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1 09:53:02
导语:在家具活动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2018年9月17日至9月23日是全国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做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工作,xx教体局三举措落实宣传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活动组织。召开了局党委会,专题安排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股室,印发活动方案,明确开展活动的要求和时限,指导学校开展具有本校特色、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实效性强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
二是营造浓厚氛围。组织学校开展网络宣传周宣传活动,各校结合实际,采取案例讲解、宣传海报、校园新媒体、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川教网,提升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三是强化活动开展。召开全区网络安全教育专题讲座活动,组织全区学校安全副校长学习宣传网络安全教育知识。各学校通过网络安全知识讲座、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团日活动,要求师生自觉遵守信息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不泄密、不制作和传播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切实提高师生的网络素养。
一、活动开展情况
(一)积极宣传发动,开展了“献爱心,图书募捐”活动
六一前夕,我局妇委会调查走访了结对帮扶村潭洲村小学,我们见到的是破旧的校舍,简陋的教学设施,昏暗的形同虚设的图书室,那里的留守儿童几乎在整个小学六年校园生活里没有看到过一本课外书,在他们的童年里,没有鲜活的色彩。从孩子们的眼神里,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为了让大家手中闲置的图书流动起来,让其所承载的知识得以继续传播,使图书资源得到再利用。我局妇委会倡导发起了以“捐赠爱心图书,播撒知识种子”为主题的“为留守儿童捐赠爱心图书”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将图书输送到留守儿童手中,实现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献出一份爱心,为留守儿童送上宝贵的精神食粮。
为了使这次活动得到有效开展,我们发出了“活动倡议书”,通过我们的宣传发动,该活动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全局干部职工踊跃捐献,截止目前我局妇委会共收到赠书800余册,促进了爱心活动地进一步实施。
(二)结合结对帮扶工作,慰问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农村基层群体,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一项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事关社会和谐的长期任务。为履行好社会责任,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局妇委会与潭洲村妇代会结成帮扶对子,我局各支部24名具体负责人与20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的。同时为该村建立留守儿童服务站,构建完善了留守儿童工作网络,以促进留守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希望通过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题进一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创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为了促进该项关爱活动更好地推进落实,更好地体现党对少年儿童的关怀,5月31日组织市局部分“家长”到潭洲村慰问结对帮扶的20名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了慰问物品,并在募集到的赠书中精心挑选了60册,送到了留守儿童手中。活动中每个领导干部都详细了解了帮扶对子的生活、学习状况,鼓励他们要刻苦学习,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迎接人生的挑战,努力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做生活的强者。同时和学校负责人就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着重培养他们自尊、自强、自立,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这次活动,有力推动了我局结对帮扶活动在潭洲村全面展开,相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以实际行动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必定能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促进社会和谐。
(三)关心职工子女成长,促进干群关系
为使民警、工作人员子女能度过一个愉快、难忘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增强民警与子女的沟通,营造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及和谐健康、团结拼搏的警营文体氛围,培养民警子女健康成长,针对民警寒来暑往、栉风沐雨长期工作在路面执勤执法一线,很少有时间与子女沟通交流的实际,我局妇委会向市局机关全体民警、工作人员的未满14周岁的子女发放慰问金,促进了干群关系,增加了民警工作积极性,为民警子女的健康快乐成长注入了活力。
二、今年“六一儿童节”活动经验和体会
首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紧紧抓住“六一”国际儿童节这一有利时机,积极组织策划,围绕着“关心儿童”、“为儿童健康成长办实事”的思想理念,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少年儿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儿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儿童、尊重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都有积极意义。
其次,关注儿童成长,为儿童办实事、办好事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证。留守儿童是特殊群体,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心始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度过暂时的困难,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他们的美好愿望,能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三,培养教育儿童是全社会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关心儿童事业的发展,贯彻儿童优先原则,切实关心儿童成长,实解决儿童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第四,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将来要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救助少年儿童就是救助国家的未来,捐助一个少年儿童就等于增添了一份民族的希望。可以说,我们这次慰问活动,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帮助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市委要求的实际举措;是弘扬扶危济困、助弱帮贫传统美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体民情、暖民心,解决留守儿童就学和生活困难的务实之举。这次捐资救助,不只是关注和救助一个贫困家庭和女童,更是营造一种社会氛围,树立一种社会风尚,呼唤一种社会真情;不仅可以解除特困女童就学难的问题,而且对控制全市小学生辍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活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在有关部门地大力支持、配合下圆满结束。但活动中也发现一些问题,表现在有些活动虚浮,不扎实;有些领导干部没有真正深入基层,身在精神不在,有应付现象;没有建立长效机制等等,
