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5 12:12:03
导语:在护理大专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基层管理者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某三甲医院的62名基层护理管理者进行调查。结果:基层护理管理者的护理科研的态度与认知均分为4.12±0.48;科研能力均分为1.83±0.44,影响护理管理者从事护理科研工作的主要因素有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83.3%),单位不够重视(85.5%),缺乏统计学知识(80.6%)等。结论:基层护理管理者的护理科研的态度与认知偏高,科研能力中等偏低,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护理管理者科研水平。
关键词:基层护理管理者;科研能力;科研态度与认知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86-03
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护理科研能力是世界范围内护理专业所要面临的挑战。护士长是基层护理管理者,不仅要完成病区的护理质量管理、业务技术管理等工作,同时要参与护理科研工作,她们的科研能力的高低会对护理科研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护理基层管理者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等的调查,探讨其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在职的基层护理管理者共62人。入选标准为从事护理管理工作1年以上,自愿参加本研究。
2.方法。①调查工具。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年龄、职称、学历,是否参与本科生毕业论文带教等;2)对科研工作的态度和认知情况调查,包括护理科研对护理学科、临床护理工作、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对个人的作用等方面,有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非常重要=5、重要=4、一般=3、不重要=2、非常不重要=1);3)对科研能力调查,包括选题、科研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统计分析、论文写作能力等12个条目,评分方法为完全掌握=3、基本掌握=2、没有掌握=1;4)制约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开展科研的因素,为多选题。②调查方法。说明本次调查的意义,取得被调查者同意,采用无记名形式发放问卷65份,回收65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份,实际有效问卷6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4%。③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分析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P
二、结果
1.基层护理管理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
2.基层护理管理者的科研态度与认知和科研能力现状。对62名基层护理管理者调查,其对护理科研的态度与认知偏高,均分为4.12±0.48;科研能力偏低,均分为1.83±0.44,在科研能力项目中均值较高的为论文写作能力(2.05±0.59)、收集资料能力(1.90±0.62)、选题能力(1.89±0.60),较低的为科研设计能力(1.73±0.71)、统计分析能力(1.60±0.61)。①不同年龄、职称、学历、是否指导护生科研训练的基层护理管理者科研态度与认知情况的单因素分析见表2。
#:不同学历的基层护理管理者对护理科研态度与认知存在统计学差异,经过两两比较,本科与大专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
#:不同职称的基层护理管理者在科研能力存在统计学差异,经过两两比较,主管护师与副主任及以上护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
3.制约基层护理管理者开展科研的主要因素见表4。
三、讨论
1.基层护理管理者的科研态度与认知情况现状。通过调查,护理管理者对护理科研在护理学科、临床护理工作、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对个人的作用等方面都有较清晰的认识,均分在4分以上,与董旭婷[2]的调查结果相似,说明随着高等护理教育和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的态度与认知均有很大的提高。
2.基层护理管理者的护理科研能力现状。科研能力是指掌握一些文献检索、科研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学方法及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能。科研能力是衡量护理高级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护理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查,基层护理管理者科研能力中等水平,均分在1.83,其中相对较好的能力为的为论文写作能力、收集资料能力、选题能力,较低的为科研设计能力、统计分析能力,这与王欣鹃[3]、赵梦遐[4]等的调查结果相似。
3.制约基层护理管理者从事护理科研的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制约基层护理管理者从事护理科研最主要的原因为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83.3%),单位不够重视(85.5%),缺乏统计学知识(80.6%)),学科国内外发展不了解(79.0%),缺乏科研知识和能力(74.2%),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72.6%),与于荣辉[1]对临床护士科研现状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反应出我国目前临床护理科研的实际情况。因此,如何保证护理管理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护理科研工作是医院管理者要想提高护理科研水平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护理管理者因为职务的因素,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促进科研工作的进行,因此加强护理管理人员护理科研能力的培训,重视护理人员科研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申报课题的机会等,都有利于基础护理管理者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工作,推动护理科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荣辉,丁炎明,朱赛楠.761名临床护士科研现状调查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12,12(6):47-49.
[2]董旭婷,赵梅,王维利等.安徽省护理管理者数量统计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护理管理,12,(1):34-37.
[3]王欣鹃,任蔚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科研能力的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12,27(20):19-21.
[4]赵梦遐,孔令磷,朱利敏.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调查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15,15(4):283-284.
