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4 03:45:22
导语:在复习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知识和技能: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
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复习内容
本章讲述的是一些声学的初步知识。讲述的内容有声音的发生的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四、知识梳理
声音的产生
传播条件
声音的传播规律
传播形式
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声音的感知过程
声音的特性
音调:决定因素
响度:决定因素
音色:决定因素
来源和危害
噪音
定义
防治
声音的利用
声传递信息
声传递能量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各种物体的共振现象及其应用是中国人在声学上大量发现之一。课本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
二、基础练习
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⒊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⒋乐音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⒌噪声减弱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_,在传播过程中减弱_,在耳朵处减弱_。
三、复习过程: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边讲基础边穿插基础题目练习):
1、声音的产生: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
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C、也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的巨大的涛声。
D、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号。
2、声音的传播
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较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优劣)
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
3.人听到声音的条件:A.声源在振动发声.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C.听觉器官完好.
教师简要讲述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1)、例题分析
例题1:莱芜市200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例题2:(2006年南通市)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例题3:(06河北)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例题4:北京市2006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四、堂上练习
1、(06年福建泉州)南音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风情气息而被誉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在闽南民间广泛流传。它的主奏乐器琵琶(南琶),弹奏时那缠绵深沉的琴声是靠琴弦产生的;琴声是通过传到人的耳朵的。
2、(06年广西桂林)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等一系列现象后,可运用的方法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3.小玉爱听收音机,他发现收音机里的报时声“嘟、嘟、嘟……”共有六响,从第一声到最后一声,前后间隔10秒钟,最后一响声调比较高。有一天,他听过手中收音机响过最后一响后,远处楼里又传来最后一响的报时声,这是为什么?
4.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l)实验器材:
Book1(Units1-4)
一、知识要点
1.打招呼用语
Goodmorning.Hello!Howareyou?Howdoyoudo?Nicetomeetyou.
2.Mr,Mrs,Miss
3.Excuseme.AreyouMrsWhite?
4.What’syourname?MynameisLiLei?
5.---Sitdown,please.---Thankyou.
6.What’sthis?It’s….
7.Where’s“B”?It’shere.
8.Canyouspellitplease?
9.---Thankyou.---You’rewelcome.
10.介绍用语ThisisLucy.---Whoisthat?---ThisisJackspeaking.
11.WelcometoChina.
12.What’s…plus/and/minus….?
13.Whatclass/grade/rowareyouin?
14.Howoldareyou?I’mtwelve.
15.Isthis/thatanegg?Yes,itis./No,itisn’t.
二、语法
1.be动词的缩写
2.numbers
3.this,that.it的用法
三、能力测试
I.选择
1.---Goodmorning.HanMei!Howareyou?---______
A.Howareyou?B.Goodmorning.C.Nicetomeetyou!D.I’mOK.Thankyou.
2.---Nicetomeetyou.---______.
A.FineB.ThankyouC.HelloD.Nicetomeetyoutoo
3.Thisismyteacher,____Gao.SheisChinese.
A.MrB.MissC.MrsD.Teacher.
4.---____.Canyoutellmethewaytothecinema?
---________.Idon’tknow.I’mnewhere.
A.Excuseme,ExcusemeB.Sorry,Sorry
C.Excuseme,SorryD.Sorry,Excuseme
5.---What____areyouin?---I’m_____.
A.class,inGrade1,Class3B.class,onClass3,Grade1
C.class,inClass3,Grade1D.class,onClass3,Grade1.
6.---Canyouspellyourname,please?
---______.
A.Yes,L-I,Li,L-E-I,leiB.Yes,IamC.GoodD.OK
7.What’s____overthere?____isacat.
A.this,ThisB.that,ThatC.This,ItD.that,it
8.Hello!HanMei,____isKate.
A.ThisB.ItC.itD.this
9.Thisis____Englishboy.
A.aB.anC.xD.the
10.---What’sthisinEnglish?---____apen.
A.ThisisB.This’sC.IsD.It’s
11.AreyouLiLei?---______.
A.Yes,heisB.No,heisn’tC.Yes,I’mD.No,I’mnot
12.Thereis_____“f”intheword“knife”.
A.anB.aC.theD./
13.---Nicetomeetyou.---_____.
A.Thankyou.B.Goodmorning.C.Me,too.D.Howareyou?