今后我们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保证此次活动产生的效果长期有效,促进社会和谐。
一、要高度重视帮扶儿童成长,千方百计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我局妇委会要重视儿童工作,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出实招、办实事,为帮扶儿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要结合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采取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打造他们欢迎的品牌,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开展好有益于儿童身心的活动,发动和组织帮扶少年儿童弘扬拼搏奋进、团结协作的精神,提升文明素质,培养文明举止。
我局妇委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一个和谐发展的新**的战略高度,继续深入贯彻中央《若干意见》精神,以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为重要载体,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投入,多办实事,积极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局各级领导要经常走访慰问,解决帮扶儿童发展中的困难。从战略的高度关心、重视儿童健康成长,深入帮扶村走访慰问儿童和一线儿童工作者,解决儿童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形成全党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儿童成长,服务儿童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开展系列“六一”宣传、主题活动,生动活泼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今后我们要以“宣传活动,烘托气氛;主题活动,展示成果;道德实践活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思路,联合各部门、社会各界力量,组织策划了以儿童为主体,贴近儿童实际,渗透儿童社会生活各个环节,为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系列活动,生动活泼地促进儿童少年全面、健康、快乐成长。
围绕主题进行了强势宣传,营造了全社会都来关心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一是专题宣传造声势。各地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大力宣传了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重视、关心和支持儿童事业,为儿童办好事、实事的好方法、好经验,宣传了一大批关心儿童事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宣传了我局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等儿童工作取得的新成绩。二是多渠道宣传造影响。在发挥电视台、广播、报刊和网络作用的同时,大力拓展宣传阵地。各相关单位、学校、幼儿园通过横幅、标语、板报等方式进行宣传,各地庆祝会场布置上力求贴近实际,贴近儿童,烘托浓烈的节日气氛,让儿童感受节日的快乐,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明年“六一”前后,我局要紧紧抓住契机,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弘扬中华美德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未成年人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今后,我局要依托家庭、学校、社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思想建设、道德实践、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儿童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切实提高了儿童少年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深化了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
(三)组织主题鲜明的家庭教育活动,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环境
今后,为推动我局妇联切实承担牵头家庭教育的责任,进一步深入推进“家庭育人”工程,确保“双合格”活动在我局顺利开展,我局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引导、鼓励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升教子水平,争当合格家长,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环境,推进和谐家庭建设。
四、关注帮扶儿童成长,为儿童办实事、办好事再掀
创新帮扶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儿童身心发展。我局妇委会党员干部要带头,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士,担任留守儿童的社会妈妈,使他们与其它儿童一样享受母亲的关爱,享受成长的快乐,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经营集约的要求,优化配置各类加工要素,将相互关联的加工企业首尾相连、上下衔接组合在一起,使企业共享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和分工协作效应,实现集约化、标准化、高效化生产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生产力载体。
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是伴随者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的重要趋势。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保障国民营养安全健康的重要民生产业。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发展,截止到2014年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48万亿元,是汽车工业的2.8倍,成为行业覆盖面宽、产业关联度高、中小微企业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的基础性产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农产品加工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在政策的推动下,向规模企业集聚、向园区集聚、向优势主产区和城近郊区集聚的趋势愈加明显,区域化、集群化、网络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特别是园区集聚蔚然成风,打造了一批优势园区和区域性品牌。据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组织专家对10个省(区、市)调研分析测算,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作用明显:
一是数量规模扩大。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园区约1600个,入园企业约3.5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1.5万家,龙头企业约5000家。
二是区域特色明显。发挥资源、区位、资金和技术等优势,形成了河北小麦加工、内蒙古乳制品、山东肉制品、安徽炒货、福建膨化品、河南方便食品、湖南辣味、四川豆制品等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聚集效应显著。大量企业入园,形成了显著的规模经济和分工效应。据对10省(区、市)的调查统计,入园企业固定资产达4300亿元,研发投入超过60亿元,营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
