对建筑的舒适度要求也在进一步的加强,因此,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的结果。第三,心理环境。对心理环境的研究,学术界有两种比较明显的倾向,一种是心理环境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一种是心理环境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进程。但是详细分析,其实心理环境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对环境的真实影响,因为从成人的角度来看,环境可能是熟悉而且是烦躁的,但是对儿童来说,同样的环境可能是陌生而又温和的。
2与当代人居区域环境相关的环境心理学理论
因此,遵循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说环境心理学虽然的研究内容还是相对模糊的,但是在学术界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
2.1生态知觉理论
所谓的生态知觉理论由J.Gibson首倡,主要的比较看重人的先天遗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的理论内容是指人的直觉是一个过程,人的感官器官和心理在受到环境的刺激之后,形成的一系列的行为活动,主要的包括娱乐、安全的需求。这就影响了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并对环境的好坏而产生的喜怒感受,例如,人们一般的都会选择植被覆盖率高、水源充足的地方,如果没有良好的植被覆盖率和充足的水源,人们将会选择逃离该区域,另寻去处。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环境的喜好程度与环境本身的质量息息相关,这就符合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而且人们更注重自身的心理欲求,并渴求对信息的控制能力。
2.2概率知觉理论
概率知觉理论由EgonBrunswik提出,这一理论的特征是主要的注重现实生活对环境的影响,这就必然与人类的后天学习能力相挂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加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以解决生活环境的问题。比如就客厅来说,从后天的知识结构中人们会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种设计理论,主要的是以某种功能为主导功能,并潜藏其他的功能,比如对小区室外环境的设计之中,设计者往往会设计出比较大而且边缘比较广的碗型花盆,其主要的功能是对小区进行景观覆盖,其实潜藏的功能是缓解人的视觉疲劳。
2.3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没有具体的理论内容,但其主要的对形式和内容的合理布局,以符合人类的审美标准。如果在小区的设计中,运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简化环境处理法,环境就会被规划成合理的族群,塑造丰富的景观。
3案例分析———老年人活动空间分析以及运动场所空间分析
结合以上三种设计方式,结合现实生活中景观的实际操作,对以下两个特殊场所进行案例分析。
3.1老年人活动空间分析
老年人因其生理功能衰退和年龄因素,造成了对居住环境的特殊需求。在休憩空间的设计上,主要的应包括座椅、凉亭、方桌和简易运动设施的基础建设,并注意安全配套设施建设。因老年人性格各异,设计者要满足老年人在心理、休闲和娱乐等等的需求,提供观赏和园艺种植场所、简易运动场所、休闲娱乐场所,并设置专门的老人托管所,为老人的安全负责。
3.2运动场所空间分析
一定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的心理素质和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因此在小区设计中应该注重篮球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羽毛球场和兵乓球场所的设计,在位置上应该远离车道、过道、走廊等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并要把植被条件考虑在内,以缓解因过度吵闹而造成的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4结语
摘要: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各个利益主体的行为与市场秩序形成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对如何形成良好市场秩序提出了行为建议。
关键词:利益主体;证券市场;秩序
一、证券市场秩序的内涵
证券市场秩序意味着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准则,对证券市场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市场按照特定的规则运行。证券市场制度提供的正是这种内生的规则体系。证券市场的秩序由市场内的行为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但政府作用比较特别,它可以出现在更高的秩序形成与控制层次上。在一般意义上,市场秩序指依据规则和准则进行控制下的市场运行状态。市场的公平与效率是市场运行状态的主要指标,也是制度规则体系的评价标准。
国内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分析,1993年以前的研究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非市场有效,此后的研究大多支持弱式有效。市场秩序混乱,市场公平和市场效率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市场的运行是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的,要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必须从形成秩序的市场主体的行为出发,建立相互制约、平衡的利益框架。
二、利益主体行为与市场秩序的相互影响
证券市场行为主体在相互的交易中会自发形成一种市场状态,可以称为自发秩序。每个行为主体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将拥有的资源投向能获取较高收益的股票,这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自发秩序的优势必须在长期和重复的交易关系中逐渐形成。如果交易者的行为预期不确定时,极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这就会增加市场的交易费用。从长期看,某个市场体系要生存下来,必然能逐渐调节纠正交易机制,取得交易费用上的优势,但要达到良好的状态可能要经过相当长时间,在调节过程中也会浪费巨大的资源。下面从几个主要利益主体行为对秩序的影响进行分析。
