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物流经理总结

时间:2023-02-27 11:06:36

导语:在物流经理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物流经理总结

第1篇

职位与薪资的空间上调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公司领导的提拔。在此感谢他们,他们是营运副总詹副总;现场部经理李经理;物流经理鲁经理。也感谢在一起工作一起奋斗在同一线的工友们,在你们的极力支持与鼓励中,让我获得莱特联合泉州仓储事业部先进员工奖。

一、业务维护工作:

主要负责营运副总詹总的客户群的货物流、信息流、车辆流的对接工作,前前后后接触的客户有:361度,鸿兴尔克,德尔惠,贵人鸟,劲霸,柒牌,雅客,金冠,东鹏陶瓷商三跃建材,中宇卫浴集团,源兴电子,特步,聚祥,国胜汽配,皇达盛汽配,新时代家具,合盛家具,豪鑫家具等大中型企业物流部、私企老板。熟练了解大中型企业物流供应链运作。伴随着业务维护的展开,也新带进一些客户衍生路线业务,三个月的储备工作基本圆满完成。在此祝贺自己。同时也很感谢营运副总詹总的精心栽培和提拔!

二、现场部经理助理:

月份转现场部经理助理,主要负责货场现场仓库异常处理。协助和协调现场经理负责的现场部的部分问题的解决及提出方案。期间产生的问题也是有很多,比如清仓不全面,不彻底,影响了后续查案资料缺失的麻烦。这个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后期有所缓解。从李经理学到的最重要的两句话便是:事情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出来!

三、物流经理助理:

第2篇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春意盎然的蓉城集聚一堂,隆重地召开**公司2008年服务工作会议。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到会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副总经理**先生总监***先生公司物流部**经理公司客户服务部客户服务组***经理培训业务工程师***配件业务工程***站务管理工程师***以及分布在全国各地、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特约服务站的负责人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的到来!此次会议分三个议程,第一议程是今天上午,进行公司服务政策的宣贯和服务站代表讲述工作心得;第二议程是今天下午,进行分组讨论,并由小组代表总结讨论结果;第三议程是在明天上午,由徐副总作重要讲话,并对2007年表现杰出的单位和个人颁奖,最后由××总监××先生总结宣布公司服务政策决定。

会议马上正式开始了,为了保持会场的安静,请各位把手机调成震动或设为无声,谢谢。好,会议正式开始。今天上午我们进行第一议程。首先有请公司客户服务部***总监致开幕词,有请。(视会场具体布置而定。)(引用××的话总结)××对我们的服务工作做了整体的展望,给大家描绘了一个融洽良好的合作关系。接下来我们将就各项工作进行细致的讲述,大家可对他们讲述的各项业务稍作记录,以备下午讨论磋商。首先,有请公司客户服务部客户服务组***经理对服务、保修、信息等业务进行讲话。

第3篇

关键词:民营快递企业 物流业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02

1 我国快递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从上世纪末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快递业务量和对区域市场的开拓也是突飞猛进,规模领先的民营快递企业已经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甚至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国内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份额已超越中国邮政。我国快递服务企业2011年完成业务量36.7亿件,同比增长57%;快递业务收入完成5758亿元,同比增长31.9%,比上年末提高3.5个百分点。2007年至2011年期间,快递业务量的统计数据见表1。

2011年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发展更加迅速。全年国有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10.8亿件,实现业务收入271.1亿元;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24.8亿件,实现业务收入374.5亿元;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1.1亿件,实现业务收入112.5亿元。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分别为29.4%、67.6%和3.0%,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分别为35.8%、49.4%和14.8%。

2 民营快递公司物流经营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随着民营快递服务企业的快速发展,民营快递企业在物流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1)企业物流管理观念落后。绝大多数物流企业没有真正意识到高效的企业物流管理是促进物流企业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缺乏对现代物流的理解。另外,我国快递业仍存在相关行业、部门、系统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各自建设物流中心或基地,造成资源配置的极大浪费。

(2)管理模式有待优化。民营快递企业的基层业务员是按件计薪的,收入是与其业务量直接挂钩的。这样就直接激励着收派员拼命的跑自己的区域市场,努力的增加业务量。所以许多跑市场的基层业务员连企业给的经理职位都不要,原因是经理职位的收入并没有基层业务员丰厚。于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只能通过外部招聘。但外部招聘又暴露出内外不兼容的矛盾。在很多情况下,现行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3)运营成本上升导致资金压力。在我国目前快递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企业大打价格战,消费者显然是不买账的。我国的快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均在上升,面对“涨价快死、不涨等死”的民营快递,急需谋划转型。但民营快递企业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向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快递属于轻资产的行业,获取银行贷款支持非常困难,因此在转型融资上并不顺利。

(4)客户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我国邮政市场已经形成国有、民营、外资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10年我国成为继美日后的第三大快递国家,每天的平均业务量突破1000万件。使得许多企业无法保证高质量服务,没有设立完备的应急设施和预案,以致出现服务质量不稳定、快件丢件、快递不快、赔偿难等问题;企业轻视对员工的操作规范、职业道德等培训,导致员工专业技能差、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差,丢件、抢件、盗件、损坏快件和迟到的事时有发生。在国家邮政局公布的关于快递企业的投诉率榜单中,几乎次次都由民营快递企业“包揽”前五名。

(5)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目前我国民营快递企业都面临着快递人才的缺乏,以民营快递的龙头企业顺丰为例外,见表2。

该表来自顺丰速运的一份内部通告,而其他的民营快递企业状况还不如顺丰,从此表可以得出,三大基地初中以下25153人,占总人数25.73%,高中/中专42384人,占总人数43.35%,大专20973人,占总人数21.45%,本科9256人,占总人数9.47%。三大基地大专以上学历仅占30.92%,比例较低,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就更低了;初中比例过高,所以企业人才是较缺乏的,企业需要大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3 民营快递公司企业发展的具体经营管理措施

(1)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经营水平。物流企业应树立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理念,要充分意识到现代企业物流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在空间的移动,而是要以客户服务为中心。

通过集成化的生产与流通,根据终端市场的需求,合理组织安排生产物流活动。在兼顾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等多方面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从供应商到消费者供应链的运作,使商流、物流、信息流达到最优化,实现以最快速度满足市场的需求。其次企业要积极促进管理改善,提高经营效率,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高效管理团队,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

