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9 09:42:59
导语:在课外作业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确立“软设计”为主课外作业的重要地位
从当前课外作业的主要弊端着眼,应当大力克服全班统一模式的一刀切,对此,我在去年起开展了小语“软设计”课外作业的实验,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实施,“硬设计”与“软设计”的运行机制归纳如下:
当然,以“软设计”为主的课外作业,绝不意味着学生在练习中“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也不是一概排斥“硬设计”,而应当是“软”“硬”结合,以“软”为主。我在设计《翠鸟》这一课外作业中,觉得颇能体现这一点:
1.词的训练。读读词语,把不会写的在横线上写一写,写几次由自己决定。
小巧 灵活 衬衫 锐利 隐约摇晃 荡漾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的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翠鸟的颜色非常( )。( )的羽毛像橄榄色的( ),( )满了翠绿色的( )。( )的羽毛象( )的外衣。( )的羽毛像赤褐色的( )。
3.段的训练。任选一句总起句写一段话。
小白兔真可爱。 大公鸡真美丽。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一个进行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是“软设计”,选一个练习是“硬设计”。通过这样的软硬结合,从各人的差异出发分层设计,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到个别后进生,既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吃得饱,又让学有困难的同学不挨饿,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大增,质量也大大提高,这为他们的成功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在课外作业设计中,“软设计”为主的课外作业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二、重视“软设计”为主课外作业的过程优化
在课外作业的练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学生通过课外作业这一中介媒体使其所学知识不断巩固、螺旋上升,所以在设计高质量以“软”为主的课外作业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1.重突出重点。学生的课外作业既是课堂训练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课内外的练习应是在总的学习目标统领下的有机整体。课外作业的设计只有围绕学习目标,才能使课外训练有针对性;只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2.重能力迁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并非终极目标。因此,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中将知识转化成技能。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必须两者兼顾,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训练的效率。如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后,设计了下面两个课外练习:
①找出课文中“各种各样……多得数也数不清”所在的段落读一读。
②观察附近菜场、商店、田野等,用“各种各样……多得数也数不清”写一句话或一段话。
这一作业设计的精当之处,就在于紧紧围绕重点目标,将读写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内化知识,形成语言运用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
3.重尝试探究。课外作业不仅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技能的手段,也是强化学习方法的较好方式。学生在尝试探究中不免产生争议,教师要适当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下面的两道课外作业题的设计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①多音字的读音要根据这个字在词中的意义来确定。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上横线。
A.宁愿(ning ning) B.困难(nan nan)
②理解字义的方法之一是:据词定义,即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字的意思。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打上“√”。
A.张灯结彩(a展开b看望c量词d姓)
B.威武(a关于军事的:武器、武装 b关于技艺的:武术 c勇猛)
这两道课外作业题与传统练习方式比较,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它重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强化了探究的方法,而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是“授之以渔”的具体体现。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课外作业的改革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本文结合教学情况,提出按照多元智能理论设计和实施课外作业,树立个性化作业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作业,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多元化作业观,使作业的完成过程成为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升华的过程,达到学生多元智能全面、协调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课外作业;多元智能;形式;设计
一、课外作业现状
枯燥单一,没有新意,脱离学生实际的课外作业是学生最大的苦恼;“题海战术”作业占用了学生大量学习时间,教师学生负担加重,效率低下;课外作业与课堂内容联系不紧密,不能很好地反映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布置作业随意性很大;班级类型不同,基础不同,作业却是统一布置,一个班级学生水平有高低,但老师一竿子到底,好的学生“吃不饱”,有困难的学生“消化不了”,教师布置作业时没有明确的目标;机械重复的课外作业使得学生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慢慢丧失,所有这些现状反映出来的不仅是学生不愿意做某次作业,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已经改变了,他们通过拖欠作业、抄作业和不交作业等形式反抗学习和作业的单调乏味,完全违背了教育规律,也实现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学生就成了机器生产出的产品,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二、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概述
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这与传统的“一元智能”观是大有不同的,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大部分教师无法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之时,我们无疑会从他的理论中得到一些启发:以全面的、发展的、综合的眼光评价学生。加德纳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他潜在的才能,上帝给他关闭一扇窗户时,必定给他打开了一扇门。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挖掘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智能特长,加强学生在当今社会的适应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这符合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教师从学生的智能分布了解优等生,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同时可以利用此理论帮助“暂差生”,采取更合适他们的方法教学,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三、课外作业的设计和实施
