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7 08:24:53
导语:在教师德能勤绩工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德
一学年,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已,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榜样。按时参加每周教研会,领会会议精神,并做好笔记,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听众分配,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家长满意、学校放心的老师。
二、能
教学工作进行的越多,听的课越多越感觉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市优质课评选和听师傅的课、优秀教师的课也学习到很多,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语言在本年级的适宜性。优秀教师有时候只用语言就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语言组织好了不听话的孩子竟也能好好听课,也不用“威逼利诱”他们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学习语言的运用,改掉自己语言方面的不足。
肢体语言的运用。逐渐发现肢体语言在教学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自己有时候在教学中手不知道放到哪里,这就需要加强肢体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了。
教学设计的优良性,一节课要有亮点。教学环节是本节课知识点呈现的关键所在,孩子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就需要好的教学设计了。
把一切教学安排落实到孩子的作品上。学生最重要的是学到东西,教学工作的一切安排都是为了孩子能呈现出优秀的作品。
三、勤
我坚持每天在学校认真工作,从不迟到早退。在值日和值周工作上,听从学校安排,克服困难,每周四早上6:40,中午12:50到校负责路口的导护工作。作为新教师,我深知只有付出更多,勤勤恳恳地工作,才能有收获。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学校的各项活动。
四、绩
在教学工作中越来越感觉到参加比赛和活动会学习到很多东西。关于教学应该积极参与各种课的评选,在学校日常讲课和听别人的课是永远体会不到自己真正参与进去是什么感受的,所以作为教师想要更快的成长就应该积极参与,会学到很多。其他方面,比如ppt展示比赛,参与一次就能了解甚至掌握这项技术。所以参与各种评比是教师成长最快的方法。
五、廉
一、德
本人在政治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遵纪守法。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认真对待每次的政治学习,并且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志,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全心全意搞好教学,管教管导,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教学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爱学生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育改造学生的最佳途径。我为自己确立了“改造好每一个孩子”的目标,而且“不奢求改造好每一个孩子,但是决不放弃对每一个孩子的改造”,为了让每一个孩子体会到我对它的关心,让每一个孩子多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我努力树立这样一个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就要做到。所谓,“言传身教”,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老师的一切行为都是他们模仿的典范。因此,我赠送给学生最有价值的礼物是:一个良好的榜样。上学,我总是提前到校,课间和同学们一块将故事、做游戏,听他们的心里话;这既是爱学生的体现,也是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体现。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学生真正把我当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也让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容易开展了。
二、 能
本学期在学校的关心下,在学校“拜师学艺,敬业从教”的活动中,我与陈向阳老师结成了师徒对子。陈老师以开放的态度,毫无保留的帮助我克服在教学中的绊脚石。使我在这个学期中,进步不少,为我的工作点亮了引航明灯。
我们师徒制定好计划,相互听课进行问题会诊,并坚持一课一得,每一次听课都有所收获。本学期我对自己教学工作有以下总结:
1、初步形成“新课程标准”理念,并体现于教学中。
刚踏上讲台由于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对“新课标”只是雾里看花,尽管进行了多种尝试,也看了不少的书籍,但自己的教学观念总是有“师道尊严”,或旧教法的味道。在多次相互听课,及交流中,陈老师点出了我课堂的薄弱点——观念更新才能上出活而不乱的课堂。而且把“新课程”的理论,通过自己课堂实践的言传身教,让我终于明白:其实“新课程”倡导老师所追求的是,我与孩子一起学语文,让孩子在我的引导、点拨下,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发挥与发展。我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和学生们一起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
我把这种观念运用于教学中,渐渐我发现我的课堂发生了变化。以前,我的课堂语言更多是命令、指挥的语气,“ΧΧ,坐好!”,学生做不到符合我的要求时,我总是“同学们应该”。整个课堂就只有我的指挥棒,我忽略了孩子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因此我的课堂总是欠缺学生的主动,学生的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这个学期,由于课堂观念的改变,我的教学语言更多的是“让我也来评一评”,“我也来夸一夸”“我先来说一说”,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这不仅创设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老师这参与者的示范,就清楚明确自己应如何作答,掌握回答的技巧。慢慢地孩子们都变得活跃起来,课堂中,“老师,我来!我来”“老师,还有!”“老师,我有不同意见”的声音此起彼伏,可热烈拉!学生的思维犹如百花盛开,渐渐形成乐说、爱说的良好学习习惯。
