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9 10:59:15
导语:在写冬天景色的诗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冬天是漫长的,每个时间段的冬天给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二十四节气中,立冬是冬天的开始。“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被称为“诗仙”的李白,曾写过《立冬》这首诗,字里行间,“小资情调”极为鲜明地显露了出来。立冬之夜,笔墨结冻,也懒得写诗了,于火炉旁,边取暖边温酒驱寒,醉眼蒙中,竟将月光当作了满地雪花。立冬了,这时万物收藏,纷纷规避寒冷,不过,“诗仙”李白,烈酒入肚,丝毫不减挥洒自如的诗歌情调,是不是还在美酒当中,酝酿着三百篇的诗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冬》是写立冬之后不久的江南的:“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我尤爱这首古诗,诗人白居易拿起温暖的笔,道出了冬不只是冷漠和萧瑟,还有美好和生机、安然和恬适,让人在路的尽头有了希望和向往。诗人借景抒感,给人心灵的碰撞和启迪。《早冬》里说,早冬天气虽已冷寒,但仍像春天一样可爱美好,“似春华”三个字,鲜活地赞美了冬天的美景和对冬天的爱意,让人在无尽的遐思中生出暖意来。
冬至是冬天的一个重要节气,它意味着冬天已过去了一半。“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的《小至》让人眼前一亮,不失美好的憧憬。作者写的是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孕育着春天的美好景象。在作者的笔下,冬至是孕育新春的开始,既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情趣,又让人浮想联翩。
冬天最冷的节气是大寒,也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这个最冷的节气在古人笔下也别有一番情趣。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大寒出江陵西门》中写道:“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大寒时节的早上,陆大诗人骑着一匹瘦马出城,虽然太阳无光,风大温低,城外一片苍茫萧条的严冬景象,连动物都很少见,且这时候年关将近,他又身处异乡,但他却没有感到悲凉,心中反而涌起一股山川依旧、悠然陶醉的豪情,这是一种何等境界的人生旷达啊!宋代诗人文同,虽然名气不怎么大,却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和仲蒙夜坐》:“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寒夜漫漫,外面冷风呼啸,屋内寂静凄清。睡不着的时候才知道是茶水的作用,大寒节气,应该喝酒啊!屋里寒冷,砚里的墨都结了冰,灯花堆积了很多也不管它。衣袍虽又破又薄,但只要有书读就行了。这是一幅让人钦佩的寒夜苦读、舍我其谁的画卷,诗人那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精气神让人掩卷难忘!
提起冬天,人们最想念的是雪,因此雪也成了冬天的代名词。古诗词中描写冬日雪景的非常多,也都很有特色。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可谓是一个冷寒的画面,但冬天虽至,却不凄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作,结构至为精巧。虽写江雪,但不直接入题,直到结尾才豁然开朗,“寒江雪”三个字生生地冒出来,让人回味悠远,很是吸引人。它乍看是一目了然的山水画,没有行人和飞鸟,只有一位披蓑戴笠的老翁孤舟垂钓。诗人借此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写出了人生的荒寒静寂。《江雪》画面十分幽冷,意境却十分空旷明净。诗人柳宗元身处逆境,执着而不孤独,坚定而不妥协,孤愤而又向上,宁静而又超脱,这便是冬天里驱走寒意的一篝火。“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唐代祖咏的名作《终南望馀雪》,是一首典型的咏雪诗。这首诗是说,终南山北岭景色秀丽,积雪像是浮在云端。初晴的阳光明亮地照在树梢上,可是长安城今夜会更冷了吧?此诗紧扣主题,咏物寄情。清新明朗,朴实俏丽。“阴”“秀”“浮”“明”“霁”几个字,把这首诗给写活了,将冬日雪景明亮亮地呈现出来,真是一首千古佳作。诗一开始先铺写终南山明亮的颜色,末句却笔锋陡转,裹着浓重的诗意和美感,真实地表达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更能温暖人心和打动人。
提起冬天,还有一种花是绕不过去的,大家也都能猜到,那就是梅花。古诗词当中,赞美梅花的作品甚多,北宋王安石的《梅花》极具代表性。“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笔下,楚楚可人的梅花,不媚俗,不自卑,散发着幽香,在冬天里凌寒开放。这首梅花诗,不加雕饰,语句十分朴素自然,虽简短,却很有味道,让人在清新的文字里,分享到梅花的清香和高洁。写梅花给人深刻记忆的,还有南宋词人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一树报春的红梅缀满琼枝,半开香脸,娇态柔美,宛如美人出浴,新妆初罢,婀娜多姿。李清照的《渔家傲》,温婉地表达了对梅花的欣赏和喜爱,写得真是令人心醉。
9.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人选取了从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雪梅》这首诗写出了梅与雪的特点。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
学情分析: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收获。
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通过初读解字词,熟读知大意,品悟情感的思路推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可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渔舟唱晚》。
学生:搜集三首诗的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
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
1.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
(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
2.多媒体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3.多媒体出示后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
可怜:可爱。
似: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点回答。(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
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
师指点: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
(1)提问: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
(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
(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5.朗读指导。
(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看谁能读出诗的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诗人的情感。
(2)(教师播放动画:诗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诵)此时你们就是那位身着古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诗一首……谁先来展示一下?
