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语言论文

时间:2022-03-03 10:45:32

导语:在语言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语言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中学英语英语教学培养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英语则是进行国际交往的工具。随着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小,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越来越多,与许多周边国家的国际贸易交往越来越广泛。对于即将在中国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来讲,培养大批的,有娴熟的外语语言能力,有高超的外交水平的优秀人才是势在必行的。一个人的语言文字能力、交际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英语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把这一思想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中学英语教育的重点。

一、听、说结合,提高语言能力

学习语言总是音感先行的,以听、说入手是外语教学的特点。课堂上我用英语组织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学生听得明白,听得有趣,津津乐道。在听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理解,以说的方式表达出来。我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如复述课文,值日生报告,背诵小诗文,学生之间的相互问答等方面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复述课文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连贯表达的有效训练,一开始对有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我就反复播放课文,让学生反复听,直到听懂课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为止,或用问答方式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复述全文,直到不加提示,学生也能独立复述的程度。我还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喜好出发,选择各种各样的英语听力材料进行练习,也可以将好的材料与同学们分享。互相帮助,一同提高。这样长期地坚持听、说训练,学生会说得越来越流畅,读得越来越准确,语言能力也提高了。

二、语言习得与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习得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克拉申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习得的。”学习英语指的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及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教学方法,对掌握及应用英语是无益的。不但教学效果不佳,而且会给学生造成学习英语有负担。习得是在自然的交际环境中使用语言的潜意识过程。习得者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掌握语言的同时,语言能力已有所提高。我在课堂上用英语教学的同时,通过大量使用手势或动作及实物展示,进行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充分理解英语句子、对话、课文,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渐掌握语言,从而无意识地习得语言。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加入了一个对“杨利伟”——这一学生崇拜的中国英雄的采访练习,一下子让学生投入到各自的角色之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与“英雄”交流,当他们用并不熟练的英语进行采访或是向英雄表达敬仰之情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群热情、自信的孩子。小小的一次练习使学生们消除焦虑情绪,帮助他们建立了自信心,并能主动、大胆的发言,使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学生主动接触英语,从而达到语言习得。当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熟练地用英语与他人沟通时,语言能力也在无意识中提高。

三、创设语言情境,提供语言实践机会

语言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实践机会的多少,如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又取决于教师在课堂和课后为学生创造的语言情境。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设置良好的情境,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入自己所扮演的各种角色中,在演示过程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运用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1.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利用自己设计的值日生报告、讲英文小故事、对话表演及课文中的片段表演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胆量。随着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越来越熟练,请每一位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在树立了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同时,通过相互的交流,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也大大提高语言的熟练程度。

2.学生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在教室里用,更重要的是能在社会实践中正确地运用。然而如何将教室这个小小的空间,变幻成各种各样的场所,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就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在一节关于Shopping的课中,我就将教室里的讲桌假设为柜台,学生们的文具为商品,由学生来做售货员和顾客,来操练CanIhelpyou?Whanwhuldyoulike?Howmuchisit?Isthatall?等购物用语,不仅让学生过了表演瘾,在教师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也让英语真正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我经常用教室里的桌椅、黑板及准备的小道具来设计看病、借东西、问路等情境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感觉趣味性强,难度低,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3.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使创设情境更真实化。我用Powerpoint设计的动物园,栩栩如生的动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断飞入的句子,为学生提供了语言提示,帮助学生进行语言交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多媒体技术为语言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提高了学习效果。

4.使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听说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多媒体能促进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提高学生对感知对象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看录像、听录音进行对话问答,通过听觉、视觉直接接受所学内容,进入英语的思维过程,加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加大课堂容量和练习密度,达到最佳效果。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新目标)第七单元Howmucharethesepants?教学时,我利用幻灯片把服装、鞋帽、水果等一些商品投到大屏幕上,让学生直接地看到这些东西,并利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句型进行购物对话,轮换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如:

A:CanIhelpyou?/WhatcanIdoforyou?

B:Yes,please,Iwantasweater/skirt/……

A:Whatcolordoyouwant?

B:Blue/Black/White/……

A:Hereyouare.

B:Howmuchisit?

A:Tendollars.

B:I''''lltakeit.Thankyou.

A:You''''rewelcome.

直观教学,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外语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交际场所

第2篇

一般形容方壶的词汇总是刚劲、挺拔、端庄大度、规整有力,就像是一位充溢阳刚之气的男子汉。而方壶的角的处理是表现茶壶气度的首要因素。正如这把紫砂“六方鼓腹壶”,它身上的钝角予人一种独特的审美韵味。紫砂“六方鼓腹壶”的钝角则是淳厚、稳健。有人觉得钝角或圆角失去了方壶专有的韵味,其实这是一种曲解。就像这把紫砂“六方鼓腹壶”的钝角设计,它附于圆鼓的型器上,使此壶看上去寓圆于方,别有一番情趣。出于对钝角情有独钟,紫砂“六方鼓腹壶”从审美角度入手,用平面设计壶盖,以立体造型中的六方线带给人们视觉冲击,加强六方体的平直对比面,从壶身的六方到壶口、壶盖、壶钮的六方组合,从壶嘴、壶把的气势上扬,以及棱角线到底部的舒展,均展示出了钝角之美,钝角曲张有力,六方线条扣人心弦,能予人以线条美的感受与领悟。

2紫砂“六方鼓腹壶”的方圆文化

砂“六方鼓腹壶”的造型以方圆为特点,蕴意做人要像古币铜钱那样“内方外圆”,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真正“方圆”的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无论是超进还是退止,都能泰然自若,不为世人的眼光和评论所左右。掌握方圆之道,赢得良好人脉,营造一个和谐的交往和生存环境,从而享受惬意快乐的人生,这是紫砂“六方鼓腹壶”的文化魅力所在。

方是刚、圆是柔,方是原则、圆是机变,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方外有圆、圆内有方、能方能圆、亦方亦圆、方圆合一,无往不胜。方是为人之本,是做人的脊梁;圆是成功之道,是处世的锦囊。为人没有方,则会软弱可欺;做事不懂圆,则会处处受敌。为人做事太方正、太圆滑则寸步难行;只有方圆相间、方圆并用,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成就功名大业。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我们若能从这把紫砂“六方鼓腹壶”上感悟做人的大道理,也就逐渐迈进了成功的人生旅途。

第3篇

关键词: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实验语言板书语言媒体语言

在新课标的推行及进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作为教学的最重要手段无疑是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对老师来讲,语言是从事课堂教学的起码条件,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学是一门艺术,老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又引人入胜,这样才能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课堂教学的语言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一、口头语言

口头语言是人类之间交流、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工具。口头语言也是老师在课堂中最常用的授课方式。口头语言相对其它语言来说最大的特点的是它的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强,通过口头语言的,老师可以将知识和情感完整和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同时还可以利用语言引导和开发学生思维并培养学生的能力;缺点是时间的延续性差。所以,老师要充分掌握口头语言的特点,趋利避害,老师的口头语言应注意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做到准确、精练、生动、清晰,力求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任务化,枯燥的问题有趣化。这在于

⑴准确精练的语言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性。初中学生思维活跃,但注意的持久性差,抽象思维发展不够。口头语言和文字不同,时间延续性差,因此老师在讲课时最忌语言拖沓、冗长、繁琐复杂,否则学生就很难完整地记忆和理解。老师口头语言应该简短精练、富有层次,不拖泥带水、重复啰嗦。同时,口头语言的灵活性强,所以有些老师不免有些随便,但学生很难将整节课的老师所以有话都听完记住,如果学生刚好听到和记住“随便”的话而漏过正确的内容,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影响,老师的口头语言应该强调严密准确和逻辑性。例如,对于同类项的概念如老师说字母与次数相同的项是同类项,学生就会造成“a2b与ab2是同类项”的现象。对于学生回答中的语言不严密的地方,老师也应该及时的予以纠正和指出,默移潜化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

⑵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和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首先要使学生对你说的话产生兴趣,而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最容易激起学生兴趣的工具之一。学生每天要上七八节课,对不断“重复”的40分钟总觉得枯燥无味,而且连续的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也使学生的的大脑很难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口头语言灵活性强的特点,在恰当的时机和内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打破课堂的沉闷、活跃气氛,起到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收获。如在上“口头语言有理数的分类”时,我给学生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请把下面的小朋友(数1,2,3,,0,-1,-2,1/2,22/7,-1/3,-5/8,4.5,-1.5)分别带回各自的家(正整数,负整数,零,正分数,负分数)”;接着,又提出问题"它们的家都在路边,现在由于公路改造,只能留两间房子,请你把长得像的小朋友安排在同一间房子里";最后,当“零”自己孤零零地站在屋外时,我有提出:怎么办,它站在外面会被大灰狼吃掉的”此时,学生们马上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后,学生纷纷表示这是他们读书以来最爱的一节课.由此可见,枯燥的书面语言,如果能用简明幽默的语言描述出来,还可收到强化记忆和理解的功效。

⑶亲切和蔼的语言能增进师生感情。教学是双边活动,师生在课堂中不单是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也是一个情感的传递过程。尤其在新课改中,这一点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课改的课程要求教师走下千百年以来”师道尊严”的神坛,与一个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做一做,练一练,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那么,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不少的学生就是因为喜欢某位教师然后才喜欢上该门学科的。课堂上老师亲切、和蔼的语言能增进师生感情,沟通师生心灵,使学生热爱你和你所教的学科,产生良好的效果。亲切和蔼的语言还可以给学生足够的信心参与到教学中来,很难想象一位从来不苟言笑、语言生硬的老师能让学生大胆的进行质疑和回答。

二、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手脚等活动来表现个人情感的身体动作。教学如果能正确运用体态语言可以为老师控制和调节课堂气氛节奏,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科学间的情感交流。

⑴表情语言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面对面进行交谈时,所获得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对方交谈时的表情获得的。所以老师在课堂中应恰当利用表情来帮助教学,会起到出神入化的作用。如课堂上有学生开小差,一个严肃的眼神使他迅速改正;学生回答对问题,一个赞许的目光或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使他得到莫大的鼓励。学生在认真听课时,一般都会盯住老师的脸,如果一位教师总是一种表情,就会使学生的注意中心由于缺乏变化而容易分神。老师的在讲课中随着知识讲述而起伏变化的表情,还可以还是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人性本质,避免知识的机械性。如讲述一位科学家的成就时,一个崇仰、神往的表情胜过任何的语言陈述。

