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九年级化学教学

时间:2022-10-31 21:51:16

导语:在九年级化学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九年级化学教学

第1篇

一、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对化学都很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发现学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繁杂,尤其学到化学用语、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认为化学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对化学逐渐失去兴趣。为此我就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一些化学家不畏困难危险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讲中国古代的伟大成就和近代的落后;讲中国的崛起也需要化学,多数学生都能感到学好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需记忆的知识比较多、比较繁杂,时间又十分紧张,因此我从第一节课时就将化学的特点告诉学生,提醒他们注意巧记的一些方法。教学中将每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浓缩成几句顺口溜,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记忆。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高锰酸钾制氧气,固固加热的装置,集气首选排水法,向上排空也可以,操作步骤七个字,”查装定点收离熄”。“过氧化氢制氧气,固液不加热的装置。常温可行节能源,操作安全又简单:“查装定收”只四字。”再比如: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较难理解,我将之归纳为“构成物质有三子,分子、原子、和离子,其中原子是根本,三条路径构物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这三类,都由原子直接构。”“非金属原子先组合,构成分子种类多,多数物质分子构:双原子分子单质,非、非组成的化合物…”等等。

二、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开发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赖于兴趣,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在教学中我常借助电子白板进行直观教学,在多媒体演示实验中,我认真组织观看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实验探究,学生动脑思考,气氛严肃活泼,取得较好的效果;平时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能得到的各种材料进行小实验。

三、精讲精练,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我紧扣课标要求、考试说明,利用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情境,设疑破难。教学中总是提醒学生“念”和“练”,这是巩固知识的途径。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让他们动手练习或口头表达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炼铁的原理是还原时,我让学生书写出换一种还原剂氢气或炭粉还原氧化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进而明确异同点,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等。

四、尽力做好单元复习工作

初中化学知识内容繁杂,涉及到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和数量众多的化学方程式,所以要抓住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归纳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是提高化学成绩的途径之一。我在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每一章都帮助学生进行归纳,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获;练习题、测试题都精心选择,数量合理。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平时就注意培优补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适当增加难度;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

第2篇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教学

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及观察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化学知识。良好的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对化学课程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笔者根据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进行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创新进行思考,简要地谈论具体的改进教学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1.转变思想

(1)转变教师思想

九年级作为迎接中考的重要阶段,某些化学教师存在只要将教材上针对考试的具体化学实验讲解清楚,能够应对考试中的实验题就行的教学思想,学生单纯依靠老师的你讲我授并不能透彻地理解实验的意义,没有为学生的学术发展做出长远思考,因此提升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杜绝填鸭式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积极创新与质疑,在互动中充分理解化学实验的意义[1]。

(2)转变学生思想

学生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往往抱着有趣、好玩的心态,例如在氢气的验纯时,学生只注意到爆炸的结构,认为热闹、新鲜,并没有多少学生会思考为什么,思考相关化学原理。甚至有些学生因为对化学实验存在“危险”的印象,不敢自己动手做。面对这一系列现象,教师在开展具体的实验之前应该先让学生对实验有具体了解,并通过对学生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在实验中寻找解答,同时对实验的安全性进行说明,帮助学生克服恐惧。

2.转变教学方式

(1)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

教科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只写出实验操作和部分的问题交流,留有较大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拓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向探索式的教学方式转变,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思考能力,从而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知识水平。

(2)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给化学的实验教学提供全新的选择和展示的平台,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现代媒体进行一些具有安全隐患的化学实验或较复杂的实验,在避免安全事故的同时,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例如为帮助学生理解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教师可利用CAI课件同具体的实验相结合,还原具体的“CO还原氧化铁”实验过程,并通过CAI课件向学生展示错误的实验造成的后果,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2]。

(3)由演示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变

对于教材中的实验,单纯地由教师进行课堂演练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通过肉眼观察,而没有经过实际性操作,并不能使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教师应安排部分实验内容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先由教师提出实验课题,由学生对该课题进行猜想,然后提出一系列假设,再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从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例如教材中有关物质燃烧的教学内容,先由学生自行讨论假设物质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然后着手实验,最后在实验中论证假设内容。这种探究性实验的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还使得学生更灵活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