2、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
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不是与生俱来,是需要每堂课逐步训练出来的,我们所看到公开课学生的训练是如此的到位,跟老师的要求配合得天衣无缝,这可凝结了老师可能不止一个学期的时间进行训练,培养才有这样的成果。而刚踏出校门的我却没有细细斟酌这些,平时上课没有考虑培养学生习惯,到了公开课之前,就向学生提出要求,没有落实的要求当然就不能做好,于是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而这个学期,在听课与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怎么师傅班的孩子起步没有我们班快,现在对比起来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感情朗读都比不上(2)班的孩子,我知道,这一定是我这位老师出了问题。于是就此问题,我跟陈老师作了交流,并通过平时多观察积累,也掌握了训练学生的技巧。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重视习惯培养,坚持每课一得,以点带面,并形成能力。如,我们班的小老师带读,识记生字的方法、自主互学生字等,孩子们都已经形成,现在我的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的质疑能力,通过读通读懂文章来解疑;以及同桌合作和四人小组合作的习惯培养。
3、根据实际调整教学策略,彰现教师智慧。
教师的智慧是动态生成的,是老师备课前没有考虑到,而突发性地出现于课堂中的。这就需要老师的应变能力,以及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而且现在“新课程”提倡,保护学生独特的感受,张扬学生的个性。故此我们教师首先对教材要熟悉,有自己的理解与立场,以免出现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情况。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方面我还得不断地训练自己,因为这两次公开课,我都表现不好,要彰现出教师的智慧还得不断地学习,多听不同类型的课,多看多思考。
以上都是我本学期自己总结的一些教学经验,有收获,必然有不足,希望下一个阶段能针对这些教学薄弱环节有所进步。
1、克服急躁的情绪,做到循步渐进。
“急躁”是我第一个要克服的大缺点。在课堂中当学生做的与我教学设计有不一致时,我就会焦急起来,甚至连学生的回答都没有认真听。现在回想起来,这样处理得十分不得当。我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学生的不理解,应及时引导、点拨学生,让他们能获取最有效的学习,这就必须要有一个循步渐进的过程,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达到我与学生的默契。遇到突发事件应保持冷静,思考应如何补救,如何处理,而并非随便敷衍而过。这需要我不断地积累,逐步克服这一缺点。
2、勤思考,多动手。
刚工作时,黄校就对我们年轻老师提出了“四勤”的要求,“眼勤、脚勤、脑勤、手勤”,现在我“眼勤、脚勤”都比刚开始时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发现学生一些不良的苗头,马上采取措施,使不良现象不在我班出现,从而让我们班的班风形成得不错,这都多得“眼勤、脚勤”的功劳,没有此方法,相信我们的班级不会那么快上正轨。
然而,我发现了问题,并没有马上思考造成此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没有挖根寻底。因此教学要勤思考,不能做一个只是“拿来主意”,而毫无自己特色的老师,这就必须要求我们的阅读面广,除了提高我们专业水平的理论书籍外,更重要的是要阅读与我们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从而刺激我们各方面的感观,给我们教学设计灵感,吸取别人的优点,舍弃缺点,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另外,除了勤思考,最重要的是要动手落实,这才是真正成功的途径。如,我提倡学生生活识字,让孩子们制作“识字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份,但没有及时鼓励,更进使孩子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所以,手勤还包括对措施“是否坚持落实”。
这个学期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的反思,从而给我下个学期有更明确的目标指向。我深信:天道酬勤,只要努力,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付出,为他们努力,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二、 职
本学期本人能认真、负责地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抓住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学校的要求开展工作,力争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促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回顾如下,
1、确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培养健康向上的班级体。
班级体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和明确的目标向导。对于刚进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这就更加重要了,只有把基础打好了,日后才能创造出更美的诗篇。于是这学期的工作始终围绕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文明班集体而开展。首先明确本班以“自信、自立、团结、创新”作为班口号,这不仅使生活在不同家庭中的独特个体,凝聚成一个集体的目标,更是我们老师培养孩子的目标方向。
有了目标方向,如何落实检查每个孩子呢?于是我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在我班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如,“争创六星班级,争做六星好孩子”,又如,“为校旗添光彩,为班级争荣誉”等活动;更结合我班的各种实际,如,有一段时间,学生的卫生保洁工作做得不好,我就设立“卫生小天使”,通过连续几个星期的严抓,孩子们的卫生习惯基本形成,卫生干净环境舒服了,孩子们自己说:“老师,卫生干净真舒服!”从而也更愿意把卫生保洁得更好了。这只是我们班的小小插曲,孩子们热心主动地为班集体作奉献,十分重视班集体荣誉,当这节课上得好,他们会欢心雀跃地崩到我面前说:“老师,我们这节课表现得很好,有十分”,当个别同学违反了纪律,没有满分时,孩子们就会拎着眉头,不高兴地说:“老师,我们今天只有8.5分!”