⑵手势语言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凡是做老师这一行的人,说话时特别喜欢打手势,其实这是一个职业习惯。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都喜欢使用手势语言,因为手势动作和表情一样,都是老师个人情感的外在表现,能使满堂生辉,增强教学效果。手势有时还可起到口头语言无法取代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实验语言

实验在验证数学知识的权威性、有效性方面是其它的语言无法比拟的。很多数学知识如果只是单纯从课本和老师的口中说出来,学生经常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信服,通过实验语言却可以无声胜有声。

⑴实验语言是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工具。按照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我们将不单要求学生机械的记住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全面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思维,使用实验语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初中生的一个心理特点是特别喜欢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实验就是吸引学生的一个好方法,如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等知识,若能运用好实验语言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艰辛和快乐,使学生由感知兴趣提高到探究兴趣和创新兴趣。通过实验语言,我们可以让学生走完知识发现、形成、拓展(质疑、假设、验证、结论、运用)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科学方法。而且数学的实验和科学典故、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通过实验语言我们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平常生活经验的提炼,避免科学的给人哪种冷冰冰的感觉,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本身的人文性、以人为本特点,从而产生科学情感和科学思想。

⑵实验语言是对学生各种感官的充分训练。要真正观察好一个实验,就要求学生充分集中精力,发挥动手、动脑等各方面的能力,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把握住观察的重点,训练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对注意中心调整和运用能力。

⑶实验语言是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运用、创造知识能力的最好训练。新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训练他们的实践能力又是以前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如果我们运用好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和设计实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最好方式;再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和寻找规律,更可使学生完成了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的更高层次。同时这种让学生自己在动手中所形成的知识要比课本和老师讲述要真实和牢固得多。

四、板书语言

板书不是讲授内容课本知识的重复,而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是画龙点睛的启示。板书语言受空间限制较大,但时间延续性、对重点内容突出性强,老师的板书应做到计划性、启发性、规范性。

⑴板书的计划性要求老师事先要吃透教材,将学生最容易忘记、混淆的内容找出来,然后有针对性进行板书设计,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的要点。板书的先后顺序还能使学生看到知识形成、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看到思路和方法。而通过板书的位置设计还可以让学生看到知识点间的联系和不同,把握到知识的脉络框架。

⑵板书的启发性板书的空间限制性强,老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将所有的内容都进行板书,所以对板书一定要强调其的启发性,利用几个简短句子甚至一个大的问号或文字所加几个点,将学生的心中的疑问和好奇心吊起来、引出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的探究,帮助学生去探究发现知识,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

⑶板书的规范性板书的时间的延续性强,不象口头语言过了就过了,它会留在黑板上,所以板书语言的规范性、严密性的要求都更高。统一风格的规范性板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把握知识的重点和记忆的规律,形成良好记忆和思维习惯。一个规范、完整的板书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美,还体现出老师个人对艺术和美的理解和表现,坚持下来可以薰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使学生自觉地鉴别美、追求美和创造美。

五、媒体语言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优化组合多种电教媒体,不但可展示内容中的细节和动态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而且可以节省活动的时间和拓宽活动的宽间,利用多媒体教学,更能把具体和抽象结合。例如,在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可以用多媒体电脑演示直线和圆的相对运动,从而揭示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又如,在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研究中,利用电脑显示ABC和A’B’C’及直线L,再通过动画演示其折叠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轴对称的定义,并指出对称点、对称轴、对称线段等概念,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多媒体的动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媒体的直观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因此,能促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结合,减少学生掌握抽象问题的困难,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4篇

〔摘要〕在后现代思潮的挑战面前,文学理论核心范畴的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意味着该学科正走向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审视这些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核心范畴本身的局限、发展空间及发展方向,这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独立判断能力,大有裨益。本质论的弊病,不在追求共同性、抽象性,而在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本质;真实论的弊病,在于执着于认识论,从而走向历史哲学和概念哲学,走向将感情抽象为思想;语言论的现代内涵,远超过传统语言观,既丰富了语言论本身,也丰富了文学理论。三大范畴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关键词〕文学理论核心范畴;本质论;真实论;语言论

〔中图分类号〕 i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1-0039-06

高校文学理论课程,事关对文学的宏观把握与微观品析,其难度和要求非一般课程所能比,在设置之初就被寄予了特殊的期许。作为文艺学专业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文学理论对学习者的要求自然更高了:以本科阶段学习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及时掌握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进入文学理论的深层次问题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就现在研究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跟上最新理论潮流基本上不成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困难在于:面对新潮理论,能否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矮子观场、随人说妍,独立作出自己的判断。要实现这个目的,途径很多,从核心范畴的内涵演变入手,为重要方式之一。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变化,最终都必定会体现为核心范畴的内涵演变。通过审视这些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核心范畴本身的局限、发展空间及发展方向。就文学理论而言,基本的核心范畴一定不能漏掉本质论、真实论和语言论。在后现代思潮的挑战下,这几个范畴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有关它们是否应该保留在文学理论这门学科之中的争论,也早已开始。因此,掌握它们的来龙去脉和内涵演变,对于提高文艺学专业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以及独立作出价值判断的理论鉴别能力,意义重大。

一、本质论

后现代思潮在学理上用以挑战文学理论的武器,首推反本质主义。我们在苏联专家直接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文学理论学科与课程,是以本质主义为方法论的:提出“文学是什么”这一最为根本的问题,孜孜以求地追寻答案,并以该答案为基础,构架几乎囊括古今中外所有文学现象的理论体系。

把握反本质主义的理论原点,是应对挑战的前提。

对反本质主义问题的探讨,恐怕要注意避免以维特根斯坦为标竿,而应当追溯至欧洲中世纪以奥卡姆为典型代表的唯名论对实在论的批判,了解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如何剃除“不必要地增加实体或基

质”[1](239)之类的累赘物:“能以较少者完成的事物若以较多者去作即是徒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2](570)尤其应当回到波普尔反本质主义方法论的出发点,在波普尔那里,他是将本质主义与唯名论相对立的。[3](67)本质主义方法论(其前身还有历史主义、理性主义)以揭示事物本质并用定义加以描述为目的,而唯名论方法论则以描述事物在各种情况下的状态为目的。至于如何描述、如何科学、有效地描述,则与语言规则有关了。接着这个思路来理解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反本质主义思想,对于他那些类似于测试人类智力极限的逻辑语义推论,也许会看得更清楚些。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追求共性,后者追求个性。用波普尔的话来说,就是本质主义所达到的是“含糊”,反本质主义所追求的是“精确”。[3](68)弄清了两者对立的关键所在,就没有必要恶意贬低本质主义方法论,例如用“毒汁”来形容,[4](5)更无必要列举大量事实来指责反

本质主义方法论的不实之处。那样的话,只会又一次陷于以往常见的那种争论:双方总有充足的理由指责对方的致命缺陷,又都无法否定对方具有充分的合理性。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心平气和地看问题,就会意识到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之间存在相容性。

学术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仅仅以社会现实中的日常经验为依据,是无法应对学术论争的。否则,对待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仅用一句“艺术至今仍然存在”足矣,不需要克罗齐煞费苦心构建另外的逻辑理论,通过指出黑格尔逻辑理论的不足,来驳倒“艺术终结论”。附带说一句,杜书瀛先生对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也有十分精辟的辨析,指出我们同样误解了黑格尔:“终结”不是“消亡。”[5](18-21)

后现代思潮虽然没有运用像黑格尔那种一以贯之的逻辑理论,但其基本出发点是语言,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具体的语言使用出发,比较容易接近“个别”、“具体”、“精确”,达到将过度抽象还原为本色、从天空回到地面的目的。且不说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的反中心主义,就是直接来源于他对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独到辨析。相比之下,我们的文学理论,一直比较偏向于形而上的思辨那一块,即通向“抽象”、“含糊”的那一块,而对于具体语言这比较容易通向“个别”、“具体”的一块,则相对忽略一些。

其实,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不啻文学理论的资源宝库之一。比如,对于《诗经》中的“国风”,多年来无人提出任何疑问。而根据新出土文献《孔子诗论》,我们得知:“国风”二字,是避刘邦之讳的结果,原为“邦风”。[6](15-16)虽一字之别,然而个中涵义,大有深意焉。如今文学理论“无边化”过程中所包含的走向“田野”,如果指的是田野出土的资料,那真是太好了!密切关注最新出土资料,对比、对照古籍中关键字词的异同,对文学理论的基础工作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最明显的事例,莫过于江苏仪征胥浦101 号西汉末年墓中出土的《先令券书》。

这份遗嘱表明了当时社会的家庭关系:长子具有家长地位,去世前立遗嘱;母亲嫁过三个男人,现从长子而居。这个材料对于重新理解《孔雀东南飞》大有裨益:为什么刘兰芝回到娘家后所感到的压力主要来自其兄而非其母,因为家长是其兄长而非母亲;刘兰芝殉死并非出于一妇不事二夫的贞烈观念,而纯属感情问题。[7]

再如,一直争论不休的“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的问题,要是仅只停留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分歧恐怕永远得不到解决。我国著名甲骨文研究专家陈炜湛先生,从甲骨文入手,指出许慎的误解,证实了“羊人为美”。在古代,人们狩猎时头上戴着兽角,装扮成野兽的样子,可以提高狩猎的效率,久而久之,这种兽角就逐渐演变为装饰品。“早期的甲骨文里美字就不少,也有好几种写法……美字也是一个象形字,本是一个人戴着两双羊角而正立的形象……人正立而戴羊角,所强调的正是美好的装饰,亦即装饰之美”。[8](246-247) 十分有趣的是,我国甲骨文里“美”字的来历,与普列汉诺夫考察原始人关于美的概念的产生过程,具有惊人的一致:“野蛮人在使用虎的皮、爪和牙齿或是野牛的皮和角来装饰自己的时候,他是在暗示自己的灵巧和有力,因为谁战胜了灵巧的东西,谁自己就是灵巧的人,谁战胜了力大的东西,谁自己就是有力的人。”[9](314-315)时间一长,这些起初只是作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而佩戴的东西,渐渐引起审美的感觉,演变为装饰品了。

