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2 05:50:22
导语:在宪法司法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997年夏天,山东滕州市鲍沟镇圈里村17岁的农家姑娘齐玉苓,正紧张地面对人生的关口:考中专。当时,尚未改名的她叫齐玉玲。
考试很顺利。齐玉苓通过了中专预考,又参加了全省统考。然而,从普通录取到委培录取,她一直等到了9月初,通知书一直没寄来。
齐玉苓绝对想不到,在她绝望时,济宁商业学校给她的财会专业委培生通知书,已到了陈晓琪手中,陈父是原圈里村党支部书记陈克政。因预考落选,她连参加中专统考的资格都没有。但在陈克政一番运作后,她拿着齐玉玲的通知书本文由收集整理入读济宁商校。毕业后一直在中国银行滕州支行工作。齐玉苓则是到中学复读,借钱上技校,到工厂当工人,后来下了岗……
1999年的一天,一位朋友向齐玉苓说起:某银行也有一个齐玉玲,和她来自同一地方,考的也是济宁商校。能有如此巧合之事?此后的调查很快揭开了一个令她万分痛苦和气愤的事实:9年前,她被人冒名顶替!
同年2月,齐玉苓以侵害其姓名权和受教育权为由,将陈晓琪等告上法庭。但齐玉苓遇到了我国法律上一直存在的一个盲点:宪法未能直接进入诉讼程序!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但我国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宪法并没有成为法院裁判案件的直接法律依据。时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的说:我国宪法虽规定了公民在政治、社会经济、教育文化以及人身自由等方面的基本权利,但这些权利除了一部分通过普通法律法规得到切实保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基本权利并没有具体化为普通法律法规上的条文。公民这部分权利受侵害时,法院往往因为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可以援引,导致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得不到应有保护。
可以说,我国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的基本权利有相当一部分在司法实践中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也在其中。
关键词:税法,司法化,现代性
一、税法司法化的现代性困境
税收司法,是指行使国家司法权的机关——人民法院在宪法与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按照税法规定的程序,处理有关税收刑事诉讼与税收行政诉讼和税收民事诉讼的活动[1]。税收司法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处理有关税收案件的诉讼活动,其目的是解决税收利益纷争,给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个人(集体)提供最公正、权威的保障和救济。现代性理论倡导“个人主义的中心地位”[2],它必然体现出对每一个平等的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的切实关怀。只有赋关怀于具体可行的税收司法运作之中,纳税人才能对此获得真切的体认,并最终形成对税收司法公正的真诚信仰和对税收法治的尊崇。
然而,我国税法司法化面临着以下主要的问题:
1.税法司法审判不足,限制了司法权在税法领域作用的发挥。因为我国的税收司法活动由公检法部门来完成,缺乏专业的税务司法法庭,办案效率低下;税务部门行政强制执行的时效性和公检法部门强制执行的准确性存在较大的反差:税务部门强制执行比较简便、灵活、迅速,时效性强;公检法部门由于缺乏专业性,其执法的准确性及时效性相对较差,很难保证税务部门申请的涉税事件得到迅速有效地处理。
2.税法司法审查的范围偏小。税法的侵权性使其不同于其他部门法,它要求税款的征收要征得纳税人的同意,由此需要强调税收立法的高层次性,但是我国税收立法的行政化以及限制司法对行政立法行为的审查使司法对税收行政权的制约作用很难得到发挥。
3.纳税人知情权的司法救济力度弱化。司法设置了以公力为后盾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税收司法作为纳税人权利的最后救济手段发挥着终局的作用。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纳税人处于弱势地位,征纳双方地位不平等的事实和观念长期存在,使得纳税人权利的保障往往只停留在理论的理想化状态,这与法的现代性要求相去甚远,因为现代法是权利之法已经是现代各法治国家的共识。但我国在义务本位至上的氛围中,只有强化纳税人权利的司法救济力度,才能达到契约精神要求的纳税人权利义务对等。
税收法定主义要求税收司法机关在处理涉税争议时,改变传统税法中征税机关主观任性过大,纳税人权利无法保障的现实状况,主张强化纳税人权利,限制征税机关的自由裁量权,相关争议只能以法律的相关规定和争议的事实情况为依据进行审判和裁决。因此实现税收司法化也是税收法定主义的应有之义。由此可见,税收司法也是税法运行的重要环节,其宗旨在于排除税收法律运行障碍,消除税收法律运行被阻碍或被切断的现象,从而保证税法的正常运行。因此税收司法化是税法现代性问题缓解的突破口,只有实现了税法的司法化,税法的现代转型才能最终完成。
二、税法司法化的现代性进路
中国法的现代性问题之所以非常严峻,就在于我们全盘接受了知识论的思想传统却从来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对知识论思想传统进行认真地反思。正因为现代性的缺憾和不良后果,才需要不断地推进和完善现代性,尤其是需要通过“反思性”的现代性来解决现代性的忧患和危机[3]。强调现代性概念是一个指称一种普适性的转换每一个体、民族、传统社会制度和理念形态之处身位置的现实性(社会化的和知识化的)力量,现代化所描述的科学技术、经济、法律、文化、生活方式等基本社会范畴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势必也是司法现代化置身其中的过程。法制现代化所表达的法律制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法律发展运动本身就必然地要求一个司法现代化进程的出现。因此,在目前要缓解税法司法化的现实困境,具体可行的进路是:
1.设立税务法庭
“一个完全独立与高度受到尊重的司法权的存在,是英国各种制度充分发挥作用所必不可少的,为了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巩固,法院在历史上曾做过有力的贡献,”[4]说明了税务法院在税法司法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本土化和国情理论背景下,应当构建或完善我国的税务司法组织。
目前,我国法院受理的税务案件有两类,一类是税务行政案件由行政庭受理?鸦一类是涉税犯罪案件由刑庭受理。但是税收司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因此只要具备了一批专业税收司法人员,利用现有的法院机构,可以为税收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管辖原则,应该在各地统一增设税务法庭。有些学者主张设立税务法院,但是设立了税务法院,势必还要设立税务检察院,这样一来,全国将要新增许多机构,税务法院设计的可行性就值得重新考虑了。 因此,目前最可行的举措应当是在现有的各级法院中设置我国的税务法庭,专门审理涉税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借鉴国外,如美国与德国的成功经验,税务法庭法官的任职资格应具备法律、税收、审计、会计等相关素质;地域管辖方面,对于民事税务案件根据“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在级别管辖方面,一般的税务案件均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重大税务案件可以由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特别重大的税务案件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决定受理税务案件。同时确保税务法庭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它对税务纠纷作出客观公正的裁决,使税务法庭真正成为税法司法化的平台之一。
2.组建税务警察
一、贴近实际抓普法
1、认真抓好干部学法用法考法工作。强化领导干部学法工作,落实党委(组)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和年度法律知识集中培训辅导制度。认真抓好公职人员特别是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组织发行好省编普法读本,确保公职人员人手一套。全面改进年度干部学法考试工作,使干部学法考试真正达到促进和检验学法用法工作的目的和效果。继续推行普法合格证制度,健全干部学法档案。
2、着力加强对农民特别是村干部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农民学法用法的意见》,继续抓好农村村支“两委”干部的法制培训,培养村级法制宣传骨干。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编写农民工法律知识读本,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部门、行业、场所和用人单位建立农民工法制教育培训制度。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对进城农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的普法教育。组织开展全省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以《农民普法简明读本》为教材,开展形象、生动、高效的学习宣讲活动,进一步创新农村法制宣传形式,努力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落到实处。
3、进一步推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协调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出台具体方案和措施,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体系。坚持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真正把法制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同时,继续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辅助作用,积极组织监所服刑劳教人员到学校开展现身说法。
4、开展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联合有关部门举办培训班,以依法诚信经营为重点,全面落实司法部、国资委《关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的意见》,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加强对劳动、就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依法享有权利同时履行义务的对等意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5、围绕经济发展大局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工作。精心组织“法律进矿区”专项法制宣传活动,积极服务矿山企业依法经营、安全生产,促进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法律进工程(地)”活动,努力优化工程周边环境,确保重点工程顺利进行。全面推开“法律赶集”活动,把法制宣传活动送进集贸市场,积极为个体工商业主提供法律帮助。