我们班每个孩子心中都树立起“为班争荣誉,不做摸黑的事情”。在这样一个氛围中,我们班已逐步形成良好而向上的班风班貌,毕竟孩子们都有反复性,这还得靠我们教师不厌其烦地提醒,帮助他们让孩子们形成习惯,有更强的集体荣誉感。本学期在我与副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本班的常规形成比较稳定。使得我班在连续几个月的总评里都能得到六星文明班级的称号。这是我们全班33名学生与三位老师,共36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同学们认
为之自豪的。
2、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切实地关爱学生。
一位好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倾听他们的呼声。时常给学生一种母爱,营造一种极其轻松和民主的氛围。在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同学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作为班主任,必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我会在班上利用下课的时间进行“小老师帮助”活动,让好学生多关注基础差的学生,从而使孩子之间可以交流;更利用好晨会、班会等时间,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在本段时间所发现的不良苗头。如,最近发现孩子们在语言文明中,会经常说人家的花名,为此我召开了名为《争当文明语言大使》的班会,让孩子们明确知道这是不对的,并时刻提醒自己和别人,让友爱春风洒遍我们一年一班。
我更抓紧下课或午饭的时间,跟孩子们聊天,谈心,帮助辅导他们的作业,使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有信心迎接更多的挑战。这样孩子跟我的距离不远,十分的密切,孩子们都喜欢我,下课总围着我说这说那的,我自己也陶醉在被他们拥护的氛围中,我越发喜欢他们拉!
3、加强与家长联系。
平时,我除了关心爱护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对一些表现不太好的同学,更是倾注了更多的爱和心血。我经常和他们谈心,抓住他们的闪点鼓励他们。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帮助他们。一但发现他们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总是及时性、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耐心地做他们的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扬长避短,健康地成长。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使学校、家庭密切配合,更好地教育了学生。
我的班主任工作有成功,也有不足的地方:
1、班干部的培养方面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采取班干部轮流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但由于总处于轮换的状态,班上并没有一两个比较突出的孩子,这与我平时缺少培养有关系。所以,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将是我下一阶段的目标,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使班上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2、做事要贵在坚持
自己做事总是比较激进,事事都想很快有成效,想对孩子的要求一说,他们就马上能实施,但自己就没有对孩子的宽容,没有想到要求发下后自己都没能够一下子就完成到,何况是这些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小不点呢!所以自己就松懈下来,没有好好坚持到底,这是我自己要好好克服的问题。我要明确我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习惯,想一下子改变他们已有的不良行为,必定要通过他们自己不断的思想斗争,内化成自己的思想,然后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必须要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因此我更要有宽容之心,更要有改变他们的持久之心。
总而言之,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严重有爱、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就能达到科学的管理班级,并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三、勤
今天我们组织的阳邑镇第二届师德报告会,是我镇实施“师德建设年”、践行“十心立师德”和提高教队伍建设的一个具体举措。参加报告会的11名教师是经各校层层考核、层层选拔、层层推荐产生的,可以说代表了阳邑镇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兢兢业业干事业、开拓进取谋发展,努力实践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诺言,使全镇教育工作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教育资源在整合中优化,教育规模在调整中扩大,师资队伍在建设中加强,教育质量在发展中提高。阳邑教育从弱到强,不断发展提升,得益于我们有这样一支敬业奉献、爱岗、爱校、爱生的教师队伍。
近一段时期,邯郸市教育局提出了“十心”立师德、“十力”提师能、“十气”修师表的“三师”活动方案,武安市教育局明确了教师师德专项考核,镇教育办提出了“师德建设年”活动,开展了师德学习、专档建设、教师评议、师德演讲等一系列活动。今天,报告会确定的“感动教育、德绩双馨”主题,树立以爱和责任为核心的高尚师德,既是我镇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目标,又是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一个要求。
关键词:师德;评价;体系
一、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给教师职业下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传道”是三大任务中的首要,而要向人传道,自己的道德就要高尚,这也是教师受人尊敬的原因。教师如果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灵魂的教师对教育无疑就是灾难。教师培养的对象是将来社会的建设者,而这些建设者会影响未来人类社会的走向,因此必须通过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社会的未来建设者进行有效地引导。
我国历来重视师德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强调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
二、目前师德评价的误区
目前,师德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式过于主观,评价导向为总结性质。师德评价不能有效推动师德建设,也无助于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1.评价内容单一
师德内涵丰富,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然而目前的评价主要侧重于便于量化考核的科研成果、教学质量、考勤等内容,由于德这个方面缺乏评价的方法与标准,导致德的评价无章可循,往往每年评选的师德标兵也好,师德先进个人也罢,多数是科研教学先进,因此评选出来的师德先进个人并不能体现师德的先进性,也就不能体现关爱学生、道德垂范的典型效果。
2.评价方式片面
师德评价方式,目前多为领导意志的体现。虽然也有民主推荐,但执行起来往往是“你好我也好、今年你上明年我上”的结果;也有通过学生问卷的形式开展,然而学生缺乏参与评价的积极主动性。这些现象导致评价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师德情况。
3.评价导向偏差
目前,师德评价导向多为结果性的,是针对教师个人过去职业道德情况的总结评判,这种评价方式固然可以对教师以前的职业道德进行肯定和表彰,但这种关注过去成绩,过分注重结果的评价导向,并无法对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炼起到更好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师德评价导向应该着眼于教师个人长远发展和提高的需要。
