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9 08:26:16
导语:在质检机构经验交流材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习组一行12人于3月17日下午17:30分安全抵达**市安定区。18日8:30分,在**市工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姜敏的陪同下,学习组全体成员本着“虚心学习、相互探讨、真诚求教、务求真经”的态度,准时到**市工商局进行学习。在会议室,学习组全体成员仔细翻阅了该局(主要是经检分局)2009年度案卷材料40余份,对案卷中的一些经验做法和办案技巧进行了认真笔记,对该局的一些典型案例和各项制度进行了下载拷贝,并摄取了大量的视频、图像资料。与此同时,学习组成员就该局的一些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与经检分局负责人进行了“一对一”“多对多”的交流探讨。当日下午14:30分,学习组全体成员在姜局长陪同下,前往安定分局学习。安定分局召集了全体在家班子成员和经检大队全体干部、法制科负责人、工商所所长参加了学习交流会议。安定分局主管经检办案工作的副局长首先介绍了该局经检办案工作的一些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绩。随后,我局学习组全体成员认真翻阅学习了该局2007年---2009年所办的一些典型案例。16:30分,全体学习组成员和安定局参会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会上,田福副局长简要介绍了酒泉局工作情况和此行的主要目的,真诚希望定西局的领导和同志们利用有限的时间给酒泉局提建议、传真经。定西局姜敏副局长也简要介绍了**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定西局一些主要工作成绩。此后,与会人员紧紧围绕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交流,学习组成员就执法办案工作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向定西局的同志进行了认真求教。交流座谈会最后,田福副局长一方面对定西局的周到安排和认真指导表示真挚感谢,另一方面要求我局学习组成员回去后要及时将学习成果向市、县两级党组进行汇报,向各级执法人员进行传授,切忌“学时激动、学后不动”,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动力,认真按照市局党组的安排部署,狠抓执法办案工作,力求实现执法办案工作大的突破,为地方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月19日,学习组全体成员安全返回酒泉。回程途中,田福副局长就这次学习的后续工作和今后行政执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做了进一步安排部署。
二、定西局的突出成绩和主要做法
定西全市辖安定、**、陇西、临洮、渭源、漳县、岷县1区6县,总人口296万人,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2009年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9.47亿元。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是其基本市情。定西工商局现有干部职工736人,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3754户,个体工商户40643户。就其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酒泉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定西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各类企业)与我们的监管对象相比,数量和规模上也都存在差距。但是,**市工商局上下一心,狠抓执法办案工作,不断提升工商执法效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走在了全省系统前列,且所办案件涉及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抽逃出资、合同欺诈等多个领域。通过学习,学习组全体成员对**市工商局执法办案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赞叹和信服,体会和认识到该局的一些主要做法是:
(一)切实抓住工作重点。在2009年执法办案工作中,定西工商局始终把治理商业贿赂、打击传销、红盾护农、食品安全和查处公有企业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作为执法办案工作的五项重点,通过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要求、方法步骤等手段,多管齐下、重拳出击,查办了一批大要案件,凸显了工商执法权威。
(二)努力夯实工作基础。一是积极协调工作关系,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通过与公检法、质检、银行、石油、农业等部门的积极协调与配合,营造了内和外顺的执法环境,为深入查办各类案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起商业贿赂案件的查处都与银行的配合密不可分,多起劣质油品案件的查处都是由中石油等单位提供的信息。二是抓阶段重点和行业特色,确保监管工作到位。安定分局在全局推行“一季一重点、一所一特色”的工作模式,每季度研究制定工作重点,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声势浩大、协调统一的专项整治。此经验经过市局推广,在全市系统形成共识,有力的推进了行政执法工作。三是辅强不放弱,有针对性的提升基层办案水平。针对基层工商所办案工作普遍落后的状况,市局经检分局和法规科等科室不断加强对基层办案工作的指导,使得全市系统各基层工商所在办理大要案方面普遍取得突破。安定分局所所都查办了合同、商标等领域的案件。四是分级抓目标,大案保突破,全面提高执法工作效能。市局经检分局和各县(市、区)局经检大队主要集中力量查办大要案件,特别是传销、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等案件。工商所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就近查处无照经营、制假售假、虚假广告等案件。既保证了工作不打架,又节约了执法成本,同时提高了执法效能。五是全面推行阳光办案,确保依法行政。大要案件及上级交办、督办的案件一律提交案件审理委员会审议,避免了说清风,提高了办案效率。建立完善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公物仓管理机制,规范了暂扣、罚没物品的管理。
(三)不断加大办案投入。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执法办案力量到位。全市系统抽调各路精兵强将充实经检队伍。市局经检分局虽然只有5人,但是每个干部各具特点,有不同岗位的工作经历,有高度的敬业奉献精神,分局2009年查办案件23件,案值51.44万元,罚没款36万元。安定分局对基层工商所办案执法力量进行了相对的固定和强化,每个工商所专门从事办案的人员达到4人以上,其中城区每个所达到8人。二是执法办案经费到位。努力加大对办案经费的投入,分级承担各办案单位的办案费用,确保执法工作顺利进行。安定分局2009年仅化肥、成品油、农药的抽样检验达33次,分局支付检验费用6000余元。三是执法办案装备到位。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市局、分局多措并举为各办案单位配备了数码相机、电脑等设备,为部分经检大队配置了执法车辆。市局近期又准备为市局经检分局配备专用执法车辆,力求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四是激励机制到位。对上级部门拨付的办案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全额报销办案经费,同时加大对执法办案机构及工作突出人员的奖励,有效解决了由于经费不足而有案不敢上、大案不深究的局面。3月12日,**市局召开了“全市工商系统行政执法经验交流表彰大会”,市局拿出11万余元资金对全市执法办案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奖励,并现场交流执法经验、观摩典型案卷。
**市局通过上述工作措施,使全局在执法办案工作中实现了“四个突破”:一是实现了办案领域的突破。查办的案件由无照经营、销售过期食品等向商业贿赂、非法传销、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合同欺诈、商标侵权、企业抽逃注册资金等案件转移。监管对象从地摊商贩和个体工商户向公用企业、垄断行业突破。全市系统2009年查处商业贿赂案件3件,罚没款34740.8元。二是实现了案件数量和罚没收入的突破。2009年全市系统查办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2596件,罚没款418.62万元。两项指标与2008年相比分别增加45%和91%。三是实现了大要案的突破。全市系统2009年查处案值在5万元以上的案件54件,罚没款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大要案件83件。四是案件质量上的突破。在全市系统所办案件中,核审率达到100%,无一起行政复议、诉讼案件。
三、几点学习认识和思考
通过远赴千里之外的学习交流,学习组的成员切实看到了定西工商局执法工作的突出成绩,也初步产生了几点学习心得和认识。
(一)勤学苦练是前提。在定西工商局学习过程中,一个切身感受是该局干部职工的勤奋敬业的精神和勤学苦练的成果。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无论是市局还是安定分局的干部对经检办案工作信心百倍,对许多法律法规熟稔于心、信手拈来,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独特见解。这是建立在敬业与苦练基础上的一种外在表现。**市局经检分局副局长在临洮县检查时,一眼发现金昌某地方知名企业生产的化肥标示含量不符合国家新近颁布的强制性规定,立即封存了20吨涉嫌不合格的化肥,经过回头查阅法律法规完全印证了执法人员的判断,连前来交涉的厂家质量负责人都自愧不如。此案最终罚没款入库3万元。安定分局经检大队队长在座谈时,对复合肥等农家常用肥料的各类品牌、指标和性能烂熟于心,让与会人员赞叹不已。经济违法违章案件表现形式多样、作案手段诡秘、涉及领域广泛,既需要执法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还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才能及时发现案源,准确实施打击。今后,我们将如何结合全省系统开展的“素质效能提升年”活动,切实强化自身工作素质,进一步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和技能,自觉练就“工商百事通”和“火眼金睛”,是执法一线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动真碰硬是关键。定西工商局在全省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中,执法办案工作却走在了全省系统的前列,其中很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就是“动真”和“碰硬”。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大要案件的查处给学习组的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动真”:案值9万余元的李某销售假冒名优白酒案,经**市局经检分局依法查处后,没收所有假冒白酒并处罚款5万余元;**市某公司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公司登记案经**市局经检分局查处后,罚款8万元;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帐外暗中收受回扣案,案值仅有2607.02元,经**市局经检分局查处后,做出了没收违法所得2607.02元并处罚款1万元的处罚。“碰硬”:据**市工商局经检分局执法人员介绍,他们在查处某医院利用征兵体检工作给地方武装部帐外回扣一案时,既顶住各方压力全面核对了医院收支账目,又敢于对地方武装部负责人进行检查询问,最终核实了违法事实,对医院做出了罚没1.68万元的处罚;在查处前面所述金昌某地方知名企业生产的不合格化肥案时,因该企业是金昌知名企业,而定西地区又是该企业产品的主销区,并且企业已经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数量较大,一旦被查处,企业毕将遭受沉重打击,从而使案件的查处惊动各方,甚至多级政府出面协调保护,但是**市局坚决顶住各方压力,前后历时3个月才将案件办结完备。没有动真碰硬的精神,就无法树立工商执法的权威,也无法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愿、不敢“动真碰硬”也许正是我们工作现状的“软肋”所在,很值得深入学习和深刻反思。
