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时间:2022-01-27 03:24:12

导语: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第1篇

在金融危机之后,商业银行加大了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中关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机制尚未成熟,配套机制还未到位,与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商业银行如何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帮扶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其必须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小微企业的基本理论概述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家庭式作坊的统称。根据统计,当前我国已经有超过4200万户的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为国家和社会解决了超过85%以上的城市人口就业问题,贡献了国家财政收入的50%。其中,小型企?I和微型企业的数量约占我国中小型企业总数的97%,在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组织形式多样化

当前我国对小微企业的投资主体没有特别的准入要求与身份限制。此外,投资人在创建小微企业时既可以选择申办个体户、独资企业,也可以申请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二)融资渠道形式广泛

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托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在金融机构中的融资比例尚不超过20%。此外,小微企业的融资主要是为满足日常经营支出,而投资支出较少。同时,小微企业对经营所需要的机器设备等要求程度较低。

(三)小微企业组织形式简单,规模较小

当前我国的小微企业组织形式相对简单,经营管理决策层次少且效率快速。此外,在生产销售中更多采用直销方式且主要服务当地市场需求。我国大多数的小微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员工的技术能力要求不高,创新程度较低。

(四)小微企业经营管理灵活多变

目前我国的小微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员工更多的是家庭成员,财务制度和薪酬制度等相对不健全。另外,小微企业存在着抗风险能力弱、融资贷款额度小等困难,导致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

二、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小微企业的发展阶段以及自身特点等,我国大部分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与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理念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其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对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营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

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不仅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小企业存在差异,同时与个体户的小额信贷融资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特点比较明显,具有“急、短、频”的特点,虽然融资贷款业务量较大,但是每笔业务金额相对较小。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规模以及数量不断壮大,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态势,对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金融服务产品日益多元化,由单一的金融服务需求向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融资需求发展。

(二)商业银行关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

(1)商业银行满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动力不足

小微企业由于更多采用家族式经营模式,导致其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透明度较低,抗风险能力薄弱,以追求高风险高收益为经营理念。小微企业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难以满足我国商业银行对投资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基本标准。此外,商业银行在进行投资需求配置时更多投放到安全性高的投资领域,容易放弃风险系数高的小微企业。随着小微企业的逐步发展成熟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商业银行日益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形成的固有顾虑以及外部金融市场环境的影响,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仍然处于商业银行中的边缘业务,与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成比例关系。

(2)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相对保守,考核机制尚需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将资产主要投放于低风险低收益的领域,风险管理理念相对保守,此外贷款风险管控模式还有待成熟。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以担保和抵押的方式发放贷款,没有制定与小微企业相适应的金融定价机制,更多的是采用基准利率上浮等传统服务企业的报价方式确定价格成本。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考核奖惩机制仍然与传统业务相同,一线业务人员遵循着“终身责任制”原则,并没有制定独立完整的考核制度,严重影响了一线业务人员拓展小微企业市场的动力和士气。

(3)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模式尚需专业化发展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所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均推行统一管理模式,没有针对小微企业建立专业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策略,导致商业银行关于小微企业的业务不能发挥专业化的效率优势,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各种风险,不利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我国关于小微企业的贷后服务机制仍然没有建立,需要加强资产管理手段和方式。

三、提高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策略研究

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不仅是商业银行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客户群,而且是一种营销模式的创新。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小微企业的发展特点,不断优化和完善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机制,满足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管控小微企业的风险,增强和提升其金融服务水平和能力。

(一)构建小微企业放贷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对小微企业实行独立的资金规模、用途管控机制,保证其贷款优先投放、足额投放。此外,商业银行应该简化小微企业的贷款授信和审批流程,压缩贷款的投放周期,提高小微企业的放贷风险评估机制。

(二)商业银行精确定位小微企业,将金融服务业务专业化

我国商业银行要精确定位小微企业,按照专业化的标准建立一套详细的组织体系。此外,商业银行应该将负责小微企业的一线业务人员按照团队进行专业化培训和管理,明确和清晰个人权责。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先选择优势行业进行深度挖掘。

(三)商业银行应该完善小微企业贷后监管制度

基于小微企业的成本较高,导致其单笔业务风险很大。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综合考虑小微企业的自身特点、行业需求、经济周期等因素,在基准利率上附加其他风险补偿因素,在保证较高的资产收益率基础上降低风险可能性。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定价主导权,建立差异化的风险定价体系。

(四)商业银行应该完善金融服务产品配套制度创新

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小微企业的多样化特点,设计开发模型,通过统计分析和定量分析提高小微企业的授信业务和贷款业务风险识别和计量能力。此外,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力度建设小微企业金融贷后服务机构,转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按照类别不同管理不同的原则开展贷后业务管理,建立新型的金融服务产品配套机制。

第2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前景

前言: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潮流中,小微型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越发不可忽视,在解决我国人员就业这个难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企业家成长的平台,是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使得小微企业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为了扶持小微企业能够平稳较快地发展,已经连续颁发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旨在促进小微企业能够更好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目前,由于企业本身成本不断上升,对于企业的融资问题依旧存在着困难,如何做到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收益,使得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等多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对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进行分析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金融服务的品种有多个,包括的范围也广,包括公司或者是个人的存取款等多个业务,从企业银行的角度出发,我国小微企业在发展金融服务的时候存在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包括下面几点:

(一)管理理念和水平无法和小微企业本身的风险特性相吻合

对于我国风险中的管理理念来说,相对趋于保守,依旧是以担保和抵押作为主要的发放贷款的方式,产品本身的定价较为低廉,在报价时使用的方式无法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利率上浮这样的间接报价为企业服务,没有建立专门针对小微企业在定价方面的主要决定权。

(二)企业存在的制度得不到更好的完善

在小微企业中,本身制定的制度对金融服务的支持度不够,在对小微企业进行责任追究方面依旧存在传统观念,考核和服务管理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处于一线的工作人员存在终身追究责任,最终无法摆脱,在小微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容易受到影响,在市场拓展和营销方面无法充分发挥其本身具备的潜力,在制定上的不足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制度本身的创新性不够,使得小微企业人员的业务无法快速发展。

(三)模式不符合小微企业发展业务的特点

在进行企业业务拓展的过程中,缺少专业化的模式,业务在进行销售的时候没有很好地和管理等多个环节做好分离,在职责考核上没有做到相互的独立,使得效率和优势得不到足够的发挥,存在着操作、道德等多个风险在其中,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业务的快速进行,企业得不到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小微企业在建立售后服务这一业务上缺少共识,得不到统一的建立,在资产管理的过程之中缺少有效的手段,需要做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客户对业务的信任度不高,缺少可持续的业务服务支持,在销售方面缺少交叉业务的机会存在,比较单一发展。

二、完善服务措施,发展小微企业金融前景

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要想得到长处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服务措施,而这个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并且需要长远的规划,政府在对小微企业进行相关的政策支持的同时,更加应该注重对企业塑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银行等多个主要的机构需要有良好的措施开放,在做好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配置资金