6、联系热点问题开展“以案释法析理”活动。有针对性地选择在全县范围内有一定影响性和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热点问题,组织专门班子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讲评,提出解决方案,形成以案释法的普法教材,面向人民群众进行活生生的个案教育,让大家在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掌握法律知识,达到以学促用、学用相长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依法化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7、以点带面深化“法律九进”主题活动。在认真总结近两年来法律“九进”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采取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法律“九进”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面,强化牵头单位的责任性,发挥基层单位的能动性,按照法律“九进”的要求,着力抓好硬件设施的到位,丰富和活跃法律“九进”内容,力争在20*年底前有60%以上的单位达到全市法律“九进”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二、务求实效抓治理
8、积极启动法治攸县创建工作试点。以株洲市“法治株洲”创建活动为契机,配合开展专题调查研究,适时启动法治攸县创建试点,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确立创建工作的基本目标、任务、内容和具体评判标准。抓好创建工作的动员部署,把责任分解到各乡镇、职能部门,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会同县人大、县政协开展专项督查和视察活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创建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9、深入开展“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创建机制,扩大创建范围和领域,引导执法单位不断加强法治建设,推动执法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继续加强对“窗口单位”的跟踪指导和监督,总结推介先进经验,巩固创建成果。创建活动坚持条块结合,在发挥行业积极性的同时,依法治县办将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指导检查,参与对“窗口单位”的审批把关和动态管理。
10、全面铺开“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充实完善“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创建标准和措施,做好“民主法治村(社区)”评选推荐表彰工作,加强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群众依法自治,提高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能力。全面开展清理、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村(居)民自治章程工作,引导基层政权组织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提高村(居)民依法自治水平。
11、不断推进专项依法治理活动。结合平安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大劳动和社会保障、矿产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以及消费生活等领域中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治理活动力度。要针对基层涉法涉诉集体上访和多发现象,及时、主动地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引导公民以合法途径正确表达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集聚合力抓保障
12、巩固和加强基层普法阵地建设。按照“法律九进”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在农村、城镇社区、学校和机关单位加快“五个一”即一个法制宣传栏、一所法制学(夜)校、一家法律书屋(阅览室)、一支普法志愿者队伍、一个法律服务室建设步伐。在城镇主要街道和各类公共场所设置一些固定式、长期性的法制宣传标牌和法制公益广告。同时加强流动普法阵地的建设,如法制宣传车、宣传标语横幅、宣传挂图、流动板报等,使基层法制宣传氛围更加浓厚。
13、突出抓好普法骨干队伍建设。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开展业务竞赛等活动,重点抓好基层司法行政干警、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等普法骨干队伍建设,提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调整充实县、乡两级普法讲师团,大量吸收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加入普法讲师团,经常性组织开展普法讲座活动。
14、扶持和发展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以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和政法干警为骨干,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农村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热心法制宣传的人士包括离退休人员为主体,支持鼓励社会力量成立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到编写法制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居(农)民法制学校和法制讲座、调处矛盾纠纷等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去。
“一一间隔”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旨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其排列的特点和规律,学会应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片断一:
1.师:同学们,生活中很多物体的排列都是有一定规律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揭示课题)
2.师依次出示情境图,图上有小兔和蘑菇(两端都是小兔)、男生和女生(一端男生,一端女生)。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一只小兔、一个蘑菇、一只小兔、一个蘑菇……这样依次排列着。
生2:每两个男生中间站着一个女生,每两个女生中间站着一个男生。
师:从数学的角度看,每幅图中的两种物体在排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3:都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
生4:每组排列中都有两种物体。
师:像这样的排列,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一一间隔排列吗?
生5:一只小兔、一个蘑菇、一只小兔、一个蘑菇……一个接一个排列。
生6:就是有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排列。
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抓住关键点: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板书)。
3.师:下面的排列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
出示木桩和篱笆(两端物体相同)图、圆和正方形(两端物体不同)图、不同水果排列图(反例)……
反思:探究,从概念开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课始,教师直接出示精心选择的两端相同和两端不同的两个情境图,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观察,寻找它们在排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去观察、去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辨析提供的三组排列(三种不同情况)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引导学生逐步积累感性认识,在丰富的实例观察中不断感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一一间隔排列。
教学片断二:
1.猜一猜。
师:你们觉得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它们的个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1:它们的个数是一样的。
生2:有时候它们的个数不相等,相差1。(学生意见产生分歧)
2.师: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在数量上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自己来研究一下,好吗?(出示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
独立完成:
(1)画一画,创造一个一一间隔排列,可以用图形、符号、数字等来表示。
(2)看一看,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
(1)说一说你的发现,注意倾听、互相补充,要把话说通顺、说清楚。
如( )和( )一一间隔排列,它们的数量分别是( )和( )。
(2)议一议:发现了什么规律?
3.收集学生的一些创作,然后进行展示。
4.组织交流。
师:你们能将这些排列分成两类吗?(指名分一分)
师(故作疑惑):咦,你们怎么分得这么快?有什么窍门吗?
生3:根据它们排列的特点来分。
生4:我发现两端物体是一样的话,它们的个数相差1;两端物体不一样的话,它们的个数就相等。
生5:我还发现总个数是单数的,数量就相差1;总个数是双数的,数量就相等。
师:看来,同学们都抓住了事物排列的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两端相同 数量相差1
两端不同 数量相等
5.引导学生认识:两端相同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师:两端物体相同的排列,数量相差1,那究竟谁比谁多1呢?为什么多1?