(3)有与他不同理解的吗?以你的理解读读吧!全体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
(4)看同学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比试读一读。
(5)听范读。(出示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
(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呈现秋景图,播放古典乐)
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
学生通过学诗,了解了诗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3.体会诗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理解诗句的含义,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
2.谁来说了你对苏轼相关情况的了解。
(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写此诗的背景,教师指点、补充)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
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标出来。
5.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
1.小组汇报。
2.教师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引导,并适时提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有没有体验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结果各不相同的例子?你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想象古诗描绘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师范读)
4.两个同学对读,深入体会。
5.小组接龙练习背诵。
四、小结学法
初读,读准读通;再读,了解大意;三读,理解句意;四读,体会情感;五读,想象情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意,领悟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设计:
雪
梅
白____香
各有长短
取长补短
随着语文综合素养、综合能力被一再强调,近年来不少备考师生产生了一种错误观点,即轻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与学,以为这些知识在考试中所占比重不大,不值得为此付出太多时间和精力。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所在,一切发展层级的能力均源于此,且不说这样的观点对于夯实语文基础有多么大的害处,单从备考来说,轻视语文基础知识也会让同学们在考试中付出惨痛代价。回顾去年各省市中考语文卷中的“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各地命题者对基础知识不但没有轻忽,而且对其地位和作用更为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基础类试题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反映出教育者对这一重要板块做出的积极探索。总体来看,2009年各地基础类试题的特点如下:
一、题型题量均有增加,所占试卷比重加大。
基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特点,而基础知识正是语文工具性的根本所在,各地命题者大多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基础类试题的比重,考查覆盖面广,如字音、字形、词语(成语)含义、标点、修辞、病句、文化常识等均有涉及,体系也相对完整,题型丰富多样。除此以外,不少地区连续数年对卷面书写赋分,也体现了命题者对于考生语文基础的重视。
二、注重联系生活,注重实际运用。
2009年各地试题中字音、字形、书写的考查命题点仍然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规范书写。试题考查的字词一般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而又容易出错的,如“屑”“诣”“谑”等字的正确读音,再如“山清水秀”中的“清”字,“出其不意”中的“其”字,都是字形考查的重点关注对象。
词语、成语的考查,除去对易错字音、字形的考查之外,已不再要求考生简单解释词语或成语,而是结合具体语句或语段考查学生在语境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从考查的内容看,一是考查学生在语境中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二是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能力;三是考查学生判别词语、成语使用的正误,有的还要求改正错误;四是根据释义将正确词语或成语(多为成语)填入原句中。
句子的考查同样注重实际运用。语言材料的选用特别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从题型上说,有的要求判别句子正误,有的要求为句子排序,有的要求运用修改符号直接修改病句,有的要求根据给出的句子进行仿写,更多的是要求考生对贴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材料进行修改,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性。
标点的考查从单纯判别正误发展到要求考生在给定的语言环境里给文字加标点或修改标点,同样体现了重在实践的命题思路。修辞的考查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修辞知识的运用,并大多与对联、仿句、续写等知识能力点的考查结合起来,既体现了综合性,又体现了应用性。
古诗文默写有更多的地区采用了设置情境的方式,要求考生填写符合情境的诗句,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也强调了考生对于诗词名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有的地区采用诗句接龙的形式进行考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趣味性。
三、语段考查显着增多,综合性明显增强。
以往的中考试卷,字形字音、词语、成语、病句、修辞、标点大多分别设题,题目信息含量较少。2008年许多地区的试卷采用了“微型阅读”的形式,将语言基础部分的几个知识点综合在一个语段中考查。试题整合在一个语境中,信息含量加大,综合性也大大加强,避免了零碎散乱;同时,试题材料的时事性、生活性、趣味性均得以凸显,也可更加突出地考查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这是2009年中考基础类试题整体表现出的最大亮点。例如江苏盐城市试题:
四季景色千zī百态,美不胜收。翠绿的春天,小草萌发,百花盛开,美丽的自然勃发出生机与朝气;火红的夏天,娇阳似火,万物生长,热烈的自然绽放出活力和激情;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收获着自豪与荣光;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qióng枝,沉默的自然孕育着希望与梦想。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千zī百态(姿) 玉树qióng枝(琼)
(2)给划线字注音。
绽放(zhan)
材料为描写自然美景的语段,包涵了对字形、字音、书写等三类基础知识的考查,且语言优美,富于感染力,凸显了语文的学科特色,增强了试题对考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
千zī百态(姿) 玉树qióng枝(琼)
(2)给划线字注音。
画意
且读下面这段文字: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这段文字,极有画意,其用色丰富而不失雅洁,深得丹青妙趣。请看作家的用色:芦花之白,桕子之白,红叶之红,乌桕树之黑,草色之赭,草根之绿,青天碧落之青碧。色彩丰富,然而并不凌乱,而是比率适宜、搭配和谐、布局有序。以天空的青碧色为基调,以芦花的白色为背景,以枯草的赭色和草根的绿色为衬托,以红叶的红色和乌桕树的黑色为点染,多种色彩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丰富,但并不艳。作者以“色彩”作为视角,准确地表现了江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色。这种景色与北方雄浑肃穆的景象迥异,也与两广的温暖舒适不同,江南的冬景衰败中蕴藏着春天的生机,静默中潜伏着生命的喧闹。作者通过色彩,准确地表现了江南冬景的地域特色。
当然,这种色彩及构图,并不完全是原生态的,而是经过作家眼睛的过滤与裁剪的,是合乎画意的。这种以色彩来表现景物的写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常见。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王维的名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白居易的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杜甫的诗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于在古典文化浸日久,郁达夫举笔之间便自然地流露出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所以郁达夫的散文,既是现代的,又是古典的。画家刘海粟说:“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这是很有道理的。
诗情
且看以下这段文字:
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
写散文,并不是翻拍生活,而是将生活艺术化。生活是本色的,也是芜杂的,而进入文学之后的生活,必须是有序的,合乎审美要求的。“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清・吴乔《围炉诗话》)和绘画艺术、摄影艺术一样,散文在表现生活的时候当然也是经过了视角选择和素材裁剪,去除了那些芜杂的部分,留下了合乎画意的部分。而取与舍的标准,便是作家的“趣味”。郁达夫热爱江南,他心目中的江南是可爱的、温暖的、有情趣的、风雅的,于是他将江南美丽的一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彼时江南农民的生活未必过得诗情画意,贫穷和饥寒的苦恼恐怕比诗意的悠闲多得多,但进入了文学,他们便成了“画中人”,成了艺术家眼中的风景,漏雨的茅屋也成了风景,昏暗的油灯也成了风景。一切都投射出悠闲的情致,产生了和谐的氛围。
读这段文字,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画家吴冠中的系列作品《江南水乡》。吴先生对江南水景有着浓厚的深情,他笔下的水乡流露出情真意浓的雅致与灵秀。画面简约大方,意境悠远,清丽古朴,耐人寻味,强调了一派和谐而静谧的江南景象,完美地表达了东方审美的内涵和韵致。
趣味
这里面包含了自然风貌的生趣,民俗生活的情趣,文人墨客的雅趣。
《江南的冬景》是文学画廊里的小型画展,它主要展出了三幅图画:第5段可称为“寒郊冬景图”,第7段可称为“微雨寒村图”,第8段可称为“江南雪趣图”。这三段文字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是最值得品读欣赏的段落。三段文字并不是处于同一层面的,也不是同一视角的,而是变化的、深化的。“寒郊图”描绘的是自然的江南,以植物的形与色来表现江南冬天的山川风貌;“微雨图”表现的是生活的江南,是从人文视角观察到的,以市民的生活表现江南的风情世故;“雪趣图”表现的是文化的江南,是从古典诗词、古典文化视角联想到的江南古雅的文化情趣。作者在描绘每一幅图景时,都不忘用人物的活动来点缀画面,景物中因有了人的活动,那原本可爱迷人的景色便有了生活气息,这也是这篇文章与一般写景状物散文的最大不同。三幅画,从自然到生活再到文化,由实入虚,腾挪变化,层层深化。如果说整篇文章娓娓道来如同一条涓涓细流,那么这三幅画便是激起的三朵浪花,姿态各异、风情万种。
关键词:低年级;兴趣;积累;意境;巩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大都是我们儿时的记忆。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这一首首诗歌传承千年,经久不衰。优美的诗歌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丰富的情感。语言精练含蓄,富有节奏和音乐美。这些优秀的诗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在中国古代即有“诗教”一说。“诗教”是幼儿启蒙和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形式。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诗歌是体现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从小就教授孩子一些优秀经典诗歌不仅有益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更能培养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幼年时代记忆的一些知识很难忘却,在成为耄耋老人时还能清晰的记得儿时念过的诗歌童谣,小时读过的歌谣会成为我们一生的记忆,所以从小就将一些经典诗歌教给孩子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将这些古典诗歌教给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呢?