14.Youareverynice.---______.
A.Yes,IamB.GoodmorningC.ThankyouD.Fine,thankyou
15Theboyis______.Heisin_____.
A.number8,Classone,GradeoneB.Number8,Class1,Grade1
C.8number,Class3,Grade1D.8number,Grade3,Class1
16.---Goodmorning____.---Goodmorning,Tom.
A.MrB.MrsC.MissD.sir
17.---_____isthis?---It’s“E”.
A.HowB.HelloC.WhatD.What’s
18.哪一种是治感冒发烧的药?
A.ABCB.APCC.DDVD.DDT
18.---____!AreyouWeiHua?---Yes,Iam.
A.ExcusemeB.OKC.HelloD.Hi
改错:MynameisLiPing.IamaChinese.
划线部分提问
1)HespeaksEnglishverywell.
2)TheoldmanknewsomeJapanesewhenhewasyoung.
3)YouareinGradeThree.
4)Thisisabag.
5)Twoplustwoisfour.
6)It’snotyourpencil.(否定句)
7)Kateis6.
8)I’mNumber3,Row1.(一般疑问句)
Ⅱ.将下列短语翻译成英语。
1.一个铅笔盒_______2.一张地图______3.一个桔子__________
4.一把尺子________5.一辆中国吉普车__________6.一辆英国自行车________
Ⅲ.用a或an填空。
______bus,_____o1dbus______apple,____niceapple_____orange,
______goodorange,_____Englishname,_____Japanesename
_______answer,________wrong(错误的)answer
Ⅳ.根据上下文,在空格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
1。“_____that?”“It’sabanana.”
2.“1sthisyourdesk?”“Yes,____is.”
3.“Isthatyourbook?”“No,it____.’’
4.“whatsthat__English?”It’s____desk.”
V.用am,is或are填空
1._____youateacher?2.I_____inC1ass5,Grade6.
3.You_____inRow1.4.Myname____Fangfang.I____elever.
5.What___2plus3.
Ⅶ.日常交际。
()1.初次相见时应说:
A.Howareyou?B.Howdoyoudo?C.Whatsyourname?
()2.清晨起来见到妈妈,你应该这样问候:
A.Howareyou,Mum?B.Areyoufine,Mum?C.Goodmorning,Mum?
()3.路遇友人Jim向你打招呼,“Howareyou?”你应该有礼貌地回答:
A.Fine,thankyou,Jim.Andhowareyou?
B.I’mfine,too,Jim.
C.Thankyou,Jim.Areyoufine,too?
()4.告别时应说:
A.Oh,good!B.Hello!C.Coodbye!
()5.打听对方是否是王伟时,应说:
A.Hi,Wangwei!B.Sorry,areyouWangWei?C.Excuseme.AreyouWangWei?
()6.你去办公室找李老师谈班级工作,老师说:“Sitdown,please.”你应答:
A.Hello,MissLi.B.Thankyou.C.Yes.MissLi.
()7.Jack向韩红请教问题,来到课桌前打招呼说:“Hollo,HanHong!”她应怎样表示最好?
A.Howareyou,Jack?B.Goodmrning,Jack!C.Hello,Jack.Sitdown,please.
()8.新来的郭强老师不认识你,问:“Whatsyourname,please?”你应当起立回答:
A.MynameisLiLei,TeacherGao.
B.I’mLiLei,MrGuo..
C.MynameisLiLei,MrGuo..
()9.下午见面打招呼,应说:
ACoodmorningB.CoodafternoonC.Coodevening
()10.当你想把赵霞介绍给你爸爸认识时,你应说:
A.Dad,thisisZhaoXia.BDad,sheisZhaoXiaC.Dad,thatisZhaoXia.