(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企业都有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其中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快递企业的基层员工是企业和顾客沟通的纽带,基层快递工作人员是直接和顾客接触的,基层员工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决定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开拓新市场还是巩固原有市场都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全员培训、建立绩效考核及激励机制、引进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等几个方面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3)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客户忠诚度。首先,民营快递企业的运营网络、运输能力和场地优势跟联合包裹、联邦快递、天地物流等国际物流巨头以及EMS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继续加大硬件投入,使揽件投递任务能够更快、更安全的完成,加强对投递组织的管理,将投递网络由速递部门统一管理,减少中间流转环节,能够直投的邮件直接投递。其次,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服务平台。物流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很好的将快递服务和网络有效结合,实现企业信息化,为企业能更快、更好地服务客户提供平台。最后,创新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客户忠诚度。建立和完善呼叫中心和客户服务网站。

(4)诚信服务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经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快递服务业已初具规模,快递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在快递服务过程中,由于供给严重不足而造成的快件损毁、丢失、延误、积压甚至被盗、查询难、赔偿难等问题日渐突出。虽说有政策环境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但从根本上讲全行业最紧迫的任务应该是诚信建设。我国快递业随着2013年新《快递业管理办法》的颁布将走上更加规范化的道路。快递企业应当学好用标准化、用法制化规范快递市场的每一个作业环节,达到诚信服务的目标。快递协会按照国家邮政局统一部署,将在全行业开展评选优秀品牌企业和对快递企业分等分级管理,开展学习贯彻快递服务国家标准,其主要目的就是推动企业诚信建设,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

(5)绿色物流理念的建立。物流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造成空气污染和废弃物污染,城市交通堵塞,产生噪音等。为此提出了绿色物流的概念。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十二五期间,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好型社会,提高整体文明水平,其核心内容可用低碳二字概括。绿色物流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节约、环保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企业应贯彻绿色物流理念,坚决执行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装卸搬运,绿色流通加工,绿色信息管理。由此可以得出,快递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和发展,需要解决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可以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人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贯彻诚信服务、建立绿色物流理念等举措来弱化和解决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确保企业能够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健康、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快递市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 徐希燕.中国快递产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儿科学出版社,2009.

[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7.2008)[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

第4篇

关 键 词:市场 物流 环境 包装成本 优化策略

竞争市场中的企业都很主动,但包装的主要贡献往往不在于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它的重要性在于通过产品的个性化来促进销售以及降低成本,特别是物流成本,这些被包装购买和包装的损耗管理所直接影响,以及被包装、分配和客户要求所间接影响着。存在于后者当中的间接成本使得企业难以正确地理解关于改善物流系统效率的包装设计的好处。

除了商业和物流的考虑,环境也应该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包装主要与三大方面相关联:市场、物流和环境。然而基于包装与物流的重要关系,包装物流学开始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同时发展出包装在履行其功能方面的高、中、低三个水平间的层次和关系。我们可以从企业包装设计策略的三大基石——采用成熟的组织结构、理解设计要求和应用最好的经验,来阐明包装物流学的概念。

综合了以上三大基础的包装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改善了产品的个性化,还通过减少物流花费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实例分析

Pescanove集团成立于1960年,是一家西班牙食品企业,在21个国家都有分公司。它主要从事捕鱼、加工和出售冷冻海产品。其2004年营业额为9亿300万欧元,商品约14.5万吨。该集团运作了两项包装合理化项目,其中一个已经发展超过三年。这种项目是从上文所提到的企业包装设计三项基础出发的。

首先,从企业的组织结构出发,两类工作组被清晰地分配不同的任务:项目和发展。项目组由两名物流经理和一名顾问组成。该组负责计划和安排相关活动以及准备一周或两周一次的会议。多个发展组负责执行工厂和产品的现场调查,提出不同的改进方案,测试和验证新的改进。各发展组由一名产品代表,一名产品经理和三名顾问组成。顾问提出改进方案和量化其益处,代表和经理来确定其提议。

其次,为了获得在包装设计上的要求,需要拟订一份工作计划。这有四个阶段:分析和诊断当前形势、替代分析、测试和发展。这份工作计划可以在其任意一个工厂或者厂商执行。

在分析和诊断阶段,公司将所用的不同包装版本和尺度汇聚在一起,并详细说明它们所对应的产品。同时,通过回顾供给链的过程,包括包装、储存、处理、运输和贸易方面等,把与那些产品相当的供给和物流成本计算出来。再进一步研究包装的特定环境和趋势,包括竞争、客户、供应商、技术、相关部门和社会特点等。

在第二阶段,发展组研究不同的包装方案来确定物流初始情况,一些最好的经验可以用来借鉴。对于各种包装产品,不同的方案涉及到或多或少的困难。分析之后,通过如下一张总结表格(表1)来展示各提议的好处。

在包装的各种改进集中在某个产品上后,也就是在第三阶段,需要对各提议进行可行性测试。在对包装进行可行性测试时,要从物流的观点出发,考虑到材料、包装流程、操作、储存和交通,以及标准化各种格式或者简化损耗管理。按照新的版式和材料,测试要包括实验室模拟运输条件,依据Taguchi方法或者按新包装运输到目的地来设计试验。

对于提议的纠错往往来自这些测试,因此这些测试可以改进提议的适用性。并且交易经理需要考虑执行新方案涉及的商业性难度。最后,一旦新的包装顺利通过前面的阶段并通过项目组的批准,就可以将其整合到公司的目录中。

该公司将所有这些作为包装合理化项目,并集中在适当的位置进行,然后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在这点上,下面将描述其纳米比亚一家工厂的产品包装改变经验,并在(表2)中总结公司其他产品的包装活动。

该公司用在包装合理化项目中获取的经验重新定向其加工程序,从而推进其物流系统和包装系统的整合。因此,现在的包装设计要根据产品类型来协同集团不同部门和分公司进行。所以各分公司采取包装新设计的一套手续到其正式结构标准中,例如ISO 9000 和ISO14000标准,并对工厂与客户详细说明四阶段和相关人员责任。

Pescanove集团因此项目年节省60万欧元。从环境的角度来讲,这意味着包装纸板消耗减少了3.8%,塑料消耗节省重量1.8%和波纹纸板重量节省2.9%。同时还提高了平均货盘效率8%。采纳的提议影响到8%的产品规格,占公司售出重量的32%。

二、纳米比亚产品包装的改善

从纳米比亚产品的改变来看,物流系统和包装系统的整合说明了包装物流学的价值。Pescanova集团在非洲的工厂擅长生产不同鳕鱼纸盒包装的。产品生产后,它们被运送到西班牙一港口并装载到冷藏车上。当到达这一港口时,按照卸货和分级程序,将这些盒子装上欧洲标准货盘。