四是带动能力增强。园区往往是本行业和当地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本地优秀农产品加工业流通龙头企业的集聚地,是当地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有力促进了农民就业,并通过带动主导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各地实践和经验表明,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是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集聚集约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它的发展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加强园区建设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发展园区有利于发挥协作配套效应,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依靠关联网络,促进区域优势与外力融合,引导加工产能向主产区转移,打造产地优势主导产业;有利于节约利用土地、集约投入要素、集中治理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动节能减排和副产物综合利用。
加强园区建设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发展园区有利于发挥优势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拓展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培育新型业态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企业分工协作、共享资源和服务;有利于将农户、企业和客商在园区空间聚集,促进企业向农户注资建基地,向经销商注资连物流,推进原料基地、加工物流和营销流通紧密衔接、协调发展。
加强园区建设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园区有利于将种养业、加工业、信息业、物流业、流通业等同步链接,促进农村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吸引人口聚集和公共设施建设;有利于承接城市和工业的辐射带动,推动城乡要素合理交换,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打开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布局不尽合理、政策落实不到位、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园区与原料基地和物流营销衔接不够,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的发展。
当前,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任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要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挑战,都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产业融合发展、资源集约共享、要素规模集聚、企业分工协作、利益紧密连接的集群发展理念,着眼于产业融合和产业集聚,通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在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辐射带动能力上实现重大提升,构建一批竞争能力强、专业化分工明确、上中下游相互承接的优势加工体系和产业集群。
第一,科学编制规划。规划是龙头。要编制科学、合理、完整且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园区建设要安排在农产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区域,特别是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并有充足发展空间的区域。
第二,争取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和制定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投资、科技、人才、用地、用电、营销、外经等政策措施,同时着力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支持园区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政策势差,吸引更多的企业入园。
第三,完善配套设施。切实遵循环保优先和集群、集聚、集约、配套的原则,有关规范规划建设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电力、交通、通讯、污水处理及给排水系统等设施。坚持生产、物流、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科学安排。
第四,加强公共服务。要建立健全科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便民服务“窗口”,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为投资兴业者营造优质、便捷、高效的投资环境,建立融资担保、检验检测、仓储物流以及劳动用工、出口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建设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和检测机构。
第五,培育产业集群。将原料基地、加工园区、营销体系等有机衔接、相互配套、功能互补、紧密联系,打造一批产业集群,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打造农产品加工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展销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发展直销直供、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营销、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等新型流通业态,创新商业模式。
上下游交流打开合作空间
余杭家纺企业不但为走访的家具企业带来了余杭的“中国好面料”,也为他们提供了详尽的沙发面料在应用中的各种技术难题解决方案。交流团成员与家具企业设计、采购、品管等各部门负责人就面料采购中遇到的打样、色差、标准、三防、交期、检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家具企业对面料企业的到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对余杭家纺“中国好面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交流环节,家具企业代表提出的诸多面料应用问题,也让余杭家纺人对市场最前端的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交流对接活动对双方都是一次提升和学习的机会。“我们需要更多类似的活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余杭家纺面料企业和软体家具企业之间有了一个交流合作平台,也促进了由面料到沙发制造的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创新,同时,为打造互利共赢的行业生态圈提供了交流机会。”一位面料企业代表如是说。
在活动中,余杭家纺的“中国好面料”和家具企业的先进理念都让对方赞叹不已,双方纷纷达成下一阶段的深入合作意向。此次余杭家纺交流团中,还有大量新生代家纺人的参与。他们在活动中,一方面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研发趋势、开阔眼界,另一方面通过老一辈余杭家纺人的的言传身教,感悟了深耕行业的坚守精神。
余杭家纺人此行收获颇丰
杨林山对此次交流活动总结道,面料企业与沙发厂的直接对接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走访中大家不但做成了生意,更重要的是最直观地认识了市场,在与优秀企业家的交流中学到真东西。“像敏华控股总裁黄敏利、左右家私董事长黄华坤等等,这些企业家做人做事的专注与诚信,以及资源整合的能力都值得我们学习。心怀远大格局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余杭家纺企业尤其是新生代可以从交流中细细体会‘专注、诚信、整合、格局’的意味,并在工作生活中践行。”杨林山说。