生6: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为一组,一组一组看,最后还多出一只兔子,所以兔子比蘑菇多1。
生7:我发现每两只兔子中间有1个蘑菇,所以兔子比蘑菇多1。
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一一对应: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6.师:两端不同的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你们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8: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为一组,正好有这样的四组,所以男女生人数相等。
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一组一组排列:两端不同,两种物体数量相等。
师:同学们真棒,不仅有一双灵巧的手,还很会思考,发现了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和规律。
……
反思:发现,从探索中来。
上述教学,教师由猜测“你们觉得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它们的个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引入,使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引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讲课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上述教学中,教师没有及时揭示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而是引入“创造一一间隔排列”这一探究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平台,精心设计了准而精的导学单。在导学单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自主创作、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思考反馈等方式,逐步发现、归纳出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既突出了“找”的过程,又增强了学生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既凸显了一一间隔排列的实质,又使学生不断经历规律的再认识过程,促进了自身对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教学片断三:
1.辨析:下面提供的这些材料是否能组成一一间隔排列?
(1)10根小棒,9个圆片。
师:可以怎么排列?
(2)50面红旗,40面黄旗。
师:为什么不能?
(3)5个男生,5个女生。
2.排队游戏,深化认识。
师 :5个男生、5个女生可以怎样排列?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像这样排成一列,还可以怎么排也是一一间隔排列?
生:围成一个圈。(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1)现在围成一圈,男生和女生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时,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怎样?(相等)
(2)刚才我们是由这样一个队伍(多媒体出示)围成一圈的,队伍的两端分别是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多媒体动态演示围成一个圆)。
(3)思考:如果两端都是男生(多媒体出示),这一队伍围成一圈后还是一一间隔排列吗?为什么?(多媒体动态演示男女生围成一个圆)
(4)怎样可以使他们成为一一间隔排列?
生1:可以去掉一个男生。
生2:可以在两个男生中间再插入一个女生。
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适时演示:当两种物体围成一圈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师(追问):如果有20个男生围成一圈,在每两个男生中间插入一个女生,共能插入几个女生?100个男生呢?
3.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认识了排成一列或围成一圈的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吗?
生3:我们教室里的课桌和椅子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生4:马路边的路灯和广告牌也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生5:钟面上的数字和数字之间的空当也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生6:我衣服上的条文(一条红色、一条黄色)也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
4.出示电线杆与广告牌、柳树与杨树、手指与指缝、锯木头现象、爬楼梯等图。
师:你们能看出每一幅图中谁和谁一一间隔排列吗?(指名口答)
师:在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中,还藏着数学问题要考考同学们呢!
(学生练习,应用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略)
……
反思:深化,在思辨交流中实现。
【关键词】建筑 地域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 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适普性, 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以世界交流和世界技术为条件的现代统一趋势,正超越国界, 在所有的文化领域中发展, 而个人和民族却仍然被约束在这个界限内。这种思潮成为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然而, 即使在国际主义流行时, 也存在着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的潜流。随着人们面对不断增长的趋同性和世界化的巨大压力, 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到地域特性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 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
二、地域化建筑的特征
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 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 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 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
建筑产生于环境中, 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 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 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 避自然之害, 展现环境特色, 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 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 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 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 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 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 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 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 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 反映着民俗、风情。文化根殖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 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 ; “ 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 , 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挖掘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有种种方式, 如从地方的气候特征出发寻找地域性建筑文化, 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寻找失去的建筑文化。