一、新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人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经,倡导体验参与;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二、英语课程的任务:
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
4、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新课标的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奠定基础;
5、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8、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9、遵循课时安排的高频率原则,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2、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3、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4、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5、学习策略: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一个目标:学生发展。
一条主线: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即:115-54454
五、话题复习的内容。
按照新课程标准,中学英语共有24个话题:
分别是:
1、个人情况
2、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
3、周围的环境
4、日常活动
5、学校生活
6、兴趣与爱好
7、个人情感
8、人际关系
9、计划与愿望
10、节假日活动
11、购物
12、饮食
13、健康
14、天气
15、文娱与体育
16、旅游与交通
17、语言学习
18、自然
19、世界与环境
20、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
21、热点话题
22、历史与地理
23、社会
24、文学与艺术
六、话题复习的具体模式。
1、新目标英语教材的特点与复习。
新目标Goforit与原人教版的教材在初三复习上有所不同,原人教版教材初三复习以语法为主线(纲)对八种时态展开进行归类复习,然后将课本过一遍,中间专题复习,后进行模拟考试,这就是旧的复习方法。但是,现在是新版的Goforit教材,如果还是这样复习,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还是按旧方法复习,语法只考到一分,复习就会全盘失败。新版Goforit教材应该用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来进行复习。运用这种复习式才能高效、成功。
具体是:
话题__带出词汇复习
功能__引导语法复习
结构__句型归类复习
任务__综合训练复习
2、原则上,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例如:利用话题__进行词汇复习,每堂课至少要落实到100个单词左右。要进行滚动式记忆。如schoollife这个话题,要从进校门开始,从学校的建筑、组织、人事、学科、活动、课程、学生活动等等进行归类复习。要从学生生活、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开始,老师要做有心人。方法可以是:归类、说出来、叫学生组织归类,组织单词竞赛等。
3、第二块是以功能__带出语法。如名词,什么叫名词?基本的概念要清,怎样分类?分几类?单数怎样?复数怎样?怎样变化?方法和规律是什么?等老师可以从旁边指导。
4、第三块是结构__句型归类复习。要适当地进行句型的联系和拓展。如Therebe句型,联系havehas如:howmanyhowmuch拓展到howoften,howsoon等。最好要有中考的链接,链接到具体的某一考题进行训练。
5、第四块是任务__综合复习。实际上是产出。中考题型时刻都要联系,每堂课每个综合任务至少要有两大考题进行训练。读写综合三大块,最好要求学生堂上完成。要控制时间,如:阅读信息2分钟,完成信息3分钟,写作15分钟。要进行中考模仿训练,在时间上、难度上相同,老师看表即可。当然要事先准备好材料给学生。
七、话题复习的操作安排。
上堂课45分钟乍样进行分配?
第一个五分钟:日常用语、口语表达。口语三个题型,每堂课要搞一个题型。
如朗读,2-3个人站着朗读,2-3分钟回每件事问题。
第二个五分钟:话题__词汇复习。速度要快,每堂课练100个单词。
第三个7-8分钟:介定语法,如什么叫名词?如家庭__一伙人住在一起,有血缘关系的、有法律关系的等,又分为理想家庭、丁克家庭、单一家庭等。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生物圈中的人综合复习
学科
生物
学段: 初中
年级
八年级
教材
书名: 《生物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张晗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实施者
张晗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指导者
潘青
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课件制作者
张晗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糖类物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过程,描述人体几大系统的结构,概述各系统的功能。
(2)构建人体内生命活动的知识网络。
2.能力目标
(1)应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认同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的统一整体。
(2)确立局部与整体观、结构与功能观。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导入
【讲述】生物圈中的人是初中生物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主题。
【讲述】关于人体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让我们从“糖”的经历说起。
明确本节内容在初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导入内容。
二、复习内容
1.消化系统
【讲述】“糖”从口入。主食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吃馒头时我们通常会感觉到甜味。
【展示】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化学变化
【讲述】淀粉在口腔中初步分解为麦芽糖
【展示】消化系统结构
【讲述】麦芽糖进一步经过的结构与消化过程。
【展示】三大营养物质消化曲线
【讲述】三大曲线对应的营养物质;三大曲线均在小肠处迅速减少,说明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展示】小肠皱襞及绒毛结构
【讲述】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通过淀粉的消化过程复习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循环系统
【讲述】小肠绒毛周围毛细血管吸收葡萄糖
【展示】毛细血管结构
【讲述】毛细血管利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征。
【展示】葡萄糖被吸收后所经过的血液循环路径
【展示】心脏结构图
【讲述】心脏由肌肉组成,肌肉的收缩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讲述】葡萄糖运输至全身各级毛细血管处将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进入细胞。
【展示】呼吸作用反应式
【提问】呼吸作用的氧气来源?
