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转口贸易论文

时间:2023-02-27 11:06:50

导语:在转口贸易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转口贸易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特别是中美贸易巨额顺差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中美贸易平衡问题显然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对此,该文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成因和相关应对策略。

1中美贸易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据中国官方统计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86倍,年均增长17%。至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由1978年的10亿美元增至211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美国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07年两国贸易额更是突破3020.8亿美元。

然而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此后美国对华贸易开始呈现逆差,并持续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1993年中方顺差为63亿美元,2000年中方顺差297.4亿美元,2001年则为281亿美元,2004年为873亿美元。2005年为1141.75亿美元,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1442.6亿美元和1633.2亿美元。而据美方统计,1979年至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3年美方逆差为3亿美元,2000年为838亿美元,2001年美方有831亿美元的逆差,2004年美中贸易逆差高达1620亿美元。2005年则突破2000亿美元,2006年达到2325亿美元。2007年1至11月,对华贸易逆差也已达2375亿美元

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拉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也日趋增多。自1980年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其涉及的中国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纺织品、自行车等多种产品。并且中美贸易摩擦正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转移,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贸易摩擦的对象由原来的初级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又转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如化工、轻工、钢铁、汽车等,更进一步向高技术产品转移。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

2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成因

2.1双方统计方法和口径不同导致双方统计数据差异

(1)统计方法不同。中美双方统计采用不同的贸易统计标准进行衡量。美方采用总贸易制,以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对进入美国境内存入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库的货物均列入统计;而中方采取专门贸易制,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不作为统计,因此造成美方统计范围略大于我方,使美方“逆差”加剧。美方因忽视转口和转口增加值而高估了从中国的进口。中美两国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经我国香港转口的。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出口的60%以上是经过以香港地区为主的第三方转口的,而转口到美国的商品额中的29%是在我国香港增值的。货物离开中国后在第三方增加的价值,显然不应计算为中国的出口。而美方的出口统计因忽视转口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此外,美国还因出口统计不完全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值。

(2)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导致双方统计上的差异。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是:对一般的进口货物,通常是根据进口商的申报来判定原产地,被判定原产地为中国的货物被记录为来自中国的进口而不考虑是否实际上由中间方出口或者货物在中间方是否有增加值,因而某些被美国记录成自中国的进口很有可能是应该记录为自其他中间方进口的。

2.2中美两国产业结构不同

2004年我国GDP普查数据显示三大产业的GDP比重分别为l3.1%、46.2%、40.7%。显然我国经济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而2005年美国三大产业占GDP的比率分别为2.8%、23.4%和73.8%,到2005年则分别为23%,22%和75.7%。显然美国经济结构已经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而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具有本地化生产的特征,内需倾向突出,制成品的进口对本国生产、消费结构形成补充,因而进口需求旺盛,加之美国由于是过度消费国家,储蓄率极低,从而导致国内投资和产出或者说供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而中国又因为自己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了大量由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地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淘汰转移的制造业,并且质量又明显优于墨西哥以及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因此美国必然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家庭最终消费结构难以与之匹配,且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进口需求也相对不旺盛。所以由此两方面原因,所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长期因素。

2.3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2.3.1东南亚国家对华的产业转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这些国家在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把他们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形成中国与欧美发生贸易顺差,而与亚洲周边国家发生逆差的贸易格局。

2.3.2美国对华直接投资

美国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在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也逐渐将国内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国,其中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直接销售和向母国返销占据很大份额。有数据显示,中国大量商品的出口是美国跨国公司向母国进行返销,中国对美出口70%以上是加工贸易,产品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装物件基本上是美国或其他国家提供的,加上其他运输和管理成本,约占到该产品的85%左右,而中国获得的加工费为数甚微,仅占15%左右。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出口商品80%以上来自外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

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各国经济国界日渐模糊,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使得国际贸易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以国界划分的模式,以往的原产地统计标准已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国家问的贸易关系的背景下,美方仍采用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家贸易统计制度,中美两国在双边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巨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2.4美国对华出口管制造成中美贸易结构扭曲,加剧中美贸易失衡

1949年,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制定了“出口管制条例”,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商务部将中国列入全面禁运的国家名单。随着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虽然逐步放松了对华出口管制,但在政策规定和执行过程中,仍保留有许多歧视性规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国会在美对华出口管制问题上的压力加大,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进一步恶意地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诸如通过制定相应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规、颁布出口管制目录(如商业管制目录CCL、美国军用品管制目录USML和核管理委员会管制目录NRCC)、执行许可证审议程序、强化执行机制与惩处力度等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军民两用物品和技术的出口.

