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涯规划

时间:2022-07-02 19:55:36

导语:在生涯规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涯规划

第1篇

1.自我探索方面

人-职匹配理论是基于特质因素论而发展的生涯理论,特质因素论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开发了一整套用于发现个人特质的测评工具,包括能力倾向测试、兴趣量表和价值观问卷等多个大类。通常在现有的生涯规划课堂上最常用到的测评包括基于霍兰德兴趣分类理论的自我职业兴趣量表、基于舒伯职业价值观理论的价值观量表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感,除了直接在课堂上使用量表之外,根据这些理论设计的如“兴趣岛幻游”、“价值观拍卖”等课堂活动也被广泛采用。然而,这些活动的最大问题在于,无法要求个体超越自身经历来进行自我判断。如果问一个现代人:“你喜欢吃大象肉吗?”答案一定是:“不知道。”原因很简单,几乎没有现代人吃过大象肉,所以当然不知道是否喜欢。“兴趣岛幻游”中描述的六个度假岛屿和“价值观拍卖”中罗列的类似“取之不尽的银行卡”,对于大部分选课学生来说就是所谓的“大象肉”,完全超越他们的实际经验,也就难以作出类似“好或坏”、“喜欢或不喜欢”、“合适或不合适”的判断。即使测评或课堂活动最后给出了兴趣偏好或价值取向偏好的结果,这个结果对于学生来说也会因为缺乏切身的经验体会而没有实际意义。

2.职业探索方面

现有的课程设计中职业探索主要围绕职业分类理论和职业探索方法展开。这个部分的困境在于:如何在2~4个课时内将浩瀚如海的职业世界完整地展示给学生,即着手点或突破口在何处?以学生所学专业为起点,要求学生在所谓“专业对口”的范围内探索职业世界,是通常的做法。这个思路确实帮助学生找到了突破口,但问题在于:首先,专业和职业的关系不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简单线性关系,而是纵横交错的多重复杂关系,一次活动或几次课显然无法有所深入;其次,不容回避的是,许多学生在高考进行专业选择时经历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性决策,因而对于自己的专业缺乏认同,在这种情况下以“专业对口”为着力点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无用功。

3.自我探索与职业探索的关系

在目前很多高校的课堂上,先讲授自我探索,然后再讲授职业探索,至于自我探索的结果与职业探索的结果之间有何关联,课堂教学并不会有所涉及。这种教学安排的结果将自我探索与职业探索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深入地认识自我和了解职业。自我探索与职业探索在教学中出现“两张皮”的情况,根本原因依然在于课程的设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经验。通常来讲,课程设计的理论取向包括基于学科知识体系的学术理性主义取向、基于学生兴趣与需求的人本主义取向,以及基于社会文化需求的社会重建主义取向等多种。现有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在自我探索与职业探索的模块,遵循的是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以特质因素论和职业分类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基础,根据这部分理论的内在逻辑来组织课堂材料,而忽视了理论与授课对象的经验和需求如何有机结合。

4.职业决策方面

现有课程的职业决策部分主要讲授一种或多种决策理论,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利用一种或多种决策方法进行职业决策,其中涉及的决策方法包括平衡单法、SWOT分析法等。这个过程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帮助学生确定目标。因为任何决策都是针对目标而言的,没有目标而空谈决策,只能使学习停留在理论层面。然而,由于学生在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部分没能通过课程整合自身的经验,在此时要确定生涯目标就比较困难。大部分学生此时的状态是:对自身的生涯规划似乎“知道”了些什么,但到底这些“知道”是否正确,以及有了这些“知道”,生涯目标该如何确定,依然模糊。而要帮助学生确定目标,至少要在课程设计中回答以下几个重要问题:(1)要确定长远目标还是短期目标?如果是长远目标,到底以多长时间为限?(2)是要确定一个目标还是多个目标?如果是确定多个目标,如何厘清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3)确定的目标如何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未来发生改变,是改变目标还是坚持目标?就目前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来看,以上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

二、高校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的解决思路

1.坚持课程形式的生涯教育

生涯教育的困难源于生涯规划具有高度的个性化特征,而课程教育采用的是一对多的基本模式(一个老师面对多个学生),因此必然带来难以满足全部个性化需求的问题。然而,在目前国内职业化的辅导人员缺乏,而大学生人数众多且普遍缺少相关生涯知识的情况下,课程教学无疑在降低成本、解决共性问题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同时,从国外经验来看,以课程的形式促进大学生生涯发展一直为发达国家众多生涯发展专家所重视。从国外课程实施效果来看,生涯规划课程可以促进大学生生涯意识的觉醒,有助于生涯探索和生涯管理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顺利转变。

2.梳理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难以适应现代生涯发展的需求是现有生涯规划课程设计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因此,在对生涯规划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时,首先需要重新梳理生涯规划理论。如前所述,现有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为理论取向,而人-职匹配理论因其简单的线性思维而脱离真实生涯发展的现实状况,所以寻找更适合的理论基础,综合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兴趣与需求以及社会文化需求的多种取向,是解决目前课程设计问题的当务之急。克朗伯兹汲取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精华,提出了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这一理论植根于强化理论和古典行为主义,强调个人的学习经验、社会环境因素及偶然事件在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在克朗伯兹理论的基础上,有专家提出了社会认知生涯理论,进一步将生涯决策的动态过程进行整合,系统性地思考了个人的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学习经验(特别是自我效能感)、结果预期和个人目标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社会影响因素与学习经验,对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及生涯主体的自主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恰好填补了人-职匹配理论的空白,因而更贴合真实生涯的现实状况,对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更具启发性。

3.摆脱课程设计目标模式的束缚

课程设计模式大致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实践模式三种。现有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主要采取目标模式。目标模式课程设计的主要精神在于“目标取向”的理念,一切以课程目标作为选择活动、组织与时间安排等相关设计活动的指向,并据此进一步形成详细明确的目标,转化成学习经验,最后加以评鉴。目标模式的课程设计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单纯利用目标模式进行课程设计,会因为缺少反馈而难以及时发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同时,因为课程组织均围绕目标展开,当课程目标设定有误或课程组织与课程目标存在脱节时,课程设计的整个环节将陷入无功而返的僵局。从目前高校开设的生涯规划课程来看,通过协助学生自我探索、生涯探索、拟订生涯规划和作出生涯决策以促进学生的生涯成熟和潜能开发,是被一致认可的目标。这与《要求》中设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然而,具体到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生涯成熟”、“潜能开发”到何程度?“自我探索”、“生涯探索”如何进行?“生涯规划”、“生涯决策”怎样操作?这些都是目标设定中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时,由问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生涯规划课程真正达到的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了生涯规划的知识,而与设定的促进学生生涯成熟与潜能开发的目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情况,即课程内容并没有到达预设的目标。显然,要弥补目标模式带来的课程设计问题,引入新的设计思路尤为必要。过程模式的课程设计强调的不是教育的内容,而是教育的方式和教育的过程,十分重视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专业思考。实践模式的课程设计根源于文化分析,其基本假定是以个别的学校及其教师作为课程发展的焦点,即“学校本位课程发展”,被学者评价为促进学校真正改变的最有效的方式。强调教育方式和过程、开发学校本位甚至院系本位课程,应该成为生涯规划课程开发的可循之路。

4.强调学生经验的课程设计取向

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设计取向,最大的缺点是忽视学生的经验与兴趣,这在现有生涯规划课程中显现出的弊端尤为突出。从课程目标来看,生涯规划课程应该是一门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训练,还有态度、观念的培养的课程,是集理论、实务和经验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要真正实现目前课程的既定目标,必须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跳出课程内容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介绍的框框,加强对学生经验的研究与引导。据此,围绕生涯规划的核心,课程的内容组织要使用学生身边的材料,以贴近他们的生活;关注学生自身的经验,帮助他们对自身的经验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为学生创造机会,形成属于他们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新经验,拓展自我观察的视角。唯有如此,才能使课程从以教师教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5.加强课程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第2篇

一、生涯规划是有用的

人生规划有用否?这是生涯教育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如果规划并无作用,生涯教育就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其,人生当然是可以规划的。不肯随大流的人,往往都有自己的主意,有自己的人生选择。一个人如果不磨刀也不挑柴源,随便拿把刀随便上座山,当然也可能砍些柴,但效率如何?肯定很低;如果他先把柴刀磨快,把砍柴的地方挑好,再去砍柴,效果就大不一样了。《礼记•中庸》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做事预先有准备就容易成功,没有准备就可能失败。

无论是杨振宁、陈景润,还是郎平、蔡国庆,都是从小规划自己的人生,最终走向辉煌。

2009年10月科学家高锟因发明光纤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高锟童年时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知道世界万物变化的科学家,并为此坚持不懈地努力。他小学六年级时便开始做化学验了,这使他形成了敢于探险和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他在验中,看到蓝色的硫酸铜结晶闪烁着宝石般的光辉,是那么迷人,那么神秘,在年少的高锟看来,这简直就是奇迹,他为之乐此不疲。1966年高锟和一位同事合作的论文《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发表了,那一天被视为光纤通信诞生的日子。高锟因此被人们称为“光纤通信之父”。