(三)依法行政是根本。**市工商局虽然查处了很多大要案件,但是2009年却没有一起案件引起行政复议和诉讼,而且绝大部分案件都顺利得到了执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组的同志普遍发现,**市局经检分局所办案件中询问笔录简洁明白、切中要害,文字表述科学准确、严谨细致,各类证据完备齐全、相互印证,材料装订整洁规范、前后有序。该分局查处的**市某公司提交虚假材料取得公司登记案中,因涉案公司几经变更,隶属关系相当复杂,执法人员先后调取了该公司前后4次从、并、转、设的档案资料和政府批文,用以印证该公司在注册过程中转移国有资产、提交虚假材料的事实;在查处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帐外暗中收受回扣案中,分局执法人员不但提取了涉案双方的各类往来财务账目,还先后提取了几十名投保车主的证明材料和身份证复印件,只为固定帐外收受2607.02元回扣款的违法事实,案卷厚达上百页。依法行政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保证执法工作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才能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的工作效率和效力,才能有效防范行政违法,避免不当行政,才能确保严格执法和公正执法,才能有效保证监管职能的全面履行,才能树立起新时期工商部门执法权威和良好形象。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尤其要从近年来涉诉案件中查问题、找差距,进一步规范办案程序和结案质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使每一起案件的办理工作都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四)健全制度是保障。**市工商局在行政执法办案工作中,逐步探索建立了比较完善齐备的各类管理机制、约束机制和奖励机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和工作动力,也使定西局在行政执法工作中逐步实现了“四个转变”。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紧紧围绕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继续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把执法责任制横向推行到全市系统的每一个执法岗位,纵向推行到基层工商所,以制度督促执法工作、监督执法行为。进一步强化层级监督和工作指导,积极探索制定科学实用的执法考核和监督办法,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严查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制定落实科学有效的奖惩制度,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保障执法工作的严肃性。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6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尤其党的十胜利召开,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报告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导地位。而园林绿化行业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改善人居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凸显了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园林工程施工则是环境建设的主要手段。而园林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明确精品化的理念,抓牢每一个环节,把好每一道关卡,才能打造出高标准的精品园林工程。质量是每个建设的核心,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给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良好的效益。
1 园林工程存在的问题
1.1 合作商的选择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中,因为招标管理、分包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等的不完善,致使很多的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出现了分包不合理的现象,有些甚至并不清楚对方的能力就盲目分包合作。而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在分包合作中的对于信息掌握的不完善和自身对于分包意识的不够重视,才导致了在选择分包商的过程中通常以成本和利益为出发点,却忽视了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再加上分包商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局限性,使得很多的项目都达不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1.2 人员的管理存在问题
人是任何工作展开的基础,只有做好有关人员的管理和任用,才能实现项目建设及维护的良好表现。园林管理人员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些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都相对较低,就导致了其质量意识的严重落后,常常会忽视质量工程的建设,甚至会出于生产成本的考虑而聘用一些不具备相关知识的业外人员,最终就会造成项目管理秩序的紊乱。如质检人员在项目工程中没有发挥出其监管和检验功能,质检人员的职能是监督施工的质量和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对其他施工人员的进行指导和辅助。而且大量的园林工程中,很多的工作人员都是外聘来的,不具备固定的人员结构和专业技能知识,甚至有的工作人员在工程进行时随意的退出生产项目,从而使得人员缺失和建设时间及成本的增加。
1.3 施工材料存在问题
施工材料是园林施工项目质量的根本性保障,项目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于施工材料的检查和监督,以及严格的筛选出合格的材料。而该园林工程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使用了劣质的水管道,致使在给水排水的过程中出现了水管爆裂的现象,从而导致了施工期限的拖延,劣质材料的使用不仅不能节约成本,还会浪费时间和精力,给企业带来不良的影响。经研究调查发现,某园林项目提交的材料质检报告中,合格率并没有达到100%,也突显出该园林项目材料管理方面的不足。甚至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在进行市场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市场的材料合格率只有50%,高质量的材料是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如今我国的原材料市场却令人担忧。许多劣质材料的生产源都是无生产许可证的,技术原因使得质量并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加上大量商家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较低,生产材料的检测只是流于形式。甚至有一些项目为了节约成本人为的去偷工减料,致使大量的项目存在着质量问题,如往水泥里加沙子等,只注重眼前利益却忽视了长久的效益。
1.4 施工工艺存在问题
施工技术是指必须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标准来实施建设,否则就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在某园林工程中,项目的建设主要以经验为标准,大量的工作人员在施工生产的过程中都是按照以往的施工经验,却忽视了施工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新技术方面的使用,甚至有些施工者是处于排斥状态的。在某些施工人员的心中,多年施工经验的成功就表示着该操作方式的正确性,即使这样的生产经验并不能达到生产标准。这也是导致该园林工程虽然要求的技术和质量都很高却出现了大量的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1.5 施工资料不够完善
施工管理资料是施工管理过程的真实记录,然而现今却存在着一种施工资料和施工管理相脱节的现象,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两张皮”,如某些施工工程的管理资料相对齐全且完善,然而工地上却是混乱不堪、隐患丛生。据调查研究表明,大量的园林工程项目中都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注重资料的整理却忽视了现场的管理,甚至出现资料掺假或凭空捏造的现象。在工程领域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两张皮”已见怪不怪了,其实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施工企业的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这种忽视实际质量问题却想要依靠资料漫天过海的情况,也反映出了施工管理上的漏洞。
2 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规划管理目标
经研究和总结后发现,在园林工程的施工中,责任不明是质量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组建项目经理部及规划管理目标是提高园林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组建项目经理部方面,施工项目经理的岗位设置和人员的配备必须围绕企业的形象,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和履行合同为宗旨。在总结各企业的实践后得出,施工项目经理部可以设置5个管理部门。项目经理部的主要职能就是负责项目工程的全面管理,是代表着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有着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其质量的好坏将决定项目工程的质量。项目经理部是园林工程的办事机构,能够为决策提供更充足的信息依据,能更好的执行项目的决策和意图,对项目全面负责;在规划管理目标方面,工程项目的规划管理是指对项目进行综合而全面的总体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的研究与细化、权限与任务分解、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流程和任务的分配、步骤与工艺的运用、资源的安排和确定等。工程项目管理的规划分为2类,对于项目管理目标的大纲规划;对于施工过程的控制和规划,两者的规划能够使项目更加的全面而详细。
2.2 加强人员管理
