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古筝教学教案

时间:2022-10-08 12:28:49

导语:在古筝教学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古筝教学教案

第1篇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CAG方案;地西他滨

[中图分类号] R5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b)-015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the effect of Decitabine combined uith half and full course of CAG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 an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MDS and AML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Tumor and Hemat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eshan City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3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Decitabine combined with half course of CAG regim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Decitabine combined with full course of CAG regimen. The differences of curative effect, side effects, survival related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remission rate and overall respons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lung infection, brain hemorrhage, severe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severe neutropenia and thrombocytopenia during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number of median treatment cours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time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1-year survival rate and 2-year survival rate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Decitabine combined with full course of CAG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MDS and AML can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without in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Key words]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AG regimen; Decitabine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以骨髓病态造血及无效造血为典型表现,有较高的进展为急性白血病的倾向,老年人多发。MDS恶性克隆的低增殖方式,导致其药物治疗耐受性差、敏感度低,目前缺乏公认的满意治疗方式[1-2]。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在临床中也较为常见,进展快,生存期短,常规化疗的缓解率低。地西他滨为去甲基化药物,在MDS及AML的治疗中均有明显效果,目前研究显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的预激化方案(CAG)可以将复发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提升至83%,故许多学者提出将地西他滨与CAG方案联用以增加治疗效果。本研究主要分析地西他滨联合半程和全程CAG方案治疗MDS和AML的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MDS和AML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骨髓穿刺分型检查确诊且病历资料完整,其中男59例,女53例,年龄23~68岁,平均(48.71±6.77)岁,其中MDS 47例,AML 65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方案治疗,具体如下:地西他滨(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82)静脉滴注,每次20 mg/m2, 1次/d,第3~5天;阿克拉霉素(扬州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6)静脉滴注,每次20 mg,隔日使用1次,第1天和第3天各注射1次;阿糖胞苷(哈尔滨莱博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1806)静脉注射,每次10 mg/m2,每12小时1次,第1~7天;G-CSF(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0049)200 μg/m2,皮下注射,1次/d,第1~7天。观察组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具体如下:地西他滨静脉滴注,每次20 mg/m2,1次/d,第3~5天;阿克拉霉素静脉滴注,每次20 mg,隔日使用1次,第1、3、5、7天各注射1次;阿糖胞苷静脉注射,每次10 mg/m2,每12小时1次,第1~14天;G-CSF 200 μg/m2,皮下注射,1次/d,第1~14天。患者接受治疗后进行长期随访,患者死亡时自动停止随访,存活者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9月,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2~57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 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中AML和MDS的疗效标准对患者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具体如下,CR:症状、体征消失,骨髓原始细胞≤5%;PR: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骨髓原始细胞较治疗前减少≥50%,但仍>5%;NR: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骨髓原始细胞较治疗前减少

1.3.2 毒副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骨髓抑制(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

1.3.3 生存相关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中位疗程数、中位总生存(OS)时间、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1.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缓解率及总反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肺部感染、脑出血、严重骨髓抑制、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后生存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中位疗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中位OS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MDS及AML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最新遗传学研究显示MDS发展过程中某些启动子发生异常甲基化,导致多种重要基因沉默,可能是肿瘤发生及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4-7]。若能抑制患者的调节细胞周期基因异常甲基化,有望逆转异常DNA甲基化,增加沉默基因的表达潜能,引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8-11]。地西他滨属于去甲基化药物,通过抑制甲基转移酶引起DNA低甲基化,诱导细胞分化或者凋亡以发挥抗肿瘤作用,其在MDS及AML的治疗中已经显现出独特的优势,最新研究显示地西他滨可以延长AML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12]。

CAG方案包括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集落刺激因子(CSF),其中阿糖胞苷是一种细胞周期依赖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有研究显示其与地西他滨联用可以增加自身毒性。CSF可以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增加其对细胞周期依赖性药物的敏感性[13-14]。低剂量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及CSF可以诱导恶性细胞分化,故CAG方案在MDS及AML的治疗中均有广泛应用[15-16]。已经有研究显示CAG方案可以提高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缓解率,但是在减少疾病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方面效果仍不理想。目前有学者推荐将地西他滨与半程或者全程CAG联合应用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17-18]。

本研究中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方案治疗及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的缓解率分别为32.14%、69.64%,总反应率分别为64.29%、82.14%,可以看出随着联合方案的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逐步增加。半程及全程CAG方案中所用药物相同,但是全程CAG方案的治疗时间相对延长(是半程CAG治疗时间的2倍),使血液肿瘤细胞更长时间暴露于化疗药物中,G-CSF可以促进更多的MDS及AML细胞进入S期,提高S期特异性药物Ara-C的疗效,全程CAG方案虽然并未增加药物治疗剂量,但是延长治疗时间仍可发挥更强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这也是以上结果中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效果更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化疗药物使用后,在抑制骨髓异常细胞增殖的同时,也会杀伤机体正常细胞,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引发的感染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在治疗的同时应该加强对相关并发症的关注[19-20]。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脑出血、严重骨髓抑制、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事件发生率均较低,提示全程CAG方案治疗并不会增加患者的毒副作用发生,同时全程CAG治疗由于增加单位时间的治疗剂量,在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减少疗程,缩短全身正常组织脏器接触化疗药物的时间,这是患者全身毒副作用减少的关键所在。

对于MDS及AML的治疗,最终目的为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上述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治疗疗程数较少,中位生存时间较长,治疗后1年及2年的生存率均较高,提示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可以缩短总治疗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率,是一种更为合理、更理想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MDS和AML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全程CAG方案治疗可以更为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不增加患者的毒副作用,值得在日后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雪良,吴亚妹,曹永彬,等.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4):1056-1058.