通过葡萄糖在血液中运输的过程复习血管、心脏的结构特征及血液循环路径。
3.呼吸系统
【展示】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步骤
【展示】膈肌收缩舒张状态图
【讲述】膈肌运动导致气体进出的原理。
【展示】呼吸系统结构
【讲述】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作用
【展示】肺泡结构
【讲述】肺泡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征。
【展示】红细胞结构
【讲述】红细胞利于运输氧气的结构特征。
【展示】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呼吸作用的途径。
通过复习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将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联系。
4.神经系统
【讲述】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运动等过程。
【讲述】运动形成过程
【讲述】神经系统对运动有调节的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展示】反射弧结构
【展示】神经系统的组成
【讲述】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节过程。
【讲述】神经系统对其他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
体现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过程的调节作用。
5.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
【讲述】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即成为血糖。
【展示】正常人餐后血糖浓度变化曲线。
【讲述】进食后,随着葡萄糖的吸收,血糖浓度增加。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降低,这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发挥了降血糖的作用。
【展示】胰脏结构模式图
【讲述】胰岛是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中。胰岛素是激素的一种,多种多样的激素也参与着生命活动的调节。
【讲述】若胰岛素的分泌不足,则可能会出现尿糖。
【展示】泌尿系统结构、肾单位结构
【展示】血浆、原尿、尿液成分表
【讲述】糖尿的形成过程
【讲述】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式是注射胰岛素。
【讲述】初期使用动物来源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常常容易引发过敏反应,这是因为机体将外源胰岛素作为抗原,启动了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导致的。
【展示】特异性免疫过程
以糖尿病的形成与治疗为线索复习三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三、总结+练习
【展示】本节课知识网络图
【讲述】本节课我们以“糖”在体内的轨迹和历程为线索,完成了如此复杂的一张知识网络图,当然我们清楚的知道,人体的复杂程度还远不仅于此。
【讲述】人体内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个结构层次紧密配合。
【讲述】人体是协调统一的整体。
习题
第四章动量
一.动量和冲量
1.动量
按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mv
⑴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状态量,它与时刻相对应。
⑵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2.冲量
按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冲量:I=Ft
⑴冲量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它与时间相对应。
⑵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不能说和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冲量的方向就和力的方向相同。
⑶高中阶段只要求会用I=Ft计算恒力的冲量。对于变力的冲量,高中阶段只能利用动量定理通过物体的动量变化来求。
⑷要注意的是:冲量和功不同。恒力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作功,但一定有冲量。
m
H
例1.质量为m的小球由高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无初速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弹力、合力的冲量各是多大?
解:力的作用时间都是,力的大小依次是mg、
mgcosα和mgsinα,所以它们的冲量依次是:
特别要注意,该过程中弹力虽然不做功,但对物体有冲量。
二、动量定理
1.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既I=Δp
⑴动量定理表明冲量是使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这里所说的冲量必须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或者说是物体所受各外力冲量的矢量和)。
⑵动量定理给出了冲量(过程量)和动量变化(状态量)间的互求关系。
⑶现代物理学把力定义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牛顿第二定律的动量形式)。
⑷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在一维的情况下,各个矢量必须以同一个规定的方向为正。
例2.以初速度v0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t秒内物体的动量变化是多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总结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反的特点,联系具体的化学变化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进行整体的认识,包括贯穿化学学习始终的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归纳四大反应类型,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总结,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建立整体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
教学难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应用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
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近一年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谁来说说有哪些反应?
师:在这些反应类型中,那些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
学生回忆以前所学内容,积极发言
作答
知识
梳理
【提出任务】请大家从概念、表达式、特征、反应条件等方面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教师巡视,给与指导。
1、教师点拨并板书、ppt展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归纳
(1)化合反应:
A、单质
+
单质
化合物
例如:
B、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例如
C、化合物
+
化合物
化合物
例如:
D、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例如:NH3
+
CO2
+
H2O
=
NH4HCO3
(2)分解反应:
A、氧化物的分解
例如:
B、酸的分解(含氧酸)
例如
C、不溶性碱的分解
例如:
D、某些盐的分解
例如:
讨论:如果从生成物的角度如何认识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A、非金属
+
金属氧化物
金属
+
金属氧化物
例如:
B、金属(H前面)+
酸(稀盐酸、稀硫酸)
盐
+
氢气
例如:
C、金属(一般不选K、Na、Ca)+
盐溶液
另一金属
+
另一种盐
例如:
(4)复分解反应
A、碱性氧化物
+
酸反应
盐
+
水
例如:
B、碱
+
酸
盐
+
水
例如:
C、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例如:
D、盐
+
盐
两种新盐
例如:
E、盐
+
酸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例如:
以上尽量多举出实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小组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加深记忆。
例题
解析
教师出示例1(PPT展示)
例1.下列关于基本反应类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是单质
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能都是化合物
C.
