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戏曲艺术论文

时间:2022-03-20 20:21:40

导语:在戏曲艺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戏曲艺术论文

第1篇

戏曲是一门富有极高文化内涵的综合艺术,它包括了表演、唱念、服装、武术等艺术门类,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开设戏曲艺术课程,使学生接受戏曲艺术的熏陶,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戏曲艺术教育首先要从中国戏曲发展史入手,对学生介绍剧本中既熟悉又具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和历史人物,再把学生逐渐带入艺术的欣赏之中。其次,通过观看录相资料和实况演出,使学生亲临其境耳闻目染产生兴趣,主动了解戏曲艺术的特点和形式。再次,通过传授简单的唱、念、做、打等基本知识,努力开发学生内在的艺术潜质,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才能使学生在这个学唱、学做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力。

二、实施戏曲艺术教育的目的

实施戏曲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在戏剧舞台上,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民族英雄和无产阶级革命者等栩栩如生的舞台人物形象。通过实施戏曲艺术教育,选择较有思想内涵的优秀剧目,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国发展史,学习像岳飞、文天祥、袁崇焕等历史人物的英雄气概,学习江雪琴、李玉和等无产者的崇高革命理想,透过这些舞台上生动的艺术形象,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振奋学生的精神毅力和思想斗志,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这种艺术感染力的潜移默化教育效果是课本上所不能替代的。

三、实施戏曲艺术教育的建议

认识实施戏曲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参考潮汕地区开展“潮剧进校园”的工作经验,建议有步骤、有计划的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选择确立好试点学校。选择戏剧活动频繁的区域所在学校,由点带面,让典型带动一般,先进行普及戏曲基本知识的工作,然后进入实质性教学。

2、重点抓好唱念、排练课。选择通俗易懂的戏曲经典唱段,排练一些简单戏曲片段,使学生能够朗朗上口,轻易入手,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3、名家面对面,零距离接触。通过名家进入校园展演传艺,使传统戏曲艺术更具“亲和力”,学生零距离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有助于学生更快提高兴趣。

4、组织学生文化志愿者。学校与戏曲演艺团体、艺术学校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学生文化志愿者积极参与文艺演出活动。

5、广泛宣传,营造热爱戏曲氛围。采用板报形式,介绍戏曲发展史、经典节目和优秀演员,在校园进行广泛宣传;开展戏曲知识竞赛活动,在学生中营造热爱戏曲氛围。

四、总结

第2篇

后,中国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变化:清朝的没落、民国政府的建立;西学的长驱直入、中外文化思潮和文学艺术观念空前冲撞、汇合,这一切丰富了艺术歌曲的题材内容,使它们既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如对白话新体诗的选用;又承继着传统文学艺术的血脉,如以古诗词谱曲;同时更有大量反映时政生活的内容,显示出独有的中国特色。

1.古诗词及白话新体诗的运用

艺术歌曲精巧、清丽、高雅的美学特征要求歌词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因此,中国古诗词和白话新体诗自然成为作曲家们的首选。分析中国早期的艺术歌曲作品可以发现,很多作曲家都喜欢为古诗词谱曲,古诗词所具有的韵律美和高雅气质为作曲家提供了创作的源泉,为歌曲创作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古诗词中,作曲家又特别偏爱一些反映爱国主义思想和描写离别思念的题材,这种偏好与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外来的侵略、军阀的混战、政府的无能使作曲家们内心十分苦闷,他们既不满于动荡黑暗的时局,但又无力扭转乾坤,因此通过古诗词来借古喻今,宣泄情感,表达他们的愤懑、痛苦、伤感心情。如林声翕《满江红》(宋·岳飞词)、谭小麟《正气歌》(宋·文天祥词)等表达了爱国忧思;青主《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词)、应尚能《我侬词》(元·管道升词)等描写了离愁感伤;此外,也有如黄自《花非花》(唐·白居易词)、陈田鹤《枫桥夜泊》(唐·张继诗)一类的意境刻画作品,表达了作曲家们对理想之境的向往。