[2] Becker H,Suciu S,Rüter BH,et al. Decitabine versus best supportive care in older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s in transformation(RAEBt)-results of a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phaseⅢstudy 06011 of the EORTC Leukemia Cooperative Group and German MDS Study Group(GMDSSG)[J]. Ann Hematol,2015,94(12):2003-2013.

[3]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88-214.

[4] Bachegowda L,Morrone K,Winski SL,et al. Pexmetinib:a novel dual inhibitor of Tie2 and p38 MAPK with efficacy in preclinical models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an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J]. Cancer Res,2016,76(16):4841-4819.

[5] Tibes R,McDonagh KT,Lekakis L,et al. Phase Ⅰ study of the novel Cdc2/CDK1 and AKT inhibitor terameproco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eukemias [J]. Invest New Drugs,2015,33(2):389-396.

[6] Rivastava P,Paluch BE,Matsuzaki J,et al. Immunomodulatory action of SGI-110,a hypomethylating agent,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ells and xenografts [J]. Leuk Res,2014,38(11):1332-1341.

[7] Li LJ,Tao JL,Fu R,et al. Increased CD34+CD38 -CD123 + cells i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displaying malignant features similar to those in AML [J]. Int J Hematol,2014, 100(1):60-69.

[8] Zaker F,Amirizadeh N,Nasiri N,et al. Gene expression and methylation pattern in HRK apoptotic gene i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J]. Int J Mol Cell Med,2016,5(2):90-99.

[9] Benetatos L,Vartholomatos G. On the potential role of DNMT1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not another mutated epigenetic driver [J]. Ann Hematol,2016,95(10):1571-1582.

[10] ?Irskov AD,Treppendahl MB,Skovbo A,et al. Hypomethylation and up-regulation of PD-1 in T cells by azacytidine in MDS/AML patients:a rationale for combined targeting of PD-1 and DNA methylation [J]. Oncotarget,2015, 6(11):9612-9626.

[11] Lund K,Cole JJ,Vander Kr aats ND,et al. DNMT inhibitors reverse a specific signature of aberrant promoter DNA methylation and associated gene silencing in AML [J]. Genome Biol,2014,15(8):406.

[12] 高苏,仇惠英,金正明,等.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半程和全程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11):961-963.

[13] 王善娟.急性白血病患者WT1、PRAME、ERG、TRX-2基因表达的检测及其与疾病分型、疗效的关系[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6):785-787.

[14] 邓蕾,田培军,朱卫民.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疗效对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6):789-791.

[15] Issa JP,Roboz G,Rizzieri D,et al.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guadecitabine(SGI-110)in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nd acute myeloid leukaemia:a multicentre,randomised,dose-escalation phase 1 study [J]. Lancet Oncol,2015,16(9):1099-1110.

[16] Geng S,Yao H,Weng J,et al. Effec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decitabine and homoharringtonine in SKM-1 and Kg-1a cells [J]. Leuk Res,2016,44:17-24.

[17] Abou Zahr A,Saad Aldin E,Barbarotta L,et al. The clinical use of DNA methyltransferase inhibitors i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J]. 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2015,15(9):1019-1036.

[18] 王石松.含羟基喜树碱的预激方案诱导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B):1997-1999.

[19] 张云平,吴文忠,崔国兴.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与单纯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22(5):1341-1342.

第2篇

【关键词】古筝演奏;音乐理解力;想象力;以学生为主体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音乐理解力与想象力在音乐审美过程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从古筝教学的角度具体分析如何培养与提高音乐的理解力与想象力。分析培养与提高音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在古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探究和分析。第三部分:指出培养与提高音乐的理解力与想象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古筝演奏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与想象力。在此,笔者结合音乐的理解力与想象力在古筝教学与审美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若干建设性的意见。

1 音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概述

音乐的理解力是通过运用理性思维对音乐的作品进行审美认识和评价的一种能力。其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对音乐形式的认识,包括对音乐、音响组合以及形式结构的认识理解,具体来说是通过对和声、曲式、基础乐理等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的。这种对音乐形式结构的认识理解是有重要作用的,它使音乐欣赏由最初的感性阶段升华至感性与理性互相结合的高级的阶段,最终提高到音乐审美阶段;另一方面,它表现了对作品的内容以及社会意义的认识理解。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时,由于种类、体裁的不同,对音乐欣赏中的表现形式和理解认识也会有所不同。音乐的理解力并非表现在欣赏着通过理性思维对乐曲所做的某种抽象的判断,而是应该表现在将这种理性的认识真正融入到对音乐的单行体验中,从而使音乐欣赏上升至更高级、更深刻的阶段。卡蒂姆斯认为具有深刻的理解力的高要求的学生,他们通常比那些只集中于机械的掌握自己的乐器的学生,反而能更快克服技术上的困难。有深刻的理解力是非常可贵的。

2如何培养与提高音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2.1音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在古筝教学中的培养

音乐教育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是一种简单的美育教育,而是通过这种美育教学途径,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完美地演绎一首作品,不仅需要演奏者扎实的基本功,更应该配加强演奏者本身的思想和对音乐的理解,使作品有着更深的内涵和可欣赏性。

1.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源泉。

任何一首成功的音乐作品不是简单的音乐符号的堆积,而是源于生活,来自于人民。受能力的限制,一些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不能深入理解和感受作曲的艺术美,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必要的提示和讲解。在教授过程中引导渗透有关乐曲的创作背景、典故以及表达内容的诠释,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努力挖掘作品的内涵。例如:古筝代表曲目《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由焦金海1972年创作完成,是焦金海先生在周口地区淮阳市学习时所创作的乐曲。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悠扬、舒缓的散板引子开始起,逐渐递进转入富有牧歌特点的优美旋律。第二段,与第一段形成鲜明对比。音乐为欢快热烈的,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山丹丹开花美景的喜爱与赞美,对乡土风物的美好情感。最后一部分,音乐又回到第一部分主体旋律的原型。乐曲在尾句中表达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间接经验可以正确理解,达到有效的想象。在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欣赏,可以使学生有依据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2.认真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