1.政府。从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初步形成看,政府是证券市场制度供给和运行的核心,其他主体大多通过影响政府决策而获利。强势主体(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能对政府的决策施加较大的影响,但并未能控制政府的行为。而政府过多涉及到证券交易中的具体利益,一是政府对证券市场目前的定位与期望过高,二是政府自身利益和其他市场主体过于密切地混杂在一起。在国内证券市场中,国有性质的主体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占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中,国有企业也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媒体更是政府或国有资本主办的,它们的行为在相当程度上正是通过政府整个权力机构发挥了作用,对证券市场的秩序形成与变动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2.上市公司。由于占绝大部分比例的国有上市企业采取的都是增量发行,国有股仍占有控股地位,外部股东无论在控制权还是在信息上,都处于十分不利的状态,公司经理等“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为了获取更多的融资,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等情况时有发生。由于上市公司都属于利益既得者,其利益主要在一级市场的发行中,而在证券交易市场上,上市公司间难以形成比较普遍的共同利益。而且由于国有上市公司仍然承担了政策性负担,国有企业固有的“预算软约束”弊病也移植到上市公司身上。上市公司的利益一致性不够,难以采取集体行动。但上市公司与政府的利益密切相关,分别对各自的管理部门有较大的压力。
3.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不仅实力雄厚,而且数量比较有限。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规模很大,因此它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也很大,对环境的变动比较敏感。在外部环境中政策和市场景气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具有集体物品(它的收益者只是一个局部的集体)的特点。机构投资者通常能够组织起来,争取更有利的外部条件。
机构投资者个体参加争取集体物品(政府有利政策)行动的条件是,它从这个集体物品中获取的收益大于它付出的成本。每个参加者的成本包括行为成本和组织成本的一部分。但集体物品能够为所有投资者共同享用,而不仅仅是付出努力争取的机构。每个机构投资者都希望别人去争取而自己能够“搭便车”。如果努力者分享的集体物品低于其付出的努力成本,它是不会去争取这个集体物品的;如果即使与别的机构投资者共同分享,它从集体物品中获得的收益仍高于它为争取这个集体物品付出的成本,那它有提供的激励。机构投资者的数量较少,在争取能够带来足够大收益的集体物品时,通常每个机构投资者能够分享的收益大于它为集体行动付出的努力成本。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也会权衡不作为的机会成本,在不作为的损失大于作为的成本时,他具有参加集体行动的压力。因此机构投资者经常能够组织起来争取对他们这个群体有利的集体物品,如对政策改变的影响,对政府支持股市的需求,都比较明显的表现出来。但集体物品量总是低于最优水平,因为搭便车者的存在,使得努力者总是无法获得它所争取到的集体物品的全部收益。
4.一般投资者。在国内不规范的证券市场上,受到损害最大的是一般投资者群体,一般投资者的个体力量弱小,更应该联合起来采取集体行动。但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是机构投资者经常联合起来,集体要求某些对他们有利的政策,而一般投资者则是“沉默的大多数”,极少有集体行动来申诉自身的要求。一般投资者参与争取集体物品的条件和机构投资者个体相同:他从集体物品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他参加这个集体行动的成本。但一般投资者数量众多,任何投资者能够从可能的集体物品中获利都极为有限。而对一般投资者进行广泛组织的成本都极为惊人,除非某个组织的成本已经为它的其他职能承担。一般投资者从集体物品中的获利微小而成本高昂,搭便车的倾向同样广泛存在。他们预期的成本和收益极端不对称,通常没有参与集体行动的激励。一般投资者不能形成有效的压力集团,不利于市场均势的取得,应该在制度上有一个一般投资者保护协会之类的组织,它由某些具有政治、地位要求的个体来推动,同时可提供其他非集体物品,这个组织的真正目的:组织一般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服务。而先例也可以改变一般投资者对争取自身合法利益行为的预期。如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失职和违法及中介机构的虚假审计行为,投资者也许有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意识,但个体能获得的利益有限,而个体在对公司和中介机构的诉讼中又明显处于人财物的劣势,在证券市场现实中,个体诉讼行为也没有取得明显的成功。如果法律的变动使投资者个体有合适的诉讼环境,出现了较为成功的诉讼案例,形成“选择性激励”的效果,其影响可以从个别到普遍,逐步改变投资者对诉讼的收益——成本预期,使更多投资者愿意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也即成为制度变迁的路径。
三、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路径
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等强势主体群体与一般投资者弱势主体群体的力量极度不平衡,欺诈行为、虚假信息泛滥,操纵市场行为流行,市场规则有向不利于市场长期利益方向发展的趋势,市场的秩序陷入混乱。在此阶段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政府的强力介入。政府必须充分尊重并利用自发秩序,但这不意味着政府对制度体系形成与变动的不参与,自发秩序需要通过政府的行为来调节。政府的制度创新应该和市场主体的创新互为补充,要相信在良好规则下的市场制度能够带来社会福利的整体增进。政府确定交易的基本框架和公平原则,在证券市场已经建立起来的现在,应该放宽其他由市场主体自发创新的空间,政府则致力于提升自发创新的层次,消除市场主体创新的外部性,最终形成互补性的制度创新框架。
证券市场的长期利益一是公平;二是效率。自发秩序也许可以提高市场的效率,但自发秩序通常不能带来公平。政府是证券市场中最重要的主体,他供给证券市场制度,调整并维持公平秩序的形成。但统治者也是经济人,他也面临有限理性的制约,且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不能指望政府的制度供给和秩序调节就必然能带来良好的证券市场秩序,增加社会的总体福利。当政府的利益来源与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一致时,它的行为会促使社会的进步;反之,它会导致市场的混乱,阻碍良好秩序的形成。这时就要调整政府的收入来源,使得从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中获得的利益大于从寻租中获得的利益,而且实现这一点,可以削弱个别市场主体群体对政府决策的严重影响或控制,摆脱不利路径依赖。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娱乐治疗,娱乐治疗的方式主要为下棋、打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
1.1针对精神分裂患者,在进行娱乐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并进行一些适当的辅的治疗,例如认知康复、家庭治疗等,在使患者获得一些认知行为的同时,逐渐减轻患者的精神病症状。