一、明确目的
首先要认清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对他们进行诗歌教学不能和高年级学生用一样的标准来要求,去让他们弄清楚诗中每句话的意思,甚至去掌握诗中某些字的用法。我们要看到,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都比较低,更谈不上有多少知识积累,我对他们的要求是能记住这些诗歌。当然强制记忆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因此可以用一些浅显易懂、贴近儿童的语言讲解诗的含义,帮助他们理解诗意。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记忆。
虽然他们现在还不能完全体会诗的意境,但是随着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会对背过的诗有更深的理解。这就象有些动物的反刍现象,先把草吞下去,等到需要补充养分时,再倒到嘴里来咀嚼。
其次要控制教授的数量,如果每天都教新诗,低年级的学生是无法接受的,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一个星期教一到两首新诗的任务比较适宜,既满足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又能使他们对教授的诗歌更好地记忆和掌握。
当然经常和古典诗歌打交道,无形中就更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在诗中体味祖国文字的优美,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加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精选诗篇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泱泱诗国,历代流传的经典诗篇数以万计,在这些浩如烟海优秀作品中,究竟应选择什么样的诗篇教给低年级学生呢?原则是:“立足大纲,绝句为主,唐宋首选,贴近生活。”新的大纲中为我们推荐了一批优秀诗文。这些诗文无疑是优中选优,但为了增大学生的读诗量,除了让学生掌握大纲中的诗歌外,我还从唐诗和宋诗中选择了一部分家喻户晓、流传甚广的诗歌教给学生。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选诗时以绝句为主,绝句对仗工整、韵律极强,便于记诵。在选诗时还要注意选取学生可以理解其意象的诗,以及意境明晰、贴近生活,甚至是可以编成古诗的诗。这样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如《游子吟》《回乡偶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激趣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最好的钥匙,要使学生学得好、记得牢,首先要调动和激发他们的兴趣。选诗阶段就要考虑到这点,所以在教每首诗前都要找一个激趣点,以此做契机,如《静夜思》是思乡主题,我便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写一个身在外地的人对家乡的思念。《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学生较容易体会。当然诗的类别很多,一些纯景物意境的诗可以将它们按季节划分,在不同的季节教授这些诗,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知。如《清明》可以在春天教,学生一方面了解了清明节,另一方面又从诗中领略到细雨纷纷的清明景致。《小池》放在夏天教比较好,而《山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色在秋天教能使学生有更为深刻的体会,《江雪》则更适合冬天的意境。一些叙事诗可以将其编成故事讲给学生听。如《赠汪伦》是一个挚友送别的故事。《塞下曲》是一个将军打猎的故事。总之要找到每首诗歌的激趣点,这样诗歌就不再深奥和枯燥,拉近了孩子和古典诗歌的距离。虽然不要求他们去理解每句话的具体含义,但通过激趣讲解他们对诗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在相对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比强行记忆效果要好得多。
四、背诵与巩固
诗歌是富有韵律感、音乐感的语言艺术,中国古代的启蒙教育就是“韵语教学”。象《三字经》《百家姓》这些古代启蒙教材,当时的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却可以背得滚瓜烂熟。可见,“韵语”是十分便于记诵的方式。诗歌的韵律极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当然也更容易记忆。
在学生理解诗的大意,对诗产生兴趣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读、背了。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生熟读的同时可以对背诵进行适当的指导。考虑到低年级学生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的特点,可以采取先试背再轮背等方法。将写在黑板上的诗先每句擦去两个字让学生背诵,这样层层推进,直到擦去所有的字。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逐步成功的。在学生还不能熟练背诵时还可以采用师生一对一句、小组分句轮背、男女生轮背等。这种师生互动,同学间合作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使背诵更富有情趣,取得很好的记忆效果。
一星期用一节课的时间指导,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基本上在课内就能熟练背诵教过的诗,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这就需要不断巩固。可以在每节课前准备时间让已经会背的学生带领全班将诗复习几遍。一个星期只学一、两首诗歌,学生很快就能在反复的诵读中记熟这些诗。
“恒”字是做成功任何事的法宝。低年级诗歌教学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坚持“细水长流”,坚持每个星期有新诗,坚持学习新诗与复习旧诗相结合。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通过点点积累,一年下来,学生已经能熟练背诵三十多首诗。如《望庐山瀑布》《咏柳》《枫桥夜泊》等一些千古传唱的佳篇已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更重要的是在班里形成一种人人争当背诗小能手的风气,有的学生已经不再满足老师所教的诗,他们在课后自己寻找喜爱的诗来背诵。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不断地背诵出一些新诗也感到很高兴,对这种教学形式表示了支持,他们主动配合和孩子一起去找新诗来背诵,这些都使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更为高涨。
一、设置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二、精心设计教师的“导”,强调学生的“学”
一节语文课,串讲串问,已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教学的步伐和时展的要求。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则是遵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师的“导”,加强学生的“学”的过程犹为重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了其想象、质疑、发现和创新,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四、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五、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教学中也可以故留空白,意味深长。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