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反应,并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教师指名回答,讲评。
教师出示例2(PPT展示)
例2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NaCl
KNO3
B、
CuSO4
NaOH
C、
AgNO3
HCl
D、
NaOH
H2SO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教师出示例3(PPT展示)
例3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反应是
反应和
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
(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合理即可)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与必要的指导。
学生作答,教师点评后,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练习
[举一反三]: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得到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学生练习,教师讲评。
[举一反三]2、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铁和硫酸铜溶液
B、
铜和硫酸锌溶液
C、
稀盐酸和纯碱
D、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
此题学生先讨论后汇报
[举一反三]3、选用盐酸、氧气、氯酸钾、碳酸钙、镁条等5种物质中的一种或若干种。按下述反应类型写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分解反应:
;
(2)化合反应:
;
(3)置换反应:
⑷复分解反应:
。
课堂
练习
(PPT展示)
以水为生成物之一,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5).复分解反应(非中和反应)
(6).不属于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教师指名回答,纠正错误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纠正错误
课堂
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课后
作业
归纳所学过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完成“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练习题”
【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
A
+
B
AB
特征:
多变一
分解反应:AB
A
+
B
特征:
一变多
置换反应:
A
+
BC
B
+
AC
特征:一换一
复分解反应:AB
+
CD
AD
+
CB
特征:二换二(双交换,价不变)
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练习
一、巩固知识
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各写出四个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复分解反应
④置换反应
(2)写出4个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
①
②
③
④
(3)写出有氢气参加(或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4)
以水为生成物之一,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
.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5).复分解反应(非中和反应)
(6).不属于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x.y.m
n.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其中发生的反应类型(
)
物质
x
y
m
n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10
20
23
待测
A
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
3.
如何用水、碳酸钠、碳酸钙通过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中,前者不能用化合反应制得,后者可用复分解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
A、
HCl、H2
B、
MgO、CO2
教学内容: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练十五的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4÷2 55÷5
2、计算。
(1)20×30×7(2)50×6×12(3)400÷8÷5
(4)450÷6÷3
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
(2)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
(3)全班交流评价。
二、要点复习
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图书馆里有1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8本,书架一共可以放几本书?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出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2)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
(3)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有目标地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4)鼓励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一般情况下学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某送奶站共有3个送奶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个送奶员要送多少份?
(1)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2)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3)组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每-步解决了什么问题
(4)教师小结。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
让学生了解题意,根据题目中绘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
四、课堂作业
【关键词】高考;学案教学;高三地理;问题;策略
1引言
高考是大多数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必须经历的历练和考察,虽然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高考是唯一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和审查方式。因此,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在高考复习中投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当前“小综合”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难度也大大增加,因此,探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2“小综合”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小综合”高考模式下的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与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不尽相同,因此,老师必须应对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然而,从当前大部分高三老师的教学情况看来,高三地理复习现状并不如人意,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不足,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分析的。
2.1老师教学方向出现偏差,混淆“复习教学”和“常规教学”
正如我们所知,复习主要是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和体系。而从现实情况看来,不少老师在教学方向上都出现了偏差,混淆了“复习教学”和“常规教学”。
具体说来,一些老师在地理复习教学中,将高一、高二已经学过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基础知识进行重新讲授。当然,这种近似常规教学的复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全面的弥补自己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但是,重复教学也会导致复习进度被拖慢,导致复习效率低下,阶段性复习成果差异大的问题的出现;同时,不少老师还忽视了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在地理复习过程当中顾此失彼,无法站在整体的角度融会贯通地理学科的学习。
2.2教学模式僵化,缺乏创新