1.2采用心理教育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教育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同时加强人际关系和家庭的治疗,有效的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采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利培酮和奥氮平,一日两次,一次0.35mg。这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的症状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且镇静作用较弱,椎体外系反应较少。
1.3放松治疗。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放松治疗有着积极作用。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稍微出现一点差错对患者的健康会产生巨大影响。放松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舒缓患者的情绪。具体操作为让精神病患者以轻松的方式坐下来,同时将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手上,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同时进行深呼吸训练,上手平伸,每天进行10分钟的深呼吸训练,护理人员要在患者身边进行积极的引导,让患者在这样反复的训练下自然的形成一种放松的心理,从而舒缓患者的情绪。
1.4心理疗法。对患者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本院精神病患者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程度不一样,有轻度的,有中度的,有重型的,因此在进行心理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整体的心理教育,使患者对医嘱可严格遵守,配合相应治疗,按量、按时服药。心理治疗可采用专门的治疗方法及技术,对患者行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5统计学分析: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我们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技术采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在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方面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关键词: 技术变革;稳态增长理论;稳态增长模型
1.简介
稳态增长理论是说,如果一个新古典增长模型展示了稳态增长, 然后技术变革必须增加劳动,至少达到稳定状态。有时候还说,另一种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但是这确实包含在理论的原始版本中,如果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稳定的状态下,技术变革总是被认为是劳动扩大的形式。这些没有逃脱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不论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是在现在,这都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理论。我们常常希望我们的模型表现出稳态增长,但为什么技术变革是纯粹的劳动力增加 诱导创新的文献与费尔纳、肯尼迪、萨缪尔森、德兰大基斯、菲尔普斯仔细考虑过但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相联系。最近,阿西莫格鲁和琼斯又重新思考了这个谜题。
也许令人惊讶的是,鉴于文献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找不到一个明确的观点和这一理论的证据。并且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恰好结果什么也没有提出。为什么技术变革的直觉是必须增加劳动?这一结果的证据通常归功于宇泽的证明,并且毫无疑问的是他证明了这一理论。然而,宇泽主要关注的是哈德罗中立的技术变革(即如果利率不变是常数使资本份额不变的技术变革)和劳动增加型技术变革所展示的相等性和罗宾逊图形分析的正式确定。当然对于稳态增长要求哈德罗中立的技术变革来说这是很小的但却很关键的一步。但是宇泽的现代读者将被两件事所打击。第一是缺乏稳态增长理论的观点和直接证据。第二是缺乏经济直觉,证明方法大多是纸上谈兵。巴罗和萨拉 C 伊―马丁所说的(1995年,第2章)接近提供一个明确的观点和证明这一理论的证据。然而,他们这一理论的观点有更多限制: 技术变革是一个增加了速度常数指数的因素,然后稳态增长要求劳动的增加。这就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可能会有一些反常的因素增加扭曲技术变革的可能性,使得与稳态增长保持一致。麦卡勒姆也提出了一个一般理论的证据并且和宇泽的方法非常相似:虽然坚持和宇泽的方法接近,然而直觉的结果仍然难以捉摸。
这一观点填补了文献中的空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观点和证明稳态增长理论的证据,以及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观点的简洁的直觉。
本文的工作报告(琼斯&斯克林杰2005)包含一个受宇泽观点(1961)和关注发展直觉启发的证据。根据我们的工作报告,很多作者提出了更直接的证据。罗素提出了一个快速证明这一理论的数学方法,利用一些方法证明,这些方法来自被称为平流方程的类偏微分方程的物理文献中。
2.陈述和证明的定理
稳态增长定理适用于一个部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我们首先精确地定义模型,然后定义一个平衡增长的路径。我们将遵循通常的惯例也指的是一个平衡增长的路径作为稳定状态。根据下面的定义,我们陈述并证明这一定理。
定义2.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济环境如下所示:
Yt=F (Kt, Lt; t), (1)
Ct+ It = Yt, (2)
Kt = It -δKt, K0> 0, δ≥ 0, (3)
Lt = L0ent, L0 > 0, n ≥ 0 (4)
生产函数F满足标准的新古典主义属性:在K和L规模收益不变,K和L的边际产品递减。
定义2.2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中的平衡增长路径是一个在常数指数率中所有数量{Yt, Kt, Lt, Ct, It}增长的路径。
定理2.1(稳态增长定理,宇泽,1961)
假设新古典增长模型建立一个稳定状态的开始日期记作Τ,人均产出增长速度记作g,并且It > 0,t≥Τ且所有的t≥Τ。
Yt=F(Kt, At Lt;Τ) (5)
当At1/At=g.也就是说,技术变革在稳定状态是劳动增加。
证据:(斯克里克特,2006)根据生产函数Yt=F(Kt, At Lt;Τ)让gx表示在稳定状态下数量x的增长率。然后YT=Yte-gy(t-T)例如,所有的t≥T。
Yt e-gy(t-T)=F (Kt e-gy(t-T),Lt e-gy(t-T); Τ)
因为F体现了K与L的变量回归,我们可以通过除以指数得到以下公式:
Yt=F(K e-gy(t-T)t, L e-gy(t-T)t;T) (6)
如果gy=gk,结果被证明,并且Ate-gy(t-T)但是众所周知的是这一结论的提出――举例来说,它是一个直接结果模型中不断的投资率。在更一般的框架中,它遵循一些稍微单调乏味的代数。