高技术本是美国最重要的比较优势之一,但这一优势并未在中美贸易中体现出来。在高技术领域,美国一直保持生命科学、电子电机、柔性制造以及航空技术贸易上对华贸易顺差,且在电子电机和航空技术贸易上美国对华贸易顺差相对较大。然而在生物技术、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高新材料、武器以及核技术贸易上,美国却一直存在着对华贸易逆差。特别是在信息与通讯贸易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巨大且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了521亿美元,这些举措不仅未消除美中两国贸易之间的不平衡,反而更进一步加剧了中美贸易顺差。

3应对策略建议

3.1加快开放我国服务业,扩大美国对华服务贸易

由于美国在服务产业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对中国的服务业市场一直比较感兴趣,而中国服务业根据WTO要求也应逐步开放,因此中国逐步开放服务业,不但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国内服务业市场的发展,还可以减小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3.2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目前亚洲、北美地区一直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而欧洲,以及拉丁美洲、中东地区、非洲在我国出口地区结构中所占比例甚小,这使得我国外贸与北美、亚洲市场的依赖度过高。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在21%左右,对美国市场的过分依赖也导致了贸易风险的加大,美国国内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而且由于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改变这一局面,政府必须积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

3.3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积极的调整

如上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很大部分是由于加工、转口贸易以及在中国境内的外资公司或跨国公司。外资的进入虽然有利于国内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的有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那些集中在附加值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重复投资,不仅不利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和破坏。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调整,不仅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之间的不平衡局面,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4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加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以及以转口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导致实际获利小而两国顺差大的不平衡局面。我国应当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依靠科技创新和应用,以政府政策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企业;加快对相对滞后的医疗、教育、交通、环保、住房和金融服务等行业发展,并且适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资本市场和社会保障体制,以扩大内需,促进内向型经济发展。

3.5完善人民币汇率体制

在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基础上,增加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灵活性进;实施“微幅、双向、稳中爬升”的调控;适当放大浮动区间;同时配合其他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汇率水平向均衡水平的调整。这样不仅淡化给予美方在其国内定价过低的不良印象,也有利于我国对外购买力的提升,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局面。

参考文献

[1]张燕.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分析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5).

[2]张璐,刘增涛.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7).

第2篇

关键词:《》;重庆;对外交流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借用近代后签署的《》打开重庆大门一事,梳理重庆地区与日本的交流状况,厘清该条约对近代中国影响,为历史教育教学提供助益。

二、《》签订背景及对重庆的影响

1.《》选择重庆的缘由

《》签订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日本赤间关下P市马关港。根据《中日史》记载,李鸿章当年在日本与伊藤博文进行了七次谈判,最终,在日本的强权力势下,清政府以求自保,这个条约双方签字。条约签订后,在中国社会引发强烈的反应。对中国人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深重的灾难,更是精神上的沉重打击。陈旭麓先生曾说:的签订促进了以来的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长期战争的失败,给人们带来了警悟以及理性的思考,各个阶层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苏醒,不仅是知识分子的活跃,更包括了统治阶层顽固分子对洋务的接受。重庆,作为一个身居内陆的城市,一样受到列强势力的侵入。日本要求增开通商口岸,其中就包括了长江边上的山城――重庆。细看,日本所开的城市,沙市、重庆、苏州、杭州,这其中,苏、杭是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经济发展较快,而沙市、重庆这两个则是内陆城市。这里面,1890年3月31日,英国强迫清政府在北京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明文规定:“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那么日本为什么要选择这座城市开放并要求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呢?