项目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人的运用,所以在园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优秀的人才,加强技术的培训工作。项目优秀人才的选用需要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不断优化和整合,只有运用有效的手段提高人员的素质,才能充分的发挥出人才的作用。园林工程项目的管理不仅需要合理运用优秀人才,还需要有意的开发和培训,使得最为科学的运用人才。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技能知识,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还能促进员工的奋斗意识。为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设置3种培训方式:技能培训、取向培训和文化培训,新员工不仅能够通过这样的培训快速的熟悉公司的政策,流程和程序,还能够学习到基本的写作、图表和日程表等工作技能。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人员来说,经常性的开展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举办实践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
2.3 科学管理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其管理可以从3方面考虑。对于成本的管理,园林工程施工的材料管理不仅能够确保施工材料的高质量、适时齐全的共赢,从而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还能促进材料的周转和合理使用,从而达到降低材料成本、改善经济技术指标和提高经济收益的目的。工程材料的合理性是保障工程质量达标的重要条件,因此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对于材料的采购、价格、验收和取样都需要严格而全面的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材料也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才能做到施工方式的合理、安全,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对于质量检验和评定的把关,其把关的严格性是确保园林工程满足设计要求和质量的关键环节,而该质量评定有可以分为2部分,即园林质量和施工过程质量。质量验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只有搞好质量验收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达标,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创造出最精品的园林艺术作品。所以园林工作者必须树立重视质量验收和检验观念和质量意识,而要做好这一工作可以从分析和研究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体系、合理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和材料、研究和反馈所运用的质量方法及手段、定期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及时总结和分析工作中的经验及效果、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等方面入手;需要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园林工程的质量需要积极预防,有了问题再控制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预防为主是指加强对于影响质量的因素的控制,即对于投入的人工、机械和材料的质量控制,不仅要在事前进行控制,还需要检查中间的项目施工质量。
2.4 完善和整理资料
园林工程施工验收后的资料整理对于其质量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工程资料是工程结算、施工总结和评价的重要来源和依据,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交流,改进未来的工程质量,对于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开展园林工程的竣工验收是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考核园林建设成果、设计检验和工程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园林建设后开发和使用的重要标志,所以竣工验收对于项目的投产和经济效益的发挥有着深刻的意义。
3 结论
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如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核、施工前的准备、施工期和后期的验收和养护。园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的发挥出其特有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还需要研究其具有的艺术审美特征,园林工程的建设是一种全面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王俊功.园林工程施工管理[J].现代园艺,2016(4):184.
[2]张玉刚.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技术[J].现代园艺,2016(4):185.
[3]景毅.园林工程施工细节及养护管理探讨[J].现代园艺,2016(4):188.
关健词 送电线路 , 施工安全,监理和管理,重点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te transmission lines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work practice, from supervision work procedure, management system, education training, safety (for) the check, construction process management and problems and so on,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upervision and rectification on-site safety supervision work experie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site transmission lines engineering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ethods and key.
Key word transmission lines,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ainly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实施,明确了工程监理单位的主要安全责任,为安全监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安全控制和管理成为了监理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让我们在工程监理过程中深感安全监督管理的责任重大,尤其是送电线工程,建设条件难苦,地理环境复杂,施工点多线长面广,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低下,不安全因素极多,如高处作业、交叉跨越作业、带电作业等高危作业极为普遍,作为送电线路的工程监理应如何做好的安全监理和管理工作呢?现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看法。
1、明确安全工作要求,规范安全工作程序
在工程开工前和准备阶段,监理项目部应根据承包单位进场准备情况,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监理合同及相关的安全规定和要求,发出关于对施工项目部必备的安全资料和安全检查要求方面的监理工作联系单,要求各施工项目部认真做好各项技术措施、各类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制度、办法)编制工作,并要求按程序上报监理项目部、业主项目部审查(核)或审批。同时,监理项目部也应编制相应《安全与环保监理细则》和安全监理工作制度、安全监理工作流程等,对危险点/源进行分析,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预控,制定标准化的安全检查表式等,并在监理内部进行安全工作交底,让全体监理人员熟悉安全监理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
2、成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确保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正常运作
项目进场后,监理项目部应协助建设单位(业主项目部)组织成立工程安委会,由业主主管人员任主任,项目总监理师任副主任,监理项目部则由安全监理工程师,全面负责安全监理工作,各标段监理组长负责现场具体安全工作。督促承包单位相应成立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完善了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并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等。安委会应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由安全委员会主任主持会议,总监、安全监理工程师和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总工、安全专责参加,内容主要是由总结一个月来的安全状况,针对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布置下月的安全管理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重点和责任人。监理项目部也应每月召开一次内部例会,监理项目部还要督促施工项目部坚持每月召开安全例会。
3、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和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
项目进场前,监理公司的安全主管部门应对本工程总监和主要监理人员进行了安全交底。开工前,监理项目部组织全体监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岗前安全考试,并做到人手一本《安规》和《安全监理细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项目部应不定期、分阶段组织监理人员有针对性的学习《安规》、学习上级安全文件和线路工程各阶段的危险点辨识和预防措施,并进行安全工作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安全监理工作水平和管理效果,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4、做好安全审(检)查和监督整改工作,履行安全监理义务
4.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组织编制,公司职能部门审核,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重点审查现场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是否满足工程需要,人员配置是否与投标文件一致;内容是否完整,施工总进度计划是否满足合同工期,是否能够保证施工的连续性、紧凑性、均衡性;安全文明施工、环保措施是否得当,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是否与施工总进度计划相适应,是否考虑了施工机具、材料之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协调;资源供应计划是否与施工总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相一致。