特别是,方程(3)需要的资本积累gI= gK。所以如果我们得出gI= gY。要与Yt =Ct+ It 区别开来必须遵循时间t≥Τ因此给出以下式子:
gY= Ct/Yt・gC+ It /Yt・gI.
再次区分这个表达式要遵循时间和以下给出的式子:
gC(gY - gC)Ct =gI(gI - gY)It.
如果Ct =0,那么等式的右边必须为0,所以我们得出gI= gY。如果Ct ≠0,那么这个表达式只能得到Ct和It以同样的速度增长。但是这需要gI= gY。因此gY= gK。
3.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理论的陈述中我们假设的是,在最后一步的证据中投资发挥的是积极作用,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gY= gK。特别的是,如果投资等于0,当gY> gK时,可能会出现一个稳定状态,但是前提是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在零投资下,资本存量下降呈现指数级的速度贬值。因为资本不是输出的积累,稳态增长定理的逻辑不适用于此。相反,技术变革需要增加资本:第一,以抵消贬值,第二“有效资本”与出口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回见方程(6)。由斯克里克特提出(2006)的理论和证据遗漏了一个条件就是It > 0。
除了它的简单性,斯克里克特的证明相对于宇泽(1961)的来说有另一个优势。宇泽的证据结尾处出现一个新的生产函数G,就是F(Kt,Lt;t) = G(Kt,AtLt)。斯克里克特在方程(5)中表示,在原始的生产函数中技术变革是劳动的增加。
4.结论
在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中,资本与劳动之间唯一的不对称是,资本是每一单位输出的积累,而劳动不是。这种不对称背后蕴藏的是稳态增长理论 ,这是被确认的证据。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连接这种直觉与劳动力增加的结果。按照输出量把双方的生产函数分开,产生“平衡”表达式1=F(Kt/Yt, Lt/Yt;t)。资本积累和继承了输出的趋势,所以资本产出率在稳定状态下是一个常量。劳动力没有继承这一产量趋势,所以Lt/Yt低于稳定状态。为了达到等式平衡,技术变革必须完全抵消Lt/Yt的下降。也就是说,技术的变革必须是劳动的增加。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宏观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9 年。
听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其是语言学习和交际技能的实践性应用。据相关研究显示,词汇量、语音语调、语法以及语速等语言基础知识是影响学生听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巩固学生语言基础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语音分辨能力、对照注释能力、领会记忆能力和猜测推测能力。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的输出方式和输入方式,突破了传统听力课堂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僵局,为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高职英语在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听力教学。
1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语音分辨能力中的运用
语音是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首要接受到的信息,掌握准确、有效的信息是辨别单词、理解听力内容的关键。不少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陷于这样尴尬的境地:在听的过程中对于对话的内容一知半解,而将文字稿看一遍,其中大意基本都能理解。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语音分辨能力差,特别是对连读、弱读等英语朗读特殊现象缺乏了解。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一弱项,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听力教学,帮助学生矫正语音以及加强他们对单词的辨别能力。
语音语调的训练可以先由词组再到句子,逐一进行巩固。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发音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现象进行分类,如常用的弱读、连读等,以及感叹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的语调。然后在分门别类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进行个个击破,使学生熟悉英语发音,提高对英语的敏感度。
如在“连读”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足够的(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而定)存在连读现象的听力材料;然后将电影Big Fish中巨人Carl所说的“Go away”一句进行反复播放(由于巨人说话又慢又重,适合学生模仿),要求学生模仿发音,并谈一谈发音的特点。不难发现,在发音过程中,“Go away”实际上发为。
2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对照注释能力中的运用
所谓对照注释就是将所接收到的声波信息与贮存在大脑的知识进行汉英语法对照、汉英词汇意义对照,然后经过翻译、润色等一系列步骤后,转化为学生已知的、熟悉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知识是确保学生对照注释能力的两个关键因素。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闪光点,以增强学生的词汇量以及语法结构知识的积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对照注释能力和英语理解能力。
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可以将不常见或学生没有学习过的单词进行汉语意义的注释,当然注释内容需要在鼠标点击之后才能够看见。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字幕人员的工作,如将一些比较经典的英美电影或电视剧去除字幕,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写台词以及翻译的任务。在这过程中,具有画面性的电影、连续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翻译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强化多媒体培养学生对照注释能力的运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播放器的一些特殊功能,调节听力材料的语速,从慢到快再到非常快,三个层次逐一推进,加快学生由英语信息到汉语信息的转换,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反应能力[2]。