三、定性与定量综合的师德评价体系设计
鉴于目前师德评价内容、方法与导向不能有效推动师德建设,我们有必要设计一个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多方参与、需求导向性的师德评价体系。
1.评价观测点的选取
首先明确师德评价内容,从原来仅注重业务能力的评价转向德、能、勤、绩的全面考察,确定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为人师表、团结合作、爱岗敬业师德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并设立相应的观测点。
思想政治觉悟直接关系到能否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到是否能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关系到培训对象的政治立场与思想觉悟。因此将思想政治觉悟设为师德评价的首要指标。
学生在求学阶段正处于人生观的建立阶段,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坚持求真务实、诚实守信,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精神榜样,所以道德品质也是师德评价的重要指标。
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行为主体,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教师职业规范,关心学生成长,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坚持做到为人师表,用得体的行为方式、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引导学生,为人师表就是师德的直接体现。
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多属于个体行为,然而教师本身又属于特定的团体,如某个系部或某个部门,因此教师团结合作的能力与精神也是考量其职业道德的一个指标,是否关心所属集体、具有合作精神、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都是对其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依据。
教师的核心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才能积极主动开展教学研究,才能认真执教、履行教师的职责;只有遵守教学工作规范与纪律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避免出现教学事故;没有科研作为支撑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因此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与否也是衡量其爱岗敬业的一个具体指标。
2.不同观测点权重的确定
根据师德评价指标明确主要的观测点,针对观测点的差异,采用分类权值的计算方法,对师德评价体系参与者:教师的工作对象(学生)、直接领导、同事及其本人,分配不同的权重,从而完成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最后生成一个师德评价报告,指导其自身整改提高。报告在总结过去优点的同时,要根据教师个人发展的要求与特点提出改进与提高的建议。
由于评价指标的各个观测点适用的对象不同,因此参与评价的各方的权值也存在差异。思想政治觉悟这个指标属于定性指标,不便于量化考核,因此在其权重的分配上主要参考主管领导、学生及本人的评价。
道德品质与为人师表都是无法量化考核的指标,这些观测点主要观测对象为学生、同事与本人,因此应加大这三个评价方分数的权重,并根据观测点差异对权值做具体调整。团结合作指标的观测对象为同事、领导与本人,其权重也根据观测者参与程度来分配。
爱岗敬业这个指标属于可以量化考核的指标,教学工作量、教学评价效果、教研项目、教研论文的数量、教学改革参与次数、是否存在教学事故、作业批改情况以及科研成果都是可以具体进行统计和排名的,因此这些观测点的权重可以采用公式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权重=(总人数-名次)/总人数。
通过师德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弥补了单纯定性评价的随意性,克服了单纯量化考核的片面性,综合考虑教师德、能、勤、绩多个侧面,构建了全方位的师德评价标准,为师德建设明确了方向,为师德评价提供了依据。师德评价不仅可以表彰先进,而且可以为落后的教师指出改进的方向,实现对教师个人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助于师德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喻永红,汪庆春.大学生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2]王志国,林长海,靳永山.师德评价模型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
[3]陈玲,马莉.数学分析在师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4]华卫军,欧阳子龙,陆伟锋.高校师德综合评价模型应用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9,(6).
[5]冯传亭.高校师德建设:问题、遵循原则和长效机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5).
[关键词]师德制度;规范制度;保障制度
近些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多元化社会的突起,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笔者认为,高校师德建设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个人的修养和自律,还必须完善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制度,最大程度地抑制因为个人道德失范而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拟从师德制度建设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寻找有效的师德制度建设路径,以期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的发展。
一、高校师德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师德制度是针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具体而特殊的伦理制度,是将对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明示为一系列规则和规范,是师德建设制度化的一种方式。整体而言,目前高校师德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规范制度不健全
笔者以2011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道德规范》)为例分析发现,我国师德规范制度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关系范畴不完整。檀传宝认为从师德调整的关系上看,有师生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同行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重点谈及了师生间的道德规范,还另设单项谈论教师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但教师同行、教师与家长的道德规范未曾谈及。二是,核心价值观不突出。作为指导教师实践活动的规范,编写者应准确的找出几个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突出或强调以便广大教师清晰、快速地掌握。《道德规范》中的“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应该就是编者想强调的核心价值观。然而,在“爱国守法”名目之下却出现了与之不符合的“维护校园和谐”、“不得有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在“服务社会”之后出现了“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由此来看,编者尽管用了六个关键词来统领全文,但并未突出专业核心价值观,使规范失去主次,重点未凸显。三是,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师德规范是为了指导教师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应当具体化、细致化,具有可操作性。与之前颁布的各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比,《道德规范》中类似“循循善诱”这类虚无缥缈不具有可操作性的词语正在逐渐减少但依然存在。四是,适用对象单一。我国目前颁布的所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均是单独针对某一学龄段的某一类教师,而不是针对所有教育工作者。