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 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 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 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 , 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 发挥创造力, 挖掘技术潜力, 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 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在地域化建筑创作中, 建筑师们总结传统经验, 走适宜技术的道路, 并且积极地融汇各种技术, 推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发展和形态的创造, 出现了丰富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作品
三、关于我国现代建筑地域化的思考
现代建筑地域化面临巨大困难,那么现代建筑能地域化吗?路在何方?答案是现代建筑地域化只能采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1、隐性继承传统
对传统的继承,除了显性继承,还有隐性继承,即内涵式继承。既然现代建筑地域化不能走显性继承传统的手法,那就得采用隐性继承传统的手法,即分析造成传统建筑形式的内在原因。如吊脚楼这种传统建筑,我们要继承其传统时,不是简单地继承其形式,而是先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吊脚楼这一建筑形式。是为了通风、防潮?还是为了尊重自然环境?吊脚楼这种建筑形式是在解决建筑通风、防潮或尊重地形的情况下,在原有建筑技术手段的制约下形成的一种独特自然的传统建筑形式,并不是为了体现一种文化特意而为的一种形式,建筑文化的东西是在这种形式形成后后人附加上去的。那么,对于吊脚楼建筑应怎样继承呢?如果现代建筑不过分依赖现代建筑技术,能很好地、符合生态地解决当地建筑的通风、防潮和最大限度地尊重当地的自然的地形地貌,即使现代建筑没有继承吊脚楼的形式,那也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是一种内涵式继承。内涵式继承传统,是现代建筑地域化的必然方向,也能创作出一种全新的建筑形象。
2、以人为本
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即建筑不但要满足人们的现代生活需求,而且要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们的精神需求。只有满足了差异性的人们的需求,现代建筑地域化才有生命力。所以,现代建筑地域化的正确方向是采用现代建筑材料、技术和建造手段解决好建筑的物质功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舒适性需求;然后,挖掘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独有的特征,让建筑很好地满足人们的独特精神需求,现代建筑地域化才不会走形式主义的老路,现代建筑地域化才有出路,才会有无限的生命力,毫无疑问也会产生一种全新的地域化建筑形式。
3、挖掘场所特征
任何一栋建筑都是建在一个特定的场地里,一个特定的场地蕴含一种特定的场所精神。如果我们能挖掘这种建筑场地的场所精神,并充分尊重这种场所精神,使建筑与场所精神合二为一,现代建筑也不会越来越雷同,地域特色也不会消失。建筑的场所精神主要包括场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周边建筑特色、场所周边交通等要素。如果现代建筑尊重这些要素,建筑的地域特征就会自然形成。比如,莱特的流水别墅充分尊重了场所特征,因而成为了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
4、保护和发扬乡村建筑地域特色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城市规模也是一环环在增大。城市规模的扩大直接导致城市市政投入的加大,因而城市的特征注定城市只能是一个高密度的生活工作场所,城市建设中城市建设用地的原始自然地形地貌的保护存在很大难度,建筑的场所特征容易遭到破坏,场所精神甚至消失,因而城市面貌越来越雷同。但农村不同,它是一种村落聚居的模式,建筑的密度较小,尺度与传统建筑类似,农村的生活方式与城市也存在巨大差异,建筑场地的场所特征容易得到保存,因而传统建筑,特别是传统居住建筑的地域特色容易在乡村建筑上得到体现。目前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应借助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期,把传统建筑特色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扬光大,千万不能把城市化的模式用到新农村建设上,那样,农村目前的特色将会消失得一干二净,到时悔之晚矣。
结论
现代建筑技术在运用中的几种地域化倾向强调传统与现代的整合,提倡整体的、创新的人性化设计观念。结合地域特殊的自然、文化因素,在继承和保护地域传统建筑的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形成符合现代生活要求,又能表现地域特点的新的建筑技术表现手法。它将使我们在历经了技术崇拜和技术恐惧之后,重新运用我们的智慧,理解技术、驾驭技术,将技术的发展纳入到人类真实生活的环境中,在建筑与技术的全面协调中,创建人类的理想家园。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乡村教育 村办小学 小规模学校
2015年6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2016年4月底,河南省教育厅《以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为载体,启动实施河南省免费师范生政策试点》的通知。政策是反映现实的风向标,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说明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也折射出当前乡村教育发展进入瓶颈时期这一不可忽视的现实。发展乡村教育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任务之一,也是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然而,事实上乡村教育发展不容乐观。文章以村小(村办小学)的发展为线索,揭示现代化进程中村小落寞的背景,探寻村小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一、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失落的背景
1.乡土社会的瓦解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农村,于上世纪70年代拉开帷幕,90年代峥嵘展露,21世纪矛盾凸显[1]。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逐渐开放,人们不再为衣食忧虑之后,传统的社会格局变了。昔日乡土村落厚重朴实的文化、乡情、乡音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愈发凋敝的乡村文化。正如先生所言,“不论是好是坏,传统的局面已经走了,去了。最主要的理由是处境变了。在一个已经工业化了的西洋的旁边,绝对没有保持匮乏经济在东方的可能。适应于匮乏经济的一套生活方式,维持这套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是不能再帮助我们生存在这个新的处境里了。‘悠然见南山’的情境尽管高远,尽管可以娱人性灵,但是逼人而来的新处境里已找不到无邪的东篱了。”[2]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家族部落为结构的乡村格局发生着改变,宗法社会渐渐消失,青年一代不在祖辈世代生长之地谋生,“生于斯死于斯”的乡根不在,更多人选择扎根于大城市。加之逐渐开放的户籍制度、最新颁布的二孩开放政策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口结构构成,也逐渐影响着农村人口的流动状况。乡村人口的骤减为乡村发展带来危机,适龄儿童的迁走迫使村小失去生源,在整个社会背景下,村小的失落又是偶然中的必然。
2.“撤点并校”政策的催化
从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一政策起,全国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活动。直至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叫停这一政策,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这一政策即“撤点并校”才走到了终点。10年之间,中国农村教育发生深刻的变化。21世纪教育研究院报告指出:十年“撤点并校”使农村小学减少超五成,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平均每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平均每1个小时,就有4所农村学校消失[3]。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导致越来越多离开农村的学校和没有学校的农村这一现象的出现,致使“城挤、乡弱、村空”局面的产生,许多农村的孩子因此而流失辍学。这一切说明教育政策对农村教育发展方向影响深远。
3.“读书无用论”思想的荼毒