起初的分析显示产品在纸板包装中纵向上有足够的空间。当测试更小的包装时,发现新的版式没有影响产品质量。依照这种尺度分析,研究了在产品分布的物流学中新的可能性。并且在将研究与别的用收缩性薄膜包装的产品作了相应的对比后,发现成本和上货盘效率都有改善。这样,在初步的分析中认为,当从非洲运往欧洲途中纸盒要能保障产品质量。无论如何,即使要保护产品,使用更大的波纹纸盒来容纳超过10个的盒子从而减少单位重量产品的材料成本是可行的,同时纸板消耗减少并提高了上货盘效率。尽管现在批量消耗上升,但是单包装的大容量不能被零售商所接受。因此为了满足大小商家,可以将容纳10盒的收缩薄膜包装改成成箱包装。

成箱包装可以保护海运产品,但这些产品箱需要在港口被拆散并提高了操作费用。在分配的最后阶段,废除那些波纹箱可能提高上货盘效率。最后,考虑到一种新的方案:用海运集装箱。这样成箱包装的堆装概念或者上货盘的收缩性薄膜包装都可行。

在评估各种方案后和确认其可行性后,选择用更小的产品箱,然后用收缩性薄膜包装的10盒,再三乘三地装入波纹纸板箱。并且不管运输的选项,在整个物流链中维持成这样以促进产品从非洲到欧洲的效率。

在执行这个方案后,由于更有效的上货盘和操作与消耗量的减少,公司实现了总物流费用8%的减少。而且因为对于大客户提取单位是含3份、每份10盒的箱子而非收缩性薄膜包,此方案带来了更低的提取费用。这样可以同时满足大小规模的分配,并不增加包装版面的数量。

结语

尽管公司在食品质量、服务和成本方面有更严格的要求,但仍然可能确定一些规则来满足并超过要求。这样,Pescanove集团阐释了如何将设计需求的知识,成熟的设计结构的采用和实践运用结合起来,从而合理化包装,提高成本、质量与服务的标准。这点说明了物流系统与包装系统整合的实际价值。

所以从Pescanova集团的例子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从最初的新产品开发阶段开始要考虑多方面受制包装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如市场,物流和环境。并且结合供给链上所有成员的观点非常必要,如包装提供者、分配者、第三方后期等。第二,在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前需要将整个物流系统的分析作为一个完整的阶段,并与物流网络或者供给链保持一致性。 第三,通过合适的设计和经验应用来获得物流成本的节省。因此,Pescanova集团通过包装合理化项目得到的理想的结果(年节省60万欧元),确认了在公司这个领域内建立此种项目的重要性,并且直接改进了公司商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薜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彭国勋.运输包装[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8.

[3]Linda Parry.WLLAM MORRIS[M].London:Philip Wilson Publishers,2003.

第5篇

新型物流服务模式分析

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功能单一,大多只能提供运输和仓储等传统物流服务,增值服务薄弱,缺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物流需求的能力。因此,物流企业应该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结合自身优势,在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过程中探索新型物流服务模式。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新型物流服务模式。

(一)物流服务扩展模式

所谓物流服务扩展模式,是指在现有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扩展其它物流功能,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满足客户多种物流需求的经营模式。如仓储企业利用掌握的货源,通过购买部分车辆或者整合社会车辆从事配送服务;运输企业在完成货物的线路运输之后,根据客户的要求从事货物的仓储和配送。这种模式对于从事单一功能物流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拓展物流服务的范围,而且可以提高物流服务的层次。

(二)项目物流服务模式

项目物流是指为具体的项目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模式。它以国家重点工程等大型项目为主要服务对象,利用现代物流企业的物流配送网络和社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多式联运业务、货运业务、报关等业务。例如,日本曾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采用两艘专门设计的驳船将建成的木纸浆加工厂分成两半运往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据估测工厂在日本建造后搬到巴西,比在巴西建造成本要下降20%,节省两年时间。实施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和强大的企业实力。

(三)定制式物流服务模式

定制物流服务是指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某个客户或某类客户群,并根据其需求特征确定物流服务水平。定制物流旨在充分识别客户的物流需求,并根据需求特征进行市场细分,寻求差异化的物流战略,从而通过对物流功能的重组和物流操作的重构,提供客户化定制物流服务,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物流服务模式。

(四)物流咨询服务模式

物流咨询服务是一种基于物流供应链理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专业经验的服务模式。它通过设定目标,收集分析数据,确定模型参数,系统规划设计,项目执行等程序,帮助企业解决物流问题,是知识高度密集的专业服务。

在具体的业务运作中,可以采用大客户经理负责制来实施物流咨询服务。大客户经理要针对每个客户的不同特点,成立独立的项目组,组织行业专家、大客户代表、作业管理部门、项目经理等人员,从始至终负责整个项目的销售、方案设计与服务实施,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提高客户满意度。实践证明,这种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与客户结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业务运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五)物流管理输出模式

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拓展市场时,通过输出管理团队帮助客户企业进行物流管理与运作,或由物流企业接管客户企业的物流设施,或者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物流具体运作任务的服务模式。采用管理输出方式时,可有效减少客户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与管理人员的抵制,使双方更好地开展合作。采用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时,可以利用客户企业原有设备、网络和人员,大幅减少投资,并迅速获取运作能力,加快相应市场需求的速度。

招商局物流集团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啤)的合作便是物流管理输出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招商局物流集团通过对青啤发展现状和其他多方信息的分析,结合青啤自身拥有大量物流设施、设备与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与青啤成立合资物流公司,购买或租赁青啤原有物流设施、设备,并接收青啤原有运作和管理人员。这种模式确保了招商局物流能够将其较为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员工分配制度、操作流程的再造方法,渐进地、完整地灌输到合资公司的物流管理中。

(六)物流特许连锁经营模式

物流特许连锁经营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方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的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物流经营形式。物流连锁经营借鉴了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迅速地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汇集资金、人才、客户资源的目标,同时在连锁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更大程度地整合物流资源,用以支持管理和业务操作,为客户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务。

锦程国际物流集团从2000年开始物流连锁经营的尝试,将商业中加盟连锁的经营理念引入到物流业,创造出了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持,以加盟连锁的形式进行物流网络扩张的经营模式,使公司迅速汇集了资金、人才和客户资源,扩大了企业规模。

(七)物流战略联盟模式

物流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服务更好的效果,相互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国内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力量薄弱,难以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竞争,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相互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盟。这种自发的资源整合方式,经过有效的重组联合,依靠各自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合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形成规模优势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企业在物流服务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形成一个高层次、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在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虚拟经营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实现企业的精简高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八)仓单质押服务模式

仓单质押业务作为一项新兴的物流增值服务,虽然开展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已成为很多物流企业一项重要的利润来源。例如,中储股份从1999年开始质押监管业务。该项业务利润率较高,近年维系在80%以上。业务收入年增长率接近100%,其中2006年,公司质押监管业务实现收入2098万元,同比增长139.77%。