3.提倡绿色实验、安全实验

(1)“绿色实验”

“绿色化学”是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该理论强调化学工作和化学实验有义务适当减少和消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得到世界的广泛响应和认可[3]。教师有义务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强调环境保护和减少化学实验带来的污染的重要性,提倡“绿色实验”。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关于“燃烧与灭火”的教学内容,白鳞的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由于教室没有专门的通风设备,实验造成的烟雾会严重影响教学秩序,污染空气,此时教室应带领学生利用量杯、玻璃管等进行化学实验,并在实验中向学生传达绿色实验的重要性。

(2)“安全实验”

保证实验的安全性是教师的责任,同时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实验应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如在“粉尘爆炸”实验中,教师应利用塑料瓶、气囊、导管、面粉、酒精等设计出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首先用绳子拴住瓶子,再依据导管的大小在瓶子底部打一个孔,插入导管,并使导管与气囊相连接;然后在瓶身上打一个较大的孔以插入橡胶塞,将脱脂棉绞在铁丝的前端。将胶卷盒的盖撕去然后倒扣在瓶口上,这样一个既简单又方便操作的实验器材就制作完成了。在实验过程中,先将干燥的面粉倒入饮料瓶,将胶卷盒盖在塑料瓶口出,并将带气囊的橡皮管对准底部的孔,粉尘中;拨出橡胶塞,点燃被酒精浸湿的棉球并迅速塞进饮料瓶中,与此同时迅速按压气囊从橡皮管一端鼓入空气,使饮料瓶中的面粉在饮料瓶中剧烈燃烧而引起爆炸,胶卷盒被掀起。通过这一试验,不仅能保证实验的安全性,而且能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化学的魅力。化学实验是九年级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当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类型的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逐步学会从探究中领悟化学真理[4]。创新九年级的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动手中培养创造力和科学研究能力,通过实验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化学原理,是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的最佳方法,带领学生进行思考、感悟和反省,正确认识和理解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九年级学生的整体化学素养,具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华.对新课程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2013,11:32.

[2]刘妮.浅谈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教学[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106-108.

[3]保长存.对新课程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5,01:126.

第3篇

1.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参与实验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多为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规律,这样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化学教学中,开放演示实验,是渗透探究性教学的良策。从课堂演示实验中观察:大多数学生观看老师的操作时,不太注意操作动作和细节,只注意现象,常常看完就忘。而如果由学生参与实验,学生看同学操作就会注意每一步的操作,发现错误马上指出,争取表现自己,很注意实验现象,观察后印象深刻。大多数学生也乐意参与演示,展示自己,一旦操作错误,改正后记得特别牢。在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课堂上,可以让部分学生做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如,在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先让学生阅读书本的实验,然后,出示一些实验仪器:集气瓶、双孔橡皮塞(上有导管、燃烧匙)烧杯、弹簧夹、酒精灯(火柴)等,一些药品:磷、硫、木炭、水等。让学生讨论后,设计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案,由四组学生自己上场尝试。这样,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动手实验的乐趣。上台演示的学生则可以享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即使是失败的教训也可以使他终生难忘。不同组的实验,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也会有所不同,有的正好1/5,有的超过1/5,有的少于1/5。实验后,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下去,找出测不准的原因。再由学生评价,教师总结,这种由学生演示、评议,学生当主角、教师当配角的做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

2.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究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究性实验不多,挖掘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可转化为运用探究性实验来进行教学的实验内容,设计为探究性实验,突出实验的创造性,发挥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作用,使学生会探索与研究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这类实验首先由教师经过精心筛选,选择有代表性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来进行探究。要求学生先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经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修改后进行实施。这类的探究性实验是对学生所学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一次校验。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教师起主导作用。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3. 实验与投影演示相结合