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想象通常是以情感体验为中介,同时伴随情感体验而进行的。因此,对音乐作品的深刻而准确的情感体验是正确理解、想象的重要条件。这种感情体验的准确性来自对作者的创作个性的了解。作曲家在创作时受时代、社会经历、音乐素养和艺术功力的影响,表现出的创作个性也各不相同。在60年代,曹东扶先生先后创作改变的乐曲《闹元宵》、《变体孟姜女》、《刘海与胡秀英》等广传海内外。并且创研出了一套独特的弹奏技法,加之他对乐曲的细腻处理,形成了鲜明的感彩浓郁的地方气息,有着极其独特的曹派古筝艺术风格。1955年,刘天一创作乐曲《纺织忙》,是古筝曲目中又一代表作。该曲通过模仿纺织机的节奏音响产生了双手轮撮技法,形象深刻的表达了乐曲的精髓。同年,山东省古筝演奏家赵玉斋先生随沈阳音乐学院到辽宁南部下乡慰问演出、体验生活,农民对劳动的热情和丰收后欢天喜地的心情所感染,一首乐曲《庆丰年》诞生了。这首乐曲充分展示了人民敲锣打鼓欢庆丰收的热闹场面,该曲达到了空前的艺术效果。1958年,任清至创作了乐曲《幸福渠水到俺村》,乐曲内容表现了劳动人民通过兴修水利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情景。乐曲中加入了大量的左码刮奏等创新的指法。1961年,史兆元创作的《春到拉萨》,乐曲表现了翻身农奴获得解放的喜悦欢快心情,特殊也是用古筝来表现少数民族音乐体裁的初次尝试,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古筝创作发展至今,当代古筝演奏家王中山先生与钢琴家景建树所共同创作的筝曲《望秦川》,该曲创作素材取源于秦腔,音调仓远而富申请,表达了弄弄的乡音之情以及对往事的无限依恋和追思。所以,无论是在欣赏、还是在演奏的教学中,教师都一定要与学生一起认真细致的分析作品的感情体验,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品本身的艺术特征以及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得以准确的了解。

3.适当的课外引导。

引导学生在课外贮备充分的生活形象,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对发生在生活中的场景、自然风光、社会事件等应该用心留意观察,这些将有助于丰富人的情绪记忆以及加强情感的深刻体验,有助于提高对音乐的理解与想象。有条件的话,可以带领学生到古筝区所属流派的发源地进行实地考察,与当地的民间艺术家相互交流,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氛围中,从而对乐曲有更深的理解。

2.2音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在古筝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质上来说古筝演奏过程是一个演奏者主动创造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尊重并信任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尊重并欣赏学生自身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教师让学生聆听一首乐曲,在聆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依据教师对音乐内容的文字性提示进行理解和想象,聆听结束,让学生用故事或其他形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值得肯定的是,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注意学科综合,丰富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激发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从根本上讲,这种教学模式很大程度的压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其教学方有悖于音乐教学的本质,阻碍了学生音乐的理解力与想象力的正确引导。

2.3 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想象力的几点建议

笔者在此根据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想象力在古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师引导学生,锻炼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之前,做好精心的授课准备。需要以开放性的思维和视角给学生营造一种相对开开放的心理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能力。坚决杜绝“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学生模仿―教师辅导”的旧的教学模式和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持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由技术教学提高到艺术教学”的方法实施教学。

2.教材改革。

在教材编写方面,除了介绍传统指法运用的同时,应该多添加一些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风格特征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乐曲。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减少任何形式的主观引导。学生可以从不同的风格流派以及不同体裁的音乐形式等方面进行理解,深入分析作品,通过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综合审美能力。

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教学中,教师就像一个领路者,掌握着音乐之门的钥匙,为学生开启第一扇门。担负着正确引导学生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设计教案到执教过程,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都必须充分体验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进行感受、理解、想象、表达、创造。通过正确引导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得出的结论。

任何音乐活动,不论是唱歌、演奏、音乐欣赏还是作曲,如果没有音乐听觉表象的发展为基础,要把人们领进音乐的世界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音乐实践活动又是培养音乐理解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它对有意识的音乐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凌.音乐札记[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12:P377.

[2]曹理.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P13- 15.

[3]王次.音乐美学新论[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P266- 270.

[4]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P191- 194.

[5]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P26.

[6]胡健.音乐想象力浅谈[J]肇庆学院学报,第23卷第3期.2002,6:P62- 63.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71-01

一、教学理念

本课以《国家体育与健康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条幅布”为媒体,以方法为桥梁,培养学生参与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及创造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由学生唱主角,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心智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受益一生。因此,设计以“条幅布”为基本教材的一堂体育课。

二、教材与教具的选择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走向“创新取向”,要拓宽课程领域,广集课程资源,注重课程开发。因而我用生活中最常见的“条幅布”为教材,设计了单人造型柔韧模仿操、摆数字、摆算式、单人、双人、多人拔河等活动内容,都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在教案的设计上朝着求实、拓宽、探究、创新、教改的思想开展。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学中较好的内容.通过巧玩“条幅布”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三、学练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我校的提出的教育改革和学科整合课题,我在体育教学中把音乐、美术、数学等科目都加入到课堂。

准备:

首先,我以英语对话的形式进行课堂常规,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在《运动员进行曲》中,手持“条幅布”于头上进行螺旋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在《古筝》音乐下跟老师一起完成自编单人造型柔韧模仿操,这套操不仅锻炼了人体的各部位,而且也打破了传统的站立练习的习惯,为上课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课中:

由于拔河的种类和方法很多,为了使教学更切合实际,根据我校开展的拔河活动情况和学生掌握拔河动作的实际水平。在安排课时,按照由单人——双人——多人拔河等顺序练习拔河的各种方法。使学生的练习由简单逐步到复杂,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向新的目标挑战。然后让学生充分联想:用“条幅布”我们还可以做什么练习?并练习自己喜欢的内容。