1.要有个性化的作业观多元智能理论主张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课程观,即讲究教学个性化的设计,所以过去的那些“一刀切”、“一竿子到底”的作业标准和方式已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课外作业,调整和优化课外作业的形式,提倡开放性作业、自主选择作业等多种形式,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同时兼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设计课外作业的质和量。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优势和兴趣爱好,设计难易程度、数量、内容和形式等不同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可以让学生一方面有选择地开展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逐渐学会自主探究,以他们自己喜欢和接受的方式巩固所学内容,并获得自我提升的机会,把完成作业的过程从被动变主动,从“要我完成”变“我要完成”,让学生觉得完成作业是一种乐趣,是展现自我的最好机会,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2.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创设多样化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手段和策略。新课改下,教师要发挥服务,即为发展学生的潜能,给他们提供多种展示才能的平台,给每个学生以多样化的选择。要将这种理论运用到课外作业设计中,就是要除旧革新,抛开原来的以某一种智能发展为目的的片面作业观,树立全面发展的作业观,采用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而不是单方面的抄写内容,可以是看、听、说的各种形式,以实践性为主,锻炼学生多种能力,真正让课外作业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等交际能力起到促进作用,而不是简单巩固,照搬照抄,不再是简单地写了ABCD就搞定答案,用新颖、灵活、有趣的作业形式如:朗读背诵、访谈调查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不应该局限于书面形式,其他形式也要经常采用,如模拟表演、复述课文、自编练习,让学生把学到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综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学生学习方法间的差异目前的心理学研究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知识水平、学习策略、思维策略。就英语学科而言,英语学习方法既不是简单地记单词、学语法,更不是背字典、读范文,它的学习方法涉及很多要素,知识基础差异是肯定存在的,教师如果能在学生学习和思维策略上多研究,引导他们靠自主管理合理巩固语言知识,就会收到满意的效果。反过来说,学生的知识巩固如果是随意的、盲目的,那么效果将会不尽如人意。在作业完成中,受自觉性、自信心、责任感、主动性等因素影响,效果的差别就更大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外作业设计上考虑上述差异性,合理布置。当然,对不同学生的要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实施动态的管理,要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适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调整。
四、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富有人文关怀的理论。在其理论中,课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应是丰富多彩的,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的、多元化作业观符合新课改革要求,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学生人格得以尊重,学生情感得以体验。课外作业的布置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要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量体裁衣”,“教者有心,学者得益”,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网[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张其志.多元智能评估的主要观点及操作要领[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2):90-96.
[3]裘新宁,张桂春.“多元智力”:教育学的关注与理解[J].全球教育展望,2002,(22):29-22.
[4]宋斌华.高中英语课外作业改革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美术;课外作业;设计;实施
G623.75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扎实上好美术课,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学科的教学时间偏少,而美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仅靠每周1-2节的美术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美术教师也需要在布置一定量的课外作业,更好的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作用。
一、美术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
美术课外作业与课堂作业有一定的区别,课堂上的美术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由于课堂时间、空间、学习资源和工具、材料的限制,课堂作业一般比较简单。但是美术课外作业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难易程度的限制,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1.实践性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美术课外作业的设计,也要体现实践性。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巩固对已学美术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美的体验,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外作业设计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爱玩、爱动手操作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当地的文化和人文特点,恰当的布置实践性作业,引导和促进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2.美育性
美术是一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处,还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提升艺术素养。因此,在设计美术课外作业中,必须要突出美术的学科特点,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巩固和技能训练,还要体现美育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外作业中发现自然和人文的美,以实现美术的美育价值。