建立门槛低、覆盖率高的针对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专业机构小微企业在进行贷款的同时,可以实现有效的资金配置。在资金规模以及相应的贷款额度上建立独立的机制,使得小微企业能实现在贷款的过程优先得到足额的款项投放,对现有的各个贷款流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新梳理,对其中阻碍贷款流程的不必要流程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者更改,使制度得到一定的完善,对小微企业建立简单方便的贷款流程,实现零距离的服务效果。专门设立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审批人,在进行决策的时候能够拥有独立的审批权力,提高审批人的独立审批额度,对贷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适量的减少。小微企业的贷款时间以及周期可以适量压缩,使得贷款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建立良好的风险评判体制,使得小微企业在风险方面得到良好的控制以及适度的减低,当小微企业在贷款的同时能够证明其行为合法的时候,可以进行免责过程,促使企业在贷款的过程中能够放心。

(二)服务、监督、扶持为一体

对小微企业的服务中,需要将客户的服务工作加入到后台的贷后监督工作当中,使得贷后的各项工作于客户的采集工作得到良好的融合,努力挖掘最有价值客户的信息,促使贷款过程中的客户风险得到良好的控制,需要综合思考到小微企业本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经济周期、行业等多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在实现贷款的过程之中附加一定的违约补偿费用的多个补偿要求,使得利率水平能够有效地保证小微企业的基本收益,在此同时也能够较好地覆盖了贷款中的风险,确保一定的资产收益,政府进行小微企业扶植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国有的机构进行大力的支持和方向上的引导,支持本身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行业间的相互扶持,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小微企业业务的进一步重视,使得小微企业在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同时能够拥有良好的贷款担保机构,三者能够形成良好的格局,实现风险共同承担,利益共同分享的关系,地方财政部门在进行相应的扶持的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贴息机制,专门针对小微企业贷款而设立,对其贷款实行一定比例上的补贴和支持,减少小微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得到资本上的减低,促使企业能够在资金上得到更好的运转,加快企业本身的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为确保小微企业在贷款过程中的各个流程,政策性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使得其能都正常运行并且取向专业化,主要是对小微企业的信用数据进行良好的统计和收集,以此作为小微企业良好的信用的记录,对小微企业的经营动态有良好的把握,能够进行信用的评估,克服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对于动态数值能够全面熟悉,实现企业产业内的调整和进一步的升级,坚持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原则,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观念不断得到加深,实现小微企业资本能够更加方便地进入到我国的信贷市场,实现小微企业业务的可持续增长,逐步实现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综合开发,提高企业的价值,全面优化和整合各项金融服务产品,建立良好的产品定价以及风险控制措施,使得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够得到更好的深化和认可,实现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上的改变,从小微企业客户的角度出发,为小微企业创造利益,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密切结合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中的实际情况。

三、结语

小微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员,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并且在市场经济中一直活跃存在着,它和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具备一定的金融业务潜力,本文主要从小微企业的现状出发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出现现状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前景的各项措施,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内容。(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小微企业 服务水平 县域金融服务 路径 探究

一、分析县域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的现状

(一)全面分析县域小微企业经济发展对县域金融服务的要求

1、发展小微企业需要投资很多资金

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的形式是融资。一方面发展小微企业逐步对资金需求的规模。由于县域资金外流情况十分严重,从而大大降低了县域小微企业的贷款比例,很多县域小微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融资要求都未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是集中利用县域资金,金融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更偏向于优势产业和大型产业,实行集中资金投放,造成长期发展小微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也没有办法得到切实的满足。

2、多元化发展小微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第一,发展小微企业对县域金融综合服务质量的要求。当前,还是以银行类型的金融机构为县域金融的核心竞争市场,像保险类型、证券类型以及基金投资等类型的金融服务机构并没有得到高速的发展,用于投融资的金融类型非常少。由于小微企业具有低投资回报率、高风险和规模小的特点,类似担保和保险的金融服务大多不愿意提供给县域小微企业所需要的金融服务。没有设置专业的用来评级资信的机构对那些资金需求大的县域小微企业实施信用评估,同时也没有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做支持担保,这些情况都使得县域小微企业在融资需求上面临更大挑战。

第二,小微企业发展对新的金融产品的要求。当前,与那些发展较快的金融环境相比,县域区的金融市场的发展规模还是比较小,服务机构不完善,金融产品单一等情况非常明显。金融服务体系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县域小微企业大范围、多样化的服务要求,同时也使得县域小微企业无法通过组合金融产品来预防金融经营风险。

(二)分析县域金融服务供给状况

1、县域金融服务体系构成状况

正规的金融服务机构是指在县域区,以保险类和银行类为核心,正规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是创办县域金融服务标准的立足点。县域金融服务扶持小微企业进步的主要形式是,依靠像银行一样的金融机构来实行。非正规金融组织指某些金融组织提供非法服务,主要包括地下钱庄以及民间借贷等金融服务机构。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进步,尤其是小微企业经济的进步有非常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建立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县域金融服务供给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县域金融服务的深入改革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我国县域金融服务体系,除了传统金融服务之外,一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单位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的金融服务机构也日益兴起。自从出现了这些新型的金融服务机构大大推动了县域金融的进步和发展。县域金融正逐渐在扩大资金投入规模,大幅度增加了总量。县域金融的快速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随着县域金融服务市场的日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上促进了我国县域金融服务方式的改进和产品创新。现阶段,有一部分县域地区通过长时间的探索成功探索出了一种新型的担保贷款的手段,总结出了应收票据质押贷款和存货质押贷款等形式,大大降低了小微企业进行贷款的难度。

二、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缺陷及原因

(一)缺少健全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由于发展小微企业的水平很低,与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比较,资本回收率很低,因此,将金融业务推动到县域区,并共同建设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缺乏工作积极性和执行力。第一,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支持没有办法满足小微企业发展对大量资金的需求。由于银行贷款转移了审批权,在县域贷款方面更倾向与大型企业和优势企业,不断减少了对小微企业贷款支持。第二,地区性的金融服务机构的规模很小并且分布不均,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作用。

(二)金融产品创新不充足,结构不健全

现阶段,由于县域小微企业的发展存在缺乏良好的贷款担保和贷款抵押物的情况,尽管部分金融机构也实行一些满足小微企业对融资需求的产品,但是这些金融产品在利率贷款,最小限额,还款时间等诸多方面还不能达到小微企业对多元化、多样化进攻产品的要求。与此同时,由于县域金融服务没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金融服务机构也没有创新金融产品兴趣和内在动力,从而导致创新金融产品不足,甚至有些成熟的金融产品因品牌和地区限制也没能成功在县域地区进行推广。

(三)银行贷款上移审批权增加了县域小微企业贷款难度

随着银行贷款上移了审批权和体制的改革,县域金融服务正慢慢转移到金融服务发达的城市地区,此外,由于考虑到经济效益性和安全性,县域银行开始上交支行的贷款审批权。各县级以下的营业点都只操作简单的存款业务和转款等业务,存在非常小的贷款权限,大部分县级以下的营业点都只有调查贷款情况的权力,并没有贷款审批权。对很多小微企业的贷款要求,必须得到省级以上的支行审批之后才可以有效实施,这也在一定限度上增加了贷款时间,使存续审批流程变得更为复杂,由于贷款存在终身责任制的特点,使得相关贷款贷款人不太愿意承担贷款金融投资风险,这些情况都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小微企业发展实行银行贷款的难度。

