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19:18:16
导语:在道德经全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选择伦理道德论文这一类题目,须对伦理道德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经验。对于毕业论文来讲,限于条件,选择这类题目要十分慎重。以下是伦理道德题目的参考。
1.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
2.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
3.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的“问题轨迹”及其精神形态
4.《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5.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探究
6.伦理道德,因何期待“精神哲学”
7.改革开放三十年行政伦理道德法制化问题研究述论
8.旅游伦理道德判断与结构性分析
9.科技伦理道德论析
10.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
11.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2.多重价值的融合与冲突——新闻伦理道德失范原因的深层阐释
13.中小企业伦理道德体系建设——基于儒学伦理分析
14.伦理道德,何种精神哲学形态?何种“中国气派”?
15.中国伦理道德发展与大众意识形态领域的“中国问题”与“中国战略”
16.网络时代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考
17.科技与伦理道德冲突的四种类型
18.论青少年生命伦理道德教育之必要性
19.乔治·艾略特伦理道德观的艺术表现
20.后奥运时代下对体育伦理道德发展的研究
21.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问题探索
22.伦理道德的中国精神哲学范式与中国话语
2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
24.“伦理”—“道德”的历史哲学形态
25.伦理道德,为何“精神”?
26.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重构
27.乡规民约与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
28.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变
29.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
30.新时期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探析
31.会通与更新:基督宗教伦理道德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关系
32.价值定位:公务员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前提思考
33.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公务员伦理道德建设
34.伦理道德与美国外交——兼论伦理道德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35.何谓“父亲”?为什么要反对“父亲”?
36.企业伦理视角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障碍与路径探讨
37.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意义的调查分析
38.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
39.医学期刊编辑与伦理道德应对
40.论菲利普·罗斯小说的伦理道德指向
41.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历史演变
42.从谚语看维吾尔族的伦理道德观
43.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影响与疏解
44.关于新时期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探讨
45.关于信息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
46.中国金融稳定的实现:金融伦理道德的实验分析
47.论教育制度的伦理道德之维
48.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
49.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对现代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
50.浙江省中小企业伦理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51.药害事件引发的伦理道德教育
52.文化自信心与中华优秀伦理道德教育
5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近代民俗中的嬗变
54.伦理道德的西方精神哲学范式
55.试论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思想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56.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教育的法治化思考
57.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阅微草堂笔记》的家庭伦理道德观
58.运用伦理道德理念进行护理管理的研究
59.伊迪丝·华顿伦理道德观的“相对论”——小说《元旦》的伦理道德思想研究
60.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代青年德育的启示
61.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探析
62.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思考
63.网络社会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探究
64.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道德的构建探析
65.论网络出版的伦理道德问题
66.浅议新闻摄影图片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67.试论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
68.试论和谐社会中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意蕴
69.儒教与基督教对中西方社会伦理道德之影响研究
70.我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71.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72.食品加工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对策研究
73.原罪与赎罪——纪录片拍摄中的伦理道德
74.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探析
75.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的现状与构建途径——基于武汉高校的调查
76.护生伦理道德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
77.论佛教伦理道德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78.论清末民初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型与重构
79.中国伦理道德传统述要
80.论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特征及其对现代体育道德重建的价值
81.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
82.伦理实体的诸形态及其内在的伦理—道德悖论
83.网络社会伦理道德的特征
84.旅游伦理道德建设探析
85.浅议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伦理道德之区别
86.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
87.伦理道德:现代科学人才观的应有之义
88.浅谈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89.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探讨
90.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危机及原因探究
9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化转型与重构
92.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伦理道德教育
93.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94.的家庭伦理道德
95.论伊斯兰伦理道德的社会应用
96.关于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地位的再认识
97.论壮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
98.我国农村伦理道德问题及研究对策
跆拳道的礼仪有内外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以行礼的方式来表现出来的;另外一种是内在的表现形式,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出了人的自身修养。从字面上解释来跆拳道:“跆”字,意为像台风一样猛烈地、强劲有力地、跳踢的脚;“拳”字意为拳头,是用来进攻的武器;“道”字,意为人生的正确道路,是技术方法和精神的修炼。
跆拳道礼仪不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还具备了内外兼修的作用。将跆拳道运动的礼仪教育与我国的传统道德思想联系在一起,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跆拳道礼仪常规
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它贯穿了“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根本宗旨。跆拳道运动极其重视礼仪,它是以敬礼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它要求练习者在学习与训练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礼仪,要学会敬礼。跆拳道中的敬礼,是表示尊重、礼貌、友好、谦虚和感谢,是一种内心思想的外在的表达方式。跆拳道的敬礼要求是:身体面向对方,并步直立,两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上体前倾15度,头部前倾45度,目视地面稍停后,还原成直立姿势,行礼完毕。每一个跆拳道练习者在进入训练馆之前都必须身穿白色的、整洁的跆拳道道服,按照要求系好道带,光脚或穿着道鞋后进入训练场地。“以礼始,以礼终”是跆拳道练习者精神的中心思想。进入道场时,首先要向国旗和教练行跆拳道的鞠躬礼,以此来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对国旗的尊重和对教练的尊敬;见到队友时也应该行礼问好,以表示友好。训练课中应时刻保持道服的干净与整洁,每次需要整理服装时要先向教练行鞠躬礼,然后背对国旗、教练及队友整理服装,整理完毕时转身面向教练行鞠躬礼,以表示抱歉,其目的是要求练习养成的干净整洁的习惯;训练中如果出现气势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到位、没有全力以赴等情况,在教练示意后应立即行礼以表示抱歉,为的是让练习者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注意力集中,刻苦训练,减少不必要的伤害;队友之间应相互帮助,在脚靶训练和模拟实战等需要两个人配合的训练中,两个人应以相互敬礼为开始、相互敬礼为结束,必须认真负责的帮助队友做好每一个动作并及时的纠正错误,两个人在交换脚靶或任何训练用品时都需用双手接送,同时行鞠躬礼,这样可以培养队友间的团队精神和相互尊重的良好情感;训练过程中,练习者应该严格按照教练的要求进行练习,教练讲话时练习者需跨立站好或端正坐好目视教练认真听讲,不得随意打断教练讲话,如要提问需行礼鞠躬,得到许可后才可以提出问题,得到解答后行礼鞠躬并说声“谢谢”。在比赛开始前,首先要向教练敬礼,然后向裁判敬礼,在每局比赛的开始还要求向对方敬礼,以表示尊重;在比赛中,如果红方使用了犯规行为攻击青方,当裁判员对青方作出判决时,青方必须服从接受并向裁判员行礼以表示歉意;在比赛结束时,应再次向对方行礼,并向对方的教练敬礼、握手以此表示感谢。在比赛过程中即使出现了误判,也要等该场比赛结束后,有礼貌的向裁判员提出问题并要求改正。
二、跆拳道的精神实质——近于理想的人性
(一)跆拳道礼仪传入我国,跆拳道的精神扎根于练习者的心中。跆拳道的礼仪是伴随着跆拳道这个运动项目的产生而发展而来的。跆拳道作为朝鲜的国粹,它记载着朝鲜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它是一项新颖而又古老的体育项目,自从50年代中期在朝鲜半岛重新崛起到现在,半个世纪以来跆拳道运动努力的向世界传播,现已经风靡全球。韩国人从小就练习跆拳道,就连小学生都能做出极其高难的动作,他们把礼仪作为一门思想教育的必修课,为培养和发展后备人才提供基础。“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与交往活动中产生并逐渐积累起来的一种行为规范,将礼仪教育渗透到跆拳道学习中,不仅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性,还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跆拳道运动像台风一样猛烈的吹向我国的同时,跆拳道礼仪也随之深深吹进了我国众多跆拳道练习者的心中,犹如武德一样促进着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
(二)跆拳道礼仪的内在表现
跆拳道的礼仪不仅仅是从敬礼一方面表现出来的,它还包含着人的内在的一种修养。练习跆拳道不但可以修身养性,培养人优秀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强身健体,练就人健全的体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竭尽全力的去学习和训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益处和收获。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增强法制观念,要有忠于祖国的思想,要有爱国家、爱民族的热情,要在尊敬长辈、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磨练意志。当我们面对艰难、困苦和遭受自我极限的挑战时,我们可能产生放弃训练、退缩和逃避的念头。这时我们一定要用坚定的意志去克服杂念,我们必须要学会坚定、忍耐和不屈不饶的精神,战胜自身懒惰。讲礼貌、重礼仪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现代人的一项重要标志,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无论是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一个人展示给他人的首先是其文明礼貌方面的素养。是否讲究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事,而且直接影响周围的人乃至社会风气、民族尊严。而在许多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更多地关注的是孩子智力和学业的发展,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甚至蛮横无礼。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常常把如何与人交往,礼貌、礼仪的学习视为“不学而能”的事,无需专门的教育与训练,社会、学校提供给青少年的礼仪示范、礼仪活动和相关礼仪知识不够丰富。事实证明,礼貌、礼仪是一门学问,需要专门的指导。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不是自然形成的,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貌方面的系统指导与训练,对其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这就是跆拳道练习者在学习跆拳道礼仪时所应注重的内在的道德修养,它随时随刻都督促着我们,使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做到知礼守礼。