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口,曾一度作为西南地区以及长江沿岸的重要政治军事据点。在古代时期,由于重庆和附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川西平原和嘉陵江中游地区,社会和文化也随之落后,常常被作为流放罪犯之地。经过隋唐和宋朝时期的开发,重庆才开始向人口密集,商业繁荣渐进。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中前期,是重庆城市形成的重要阶段。明末清初的战乱导致清的“人口西迁”,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以及国家政策的放宽,使四川地区经济逐渐恢复发展,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方面。当时重庆作为长江航线的重要枢纽,作为长江交流主干道和上游的商品集散中心,它所散发的这个商业网络遍布全国。同时,长久以来担任这样一个角色,重庆在商业方面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更多的商业移民的涌入,使得重庆的农业化因素逐渐少去。因而重庆可以被定义为是一个商业城市。它在地理上具有不可比拟的水运优势,通过对两江的开发,它运用自己的转口贸易优势,在长江流域各城市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也正是这样在政治军事和商业方面的优越地位,使西方列强对它的注意力逐渐提高。开辟重庆市场,是他们占领西南内陆的关键性一步。这样强大的吸引力同样也使日本在甲午战胜后,要求开重庆为通商口岸。同时,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对重庆这个重要战略性地区,各国都积极争取。19世纪60年代,英、法等国先后四次进入重庆境内探测、巡行、搜集水文航行及矿藏资料等,企图令重庆通航进而使之开埠。1867年英国提出,1981年,英国在重庆设立海关,这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日本仍不满足在重庆取得的开放,并要求建立领事馆和工厂,并用片面优惠待遇取得英国已取得的特权。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重庆的地位及其重要性。《》规定日本轮船可以“从湖北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重庆府”后,从此大量的洋货得以逆川江而上,涌入四川重庆。最终实现了英国在之前并未取得的利益特权。

2.对重庆的影响

(1)商业贸易中心向综合经济体转变

从商业贸易中心向综合性经济中心转变是重庆被开放后的另一个结果。日本设立的工厂填补了重庆近代工业的空白,其中,火柴业便是一个显例。随着这些手工工场或近代工厂的大面积建立,随之带动的是重庆地区近代金融业的产生和教育、大众传播事业的兴起发展,这使重庆城市的经济功能由单纯的商业贸易中转中心向商业、工业、金融、交通等综合性经济中心以及近代科学技术和信息中心转变,呈现出日益近代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重庆的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人口快速扩张。飞速壮大的实力,才使得重庆最终建市(1929年)。

(2)激发民族意识觉醒

在日本势力入驻重庆时,重庆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人民的民族意识一点点觉醒,重庆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及思想文化诸方面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甲午后在全国掀起的维新思潮在重庆的传播更加深了文化领域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更新,重庆也因此成为四川维新思想和维新活动的中心。宋育仁就最早在重庆推崇维新变法、宣扬维新思想,为此创办了川渝第一份报纸《渝报》。1896年,宋育仁被派到重庆总理商务、矿务等事。其目的在于“保地产、占码头,抵制洋货,挽回利权”,主张“不招洋股,不借洋款,不动官款”“官归官本,商归商本,分设官厂商厂,彼此各不相涉”“官商股分开,各公司自主,商务局不过问”。《渝报》刊发了大量时论文章,疾呼救亡图存,宣传维新变法,从最初便连载发表宋育仁所写《时务论》作为该报主题。《时务论》批评洋务派官僚“舍本而逐末”,又抨击封建顽固派官僚“妨贤病能而不恤国家之急”,提出学习西方定天下之疑,统一思想定变法维新的大计。《时务论》还提出了“君民共治”的主张,推崇西方的两院制,主张改变君主专制制度,代之以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并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人士要求实行议院制,“选士于商”参加政权。《渝报》既刊载国内的变法消息和维新主张,又在“译文择要”中刊登外国近闻和介绍西方法制、经济的文章,较广泛地介绍和翻译了关于西方及日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著作。《渝报》开阔了重庆人的视野,促使其跟上时代维新变法的步伐,广受欢迎。随后越来越多的报纸在重庆涌现。开埠既促进了重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文明水准,为重庆人文精神的近代化创造了良好的主体条件,又给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带来了深刻变化,促进了重庆文化的近代化,人文精神亦注入新的内涵,日渐凸显出极具特色的近代色彩。