三、提高县域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的对策

(一)明确县域商业银行的作用

发展小微企业在资金上的要求为县域银行获取盈利和发放贷款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县域商业银行要全面掌握县域小微企业发展在资金上的需求这一良好动机,逐渐完善自身金融结构体系,使县域银行信贷政策更倾斜于发展县域小微企业。银行能通过自身营业点和资金上的优势,给县域小微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体系,积极投身到县域金融体系建设中来,尽可能的项县域地区尤其是小微企业推行更具有综合性和多元化的贷款政策。

(二)健全县域金融服务产品供给结构

县域金融服务机构要扩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范围,不但要提供便捷的贷款业务支持,还要根据县域小微企业的发展要求,为小微企业开发和研制更为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比如理财、结算、咨询和保险等服务。为了更好的解决县域金融营业网点存在的问题,还能像县域小微企业实施手机银行、网络银行以及电话银行等金融服务,此外,很能够不断推广县域小微企业期货和保险等衍生金融服务产品,进而使小微企业更好的避免信贷风险和生产风险。

(三)发展县域小微企业的保险服务

要想不断完善县域小微企业的保险服务体系,为发展小微企业经济提供更丰富的金融服务路径,首先,国家政府部门应该投资组建具有政策性的保险服务机构,深入渗透到某些商业保险没有覆盖到的领域,同时给其他的保险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其次,积极鼓励现有保险服务机构实行县域小微企业商业保险业务,构建具有综合化和多样化的县域小微企业保险业务体系。

总而言之,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小微企业则国民经济的主体,小微企业经济的发展时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升级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持,同时也推动城镇化建设和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程建国.助力小微企业走向发展的春天――“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专题座谈会”发言摘录[J]. 中国金融,2012(14):86-92

[2]刘光溪,李东辉. 推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 探索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的云南模式――云南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行动报告[J]. 时代金融,2014,02:240-243+245

[3]冯果,袁康. 走向金融深化与金融包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金融法的使命自觉与制度回应[J].法学评论,2014(02):69-81

[4]何文虎.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研究――以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为例[N].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04):66-74

[5]齐贵权,王立春,曹鲁峰. 发展普惠金融的可行性和路径选择――来自吉林阳光村镇银行的典型实践调查[J]. 银行家,2016(03):112-114

第4篇

一、普洱市小微企业基本情况

截止2011年末,全市共有小微企业6054户(占全市总企业数的99.64%),加上6980户个体工商户,其从业人员已达到29.33万人,小微企业在安排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问卷调查显示,61户企业生产经营总体正常平稳或势头良好,资金需求旺盛,所需资金主要用于维持正常的生产资金需要及扩大生产,主要融资方式为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其中50.82%的企业自有资金占比较高,37.7%的企业银行贷款占比较高,原材料价格及劳动力工资水平上涨、生产经营活动现金流紧张是其目前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三大主要困难。

二、普洱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

(一)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

2012年1-11月,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向593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2.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9户17.34亿元,11月末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63.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0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29个百分点,余额占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19.87%,比上年末上升2.28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分别占比23.87%、17.79%、17.3%和15.43%。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授信客户736户,其中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的436户,贷款余额9.9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2.82%。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更加便利化

9家被调查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有5家成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或“小企业信贷中心”、“小微企业经营中心”,6家设置了独立的小微企业审贷流程,8家机构有小微企业贷款独立审批权,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更加优质、方便、快捷。如工行普洱分行 “3+1+2”和“四合一”的评级、授信和贷款审批模式,缩短了小微企业客户办理业务时间;建行普洱分行主要通过单签或双签形式审批小微企业贷款;富滇银行普洱分行设置绿色审批通道,优先支持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及发放;农村信用社以相对较为简便、快捷的服务方式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如澜沧县农村信用社对澜沧建梅茶厂流动资金授信1000万元,实行“一次核定、随贷随用,周转使用”,解决茶厂正常生产经营及贸易的资金需求,扶持其发展壮大。目前,该茶厂有年加工能力4200吨茶叶的加工厂、5450.3亩茶叶基地、存栏600头的黄牛肓肥饲养场,吸纳或间接带动当地下岗工人、农民工就业及农户脱贫增收,2011年全年营业收入288万元,销售增长率13%,预计2012年销售增长率在10%以上。

(三)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不断创新

如农村信用社推出了小企业联保贷款、担保公司保证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和“贷免扶补”等小微企业信贷新产品,大力推行小企业林权抵押贷款,并通过社团贷款方式对需要救急且数额需求较大的小企业给予贷款救助,在企业之间产品赊销、预付货款、技术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搭桥沟通尝试,帮助小企业走出困境;农行普洱分行大力推广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等成熟产品,稳步推进自助可循环贷款业务,探索推广多户联保、大中型机具抵押等担保方式,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四)小微企业信贷组织体系多元化

普洱市在农发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原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引入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富滇银行、普洱民生村镇银行,批准注册21家小额贷款公司,新型金融机构和组织成长为支持小微企业的新兴力量。

(五)银担携手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截止2012年9月末,全市16家担保公司中,已有13家与银行签署合作协议,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对全市514户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性担保贷款11.88亿元,银行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合作为解决小微企业因抵押担保不足导致的贷款难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

普洱市政府将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纳入全年金融工作进行考核奖励,开展了评选表彰全市十佳中小企业金融及服务机构活动;人行普洱中支将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贷工作情况纳入人民银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人民银行政策综合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考核,建立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中小企业专项监测制度;各大型银行相继建立和完善了小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了小企业客户经理考核制度,在激励考核、独立核算、授信流程等方面均取得实质性突破。

(七)银政企合作新模式成效显著

通过不断探索,普洱市形成了“市级牵线搭桥、县级对接搭台、银行企业唱戏、跟踪督促落实”的银政企合作新模式,并先后出台了《普洱市政府关于加强银企合作的指导意见》,举办了云南省金融支持普洱行系列活动,启动了小微企业融资超市日及股权投资进普洱活动,建立了普洱市民营经济贷款项目融资联席会议制度,银政企合作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以来,先后在辖内四个县(区)召开银政企合作座谈会,签订意向贷款金额66.89亿元,截至10月末履约率已达90%以上,贷款余额占全市的72.15%。

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一)企业自身不足

调查中了解到,资金短缺、融资难的主要是财务制度不健全、产权不明晰、自身信用资质偏差、缺乏有效担保手段、抗风险能力差的小微企业。有的企业为了避税虚报营业收入和利润,如实际营业额1000万元却虚报成500万,甚至300万元。对上述企业,银行难以对其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抵押资产进行有效监督,放贷较为谨慎。此外,小微企业资金需求规模偏小,银行放贷成本相对较高,放贷积极性受影响。

(二)金融服务体制不顺畅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虽大都挂牌成立了小微企业服务机构,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营销人员、资源匹配、信贷管理、绩效考核等未真正落实到位。如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部门人力资源配备不足,人员待遇相比较低,激励机制不够,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仅有小微企业部门专职人员31人;县域机构设置不全导致县域及乡镇小微企业服务受限,全辖10县(区)103个乡(镇)仅设置29个县级银行业金融机构,乡镇机构仅农村信用社设置。此外,人民银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至2011年末,普洱市纳入人民银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中小企业户数仅占40.4%,主要是银行信用信息,非银行信用信息难采集,已有的信用信息更新不及时,影响了银行对企业资信状况的判断。