任何一张地图都不可能完整地描绘现的城市,但它足以告诉你如何到达你想去的地方。至于有些教师认为自己没有规划,也成功了,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他不一定是有意识规划,却可能无意识规划;另外,如果他真的有意识规划了,焉知其成功不会更大呢?就像吸烟者也有长寿的,然而吸烟者长寿比例比不吸烟者小很多;如果他不吸烟的话,可能会活得更长。好的生涯规划不一定准确,但十分有用。生涯教育主要不是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而是帮助学生完成那个年龄阶段的发展任务。生涯教育给学生一个愿景,使他们能珍惜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二、不确定性不影响规划

确,影响人生的环境因素很多,预测人生很难准确,就像目前科学家不可能预测地震,不可能准确进行天气的中长期预报一样;虽然科学家能够测量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误差不超过1厘米,但明天是否一定下雨,不能100%预报准确。规划并非预测,人们不该问生涯规划能否现,而应该问它是否有用。预测不是生涯教育的目的,生涯教育能帮助我们的是:如何做以及为什么,而不是在哪里或什么时候。

物理学100多年来对随机现象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发现世界是有序和随机的统一体。事情的发展像一枚有正反面的硬币:一面是有序,其中冒出随机性来;另一面就是随机,其中又隐含着有序。

进行生涯规划显然比不规划要好些,在生活和求职方面均如是。改革开放前青少年是“一颗红心党挑选”“做一颗万能的螺丝钉”,中千万中学毕业生及非毕业生都得到农村插队。现在则完全不同,上大学要报学校和专业等志愿,学生可能毕业即失业,也可以自己选择职业。从选择配偶、组织家庭来说,过去要看出身,现在选择的可能性则要大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生涯规划显得越来越必要和重要。

就人的长期行为而言,不可能做到具体预测。1981年4月东德和西德的几个教授在一起闲话国家统一问题,当时国家都分裂好几十年了,大家都认为国家统一是极为遥远的事情,至少在20世纪里是不会发生的。结果谈话后不到十年,柏林墙就在一瞬间轰然倒塌,国家统一了。这正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突变。不确定性是世界,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状态,科学并不能为所有的问题提供完整的答案,但还是比愚昧和迷信好得多。从根本上说,不确定性并不是人类无知的暂时产物,而是人类所具有的认识能力的根本局限。

人们对事物或世界运行原理的认识,至少受到四个不确定因素的限制:

――对所有影响事物的因素认识不充分;

――对这些因素观察的次数不足、精确度不够;

――缺少将所有信息有效整合的适当模型;

――没有足够的能力计算这些模型。

因此,人们在预测某些事件时,有时可以做到非常准确:如日食月食,如人造卫星轨道;有时可以做到比较准确:如选举,如作物产量;有时则很难或根本不能做到准确:如长期天气预报,如地震。虽然很难获得绝对肯定的结果,但通过科学人们可以估计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还可以估计出这个可能性的偏差幅度。而物理的“测不准原理”根本就是科学的道理。当电子的速度确定时,其位置不可能确定;而当电子的位置确定时,则其速度不可能确定。

接受不确定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人们要停止规划和寻找解决方案,而是提醒人们武断推测会阻碍人们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法。而且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接受不确定性的存在还会敦促人们保持开阔的胸襟、开放的心态,激发创造性思维,推动科学进步。

三、生涯规划中重要的三点

期望能产生力量,这早已得到科学的证明。自我现预言是美国社会学家莫顿在揭示人类社会活动的建构特征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意思是说一个本来不的期望、信念或预测,由于它使人们按所想象的情境去行动,结果是最初并非真的预言竟然应验了,变成了真的结果。在青少年阶段进行生涯教育,学生变得有理想、有目标、有策略、有方法,就可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知行合一,真正现自己的自我现预言。

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及早做出正确的选择,就能领先一步。他会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而不总是与自己的弱点战斗。一个人若不想“临歧而哭”,就得想办法拿出个主意来。占卜、算命和扔钢铺、翻扑克牌效果一样不灵,还是要有科学规划。人需要追求理性生活,在生活中讲道理、分真假、辨是非、有秩序,会给自己带来好心情。一个人如果凡事先动脑子掌握根本,然后按规划、法则和规律行动,就容易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他行动先于思考,就只能跟着感觉走,失误和挫折就会不断纠缠着自己。生涯教育帮助中小学生思考与规划先于行动,可以使行动避免盲目,减少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和失误,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学习能力、生活方式和正确态度。生活中许多选择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有得必有失,人真正的悲剧是左顾右盼,最后什么也没干。

尽管如此,生涯规划如果做不好以下几点的话,仍然有可能会面临规划的失败:

――规划目标明确、适宜、系统。这些目标是跳一跳,够得着的;

第3篇

自我分析

个人兴趣爱好比较少,喜欢打乒乓球和篮球。平时喜欢听音乐和看电影。对于自己的性格与家庭环境有关,比较内向,不太善于与别人沟通交流,缺乏自信和勇于 接受挑战的精神。但我自认为是比较开朗的,待人真诚友善,不愿意伤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有理想有原则有责任感总是希望把别人交代的事情做好有较高的进取心。人生格言是天道酬勤。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的也就那么几步。。

大学期间的自我发展规划 (总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做法)

自己在大学四年中努力改变自己幼稚孩子气的性格逐渐变得成熟。积极加强与人沟通

交流的能力,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使自己更加自信。大学短期目标学习成绩保持班级前十名,学院排名前200名。长期目标是考研或出国留学。未来职业目标是希望能进入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部门从事一些研究创造的工作。从现在努力学习,不虚度每一天。

各学年度具体目标

(大一阶段 )逐步适应大学生活,初步了解所学专业,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扩大人际交友的范围。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适当参加一些社团的活动,保持成绩80分以上以便大二分到好的专业,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魄。努力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扩大知识面和深度。

(大二阶段) 集中精力努力学习学好必修以及选修课。制定一些合理的计划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积极向优秀学姐学长讨教成功经验,也应学习社会上比较热门的知识。英语学习做到点滴积累,同时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一次通过英语四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且取得好成绩。不能随波逐流,明确坚定自己的方向,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大三阶段)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就业做准备,注意把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结合,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培养面试技巧。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多参加科技活动和比赛,尽量写一些学术论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做好求职和考研的两手准备。不考虑爱情的事情那是毕业以后的事。

(大四阶段) 参加校内外的活动,认真安排学习时间,抓紧复习考研和英语,争取通过研究生考试和英语六级。若考研失败,应争取积极就业或开始创业。

第4篇

二、法律人给人的刻板印象:孤僻、自负、冷漠、严肃、拘谨、呆板、好辩、逞强、自我意识高涨、缺乏团队精神、富民主意识、具改革热忱。

三、法律人的迷思:一般法律人根本不会去思考自己的兴趣嗜好,不去权衡本身的才华、能力,更不愿意在理想与现实中求取平衡点,满脑子只知道往律师、司法官的死胡同里钻。尽管悲剧一再重演,但也起不了任何警示作用,前仆后继,人人乐此不疲。有位男性法律人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仍无获之际,最后选择跳楼求解脱,自然也就一命呜呼!另有女性法律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考场却一再失意,终至精神异常沦为疗养院之常客。法律人患“考试症候群”的案例,多得不胜枚举!国家人力、物力的浪费,更是叫人心痛!另一种法律人的通病就是“放榜忧郁症”。见人金榜题名,则落寞寡欢,忌妒羡慕参半,立即见贤思齐,奔走於各大补习班间。甚者,立重誓,发愤图强,更甚者断然辞掉工作,闭门思过、悬梁苦读。有工作者则偷上班时间找藉口蒙混,预骑马找马,更上层楼,其实是内外煎熬、四面楚歌、苦不堪言!