(二)保障制度薄弱或缺失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师德的养成需要完备、清晰、明确、统一的制度来进行约束和规范。师德规范制度是否能充分发挥其实质性作用关键在于师德保障制度是否能有效运行。就当前师德制度建设的实际而言,师德规范制度受到较高的重视,而对于配套的师德保障制度却相对比较薄弱。笔者将从师德培训、师德监督和师德评价三个方面来分析目前我国师德保障制度的不足。我国师德培训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主要针对新入职教师,缺乏有关任职中师德培训的制度。第二,仍处于职业技能训练范式之内,呈现出培训目标空泛化、培训内容伪圣化、培训方法灌输化和培训效果虚无化。一个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必须要有一定的监督机制,以保障其意义和价值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我国师德监督机制还未受到较大重视,其方式主要局限于传统的书信,作用效果不大,结局往往是“不了了之”。师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职业行为作出判断和评估的活动。近年来,人们对师德评价的重视和研究越来越多,但总体而言“还处于经验水平层面,缺乏公信力,缺乏对反映师德本质特征的行为的分析和观察”。首先,师德评价趋于形式。如年度考核中优秀轮流评,考核结果不公示,考核结果与分配制度不挂钩等;其次,方式主要为定性评价缺乏定量评价。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教师的“德、能、勤、绩”难以用量化只能定性考核,事实上对于教学一线教师可以量化其教学量、科研项目、论文数量等;行政人员可以量化其工作任务、工作效率、出勤情况等。此外,评价方式单一。师德评价不仅可采用领导评价,还可采取学生评价、同行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
二、高校师德制度建设路径选择
(一)突出专业核心伦理价值,完善师德规范制度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明显化,世界各国都逐渐意识到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已成为必然,即从最初的“教师职业”向“教师专业”转变。教师专业化运动要求从专业角度出发讨论师德规范的建立,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特点,使其不再是“放之四海皆准”而是具有不可替代性。一种制度规范只有找到其在伦理道德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依据之后,才能使之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可和行动上的支持。因此,师德规范想真正约束教师道德行为,提高教师专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形成,就必须具有强大的专业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的劳动过程不仅具有其他劳动过程不具备的教育性、劳动主体及对象的可互换性,还具有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和劳动过程管理和评估的艰难性。因此,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完全依照自己的意志和思想处理教育活动事务关系,他必须受到一定的约束、制约。这就要求约束、制约教师的规范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细致而具体,并且具有较强的对象适用性。作为具有最高规范性作用的国家层次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仅要适用于中小学教师、高等学校教师,还应适用于幼儿教师;不仅适用于一线教学授课教师,还应适用于不直接参与教学的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实验人员、科研人员等。
(二)重视师德培训,加强监督,健全师德评价体系
岗前培训是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岗位需求的过渡性培训,它不仅是帮助新教师了解基本教学理论、掌握教学技能、熟悉岗位环境、培养主人翁意识的好途径,也是培养教师良好师德的好渠道。岗前培训是基础,在岗培训是关键。教师师德的培养和培训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高校应设立师德培训课程,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师德活动,让师德伦理价值观深入人心。师德监督是对教师职业行为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的过程,包括自我监督和他人监督。师德监督不仅应包括群众监督,还应建立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等机制;监督方式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书信方式,还可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方式。纪委监察处、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应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做好调查、、回馈及解释等工作。对于造成重大教学事故、科研中剽窃他人成果、出现有失教师身份并在师生中产生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言行、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的教师,在岗位聘用、职称职务晋升、奖优评选、出国深造等方面应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机制能全面、合理地评价教师专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师德的培养。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制度应具有科学的评价标准、重视自我评价和有效的反馈机制。师德评价的标准即依据什么来具体评价教师的“德、能、勤、绩”。制定师德评价标准时应注意根据工作性质制定符合各自工作实际的评价标准,不能一概而论。教学一线教师应注重教学能力及态度,行政人员及教辅人员应注意工作效率,实验科研人员应注重科研能力。师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能进行反省与改进,因此笔者认为科学的师德评价应更加重视教师自我评价,而不是他人评价。进行师德评价时应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客观地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总结、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从而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终而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强调自我评价并不是否定他评形式,而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他评形式包括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等。评价结果应采取合适的方式及时的反馈给教师,使其能“对症下药”。对于具有优秀专业道德水平的教师应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具有不良道德水平或道德水平失范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处罚并督促其加强学习。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于进,于源溟.从灌输到交往:师德培训问题的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4(10).