(三)尊敬师长、团结互动
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跆拳道练习者应该尊敬师长、前辈,在行为举止上要谦和礼让,恭敬聆听教师的教诲,认真学习并实践,好学上进,珍惜师长和前辈们的辛勤付出。跆拳道练习虽然是以双方格斗的形式进行的,但是不管它怎样激烈,由于双方都是以提高技艺和磨练意志品质为目的,所以在双方各自内心深处都必须持有向对方表示敬意和学习的心理,因此在练习或比赛前后都一定要向对方敬礼。由于跆拳道是练习者精神和身体的综合修炼,能在艰苦的练习过程中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并能获得防身自卫的本领,因为练习者在精神锻炼环节中就包括“礼仪”的教育和熏陶,这对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识品质,养成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和相互学习的作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文明礼貌、举止端庄
跆拳道和我国武术有着相近之处。中国武术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的礼仪、忍耐、谦虚、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体育事业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在跆拳道运动中也是如此,它强调了练习者学习与训练中,要讲文明,懂礼貌尊重师长,团结友爱。此外,中国武术也有礼仪。我国素称礼仪之邦,有悠久的道德传统。中国武术是我国的传统项目,也是我国的国粹。它要求习武者平时的举止端正大方,有礼貌,言谈话语要有素养。它们在比赛的开始和比赛的结束后都要行“抱拳礼”,以表示对队友的友好和尊重。在中国武术散打中也要求了练习者要有武德,它对于武术散打较野蛮的攻杀也起了抑制的作用,从而保证了武术竞技的安全性和文明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少了一些美国职业拳击、泰拳、欧洲自由搏击术的血腥。“学武先学礼”、“习武先习德”。中国武术、武术散打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良传统。它们和跆拳道一样,都有着一种内在的“尚武崇德”的精神。它不但可以培养人们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待他人,严于律己;还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坚毅、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
(五)修身养性、遵纪守法
练习者的修养只要是指个体的行为,其根本是在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和维护社会秩序。在道馆和训练中要讲究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礼待人,这是跆拳道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礼仪”教育是一种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教育,我们应该把它当作一种教育模式,渗透到教学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去,力争将这种礼仪形式转化为心理动力,使之成为练习者掌握技术、发挥水平的催化剂。例如在训练中要完成旋转、腾空、起伏、跳跃等技术性强、难度较大的动作,练习者自身身体各部位要协调、和谐、自然、平衡,更重要的是保持心态的平和;实战、比赛中,当裁判偏袒对方或误判的时候,保持良好的心态尤其重要,要不急不躁,宽容大度。往往这种心理品质更能激发运动员的斗志,使他们的技能水平得以最佳发挥。跆拳道作为一门新兴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更要充分发扬竞技体育“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力争第一”的精神。竞技体育竞争激烈残酷,而跆拳道搏击格斗中体现出来的残酷性更强烈。正因为它非常残酷,故必须以“礼”为先导。在不失礼,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要用尽一切技能,想尽一切办法积极主动进攻。在激烈、残酷的竞争中,将身心容入其中,在训练过程当中将思想升华,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关 键 词】老子 道 道论
“道”是中国哲学最高概念,它涵义幽深,包罗万有,揭示出一种无限的、生生不息的、本质的存在。它地位崇高,无可超越;可体而不可说,可求而不可离;自古至今,其名不去。中国哲学以“道”作为最高概念,所以谈到中国哲学就不能不论“道”,发扬中国哲学的精神就不能不体悟“道”。
老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两千多年来,老子哲学对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道”作为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和起点,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第一枝鲜艳的花朵。老子的经典著作《老子》中所有的“道”字,符号形式虽然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脉络中,却有着不同的哲学意涵。有些章句中,“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章句中,“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章句中,“道”是指是指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因而,同样是论“道”,而哲学意涵却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在老子的道论中,他是把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修身论合在一起探讨的。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于此,老子的宇宙发生论基本模式便奠定了。他说:“道者,万物之奥。”(《道德经》第六十二章)“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由之,老子的本体论而具雏形。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在此,老子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论表露无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由此,阐释了老子完善自我的修身论观念。下面分别加以解说。
一、“道”的宇宙论
古代中国人朴实地认为天地万物来源于一种混沌不分的原始状态,原始世界的逐渐分化才得以形成各种事物和现象。老子哲学的宇宙论就是把先民的朴素观念上升为理论。老子《道德经》中多出地方都明白地说到“道”是天地万物创造的根源。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这里的“无”、“有”是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向有形转化落实的一个活动过程,旨在揭示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天地万物时的一个活动过程。“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德经》第四章)这就是说道体本身是空虚的,然而这个虚体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它蕴涵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因而它的作用是不会枯竭的,是创造一切万事万物的根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这里的“有”、“无”同第一章一样,都是用来指称“道”的,再一次强调了“道”生万物的自上而下的活动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这一句讲的是“道”生成万物的发生过程,无极之道本无一物,从混沌未分中转生出混一之宇宙,是谓“一”;混一宇宙又分化出天地阴阳,是谓“二”;阴阳五行交感、天地和合,形成了各种矛盾的统一体,是谓“三”;各种矛盾的统一体更进一步形成形态各异的事物,是谓“万物”。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这就是说,自然的天道使万物出生,自然的天德使万物发育、繁衍,它们创造、养育了万物,使万物得以一定的形态、禀性而存在、成长,千姿百态,各有特性。所以,万事万物都尊崇“道”而且贵重“德”。“道”的被尊崇,“德”的被重视,并不是谁来强迫命令,是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道”使万物出生、生长,“德”使万物发育、繁衍。“道”与“德”生养了万事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的成长而不居功自恃,领驭万物却不对万物强加干涉,这才是具有最深远意义的“德”。也就是说,“道”成就了万物之“德”,“德”则是“道”的代表,内在于不同的万事万物之中。
概括而言,老子的“道”的宇宙生成论指出“道”乃是万物生命总的源泉,“道”具有能够蕴育万物却又不被蕴育的永恒不息的动力。虽然仍处在“起源论”的阶段,但相比于“神创论”的观点可谓有质的飞跃,比起“五行说”也具有更高的哲学抽象思维水平,可以说标志着当时人类认识世界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二、“道”的本体论
哲学的本体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所以然”或“所以迹”,老子认为这个“所以然”就是“道”,认为万事万物离开“道”,便失去了天之为天、地之为地、万物之为万物的根据。老子的“道”不仅是世界万物的本源,而且在逻辑上是世界存在的本质、根据。
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也”,(《道德经》第六十二章),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中心,它不依存于任何其他事物,但其他一切事物却都依存于它。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这里的“一”即是“道”,以“一”代“道”是为了显示“道”的统摄能力。老子认为,“道”本身就是一种混一性存在,不属于矛盾对立中的任何一方,但一切矛盾双方均由此而形成,如阴阳共出于“道”,天地亦同生于“道”;“道”本身是一种齐一性存在,不具有差别性,但一切差别均由此产生,如物之大小,人之寿夭均导源于“道”;“道”本身是一种抽象性的存在,不具有任何的规定性,但一切事物的规定性却都由此而来。这就是说,“道”的混一性、齐一性、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是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任何事物都有从“道”那里获得构成自身的各种特殊本质,从而形成了宇宙间丰富多彩的现象形态。如前面所引《老子》第三十九章便说,天之所以清明,就是因为它在“道”那里得到了清明的本质;地之所以宁静,就是因为它在“道”那里得到了宁静的本质;所有事物都是如此。
相较而言,老子哲学中关于“道”的本体论的说法,强调了普遍规律的先在性,并将普遍规律作为最高的实体。比之“五行论”或“元素说”更具有其深刻性。
三、“道”的价值论
老子哲学中的“道”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和客观世界的本体,也是人所存在的世界的价值源泉和最高价值尺度;不仅是人类认识的对象,也是信仰的对象。老子的“道”,既是客观真理,也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境界,所以才要尊而贵之。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就是指“人道”取法“天道”,要求“人道”要如“天道”一样自然而然、清静无为、养蓄万物。
老子用水来比喻“道”也体现了老子“道”的价值论。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第八章)这正是用水来形容至善至德的人格。柔和、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是水最为显著的特性和作用,老子认为这种心态与行为也是最完美的人格所应该具有的。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他愿意做。他具有骆驼般的精神,忍辱负重。他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体现了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价值观。除第八章之外,《道德经》中多次以水喻“道”,很好地诠释了老子“道”的价值论。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意思就是指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众多河流汇聚的地方,正是因为其处于低下的地位,这同《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中“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之意相同。都更进一步说明了老子所倡导的人要大度包容的价值取向。而且水不但具有就下不争的特征,还具有柔弱无为的本性,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藉水来说明柔弱的作用。水表面是柔弱的,坚强的东西反倒不能战胜它。老子由此推论说,柔弱、谦下,表面上看来好像吃亏了,实际上占了便宜,体现出了一种贵柔的价值观。《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其实也是对这一观点的阐述。
中国古代先民普遍相信天地有道,社会有道,人类生活合乎于道便是正道,偏离于道就是邪途,所以总是提倡以各种方式去寻求道,洋溢着乐观执著的精神。老子“道”的价值论正是对这一思想的理论阐释。
四、“道”的修身论
道家所提倡的修道方式是形神兼修,后来经过道教内丹学派发展提升为性命双修。这种修道方式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修神或修性,就是克服虚伪造作,恢复自然纯朴,超越情感欲望,提高精神境界。老子提出的具体方法有“少私寡欲”、“致虚守静”、“和光同尘”、“慈俭不争”等。而且由于真正的大道是不可言说的,人们只能通过体悟的方式去修道,这种方法与进学恰恰相反,提倡“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其实就是指“减”的方法,要求人们不但要排除感性经验,也要排除自身的理性思维,直接地、自然地去体验“道”。并且在不断消除世俗情感认知的局限性之后,使自我主体精神逐渐融化在无限的宇宙自然当中,从而达到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二是修形或修命,就是简体养生。道家非常重视养生之道,把维系生命的健康发育作为自我修养的重中之重。老子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第一句说形神相合,这是养生的根本原则;第二句说炼气,使身体柔韧,如婴儿般充满生机;第三句说炼神,做到返观内照。老子提出一系列养生要领,如“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治人事天莫若啬”(《道德经》第五十九章)等,目的是使生命“深根固柢”而能“长生久视”。
总的来说,老子哲学中“道”的修身论主要表现为一种人生境界的修养,强调人道合一、天人合一,这种人道合一,“天人合一”的方法,既带有理性直观的特点,也强调付诸实践,这种方法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
综上所述,我们分列了“道”的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修身论这四个重要侧面,以此阐释老子道论的基本内涵,显示了老子之“道”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最高概念的本源性及规律性。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2003.