3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领会记忆能力中的运用
领会记忆能力在听力过程中尤为关键,特别是在比较长的听力材料中,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而且要注意一些微小的细节,如常见的有数字、地点等。那么如何领会文章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并将其牢牢记住呢?笔者认为理解西方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对于领会语境、语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声波的接受过程中,不排除存在听不懂的语音,那么有效信息便以跳跃性的一个一个单词的形式进行呈现。而包括文化背景等在内的经验知识可以将这些只言片语以联想的方式进行连贯、补充,另外其对于深化记忆也具有一定的作用[3]。
教师在平时的听力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渗透西方的历史、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如寻求妇女平等是西方一直所关注的话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寻一些“反对妇女歧视、寻求妇女平等”的图片、文字、影像资料,使学生大致了解妇女解放的历史历程。然后,搜集有关于这一类话题的听力材料以供学生训练,并要求学生摘录、记忆在这一话题中经常性出现的单词或词组。
4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猜测推理能力中的运用
生词是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一旦陷入生词的困境中便束手无策。在这一种窘境中,大胆猜测词义是寻找突破口的唯一途径。另外,在听力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分心或没有听清个别的单词,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文章大意自动弥补句子的大致意义,不仅能够解决生词的难题,还有助于推测将要听到的文章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听力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生词,要求学生大胆地推测。如“The most popular tent sold in Britain is the frame tent with 2 bedrooms and sleeping accommodation for 4 people”一句中,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单词“accommodation”的意思,但是根据“bedroom”“sleeping”两个单词的意义,也大致能猜测出其与“睡觉”“房间”等有关。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意义相近但用途特别的词汇或句子,通过让学生分辨、推测,来提高他们的猜测推理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听力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或关键成分省略掉,让学生根据猜测进行自动弥补。
5 结束语 [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本科毕业 论文以及服 务,欢迎光临DYlw.nET]
显然,在信息技术高度渗透于现代生产与生活的现实环境下,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人机互动的操作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进入学生和语言环境,参与语言活动,这对于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其能够针对学生在词汇量、语音语调、语法以及语速等方面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难题,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钟绍春,张琢,李吉南.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就陷入了困境,传统金融理论不能解释金融市场频频发生的“异象”。在对理性经济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修正的基础上,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它以心理学对人们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从而使金融理论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领域。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理性经济人 有效市场前景理论
研究背景
现代经济学以其严密的逻辑和数学推理建立起庞大的理论大厦而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冠”。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化的进展,金融理论在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短短五十年内,公司金融理论充分吸收和借鉴现代经济学发展,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在经济学这顶皇冠外,金融学已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萨缪尔森甚至将金融学喻为 “社会科学的珠冠”。 Zvi Bodie和Robert C.Merton将金融学定义为“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的分配。”现代金融学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在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提出预期效用函数理论之后,Arrow和Debreu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这些经济学理论都对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做出基础性重要贡献。
沿着经济学提供的理论基石,公司金融学研究硕果累累,Marko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Modigliani-Miller的MM理论,Sharpe等人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Fama的有效市场理论,Black-Scholes-Merton的期权定价理论(OPT)和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APT)等。这些理论都承袭了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所用的分析框架为一般均衡理论或无套利定价理论。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机理和金融资产的定价机制,成为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金融市场上日历效应、IPO溢价、封闭式基金之迷等异象不断出现,传统金融理论对此已经无法解释。也正是这些未解之谜推动了金融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修正传统理论的假设,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它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重新审视主宰金融市场的人的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揭示了投资者心理因素在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使得金融学研究更接近实际。