仓单质押是客户(货主企业)把商品存储在仓库(仓储企业)中,然后可以凭借仓库开据的商品仓储凭证(仓单)向银行(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银行根据商品的价值向客户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同时,由仓库监管商品,并收取一定的报酬。这里明显的特征是货物可以买卖流动,只要在库中存储的货物总量不低于一定数量,货主企业可以随时在仓库中间存储和取出货物。

物流企业以第三方担保人的方式开展的仓单质押业务,只要在实施过程中注意风险的控制,就能和银行、货主企业实现“三方共赢”,具有较高的市场前景。

(九)仓储型增值服务

拥有大型仓储设施的仓储物流企业可以考虑下列增值服务:材料及零部件的到货检验;材料及零部件的安装制造;提供全天候收货和发货窗口;配合客户营销计划进行制成品的重新包装和组合,如不同产品捆绑促销时提供商品的再包装服务;满足客户销售需要而提供的成品标记服务,如为商品打价格标签或条形码或便利服务,如为成衣销售提供开箱加挂衣架重新包装的服务,对于超市型客户而言,这种服务很有市场;商品退回的存放并协助处理追踪服务;为食品、药品类客户提供低温冷藏服务,并负责先进先出等增值服务。

第6篇

现代物流企业是指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采用现代物流的组织方式和现代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合理化水平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内容、信息化程度、物流技术、企业制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以反应快速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的显著特征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

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用物流功能要素进行生产经营并获得收益的业务运作方式。经营模式是企业盈利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个成功的经营模式,企业才可能获得盈利。物流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研究,对于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寻找新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物流企业经营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开始向物流领域拓展,新兴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国外物流企业也看好中国的物流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拓展速度。物流业形成了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与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物流企业发展还很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现代物流理念淡薄,经营观念落后,缺乏现代物流服务模式的开拓创新。

据有关机构统计,近年来,我国新增物流企业的数量每年以16%—25%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已有70万家与物流有关的企业和机构,但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却寥寥无几。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和美智管理顾问公司所做的第三次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在调查的50多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缺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物流需求的能力。现代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企业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随着工商企业物流理念的成熟,他们在要求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外,还希望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订货管理、流通加工、定单处理、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然而,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提供此类物流增值服务。调查数据表明,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收益的85%来自基础,诸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等的收益只占15%。

从表面上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流企业缺乏对现代物流深层次的研究,缺乏成熟的、适合客户需要的经营模式。

二、先进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析

以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招商局物流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先进物流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应对国外企业的冲击,结合自身优势,在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经营模式。笔者走访调研了数十家先进的物流企业,掌握大量企业经营运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八种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

1.物流服务延伸模式

所谓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是指在现有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高层次物流需求的经营模式。如,仓储企业利用掌握的货源,通过购买部分车辆或者整合社会车辆从事配送服务;运输企业在完成货物的线路运输之后,根据客户的要求从事货物的临时保管和配送。这种模式对于从事单一功能物流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拓展物流服务的范围,而且达到提高物流服务层次的目的。

2.行业物流服务模式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拥有丰富目标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将物流服务的对象分为几个特定的行业领域,然后对这个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掌握该行业的物流运作特性,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行业物流服务模式集企业的经营理念、业务、管理、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于一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

商业运作方式决定着物流服务方式,只有深入掌握了目标行业或项目的具体特征,才能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实际上,行业物流服务模式体现了细分物流市场的特征。物流企业必须不断研究目标市场行业的物流特点和发展趋势,成为这些行业的物流服务专家。在全球,也只有极少数企业能进行所有种类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绝大多数物流企业都可采用目标集聚战略,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各有侧重地展开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

在国内,行业物流服务是近年来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服装、家电、医药、书籍、日用品、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或领域纷纷释放物流需求,极大的丰富了物流市场。

3.项目物流服务模式

项目物流是指为具体的项目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类需求主要集中在我国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综合性的展会、运动会中,如三峡水电站、秦山核电站、国家体育馆等基建项目以及奥运会、展览会等大宗商品的运输物流服务,实施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和强大的企业实力。“中外运物流”在项目物流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长期以来,中外运在国内外建设起完善的业务经营网络,在为国内各大外贸公司提供全面运输管理服务的同时,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生产物资实行国际多式联运,同时为我国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和运动会承担物品运输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4.定制式物流服务模式

定制物流服务是

指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某个客户,为该客户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涉及到储存、运输、加工、包装、配送、咨询等全部业务,甚至还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等在内的其他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强调与客户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采用定制式服务模式不仅能保证物流企业有稳定的业务,而且能节省企业的运作成本。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确定最合适的物流运作方案,以最低的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务。

北京星网物流中心是由“金鹰公司”(MSAS和Sinotrans在1996年成立的合资公司)专门为诺基亚公司兴建的物流设施,它坐落在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内,将园区内诺基亚的区域供应商和制造厂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通过“金鹰公司”提供的无缝隙供应链解决方案,降低整个园区内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实现低成本运营目标。

5.物流咨询服务模式

物流咨询服务模式是指利用专业人才优势,深入到企业内部,为其提供市场调查分析,物流系统规划、成本控制、企业流程再造等相关服务的经营模式。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物流咨询服务的同时,帮助企业整合业务流程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进而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企业通过物流咨询带动其他物流服务的销售,区别于一般仓储、运输企业的简单化服务,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具体的业务运作中,可以采用大客户经理负责制来实施物流咨询服务。大客户经理要针对每个客户的不同特点,成立独立的项目组,组织行业专家、大客户代表、作业管理部门、项目经理等人员,从始至终负责整个项目的销售、方案设计与服务实施,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提高客户满意度。实践证明,这种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与客户结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业务运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6.物流管理输出模式

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拓展国内企业市场时,强调自己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技术指导,由物流企业接管客户企业的物流设施或者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物流具体运作任务的服务模式。采用管理输出方式时,可有效减少客户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与管理人员的抵制,使双方更好的开展合作。采用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时,可以利用客户企业原有设备、网络和人员,大幅减少投资,并迅速获取运作能力,加快相应市场需求的速度。在运作时,可以有两种方式

(1)系统接管客户物流资产:如果客户在某地区已有车辆、设施、员工等物流资产,而物流企业在该地区又需要建立物流系统,则可以全盘买进客户的物流资产,接管并拥有客户的物流系统甚至接受客户的员工。接管后,物流系统可以在为该客户服务的同时为其它客户服务,通过资源共享以改进利用率并分担管理成本。