[3]蔡军.论师德评价中的应厘清的几个基本关系[J].教育探索,2011(5).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绩效工资发放方案:
一、发放原则:
1、工作量占40% 2、过程管理占20% 3、工作效果15% 4、工作贡献占10% 5、师德师风占10% 6、考勤占5%
二、具体办法:
1、工作量:包括班主任、行政人员及其它工作量。分配办法按隽教[2009]12号文件《通城县义务教育学校职工工作量折算参考意见》执行。
2、过程管理:包括上课5分,教研活动5分,教学月查10分
(1)教研活动:,由行政包保牵头,负责本组活动的组织及考勤及记载,每缺勤一次扣 分。迟到早退扣 分;
(2)上课:严格按课表上课,凡未经学校批准私自调课,被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查实,每节扣 分。上课空堂每节扣 分。(以行政日查记载为依据)
(3)教学月查:按月查评分表的总分折合成分。每次月查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上折合成 分,70至89分折合成 分,60分至69分折合成 分。60分以下折合成 分。本月未进行常规检查的教师,该教师本月月查记 分。
3、工作效果:一学期进行两次评定,分期中、期末。
(1)非考试科目及非专任教师的工作效果(基础分分别为28分、27分)由学校组织教师从德能勤绩进行评定,综合评定的平均得分在80分以上者,基础分加1分。综合评定的平均得分在60-79分者,得基本分。综合评定的平均得分在60分以下者,在基础分中扣 分。
(2)考试科目的专任教师(基础分为30分):工作效果以开学初分配学生的90%的人数进行参评。以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成绩为依据计算积分。专任教师所任教学科的人平分与该年级人平分相差不得超过1分。未超过1分得基本分,相差超过1分,按超过(少于)的分值,每1分在基础分的基础上加或减2分, 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3)考试科目的兼学科科目,依据上述办法进行,人平分超过(或少于)的分值,每1分在专职基础分的基础上加或减1分,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4、贡献:按学校教研奖惩条例折合成分数,纳入绩效。
5、师德师风:
(1)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检查中被通报表扬或批评的,分别加 分或扣 分。
(2)在课堂上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造成后果,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每次扣 分。
(3)利用上班时间做与教学无关的事,被主管部门查处,通报批评的每次扣 分。
(4)上课放任、不能自始至终组织课堂教学的每堂扣 分。
6、考勤:
1.1事业心低下
身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面对充斥不断的物质诱惑,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价值观发生扭曲.他们以个人利益为最高追求,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为最终目标,淡化甚至忽视了职业价值与社会贡献,满足于“教书匠”的角色,把教师职业当成营生手段[5].少数体育教师不安心工作,将精力主要集中在社会活动或经商,将教学工作视为副业,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或随意找人调课[6],敬业精神低下.
1.2忽视育人工作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高校体育教师仅将精力倾注于“教书”,而忽视“育人”环节.导致部分体育教师仅仅注重对学生体能的锻炼,技能的传授和提升,却漠视对学生进行集体感、拼搏意识、团队精神、克服困难、遵守组织纪律性等精神和意识的培养,没有做好育人工作.
1.3对学生情感冷淡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核,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但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冷漠,对学生关爱阙如.他们对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做好的“了解学情”这一工作环节完全忽视,将学生当成机器,打心眼里瞧不起学生,不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心理状况,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挖苦讽刺学生,极端的甚至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5](如2012年11月,现代快报就报道了苏州某职业学校老师体罚学生的案例)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部分体育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厚此薄彼,或对学生有人情分,或故意为难学生,这些行为极大地损害了自身的威信.
1.4行为举止不雅
实践中,部分高校体育教师不注意师表形象,自身修养不好.或不整仪表,着装不合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身份,谈吐粗俗,举止市井.部分教师不能和同事友好相处,面和心不合,相互之间互相排斥[5];部分体育教师向考生或在校学生收取甚至索要钱物,或者利用职务之便,在工作中向有求于自己的人员收取贿赂.震惊全国的某省高校体育专业职称评委开房收钱的丑剧即为典型,此外,北京某高校体育教师利用招体育特长生的机会,收受学生家长贿赂的案例[7]也能说明这一现象并非个案.这些行为造成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负面形象,损害了整个体育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1.5学风不正
少数体育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为了评职称的需要,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肆意践踏学术道德规范,缺乏严谨求实的态度,或抄袭剽窃,或弄虚作假,或找,严重地损害了整个体育学术生态环境.如某大学体育教研室1名主任、1名副教授和2名讲师,几乎全文抄袭他人发表过的论文并发表[8],某大学体育教学部部长和副部长同陷“抄袭门”[9]等案例,都反映出了这一现实.
2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析因
2.1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对高校体育教师价值标准造成消极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待任何事物要以“一分为二”的态度.在此观点的关照下,我国正处于其中的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虽然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了更新与变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给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形成影响,使其价值标准和道德意识更加多元和复杂.某些不良思想和消极意识,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功利主义”[2]等侵入体育教师的思想和灵魂.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个人主义严重,集体主义阙如;或采取不当的手段追名逐利,如乱开班、乱收费;更有甚者,急功近利,舍弃严谨的治学态度,弄虚作假,剽窃抄袭.这些不良现象对高校的学术生态造成了负面影响.