各分部工程专项安全措施重点审查的周密性、针对性及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4.2审查、审核施工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
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专职质检员、专职安全员、施工员等,特殊工种、特种作业人员主要包括电工、焊工、机械操作工、爆破作业工、压接工、登高架设工等人员,按有关规定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持证上岗。重点审查主要施工管理人员是否与投标文件一致,人员数量是否满足工程施工管理需要,更换项目经理是否经建设单位书面同意,应持证上岗的人员所持证件是否有效。
4.3审查、审核施工分包单位的资质、资格
在工程开工前,承包单位应就拟分包行为向监理项目部报审。分包事项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无约定的,分包必须经建设单位书面同意。承包单位应说明分包工程名称(部位)、分包性质(工程分包或劳务分包)、工程数量、拟分包工程合同额、分包工程占全部工程的百分比,并附拟分包单位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有关许可证、企业概况、历年承担的主要工程介绍、项目负责人及主要管理人员的资格和工作简介、与分包工程有关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明等证明该分包单位能够胜任此项分包工程所需要的文件和拟分包合同(包括安全施工协议)。重点审查分包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备承担分包项目的能力,分包范围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电网公司有关规定和工程承包合同约定(或建设单位书面同意)以及承包单位在投标书中的承诺。
4.4审查和检查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安全用具
承包单位在进行开工准备时,或拟补充进场主要施工机械或工器具或安全用具时,应将机械、工器具、安全用具的清单及检验、试验报告、安全准用证等报监理项目部查验。需报审的主要施工机械包括起重机械、张牵设备、电焊机、钢筋切断机、弯曲机、调直机、搅拌机、木工机械等;工器具主要有抱杆、钢丝绳和绳套、链条葫芦、卡线器、放线滑车、起重滑车、导线连接网套、抗弯(或旋转)连接器、压接工具等,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主要有安全带(绳)、安全帽、验电器、三 脚 板、脚 扣 的等。重点审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工器具、安全用具的数量、规格、型号是否满足施工组织设计及本阶段工程施工需要,机械设备定检报告是否合格,起重机械的安全准用证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用具的试验报告是否合格。
监理工程师要对承包单位进场的施工机械、工器具、安全用具进行严格的检查,凡是不合格,超过试验周期的,破损的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凡是发现损伤严重的(特别是影响到人身安全的)坚决不允许使用,该报废的报废,要退回项目部重新领用符合要求、能保证安全的工器具。现场监理人员对工器具检查,发现现场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设备(工器具),必须责令承包单位将其清除施工现场。
5、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日常安全检查和整改,严防事故发生
施工过程中,监理项目部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安全施工的过程监控,投入相应的现场监理人,分别驻在各施工队,跟班在施工现场进行日常安全监督检查,监督施工项目部按照已审批的安全措施组织施工,落实安全交底、站班会、工票制度,督促施工项目部配齐相应的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用具。重点检查施工危险点、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当场纠正整改,如当场不能及时整改,下达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整改结果经复查确认,进行闭环管理。发现重大问题或承包单位拒绝整改的,应当要求承包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总监、安全监理工程师应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对特别重要的施工场所(如土石方爆破施工、高塔或临近电力线的铁塔组立、带电跨越处)进行重点检查,并安排监理人员实施安全旁站监理。根据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及时以书面通知的形式,提出防范意见和要求,如在架线过程中,对防止放线过程的落线,防止紧线过程的跑线,防止高空作业过程中的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以,防止带电跨越架的搭设与拆除触电等,提出加强人身安全的防护,避免高空坠落、触电事故的发生等监理意见。
[关键词]油田;工程监理;质量监督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066-01
1.油田监理工作概述
就当前油田建设工程现状来看,油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理企业主要负责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监督、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两大环节工作。随着油田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工程建设监理工作被作为中心环节提上改革日程,工程监理工作管理与监督力度不断加强,监理流程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监理企业的职责不断完善,还针对油田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细节制定了完善的管理与执行规章制度,为监理工作的开展与管理提供了约束性规章。油田建设工程监理工作重要性被各级管理部门充分认识与理解,各级管理部门也不断开展积极、创新性的辅助推进工作,为引导建设单位控制工程质量与工程成本、生产安全管理起到了切实的推进作用。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油田建设工程建设与监理工作人员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一些管理与监督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低,尤其监理人员技术素养极差,监理方法与程序认知度不足,根本无法满足监理这一技术密集型工作需求,严重影响了监理工作的开展。监理工作人员整体水平低这一重大问题直接影响了监理流程的落实,致使部分监理流程与工作过于形式化,监理不到位,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与质量存在巨大危险。另外,当前油田建设工程建设与监理相关的理论尚不完善,行业内的经验交流与总结较少,工作人员多在缺乏经验与理论的情况下开展监理工作,这便决定了油田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需要油田监理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在不断的探索中积极推进工程监理系统的完善与落实。
2.油田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油田项目监理机构组织形式与项目监理工作需求间契合度低
油田项目监理工作中的组织形式、业务水平、人员配置等方面均无法满足项目监理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首先部分油田监理部门尚未完全独立,影响了独立监理工作的开展,监理人员的多重身份也会影响公平、公开监理工作的开展;第二是部分监理机构不够完善,监理工作的开展缺乏相关的流程规定,也影响了监理人员配置等监理环节的落实,监理机构的不完善还导致了油田建设工程建设与监理过程中形成了重安装、轻土建、轻电气的不平衡局面;监理管理部门的非独立运转直接影响了监理工作的全局统筹效果,人员配置也不够齐全,影响了监理各环节工作的开展;监理人员职业素养过低,也影响了监理工作的开展,监理人员素养过低直接导致了项目监理工作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人员素养过低也会影响协同监理局面的形成。
2.2 监理人员监理权限与职责不明
监理人员的权限与职责不明,主要是指监理工程师、各级监理专员间职责与权限存在不明晰的问题:部分监理人员越权行使监理工程师的权利,监理工程师负责整个监理项目,相关的审批认证工作多由其负责,因为监理权限不明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越权现象;监理流程不明确,建瓯里人员无法按照工程施工程度进行正常化的监理,部分签证与审批工作也受其限制影响,漏批、漏审问题频发。
2.3 监理工作指导文件可行性与实用性不足
监理项目工作的开展需要参照一定的监理指导性文件,而这些文件需要符合实际情况,方能为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与参考。但是,实际工程监理过程中存在监理指导文件可行性与指导性低的问题,缺乏动态化的跟进管理,以致指导文件管理中存在漏编问题,严重与实际不符,可行性较低,指导价值也因此大打折扣。
2.4 监理方法过于单一,监理工作不到位
监理体系、组织形式方面的不完善影响了监理工作开展的方式完善度与多元化,致使监理方法过于单一,监理效果十分有限。当前,监理方法仅限于监理材料、工序等,对旁站监理严重不足,监理工作存在不平衡性,各环节监理程度不一,部分环节监理工作不到位。
2.5 安全监理环节缺失
安全生产监理是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工程建设过程中生产场所的安全指数,更是影响工程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但是,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监理环节常被人忽视,工程建设与监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监理流程中更是缺少HSE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监理人员对安全监理要点认识不足,影响了工程监理水平。
2.6 质量控制方面的监理审查力度不足,监理资料管理不规范
油田建设工程监理也需要进行资料审查,监理资料审查主要由监理工程师负责,即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合格签收,但是因为监理工作体制存在不完善问题,直接导致了工程资料审查漏项、缺项等问题。部分油田工程监理中还存在错项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源于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监理要点理解与认知不足。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监理文件规范记录方面,监理资料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直接导致工程资料分类记录、管理、审查等环节均存在漏洞。
3.提高油田建设工程监理水平的措施
3.1 加强监理人员培训,全面提高监理水平