智慧的法律人

一、法律人的出现何其多:法律人的思考敏捷、反应机灵、辩才舞碍,做事均具方法及效率。不论是从商、从政,或在财经单位工作,或在学术领域内钻研,或在司法体系中亦有公设辩护人、公证人、观护人、书记官等专业性职务适合担任。然而!不论你选择的是哪一行业,均要做什么像什么,乐在工作中。如此在各种领域内,法律人一样可以出类拔萃、头角峥嵘。

二、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人的一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责任的加重,对自己的生活规划应有所区隔。而法律人更应有此体认才不会被考试的“紧箍咒”所套牢。

1.求实阶段:法律人应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宽广宏伟的气魄。朝多元化的学习,全方位的充实。除了专业学习外,可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团活动扩展人际关系,培养领导统御能力。加强语文进修,增进沟通及表达能力。

2.工作时期:当个快乐的法律人,不要坐这山望那山高。语云:“事无大小只要全力以赴尽心去完成它,就是成功。”所以不论自己担任的是何种职务,都要以惜福、感恩的心情去面对工作。而不要载浮载沉,背负着法律人的十字架,郁郁寡欢。以为考不上律师、司法官即无颜见江东父老,终日垂头丧气,一事无成,虚掷短暂的数十寒暑。

3.退休生涯:法律人完成了人生的阶段性任务后,这时候可以好好的面对自己重新调整生活内容即前进的方向。或犒赏自己云游四海,尽情享受异国风情。或让自己悠哉自在、慵懒恬淡的渡过每个无争的日子。或想发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重返校园,重拾课本,圆一个未完成的博士梦。或要拜师学艺,研习琴、棋、书、画等十八般武艺,做个新潮时髦跟得上时代的十全老人。或有“老当益壮”“当仁人让”的气魄,将毕生的学术精华、人生阅历,好好回馈社会、造福人群、担任志工,从事平民法律服务、社区服务、生命线、张老师等慈善团体工作。

观护人是个法律人吗?

一、观护人究竟是什么人?从观护人多元性的职务内涵来看,当观护人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时,有点像老师;当观护人面对着一群群刁钻、獍诈、令人头痛的个案时,又像是监所的教诲师;当观护人不计名利,不顾安危的亲赴穷乡僻壤,犯罪聚集地时,又具足了传教士或法师的殉道精神;当观护人面对三教九流,各帮派的英雄好汉时,又宛如黑道的教父般,要有恩有威方足以服众。当人们将一批批假释人犯视为毒蛇猛兽时,观护人就要像位技高胆大的驯兽师,将伤害降到最低点。当观护人面对冥顽不灵、如凶神恶煞般毫无悛悔向善的个案时,只好动用撤销假释(缓刑)的上方宝剑。这时又是个伸张正义、公平,维持社会安宁和谐的执法者。当观护人勉励个案就学、辅导就业、安置就养,协助就医时,他的角色扮演,正如社会工作者对社会资源的重分配。更有学者专家将观护人称为“人性的工程师”。将观护工作者喻为司法皇冠上那颗闪亮的宝石。

二、担任观护人十四载如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考取观护人那年我才夜大三年级,与一般法律人一样,对观护工作是既陌生又好奇。我由教育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天使,转为天天面对一个个横眉竖眼、恶贯满盈、前科累累的受保护管束人。这些被社会所唾弃、厌恶、恐惧的问题人物,我却要以爱心、耐心去关怀接纳他们,当时内心的重击不可说不巨大!十四年来我走遍了辖区内的毒窟、妓院、赌场、茶室及一处处个案的落脚地,看尽了人世间最阴暗的死角,倾听着一个比一个悲凉的人生剧本。这份工作固然有其艰辛,窒碍难行的盲点。但是多年来我从工作中观察,从工作中体悟,从工作中学习。我警觉到作奸犯科者,亦有其温柔善良、至情至性、诚挚朴实的人性光辉。触犯刑章者,亦有其苦涩、坎坷、阴暗、无奈的人生际遇。换成你、我,真不知道又会是如何?

孟子曾云:“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礼齐之以德,有耻且格。”工作越久,对人越是有信心,也更坚信这份纯善的助人工作,不论是对个案的前途发展,对社会的富足繁荣,乃至对国家的兴盛衰亡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

第5篇

1.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不强

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普遍较晚,58.67%的学生其职业理想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而且14.54%的大学生尚未形成比较明确的职业理想。[2]《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调查,只有5%的人接受过正规的职业规划服务。这些数据表明,尽管大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可,但是总体来说,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仍然没有在学习期间给予足够和广泛重视。在许多高校,各院系充当生涯规划指导的老师大多由各院辅导员或团委老师兼任,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亟需接受相关专业培训,对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推行只是传统的说教,缺少时效性和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就更难指望。而很多大学生总是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而真正到了毕业的时候,他们面对今后的人生道路却找不到路径,这时才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他们已经殆误了最佳择业时机。

2.大学生自我认识不够,职业目标定位不切合实际

由新浪网、北森测评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2%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的人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只占16%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是什么的人。[3]这说明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缺乏充分了解,不能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智商、情商、能力等个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因而许多高校在为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时,许多同学职业目标定位不切实际,这体现在两个方面:(1)自我评价过高,好高骛远。一些同学在职业定位时表示自己在自己两年之内要做主管,5年后成为部门总理,立志做金领的不在少数。职业目标定位高,可以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但如果目标过高,不切合实际,后果往往会增加自己的挫败感,带来理想与现实间的极大落差。另外许多同学职业目标功利性太强,往往倾向于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收入高、福利好的大企业,很少有人问津西部和农村。(2)我评价过低,目光短浅。有些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做事畏首畏尾,缺乏开放性思维和竞争意识,这些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定位往往偏低,这样不能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

3.生涯规划设计不合理

职业生涯规划过程包括各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缺乏科学的自我评价体系。正确地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全面展开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目前在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方法、标准与步骤等方面尚不能建立在科学和系统的运行机制上。第二,缺乏连续、系统的生涯指导。许多高校只为了就业而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临时性的就业指导,忽视了对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进行长远的生涯发展定位。许多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没有对四年的大学时光做合理的规划,而指导大学生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第三,缺乏个性化的生涯规划。高校由于受资金、师资力量等各方面原因制约,不能对各专业的学生开展不同的生涯规划,更不能对学生个人因材施教,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生涯设计和指导。第四,缺乏评估与反馈机制。整个生涯规划需要在实施中得以检验其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目前大学生生涯规划由于缺少实践,因此缺少对规划各个环节的诊断,难以对规划做出调整与完善。

二、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尽管近几年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辅导工作,但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关于如何让大学生生涯规划辅导工作真正能够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形成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的创新和规范模式,笔者现提出以下策略。

1.培养大学生自我识别和测评定位能力

自我识别与测评定位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性规划方案的前提。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之前,首先应该指导他们进行自我识别,了解自我内在的特质和外部的差异性,有侧重点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路线,量体裁衣。一个量身定做的生涯规划才是最适宜的生涯规划,如果忽略了自我识别和定位,所做的生涯规划很容易中途夭折。其次,要对生涯规划环境进行分析。每个人的人生目标必须符合社会这个大环境前提才能赖以实现,在制定生涯设计时必须清楚地明确社会价值取向,了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自然环境等全面态势,才能在生涯规划中知道“我可以做什么”,才能使自己的设计具有实际意义和可行性。

2、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组织体系

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组织体系是用科学指导思想指导大学生生涯规划,使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一体”是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主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宏观和方向上的策划与指导。“三体”是指学工系列、教务系列、社团系列三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办,主要负责具体策划、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教务系列辅导办主要对生涯规划进行学习引导、案例研究分析、项目开发指导、教材编写等一系列教学研究工作,负责学生生涯规划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学工系列辅导办主要负责对学生生涯规划的制定、实施、反馈评估、修正等一系列执行情况做指导,下面可设立理论研究、素质拓展、实践探索、考核评估等一系列分室,而具体管理模式可采用学校—院系—班级三级管理模式运行。社团系列是指来自社会知名生涯规划师、用人单位、家长评判团等各方代表用自己的历史经验和

社会现实给学生生涯规划提出建设性的参考建议。这样各系列部门相互配合,协调操作,共同推进大学生生涯规划工作的有效和有序进行。

3.培养辅导员成为生涯规划教育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辅导员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业规划、求职就业困惑和问题的最理想人员,这是学生辅导员职责使然,是其在学生学习、就业、成长成才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学生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梦想的启发者和制定生涯规划的参谋者,是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者,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领路者,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心理压力、困惑的疏导者,是学生走上职业生涯路上的铺路者。而综观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结构,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手不齐、机构不健全、分工不合理和专业化水平不高等情况,具有专业知识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学生对生涯规划的需要日益增长,这就对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的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高校加强辅导员职业生涯教育培训与指导,由辅导员负责大学生生涯全过程教育,是一个会收到良好效果的举措。

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迈向成功的十分重要的一步,它为大学生大学四年和整个人生指明了前进的航标。学校和学生自身都应树立生涯规划的意识,高校应把此项工作作为高校教育与管理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所遇到的问题,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共同探索,不断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冀学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吴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3]刘善球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第6篇

[关键词]高中;生涯规划;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64-01

在中学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国在中学阶段开展了生涯规划教育,但是,多数中学生缺乏对生涯规划的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对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产生了阻力。笔者结合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体会,谈一谈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一、认为生涯规划没有必要

