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7 06:23:32
导语:在数学微课程设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0-0111-02
“微课”概述
“微课”是以声音、画面为表现形式,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技术课堂。它能够充分借助信息和互联网技术,通过视频巧妙地解决学科中的重难点问 题。
微课以某个教学点为制作核心,取材于重点、难点、疑点,在制作时突出主题,明确指向,使学生能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到关键性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在短暂的时间内,教师要将教材上的难点以视频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出来。另外,微课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方便在网络上共享,有较强的拓展性,互动空间大,学生能够在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化、情境化的模式中进行多次重复学习、断点学习等。
微课的局限性主要是指它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呈现某个知识,但从时间上理解,是碎片化的,所以微课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但却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它的作用H在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时空,拓展教师的帮助渠道。
基于“微课”的课堂内外实践
学校可成立专门的“微课”研发团队,通过筛选学科骨干教师,集中参加专项培训来提高团队成员的制作技术。在笔者所在学校,专家运用现场操作的方式,讲授了微讲台、3D文字、录屏、威力导演四大基本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简洁实用的微课实操培训,点燃了教师制作微课的热情。这样的学习可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另外通过考核可组建专门的微课研发组。
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微视频录制软件录制两个微课,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而学生则可利用手机等移动端登录平台观看微课,完成答题,各组组长通过学习平台检查组员的答案并做出分数评价与问题纠错。之后,教师浏览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取数据,为课堂授课做准备。另外,教师还可在网络平台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的答卷情况,生成数据反馈,为课堂教学积累素材。课堂上,师生充分交流互动,通过质疑、讨论、解疑来完成教学任务。
在数学课上,教师以微视频呈现学习知识的背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水果切片、树木年轮、3D打印技术以及学生不太熟悉的玉石选择切割等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轻松认识生活中的截面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在课堂达标检测环节,学生答题准确率的扇形统计图在大屏幕上不断刷新,教师能够随时监控学生的答题进度及具体情况,及时找出做题有误的学生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应用微课的交互功能,能够在制作视频中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教师在审阅学生答案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交流沟通,进一步解答问题。
在制作微课时,教师要考虑到知识的建构过程,结合微主题的特点巧妙制作微视频。因为视频的播放时间短,屏幕呈现的信息元素就更要能聚焦要意,突破重点内容,排除干扰信息,图文结构要大小适中,讲解也要准确到位。在内容的分割上,尽量将课程内容分割成微小的知识点,让学生在短视频里能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在视频制作上,教师除了需要会制作脚本外,还要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目前比较热门的H5技术、APP端应用等。
结束语
在实践中,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一种尝试,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笔者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尝试利用互联网,基于大数据,探索受益对象更广、学习资源更为丰富、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形式。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
[2]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01).
[3]许亚莉.关于微课资源建设的分析――以中国微课网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1).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公共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4-0117-04
公共选修课教学现状
学校为拓展学生的视野,一般会开设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公选课)。此类型课对学生的专业要求较为宽松,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根据兴趣进行选修,但这也为此类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是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公选课是面向全校师生的公共课,学生不分文科、理科均可选修,因此学生的基础水平有较大差异。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就无法兼顾到各种层次的学生需求,导致有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教学进度太慢,有的学生认为内容太难或教学进度太快无法跟上,而且一些实验的教学设计难度也大大增加。
二是课时较少,公选课不分课程,学校一般将公选课的课时统一定为30学时。以笔者任教的公选课“网页制作”为例,与其他课程的课时相比相差近一倍。因而,在课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只能通过减少教学章节、降低知识讲授的深度与广度等方法来缩减时间,这样会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三是选修公选课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生之间大多数互相并不认识。因而,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他们无法及时向同学求助,导致难以开展团队形式的课程设计作业。
翻转课堂与微课对公选课问题的适应性分析
翻转课堂作为新的教学模式,被认为是教学的重大变革。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传授+课后内化”的教学模式不同,它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观看并学习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课上师生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即“课前传授+课上内化”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公选课学生学习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
“网页制作”是以技能为主的课程,主要讲解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屏幕录制软件,制作具体的操作及讲解的微课。学生观看的微课与课上教师的操作演示几乎没有区别,而且也不用担心因远离讲台而无法看清等问题。因此,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网页制作这类以软件操作为主的课程。
同时,学生对篇幅较长的学习视频接受程度较低。因此,为降低学生学习的负荷,保证学习效率,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等学习材料的长度应限制在较短的时间内。而微课短小精简、便于传输及下载的特点,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为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反复学习提供了可能性。
翻转课堂模式下“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设计
何克抗指出:适合我国的教育思想应当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不是“翻转”学习的地点和时间,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把以往的“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转变为“学生主动学教师作辅导”。教师必须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即课前、课间及课后。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为学生提供各类学习资源,解答疑问,并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笔者以此为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公选课课程设置、学生的情况及网页制作课程的知识内容等特点,按照“自由设计、自主学习、全程引导”的教学策略,以自由设计一个完整的网站为课程设计任务,将该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为“引入任务―翻转课堂―互评总结”三个阶段,如上图所示。
1.引入任务阶段
选修同一门公选课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在首次上课时,学生面对的是陌生的同学和教师,且大多数学生对课程内容是完全陌生的。因此,教师应在第一次上课时,先对整个课程的内容进行概述,包括学习什么知识、学了后有什么用、用什么方法学等问题。然后说明具体的课程要求、授课方式、作业要求、考核方式,等等。同时,还要向学生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消除其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困惑,并引导学生注册教学平台、尝试登录,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正常地登录教学平台,进而保证后续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例如,在上“网页制作”课程的第一次课时,教师可采用传统的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并在完成上述的课程介绍、教学平台登录等步骤后,开始课程内容的讲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摩一些优秀的网站,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网站中哪些元素值得学习及涉及了哪些技术。然后,向学生展示目前主要的网页制作技术,让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上的初步认识。接着,给出第一次课的课后作业任务:初步构思自己要制作的课程设计网站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份自主学习的计划。
2.翻转课堂阶段
第二阶段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于公选课课时较少,除去首次上课,仅有9次集中上课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把网页制作中的主要技术,分为九个相对独立的专题来组织教学内容,每个专题的教学步骤大致如下:
(1)在学生学习前
课前,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各类学习资源,并对每个专题内容设置不同的难度等级,如基础级、提高级、扩展级等,分别制作微课,放到微课资源库中。学生在课前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结合自己构思的网站在制作上涉及的技术,自主地在学习资源库中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课件、微视频等资料进行学习。
(2)在学生自学过程中
教师要尽可能解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学平台上设有学生互动交流区、教师定期在线答疑等板块,为学生提供帮助。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互相答疑,并给予提供正确答案的学生适当的平时成绩加分作为鼓励。
(3)课堂活动前
要求学生先完成课前自测题和课前思考题。其中课前自测题偏重基础,目的是供教师在上课前简单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从而确定课上交流的内容,避免出现学生掉队的情况。课前思考题则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及扩展性,用于在课上展开讨论,使有能力的学生有更进一步展示及深入学习的机会。在每个专题的课堂活动前,教师要先通过教学平台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及提问较多的问题,并设定课上要研讨的问题,同时,还要准备一定的扩展性问题在课堂上交流,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内化。
(4)课上交流时
根据课前了解的学习情况,教师可按照“学生提问―互动交流―思考拓展―专题设计展示”的流程来展开。课堂上以引导为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全体一起分析并解决问题,并提供学生展示已完成的对应专题内容的课程设计的机会。
3.总结互评阶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专题教学阶段结束后,就进入了最后的课程设计及互评阶段。这个阶段分为两个子阶段:
第一个子阶段为展示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在指定日期前上传课程设计初稿至开设好的Web服务器空间。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页互相浏览观摩,取长补短,而教师可监督课程设计的进度及质量,对进度较慢或质量较差的设计,要按要求及时整改。同时,此阶段让每位学生都掌握FTP上传及Http访问调试的方法。
第二个子阶段为正式展示互评阶段。教师利用课程安排的考查学时,将全体学生集中到课室内,每位学生在3分钟内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全体学生现场观看并在评分表上打分。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以教师和学生评价的总平均分来计算。这种互动评价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造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真地做好课程设计及上台演示的准备。
学习效果对比分析
在尝试了新的教学手段后,需要对教学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以验证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教学数据的收集采用教学平台自动统计及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
1.纵向比较
选取的比较对象均为公选课的学生,其基础及授课课时一致,但采用不同教学模式来对比,比较项目及结果如表1所示。
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后,可以发现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余学习时间明显高于传统模式,这说明了学生在翻转课堂模式中,用于课程学习的时间更多。
从平时成绩的统计结果看,在作业提交率、上课出勤率方面,翻转课堂的学生都有更好的表现,显示出更高的学习主动性,而课程设计的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这说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要优于传统授课模式下的学生。在课程满意度方面,翻转课堂的学生对新颖的教学模式接受度较高,并给出了较高的评价。
2.横向对比
横向对比是针对不同基础、不同课时数、不同教学方式下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首先,公选课“网页制作”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因此对比对象需要对比课前计算机技能基础不同。计算机技能的水平以必修课“计算机基础”的成绩为数据来源,其中公选班的学生来源分散,文科生占较大比例,因此平均计算机技能基础较低且学生间差异较大。而选取的普通班为工科专业,计算机技能平均水平较高,且学生间相差不大。其次,学时相差较大,其中普通班开设的课程一般以一个学期为周期,64学时,而公选课则为30学时。再次,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课堂模式展开教学。对比项目及结果如上页表2所示。
对两种模式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后,虽然普通班学生的学时更多、基础更好,但最终课程设计平均分反而略低于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的公选班,而公选班的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明显高于普通班的学生。这说明了公选班学生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实际用于课程学习的时间更多,且学习效率也会更高,效果更好。反观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经常会看到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玩手机、打瞌睡的情况。这从另外的角度也反映了仅依靠课上教师的讲授,是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即使安排再多的课时,也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通过对采用不同教学模式的班级的课程教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能解决原来公选课所面临的难题,还能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证明了本文所设计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环节,对公选课网页制作课程是非常适合及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曹殿波,薛苏秦.“微课”实践中亟待厘清的四个基本问题[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5):495-497.