[2]牟钟鉴.老子新说[M].金城出版社,2009.
[3]任继愈.老子绎读[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4]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5]谢丰泰.老子道论的理解和诊释[J].民族学院学报,1994(2).
[6]刘文英.老子道论的现代分疏与解读[J].南开大学学报,2002(2).
《庄子》中有宇泰定的虚无丹法,《列子》中甚至有剑仙派的记载——难道列御寇先生居然是蜀山来的?
《道德经》第33章全文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一章隐藏着同类阴阳人元丹法诀,就如同武术流派中的六十四卦方位与学术研究中的大为不同一样,从修道者角度,这段话说到了阳神以及全真教王重阳活死人的修炼状态,的确是学术研究很难实证的。
内丹实修,不仅要遍阅丹经,还要旁涉佛典。《坛经》《心经》《楞严经》《楞伽经》《金刚经》《圆觉经》及大小止观法门,乃至瑜伽密宗典籍,皆应阅读参究。张伯端作《悟真篇》后多讲禅密,王重阳亦力倡三教一家,足见真正的丹道大师,必不排佛。欲修丹道,不参佛典,难得性功究竟。毕竟丹道由命而性,佛家更重性,如果关上门自己玩儿,才贻笑大方呢。
袁焕仙《维摩精舍丛书·灵岩语屑》中有以佛法解清净丹法之“五气朝元、神凝气府、三花聚顶、炼神还虚”诸功夫云:“金木水火土,五行安立……当人届此,身得胜乐,全体如满溢状,而脐下小腹丹田处较甚,曰神凝气府。头顶似有风状,内触妙乐,曰三花聚顶。三花者,精气神也……然又不住在是它不是它里,即孟子所谓大丈夫也。”儒家的取义成仁,故此有浩然之气,佛门寂灭,故此有牟尼,而丹道,则必然是金丹一粒。这些都是相通的。
人体有形、气、神三个层次,丹道入门功夫是对形、气、神三个层次的修炼,称作筑基。丹道之修炼方法,唐末五代后逐渐炉火纯青。
炼气,内丹学的要诀是“调息”。调息这功夫人人皆知,无非要求呼吸细、长、匀,逐步达到胎息的境界。看起来简单,实际最是艰难精微。真正的丹诀却恰恰在人所共知的简单功夫上,越肤浅,越难达。马钰马丹阳为其师王重阳守墓十年,其妻孙不二于1175年夏由山东来长安,和马丹阳相遇,马丹阳以《炼丹砂》词相授,劝其共修丹道。其词云:“奉报富春姑,休要随予,而今非妇亦非夫,各自修完真面目,脱免三途。炼气莫教粗,上下宽舒,绵绵似有却如无,个里灵童调行动,得赴仙都”。
孙不二为马丹阳之妻,相别十年,千里寻夫,情重意真,《神雕侠侣》曾说她脾气很大,但开创清净派的坤派丹家,应该没那么强悍。马钰对千里而来的妻子所授调息的丹诀决不会假。“绵绵似有却如无”调息用功就是。人的双眼就是阳火的火种,将双目之光内视丹田等穴窍就可起火炼丹,从而分别产生热、力、光的效应。下丹田位置恰在脐内,这个穴窍危险较小,久之形成以肚脐为中心的原始星云般的旋转之物,沉甸甸的像“铅”,称作“炁”,便是真气。
炼神,要诀是“止念”。不过道家这方面略逊于佛门。还需双方交流才是。止念先要“端直其体”,袁焕仙所谓“脊梁自竖”“五脏得位”实为丹法要诀,先调整身体的姿势。止念要身直体正,松、静、自然,特别要放松咽喉声带肌肉,以抑制语言信号的神经冲动,冈为人是语言来思维的。秘传一个“塑”字诀,使身体如泥塑木雕,是丹道“未学生,先学死”之要诀,自能神气俱炼。止念要以虚、寂、恒、诚为法决,先使精神进入恍惚杳冥状态,以意守鼻外方寸的人中穴为好,是色身法身交界,火候下会生“汞”,即先天元神。王重阳活死人便是如此。
关键词: 老子思想 高校辅导员工作 启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新旧思想频繁而激烈地碰撞,给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更好地履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是摆在高校辅导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我们寻求创新的思路进行研究和解决。
读《道德经》,应先将先人对自然及人生最朴素的理解与自身经历、经验、知识、观念相比对,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再从相似点出发来指导工作的开展,这个过程可以为辅导员的工作带来新的启示。老子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上善若水”与“治大国若烹小鲜”思想最为人们所熟知,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启示也极为深刻。
一、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在老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家无章可循、漫无目的地去“为”,导致国无宁日、老百姓的生活日益困苦。老子因此提出“为无为,则无不治”,即以“无为”的方式来治国反而能够取得好的效果。“无为”并不是指消极怠慢地不去做任何事,而是指有些事情不该去“为”。历朝历代的思想家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解读,在与儒家思想的碰撞中,“无为”与“有为”实现了很好的契合。我们可以将道家强调的“无为”看做是手段,将儒家强调的“有为”看做是评价标准,探究如何巧妙地以“无为”的方式取得“有为”的效果,并最终达到“治”的目的。
“无为而治”的思想对辅导员工作所带来的启示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解读。
(一)重视对学生骨干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
辅导员在工作中不必事必躬亲,而应该注重培养出一支品学兼优、踏实肯干的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
学生骨干不仅能成为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在活动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还能成为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一支优秀的学生骨干队伍可以以其出色的工作能力服务周围同学;以其优秀的思想品德感染周围同学;以其踏实的处事态度影响周围同学;以其饱满的学习热情带动周围同学。
辅导员应从选拔任用、培养和考核等各个环节规范对学生骨干的管理。首先,辅导员对学生骨干进行选拔要在对学生情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完整的竞选流程来产生。从多中求好、自好中取优,并在试用期内根据其表现进行必要的调整。其次,辅导员应重视对学生骨干队伍的培训,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阶段性培训,来全面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大引导与启发的力度。最后,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骨干的考核,以考核的手段激发学生骨干的内在动力。
(二)加强引导与启发,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辅导员在工作中不必亲自帮助学生处理每个问题,而应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不仅要体现在学习上,以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控能力,还要体现在生活中,教给学生面对问题应有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处理问题的自信心,帮助他们逐步克服依赖心理。
(三)树立辅导员形象,以身教代替言教。
辅导员可以以“行不言之教”的方式,用自身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来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达到身教重于言教的效果[2]。
辅导员的思想及言谈举止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个学识渊博的辅导员,会指引学生扎实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一个乐观向上的辅导员,会影响学生不怕挫折、积极进取,朝着自己的目标快乐地拼搏;一个诚实正直的辅导员,会提高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富有责任心的辅导员,会在感化学生的同时端正他们学习与生活的态度。因此,辅导员应注重“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不仅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加强理论、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还应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加强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良好的师风和教师职业道德感感召学生,以榜样的力量形成师生间心理交流、情感沟通、思想共鸣的和谐关系,切实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
(四)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辅导员可以通过制定详细而严谨的规章制度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
应做的事各式各样,不可以做的事应有共识[3]。高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可选择的发展方向也很多。对于性格特点各异的学生,正面的建议不易统一,但从“无”的角度去思考,可以对学生行为的底线进行明确的判断。辅导员要告诉学生不该去“为”的事情,以学生的“不为”实现辅导员对学生行为的正面引导。在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学院特点,引导学生在日常行为底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能力,达到各自所能及的高度。
二、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4]”。老子认为最高的善、最高的美德、最高的智慧、最高的品格如水一样,老子的处世之道也与水的特性相契合[5]。具体到高校学生工作,“水”的特性同样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角度。
(一)海纳百川——辅导员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4]”,恰恰是水这种“处下”的特性,使得江海成为无数河流的归宿,成就了江海的大气。高的目标、好的愿景固然不错,但只有像江海一样具备博大的胸襟、谦虚而容物的人格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首先,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缺点和过错,不可讽刺挖苦,应在和谐、融洽的关系中用心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其次,不应给学生以高高在上的压迫感,这会使学生打消提出真实想法和建议的念头;对于学生提出的建议,应认真分析并虚心接受。最后,在与学生的交谈过程中,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在充分考虑学生内心感受的前提下提出合理、易于接受的建议,交谈过程中辅导员主动放低姿态会保证师生间的沟通渠道更加畅通。
(二)顺势而流——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水是顺势而流,这个特点在工作上引申开来就是要“循理而举事”,即依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行事,做到不强求、不苛责。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各不相同,如果用单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用单一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则无法取得好的效果。辅导员在选择工作方式时应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例如,当一位学习优秀的同学成绩出现明显下滑时,辅导员不应直接进行批评、告诫,而应首先做好侧面调查工作,再结合与其的交谈找到其成绩下滑的真正原因,进而针对该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对具体问题给出中肯的建议。辅导员面对的是性格特点千差万别、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而不是规格相同、步调一致的机器,面对学生,辅导员应在工作中做到循理而举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帮助不同的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三)润物细无声——辅导员应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育管理过程往往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千条线一根针”的工作模式让辅导员的工作既琐碎又庞杂,但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任何大的东西都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同样需要点点滴滴来实现。因此,辅导员要重视每一个点滴,在量变的过程中实现质变,在积累平凡的过程中成就伟大,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学生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和快捷,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老师作为主体、学生作为客体的关系。大学生的思想活跃而又不稳定,常因外界信息的输入而发生变化。辅导员应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摘取对自身发展有益的信息,增强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入侵。在此过程中,辅导员不应将互联网当做洪水猛兽,而应发挥其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利用这种媒介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持续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以柔克刚——辅导员应在工作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所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4]”。辅导员需要学会运用教育、管理、心理学等方法规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6]。在工作中应多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培养他们对辅导员的信任感,从而让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形成师生关系的良性互动[7]。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心理困难的学生群体,辅导员不应采取极端的方式进行教育,而应给予学生所需要的温暖和爱护,做好细致的调节和疏导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三、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熬一锅小鱼一样。从古至今,大家对这句话的解释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这句话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含义。首先,治理国家要掌握干预的“度”,如同熬制小鱼要用慢“火候”熬出滋味。其次,治理国家不能胡乱折腾,如同熬制细嫩小鱼不能频繁翻动。最后,治理国家要从烹饪小鱼这样的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细。这三方面的含义也为辅导员工作带来了三点启示。