实,不正好说明人类艺术的起源和美感的起源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吗?而到目前为止,本质主义思路存在的主要问题,不也就是执着于探讨文学艺术的共同性——本质——吗?如果世上确实存在着共同性、本质,或者说人们确实可以从现象中概括出共同性、本质,那么,大大方方地进行探讨,又有何妨?没有必要因为这种思路也确实存在会使研究对象处于僵化境地的问题,就刻意回避甚或一概否定。所以,企图追求并运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本质来规定人类文学艺术的特性及发展,肯定行不通,但是,如果企图运用反本质主义来反对本质主义,恐怕也行不通。

非常赞同杜书瀛先生的意见:要本质、要普遍,但是不要主义,要规律,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5](239)

二、真实论

真实论既是认识论命题,也是美学命题,还同语言学命题相关。在文学理论领域,三者密切相关。

从认识论看文学,就存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再现是否符合对象以及符合程度的问题,也即是否真实的问题。在古希腊时期,索福克勒斯与欧里庇得斯对于文学创作要不要追求真实的问题,就产生了分歧:一个主张“按照事物应有的样子来描写”;一个主张“根据人的实际形象塑造角色”。[10](178)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有关真实性的争论,一直络绎不绝,而且常常与政治紧密挂钩。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干脆否定真实性的观点。[11]

真实论的背后是认识论。从西方形而上学认识论传统看,支配真实论的认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起初是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后来就是从历史哲学角度,以社会进化的理想模式为判断认识是否符合对象的主要标准。

“求知是人的本能”。[12](1)这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古希腊先哲奠定了西方文明中以求知为己任的认识论传统,几千年来一直发扬光大,造福于世人。

在绵延而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认识论一直在质疑中前行。其所遭受的最主要质疑,要而言之,首先是认识的前提何以可靠的问题。古希腊的许多哲学家,在考察人的认识能力之前,就宣称人们能够获得关于事物本性的知识,另有一些被称作怀疑主义的哲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独断态度,经不起检验。独断论者将知识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而怀疑主义者则提出,感觉经验具有相对性,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知识,不具有普遍性和确定性。他们所提出的质疑,揭示了形而上学认识论无法回避的“无穷后退”窘境:“用来证明一个所研究的事物的证据其自身亦需要进一步的证明,而这个证明本身又需要进一步的证明,如此类推,以至无穷”。[13](23)这种“无穷后退”,实质上也就是后来的现代阐释学所指出的“阐释的循环”。如何破解“无穷后退”这一窘境,其实是一个如何确立认识前提的难题。直到笛卡尔推出“我思故我在”——我在思考,说明我存在,因而不必再用其他什么证据来证明我存在了——“无穷后退”的认识论前提问题才算告一段落。然而由此而来的心物二元对立,又将笛卡尔置于无法将身心统一起来的更为难堪的窘境。黑格尔的辩证法,堪称人类认识史上的分水岭,他提出“实体即主体”的原理,[14](10)用他独创的辩证思维方式,解决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纠结的共同难题: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也即“绝对”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哲学是自己证明自己的,“真理就是它自己的完成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圆圈”。[14](11)

仅仅解决前提是不够的,如何保证知识的普遍有效性,更是认识论发展历程中的头等大事。康德在这个问题上的贡献,恰如他自己所言,是一次哥白尼革命,他颠倒了以往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的符合论真理观,提出认识对象与认识主体先天知性范畴相一致的“知性为自然立法”的认识理论。康德的探索,是直接受到休谟启发的。休谟对因果关系的质疑,令他如梦初醒: “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15](9)因为,根据个别事例或经验得出的知识,是不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具有普遍性的依据,在于普遍存在于人心中的“先验综合判断”这一先天知性范畴。

海德格尔对西方形而上学认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发现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大弊病,就是主客二分,由此必然导致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人类对大自然无穷尽的征服与索取,导致近代以来的深刻人文危机。他认为人与世界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所谓的“在之中”,是指人在世界之中,人不可以冷冰冰地站在世界的对面,将世界当作自己的对象、客体。他的思路,自然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思,并直接导致了当今方兴未艾的生态美学。

从认识论角度看,真实论的发展必然走向历史哲学,也即将社会进化的理想模式作为判断认识是否符合对象的主要标准。真实论的最高表现形态典型环境理论,就是以历史哲学为立论基础和判断依据的。

文学发展的历程表明:当社会演变呈现出与预想模式相吻合的发展特征时,真实论就得到特别关注;反之,就会被忽略,甚或受到质疑。典型环境理论在目前趋于平淡,从现实角度看,是因为社会发展没有出现与预期模式的吻合,倒是在全球化的浪潮面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得到凸显,于是文化问题便成为吸引文学理论关注的焦点。从理论层面看,不是典型环境理论本身出了的问题,更不是真实论出了问题,而是以认识论作为真实论的理论依

据这一思路出现了问题。

文学不可能离开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此即文学真实的源头。但是文学又不能止于日常生活经验,止于对真实的追求,尤其是不能把对真实的追求转化为对抽象的本质真实的追求,否则,就会成为历史哲学,就会走向干巴巴的概念哲学。[16](147)从美学角度看真实论,最重要的,就是文学不能追求将活生生的感情提炼为抽象的思想,不能追求将活生生的生活抽象为干巴巴的本质概念。也就是说,文学虽然离不开真实作为基础,但是一定要超越真实。超越的结果,不是高度抽象的概念,仍然是活生生的具体生动的人与世界。在看待文学这个问题上,认识论与审美论,好像接力赛,认识论跑的是第一棒,只有由审美论接着跑,比赛才能正常进行。在文学研究领域,认识论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同理,要排除认识论的想法一样站不住脚。

三、语言论

语言真是奇妙之级!它毫无疑问是人类的创造物,但是人类的一切表达,又都被语言所控制。前面谈到本质论的时候,已经指出,克服本质论弊病——过度抽象、从而使对象僵化——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重视具体语言的使用,以达到具体、精确、个别。但话说回来,人们又是如何实现过度抽象的呢,难道不是通过语言吗?所以,审视语言论的内涵变化,眼光可稍稍移出抽象与具体之争,关注传统与现代之别。

传统的语言论,把语言当作交流的工具。语言是纯粹客观的,无论什么人,都可以运用纯客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反过来说,无论思想和感情的倾向性有多么强烈,与表达者所使用的语言的性质都没有关系。正如武器一样,在敌人手里,可用来侵略、犯罪;在战士手里,可用来保家卫国。至于文学语言或艺术语言,关键在于以各种方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尽可能放大语言本身所包含的音乐性、形象性、含蓄性等等元素,从而产生文学效果或艺术效果。

现代的语言论则不同。首先在于提出语言除了客观性之外,还有被客观性所遮掩的意识形态色彩、权力色彩等等。凡是通过语言说出来的,都不是纯粹客观的。道理很简单,任何人,都生活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他通过语言所说的一切,都不可避免要受到具体文化语境的制约或支配。这个观点,几乎成为后现代思潮中解构理论的潜在理论基点。

学的语言观则与此不同,它所做的,恰恰是要把语言的客观性推向极致:将语言表述中所有不科学的命题、没有实际意义的语句,全部清除。这样一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语言来说的东西就很少了。虽然有了科学的精确性,但是语言的应用范围却大幅收窄,世界的范围大幅收窄,维特根斯坦的目的也就实现了:“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17](79)只是,如果严格按照这种语言观,人类的思想还有文学,恐怕大都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了。

现代语言观中,最重要的变化,还是把语言的地位提升到远高于交流工具的地位。理解这种现代语言观的要点之一,就是借鉴信息论视角来看世界,承认万物有言。不要以为世界上只有人类才拥有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世界上的一切,无论生物还是植物,无论有机界还是无机界,都具有自己的语言。一旦能够读懂万物有言的具体内容,就会达到人与万物交流、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正是文学或艺术所追求的意境。所以说,文学或艺术语言,就最高层次来说,就是通达人与万物交流、合一意境的语言。

一旦通达万物有言,对人类语言的把握就不在话下了。所以文学或艺术语言是最丰富、最深邃的语言。

仅仅弄清语言观的内涵变化,还远远不够。对语言的理解,必须能够将其与人们的日常经验联系起来、与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文学经验联系起来。为此,还必须解决人的现实知觉与语言的关系,以及语言如何将在场的东西与不在场的东西连结起来的问题。

每个人的知觉是个体性的,语言则是普遍性的,两者之间有“鸿沟”:普遍性无法达到个体性。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不知有多少哲人受困于此!分析哲学家莫汉蒂以靠近海德格尔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语言要想与其所指称的单一性事实同一,必须此事实本身就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但是莫汉蒂毕竟不能“真正懂得有意义的世界本身必然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他虽然看到了知觉中单一东西所显现的不在场的东西,可他采取的是缩小视角的方式,甚至缩小到某个个人的“主观语言”,以捕捉这单纯在场的东西。张世英先生的办法则反之

“不是从整个领域向在场的单一性东西缩小,而是由在场者向整个领域即向不在场的东西扩大、延伸,以至把握这整个领域,把握在场与不在场、显现与隐蔽相融合的整个‘天人合一’的境界”。[16](205)

在这里,要点是“万物相通”:单一即个体也可通至“整体”。也就是说,不要把个人知觉的个体性限于在场的东西,而要看到在场的东西背后的不在场的东西。传统的主客二分思维,讲究的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现代的主客相融思维,则讲究透过在场的东西看不在场的东西,但不在场的东西不是像“本质”那样抽象的概念,仍是活生生的现实世界。

解决了个人知觉中个别事物与语言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以新的方式,解决了康德所致力的认识能力与知识的确定性问题:知识的确定性、普遍性,不在于先验的知性,而在于个别的知觉与不在场的东西的“万物相通”,因为“相通”,它不是单一的在场,而是与不在场紧密相联的。