[2]曹育红.“翻转课堂”在软件技术实训中的创新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16-120.
[3]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2):3-9.
[4]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关键词:微课程;信息技术;个性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1-0126-02
《Scratch音乐制作》一课结合音乐创编和鼓点设计任务,渗透了Scratch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学习。为了让每位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及接受能力,更有效地学习这部分内容,我尝试制作微课程,以便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注重设计――科学选择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因其具有微化知识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个性化需求三大优势,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新宠”。微课虽然时间短,但也有较完整的课程结构,如开始、授课、互动、结束等,在设计时如何力求创新非常关键。
1.精选知识点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中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通过微课的形式来表现,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课的重难点、关键点,确定微课的基本内容。
经过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后,我选择了《Scratch音乐制作》中以微课呈现的知识点:认识音符与节拍、玩转音符与节拍、神奇的链表、乐器随心换,这4个微课组成这一单元的微课程。
2.确定微课类型
传统的微课有许多种类型,本课中所有微课均采用操作演示型。
精心制作――注重分层
信息技术课的微课大多以操作演示为主,因此可以通过录屏软件进行录制,常用的录屏软件有屏幕录像专家、录屏大师、Camstasia Studio等。
现以Camstasia Studio 8为例,我制作的第一个微课的内容是“认识音符和节拍”。先将视频、录音设置为使用默认设置,然后打开“Scratch”软件后按F9开始全屏录制,利用录屏软件,我一边通过鼠标移动的方式把中音和高音各七个与Scratch中的数字及钢琴键盘一一对应在Scratch,并用脚本排列起来,然后点击,可以听到不同音符。与此同时,用麦克风实现操作解说,完成后按F10停止录制,并保存为.camrec文件。接下来,对讲解和操作利用添加标注、字幕、音乐等方式使试听效果变得更为出彩,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符和节拍以及钢琴键盘与Scratch中数字的关系。剪辑完成后,选择合适的分辨率,保存为视频文件。
第二个微课的内容是“音符与节拍”。我通过录屏软件录制修改脚本中两个参数的值将简谱“编码”,点击就能弹奏出曲子。以上两个视频为基础层次的微课。
第三个微课的内容是“链表”。我同样用录屏软件录制通过“链表”制作音乐作品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具体范例更好地理解链表的功能。学生若掌握了此微课涉及的内容,就说明已经轻松认识了链表,理解了变量和循环、许多重要的程序设计的概念,变量,循环语句,以及如何用变量控制循环次数,同时也理解了语句在循环里和循环外的区别。这一视频为提高层次的微课。
第四个微课则在前面微课的基础上,通过随机数的使用或设定变量进行赋值来变换不同的乐器。当然还可以讲解其他更多的设计方式。这一视频是拓展层次的微课。
灵活运用――个性化学习
在本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微课的设计意图与学生的特点,我将教学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1.乐曲欣赏,激发兴趣
在教学开始时,先播放用Scratch软件制作的乐曲──江东外国语实验小学校歌I Believe I Can Fly。通过美妙、熟悉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好奇心,并为学生编程提供条件。
2.统一观看,引导观察
这部分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让他们识记编程的具体方法。先由教师通过大屏幕播放微课视频,来认识音符和节拍。看完微课后,让学生说一说感受,谈谈收获,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暂停微课的播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探索、学习。此时,学生已对音乐编程非常感兴趣,并跃跃欲试。
3.灵活选择,模仿编程
此时,我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即按自己的的理解尝试操作,遇到困难时,再用微课进行“音符和节拍、链表、赋值”这几个知识点的学习,看完后,再次编程实践。通过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点以及实际操作水平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教师则一方面引导并督促学生展开微课学习,另一方面对部分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这部分的微课视频学生可通过网络在线观看,这么做的好处是: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可反复观看微课中的操作,并通过模仿进行编程与调试。如此安排,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学习,就不再是机械的操作与模仿了。
4.自主创作,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在大多数学生通过微课程学习并编写好程序后,教师应鼓励大家发挥想象力,创作表达自己情感的乐曲,让大家提出修改意见和想法。例如,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对校歌原曲做修改,编写成其他曲风;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乐曲通过Scratch来演绎;有的则提出将几首相同风格名曲的乐句凑在一起,变成一首新曲……在创作中,学生的想象力完全跳出了原有的思维框架,此时,教师可鼓励他们创作属于自己的乐曲并到网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并最终全面提高他们的课堂积极性。
5.引入平台,展示交流
引导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到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配套网络学习平台,和全省的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
有效延伸――互动解惑
微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内实现,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课后进行延伸,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学习。
借助宁波智慧教育“你问我答”平台,我让学生将课堂上还没有解决的疑问,或者在课后编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你问我答”平台进行提问,同班或者同年级的同学可以借助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解答和互动,教师全程关注并进行必要的指点。
可见,“微课程”体系化后,学生就可以沿着“切碎连通整合聚焦”的知识创建顺序进行课程学习,从而达到“约取博观约取”的目的,最终实现知识的连通和融合创新。科学合理地使用微课程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得到更多的收获。从这个意义上看,“微课程”比基于单个知识点的“微课”更有价值和用途。
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尝试,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识记模仿能力得到了加强,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期待微课程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茜.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学研究,2013(7).
[2]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开放式教育,2013.