(三)银行准入门槛相对较高

一是信贷条件较高。如建行普洱分行规定评级、授信客户报表必须审计,小微企业需有1~2年经营业绩,加之贷款新规对企业资金需求测算及用途控制较严,小微企业客户准入门槛相对较高;中行普洱分行无小微企业贷款授信,富滇、民生村镇普洱分行小微企业贷款额度小,农发行尚未对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办理贷款业务。二是抵押担保条件高、方式单一。被调查企业在对“从银行贷款困难原因”一项的选择上,“银行抵押品要求过高”居首。截止2012年11月末,普洱市73.87%的小微企业贷款为抵(质)押贷款,信用贷款占19.12%,保证贷款占12.96%。三是小微企业议价能力弱。辖内仅农发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其余银行(社)、小贷公司均实行利率上浮,且上浮幅度普遍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普遍上浮20%至45%,农村信用社最高上浮至55%,村镇银行最高上浮至60%,小贷公司一般执行基准利率4倍的利率。某国有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从2010年的最高上浮10%,到目前的上浮29%,增加了近两倍。四是银行贷款审批流程较长,贷款手续复杂且环节多。被调查企业在对“银行贷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项的选择上,“贷款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和“利率水平过高”位居一、二。

(四)信贷产品创新不够

国有大型银行产品开发集中在总行或省分行,部分创新产品针对性不强、灵活性不够,与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需求不适应。如普洱市森林资源丰富,林业是普洱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林业企业中不乏优良的小企业客户,且普遍都自有林地资产,但农行普洱分行开办的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业务规定,对有处分权的林权还不能作为该项信贷产品的抵押物,限制了小微企业融资和发展。

(五)政府相关部门政策扶持落实不到位

国家金融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补偿配套政策缺位或落实不到位,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出现风险大多由商业银行自行买单;相关政府部门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力,被调查企业迫切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贷款贴息、税收减免、自筹资金投资补贴等方面给以支持;普洱市属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财力弱,担保公司资本金少,担保能力不强。全市16家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5.2亿元,其中60%的机构注册资本低于2000万元,上亿的仅2家。

四、相关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营管理

小微企业要不断加强自身经营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会计报表的可信度,增强信用意识,注重信用积累与维护,加快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升级,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用良好的信用和经济实力取信于银行,增强融资能力。

(二)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利用各种政策手段和平台,引导和促进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机制、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上加大力度;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扩大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和覆盖面,有效缓解小微企业因信息不全不实所造成的融资障碍;推动小微企业发行集合票据、集合债券,探索区域绩优等融资模式,多渠道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服务和支持效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研究小微企业特点和小微企业金融业务规律,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充实小微企业业务管理部门力量,构建专业化的经营与考核体系,完善小微企业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和考评机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准入门槛,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减轻企业贷款利息负担;创新信贷业务和抵质押方式,改进贷款评级、授信、贷款审批等业务流程,推广灵活高效的贷款审批模式,积极开展无形资产质押、动产质押、供应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创新,稳步增加对小微企业的授信及授信规模,强化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有效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资金需求。

第5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10

1引言

近年来,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市场中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群体,如何激发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对国家支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甘肃兰州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在缓解就业压力、解决社会劳动力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融资成本高仍然是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研究降低甘肃兰州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路径,使其更好地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突破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构建降低甘肃兰州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金融服务体系突破这一难题。

2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和金融服务体系进行了研究,主要是研究金融服务体系功能的发挥及金融中介机构在节约信息与交易成本方面的作用。国内学者围绕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的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

2.1通过改革金融机构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

唐秋风(2014)集群化发展对于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小微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获批的概率,以及扩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方而具有明显的优势。吴靖烨(2014)基于对无锡市小微企业及各类金融机构的调研,逐一探讨了银行、担保公司、小货公司、典当行、风险投资公司和第三方理财机构各融资渠道的特点,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段应碧(2015)通过与贫困农户贷款的经验比较,提出了降低小微企业金融结构准入、放宽小贷公司融资杠杆比例、为小贷机构减免税收等建议。金荣学、龙小燕(2014)在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特点和总结其融资模式的同时,从政府、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角度,提出了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对策。

2.2通过“融资制度创新”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力来解决融资贵问题

祝健(2013)指出通过完善银行风险定价机制,探索创新互助抵钾贷款、互助合作基金、网络联保贷款融资模式以完善融资制度与优化融资环境,能够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缓解其融资贵问题。高广智(2013)通过对陕西省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调查研究,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与银行的交流沟通、金融机构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等针对性政策建议。

2.3通过建立征信系统,优化信用环境,促进企业信用合作缓解融资缺口

魏国雄(2010)为解决大企业、大项目与小微企业争抢资源的问题,提出应当把有限的信贷资源进行切分,推出切分信贷计划,以确保小微企业融资供给,对其实行特别利率等鼓励和增加小微企业融资供给的政策。李佳伟(2015)通过总结归纳降低P2P融资成本的可行性条件,针对信息效率成本、信用风险成本、网络技术成本三个条件分别提出降低P2P融资成本的具体措施。

2.4通过互联网金融的融资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卢馨(2014)基于传统金融环境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实,研究了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并用数据证明,对于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互联网金融存在很大的优势和潜力。

2.5通过金融服务体系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支持

汤荣敏(2016)通过小微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对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深入探讨,提出构建和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赵玲(2016)提出通过政府推进与市场化相结合,完善多维度金融服务体系,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通过对近几年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经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总结出构建一个适合区域自身实情的专业化和多层次多维度的现代金融体系才是降低甘肃兰州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金融改革创新、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全新思路和一种有效模式。

3甘肃兰州小微企业融资基本情况

近几年,甘肃兰州经济迅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据统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有25007家企业法人单位,在这两大产业中,有23633家小微企业法人单位,在数量上,这是全部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94.5%。

从注册时间看,2001至2005年注册4359家,占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18.4%,2006至2010年注??8081家,占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34.2%,2010至2013年注册8148家,占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345%,通过以上数据分析,不难发现,自2001年开始,甘肃兰州小微企业发展较快,2010年以后进入迅速蓬勃发展阶段。

从行业分布看,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小微企业法人单位中,按照行业进行排序,前五位分别为:建筑业1065家,占小微企业总数的4.5%,位居第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484家,占10.5%,位居第四;制造业310家,占13.1%,位居第三;零售业3671家,占155%,位居第二;批发业7103家,占小微企业总数的301%,居首位。

3.1登记注册类型以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位居前列

2013年底,甘肃兰州23633个小微企业法人单位,其中内资企业占99.46%,外商投资企业占0.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24%。在内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23507家中,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居前两位,分别占55.8%和25.4%,合计占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81.24%(详见图1)。

3.2地区分布以城关区和七里河区占绝大多数比重

2013年底,甘肃兰州小微企业法人单位在八个县区的分布依次为城关区14968家,占63.3%;七里河区3843家,占16.3%;永登县1084家,占4.6%;安宁区926家,占3.9%;西固区909家,占3.8%;榆中县835家,占3.5%;红古区537家,占2.3%;皋兰县531家,占2.3%;城关区和七里河区的小微企业几乎占全市的八成(详见图2)。