这样一来,不仅在当代语境下重新解决了困扰人们上千年的认识论难题,尤其能够破解因后现代思潮影响而产生的对文学真实问题的质疑: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惟一的宇宙之中,他的任何知觉,都是对这惟一宇宙的个别视角的知觉,然而其背后又关联着无穷无尽的不在场的东西,惟一的宇宙在其中得以显现。也就是说,个人知觉中的个别的东西,与宇宙整体有着实在的、真实的联系。这联系也具有一定普遍性,并非仅仅是个别的。同样道理,单个作家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以及单个读者对作品的真实感受,一定也具有某种程度的普遍性。因而文学真实的存在,是不可否认,也没法否定的。只是,再不可将具有相当程度普遍性的文学真实,坚持当作对所有文学的定性了。

经过梳理可以看出,本质论、真实论和语言论,作为文学理论的核心范畴,三者之间其实是相联相通的:本质论的出发点之一,应该说就是对现象真实的抽象。就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而言,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真实论问题,既涉及到认识论,也涉及到语言论;语言论问题,在现代意义上,不仅与真实论密切相关,更与本质论在文学或艺术的最高层次,即意境的层次上相通相联。

目前文艺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理论新潮的向往和敏感是值得称道的,落伍者的名声几乎与他们无缘。需要注意的,应该是真正做到扎实、深入地掌握、研究深层次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避免在新潮面前盲目跟风。

〔参考文献〕

[1]梯利.西方哲学史[m](增补修订版).伍德增补,葛力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波普尔.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第1卷[m].陆衡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张志林,陈少明.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5]杜书瀛.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6]马承源主编.孔子诗论:第三简、第四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廖群.“文学考古”:文学史的复原与拓新[n].社会科学报(上海),2008 .01.10(5).

[8]陈炜湛.古文字趣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a].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1卷[c],曹葆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0]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1]童庆炳.谈真实性概念及其在文学演变中的发展[j].语文建设.北京:2009(6):54.

[1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3]张志伟等.西方哲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5]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6]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7]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郭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责任编辑:马胜利)

postmodern thought challenges and intensional changes in the

literary theoretical core category

wangkun

(sun yat-sen uni

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china)

第5篇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教育批判教育实践多维综合

中国分类号:C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60(2003)02-0002-09

值新世纪之际,反思教育理论,洞见教育理论研究的明天,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每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思考着教育理论的未来形态及教育理论研究的走向。对世纪的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会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它应该关注什么?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下文展示的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思考。

一、走向教育理论自身的批判

着眼于批判,于理论自身的反思与评判中增强理论研究的自我意识和活力。

(一)批判之必要

人们常说,中国正处于一种社会转型期。所谓转型,也就是从传统社会转变到现代社会。既然转型意味着对传统社会路向的偏离,那么在整个转型的过程中,就应该一刻也不放松对旧有传统的批判。社会转型的过程,也就是文化更新的过程,传统的文化心理、思维定势、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倘若得不到改造,转型的过程便永远不会完成,现代社会也永远不会到来。教育理论研究也是如此。如果不能以一种冷峻的目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正视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弊端,那么,教育理论自身就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自身也就少了一份更新的基础,少了重新建构的可能性。

从理论的一般发展逻辑上看,批判也是理论成长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比如,没有德国古典哲学自康德以来所倡导的批判精神,哲学本身的发展就会大受制约。这里说的批判精神,就是对过去各个范畴重新衡量和估价,也就是对那些未经追究的范畴进行考核,探讨这些范畴在什么限度内具有价值与效用。批判是不接受未经考察的前提的,它具有反对盲从、反对迷信、提倡独立思考的意义。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学者开启了批判精神的先河,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权威是宗教、自然观、社会还是国家制度,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这种批判精神给予理论研究以很大影响,催生着新理论的萌生。

教育理论研究少批判之风,少反思之风,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它既没有文学的唇枪舌剑,也没有哲学的究根追底;既没有科学的反求诸己,也没有文化学、社会学的自我批判。它常常是以一种波澜不惊、四平八稳的形态向前运行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点是根本性的,那就是教育自身往往倾向于构成一种保守、封闭的体系,作为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研究者,也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这种保守、封闭的罗网,而无开放的胸怀,也就少自身的深刻反思与探究,拒斥彻底的批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批判对理论的研究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一是监督,通过透视教育理论研究的运行情况,提示着理论研究依循原有预定的路向前进,使理论发挥其自身应有的功能;二是规范,及时捕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研究过程、研究方式甚至理论成果的表达形式规范化;三是引导,通过对理论研究的评析,辨识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及形态,使研究适时转型、变化;四是重构,“不破不立”,批判所担负的并不仅仅是解构的功能,而且也承担着重新去“结构”的角色,正是在批判之中,理论的新形态得以生成。教育理论研究中少了批判,多了“共鸣”;少了彼此间的对立,多了一团和气和自说自话,其后果是许多研究陷于低水平的重复,理论上一片沉寂,缺少新的生长点,同时研究缺少应有的规范。

(二)批判之含义

这里我们要认识到批判绝不仅限于否定、批评,它是与分析、评判、甄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批判既有反思的意味,也有建构的功用。理论在着眼于自身批判的同时,也正是于深刻的自我反思中寻求着建构的路径。就此而言,批判至少意味着下列几个方面:

批判意味着距离:对这样的距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第一,从批判的立场上来看,批判总意味着与批判对象的不一致,如果两者完全趋同了,也就没有了批判存留的必要与可能;第二,从批判所处的角度来看,批判总意味着中立与客观,站在一定的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被批判对象,角色的任意调整,都有可能使批判的立场颠倒或转换。正是由于这种距离,使得批判显得冷峻与不尽“人情”。就拿教育政策的批判来说,它几乎是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关注的领域,在这种批判中,教育研究者既要看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政策与教育理论研究之间存在的张力。这种张力既体现了研究者自身的独立性,也体现了教育理论研究的独到价值。换句话说,教育理论研究之所以对教育政策、决策有所助益,正是在于你首先是一个研究者,你的立场、观点、角度是与决策者不同的,你的价值也正体现在这儿。没有认识到这点,你的研究也就在决策者心目中失去了光彩。

批判意味着究本溯源:批判不是在表面上看问题,不是认同和首肯所呈现的种种结论,而是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做前提上的探寻与思索,分析其前提存在的合理性及依据的确当性。它常常表现出一种穷追不舍的态度与精神,有一种“吹尽黄沙”的执着。正是这种追本溯源,使得研究更具理性,认识日趋合理。

批判意味着重新衡量和估价:批判常是与对历史的反思、对既有事物的重新甄别和评判结合在一起的。它对那些既定的标准进行再审视,为事物的分析提供新的坐标与标尺;为历史的演进进行“盘点”,对历史作出重新的梳理与评定。正是这种重新衡量和估价,使得批判常常与重新的建构结合在一起。正所谓“不破不立”。

批判意味着独立:批判应该有一种不强人从己,也不强己从人的洒脱,它以“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为特征,不盲从,不轻信。以批判为己任的研究者,有时嬉笑怒骂,有时坦诚直言,表现得特立独行。正是这种独立,使得教育理论研究意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注意到自身的运行与发展。

批判意味着质疑和否定:批判既然总是与分析、评判、批评等结盟,也就常表现出对既有结论和认识的质疑与否定。质询某一认识是否合理,重新审视某一结论是否正确,这些最终达成的往往是否定。好在正如霍葆奎教授所言的:“只有一种观点的学术,是窒息了的学术;没有争论的学术,是死亡了的学术。”正是这种质疑和否定,才使得理论繁荣,认识日益趋向于真理。

(三)批判之指向

教育理论研究的批判可以指向许多方面,大凡其中诸多事物,如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研究群体,都可以置于批判的视野中加以审视和打量。这里着重分析对研究前提、概念与命题的批判。之所以对这些内容进行批判,是由教育理论前提的不确定性、概念的歧义性和命题逻辑证明的非终极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在教育学的每一具体理论中,都有其确定的理论前提,但每一前提不仅是解释某种理论的出发点,而且本身也是需要解释的。理论的层次是无限的,不存在确定不变的终极前提。任何理论前提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它总是依靠某一或某些条件而存在的,因而需要寻根究底的考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育理论与其前提的关系有着两重性:一方面前提是理论本身的一部分,是理论各环节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前提又不完全在教育理论之中;因此,对教育理论前提的批判反思,不能完全在教育学自身内部进行,否则就变成了用教育学自身理论说明前提,即用此前提说明此前提,用此推论说明此推论的循环论证。而就教育学中存在的若干概念、术语来讲,无一没有歧义。因为概念总是从教育实际经验中得出的,在实践领域甚至是理论领域,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操作情景来界定概念,选择概念某一方面的含义。这种以多样性为前提所进行的选择,就造成了教育上的概念、术语的多样的可能性。①此外,以概念为基础的命题的逻辑说明,也不存在同一的、终极的层次。在每一命题的逻辑论证中,每一说明层次当中都含有一个自身尚待说明的问题。教育理论自身的这些特征,要求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向理论的根本点发问,在宏观的理论背景下对它进行哲学层次上的批判反思。

对教育理论中的理论前提、概念术语、命题所作的反思,是在四个依次展开的层面上展开的:一是对规范性的批判反思;二是对合规则性的批判反思;三是对真实性、可行性或者说合理性的批判反思;四是对有效性的批判反思。

第一种反思是考察、追究概念、术语、命题等“是什么”与“不是什么”,“在多大程度上是与不是”以及“针对什么或相对什么而言”等等,也就是要追究、考察规范和标准。

第二种反思是在确定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判定它们是否合乎逻辑等方面的规则。合乎规则的思维,是产生和形成正确命题、概念的条件之一。对于判定理论观念来说,合规则性是从形式上进行的判定,或者说只是形式上的要求。只有这些尚且不够,因为符合规则的思维也只是一种可能的思维,其真实性、可行性即合理性还需要从事实方面去追究。这就需要第三种反思──考察分析它在实践上真实程度如何,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真的这样;它是否可行,可行与不可行的条件和根据怎么样。由于“真实”就是能被实际从事的相应活动所实际地把握,“可行”就是能成为实际进行的活动,因此,真实性是可行性的前提,可行性是真实性的验证。