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地扩大招生比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进入“象牙塔”追求知识的渴望。但是,随着大学生队伍的壮大,“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原则致使传统“天之骄子”的骄傲与风光不在,人才市场对大学生资历的要求愈见苛刻,大学生本身创造的经济价值也颇受争议。现实社会中,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依靠其生意头脑创收亿万财富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案例也不胜枚举。近几年不断刷新的“最难就业年”比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读书无用论思想”的信笃。加之,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高额收费加重了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培养一个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完成四年学业至少需要五万元,对于一个农民家庭而言不堪重负。因此,许多农民子弟面临高额的学费而放弃进入大学,转而加入农民工的行列。而且,现在许多农村家长也持有这样的观念:既然孩子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倒不如早早辍学打工挣钱。在此背景下,村小生源逐年流失,使残存的学校发展面临困境乃至倒闭的风险。
二、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困境
1.乡村学生:管不住
截至2013年5月初,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然超过六千万,而留守儿童又是村小的主要生源。蒋能杰导演历时六年拍就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真实地反应了乡村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村小的孩子普遍遭受情感缺失、低质量教育的危害。纪录片中,多数孩子不仅匮乏同年龄阶段最基本的文化常识,而且视野狭窄、目光短浅,实际上是父辈生存路径的重演。在村小就读的儿童呈现难管或者管不住的状态,其生活、学习状况着实堪忧。这些孩子不仅在课堂捣乱不认真听老师讲课,而且在家也不听监护人规劝。有的逃学私下结交社会不良青年,有的沉迷于电子游戏不能自拔,有的小小年纪就沾染了抽烟、斗殴和偷窃等不良恶习。这些少年儿童认为,反正父母也不关心他们,熬到一定年纪出去打工即可,读书或不读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4]。由于乡村学生的精神迷失致使其基本伦理常识的匮乏,以至于在学校呈现管不住的状态,这既让教师痛心和无奈,也使得村小以及乡村孩童的未来渺芜。
2.乡村教师:留不住
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屡见报端,多见于乡村教师工资低少、乡村教师职称难评、乡村教师上升空间小等问题。事实上,村小教师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其职业认同感偏低。其一,乡村教师工资偏低,致使乡村教师怀疑其职业功用价值。现代化进程中,金钱至上观念横行,有些教师认为农民外出一年打工的创收就是其几年三尺讲台的辛苦耕耘收入,某些教师因此愤愤不平,难以守护“教师”这一清苦职业。其二,村小教师编制有限,上升空间小,前途堪忧。由于乡村生存条件艰苦,村小的师资是由部分代课教师填充,有些代课教师苦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依旧难获得一个国家认可的资格“编制”,所以某些熬不住的代课教师会无奈选择放弃教师职业。另外,乡村教师获得提升的培训机会、升迁机遇偏少,使得某些在编教师一旦抓住“机会”就迫不及待地转到城市里去。而且,近年来实行的“特岗教师计划”也只是短暂的把那些年轻的“血液”捆在乡村,一旦三年期限已满,这些新教师就会摆脱乡村的捆绑,跳槽到条件好的地方去。综上,乡村教师流失是由其自身功利取向驱使,缺乏个人职业认同感所致。事实上,一个真正热爱教育事业、醉心浇灌一方桃园的教师是不会出走的。这也凸显出培植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的本土教师的重要性。
3.乡村家长:靠不住
现代化进程中,大批农民逃离乡村转入城市务工,不仅剥夺了乡村青壮年劳动力致使乡村文化难以延续呈现荒漠化,也使留守乡村孩童缺少情感关怀而精神迷失。近十年的“撤点并校”致使村小数量萎缩,有条件的家庭把孩子送到乡镇或县城寄宿学校,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的孩子只有o奈选择附近村小就读。乡村教育因此出现“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的状况,而且加重了某些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区家庭的负担。因此,部分乡村家长抱着为孩子创造更好经济条件的美好愿望而外出务工。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他们一年或者几年才回来一次看望留守在乡村的孩子和老人。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留足够的金钱,就是疼爱孩子。殊不知,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缺少父母的养育之爱,是对孩子心灵成长最大的伤害。近年来乡村孩子长大之后与父母关系不和、问题行为频发便可佐证。加之,一些乡村家长“只生不养”的观念致使其理所当然地把孩童交予留守老人养育,不仅错失了孩童对父母应有的依恋,也错过了孩子成长需要的关怀。可见,促进乡村孩童健康成长,乡村家长不可缺席。
三、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理想图景
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传统“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已有所改变,乡村常驻人口锐减,乡村文化也日益凋敝,多种原因致使村小生源减少。因此,恢复村小昔日的繁荣既不客观也不现实,为今之计是立足乡村,因地制宜,以乡村学生为本,发展特色小规模学校,开展因材施教的小班化教学;以乡土为根,培植本土教师,为村小留住发展教育的主力军;以儿女为念,重塑乡村家长的养育理念,为乡村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
1.以学生为本,创办乡村特色小规模学校
学者刘铁芳认为,乡村教育就是培育乡村少年活泼、乐观的健全人格,致使其精神成人,并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5]。因此,村小发展应该以乡村学生为本,以促使乡村孩童精神成人为理念。首先,打造优质小班化教学模式。“小规模化”的“小班小校”是农村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村小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复试教学,对学生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学生乐学,引导其发现兴趣以为日后深造奠基;学生厌学,引导其学一技之长为日后生活打下基础。其次,开发地方课程和乡土文化教育。村小应立足当地特色,把乡土文化引入课程,可邀请有一技之长的村民讲述传统技艺。如此,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民间文化也得以传承。村小对孩童的教育应突出乡村应有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总之,乡村教育要培养乡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爱家乡的情感,不管日后村里的孩子身在何处都能怀着一颗对乡村生活感恩的赤子之心。
2.以乡土为根,培植热爱家乡的本土教师
乡村教育的根本主体是乡村教师,留住乡村教师才是村小发展之根本。各地村小应切实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提供教师学习上升的机遇,使乡村教师的教育事业得到根本的保障。乡村教师在物质与精神上得到供给与滋养,才能获得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与人生的归属感,才能踏实地守护村小教室的那三尺讲台。另外,培植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的本土教师才是村小发展的关键之举。近年来高等师范学校培养的小学教师并不能适应村小的生存环境,村小教师频繁转岗,教育质量低下便可见一斑。过去的中等师范教育可谓是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其为村小发展提供优秀的师资,使多数农民子弟得益而鱼跃龙门。因此,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地发展当地中等师范教育,吸引农村优秀少年入读师范,减免其学费,政府为其提供奖学金,以保证农村学生读书无忧。而且,当地政府应承诺学生学成归来之后直接入编家乡村小教师队伍,并提供其学习与发展的空间。此外,各省市高等师范学校可试行开展“免费师范生”教育,招收当地乡村学生,为村小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全科教师。如此,学成归来的“新教师”有了生活保障,加之其自幼培植的热爱乡土观念,这些新的乡村教师一般都能根植乡土,踏实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3.以儿女为念,重塑乡村家长的养育理念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家长逃离农村进城务工,把孩子托付给年老一代养育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导致孩子畸形成长的错误行为。因此,乡村教育应该转变乡村家长观念,倡导孩童在父母养育下成长的理念。首先,乡村家长应做到从孩子出生到小学毕业陪伴其左右。乡村家长本身应树立“生,就要养育与陪伴”的理念,从孩子咿呀学语、学会走路,到孩子性格与习惯的养成,乡村家长都应该事必躬亲,不能缺席。这是父母与孩童树立信任与加深情感交流的关键期,也是培养与子女亲情关系的重要时期。其次,家长应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家长的言行举止,对稚子而言是为参照,所以乡村家长要提高自身修养。父母缺席儿女成长是对孩子最大的亏欠,金钱也无法偿付。陪伴,才是最温暖长情的慈爱,因此,乡村家长应以儿女健康成长为念。