3.3按行业分组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数和资产分布状况

截至2013年底,甘肃兰州小微企业资产合计4737.42亿元,占所有企业资产的40%。如果按行业进行分组,占小微企业资产比重前四位的行业有:批发业,占14.02%;房地产开发经营711.16亿元,占150%;工业810.23亿元,占17.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595.24亿元,占33.7%,居首位(详见图3)。

4甘肃省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措施

2015年,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是甘肃省政府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甘肃省政府首先与甘肃银行签订协议,开展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工作试点。这一融资模式属全国首创,一定程度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2016年底,为近2100家小微企业发放此项贷款81.8亿元。

从放贷情况来看,取得了初步成效。首先,从产业领域情况来看,一、二、三产业贷款分布基本平均,第一产业贷款企业643家、贷款金额27.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3.9%,第二产业贷款企业434家、贷款金额26.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2.9%,第三产业贷款企业1017家、贷款金额27.2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3.3%。其次,从地域来看,天水、白银、酒泉贷款量位居各市州前三名,分别为35亿元、11.2亿元和10亿元。再次,从银行情况来看,四家银行放贷量较大,分别为甘肃银行放贷953家50.1亿元,建设银行放贷639家8.8亿元,农业银行放贷87家6.8亿元,兰州银行放贷158家6.4亿元。最后,从行业划分来看,重点分布在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企业643家,贷款金额27.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3.9%;制造业贷款企业294家、贷款金额17.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1.6%;批发和零售业贷款企业613家、贷款金额16.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97%;建筑业贷款企业77家、贷款金额5.8亿元;住宿和餐饮业贷款企业177家、贷款金额5亿元。

然而,为了降低甘肃兰州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彻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使融资在各领域和各产业广泛分布,遍布各地域各州市,获得多家银行积极参与支持,惠及省内众多行业,促使甘肃兰州小微企业更好地支持本地经济发展,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就必须构建专业化和多层次多维度的小微企业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5构建甘肃兰州小微企业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5.1专业化和多层次多维度的小微企业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模式

专业化和多层次多维度的小微企业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由直接从事金融业务服务的企业和间接从事金融业务服务的企业两部分构成。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作为主要融资经营机构是小微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证券、保险、租赁、信托、基金管理、财务公司、信用合作组织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接受信用委托、提供保险等形式为小微企业筹集部分资金;典当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从事金融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可为小微企业注入大量的民间资本,构成小微企业辅助融资服务机构;信用评级公司、金融风险评估公司、再担保公司等为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评级和担保服务;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息咨询服务公司等为小微企业提供法律环境和咨询保障服务(详见图4)。

5.2构建专业化和多层次多维度的小微企业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关键

构建专业化和多层次多维度的小微企业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第一,关键是要具有门类齐全的现代金融机构;第二,是要具有结构合理、层次递进的金融市场;第三,是要具有功能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第四,是要具有规范有序、高效安全的金融发展环境。从而才能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创造性、高效率的现代化金融综合服务体系。需要注重在动态发展视角下看待金融服务体系与金融生态环境的关系,金融主体和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动态平衡系统。

5.3构建专业化和多层次多维度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对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贡献

由财政出资构建专业化和多层次多维度的小微企业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有利于从宏观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的难题。

首先,可以解决无抵押不贷款的问题。以财政扶持资金作为保证金,由银行为有资质的小微企业发放等同于担保金相??倍数的贷款,由银行与小微企业服务机构共同承担到期无法归还本息的风险,完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发展前景良好但缺乏有效抵押物的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第6篇

一、金融转型与经济转型应良性互动

一个经济的良性循环,按照马克思的逻辑,是“货币-商品-货币”的流转,即所谓长流程的流转。但现代金融却出现了短流程运转的现象——从货币到货币,直接增值,跳过了实体经济。对于我国经济而言,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预示着存在实体“空心化”的巨大风险。为此,中央决策层明确提出金融要支撑实体经济,这是要求金融转型而传递的一个重要的信号。

(一)金融转型的前提和方向

金融是一个很重要的凝聚剂,金融的本质是将资金富裕方手里的钱凝聚成一种社会资本然后转移到资金需求方手中(即将储蓄转换成投资)。中国经济三十年来高速发展,投资居功至伟。然而,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发展中逐渐呈现出的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正对金融发展模式提出挑战。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意味着金融发展模式也需要转型,这是金融转型的前提与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转型与经济转型的协调就成为一件必要和紧迫的事情。这种协调转型的关键,在于调整和创新金融效率的动力机制,激发市场个体的发展力和创造力,提高制度的适应性和金融应对风险的能力,最终到达提升经济整体效率,实现金融贡献最大化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金融服务应做到如下方向性的转变:

一是从主要服务于大企业转向服务大中小企业并重,更加注重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减轻大企业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挤出;

二是从主要服务制造业转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并重,更加注重对农业和服务业的支持,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三是从主要服务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转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培养消费对经济的拉动能力,保护和提升国内有效消费需求;

四是从主要服务引进吸收外国先进技术转向注重自主创新,发展新兴产业。

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来看,金融服务模式的这一转型,将对经济转型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需求新空间。

(二)金融转型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金融健康发展并适应经济转型需要的重要标志,就是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能够最有效运用这些资源的实体经济领域。但是长期以来,习惯于传统发展方式的中国金融体系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增长模式,即银行利润主要通过信贷扩张追求高出经济增长率数倍的利差收益。

这一模式的显著特点是:银行经营方式趋同,偏好于资本密集型工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抵押担保物为防范风险主要手段的银行信贷文化及主要依靠存贷利差的赢利模式。银行以这种低效率的信贷规模扩张获取利差收益,其结果必然使信贷配置出现严重结构性错配,中小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而大企业则可能因信贷额度过剩转移信贷资金的使用,从而增加银行的坏账风险。

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9.3%;其中商业银行实现税后利润1.04万亿元,同比增长36.3%,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为25%,其中私营企业利润增长46%。尽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银行业的利润增长与实体经济并没有过多背离。但长期来看,银行业利润大大高于实体经济利润的传统发展战略和获利增长机制,已经出现难以持续的端倪。

基此,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也做出预测:2012年中国银行业可能出现生息资产增速继续有所放缓、净息差见顶回落、不良资产小幅反弹、中间业务收入增速下降的趋势,经营业绩增幅可能显著降低。

银行业的盈利从急剧增长到明显回落的一个直接原因是:进入2012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资金需求及相应资金价格发生巨变,许多企业因盈利预期下降而不愿负担或负担不起依旧较高的贷款利率,结果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净息差下降。对此,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也认为,由于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将使商业银行利差收窄、竞争更充分,银行的效率、管理、创新和服务等面临严峻考验,银行之间的盈利水平将逐渐拉开差距。

可见,只有摆脱对利差收入的过度依赖,寻找新的出路和突破,开发和提供新的金融产品及更好的服务,向更平稳的中介服务机构模式的转变,实现金融资产流动性优化配置的市场化才是金融转型的重要内容和金融发展的主题。

二、服务小微企业是金融转型突破口

对银行来说,服务中小微企业是在当前资本约束不断强化背景下的现实选择。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以及促进就业重要因素的中小企业,如今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更为深远。