敏华控股自1992年成立以来,秉承着“为千家万户带来健康、舒适、超值、时尚的家居”的使命,已发展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是具有全球布局的中国民族品牌家居的龙头和标杆,也是目前国内上市家具企业中市值最大的企业之一。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黄敏利热情接待了到访的余杭家纺企业代表。在交流中,黄敏利传递给家纺企业代表许多“正能量”。
他说道,做大做强传统行业和民族品牌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企业价值观同样重要。他对于中国国内市场的开拓成为企业发展新引擎的预判,带给余杭家纺人开发国内市场更多信心。
在深圳左右家私的走访过程中,董事长黄华坤亲自讲解了下一季软体家居新品的趋势。他介绍,公司出厂的每一款作品都凝聚百名顶尖设计师的智慧灵感,汇集了300多名工艺师的精湛技艺,经历150多道工序精细打造,严格按照84项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程序检验要求。这种专注与高标准换来的是市场的认可。
关键词: 家史调查 高中历史 研究性学习
历史悠久的虎门,不仅有林则徐“虎门硝烟”的驰名遐迩的光荣历史,而且连续多年财税收入名列全国乡镇之首,获得了“中国财政之星”、“全国创汇十强镇”称号。从改革开放以来,虎门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得到了飞跃性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作为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当代高中学生,如何让他们感受这种历史变革,以及他们是如何思索和感受的?开展家史调查是一种有效而且简单易行的好形式。我们将它作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让学生接近生活、接近社会,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大舞台。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组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开展历史课外研究性学习,2007年我们虎门中学组织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家庭历史调查活动”。下面谈谈这次活动的目标、展开过程和教育意义。
一、活动的目标
1.让学生了解自己家庭过去、现在的生活状况的变化,探究其原因。
2.让学生了解邻居、亲戚或其他朋友的过去、现在的生活状况以及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
3.指导学生学习撰写家谱的方法,弄清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家族之间的关系,作一次寻根访谈调查。
4.让学生学会开展社会与家庭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撰写历史小论文,制作多媒体调查报告的方法。
二、活动过程
1.向学生讲清活动目的、活动调查要求,学生根据活动主题,自主制订调查计划,拟订访谈提纲或设计调查问卷。
2.依据访谈提纲,对被访对象进行调查,做好记录,汇集成资料。
3.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撰写调查报告,得出自己的结论。
4.活动总结。班级组织进行调查成果交流,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
5.对活动的影响作跟踪调查。教师对此次活动成果进行认定,特别是在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作长期观察,以了解活动对他们的影响程度。
三、活动的教育意义
“我的家庭历史”调查活动从2007年暑假开始,到11月中旬完成。在历史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共收到530份调查报告,其中53份制成多媒体软盘。这些调查报告内容丰富,其中不乏好作品。纵观整个活动过程及成果,我觉得活动的教育意义很大,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增强了学生对家庭、祖国的亲近感、认同感和责任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学生通过写家史,了解到前人的身世和人生经历,也了解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从学生写的家史看,每个学生的家庭随着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欧淑君同学在《我的家史》中写道:“爷爷奶奶那个年代,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三代,……住的瓦房经常漏水,……孩子们经常饿肚子,都不上学,在田里干活。1978年改革开放后,爸爸洗脚上田,做起了生意来,家里很快富裕起来,住上了几层高的新楼房,现代家具一应俱全,美味佳肴应有尽有,就连交通工具也换了两代,由单车到摩托车再到汽车……”又如沈晓春同学在《过去,现在》中写道:“父亲在十五岁生日那天,为庆祝他的生日,奶奶把家中唯一的老母鸡宰了,但那煮熟的鸡被人偷了。后来只好以咸菜代替,……而改革开放后,家里富裕了,现代家具、电脑、汽车、洋楼都有了。而且父母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知道了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还积极学英语呢!……”从家庭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中,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家、爱国的感情。
2.增进了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和理解。
对于经济发达的虎门,不少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或生意。他们没有较多的时间同自己的孩子交流,甚至无暇关心他们的教育,所以不少学生在写家史之前很少与父母沟通。在写家史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长辈们在成长、学习、事业等方面的各种经历,并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这样学生同父母的沟通增加了,消除了以往对父母的偏见,使学生与父母的情感加深了,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赖晓川同学写道:“以前我有点瞧不起父母,觉得他们没文化、没见识,不愿意与他们交谈。自从我了解到父母过去的历史后,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我越来越爱父母了。从那以后,我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多,我觉得他们既是长辈,又是朋友。”
3.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
通过写家史,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体验学习、探索学习和解决问题融为一体,这正是研究性学习要达到的目的。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增长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使学生对学习历史更有兴趣。因为他们感到历史的真实,感到学习历史是有用的,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比如,有些在事业上的成功家长发出感叹说:“我们这一代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学到文化,要创业很艰难,现在很多事都是边干边学,压力很大。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学好文化。”诸如此类的话语让很多学生感触颇深。一位学生兴致勃勃地对我说:“老师,我现在越来越爱动脑筋和动手了,我觉得学习历史越来越过瘾了。”