谈到未来,不少高中生有这样的误区:高中只要用功读书,考个高分,上了好大学,好工作就会水到渠成。所以,生涯规划没有必要。智联招聘网调查显示,高达52%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另一个专业”。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调查显示,30%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与所学专业完全无关的职业,就业过程相当痛苦。对于高中生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并不仅仅是高考,还有一个意义更加长远的课题――如何规划人生、规划未来。学生生涯发展应该有计划,有目的,不能盲从。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应该做到未雨绸缪,让学生生涯发展更顺利,更科学。做好生涯规划能够发掘个人潜能,增强个人实力,提高应对竞争的能力,提升成功的机会,能引导学生走出盲目,扬长避短,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不但需要,而且必要。

二、认为学习任务重,没时间规划

有一项数据统计表明,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60岁,那么留给这个人做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有效时间只有8年又285天。所以,划开始得越晚,剩下的有效时间就越少。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还要迎接高考,本来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做生涯规划,而且,随着高考的临近,学习节奏的加快,也许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真正能进行规划的学生少之又少。现在,很多学生学习无目标,发展无方向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少规划,如果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了解外部环境,他们就能看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的差距,学习和发展也会更科学,更有动力。所以,不论对哪个年级的学生来说,都要抽出时间进行规划,生涯规划教育刻不容缓。有的学校已经开展了生涯规划指导课,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三、认为高三做规划就可以了,高一高二没必要

如果等高三再做生涯规划,时间太紧张,而且也会太功利。目标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如果能早做生涯规划,让学生早点了解自己和社会,找到差距,就可以在高一高二进行弥补和调整,如果高三再做,就算看到了差距,也为时已晚。

四、认为做了抉择之后,绝对不能改变

部分学生认为既然做出了抉择,选择了目标就不能改变,否则一定会被别人看不起。其实做出抉择不是一次性的,目标也不是不可改变的。世界在变化,每个人也都在变化,有时候,我们需要对目标做出小的调整,有时候,甚至需要对目标进行大的改变。随着社会、个人的变化,年龄的增长,我们需要在行动中不断进行评估与调整。

五、认为一定要马上做决定

很多学生认为不马上决定是犹豫、不成熟的表现,别人都明确了目标,只有自己没定下来,所以应该立即做决定。暂时没法做决定是正常的,有时候个别学生对自己和外部环境的分析仍然不到位,所以没法做出决定,与个人是否犹豫不决无关。只要做到知己知彼,充实和提高自己,到达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做出最好的选择。

六、认为兴趣和特长是万能的

有的学生认为只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就一定能成功。生涯规划需要参考兴趣和特长,但是,完全参照这两点进行规划是盲目的,完全根据兴趣和特长来进行生涯规划不一定能成功,制定规划需要考虑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能力、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七、认为高中阶段进行生涯规划就可以了,以后没有必要

第7篇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

运用: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教学重点】1、职业的涵义和职业的特点

2、职业生涯的特点

3、理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1、职业与职业生涯的关系

2、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章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第一节

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导入

故事分析:话说有两兄弟,他们一起住在一幢八十层的公寓楼里。一天,他们一起出去郊外爬山。傍晚时分,等他们爬山回来,回到公寓楼的时候,发现一件事:大厦停电了!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很不巧,这两兄弟是住在大厦的顶楼。那么,顶楼是几楼呢?那就更加不巧了,顶楼是八十楼。很恐怖吧。虽然两兄弟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但看来,也是别无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到了二十楼的时候,他们觉得累了。

于是弟弟提议说:“哥哥,行李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我们先上去,等大厦恢复电力,我们再坐电梯下来拿吧。”哥哥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好啊。弟弟,你真聪明呀。

”于是,他们就把行李放在二十楼,继续往上爬。卸下了沉重了包袱之后,两个人觉得轻松多了。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好景不常,到了四十楼,两人又觉得累了。想到只爬了一半,往上一看,竟然还有四十楼要爬。两人就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停电公告,才会落到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六十楼。

到了六十楼,两人筋疲力尽,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哥哥对弟弟说:“算了,只剩下最后二十楼,我们就不要再吵了。”于是,他们一路无言,安静地继续往上爬。终于,八十楼到了。到了家门口,哥哥长吁一口气,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弟弟,拿钥匙来!”弟弟说:“有没有搞错?钥匙不是在你那里吗???”。。。。。。

好,大家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正确,钥匙还留在二十楼的登山包里!

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在反映我们的人生。二十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压力,不停地功课、考试、升学,就好像是背着一个很重的登山包,加上自己也不够成熟有能力,所以走得很辛苦。二十岁以后,从学校毕业出来,踏上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好像是卸下沉重的包袱。所以说,从二十岁到四十岁,是一生中最愉快的二十年。

到了四十岁,人到中年,发现青春早已逝去,但又有很多遗憾,于是开始埋怨,骂老板不识货,怪家人不体恤,埋怨政府,埋怨国家,埋怨社会。。。就这样在抱怨遗憾中又过了二十年。

到了六十岁,发现人生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再埋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走完自己的最后岁月。到了生命的尽头,突然想起:好像有什么忘记了。是什么呢?是你的钥匙,你的KEY,你人生的关键。你把你的理想、抱负、关键都留在二十岁,没有完成。

想一想,是不是也要等到四十年之后,六十年之后才来追悔?我们想一想,我们最在意的是什么?想一想,希望将来的自己和现在有些什么不同?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来不让这个遗憾发生呢?那么,我们要做什么呢???

对,我们要做好我们的职业生涯设计。

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

『授新课

一、职业与职业生涯

(一)、职业与民生之本

1、职业的涵义: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既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贡献的舞台,也是人们谋生——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手段。

2、职业的内涵(有四个要点):(举例说明,重难点)

(1)稳定的收入。从事职业活动是有报酬的劳动,有稳定的收入是职业区别于其他劳动的主要特征。

(2)要承担相应责任。

(3)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进行自我完善的途径。

(4)是个人与社会相互连接的纽带。

(二)、职业生涯与人生

--------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业准备阶段、从业阶段,从业回顾阶段。

1、

从业准备阶段

-------可以细分为职业认知、职业试探、职业选择、职前准备四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交融的阶段。

2、

从业阶段

--------是人生的主要阶段。职业与人生的关系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是人们通过职业活动满足多种需要,其满足的程度反映出职业生涯发展的程度;

(2)

人的职业活动,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提升、不断发展的过程。

3、从业回顾阶段。

二、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

(一)、职业生涯的含义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历程,即一个人一生职业、职位的变迁及职业理想的实现过程。

(二)、职业生涯的特点:(举例说明,重难点)

1,发展性

2阶段性

3整合性

4终生性

5独特性

6互动性

(三)、职业生涯的规划的重要性:

1、帮助我们目标明确的发展自己

2、帮助我们扬长补短的发展自己“扬长”即发现、培养、发挥自己的长处,“补短”即认识、发现自己的的短处,“补短”要重视时机、重视实用。

三、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1、专业定向后初次就业

2、必须面对就业难的现状

3、必须把个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

4、引导自己形成学习的动力和终生学习的理念。

--------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是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为终生发展打好基础的规划。

5、指导自己就业和创业首次就业是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

-------懂得“现先就业、后择业”可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形成创业意识。

(至此2课时)

第二节

职业理想的作用

『导入P17页的故事中发现了什么?

『授新课

一、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1、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

(1)职业理想的特点:1社会性

2时代性

3发展性

4个体差异性

(2)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

2、作为奋斗动力的职业理想

(1)职业理想是人在职业活动中,追求工作、事业发展的动力来源。

(2)立志是规划职业生涯的起点,反映一个人的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就和大小。

二、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有明确职业理想的高素质劳动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2、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重难点)

1、务实的规划才能把理想变成现实,

(1)要做的是根据这一理想制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务实,具有鲜明的个性,符合个人实际

(2)目标明确,阶段要清晰,措施要具体

2

规划的过程是提高自己的过程。

四、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并进行点评

(至此2课时)

【教学总结】本章通过对职业和职业生涯含义的介绍,以及中专生为什么要了解职业和职业生涯,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的作用,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打下了基础。

【教学作业】做一份规划:我的人生理想

【教学建议】从学校就业办找一些成功学子的事例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略

第二章

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立足本人实际,把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热爱专业,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职业群和相关行业,了解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和自己的个性特点。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理解“兴趣能培养、性格能调适、能力能提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运用:分析所学专业应达到的职业资格标准,分析本人发展条件,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要;体验个性调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挖掘自己与职业要求相符的长处,找到存在的差距。

【教学重点】1、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

2、兴趣和性格的培养

3、家庭经济状况与职业生涯的发展

【教学难点】1、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况的改善

3、职业生涯的发展的各项联系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6课时

第1课

发展职业生涯要从所学专业起步

『导入P26页的故事中发现了什么?