(一)工作中要有耐心。
小鲜的做法有很多,老子所讲的“烹”小鲜讲究的是控制火候,过程中要有耐心。辅导员在工作中尤其需要耐心。一方面,自身在工作中好的思路付诸实践之后,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取得效果,这要求辅导员有耐心,对于好的管理措施要认真坚持执行,不受波折反复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与学生的谈话过程中要倾注耐心。当学生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时,要耐心当好聆听者与辅导者;当学生遇到学习上的瓶颈时,要耐心地帮助其分析原因,并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充足的时间来取得进步。学生工作琐碎而庞杂,有时还会出现工作内容方面的重复,辅导员必须以自己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来面对工作,以取得“铁杵磨成针”的效果。
(二)工作中要讲求实效。
与牛羊肉不同,“小鲜”的肉质细嫩,在熬制的过程中经不起过多的翻弄和折腾。在辅导员工作中,“不折腾”就是要注重实效,不去做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事情,工作中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首先,在完成学校交办的工作时,要求真务实,不走过场。其次,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时,要立足实际,根据学院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不刻意追求活动的排场。再次,在颁布规章制度时,不能三分钟热度,更不能朝令夕改,应将每一次活动、每一项举措都扎实地落到实处。最后,对学生进行日常的管理教育,更不应只做表面文章。例如,为了保证课堂出勤率,不去深入学生了解他们旷课的原因,而是直接告诫学生“必须去上课,不管你在课堂上做什么”。这样的教育方式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三)工作中要注意细节。
烹小鲜与烤牛羊不同,后者讲究的是从整体把握,前者强调的是从细节入手。只有每一条小鲜都烹得恰到好处,才能保证整个菜肴的美味。学生工作的细节一方面指整体中的个体,即每一名学生,另一方面指工作中的“小事”。辅导员在对待学生时要一视同仁。在与学生个体接触的过程中,要细心留意他的每个眼神、每句言语、每个举动。在对工作有宏观规划的基础上,从细节具体落实。大事不能粗枝大叶地做,小事也能往小里看,大和小之间相互转化,大的任务和目标分解为小的部分来完成,而将各个小的细节完成好之后,大的目标也自然能够实现。将工作中的“小事”完成好,学生成长成材的大目标就更易实现。
老子的《道德经》全文仅五千余字,却让人感觉字字玄妙,无所不包。老子的“道”是一个终极的概念,是一个本源。老子的真理口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应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工作中领悟“道”的本质,从实践中验证“道”的精髓。如果说学习孔子可以让我们合情合理、和谐规范的话,那么学习老子则可以让我们机变适应,眼光长远。读《道德经》,细细领悟老子的思想,确实会对辅导员的工作有所指导,可以为新形势下的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带来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陆听.“无为”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中“授权”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7):52-53.
[2]梅瑞芳.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教育者的启示初探[J].科学之友,2010,(2):113-114,116.
[3]王蒙.老子十八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9.
[4]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肖菊.上善若水:解读老子的处世哲学与现代意义[J].传承,2007,(5):94-95.
目前很多本科院校都增加了国学学习的内容,这是十分必要的。学习国学首先是对其内容的取舍,笔者认为由于本科教育存在着时间、系别、专业等的限制,可暂时将《诗经》、《论语》、《孟子》、《道德经》、《史记》几部典籍作为学习的备选教材。
1 选择这五部经典的原因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利用了赋、比、兴的修辞手法。诞生了无数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的名句。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论语》和《孟子》无疑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一部《论语》里面蕴含了太多的知识内容。体现了孔子为政、治学、做人、孝悌等等多方面的思想。直到今天“半部《论语》走天下”仍然适用于我们的生活。例如:为了防止言行脱节,孔子主张“慎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说话迟钝一点不要紧,而行动必须敏捷,“敏于事而慎于言”[1]敏锐地发现那些被埋没而导致无法理解的人和事,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说废话和空话。孔子还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的意志锻炼。“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绝对做不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的……《孟子》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里面教授给我们的仁、义、礼、智、信也是当代人应该弘扬的美德。
《道德经》是道家的中心学说,全文仅5000余字,但是几乎一个字就涵盖了一个观念,一句话就涵盖有好几个玄妙的意义,告诉我们许多法则,蕴含的哲学思想却十分深奥。几千年来,大家都在研究老子,名家著作,有数十家之多,文字也达到数百万字,一直研究不完,解释不尽;每个人的说法又各不相同。可见此书的魅力之大。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对今人处世为人都有很大的意义。
《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记》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它展示了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内容。对于一些民族的起源、国家之间的交往、当时的服饰、住宅、生活习俗……都有详细的记载。已经成为今人研究那段历史重要的参考资料。
国学是个庞大繁复的文化体系,内容博大精深,对于非中文系的学生在本科四年中要接受系统的国学教育,笔者认为将上述五部书研读明白即可,由于课时有限,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篇章进行讲解。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文字的学习,其次要注意精神的提炼。修读国学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文学素养,提高个人素质与修养。
2 课程设置问题
课程是教育内容的载体。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国学课程要注意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不影响学生的普通课程的学习。
对中文系的学生要设立文献学类别的课程。国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等同于文献学,国学最重要的内容经、史、子、集都着眼于文献学。文献学包括: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考据学、校勘学等等,目前这些课程主要到了研究生阶段,学生才有机会接触,主要是中文系的古典文献学研究生以及历史系的历史文献学研究生,侧重研究这些专门学问。笔者建议在本科阶段就应该推动中文系学生系统的学习这些科目。现在有很多高校的中文系开设了国学班,总体来看就业去向很好。
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应该开设《论语》、《孟子》这些课程。教师不应该照搬课本,应该自己提炼两部书里面的内容,将其分类为,仁、劝学、修身、礼、孝悌、为政等多个方面,提炼出对学生有用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学习兴趣。开设训诂学课程,使学生对古文字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如果不能开设训诂学的话,教师应该将一些常见的,比较容易混淆的成语,古文的涵义介绍给学生,例如:“颐指气使、高屋建瓴、差强人意、吊民伐罪”?甚至何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词句没有一定的语文修养是说不明白的。理解这些词义有助于外语专业学生在翻译的时候更为准确的表达意思,与对方沟通。
对于理工、艺术类学生则只需学习一些儒家经典即可,向其普及国学的基础知识,品德情操得到陶冶、使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美德得以继承和发扬。一般高校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年都会要求学生早自习,那么针对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将《论语》、《诗经》等书作为晨读的内容。首先这两本书每个章节的内容比较精短,朗朗上口;其次,内容比较易懂。学生通过诵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再结合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便于加深印象。
关键词:营梢理论;演进;道德分析
营销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早期的简单营销观念到今天的营销理论,其形态和指导思想已经数度更朝换代:从经典的4PS理论到4CS理论再到4RS理论。在这一演进过程中,除了深刻的社会历史和经济利益的原因外,一种关注人的价值、注重经营道德的指导思想逐渐渗入营销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成为其理论演变的动力之一。
一、4PS理论:伦理缺失的指导思想
4PS经典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由JeromeMecarty正式提出。它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销售为目的,认为市场营销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好四个基本要素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也就是说企业只要能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即可确定一个能赚取足够利润的价格,然后只需对商、经销商予以支持与控制,并经常搞点广告和促销,就可使企业顺利发展。
4PS理论经历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观念。所谓“生产观念”,在企业看来,消费者喜欢那些随处可买到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不断降低成本和扩展生产,简言之,是“以产定销,’:“产品观念”则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质量好、价格合理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只要价廉物美,顾客必然会找上门来,而不必担心销售问题。“好酒不怕巷子深”,“一招鲜,吃遍天”就是这种观念的体现;“推销观念”是前两种观念的延伸和发展,它认为消费者通常表现出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如果听其自然,消费者一般不会足量购买某一企业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促销工作,千方百计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发生兴趣,以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市场营销观念则是对前面三种观念的综合,它认为企业应面对整个市场,不仅要生产优质的产品,确定合理的价格,还要加强销售工作,实施一条组合营销的新策略。
4PS理论实质上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企业自身利益为最终目的。因而这些观念必然造成企业经营行为的失衡,以及利益实现过程中的偏差,体现出这一营销阶段的伦理缺失。这里的伦理缺失指在营销过程中缺乏伦理性,或伦理性没有得到体现。表现在:
1.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的失衡,使得营销行为缺乏尊重人的基本道德。产品营销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营销,企业只关心自己,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而消费者对产品样式与审美的要求,企业无从得知,也就无法得到满足,从而使得企业缺乏对消费者应有的人道关怀。如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福特曾不无傲慢地说:不管消费者喜欢什么颜色的汽车,我的汽车就是黑色的。同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企业和商家只须把产品从柜台递给消费者,而无须到外面去兜售自己的产品。这种纯粹的卖方市场在服务方面必然缺乏热情、平等的道德要求。
2.企业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失衡。以企业为中心,必然导致生产的盲目性,造成大量资源被浪费,既违背节约的伦理美德,又不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不仅是经济活动进行的场所,同时还是引导资源配置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哪里有市场,就意味着哪里有需求,也就意味着资源需要配置到什么地方。而在产品观念的指导下,商品生产的依据不是市场,而是企业的己有技术和以往经验。这种无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竞争者存在的做法,必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1929一1933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便是最好的明证。
3.企业与企业之间利益的失衡。4PS理论以企业自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容易导致企业在谋利过程中角色的迷失和手段的极端化。一方面,企业既可能是营销活动的主体,又可能是其他企业实施营销的对象(客体),这就内在地要求各企业建立一种互动合作的关系,以保证各自长期利益的实现,而这恰好是4PS理论所无法顾及的。另一方面,企业只注重自己的利益,无视他人利益的存在,这就容易导致在赢利过程中手段的极端化。如采用贿赂、盗用其他商家的品牌等不道德甚至违法手段。
造成这种伦理缺失的原因是多层次的。一方面,生产力水平低,产品供不应求,处在卖方市场的企业即使在伦理缺失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赢利目的,这是它的根本原因。因此,这种情况下企业考虑的是如何扩大生产,如何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要,而不是他们的潜在需求(事实上,这时的企业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关注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从消费者而言,初涉市场的消费者难以使自己的消费要求个性化。他们只是被动地消费社会提供的现成消费品。最后,从整个消费的社会环境看,法律制度不完备,即使企业和商家出现不道德行为,消费者也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的权益。可见,4PS理论的营销思想植根于生产力不高的社会土壤中,生长于法制、道德不完善的气候下,是特定社会阶段的产物。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经济迅速增长,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物质产品不断丰富,再加上消费者的角色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市场。在这一情况下,以企业为中心的4PS理论己是老态龙钟、举步维艰,客观上呼唤着一种关心消费者利益的新的营销思想。
二、4CS理论:顾客至上的指导思想
4CS理论是与4PS理论相对应的营销思想。它是美国市场营销学家,北卡莱罗纳大学教授劳特朋(LaterBorn)于1990年提出的,他主张用4C取代以利润为目的的4P。消费者(consumer),这是针对4PS中的“产品”而言的,认为创造消费者比开发产品更为重要。要求把产品原有的优点暂时搁在一边,而研究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不要再卖你所能制造的产品,而要卖顾客确定想购买的产品。成本(cost),这是针对4PS中的“价格”而言的,认为重视成本比重视价格更为重要。消费者看重自己的全部支出与需要满足程度的比率,其全部支出应包括产品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两部分,这就要求忘掉固有的定价策略,而是从消费者所需付出和所肯付出的成本着手。便利(eonvenieee),这是针对,t渠道”而言,认为全方位的,方便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比推销产品更重要。要求忘掉己有的渠道,而致力于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便利性着手。沟通(co~unication),这是针对“促销”而言,认为沟通情感,比销售产品更为重要。要求企业不再运用广告宣传、人员推销等或拉或推的策略,而是侧重于同消费者进行情感交流、思想融通,使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予以理解和认同,以寻求企业同消费者的共识和契合点。
4CS理论的提出是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必然结果。与4PS理论相比较,它是以企业的目标顾客(即以买主)及其需要为中心的,并且以集中企业的一切资源和力量,适当安排市场营销组合的手段,从而达到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扩大销售取得利润,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种基本经营指导思想。因此,市场营销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必须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顾客需求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容。川(P34一38)这里的“市场”再是企业的卖方市场,而己经擅变为单一的买方,买方即市场,顾客即市场,需求即市场,从而找到了新的营销中心。
营销观念的这种转向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体现了经济与伦理的共容性。
第一,与以企业为中心的4PS理论不同,4CS理论指导下的市场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贯彻“顾客至上”的经营原则,反映了尊重人的道德精神。4PS理论与4CS理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前者以物(产品)为起点又以物(获利)为终点。而后者以人为起点,以获利为终点。认识到只有先满足顾客的需要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市场营销使得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着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展开,不但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要依顾客的品味及消费心理和习惯而定,就是产品的生产、质量或推销方法也都是要自觉地统一到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目的上。这种用户至上的思想也就是尊重人的伦理原则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
第二,4CS理论指导下的市场营销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利益完全依托在顾客的需要满足上,不但体现了尊重人、与人为善和成人之美的伦理美德,同时在自我利益实现的过程中贯彻了诚实守信的道德原则。市场营销要求企业在抓住顾客消费心理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质量,打出产品的品牌,做好售前、售后服务,以商品的质量赢得信任,以周到、热情的服务博得顾客的满意,认真履行对顾客的各种承诺,维护企业的形象,实际上就是为人之道的诚信原则在经济活动中的践行。
第三,4CS理论指导下的市场营销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内涵了勤俭、节约原则的道德精神。与产品营销观念以企业为中心而进行的盲目生产不同,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以消费者需求为指向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符合市场的需要,就是在实现企业优势与市场需求的最佳结合。企业能够有效的利用自身的技术、资源和实力生产和经营特定消费者的需要,避免企业的盲目投资和生产,无疑是社会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实际上也是最好的勤俭节约。
4CS理论较之4PS理论有了明显的伦理进步,在它提出以后,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了经济的进步。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伦理局限也开始显露出来。一方面,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存在着一个限度的问题。顾客总是希望质量好、价格低的商品,特别是在价格上的要求是无界限的,只看到满足顾客需要的一面,企业必然付出更大的成本,久而久之,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从长远看,企业经营要遵循双赢的原则。因此,片面地强调对消费者的满足,对企业来说将是一种负担,一种不公正。另一方面,顾客在需求上也有一个合理性问题。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有时对自己不利,如对香烟和的消费。有时对自己有利,但对他人和社会不利,如一次性使用的木筷等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是否应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将是每一个企业所面对的伦理难题。正是由于存在这些缺陷,4CS理论在现代经济环境中己无法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客观上呼唤一种全新的营销理论。
三、4RS理论: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
针对4CS理论内在的伦理缺陷。近来,美国DonE•Schultz提出了4Rs营销理论,使企业营销进入到全新的营销理论时代—社会营销时代。所谓社会营销,就是营销者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并由此获得企业的利润,而且符合消费者自身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要求正确处理消费者欲望、消费者的近期利益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可见,社会营销的核心在于处理好企业与顾客、投入与回报、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注意将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和社会利益统一起来,实现一种和谐的发展状态。
4RS理论针对4PS理论和4CS理论的各自片面做法,提出协调企业、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利益,使三者的关系和谐,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因素:关联(relation),社会营销理论首先强调与顾客建立稳定而持久的关系。因为顾客具有动态性,其忠诚度是变化的,他们会转移到其它企业,就要求企业采取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面与顾客建立关联,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的关系,减少顾客流失的可能性,从而与顾客成长久而稳定的关系。反应(reaction),主张企应及时倾听顾客的希望、渴求和需求,并及时复和迅速做出反应,满足顾客需求,这样才能大限度地减少顾客转移的概率。关系relationship),在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市场的关键已转变为顾客交流变成责任,从管理营销组合变成管理顾客的互动关系。回报(reeiprocation),市场销的真正价值在于为企业创造长期和短期的利能力。要获取回报,企业就必须满足顾客为顾服务。但企业在满足和服务顾客的过程中,不只做市场的“仆人”,而必须遵循双赢的原则,企业与顾客的利益都能实现。使企业和顾客的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都能实现。如绿色营销的实便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所谓绿色营销,是爵企业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会意识,向消费者提供科学、无污染、有利于约资源使用和保持生态平衡的商品和服务,取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引导满足消费者的有利于环保及身心健康的消费求。”绿色营销的实质是追求企业的经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是可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社会营销的伦理特性在于它贯彻了平等与爱的道德原则。首先,社会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和费者都是市场的主体,改变了产品营销观念以业为主体和市场营销观念以顾客为主体的片面法,人是平等的这一道德原则在经济活动中得体现。因为营销只是企业为实现赢利而采取的种策略,而赢利也不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市场经济并不是目的,而只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的发展有效率的手段。”而这里的“人”,“是指的整体或人类的每一平等的个体,而并非指将己之利与人类整体利益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少数个人。’社会营销观念正好体现这一求,充分体现了“人是目的”这一伦理原则。其基于企业和顾客都是市场主体这一前提,实一条关注企业、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利益统一营销策略,体现出一条爱人的伦理美德。如果说市场营销中有了对消费者利益的重视,开始了对顾客的尊重,还不如说这只是企业为了实现盈利而采取的一项策略。社会营销观中己经超越了市场营销中的尊重人的基本道德,上升到“爱人”的高尚美德的境界。因为它不只是简单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是在正确处理消费者欲望的前提下满足其需要;它不仅要求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还要考虑到我们子孙后代的利益要求。所谓的绿色营销,透过其关注环保和消费者身心健康的背后,体现出来的是营销者的“爱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营销就是“爱心营销”。