(一)中小微企业的权重不容小觑

有一个被广泛提到的数据是,我国现有4000万的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每年为中国贡献了60%的GDP总额、50%的税收总额、60%的进出口总额和75%的城镇就业岗位。只是,长期以来金融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贷款难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其中的悖论是:由于小微企业灵活、便捷的贷款服务需求,与银行贷款监控的风险管理要求难以同时得到满足,在不能清晰了解借款人经营情况的条件下,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银行因为不了解小微企业不敢放款;小微企业因为没有资金供给,经营进一步陷入困境,从而限制了其对经济发展及创造就业更大潜力的发挥。

然而,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服务的本质所在,也是未来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原则。按照经济决定金融这一市场经济基本定律的要求,服务中小微企业,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是银行业的历史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找准金融转型的重要切入点

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转型追求的目标,但这一转型之路任重道远,需要经常地审视我们的方向是否符合金融体系的原则。从全球范围来看,小微企业贷款对于任何金融体系来说都是一个艰涩的命题。

小微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原因是贷方认为小微企业欠缺稳健的经营记录和财务数据及有效的抵押物,会给银行带来过高的风险,因此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小微企业能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数量都受到了很大限制。

根据中华全国工商联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下企业中有90%的企业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微小企业中更有95%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

而经济转型的加快则要求金融能够以更为市场化的方式去帮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并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转变。过去以量补价、以外延扩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经营模式已过度消耗资本占用,难以持续,从而倒逼银行调整业务结构和赢利模式,转向资本节约的多元化业务模式。

随着产业升级和利率市场化的加快,解决当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应是提高金融运作的市场化程度,使金融资源能够顺畅地流向经济的不同层次,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只有金融资产流动性优化配置的市场化才是金融转型的重要内容。所以,未来几年金融业理应做好准备,谁能适应没有利率保护的竞争加剧的大环境,谁就将成为转型的赢家。这对于银行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也是银行经营开始逐步分化差异的起点。而小微企业作为轻资产的信贷对象,同时其风险特征又能够充分体现利率差异化,无疑让银行找到了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实践中,一些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对此已经做出了积极探索。

例如,民生银行以“与小微企业共成长”为主题,定位于“小微企业银行”, 但并不满足于“借钱给你做生意”的角色。2012年该行对“商贷通”到小微金融2.0服务进行了重大升级,不断创新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手段,并成立了特色行业的专业支行,以“工厂化”手段强化业务效率和服务品质。

截至2012年底,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经达到3000亿元,贷款户达到21.8万户,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之一。

三、金融转型创新面临的风险与机遇

发展与风险防控是金融业经营管理的永恒的主题。长期以来,出于各种原因,我国在处理风险与稳定的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形成了“以防为主,安全第一”的金融发展思维,对发展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容忍度较低。为此,金融机构在向中小微企业贷款时一直是持谨慎严管的态度。但风险与机遇往往相伴而生,金融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同时,也为自身快速发展拓宽了服务的渠道和领域。

(一)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风险性

小微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是经济链条中最为灵活,也是最为脆弱的环节。因其本身具有规模微小、实力偏弱、收益不稳、信用度不高、缺乏合格抵押品等特征,作为风险厌恶的银行对其贷款的成本和风险溢价必然相应较高。

对这一贷款风险性的判断,银行至少可从以下特征得以佐证:

第一,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易受经济波动直接冲击,任何经验意外都可能直接导致经营不善甚至倒闭:

第二,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合理避税”,税收证明不够完善,欠缺稳健良好的经营记录和财务数据;

第三,小微企业大都集中在流通商贸、服务业等轻资产的行业,一般无法提供银行传统的信贷抵押物;

第四,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分散紧急、贷款数额不大、个性化刚需强,银行运营的单位交易成本高;

第五,社会信用信用环境不良,个别企业主贷款违约率高,导致小微企业信用缺失。

从以上金融服务的成本、风险和收益匹配角度来看,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高风险性与银行放贷的审慎性原则明显冲突,给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并不符合金融机构最优的市场行为,这也是银行为什么不敢向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的根本原因。所以,在信贷资源配置比较紧张的条件下,信贷配给向经营风险相对较小、谈判能力更高点的企业倾斜,使得银行贷款更偏好大型国有企业而远离小微企业的做法也是合乎情理的。

直面这些风险问题,要求我们的金融不再是以简单的中介方式吸收存款再投向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投资领域。新一代的金融服务需要加快经营模式转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一种更为市场化的方式去帮助解决消费不足、投资过剩、小微企业融资难、金融资产定价扭曲等中国经济成长中的结构性问题。

(二)金融资源优化中的发展机遇

推动金融转型,服务小微企业,必须转变“安全压倒一切”的定势思维,充分预期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可能出现的某些局部性风险,主动防控化解风险,努力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中寻找转型创新机遇,促进金融业发展。

实现这一目标,金融业有以下几个可选途径:

1、推动巨量资产流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的运营效率,特别是货币流转速度偏低,金融业的竞争力非常脆弱。截至2012年末,中国的金融总资产大约为131.27万亿元左右,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国内有60万亿元的天量信贷资产无法自由流动。

故而要求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不在于单纯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更重要的是改善既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提升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效率。这是转型期中国金融面临的迫在眉睫的挑战,也是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功能转型的意义所在。

2、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产品及信贷模式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大企业的金融需求开始收缩,小微企业贷款的吸引力日益显现。一些银行为满足小微客户的金融需求,从抓有形资产转向抓无形资产,加快金融服务创新,采取差异化管理模式,设计出“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同样把“小微”业务做得很好。

比如,辽宁灯塔市农信社推出“信用联保贷款”,中信银行尝试“无抵押贷款创新”,平安银行采用“第三方和贷款人组合担保贷款”。银行业的这些转型创新使放贷金融机构和贷款用户捆绑在一起,大大降低风险概率,最终实现了双赢。

3、转变传统成本观念批量开发金融业务

小微企业贷款不是不能做,关键是如何做。银行需要转变传统的成本观念,把小微客户集群作为重要开发目标,批量开发金融业务,将初始的营销服务成本进行分摊和递延,从而降低单笔作业成本和风险概率,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小微金融服务商业模式。

近年来,交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业务部,组建了300多家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专营机构,试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专业化批量经营创新服务,2011年,交行零售小微企业和个贷增量占比达56%。这一做法为业界提供了借鉴。

4、运用大数法则防控小微企业信贷风险

经营银行的专业性不体现在赚钱上,关键是风险控制。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必然存在风险,但小微企业从事的多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众行业且融资额小、所属行业众多,相比于大公司小微企业服务的风险并不高,银行要建立差别化的风险定价体系,通过培养小微企业专属的客户经理,时刻监测业务维度,经合理布局及防控,可以将风险上限锁定在银行能接受的范围内。

这方面民生银行创新突出:该行自推出“商贷通”以来,贷款实现风险可控,截止2012年11月,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近700亿元,这一规模占股份制商业银行增量市场份额近50%,不良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不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小微贷款不良率1.1%的一半。因此,审视小微企业要用“大数法则”,通过提高收益实现对风险的覆盖,这是金融破解小微企业信贷困惑的最佳选项。