监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监理工作水平,当前油田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监理工作人员职业素养有直接关系。监理工作人员如不能在工程艰涩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如监理工作人员无法科学的审查相关工程资料将会直接为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因此要强化人员培训与技能考核,引导监理人员摒弃盲目监理的态度,在监理工作中切实做到规范、调理、系统,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3.2 注重旁站监理工作,保证工程监理工作的平衡推进
油田建设工程中旁站监理是整个监理工作的关键,旁站监理要着重工程关键工序与技术密集的隐蔽工程环节,这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在旁站监理工作中要着重检查工程方案与工程技术规范的落实,如发现问题即刻进行完善调整。当前,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完善问题,具体表现在监理工作的落实存在不平衡问题,全面推进旁站监理有利于监理工作的平衡发展。此外,还要完善质量监督检查规划,强化工程质量监督。加强工程质量监理需要先完善监理机制、质检计划与流程才能为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提供规定与流程指导。
4.结论与认识
本文着重分析了油田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相关分析。当前,油田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监理机制不完善、监理人员素质低下、监理文件等资料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控制效果与监理功用的发挥,应该基于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全面完善监理工作,提高监理工作水平,保证油田基建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光忱;程凯;赵亮;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10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园林绿化工程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环境,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愿望的场所,也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的重要措施。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建设和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已成为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打造绿色靓丽的城市坏境,沈阳这座老工业城市加大投资力度,抢抓机遇,借助创建森林城市、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有利契机,积极开展城市景观改造和园林绿化建设。
纵观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现状,不难看出,近些年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和实施,沈阳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施工程序尤其是工程竣工验收及结算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建设方一般只重视前期立项、投资造价 、确定施工队伍及施工质量,而忽视工程增项及工程量变化处理、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及养护期满移交、结算审定等问题。造成清单外的项目干了没人认定,认了没法给钱,无形中增加了工程成本。
有的工程竣工后甲方未能及时验收,甚至养护期满未能及时组织移交无人继续养护,造成植物死亡或成品、道路等严重破损的现象,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城市景观。有的工程已竣工验收但迟迟不予结算审计,造成工程已验收交接但工程尾款未按施工合同造价付款,使得有些工程的施工单位无法收回施工成本。
2、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普遍存在着成本管理意识薄弱,不是事前预防和过程控制,而是会计的事后核算。具体表现为:
⑴在劳动力使用上,不根据每个施工项目的特点及实际需要配备施工人员。两人能完成的工作安排三人,可使用低工费的工种而使用高工费的劳力,人为地增加了管理成本。
⑵在施工材料管理方面,能简化到什么程度就简化到什么程度。材料的采购、验收、保管、消耗等制度不健全。购买材料和配件时无计划、无预算,采购数量大多取决于项目经理或采购员,其结果必然导致材料的积压、苗木死亡率的上升。
⑶机械使用效率不高,平时不注意维护保养。机械设备有了故障不分析主客观原因,不追究当事人责任,坏了有料就换、无料就等。临时工未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就上岗,造成机械非正常损坏,影响了施工进度。
⑷合同管理混乱。大多数工程合同签订不及时,条款界定不明确,一些项目经理没有合同管理意识,对合同知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利用合同条款争取合理利润,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
1、建设单位在园林绿化工程上报市财政的设计单位设计概算时,需请专业人员或施工单位造价人员一同审核。概算上报财政后建设单位委派专职人员负责了解审核进展情况,市财政审核同时可派施工单位造价人员逐项核对,确保财政审定价(拦标价)合理并且不影响施工质量。
2、建设单位委派施工单位的急难险重或临时工程,应在施工前由建设单位负责协调各职能部门及负责人签订“临时任务委托单”,待委托单签订后再进行施工。
3、施工单位工程竣工后逐级上报结算,建设单位指派专人负责上交及催促审定落实情况,每月进行统计并了解进展情况。在审核某工程结算过程中,建设单位负责协调施工单位造价人员逐项参与核对,确保财政审定价格双方都能接受,直至确定结果。
4、关于园林建设施工合同通用条款中“九、竣工验收与结算”应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施工竣工验收,即工程按时竣工。发包人收到竣工验收报告后28天内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质检单位五方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共同进行验收,并在验收后14天内给予认可或提出修改意见。承包人按要求修改,并承担由自身原因造成返修的费用。发包人收到承包人送交的竣工验收报告后28天内不组织验收或验收后14天内不提出修改意见的,视为竣工验收报告已被认可。发包人收到承包人竣工验收报告后28天内不组织验收,从第29天起承担工程保管及一切意外责任;第二部分是养护到期验收移交。养护到期时发包方组织施工、监理、接收单位进行验收移交,由四方共同签署验收合格文件,完成对接收单位的移交工作。如未按期移交或没有接收单位、接收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不接收,造成施工单位养护超期,发包方应按沈阳市绿化养护标准予以定级,在合同中明确说明,并计算养护时间,参照维护绿地按期予以支付养护费用,直至移交。
5、施工成本控制方法:一是通过单位内部招投标部门及现场项目经理部共同对投标预算进行会审,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成本;二是材料费的控制。广泛的搜集市场信息,大宗材料可对有信誉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内部竟标,以利于更好地控制造价;三是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可以在取得甲方的谅解后,在工程合同中明确规定一定数量的机械费补贴,或按实际发生的台班数请甲方鉴证认可,在决算时一并计算,从而控制机械费的超支;四是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降低停工、返工损失,将其控制在成本预算的1%以内,要严格掌握定额标准,力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人工和材料消耗不超过定额水平,减少质量过剩支出,健全材料验收制度,控制劣质材料额外支出;五是坚持现场标准化,堵塞浪费漏洞。根据现场及工程特点,合理安排施工现场,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节约人力物力;六是通过考核,赏罚分明,促使成本降低;七是在施工前、中期按施工各单项进行投标价和材料购买成本价、人工价、机械使用价、管理成本及其他等项目价格单价合价对比,使各项均控制在投标价格内。如有超支立即分析原因(例如市场材料机械人工费物价上涨、浪费过多或投标计算偏差等原因),项目管理层及时矫正,并在今后的施工管理中加以重视,争取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6、参考省内各工程养护期限建议,土建养护期为一年,绿化养护期为二年。
三、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促进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体系不断完善。
1、增强责任意识,注重现场服务。
⑴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汇审工作。绿化施工过程是一次创作过程,存在如何充分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问题。因此,图纸交底和图纸汇审工作异常重要。设计单位要详细介绍设计意图,施工单位要深刻领会工程整体的设计思想,牢牢把握事前控制,以便在施工中灵活运用,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返工。
⑵加强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目前,园林绿化工程合同规定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移交一般需两年时间,即绿化养护期规定为苗木两个生长季节,目的就是要确保绿化苗木成活,生长良好。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可见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工程的景观效果,甚至影响工程的总体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⑶完善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工作。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不可缺少的部分。竣工验收是施工阶段的最后环节,也是保证合同、提高质量水平的最后一道关口。通过竣工验收可以全面考察工程质量,保证竣工项目符合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因此,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档案的整理,既能较好地总结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能为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变更、竣工资料,为工程后期的交付使用与维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施工水平