关键词:微课程;评优赛项;微课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04-05
随着以微视频为核心、与传统的“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新型课堂模式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并引起了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这一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技术变革风潮,同样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效应,我国各地区基础教育领域迅速做出了反应。2010年11月,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优秀微课资源征集评审大赛,首次提出了微课、微课程的概念;2011年10月,该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在国内最先就微课概念界定和区域微课实践研究公开发表文章。[1]2011年春,重庆聚奎中学开始翻转课堂实践,成为全国第一所“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学校。2012年3月,该中学张渝江老师第一次在国内公开发表有关“翻转课堂”的译作。[2]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黎家厚教授带领团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翻转课堂的理念和做法,并推动翻转课堂与微课走进中小学课堂。2013年下半年,苏州电教馆馆长金陵通过深入的研究实践率先从课程视域提出了微课程与微课程教学法,并据此系统指导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山东省昌乐一中进行翻转课堂实践,取得成功。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简称“NOC活动”)是由中央电化教育馆负责指导,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发明协会联合主办的面向全国中小学师生开展的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与增强知识产权意识的一项赛事。微课程评优赛项正是此项活动结合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的本土化于2014年新增设的教师竞赛项目,以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制作配套微型教学视频(即“微课”)为基本内容,推动教师职能从表演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转型,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体现了一种理念和导向。通过考查教师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指引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014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全国决赛在山东济南举行,遴选出的来自全国18个省的465件微课程参赛作品进入首届“微课程评优”赛项的决赛。基于此赛项评委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对微课程内涵与特征的深入探究,现将切实参与微课程教学设计与评选的亲身感悟和思考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
微课程评优的理念及其赛事设计
目前,“微课程”概念尚没有统一定义,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教授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3];国内学者与教育工作者也结合本土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观点,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4];“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5];微课程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小现象、小故事,用PPT做成数字故事。其中微课本土化过程中从课程论角度,阐述微课程为: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其研究对象是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而不是一个被孤零零拆散的知识点。[6]NOC微课程评优赛项正是基于我国学者对微课程的一般性理解而开展的竞赛活动。本文也是在这一意义上指称微课程。
1.微课程评优理念
研究者基于对微课程的深入实践研究,概括出微课程具有时代属性、技术属性、资源属性和课程属性四个基本属性,其中课程属性是微课程的根本属性。[7]
微课程评优赛项遵循课程论,主张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设计参赛作品,内容包括构成某一学时教学设计的两个互相融合的模块: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视频(即“微课”)。今后还将逐步扩展到课堂教学形式创新,以构成完整的微课程评价体系。
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共同构成一个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诸环节的微型的课程统一体。创设了以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鲜明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行为表现为“导学一体”。教师在课前设计任务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根据任务单的要求制作以微视频为主要内容的配套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依据任务单的指导,根据学习需要观看微视频和其他资源,完成基础任务,达成基本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课始检测、进阶作业、协作探究、展示质疑四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自学带来的成就感,并逐步增加知识的思维难度,学生通过协作和展示发展综合素质。
显而易见,微课的设计开发要以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为依据,即根据学习需求来进行微课的设计制作。它关注的是微课能不能与学生及其学习发生有效关联,如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2.微课程评优赛项设置
微课程评优赛项从课程论的视角进行赛项流程设计。
首先,展示自主学习任务单,介绍设计理由。“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单)的内容设计要体现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设计学习重点、难点突破步骤,兼顾对学生分析、综合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突出体现使用主体定位在学生而不在教师。因此,设计任务单应该以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为原则,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单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需要充分体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导”关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依据任务单的设计能够判断教师是否发生了从“表演者”向“导演”的角色转变,即转变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将学习的自还给学生,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本身不难,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习惯了“教师为中心”的设计方案,将“任务”设计成目标性内容,致使不适合学生使用;将“达成目标”设计成了“教学目标”。这些状况在现场决赛前提供修改完善机会后有了较大的改善。这表明,教师“转型”有一定难度,但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如果提供适当的助力,可以指导教师设计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其次,播放微课。微课是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发配套学习资源。赛制要求评委在考查中除去视频本身的属性,如画面清晰、稳定、声画同步等,更重要的是微课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及通过观看微课高效达成自主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可能性。如果微课程在内容上仅是对传统教学的数字化翻版,单纯采用传统的讲授与灌输教学法,充其量只能扮演“课件”的角色。微课是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的结合,注重内容的呈现,更注重学习方式方法的运用。微课与传统课程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在传统课堂中,如果一位学生“走神”,教师可以通过即时提醒,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微课程环境下,则必须通过“内容”、“任务”的设计达到这一效果,而无法直接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屏幕”是沟通的唯一交互中介,“教”与“学”的主体双方彻底分隔于屏幕两端。如何通过内容进行基于屏幕的有效学习交互,切实落实混合学习,将是考查微课制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也是微课程评优较之传统赛课而面临的新问题。
微课的呈现方式主要包括录屏、录像两种,教师根据选定的知识内容选用适合的表现方式,通过声画来动态呈现知识内容或思维路径,最终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微课作品既要清晰地表现出引导的过程,又要尽可能的简练,且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间隙。赛制最终将视频长度限定在10分钟以内,这对教师的内容设计、问题预设以及视频剪辑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最后,评委就“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微课内容制作等与参赛教师交流、提问。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一是就教师阐述环节,有疑问或不清晰的地方与教师进行进一步交流;二是考查教师就“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和微课的制作的问题应对,进而就作品设计理念等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微课程评优参赛作品分析
笔者用SPSS软件对遴选出来的465件微课程参赛作品按照学段、学科、制作技术、制作水平、课型、参赛教师的地域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参赛作品学段分布不均衡
参赛作品数量分布不均衡,依学段逐渐递减(如图1)。在所有参赛作品中,小学学段作品251件,占54.00%,初中学段作品172件,占37.00%,高中学段作品42件,占9.00%。参与微课程评优赛项的小学学段作品数量明显高于初、高中。“翻转课堂”实质上翻转的是教学结构,在实践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学,期间还要整理归纳出存在的问题,是“前台”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是隐在“后台”的学习指导者和帮助者。课堂要“翻转”,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由此,中学阶段比小学阶段更适合推行“翻转课堂”,因为中学阶段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故“翻转课堂”在中学阶段实施更易发挥微课程数字化“一对一”的优势。数据分析结果与理论推断相悖,除小学组在课程内容选择角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一因素之外,升学选拔的定位方式及其导向也构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2.参赛作品学科分布不平衡
统计显示,就学科分布而言,参赛作品最为集中的学科门类有4个,具体为数学学科参赛作品124件,占26.70%;语文学科参赛作品71件,占15.30%;英语学科参赛作品66件,占14.20%;信息技术学科参赛作品54件,占11.60%。其中数学学科参赛作品数尤为突出,占比赛作品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数学、语文、英语和信息技术四学科参赛作品315件,占67.74%;而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科学、美术、品德、体育、心理、音乐、综合实践,这12门学科参赛作品数共计150件,占32.26%,参赛学科作品数量分布情况如图2。
统计结果中,数学、语文、英语和信息技术四学科参赛作品占参赛作品67.74%;历史、地理等12门学科参赛作品占32.26%,信息技术因学科自身的技术等优势导致参赛作品数量较多。语文、英语学科的参赛作品数量仅次于数学学科,除微视频对知识内容有直观呈现的特性要求外,还与教育形式下语、数、英学科的课程地位相关。参赛作品的学科数据分布也暗示了高考应试制度下学科分数比重的倾向性。
3.参赛作品的课型分布不均衡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梳理和归纳微课的类型,可以将微课归为课程精讲类、实验探究类、操作示范类、虚拟面批类和游戏学习类5项。[8]此次参赛作品中,课程精讲类所占比例较高,其次是操作示范类、实验探究类、虚拟面批类和游戏学习类等数量较少。这证实微课视频调动多感官陈述知识的优势,更佐证了微课适合作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资源;至于巩固知识、培养技能等,可以在任务单中通过任务设置或者诘问等渗透,在课堂创新与拓展中完成。
4.参赛及获奖作品区域分布不均衡
数据统计显示,微课程评优赛项共有来自18个省、直辖市的214所学校参赛。遴选出来的465件微课程参赛作品,主要集中在以下省市,数量最为突出的是山东省,其他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陕西省、河北省,参赛作品数量及所占比例如图3所示。微课程与翻转课堂作为新兴事物,进入中国教育领域不足两年的情况下,已引起了多个省市一线教师的关注,并付诸实践。
统计结果中山东省淄博市作为单列地方组委会,参赛作品202件,占参赛作品总数43.40%;广东省参赛作品主要集中在深圳市,其参赛作品38件,占8.17%;江苏省参赛作品全部集中在苏州市。由此分析,新兴教育技术在各省市受关注程度和实践推动力度仍然存在一定差异。
获奖参赛作品统计显示,山东省获奖作品共计123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48.81%;广东省获奖作品18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32.73%;江苏省获奖作品35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85.36%;河北省获奖作品13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65.00%;上海市获奖作品12件,占该市入围作品总数的44.44%、陕西省获奖作品6件,占该省入围作品总数的26.08%。一等奖获奖作品统计显示,山东省38件,占该省入围作品的30.90%;广东省6件,占该省入围作品的33.33%;江苏省19件,占该省入围作品54.28%;上海市3件,占该市入围作品25.00%;陕西省2件,占该省入围作品的33.33%;河北省4件,占该省入围作品的30.76%。进一步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微课程评优在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一等奖分布方面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现象,主要集中在淄博市、深圳市、苏州市。且苏州市参赛作品在微课程制作、任务单设计等的理论、技术水平普遍较高(如下表)。
分析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课程评优赛项的作品及奖项数据可知,微课程作为新一轮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方式,已经在多个地区启动实践研究,部分区域在微课制作、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等方面开始形成风格,渐趋成熟。微课程实践的核心思想和关键点是人性化学习。一方面,给学生自定进度的按照自己步骤进行学习的可能。教师事先录制视频,让学生回家去观看。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付出不同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完成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及时介入学生的学习,进行面对面的针对性辅导。[9]微课程作为新一波的“信息化热”,是教育信息化的“夹生饭”还是信息化环境下课改的新助力――专家深入持久的引领、示范、理论支持将发挥主要影响,在专家的指导下让教育信息化进入积极稳妥、适度超前、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让新技术的应用改变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与传播方式。
延伸思考
微课程实践可以利用适合的在线交互平台,通过技术支持重新创建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的主体交互,以激励、维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有效结合,完成知识的学习与互动。由此,微课程内容的设计就可以超越知识传递的层面,趋向与学习相关的学习活动,真正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设计,进而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同时辅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习发生过程,及时提供个性化指导。面向学习过程的需求对学习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序列应包含学习者个人信息、课程学习效果、学习者知识结构变化、学习者参与质量、学习活动设计、作业布置、学习支持等方面数据的可视化统计分析结果。学习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不仅止于数据的表面挖掘,还应实现学习过程数据全面采集和分析。学习数据分析报告,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绩效、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环境,诊断学生差距和学习需要,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10],另一方面根据学习者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水平来智能推送相关学习内容。
在微课程教学实践中,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控制权,能够通过教学指导和技术工具进行自我组织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在完成学习的基础准备的同时,需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协作学习。对学生最有益的改变发生在他们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后的课堂活动中。教师通过评测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促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内化。
微课程教学法的实质是把传统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微课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整合,特别是在适应学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及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实践模式。无论是借助微课程辅助传统教学,还是积极促成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数字化学习,如何与学生及其学习发生有效关联、提高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都将是我们面临的关键且现实的问题。由此,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课程评优赛项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3):8-10.