综上看来,《》中对近代重庆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精神面貌上都有很大的影响,重庆的近代化城市化进程中,日本的力量都很不能忽视。随着英国、日本在重庆得到的利益日益显著,美国、德国也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发展自己的势力,纷纷建立领事馆,重庆由此成为列强们在中国西部地区进行经济掠夺的重要据点。重庆虽未在近代以前的中日交流中占据有利地位,但随着近代以来中国国情的转变,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变迁,重庆在对外交流中的优势地位也日益显著。

参考文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

[2]谢放.重庆城市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第3篇

【论文摘要】现在,在许多较大的集团公司内部,都经常设置“内部往来”科目来核算公司内部以及和子公司的交易、往来。而且,较多的集团公司似乎都“热衷”于通过内部往来业务进行一些“特别的会计处理”达到企业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笔者针对自己所审计过的上市公司中内部往来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审计业务的实际情况,剖析了企业集团内部往来的种种奥秘。

一、某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往来审计案例简介

1.公司相关情况介绍

某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该公司)1978年成立,注册地:福建沿海某城市,总资产153亿,净资产49亿;主要经营范围:进出口和业务、加工贸易业务、转口贸易业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高科技产业投资、旅游、酒店、实业投资、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及生产销售等业务。

2.审计事项简述

该公司由若干个业务部门组成,各部门实行独立核算,部门之间的往来、交易均通过内部划账进行,内部往来款通过“内部往来”科目进行核算。该公司还有众多子公司,还有一个未上市的母公司-集团公司,我们将上市的股份公司和母公司(集团公司)以及与子公司的所有关联往来,均定义为“内部往来”。

在审计中该公司的以下问题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在记录相关内部交易事项时,其所使用的记账凭证附件中通常只有一张“内部划账通知单”,众所周知,会计分录的生成必须以具备经济实质的原始凭证为依据,而在该公司,充当原始凭证角色却是“内部划账通知单”显然不具备“经济实质”这一原始凭证的基本特质,这是其一;其二,该公司以“内部往来”为纽带,以“内部划账通知单”为“依据”的会计分录常常关联到两个以上的部门,由于“内部往来”发生频繁,数量较大,因此给审计人员对其会计处理正确性的核实以及理解该会计事项所反映的经济实质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例如,审计人员在对2007年度该公司礼品部的应收款项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今年该部门的应收款项通过内部往来在各个部门频繁的进行划转,每笔金额虽然都不是很大,但其合计的金额却相当可观,经过向礼品部门财务人员询问,礼品部的财务解释,由于今年公司的外贸业务员有部分调整部门,所以,属于该业务员负责的应收款项也就相应的划转到其所调入的部门;审计人员对财务的解释有所怀疑,因为,根据以前同该公司打交道经验,审计人员发现该公司的管理层对某些会计事项的处理方式很灵活,于是,审计人员就抱着怀疑的态度,追查了几笔款项划转到对应部门本年的全部“流动情况”,经审计,审计人员发现,这些款项除了本年部门间划转这一变动外,再无其他增减变动,即本年该些项目都没有实质的销售和收款的业务发生,并且这些款项的账龄都是一年以上,该公司具有较为严格的坏账准备政策:应收款项账龄1年以内的按10%计提,1~2年的按20%计提,2~3年的按50%计提,3~4年的按80%计提,4年以上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该公司主营业务为进出口业务,有巨额的应收款项,而该公司自己申报的应收款项的账龄分析表与去年相比,无重大差异,本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1.00万元,即应冲销管理费用21.00万元,若审计人员按“先进先出法”对企业的应收款项进行账龄分析,得出的结果与企业提供的账龄分析表相似,但若追查通过内部往来划转款项的实际账龄,则得出了企业要补计提2,583万的坏账准备,即审计人员改变了账龄分析的方法,对于内部划转的应收款项,采用“具体辨认法”。