⑴组建现场施工项目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在工程中标后,首先要组建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现场施工项目部,项目部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图进行汇审,确定图纸的正确性和适用性,并要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地形地貌、地下管线、施工条件等有关资料,对质量、工期、效益等目标做出规划,还要结合工程特点、地区环境和施工条件,从施工的全局和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遵循施工工艺的要求,科学制定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⑵建立健全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建立健全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目标。首先,项目经理要与单位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效益、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成本降低率、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等要求。其次,项目经理要与项目部其他成员签订管理目标责任状,将“一人负责”转变为“人人尽职尽责”,在内部建立起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分工负责岗位目标管理责任体制,明确每个业务岗位的工作职责,以及各业务岗位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将岗位职责具体化、规范化、精细化,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⑶强化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障。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要做到全程跟踪,及时发现不合格问题,及时纠正整改,严格按照施工工序操作,每道工序完工后需经监理检查认可签字后,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继续施工。逐道工序交接检查,一环扣一环,从而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3、增强文明意识,强化规范管理。
⑴加强制度建设。一是明确施工要求和计划。通过交底、例会、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明确建设方的要求和设计,使施工单位能跟上建设单位的节奏,做到步令统一;二是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和办法。通过制定对人员、设备、资金等要素的管理目标,以及对施工质量、景观效果、植保管理、文明施工、技术措施等方面的要求,使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更加科学规范、管理更加合理高效;三是建立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工程款拨付及职工工资福利相挂钩,做到奖优罚劣,给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促动。
⑵提高员工素质。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是由园林绿化职工所创造的,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责任感、事业心、质量观、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要“以人为本”, 通过教育培训、技术比武、经验交流等方式,使参建人员素质得以提高。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短期培训、上技术课等方法,充分调动园林绿化职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认真负责地搞好本职工作,以优秀的工作质量来创造优质绿化工程。
1.1评估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责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履行社会责任日益成为企业的共同挑战和追求。特别是2010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标志着社会责任管理新时代的来临,也使得政府、消费者、非政府组织、媒体、社区等利益相关方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报告,既是企业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方期望的结果,又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交流的过程;既是利益相关方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业绩的重要依据,又是企业深入推进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全球社会责任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传播社会责任理念、提升社会管理、改善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社会责任报告的行列。
2009年起,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民政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安监总局八部委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工经联每年召开一届“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率先搭建起中国工业领域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平台。这是国内首个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平台,旨在为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提供社会责任工作展示和交流平台。
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召开“2011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在此次会上,共有43家企业201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为推动更多企业编制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提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前两次评估的基础上,组织此次评估工作,形成((2011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综合评估报告》。
1.2评估目的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评估的目的在于:
・提高中国工业企业及协会社会责任报告水平;
・发挥国内首个社会责任报告的集中平台作用,增强其为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提供社会责任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的有效性;
・推进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促使企业建立报告定期机制;
・促进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构建社会责任体系,推进社会贯任管理;
・透过报告从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中国工业企业及协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和现状,使政府部门及有关机构有针对性地支持、引导和监督中国工业企业及协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1.3评估方法及技术路线
依据《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GSRI-CHINA2.0),制定《2011报告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综合评估框架表》,经过评估准备、实施、专题研讨和分析、综合评估报告撰写、综合评估报告等五个阶段,对集中的43份。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
2.基本情况
2.1报告企业情况
2.1.1企业性质
本次提交社会责任报告参加综合评估的企业共有43家。根据企业性质分,中央企业(含分、子公司)12家,占27.9%{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1家,占48.8%;民营及外资企业10家,占23.3%。与2010年相比,2011参加报告评估的单位增加了15家,其中民营及外资企业增长幅度最大,由去年的3家增加到今年的10家。
2.1.2企业规模
根据2010年中国500强企业名单,在本次提交社会责任报告参加综合评估的43家企业中,有25家进入了中国500强,占58.1%,比去年增加了3家;参加报告集中的未进入中国500强企业18家,占41.9%,比去年增加了13家。这表明大型企业是参加报告集中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积极加入到报告集中的行列。
2.1.3行业分布
本次参加集中的43家企业,涉及煤炭、电力生产和供应、钢铁、有色、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10多个行业。其中钢铁、有色行业的企业最多,有8家,占18.6%;其次为医药、医疗器械制造和煤炭企业,各5家,占11.6%。与2010年相比,参与报告集中的行业分布更加广泛,增加了木材加工、建筑、咨询等行业。
2.2报告基本情况
2.2.1名称构成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有39份报告的名称为“社会责任报告”,占报告总数比重的90.7%;其余4份报告的名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占报告总数9.3%。这表明今年集中的报告名称与去年一样,仍然以“社会责任报告”为主。
2.2.2编制依据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普遍参照了一种或多种国内外社会责任报告指南或规范。具体见下表:
分析表2-1显示,参照中国工经联《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编制的报告数量最多,占46.5%;参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编制的报告次之,占44.2%。从明显居于前两位的情况看,中国工经联《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是参加本次评估的报告中普遍采用的编制依据。中国工业企业在注重运用《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同时,也重视国际报告规范的运用。
2.2.3篇幅分布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篇幅在11-30页的有3份,占7.0%;31-50页的有12份,占27.9%;51-60页的有9份,占20.9%;61页及以上的有19份,占44.2%。这表明,今年提交参加评估的报告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量较大,内容比较充实。