5、植根小微企业践行收益覆盖风险原则

第7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Web服务器虚拟主机DDNS

0引言

Web服务器是企业构建网络信息系统、开展业务的重要支撑。在金融危机下,如何选择Web服务器,构建网络信息系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成为中小企业要面对的难题。

1中小企业Web服务器的发展形势

服务器是指网络中能对其它机器提供某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在WWW、FTP、EMAIL等各种网络服务中,WWW的应用最广泛。WWW服务器提供网页浏览的功能,常被称为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上可以运行各种网络信息系统,例如搜索引擎、新闻系统等,配置也比较简单,因此,在中小企业中应用广泛。首先,通过企业网站,中小企业可以介绍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方便用户查询。其次,通过业务系统,中小企业可以自动、快速的处理客户提交来的数据表单。再次,在企业内部,员工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提高工作效率。

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通过信息化提高竞争能力,才能更好的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下来。但据调查显示,国内半数以上的中小企业并没有Web服务器。其主要原因是,不少中小企业在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例如认为购买Web服务器的价格太昂贵。其实,并非所有中小企业都需要高端和完整的产品,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2租用虚拟主机

如果信息系统只是显示企业的信息,给用户进行简单的产品查询,完全用不着购买Web服务器,而可以通过租用虚拟主机来构建网络信息系统。

将一台运行在互联网上的物理服务器划分成多个虚拟的服务器,其中的虚拟服务器就称为虚拟主机。每一个虚拟主机都具有独立的域名和Web功能,它们相互独立,由不同用户管理。虽然虚拟主机共享同一台物理服务器的硬件,性能下降了,但是价格低廉,因此还是比较符合低端用户的。在国内市场上,100元可以就可以获得100MB到300MB空间的一年使用权,功能可以满足中小企业常规业务的需求,这对于需求比较小的企业是比较适合的。

目前,虚拟主机成为广大中小企业构建网络信息系统的首选,但是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物理服务器分割给不同的用户使用,其中难免有些用户会进行非法操作,或者站点中存在致命漏洞而遭到攻击,这都会严重影响其他虚拟主机的正常使用。此时,提供虚拟主机的公司自然会对虚拟主机进行各种限制,让用户无法完全操纵虚拟主机。另外,当企业需求增大的时候,需要的性能、空间增加的时候,租用价格往往会迅速增到每年投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让中小企业感到“租房不如买房”,开始希望获得自己真正拥有的服务器。

3购买专业级Web服务器

如果企业的业务比较繁忙,客户比较多,信息量比较大,那么,购买一台性能较强、性价比较高的服务器还是必要的。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也是决定Web服务器性能的关键之处。从CPU发展形势看,64位、多核等技术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自身经济条件,尽量选购性能比较高的服务器。不少中小企业认为便宜的低端产品已经足够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Intel的测试表明,基于至强X5570处理器的双路服务器,可凭借更多的内核数量、更高的处理器时钟频率、更大的处理器缓存、更强的多线程处理能力以及更快的处理器与周边组件I/O数据传输率,在以SPECint2006为基准的企业计算测试项目中,性能远远超出基于同系列的低端产品E5504。按照服务器最佳更新周期——四年来计算,使用高性能服务器的总成本却只比低性能服务器高出了8%,但是却带来87%的性能提升。因此,在目前的硬件发展新形势下,一味为了节约成本而放弃高性能产品的传统想法,无异于捡起芝麻、丢掉西瓜。

同样的,对于内存、硬盘等重要部件上,也应该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性能较高、性价比较好的产品。例如,硬盘,可以采用比较便宜而稳定可靠的企业级IDE硬盘,也可以通过RAID建立SCSI硬盘阵列,还可以考虑最新的iSCSI存储体系或固态硬盘,等等。不同的硬件种类、结构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不同的场合中能发挥出自己的长处。

另外,也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业务量很可能不断增加,等到服务器性能难以为继而升级,显然会浪费更多的资金。因此,在选择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性能高出需求一线的服务器。

4基于DDNS的Web服务器

对于那些需求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在资金并不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基于DDNS技术构建自己的、廉价的、灵活的服务器。DDNS(DynamicDomainNameServer,动态域名服务)技术,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将每次拨号上网所获得的动态IP与中小企业Web服务器上固定的域名捆绑,满足方便、快捷、灵活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目的。相比虚拟主机和专业级Web服务器,基于DDNS的Web服务器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首先,性能适中。目前X86结构的计算机性能快速增长,使得现在的普通计算机已经完全达到甚至超过传统小型机的性能,也远远超出主流的虚拟主机的性能,完全适用于大部分中小企业。

其次,价格合理。购买一台高性能的Web服务器,动辄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而购买一台配置了大容量内存、SCSI阵列硬盘的高性能计算机,花费也只是几千元,价格比较合理。

再次,完全控制,管理灵活。虚拟主机是租来的,用户并没有真正的所有权,因此在控制、管理上都处于弱势地位,难以获得真正满意的服务。而专业级的Web服务器,如果没有配置专门的机房和网管,一般都会托管在电讯公司中,在省事的同时,也失去了完全控制服务器的权力。而基于DDNS的Web服务器就安装在中小企业里,功能完整,控制完全,扩展也很方便。例如,如果要临时提供一个体积比较庞大的视频文件给客户在某个时间段内下载,那么,无论是容量极其有限的虚拟主机,还是托管给他人的专业级Web服务器,都难以满足这个需求。此时,基于DDNS服务器的优势就充分发挥出来了。

当然,基于DDNS的服务器的性能难以满足高端要求,管理维护也比虚拟主机复杂,因此,它并不能完全替代虚拟主机和专业级Web服务器。

5结束语

在目前流行的租用虚拟主机、购买专业级Web服务器和基于DDNS服务器方式中,它们各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合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Web服务器。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引言

当前,小微金融服务已经得到了各银行的重视,并积极地做出了相应的拓展。近年来,在政府的鼓励之下,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和产品也做出了许多的创新,小微金融服务市场变得越来越活跃。

二、小微金融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巨大

小微金融的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个体户以及农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为了避税,其财务报表大多不具有多少的可信度,银行难以对其经营状况作出评价,也就很难给其进行贷款。加之,银行负债经营,为保证自身不会受到多大损失,会要求客户作出抵押或者担保,而小微企业资产少,实力不足,找不到提供担保的企业也没有足够的抵押品。因此,小微金融的服务对象的自身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微金融市场的发展。尽管服务对象存在这样的“先天不足”,但是,小微金融服务的市场需求依旧相当旺盛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2014年3月2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共有1169.87万户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6.57%,个体工商户有4436.29万户[1]。由此可见,小微金融的潜在客户量之大。而且,由于农村的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建立现代化农村和农业体系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农户的生活都得到不同程度地退提高,农村生产格局的打破为小微金融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方面,农村金融机构门槛的下降趋势趋势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另外,国家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利用网络手段进行金融支付的方式能够极大地弥补农村基础设置不足的缺陷,农村小微金融贷款的发展空间巨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小微客户对金融的需求必将变得越来越强烈。