因为那些通过内部往来划转的款项本来上年年末的账龄就为1~2年,如果算上今年,那么该些款项今年年末的账龄就是2~3年,就要从原来的20%的坏账计提比例改按50%来计提坏账准备,那么企业就要多计提2,580多万的坏账准备,这样就会对企业今年的利润形成巨大的压力,迫于利润压力,管理层就决定通过应收款项的内部划转,虚增应收款项的发生额,从而来降低应收款项的账龄,进而达到少计提坏账准备,最终粉饰企业的会计报表,审计人员将该事项写成MPA,向该项目的分管合伙人进行汇报,经过多轮的交涉与谈判,在充分的审计证据面前,企业的管理当局最终不得以做出让步,但只愿意补计提2,000万的坏账准备。转

作为审计人员根本无法了解该事项背后的实际背景。要不是审计人员敢于怀疑,并进行一系列的追查,那么该公司的粉饰报表的阴谋就会得逞,就会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了巨大的审计风险,也会给依据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来进行投资决策的广大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审计启示

现在,在许多较大的集团公司内部,经常设置“内部往来”科目来核算公司内部以及和子公司的交易、往来。而且,较多的集团公司似乎都“热衷”于通过内部往来业务进行一些“特别的会计处理”达到企业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常见的情形有:

1.类似该公司的上述做法,利用“内部往来”将应收款项的在不同部门和子公司间的划转:当企业的应收款项余额较大并且账龄较长,再加上企业的计提坏账的政策比较严格,企业就会利用“内部往来”,通过内部划转将应收款项的账龄缩短。继而操纵坏账准备的计提额,粉饰经营业绩、调节损益。

2.利用内部往来,让母公司,即没有上市的集团公司替上市的股份公司承担某些费用,如承担广告费,招待费,开发研究费,其他费用,从而达到提高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目的,或者反过来由上市公司替集团公司来承担费用,从而达到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目的;其实就是通过内部往来来平衡母子公司之间的利益,达到随心所欲调节损益的目的。

第4篇

关键词 经济合作 发展路径 学习曲线 麦氏模型 CEPA

中图分类号:F125.4 文献标识码:A

香港是内地通往世界的桥梁,内地是香港的腹地。在1997年以前,香港发挥了作为中国重要的对外通道的作用。九七回归后,内地与香港经济关系的合作性进一步加强,香港作为世界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将丰富的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进一步向内地扩展。2004年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实施,意味着内地把“入世”的部分承诺提前、超额实现了,避免香港被边缘化,使得香港在内地经济发展中再次扮演重要的角色,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出现新的特点。对于内地来说,香港的优势依然是内地短期内难以拥有的。香港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发达的金融系统、公正廉洁的法律体系与公务员队伍。对于香港来说,内地优势也很明显,政府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充沛廉价的劳动力、丰富齐全的自然资源等都是香港企业十分渴望的。中国内地与香港在贸易、投资等经济合作领域发展势头迅猛,2006年,内地进口香港CEPA货物总值为4.4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55.9%;税款优惠3.2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长54.2%。截至2007年1月22日,香港有297家企业享受到CEPA零关税优惠。

一、分工性经济合作

(一)分工性合作的条件和理论基础

1997年以前,政治上的差异和行政上的区隔,使得香港在内地经济发展中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这是内地与香港开展分工性合作的重要条件。中国内地对世界的开放程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而香港作为自由港,经济开放度和自由度在亚洲首屈一指。两地之间经济开放度的落差,使得香港成为亚洲一颗耀眼的明珠,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的亚洲总部基地。跨国公司与中国内地进行的贸易,大量地通过香港转口进行;跨国公司欲在中国内地进行投资,也是先在香港设立公司,通过香港公司进入内地。香港充分利用发达的商业信息网络和巨大的市场辐射能力,成为东亚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作为生产基地,表现为“”,两地的合作呈现出分工性。世界各地市场的大量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香港总部,香港总部经过分析、处理,又迅速地反馈给内地,内地工厂接到订单后立即组织生产。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增强了两地的合作性,为两地实现双赢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工性合作和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提出的“中心―”经济体系很相似。“中心―”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在“中心”和“”之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中心”与“”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1997年之前,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典型的分工性合作。内地企业通过“学习曲线”分享香港企业带来的知识,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内地企业和香港企业产生了“窗口―腹地”的利益合作空间。在这个合作空间里,内地企业作为腹地,通过学习,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逐渐学会了香港企业的运作理念和经营方式。学习过程也是个外溢过程,香港与内地的投资、贸易对内地相关产业或企业的产品开发、公司管理、市场营销等产生了提升效应,既包括平行效应――对内地类似企业带来的鼓励作用,也包括垂直效应――对内地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带来的示范与推动作用。这其实是个典型的技术外溢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内地明白了市场也是一种经济手段,价格、供求和竞争是市场经济手段中极其重要的三个因素。