传统金融理论的困境
在传统金融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理性经济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始终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根基。金融理论研究的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主流方法是理性经济人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zi为不确定的状态ω赋予一个概率分布,并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理性经济人以期望效用最大化确定自己的证券组合。各类证券供求相等所决定的价格就是证券的市场均衡价格。由于交易者作决策时利用了所掌握的信息,证券的均衡价格就会反映交易者持有的信息。那么,反过来说,交易者在什么情景下能正确地从价格中推测出“足够”的信息以利于自己的决策呢?这就引出了理性预期均衡。交易者携带不同的信念和信息进入市场,达到理性预期均衡时,他们利用均衡价格反映的信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得到的决策就视同他们拥有全部私人信息时一样;如果没有新的信息进入,交易者就没有重新交易的意愿,均衡处于稳定状态且可以达到资产的帕累托最优配置。
现代金融学关注的是金融资产的定价和配置问题,而金融资产配置的信息有效性,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有效市场假说被认为是传统主流金融理论的核心之一,它充分的反映了传统金融的研究脉络。Eugene Fama(1970)对有效市场的经典定义是:有效市场是指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体现可获信息变化所带来影响的市场。具体来说,EMH包含以下三层基本含义: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能合理评价证券价值,此时市场是有效的;假如某些投资者并非理性,但他们的非理是随机的,从而彼此的行为相互抵消,此时市场依然有效;假如非理性投资者的非理并非随机,但由于市场中理性套利者的存在,会消除市场的异常波动,此时市场依然有效。
有效市场理论诞生后,曾在较长时间内经受住了理论和市场的考验。然而随着金融市场各种异象频繁出现,对有效市场的各种质疑不断涌来。20世纪90年代以后,行为金融学通过实验手段,从人类决策行为的非理性角度出发,对市场有效性假说提出了质疑。
(一)有限理性个体
根据EMH的观点,人是完全理性的,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他们总会根据期望效用最大化和贝叶斯法则进行决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Kahneman和Tversky(1973)的研究指出,投资者在决策时,并不遵循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他们并不看重决策最终获得财富的绝对水平,而更加在意以某参照点为标准的相对财富的变化状况;Kahneman和Tversky(1979)进一步研究表明,投资者并不是风险厌恶者,而是损失厌恶者。Van Raaij(1981)提出的“经济心理学”更表明,首先,经济环境反应出一般经济状况的改变,但由于个人因素的差异,不同的人对经济情况会有不同的认知与感受,加上个人主观的价值判断,进而通过行为表现而与经济环境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换言之,不同的个体对市场或经济状况会有相同或不同的“认知”(Perception),进而转化为行为和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再反馈到市场和经济中。传统金融理论将人视之为理性,认为价格变动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基本面的变化(盈利水平、宏观经济环境等等),而忽视了个人和群体决策的作用。行为金融学则大大提升了“人”的地位,修正了传统金融理论理性人假设的基础。
(二)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并非随机交易而是群体行为
EMH在理性人假设之后,进一步放松假设:即使存在非理性投资者,但他们之间的交易是随机进行的,所以彼此的非理会相互抵消掉。但在社会心理学表面,在一个群体中,人们容易受到群体情感的感染,倾向于放弃自己的偏好与习惯,忽略自身可获得的信息而采取与群体行为相近的行为。认知的系统偏差会导致人们的认知受到整个系统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自身所在群体的因素的影响。信息串流使人们在决策时都会参考其他人的选择,当该选择是传统的、流行的或权威的时候,人们更容易忽略自己已有的或可获得的信息而遵循该选择。试验证实人们在相互交流时,交流最多的是共同知识,私有信息得不到交换。Shiller(1999)指出由于人们注意力的限制,只能关注那些热点信息,并形成相似的信念,而人们的交流以及媒体的宣传使得这些信念得到进一步加强。羊群效应,即从众行为,也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处于群体中的人们彼此模仿,相互传染,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和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人们逐渐失去理性。在金融市场中,通常会导致热点的频繁出现,严重的时候将出现市场泡沫和金融危机。这些研究可有力地证明了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并非是随机交易而是一种群体行为。
(三)套利者不能保证市场有效
EMH最后一道防线认为即使投资者的行为并非随机,但由于市场上套利者的存在,也会将市场拉回到有效的基本面上,非理性投资者最终会因为财产消失殆尽而自动离开市场。市场依然将是有效的。现实中的套利不仅充满风险,而且作用有限。首先,套利的核心是无风险,套利能否发挥其功效,关键看能否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为了回避风险,套利者在卖出或卖空价格高估证券的同时,必须能买到同质或近似的并且价格未被高估的替代证券。但大多数情况下,证券并没有明显合适的替代品。其次,即使能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但由于证券的未来价格具有不可预知性,再加上市场上噪音交易者的存在,套利者依然面临着重大风险。因此,套利者的存在并不能保证市场的有效。
至此,传统金融理论的理论基础被击穿,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行为金融学”逐渐成为金融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及研究体系