六、及时小结,不断提高
课后小结也是备课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一堂课下来,肯定有可取之处,针对当时备课的初衷,或者在教学的环节中有什么新的情况和问题,课堂中又是怎样灵活机动的,都可以作为课后小结写出来,这对于今后再教这一类型的课文都无疑是一个有利的帮助。例如:在讲《咏鹅》一课时,可在让学生观察图画内容并说一说时,因没有教学挂图,想到学生可能一时还不能体会出诗的优美之处,于是根据学生的描述,我在黑板上画出了美丽的白鹅,学生在惊叹之时,我不失时机的引出了《咏鹅》的诗句,课堂效果可以想象。于是我在写课后小结时写道:有时画出要比讲出强百倍。而接下来的《小书架》一课,我又运用了上一课的方法,画出了小书架,这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上层、中间、下面等词语。
在备课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备课的内容与授课时的学生表现不能一致,所设计的教案往往在课堂中难以发挥其实效性,因此这不仅需要有及时的总结、反思,更多的还有教师的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是课堂的参与者,也是课堂的调控者,更是一堂课的灵魂。
参考文献:
[1]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写好“自然环境”类主题作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游踪为序,移步换景。根据观赏者游览的路线,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景物,是构思写景文章的一种最常见的思路。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先总写一笔,介绍与游览相关的内容,然后按照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走到一处,观察一处,描写一处,最后再总结全文。这样的构思,可以使景物描写有条不紊。
二、定点观察,写出变化。有些景物,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选择一个最佳的观察点进行定点观察,然后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写,写出景物的变化过程。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先总写一笔,然后按照景物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写,这样可以使读者对景物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选点绘景,先实后虚。自然景物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采用选点绘景、先实后虚的写法。即选择一处很有“嚼头”的景点――或是田园风光,或是著名景点,或是四季景色,先对景物进行描写,然后由景生发联想,一实一虚地写,写出景物给自己的启示、感悟或是人类对环境破坏后的深刻反省。
【佳作展台】
立意深刻
再也没有
四川省成都市一考生
人生就是在无数场开幕与闭幕中缓缓行进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无奈地消失殆尽。我们只能去怀想那单纯的、没有杂质的过去!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这是我年幼时和小伙伴们在老屋玩耍时的接头暗号。我们就是靠这个建起了自己的伙伴网。我们在老屋可以结伴玩耍,捉迷藏、过“家家”、比赛跳绳……老屋开阔的场地成了我儿时的乐园。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城市规划的需要,老屋被征用了。就这样,我儿时的“天堂”淹没在了拔地而起的建筑群间。我再也没有“游乐场”了,再也没有了……
老屋的门前有一片不大的竹林,那片小小的竹林承载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小时候,我经常会和姐姐一起去抽竹芯,据村里的老人说,把竹芯拿来泡水喝有润嗓子的功效,尽管时值今日都未去求证其是否属实,但儿时抽取竹芯时的那种小小的成就感,却至今记忆犹新。那片竹林还替我守住了无数的小秘密。当我开心或不开心时,那片竹林都是我倾诉的地方。我将自己的无数心事托付给那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它见证了我成长的心路历程。然而随着老屋的消失,那片竹林也消失了,我心中的悲喜再也无处安放了,我心灵的栖息地再也没有了……
老屋的后面有一处池塘,据爸爸讲,那是我们家赖以谋生的地方,靠出租给别人钓鱼来赚钱养家。后来生意越来越不好了,就仅供观赏了。那处池塘也承载了我许多的回忆。记得池塘里有许多的蝌蚪,每到春天,爷爷总会用一种长长的大大的勺子给我舀一勺蝌蚪,那就是我的宠物了。也因此,我熟谙青蛙进化的全过程。可是,池塘消失了,给我知识启蒙的乐土消失了,再也没有了……
再也没有了,随着老屋的消失,我的童年也匆匆地消逝了……望着眼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小区,比之,我记忆中的老屋破烂不堪得形同“贫民”,但老屋的那份纯净、独一无二、自由自在,又岂是这片小区可以比拟的?我深切怀念我的老屋,怀念那再也没有的老屋……
【技法借鉴】
定格画面,立意深刻。本文立意深刻,小作者以老屋及周围的景物为描写对象,撷取了在老屋游戏、到竹林采竹芯、观赏蝌蚪等几个典型的画面入文,描写了在老屋度过的快乐时光。老屋因为城市规划被征用,那份快乐也一去不返,一种深深的遗憾在字里行间涌动,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社会在发展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有所继承和保留?
描写细腻
告别江南
山东省青岛市一考生
已经两天了,我在烟雨的江南盘桓,触摸江南的灵气。但是今天,我不得不与你告别,我挚爱的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喜欢江南的质朴宁静,蒙蒙水汽间,绿水人家绕。白墙黑瓦的老屋一座连着一座,古朴得宛如唐诗宋词的意境。烟雨蒙蒙中,偶尔有一两个打伞的人从石桥上走过,那半圆的桥洞恰与水中的倒影合成一个完美的整圆,构成一幅唯美的水墨江南画。
江南的水如同绸缎般,清柔得能一眼望到底,没有任何遮拦和悬念。这水该不会是江南女子的衣裳吧?你看,屋舍前,石桥下,田野里,到处都是水的影子。有了水,江南才充满光鲜、灵气;有了水,江南才会成为可人的小家碧玉。悠闲地飘荡在这静静流淌的碧绿的水上,时间的脚步也放慢了,纷杂的心事逐渐淡远,思想和灵魂仿佛被洗涤一新:人生何尝不是一湾清水,浮躁和喧哗,功名与利禄,皆会飘然而去,平平淡淡才是最真。
喜欢江南的院落,江南的院落与北方不同,青砖、碧瓦、白墙、木雕、石刻,高低错落的马头墙、青青光滑的石板路,爬满青藤的院墙、狭窄悠长的小巷,再配上九曲十八弯的水溪、吱呀转动的古老水车、五颜六色飘摇的扎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素描。院落都不大,与北方院落相比,甚至显得有些狭窄,但都一律地干净整洁,渗透着古朴和典雅。细心的主人,将院落的每一处都精心设计过,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不仅如此,听导游说,每个院落还都曾有过一个动听的故事呢。
月落乌啼霜满天,乌篷船仍荡漾在桨声灯影的秦淮河上,静谧的夜里,江南更显得风情万种。桨声、灯影、箫声、流水声,再加上船上人的笑语声,我完全陶醉了。坐在船边,我也学着她们撑起了一把小竹伞,随着船的轻漾,仿佛走进了画里,走进了翰墨飘香的唐诗宋词,舴艋舟驶入藕花深处……
车子渐行渐远,我回望那旖旎的画面慢慢化为天边的黑点,我知道,我不得不与我的江南作别了。三天的时光虽然短暂,但江南的质朴宁静、江南的雾霭朦胧、江南的明丽清纯,早已定格在我的心底,会成为我一生的记忆。
什么时候,我能再来江南?