四、两个结论
结论一:市场营销理论演进的过程是企业道德价值观念形成和完善的过程。无论是早期的营销观念还是现代的营销理论,它的变迁都是营销主体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供相应的适应效率的结果。20世纪初,市场处于卖方经济地位,因此注重商品生产、发展规模经济就成为营销主体的追求。这时,即使缺乏相关的经营和服务道德,而就其本身而言仍不失为道德经营行为。因为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时代,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就是一种最大的道德。当生产技术提高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从而迫使企业把目光转向消费者,通过满足他人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这一观念也就是4CS理论指导下的市场营销观念。但是一味地满足他人又容易导致自己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偏失,从而和谐发展的道德经营观念被提出,这就是4RS理论指导下的社会营销理论。
营销理沦的演进过程表明,营销的伦理性要求是经济实践活动的结果,是经营价值观念转变的产物,这里的价值观念主要是企业对经营目的和获利手段的考虑,它植根于特定时期的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的这种从不讲道德到讲道德到离不开道德的经营过程,实质上是人类对自我认识觉醒的过程,因而是经济活动中人文价值的回归。结论二:营销理论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道德指导下的“道德营销”。
在价值观念视角下历史地分析了营销理论的发展过程之后,结合结论一就可得出以上结论。什么是道德营销?综合全文分析,笔者认为,它是建立在道德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正确合理地满足营销主体和对象利益的一种营销理论。或者说是蕴涵了道德价值的营销理论。近来兴起的绿色营销、关系营销、服务营销、网络营销是其具体体现。道德营销不仅只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手段,同时更是企业经营的价值取向。正如保罗•霍肯所言,“企业的最终目的不是、也不应该只是赚钱。它也不该仅仅只是一个制造物品和出售物品的系统。企业的出路在于通过服务、富有创造性的发明和高尚的道德伦理来为人类普遍造福。”超级秘书网
道德营销思想作为一种价值经营哲学,从历史的角落走上经济的舞台是由其自身的魅力决定的。一方面,作为一种价值思维方式,它时刻提醒营销主体思考“销售什么”、“如何营销”等问题,从而引导企业的经营,成为经济活动中的旗帜。另一方面,道德价值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观念,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强有力的舆论,这种舆论制约和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从而发挥着一种除政治、法律之外的第三种调节力量,始终保证企业的经营行为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淑芹.论企业市场营销伦理[J.社会科学辑刊,1998(5).
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距成都68公里。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郭,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青城山分前山和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道教文化、文物古迹多集中在这一区域;后山以自然风光取胜,水秀、林幽、山雄,夏天则凉爽无比,平均气温24℃,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前山以常观、上清宫为核心,宫观相望,古迹甚多。建福宫、祖师殿、朝阳洞等人文景观与金鞭岩、石笋峰、丈人山等自然风光彼此增色。前山的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上清宫、老君阁、四望观、月城湖等。建福宫是进入青城山的起点,建于唐代。宫前古木苍翠,四周五峰环列,气势宏伟。宫殿筑于峭壁之下,气度非凡。天然图画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建于清光绪年间。游人至此,可见亭阁矗立于苍崖立壁、绿阴浓翠之间,如置身画中。天师洞始建于隋朝,古名“常道观”,距建福宫约2公里,建在白云溪和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海拔高度1000米。古观靠山处有一洞窟,传说是张道陵天师结茅居住过的地方,所以一般人都称它为“天师洞”。上清官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同治年间所建,山岩上有清代黄云鹤“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珍藏有楠木刻板《道德经》《阴符经》全文以及张大千所画的徐太妃、花蕊夫人与绛巾仙女石碑两通。宫内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
青城后山是以水秀、林幽、山雄、石怪为奇观的自然风景区。乘车从青城山大门左侧公路西行,跨青溪桥,穿后山门,经飞仙亭、飞仙观、响水洞、白石碾、金鞭亭、八卦台、贡茶亭、迎仙亭、三龙亭等众多景点,方到青城后山景区的起点站——泰安寺。景区内有神秘的溶洞、雄奇的蓥华、秀丽的味江,罕见的古墓群和大蜀王遗址、名庵古寺。此处集山、水、洞、廊、林为一体,可与青城前山媲美。景区全程20余里,有上山索道可使游客节省一半路程,便能欣赏到青城后山大部分景观。青城后山还是蜀茶的著名产地,该茶在清代被列为贡茶。
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离堆公园、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山公园等。
伏龙观建在离堆之上。三面悬绝。传说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服恶龙。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
离堆公园占地90余亩,于1932年建成。公园内亭榭错落有致,奇花异卉,水池喷泉,布局精巧,别具情趣。园中有紫薇花瓶、紫薇屏风,经两三百年培育而成,独具匠心;古银杏桩头,传说为东汉末年张松手植,至今仍亭亭玉立,枝繁叶茂,像一只仙鹤,托这里山水的灵气。听说还结出了果实。紫薇花瓶、紫薇屏风和银杏桩,人称“园中三宝”。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以解决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2000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5·12”汶川大地震,都江堰市80%以上的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唯有上千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损坏不大,只有“鱼嘴”出现裂痕。有关部门已经及时对裂痕进行了灌浆处理,都江堰水利工程依然造福于民众。
玉垒山公园位于都江堰二王庙东侧,是一处典型的城市森林公园。山上古木参天、绿阴如盖,园内林木繁茂,殿宇亭阁或藏或露。长约1500米的古驿道和纵横交错的游山小径连接着城隍庙大殿、十殿、灵官楼、马王殿及明代古城墙等多处景点,登临玉垒山顶可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全貌。
旅游交通指南
青城山、都江堰二日游线路推荐:
D1:早晨成都接团后乘大巴到都江堰(约1小时),午餐后游览都江堰,参观离堆、伏龙观、清溪园、二王庙,登临玉垒山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景,感受古人伟大的力量与智慧(游览时间约3小时),晚宿三星级酒店。
D2:早餐后乘大巴前往享有“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道教发祥地青城山(约30分钟),由前山至月城湖过湖,乘索道(费用自理,上下60元/人)至上清官,后沿途下山游览天师洞、五洞天、掷笔槽、天然图画等景点(游览时间约3小时),午餐后返回成都市区统一散团。
上述线路当地接团参考报价:300元/人(含食宿、交通、导游费及景点第一门票费) 温馨提示:
1.交通:前往成都,飞机、火车、汽车均可交通非常便利。
2.气候:青城山和都江堰8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4℃—29℃,老年朋友和小孩可以带件长衫早晚穿:青城山夏天雨水较多,最好随身带把雨伞。
关键词:大学教育伦理;文献回顾;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6013207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诸多道德失范行为,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殿堂的神圣形象,并进一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大学教育伦理建设越来越成为大学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大学教育伦理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大学教育伦理中遭遇的各种问题,学者们进行了众多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建议与对策。笔者对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此推进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研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对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研究的回顾
国内学者对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进行了一定范围的研究。笔者在中国知网以“高等教育伦理”、“大学教育伦理”为关键字进行检索,重点选取了2000―2012年期间发表的80篇核心期刊论文及相关专著,对其研究的主要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见图1)。
由图1可知,学者们对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育伦理的内涵及研究对象,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研究意义、问题及成因、目标及对策等方面,其中对大学教育伦理问题、成因以及对策的研究较为丰富。除此之外,学者们还对教育伦理的重构、高等教育伦理改革、教育伦理思想的发展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
图1我国大学教育伦理研究成果(一)研究出发点:教育伦理的内涵及研究对象
深入分析教育伦理的内涵及其研究对象是开展教育伦理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基于教育现实活动及社会活动的鲜活呈现,学者们对于教育伦理的内涵及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王本陆从哲学的高度提出教育伦理是一门哲学,是本体、价值、规律和策略研究的统一体,其灵魂是有关教育伦理价值观的探讨,即确立一种教育善恶自觉的追求,或者说是对教育善的追求,即教育崇善[1]。陈旭光认为,教育伦理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一切伦理道德现象,探索完善人格过程中的道德规律,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格的完善[2]。他主要强调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大学教育伦理的关键则应当注重教育各个主体人格的培养以及道德的规范。钱焕琦等认为,教育善恶矛盾,不仅存在于学校教育中,而且存在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当中,教育伦理是研究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教育过程中的道德关系的一门学科[3]。教育的善恶矛盾渗透在道德关系中,在学校教育中表现的道德关系包括以人际形式出现的道德关系、以制度形式出现的道德关系以及以精神形态出现的道德关系[4]。曹和修从和谐社会角度提出,教育伦理是指人们在培养人的活动中的伦理道德,教育伦理重在研究教育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与价值性关系。它在人们现实教育活动中产生,是教育活动关系在人们教育观念中的伦理化反映,涉及到教育的制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结果、评价等多个方面。它既是教育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又是教育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5]。高兆明则从伦理角度提出,教育伦理作为一种特殊领域的伦理,是教育运行在道义和人性上处于一种理想生存状态的条件和精神前提,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因此就有着不同的教育伦理理念,这些教育伦理反过来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6]。王正平认为,教育伦理主要是研究教师职业劳动领域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7]。他认为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大学教育伦理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彭湃则认为,教育伦理不仅局限在教师职业道德的探究上,更在于探索教育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合理性、价值性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8]。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学者们对于教育伦理的研究主要基于教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重视角,教育伦理包含了人格完善、道德规范、伦理理念、职业道德以及教育和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内涵,其中大学教育伦理则主要是上述各种问题在高等院校的集中体现。