在为古诗词谱曲之外,选取白话新体诗入曲也是当时的一种趋势。“五四”引发的诗界革命使得白话新体诗蓬勃兴起,新诗在音韵上走出了传统的格律韵式,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同时,新诗普遍反映了“五四”所带来的乐观向上、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思想,极具时代气息。因此,众多作曲家都积极选取新诗谱曲以表达自身对个性解放、民主思想以及自由爱情的大胆追求。如赵元任《也是微云》(词)、《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黄自《玫瑰三愿》(龙七词)、《春思曲》(韦翰章词)等。这些清雅优美的歌词与抒情诗意的音乐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浸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2.现实生活的反映

中国20世纪早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爱国运动风起云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艺术歌曲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这类题材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爱国题材。面对政府的昏庸无能,众多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前途命运表示了深切的担忧,如萧友梅《问》《南飞之雁语》、应尚能《吊吴淞》等。他们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责问、对历史事件的思考表达了鲜明的爱国思想,发人深思。同时,针对外来侵略,作曲家们号召民众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土,如萧友梅《“五四”纪念爱国歌》、黄自《热血歌》《抗敌歌》等。这些作品篇幅短小、气势雄壮、通俗易唱、令人振奋。二为反映黑暗社会和人民痛苦生活的题材。如赵元任《卖布谣》、聂耳《铁蹄下的歌女》、张寒晖《松花江上》、陆华柏《故乡》等。这些作品直接反映了当时民众的困苦生活,对他们的处境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无论是对古诗词、白话新体诗的运用,还是对现实生活的刻画,20世纪早期的中国艺术歌曲都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民众的呼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

二、作曲手法的民族化

尽管20世纪早期不少作曲家都曾经留学欧美,系统掌握了西洋的作曲技法,但在创作艺术歌曲的过程中他们都自觉地进行了民族风格的探索,将中国的传统音调、民族五声调式与西洋作曲技法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新的创作风格。

1.民族民间音调的运用

要使作品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吸取民族民间音调的精华,将其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赵元任是早期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了我国第一批具有时代特点、民族风格和较高技巧水平的艺术歌曲,其歌曲创作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中国派”音乐语言的探索和实践。在创作中他常将民族民间音调加以发展变化,以增加歌曲的民族性,如《教我如何不想他》中对京剧西皮原板过门进行加工,使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句贯穿全曲,同时以调性变化对比的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了民间音乐中的“合尾”原则,既强调了“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一主题句,使人印象深刻,又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再如《卖布谣》里传统五声音阶的运用,以及模仿无锡方言语调的旋律,再加上颇具口语特征的五拍子节奏,使整首歌曲民族韵味十分突出。同时,赵元任还经常将我国民歌、戏曲、曲艺中常见的滑音、花音、句中加腔和句尾拖腔等润腔手法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去(如《上山》中的滑音、《织布》中的花音等),以突出作品的民族色彩。此外,作为语言大师,赵元任尤为注意汉语言的声调特点,将其与音乐写作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采用戏曲道白中仄高平低的办法来谱曲调,风格幽雅精美”。

赵元任之后,更多的作曲家对民族民间音调进行了广泛的采用,如张肖虎的《声声慢》中用富于民族风格的吟诵式的歌调,抒发了对灾难家园的感伤和怀念;青主《大江东去》里运用了我国昆曲的吟唱调和江南丝竹的尾腔;贺绿汀《嘉陵江上》以汉语语调为基础写成的朗诵调;任光《渔光曲》中对江南民歌曲调的采用;张寒晖《松花江上》的旋律是以民间“哭坟调”音调为基础加工而成等等。

2.中国风格的写作手法

除运用民族民间音调外,作曲家们更在西洋作曲手法上大胆创新,使其更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如黄自《花非花》,原诗为四句。一般情况下欧洲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应为创作的首选,但黄自却采用了由两个大乐句构成的乐段结构,拉长的乐句使情绪的表达更为完整、舒展,与古诗词悠长、连绵的情调十分吻合;同时,简单的节奏节拍、四度模进的句法、起伏不大的旋法以及中性的调式形态更使《花非花》具有了较为浓厚的古曲风味,对原诗的情感及韵味把握得十分准确,把中国古诗词言简意赅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20世纪早期的作曲家们积极探索具有我国民族特性的艺术歌曲的创作模式和规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他们逐渐抛弃了对欧洲音乐创作方式的单纯模仿,从而把民族的审美习惯与西洋音乐创作的成功经验和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中国艺术歌曲产生至今已有80多年,在其发展过程中,早期的歌曲创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西洋作曲技法在中国广为传播,更在民族特色与西洋作曲技法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后世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现实的借鉴。尤其是早期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民族风格更值得当今作曲家借鉴、采纳。