世界上许多科学的发明和创造,都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敏锐、细微、准确、深刻的观察。而明显的实验现象才能更好地吸引观察、启迪思维。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由于某些原因无法做实验或无法观察到明显现象,借助投影演示实验,即能起到实验的效果,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又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例如,探究炼铁的原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实验演示,我就设计了课件。在投影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体会到操作错误时带来的后果。学生印象非常深刻。实践证明,借助投影演示实验,能强化实验演示效果和实验的直观性,有利于吸引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总之,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

4. 布置化学实验作业和家庭小实验

第4篇

为督促学校完善实验教学设备,充分利用设备进行教学,开齐开足学生实验,我区对各学校的实验教学抽样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总结:

一、存在的问题

1、为做实验而做实验

考查目的变相为考查学生按已知步骤操作的僵化能力和毫不动脑筋的机械操作,而非自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灵活能力。失去了学生实验的目的。如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居然用精盐提纯,这样的实验还有何意义,反而让学生失去了探究的欲望。

2、基本操作不规范

就考查题目本身来讲,试题集中在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上。就化学学科而言,药品的取用、液体的加热、仪器的连接等基本操作一直是考核的重点。本次考核中反应出多数学生对这些基本操作不熟练、不规范。一方面反应多数学校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再次证实背实验、讲实验是不能有效达成学生三维目标的。

3、不能体现学科特点

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缺乏实验的真实、准确性;废物回收设备不科学或不准备,缺乏环保意识;实验准备不科学,缺乏自然科学的严峻性。这都要求提高实验员的专业化发展。

4、缺乏实验的开放性

在规定的时间内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差异情况,基本实验几乎没有创新,特别是实验报告的填写都是一个模式,缺乏实验的真实性,更有甚者实验未做完就把报告填完。这种考查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等实验素养不能体现,对学生有关实验预习、实验理解、实验报告等必需的实验环节也不能较好体现。

二、几点建议

1、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需加强督促,漂亮的实验室是为学生服务的,不能为检查服务,让实验室“动”起来。

2、把实验操作考核的责任和权利交给任课教师,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优势,切实信任任课教师的评价,让实验操作考核日常化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第5篇

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8%,学习发

展生占30%。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

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

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针对学生以上特点,本人在分类复习时重点把学生的基础知识抓好

抓牢。

二、成绩经验

(一)、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jsgzzj/

1、认真钻研教材,中考考试说明,对教材,考试说明中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

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

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但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完成一个任务的学习花的时间较多致使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无法完成。

(二)、搞好培优转差工作

对于部分偏科的学生引导他们不断强化,突破重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升兴趣。我还和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把

握偏科学生学习情况,为他们出谋划策,排解困难,并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开开“小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考

入重点高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尊重他们的人格,以表扬为主,和他们交谈时,

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以达到喜欢老师并喜欢学习你所代课程,成绩自然也

就提高了。

(三)、抓好复习备考工作

1、赶好进度。3月底前上完全部课程,进入总复习。

2、重视“双基”知识的复习,深挖其内涵和外延。。努力提高复习效率。高效的复习应该是激活学生已存储的基础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拔高,鼓励学生勇于去尝试,去探索未曾触及的知识内容。

3、重视解题过程的分析,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程序和思维模式特点,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形成能力结构

4、养成认真审题、主动思考、自我“解惑”、准确表达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5、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解题方法在本学科中的联系与应用。

6、加强实验这一薄弱环节的复习,提高解决综合实验题的能力。

7、做好各复习阶段的时间分配

(四)、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

在教学交流方面,我们积极参与同科教师相互观摩课堂教研活动,我还走出校园,参加了中考研讨课与其他兄弟学校研讨

中考的复习课,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经过一学期的辛勤劳动中考取得以下成绩:b+:1人,b:10人,c+:31人,c:35人,d:5人。

三、存在问题与教训

由于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对,经过多次复习学习成绩都未得到明显提高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化学式记忆,