(二)研究着眼点:大学教育伦理的发展价值
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涉及伦理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学者从不同角度重点研究了大学教育伦理开展的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等。
1.伦理哲学角度。糜海波认为,教育伦理之应然是现实社会的一种价值表达。道德规范本身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教育伦理之应然在形式上表现为社会对教育者行为的伦理规定和道德要求,实质上这种教育道德具有善恶评价的属性,是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是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对教育者的一种价值期待。它作为教育者行为的“指挥棒”和“调节器”,引导着教育者不断趋于社会设定的价值体系。同时,他还认为,教育伦理之应然是教育人伦关系的本质要求。教育人伦关系在本质上体现为教育者是伦理行为的主体,受教育者是道德价值主体,教育者必须以人格影响人格,教育伦理表达的是一定教育主体对一定教育活动关系和人们教育行为的一种优化要求[9]。另外,有学者认为,教育伦理是教育主体自觉的实践理性。教育伦理并非主观臆断,而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道德经验,是经过历史实践检验的为教育活动开展所必须的道德真理,它既是教育主体自觉选择的一种价值意识,更是主体自觉把握教育活动方向的一种实践精神。
2.教育发展角度。蔡辰梅、刘刚等认为,大学教育伦理发展主要基于教育本身发展的属性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其一,教育既需要一种内部的充满道德色彩的目标和氛围,同时也能外部性地实现对社会的道德影响力,因此,教育的发展应然地具有伦理属性;教育通过对人的精神影响使人更好地在社会活动中获得存在的意义,获得存在价值,因此,教育的发展如何获得更多的理性和方向感,需要伦理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其二,在教育的发展历史中,知识和经济都曾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维度,然而仅有知识和经济是不够的,大学也是人类精神的圣殿;因此,伦理的力量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世界和人类和谐发展所必不可少的[10]。
3.和谐社会角度。曹和修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大学教育伦理的发展价值重大。其一,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现代化教育必须以真律教、依法治教、以善律教,要以“真、善、美”的道德标准来引导当今的学校教育。其二,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追求的和谐教育应该具有道德上的先进性、正当性,因此现代教育的制度、思想、活动方式都要合乎先进的道德规范。其三,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教育走向法制化和科学化的客观要求。科学、法律和伦理是教育的三种基本规范力量,三者相互联系。教育伦理是保障教育科学良好社会形象和内部声誉的重要力量[5]。
4.生态环境角度。郭明维、何喜刚认为,大学与教育、科学研究有着不解之缘,科技的发展需要大学重新审视教育伦理问题。他们认为开展大学教育伦理是促进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处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使得生物学和医学遵循社会道德和伦理的有力指挥,是保证物质循环和减少人类文明消极后果的有效途径[11]。李英华、翦英红等认为,环境保护需要全民环境意识觉醒,只有当我们出于伦理原则和道德观念而保护环境的时候,环保事业才能走向深入和持久。当前的紧迫任务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让人们能在环境问题上以“德行之知”武装自我,而该任务则无可非议地落在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高等教育身上。并且,大学生将成为明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他们的环境素质将直接影响其步入社会的环境行为,因此,开展大学教育伦理从生态和环境角度来看意义十分重大[12]。
(三)研究聚焦点:大学教育伦理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伦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笔者对中国知网中检索到的2000―2012年期间有关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见图2),发现我国大学教育伦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伦理、学习伦理、科研伦理、管理伦理等方面,其中学者们对教学伦理和科研伦理中问题的研究较为丰富。
图2大学教育伦理问题分类归纳聚焦点之一: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面临的问题
1.我国大学教育教学伦理问题。邹之坤、李洋认为,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越来越高,但是,当前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仍然存在偏差。首先,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能力有待加强。“重视业务水平,轻视思想道德”,“重科研,轻教学”,“育人责任感缺失”等现象普遍存在。其次,教育腐败问题层出不穷,高校在教学过程和管理中存在“学与钱”、“学与权”的交易。随着物欲的膨胀,一些教师不再恪守职业道德,不再甘愿寂寞清贫而陷入教育腐败泥潭[13]。
刘红英认为,教与学的伦理关系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其核心就是教育权威问题。但是,中国教育权威处于一种转型期的失序状态,表现为传统式的教育权威失败、现实的教育权威失范和理想的教育权威失落。传统教育权威失败,是指儒家式的教育模式在当今社会失去了教育权威的作用;现实的教育权威失范是指用教条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的方式树立起来的教育权威与教育民主化的现代社会进程处于一种矛盾冲突的状态;理想的教育权威失落是指主流的理想沾染了短视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弊端[14]。
王黎祥、王恩华认为,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出现了一系列教学伦理失范问题。滥用教学自由,教师责任失范,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大学考试随意性较大;师生关系异化,互相指责、互相攻击、互为利益,尊师重教、和谐的师生关系受到破坏;教学评价道德失范,评价机制不科学、不完善,教学评价问题很多[15]。
2.我国大学教育学习伦理问题。学者们主要从教师学习伦理和学生学习伦理分析我国大学教育学习伦理出现的问题。邹之坤、李洋认为,一部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首先,他们在价值观念上较为迷茫。重真才实学与重功利、重物质享受与重道德、讲究实用与追求理想、重个人发展与重团体协作等矛盾突出,部分意志不坚定者难免会在社会与个人、奉献与功利的取向中偏向后者。其次,急功近利对学生影响日渐深入,勤俭、诚信被轻视,一些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送礼、作弊等现象突出。最后,人际关系出现功利色彩,学生把师生友谊、同学关系看作当干部、入党、评优的捷径[13]。
王宝国认为,当代中国大学教师应当具备自我保全、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的素养。自我保全,是指在一定环境中为了履行一定责任必须拥有的体能素质和技艺素质;自我发展,是指教师能够自主培育和扩展知识体系,渴求知识更新,崇尚和追求真理;自我创造,是指大学教师应当孜孜不倦地奋斗,树立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职业形象[16]。目前,我国许多大学教师并不完全具备这些素养,教师疲于学习、怠于创造,不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等问题成为大学教育学习伦理发展的一大瓶颈。
闫建霞认为,在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社会,大学已经不再是与世隔绝、潜心于学问研究的“象牙塔”,而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的运转,部分大学教师未能实现自我超越,实现自身的学术价值,“专业化”意识淡薄,对学习伦理轻视,进而影响了整个大学教育伦理的发展[17]。
3.我国大学教育科研伦理问题。曾天山认为,科研不端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伪造、篡改数据;第二,剽窃,剽窃他人的数据或者文字而未给予说明;第三,个人偏见,表现为研究者对其研究进行扭曲或者撒谎;第四,侵犯被试的身心健康和利益[18]。郭明维、何喜刚认为,当前科研伦理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第一,环境意识淡薄,重视科技忽视环境的现象依然严重,特别是在理工类高等院校。第二,大学教育科研伦理与社会道德伦理分裂,例如医学科研中的克隆技术等,这些技术必须要考虑社会伦理道德,不能只顾科研利益。第三,科研伦理忽视人的感受,即生产的技术产品引起人的厌恶[11]。
4.我国大学教育管理伦理问题。金保华认为,过于推崇以物为基础的理性管理范式,而淡化了以人为基石的人本管理范式,使得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出现了大量的伦理价值缺失和道德失范的状况。第一,人道之残缺,主要表现为对人权的漠视和对自由的困束。对人权的漠视,一方面指学生的人权受到学校、老师的漠视,另一方面指教师的人权受到行政部门、学校、家长的侵犯。另外,许多教育管理者认为规范与管理是约束人的,把管理与人的自由对立,使教育管理束缚人的自由发展。第二,民主之遮蔽,主要表现为教育行政决策民主缺失、教职工民主管理缺失、学术民主缺失等,这就使得一些高校缺乏民主自由的气氛。第三,公平之戕害,宏观方面表现为教育机会不平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等,例如区域招生的不平等;微观方面主要表现为教职工管理不公平、学生管理不公平。第四,公益之褪隐,这主要表现在教育产业化,即把学校演化为“创收”的“企业”,视学生、家长为“致富”的对象[19]。
聚焦点之二: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成因
肖文认为,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师德建设面临一系列问题。经济市场化、价值多元化发展以及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下的功利主义冲击,使师德面临挑战。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意识形态斗争更复杂,引发的矛盾冲突为教育伦理带来挑战[20]。宋润霞、曾伦武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认为教育伦理问题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冲击产生的社会普遍浮躁心理:教师社会期待与自我实现的反差导致浮躁追利;学术政治化、官僚化导致方向迷失;不合理的考评机制与自律缺失助长学术不端;心理干预机制的缺失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自我道德要求的隐性放弃[21]。
李菲认为,大学教育伦理问题产生是由于大众化进程中教学变化带来的挑战。其一,教学规模扩大带来挑战。学生数量增加使教学工作变得繁重,许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从而忽视了教学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其二,教学目标改变带来挑战。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旨在培养精英人才即掌握高深知识并崇尚知识“真理性”的人。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由“求真”转向“求用”。职业取向逐渐凸显,谋职所需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因,知识素养的提高已退居其次。其三,教学角色转变带来的挑战。教师以传授高深知识为目标,因此教师成为高深知识的权威者或代言人。进入大众化阶段,教师的学术活动从追求知识的认识价值转向追求知识的实用价值,知识的圣洁性开始弱化,教师的角色出现“去圣化”[22]。