内容摘要:20世纪早期的中国艺术歌曲与传统民歌、戏曲、曲艺作品有着迥然不同的面貌,是中西音乐文化结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美学品格;但另一方面,它又扎根于中国的民族文化土壤,符合当时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要求,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其民族性主要体现在题材内容的中国化、作曲手法的民族化等方面。

关键词: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歌曲民族性

参考文献:

[1]胡天虹.20世纪20—30年代的艺术歌曲.交响,2001,2

[2]余虹.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交响,2004,4

[3]梁茂春.百年风云百年歌.人民音乐,2002,3

第3篇

【关键词】传统戏曲;服装;艺术

一、传统戏曲服装简述及发展演变

戏曲服装,旧称“行头”,泛指传统戏剧目演出中的服装。包涵三个部分:戏衣、盔头、戏鞋。公元12世纪,戏曲形成了完整的艺术形态。它经由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致近代的京剧等地方戏,直至今天的现代戏曲,经历了800多年的不断丰富、革新与发展。

二、传统戏曲服装的构成要素

中国戏曲服装具有五大构成要素,即款式、色彩、纹样、刺绣、面料。

(一)款式。款式也称样式,包括戏衣、盔头和戏鞋三大类。1.戏衣款式。整体具有以下特点:款式多为宽袍阔袖,造型宽大平直,不显腰身,多呈庄重、质朴的H型;款式以历代的生活服饰为来源,以明、清为主,经过艺术加工后,已脱离了生活的自然形态;款式与表演艺术高度协调,既受表演动作制约,又有助于表演动作完美发挥。2.盔头,戏曲服装中的首服,是戏曲人物所戴的各种冠帽的统称。盔头主体与各种大、小附件,分作合用,有多种组装法。3.戏鞋是戏曲人物脚上所穿的各种鞋子的总称。戏鞋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夸张、美化而成的,其中厚底靴是艺术创造的典型。

(二)色彩。“上五色”与“下五色”指在传统戏曲服装艺术中,推崇“上五色”与“下五色”两类,“上五色”即红、绿、黄、黑、白;“下五色”即紫、粉、蓝、湖、古铜。红是大红;绿是老绿;黄是明黄;白和黑是中性色;紫是紫红;粉是粉红,属于红、白相加的颜色;蓝是深蓝;湖是湖蓝;古铜类似橄榄绿。

(三)纹样。戏曲服装纹样含括了我国民族传统纹样的精华,包括:1.古代美术纹样,如草龙纹——结构简单,风格粗拙,线条劲挺,多作为戏衣的领、袖口及周边的镶缘。2.历史服饰纹样,如麒麟纹——麒麟是古代图腾崇拜中的神兽,祥瑞象征。明代用于公、侯、伯、驸马的朝服,表示等级高。麒麟纹引入戏曲服装,专用于丞相一类人物,是“位高权重”的象征。3.民间吉祥纹样,双龙戏珠纹、龙凤呈祥纹、如意纹、八吉祥纹、竹叶纹、水族纹等都各有寓意。(四)刺绣与面料。刺绣是戏曲服装中纹样体现的主要工艺手段,同时也使得刺绣成为戏曲服装区别于其他戏剧服装的重要标志。戏曲服装是以缎料为主面料的服装,它光泽明亮,体现了丝绸品的华丽富贵,还能染出鲜艳的色彩,质地挺括,能负载刺绣纹样而不变形,而且它刚柔相济有利于舞动。