1、让学生进行友伴分组,在“条幅布”上用人体摆数字。同时让学生想一想有关人体摆数字特点、注意事项和一些练习的方法。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人体摆数字的方法,而且还知到了人体摆数字的有关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讨论出在“条幅布”上还可以用人体摆算式,然后找学生演示,再进行分组练习,比比哪组学的快。然后,学生可以选择老师给出不同人体摆算式的方法,也可以自由创编练习,比一比哪组学的快?哪组的跳法最新颖?在教学中,我适当的参加各组的练习,加深了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并让同学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第4篇

我国的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在师生良好互动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发展进行关注和培养,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学中关注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和个性,为学生创造出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发育更加完善。情感教育能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优秀道德观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增强审美能力。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一)情感导入营造恰当气氛

初中生处于成人与儿童的分离期,此时自我意识强烈、叛逆心理严重,在情感和理性上亟需正确引导。强迫性的灌输不能吸引初中生的学习注意力,巧妙的课堂导入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第一步。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导入时充分考虑初中生的认知基础和理解能力,以情感为切入点,以情感人,才能震撼学生心灵,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自觉的沿着教师的情感预设,走入课堂。例如,教学《卧看牵牛织女星》时,教师可以自己或者让学生朗诵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文,教师启发:在浩瀚的天际,还有哪些奥秘呢?真的存在牛郎织女星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相关的天文知识———《卧看牵牛织女星》。学生都熟悉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诗朗诵加深了浪漫主义色彩,加强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情感。

(二)巧借教学手段,创设最佳情境

现代先进教学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因为语文教学素材十分宽泛,文学作品是通过文字生动的描绘人物、书写历史、展现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画面将教学内容立体、形象的呈现出来,创造出与作品相符合的氛围,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意境,感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例如在讲授《桃花源记》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配上优雅的古筝曲,让学生配乐朗诵,学生在婉转清雅的乐曲中,观赏着田园优美宁静的画面,聆听着陶渊明脱俗高超的诗句,自然体会到了恬淡祥和的意境,增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高尚的向往,实现了课堂情感的升华。

(三)以情动人,进行情感熏陶

初中语文教师的情感教学,要以教材的特定要求为基础,以学生的的情感体验为主线,为学生创设出教材作品的特定情境中,一切教学手段和设计,都必须通过教师这个主导因素发挥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体会,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和互动,实现精神上的陶冶。例如在《背影》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动作细节,教师先声情并茂地谈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故事,使学生陷入自我感受、自我反思、自我感动的课堂氛围中,由学生再谈自己的真情实感,领悟父母恩情的伟大,引领学生学会珍惜。这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灵魂净化的重要手段,实现了初中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统一。

(四)通过实践加强情感体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出情感教育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理解能力。而其主要学习内容除了包括口语表达、阅读、写作、语言理解等方面之外,还包括情感培养。语文知识的积累,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完全不够的,更多的是要靠生活中的实践与体验。教师主要起到的就是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我们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语文知识,不仅包含内容众多,而且涉及范围也非常广泛,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够将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吸收,从而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所以,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才是检验学生情感教育效果的最主要方式。

三、结语

第5篇

新课程标准实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新课标研讨会上,我执教了《白杨》一课。老课新讲,立足新的课程标准,将自己对教材和对学生的思考融人教学中,努力用情感施教,让学生享受生命的教育,课堂教学追求“以情感创造美,与学生共相融”的境界。

一、深入文本,创新设计,让教材“活”起来

语文是一种文化。文化,以文化之。我认为,学生的学习理解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的,教学过程中的环节设计和拓展、提升都应该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所以,要想让学生学好,老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文本,吃透教材。

深入地钻研教材。一般我们上课,教师的教案编排得环节紧凑,教师上课严格地按照教案设计的步骤,根本不考虑学生的需要,使课堂教学变得沉闷、程式化,教学过程成为“演”教案剧的过程。我觉得学生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必须要让与学生对话的文本教材“活”起来。因此,备课时,既要尊重教材,准确把握作者、编者意图,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课程的要求及学情,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地重组、拓展、延伸,使教材与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特点,赋予教参、教材等物化的东西有流动感,对静态的文本予以个性化的解读,力求超越文本,使教材活起来。

执教《白杨》一课时,对着教材反复翻看了数遍,合上书在脑海中寻找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株株高大挺拔的白杨。我不禁想,课文中一直在写白杨是高大挺拔的,可为什么要说它“秀”呢?秀在哪儿呢?我查找到了作者袁鹰当时写作的背景才发现,作者对白杨的赞美不只于其形,还有其神。我又读文本,才发现前半部分着意在写白杨的形之美,重点部分的描写正是其精髓所在。在教学描写白杨这一部分时,我以“你从课文中看到了怎样的白杨”为话题,和学生展开交流一,话题比较开放,让学生思维和表达都有宽泛的空间。由白杨树外形的高大挺拔到最后理解白杨树精神的高大挺拔,学生思想有了质的飞跃。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我觉得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考虑到学情的需要,融入老师对文本的思考和加温,只有深入地钻研教材,充实、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在教学程序上,我认为“钻入教材”是基础,“跳出教材”是拓展与深化,前者重认同与理解,后者重“反刍”与应用。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策源地。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往的语文学习,大多数教师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然而,语文学习更重要的在于高品位的阅读和积累,应有意识地扩展阅读内容,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做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审视和批判教材,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

在教学中应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篇章的积累量。我带班的过程中,积累内容纵深递进发展,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成语、寓言、格言、警句、古诗文……我将学生学习的视野从课文引发开去,从文学的视野走向人文的视野,走向文化的视野,把读书作为学生重要的语文学习过程。