【技法借鉴】
抓住特征,描写细腻。江南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小作者抓住了江南古朴宁静、风光旖旎的特点,描写了细雨蒙蒙中的石桥,清澈温柔的流水,错落有致、整洁典雅的院落等,写出泛舟秦淮河的感受,语言细腻,化用诗词歌赋,融入款款深情,富有文化气息。阅读本文,让人有仿若画中游的美感。
思路清晰
我眼中的四季
山东省枣庄市一考生
我眼中的四季是五彩缤纷的,是美丽的,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色彩,春天精神抖擞,夏天轻盈浪漫,秋天充实忙碌,冬天凝重深沉。
春姑娘挎着百花篮光临大地,使大地面貌焕然一新。嫩嫩、青青的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小脑袋,嫩黄嫩黄的柳枝抽出芽儿,开始打探春天的消息。盛开的桃花粉红粉红的,让人看了就有说不出的好感。在我的眼中,春季是绿粉相间、生机盎然的,看了就让人有一种精神抖擞的感觉。
夏天的天更蓝了,就像一块被蓝色颜料染蓝的布一样。在这蓝蓝的天空下,一朵又一朵的荷花争相开放,不由得让人想起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我的眼中,夏季是红蓝相间、热情清新的,看了就让人有一种轻盈浪漫的感觉。
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走进果园,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橘子、赤红的柿子,一下子便涌入我的眼帘,葡萄小姐脱去青色的皮袍穿上了紫色的裙裳,香焦也脱去了它墨绿的夹克衫,换上了帅气的黄衬衣……走进菜园,绿油油的青菜、胖乎乎的白菜、红彤彤的胡椒、紫色的茄子、瘦长的丝瓜全都扑进我的眼帘。田野里,此时是稻谷的天下,金灿灿的水稻迎风恣意地铺向远方……在我眼中,秋天是五彩缤纷的,看了就让人有一种充实与忙碌的感觉。
冬天,收藏了所有的颜色,唯独留下白雪与红梅装点世间,银装素裹的世界红梅傲雪绽放,花瓣在枝叶间俯仰生姿,淡雅的清香在空气中荡漾。红白掩映间完美地诠释着冰清玉洁、傲骨铮铮!在我的眼中,冬天最简单,也最内敛,看了就让人感觉到冬天的凝重深沉。
这就是我眼中的四季。
一、梦幻:主题与象征
梦想,是一种诗学。加斯东 ・巴拉什的《梦想的诗学》提出了“梦想的诗学”的概念。他说:“在诗人作出宏伟的发现时,一个诗的形象能够成为一个世界的萌芽,一个呈现于诗人梦想前的想象天地的萌芽。 ”[2]
诗人的想象就是一种梦幻。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是戏剧诗人,他们采用梦幻来写作。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汤显祖写梦,并不是因为他把人世都看成是梦,而是借写梦,抒发他对当时程朱理学和封建礼教的不满。《牡丹亭》的梦情,是在《惊梦》和《寻梦》中表现出来的。梦情化成了梦境。尼采说,每个人在创造梦境方面是完全的艺术家,而梦境的美丽外观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前提 [3]。而弗洛伊德将“想象丰富的作家同大白天做梦的人 ”,把作家的创造同“白昼梦”作比较 [4]。《牡丹亭》中杜丽娘“昼寝”时做的梦,可以视为“白日梦”,柳梦梅是杜丽娘梦情中的理想爱人。而花神则是现实中媒人的化身。在《惊梦》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的幽欢和花神从中“惜玉怜香”的保护,构成了这出戏的戏剧性,或者说是使其“戏剧化”了。
汤显祖的《牡丹亭》,“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曰: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杜丽娘的梦境是现实之境的升华,“梦中之境,何必非真”,梦中的爱人柳梦梅就是她后来超越于生死之上的爱人。他们在梦境中爱得是如此大胆,完全挣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第云理之所以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汤显祖的观在明代社会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然而,杜丽娘之情在当时又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只能以殉情作为归宿。但汤显祖浪漫主义的想象,将杜丽娘之情超乎于生死之上,“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故她能在“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而生。 ”冥间之境只是她梦境的外化而已。汤显祖把杜丽娘的殉情看成是如梦如醉的初醒。可见作者着意的中心是在梦情,和由梦情而生的梦境。《牡丹亭》的魅人之处也在于此。
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从戏剧的题目上就标出了梦的主题。他直接通过忒休斯说出了“疯子、情人和诗人,都是幻想的产儿 ”。而拉山德和赫米娅在戏剧开场不久的对话中就表现了梦的易逝以及和爱情的关系。
拉山德:或者,即使彼此两情悦服,但战争、死亡或疾病却侵害着它,使它像一个声音、一片影子、一段梦、黑夜中的一道闪电那样短促,在一刹那间展现了天堂和地狱,但还来不及说一声“瞧啊”黑暗早已张开口把它吞噬了。光明的事物,总是那样很快地变成了混沌。
赫米娅:既然真心的恋人们永远要受磨折似乎已是一条命运的定律,那么让我们练习着忍耐吧;因为这种磨折,正和忆念、梦幻、叹息和哭泣一样,都是可怜的爱情缺不了的随从者。
在《仲夏夜之梦》中,仙女与精灵都是出现在森林中的,产生了一场森林闹剧,造成两对年轻的男女,即拉山德和赫米娅、狄米特律斯和海伦娜的爱情的错位:拉山德和狄米特律斯同样在恋爱赫米娅,赫米娅的父亲要她嫁给狄米特律斯,但赫米娅爱的却是拉山德。这种错位构成了喜剧的核心。这就使得莎士比亚喜剧具有浓厚的梦幻色彩,这种色彩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体现,最主要的手段是通过仙王的“爱嫩花”所产生的爱情梦幻的汁液,仙后提坦尼娅爱上变成了驴子的织工波顿;还有一个手段就是“戏中戏”,如《仲夏夜之梦》中的手艺人,即由织工、补锅匠和裁缝等扮演演员演出的“戏中戏”,导致全剧产生了梦幻的情境。
二、梦境:空间的情境
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游园惊梦”是以花园作为背景的;在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是森林之梦。中国的园林是城市的山林,而莎士比亚的森林则是自然的森林。
1984年,我在北京观看了张继青的《牡丹亭》,“游园惊梦”中的花园是通过演员的表演表现出来的。之后,我又观看了许多版本的《牡丹亭》及选段,如汪世瑜的《拾画叫画》、王奉梅、张志红和杨的《牡丹亭》等,印象最深的是 2004年在苏州大学观看的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富有意味的是,青春版《牡丹亭》中的一生一旦,俞玖林、沈丰英是由汪世瑜、张继青亲炙。
《牡丹亭》由梦情而化为梦境,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梦的意象。杜丽娘“可谓是有情人耳”。她在“惊梦”以后又去后花园“寻梦”。她吟咏这些景物,其实就是吟咏她失去的梦情,此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她在“游园”的过程中唱道: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然而,她寻来寻去,已寻不着惊梦之情,于是她更为伤怀。她的梦情难诉,于是就让自己在死后葬于梅根之下,永远伴随着她的梦中人。在这里,“游园”看到的景象成为她梦中的意象。