三、传统戏曲服装的艺术内涵

(一)写意美学原则。中国戏剧以意为主导,以象为基础,在塑造人物时以形传神,神形并重,戏曲艺术形态的节奏型、虚拟性、程式性,就是写意在表演艺术中的鲜明体现。从属于戏曲表演艺术的服饰,属于“写意”,它不是简单地再现历史生活服饰的真实性,而是借物态化的服装去为人物传神、抒情。例如富贵衣,穷人本来穿不起绸缎,只能破衣烂衫,衣服破了要补,补丁的颜色尽量与服装贴近,这就是真实生活。而戏衣中的穷衣则是丝绸面料,用色彩鲜艳的几何形状面料做补丁,并且呈散点式布局,就完全不是生活的自然形态。

(二)表现性艺术手法。1.夸张与变形:在一切造型艺术中,夸张是必然与变形联系的。与戏曲表演配合最密切的服装,体现了彻底的夸张。例如水袖,是戏衣的辅助物,长方形白色仿绸料制,男用长一尺许,女用长二尺许,特殊的可达三尺。2.寓意与象征:寓意指具体形式之间的相似比喻,即借用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暗示另一种具体可感知形象的存在。例如绣牡丹凤凰的红女蟒,比喻容貌美艳,象征身份高贵;马鞭寓意马的存在;象征是由一种具体形式表现一种抽象形式,即借用一种具体可感知形象,传达一种概括的思想感情、意境或抽象概念。例如包公黑脸、勾月牙,象征铁面无私,明察秋毫;姜维红脸谱,脑门画太极图,象征品格忠勇且智慧。3.所包含的美学特征:可舞性,表演艺术要求服装可以让演员充分借助,以帮助演员表情达意。喜、怒、哀、乐通过演员面部、语言、唱腔和形体动作表演人物,同时喜怒哀乐也表现在服装上,服装犹如一张放大了的脸。对于戏曲服装可以提炼出延伸、宽松、分离、悬垂、颤动、增扩、放射等一系列特殊的形式美要素,使创造者们可以“舞出情感”。

第4篇

《我的深情为你守候》这首作品歌词既有简单质朴的感觉,又不乏意蕴和内涵,它像一条蜿蜒的河流缓缓汇入大海。如歌词所写“你的爱在我心头,每个梦如此温柔,走过的岁月,风雨岁月把你放在我心头。”文字里自然抒情,用通俗化的语言淡淡的引出主题,把听者带入深深地思索之中;“凝望天边的星斗,你脚步从未停留,感动你所有,所有的感动,懂得你欢乐忧愁懂得你欢乐忧愁。”这段歌词从时间和空间的层面引出个人的情怀和隽永的深情,再次将主题推进,为即将出现的部分做好文字和情绪的铺垫;“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方,我的爱为你保留,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方,我的深情为你守候。”连续4次“不管”反复强调,肯定的表达自己坚信的目标和对未来的憧憬,将细腻婉转和气势磅礴通过语言有层次的糅合在一起。

二、曲式结构分析

“酒是无形五体的流液,没有器皿,就无法体现出造型的美;而音乐也是无形无体的流动的音符组合起来的,因而曲式之于音乐就犹如瓶之酒”。这首作品看似篇幅较长,但结构却简单明了,也是曲作家逻辑性和创作技法的体现之一。作品为单二部曲式,12小节的前奏引出主题,A部分是主体部分共28小节,前16小节以中速为情感的铺垫埋下伏笔;采用“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且运用弱起、大切分、跨小节长音等给人平稳、舒展的感觉。28小节在保持A部分的基础上采用模进、音区的跨度起伏等手法使乐思进一步发展推动。B部分(48-70小节)是歌曲部分。两次八度大跳将情感推向,抒发出拨打的真爱和坚贞的信念。间奏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段落让听众的情绪回归,继而重复A段和B段。

三、演唱特点及艺术处理

(一)演唱特点分析

1、演唱方法的“中西结合”。这首作品自第九届全军文艺汇演获奖以来,在国内重大歌唱赛事中频频亮相。青年歌唱家及参赛选手中既有民族唱法的,也有美声唱法的。在不同唱法下此首作品均荣获大奖。如:青年歌唱家张妮以此作品参加美声组,金婷婷以此首作品参加民族组等,多元化的创作手段是这首作品在传播和运用上更突显其价值。因此在演唱上也需要中西合璧。