(2)与客户合资成立物流公司:物流企业与客户共建合资物流公司的方式,既使客户保留物流设施的部分产权,并在物流作业中保持参与,以加强对物流过程的有效控制;又注入了专业物流公司的资本和技能,使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招商局物流集团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便是物流管理输出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招商局物流集团通过对青啤发展现状和其他多方信息的分析,结合青啤自身拥有大量物流设施、设备与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与青啤成立合资物流公司,购买或租赁青啤原有物流设施、设备,并接收青啤原有运作和管理人员。这种模式确保了招商局物流能够将其较为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员工分配制度、操作流程的再造方法,渐进地、完整地灌输到合资公司的物流管理中。合资公司开始运作的三周时间内,青啤原有车辆利用率就提高了60%,每年仅公路运输就将为青啤节省物流成本近700万元。

7.物流连锁经营模式

物流连锁经营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方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的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物流经营形式。物流连锁经营借鉴了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迅速的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汇集资金、人才、客户资源的目标,同时在连锁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更大程度的整合物流资源,用以支持管理和业务操作,为客户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务。

锦程国际物流集团从2000年开始物流连锁经营的尝试,将商业中加盟连锁的经营理念引入到物流业,创造出了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持,以加盟连锁的形式进行物理网络扩张的经营模式,使公司迅速汇集了资金、人才和客户资源,扩大了企业规模。

8.物流战略联盟模式

物流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服务更好的效果,相互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国内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力量薄弱,难以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竞争,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相互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盟。这种自发的资源整合方式,经过有效的重组联合,依靠各自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合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形成规模优势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企业在物流服务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形成一个高层次、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在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虚拟经营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实现企业的精简高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广州海元物流公司就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典范,它是由31家优秀的专线运输公司资产重组后建立的现代化物流企业,在全国拥有376个分公司,并且建立了海元物流信息系统,推出了京广物流带、广沪物流带、广渝物流带等服务区域。“海元模式”是中小型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新模式,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借鉴。

三、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几点思考

1.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物流市场被普遍看作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场以后,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开始走向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竞争。此外,我国加入WTO以后,已经陆续开放了部分物流市场,一些跨国物流企业,如马士基、UPS等相继进入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跨国物流公司和国外物流资本的挑战。今后的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将重新洗牌。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创新而被淘汰出局;那些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则会打牢市场根基,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通过企业整合、重组,将会在各个地区产生若干家大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其中,有的将会成为具有全国性物流网络,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前面所述的几种经营模式,便是那些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这说明,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经营模式是企业获得盈利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目标就是寻求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只有找到了适合于企业的经营模式,传统储运企业才真正完成了转变。

2.经营模式是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企业对于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及时性、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针对客户的经营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提供服务时,要仔细分析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经营规律,以便提供精确的物流服务。经营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企业在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物流合理化问题。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和项目物流服务模式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每个行业或具体项目,物流服务是建立在对目标行业或项目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由于掌握了行业的运作特性和客户的具体要求,因此,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物流连锁经营模式和物流战略联盟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间横向联合或纵向联合的经营思想,通过行业内部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不同的经营模式反映了不同的竞争策略和企业各自的特点,以及资源优势。但是,无论采用哪种经营模式,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需求。

第7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物流服务;服务创新

对于物流服务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史并不长。但由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服务成为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其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就是物流服务,因此物流服务创新也成为一大新课题,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物流服务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综述,来了解关于物流服务创新的研究现状。

一、物流服务创新国外研究综述

(一)物流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

(1)知识因素。Kan-dampully(2002)认为服务创新的关键在于知识、技术和关系网络,他认为知识在探索物流服务创新的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并指出技术和能力都是知识的最佳表现,创新物流服务的关键就是要在公司内部和公司之间实行知识管理。Chapman等(2003)探讨了知识等因素会影响物流服务创新,并论述了物流服务创新对企业的贡献。Hakansson等(2004)进行了实证研究,其发现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可以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提高企业专业化及创新的水平。

Flint等(2005)通过采访美国和欧洲以及斯堪的纳维亚的有经验的高级物流经理,创建了一个由四部分组成的物流服务创新过程模型,包括建立与客户之间联系,收集客户所有信息,讨论、确切反映客户的信息,以及组织间的相互学习,相互讨论。

(2)关系网络因素。Gellman(1986)认为来自供应链合作伙伴推动的创新,例如铁路运输的托运人与供应商,两者将共同推动铁路运输方面的创新。Chapman等(2003)也指出关系网络将可以引发物流服务的创新。他们认为企业需要协同工作,以便能理解客户的需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及潜在需求。而且企业可以和其它企业形成横向或纵向联盟,以获取自己企业无法得到的知识。Hakansson等(2004)在研究中也发现合作同样可以引发创新。

(3)技术因素。Richey等(2005)在逆向物流的实证研究中,利用“资源优势”理论解释了在逆向物流领域中,物流服务创新的重要性,并指出技术资源在逆向物流服务创新中起着积极的作用。Chapman等(2003)指出在克服时间、空间和沟通不便时,技术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有效的知识共享。企业为了适应新技术工具的应用,就必须进行业务流程创新。Wagner(2008)在对于德国交通运输业的研究中,论述了一系列会导致进行物流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基础设施投入、资本投入、知识获取能力、培训和教育等,并重点强调了技术资源对于物流服务创新的重要性。

(4)金融因素。Levinson(1996)研究拉丁美洲经济文化时,认识到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以及企业内部经常性的资本短缺会驱动公司进行物流服务创新。由于公司可以用的资本是有限的,这就迫使公司在物流流程和服务提供方面需要创新性地使用资源。

二、物流服务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物流服务创新的研究也是近20年才开始的,但已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物流服务创新的内涵、物流服务创新的动力、物流服务创新的模式及物流服务创新的实例四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

1、物流服务创新内涵

翟运开(2006)对“四棱锥”系统模式,即服务概念、客户服务界面、服务传递系统、技术应用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且增加了物流服务创新要素中居于核心位置的维度五——战略选择与协调,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徐琪(2008)认为现代物流服务创新是运用服务科学的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把物流商务运作和规划应用到物流科学领域,反过来又将科学研究应用到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新型服务模式,并描述了物流服务创新的过程模型。

2、物流服务创新动力

刘军,王雁(2007)力认为物流服务内容创新的源动力来自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供应链管理理念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张俭(2008)认为物流企业在服务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原动力来自于市场的物流需求,以及这个领域的资源享赋情况,如果该领域的资源享赋高,那么这就是一个发展的方向。如果资源享赋低,企业是不大可能朝这个方向进行创新的。张智勇等(2009)运用系统涌现性机理,对物流产业集群及其服务创新进行了分析,其认为物流产业集群会产生1+1>2的效果,并从物流产业集群的视角提出了物流服务创新“五维”模型,及物流服务网络创新、服务传递和管理创新、物流技术创新、物流服务概念创新、战略创新。代湘荣(2010)指出RDC即区域分拨中心是第三方物流特色运作模式之一,探讨将SOP精髓引入第三方物流RDC运作模式中,开创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的新途径。高晓红等(2010)运用服务创新动力模型,通过宁波80家物流企业的调查数据,从外部动力轨道和行为者两个角度,及内部动力的企业战略和管理、R&D部门、员工等方面分析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动力的现状,总结出创新动力中的薄弱环节,为宁波物流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杨浩雄等(2011)认为物流需求是推动物流发展的原动力,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源自于物流需求的客户需求多元化、个性化,以及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提出了由物流基本服务想增值服务延伸、由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由实物物流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平海.广州地区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2008(11):162-163.