在“灌输式教育”的观念指引下,不少老师坚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老师们用着沿革已久的复纲和复习教案对学生实施教学,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文科综合的三门学科,尤其是地理,是十分讲究灵活变通与实际应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奉行“填鸭式教育”、“题海战术”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答题技巧虽然能够得到提高,但是学生的实际文科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对学科知识也并没有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2.3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各异,教学进度难以保障
诚如我们所知,在高三复习、冲刺阶段,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水平已经初步形成,也就是说,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也逐渐显现出来。而高三文科综合的复习难度和深度也远远超过高一、高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应该是建立在整体层面上的,但现实情况却是不同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大不相同。因此,不仅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难以合理地进行复习教学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进度的规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到很大的压力。因而,整个复习教学的教学进度很难得到保障,老师在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和讲授上难以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3加强学案教学在“小综合”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的措施探讨
由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前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现状不尽人意,因此,为了应对和解决当前“小综合”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进主张“为学生编制专业学案,鼓励学生先学后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学案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3.1充分考虑学生多样性,编制分层次教学方案
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当重视这一点,做到因材施教,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多样性的基础上,编制分层次的教学方案。
具体说来,老师应当从相关地理考点出发,在“教法”和“学法”的最优化上尽心设计,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从学生对地理认知的基础、对不同地理知识的兴趣点与共鸣点以及学生在地理学科上的薄弱环节入手,寻找教学设计的突破点,从而制定分层次的地理教学学案。
3.2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推行互动式学习模式
学案教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鼓励“先学后教”,这是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截然不同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老师应该对学生放任不管,更为正确的理解是,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老师应当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教学自主探讨和学习,并在学生遇到问题、发生错误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例如,在复习水坝修建的知识时,老师就可以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水坝修建对当地发展的影响,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自主探讨和研究,并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答案。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及时指导。不少学生在讨论时,思维都会受到限制,角度也有所偏差,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这些方面进行思考、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找到思考和讨论方向,进行互动式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在讨论和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学案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和困惑,例如在教授锋面气旋的知识点时,学生提出为什么锋面没有反气旋这个问题时,老师就可以将这些问题收集起来,作为生成性复习资源,将其整理归纳之后编制进原有的学案当中。
3.3鼓励学生培养预习习惯,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学生才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因此,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推行学案教学时,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初步、简单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更好地跟上教学进度。例如,在太阳高度角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上,不少学生表示自己存在学习难度大、听课效率低的问题,因此,老师更是要在学案中总结和归纳出计算太阳高度角这一知识点的难点和重点概念和解题方法,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详尽的阅读,从而更好地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高考十分注重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因此,在日常的复习教学中,老师应当鼓励并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关于人文地理的题目时,就要指导学生从经济、文化、地缘等角度出发分析原因及影响,让学生在这这个过程中构建起完整的知识脉络。
4结语
总体而言,“小综合”模式下加强学案教学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学案教学的推广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充分考虑学生多样性、编制分层次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推行互动式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培养预习习惯,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一点;同时,在推广学案教学过程中,我们仍需不断提出新的策略、新的措施,以此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新飞跃、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清华.高中地理教学学法研讨和基于自然地理教学的经典案例分析.课外阅读,2010
碱
盐
复
习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活动:想象中的花瓶
1、可以组成的化合物(写化学式)。
2、把所组成的物质进行分类。
讨论与思考一:
1、能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2、鉴别浓盐酸与浓硫酸的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讨论与思考二:能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与思考三: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CuSO4
+
Fe
==
CaCO3
+HCl
==
AgNO3
+
Cu
==
Na2CO3
+
H2SO4
==
Na2CO3
+
Ca(OH)2
==
NaCl
+
AgNO3
==
CuSO4
+
Ba(OH)2
==
CaCl2
+
Na2CO3
==
提炼: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1、2、
3、4、
学生活动一:
“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如图所示),迷宫中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
,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写序号)________
学生活动二:
实验室里有5瓶常见的溶液:稀HCl、
Ca(OH)2
、BaCl2、AgNO3、另一瓶溶液标签受损,只能看“Na”的字迹。
问题1:肯定属于酸的是______;肯定属于碱的是____;肯定属于盐的是________
问题2:未知溶液不可能是酸、碱、盐中的哪一类?为什么?可能是什么物质?
学生活动三:有关NaOH与
CO2一系列的问题探究
查阅资料:
NaOH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Na2CO3
,
Na2CO3的PH>7,某兴趣小组围绕以一瓶NaOH固体是否变质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也一起参与。
问题1:请写出
NaOH变质生成Na2CO3
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2:小红用酚酞试液检验NaOH是否变质,你认为她能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