2.2.4次数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首次报告的企业有12家,占27.9%;2次及以上的企业有31家,占72.1%。这表明多数企业具有报告编制和的经验,越来越重视报告的编制与,编制与社会责任报告呈常态化趋势。
3.报告质量的六维评估
3.1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性包括编制说明、高管声明、公司简介、责任管理、责任实践、责任展望、报告附录等七个方面。统计结果显示,42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完整性较好,绝大多数报告覆盖了七个方面的内容。
3.1.1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包括周期、时间范围、范围界限、参考依据说明等四方面。编制说明四个方面内容覆盖率总体较高,平均覆盖率为79.2%。其中时间范围覆盖率最高,为85.7%;范围界限覆盖率最低,为73.8%。这说明参评报告在编制说明方面普遍比较规范,普遍能够披露报告的基本参数信息。
3.1.2高管声明
高管声明包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承诺、主要开展的社会责任实践、在社会责任工作方面的计划等4个指标。高管声明中指标平均覆盖率为81.5%,但各具体指标覆盖率的差异较大。其中主要开展的社会责任实践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95.2%;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的指标覆盖 率次之为92.9%;在社会责任工作方面的计划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仅为52.4%。这表明参评报告基本上有高管声明部分,在高管声明中对社会责任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企业开展的社会责任实践和绩效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于社会责任工作方面的计划披露相对较少。
3.1.3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包括公司名称、主营业务、总部所在地、所服务的市场、公司性质等5个指标。
公司简介指标覆盖率总体较高,平均指标覆盖率为92.4%。其中公司名称、主营业务的指标覆盖率为100%;公司性质的覆盖率最低,为76.2%。这表明参评报告对公司名称、主营业务、总部所在地等基本信息的披露非常重视。
3.1.4责任管理
责任管理包括公司战略、治理架构、公司治理机制、社会责任组织管理、社会责任制度建设、社会责任能力建设、利益相关方沟通和参与、社会责任监督、社会责任考核、社会责任组织实施和运行程序等10个指标。责任管理指标平均覆盖率仅为54.8%,并且呈现出差异较大。其中公司战略、治理机构等指标覆盖率均在80%以上;社会责任能力建设、社会责任监督、社会责任考核的指标覆盖率均在35%以下。这表明大部分报告注重披露在公司治理方面信息,对于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等方面信息的披露相对较少。这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备的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社会责任管理工作较为滞后;尤其缺乏对社会责任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缺少社会责任能力建设机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社会责任管理工作。
3.1.3责任实践
责任实践包括科学发展、公平运营、环保节约、安全生产、顾客与消费者权益、合作共赢、和谐劳动关系及社区参与和发展等8个方面。责任实践方面指标覆盖率总体上非常高,平均覆盖率为92.9%。其中科学发展和和谐劳动关系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100%;公平运营的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为76.2%。这表明参评企业报告对责任实践的披露非常全面,与《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八方面的主要责任要求也非常吻合。可见《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对中国工业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实践和报告编制都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3.1.6责任展望
责任展望包括描述企业下一阶段社会责任工作目标和描述企业下一阶段社会责任工作计划。在责任展望方面两个指标的覆盖率分别为71.4%、83.3%。这表明参加评估的报告,大部分披露社会责任展望方面的信息,能够对企业下一阶段社会责任的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进行介绍。
3.1.7报告附录
报告附录包括报告评价、指标索引和报告反馈3个指标。42份报告在报告附录方面的指标覆盖率较低,平均指标覆盖率仅为38.1%。其中报告反馈的指标覆盖率为52.4%;指标索引、报告评价的指标覆盖率都在35%以下。这表明多数报告在信息反馈、指标索引、相关方评价等方面披露的信息还不够丰富,不利于读者快速地了解报告的主要内容,向企业反馈阅读信息,以及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的了解。
3.2内容实质性
内容实质性包括科学发展、公平运营、环保节约、安全生产、顾客与消费者权益、合作共赢、和谐劳动关系、社区参与和发展等八个方面的指标。从统计结果来看,多数报告覆盖了八个方面的指标,其中科学发展、环保节约、安全生产、合作共赢、社区参与和发展的指标覆盖率较高。
3.2.1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包括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企业向利益相关方支付的资金,捐赠和其他社会投资、企业活动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财务负担、企业研发投入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企业获得专利数量及年增长率、政府给予企业科技创新的重大财政支持等10个指标。
该部分指标覆盖率总体较高,平均覆盖率为69.3%,仅次于社区参与和发展,本部分指标平均覆盖率比去年高出8.2个百分点。其中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纳税总额和向利益相关方支付的资金、推进新型工业化、责任投资项目的数量与金额等指标覆盖率非常高,都在95%以上;研发投入及占营业额的比例指标覆盖率为81.0%,较去年高出3.2个百分点;因自然灾害引起财务负担的指标覆盖率最低,为4.8%,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四川九洲集团等少数几家企业披露了该项指标。这表明报告在科学发展方面的信息披露非常全面、丰富。企业积极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开展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效益。
3.2.2公平运营
公平运营包括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次数、参加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人次和覆盖率、违反竞争法规受到处罚的次数、侵犯产权受到处罚的次数、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次数和投入等5个指标。该部分指标覆盖率总体较低,平均覆盖率为16.2%,同时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次数和投入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35.7%,组织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次数、参加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人次和覆盖率等方面的指标覆盖率都在30%以下;违反竞争法规受到处罚次数的指标覆盖率较低,为9.5%;没有报告披露侵犯产权受到处罚的次数的信息。
5.2.5环保节约
环保节约包括按重量和体积计的原材料总量、采取节约措施和提高利用率所节省的原材料、环保总支出和总投资等16个指标。环保节约指标平均覆盖率为39.6%,具体到各项指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通过采取节能措施和提高利用效率所节约的能源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92.9%;采取节约措施和提高利用率所节省的原材料、废气排放量等指标覆盖率均在60%以上;直接能源消耗、循环用水和再生水的百分比以及总量、废水排放量以及重大溢漏的数量与体积、环保总支出和总投资等指标覆盖率均在50.0%以上。这表明多数报告对于企业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实践绩效(如改进生产工艺、添置节能设备、开展各种宣传等)进行了详细的信息披露。
3.2.4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包括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数量、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安全生产培训人次和覆盖率等8个指标。该部分指标整体覆盖率不高,平均指标覆盖率为39.6%,并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次数与死亡率指标覆盖率最高,为61.9%;安全生产培训人次和覆盖率指标相对较高,为54.8%;重大设备事故次数的指标覆盖率为23.8%;没有报告披露违反安全生产法规受到处罚的信息。
3.2.5顾客与消费者权益
顾客与消费者权益包括产品的国家抽查合格率和送检合格率、产品满意度调查或测评结果等6个指标。该部分指标覆盖率总体较低,平均覆盖率为24.2%,与2010年基本持平。其中产品满意度调查和测评结果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57.1%。这表明多数报告对客户满意度的调查进行详细的披露。
3.2.6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包括合同履约率、采购合同中有关社会责任要求的条款数量、对供应商、经销商进行社会责任指导或培训的次数等3个指标。该部分指标覆盖率不高,指标平均覆 盖率为33.3%。其中采购合同中有关社会责任要求的条款数量和对供应商、经销商进行社会责任指标或培训次数的指标覆盖率相对较高,为40.5%,合同履约率的指标覆盖率较低,为19.0%。与2010年相比,对供应商、经销商进行社会责任指标或培训次数的指标覆盖率有很大提升,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推进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
3.2.7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包括员工总数及教育程度、专业技术水平构成、劳动合同签订率等19个指标。该部分指标整体覆盖率比较高,但每个指标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员工福利待遇分项统计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90.5%,按类别统计的员工年均培训小时数的指标覆盖率为76.2%,员工参与社会保险的种类及覆盖率的指标覆盖率为66.7%。这说明多数企业重视与员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重视员工发展,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努力为员工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