3.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美术感兴趣了,也就有了学习的强大动力。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季节、当地人文、社会热点等,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作业,吸引学生到美术活动中来。
4.层次性
实际上,每个学生对于美术的认知和个人的能力、天赋都不相同,所展示出来的美感和对美g技能的领悟和掌握也参差不齐。教师在设计美术课外作业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相对应的有层次性的课外练习题。这样的层次性,也能够展现出学生的个性,尤其是美术特长生在这样的有层次性的作业中,能力能得到锻炼和发挥。而美术能力次一些的同学,也能得到基本的美术能力锻炼。
5.生活性
新课标指出:美术课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让主体性的美术教学方式贴近生活,以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力。美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学美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关系尤其密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联系生活进行作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培养学生利用美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术课外作业的实施
1.画一画
绘画是美术最基本的作业形式之一,也是小学美术中最常见的作业。绘画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创造的欲望。在美术课外作业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把见到的有趣的人、事、动物、植物等,以简笔画、水彩画、素描、静物等方式表达出来。学生还可以对观察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加工,自主创造、设计出自己喜爱的画面。
2.做一做
手工制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习得动手操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够使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培训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我在课外美术作业中,结合农村的特点,设计了“捏泥人”的课外作业。学生利用田地里的泥巴,捏出人物、飞机、植物、小动物等各种造型,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
3.旅游参观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广泛利用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动植物园、公园、游乐场、社区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展美术教育活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也越来越多的带孩子出去旅游。游览名山大川、古迹文物等都是学生开拓视野、提升美感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布置照相、绘画、感悟等方式,充分利用这些美术资源来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4.设计创造
美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综合现实中的人和物,设计出自己想象的物品。对于我们小学来说,每年都有科幻画比赛,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比赛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畅想未来。对于当地组织的设计邮票、书签等美术创意活动,也可以作为美术课外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美术课外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注意事项
在美术课外作业的设计和实施中,教师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难度要适中
教师在设计美术课外作业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切不可因为是课外作业,就随意加大难度。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和风俗习惯,以及材料的限制,因地制宜的开展课外美术活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即使相同的作业,要求也要有所区别。
2.数量不宜太多
当前,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时有发生,美术学科也不能随意增加学生课业负担。适量的美术课外作业,能够让学生调节身心,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评价以正面评价为主
对于学生课外美术作业的评价,要以正面评价为主,多表扬学生,让学生在美术课外作业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对于美术有天赋的学生,既要予以支持,也要指出不足,提出改进的方向。
4.注意学科整合
美术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联系都非常紧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为古诗作画,为课文配插图,为数学画图形,为科学画实验图……通过学科整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科的重要作业,从而增强学习美术的自觉性。
总之,教师要精心设计美术课外作业,让美术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 低年级;课外设计;规范
课外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巩固知识、迁移运用、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的前很多课外作业形式单一,机械枯燥,缺乏弹性,或偏重知识,重复抄写,或让学生做各种教辅用书,进行题海战术。这样的课外作业使许多学生视作业为包袱,做起来毫无兴趣,拖拉磨蹭,而且严重违背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长此以往,必将严重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因此,规范课外作业设计,提高课外作业的训练价值,是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设计合作型作业,培养良好习惯
合作型作业,就是通过家长与孩子的共同合作而完成的作业。低段儿童的作业习惯、作业态度还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通过合作型作业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褒奖或纠正孩子的学习行为,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同时增进亲子关系。
合作型作业一:亲子识字游戏
低段语文识字任务重,学生对生字的回生快,复习认读生字需要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我设计了几款识字游戏,请家长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进行游戏,巩固识字。
游戏一:识字翻翻棋。家长和孩子合作,把学过的字写在棋子的一面。玩时字面朝下,以猜拳决定轮流顺序。根据教学进度,随时增加新字。
游戏二:识字迷宫。制作很简单,把市面上流行的迷宫棋稍加改造,贴上学过的字,就可以按照游戏规则进行了。
游戏三:芝麻开花。在家中墙上开辟一个园地,家长把孩子每天新认的字贴在墙壁上,由下往上贴,认字量有增加,就给予一定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一块橡皮,一本书;可以是精神的,一个拥抱,一个大拇指。