妇产科学论文1700字(一):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CP结合TBL教学的应用探讨论文
妇产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临床学科知识,也是医学院校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内容,此科学内容存在比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传统教学中,通常使用常规临床带教教学形式,虽然也起到了一定成果,不过无法令人真正满意,并且此种常规带教形式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带教师生之间互动不到位等。现在医学院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形式转变为主动形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领的互动教学模式。现在将TBL和CP结合教学法使用在妇产科教学中,针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以及护理
等,使得患者得以早日康复,基于此,我院尝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使用CP结合TBL教学,并选取近年来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方案分成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所有研究对象都是专业许而生,其中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龄19-24岁,平均(18.24±0.45)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0-23岁,平均(21.24±0.04)岁。学生来自的大专和本科学院,对两组学生的基线资料以及文化程度等各方面进行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传统临床带教方式,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理论知识讲解后,引导学生进行查房实习工作,主要过程是,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内容进行讲述,然后分配学生和患者进行沟通,掌握病史后进行妇产科检查工作,为孕妇书写病例、产程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据实习具体情况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决,最后以试卷测试形式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CP结合TBL教学形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组划分,结合实际情况以每组3-5人不同成绩进行混搭【1】。第二,做好实习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CP文本,简单接受后提出简单问题,实习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其中,对病情掌握后以自学形式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第三,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基于教师引导下,做好治疗干预工作,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分娩过程,判断宫缩等。第四,个人发言时间,小组学生逐个提问进行解决。第五,总结点拨提升效果,依据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判断,做好重点讲解工作,做好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
1.3观察指标
课程接受,组织学生进行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向,以百分制形式进行,理论为60分,而实践则为40分,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实践能力等,针对结果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实习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成绩差异性对比可以采用t值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实习结束后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考核,针对考核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最终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优于对照组,理论实践能力高于对照组,系团结协作能力也高于对对照组,并且独立查阅资料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妇产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内容,此科學是结合了内外和儿科学科知识内容,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具备熟练临床操作能力,以及和其他医师合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沟通能力。TBL教学结合CP教学形式和常规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学习,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4】。TBL和CP教学形式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使用,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在整个过程中,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研究结果显示,TBL结合CP教形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实习学生发展。
妇产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谈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心得论文
摘要:留学生教育现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所高校开放程度的标准之一。但由于留学生在语言、文化及学习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留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和知识的理解上面临不同的困难。为了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该文阐述了在妇产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妇产科学留学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246-02
当今留学生高等教育现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教学工作已成为国内各高校一项新的任务和挑战。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方面,也更是体现当代中国正不断由生产经济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重大转变。妇产科学作为临床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旨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生育调控,是集专业性、技术性以及操作性为一体的学科,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发掘留学生的潜能,并令其逐步掌握各种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在多年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方面心得体会。
1留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笔者学校临床医学5年制临床本科专业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口语基础,大部分学生英语口语相对流利,但部分学生英语口语带有较浓重的地方口音,并且汉语水平程度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交流是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并且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其国家的文化、信仰及教育背景也不同,所以对专业课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1]。留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与中国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也有较大区别,留学生课堂学习气氛较为活跃,学生主动性强,与教师之间互动良好。但同时,课堂纪律相对比较难把控,因为上课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打断老师的讲课随时提问,所以课堂上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争取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有所收获。
2教学方法的实施
2.1理论课教学
因为考虑留学生未来毕业后虽然可能回国工作,但在中国留学实习阶段,面临的患者大多为中国患者,所以尽量让学生适应中国的医疗环境,在课堂上采取中英双语式教学。课堂首先先用传统多媒体课件展示全英文理论课程内容,但摒弃传统课件中冗长、繁琐的文字描述,课件中采用形象的图片、多彩的动画以及部分原版英语声音影像,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展示该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生动的讲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课堂采用启发式及点拨式教学,在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以“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的方式对所学疾病总结,通过案例让留学生融入角色,并参与到情境模拟中,使其更切身感受到课堂的精髓所在,教师同时予以指导,培养留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事先选择一中国名学生,其作为“患者”经过课前简单的培训,以便于课堂上能轻松应对留学生的发问,并且尽量向标准化病人(SP)靠拢。然后,让学生分别对其进行病史采集、口诉体格检查项目及应实施的辅助检查名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环境,要求学生需用中文依次询问病史,无法用中文准确表达者,教师在旁边进行解释说明,并鼓励课堂上其他同学用中文进行补充提问。若学生提出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项目有误,教师在其旁询问选择该项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目的,进行解释说明错误所在,并回放课件中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错误的原因;若学生提出检查项目正确,教师应积极地对其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并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该“患者”的检查结果,引导其针对性地探索该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及同时回答出鉴别诊断名称。在这一模式中,有的学生可能因性格原因不愿意参与其中,或者对此表现得漠不关心,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授课教师在补充和解答问题过程中对于重点中英文词汇做反复提醒、强调,进而加深学生对该堂课程的印象。
2.2实践课教学
因妇产科学其本身的特殊性,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很可能涉及患者个人隐私问题,且基于目前中国医患关系紧张,实践课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实践课前教师事先准备典型病例,要求学生应在课前温习相关理论课知识,鼓励并提倡学生收集理论课堂上有所困惑的知识点。虽然理论课上有“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环节,但牵涉到与真实患者沟通和相处的方式方法,也是医学生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在问诊过程中能让留学生深刻体会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病例对象选择能配合的典型病例为主,教师采用学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模式,事先与患者充分沟通,在取得其同意和理解后,带留学生走进病房。
然后采取将学生自由分组模式,一般分为4~5个学习小组为宜,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作为代表向患者询问病史,同样使用中文式提问,再由组内其他成员补充提问。留学生代表可对患者进行简单查体,模拟式提问辅助检查结果,然后由教师在旁边给予辅助检查结果的回答。教学实践过程中组内同学可以随时讨论,尽可能完善病史采集。询问结束后再进行组间的补充回答,探讨在问诊及查体时的疏忽遗漏之处,然后进行弥补和纠正,并对该病例的体征、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提出诊疗方案。最后环节再由带教老师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及点评,并结合具体病例解答实践课前学生收集的有困惑和争议的问题。因留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性格更加活泼、自信,且思维活跃,这种“分组式”的病例实践课,最大程度上采用了合作式、互助式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学生的反响普遍良好,同時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完美互动及配合,增加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并且让学生通过与患者的切实接触,了解中国医疗现状,适应中国国情,让他们在案例学习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团队式”医疗,增加团队合作精神。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