――――――――
参考文献
[1] 吴重庆.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 .文集(卷四)[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3] 刘金松.21世纪教育研究院报告:十年“撤点并校”农村小学减少超五成[EB/OL].(2012-11-19)[2016-3-20].经济观察网:http://.cn/2012/1119/236260.shtml.
[4]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向何处去:对农村撤点并校政策的评价与反思[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我们中学组织举办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现场会活动,刚才校长在会上介绍了开展法制教育的经验,我觉得很有特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对我区学校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下面,我代表区普法办就学校如何进一步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提几点建议:
××(一)要加大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视力度。要着力构筑起一个“党政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真正把青少年法制教育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教学计划。要把法制教育放在与德育教育、学科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一门必学科目。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的法制教育开展情况列入考核内容,定期组织检查,真正确保法制教育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
××(二)法制教育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国际禁毒日和“”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组织学生参加禁毒宣誓大会、播放禁毒宣传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组织模拟法庭,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印发普法小册子,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增强教育效果,激发学生的学法热情。版权所有
××(三)要架起学校与家庭、社会互动的桥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首先要利用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的力量,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从根本上消除危害青少年健康的各种精神污染,为广大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要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建立起学校与家庭的家庭知道学生在校表现、学校知道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同时对问题家庭的孩子和后进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进行跟踪教育;再次,要利用社区的属地管理和资源优势,利用假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社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社区今年暑假组织辖区多名青少年学生进行学法演讲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要充分发挥普法讲师团和法制副校长的专业作用。我区现有普法讲师团成员名、法制副校长名。这支主要由律师、政法干警及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的队伍,是我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我们要充分利用他们结法律法规的熟悉,以上课为主,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宣传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使青少年学生知道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分清罪与非罪的界线,达到知法、守法、护法的目的。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表现形式与内容非常完备的画种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随着当今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我们对它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种种质疑。首先,快节奏的时代生活与山水画的细细品味欣赏习惯似乎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次,上具材料的一成不变与当今绘画材料选择的多样性显得格格不入。它的游戏规则能得到当代人的肯定吗?有人会提,对于中国山水画审美的游戏规则,当我们想要它跟上时代的步伐之时,为什么不可以象变更足球、篮球运动规则一样来达成一种共识呢?我们的画坛出现过“推倒重来论”,也有过“改革创新论”等等思潮,但是中国山水画似乎没有理会这些,它在一股无形力量推动下正在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方向演进,一切有悖于它的个人与思潮在它的后面趋于消失。所以,为了顺应它,我们只能静下心来认清它。本文想从中国山水画几个关键点人手,从而使我们能更加认清它的本质。
1“继承传统”是山水画家成长路上一道绕不过的坎。
学习山水画须要从学习传统开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的分歧在于继承什么样的传统?有人说,你总不至于让我画得跟古人一个样吧。又有人将临过了古画跟继承传统画等号,认为临过了这些经典名作就有了“传统”,这两点都是学习传统的误区。因为,这样想与这样做的人没有理解“传统”的真正含义。
在我们谈谈继承传统之前,一定要分清两个词的概念。一是“传统山水画”,二是“山水画传统”。这是两个相互包含而又各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传统山水画”指的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泛指一切山水画图式存住,即存在于社会上、博物馆、美术馆等各地的经典名作,并由这些经典名作所呈现出的各图、各法等具体的可视图象。“山水画传统”指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泛指一切对山水画发生作用与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从无形到有形都有。比如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表现出的那种疏朗、洒脱,不经意处总成文章的感觉,其心动、笔动、境显的爽意从心过程,总使人想到了道家“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崇高境界。大概他那修心悟道的方法,化笔法于真境之中的能力,也应该算影响《富春山居图》能成为经典名作的因素之一吧:当然,对山水画这一层因素的解读与继承可能就没有那么简单。总之“山水画传统”因为足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含有形于无形之间,运规律于具体之中,是否能解读得出它,能够多大程度地理解它,无时不刻地在考验着我们各自的生命质地。
“传统中国画”与“中国画传统”是相互包含的,首先“山水画传统”运无形之因成就了“传统山水画”可视之图形。而从这些可视之图形中,我们又能读出它成形成体的原因。也就是说,在有形的可视画面透洒出成就这些画面的种种画家必备的因素。