《牡丹亭》最富有美学价值的是由梦情而生的梦境。汤显祖所谓的“因情成梦”是梦情,而“因梦成戏”则是梦境。梦情出自于伤情,又以殉情为指归。梦境介乎于生死之情之间,虚境由此化为梦境。梦境既有别于现实之境的实在,又有别于冥间之境的虚无。它是介乎实与虚之间的“太虚幻境”。杜丽娘是至情女子的形象。这首先表现在她的伤情。伤情者,为情而伤怀也。在《牡丹亭》中,杜丽娘年方二八,正处于少女怀春之时,“闺深佩冷魂销消”“一点幽情动早 ”。她从闺孰之师陈最良学《诗经 ・关雎》篇,不以“后妃贤达”为意,而凭她少女的直觉认出这是一首热烈的恋歌,“为诗章,讲动了情肠”。然而,她一直被幽禁在太守衙门的闺阁里,杜绝了她与任何青年男子接触的可能。于是她感叹道:“关了的雎鸠,何以人不如鸟乎? ”这是一个少女在苦闷的现实中的呼喊,也是明代妇女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写照。她的伤情,伤的不是三月的残春,而是伤瞬即逝去的青春。现实的压抑使她由伤情而化成梦情,杜丽娘隐隐而眠做起梦来。
2015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国际小剧场戏剧节上,由上海戏剧学院演出的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是在树木葱郁的花园中进行,让观众仿佛感觉到这是在森林中发生的故事。
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中,森林是一种原型象征。因为人类就是从森林中出来的。从环境的角度说,狂欢的仪式,最合适产生于森林中。古希腊的酒神祭祀就是产生在森林中。在莎士比亚喜剧中的森林,不像悲剧中的森林,如《麦克白》中的会移动的勃南森林,而是像“古代英国罗宾汉”聚集的场所,如《皆大欢喜》(后来的改编有直接将其改名为《森林中的爱情》);或者是强盗出没但同时又是情人幽会的地方,如《维洛那二绅士》中的“米兰与维洛那之间的森林”。与莎士比亚悲剧中的预言、疯颠、梦魇、预感、异兆、鬼魂、妖异、魔法师等相反,喜剧中充满了仙女、精灵等。
莎士比亚对于森林有着特殊的偏爱,他的故乡就有一片名为亚登的森林。在《皆大欢喜》中的森林,”名义上是在法国,实际上是歇尔乌森林,在那里聚集着一些像‘古代英国罗宾汉’那样的被流放者,而不是罗施(按:即前面所说的托马斯 ・罗奇)笔下的抽象的自然景色。在这里,冬天的气候极端恶劣。但是,正如一切灾难一样,这种恶劣气候被那些意志坚强、生气勃勃的人们的毅力和乐观精神战胜了。这就是喜剧的实质之所在” [5]。全剧分 5幕22场,其中有 16场是在亚登森林中展开的。
在《仲夏夜之梦》中,森林是以一种浪漫的爱情追逐开始的。情人们为了自己的爱情,“情奔”到森林,在“五月节”“以露盥身,采花唱歌”。在这里,森林不仅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象征,一种绿色的象征。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弗莱等人将莎士比亚的喜剧称之为“绿色喜剧”。
三、爱情:神话与仪式
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是爱情的神话与仪式。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死而复生的爱情神话;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是“五月游戏”的爱情仪式。
杜丽娘醒来,发现是一场,抑郁而亡,又死而复生。杜丽娘是“死而复生之神”。需要指出的是,在埃及有奥西里斯,希腊有狄奥尼索斯,在犹太有耶稣,都是死而复生的神,但中国神话中似乎没有死而复生之神或者说再生的神,也没有再生的神话,但有受佛教影响而产生的再生传奇。许祥麟提到,中国戏曲中也有一种“再生”戏剧的系列,如元杂剧《两世姻缘》、明传奇《来生债》《牡丹亭》《目连救母》、清传奇《关》《义犬记》、明传奇《玉环记》、清传奇《鹦鹉洲》、清杂剧《苎萝梦》《大轮转》等 [6]。《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她是女神,而且更重要的是,她是死而复生之女神。这就决定了《牡丹亭》在神话原型上的重大意义。
《仲夏夜之梦》的首演是在 1594年5月2日[7]。其情节来源于“五月节的仪式”(May games)。巴伯尔( C.L.Barber)从民间风俗和节庆仪式的角度来考察莎士比亚的作品,他在《莎士比亚的节日喜剧》(1959)一书中,解释了六部喜剧作品的构成与地方文化的内在联系。“该书第 6章研究《仲夏夜之梦》与中世纪英国盛行‘五月游戏 ’(May Games)在时间、地点、场景和人物活动程式方面的类似性,使这部名剧在民间风情的实地背景中得到了新的理解。 ”[8]也就是说,《仲夏夜之梦》与“五月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在《仲夏夜之梦》中,莎士比亚也有两处提到“五月节”。
《仲夏夜之梦》是一出真正的爱情喜剧。有很多莎学学者认为《仲夏夜之梦》就是为了庆祝贵族的婚礼而创作并演出的。
戏剧一开场,忒休斯对希波吕忒说:“我们的婚期已快临近了,再过四天幸福的日子,新月便将出来。 ”希波吕忒说:“四个白昼很快将变成为黑夜,四个黑夜很快地在梦中消度过去。 ”而剧中真正的爱情却是拉山德和赫米娅、狄米特律斯和海伦娜两对恋人的爱情。忒休斯说:“这两对少年不久便将跟我们一起在神庙中缔结永久的鸳盟。现在清晨快将过去,我们本来准备的行猎只好中止。跟我们一起到雅典去吧;三三成对地,我们将要大张盛宴。 ”也就是说,这位雅典公爵最后用“豪华、夸耀和狂欢来举行我们的婚礼 ”。
从这个意义上说,莎士比亚的喜剧具有仪式性。威尔逊 ・奈特( G.W.Knight)指出,“莎士比亚的戏有的地方演得几乎像宗教仪式一样。即使在他的浪漫喜剧里,也有这方面的明确提示,例如……《仲夏夜之梦》的结尾有舞蹈,有游行,都是一种仪式” [9]。而喜剧最后的婚礼,是一种“生命的仪式”。
总之,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可以在主题象征、梦幻情境和神话仪式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但是他们之间还有更多方面可以进行比较。比如,《牡丹亭》是花神在为杜丽娘和柳梦梅牵线,而杜丽娘梦见柳梦梅就爱上了他,两人在花丛中云雨。《仲夏夜之梦》中是仙王在提泰妮娅在捉弄情人。又比如,前者是传奇(悲喜剧),后者是喜剧。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汤显祖也是“说不尽的”,这才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的真正魅力所在。
注释:
[1]张冲主编.同时代的莎士比亚:语境、互文、多种视域[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加斯东 ・巴什拉.梦想的诗学[M].刘自强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6:2.
[3]尼采.悲剧的诞生[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6:3.
[4]弗洛伊德.诗人同白昼梦的关系[C].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47.
[5]莫罗佐夫.论莎士比亚[M].朱富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28.
[6]许祥麟.中国鬼戏[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211―212. [7]《仲夏夜之梦》是由莎士比亚所属的宫廷大臣剧团,在骚散普顿庄园为托马斯 ・赫尼奇爵士和骚散普顿伯爵夫人婚礼而演出的。E.K.Chambers说:“当然,这个剧本最初是在一个宫廷宴会上演出的。它无疑地是为了一个婚礼,而且很可能是为了一个有伊丽莎白女王参加的婚礼而创作的(E.K.Chambers,Shakespeare:A Surve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merican Branch,New York,p79.)。裘克安说,1692年《仲夏夜为之梦》由著名音乐家亨利 ・佩塞尔改编为歌舞剧《仙后》上演,其中一场还以中国式花园为背景,有“中国人 ”的合唱。“莎士比亚时代的舞台是无幕布、无布景的空台子,有点像颐和园慈禧太后时的舞台。一切时间、地点、景物都是靠莎士比亚的诗句给听众描述的,听众必须自带想象力去看戏。 ”(裘克安.仲夏夜之梦[J].读书.1983.)