实践证明,合作型游戏很受家长孩子欢迎,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合作型作业二:亲子激情朗读
缺少了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和朗读氛围,学生在课外的朗读往往停留在“念书”层面,而亲子共读作业能使学生的课外朗读亦入情入境。如教完《从现在开始》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家长和学生共读课文,文中四个角色由家长孩子自行分配,要求读出狮子的威严、和蔼,猫头鹰的神气,袋鼠的激动,小猴子的可爱。又如学了《一株紫丁香》一文,为了帮助学生把握这类文章的朗读基调,我要求有条件的家长设法配上与之相对应的乐曲,在家中办一个像模像样的朗诵会。
由于有了家长的参与,学生练习朗读的热情空前高涨。
合作型作业三:亲子共读时光
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要从小抓起。入学两三个月后,就可以尝试让学生读一些合适的拼音读物了。结合课堂教学,我经常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文章或书籍,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如学了《酸的和甜的》一文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则课外阅读作业:阅读《伊索寓言》这本书,家长和孩子各选一则喜欢的寓言,讲给对方听。这样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开阔视野,开发潜力,大有裨益。
二、设计专题型作业,增加学习趣味
新教材的设计以组为单位,一组一个主题,有很强的专题性。因此,专题型作业既与学科内容、课内知识相联系,又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如二上年级第一组课文的主题是春天,学习本组课文时,我是这样设计专题作业的:(1)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去寻秋绘秋:收集有关秋天的成语、对联、谜语、诗歌、文章、故事等等,经过交流改造,编成小报来描绘秋天。(2)利用双休日,请家长带领孩子去大自然中亲近秋天:观赏秋天的美景,享受暖暖的秋日阳光,亲吻秋天的气息;去野外放飞多姿多彩的风筝;去闻闻那沁人的桂花芳香;去倾听那缠绵的秋雨声……然后把这美景拍成照片或摄成录像,让秋色永驻人心。(3)激发学生想像的空间,进行颂秋活动。想像是创造思维最重要的东西,它是语文灵性的根源。让学生把那醉人的秋色绘成图画,办一个“秋天的图画”展;写一写秋天的小诗,更是灵动异常。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秋天,你有一块神奇的橡皮,擦呀擦呀,擦去了夏天哥哥的足迹;秋天,你有一支万能的画笔,画呀画呀,画出了五彩斑斓的美丽画卷;秋天,你真是个魔术师……”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长了“秋”的知识,积累了“秋”的语言,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培养了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真所谓“问渠哪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设计实践型作业,提高综合能力
课外作业应根据学生喜动的天性,将学与玩、学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科间的整合,课内外校内外相融合,变强调巩固、积累知识的作用为强调知识迁移、提升、创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作业形式可以是观察、实验、参观、制作等活动性作业。
如在学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这两篇课文后,结合“三八”节节日教育,开展“我爱我的好妈妈”活动,为妈妈做一件事,给妈妈唱首歌,对妈妈说句贴心话,然后写几句话赞颂辛劳的妈妈。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外作业 设计 学习热情 学习能力 学习层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42
无论是对知识的巩固,还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数学课外作业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其心智的发展特征告诉我们,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既要有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要有助于促进他们动脑、动手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实现数学思维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设计合理而有效的数学课外作业谈一些常用的做法。
一、“趣”为先,激发数学学习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只有对自己亲历的活动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参与探究并不断思考。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外作业时,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关注“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去练习。首先,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要有新鲜感,最好是图文并茂,让学生在好奇的图片、表格等形式下主动阅读题目并快乐地进行练习。其次,选编一些具有一定故事情境或游戏式的题目。如“八戒分桃”就是一个趣味故事,以此故事为素材设计数学课外作业,既能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又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文化价值。再次,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如教学“统计”后,可以布置学生调查所在的居民小区(或村民小组)各户月用水量的作业,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或者调查报告。
二、“效”为本,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追求实效是现代学习理念所倡导的。学生的数学课外作业不能停留在形式上,而要在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上取得实效。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性体现在他们对数学的感悟和领会上,而这种感悟和领会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因为进行实践活动需要经历思考、探索、验证、合作、交流等过程。陶行知先生提倡“在做中学”,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的、看到的也必须要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既要考虑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的融合,又要考虑将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让他们在作业中不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自主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例如,针对“长方体的面积”的内容,可以设计这样的两道作业题:“(1)通过度量、计算,在一间卧室贴墙纸,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墙纸?(2)如果改成涂料涂刷墙面,每平方米墙面需2千克油漆,购买50千克油漆能否粉刷一间卧室?”这两道题实际上就是数学知识的应用,而且需要学生自己实际操作,测量出每个墙面的长与宽,算出整个卧室墙面的总面积,再通过计算才能得知用50千克油漆粉刷卧室是否够用。这样可使学生在知识的实践应用中加深了对数学学习的认识,激活了思维,提高了数学练习的效果。