[3]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6.
[4]黎家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12.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6]金陵.从微课程的属性入手认识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1):21.
[7]金陵.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05-10.
[8]金陵.微课程教学法视域看微课[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9):20.
职业教育是社会的必然需要,教学的过程需要更加科学、更加专业、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把职业教育专业技能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完成全部的学习过程。
该论文将网络教学和职业技能学习有机的结合,针对机电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学科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网上教育,更重要的是以学生“学”为主的出发点,使网络教育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摆设,趣味性、实用性成为整个网络教程设计的重点。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网络教学;技能训练;以学为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138-02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机电大类必修的两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各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熟悉各种电子仪器和电工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具备使用元器件、读识电路图和测试常用电路功能及排除线路故障的能力。为以后的其他专业课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既有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定律和电路等理论知识的教学,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课程,因此实训技能的训练也是学习好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生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很好的结合才能真正学好这门课程。由于电工电子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这个特点,使得在课堂上的时间很难满足使每个学生充分学习和练习,课后要想复习又不具备学习条件,所以我认为能够搭建一个基于电工电子基础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更深入的M行学习和认识,并且同时能对实训技能进行模拟练习,为本课程的学习起到辅助学习和熟练运用的作用,这也正是网络教学之所长。
电工、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由电工技术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两个大部分组成。一、电工技术基础的网络课程,学习目标是使学生全面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例如混联电路和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几种求解复杂电路的基本计算方法、三项交流电的形成和连接,然后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三项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和电气控制的四个基本控制电路,最后学会电工的测量和常用工具的使用等实训技能。二、电子技术基础的网络课程,又由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个部分组成,学习目标是全面掌握电子电路中基本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能够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放大电路和直流稳压电源等电路的原理及其应用,同时能够要学会辨别、测量电子元件,完成两个中级考工要求的简单电路板制作技能训练。学习这门课程都应该是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基础课程,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是高职的学生没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原来的基础知识和数学能力都不足,他们并没有独立学习这门课程的能力。所以要实现以上课程的学习目标,就不能简单的设计教学过程,使用以前一贯的教学模式和思路则行不通。
要将网络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助力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网络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多的要求教师创设更富有个性化的网络化学习环境,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创设学习情景,运用信息技术使得课程更加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发性,把提高学习效率作为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第一要素。第二、根据“因课而异”原则选择合适的课程整合教学结构。第三、避免单向的“填鸭式”教育,所学内容必须得到及时的反馈、互动和答疑,学生学习的结果要反过来影响下一步教学的进程和方式。
因此本课题一改以往教学网络课程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从以学生“学”为主的角度入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乐趣作为第一要素。这就要求:一、在课程界面上必须新颖、“非主流”,迎合学生的审美喜好。初步设想界面采用个人空间装饰风格,动态的界面布局;菜单采用游戏菜单样式,每一章节测试有难易度的选择,以闯关的形式解锁下一级测试题,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课程设计的多样化,突出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学生的操作选择或者完成答题穿插其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所以即使是播放的教学视频,也需要用微课的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基本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主要分为课程学习、测试练习、仿真模拟、学习交流四个模块,其中在线交流学习也将作为本课题的一个着重创新点,在交流平台中,可以采用一人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答问题,管理员对答案较为完整的同学进行加分的形式;同时还应有在线客服形式的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四、整个网络课程其实是一个大型的教学平台,它作为一个大的框架式结构,允许对于试题、PPT以及视频文件进行上传并编辑。五、网络课程应该有后台的信息采集,利用大数据的统计结果,针对多数人学习的难点进行教学策略的改善,对于教学设计的不合理部分进行调整,实现教与学的互相促进。
交流电路包含正弦交流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电机控制基本电路、常用机床电路电工测量、安全用电电路和部分电工测量。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本文以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即电工测量、电路部分和电气与控制,然后,明确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结构关系,即首先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电机与控制部分,最后学习电工测量技术,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
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利用网络的优势,按照教学设计的原理,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由课程学习、测试练习、仿真模拟、学习交流四个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
这四大模块构成一个系统,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针对于此,我们对本网络课程的四大模块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课程学习模块是网络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它是慕课、微课等方法多样,内容丰富的上课形式进行课程内容的传授。课程内容共分十二章,包括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项正弦交流电路、电工测量、常用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机控制基本电路、常用机床控制线路和安全用电。把每一章的内容量化为几个相关的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进一步具体量化为多个问题,问题的提出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排序,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例如电机控制基本电路中的电动机单向启动电路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递进的控制电路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如图3所示:
仿真模拟模块包含了所有电工技术基础相关的模拟实验,分别是电工基本常识与操作、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低压电器、照明路安装、电机与变压器、电动机控制、电工识图。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利用仿真软件演示并可以操作电路的连接和利用仪器进行测量,这样把课堂理论和实验实训都搬到网络课程中来,使学生可以即可“学以致用”,取得阶段的学习成就感。仿真软件如图4所示:
电工实验是应用电工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主要环节,除了介绍必要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外,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学习基本的电量和非电量的电工测试技术,学习各种常用的电工仪器、仪表、电机、低压电器的使用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树立工程实际观点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使他们能独立地进行实验,为下学期的维修电工中级考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里所介绍的电工电子教程是针对职业类学校机电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做”的,创新的意义在于首要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网络教学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摆设”;同时将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训相结合,在同一时间、同一框架内完成学习,让学生能全方位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并为考工做充分的准备。若要实现还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如能建立一个教学平台,任何专业课都可以放入此框架内进行学习,比如机电专业的“机械加工工艺”,这样就可以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了。
参考文献:
[1] 刘志平.电工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教育认证;中国制造2025;OBE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7-0036-06
一、研究背景
智能制造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周济院士指出:智能制造是一个大系统工程,要从产品、生产、模式、基础四个维度系统推进,其中,智能产品是主体,智能生产是主线,以用户为中心的产业模式变革是主题,以信息-物理系统(CPS)和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由此可见,智能制造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及企业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1]。从机械专业本科人才能力需求角度来看,新模式下的制造企业对于机械制图及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的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机械、电气等基础知识的要求,如电工电子技术、精度检测与公差配合、液压与气动技术应用、编程等将成为所有岗位的必备技能,必须人人过关;人机工程、CAPP、加工过程动态仿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也需要学生有所了解[2]。除了专业技能外,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关键因素。国际工程界推行的工程教育认证一一华盛顿协议所要求的毕业12项素质是: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解决开发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职业规范、沟通、团队合作、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终身学习[3-4]。12项能力要求里面后7项无疑与企业所要求的品质相契合。
那么,如何培养出智能制造所需要的且符合12项毕业要求的合格人才?目前看来,基于学习产出的OBE(即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模式卓有成效[5-6]。自美国工程认证委员会(ABET)颁布和实施重视学生产出的EC2000认证标准后,从上世纪末开始,欧美各国工程教育认证组织都先后改革认证标准,视学习产出为一项重要的质量准则,并由此延伸开来,在国家学位标准、高校教育目标、专业培养计划中都以学习产出为重要质量准则[3]。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教授长期积极推动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实践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工程教育模式,近年来特别强调基于结果(OBE)的工程教育,汕头大学也对高水平OBE工程教育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卓有成效的实践,对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7]。安徽理工大学“双创”成果导向下的工程教育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8]。北京交通大学采用OBE理念创新了本科实习模式,将毕业能力有机地导入实习模块和工程模拟训练中,知识点环环相扣,全程跟踪和评估实习过程,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9]。华侨大学研究了基于OBE理念的工程教育认证下精细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了精细化工工艺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10]。笔者主要探讨智能制造背景所需的知识、技能、素养,采用OBE理念,研究面向智能制造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智能制造模式下基于OBE理念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课程体系设置