2.2促进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不健全
目前,虽然较多的高校逐渐重视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如引入师德评价指标来全面考核教师,经常性地评选师德建设模范、设立师德建设专项研究课题等,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2],主要是:在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上,除了各体育学院(系、部)的书记(更多的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没有其他专门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评价机制上,缺乏全面合理、可操作性强的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在其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中,存在者重业务、轻思想,重能力、轻品德的现状,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看作是软指标而流于形式.虽然很多高校对体育教师的考评都有德、能、勤、绩四维标准,但具体执行时难免有差异,往往是科研业绩为主,教学业绩其次,而师德师风则只起“装饰点缀”作用[6].在此种环境下,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主要靠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难以得到外部机制的维持和促进.建立和完善合理的高校体育教师评价制度,事关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诸多高校制定的教师评价制度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没有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对体育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价,只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最终结果,而忽视不同教师在教授不同专业和班级、不同体质健康基础的学生时是否付出努力以及付出努力的不同程度;在评价教师的科研业绩时,只考核教师拿课题的级别和数量,只重视教师的级别和篇数,而不管其课题或论文是否来路正当,是否有抄袭剽窃、是否有一稿多投,是否有雇人.这种制度使得一些体育教师心存侥幸,也使得一些体育教师争相效仿,长期以往,形成难以挽回的败局.
2.3高校体育教师忽视自我提升
当前,虽然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报酬有所改善,但客观地看,相对于其对社会的贡献,体育教师这一职业还远未获得应受的社会回报,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事业进取心[2].加之众多体育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重,学历提高和职称晋升压力大、家务琐事缠身等,极易诱发职业倦怠,难以产生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提升的自觉性.部分体育教师没有站在体育教育事业所肩负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为中华民族的强国强种培养身体合格优秀人才这一历史重任的高度去认识和加强职业道德提升的意义;部分年轻体育教师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意志薄弱[4].这些问题使体育教师停滞不前,难以产生自我提升职业道德的意识,更难以付出自我提升的行为.
3减少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对策
3.1谨遵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含职业信仰、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和职业荣誉等因素[6],具体内容应当依照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于2011年12月联合颁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规定,即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6个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应当严格奉行规范,严守情操,不断约束和鞭策自己,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3.2强化教师意识,提高道德认知能力
教师意识是教师对教师职业工作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是对自己职业身份的认知和掌握.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师意识,才能发挥出工作的积极性,获得最大的工作效能感.要做到这一点,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深入学习和认真领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理论知识(如思想教育原则、行为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正确把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与时俱进,把握新时代对高校职业道德的新标准和新要求[2].
3.3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由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两方面共同构成,是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曾经过分强调人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了个体的正当需求.而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又导致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过分地以个人利益为重,个别甚至不惜牺牲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来满足一己之私欲.在此种情况下,构建共同的崇高理想,树立具有时代特色求的价值观,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各高校可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构建理想教育的平台,合理引导高校体育教师认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制度及其伟大成果;通过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激励广大高校体育教师以振兴中华、强国强种、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身体强健、素质优良的人才为己任;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激励广大高校体育教师敬业爱岗,积极向上,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切实践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爱国”的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实现个人利益与维护国家民族整体利益、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实现权利与义务的有机统一[10].
3.4构建科学的师德考评体系
“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要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构建以德育为核心的师德建设评价体系.要加大师德考核在教师业绩考核中的地位和比重,引入教师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职务提升等过程中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生评价等形式,对体育教师的师德进行全面评价.同时,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先进,鞭挞落后,提高教师提高师德水平的自觉性[11].