三、“分”为重,把握数学学习层次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在关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不能对所有学生作统一要求。同时,数学课外作业的难度也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内容要多样化和具有可选择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当然,这里的层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同学生有不同深度的练习内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设计一般性练习题,或者提供多样化的练习让他们选择,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提供挑战题;二是对于同一个学生而言,作业的内容要有低、中、难三个梯度,设计的问题要形成问题链,因为浅层次的记忆性问题可供单纯的机械模仿,较深层次的问题可用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高层次的问题可用来引导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1)家里的书桌桌面长120厘米,宽70厘米,桌面的周长是多少?(2)书桌桌面的宽是70厘米,长比宽多50厘米,桌面的周长是多少?(3)书桌桌面的周长是240厘米,长比宽多50厘米,则桌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这道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适合不同的学生进行练习。这里,第(1)题是必做题;第(2)题是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必做题,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努力题,也可以成为部分学生的选做题;第(3)题是基础较好的学生的挑战题。
一、巩固检测型作业的设计
巩固检测型作业一般用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例如,《信息技术基础》一书中“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管理及其沿革”“信息表达”“信息技术与社会”等章节。目的在于巩固学习效果,以作业来检测和复习课堂所学。
【案例描述】
《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关于Rnd()函数的课外作业的设计
1.目标:让学生巩固理解Rnd()函数的功能是产生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能够运用Rnd()函数给变量赋一个具体范围的值,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难点:能够运用Rnd()函数给变量赋一个具体范围的值。
3.作业设计
【案例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函数的学习,学生易学易忘。本例中作业设计,通过填空题、选择题和应用题三种不同形式及不同深度和广度的题目,让学生从识记到理解,再到应用,逐步达到有效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
巩固检测型作业,既能加深学生知识的记忆,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保证双基的有效落实,又能弥补课堂知识应用上的不足,是巩固、检测和拓展知识的重要途径。巩固检测型作业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设计应有针对性。巩固检测型的作业设计要以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为出发点,科学地分析课堂教学目标,合理制定作业内容,力求让学生花最短的时间达到巩固和检测学习目标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2.作业设计应具备层次性。一方面作业的设计要呈现一定的梯度,难度呈现螺旋上升状态,在兼顾重难点的前提下,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作业中获益,实现差异性发展。
二.应用拓展型作业设计
应用拓展型作业其本质是让学生完成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通过作品的创作,在潜移默化中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应用拓展型作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知识与技能。教师在设计应用拓展型作业时,首先应明确作业中的学习任务包含哪些主要知识技能,并确保这些知识技能涵盖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发挥。
2.层次性。既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内容类似的基本作品,又能让有创造性的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继续探索和实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3.生活化。一份能够体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素材恰当地融入到信息技术作业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的作业,能够架起学与用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到生活之中。
【案例描述】
高中《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图片素材的采集与加工》课外作业设计
设计背景:我校上好这一部分内容时,临近元旦,学校要举行元旦晚会,笔者因“时”制宜给学生制定了“元旦晚会节目单的制作”的课外作业。
1、制作主题:元旦晚会节目单
2、素材(略)
3、制作要求:
(1)制作一份正反面的A4纸大小,最终对折的节目单;
(2)所提供的素材为必选;
(3)可以添加其它素材,画面美观整洁。
(4)保存为 “班级+姓名.psd ”和“班级+姓名.jpg”
【案例分析】
在完成上述作业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Photoshop软件中图像基本属性的设置、常用工具的使用、图层的基本操作,具备完成一个简单作品的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做好制作要求的第1和2两点,即可完成课外作业,强化所学知识技能;作业的第3点则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富有色彩、充满趣味又实用的作业,不再是学习负担,而是学习乐趣。
应用拓展型作业的使用,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结合个人喜好,主动思考、感悟,竭尽所能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这一过程,成功化解了“课堂时间限制,学生只能简单模仿”的矛盾,同时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作品制作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喜悦。当学生现有知识技能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设计时,更加刺激他们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渴求,从而培养了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动力。应用拓展型作业主要针对实践操作类型知识系列。例如,《信息技术基础》中“数据库系统”、“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应用》一书中“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制作”,《算法与程序设计》一书中的“算法实现”等。
三.预习导引型作业设计
预习导引型作业,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识,明确将要学习的课程学习目标,了解其重难点,并试图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在形式上略有差异,但在总体上应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导引。以《算法与程序设计》中《Do while循环语句》为例,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导引型课后作业的设计。