在今后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平时多积累,记忆,不要等到学完一起来记就更难。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也得到了提高,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

第6篇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教学;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够创造一种轻松、互动、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教师更加深入研究教学工作,因此教学效果非常好。所以,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利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在开展参与式教学工作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学习、互动氛围

参与式教学重点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的构建是建立在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的基础上,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就必须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研讨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适当转变自己的角色,变单向的教授者为引导者和参与者,根据学生能力和情绪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比如,在学习锈蚀知识时,可以鼓励学生多角度调查影响钢铁锈蚀的因素;学习燃烧知识时,可以从生活中的灭火方法等方面导入,以力争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环境,促使学生参与化学课堂教学。

二、多管齐下,实现学生为主体的广泛参与

1.以问题为中心,刺激学生好奇心,让他们自发产生兴趣

例如,在学氧化碳知识时,可以先从冬天用煤炭取暖的隐形危害开始,引起学生强烈兴趣。

2.注重实验,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氧化碳知识时,对其水溶性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仪器、制订实验方案,逐渐增大教学的开放性和参与互动性。

3.重视反思、鼓励学生自主归纳分析

参与式教学注重反思性,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更深地掌握化学知识,从而构建起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经验知识体系,从而使得其学习更有后劲,学习更加主体化。

4.做好各种评价工作

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的表现并不能够与教学预期效果完全匹配,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理解学生的心情和知识基础,以科学、积极的评价鼓励他们更好发挥自己能力,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

三、做好导学和教学引入工作

笔者认为,可以问题为中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自发产生兴趣。例如,在学氧化碳知识时,可以先从冬天用煤炭取暖的隐形危害开始,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教学难点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铝片、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新课导入3分钟 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你能说出用哪些化学方法可以鉴别金和铜锌合金。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鉴别呢?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金属和氧气、酸反应,回答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新课教学25分钟 铁和硫酸铜溶液能够发生反应,那么铁能和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吗? 其他金属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吗?

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进行指导。 金属和化合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了什么?

展示金属和酸反应,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从中找出共同点,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 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结束后,根据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学生讨论得出金属和化合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金属比化合物中的金属活泼。 总结出金属和盐酸、稀硫酸反应,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培养学生猜想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体会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互助、合作的快乐。在交流和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根据刚才的实验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左到右依次减弱,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把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几种?

学生回忆本节课内容后,回答

(1)与氧气反应。根据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判断。

(2)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根据能否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判断。

(3)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根据金属能否和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概括第一课时和本课时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完本课题,你还可以用哪些化学方法鉴别黄金的真伪呢?

学生回答:将样品置于硝酸银溶液(硫酸铜等只要是排在金前面锌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均可)中,表面有灰黑色物质(红色物质)出现,则是假黄金,无现象是真金。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课堂小结2分钟 金属的化学性质

1.和氧气反应

2.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3.和某些化合物溶液反应

第8篇

一、精选生活问题,诱发探究情境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可紧扣教学内容,精心选择一些典型的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讲“燃烧的条件”时,我设置了这样的生活问题来导入:“先划燃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上,然后又划燃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下。”引导学生观察,前者熄灭,而后者能燃烧,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火柴头朝上熄灭;而火柴头朝下能燃烧?”学生们听了,交头接耳,好奇心理立刻变成了强烈的探究的原动力。在学生渴求的目光中,我不失时机地指出:“同学们要想了解其中奥秘,得认真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二、优化组织形式,营造合作情境

在一个理想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应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在适宜的氛围中,竞争和个体活动能够增强合作学习。为此,教师应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编排,即每一小组中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思维深刻、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小组探究的效率,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作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同时也为全班各小组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例如:在“蜡烛燃烧时的现象”的探究教学中,将全班分成若干个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自主探究。

三、细挖创新题材,激发研究情境

实验探究课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按照学生需要去确定学生所要探究的内容,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得带头创新,首先要打破唯书本论,要敢于质疑。其次,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一起去探讨、创新,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教师千万不能以药品不纯、仪器不干净等理由搪塞,而应遵循事实,虚心地和学生一起去分析,并用实验来证明。