本文参照毕业要求的12项能力,以OBE理念为指导,以第一、二、三课堂为平台,以智能制造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构建的课程体系为根基,为智能制造培养合格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第一、二课堂的教学目标是打牢智能制造所需的基础知识技能,第三课堂则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标。
各项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载体。笔者将智能制造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设置的课程体系作为载体,如图2所示。该体系包含DMCAM五个模块,即设计模块(Design)、制造模块(Manufacture)、控制模块(Control)、装调模块(Adjust)、管理经营模块(Management)。DMCAM五模块与第一、二、三课堂的具体内容一一对应,且融入智能制造的理念和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由大小项目贯穿。项目是按照OBE理念设计的,设计原则是既源于企业又符合教学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入难,既全面又有针对性。如普通机床模型、数控机床模型、生产线模型等。将这些项目分解到DMCAM五个模块的各个环节n程,每个小环节都设有评估检测,并在最终的实训环节以小组形式提交制作模型。
设计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包括识图、制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常用机构种类及应用、校核、仿真能力等,由以下各环节实现:第一课堂理论课包含通识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专业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械CAD/CAM、夹具设计)、选修课程(冲压模具设计)等组成;第二课堂实践课包含理论课程对应的实验及课程设计,如物理实验、部件测绘课程设计、企业认知、三维造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创新实践、夹具设计课程设计、制图强化训练;第三课堂主要是课外训练,包括课外训练及竞赛。课外训练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CAD、CAM的大量练习,由机械CAD/CAM协会组织;竞赛分为校级、市级、国家级三个层次,如校级CAD/CAM竞赛、天津市投影制图竞赛、全国应用型人才技能大赛(创新创意设计大赛)、CaTICs网络赛、教育部信息中心赛项等。设计模块里主要讲解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生产线模型的机械结构。
制造模块:通过三类课堂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该模块充分发挥我校制造强项,以机械制造核心课程为主线,辅以智能制造领域的3D打印和数字化制造等相关技术。第一课堂理论课包含专业基础课程(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专业课程(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数控机床及编程、金属切削工艺、数控加工工艺、快速成型技术、特种加工)、专业特色课程(现代切削刀具与工量仪使用技术)、选修课(塑料成型工艺及设备)等。第二课堂包含理论课程对应的实验、金属切削原理及机床课程设计、工艺课程设计、实训(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技能拓展训练)等。第三课堂由学院的创新协会组织平时的训练、竞赛,比赛包含学校“松正杯”机器人大赛、新伟祥作品比赛、天津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天津市“挑战杯”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技能大赛(机械设计与制造综合技能大赛)。制造模块里主要讲解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生产线模型的加工及装配的工艺。
控制模块:机械专业的学生学习电路、编程、控制类的课程总是觉得吃力,教师也觉得教学效果不佳。本课题拟以智能制造所需要的技术为主线,打造电工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工业控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床电控及PLC、机械控制工程、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的控制类课程群。第二课堂由液压与气动课程设计、机电一体化训练组成。本模块的开设主要为了拓宽机械专业学生的思路,满足智能制造的需要,也为制作各种智能机构、参加各类比赛进行控制类知识和技术的储备。控制模块里主要讲解数控机床、生产线模型的控制系统。
装调模块:主要由技能拓展的实训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完成。装调模块里主要进行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生产线模型的装调、测试。
管理经营模块:本模块涵盖的内容丰富,主要培养学生情商,如沟通、团队合作、职业规范、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终身学习能力等。第一课堂里包括大学英语、思想政治、近代史、生产运营管理等;第二课堂包括科技文献写作实践、师范教育技能训练、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第三课堂包括师能展示月活动,由教育家协会负责训练和比赛。
第一课堂侧重理论讲解,知识点细化,打牢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基础,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第二课堂由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组成,在实验室、实训室完成。充分发挥我校的国家级实验实训中心的特色,学生可以参加钳工、加工中心、数控车、车铣复合、三坐标测量、数控程序员的培训,并可以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拓展训练里还可以进行五轴编程、线切割、电火花、快速成型的训练。在实践中训练熟练使用CAD、CAM、CAPP等智能设计所需软件的能力,培养职业规范能力、沟通能力、使用工具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
第三课堂由三层次28模块竞赛(如下页图3所示)、课外20学分组成。其中,竞赛由国家级、市级、校级三个层次以及基础素质、专业技能、创新应用三个维度组成,形成从普适到拔尖人才培养的模式,侧重培养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程伦理、社会责任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在实验室、实训室、赛场、企业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由教师带领机械CAD/CAM、机械创新协会、教育家协会等社团完成训练和参赛各环节工作。实践证明,竞赛过程是对学生全面锻炼、提升的过程,经过比赛训练的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及工作中表现得游刃有余。因为比赛不仅考察知识、制作能力,更重要的还有宣传页的构思制作、答辩演讲、参赛的组织等多方面锻炼,是锻炼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责任感、项目管理能力的好时机。所以,本课题拟将比赛环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贯穿教学始终。课外20学分由智能制造的系列讲座组成,拟聘请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理、物联网等行业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将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和理念传输给学生。此外,学校已与哈量、沈阳机床、大连机床、虚拟软件公司、职业院校建立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校外基地不仅可以提供实训场所,还提供教学用项目,来源于实际的项目最有效。
三、 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课程体系的实现还需要有活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笔者采用理实结合、虚实结合、传统与现代先进技术结合、学校与企业实践结合的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理论和实践结合是行之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的方法。本专业的优良传统就是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有机结合,实训环节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实践环节在培养方案的占比高达40%。实践证明,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工作中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本专业还将继续沿用理实结合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虚实结合,形成课程资源包(含微课、PPT、视频等)、虚拟仿真装备、实物实训装备“两虚一实”的数字化资源与实物装备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如图4所示。目前,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虚拟仿真技术对于教学也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降低了教W成本,培养了创新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一些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如刀具角度的认识、顺逆铣削、坐标系的关系等,可以制作成微课;一些常识和技巧,如科技论文写作、制图方法等,也可以制作成微课,供学生随时学习。购置一些虚拟仿真软件,如数控机床的拆装软件、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等,可以在进行实物拆装和加工前进行仿真训练,极大地提高实践教学效率,降低实践教学成本;在一些虚实结合的软件上开发虚拟机构,采用真实的单片机或PLC控制样机,提高样机开发效率,为比赛赢得宝贵的时间;另外,还可以开发或购置各种虚拟的智能制造的生产线,实现在校园里就可以感受智能制造的生产环境。在虚实结合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并掌握数字化设计、制造的方法。
传统与现代先进技术结合。面向制造业的人才能力需求现状与专业知识结构,需要夯实传统技能,强化专业素质,如机床、画图、设计的基本常识和基本的工艺知识,打牢编程基础;同时面向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及趋势,有针对性地对接、强化先进制造与高端制造技术,如机器人应用技术、3D打印技术、制造物联技术及智能生产技术等。注重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培训的衔接过渡。
学校与企业实践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深度融合、深度互动。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工程师技术高超,但讲解乏味,缺少教学方法;再如,企业的某一工种的技术单一,单纯的定岗实习达不到真正的训练目的。笔者提出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采用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参与企业具体工作,把企业的经验、工艺、生产流程变成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同时根据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不断充实实践内容,促进企业发展。
四、面向学习结果的评估体系构建
在微观上,对每个学生的每个模块设计每门课程的评价指标,课程的评估体系采用在线考试闭环控制”和“形成性评价”。对于教师每门课程的教案由以前的知识目标转变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在宏观上,设计用人单位、毕业生的评估体系,从而形成双闭环的评估体系,为教学效果保驾护航。
各模块的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质量评价等级标准及内涵如表2所示。
五、充满活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OBE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OBE不限定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只通过指定阶段性的学习期望为教师指明方向。汕头大学在实践中也提到教师要花大量精力与时间用于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教学文档撰写、构想预期学习产出、设计教学策略及评估等,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改任务[1]。所以,OBE教育模式既为教师充分展现教育艺术实现既定目标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对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强调热爱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11]。
首先,通过全员参加学校举办的教师“双师杯”技能培训、参加特色培训、参加国际会议、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等形式增强教师自身的能力。秉承送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对青年教师进行沉浸式培养及国际化合作与服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做技术讲座和专项辅导,与企业一线人员面对面。培育一大批既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有扎实的实践基础的高素质“双师型”一体化师资。
其次,及时了解学生是否达到了阶段性教学目标,根据结果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师资培训和学生辅导等工作。教也明确了自己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
通过第一、二、三课堂的有机结合,理、虚、实结合,全方位、多视角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按照智能制造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设置课程体系,形成DMCAM五个模块,即设计模块(Design)、制造模块(Manufacture)、控制模块(Control)、装调模块(Adjust)、管理经营模块(Management)。DMCAM五模块与第一、二、三课堂的具体内容一一对应,以期在基于学习产出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7):2273-2284.