第四种对有效性的反思,就是考察、追究其“作用”、“影响”、“价值”或“意义”,分析其预期效果、潜在意义,质询如果这种思想观念成立且可行,意味着什么,会引起什么后果,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一般来说,对于教育学中的任何命题、概念等,都可以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反思。例如,对“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这一命题,就可以首先弄清什么是“经验”,什么是“学校情境”等;把“课程”归属于“经验”在逻辑上是否相悖;这种课程界说在实际中能否把握,运用它可否分析学校中的有关现象;它与教育学中其它相关概念关系如何;它在整个教育理论中居何地位,有何作用及意义等。

应该指出,在批判中既要反思旧的观念和做法,对研究传统进行梳理,同样也需要甄别新的认识和行为。新的并不见得是对的、好的,旧的也并不意味着就是落后的、不好的。任何一种新思想、新潮流,不论是好是坏,在尚未深入研究前,不少人就一窝蜂地赶时髦。推其学理上的原因,主要就是庸俗的进化观给中国思想界和教育界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受其支配的“新”与“旧”的观念,总是觉得“新的总比旧的好”,“越彻底越好”这样一来,谈论旧的就被视为保守,批评新的就被视为顽固。

二、走向丰富的教育实践

着眼于中国丰富的教育实践,于理论与实践的两相融合中寻求教育理论的生长点。

(一)理论需要借助于实践才能得到发展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教育理论界一直论争不下的一个命题。理论与实践的对立是理论与实践关系中的题中应有之意,例如,理论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理性,而实践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感性。理性与感性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而深入本质,后者则囿于现象世界,囿于直观世界。任何事物、任何实践活动都有其具体的表现形态或形式,它们与事物内在的本质并不是等同的,马克思也曾针对这一问题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但理论毕竟需要直面实践,在实践中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理论归根结底是来于实践,又归根结底是要指导实践的。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理论是需要以实践为土壤的,正如迪尔登在《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中所讲的:“教育理论是一种独特努力的产物,这种努力是要去获得教育实践的理智而深沉的理解;这种理解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既有课程的,也有制度的;既有经验的,也有评价的。但是实践并不一定借助于理论来进行。赖尔在《心的概念》中指出,从历史的观点看,实践先于理论;即便是在今天,也有很多没有理论体系指导的理智的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教育理论的性质决定了实践视野的重要

教育学从根本上讲,是应用的学问。

理论有两种基本的指向,一是解释或预测,二是规定或建议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与这两种指向相对应,可以将理论分成解释理论和实用(应用)理论。解释理论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实用理论则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也就是说,实用理论是关于如何进行改进的建议或规定,其主要功能在于指导实践。从教育理论的功能来看,教育理论主要在于指导教育实践,在于对教育实践提出处方或建议,因而主要归属为实用理论。当然这一结论并不排除教育理论中有解释理论的因素,但这些因素主要是从其他学科引进的,是给定的。比如说,在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理论中,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从生理学和心理学中引进的。教育学意义上的理论,则是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和建议人们怎么做。

(三)教育理论总体上是落后于教育实践的

表现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对教育实践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实践工作者大多是借助于自身的经验而不是理论来观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形成自身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参照体系。迄今为止,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学校教育活动等缺乏基本的了解,更缺乏深入的探究与说明,以至于支配教师实践行为的不是理论,而是积习已久的教育上的惯。

第二,不能对教育实践的发展作出预测与评判。描述、解释、评判、预测,是任何一种理论对相应的实践行为应该发挥的四种作用,也是理论功能的有效体现方式。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状况来看,教育理论由于自身解释功能的降低以及对实践行为的“规避”,使得

自身无法对实践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对实践的评判也常常显得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第三,用超乎教育现象的理想化认识来指导实践。由于这种理想是在摆脱对教育现实的真切感受的状态下提出的,因而指导意义有限。这样还会产生的一个副产品是,久而久之,实践界会对理论生厌,说不定哪天还会“揭竿而起”。教育学不是玄学,不是闭门造车的学问,这点是每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都应该记取的。

第四,用简单化了的推论来认识、界定复杂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行为,在它的内部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它的外部所形成的方方面面彼此羁绊的联系,是简单的眼光所无法打量与把握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对教育内部的复杂系统知之甚少,研究者大多是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推论和演绎在认识着教育,为实践工作者提供着这样或那样的学问。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隔绝已久的理论与实践的壁垒。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体现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话语方式,因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应该以“对话”作为沟通性前提方式。对话的目的是增进两个群体的相互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结成研究共同体,共同面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形形问题。

(四)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形成多样化的理论形态

虽然有人指出:“什么样的理论能够向教育实践提供最多的帮助,这是一个真问题;而教育理论是否能够提供帮助,这只是个假问题。”但是,的确存在着一些对实践缺乏效用、缺乏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而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相对说来得当的选择,就是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

其一,把握实践问题,分析实践问题。实践是活生生地存在着的,它的生机活力和多样态的存在方式,使得它与抽象的理论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如果理论是停滞不前的,缺乏自我更新的机制与活力的,那么,

它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也就越来越无法适应实践的挑战与要求。理论的抽象与一般意义,不应成为远离实践的借口,只有在分析实践中存在的多种多样问题的过程中,理论才能“活化”,从静态的语言表述转化为动态的生成。

其二,转变研究方式,实施“田野作业”。时下教育理论研究有一种趋向,那就是尚清谈,尚书斋式研究。这种研究方式无疑有着一定的效用,能够在理论形态和思维深处澄清一些问题,但是,若大多数理论工作者均以此为业,以此为乐,终其一生都是在与书本打交道,那么,研究的结论要指向实践就有了一定的难度,解决实践问题就成了一句空话。“到现场去”,感受现场,体验课堂,体会学校的实际生活,通过定性的或定量的研究方法,汇总、提升实践形态中的各种资料,大概才不至于使理论工作者一味地陷于“无现场”的玄思状态。

其三,解构研究话语,形成新话语方式。许多理论工作者不愿深入课堂,深入学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他们看来,实践工作者不理解他们的理论,“层次”太低。这种想法如果换一个角度来分析,也许就会得出另外一个不同的结论:理论工作者尚没有找到一个与实践工作者对话的机制,他们是使用一种与实践工作者不同的话语方式在交流与活动着,从而在某些情况下,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沟通就成了“鸡同鸭讲”、自说自话的游戏。实际上,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在其职业生活中,由于成长经历以及生活环境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沟通与对话是教育自身发展所必需的途径。从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角度讲,以批判的姿态分析自身的观念、偏见、行为以及话语方式,是理论研究本身应有的使命与责任。

其四,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构成研究共同体。直面实践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如理论工作者将自身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验证自身的理论;如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一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共同合作去解决问题。无论何种方式,理论工作者都应以一种合作者而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指导者的角色出现,他应注意倾听中小学教师的意见与建议,与他们共同分析所面临的困境,寻找解决困境的方式与方法。这种研究共同体不仅给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提供着一些新的信息和经历,而且为他们提供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实践问题在得到解释、解决,理论问题在得到生成、提升。

卡尔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原理》中谈到:“显然,教育实践并不是能够按一种完全无思维的或机械的方式完成的机器人式的行为。相反,教育实践是一种有意识地作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活动常常只能根据缄默的、最多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阐述的思维图式来理解,实践者用这种思维图式来认识他们的经验。……从事教育实践总是必须先有一种理论图式,这种理论图式同时又是构成这种实践的要素和理解其他人的教育实践的手段。”实践的丰富多样性,同样需要理论的丰富多样。我们期待着这种理论多样性的到来!

三、走向多维度的综合

着眼于综合,于分析的基础上探寻综合这一教育理论发展的机制。

(一)综合是教育的总体特征

任何一个现象或事物,都有其不同的活动方式和特性,也正是由于这些千姿百态的活动方式和特性的存在,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除了具备一般的社会活动的特征之外,还有着自身的一些独到的表现样式,构成自身独特的特征。

其一,教育是一种多维度的活动。从时间维度来讲,它是在过去、现在、未来这样三个时间点上构建一个连续体,试图让过去在今天能够得以延续,让今天成为未来发展的基础,让未来有过去和今天的烙印;从空间维度来讲,它是在社区、国家、世界这样三个范围大小不一的空间上构建一座桥梁,试图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身的位置,认识到三者间的有机构成等;从个人成长发展来看,横向上涉及人生活空间、生存方式和生活形态的各个方面,纵向上与人的成长发展史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其二,教育是一种多种因素构成的结构性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涉及的因素众多,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环境等无不在其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它们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存在于教育活动中,而是常常构成这样或那样的结构性联系,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的联结方式。因而,单因素地看待问题,分析教育中的种种现象。常常会失却它的整体性,从而使得对其的分析处于一种“失真”的境地。

其三,教育是一种富有情境化、个性化色彩的活动。教育与其他活动方式的一个最大的区别,是教育自身的情境化。它几乎没有一个恒定的表现方式,在此时此地适用的行为,在彼时彼地就不见得适用;事先精心策划的行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并不见得能够“畅通无阻”。对这样一种活动的分析与研究,需要从具体的情境出发,着眼于特殊的场景,从整体上进行探讨。

其四,教育是一种动态发展、生成的活动。它在变化中逐渐生成,需要根据教育演进历程加以调整,是以事物间的不断转化为典型体现方式的,“这里不仅有形态的、结构的转化,而且有物质与精神间、不同主体间、实践阶段与水平间、人所在的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社会与个体间等多方面、多形态、多时态、多事态、多主体的多重多次转化。”

凡此种种,都显示出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对这样一个事物,不能沿着把局部要素从整体中孤立出来,研究其性质,再把它们“相加”,得出对整体的认识这样的道路前进。对复杂的事物,不能通过将其还原为简单事物的方法来认识,而是应该研究复杂事物本身,在整体的关联中认识教育。