劳凯声认为,我国教育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源自几种观念在教育领域的渗透:第一,市场竞争,即引入市场机制,取代或部分取代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为基础的传统公立学校的运行机制。第二,学校自主,即在政府与公立学校之间重新进行权力的配置,赋予学校以办学的自利,使学校能够进行市场竞争。第三,法人化管理,即建立公立学校的法人制度,借鉴工商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学校内部组织机构改革。第四,经济效益,即强调“投入―产出”和“成本―效益”原则,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取代线性的国家财政预算制度。第五,成本分担,即通过学习者付费,把价格机制引入到公立学校的教育服务中来,缓和政府的财政负担。第六,教育服务,即强调服务意识,把教育服务的接受者视为消费者或“顾客”,赋予他们选择和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23]。
(四)研究落脚点:大学教育伦理建设的目标及对策
所谓教育伦理建设的目标,一些学者认为即教育伦理的价值。李春秋提到,教育的价值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教育对社会存在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二是教育对人的生存和自身发展的满足[24]。刘云林、糜海波认为,教育伦理的价值目标根本上在于使教育本身的原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使人类对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使人的生命本质在教育中及其在教育影响后得以真正展开和提升[25]。因而,提升教育者的德行及完善教育者的德行就构成教育伦理的两大价值取向[26]。蔡辰梅、刘刚等认为,自由和责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伦理目标。第一,自由包括过程的自由和结果的自由,包括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生在大学各方面的选择自由等。第二,责任包括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大学的学术责任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播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另一方面是对知识以及科学技术本身的道德意义进行自觉的反思并承担相应责任。社会责任主要指大学承担和发挥的特殊社会影响力,指大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能够以自身的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民主和公平[10]。
对于我国大学教育伦理建设的对策,郅庭瑾将教育管理制度伦理化和教育管理伦理制度化相结合,教育管理制度伦理化要求教育管理制度要合论理性、合道德性,教育管理中任何制度选择都应体现正义、公平、公正等基本的伦理价值。教育管理伦理制度化,则是把一定的伦理原则或道德标准转化为明确、具体的道德要求,并制定成为教育管理中的刚性规则制度,强制相关的成员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27]。李菲从大众化进程角度提出,教育者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并坚定人道主义与理性的教学伦理精神。第二,树立教书育人的职业观、职业性向与学术旨趣相结合的教学观和平等互学的师生观。第三,践行敬业、尽责和关爱的道德规范[22]。
蔡辰梅认为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努力:首先,需要大学文化的重建。要超越官本位文化,超越对权力的过度迷恋,超越功利主义,超越对金钱的一味贪求。其次,需要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关大学的制度应当内含对人的尊重,对学术内在逻辑和规律的尊重。最后,需要教师知识分子意识的觉醒。大学社会责任的担当最终要通过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意识的觉醒。教师应当更加自觉地承担起对知识和社会发展的特殊使命[10]。曹和修从和谐社会角度提出了几点对策:第一,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伦理建设。第二,加强对伦理基础的研究,确立教育伦理建设的科学和价值基础。第三,树立教育崇善观念,形成和完善教育伦理规范体系。第四,在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同时,重视教育整体道德状况的改善,努力创建教育制度伦理。第五,努力提高教育系统的道德实践能力[5]。
二、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研究的不足
大学教育伦理作为大学教育的一种规范力量,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学术界重点分析了大学教育伦理的基本内涵、研究对象、现状以及大学教育伦理建设的深刻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我国大学教育伦理建设的目标和实现策略。但是在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疏忽了不同问题之间的均衡研究。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章主要集中在教育伦理内涵及研究对象、研究意义、问题及成因、对策等方面,大学教育伦理的重构、对教育伦理腐败的监管、教育主体关系伦理等方面的研究并不丰富。并且研究针对性不强,许多文献都是关于教育伦理或者高校教师道德的,例如,樊浩、田海平编著的《教育伦理》,钱焕琦的《教育伦理学》,宋润霞、曾伦武的《伦理视角下研究型大学师德失范的归因与师德建设》等。直接检索大学教育伦理,得到的相关内容并不多。
第二,相对模糊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在大部分有关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文献中,普遍分析了我国大学教育伦理现状及其问题,尽管我国主导文化相同,但是各地区的差异明显,因此大学教育伦理面临的问题也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在大学教育伦理改革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国外大学教育伦理建设经验的深入借鉴。美日等作为经济和科技发展强国,在大学教育伦理建设方面均有各自独特的方法和风格。不能因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忽略对西方国家教育伦理建设经验的借鉴,我们应该多对外国的教育体制、教育伦理进行详细分析,去粗取精,结合中国国情,寻找更适合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伦理理论。
第四,缺乏丰富的实证研究。分析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对大学教育伦理的某些问题与现状更多地停留在描述说明层面,涉及各高校乃至各省市地区的数据相当少,缺乏丰富的实证案例分析,更缺少实证方法研究。进行详细数据调查和分析,不仅能增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更有利于我国大学教育伦理建设方针的制定。三、对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研究的展望(一)今后研究的重点
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笔者分析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认为研究重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继续强化大学教育伦理现状与问题的分析研究,注重均衡。只有深入了解现状并且分析问题,才能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改革与建设的方案。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对大学教育伦理的重构、教育伦理腐败的监管和教育主体关系伦理等方面的研究,要注重研究的均衡性。
第二,进一步加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教育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其研究价值对我国高等教育诸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继续对教育伦理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且结合国外教育伦理理论中的精华部分,改善我国教育伦理中的不足。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大实证研究力度,进行更为丰富的调查实践,并对调查数据认真分析,从而得出更适合我国大学发展的理论依据。
第三,加强区域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具体分析各地区各层次高等院校中的大学教育伦理问题,深入挖掘问题的差异性和普遍性,但要避免同质化研究的严重现象。
第四,不断深化对学习伦理领域的研究。我国大学教育伦理的研究中,缺少对学习伦理的深度研究,这必然会使得学习伦理受到轻视。事实上,大学教育者疲于学习政治理论,缺乏追求创新精神的现象也很普遍。只有加大学习伦理的研究,强调学习伦理的重要性并大力构建科学的学习伦理理论,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今后研究的难点
第一,注重对国外教育伦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这不仅包括对国外教育伦理的价值目标和主导道德的分析以及实践考察,更重要的是寻找外国独特的教育伦理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第二,加强对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多学科及其均衡研究。大学教育伦理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到多个学科,对每一方面问题的研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促进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完善。
第三,注重对各地区大学教育伦理差异的研究。不同地区有各自迥异的经济差异和文化差异,在大学教育伦理建设上也将面临不同问题,这需要研究者对不同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区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便为我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更科学的对策,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大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本陆.教育伦理哲学刍议[J].高教探索,2002(4):18.
[2]陈旭光.教育伦理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3.
[3]钱焕琦,刘云林.中国教育伦理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5.
[4]钱焕琦,王燕.关于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4(5):14.
[5]曹和修.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教育伦理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9(29):7677.
[6]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768.
[7]王正平.教育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0.
[8]彭湃.教育伦理学若干基本问题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58.
[9]糜海波.我国教育伦理建设之应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1214.
[10]蔡辰梅,刘刚,赵长城.论高等教育发展的伦理之维[J].高等教育研究,2011(11):914.
[11]郭明维,何喜刚.为什么要提出大学伦理[J].发展,2005(8):6667.
[12]李英华,翦英红,魏薇,等.环境伦理[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1):1113.
[13]邹之坤,李洋.我国高等教育的伦理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1214.
[14]刘红英.对现代大学教育伦理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4):1820.
[15]王黎祥,王恩华.大学教学责任伦理失范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4):3740.
[16]王宝国.环境・责任・素养――当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责任伦理生成路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148149.
[17]闫建霞.大学教师关系伦理的理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2):4547.
[18]曾天山.高校教育科研中的法律和伦理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7(6):1011.
[19]金保华.论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140160.
[20]肖文.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426.
[21]宋润霞,曾伦武.伦理视角下研究型大学师德失范的归因与师德建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3):7677.
[22]李菲.试论大众化进程中大学教师的教学道德[J].现代教育科学,2012(1):58.
[23]劳凯声.教育体制改革与改革伦理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0.
[24]李春秋.教育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58.
[25]刘云林,糜海波.科学教育伦理的价值预设及其合理性依据[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