深入地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活”起来。

二、以生为本,对话课堂。让学生“活”起来

(一)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由于孩子的个性中有“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迫切需要得到承认和赏识,希望充分地展现自己。教师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倾听不同的声音,敏锐地把握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的学情,才能及时转化为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

(二)以生为本,创设充满情感的生命课堂

语文是一门充满灵动的课程,是生命的教育。是教条的说教,还是情感的教育,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心上课,用心对待学生,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教师应努力在课堂上用最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和影响学生。

给学生一个学语文的情景。让学生从上课伊始就浸润在语文的味道中:《让世界充满爱》里,那与母亲互动的真挚情感;《桥》中,那蕴含着浓浓情意的读课题;《别董大》开篇便在悠扬的古筝中缓缓拉开一节课的序幕;《白杨》中,用心感受“小白杨”诗一样的味道,婉转悠扬的音乐中,学生的心从上课起便交给了你,交给了语文。

《白杨》这一课,是借白杨来赞美边疆建设者,我觉得,学生如果深刻地理解了白杨树生长的不易,体会到白杨的顽强,自然就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了。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解白杨的品格上,通过对文字的感受,深入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在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上,主要通过两种手段:

其一,情到愤悱时,用教师的引读碰撞学生的情感。这一课离学生生活比较远,要想学生与文本有共鸣,情景烘托必不可少。在学生理解到一定程度基础上,我通过有层次的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出白杨树的高大挺秀,读出风雨雷电交加中白杨苦苦支撑的顽强,读出茫茫戈壁中白杨用生命书写着伟大。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旨在理解课文,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只有有情感的课堂才是和学生交流对话的课堂,如果老师都不能进入文本中,进入课堂中,进入学生心中,那学生又怎能学进去,怎能师生共融呢!

其二,文到精彩处,让学生的想象开启文本的大门。(1)用想象勾勒画面,让文字与画面联系起来:“茫茫的大戈壁,浑黄一体”是什么样子?如果只看文字,学生的思维就停留在这个层面,我抓住“茫茫”和“浑黄一体”让学生想象——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这样戈壁的荒芜就浮现在学生眼前了。这种方法在很多古诗中都已运用到了。比如在执教《别董大》一课时,通过情景创设、音乐渲染,烘托出离别的愁情,让学生想象“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燕雪纷纷”的凄凉景象,在想象中完整了画面,丰富了学生情感。(2)用想象丰富内容,让内容催化词语的理解:学习“白杨从来就这么直”时,学生抓住“从来”一词,我就引导学生想“从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是从幼苗长成为参天大树,也可以是从遥远的从前到不可预知的将来,时间在变,空间在变,但白杨的笔直却始终不变。再比如抓住“哪儿”,让学生想象白杨还可能在哪些地方生根发芽?一个“哪儿”,让学生体会到白杨适应性之强。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也让白杨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一步步高大起来。(3)用想象促进思考,让学生走向思想的高处:想象不仅是丰富文本的画面,它更应该促进学生进行思考,比如让学生透过文中的三个知道去想可能有哪些不知道,再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

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创新能力;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270-01

信息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抽象、深奥的语文知识简单化、直观化,缩短了客观实物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营造一个良好氛围,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尤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在此,笔者就多媒体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滋趣促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靠老师的激发。教师和学生作为成人和成长中的一代,在沟通中进行心灵的碰撞,从中找到发现世界、发现自我乃至相互发现的契机。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共同体,他们通过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可以实现各自的自我超越,因此,教师的责任是引导、指导、帮助学生学生进入作者的世界中去。首先要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的、有意识的去合作者对话。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激发学习语文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在传授知识中,不断点燃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之火,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推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从而乐于主动地去探索语文中的有关问题。教师应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乏味的内容,结合起来交替进行,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在最佳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采用课件,利用先进的视听设备,借助声、光、电,用图、声、像并茂的情景代替静止无声的画面,引发学生的有意、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使他们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注意力,完成学习活动,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就我市教育形势来看,目前的初中教育,实际上还是围绕中考来学习,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狭隘性,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之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去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如在教学《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含义深刻的一些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多了。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第7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作用激发配置有效开拓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在此,笔者就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感受。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事件过程的演绎……还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如对比、叠合、拖移、夸张,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等等,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参加西宁市青年教师语文教学比赛时,选定《小石潭记》一文作为参赛篇目后,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小石潭美景的古画、摄影等图片,以古筝曲《平沙落雁》作为课文朗诵的背景音乐,再用powerpoint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比赛时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把小石潭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使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在小石潭边时那既乐又忧的心情。此课件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继续以讲授《小石潭记》为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先欣赏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学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亦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含义深刻的一些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一一表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的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

第8篇

(一)强化领导,管理到位

多年来,我校着力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品牌,使艺术教育特色成为北师大什邡附校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有教无类地践行着学校的办学理念。首先,学校建立了由校长直接主管,副校长具体分管,责任行政牵头,艺术教师带头,全体教师参与的艺术教育管理网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艺术教育工作规划和艺术活动计划,定期召开艺术工作会。出台了各层级的职责分工和艺术教学、科研、设备设施等的管理规定,在组织保证、管理规范、经费投入确保形成学校艺术特色。其次,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做到开齐开足艺术类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结合学校特点,学校还开设了民乐、管乐、古筝、舞蹈、书法等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学校要求艺术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实施集体备课,探索教学途径,研究教材教法,并同所有考试科目一样,同等对待,纳入考核,力求把更多的学生带入艺术的殿堂,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氛围,确保了对艺术类课堂教学的重视,推进了素质教育。