(二)综合的种类

综合的种类多种多样,这里仅从实践与理论形态的典型体现样式──学科的角度加以粗略地介绍和分析。

1.实践样式的综合。

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形形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做法。对这些模式与做法,教育理论界长期的态度是或不理不睬,或冷嘲热讽,极少投入理论热情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探讨。这样一来,一些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行为,就处于一种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状态;没有了理论工作者的分析与探讨,这些行为常常显得表面与感性,不能很好地提升出来,成为一种“有根有据”的东西。大概也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存在,在教育界存在着这样一个怪诞的现象:一方面是实践中一些新样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较大的市场,深深影响着广大教师的实践行为;另一方面是这些样式没有理论舞台,甚至在理论工作者看来是一种不值得分析与探讨的行为。实践中的“热火朝天”与理论界的“隔岸观火”形成鲜明的对比。

的确,就实践本身来说,势必会出现一些新的表现样式,尤其在社会变革、教育转型的今天。但是,由于实践工作者自身的局限,这些样式难免会流于感性与直观,借助于感性的、缺少理论支撑的手段来传播。如果理论工作者能够与实践工作者结成研究共同体,两者以一种互补的姿态进行对话与交往,提升出来的经验与做法或许会更具说服力与实践意义。布鲁纳并不是一个实践工作者,但他对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理科教学中的发现学习进行的概括,使得发现学习摆脱了一般的现象层面,成为一个为世界范围教育工作者共享的行为样式;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前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等无一不是如此。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很少有纯粹的实践工作者行为为后人所采纳。

中国丰富的教育实践需要理论工作者的综合,实践工作者因视野所限不能去做的事情,恰恰给理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形形的模式与做法,也需要综合评判。

2.学科间的综合。

我国的教育学大体走过了大教育学──分化的教育学──大教育学──分化的教育学这样一个历程,也就是从刚传人的大教育学形态,到20年代以后教育学一分为多;从1949年重新采用教育学形态,再到70年代末以后大教育学瓦解,成为众多不同的形态。时至今日,教育理论的分化已为既定事实,先前的教育理论已分化为课程论、教学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几十门不同的学科。这正如日本《教育大事典》中有关“教育学”的条目所讲的:“现在有关教育学的研究已分得很细,所以进行笼统的教育学研究的学者已经很少。如果说到某人在进行教育学的研究,就必须问一问他是在研究教育学的哪个专业领域或哪个更加细小的分支。但……非常专门化了的研究恐怕也要犯视野狭小的毛病。为此,有必要对教育学的专业分化有个整体观,对诸多专业领域作综合治理。”教育理论的这种分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教育理论分化了,先前的一些整体性的研究内容被各个分支学科“蚕食”了,这是不是如同剥笋一样,剥到最后,教育学自身也不存在了呢?并非如此。任何一门科学,其发展既离不开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分析在思维中把事物加以分解,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结为一体。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方法中不可分割的环节,两者是统一在一起的。对此。恩格斯曾有这样的论述:分析与综合“是必然地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并未能与分支学科的发展同步,未能及时汇综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进一步抽象,为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范畴与命题,或为已有的范畴与命题提供新的依据,这恐怕也是众多的教育学书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根源所在。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对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而是反映出一些教育学研究者把教育学这门学科看得太简单了,他们从功利的目的出发剪贴教育学,不仅无益于教育学的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为教育学掘墓。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综合是必要的,没有了综合,作为教育学基础学科的教育学就不存在,分支学科的发展各自提出自己的研究规范和概念体系,也就失去了分支学科间相互对话、吸取的根基,这些学科也就不成其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了。其次我们还应认识到,综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付出的辛劳甚至要较分析为多,因为它要求研究者在占有众多分支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抽象出共同性、普遍性的东西来。没有对分支学科的熟话以及分支学科间联系的洞察,综合就难以进行。

在这里,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综合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式,它要求教育理论工作者至少要具备这样一些本领:第一,对教育自身要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第二,注意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不要漠视其他学科的成果;第三,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做到学科领域间的融汇贯通。对学科间的汇总,非不能也,是难为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理论研究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领域,它比其他学科领域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更高。

在21世纪,可以预期,中国教育理论研究除了上述发展走向外,还会存在其他走向,如走向教育自身独有的领域,即教育理论研究不在教育的兜圈子,直指教育自身的问题;不停留在“抄”与“搬”的水平上,构建起自身的理论体系;不附庸于社会意识形态,走向理论的自立等。这里限于篇幅,恕不—一介绍。重新审视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在正确把握发展走向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实践,相信会使中国教育理论日益成熟并走向真正的繁荣!

注释:

①[美]爱因斯坦著,许基民译。在谈到概念的确定时,爱因斯坦曾指出:“一切概念;甚至那些最接近经验的概念,从逻辑观点来看,完全和因果性概念一样,都是一些自由选择的约定。”爱因斯坦文集[M].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②人类学提出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有助于加强我们对研究传统的认识。所谓大传统,指的是上层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大体相当于“五四”时期所说的贵族文化,这多半是经由思想家或宗教家反省深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英文为refinedculture。与此相对应的所谓小传统,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大体相当于“五四”时期所说的平民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也可称之为高文化与低文化(hingandlowculture),接近于我们所说的雅文化和俗文化,或者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这两种传统运行轨迹不同,表现样式不同,实际的内涵也有着不小的差距。一般说来,大传统常常是以小传统为媒介传播到民间的,因此,它就不可能完全保留其本来面目,而是经过了民间的筛选和转述。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取舍,也有引申、修订、加工甚至再创造。反思大传统,甄别小传统,探讨大小传统如何转化、运作、相互关联,也应成为批判的主要内容。

③具体内容可参见:郑金洲.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世纪之交中国教育理论的反思[N].上海:教育发展研究,1999(10)。

参考文献

[1][德]霍埃著,兰金仁译,批评的循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英]迪尔登著,唐莹等译,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瞿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沈剑平,论教育理论的结构,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5][英]迪尔登著,唐莹等译,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翟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英]卡尔著,郭元祥等译,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原理,瞿葆奎主编,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第6篇

Fauconnier指出:隐喻是连接语言和概念的一种显著的、普遍的认知过程,主要依赖喻体和本体这两个输入空间的跨域映射。不同的概念能够被共同激活,在某些条件下,形成了跨域连接,从而带来新的推理。概念融合可以是约定俗成的,也可以是全新的。

1.隐喻与色彩词汇语言,尤其是英语中涉及颜色的表达方式五花八门、不胜枚举,其中不乏含义与颜色本义无关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Red:如火般热情奔放,与革命或喜庆密切相关。ared-letterday是“良辰吉日”,因为日历中圣诞节或是一年中其他纪念日都是用红色标出的。redcarpet是迎接贵宾所铺的红毯,rollouttheredcarpet即“隆重欢迎”。redflag有时指“使人生气的东西”,于是,wavingaredflag既可以指“挥动红色的旗子”又可以指“激怒”;seered则意为“勃然大怒”。经济上入不敷出,汉语称为“财政赤字”,因账簿上亏空项目以红色墨水登记,英语亦是如此,beinthered指“出现赤字(负债)”,be(get)outofthered指“不亏空、赢利”。此外,红色还有“危险、紧急”之意,redalert表示空虚、暴风雨或台风的“紧急警报”。Black:与汉语相同,英语中black一词常与“坏的、邪恶的”相联系。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非BlackFriday莫属,类似说法还有学生中颇为流行的BlackMonday“开学第一天”。至于blacklist“黑名单”、blackmarket“黑市”、black-hearted“黑心的”与汉语中的表述有异曲同工之妙。blackandblue是名副其实的“青一块紫一块,遍体鳞伤”,而inblackandwhite乃“白纸黑字”。根据记账时所用墨水颜色不同,beintheblack即便不是“赢利”至少也是“不亏损”,所以,不能将black一概视为“不吉利”的“罪恶之色”。

2.隐喻与动物词汇狗的众多爱称最常见的当属Fido,其含义为faithful。关于狗,最著名的谚语就是“Loveme,lovemydog”,西方人对狗的宠爱和依赖可见一斑。狗的用途林林总总,gundog“猎狗”、guidedog“导盲犬”、birddog“捕鸟猎犬”、waterdog“善于泅水的狗”、toydog“供小孩玩耍的狗”,此外,还有一些“像狗一样的人”:topdog“优胜者”、underdog“失败者”、slydog“阴坏的家伙”、saddog“放荡的人”、luckydog“幸运儿”、jollydog“快乐的人”、dumbdog“沉默不语的人”、bigdog“大人物”、deaddog“无用的人”。与人一样,狗亦是一日三餐。adogsbreakfast是“匆忙准备的大杂烩”,匪夷所思的是,adogsdinner却是形容女性“浓妆艳抹、招摇过市”。纵使西方人爱狗至深,纵使Everydoghasitsday“风水轮流转”,毕竟还有不幸的狗,生的冷冷清清,toleadadogslife即“过悲惨的生活”,死的凄凄惨惨,todielikeadog即“凄凉地死去”。在有文字记载之前,马就开始为人类服务,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马载人运货功不可没。19世纪,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最初名为“ironhorse”,功率称为horsepower“马力”。即便如此,马仍在辛勤劳作,toworklikeahorse“做牛做马般地干活”。马沉默不语,却有着和人近似的个性。马有脾气,所以Youcantakeahorsetowaterbutyoucantmakeitdrink.“若非愿意,强迫无济于事”。马很聪明,使得horse-trading“马屁买卖”成为“精明交易”的代名词。马还傲慢,toridethehighhorse表示“举止傲慢”。从17世纪开始,久经沙场的战马被称为warhorse,后来喻指“经验丰富的战将”。oldhorse指的是“老兵、老练的政客”,其含义变得可褒可贬。