【案例描述】
1.学习目标
(1)掌握Do While语句基本格式;
(2)理解Do While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用Do While语句编写简单程序;
2.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Do While语句的语句格式、控制循环的条件、执行过程。
学习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确定控制循环的条件,确定循环体的内容。
3.学习导引
(1)画出算法的三种基本模式的流程图。
(2)常见的循环语句有两种形式,其中通过次数控制循环的计算过程的是 语句,通过条件控制循环的计算过程的是 语句。
(3)写出常用的DO语句的格式: 。
(4)写出下列两个程序的循环条件、语句块及执行完后S的值(程序略)
(5)将下面两个循环流程图分别改写为VB语句(略)。
论文关键词:中职英语;课外作业;作业设计;作业类型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提出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与要求,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操作性强、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有相当多的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尤其是英语,他们既不想考大学,就业年龄又太小,父母在学业上对他们也不抱期望。如何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通过对课外作业的设计,探究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途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和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可考虑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发现些什么,从而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度。对笔者进行课外作业设计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以下按照不同的作业类型分别阐述。
设计制作型
设计制作型作业是指学生需要结合学习内容动手进行设计制作的课外作业,如制作名片、请柬等。
制作名片 学生刚入学时彼此互不认识。为了让学生增进了解,可以结合第一册“Chapter 1 Personal Information”的主题让学生设计各种个性化名片,要求名片上包括中文名、英文名、地址、国籍、爱好、电话、E-mail地址等。利用名片进行交际活动,能让学生加快加深彼此的认识。在交际活动后,可在课堂上展示富有特色的作品,并开展“Guessing game”活动:请一名学生说出另一名学生的部分名片信息,让全体学生去猜名片的主人。在实践中其课堂效果相当好。
制作请柬 可以布置学生设计制作邀请别人来参加某个晚会的请柬,请柬上的中心语、时间、地点、人物可以自由选择,并评出若干名最佳设计奖和最佳创意奖。同时,也可以用其中精美的作品来装饰教室。
超市设计 在第2册“Chapter 5 Shopping”中,超市各部分区域名称单词非常长。教师可以请学生课后设计他们理想中的超市,并要求学生画好图纸并用小作文的形式在图旁添加介绍。学生在课外准备和课内汇报时,不仅操练了课文中的词汇,而且找出了扩展词汇加以运用,学生还体验到了在设计作品时创意的重要性。
制作菜谱 完成第1册“Chapter 7 Food”后,要求每四名学生为一组根据课文资料合作制作一份菜谱。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西方的饮食习惯,也对健康饮食有了新的认识。
调查分析型
调查分析型作业是指让学生运用英语结合学习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来完成的作业任务。
教师设计调查分析型作业时,必须认真分析单元内容,把作业任务与单元的主要任务结合起来。任务设计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以及层层深入的原则。
英语作业所涉及调查分析任务一般以表格形式呈现,其特点是简单、容易操作,能根据话题的语言点进行交际性活动,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促进与他人交流的最好阶梯。中职英语(基础模块)各单元中有许多调查活动,例如学生用How many询问同学家的情况(Rooms? Bedrooms? Computers? People?),调查同学的日常作息、生活习惯、爱好等,调查同学心中的理想职业,并分析其原因。这类调查主要在班级内进行。还有一种调查,例如在学完了第二册“Chapter 4 Free time”后,可以让学生收集增城的风景名胜,分析景点吸引人的原因,并为最喜欢的景点设计旅游广告。这种任务一般时间、精力消耗较多,因此,最好布置在周末进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而且对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是一个较好的锻炼。应鼓励调查完成出色的学生在班里做优秀调查报告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将自己每次调查作业的原始材料和最后的成果放入学习档案袋中。例如,中职英语第二册“Chapter 6 Safety Rules”的课外作业的任务设计就是调查实践型的。本单元中心话题是rules,主要语言功能项目是谈论并制定某些规章制度,语言结构为祈使句,情态动词must表示必须的用法和mustn’t表示禁止的用法,以及should,shouldn’t,have to及其各种句式的变化。在本单元笔者设计了不同的作业。
课前准备:我们身边的标志 学生四人为一小组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搜寻生活中常见的标识,从而引入本单元新的目标语言,为接下来的任务做好准备。教师准备1~2个例子,供学生参考。学生搜集一些常见的标识,然后把找到的标识画在纸上或做成课件。学生可以分头准备资料,如交通标识,学校、车站、医院里的标识等。教师应根据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对学生的表现做好记录。在课堂上,笔者采取了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学生对这一任务很感兴趣。学生讨论这些标志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自主学习本节课的过程。
课外作业一:制定班规 布置学生4人为1小组合作,用英语制订新班规。常用句式如“In our class students...must/must not/don’t have to...”。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学得好的学生可以带动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一般任务布置后的第二天各小组代表就会争先恐后地上台来汇报自己制定的新班规。例如,有的学生说:“Students must bring their books to school. The teacher mustn’t give a lot of homework.”也可以让学生制定一些个人安全守则或家庭安全守则,如“Children must not talk to strangers. You must lock your doors when you go to bed at night.”然后,在课堂上讨论,最后采集合理的建议并制成班规。对于好的建议应给予一定加分并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中。
课外作业二:做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 这项活动的做法是:(1)学生4人1小组展开活动,查看、讨论需要英文标识规则的场所,如图书馆、操场、实验室等。(2)各小组整理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并申请由本组负责制定英文规则的场所。(3)制作英文规则,以海报的形式在班级和年级范围内展览,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并考虑在校园内正式使用。通过此项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展示了学生的个性。