3.2.8社区参与和发展
社区参与和发展包括参加相关社会团体、担任的相关职务等7个指标。社区参与和发展方面指标覆盖率整体较高,指标平均覆盖率为75.6%,与2010年基本一致。其中参与扶贫、教育、卫生、文化建设活动的投入和成效指标覆盖率最高,为100%,较去年高出3.7个百分点;社区服务投入指标覆盖率次之为97.6%,较去年高出1.3个百分点;参与防灾救灾活动的投入和成效指标覆盖率90.5%;员工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人次和工作时数的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为42.9%。这说明参加报告集中的企业普遍重视社区参与和发展,能够积极融入当地社区,为社区提供服务,促进社区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发展。
3.3绩效可比性
绩效可比性涉及纵向可比、行业内可比和跨行业可比三个维度,包括跨年度绩效对比、绩效实现程度的描述、采用了行业或国家标准、采用了报告的跨行业规范(编制报告的一般性规范)等4个指标。绩效可比性指标平均覆盖率较高,具体指标间差异较大。其中反映纵向可比的跨年度的绩效对比覆盖率最高为97.6%,较去年高5.0个百分点;其次为反映横向对比的采用行业或国家标准覆盖率为88.1%。这表明参加报告集中的企业普遍重视跨年度绩效的对比、采用行业或国家标准等方面信息的披露。
3.4内容可信性
报告可信性主要包括利益相关方评论、第三方评价或审验、数据来源声明等3个指标。内容可信性的指标覆盖率不高而且差异较大。其中数据来源声明的覆盖率相对最高,为59.5%;第三方评价或审验指标覆盖率次之为26.2%;相关方评论指标覆盖率为21.470,较去年增加6.6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参评报告在保障内容可信方面较去年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相关方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或审验。
3.5报告可读性
报告可读性的评估从信息清晰定位、信息清晰表达、信息饱和度、色彩搭配、版式设计等五个维度进行,具体包括信息导航工具、信息表现形式、报告篇幅、报告的色彩搭配和报告的页面布局等5个指标。报告可读性指标覆盖率比较高,平均指标覆盖率为64.3%。其中,篇幅适中指标覆盖率为83.3%,表达形式丰富、页面布局合适等指标的覆盖率也相对较高,分别为73.8%和64.3%;信息导航工具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为47.6%。这表明多数报告能够以比较友好易读的形式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方便了利益相关方从报告中获取所关注的社会责任信息,但是对于一些利益相关方阅读的细节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6报告创新性
报告创新性的评估主要从理念、形式和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共计有8个指标。
3.6.1报告理念创新
报告理念创新包括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行业特色、自成体系、便于传播等4个指标。报告创新理念的指标覆盖率较高,平均覆盖率为58.9%。其中报告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指标覆盖率为90.5%;报告理念能够自成体系指标覆盖率为76.2%;报告体现行业特色、报告理念便于传播等指标的覆盖率均在50%以下。这表明多数报告编制的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并且能够自成体系,但是在体现行业特色和便于传播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6.2报告形式创新
报告形式创新包括展示理念、便于传播等2个指标。报告形式创新的指标覆盖率差距较大。其中报告形式能够展示理念指标覆盖率为83.3%,报告形式便于传播的指标覆盖率仅为19.0%。这说明报告形式创新能够很好地展示社会责任理念,但传播性仍需增强。
3.6.3报告结构创新
报告结构创新包括展示理念、体现行业特色等2个指标。报告结构创新指标覆盖率不高,而且差异较大。其中50.0%的报告形式能够展示理念,19.0%的报告体现行业特色。说明部分报告结构创新方面能够展示报告理念,但体现行业特色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主要发现和建议
4.1主要发现
发现一:影响扩大
本次参加集中报告的企业所涉及的行业明显增加,覆盖的地域越来越广,企业的性质和类型更加趋于多样化。
1.涉及的行业明显增加。今年参与报告集中的行业共有15个,行业分布更加广泛。
2.覆盖的地域越来越广。今年集中报告的主体覆盖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涉及14个省(区、市),山东省和四川省的企业今年首次加入到集中报告的行列。
5.企业的性质和类型更加趋于多样化。今年首次有外资企业加入到集中报告的行列,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集中报告的行列。
发现二:质量较高
报告总体结构普遍比较完整,内容丰富、贴近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编制普遍比较规范,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整体上体现出较高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1.结构完整。参加集中的大部分报告包括编制说明、高管声明、公司简介、责任管理、责任实践、责任展望和报告附录等报告基本组成部分,体现出较好的完整性。
2.内容丰富,信息量较大。从报告篇幅看,本次集中的报告中,50页以上的占65%,30页以下的报告仅占7%;从报告内容看,报告披露的信息比较全面和丰富,但是量化指标的披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编制比较规范。报告编制比较规范,大部分报告能够参考国内外一种或多种社会责任指南或规范作为编制依据,但是有少量报告未参照任何规范编制,对国际报告规范的运用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4.披露的绩效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大部分报告能够与企业往年绩效进行对标,并且具有较好的行业可比性,但是跨行业可比性还有待加强。
5.报告披露的信息具有较好的可信度。部分报告披露了多种用于保证信息可信度的方式,但是报告总体上应进一步加大披露用于保证信息可信度的方式和措施。
发现三:肾扣《指南》
本次集中的报告普遍重视《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 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的指导作用,注重将《指南》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容融入到报告中。
1.将《指南》作为编制依据。本次集中的43份报告,有20份报告参照《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编制,占报告总数的46.5%,是采用最多的报告编制依据。
2.报告框架与《指南》要求一致。部分报告参照《指南》中“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参考框架”确定报告的结构、编制报告的内容。
3.将《指南》主要内容融入报告。本次集中的报告普遍披露了《指南》要求工业企业履行的主要社会责任以及构建社会责任体系方面的内容。
发现四:积极实践
参加报告集中的企业普遍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体系,逐步将社会责任融入日常运营,积极推进社会责任实践。
1.普遍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本次集中的报告中有90%以上的报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表明工业企业普遍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2.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体系。部分报告披露了企业在社会责任制度建设、社会责任能力建设、社会责任组织实施和运行程序等方面的进展。
3.逐步将社会责任融入日常运营。报告普遍反映了企业结合自身运营的需要,将社会责任要求与企业运营逐步融合,积极推进社会责任实践,不断取得更好的绩效。
发现五:事后编制
本次集中的报告基本采用“事后总结”的方式编制,对企业上年度社会责任实践进行总结,难以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推动企业全面提升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和水平的强大作用。
报告普遍采用事后编制模式。大多数参评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只是注重以总结的方式披露企业年度生产经营工作所创造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无法系统梳理出企业创造综合价值的主要领域、优先方向和核心战略,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战略价值被普遍忽视。
4.2改进建议
第一,深刻认识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价值。企业应深化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理解,深刻认识到社会责任报告在传播理念、提升管理、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企业可通过参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培训、报告编制经验交流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等活动深化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识,学习和借鉴编制报告的先进经验,努力编制和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
第二,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在结构完整性方面,应加强对社会责任能力建设、社会责任监督和考核方面的信息披露,增强报告的完整性。在内容实质性方面,增加在公平运营方面的信息披露,深入分析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履责措施和绩效,增加报告指标披露的广度和深度。在绩效可比性方面,应加强披露信息的横向对比性,尤其是跨行业标准的对比;增加对企业上一年度的履责绩效承诺进行有效回应的披露,增强报告的绩效可比性。在报告可读性方面,增加对信息导航工具的使用,使得报告内容更加清晰。在报告可信性方面,积极采用利益相关方评论、第三方评价或审验、数据来源声明等方式,增强报告的可信性。在报告创新性方面,应从理念、结构、形式三方面挖掘报告创新的潜力,也要突出行业特征和企业特色,增强报告的创新性。
第三,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利益相关方参与报告编制。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日常沟通机制,使利益相关方沟通规范化、程序化;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探讨其关注的社会责任议题,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并在报告中进行披露,提升报告内容针对性和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有条件的企业可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引入利益相关方代表,增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