3.隐喻与感情词汇爱是什么?它无处不在须臾不离食色男女,无色无味却又无形无貌。可以被感觉却不可被触摸,可以被描述却不可被描绘,可以被颂扬却不可被具象。爱与人们相伴一生,纵然感觉相异表达不同。爱情是人,有其自身的个性、情绪、特点。Loveisblind.爱情是盲目的。Loveneverdies.爱会永生。爱是生物,爱需要时间空间信任,也需要阳光水分养料。Loveisavinethatgrowsintoourhearts.爱情是长在我们心中的藤蔓。Loveislikeabutterfly.Itgoeswhereitpleasesanditpleaseswhereitgoes.爱情就像一只蝴蝶,所到之处将欢乐随身携带。Loveisfrailatbirth,butitgrowsstrongerwithageifitisproperlyfed.最初的爱是脆弱的,可如果悉心呵护,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茁壮成长。爱是火,从干柴烈火到灰飞烟灭,从炙热到冰冷,爱的火焰既能永远熊熊燃烧,也能电光石火昙花一现。Theold-timefireisgone.爱情之火已经熄灭。Loveisafirewhichburnsunseen.爱情是无形燃烧的火焰。爱是营养品,滋润心田,永驻青春。Imstarvedforaffection.我渴望爱情。Hethrivesonlove.他因为爱容光焕发。

4.隐喻与时间词汇在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时间都是不容忽视的研究对象。作为时间的孪生物,空间与其又是不可分割的,可被视为空间范畴的前提。“空间是围绕或高于我们的东西,而时间是永恒流淌在我们身边的东西”[5],对时间的描述,空间隐喻的支撑是不可或缺的。时间是有生命的。Timeisabirdforeveronthewing.时间是一只永远飞翔的鸟。Timeisagreatjudge.时间是伟大的法官。Timeisaversatileperformer.Itflies,marcheson,healsallwounds,runsoutandwilltell.时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演员。它能翱翔千里,能阔步前进,能治病救人,能随风消散也能影响深远。Thestreamoftime,whichiscontinuallywashingthedissolublefabricsofotherpoets,passeswithoutinjurybytheadamantofShakespeare.时光之流不停冲刷着其他诗人那些塑像,但在莎士比亚的巨像面前,却擦肩而过,毫发不损。时间是冷若冰霜的。Timeisafilethatwearsandmakesnonoise.光阴如锉,细磨无声。Timeandtidewaitfornoman.岁月不待人。千金易得,岁月难再。Experienceprovesthatmosttimeiswasted,notinhours,butinminutes.实践证明,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分钟一分钟而不是一小时一小时挥霍掉的。Likecoralincectsmultitudinous,theminutesarewhatofourlifeismade.正如无数的珊瑚虫组成珊瑚,我们的人生是分分秒秒构成的。时间是标尺,长短粗细一目了然;是熔炉,同时炼就钢铁和废渣。Lifeismeasuredbythoughtandaction,notbytime.衡量生命的尺度是思想和行动,而不是时间。Timetriesfriendsasfiretriesgold.时间考验朋友,烈火考验黄金。

二、结论

第7篇

危险因素,在美国每年死亡人群中有20%的人死于吸烟并发症〔1〕。同样也对眼部

各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现简述吸烟对眼部各组织的影响,供眼科同道参考。

1烟草的有害成分

香烟在燃烧时,可施放出4000种以上的成分,其中多数成分对心肺系统有损害

,并且有40种以上的致癌成分。主要成分为尼古丁、焦油、多环芳烃和一氧化碳等

。烟雾中还含有多种重金属和有害矿物质,如铝、铅、汞等。尼古丁和一些血管活

性物质可使血管收缩,导致眼部组织缺血缺氧。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使血液粘度改

变,使血小板聚集性升高,易于血栓形成,可引起眼部血管病变。香烟中含有多种

过氧化物质,可引起眼部组织的老年性改变〔1〕。

2眼部疾病

2.1眼表面疾病

结膜粘膜对有害气体非常敏感,不论是主动吸烟者还是被动吸烟者,均存在有

不同程度的眼部刺激症状,如结膜充血、泪液分泌增多等。长期暴露于烟环境中如

卷烟厂,可使结膜上皮化生〔1〕。

2.2青光眼

有关开角型青光眼与吸烟的关系尚在争论之中,一些调查表明吸烟可增加患青

光眼的危险性,但也有一些调查则未见此相关关系。Wilson等〔2〕在一项病例对

照研究中发现吸烟者患青光眼的危险度为2.9。Quigley等〔3〕则未见两者有相关

关系,我们也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未发现吸烟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关〔4〕

。综合目前研究资料表明吸烟与青光眼及高眼压症的发生无相关关系。

2.3白内障

白内障是当今全世界最主要的致盲性和致残性眼病,目前全世界约有1500万人

因此而致盲〔1〕。综合国外多项研究表明吸烟主要与核性白内障、后囊下白内障

有关,与皮质性白内障无关,其危险度在1.09~2.40之间〔1〕。Cumming等〔5〕

还发现吸烟斗者的危险性高于吸雪茄和纸烟者。吸烟导致白内障的可能机制为烟中

的脂质过氧化物对晶状体的损害;同样烟雾中重金属物质在晶状体内的富集,也造

成了对晶状体的损害〔1〕。由于吸烟与白内障的关系业已肯定,停止吸烟即可减

少白内障的形成。

2.4视网膜疾病

2.4.1血流速度:尼古丁进入体内后,可兴奋交感神经节和肾上腺,使血中

儿茶酚胺水平上升,进而可明显加快心率和血管收缩,使血流速度加快。尼古丁还

可刺激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使血管收缩,致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体外试验已

证明小浓度的尼古丁即可兴奋交感神经和刺激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1〕。Kaiser

等〔6〕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分别测定健康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眼部血管的收缩期

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系数,结果发现吸烟者血流速度明显快于非吸

烟者,血管阻力系数未见明显差异,这一改变在眼动脉和睫状后长动脉更为明显;

同时还发现吸烟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非吸烟者。Langhans等〔7〕应用多普

勒血流仪测定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在吸入纯氧前后的视网膜血流情况,结果发现在吸

入纯氧后可使非吸烟者视网膜血流减少33%,视血流减少37%,并可使动脉压下

降6%;而吸烟者的视网膜血流减少10%,视血流减少13%,吸氧后动脉压无明显

变化。表明吸烟者对氧浓度变化的反应不明显,吸烟使毛细血管的调节能力发生变

化。

2.4.2视网膜血管改变:吸烟者发生动脉硬化的比例和程度均明显高于非吸

烟者,这都归因于尼古丁导致了动脉收缩、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降

低和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升高〔1〕。

2.4.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目前世界上一种主要的

致盲性眼病,其确切发病原因不清。多数研究表明吸烟可增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的患病率,其危险度在1.20~3.29之间〔1〕。Vingerling等〔8〕在荷兰某地的一

项人群调查中发现吸烟者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危险度是非吸烟者的6.6倍,并

发现吸烟量与其危险因素有剂量反应关系,停止吸烟20年以上者的患病危险度才接

近于正常者。同样,Smith等〔9〕在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中也发现吸烟与年龄相关

性黄斑变性的患病有关,并发现被动吸烟也增加患病的危险度,女性吸烟的危险度

高于男性;提出广泛宣传戒烟可减少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和致盲率。两者

之间的确切关系尚不明了,主要假说有:(1)吸烟使血浆中抗过氧化物质(如维生素

C、硒等)水平下降,这些物质可保护视网膜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吸烟还同时使血

浆中过氧化物水平增加,从而加重了过氧化物对眼组织的损害;(2)吸烟可导致脉

络膜血流发生改变和视网膜动脉硬化,使视网膜发生缺血性改变,从而间接影响年

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生;(3)吸烟可直接促使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生长〔1〕。

2.4.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目前全世界主要的致盲性眼

病,其影响因素众多,迄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吸烟也与其发病相关。

Morgado等〔10〕通过对糖尿病病人的观察,发现吸烟使视网膜血流明显减少,同

时对吸氧的自主调节能力下降,加重了视网膜组织的缺血和缺氧。这是由于烟草中

另一主要成分一氧化碳与血中的血红蛋白有极高的亲合力,减少了血液的携氧量,

进而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但也有研究未见两者有正相关关系。综合现有

资料尚不能肯定吸烟可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或加重其发展,可能原因为

吸烟导致吸烟人群的死亡年龄提前,使其没有机会发展到视网膜病变〔1〕。鉴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仍属于视网膜缺血性病变,吸烟又导致了视网膜血流减少,因而

有必要建议糖尿病人停止吸烟。

2.5视神经疾病

2.5.1烟中毒性弱视:烟中毒性弱视表现为双侧视神经病变,主要见于吸雪

茄烟的中老年男性

病人,常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无痛性视力减退和中心暗点,停止吸烟后可使视力部

分恢复。烟中毒性弱视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尼古丁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这

是由于在众多的吸烟者中,仅有极少数人发生烟中毒性弱视,并且也不与吸烟量成

正比关系,因而表明其发病与多因素有关。其中最常见的辅佐危险因素为饮酒,过

去又称其为烟酒中毒性弱视,究竟谁为主要因素尚不清楚〔11〕。其它相关因素还

有营养不良、维生素B代谢障碍等。Oku等〔12〕发现烟雾中的氰化物是视神经损伤

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伴有维生素B缺乏时。

2.5.2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于视神经前部血

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急性无痛性视力障碍,与眼局部解剖和多种全身因素有关,其

中吸烟也与之有关。Chung等〔13〕通过对137例病例分析,发现吸烟与其发生明显

相关,停止吸烟后可使其危险度下降。但也有个别报告未见相关关系〔1〕。虽然

吸烟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尚有待于进一步确定,但多数医生认为对于中

老年人应停止吸烟。

2.6其他病变

2.6.1Graves眼病:Graves眼病是由于甲状腺素水平升高,致使眼肌肥大和

眼球突出的一种眼病。其确切病因不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遗传和某些环境因

素也参与其发病〔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吸烟也可引起或加重Graves眼病的进展

,其危险度在2.10~7.70之间。Tallsteds等〔14〕通过观察171例Graves病病人的

临床病程变化,发现在吸烟者中出现Graves眼病的比例(19%)明显高于非吸烟者(8

%),并发现吸烟者血中亲甲状腺素受体水平明显升高。两者的可能关系为吸烟抑制

了碘的摄入和有机化;也可能是烟雾中的苯对交感神经系统的损害,进而影响了甲

状腺的功能。

2.6.2斜视:Hakim等〔15〕通过对斜视幼儿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发现母亲在