[2]Kotler P. Prlnciples of Marketing Prestice Hall [J] .Englewood Cliffs,1982.624.

[3]Adrian Payne. The Essenee of Serviees Marketing[R].NJ prentiee Hall,1993.

[4]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庄丽娟.服务定义的研究线索和理论界定[J].中国流通经济, 2004(9) : 41-44.

[6]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第8篇

2002年10月,中国物流学会在广东南海召开了第一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2003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去年我在会上就提出,要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开成全国物流理论研究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今年的论文投稿十分踊跃,水平大有提高,涉及的面极为广泛,涌现了不少新人,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十分可喜。

我想利用这一机会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中国物流理论研究

在2002年的年会上,我曾提出下一步物流理论研究的十大重点:

(1)物流定义

(2)物流规划与物流政策

(3)物流成本与物流统计信息体系

(4)传统企业流程再造和业务转型

(5)物流市场与需求

(6)供应链理论

(7)物流信息化

(8)物流技术、装备及标准化

(9)物流人才教育和学科建设

(10)国外物流发展趋势

一年来,研究的情况如何?从今年征集的200多篇论文来看,基本上都在这10个方面。但有新的扩展,如突发事件中的物流研究、关于物流的数学模型与经济核算方法等。我认为特别取得较大进展的是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物流基础理论研究

对物流、物流产业、物流企业、企业物流、物流行业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内含与外延的研究;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对供应链与物流、电子商务与物流、采购与物流相互关系的研究;物流系统论与物流价值论的研究;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研究;物流与大通关的研究等等,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二,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最多、最广,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成本研究,运作模式研究,物流外包研究,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工贸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研究,传统运输与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服务转型研究,第四方物流研究,物流过程各方利益冲突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研究等等。

第三,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研究

在编辑今年的《中国物流年鉴》时,我感到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的内容比较丰满,说明了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物流的发展,如汽车物流、家电物流、药品物流、烟草物流、连锁物流、食品物流、粮食物流、邮政物流、港口物流、IT物流、服装物流、航空物流、交通物流以及长三角物流、珠三角物流、环渤海物流、中部物流、西部物流、开发区、保税区物流等等。交通部为此专门拨款1000万元。许多部门的研究开始从宏观层面向中观与微观层面展开。

第四,物流市场研究

物流市场如何形成,物流环境包括哪些要素,物流资源如何进入市场达到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不同行业物流市场的供需分析,物流市场主体、客体、载体与中介组织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物流外包的研究等等。

第五,供应链管理研究

供应链管理是经济运行中一个新的模式,今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被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代替,供应链是什么,供应链管理的要素有哪些,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如何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等等,这方面的研究虽然相对还比较薄弱,但已经起步,并取得可喜进展。

第六,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研究

信息化与标准化都是中国物流发展中的瓶颈,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如何在物流业发展中充分应用各种信息网络技术,如何使中国物流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已有不少研究成果。

我认为,中国物流理论研究起步不晚,但存在的问题是研究不深不广,这几年物流业快速发展,更显得理论准备不足,实践走到了理论的前面,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怎么办?作为物流理论工作者,应当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推进物流理论研究,使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有一个较好的理论指导。这里应该提倡学术评论、批评与争论,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

下一步物流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我认为是以下十二个方面:

第一,物流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研究

第二,物流经济学及学科建设研究

第三,物流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相关政策的研究

第四,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研究

第五,物流信息化研究

第六,物流标准化研究

第七,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研究

第八,国际物流研究

第九,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第十,物流市场研究

第十一,物流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第十二,应急物流与军地合作的战略研究

我希望,全国从事物流理论研究的同志们,在物流业发展的实践中,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把中国物流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水平,走向世界,确立自己的地位。

二、关于推进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如何推进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经过这几年的积极探索。我们认为,主要要抓好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制定中国物流发展大纲。要不要做这件事本身就有争论,但我很赞赏日本政府的做法,制定“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与“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是十分必要与正确的,实践证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国家有一个物流发展大纲十分重要。这个大纲实际上是一个指导性意见,有目标,有措施,有要求,但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规划。我们已参与了原国家计委组织的中国物流规划草案的起草。现在国家计委已改成国家发改委,我们强烈呼吁把这一工作继续下去,争取以国务院名义中国物流发展大纲。

第二,出台物流产业政策。原国家经贸委已着手调研物流业发展产业政策,有关部委也在研究行业物流的产业政策,一些省市在制定地区性物流规划时也出台了一些产业政策。这些产业政策涉及到市场准入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融资政策、标准化政策、投资政策、外资合作政策等等。但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政策,有些矛盾已十分突出。2003年全国政协专门组织一个小组调研物流问题,由石万鹏同志牵头,主要调研两大问题,一是中国物流业的管理体制,二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积极参与了这一工作。但根据历史的经验,国家统一出台一些政策比较难,我们主张先在地方上出台一些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同时在某些领域实现全国性的个别突破。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

第三,推进以信息化、标准化为重点的物流现代化建设。信息网络化与标准化是现代物流技术发展两大关键,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生命线,而物流标准化则是促进整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桥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每年评选优秀案例来推进物流的信息网络化。对于物流标准化,已经成立全国物流技术标准委员会与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委员会,秘书处分别设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编码中心。两个标委会已共同启动了建立物流标准体系表的课题。我们深信,在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国物流标准化工作一定能扎扎实实的向前推进,但这要得到有关部门、行业与企业的大力支持。物流的现代化除信息化与标准化以外,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物流管理的现代化,一是个物流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这两项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第四,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2001年,我们提出了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的设想,分三个层次,一是学历教育,二是继续教育,三是岗位培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已开了三届全国高校物流教学研讨会,成立了中国物流学会人才培训专业委员会。在教育部支持下,已有47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多层次、多模式、多目标的物流学历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在职教育目前虽然比较混乱,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巨大的需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劳动部指导下,已制定物流师标准,并已。物流师培训明年将在全国规范运作。国外的一些物流师证书教育也在引进,作为一种补充。上岗资格培训目前还未启动,因为涉及的部门、涉及的岗位太多,需要专门研究。