(二)融合渗透,效果到位在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还始终坚持双结合地融入原则。

即:始终坚持艺术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始终坚持艺术教育与校园各项活动相结合。二者相互融入,相互促进。艺术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就是以学科教育夯实艺术教育的基础,以艺术教育提升学科教育内涵和效果。如:在语文经典诵读中,老师借助艺术教育的表现技巧,通过吟诵、服装、舞蹈等形式,展现经典的魅力。这样,既注重了学科知识的落实,又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以及表演的能力。艺术教育与校园各项活动相结合,就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展示艺术教育成果,以艺术教育提升活动品位和质量。近年来,我校先后举办了学生节、读书节、外语节、体育节、科技节、地方剧欣赏、书法绘画作品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由政教处指导各年级,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同学都来展示自己个性与特长,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艺术无处不在。如:学生节——艺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每年4、5月份的校园学生节,将持续半个月时间,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参与率达100%,活动内容丰富,深受学生喜爱。

二、注重社团建设为载体推进学校艺术发展

立足课堂,建设为载体的艺术社团,是北师大什邡附校引领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主要途径。学生艺术社团是中学生以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或自身需求为基础,通过自发和引导形成的学生志愿型团体,对学生扩大求知领域,完善知识结构,丰富内心世界,培养兴趣爱好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各类艺术社团和社团活动已成为北师大什邡附校一道道靓丽而独特的风景线。抓社团活动的主要做法:

(一)抓社团活动制度保障

总体办学思路一经形成,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追求特色上,如何形成既有特点,又有亮色的特色项目?如何将特色项目予以有效实施并付诸实践?都颇费思量。在我校教代会通过的《北师大什邡附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我校明确规定了“提升师生艺术素养,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相关措施和制度。如:第26条规定“:设立学科竞赛、特长生培养奖励方案”,第27条规定“:以社团、代表队建设为载体,推进和引领素质教育。学校决定成立以下社团和代表队:民乐团、萨克斯队、腰鼓队、威风锣鼓队、健美操表演队、太极操表演队、太极扇表演队、合唱团、舞蹈队、龙狮队、银杏文学社、英语俱乐部、剪纸俱乐部、书法俱乐部、绘画俱乐部、校园之声广播站、篮球代表队、田径代表队、乒乓球代表队、羽毛球队和门球队等。每年5月和12月举行素质教育成果汇报展示。”第28条规定“:学校多渠道解决社团活动和代表队训练及学科竞赛辅导所需经费”。这些规定,为学校艺术教育、社团建设提供了管理和制度层面的支撑和保障。

(二)抓社团活动管理网络

一是采取强化“责任人”的管理模式。为完善艺术社团建设,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四位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中层干部及班主任为成员的艺术社团建设为载体领导小组。二是落实管理机构。学校艺术社团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其主要职责是:全面领导、规划、部署和管理各艺术社团开展活动,保证活动时间、场地,负责每学年一次新会员招募,指导教师的落实,艺术社团活动的安排和艺术社团校本教材的编制等。三是将社团活动落实到班级。我校艺术社团中既有学校艺术团(学校选人),也有以每个班级为单位带有普及性质的艺术社团,融普及(班级)和提高(学校)于一体,做到“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

(三)抓社团活动进课程

在学校艺术社团建设为载体实践中,我校坚持做到:把社团活动排入课表,使社团活动时间固定在每周星期四下午16:00——18:10;实行对本校指导教师既计工作量,又发放高于课时津贴的补助,对外聘教师发放聘金,使社团指导教师保持稳定;编写社团校本教材,编写教案,使艺术社团课程与教学课程相互补充,保证了学生全面、规范的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从而使社团会员基本稳定,最大程度地确保了艺术教育的实效。

(四)抓社团活动师资保障

为艺术社团聘请指导教师是艺术社团发展的重要保障。引进优秀师资,我校从免费师范生、乡村骨干教师等多渠道引进有艺术特长的教师。目前,我校既聘有专职艺术教师12名(其中6名专职音乐教师,4名专职美术教师,2名专职书法教师),还在聘用其他学科教师时兼顾其艺术修养,以弥补艺术社团建设师资的不足。学校除了在校内聘请自己的教师外,还为部分艺术社团面向社会聘请了近30名专业指导教师。如民乐团、萨克斯队、葫芦丝队、古筝队、太极操表演队、腰鼓队、健美操队、龙狮队、川剧社等,学校就专门聘请了四川省戏曲学院、四川省二胡协会、德阳市舞蹈学校、什邡市音协、什邡市文化馆、什邡市武术协会、什邡市著名民间艺人等任专业指导,既受学生的欢迎,又受家长的赞许。

(五)抓社团活动经费保障

我校每年的预算安排,都充分满足了艺术教育的资金需求。除配备设施完善的音乐、美术专用教室,舞蹈练功房、书法绘画室,购置艺术教育和社团训练、演出的专用器材和服装等开支外,我校在艺术教育活动和师资培训的费用开支常年保持在20万以上,有力保证了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近年来,我校每年仅艺术社团外聘教师一项经费就达12万余元;2012年初,我校民乐团受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组委会邀请参加“‘盛世华章·校园和韵’2012美丽校园新春音乐会”。我校所报送的《地道战组曲》在上百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晋选为赴京节目。为此,我校派出了60余人赴京参加表演和节目录制,共计开支25万余元。

(六)抓特色社团形成

(1)特色项目之一——民乐团我校民乐团于2006年12月组建,在学校、社会、家长,特别是什邡音协领导、老师的关心支持下,不断茁壮成长,现已成为德阳,乃至川西地区的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独具特色的一流乐队。曾多次代表什邡、德阳参加各级演出和比赛,曾于2009年6月荣获德阳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文艺比赛一等奖;2009年8月荣获四川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大赛一等奖;2011年11月荣获德阳市首届中小学生音乐节“器乐”合奏比赛一等奖;2012年1月参加全国“盛世华章、校园和韵”2012魅力校园新春音乐会荣获金奖,并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CCTV-15)播出,学校因此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2年8月荣获四川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活动一等奖。(2)特色项目之二——川剧社川剧是我省最具地方性、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一张耀眼的地方文化名片。我校川剧社成立于2011年3月,现有会员20人,由国家一级编导、四川省艺术职业学院教授、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余琛老师任专业指导。我校编排的《俏花旦》节目一经演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该节目作为我校的保留节目,已参加了2011年新加坡科兰芝中学的来访演出,什邡中学教育集团2011、2012年新春团拜会演出,校第八、九届学生节闭幕式社团展演,什邡市重大文化活动演出,兄弟学校校庆演出等,受到一致好评。