孕期吸烟可使所生子女患内斜视的机率增加1.8倍;如果加上出生体重过小(小于2

500g),其危险性可增加到8.2倍。Chew等〔16〕也发现每日吸两包烟以上的孕妇,

其子女患内斜视的机率增加1.83倍,患外斜视的机率增加2.32倍。

3小结

综上所述,吸烟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的、可预防的不良危险因素,烟

草中所含的多种有害成分对心、肺、脑血管产生损害。在眼部,主要与老年性白内

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密切相关;还与视网膜缺血性疾病、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

变以及烟酒中毒性弱视和Graves眼病等有关。吸烟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而且还危害

第8篇

一、严密准确、逻辑性强

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符合逻辑。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物理语言训练,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风气。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射”时,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应说:反射角等入射角。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课堂语言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不能将日常生活俗语、方言当作物理语言搬到课堂,如将物理语言“熔化”、“沸腾”说成“化了”、“开了”等,应该避免。

二、抑扬顿挫,感染力强

所谓抑扬顿挫,就是教学语言应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富有节奏感。将表情、手势、停顿、操作等无声语言与声调、轻重音等有声语言恰当地配合起来,使教师的讲解有声有色,更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有起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鲁迅先生的老师藤野先生之所以在鲁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藤野先生的课堂语言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要之处,适当提高声音,促其注意;关键之处,稍作停顿;需熟记的内容,不妨和以声韵,以利记忆。这样,就可以增强感染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所谓语言直观性,就是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既活泼、有趣、逼直,又深入浅出、易于接受。语言直观最好的形式就是“打比喻”。教师能深入浅出地选用一些富有情趣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味,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右手定则”时,采用割韭菜的例子进行类比:将刀尖指向、刀刃切割方向、韭菜直立方向分别喻作感应电流方向、导体运动方向、磁感线方面,不但讲明了电磁感应中三方向之间的两两垂直关系,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形象理解。

所以,在许多教学难点上,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就可以把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物之感,在增强理解知识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幽默可亲、趣味性强

原苏联教育学家米·期洛特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的难点,还可以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使教学转入正规。如在讲“照相机”时,我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某君照相时头顶地、脚朝天,问他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只能成倒立的像。学生听后发出笑声,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牢牢地记住了成像的特点。

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可以搬到物理课堂上来,只要运用恰当,通过幽默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容易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

第9篇

评析意识系指阅读者在获取阅读材料的信息后,思维不停留在语言表层的感性理解上,而是用自己的经验、并能对材料观照、归纳、推理,得出不同层次的理性判断。这种能力既包括对字、句功能的评析,也包括对整个语言单位的思想内容进行评析和从审美角度进行鉴赏。由于“评析”的概念十分宽泛,为使高考语文检测能与教学大纲衔合,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对评价能力检测范围及量度作了基本界定。其中语言评析能力体现于《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要求的前五点之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能够把握文中关键的语句”;内容及写作技巧的评析能力主要体现于6、7两条:“能够把握、分析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和态度”;“能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进行分析、评价”这几条要求,都体现了读写结合的原则,如单从文章学的角度去评析中心思想、主题等,很容易由于作品的多义性和作者主观色彩产生见智见仁的分歧,影响检测的科学性。而作者的观点、立意及采用的表达技巧,则有很强的客观性。这样,评析题从读写双向交流角度检测的特点,也就比其他能力检测更为显著。

作者主体因素对阅读材料的深层影响,一般来说源自两方面,一是作者身世、经历、地位、文化素质、思想水平等内在因素,它往往是无声无痕不自觉起作用的,是潜在性因素;另一方面是作者写作原因、写作目的、意图、写作条件、环境等,是直接性因素。这些因素有些直观地表现在语言运用中,有些不能从语言表象中分析出来,即表现为非语言性因素。例如要说明鲁迅作品中的含蓄,光凭文章提供的语言材料就难以奏效。

评析中的非语言因素还来自“读”的方面,阅读者获取语言信息后,有个分析、理解的加工过程,即思维过程,思维方式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阅读效果。本文语文应该是语言与思维辩证统一的学科,然而“五四”以来的语文教学现况,却是语文局限在静态语言学和文章学的范围内,既淡化了语言与生活的联系,也淡化了语言与思维科学的联系,对此朱绍禹教授有段极为深刻的论述:“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和思维同等重视是众多国家的现状,也是世界性的趋势。而在我们,有过文道关系之争、读写地位之争、讲练比重之争、语言因素与文学因素之争,唯独很少涉及语言和思维的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的讨论,这足见我们对这一关系语文科根本性质问题认识的不足。”(转引自《语文思维培育学》)为促进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高考语文题包含了一定比例的思维科学成分,尤其是选择题型,不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探索解题思路,就无从得出正确的答案,正是这种导向作用,语文界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都逐渐明确了思维科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探讨两者关系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检测的重要课题。

影响评析能力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是读者的综合文化素质。阅读检测,也是对学生的综合性检测,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不可能脱离它的载体而凭空存在,在对语文承载的各种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评析时,与信息相关的知识也就影响评析的进程和结论。科技说明文阅读刚出现时,众多的语文教师惊愕于语文考卷竟然出现与语文教学不相干的自然科学材料,这种惊愕也说明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缺陷。高中毕业生,难道不应该读懂给普通人看的科技说明文吗?出现结合语文课以外、而在高中学习阶段中所必须掌握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知识试题,正是语文命题面向生活、立足实际、面向运用的进步,是体现语文工具性本质的创新,也是加大选拔考试区分度、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成功尝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以上三方面的非语言因素,并非均衡、平行起作用,往往具有综合性、交叉性,但为了便于分析某一因素的作用,提醒学生不可忽视“语言”外的该种技能,我们还是将它们分开解析。

先看涉及作者主体因素的评析题: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2分)

(摘自1991年全国统考语文卷)

这篇《世间最美的坟墓》全文描叙的是托尔斯泰的坟墓,正文没有说明当天是什么日子。正文内容不足以解题,只不过提供了个暗示:那天作者见到了“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为什么这天有这么多人来呢?作者的副标题是“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没直接表明写作目的,再看[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作者是1928年去的,联系托尔斯泰的出生年月,可以推断,作者正好赶上托翁的100周年诞辰纪念,“特殊的日子”的“特殊”之处,在于那年正好是托尔斯泰的百年祭,作者写作目的正在于此。

假如此题不联系作者的写作时代、写作动因,就难以得到正确答案,据广东公布的资料,这道2分题广州市考生平均得分为0.37分,绝大多数考生如坠云中雾里,原因是没有从语言外的因素去寻求解题思路,一味在文字上钻牛角尖,诸如答“参观印象深,所以‘特殊’”、“表示不同寻常”等。

再谈谈思维因素的影响,评析必须用的思维知识,即逻辑知识主要有给概念下定义、判断、推理、归纳、论证等。这些逻辑基本知识多年前曾在语文课本中以知识短文形式出现过、反被撤下,目前学生的思维知识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本文仅就几个突出的问题设例,说明评析能力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用简短的语句揭示概念内涵,说明语词、句子意义,是阅读题中常见的题型。这一思维过程,即是逻辑学中的“定义”过程,定义规则最基本的要求是“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必须相应相称”,文中的概念,必须与有关题目中的定义项相符。两者内涵、外延要相应一致。高考卷的命题学者,常在材料与该材料的“同义词”是否完全一致上布题,既考语言能力,也考思维能力。

例如:

将这些制度,这些发明和发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人类出于同源,在同一发展阶段中人类有类似的需要,并且可以看出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同样的心理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

A人类出于同一祖先,因此有同样的需要和心理。

B同一种族的成员在同样的发展阶段中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

C人类所有种族在相似的情况下,其需要和心理是相同或类似的。

D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人类的心理作用仍然可以是一致的,而具体的需要在相同条件下只能是近似的。

(选自1984年全国统考语文卷)

D项的“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与材料的“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语义抵牾,歪曲了文意,可以率先排除。

A、B、C三项后半句的表述语义基本相同,前半句话,是命题者设计的对文中“同源”的解说。三项中哪一项正确呢?先看A,把“同源”定义为“同一祖先”,不同洲域的人类怎么能共一个祖先呢?显然不当。B定义为“同一个种族”,那么就不包括其他种族吗?也不当。C的定义“人类所有种族”则与“同源”相应相符,C为正确项。据江西南昌资料,这题的得分率不到0.2,考生不明命题角度是最重要的失分原因。

利用对概念进行定义时容易出现的定义过宽、过窄、拨高、概念偷换等思维错误设计迷惑项是制题的常用方式。

高考卷阅读评析题,离不开逻辑推理,所谓推理,是从给予的阅读材料出发,推出一个或几个对材料的判断,检测阅读者正误甄别能力。如:

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以上文字为什么能够简单几笔就勾勒出杨柳的美丽可爱?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因为抓住了春天杨柳叶芽的特点,把新芽生动地比喻为一串串嫩绿的珠子。

B.因为描摹了杨柳柔美的动态,用S线来形容柳条在春风中的飘摇,新鲜贴切。

C.因为概括出了西湖岸边独有的春天的杨柳的特色。

D.因这形象比较具体,杨柳的数量、颜色、形状、动态等都涉及了。

(1988年广东省高考试卷)

不恰当的一项是C,全句是对湖岸柳树的描绘,这是江南共有性的景象,而推导出的C项却把这一景象说成“西湖岸边独有”的景象,“独有”缺少推理依据,与材料矛盾,不合逻辑。这道题是从思维干扰的角度设计的。

最后谈谈综合性的知识对评析的影响,如:

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下列与K大学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有关的说法,哪几项是正确的:

(A、B、C、D、E略)

F、生物降解在不同条件下都会出现氧化现象

(选自1993年全国语文高考统考试卷)

阅读材料从头到尾未出现“氧化现象”字样,到底F是否正确,不具备有关化学知识的人无法回答,只有掌握“普通有机物质分解出二氧化碳就是出现了氧化现象”的知识,才能判定F项正确。这是中学化学课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