[2]智能制造对企业岗位及人才需求的影响及前景分析[EB/OL].[2016-09-07].http:///question
/2302.
[3]孙娜.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展望[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1):29-34.
[4]周绪红.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现状与展望――在2015国际工程教育论坛上的专题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4.
[5]Dejager,Nieuwenhuis.Linkages Between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Outcomes-Based Approach in an Education Environment[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5,11(3):251-260.
[6]凤权.OBE教育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6,31(3):81-85.
[7]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8]李坤,伍广,李雪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6(5):256-257.
[9]周春月,刘颖,姚东伟.OBE理念下的本科生毕业实习创新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0):19-22.
关键词:微课程;微课程类型;微课程制作技术;微课程制作工具选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4-0068-03
引言
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产物逐渐普及,如今“微课程”也已经掀起热潮。微课程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讲解透彻一个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例题、作业题或教学经验的一种微视频。[1]微课的作用在于解惑,它可利用网络在线课后辅导,也可用于辅助课堂新知识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微课程的时间以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为宜。优质微课程能够为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供便利,对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大助力;也能为学生课前预习、课中破解难题、课后复习自学提供资源支持。随着移动学习方式的深度融合,微课程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但目前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仍然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
微课程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要想制作一节优质微课,需要历经微视频设计与制作、微视频二次加工和微课程合成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好工具无疑会事半功倍。为了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制作工具,不妨首先对微课知识进行简单的分类。结合教学目标和传授方式的差异,我们可将微课知识大致分为六类[2],如上表所示。
微课程制作技术简介
微课程制作的核心在微视频的制作。根据获取手法的不同,微视频的制作技术可以分为五种:拍摄、录屏、动画、PPT、交互。[3]
1.基于拍摄的微课程制作技术
基于拍摄的微课程制作技术,就是用真人、真物、真场景的镜头记录某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主要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摄像机、录播等一切具备摄录功能的设备,对通过“白板、黑板、白纸、课堂、游戏活动、表演”等形式展现的微课教学过程进行拍摄记录。手机拍摄,技术难度低,操作快捷方便,画面真实亲切,易于分享,因此使用比较频繁。但利用手机拍摄需要注意:①背景切忌过于杂乱,以免喧宾夺主,背景相对单一才更能突出主体。②手机的自动设置为聚焦模式,白平衡、感光度等尽量设置为自动模式。③姿势要稳。受室内环境的影响,拍摄姿势显得很重要,最好的方法是双手握持手机,尽量保持其稳定性。④变焦靠走。手机无法实现光学变焦,只有数码变焦,而数码变焦之后,画面的细节明显比原生的模糊,如果想把主体拍大一点,就需要走得更近。⑤光线艺术。光线运用得当,可使照片影调丰实、层次分明、主题突出,能增加图像的艺术效果。若是拍摄要求高一些,可使用DV拍摄,摄像机拍摄需要注意画面颤动、画面失真、曝光过度等几个问题。画面稳定是DV拍摄的核心,可使用三脚架,切忌边走边拍;开拍之前要调整白平衡,白平衡调整是摄像拍摄过程中最常见的步骤;变焦时机要适当,过程要细腻,在拍摄时不要随意拨动变焦杆,避免来回移动影响效果。当然,条件要求更高的话,可以选用摄像机拍摄或者录播室摄像机多机位拍摄。
2.基于录屏的微课程制作技术
在计算机中安装录屏软件,录制通过PowerPoint、Word、画图工具软件、手写板输入软件等形式呈现的教学过程。录屏微课程的特点是目标明确、内容精、自主学习、成本低、传播快、重复利用、永久保存。目前录屏软件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如WebEx Recorder、Screen2swf、Camtasia Studio、BB FlashBack、Bandicam、Screen CAP、屏幕录像精灵、超级录屏等。面对琳琅满目的软件,如何抉择是一个难题,我们在选择时不妨考虑以下因素:占用资源、兼容性、操作界面、录制信息源、录制品质、编辑功能、输出格式、体积大小等,如下图所示。总的来看,Camtasia Studio的综合因素在诸多软件中是较优的,是使用较频繁的录屏软件。
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录屏也不再局限于PC端,基于Pad的应用也逐步进入我们的视线,如角色扮演PUPPET PALS、StoryMaker、步步惊“情”Vittle等,都已成为录屏微课程制作的好帮手。
3.基于动画的微课程制作技术
动画凭借其短小精悍的体型、幽默辛辣的解说、天马行空的画面,以及它的独特的“走心”方式成为微视频制作工具的重要一员,广受喜爱。动画运用在微课程教学中的优势是:①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内容生动形象化,易于引起学习者的兴趣;②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③能激发学习者的情感共鸣。基于动画的微课程制作技术除了我们熟知的Flash、3D MAX、MAYA等,还可以采用技术难度低的视频加速的简笔动画、PPT动画等方式,完成微课程制作。
4.基于PPT的微课程制作技术
PPT所具有的优势:①以工作界面为导向的界面结构;②利用主题(字体、颜色和效果组合)简化设计过程;③全新的配色方案可以美化界面;④增强的艺术字效果;⑤突出的图像处理效果;⑥拓展了图形处理能力;⑦新增DIY绘制;⑧动画效果可以刷出来;⑨丰富的媒体支持。
5.基于交互的微课程制作技术
交互式微课程应是基于知识点而构建的包括微课件、微视频、微练习、微测试四部分的学习资源。[4]交互式微课程有以下特点:①目标明确、主题突出;②使用灵活、终端呈现;③实现交互、注重迁移。交互式微课程不仅仅给学习者提供视频的示范学习,还提供相应的交互训练与评估测试,通过人机交互的训练与评估,不仅内化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基于交互的微课程制作技术可以使用Captivate、Composica、Lectora、Storyline、Ispring、OutStart Trainer等。在所列出的基于交互的微课程制作技术中,Storyline因其特有的与PPT融合的操作界面以及其强大的测试与反馈交互、触发器交互、拖放式交互和软件仿真交互功能,使用得更频繁。
微课程制作工具的选择
如上所述,微课程因简单实用,能够解决我们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弄清微课程诸多微课知识分类后,我们就能按照此前设计好的微课程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了。那么我们该如何从诸多的微课程制作技术中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来表达想表达的内容呢?