4.促进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从小到大衣食无忧,从来没有体会过贫困,也没有体会过生活和创业的艰辛和不易。他们在家史调查中更加懂得了我国的许多古语在现实中的真正含义:“创业难、守业更难”;“业精于勤,荒于嬉”。通过写家史,他们更深刻地体验到人生的意义,更好地理解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加深了对八荣八耻的理解,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自己的理想和前途采取更加客观的态度,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前途充满自信和乐观。正如杜福弟同学在《人生的痕迹》中最后写道:“从我的祖辈、父辈身上,我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从我的家庭历史变化中,我看到了祖国的伟大变化。今后,为了我的家,为了振兴我们的民族,为了祖国的前途,我要认真学习,努力拼搏,毕业后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总之,中国自古就有记家谱、写家史的传统,我们应该发场光大。指导学生写家史是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要责任。我们的实践证明,写家史这种研究性学习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霍益萍,查尔明,陈百尧.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江苏太仓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实验报告.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计划(试验修订稿).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
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没有空白点;每一种环境、每一项工作,对于我们都是一种锻炼,每一个困难、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机会。
由此,职业发展协会和人力资源协会联合举办职场精英挑战赛,为每一个走向职场的你,准备一个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我们将把职场中的团队协作,创新,拼搏贯彻到底,以深刻有趣的内容充实每一个瞬间:“经典影视片段配音”其乐无穷,将职场上的语言表达展现的淋漓尽致;“广告拍摄”天马行空,众多奇思妙想汇聚一堂,是视觉更是思想的一场盛宴,你的梦想将由你自己来打开现实的大门!通过这两个的活动的优胜者还将参加“就业知识对对碰”职场上点兵,有关就业的种种,引领你进入一个耳目一新的世界。想为自己最喜欢的经典电影配音吗?想自己当导演把你的奇思妙想展现出来吗?想了解更多有效的就业信息成为职场达人吗?那么,赶紧报名参加“职场精英挑战大赛”吧!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报名时间:XX年3月17日—23日
比赛时间:
经典影视片段配音大赛:3月中下旬
产品广告设计大赛:3月中下旬
职场知识对对碰大赛:4月上旬
比赛地点:惟义楼教室(待定)
三、活动对象:
江西师范大学全体在校学生
四、主办单位:
教育学院职业发展协会和商学院人力资源协会
五、活动流程:
(一)活动内容:
比赛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由经典影视片段配音赛和产品广告拍摄赛组成,两个协会各主要负责一项比赛。第二部分是指职场知识对对碰大赛,它作为职场精英挑战赛的总决赛由两个协会共同负责。
第一部分
经典影视片段配音赛
一、 活动主题:
影音时代,团队风采。
二、 活动背景:
当今社会,大学生毕业生越来越多,但市场上的职业有限,整个就业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其中,职场面试时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是能否成功就职的重要原因之一。语言学家一致认为语音语调的模仿是学好语言,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社会学家认为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更有利于事业的成功。电影配音兼学术性、趣味性于一体,能更好的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 活动内容:
此次比赛旨在把一些经典影视由参赛者或参赛团体用自己的方式再次展现,既不丢失原有的经典,还能体现出同学们自己的特色,激发同学们的艺术创新意识。
四、 活动目的:
1.通过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多彩的职场配音大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语言沟通能力。
2.释放繁重的课业压力,充实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同时让同学们在职场面试以及生活中能够从容地与人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3. 通过此活动,让同学们从现实中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自省自悟,获得团队协作的经验。
4.让同学们了解一些关于团队合作的正确态度和合作方法,知道和舟共济,精诚团结,齐心协力的重要性,并努力向其发展。
五、 活动时间:
报名时间:XX年3月17日—23日
比赛时间:XX年3月下旬(暂定)
六、 活动地点:
惟义楼教室(待定)
七、 活动对象:
江西师范大学全体在校学生
八、 比赛要求:
1.自由组队报名并填写报名表,每队人数在4—6人之间。
2.各参赛团队可任意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片段进行配音,选手自行剪辑参赛片段。
3.片长保证在8—10分钟,配音内容积极向上,有一定的思想和内容,提倡创新配音,但不能完全脱离原视频内容。
4.比赛前主办方将会告知参赛选手要配哪一部影视片并给出配音范围,要求选手仔细观看并做好赛前准备。
5.选手需提前一天将自备配音片段(已做好处理)发至指定邮箱。
6.选手赛前20分钟到场签到,以便比赛顺利进行。
7.遵守比赛纪律和规则,服从工作人员安排,尊重评委评判。
九、 活动过程:
(一) 前期工作:
1.我们将于3月17日至23日选择人流高峰时段在第二、三、四食堂向全体在校生进行摆点宣传并接受现场报名;
2.同时将通过海报、宣传单、微博等形式进行宣传;
3.如条件允许组织下寝宣传;
4.报名方式:除现场报名外,还可以通过短信报名的方式;
5.确定并剪辑第二轮比赛影视片段。
6.确定主持人(2人)和大众评审(20人)名单,邀请评委(4人);
7.申请比赛场地;
8.制作活动现场PPT;
9.筹备活动所需设备:话筒、音响、电脑。
(二) 比赛流程:
1.主持人开场白,介绍评委及大众评审,说明比赛规则。
2.比赛正式开始:
(1)第一轮:参赛选手按照抽签顺序依次出场表演。在进行配音前要进行自我介绍、选材原因及目的的解说。这项时间必须控制在2分钟内。随即进入现场配音展示。该环节配音内容和视频由参赛选手准备,配音结束由大众评审举手投票,一人举手算一票,总票数为20票,最后票数由高到低由计分员排出名次。
(2)第二轮:该环节内容由主办方提供,比赛中先播放影视原声,之后选手按第一轮次序依次进行现场配音,配音结束后由评委立即进行打分并点评,约十分钟左右下一队上台表演,两轮结束后主持人宣布上一支参赛队的最终得分,下面依次进行。
3.评委点评完最后一组参赛选手后,主持人公布本场比赛结果并宣布比赛结束。
(三)后期工作:
1.安排人员清理场地;
2.整理好拍摄活动现场的照片,进行文字编辑,以便进行活动总结。
十二、 备注:
1.本次比赛不再设初、复赛,各选手直接参与决赛;
2.若参赛人数较多,将申请两个教室同时进行比赛;
3.比赛当天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4.每当一组选手配音结束,大众评审和评委依次打分。最终汇总分数,当场宣布晋级名单。
十三、评分细则
满分100分,评分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40分,第二个环节60分。最后由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的各自的得分相加构成选手的总分。评分比例:专业评审占60%,20位大众评审举手投票,一人一票制,每票2分占40%。
第一环节:
1.发音准确,流畅清晰,感情饱满到位。
2.片段经典程度,所选情节内容丰富生动。
3.演员阵容完整,配合默契,舞台形象效果。
4.语言连贯幽默,富有哲思。
5.创新改变合理生动。
6.配音口型与影片内容相吻合,衔接得当。
第二环节:
1.发音准确,流畅清晰,感情饱满到位。(20分)
2.演员阵容完整,配合默契,舞台形象效果。(20分)
3.语言连贯幽默,富有哲思。(10分)
4.创新改变合理生动。(10分)
评分表:
第一轮
第二轮
选手编号
20名大众评审举手投票
(40分)
发音准确,流畅清晰,感情饱满到位。(20分)
演员阵容完整,配合默契,舞台形象效果。(20分)
语言连贯,富有哲思。(10分)
创新改变合理生动。(10分)
总得分
产品广告拍摄赛
一、活动背景
商品经济中,一个公司的产品自研发到生产,最终成为商品,而作为一个商品,广告无疑是提高一个商品的销量的利器,在短短的几十秒内呈现商品功能和性质的最佳利器。一个好的广告,其塑造的不仅是一种让消费者更容易消费的环境也为其生产其产品的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形象。此外,广告的公益性效果在近年来的电视和网络媒体中大大体现。