有了以上的概念,我们接下来就可以谈继承“传统”的问题了。当画家只继承“传统山水画”的时候,他继承的可仅是一些可视的形态,这就是石涛批判的那种佯装古人须眉,腹安古人之肺腑之人,这种生搬硬套的继承是不可取的学习方法。当我们谈继承“山水画传统”时,这才涉及到山水画发展的主题。对“传统山水画”的表面继承,只会涉及到表象,得到一些皮毛。中国山水画的路也会越走越窄。只有从表象解读出它成形成体的规律,并掌握和运用它,才有可能使山水画走入正确的发展道路。
2直解“创新”。
中国画的“创新”是一件让人捉摸不透的事情。当它作为一种时代观念提出来的时候,其理是不容置疑的,但当它具体到每个画家身上时,其千差万别的变象,就计我们解读“创新”遇到了很大的麻烦。真不知这根金光灿灿的藤,为什么会结出这么多千奇百怪的果。是理念错了,还是理解错了。
“创新”是时代文化发展的要求。而一旦它具体到画家身上时,很容易因此而改变不同质的画家生命个体的生长进程,并促使画家的精神生命从内养转向外寻。这个结果是提倡山水画“创新”所始料不及的。原因很简单,精神生命的成长需要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生长过程。孔子的“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小逾距”这段话,说的就是生命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层次的认识阶段。这个成长过程也是人们精神生命成长的过程,没有例外。在外部“寻找自我”与向内“培育自我”肯定会有区别。创造一个接受外部理念而成形的视觉样式与展现自己的生命感受而成形的视觉样式肯定不能等同,这也跟“应该做”与“愿意做”是两个不同出发点一样。它们是一个生命体进发出的两种不同的生命火花,前者是理智的选择,后者是理性的选择,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正确地对待时代赋予我们的“创新”要求,不能脱开民族文化的土壤去“独树一帜”,否则就有“拔苗助长”之嫌。
山水面要有时代性,要“新”,但依托什么来创新,怎样创?则反映出每个画家不同的思想方法和认识高度。
对于那些脱开山水画的基本原理、摹本技法另建一种表现方式的求新方法我是反对的。因为仅为求视觉效果的不一样而舍弃对高精山水画法的追求不是明智之举,其舍弃者也应该自问,既然能将支撑着国画山水体系的基本内涵都舍掉,为什么还要将自己的画冠以中国山水画这样一个虚名呢?我们不能因为当今时代没有出“论语”、“史记”这样的“新”经典,而迁怒中文的表现能力,更不能因此舍掉这个语言系统而创建一套新语言。同样,对于山水画这套语言系统知之共少的画家切不可将自己表现力不强的责任推给它。因为掌握任何一套系统都需要你付出艰辛的努力。对于那些将山水画的时代感简单地套用西方现代派的视觉模式的做法更足值得商榷,因为“挂羊头卖狗肉”总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中同山水面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任何想要用个人意志来改变或阻碍它发展的企图最终都是徒劳的,不管这个人的名气和社会影响有多大。因为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这片肥沃土壤上的山水画正按着自己的发展模式走向新的繁荣。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想要知道它的现在,一定要了解它的过去,知道了,它的过去和现在才能预测它的将米。
翻开山水面的发展史,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不同面貌大师们的“创新”道路历历在目。范宽,北宋画家,“始学李成,即悟。乃曰: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舍其旧习,卜居于终南太华岩隈林麓之间,而览其云烟惨淡,风月阴霁难状之景,默于神遇,一寄于笔端之间……”(宋.宣和画谱第十一卷)自创一体的范宽无外乎入门路子端正,学法精深,化法得益于终日观察体悟自然,物与心合,成为一代
大师。黄公望,元代画家,远法董、巨,近观赵孟,为了化“法”,常于“皮袋中置描笔住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片便当模写之,分外有发生之意。”(元,图绘宝鉴)看来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惊世之作就是在心想手追,明透了“画理”、“物理”、“情理”的情况下产生的。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上,类似这样创新的大师比比皆是。
正确地对待传统山水面是我们树立当代中国山水画理念的基础。“传统”有常理也有“法式”,但任何企图用固定法式、符号来限定它的范围并将它和现代中国画分开的企图都是错误的。“传统绘画”的存在,仅标志着这样一个事实,即各个不同时期的人住运用这个语言系统表达着各自不同的思想认识,这些认识都具有不同的时代性。如《夏山图》就是北宋的董源面对江南秀丽的风光,运用这个语言系统有感而作的,可为宋代的“现代山水画”。《富春山居图》是元代黄公望久居江南,运用中国山水画的语言,面对富春江,把自己平淡萧疏的感受表达了出来,这也可称为元代的“现代山水面”。学习“传统”仅仅是学画者进行绘画语言训练,借鉴前人怎样运用这些语言来表现自己心态的过程,和自己应该怎样画画不能等同,这也和我们学习字、词、句等文宁组合规律不能等同于写文章表达自己感受一样。一个是学习使用语言的问题,而另一个则是运用这些语言来表达自己认识的问题,它们是不能相替代的两个方面。国画语汇是表达画家感觉(认识)的基础,没有语汇就无法相互传达“感觉”。所以说创造中国画的当代样式不应和学习传统对立起来,也不能和照搬西方绘画的样式等同起来,画家要能够以理性的眼光审视一切艺术形式,不管是过去时还是现任时,而培育这种分析能力一定要贯彻“以中为体,中西为用”的原则,这样才能在当今浩渺的艺术世界里既不迷失本民族经典艺术的特色,又达到了充实、壮大、发展这一艺术形式的目的。因此,与时俱进,坚持中国画(山水画)发展的独立之路是我们每一个有责任的中国画家的明智选择。
中、西融合(或中西结介)并不是中国画发展的必山之路。东西方艺术的差异是小能靠人们的丰观意愿来消除的,它从人们对待主、客观世界的不同理解而开始区分,然后住各自不同思想基础的作用下走向各自不同的独立发展道路,并由此形成不同的艺术形式。这两种艺术观犹如物质世界的南北两极一样,是构成丰富多彩精神世界的不同极点,这一理论对中西绘画具有积极意义一是中两绘画的极点不变,外延不断扩大,其相交部分为两种绘画的边缘艺术,中两绘画的结合只能在此进行。二是中四绘画的距离越大其中间地段越大。那么给艺术家活动回旋的余地也越大。因此,走中国山水画的独立发展之路,坚持山水画的纯正性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其相对不变的画理、画法构成的主体在当代审美情趣的要求下,必然会融入一切有用的尔西。其山水画的独特性和与时俱进的开放心念必然会使中国山水画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对中国山水画发展方向的预测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它一定要遵循事物合理有序运动的科学原则。即预测事物的未来时态一定安理解它的现住,而真正理解它的现在一定先了解它的过去时态,知道了它的过去与现在才能合理地知道它的发展方向。听以,在国画山水的学习和在创造国面山水当代样式中,尊重传统、理解传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也许有人强调时代的剧烈变迁,山水面也要求一个天翻地覆、改朝换代的变化,的确,就物象和社会形态而言,当今社会相比古代有着千差万别,但是,中国山水画从成熟之日起就没有把描物显态作为自己的责任。人们漫游名山大川,有感于山高水长,而山水画家在画画时,从不拘泥于对它的形、质、色等自然属相的描绘,而是或取雄奇、浑厚之意,或表幽深、阔远之情。也许千皴万染,烘托出自己理想的意境,也许寥寥数笔,其意也尽在其中,这也是不同风格的山水画能有此异曲同工之妙的原因所在。试看当代画家李可染为了给中国山水画创出一条新路,他当场对景写生,游遍大江南北,最长的一次达八个月,难道他在给景物描姿显影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他明透的黑色,挺劲的用笔传出了峨嵋山的幽深,黄山的雄奇,漓江的秀润……明董其昌说:“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明,画禅室论画)明.沈周“山水之胜,得之目,寓诸心,而形于笔墨之问者,无非兴而已矣。”
据此,我们不难看出,物变事迁并不是中国山水画“创新”的决定因素,是人有所思,心有所识,画家性情各异。因此,山水画家可以同景而异趣,异景而写出共识。当然面对摩天大楼与观坐华山是否一样能有雄奇的心境,望着远去的热气球是否也能像观大雁南飞时产生出一点思乡的惆怅,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那些借物变而对山水画基础技法与基本构成原理进行非议的言论,是不是有被物所奴,被事所累的嫌疑呢。
谈到山水画的“创新”,我们很容易将它与个性表现等同起来。其实,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强调个性表现仅是山水画创新的一个环节,个性表现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依托,否则就是一句空话。中国画家特别强调修心养性,因为认识世界的能力有高低之分,也强调学习传统技法,因为高深认识的表达需要高精的技法来保证。“识”高法“精”,画品格高意远,人们观而有所感,其个性表现也寓于其中了。
“创新”不是某些人理解的那种画面视觉效果的与众不同,它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创什么样的“新”,二是用什么语言表现“新”。第一点解决山水画用怎样的艺术效果来感动人,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意境”。第二点是表达这个意境的手法选择。显而易见的是国画山水的技法对于表达我们的内心感受是最贴切的。画家在“写”的心态下运用勾、皴、擦,染、点等笔法最能传达出我们的生命信息,使蒙养于我们内心的浩然之气跃然纸上。上千年来不断涌现出的大师们记录着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代运用相同的山水画“理法”表达着不同生命情趣感受时,从来都没有和他们的时代脱节过,他们都足各时代文化精英的代表,各写其“心”,因此画面的创新就会不追自来。