(一)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里程碑式的文章《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发表,在更加现实的假设基础之上,正式提出了经典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前景理论对投资者的决策框架进行了修正,提出在不确定条件下投资者的决策动机会受到自身和外界各种变量的影响,在决策的编辑阶段往往会依据个人决策偏好而对各种备择方案进行编码,在决策评价阶段,相对于参考点,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预期决定了最终决策方案的制定。Kahneman和Tversky在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者决策框架之后,提出一个理论模型来诠释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此模型分别用两个函数来描述投资者的决策:一是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v(x);二是决策权重函数(decision weighting function)π(p)。其中,价值函数取代了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决策权重函数则将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概率转换成决策权重,则投资者的决策方案(假定期望值为psi的方案被选择)的选择模型为:
,其中(j=1,2,…,m ;j∈J)(1)
ps0= Maxpi s其中(i=1,2,…,n;i∈I) (2)
pij>0且,pij为备择方案,i为可能发生的各种概率,j为某个概率的编号。在各种备择方案中,具有最大期望值ps0的决策方案将被投资者所选择。
前景理论通过一个完全按照心理试验结果构造出来的函数来刻画偏好,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种非期望效用的决策目标。该理论对传统的风险决策理论进行了修正,指出在不确定条件下,许多判断和决策都会系统性地偏离传统金融理论的最优决策过程,从而严重冲击和动摇了传统财务理论所信奉的期望效用理论。1982年,Kahneman和Tversky与Slovic合作发表了《不确定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一文,研究了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经典经济模型的基本假设相冲突的三个方面,即风险态度、心理账户和过度自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称之为“认知偏差”。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行为金融理论的正式创立,为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和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行为金融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实践中金融市场异象频发,理论上前景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实验心理学完成了影响巨大的认知革命,这些都促进了行为金融学的深化发展。Debondt和Thaler(1985) 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着力对“过度反应”进行深入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过度反应”假说,并利用50多年的市场数据对此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文章认为所谓的“过度反应”是和贝叶斯规则中的“恰当反应”相对而言的。在贝叶斯规则中,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因此他们对信息的理解是一致的、无偏的,对信息会产生适当的修正。“过度反应”无疑打破了这一观点,投资者实际的投资行为存在着非理性的一面,对信息反应情绪化,会产生反应过度,造成估价过低或过高,并得出了美国股市存在反应过度的实证结论。基于“过度反应”假设,Debondt和Thaler(1987)对“价格长期反转现象”进行了解释:投资者在前期的交易中反应过度,导致价格偏离太远,后期进行自我纠正,因而出现了前期“亏损”组合在后期有更好的收益率表现的现象。Shefrin和Statman(1985)发表《过早出售赢利股而过久持有损失股的处置效应:理论和证据》一文,解释了投资者对赢利股票过早抛出、对损失股票继续持有的异常现象――处置效应,并验证了美国股市的投资者存在处置效应。这两篇论文表明行为金融理论已经开始解释金融市场异象,进入理论指导实践的阶段。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行为金融理论的魅力所在,从而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学者的介入研究,掀开了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热潮。
20世纪90年代以后,行为金融理论迎来了它的繁荣阶段。Shiller(1981,1990)主要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票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投资价格与流行心态的关系等;thaler(1987,1999)主要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以及投资者的心理账户问题;Debondt (1993)发现个体投资者的情绪与股市总体表现呈显著的相关关系;Shefrin和Statman(1994)提出了BAPM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提出了BSV模型;Shefrin和Statman(2000)提出了BPT模型;Jegadeesh和Titman(2001)发现美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中期动量效应。特别是Shleifer教授2000年出版了《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一书,书中用了一章的篇幅探讨了行为金融领域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并就四个方面提出了20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行为金融理论的继续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到目前为止,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仍有争论。但有一点非常明确的是,学者们对行为金融学应该由“基于个人认知和决策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投资者心态与行为分析”和“有限套利及市场非有效性”这两个理论基础构成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其中“有限套利和市场非有效性”主要探讨现实证券市场中套利行为的作用不可能充分实现,它解释了为什么价格对信息会存在着不适当的反应;而“投资者心态和行为分析”则要研究现实世界中投资者在买卖证券时是如何形成投资理念和对证券进行判断的。