『授新课

一、

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1、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

(1)

专业设置,其特点是明显的技术性和职业性,往往与社会上一定的职业群相对应。

(2)

在分类上从宽到窄有三级:专业大类、专业、专门化。

(3)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每个专业都对应着某个职业群。

2、

中职生面对的两类职业群

(1)适合中职生横向发展的职业群:主要体现为首次就业时择业面的拓展或今后可能转岗的职业

(2)适合中职生纵向发展的职业群:适合中职生纵向发展的职业群主要体现为技术等级和职务的提升,是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潜在的岗位。首先要学好学校开展的各类课程;其次要努力提升自生素质,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最后是每个人对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到

“走一步,看

两步,想三步”。

二、

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

(一)、职业素质的含义: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在一定的心理和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

一种基本品质。

(二)、具体方面(重难点,事例分析)

1思想道德素质:

(1)、含义: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是从业者在思想政治上的信仰或信念以及道德上的修养等。是职业素质的灵魂,对于其他素质起统领作用。

(2)、职业道德素质的重点是敬业、诚信。衡量一个人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主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2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从业者对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知识等人类文化成果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表现在强烈的求知欲。

3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在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表现出来的状况和水平。专业素质是职业素质构成中的重点

4

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是指从业者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和个性心理品质的状态和水平,具体表现为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

职业素质是一个统一整体。其中思想道德是灵魂,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重点,身体心理素质指载体。由这些素质构成的职业素质,在职业活动中集中表现为从业者具有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生涯发展

1、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1)、职业资格证书能证明持证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对中职生就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证”是求职就业的“入场券”,“证”是具有实力、能胜任岗位的标志,“取证”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手段。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不但能扩大择业面,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能大大提高择业过程中的主动性,使自己具备第一岗位任职能力,又具备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

2、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

学历文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年限、所具有的文化程度或者学业程度的证明,由教育部门颁发。职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3、与中职生就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有三大系列以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和公务员职业资格证书。

4、职业资格证书的选择

第一,中职生应该在理清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基础上,了解适合自己横向发展的职业群中各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

第二,对所选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做进一步了解,并以此为据设计出职业生涯的具体阶段。第三,了解所选职业纵向发展的途径,找出所选职业对于职务晋升的要求,了解为晋升应该做那些准备。

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1、中职生能成才:人才观是对人才本质及发展成才规律的基本观点。

2、各行各业里人才辈出: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为“三百六十行行出状元”。

(至此2课时)

第2课

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导入08级网络2班学习委员被安徽棋社录取,聘为教练的事件进行分析讨论

『授新课

一、兴趣及其培养

1、兴趣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一个人对工作的兴趣与其成就大小密切相关,对工作不感兴趣,在工作中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对

工作的有兴趣,在工作中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

2、职业兴趣:

------依据兴趣与职业的关系,把的人兴趣划分为十类

(1)喜欢同工具、器具或数字等事物打交道的人

(2)喜欢与人打交道

(3)喜欢有规律的工作

(4)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5)喜欢从大局着眼

(6)喜欢研究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的人

(7)喜欢分析、推理、测试之类的活动

(8)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喜欢挑战和创新的人

(9)喜欢运用一定的技术、操纵制造产品或完成其他任务的人

(10)喜欢制作能看的见摸的着的产品

3、兴趣需要培养:

------不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就认为自己不感兴趣,是不少初入学的中职生的心态。人们对某种职业往往需要有一个了解、喜欢、热爱、沉醉和奉献的过程。

(1)、是多搜集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有关信息,关注他们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多参与职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取得成功的快乐;多了解本行业成功人士的事迹,通过真人真事感悟这一职业的乐趣。

(2)、学好专业课。在次,要拓展自己的兴趣范围。

二、性格及其调适(重难点)

1、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1)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待客观事物和社会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一个人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和与其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2)性格的分类

----性格分为外向型、内向型、中间型三类。

1)

外向型的特征主要有活动性、灵活性、开放性、现实性、适应性、显示性等。这类的人多为开朗的乐天派,为人处事灵活多变、热情好客,能较好的适应外界变化,善于与人打交道。然而,他们有时做事马虎、松散,容易急躁。工作内容变化较大的职业。

2)

内向型的人主要特征有安全性、规律性、伦理性、计划性、慎密性、克制性等。有时处事犹豫不绝,迟迟不见行动。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是内向型人的长处能够较好的处理工作内容相国定的工作。

3)

中间型

2职业性格:

(1)

定义:职业性格是人们在长期特定职业生活中所形成的与职业相联系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

作用:不同类型的职业对从业者性格的要求各不相同,而不同性格类型的适合的职业也各不相同。

3、

性格可以调适:

----性格存在可塑性。专业定向不等于职业定向。

三、

能力及其提高

1、

能力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看,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直接影响人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2、职业能力:

(1)分类:从范围角度上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从发展水平角度可分为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心理学还把能力分为显能和潜能。

(2)职业能力的定义:

-----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动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构成。

(3)专业能力的定义:

-----指从也业者对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水平的,强调应用性、针对性。

(4)、方法能力的定义:

-----指从业者对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掌握、选择和应用水平,强调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性

(5)、社会能力的定义:

-----指从业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是时适应社会和融入的水平、程度,强调适应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能力可以提高(举例说明)

四、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调整

1、形形的职业价值取向

(1)职业价值取向的含义:

----是人民谋取一份职业的社会行为目的,决定人的就业方向和行为,影响人在职业活动中的态度,是人在从业过程中的驱动力

(2)13种职业价值取向

2、从实际出发调整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

(1)、错误的价值取向产生的原因:1)脱离本人实际

2)脱离环境

(2)、价值取向的分类:1)维持并提高物质生活的需要

2)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

3)是承担社会义务的需要

五、个人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及其改善(重难点)

1、正确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

(1)要敢于面对现实,能正视自己

(2)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1)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2)中职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两类,一类是面向职业群的,另一类是针对某一职业的。

(3)职业道德要求在“做事”中“做人”,它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

(4)习惯是一种定型的行为,是长期积累的、反复强化的产物,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习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自发性,既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即“习惯成自然”。

(5)目的是使职业生涯规划符合本人的实践

(至此2课时)

第3课

发展职业生涯要善于把握机遇

『导入P59水上种蔬菜的农民事件进行分析讨论

『授新课

一、家庭状况变化与职业生涯发展

------家庭状况不是一层不变的,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应考虑变化的因素

二、区域经济发展动向与职业生涯发展

1、家乡及周边地区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我们在这里长大,最熟悉这里,人际关系也集中在这里,人际关系也集中在这里。利用家园的优势来发展自己,往往事半功倍。

2、关注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的特点;

(2)

本地经济与其他区域经济的比较

三、行业发展动向与职业生涯发展(重难点)

1、

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行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机会,个人发展促进行业发展。

2、

关注行业发展的动向。

1)是本行业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

2)是本行业产生的新职业、新岗位;

3)是本是行业与相关行业之间的动态关系;

4)是国家、地方和外资对本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投资动向。

-----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提供的,机会一方面需要人敏锐的发现和捕捉,另一方面需要人通过努力去创造。

(至此2课时)

【教学总结】本章通过对专业和专业群的介绍,让学生明白我们就业的面是非常广泛的,但要想在就业中取胜,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并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适当调整自己的性格,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

【教学作业】做一份调查:经济危机下的就业分析

讨论:素质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的必要性

【教学建议】参观学校的就业招牌会,进行现场分析讲解,加强学生的理性认识。

【板书设计】略

第三章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和制定发展措施的要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敬业乐群、积极进取的作用。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成。理解发展目标与发展条件的关系,理解近期目标和发展措施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形成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实事求是的观念,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是最好的目标”的发展理念,形成脚踏实地实现发展目标的态度。

运用:根据本人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定发展措施。

【教学重点】1、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构成

2、阶段目标的特点

3、制定发展措施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选择

2、阶段目标的制定要领

3、发展措施的制定要领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6课时

第一课

确定发展目标

『导入P66页的故事中发现了什么?

『授新课

一、职业发展目标的构成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分长远目标和和阶段目标。

----确定长远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环节,分析发展条件是确立长远目标的准备工作,构件发展台阶、制定发展措施是为实现长远目标服务的。

----阶段目标搭建是否合理,既是长远目标能实现的必要前提,也是衡量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优劣的重要指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将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以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激励人们努力奋斗,并积极去创造条件实现目标。

二、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必须符合发展条件

职业生涯发展条件有外部、内部两类。

1、外部条件主要指本人可能有的发展机遇,即家庭状况、区域经济特点和行业发展动向。2、内部条件主要指自信和现实的个性特点、学习状况、行为习惯及其变化趋势。

3、不同的目标,对从业者的智能,个性等方面的要求不同,与个人发展不同,与个人所处的环境关系密切,所以发展目标必须符合实际。

4、自我剖析,既要立足现实,看清“现在的我”,更要着眼发展,看到“将来的我”要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并发扬光大。

三、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选择(重难点)

1、预测:是设想各种方案并进行可能性的评价,估计其可能产生的结果

2、衡量:即考虑事物的轻重得失衡量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可行性,即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对设定的发展目标进行考量,结合自身实际,综合各种因素,遵循一定原则,确定最适合自己、最具可行性的目标方案。

(1)了解发展目标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衡量本人现实条件与之匹配的程度。

(2)了解发展目标对从业者可能有的回报,衡量本人价值取向得到满足的程度。

(3)了解发展目标对为部环境的要求,衡量本人可能有的发展机遇与之相符的程度。

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才可能合理地对发展那目标做出选择

3比较

比较目标优劣即“比一比”,四在衡量所得结果的基础上,读各备选方案。通过预测、衡量、比较三步的决策和分析,可能做出的决定有两种:终结性决定和调整性决定。

(至此2课时)

第2课

构建发展阶梯

『导入P73页的故事中发现了什么?