关键词:通俗唱法美声化;唱法;跨界;声乐教学
此文为湖南理工学院校级教研教改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顶目名称:《通俗唱法美声化教学研究》课题号:2011D06
引子与缘起
“通俗唱法”的提法缘起于86年央视“青歌赛”,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成规模的进入我国大陆的一种盛行于欧、美及港、台的,极有群众基础的、遭俗易懂的、人人都便于参与的歌唱种类”。它在我国博兴时间不长,目前尚无成熟的体系规范,但易于大众接纳的美学品格却赚足人气。
“美声唱法”发源于意大利,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它科学的发声体系被广泛认同,但它高难度的歌唱技术却将众多声乐爱好者拒之门外。于是,不少艺术家纷纷探寻两种唱法的共性和个性,并尝试将二者的优势积于一身的跨界演唱,他们取得了成功,并掀起了一股跨界演唱的风潮。
一、通俗唱法美声化概念阐释
1.通俗唱法美声化由来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它的文化围绕着消费展开。而围绕消费展开的文化则更多地与休闲娱乐和个人意志的张扬相关联。人们对艺术的追求经典,更崇尚标新与立异。从接受美学的视阙看:“存在源于需要”。大众对文化的求异心理,促成了“唱法”间的跨界与融合。而“通俗唱法美声化”则是诞生于这一文化生态之下,它是“跨界演唱”的众多范式之一,它的产生源于唱法的人为划定,源于舞台实践中“通美唱法”的成功范例,源于太众对艺术审美的多元需要,是歌唱艺术“唱法”多元绽放的美丽花朵。
2.通俗唱法美声化内涵
“唱法”即歌唱的方法,“通俗唱法美声化”是“通美唱法”的一种动态表述,是“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演唱技术、风格、流派等诸元经过碰撞、交流、渗透、融汇、改造、皆有、跨越,直至颠覆或超越,最终获得的一种新颖的理想歌唱状态。
3.通俗唱法美声化外延
如果说通俗唱法美声化的内涵停留于两种唱法的技法和风格等诸元的交融或跨越而达到“唱法”跨界的话,那么通俗唱法美声化外延则具有更为生动而丰富的含义:它既有地域、种族、语言的“跨界”、又有审美意义上的“跨界”、更有文化意义的“跨借”。而从表演形态上看,通俗唱法美声化有不同歌唱领域歌手的“跨界”合作、有同一歌手皆有两种歌唱风格的“跨界”、又有性别上的“跨界”、还有人声器乐化的“跨界”。而随着通俗唱法美声化不断发展变化,其外延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多元。
二、通俗唱法美声化的理论表述与舞台实践表现
目前,学术界有关“跨界”演唱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而舞台实践中的“跨界”演唱的范式也丰富多样。而学理意义上存在着“美声唱法通俗化。与“通俗唱法美声化”不同范式,二者在字面上极易混淆,那么他们的区别在哪里?我们不妨从理论意义和实践表现视角进行厘辩。
1.“通俗唱法美声化”与“美声唱法通俗化”的理论区别
目前,国内学术界讨论的“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跨界”范例多具有“美声唱法通俗化”的学术意味。如:《关于美声唱法通俗化的思考》(陈世阳、音乐教育与创作、2098、12);《跨界演唱研究》(李冰、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09、01)、《为跨界音乐把脉》(闫钊、安徽文学、2008、01)、《试论“古典跨界”现象》(曹锡、人民音乐2010、10)等。他们文中所例举的跨界歌手不约而同的将国外目标锁定在――莎拉・布莱曼、安德烈・波切利的演唱上;而将国内的跨界目光则聚焦于――廖昌永身上。通过对这些歌唱家的分析,我们不难找到共性:a、接受过系统的古典歌唱方法训练。b、成名于古典歌唱领域c、积极进行古典歌曲和流行歌曲跨界演唱的舞台实践。d、他们的跨界演唱富有古典气质。
那么,我们对“通俗唱法美声化”是否可以这样理解:a、没有古典歌唱训练的学术背景。b、成名于通俗歌曲演唱领域。c、积极进行流行和古典跨界演唱的舞台实践。d、她们的跨界演唱更富有流行性格。显然:席琳迪翁、维塔斯、刘欢、李娜、韩红等歌唱家可以对号入座。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我们判断这两种跨界演唱形态的标准则是:在歌者实施的跨界演唱中,歌者的本源“唱法”是什么,他站在哪一“唱法”领域对另一“唱法”领域实施“跨界”,也既是谁“跨”了谁的“界”;当然,我们也可通过歌手的演唱风格来进行判断,看他演唱中,那种风格居于“主导”地位。“通俗唱法美声化”则是实施“跨界”演唱的歌手原本立足于“通俗唱法”领域,在她们的演唱中有意识的运用“美声唱法”的歌唱技法、风格、表现手段去演绎通俗歌曲。
2.国内外舞台实践中通俗唱法美声化的具体表现
我国听众熟悉席琳迪翁大多通过其演唱的《我心永恒》(铁达尼号主题曲)和《The Power of Lover》,通过这些歌曲的聆听,我们不难发现席琳迪翁的歌唱中:咬字、歌唱语气及伴奏具有典型的流行特征;但她声音中固定频率的颤音、宽广的音域、开阔的高音又流露出优雅的古典气质。
维塔斯以一曲《歌剧2》震撼世界歌坛。《歌剧2》主调中强劲的节奏,述说的音调与普通流行音乐无异,但副歌中华丽的高音,则将听众带入了美妙的梦幻意境。这种高音是人声器乐化跨界的一种表现,运用的则是“美声唱法”的呼吸和假声技巧。
刘欢、李娜、韩红等是我国流行乐坛实力派和常青树。他们的实力是什么?她们久唱不衰的秘密在哪里?我们听听刘欢“震撼京城雅居音乐会”中的演绎;听听李娜的《青藏高原》;听听韩红的《天路》就会发现,他们歌唱的呼吸支点较深且和声音结合完美、他们声线流畅、音域宽广、声区统一、共鸣丰富。他们的歌唱与一般意义的通俗唱法有了质的区别,他们的实力显然在于:将“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技术巧妙的“跨界”到了通俗歌曲的演唱当中,实现了完美的“跨界演唱”。
三、通俗唱法美声化在教学中的实践
“通俗唱法美声化”的教学实践源于舞台上“通美唱法”的成功实践,源于市场对学生歌唱风格的多样需求,是声乐教学手段的积极尝试与创新。当然,不是每位声乐教师都能开展跨界教学,也不是每位声乐学生都适宜参与通俗唱法美声化的学习。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一些问题。
1.对施教的学生应认真遴选
在声乐教学环节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歌唱天赋
(下转第17页)
(上接第235页)和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进程。因此在开展“通俗唱法美声化”的教学实践前,必要对施教对象进行认真遴选。“通俗唱法美声化”的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是培养实力派通俗歌手的代名词。在选材上首要考虑的是学生是否立志于学习通俗唱法。其次,学生的歌唱禀赋非常重要,这里的禀赋指的是宽广的音域、良好的乐感、具有特色的声音气质。再次,学生的形象气质也要列入遴选范畴,但不一定非要以漂亮帅气为标准,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个性、特点、特色。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事“通俗唱法美声化”教学的师资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唱法”领域,他们在“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跨界演唱能力上可能不及跨界演唱歌手,当然,我们也不必苛求其在课堂中非有精彩的范唱表现。但在对不同演唱风格、技术、流派、唱种、行当以及艺术规范的把握上,则教师必须熟练把握,灵活运用,也只有具备这种能力的教师,才能在跨越不同声乐艺术领域、艺术派别、唱法形式、风格行当的教学中游刃有余的发挥主导作用。否则,假借“跨界”之名的新潮而行漫无目的歌唱教学之实,则无异于误人子弟。
3.教学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方法之上
完美的“通俗唱法美声化”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声基础之上的。它发声的科学方法来源于对“美声唱法”科学发声体系的成功吸纳。“美声唱法”要求深呼吸、低喉器、声线统一、全通道共鸣等等,而这些无一不成为“通俗唱法美声化”歌唱的审美规范。如何获得这些科学方法?笔者对传统歌唱状态进行了解读:一、脖子梗。它是对歌者肢体状态的一种描述:歌者要把脖子立起来,身要直、胸要挺、腹微收,给人以挺拔向上之感。二、喉管撑。它是对打开喉咙及共鸣腔体的描述:把喉器吸下来,向后脖子贴,喉咙处于开帖姿势,保持吸着唱的状态。三、气息抗。把气息吸到腰围,并保持打开,小腹微收与横膈膜下压形成对抗。四、声音绷。指歌唱时声音要柔韧有弹性,假想口腔和后下支点保持延展姿态。要获得这些技术规范,除了教师的耐心引导,学生的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缺一不可。
从新文化视阈看,通俗唱法美声化是全球化和信息化大文化背景下人们追求艺术欣赏的多元拓展而催生出来的众多“跨界”演唱范式之一。也许,它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流唱法,但正因为人们对艺术形式的多样追求,对艺术创新的无限向往,才推动艺术领域向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迸发,才促成了今天声乐艺术的繁荣昌盛与人类生活的生机勃勃。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