模仿展示型
模仿展示型作业是指学生通过表演、模仿的方式展示某个情境来巩固有关的词、句、语篇等,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为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可采用模仿展示型作业。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可根据所教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学习词汇、句型和语法。学生可根据作业的具本内容通过图书、互联网等渠道收集资料进行创作对话、自编交谈内容、模仿写作,以复习、归纳和总结所学内容。
(湖南省衡山县长江镇中心学校421300)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语文。课外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巩固,而传统的语文课外作业形式单一、机械重复,不是抄写就是背诵、默写,学生叫苦不迭,哪还有兴趣可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并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老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在原来的平台上有所突破,改变以往沿袭多年的陈旧模式。其实只要我们有心,改变并不难,至少我们能够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多花些心思,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业的形式多得很,作为教师要善于设计灵活多样、趣味性强的课外作业内容,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把语文知识的巩固、语文技能的培养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乃至游戏相贯穿,使学生在作业中感到乐趣无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培养。所以科学地合理地多样地进行课外作业设计,使课外作业与时俱进,让学生享受参与的乐趣,真正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学作业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欢乐。
教育心理学指出,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而兴趣,一般表现为对某种事物的爱好,当个体从事这种活动,会感到精神愉快,精力充沛,积极而有效。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形式多样化,既要有基础知识练习,也要有拓展延伸练习;注意听、说、读、写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多种作业类型,唱一唱、查一查、演一演、做一做,画一画等形式时常出现在我布置的课外作业练习中。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利用这个“编外老师”,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联系教材,设计几种学生感兴趣的课外作业,“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有一股子跃跃欲试的兴趣,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就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同时使学生不但不觉得作业是负担,还感到是一种享受,使课外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生活需要和学习需要。
1观察型作业
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强,爱关注变化无穷的事物,特别是对一些有变化的事物兴趣倍至、寻根问底,根据教材的特点,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平时多布置一些观察性作业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观察世界,通过实际操作,真实的体验,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材中能够设计观察型作业的课文特别多,如教完《小壁虎借尾巴》就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动物尾巴的形状、颜色以及了解它们的作用,记得有一个学生特别喜欢吃鱼,所以他就专门观察鱼的尾巴,每次父母上街买菜,总不忘了让父母买条活鱼回来,先观察一番再宰杀。一段时间下来,他对不同的鱼的尾巴的形状、力量的大小就能说得头头是道。如上《火烧云》一课前,我先布置学生认真观察火烧云的特点,写好观察日记,并让他们仔细去观察朝霞和晚霞,同时结合一些有关的气象谚语,让学生通过观察后进行验证。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这样学生既乐于去完成作业,学起课文来又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同时又学会了一些生活经验,可谓一举两得。学了《四季的脚步》布置学生观察校园景色的变化,家庭餐桌上时令蔬菜的改变,他们所穿的衣服的变化。虽说是“一叶知秋”,但这一片小小的树叶让学生对四季的变迁有了一个初步完整的印象,并也提高了他们观察力,丰富了想象的空间,实践证明,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完成语文作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实验型作业
小学生总爱把玩具拆了装,装了拆。学生这爱玩、爱探索的天性,老师应很好的引导,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有趣的实验。比如教了《做风车的故事》、《放风筝》等课文之后,就可以布置学生去仿做或创新。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动手做做,这样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而且能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布置这类作业时,我充分利用生活这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让学生栽培各种花草,饲养小动物,自己种蔬菜,并与父母栽种的进行比较等等,写好观察日记,记录自己劳动的汗水、成功的喜悦。
3阅读型作业
老师和家长都知道,大多数的学生爱读课外书籍,但往往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不懂得选择,容易迷上一些渲染暴力或者一些封建迷信等等不健康之类的东西,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可能会把你戕害。读一本好书,就如同沾染满身芬芳。这就特别需要我们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我根据学生这一爱好,挖掘教材因素,设计出阅读型作业给学生做。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利用周末的时间,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阅览室等渠道自主地阅读一些经典的短小精悍的著作,并找出一句自己认为的句子抄下来,进行评比,作为一周的每天寄语。这样不仅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学好学活,进行创造性学习,这虽然有时似乎看起来与课本关系不大,但日后对学生的人生走向却是很重要的。
4绘画型作业
涂涂画画是幼儿园的娃娃都爱干的事情,具备了些许绘画知识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可常常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把有关文章用图画表现出来,如学了《院子时的悄悄话》,让学生用图表现树的年龄大小——年轮。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特别喜欢临摹课本中的插图,然后添上自己喜欢的色彩,于是我及时引导学生涂涂画画,方法是:先读懂课文,然后临摹,并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脱离原图,再合理地配上颜色,最后评比。同时画画家乡清清的河水,荣枯生长的一草一木等等家乡的景色。几个回合下来,学生的绘画水平有了不少的提高,在学校的书画比赛中,有好几幅得了奖。