『授新课

一、阶段目标的特点及设计思路

1、阶段目标的特点与要素(重难点)

(1)阶段目标的特点

阶段目标有三个特点:1)是必须“跳一跳”,为之付出努力,不是轻而易举能达到;

2)是“够得到”,可望又可及,不脱离自身条件,不脱离社会现实;3)是“很具体”,能让自己明确,为实现这个目标到底需要从那几个方面做出那些具体的努力

(2)、阶段目标“四要素”

一是“什么”,二是“何时”,三是“内涵”,四是“机遇”。

2、阶段目标设计要领与思路

(1)设计阶段目标的要领

第一,在分段数量上

第二,在表现形式上

第三,在分段方法上

(2)“到计时”的设计思路

1)理清长远目标对从业者的要求

2)以差距为依据“搭台阶”

3)注明每个“台阶”对从业者的要求。

4)理清个“台阶”的衔接。

5)设定达到目标的标准。

二、近期目标的重要性和制定要领

1、近期目标是做重要的阶段目标

----近期目标是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目标,是职业生涯发展中第一指向明确,并

2、近期目标的制定要领

第一、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

第二,内涵充分,能激励斗志。

第三,指向明确,有年级特点。

三、围绕近期目标补充发展条件

1、分析的目标有两个:1)是进一步挖掘自己的优势,强化自己的自信心;

2)是明确自己与近期目标存在的差距,为制定“补短”的发展措施打基础。首先,了解“现在的我”,其次,预测“明天的我”。通过了解“现在的我”,预测“明天的我”,细致、深刻、全面地了解自己,是提高职业生涯设计可行性的基础。其核心是要找准优势,找出差距。

(至此2课时)

第3课

制定发展的措施

『导入P82页的故事中发现了什么?

『授新课

一、制定发展的重要性

------要实现目标,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具体办法。措施即针对实际情况为现实目标而采取的处理办法。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措施应切实、明确,有可行性,并在行动中落实,否则,规划只能是一纸空文。

二、措施的要素以及制定要领

1、措施的三要素:任务(含方法)、标准和时间。时间包括两方面:一是目标完成期限,二是落实措施的时间进度。

2、措施的三个制定要领:职业生涯发展措施的制定要领有三点,即措施必须是具体的、可行的、针对性强的。“具体”强调措施的内容要实在,清晰明确;“可行”强调措施要符合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强”则强调措施不但之间指向目标。而且指向本人与目标的差距。

3、制定措施的思路

(1)、近细远粗的思路

第一阶段的目标的措施要更具体,第二阶段之后发展措施,则可以“模糊”一些。

(2)、针对“三个方面”的思路一是为近期目标上午实现服务;二是为第二阶段的发展做铺垫;三是为长远目标的实现打基础。

(3)、“弥补差距”的思路

第一阶段措施的制定,不仅以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目的,更要强调弥补自身条件与目标实现之间的差距。

三、落实近期目标的措施要有计划

1、措施必须去落实,否则目标永远无法实现。对于实现近期目标的措施。更要有实施执行计划。

2、编排执行计划可以采用从年开始,向月、周、日细化的方法。年度计划可概括,月、周、日计划要详细。内容应按轻重缓急排序。年计划是月、周、日计划的基础,将每件措施按月份写明开始和完成时间。

3、措施落实最终要落实到每天的安排上。

(至此2课时)

【教学总结】本章通过对职业生涯目标的构成和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需要具有的条件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阶段发展的目标和措施,以及在实现目标中需要做到的要求,为同学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定了一个方法。

【教学作业】做一份一年级落实发展措施的计划

讨论:各自的实现近期目标的措施,听听别人,想想自己。

【教学建议】参观学校的就业招牌会,进行现场分析讲解,加强学生的理性认识。

【板书设计】略

期中考试2课时,至此共18课时(后面两章主要讲解就业)

第四单元、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创业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初步掌握求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做好就业、创业的准备。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就业形势和有关创业的政策,理解角色转换的重要性;理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及其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理解就业、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创业意识,形成关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能力的态度,确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

运用:修改、完善发展目标和发展台阶,针对自己与“职业人”和创业者素质的差距,制订提高措施,践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行为,尝试求职的基本方法,编制模拟创业计划书。

【教学重点】1、首次就业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起点。

2、要正视就业难的现实,珍惜首次就业的机会,丰富自己的从业经验

3、创业应做好的准备方面

【教学难点】1、角色转化的四个重点

2、求职的技巧

3、创业者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

讲授法

情景模拟再现法

【教学课时】6课时

第1课

正确认识就业

『导入选择你理想中的职业是(

)?

A.当然是工作轻松一点儿,工资多一点,下班早一点儿的单位最好了

B.工资不是我所考虑的首要问题,我更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发展自己的地方。

C.我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能找个工作挣钱吃饭就得了。

就以上选择题进行分析,导入新课,什么是就业?

『授新课

一、首次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

1、首次就业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它将带来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是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经历和起点。

2、没有首次就业,就不可能有从业阅历,不可能对职业有真正的感悟,不可能真正的实现人生角色的转换。

3、首次就业的目标要务实,只有抓眼前现实的需求,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求职愿望。

二、就业形势与择业(重难点)

1、必须正视就业难

-------调整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从低端就业起步,从低层岗位作起,不应梦想通过一次就业就谋取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2、先就业、再择业

(1)、首次就业时,择业期望值不宜过高。当就业目标与现实需求之间发生矛盾时,不妨先改变一下目标,争取及时就业。

(2)、再次就业者提高就业质量、调整发展方向的好机会。

一方面已经在从业实践中对职业活动有了真实的体验,能发现吱声更多潜质,对发展方向有更理性的认识;

另一方面首次就业保障了生存,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筛选、比较,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下一个阶段目标或调整自己发展规划。

三、分析四种人才观所带来的就业结果

人才——人材——人踩——人裁

(至此2课时)

第2课

做好就业准备

『导入分析案例,一个学生在寝室偷了同学的一部价值800元的手机和一位工人偷了同事500元钱,结果是否一样?

导入新课职业的人和学校人所承担的责任不一样。

『授新课

一、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1、“学校人”和“职业人”的区别

------“学校人”“职业人”在社会上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其权利、义务、规范都存在极大差异。

(1)、“学校人”通过努力学习获取今后能在爱社会上生存、发展的能力,主要扮演着获取的角色;

(2)、“职业人”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为他人服务,为社会贡献,并获得报酬,主要扮演负责、付出角色。

2、角色转换的四个重点(重难点)

角色转换通过两步完成。第一步是在学生时代做好转换的心理准备,第二步是在首次就业后,结合岗位特点,在从十实践中锻炼能力,以下四方面的转换是角色转换的重点,我们应该特别重视:

(1)、第一,成长责任导向的转变。

--------“学校人”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一个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一个过程;“职业人”

以特定的身份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依靠自己的本领去为社会服务,完成社会分工中应尽职责。承担角色责任是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角色转换的基础。

(2)、第二,个性导向向团队导向的转变。(举例)

(3)、第三,思维导向向、行为导向转变。

--------“学校人”的学习活动以思维为主,主要特点是“想”。“职业人”的职业活动以行为为主,主要特点是“做”行为不许出错,是对职业人的基本要求。

(4)、第四,智力导向向品德导向转变。

-------“学校人”以学习为主,“职业人”以职业为主,企业效益的提高,更多是依靠员工之间的精诚合作。

二、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1、职业生涯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

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即社会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在中对社会的适应性,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社会能力包括交往和沟通、合作、自我控制、推销自我、抗挫折、谈判、组织和执行等多方面能力。

2、中职生社会能力提高途径

(1)在学习中训练:在校期间,我们应当积极、主动的完成这个转化。

(2)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平时注意穿衣服得体,训练自己的言行举止,争取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三、掌握求职的基本方法(难点)