四、巧用现代媒体,再生直观情境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运用,化学教学也是如此,这是因为:一方面,电教媒体声图并茂,不仅趣味性、直观性强,能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化学中的微观世界,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在探究“原子内部的奥秘”时,我运用了电脑动画,从内到外依次演示原子内部的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各个部分,并通过模拟“α粒子轰击金箔”使学生对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了非常深刻的感性认识。这样的情境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而且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究物质结构奥秘时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据此,使用有形的教具要比无形的抽象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效果更好。实践证明,直观情境的创设,能使枯燥知识生动化,抽象知识形象化,它是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探究途径必不可少的机缘。

五、引导自主探究,体现活动情境

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均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室制法”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产品展示会”,再由组内表达能力好的“推销员”介绍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还应抓住契机,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应如何检验你们手头不同装置的气密性?”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应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六、拓宽探究渠道,创设实践情境

第9篇

【关键词】 化学;插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除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做到了浅显、易懂外,还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编入了彩图和插图,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也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奇妙无比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教材丰富、精美的插图更增添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当学生领到新教材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怀着好奇心,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个够,并被其中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所深深吸引。教师在第一节化学课上就要紧紧把握这一教学的好对机,结合绪言中的内容,指导学生欣赏有关插图。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更加浓厚。接着指导学生看彩图“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乌笼”,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二、运用插图,加强实验教学

新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插图有近百幅,其中有化学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操作过程示意图等,它们有的是平面图――前视剖面图,线条简单,示意明确;有的是立体图――斜俯视实物图,形象逼真,能清楚地说明一些复杂仪器的构造和实验操作的注意点。总之,它们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好资料。

化学仪器图表示出各种仪器的形状、构造、特点。上册第150-151页表格中9种化学仪器的图形加深了学生对实物认识产生的表象。

新教材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实验装置图。一幅清晰完整的实验装置图,能够用来表明该化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化学原理和实验顺序,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示意性等特征。因此,对于确保化学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关系重大,而且对帮助学生学习、记录、复习有关实验内容和实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设计化学实验的能力等均有重要的作用。新教材中,形象、生动的化学实验装置图比比皆是。例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24页图7-4白磷的燃烧,图中两处白磷、一处红磷明显不同的位置,加上适当的示意,使学生形象地了解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上册第19页图1-25中学生学到了如何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的方法,下册第69页图11-3过滤装置图为学生学习过滤操作作了很好的示范。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示意清楚,学生不但可以从中掌握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反应条件、装置注意点,而且对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实验中品红的扩散、木炭在氧气里燃烧、配制氯化钠溶液等实验操作过程的图示大大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减少了文字量,这是新教材化学实验插图的一大特色。例如,下册第44页图9-22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图例,将取氯化钠、天平称量氯化钠、氯化钠倒入烧杯、量筒量水、水倒入烧杯、搅拌溶解等操作分别作图示说明,直观性强。这样,操作的连续过程用图示形式表明,使学生在教师示范后,依据教材的图示就可以进行操作练习。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仪器图进行识图、辨图、改图、说图、选图、释图、连图、绘图等类型的练习,从而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验能力的培养。

三、运用插图,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新教材的插图有的集中反映某物质的用途,有的生动地表示物质的组成、构成,有的形象地揭示一些概念的内涵,有的简明地反映某一变化的过程,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点拨作用。上册第52页图3-12,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更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新教材对物质的用途基本上采用图示法,这是一个新突破,既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又减少了文字量,好教易学,颇受欢迎。例如,玻璃刀裁玻璃的图示使学生不仅了解了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起到了示范作用。一幅幅插图无不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化学知识。

四、运用插图,重视科学态度的培养

新教材配合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刊印了拉瓦锡、道尔顿。侯德榜三位科学家的肖像。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选学内容,并用生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介绍科学家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对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