作为一个媒体横行天下的时代,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学习和了解广告这一特殊的媒介产物是有很大的必要的。拍摄产品广告,用媒体来展示广告制作人的立意和思想,对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更好的与自己所要面对的受众沟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二、活动目的与意义
(一)活动目的
1、锻炼眼力。通过一次简单的广告拍摄,让参赛的大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媒体来和广大的消费者进行沟通,抓住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心理需求,锻炼“眼力”。通过对产品广告的观看受众的考虑可以提升自己对消费者思想的把握,快速的抓住消费的需求。
2、提高团队意识,激发团队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组建拍摄的团队,对广告拍摄的立意和所要反应的思想以及拍摄中所要注意的细节,如广告视频时间的把握,拍摄器械的选择等等,是要经过组建后团队的讨论和沟通,无形中会增加参赛队员的团队意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3、丰富大学生活,提前用一份实践“作业”来为自己的职场之路做好准备。通过广告的拍摄,可以把参加比赛的选手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大学生生活变得丰富和多彩,减少空虚的时间。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广告的拍摄,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出来,比如一个好的拍摄点子需要团队的成员一起付出努力,比如一个创新的点子,既要了解自己本身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用知识和信息进行再创造。
三、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3月下旬(暂定)
活动地点:待定
四、活动介绍
“产品广告拍摄大赛”顾名思义,就是在商品市场中选择某个公司的产品,为其拍摄一段宣传广告,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所拍摄的产品,让更多地人产生购买的行为,增加产品的销量。比如,为汽车的“儿童安全座椅”拍摄一部宣传的广告,向人们介绍“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或者是为“厨房家具”拍摄介绍其功能的广告。以视频的形式来向我们展示一个产品。
这里的广告要求的是“视频”形式的广告,不限制参赛队伍的拍摄范围,但是必须有一个在广告中表现的主体,用视频来给我们介绍一个”物“传达一种意义。比如,拍摄”可口可乐”饮料,即可以从“它”的功能去拍,即可乐有一种不可比拟的饮用,很解渴,会给我们的味觉带来一种刺激感。也可以拍“可口可乐”的历史,或者是如今,人们大量引用可乐,但是可乐的危害也是存在的。最重要的是如何用一段视频广告来来表达一种意义,锻炼抓住别人的心理的能力,这才是我们的比赛的最终目的。
五、比赛的要求
(一)视频时间及格式要求
1、产品视频时间限制在1到5分钟;
2、既不得超时,也不得少时;
3、要求视频清晰,可用于多媒体设备的播放,禁止拍摄3gp格式或者其他不清晰的格式参赛,如有上述的情况,视情况对参赛队伍做出相应的处罚。
(二)参赛形式
1、以小组的形式参赛,不接受个人参赛者。
2、小组的成员人数规定为4-6人。
(三)比赛环节
1、产品的广告视频的拍摄。给予参赛的队伍一个星期的拍摄时间;
2、产品视频展示环节。比赛当天晚上根据抽签的结果播放产品视频;
3、在播放完成后,由参赛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评委、老师阐述小组拍摄广告的大意(限时在5分钟)。
六、评分形式
本次的比赛,采取的是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联合打分的形式来决定最后的参赛队伍的总分。
(一)大众评委占选手总分的40%。大众评委则是由“举手”算分,每一个参赛队伍展示完毕后,每一位大众评委进行举手打分,“举手”则代表两分,不举手则代表此大众评委的打分为零分。本次大众评委共有20名,每一名大众评委举手代表的是两分,共40分。
(二)专业评委占选手总分的60%。以表格评分表的形式进行打分,比赛的专业评委的打分细则详见比赛打分表。
最后由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的各自的得分相加构成选手的总分。
产品广告拍摄大赛打分表
评分细则
创新(20)
主体性(20)
画面质量(20)
总分
广告是否有创新意、别具一格
拍摄内容是与拍摄主体相关
视频画面是否清晰、稳定
得分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策划书
根据社团所写的策划书,上报院团委进行审核
(二)摆点宣传、报名
(三)赛前选手见面会
(四)比赛相关事项的准备
第二部分
“职场知识对对碰”
一、 活动主题
增强就业知识,放飞职场梦想
二、 活动背景
在大学生就业意识逐渐增强,就业竞争压力加大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保持大学生就业的生命力成为我们思考的主要方向。在当代社会,信息已经成为就业的一个法宝,如何走在时间的前面成为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所以了解一定的职场知识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任务。
三、活动目的
(一)进一步增强广大同学对职场知识的了解。通过此次活动问题的设置,尽可能地为广大同学提供职场就业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提高广大同学的团队意识,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此次活动采取团体报名形式,在活动中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体会团队合作的魅力。
(三)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在游戏中学习职场小知识。
四、活动主体
江西师范大学全日制学生
五、活动时间
1、报名时间:XX年3月17日——3月23日
2、比赛时间:XX年4月上旬(暂定)
六、活动地点
惟义楼教室
七、比赛流程
(一)活动准备
1、活动前期:
进行海报、摆点宣传,吸引学生积极踊跃报名;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宣传,制造舆论效应;
2、活动期间:
布置会场,组织选手签到,保持会场秩序
3、活动后期:
清理活动场地,做好活动总结,汲取经验
(二)参赛形式
广告拍摄大赛前三名团队和影视配音大赛前三名团队参加本次比赛,为总决赛,角逐最后的冠亚季军。
(三) 题库准备
按问题类别分A、B、C等几类题库,如:权利与义务、维权办法等。可以是用抽奖盒,也可以用一个选题系统;
共准备6—8个题库,每个题库中有10道题。
(四)比赛流程
第一轮:参赛团队预先抽取比赛序号,然后按比赛序号依次抽取题库中的问题并回答全部题目,得出成绩。
第二轮:采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进行问题的回答。所有选手错开坐,即同组选手不能连坐在一起。主持人放音乐并控制节奏,选手按顺序传递娃娃,当主持人停止音乐,拿到娃娃的选手及其团队抽取任意题库中的问题并回答。如该选手没有答对,继续传递娃娃,下个选手答题,若还未回答出,这道题就放弃。(娃娃在选手手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5秒)
第三轮:若两轮后出现平局,加赛一轮,直到决出胜负。
(五)参赛人数
每支团队参赛人数为4人,如果超出4人,团队自行选择参赛队员,超出人员做替补。
八、评分方式
比赛成绩根据答题分数多少而定,第一轮每小题10分,第二轮每小题5分,总成绩把两轮成绩相加。
九、奖励设置
第一名 (1队) 获奖证书、奖品
第二名 (1队) 获奖证书、奖品
第三名 (1队) 获奖证书、奖品
优秀奖 (3队) 获奖证书
十、活动经费
1. 大、小奖状:80元
2.奖品:220元 (一等奖100、二等奖70、三等奖50)
(三)后期工作:
1.活动结束后,各自做好书面总结,召开总结会议。
2.活动经费计算。
附录:
职场精英挑战赛报名表
团队名称
团队口号
基本信息
职务
备注
注:1.职务填写团长或队员;