1
小学六年级,第一次写考场作文的时候就臆测过,六年以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的。初一的第一节班会课,在讲台上因为不好意思而鬼鬼祟祟地说出自己三年后的目标时,根本没有想过,自己选择的,是怎样的一条路。初中毕业,出于对环游世界的天真向往而擅自决定要上最一流的大学,无意中,就这样注定了未来的时光是怎样度过的。我现在才觉得,原来自己以一种一点都不高雅的缘由,做了一个了不起的决定啊。
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不真切的,没有任何实感的,就像站着说话不腰疼一样,可以面不改色地随随便便就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伟大的设想。像是隔岸观火般地津津乐道着别人的天昏地暗,看得高兴了也罢,难过了也罢,终究是事不关己,他们的失败,他们的荣耀,几顿茶余饭后就消遣得云淡风轻。
我的夏天应该是那样的啊。切开西瓜那一瞬间饱满的清新,弥漫在蒸腾的署气之间任性的懒意,不期而至的狂风暴雨劈头盖脸而干净利落,皮肤上丝丝密密的微薄的冰凉。我理所应当地认为南方的夏天就应该是如此地清爽惬意,那些水深火热的未来由于模糊遥远而变得不可思议。至少至少,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发现,我所选择的未来与我当时那种随意轻松的心情,以及愉快欢腾的夏日,是如此地格格不入。
很久之前,也许是在大量五颜六色的课本中摸爬滚打的时候,也许是急不可待地匆匆翻过某本青春小说的最后几页以证明自己看完了的时候,或者是下课铃总是遥遥无期的某节课忍耐着老师的深情款款的时候,我俗不可耐地幻想过,等有一天,自己的高三结束,也要华丽丽地来一番轰轰烈烈的回忆。
只是我的路根本就不是华丽的,所以也不可能会有热火朝天的生活去纪念。当我尝试回忆起一星半点的与众不同时,总是会得出黯淡干瘪的回音。做过的事,都是些做过了就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的事。走过的时光,因为日复一日的完美重复而变得根本想不起它们之间的不同。只是我在很久以前信口决定自己的道路的时候,就应该知道的。
2
窗户是南北向的,淡绿的窗帘,冬天和夏天早晨的阳光从不同的角度照射进来。走廊的迎春花把纤细却坚硬的枝条一直延伸到楼下的窗台,绿叶沉郁的扁桃开细碎干净的小花,密密匝匝,若隐若现。教室在四楼,离人流和嘈杂都很远。离穿堂而过的微风,很近。每天的课是八节,睡觉的时间是六个小时,学习的时间是十六个小时,每周学习的天数是七天。
刚上高三的时候,为教室的单调与窗外的明媚反差之巨大而吃惊,为自己因为教室楼层高而一整天不下楼而吃惊,为试卷和练习像不耍钱一样堆砌而吃惊,为居然能够花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写几道数学难题而吃惊,为因为总在学习而变得难以回忆的一天又一天而吃惊。只是现在,这些全部变得很平常了。
习惯了黑眼圈,习惯了下课十分钟都可以做一个梦,习惯了早上起床时杀猪般的痛苦,习惯了付出不总是有收获,习惯了时刻为了分数而呼天抢地。当你因为习以为常而温顺地容纳这一切的时候,这就是高三。只有过程,没有分界线。所谓的高三。并不是双脚第一次踏进高三楼时莫名的违和感,不是在陌生的教室上第一堂课时的焕然一新,也不是上一届的学长们两袖生风地离开时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高三只是,未来的许多许多时光,渐渐地随着九月行的风,十一月微凉的雨,十二月温和的阳光,以温润如玉的姿态一点一点侵占,一直到。你能够承受它所有的重量。
早上的课七点三十五开始,而我总是七点之后才极不情愿地起床。洗漱和早餐因为雷打不动的赖床而被一笔带过。他们说过的,说我每天早上狂奔去学校的样子,一定要用“呼啸而过”来形容。只有一次,我在校门口碰见跟我一样因为睡眠不足而在早展无赖的同桌,跟她像往常一样上气不接下气地冲进校园的时候,她软绵绵地问我,我们这样的生活还要过多久啊?只有那个时候的我,曾经,对每天依旧都要无可奈何地在马路上狂奔的明天又明天。感到那么一点绝望。
3
为了忘却的纪念。只是我不想在未来某天不期而遇的忘却之后,变得像伍尔夫笔下的灵魂内核。房子一样空空如也。所以我选择醇下大大小小的墨迹,即使过了+年,二十年,当某个日暖花甜的午后三点再想起,也会记得当时真宴的心意。譬如说,我不希望自己忘记,在高三一年我最现实的梦想是什么。嗯,它们是“我要吃一顿优雅的不狼吞虎咽的早餐”,以及“我想第一个到学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
我喜欢上学第一个路口的右侧马路早晨卖的酸菜糯米饭。我喜欢学校右侧五十米的快餐店里新鲜的油条和冰冻豆浆。我喜欢早上第三节课之前小卖部红豆睐的三明治。与一点都不梦幻的悲惨现实比起来,我怀疑我的高三是依靠无数乌托邦式的瑰丽幻想所支撑起来的。用来风雅的时间太奢侈,我没有。细细品尝一顿早餐的际遇太昂贵,我也没有。我只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水平,和沉浸在纯粹美好向往中的自我陶醉。
我疑心我是极喜欢吃的人,可是其宴,我只是喜欢所有系结在这些词语身上的记忆而已。比如,在说起糯米饭时我会想起高三,说起油条豆浆时我会想起高三。在说起所有美好的词语时想起高三,想起我的那个用一年的苍白与忍耐来等待的高三。
晚上独自骑车回家时日日穿过的那条大道,种满了相思树,很多很多的相思树,在南方小城光鲜的四季中油油翠绿,郁郁葱葱。其实我是体会不到它们的欣欣向荣的,早晨狂奔着飞过的时候没有闲情欣赏。晚上回家的时候它所有的颜色都已经像夏蝉一样蛰伏,隐没在夜灯的晕墨中。我一直觉得夜晚是会让人不自觉地心如止水的,所以我会知道,当一天又一天看着它们整齐地站在深夜中乖巧地垂眉时我就知道,知道它们的生生不息。
那个时候我就想过,总有一天我会回来这里,不是匆忙地经过而是认真地拜访,我一定会仔细而小心地将它们的光华收藏于心。这样长的路没有任何人陪我到底,只有它们见证过我的温凉如水,见证过,一年又一年我是怎样走来,天堑还是通途。
并没有一个确切得可以纪念的开始,只是当我忽然发觉时就已经是这样了:我变成了整个学校每天最后一个离开校园的人。我似乎相当喜欢这种感觉,身边的人越来越少,白日聒噪了一整天的浮热气息在夜晚像被熨斗烫过一般越来越平静。无论是墙壁上指针转动的质感,还是窗外偶尔的微弱蝉鸣,抑或者不远处高一高二的楼咔叽咔叽拉上铁门的声音,都在纯净的夜里得到无限的放大,扩散,扩散,像自言自语的声音一般返回自己的心里。每天晚上十一点二十,关灯,锁门,习惯性地看一眼空无一人的教室,在空荡的楼道里听着自己急促的脚步声,对终于等到最后一个人的门卫伯伯表示抱歉,然后独自骑车回家。像条件反射一样因为熟悉而变得安心。