三、服务分化仍是小微金融服务机构的发展趋势

小微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有银行、典当行、小额度贷款公司以及其他机构。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多措施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银监会也引发了《关于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服务 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指导意见》和《通知》规范了小微金融服务市场[2]。近年来,银行和利率市场化之间竞争的加剧,银行转型迫在眉睫,银行看中小微客户群的庞大,发展小微客户来分散风险,大批的中小银行投身于小微金融行业。小微企业较为依赖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小微客户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与其共同发展,能够银行带来绝大的长远利益。据2014版的《中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报告》的研究表明,商业银行“降格”做小微金融给典当、担保、小额贷款等机构带来了竞争压力,纷纷作出了相应的变革。服务分化成为当前小微金融服务市场的主旋律。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逐渐下沉。例如,2012年兴业银行的小企业客户量增加了将近40%,同时为促进客户结构的下沉,还将建立配套的标准化、工厂作业化的业务体系。招商银行业做出相应的应变措施,将500万以下的小微贷款的管理转至各支行。而典当行业的结构分化也越来越明显,连锁化、以及品牌化成为典当行业的发展战略。民营担保公司在商业银行推陈出新的产品冲击之下,小微企业对其依赖性降低了,为了生存担保公司必将做出变革。在历经钢贸风波的洗礼之后,随着存货担保品管理行业的标准化和规划化,金融机构必将加强与仓储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

四、网络金融是未来小微金融服务市场的潮流

随着网络的普及,小微金融服务市场也利用网络向金融服务进行了多层次的渗透,并改变着金融行业的传统经营观念,促使金融业务运营模式发生变革,目前,网络与金融机构已经实现了对接,使得金融行业的竞争从有形向无形转变,使得竞争逐渐趋于多元化。近几年,金融机构借鉴国外的P2P技术,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了P2P网贷平台,开始了P2P网贷的中国化进程,国外一些著名的网贷公司带着国外的先进信用理念进军我国借贷市场,促进了我国P2P网贷的发展。据资料显示,2012年以来,P2P网贷平台从原来的几家发展到300多家以上,一些网贷平台的的贷款金额也达到了上亿元。第三方支付平台与支付清算系统的对接,使得支付系统得到发展,简化了支付流程。快捷的支付操作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使得中小金融企业也能够参与到复杂的金融产品业务中去。另外,像阿里这样的网络购物平台也开始了信贷服务,阿里也将自己定位于一百万以下的小微金融,而支付宝拥有着数百万的注册用户,这些潜在的用户会使得网商贷款成为小微金融服务市场的一支异军。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是未来小微金融服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正是在这样看似前景极好的背景下,京东、阿里等公司却远赴重洋到美国去上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不得不正视小微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管理盲区;不断涌现的P2P网贷、典当行等金融机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它们管理不够规范、资产质量不高;甚至有些金融机构打起了法律法规的擦边球,进行非法融资或者放高利贷等非法行为。因此,为促进微小金融服务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必须加大监管力度,扫除金融机构的灰色地带。

第9篇

我国国务院在2011年出台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9项金融财税政策》,在这个大政策的指引下,各部门纷纷出台细化了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其中银监会出台的《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第一次正式明确小微企业贷款含商业银行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等的贷款,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具有差异性的监督管理和激励措施。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商业银行响应银监会“两个不低于”、“六项机制”等的要求,纷纷开始加大对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力度,尤其以小微企业融资产品的创新作为主要的支持手段。此外,随着银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目前经济环境的变化不定,银行一直赖以生存的“对大型企业贷款业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新的业务成长点。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在2012年公布的关于“服务小微企业最佳金融产品”的评选活动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共有三百多种信贷类优秀金融产品上报,我们可以从这个统计数据看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创新产品越来越丰富。

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代表,其在小微企业贷中的信贷力度也是最高的,借助于这些银行网点分布广泛、总体资金量庞大的优势,它们可以更好地实现小微企业贷款金融产品的创新。目前,据统计,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创新类金融产品主要有工商银行推出的小企业便利贷、循环贷、网络贷等;有交通银行推出的”E贷卡“等;有建设银行推出的“成长之路”和“信用贷”系列产品等;有农业银行推出的“智动贷”、“厂房贷”等;有中国银行推出的“展业通宝”、“创业通宝”等。

下面以我们农商银行为例,介绍几种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创新产品。(1)小微企业“宽融贷”创新产品“宽融贷”产品是根据农商行与小微企业的信贷合作关系在2000万元以下,只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且在正常的授信期内,与银行签订“宽融贷”借款合同,对到期贷款可采用T+0的方式(T≤24个月),即可以不划入资金归还到期贷款,而直接签订续借合同的形式。(2)创新信用贷款新产品a.小微企业“绩融贷”创新产品:“绩融贷”是把小微企业的现金流转化为银行信用,让现金归行率高者享受一定比例的免担保信用贷款。b.小微企业“税融贷”创新产品:“税融贷”是把纳税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让诚信纳税者享受免担保无抵押贷款。(3)小微企业“自助担保贷款”创新产品自助担保贷款是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难的主要方式。农商行根据小微企业的信用情况,在企业初创时期,以股东及家庭成员出具保证手续而发放的贷款,以解决2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4)小微企业“贸融贷”创新产品“贸融贷”创新产品,主要是在小微企业的贸易真实背景下,提供的一种贸易融资产品,针对的主要对象是订单加工的小微企业,一般情况下进行的是与合同与发票相对应的融资。(5)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贷”创新产品“应收账款质押贷”创新产品主要是向小微企业提供有长期合作关系,并且有可靠信用程度的商品交易对手,解决在合同付款期内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6)小微企业“存货质押贷”创新产品“存货质押贷”创新产品,主要是根据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为落实订单生产时,需要备足原材料,或一定的产成品,而对原材料或产成品两项物资通过“存货质押贷款”的方式取得资金,实现资金链的流转需要。(7)小微企业“固定资产贷款”创新产品“固定资产贷款”创新产品是根据小微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在项目立项,规划许可的情况下,对小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量身定做的一种融资产品。特点是融资周期比较长,可以进行分期逐步归还,符合小微企业对投资回收的合理预期。此外,农商行还在机构设置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专门建设微贷中心,尝试网络申办贷款新模式,建立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对小微企业开辟绿色信贷通道,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针对性和服务的精确性。

二、就如何促进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2012年开始我们国家为了引导民间融资更为规范的发展,促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金融体系的构建,并提高金融行业防范风险的能力,不断地要求与鼓励金融类产品的创新。其中,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区就是代表之一,在该试点区中,国家布置了一共十二项任务,包括要求民间融资规范化、地方金融管理体制规范化、促进地方资本市场的发展等等。本文在总结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后,认为目前金融机构促进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通过金融辅助来对小微企业进行引导,优胜劣汰。目前金融市场竞争激烈,政策性银行在拓展自己的业务时要“走出去”,去主动寻找质量较高的小微企业,并利用银行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对其进行培育,引导这些具备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加强自身的发展,逐渐成长为大规模的优秀企业。银行应该对小微企业做出甄别,选择优质的企业与其进行合作,对于那些有些问题但是依然具有发展潜质的企业,应将其列为重点培育对象,有时候,银行的贷款业务能够拯救一些具备潜质的企业于危亡之中。所以说,银行金融业应当发挥其优势,对行业内极具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加强在经营方面的引导,使得具备潜力但当前正面临困境的小微企业能够走过难关,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