微课程建设中,需要根据微课程教学设计中选择的微课程知识类别和教学过程的环节,对于不同内容的展现可选择不同的微课程表现形式,对于不同教学环节可选择不同的微课程表现形式。
1.微课程制作工具选择之知识讲授型微课
对于知识讲授型微课,可以按照微课教学设计阶段的设计,将选定知识点制作成PPT,然后采用“录屏+PPT”的方式进行讲解并录制成微课程。
2.微课程制作工具选择之推理演算型微课
在中学的数理化、高校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这类学科中,很多知识点可能需要边讲解边批注,才能够把问题阐述清楚,如重难点讲解、例题讲解、错题分析等。这种推理演算型微课程要能够记录边写边讲的板书过程和批注过程,制作这种类型的微课程,基于录屏的工具有点力不从心,因此制作这种类型的微课程有两种选择,即使用DV直接拍摄和用录播软件。
3.微课程制作工具选择之技能训练型微课
技能训练型微课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某种技能或技巧,如软件操作、硬件组装、歌唱等。可采用录屏的形式进行这类微课程的制作。
4.微课程制作工具选择之实验操作型微课
对于实验演示型微课,可采用动画形式让学生在进行实验前直观感受整个实验过程;而对于实验操作型微课,如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等,可采用DV拍摄后结合PPT,通过截屏软件配同期声的方式制作。
5.微课程制作工具选择之答疑解惑型微课
针对知识点的练习型微课,目的在于强化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掌握,检测掌握效果,可以采用交互式的微课制作工具;对于答疑解惑型微课,可采用“PPT+交互式方式”制作微课,破解学习者的疑惑。
6.微课程制作工具选择之情感感悟型微课
对于情感感悟型微课,可采用基于动画的微课程制作工具来实现,这也正和动画所体现出来的激发学习者情感共鸣的优势不谋而合。
结束语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目前这六种类型的微课程是普遍存在的,而其制作过程中可以采用的五种方式却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可以协同作用的。那么对于如何选择微课程制作工具,就需要结合微课程知识点的选择,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工具,针对不同教学环节选择不同工具。对于微课的制作还需要时间检验,如何恰当地设计与制作出优质微课程仍需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汪晓东.微课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
[2]张田曦.信息时代下的微课理解[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11):12-13.
关键词:热力学统计物理;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05-02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属理论物理课程,是高等院校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在修完《热学》课程之后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相关科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语言严谨但枯燥,包含大量的公式和推导,教学中容易忽视科学思维训练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培养。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学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后,对涉及到的概念、规律和处理方法都感觉比较模糊,实际应用困难。在教学方法上,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推导公式,学生听讲,使学生整体感觉模糊。热力学是一大堆偏微商,偏来偏去;统计物理是这分布那分布。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在台下却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如何实现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知识的传递、信息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针对《热力与学统计物理》的现状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改革
1.深化物理概念。由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理论的堆积和繁杂的推导过程,而对课程中蕴含的思维训练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内容很少涉及,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推导公式上,忽视了应用人才的培养。在《热力学统计物理》教学中,尽量做到从最普遍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导出实验规律,然后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理论解决一些典型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同时强调对物理概念和意义、物理意义的理解,简化数学推导,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物理学图像。
2.优化课程结构。根据《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和《热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课程的关系,尽量减少与《热学》、《固体物理》等相应课程内容的重复。例如对于热力学中的内容(如平衡态、温度、物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功、热量与焓、理想气体、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卡诺定理等)和统计物理中的内容(如等概率原理、玻耳兹曼统计、能均分定理、麦克斯韦分布)与《热学》的重复率高,在教学时适量减少课时。例如德拜理论等内容可以放在《固体物理》中并且要重点讲授。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课程结构,缓解了授课学时和教学内容的矛盾,从而明确了课程的主线。
3.增加前沿知识。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适当增加前沿内容。例如讲解获得低温的方法时,增加介绍3He、4He稀释致冷和激光致冷;对于非线性不可逆过程热力学,重点介绍耗散结构的概念和应用;补充相变中朗道连续相变理论和临界点附近涨落与关联的理论;增加介绍统计物理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新进展;介绍朗之万方程在光学粘胶、多普勒致冷和磁光陷阱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增加前沿知识的学习和介绍,加深学生对基本内容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科学思维的培养。
4.注重实践环节。在讲授理论知识课的同时,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课程设计环节。由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往往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环节,这不利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课程设计环节。例如熵变的计算、铁磁—顺磁相变、粒子输运问题、平衡态的确定、半透薄等知识和问题,结合Ising模型,郎之万方程,Monte Carlo、Random Walking等计算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计。通过实践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学过程、物理概念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从而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1.对比法的应用。由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存在大量的物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物理概念、物理量、物理规律和处理方法等,通过增加对比让学生掌握该门课的主线,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如对于内能、自由能、吉布斯函数、焓的概念;麦氏关系;熵、自由能、焓、吉布斯、内能等的各种判据和条件;微正则分布、正则分布、巨正则分布;玻尔兹曼统计、玻色统计、费米统计等内容,教学时主要讲授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物理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对比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感念、基本研究方法的理解,又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2.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教学中适当地应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基本概念、定律和处理方法的讨论。例如讨论热力学温标和理想气体温标的异同点;讨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焦耳定律的独立性;讨论分析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分表达式和热力学基本微分关系的不同之处;讨论熵的概念以及不可逆过程中熵变的计算方法比较。根据熵增原理讨论了宇宙的起源、宇宙的形成、宇宙的未来和宇宙的演化等。在相变中除了物体的固、液、气三相变化,讨论自然界还存在许许多多的相变现象,例如物质从金属变成超导体的超导相变;液态氦从正常液体变成超流体的λ相变;磁铁在居里温度从铁磁性变成顺磁性等。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概念、规律的适用条件和一般处理方法等,并在互动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参与意识、群体意识和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其他方面工作
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中我们还进行了其他方面的改革和实践。在考核方面,采用闭卷考试、一页开卷、课程设计、论文等多种考核方式。为适应教学的需要,针对教学内容作了完整的习题解答和复习资料,并作为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在保证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性,以及在精选内容时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制作了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的课件。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VCD、DVD,教学软件、音像制品等这种直观的、形象化的演示,有利于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便于理解和记忆。
四、结论
在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下,针对《热力与学统计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尝试。实践证明,这些改革和实践缓解了授课学时和教学内容的矛盾,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自主实践课的空间,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林宗涵.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汪志诚.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汪志诚.热力学统计物理(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苏汝铿.统计物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王竹溪.热力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梁希侠.统计热力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用软件技能;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4-0075-03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相应地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起初,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阶段,人们追逐利润的方向是第一利润源――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物化劳动消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获取利润的源泉来自“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活劳动消耗”,即第二利润源;之后,在降低制造成本已经有限,提高劳动效率也出现瓶颈,人们渴望寻求新的利润源,于是在1970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物流冰山”学说之后,物流作为人们追逐利润的新领域而获得广泛关注,并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由此,开启了物流研究与应用的热潮,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将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用于衡量发达的程度。尤其是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物流需求,从而导致物流成为众多行业的纽带及瓶颈。这些都表明对物流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专业化、高水平的物流人才供不应求[1]。鉴于此,当务之急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物流管理类人才,而综合素质过硬的物流管理人才离不开高等学校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的合理及优化设置[2]。本文主要以理论教学为准绳,实践教学为落实来重点分析、探讨物流管理人才实用软件技能的培养模式,以期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物流之所以成为第三利润源,这是因为物流所囊括的诸多环节需要合理的规划及设计,需要进行复杂的建模及优化及考虑存在效益背反效应的诸多环节间的协同,从而带来成本的降低,实现获取利润的目的。而这些都是需要有合理的理论来指导物流运营管理,或者说需要更多的定量分析结果来说明方案或决策的合理性、优越性。而培养学生实用软件技能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落实能力。