5复述型作业
有不少的小学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很合学生的口味,而听故事、讲故事又是儿童的一大乐趣,所以我又常常根据教材的特点,激发学生完成复述型作业,要求不变文意,不照背课文,可适当补充内容,恰如其分的融入现代元素。比如在学习《东郭先生和狼》中,让学生自主由想象如果猎人没有来,东郭先生又该如何脱困呢?狼是不是一定要把它打死而快呢?为了使学生把课文复述得更好,先让学生在同学之间互讲,取长补短,然后再讲给小伙伴或家人听。
6表演型作业
学生模仿能力强,不少学生还具有表演天赋,而他们所学的课文,有不少就是剧本的“原型”,选择恰当的课文,辅导学生编排课本剧来表演。有的课文学完后,为了让学生对文章有进一步的理解,我布置学生分组排演课本剧进行比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将课文理解透彻,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改编,每个学生既是演员,又是编剧,还是导演。教学《西门豹》时,我让学生把课文当成剧本,每位学生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他们自主分角色扮演西门豹、巫婆、官绅等,把每一个角色表演的入木三分,淋漓尽致,“观众”也从表演中体会到西门豹的聪明才智,为民处害后的痛快。《晏子使楚》、《皇帝的新装》、《守株待兔》、《拔苗助长》……这些都是极好的课本剧材料。
7搜集型作业
1.有效性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交际,“说”则是最直接的交际手段。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准确的语音语调,而语音语调的培养是从不断的朗读中潜移默化而来的,也就少不了反复地听录音。但反复机械地听录音很容易使学生厌倦,如果让学生听课文磁带,积极地模仿录音,最后把自己最满意的朗读录下来给老师评判,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听和练,效果出奇地好。
2.开放性
新课程倡导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由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语言实践活动,因此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还应该是朋友关系。如,学生学习了5B Unit 2A “Telephone call”一文以后,掌握了电话用语。笔者在上完该单元的一课时后,布置学生用英语给老师打一次电话,并鼓励他们经常用这种形式和教师进行交流。笔者发现这样不仅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了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
3.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实践型作业
在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应考虑培养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可以设计一些实践型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做和实践巩固所学知识。这种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的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淡化了作业的痕迹,提高了做作业的新鲜感和兴趣,也间接地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评价和指导。
比如,在孩子们学习字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制作字母卡片的课外作业,学到哪个字母就做到哪个。在做的过程中,至少要包括以下步骤:寻找合适的硬纸板或卡纸,裁剪成大小合适的卡片、画线、书写等。这样不仅可以复习26个字母的大小写,而且可以锻炼动手能力,淡化作业的痕迹,提高学生做作业的新鲜感和兴趣。然后教师把学生们做的字母卡片收上来,纠正错误,对于书写有错的孩子进行个别指导。如此,就可以达到加深印象的作用。这样一套自制的卡片还可以重复使用,用于字母和单词的复习。
另外,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用自己录音的方法提高朗读和背诵的兴趣,让学生听一听自己的声音,他们会感到特别有意思,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老师则定期将学生的录音磁带收上来进行检查。布置这样一项作业,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而且可以间接锻炼各方面的英语能力。
4.听写作业的巧妙布置
听写单词或词组对学生而言可能是最基本的,也是让教师最头痛的教学环节,根据学校老师小范围地调查大部分学生不爱英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愿意背单词和课文,办法其实很简单,以往传统的听写就只是教师单一的听写,所以学生缺乏兴趣。其实听写重要的是要形式多样化,我的学生大部分都很愿意听写,如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或者个人竞争的方式评出成绩好的小组或者学生扮演老师角色进行听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也乐得轻松。
5.重视合作学习型课外作业布置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为此,要在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内容及形式方面,创造更多的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
5.1亲子合作作业
第一,让学生利用当堂学的英语单词或问候语向父母汇报。如教材中“Happy Women’ Day!”,学完后让孩子在“三八”妇女节回家跟母亲说,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母女(子)感情,而且社会效应非常好。
第二,为了增强孩子们学语言的自信心,让孩子当父母的小老师。有意让他们回家把当天学的英语教给爸爸妈妈,然后把父母的学习情况反映给老师等。当然这个时候,父母要显得有上进心。你不懂英语,甚至边学边忘都不要紧,但在孩子面前一定要经常讨教,想不起来由孩子提醒,说错了由孩子纠正,这样才能增强孩子学习英语的责任心,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5.2小组活动作业
在平时教学中,如能精心设计课外小组活动作业,可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更好地培养兴趣,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在学生学了以“shopping”为主题的对话后,我设计了一个以三人为小组的“shopping”活动并完成表格,留待下一节课汇报。活动热烈地进行着,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如:角色表演、小组猜谜、编唱歌曲、编写故事等课外作业,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6.课外作业的有效检查
如果作业不检查,学生就不会在它上面花时间。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教师要认识到检查学生的口头作业也是批改作业的一种形式,能督促学生的听说训练有效进行。
6.1课内抽查
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对检查口头作业做出安排,一般应与复习步骤相结合,精心设计问题,还要确定抽查的学生名单,有的放矢,避免提问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在新知识教授之前,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对学生的口头练习进行抽查,抽查的学生应经常轮换,做到大致均衡。抽查后要及时记载成绩,并鼓励做得好的同学,充分调动参与口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6.2审听磁带
有些模仿朗读的口头作业,可由学生回家听录音后自己录制,把磁带交给老师听,教师一般审听部分或个别学生的磁带并记载成绩,将成绩计入期末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