这样的生活或许就注定了会长有一横一样的面孔,注定了我不会记得它们之间哪一天的不同之处。当别人问起我的高三是怎样的时候,我只是记得,嗯,是这样的,每一天每―天都是这样的。我只是一心一意地这样向前走,路很长很长,可是我没有回头也没有放奔,仅此而已。
清晨无可救药的任性,和其他任何时候都自然而然的理智和固执,我一直都不
知道,哪个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4
九月和十月,一如既往地马不停蹄,一如既往地波澜不惊。耐心地等待自己的座位换到风扇底下,然后日子就在四季常青的景色和渐凉的秋风中过去,像过去的十七年一样过掉这样从很久以前就不再疑心的绿意沉沉的秋天。变化的只有双脚踏在满地的紫荆花瓣上时那种柔软的触感,风卷刮起的木叶,以及越来越沉静的内心。当我不再诧异于自己不知何时练就了随时随地都能睡着的本事的时候,秋天,只有一如既往的绿意而没有任何金黄的秋天,就已经过去了。
不再思考“我真的高三了”这样沉重而愚蠢的问题,连同学说的无伤大雅的冷笑话都觉得好笑得不得了,在自习课时自觉得可怕的安静中会觉得很安心,也会感觉到别人的安心。会不断地有更多的人,神采奕奕地告诉你,我决定了,我要上哪里哪里。他们眼中的光芒让我觉得那就是高三的色彩,像向目葵的根须艰难生长在潮湿的泥土中,硕大的花朵却在明亮的光芒中盛放得金黄。原来我们的高三,始终含有决绝的意味,无论是决绝于无止尽的生长,还是决绝于这一岁花开的粲然。
十一月,继文理分科之后做了又一个艰难的决定,参加自主招生。当时文科校荐北大的名额只有一个,而我因为第二名的尴尬身份与它失之交臂。我曾经试图找很多很多理由来说服自己,去转而选择我可以轻易通过的清华、复旦,以及其他所有光是名字就闪闪发亮的学校。可是最后我放弃了,因为只要一个词,只需要一个词就足够了,就可以战胜所有想要改变和退缩的念头。
因为那是梦想啊,是我的梦想。
强大得足以粉碎我任何虚伪的掩饰,根深蒂固得足以让我决绝地告别过去,然后,去往新生。北大的校园好漂亮啊,那里有生长在记忆中的宽阔柔软的青草地,有层层叠叠矜持曼妙的荷塘,还有穿越千年的罡风,神圣崇高的光芒。当初中生的我用心地在课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每一个字时我记得,当第一次踏上这所重点高中大门口长长的台阶时我记得,当为了多算一道题多写一页练习执著地等到周围的一切都褪尽喧嚣时我记得,成功时记得,失败时也记得。记得自己曾经给过自己的骄傲的承诺,记得自己当时看来不负责任的决定,记得我所选择的漫长艰难的路。
我永远都不会知道,当我们还都在山青水绿的孩提时代,究竟有多少人曾经这样说过,带着稚气以及不明所以,说,我决定了,我要上北大。我只知道,我是有幸一直带着这个梦想走过了十八年的人之一。所以这一次,我也不会退缩。只有我是自己的战士,勇敢的战士,光荣的战士。当很多年以后垂垂老矣的时候还可以骄傲地对别人说,你知道吗,我也有过梦想。而且。我从未放弃。
我一直觉得人就像一本书,当你在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永远不会知道下一行写的是什么。只是当你写过一页又一页,会发现原来曾经的伏笔都像错节的根须一般生长开了明亮的花,于是我的过去与未来光影交织,枝缠叶绕。就像我在跟同学打电话,淅沥哗啦哭了一通之后,最终决定我不会放弃我的北大的时候,也不敢想象,两个月后的自己,真的会通过所有的选拔,站在我在参考书上见了无数次的传说中的校门前。
去北大参加面试,那是我第一次站在冬天的北方里。没有见到我从来没见过的雪,见到了从没见过的。真正的不再是绿树成荫的冬天。被光秃秃的高大枝桠分划得破碎的苍白天空是真实的,沉寂而刺骨的寒冷是真实的,双脚走在结冰后白茫茫的耒名湖上的感觉,也是真实的。只是再想起来的时候,最先记起来的,不是色彩和羊绒都很温暖的围巾,也不是脚踩在枯槁的千树枝上清脆的声响,而是――距离,是我与我的梦想的距离,我从来没觉得它离我这么近过。也许是未名湖面的冰太纯粹和晶莹,也许是行走在书页和自己的记忆中的感觉太不可思议,或者,只是因为双脚踏在它的土地上,就让我觉得,这样长的路,就这么一直走下去的话,总有一天一定能走到的吧。
5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慧伤的海子,你这么长久的沉睡究竟是为了什么?
接下来我的时间因为平淡无奇而无法言说。回到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城市,回到四季如春,回到很蓝很蓝的天空和漫山遍野的桃花,回到密密挨挨的相思树,日子又忠实地还原了我熟悉的轨迹。再想起来的时候,无论是课堂上老师的穿云裂石,平时津津乐道的仨瓜俩枣,还是周末一整天不下教学楼的心满意足,这些全部,都变得很遥远了,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怀疑几乎所有回忆高三的文字都是这样的,百日誓师之后的日子总是被一笔带过。事实是。一百天的日子总是像录像机被按了快进一样迅速溜走,无论是惶恐还是期待,它总是以出乎人意料的速度到来,到来,然后过去。
在那之后。开始习惯早起。花几个小时在清晨微凉的公园里散步,走过小叶紫薇,走过游乐园,走过多年以前自己的童年。
在那之后,时间变得富绰而悠闲,被爽快地挥霍在学日语,练口语,以及从前惜时如金的任何地方。
在那之后,偶尔回到明明是自己最熟悉的校园。看着曾经水深火热的高三楼人去楼空,居然变得像老年人一样长吁短叹,感春伤秋。
最后的最后得到的答案是,我期待了十八年的这个夏天,它与过去十八年中的任何一个夏天,都没有任何不同。同样热烈得飞溅的紫外线,同样饱满剔透的西瓜,同样熟悉清爽的花露水的味道,像超越了季节的阻隔而将时光粘连在一起一样,曾经的每一个夏天。都是这样过去。夏初栽种在花盆里的紫苏,漂亮的枝叶在斗转星移中舒展。从弱小到强大,从纤细到强壮。在台风中细枝被拦腰折断有时,在风霜雨露中默默成长有时。然后总有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它会开放,拥有经过时间的砥砺而变得不再张扬的美丽,像盛开了的淡紫色的梦。只是这不是意外也不是终点,无数个夏天过去了,无数个夏天到来了,一季一季的等待,总会有一树一树的花开。
那其实应该是我从一开始就得到了的答案吧,而我却只有在平静地接过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之后才发觉。
6
我走在布满雏菊的天上,这是西班牙诗人洛尔卡奇异而迷人的诗句。我是圣徒,今天下午我这么想。没有光环也没有翅膀,只有的双脚,虔诚地走在布满雏菊的天上。
我走在布满雏菊的天上。这不是过去。而是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草北留言
站在大学里回味高三的生活,仿佛是笼罩了一层薄暮一般的缥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