1、讲究求职技巧

(1)、收集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主要用于择业决策和求职两个阶段。低年级时,应注重搜集所学专业对应行业以及职业群的信息。高年级时,应注重搜集具体用人单位信息。

(2)、掌握面视技巧:

--------面视时要注重行为举止,掌握谈话技巧。推测对方心理,展现自我优势。谈话时要口齿清晰,语言流利,语气平和,语言要含蓄、机智、幽默,注意听者的反应。

(3)、善于推销自己:

--------要根据对方需要推销自己。要扬长避短的推销自己。要多渠道的推销自己。

2、在日常生活中为求职者做好准备

-------掌握求职技巧,收集就业信息,善于推销自己

3、求职过程在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第一,要正视现实和自我,从实践出发,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第二,要敢于竞争,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

第三,要不怕挫折,遇到挫折后采取积极的态度分析失败的原因。

(至此2课时)

第3课

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

『导入分析案例:新华企业总经理—吴俊宝的创业历史

『授新课

一、创业的重要意义

1、创业时职业生涯发展的飞跃

(1)定义:创业是由个人若干联合创办企业并掌握所有权。

(2)理论:创业时创立基业、创办事业,通过开拓性思维、创造性劳动建功向新高峰的标志。

(3)创业过程是锻炼、提升自我的过程,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过程。

2、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创业是就业的积极方式,是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财政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创业鼓励竞争,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第二,创业往往伴随着创新,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人才开发和技术创新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第三,创业能带动就业

二、创业者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1、创业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重难点)

------想创业、敢创业,是创业成功的必要前提。

(1)、独立、自主的心理素质

--------体现:自主抉择,即在选择人生道路、创业目标时、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自主行为,即在行动上很少受他人影响和支配,能按自己主张将决策贯彻到底;行为独创,即能够开拓创新,不因循守旧、步人后尘。

(2)善于交流、合作的心理素质

(3)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拼搏的心理素质

(4)克服盲目冲动的心理素质

(5)坚持不懈、不屈不饶、顽强努力的心理素质

(6)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适应性强的心理素质

2、创业者应具备的能力

(!)、专业能力主要表现为:所创办企业中主要岗位的从业能力,接受和理解与所办企业经营方向有关新技术的能力、把环保、能源、质量、安全、经济、劳动等知识和法律、法规运用于行业实际能力。

(2)、方法能力主要表现为:信息接受和筛选能力、迁移能力、迁移和创新能力、申办企业的能力、确定企业布局能力、发现和使用人才的能力、理财和融资的能力、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评估和驾驭风险的能力

(3)、社会能力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谈判和推销能力、企业形象策划能力、何谓做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三、中职生创业优势

1、中职生接受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的职业教育,专业定向明确、具体,学习的课程,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实践性,强调操作。

2、职业教育强调能力本位,中职生不但学习内容针对性强,而且熟悉相应行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要求。

3、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实训实习等活动以及工学交替的形式,为中职生更广泛地了解企业运作、经营创造条件。

4、中职生有务实的创业观念。

5、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调适心理,训练能力,为创业做好准备。

四、

在校期间的创业准备-----“先就业”、“后创业”

1、调适心理、提高能力

2、学习经营、懂得融资

(1)、融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行为与过程

(2)、合作出资,要明确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合作者的出资额、出资方式以及各自承担的责任,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盈利。

3、构思项目、编织网络

(1)构思创业项目

第一,从自己的专长出发,经营熟悉的项目

------创业项目应有利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要对项目所在行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第二,从市场需要出发,经营有商机的项目。

------创业项目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要有相应的顾客群,从服务对象的需求要考虑,要“适销对路”。

第三,从自身能力出发,经营里所能及的项目。

(2)编织人际网络

1)广泛有效的社会关系是自主创业的保障。

2)建立人际网络是训练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能力等社会的过程。

(至此2课时)

【教学总结】本章通过对什么是就业,初次就业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的介绍,让学生理解并接受要实现初次顺利就业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和就业心理,能正视就业局面,把握就业的机遇,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发展规划。

【教学作业】做一份就业技能培训计划

采访:上一届参加过就业的同学,做一份访谈录

【教学建议】在介绍就业技能时,可根据班级情况,做一个现场模拟招聘活动

【板书设计】略

第五单元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与评价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和调整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明确在校学习与终身学习、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条件变化,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科学管理与适时调整。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职业演变的影响。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评价的必要性,理解终身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形成科学管理、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培养成功者的心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努力追求职业理想的实现。

运用:掌握管理、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方法,认真践行发展措施,学会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

【教学重点】1、职业生涯规划各项措施的执行和检验。

2、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3、评价职业生涯发展的要素

【教学难点】1、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2、如何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6课时

第1课

管理规划、夯实终身发展的基础

『导入分析案例:P116装饰美丽的天使——小丁成功的案例

启迪:在校学习,不仅要学知识、学技术,更要全面提高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养成学习习惯,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授新课

一、认真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措施(重点)

1、依靠集体的力量规范自己的行为

------

集体是许多人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个成员之间不仅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活动,而且彼此之间联系密切,具有明确的组织任务。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1)、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对规划的实行、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2)、“实行”是指学生时展规划的落实;

(3)、“组织”是指以各种具体行动来推进规划的实施;

(4)、“指挥”是指按规划部署执行进度,并及时激励自己,强化必胜的信念;

(5)、“协调”是指处理好与同学之间、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

(6)、“控制”是指掌握自己的时间,监督自己的活动,制约和矫正自己的行为。

二、定期检查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实效

1、勤于自我检查

(1)、定期自我检查规划落实的情况,是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重要手段。

------主要检查两方面:是否按计划好的时间进度执行,环节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解决;是否按期完成计划,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需要完善和提高。

(2)、自我检查可以综合周计划、月计划展开。

------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有效形式,是形成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重要途径,是追求职业生涯成功的必要保证。

2、善于请人督促

三、珍惜在校生活、奠定发展基础

1、职业演变需要有发展基础

(1)职业总是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不断地分化和演变,新职业、新技术、新工艺不断诞生,老职业、老技术、老工艺不断消亡。

(2)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校期间就养成自学的好习惯,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强化时间观念,才能打好发展基础

---------

制定一个落实措施计划,能防止自己浪费时间。

(至此2课时)

第2课

调整规划、适应发展条件变化

『导入讨论:如果你的头发很脏,决定明天洗头。可到了第二天,你发现停水了。你会怎么办?

启迪:计划赶不上变化,再好的职业生涯设计也要随时关注外部条件的变化,因为变化会给从业者带来困难,也会带来机遇。

『授新课

一、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重点)

1、

应对外部条件变化的需要

(1)、发展目标的现实,需要发展条件的保证。在外部条件变化导致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甚至调整近期目标和发展措施,甚至调整长远目标。

(2)、规划必须有稳定性,一确定的目标和措施约束自己的行为。

2、

适应自身素质变化的需要

-------

随着人生发展到不同阶段,我们应经常分析追求的目标及其价值,分析面临的变化。

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时机

1、毕业前夕的调整

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对就业市场了解不够;

第二、是环境和本人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第三、是自己还没完成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换

2、从业初期的调整

(1)、

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另一个最佳时期,是工作3~5年时。初入岗位的第一年,除非特殊机遇,一般不要轻易调换工作。

(2)、主要原因有四个:

第一、是初次择业时,难以找到义愤适合自己的职业,就业市场供求变化为自己择业提供了可能;

第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自己确实不合适现在的工作,很难按照现在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调整自己;

第三、是有了从业经历,对是和会,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职业价值观有所调整,对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有了新年的追求,

第四、是发展外部条件有了重大变化。

三、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重难点)

1、自我条件重新剖析和发展机遇重新评估

(1)自我条件重新剖析

第一、重新剖析是在总结职业活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第二,重新剖析是在有了新的发展目标,或者对原定规划已有调整意向的前提下进行的

(2)发展机遇重新评估

--------

自我条件重新剖析和发展机遇重新评估,是在爱原有发展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方法个材料都有基础,真对性强,投入的精力会比初次分析少得多。

2、发展目标修正和措施修订

(1)职业生涯目标修正

1)对职业生涯目标的修正,更侧重于目标的价值取向修正。

2)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是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2)职业发展措施修订

------反省原规划中发展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回顾原规划中发展措施的落实情况,有利于新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至此2课时)

第3课

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导入分析案例P130页“他的规划适合吗?——小陈的故事

启迪:对成功的理解因人而异,职业生涯规划是用来规划自己、鞭策自己的,符合自身发展条件,能真正促进发展的规划,才是有用的规划。

『授新课

一、评价职业生涯成功的不同价值取向

1、

不同的人对职业生涯成功的理解不同

(1)、不同的人对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不同。

(2)、共同的那就是职业生涯的成功,能让人产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能促进个人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潜能的挖掘。