一、基于承上启下和实践理念的课程设置分析
在笔者多年指导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具有较好的对物流优化问题的建模能力,但是在对问题的求解能力以及详细深入的数据采集、处理能力方面稍显不足。例如,针对物流当中普遍存在的优化问题――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库存控制、生产计划等。学生在经过管理运筹学及物流系统工程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基本能够独立完成问题的分析及建模,但是在问题优化求解时还停留在手工计算(这对于稍大规模的优化问题显然不切实际)或者基于C/C++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来求解。但是在教育部要求减少学分、压缩学时的大背景下,学生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C/C++程序设计语言,大型数据库开发等计算机相关课程学习明显欠深入。这些课程的学时基本都在48学时,甚至32学时,因而学习内容篇幅可能存在不完整或者实践环节偏少的情形[3]。此外,对于C语言而言,诸多数据结构的程序细节都需要学生独立完成,而C++虽然有设计好的模板类可以调用,但这些基本属于C++高级部分,在少学时的课程中一般没有介绍。这就造成非计算机类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学过之后,难以理论指导实践――将这些知识付诸实践,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此外,导致学生动手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原因是有些偏向开发的课程往往是需要很多交叉知识的,例如大型数据库开发往往需要学习很多面向对象软件程序设计知识及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本身,那么这些承上启下的课程知识如果交由学生自学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认为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去掉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课程C/C++程序设计,改为具有友好的可视化界面的软件工具,例如Visual C#、基于JCreator或JBuilder或Eclipse的JAVA,这些相对新颖的工具基本具有现成的成熟的数据结构,例如java.util包中包含了诸如数组排序等诸多函数的功能模块,从而减轻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开发这类程序功能的负担。与此同时,学生在学型数据库开发及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时就具备了可视化软件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一定的软件开发自学能力,学生完成简单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及实现的能力或自学能力将会有一定的提高。这就是笔者所倡导的循序渐进、承上启下的课程设置理念。这样对于专业核心课物流信息系统,我们可以形成如下的循序渐进教学课程体系:JAVA基于SQL Server的大型数据库开发物流信息系统(嵌入JAVA中学习过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概念及新的UML建模教学内容)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利用物流信息系统中所需知识进一步实践以强化学生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及程序设计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物流优化建模的能力,以管理运筹学、物流系统工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以使学生在学习物流中心设计与运营、仓储管理、企业采购与供应管理、多式集装联运、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课程当中具备相应地基础建模及优化知识。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管理运筹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之前开设“MATLAB基础及应用”这样的课程以及在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中开设诸如LINGO、CPLEX等教学模块,并进一步在专业课程中布置设计实用软件使用的课外作业以强化学生的实用软件使用技能。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管理科学的知识,设置了这样一条学习主线: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物流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含Eviews软件教学模块)电子商务(重点包含商务信息检索,存储,商务信息处理及分析)。
最后,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笔者更倾向于开设模块化能力非常好的成熟的通用软件,例如MATLAB,SPSS,R,Eviews,LINGO,CPLEX,Flexsim,Extend,Witness,Arena,Netlogo等成熟的科研软件,既让学生学会了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让学生种下了科研分析的意识种子,从而很好地引导他们更多地主动学习新领域的新知识,同时也为将来有一部分学生走上研究生学习之路做了更好地铺垫[4-5]。
例如,数学规划软件LINGO(嵌入了分支定界算法)对于一个整数规划问题,可以利用简短的几行语句完成求解及灵敏度分析,这样学生就不用从头开始写经典的分支定界算法的程序,从而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求解的乐趣,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及进一步自学的兴趣。
综合以上分析,针对物流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及在课程设计中所表现出的动手解决问题――给出定量结果及分析能力不足的现象,提出物流管理类专业实用软件技能培养目标及新的组合式实用软件技能培养模式。
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用软件技能的培养目标
(一)信息搜索能力
在日常学习及毕业设计过程中,如果学生具备非常好的搜索技能,那么学生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资料、工具、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对于信息搜索能力,首先,学习常用的搜索引擎(Google,Baidu,Sogou),了解每个搜索引擎的优势及特点,例如,Google搜索引擎提供的子功能Google Scholar可以提供学术资源的查找与搜索,尤其是英文学术资源的查找;其次,了解学校电子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概况,以及如何获取和使用这些资源,包括学习使用一些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如NoteExpress,EndNote等;最后由专业课教师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或者在新生专业介绍会上列出与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常用社区、论坛或微博网址,如了解与管理、经济等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大型学术网站――人大经济论坛。
(二)信息存储技术
21世纪已经进入大数据的时代,如何采集数据,利用数据挖掘出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是非常有潜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例如著名的尿布―啤酒故事就是典型的购物篮分析所带来的好处,而没有大量历史数据的使用与存储,购物篮分析又谈何容易。而大量的数据从各种链接、免费数据库、商业数据库采集时,需要考虑采用何种方式存储这些数据,以及如何管理并利用这些数据,因此,我们应该学习有关信息存储技术。学习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对一些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三)信息处理能力
在收集好数据之后,对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是获取信息价值的必要途径,给学生介绍相关数据信息处理软件:Excel,MATLAB,SPSS,R,EViews等。这些软件都比程序设计语言处理数据要更加易于学习和使用,而且对于数据的可视化都较其他程序设计语言工具方便得多。此外,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还可以借助诸如Oracle、SQL Server这样的大型数据库。
(四)问题建模及求解能力
对物流管理专业类学生而言,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概念已经通过很多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深深映入脑海,那么思考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挖掘第三利润源,也就是采取何种策略降低物流成本,使得物流冰山下的成本得以不断减少,从而达到追逐并获得第三利润源的目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优化问题,即如何建立优化模型,例如建立模型优化生产调度策略,优化车辆配送路径,优化物流配送车辆装载率,优化供应链的库存,对供应链订单进行排序等,这些优化模型构建的相关基础知识在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管理运筹学里都有详细的介绍,但是对于求解的方法基本都是介绍的经典理论且是对非常小规模的问题进行处理,然后用手工计算的方式进行求解。为此,我们提出介绍一些建模优化软件如LINGO、CPLEX、MATLAB等来对问题进行求解,从而实现所解决的问题更接近实际情况。
(五)结果展示能力
当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建模并求解之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展示,其中包括数据可视化的展示,即图形化表示,为此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绘图能力,这个任务可以通过学习Microsoft Visio及Excel的绘图功能来完成。此外,我们需要对相关结果形成正式的报告或文档(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报告),这个任务可由微软办公软件WORD来完成,即学习WORD中的一些高级排版技巧(自动生成目录,自动公式编号等)。最后,学生可能需要在一些公开场合(例如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的答辩会)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成果,这时需要使用到PowerPoint多媒体功能。
三、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用软件技能的培养模式
(一)单独开设相关课程
对于某些应用范围大、处理能力强的通用软件或开发软件应单独开设系列课程,例如对于在诸多场合(优化、数据处理等)都非常实用的软件MATLAB可以考虑单独开设课程来讲授,以使学生在后续课程当中可以不断地使用该软件解决课程作业及进一步解决更加实际的问题。这些软件技能的培养对于其他课程能起到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纽带作用。
(二)依托相关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设置教学内容模块
对于某些学习难度不是太大的实用软件技能,采用随堂教学的方式依托相关课程设置一定学时的教学内容模块来实现软件的普及入门。例如EXCEL、WORD、VISIO的学习可以放在校必选基础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里,而对于LINGO可以放置在“管理运筹学”课程里,而且从2012年开始,兰州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选用由李引珍教授编著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管理运筹学》已经将LINGO列入了每一章的讲授内容[6]。此外,基于Logware软件的供应链仿真建模分析也在相关课程设计中得以运用[7],即对于依托相关课程实施实用软件技能培养已迈入了实质性的教学阶段。
(三)设置引导型教学模块
考虑到总学时的限制,教师在讲授某些主干课程的同时,指出要求学生自学的实践内容,即开展引导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达到延伸、扩展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这部分内容可以由教师指出学生自学的提纲,内容,自学的方式、方法以及自学的资源(推荐书籍,推荐学习的工具、学习网址),由学生课后业余时间主动学习。而且对于引导型教学模块的内容,还可以设置自学应该达到的目标,考核的方式(例如做一次汇报)及手段。
通过这些实用软件技能的培养,起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自学习惯的兴趣,及对自学方式、方法,自学能力的培养,实现抛砖引玉的目的,为学生展现更广阔的学习空间[8]。而且这些实用软件包的使用技能对于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也是非常有益的科研学术工具,有利于继续深造的学生打好一些科研学术基础,起到了在本科教学中加强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基础性训练。
参考文献:
[1]唐立新.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9).
[2][7]傅忠宁,朱昌锋,张静芳.物流管理专业研究型教学
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2,(12).
[3]秦洪英,陈建国,王德明.专业特色基础上的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8).
[4]张静芳,朱昌锋,傅忠宁.论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J].高等建筑教育,2012,(3).
[5]周杲,杨燕.实施研究型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计算机教育,2012,(24).
[6]李引珍.管理运筹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8]姚亦飞,姚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24).
收稿日期:201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