(七)抓特色社团体会

(1)艺术社团活动既能帮助学生锻炼独立思考问题和行为自律的能力,又能磨炼出当今时代迫切需要的团队精神。在社团活动中,同学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主角、配角;演员、观众;被赞美者、受冷遇者……一次次的身心体验让同学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只是“群体”中的一员,不会总是焦点;自己也不是全才,有长处也有短处。这种正视“自我”是孩子们心理成熟的基础,对独生子女而言尤为重要。社团能够引导学生将“自己眼中的自我”、“他人眼中的自我”、“理想的自我”整合,这对以自我为中心独生子女特别有用。(2)艺术社团建设具有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事物,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使生活的原形更加生动、典型化,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灵魂,给人们提供美与丑、善与恶的标准,以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提高思想认识,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艺术社团建设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激发学生对文艺活动的爱好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3)艺术社团教育具有启迪智慧,提高和发展创新思维,彰显学生个性、普及艺术知识的作用。艺术社团建设实践,在让学生得到美的启迪和享受的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美,开拓新事物的美好愿望,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我校艺术社团建设关注的并非单纯是有关艺术知识及其技能的精湛,更重要的是极力追求一种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精神。我校有的社团注重人才选拔,有的社团注重艺术普及,可谓个性发展和普及的双注重,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4)艺术社团建设在校园文化中具有育人、创造、承载等功能。对于学校来说,加强艺术社团建设,既有利于使学生受到文化艺术熏陶,强化美育的育人功能,也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还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和谐人际关系,更有利于学校校园文化的多元构建,丰富自身的校本课程建设,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扩大了自身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结语

第9篇

自建校以来,我校秉承“以人为本、一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课为本抓创新、以人为本求发展,以校为本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致力于课程建设、资源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校本教研和评价体制改革,建立了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着力点的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制度和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创新了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大了课程和资源建设的力度,走出了一条有天门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

一、落实课程计划,狠抓课程资源建设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湖南省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所有课程,并按规定把班额控制在50人左右,均衡编班,均衡配备师资,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学校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非常注重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补充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

一是让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研究、挖掘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内涵,发现其优点和不足,适时予以增补、删减、重组,增强其功效。校长主导开发了学生劳动实践教材《开心农场之蔬菜种植篇》,并根据校本课程国学课的需要自主编写了《天门小学国学读本》。

二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整合大自然、社会、学校教育资源,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是鼓励教师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把学科知识和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石成老师的市级课题“民族体育活动与学校体育课程的整合研究”,从体育的角度把民族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学校体育课程整合起来,从而充实了体育教学体系,有效增强了学生体质,还弘扬了土家族民族文化。他的录像课《高脚马》作为永定区优质课送省参评获省一等奖。杨吉高主任的省级课题“土家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把土家族的民间音乐与小学音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渗透,让学生从小认识、感受、掌握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涵。如为了让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张家界民歌”“桑植民歌”这两朵奇葩在校园绽放得更加灿烂,成为一道有特色的亮丽风景,音乐教师每学期用2~3课时教唱民族歌曲,保证学生每学期学会1~2首。下午上课前的唱歌时间以民族歌曲为主。这样面向全体,扎实普及,创设校园“班班有歌声”的文化氛围。

四是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以项目制形式进行特色课程建设。每个项目由1~2人负责执行,由负责人再组建开发机构,学校给予人、财、物等资源支持。具体开发方式:

①利用录音录像等方式将讲课内容或过程电子化和文本化;②收集教案、课件及其他教学内容,分类编辑成电子文档;③学期末编辑成册(有索引、目录、页码)并上交教务处存档。开发项目有导读(胡玉琴)、国学(覃正军)、数学素养(楚得妍)、土家族文化(杨吉高)、体育游戏(石成)、课本剧/绘本剧(周玲玲)、传统节日活动(周玲玲)、舞蹈(范金霞)、合唱(李迎春)等。项目内容有教材、教案、课件、教学素材、评价体系等。

二、狠抓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核心所在,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成为我们研究和行动的重中之重。根据我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我提出了“问题驱动五环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以问题构建和解决为核心,以“预学―导学―自(互)学―研学―练学”五个环节为课堂呈现形式构建起来的导学模式。问题驱动:即问题引导学习。根据知识迁移和学生认知的规律,以教学内容为凭借,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构建一系列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让学生在成功解决问题的愉悦体验中获得继续学习的动力,从而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点拨和引导,学生始终觉得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所以其学习兴趣会一直保持高昂的状态,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教学效果。模式的构建极大地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保证教研时间,我们推行了研讨课制度。每门学科利用半天时间专门研课、听课、评课,尤其是评课,给老师充分的发言时间,保证了教研效果,教师在活动中受益匪浅。同时大力推行行政观课制度:从每学期的第二周开始每周一第一节听课,第二节评课,第三节开行政会。由于有全体行政人员的参与,保证了研讨质量,也使得我校的课改进行得有声有色,成效斐然。张海燕老师参加全省小学数学教师演讲比赛获省一等奖,杨爱国、刘平静、昌奇锦老师参加全市创新教学赛课均获一等奖,楚得妍、昌奇锦老师参加全省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均获一等奖。全校全年有20余篇文章在《湖南教育》《教师》《张家界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所获论文、课件奖励更是不胜枚举。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经典伴孩子成长,让孩子扎下良好的德行之根,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培养特长、发挥潜能”,我校还开办了“伏羲”班。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实施都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每天都有书法、武术课,语文不用现行教材,而改为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古文,一到三年级不再有考试。现在孩子写毛笔字有模有样,还能打几套拳,在家礼仪规范,深受家长欢迎。