2、你追求哪类职业生涯成功

-------

对在职业生涯成功重心的不同追求,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个人能力、动机、需要、价值观和态度等因素相互作用和整合的结果。、

二、评价职业生涯发展的要素(重点)

1、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的角度判断

-------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评价,必须综合考虑个人、家庭、企业、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而这几方面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评价标准有差异。按照人际关系范围,可以把职业生涯发展的评价标准分为自我评价、家庭评价、企业评价四类。

2、要经得住历史检验

------职业生涯的成功,不但意味着个人才能的发挥,而且必须为推进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因此,我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要认真思考自己为职业生涯成功所做的努力,是否经得起检验。

三、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1、评价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和依据

(1)、

评价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衡量、评价规划的价值,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对自我发展的激励服务。

(2)、具体操作时,应从两方面把握

第一,现实性,第二,激励性。

2、

评价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形式(难点)

(1)、评价方法

第一,按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过程,即按发展条件、发展台阶、发展措施四个环节的顺序,审视各环节的现实性、激励性。

第二,重点检查近期目标与发展条件的匹配程度,以及近期目标的成功概率和实现近期目标措施的可行性。

(2)、评价形式

------对职业生涯规划做出评价,主要有自我评价、集体评价和教师评价三种形式。其中自我评价是评价职业生涯规划基础,集体评价是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保证。教师评价是再次修订职业生涯规划导向。

(至此2课时)

【教学总结】本章通过为什么要对职业生涯进行调整,职业生涯调整的必要性和方法的介绍。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我们应学会使用评价要素去合理的分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

【教学作业】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电子版和文字版)字数不少于1200字

【教学建议】找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案例,让学生做一份自己的规划,同时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第8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学业规划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而职业规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也认识到职业规划开始得越早越有利,同时大学阶段是职业目标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规划的含义

1.职业生涯规划。所谓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职业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为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2.学业规划。学业规划是指求学者对与其职业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具体来讲,是指学生对其自身特点和社会未来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而确定学习的总体目标和阶段人生目标,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业发展计划的过程。换言之,就是学生通过解决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样学等问题,以确保自身能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职业道路。

二、女大学生在求职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在今天大学里女生和男生的比例已趋于接近,但在求职择业上,女生则面临更多的困难。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既有社会的,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1.社会的原因。全球化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女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和发展,不愿意接受女大学生。保护女大学生择业权利的政策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如“不得以性别为由”在执行的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人和单位可以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规避这一约束而把女大学生拒之门外,这也会加剧女大学生在不公平竞争秩序下的不平等就业。

2.女大学生自身因素。传统的性别观念仍在潜移默化地制约着当代女大学生的发展。导致许多女大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良就业心态。⑴从心理上看,不少女大学生存在诸如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怀疑自身的能力,缺乏自主自立能力和竞争意识。⑵从择业观念看,一些女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只向往大城市,大企业,追求高薪水,高待遇,不愿到基层,到需要人才的地方建功立业。⑶从自身素质看,部分女大学生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只是把上大学看作是为将来嫁个好丈夫增添一些资本,最终因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足而缺乏就业竞争力。

三、做好学生规划,为职业生涯发展迈出良好的第一步

学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学业的筹划与安排,实现以最小的求学成本(包括时间,精力,金钱等)的投入来取得自身的职业理想,也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的人生发展效率。学业规划 是个人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职业潜能的重要环节,只有学其所爱,学其所长,学以致用才能让个人避免走人生职业发展的弯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职业发展效率

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在求职择业上,女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困难,有着不同于男大学的特殊性。所以女大学生在做好每个阶段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准备外,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认识专业与职业。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把“知识学习”和“进入社会”这两个阶段衔接起来的重要时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家长和学生对于大学阶段专业的选择格外重视,因为他们往往认为选择的专业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一个有完善人格的个体是由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观体系共同构筑而成的,三者应均衡发展。许多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注重的也是综合素质。

2.学业与爱情。大学中虽不提倡谈恋爱,但也不禁止大学生谈恋爱。关于大学生是否应该谈恋爱,目前有两类观点:⑴认为爱情是成就事业的助推器。爱情不能代替事业,但爱情也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它可以促进大学生完成学业,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⑵大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大学期间要学会处理好学业和爱情的关系。如果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理智地把握情感,对于美好人生的创建,成功事业的开创意义深远。

此外,社会和学校教育应帮助女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帮助女大学生了解社会种职业动向;要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她们在学业和职业规划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开展差别教育,帮助她们做长,中,短期职业规划和学业规划,但是当今社会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女大学生在完成大学四年的每个阶段的学业目标;同时也要随时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第9篇

要害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新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熟悉误区

1.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规划。其实不然,职业生涯规划是指规划从开始工作到退休的整个职业历程,它主要包括职业规划、自我规划、理想规划、环境规划、组织规划等,职业规划仅仅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

2.就业教育等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只在大学生四年级的时候将就业教育列为大四学习的重点内容,且认为大四的就业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教育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熟悉上的误区必将影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3.职业生涯规划是个静态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要受到规划者自身爱好、素质和自身以外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随时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调整。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个动静结合、交替的过程。

(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不完善

1.理念缺失。提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内容之一。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大多停留在如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导等简单工作上,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则严重不足。

2.机构缺失。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载体。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然靠就业指导中心几堂课、几场招聘会完成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专业教师匮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终要靠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完成,而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少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大多来源于学校党务、政务部门,他们对学生就业和就业治理工作的要点把握得比较好,但要他们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半路出家”的他们来说还比较困难。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和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应该贯穿于个人发展的一生。在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从小学时代就开始了职业角度的自我探索,这种从小学到大学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他们的职业选择是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我国,学生只有在大四就业时,学校把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同时开展,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据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一项关于“你什么时候接受过系统地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调查显示:“从来没有过的”占80.98%,“大学期间”占15.9%,“高中期间”占3.12%。这就表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形成系统,在小学和和初中阶段目前还是空白。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环境缺失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购买率低。据调查,社会上86%的人对职业规划有过了解,但仅有8%的人接受过职业规划服务,购买率仅为9.79%。其次,高校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氛围。在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背景下,高校关注更多的是“进口”和办学质量,对“出口”的关注却并不够,投入得也少,领导的不重视,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及其工作开展的环境。最后表现在家庭教育上。在我国,家庭教育以灌输为主,以“严”著称。孩子从小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有的爱好和价值观都是父母和社会强加的,在孩子最初成长的家庭环境里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环境。

二、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舆论宣传

在我国现有的文化背景和氛围下,要顺利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政府和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政府的首要工作是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工作的开展用法的形式规定下来,形成于政策或法规,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法可依;其次是鼓励民间机构创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培训机构,弥补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的不足;第三是利用官方媒体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宣传力度。而各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职业生涯机构的完善、课程的开设和咨询等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工作;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借助“第二课堂”,利用寒暑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经历。

(二)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个新事物,人们对其理念、内涵和外延并不理解,以致于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熟悉上的误区。要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必须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笔者认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正确熟悉主客观基础之上的一个长期坚持的自我探索过程。第二,职业生涯规划重在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就是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落实为实际行动,不断接受社会、企业组织和他人反馈的信息,对自身的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予以全面科学的衡量与评价,实现择业观从“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向“我会干什么”“或我适合干什么”的现实型转变。最后,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要帮助个人正确熟悉自己,充分了解了内外环境有利和不利因素情况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使自己的规划符合自己的爱好,符合社会的需要。

(三)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效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系统、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不是就业教育内容的简单拼凑,它应该有自己的体系。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教会大学如何进行学业规划、如何开展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生涯路线和目标设计、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等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级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离不开小学和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铺垫,这就是说要成功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应在中小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教育。笔者以为小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正确的职业理念,让他们对不同的职业有初步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理想。中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熟悉、形成职业理想、制定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和方法。

(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

1.建立和逐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

要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首先是成立一批“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建立一批“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以满足目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这些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的存在:第一,可以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培训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二,通过政府的资助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测评工具;第三,可以通过提供职业信息服务、开展职业咨询服务、进行就业市场指导等活动,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其次是要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内部职能机构。

2.培养一批专业、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培养非常要害。一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接受培训后,笔者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专业素质:(1)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方面具有较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较开阔的视野以及一定的实战经验。(2)具有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两方面。学习能力体现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工作能力主要是体现在能够创新,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提出新的可行性的规划方案。(3)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具有充分的自信心、控制情绪的治理技巧、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

3.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确定性、开放性、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高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大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教育课程,其次,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更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一个企业和企业职员的生涯规划经历、过程、经验和教训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最好的内容。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课程,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治理理念进入教科书,使学生获得最前沿、最实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与创业开发课程,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也得到了练习,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最后,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知识在黑板上写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行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法,环境意识教学调查法,模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法,比如写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社会实践等。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①蒋嵘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②梁国胜、燕雁,《大学生就业遭遇职业生涯治理难题》,《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26日。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