一、管理者应具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理论是随着企业理论的演进以及企业对社会影响逐渐加深而发展起来的。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深受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影响,认为企业只不过是一个在市场上从事专业化生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专业化的生产单位”(Demsetz,1998),确定各种外生变量的投入就可以决定其产出。这种静态优化的观点导致忽略探寻模型内生变量,比如企业家的缺失、环境的变化以及创新的力量,强调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实现资源优化、为股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这种企业社会责任观强调“企业如果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以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销售它们,企业就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2002/1997)。这显然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责任观,认为企业只需承担最基本的经济责任(贾晓慧,2008)。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本质的解读有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没有脱离“股东利益至上”的核心观念。这种理论逻辑必然决定企业仍然只是股东的企业,企业的最终且唯一的目标就是通过经营为股东实现利润最大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弗里德曼就曾指出:“在自由社会,存在且仅存一项企业社会责任,这就是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使用其资源和从事旨在增加利润的各项活动”。
这种责任观强调企业仅对股东负有责任,企业专注于自己的经济责任就是对社会负责,任何损害该责任的活动都是不道德的。该观点忽略了社会各种形式的组织对企业的支持、社会对企业的期待以及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承担的责任,因而是短期而狭隘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加速的工业活动不断改变着社会,企业活动对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废气、废水和工业垃圾等负外部的结果层出不穷,单一狭隘的企业责任理论备受挑战,受到实践的冲击。人们质疑,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供应商和经销商协作、员工和消费者支持的企业拥有如此多的权力和资源,其经营活动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活,但只需要维护其作为“经济细胞”的责任吗?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的概念,1984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进一步定义利益相关者为“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这个定义不仅将受企业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会、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贾晓慧,2008),受到了许多学者和企业家的赞同。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之下,该理论逐渐发展成为CRS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应该追求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陈宏辉、贾生华,2003)。这些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直接受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股东、员工、供应商、顾客、当地社区、自然环境等,更包括产生的间接影响的一系列个体或群体,如人类的后代、社会道德伦理等。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存续注入了一定的专有性投资,他们或是分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Blair,1995)。
管理者把握着企业经营的轨迹,从很大程度上说,管理者的价值观将构成企业的核心价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市场反应。当前,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缩短了知识更新的周期,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带来了更残酷的全球化竞争,企业更需要持续而不是一时的成功。如果在经营活动中企业没有道德底线,不惜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将一些内部成本外部化、社会化,以损害社会、损害消费者利益,那么从长远来看,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必将受到严重的动摇。比如经过五十多年积累的三鹿乳业因为三聚氢氨,其过百亿的品牌价值就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而杜邦、默克在经营中志存高远、心系社会而安然渡过百年。运用传统社会责任理论来指导企业经营,虽能获得一时的收益大增,但从来没有一个自私和不诚信的企业能获得社会长期的支持。利益相关者理论更注重维护参与各方利益协作体的关系,以构建一个全方位长期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为目的,更适合社会对企业的要求,更容易塑造出伟大的公司。总理在与企业家座谈时也提出:“企业也要流道德的血液”。社会是企业的载体,当代的管理者应该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建设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当代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应该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核心来构建其社会责任感理念。
二、管理者社会责任感教育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培养的意义
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多数都会从事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工作,随着年龄、阅历和经验的增长,他们中大多数人有机会从事中层和高层管理工作,担任未来的管理者。
第一,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管理者社会责任感教育是专业培养体系的要求。马丁•路德•金恩博士曾说过:“人,如果只有智能是不够的,智能加上品格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没有品格,教育只完成了一半。一个好的专业培养体系不仅注重对专业技能和方法的传授,更应看重职业道德教育对人的影响力。对人才而言,精湛的技能仅仅是实现其个体价值和利益的工具,而职业道德则是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的联接的保障。如果人才没有相应的职业操守,没有道德底线,专业技术越娴熟,对企业和社会的破坏力就越可怕。在一次针对毕业生状况的调查中,84%受调查单位均表示“接收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石铮,2008)。惠普、联想等知名企业进行新员工招聘时,也都强调“德为先”。作为衔接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和社会的桥梁,专业培养体系必须注入和强化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