2、歌唱语言的把握。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中音乐与人类自然语言结合的唯一形式,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语言在歌曲演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感是乐感的基础,而乐感又为语感的发挥增强了表现力。在演唱这首作品时,首先要朗诵歌词,注音仔细练读。其次分句有感情的高位置朗读,带入歌唱。句首音区较低,在实际演唱中既可以采用通俗化语气演唱的,也可以采用胸声较多的演唱方法。无论采用何种唱法,都需要语言纯正,发音清晰,字正腔圆。如“口”、“岁”、“柔”“头”等中低声区字尾要求清楚,避免“倒字”造成喉音,此外还要注意“归韵”,不能一味的追求情感的处理和音色的对比而弱化了对字尾归韵,切实的做到“字正腔圆”。

3、气息的控制及声音线条的把握。“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毋庸置疑,气息的运用在声乐演唱中极其重要。《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声区跨度较大,自然声区的呼吸状态需要放松自然,通过旋律的推动,在呼吸上适度地调整。中低声区可采用叹气诉说的感觉让声音落在实处,同时保持位置。语气上也要和呼吸相配合,过于松将会导致“漏气”、“沙哑”,过于紧容易出现位置低,声音挤卡的现象,故气息的控制尤其重要。中高声区气息需要始终保持在腰腹之间,吸气要更深,采取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式。高声区的抒情部分演唱时要把握“度”的原则,气息控制要像丝带一样,随着旋律线条流动,始终保持动力。尤其是b2“地”这个字,节拍较长,演唱时需要更稳定的气息支持,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同时咬字要有力度,不能含糊不清。这样才能使声音保持张力和穿透力,真正达到“余音缭绕”的歌唱境界。跌宕之后,又回到“我的深情,为你守候,我的深情为你守候”这三句在音乐上渐弱渐慢,气息需保持沉稳使情绪稳定下来,重新回到主题的基调,给人以稳定感。

(二)艺术处理分析

1、情感与音乐风格的处理。《我的深情为你守候》这首作品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演唱时需要歌唱者建立在正确演唱风格的基础上,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演唱,通过声音来正确揭示歌曲的内涵及韵味。不同风格的作品,需要不同的情感来演绎,所以演唱者需要对作品的背景、歌词大意、曲式结构等深刻的理解,正确的把握作品音乐风格,在演唱上进行二度创作,成功的诠释作品。

第5篇

【论文摘要】城市和农村之间文化信息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导致城市大量过剩文化信息和农村文化信息资源严重缺乏两种极端。特别是在农村文化信息化的环境下,城市文化信息向农村的流动不仅可以促进农村文化信息化进程,还可以提高信息的利用价值。以信息的流动循环理论为基点,重点从信息、人才的流动和循环利用方面提出了构建高校图书馆和农村社区之间的信息循环圈的构想。

1信息循环系统的构成要件

信息循环系统是一个双重的、开放式的系统,除了信息内部的循环之外,信息外部也存在一个循环系统,两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牵制,任何一个系统不畅通都会影响另一个系统效果的发挥,因此,信息循环的内外系统要统一筹划、步调一致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信息内循环系统指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传递、利用等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的一系列业务工作的总称。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互为基础、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关系,必须要保证各个环节之间相互畅通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内循环的作用。如果在信息的收集、加工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在接下来的处理和传递环节必然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信息外循环主要是指信息成品的传递和用户信息消费后所进行的反馈,其中信息的供需关系和信息反馈是这个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信息用户的需求情况和信息需求反馈以及反馈的最终解决是决定信息外循环系统的关键和生命。在信息外循环系统中,信息成品的传递把供需双方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用户的信息反馈,使信息工作者随时了解信息用户的需求方向,而通过了解信息提供机构的工作原理、方法、类型,信息用户则可以更快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2、高校图书馆信息循环系统