Shleifer(2003)认为,“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套利是充分的,那么套利者可以及时调整无信息变化下的需求变动,而且价格也会及时做出准确的反应。这样的话,即使许多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市场仍然有效。另一方面,如果投资者都完全理性,就没有力量来扰乱最初的有效市场,价格也就不会偏离有效价值水平。”有鉴于此,李心丹(2005)认为,与传统金融学相对应,行为金融学研究主题包括三个层次:投资者的个体行为;投资者的群体行为;有限套利和非有效市场 ,其中前两个层次归纳起来就是“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分析”。第一个层次就是投资者个体行为,它侧重于分析投资者个体行为,以及这种普遍性的个体行为偏差对市场可能产生的中长期影响;另一个层次就是投资者群体行为,它主要是指因投资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而导致的市场整体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偏差。第三层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市场异象的挖掘和其深层次原因的分析。一系列理论文章表明在理易者和非理易者相互影响的经济体中,非理性对价格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和长期的。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原因导致传统金融理论中有效市场赖以生存的“套利”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股市对信息的反应存在着系统性的偏离。
关于行为金融理论发展的几点思考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还不成熟。行为金融理论对传统财务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和现象,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和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打破了“理性人的神话”,为人们理解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性化的视角。同时较为系统地对EMH和传统财务理论提出挑战并能够有效的解释了市场异象。但不可否认的是,行为金融学距离一个成熟的学派尚有相当的距离。迄今为止还没能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理论,较为分散。在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与结合传统金融方法的道路上,也还没有太多的标志性的案例。其提出的理论框架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实证数据的支持。由于该理论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理论,而实验室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别这也是该理论的一个弱点。
行为金融理论并非是传统金融理论的取而代之。行为金融学并不试图完全以往的理论,它只是在开拓金融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有益补充,以求完善和修正金融理论,使其更加可信、有效。行为金融学把“人”重新放入研究的视野,把实验的方法带入了金融学,并且对整个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进行了一种革命式的检讨和前提性的反思,使人们的眼界豁然开朗。行为金融学并非是对传统金融学的取而代之,金融理论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金融理论与行为理论更好的融合,最终构建起完整有效的现代金融理论框架。
从传统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理论,是从研究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运行到研究金融市场“实际”是怎样运行的发展。传统金融理论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在解释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运行的“规范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但是,现实中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与假设中的“理性经济人”又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传统金融理论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行为金融学以心理学对人们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可以说,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是解释金融市场实际运行机制的一个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Kahneman, Daniel, and Amos Tversky(1979)"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
2.Shefrin, H•(2000)•Beyond Greed and Fear,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Tversky, A•, and D•Kahneman (1974)•"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Science 185
4.李心丹.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体系及展望.金融研究,2005(1)
5.李心丹,王冀宁,傅浩.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2(11)
6.张圣平,熊德华等.现代经典金融学的困境与行为金融学的崛起.金融研究,2003(4)
7.张多蕾,孟华婷.行为财务理论发展历程评述.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4)
8.李心合.对公司财务学理论及方法论局限性的认识与批判.会计研究,2004(10)
9.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0.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会计研究,2006(7)
11.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经济研究,2005(2)
12.安德瑞•史莱佛著,赵英军译.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3
13.李心丹.行为金融学.上海三联书店,200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