第二,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逐渐成熟和定型的时期。在这个关键的阶段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能培养出有利于企业、社会和国家长期发展的人才。人才的价值体系是其行为的基础,解释了对世界、对事物的评价和看法。大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十八至二十二岁左右,处在青年期的中期。尽管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心理发育条件,但因为过于保护的环境和单纯的生活经历,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不成熟的,意志力薄弱,缺乏对挫折和失败的反思,对新生事物缺乏辨别和分析,更不能以批判的态度来加以扬弃,观点和情绪不稳定和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系统的价值观,心理建设充满着反复的冲突和矛盾,处于价值体系探索和形成的关键阶段。高等教育应该抓住这个重要阶段,输入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建立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持续发展的有利观点,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第三,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有可能成为企业未来的管理者。现代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集聚了大量的人、财、物资源,生产出产品满足社会的需要,它们不仅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承载着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其一言一行更是引起社会的关注。管理者运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来确定企业经营方向,分配和统筹企业资源,做出经营行为。他们的价值体系对企业的经营哲学有莫大的影响。一个企业可以因为管理者具有长远发展目光而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诚信经营,如以北京同仁堂为代表的企业历经百年风雨而仍旧基业常青;也可以因为管理者的急功近利,一时贪念而罔顾消费者生命安全和对环境永久的损害,如最近曝光的“地沟油产业链”和上海的“血铅儿童”事件,为了自己的利益企业不惜违背基本的道德规范,损害公众安全,这样的企业势必无法长存。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有可能成为企业明日的管理者,在求学阶段输入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人民生活的稳定、对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都大有禆益。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一个基点,即高等教育机构意识到管理者社会责任感教育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三、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举措
首先,凡是开设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重视社会责任感理念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未来符合社会要求和发展的管理者责任观和管理行为离不开大学阶段正确的指引和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以企业管理作为自己融入社会的一门技能,因此更需要在学习管理理论和方法时接受正确的、与时俱进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同时,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意识到为社会输送既具备正确的社会责任理念又具备一定管理技能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是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人才的培养路径中,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这两者均不可偏废,尤其在现代管理中,职业道德教育相对应该更重要一些。因为在管理者的发展中,总是经历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的一个过程,管理工作也随着从标准化、程序化、简单化工作向不确定性、复杂性、挑战性工作过渡,越向高层发展,则需要的战略性思维和系统思考会越多,只有每个阶段都发挥出色的管理者才能成功攀至顶点。但管理者无一例外都是从初级管理者开始建立自己对管理的认知和管理实践体系,因此这个阶段面对标准化的工作,成功完成任务更取决于工作者的态度和责任感,因此在大学阶段培养拥有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人才从学校走向社会,实现身份转换和职业成功的有利保障。当然,这种严谨的培养体系和看重人才道德的特色从长远来说也会为高等教育机构带来更多的生源、更稳健的形象和更高的声誉。其次,在当前的培养体系中,对学生道德的评价往往集中在个体与组织活动上,对于学生应该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和是否已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的评价却往往缺失或过少。在大学阶段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措施应该是高等教育机构尽快调整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实行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德育体系和专业知识为核心的技能体系并重的“双轨制”路径,增加对社会责任感的考核,具体化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所应秉持的社会责任感,完善“德才兼备”的培养体系。其中,社会责任感教育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设计从大学生入学时到毕业前的“四个关键层次”来实施。
1.建构意识阶段。把握好入学阶段,宣讲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商业道德教育,主要以大一的第一学期为主。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它向我们充分地说明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对于成功的关键作用。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面临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新阶段,与其他大学生一样,对未知的新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充满着遐想。高等教育机构为了更好地引导,会抓住这个机会做入学教育和专业介绍,帮助新生尽快熟悉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在专业介绍这个环节可以精心设计和安排,向工商管理专业的新生导入正确的职业道德理念,并着重介绍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德育体系和专业知识为核心的技能体系并重的“双轨制”培养体系,让学生明白合格的工商管理者除了需要具备工商管理技能,更需要具有符合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搭建“德才兼备,德为先”的概念,为即将展开的新生活做好准备和铺垫。另外,宣讲活动还要能够采取板报、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和广播等形式不断向大家传递“双轨制”体系的要求、做到人人皆知。
2.强化理念阶段。初期授课,开设关于管理者社会责任感的课程,主要安排在大二的第一学期。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以往与管理者社会责任感有关的内容集中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的管理学课程的一个章节。由于管理学内容多,信息量大,课时相对少,所以很多授课老师倾向于略过不讲,理由是观念意识的问题凭一两次课也不能改变。在实行德才兼备的“双轨制”后,建议专门开设“管理者社会责任理论”或“管理者商业道德”等课程,使学生能详细了解“利益相关者理论”,了解使社会、企业和个体达到三赢的商业道德模式。因为在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里已经有较多关于意识形态的课程,为了使学生能有深刻的印象和感悟,授课老师必须做精心的设计,比如用社会热点导入,结合理论学习交叉使用现场辩论、角色模拟、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尽可能强化学生对管理者社会责任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