三、搭建高效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课程改革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因此,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基于此认识,我校提出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共同提高”的教师培训思路,在培训中实践,在实践中培训,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建立培训体系,确保培训规范有效。一是成立培训机构。为了确保教师培训工作规范有效,学校成立了教师培训工作组、专家指导组。我亲自任工作组组长,主持培训工作,建立了“校长室―教研室―教研组”三级管理体制,为培训提供了组织保障。聘请教育教学专家为指导组成员,每学期固定时间来校讲座、指导,保证培训的方向和实效。二是建立培训制度。为保证培训科学高效,学校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建立了讲座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示范课公开课制度等。三是丰富培训形式。每学期既延请专家到校讲座,让教师与专家面对面交流,解疑释惑,又抓住国家培训的各种机会,每年派出大量教师外出学习,接受新鲜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开阔视野,回来又以讲座或者示范课的形式与同伴交流,共同提高,取得一人学习全体受益的效果。

我本人参加了湖南省小学名校长培训,从理念和实践两个维度提升了专业水平,并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成效显著。同时学校还拨出专项经费大力开展校内培训。学校引导教师积极开展阅读系列活动,为每位教师购买了《论语――于丹心得》和《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书籍,然后集中交流学习心得,这样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本职工作。

同时,还加强了计算机应用培训。每周五上午,都会组织教师参加计算机操作培训。目前,我校教师基本上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能独立制作课件,会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提高了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教师结对”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一至三名新进教师,要求每月都上“示范课”“研讨课”“讨教课”,让刚进入我校的教师尽快适应环境,课堂教学水平有质的提高。“名师工程”则力求培养出一批教学骨干、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以丰富的活动促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

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特长,除了利用课堂这一传统阵地外,每天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学有专长的学生进行素质拓展,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学校的设备资源优势,开办各种兴趣爱好班,广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目前,我校设置各种特长培训功能室20多个,配备总价值180余万元的各种器材,建立了完善的特长培训机制,开办了英语、美术、航模、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舞蹈、各种器乐、合唱队、手工制作等二十多个特长培训班,每年培训学生达8000余人次。为了提高和扩大“土家文化进校园”的效果和影响,传承张家界市所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针对学生对“土家文化”的喜爱程度及艺术表现力,按照低、中、高年级组组建了3个土家民歌合唱团;组建了腰鼓、打击乐、古筝、笛子、二胡等民乐团;组建了土家武术、土家硬气功等体育团队;组建了土家花灯、土家摆手舞等表演团队;建立了手工编织、土家刺绣、土家蜡染、土家沙石画等绘画兴趣小组。2013年12月30日,集土家武术、土家花灯、土家龙灯为一身的《天门稚子闹花灯》舞蹈节目,参加“张家界市中小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节目展演”,荣获市级节目展演第一名。2014年6月,二年级小朋友表演的《土家摆手舞》舞蹈节目,为市区领导、部分家长、全校师生进行了汇报演出获好评。2014年8月,土家《勃尼茅古斯》舞蹈节目,在中心广场参加张家界市“欢乐潇湘”节目展演,获市级一等奖。

二是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共由“七彩阳光”“童心舞动”“阳光校园”“土家摆手舞”“土家茅古斯”“土家花灯”六部分组成,有效增强了师生身体素质,传承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土家民俗文化。学校被张家界市教育局授予“张家界市青少年艺术人才培训基地”和“非物质文化传承重点学校”等称号。同时还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了“包粽子比赛”“包叶儿粑粑”“中秋月饼品尝会”“端午食品品尝会”“闲置物品换购会”等活动。

同时大力推行深耕阅读,营造书香校园。各班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和教室图书柜继续坚持“晨诵午读晚省”活动,并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进行导读指导。各班利用两种方式每月更换图书柜的书籍,一是从学校图书室借阅,二是要求学生自行购买。要求学生利用早上到校时间和午读时间进行阅读,周末还可借阅图书柜的书籍,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语文老师要利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讲故事,每周三次,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上台展示锻炼的机会。校本课程依然开设国学(背诵)、导读(阅读,可到阅览室阅读)、书法三课。国学为周三晨读与最后一节课,背诵完的学生可到覃主任处申请考核,过关者可佩戴国学小博士胸章;导读为周五最后一节课,可带领学生在阅览室或图书室看书,学生看书达一定量者(标准由导读项目组制定)由教师认定为“故事大王”,可佩戴胸章;书法为周二上午最后一节课。各班要结合各种纪念日和节日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主题阅读。各班每年上交一本阅读成果集,并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评比,同时学校汇总优秀成果结集成书,名曰《天晓》。

五、狠抓校本教研,创新研究形式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形成教导处―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机构,开展“听、说、评”“研讨、示范、竞赛”课系列教研活动。由教导处牵头,引领与督促各教研组、备课组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做到“五定三有”,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定中心发言人,有对照、有重点、有总结,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针对教学实际,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激发教师教研热情,结合区教研室安排,参加示范课观摩活动,努力提升教研水平。

二是教育叙事研究。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再加上自己的反思,改变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话语方式,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和进入研究状态,然后再向案例研究转变,这样逐渐把教师引上研究之路。我们以QQ群和群论坛为平台,让教师们把自己对教学实践的所思所想发表在QQ群论坛里,教师之间相互点评,学校也进行点评,并每月进行评选,优秀稿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推荐发表。学校每月再把优秀稿件结集成《教育教学叙事专刊》,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我手写我心”的热情,稿件数量和质量也稳步上升。

六、推行绿色评价,创新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