第五,推动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发展,繁荣物流市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推动,创造一种环境,特别是培育与发展物流市场的环境,使企业真正进入市场,企业在物流市场的运作水平决定一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评选“中国物流示范工程”与“中国物流实验基地”来以点带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通过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发展来带动行业物流发展,推动区域物流发展,并与国际物流接轨。

第六,建立中国物流统计信息系统。物流统计是政府宏观决策的需要,是国内外物流企业市场预测的需要。一些地方已经做了不少积极的探索,上海已建立了统计体系,北京也进行了物流的调查。2002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安排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完成了全国物流信息统计系统研究。我们希望国家统计局把物流统计列入政府统计范围。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在中国建立采购经理指数的可行性,已取得重要进展,另外为了给政府经济部门、给行业、给企业、给教学科研单位提供权威信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年编辑出版《中国物流年鉴》与《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第七,抓好物流科技进步。现代物流业既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中必然有科技生产力。在科技部支持下,已批准设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包括科技进步奖与科学发明奖。国家2020年科技中长期规划中,已把物流科技单列为服务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与团中央合作,在光华科技基金会下设立“中国物流发展专项基金”,宗旨就是推进物流科技的发展,希望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第八,大力推进物流理论研究。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理论又指导实践。中国从1978年引进物流概念以来,物流理论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但由于客观环境所限,难以深入,影响也不够广泛,在最近几年,物流理论研究才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通过每年一次的“中国物流学术年会”,通过“中国物流专家论坛”,通过专题理论研讨会,大力推进物流理论研究,在全国物流理论界的努力下,出现了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九,注重物流知识普及与舆论导向。要发展物流首先就要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物流,懂得什么是物流才能知道怎么去干,怎样干得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通过编辑出版物流读物,通过新闻单位加强物流知识普及,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仅北京就有40多个新闻媒体参与了这一行列。现代物流业的兴起,有新闻出版部门的汗马功劳。

第十,加强物流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现代物流业是全世界的产业,是一个整体,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各个国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都成立了物流行业组织,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组织,还是大学,都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国际物流协会,与国际采购联盟,与各国的物流与采购组织有着广泛的联系,并进行多方面的合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加强了两岸四地物流界的交流与合作。国内许多机构也在进行这一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三、关于物流专门人才

物流专门人才我认为可以作不同的区分。从学术与理论研究角度,可以有物流学科带头人,也可以有物流理论专家;从物流实践角度,可以有物流企业家,也可以有物流职业经理。总称物流专家。

我在《中国物流》一书中,推荐8位同志为中国第一代物流专家,他们是:李京文、徐寿波、吴润涛、王之泰、吴清一、张文杰、何明珂、王宗喜。我是从学术理论研究范围讲的,他们著书立说,有观点,有创新,对中国物流理论研究作出了贡献。与他们同期的还有一批人,如高博、张卓元、张济民、胡俊明、牟惟仲、张声书、钟志奇、周淑俊、秦毅、詹荷生、王嘉霖、虞和谦、张绪昌、李震中、胡怀邦、黄国雄、陈梅君等同志。推动物流理论与实践的著名经济学家有顾卓新、于光远、柳随年、刘国光、童大林等同志。还有一批有关部委的领导同志。他们都是推动中国物流起步的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这几年,中国的物流业快速推进,涌现出了物流理论研究的新人,他们年富力强,将逐步成为物流学科带头人,成为物流理论研究的骨干力量。比如王佐、汪鸣、刘秉镰、朱道立、宋远方、徐天亮、黄有方、王耀球、陈文玲、任兴洲、王薇、戴定一、许胜余、田学军、刘志学、范棣、桂寿平、鞠颂东、翟学魂、翁心刚、邬跃、沈绍基、马士华、张锦、索沪生、王国文、龙军生、刘凯、杨东援、杨长春、杨赞、骆温平、崔介何、董千里、缪立新、陆大明等同志。以上只是我接触的部分同志,还有些没有接触到,这里不可能全列出来。

第9篇

我想利用这一机会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中国物流理论研究

在2002年的年会上,我曾提出下一步物流理论研究的十大重点:

(1)物流定义

(2)物流规划与物流政策

(3)物流成本与物流统计信息体系

(4)传统企业流程再造和业务转型

(5)物流市场与需求

(6)供应链理论

(7)物流信息化

(8)物流技术、装备及标准化

(9)物流人才教育和学科建设

(10)国外物流发展趋势

一年来,研究的情况如何?从今年征集的200多篇论文来看,基本上都在这10个方面。但有新的扩展,如突发事件中的物流研究、关于物流的数学模型与经济核算方法等。我认为特别取得较大进展的是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物流基础理论研究

对物流、物流产业、物流企业、企业物流、物流行业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内含与外延的研究;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对供应链与物流、电子商务与物流、采购与物流相互关系的研究;物流系统论与物流价值论的研究;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研究;物流与大通关的研究等等,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二,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最多、最广,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成本研究,运作模式研究,物流外包研究,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工贸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研究,传统运输与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服务转型研究,第四方物流研究,物流过程各方利益冲突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研究等等。

第三,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研究

在编辑今年的《中国物流年鉴》时,我感到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的内容比较丰满,说明了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物流的发展,如汽车物流、家电物流、药品物流、烟草物流、连锁物流、食品物流、粮食物流、邮政物流、港口物流、IT物流、服装物流、航空物流、交通物流以及长三角物流、珠三角物流、环渤海物流、中部物流、西部物流、开发区、保税区物流等等。交通部为此专门拨款1000万元。许多部门的研究开始从宏观层面向中观与微观层面展开。

第四,物流市场研究

物流市场如何形成,物流环境包括哪些要素,物流资源如何进入市场达到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不同行业物流市场的供需分析,物流市场主体、客体、载体与中介组织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物流外包的研究等等。

第五,供应链管理研究

供应链管理是经济运行中一个新的模式,今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被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代替,供应链是什么,供应链管理的要素有哪些,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如何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等等,这方面的研究虽然相对还比较薄弱,但已经起步,并取得可喜进展。

第六,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研究

信息化与标准化都是中国物流发展中的瓶颈,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如何在物流业发展中充分应用各种信息网络技术,如何使中国物流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已有不少研究成果。

我认为,中国物流理论研究起步不晚,但存在的问题是研究不深不广,这几年物流业快速发展,更显得理论准备不足,实践走到了理论的前面,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怎么办?作为物流理论工作者,应当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推进物流理论研究,使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有一个较好的理论指导。这里应该提倡学术评论、批评与争论,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

下一步物流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我认为是以下十二个方面:

第一,物流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研究

第二,物流经济学及学科建设研究

第三,物流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相关政策的研究

第四,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研究

第五,物流信息化研究

第六,物流标准化研究

第七,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研究

第八,国际物流研究

第九,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第十,物流市场研究

第十一,物流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第十二,应急物流与军地合作的战略研究

我希望,全国从事物流理论研究的同志们,在物流业发展的实践中,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把中国物流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水平,走向世界,确立自己的地位。

二、关于推进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如何推进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经过这几年的积极探索。我们认为,主要要抓好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制定中国物流发展大纲。要不要做这件事本身就有争论,但我很赞赏日本政府的做法,制定“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与“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是十分必要与正确的,实践证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国家有一个物流发展大纲十分重要。这个大纲实际上是一个指导性意见,有目标,有措施,有要求,但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规划。我们已参与了原国家计委组织的中国物流规划草案的起草。现在国家计委已改成国家发改委,我们强烈呼吁把这一工作继续下去,争取以国务院名义中国物流发展大纲。

第二,出台物流产业政策。原国家经贸委已着手调研物流业发展产业政策,有关部委也在研究行业物流的产业政策,一些省市在制定地区性物流规划时也出台了一些产业政策。这些产业政策涉及到市场准入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融资政策、标准化政策、投资政策、外资合作政策等等。但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政策,有些矛盾已十分突出。2003年全国政协专门组织一个小组调研物流问题,由石万鹏同志牵头,主要调研两大问题,一是中国物流业的管理体制,二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积极参与了这一工作。但根据历史的经验,国家统一出台一些政策比较难,我们主张先在地方上出台一些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同时在某些领域实现全国性的个别突破。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

第三,推进以信息化、标准化为重点的物流现代化建设。信息网络化与标准化是现代物流技术发展两大关键,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生命线,而物流标准化则是促进整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桥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每年评选优秀案例来推进物流的信息网络化。对于物流标准化,已经成立全国物流技术标准委员会与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委员会,秘书处分别设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编码中心。两个标委会已共同启动了建立物流标准体系表的课题。我们深信,在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国物流标准化工作一定能扎扎实实的向前推进,但这要得到有关部门、行业与企业的大力支持。物流的现代化除信息化与标准化以外,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物流管理的现代化,一是个物流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这两项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第四,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2001年,我们提出了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的设想,分三个层次,一是学历教育,二是继续教育,三是岗位培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已开了三届全国高校物流教学研讨会,成立了中国物流学会人才培训专业委员会。在教育部支持下,已有47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多层次、多模式、多目标的物流学历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在职教育目前虽然比较混乱,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巨大的需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劳动部指导下,已制定物流师标准,并已。物流师培训明年将在全国规范运作。国外的一些物流师证书教育也在引进,作为一种补充。上岗资格培训目前还未启动,因为涉及的部门、涉及的岗位太多,需要专门研究。

第五,推动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发展,繁荣物流市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推动,创造一种环境,特别是培育与发展物流市场的环境,使企业真正进入市场,企业在物流市场的运作水平决定一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评选“中国物流示范工程”与“中国物流实验基地”来以点带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通过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发展来带动行业物流发展,推动区域物流发展,并与国际物流接轨。

第六,建立中国物流统计信息系统。物流统计是政府宏观决策的需要,是国内外物流企业市场预测的需要。一些地方已经做了不少积极的探索,上海已建立了统计体系,北京也进行了物流的调查。2002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安排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完成了全国物流信息统计系统研究。我们希望国家统计局把物流统计列入政府统计范围。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在中国建立采购经理指数的可行性,已取得重要进展,另外为了给政府经济部门、给行业、给企业、给教学科研单位提供权威信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年编辑出版《中国物流年鉴》与《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第七,抓好物流科技进步。现代物流业既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中必然有科技生产力。在科技部支持下,已批准设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包括科技进步奖与科学发明奖。国家2020年科技中长期规划中,已把物流科技单列为服务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与团中央合作,在光华科技基金会下设立“中国物流发展专项基金”,宗旨就是推进物流科技的发展,希望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第八,大力推进物流理论研究。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理论又指导实践。中国从1978年引进物流概念以来,物流理论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但由于客观环境所限,难以深入,影响也不够广泛,在最近几年,物流理论研究才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通过每年一次的“中国物流学术年会”,通过“中国物流专家论坛”,通过专题理论研讨会,大力推进物流理论研究,在全国物流理论界的努力下,出现了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九,注重物流知识普及与舆论导向。要发展物流首先就要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物流,懂得什么是物流才能知道怎么去干,怎样干得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通过编辑出版物流读物,通过新闻单位加强物流知识普及,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仅北京就有40多个新闻媒体参与了这一行列。现代物流业的兴起,有新闻出版部门的汗马功劳。

第十,加强物流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现代物流业是全世界的产业,是一个整体,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各个国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都成立了物流行业组织,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组织,还是大学,都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国际物流协会,与国际采购联盟,与各国的物流与采购组织有着广泛的联系,并进行多方面的合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加强了两岸四地物流界的交流与合作。国内许多机构也在进行这一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三、关于物流专门人才

物流专门人才我认为可以作不同的区分。从学术与理论研究角度,可以有物流学科带头人,也可以有物流理论专家;从物流实践角度,可以有物流企业家,也可以有物流职业经理。总称物流专家。

我在《中国物流》一书中,推荐8位同志为中国第一代物流专家,他们是:李京文、徐寿波、吴润涛、王之泰、吴清一、张文杰、何明珂、王宗喜。我是从学术理论研究范围讲的,他们著书立说,有观点,有创新,对中国物流理论研究作出了贡献。与他们同期的还有一批人,如高博、张卓元、张济民、胡俊明、牟惟仲、张声书、钟志奇、周淑俊、秦毅、詹荷生、王嘉霖、虞和谦、张绪昌、李震中、胡怀邦、黄国雄、陈梅君等同志。推动物流理论与实践的著名经济学家有顾卓新、于光远、柳随年、刘国光、童大林等同志。还有一批有关部委的领导同志。他们都是推动中国物流起步的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这几年,中国的物流业快速推进,涌现出了物流理论研究的新人,他们年富力强,将逐步成为物流学科带头人,成为物流理论研究的骨干力量。比如王佐、汪鸣、刘秉镰、朱道立、宋远方、徐天亮、黄有方、王耀球、陈文玲、任兴洲、王薇、戴定一、许胜余、田学军、刘志学、范棣、桂寿平、鞠颂东、翟学魂、翁心刚、邬跃、沈绍基、马士华、张锦、索沪生、王国文、龙军生、刘凯、杨东援、杨长春、杨赞、骆温平、崔介何、董千里、缪立新、陆大明等同志。以上只是我接触的部分同志,还有些没有接触到,这里不可能全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