4结语
【关键词】教师;教书育人;动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406-02
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主要有:教师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学校核心价值文化的形成,学校激励机制的建立。经济社会地位是动力之基,核心价值文化是动力之本,激励机制是动力之源,这三方面有机整合形成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系统。
随着教师绩效工资的落实和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强力实施,教师经济社会地位将得到更大提高。当然仅靠提高教师的待遇,教师的内驱力也是不够的。共同的教育信念,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学校发展的活力与灵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之本。厚重的文化积淀必须通过强化师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教师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逐步形成学校核心价值文化体系:教师“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得到不断升华,教师坚持并积极主动践行先进的育人理念、思想方法,教师养成不断学习、善于反思、合作探究、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学校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育人氛围,和谐包容的人际关系,坚毅顽强、追求卓越的人文精神。唯有如此,教师的教育信念才能更加坚定,才会把对教育的热爱与坚守,化为自觉行为。
如何强化教师师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构建学校核心价值文化体系呢?我们可以通过师德教育活动化、人文关怀情感化、先进典型感染化、从教行为规范化、民主治校公开化……从而逐步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在优良“三风”的形成过程中让教师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得到升华,提振教师的精气神,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构建起以“爱与责任”为核心的价值文化体系,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之本。只要在师德考核过程中坚持定性和定量、一元与多元结合,对教师的考评激励公正公平,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办学目标就能引领核心价值文化体系的构建。
在现实社会里,厚重校园文化的积淀任重道远,部分人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攀比心理较浓,仅靠自觉和说教,没有考核评价激励,教师的内驱力也是不够的。因此,适当激励,教师内在动力才更大。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需要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赞赏。”因此,必须对教师的劳动成果给予认可尊重、赏识激励。对教师的育人工作要全面多元、公正公平地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奖励、评先、评优、评职、岗设、调动、提拔、名师选拔等需求挂钩,这是促进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之源。
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呢?结合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和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立足校情,创新思维,提出初步方案,在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由学校职代会形成决议方能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学校需要建立以下七个核心激励制度:评优评先方案、骨干名师选拔方案、职称评聘量化细则、岗位设置量化细则、绩效奖励发放办法、工作调动的基本条件、毕业班升学成果奖励条例。以上激励机制都必须以对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综合目标考评结果为基础,再分别按上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与工龄、教龄、职龄、工作量、学历、获奖情况、教研成果、特长生培养、工作责任等相应的某些方面要求进行权重合理分配,同时附设某些限制条件并注重人文关怀,形成系统的激励机制。当然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上级指导意见力度越大,学校的激励机制效果越显著。
关键词:原则;评价要素;计算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全国初中学校体育教育要稳步推进,更好、更快地发展,就要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因为体育教师是从事一线工作的主力军。
构建与设计初中学校体育教师德、能、勤、绩质量的监控测评,应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这应是师资培训管理朝着目标管理迈进的一个重要步骤,更应是加强初中学校体育管理、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对初中体育教师四方面的测评比较简单,随意性主观性较大,仅凭主观印象作出优、良、中、差的评价结论。这样的评价,既不全面,又不准确,挫伤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达不到应有的目标。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管理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体育教师测评制度,实事求是地全面反映体育教师的工作实绩,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与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构建体育教师评估理论依据
1. 创新性原则
在当今体育课程改革中,教育的理念、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们在构建初中体育教师评估标准中,制定了教师必须要在原有的水平与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
2. 全面性原则
将体育教师四方面测评作为衡量每一位教师工作的实绩,必须在教学、群体竞赛、带运动队、教书育人的实绩等方面全面综合的评价,这样是判断优、良、中、差的基本依据之一。
3. 实用性原则
根据学校体育教师工作条件和学生现状,对测评要素设计做到既简单化又易于操作,特别是注重评定标准的信度和效度,强调可比性、实用性并具有一般学校与特殊性学校的推广学习价值。
4. 科学性原则
初中学校体育教师四方面的测评作为体育创新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应在体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设计测评方案,同时也应遵循学校管理的各项规定,遵循体育教育规律、体育教师工作性质特点,选择测评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标准。
三、测评要素与分值权重
选择方案在创新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基础上,按照体育教师现任岗位职责,并考虑到学校体育工作共性和体育教师特点,把具体内容分解为便于测评、有据可查的内容和数据,成为测评要素。总分为100分,分别为德、能、勤、绩,各占25分。
四、初中体育教师测评内容
初中体育教师测评内容 框图1-1。
五、中学体育教师测评方法与步骤
1. 各要素得分计算方法
公式:S=A+B+C+D 公式中,S表示要素得分A、B、C、D分别表示德能勤绩四项内容。
2. 评价等级
最后评定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优为85分~100分,良为75分~84分,中为60分~74分,差为59分以下。
六、测评具体要求
(1)一定要挑选作风正派,办事公正,管理水平、工作能力、业务水平高的3至5名人员组成测评小组。
(2)测评前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测评的目的和意义,全面系统地熟练地掌握测评的标准和方法,强调有一个统一标准和认识,以提高测评的质量和效果。
(3)测评既要注重资料,更要注重实际;既要注重平时测评,更要注重随机测评;既要注重通知性测评,更要注重终结性测评。凡是需要测评的各项内容,按顺序要求做好记录,真实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
(4)在四个等级评定内容和标准中,由于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不同,履行职责的标准和条件也略有差异,各校可根据实情自制细则,以求更加符合实际。
七、结论与建议
(1)本文设计的测评方案简单易操作、方法快捷,不但适用于体育学科评定,也适用其他学科的评定;既适用于领导及专家评定,也适用于个人自评和同行互评。
(2)本测评方案从实践的角度加以分析证明,基本做到能够较客观地评出教师德、能、勤、绩的优劣,具有充分的说服力。这不仅使主管部门对教师的情况有了全面了解,而且也帮助教师了解了自我,加强了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3)本方案研究,对提高当前体育创新管理工作,促进体育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4)本方案具有广泛实用的推广价值。
(5)本方案由于设计者时间仓促和水平能力局限,使它具有许多需要加以改进完善的地方,特别是测评要素、评分标准,分配还不够细致,还需要反复提炼推敲。笔者将继续进行实践与研究,力求使其完善。
参考文献:
[1]何永超.体育理论教程[M]. 北京:北京
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钟启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