高校图书馆信息循环系统是社会信息循环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它的信息在其服务空间范围内循环流动,但这个空间是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而现在,随着高校图书馆自身的不断发展、完善,它已经具备了服务更大空间对象的能力。反过来看,现在急需文化信息的是处于最基层的农村居民:一方面他们急需可以支持他们生产、发展和生活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他们又欠缺获取信息的良好能力和条件。要解决农村居民这种文化信息资源短缺的现象,代表一个地方先进文化的高校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充当起农村社区“文化使者”的角色。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高校的文化信息中心,甚至可以说是所在地区或社区的文化信息中心,它的信息源、信息设施都与当时国家的文化发展政策和方向保持高度的一致。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信息载体的日益更新,越来越多的文化信息资源处于闲置的状态,或者说越来越多的电子和数字类信息的出现,让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本校信息用户的基础上具备了服务更大范围内信息用户的条件。再加上高校图书馆信息工作者的综合信息素质日益提高,信息工作者也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去服务一些特定的外区域的用户。因此,建立高校图书馆与农村社区之间的信息循环圈,让高校丰富的信息资源流向信息相对贫乏的农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农村地区信息资源短缺的矛盾,同时加快农村文化信息化的进程。

3、建设高校图书馆——农村社区信息循环圈

信息的流动与扩散能反映社会的活力及竞争力,更是社会系统创新的血液.这一活动可以极大提升信息的社会价值。信息文化成果的扩散,在推进社会各个层级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平衡方面将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信息机构之间的信息循环和流动,扩大社会信息的总量,通过信息人才的附带流动,产生知识和信息的移动。基于信息循环和流动所产生的这种价值,在高校图书馆和农村社区之间建立一个信息循环利用的循环圈,将高校图书馆中的数字化资源和一些其他载体形式的富余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共享、电话传递、信息工作者传递等方式源源不断地输人到农村社区,从而满足农村社区信息用户的需求,再通过信息用户的信息反馈修改或完善信息服务方法,让信息更贴近农村信息用户的要求。

3.1硫通信息循环各环节,消除信息循环障碍

在高校图书馆与农村社区之间建立信息的循环流动圈,首要任务就是疏通信息循环各环节,消除信息循环障碍,让两者之间的信息流动渠道保持畅通。而要保持信息流动渠道的畅通,除了要加大硬件设施投人,做好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传递等工作外,人的因素即信息用户接受能力和简单信息技能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这些工作都需要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工作者来完成,要是能得到市政府或省、市级科技信息中心、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的协助和配合,效果将会更好。

农村信息用户相对城区信息用户而言,信息素质较低,在选择和利用信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是畅通信息循环的必要措施之一,也是高校图书馆与农村社区信息循环圈建立和维持的基础。因为,信息要流动,关键在于信息输出者和信息接受者的默契程度,而这种默契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过后天的培养和改进而达到的。比如,在一个信息循环流动系统中,信息输出者有大量具备较高价值的信息输出,但由于信息接受者的原因无法顺利接收或消化,那么,这些信息的价值根本无法体现出来,同时信息循环流动过程中附加的成本也会增多,必然加重整个信息循环系统的承受力,严重的还会破坏这个循环系统的功能。因此,加强农村信息用户的培训,提高其信息接受、处理和应用能力是保证这个信息循环系统能顺利运作的前提。

3.2设立农村信息储备中心,建设专家咨询数据库

尽管高校图书馆储备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资源,但是很多信息资源对农村社区的信息用户来说是不适用的。笔者之所以选择高校图书馆这个视角建立与农村社区之间的信息循环圈,主要是看中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等方面非凡的表现、先进的信息设施和全方位的信息人才等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在得到当地政府政策倾斜和人力、财力资助的基础上,加上科技局、科技信息中心等单位的大力配合,对现有的信息和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用通俗化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将这些信息表达到农村信息用户可以接受的程度。为此,需要建立一个专门针对农村社区信息服务的信息储备中心,然后再将这些信息储备中心的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以网络传送、网上共享、信息人才流动等方式、方法传递到农村社区的信息用户手中。

对那些对农村社区信息用户的生产、发展、生活有指导作用的技术性的信息资源,可以分门别类地进行统筹整理,建成专家知识咨询库,除了网络上共享之外,辅之以纸张、光盘、纪录片等载体形式,结合说明文字、图片等形象资料,用通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提供给有需求的农村信息用户。如丽水各种菇类的培育技术,因本身的技术已基本上成熟,基础的理论和操作可以省略,重点对一些接近国家或国际标准的数据技术进行整理,让这种地方性产业可以持续、长久地发展下去。

3.3以信息人才的流动带动文化信息的快速流动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