(二)分工性合作对两地经济的影响

从贸易关系看,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内地对香港出口值占内地出口总值的比重均在20%以上,1990-1992年更是达到40%以上,香港是内地最大出口市场。在香港转口贸易来源地的排名中,中国内地一直稳居第一,所占比重超过50%,远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日本。香港涉及外包中国内地加工贸易的比重也非常高,尤其是从中国内地进口的货品,涉及外包中国内地加工贸易的比重超过70%。中国内地也是香港极其重要的服务贸易伙伴。1996年,在香港服务贸易输出中,中国内地所占比重为17.1%,排在第2位;在香港服务贸易输入中,中国内地所占比重为28.4%,排名第1位。从投资关系看,来自香港的资金在内地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所占的比重均在35%以上,1987年达到了最高值68.6%。香港和内地“前店后厂”的分工,促进了两地合作优势的发挥。一方面,带动中国内地经济增长,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和电子产品的生产基地。另一方面,从1987到1996年,制造业在香港经济中所在比重从21.7%下降到6.8%,服务业在香港经济中所在比重从70.1%上升到85.2%,两地分工性合作促使香港成功地实现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两地在分工合作中都获得了较大的利益空间。

二、竞争性经济合作

(一)竞争性经济合作的条件和理论基础

自九七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到祖国,两地的政治障碍和行政障碍逐步消失,为两地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内地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香港在经济开放度上的差距不断缩小,香港也开始感受到内地的竞争压力。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投资发展加快,产业转移和行业渗透使得两地的经济分工在协作化基础上进一步趋同化。内地制造业崛起促使香港制造业萎缩,但也促使香港服务业繁荣。内地服务业的进步很快,在法律、会计、医疗、视听、建筑、分销、银行、证券、运输服务上正在追赶香港服务业水平。这种外部压力和刺激促使香港服务业为保持竞争优势,努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竞争性合作强调的是竞争基础上的合作,竞争性合作关系所产生的竞争和合作相互转化,为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使得内地与香港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学习效应推动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分工性合作向更高层次的经济合作――竞争性合作迈进。双方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均得以提升。内地的后发优势充分展现,学习曲线的下降速率明显快于香港的学习曲线,保持快速的追赶香港的势头。如图2,AB曲线显然比A’B’陡峭,随着产量Q的增加,内地企业的边际成本MC比香港企业下降得更快。这并非表明内地比香港“更擅长学习”,而只是表明内地比香港“更适宜学习”。中国内地与香港的竞争表现在[P1, P2]这个区间中。因为在这个区间中,尽管两地的产量Q不同,但边际成本MC出现重合,两地产品的竞争力出现相同,竞争就不可避免。中国内地与香港的竞争性合作不是互不相容、优胜劣汰的竞争,而是一种兼容协调、互相促进的合作。随着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差距逐步缩小,“窗口”和“腹地”的界限渐趋模糊,内地与香港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产生了竞争,双方取长补短,进一步在经济领域的更高层次上实现相互合作。这种竞争和合作通过相互转化和动态调整而不断演进。在竞争性合作中,内地和香港企业或产业的“压力―动力机制”表现为追逐利润或效用最大化的内在动力与外在竞争压力的互动作用,这种互动作用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或产业的竞争力,促使企业或产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从而产生新的能力,实现动力向能力的转化。

(二)竞争性合作对两地经济的影响

1998-2003年,中国内地与香港在相互竞争中实现合作,上海和香港的竞争性合作、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竞争性合作是前几年的热点话题。以港口发展为例,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2年世界海运回顾》显示,2001年上海和深圳的港口吞吐量尽管只有香港的1/3左右,但增长率分别为13.0%和27.1%,而香港却出现-1.1%的增长率,香港的航运中心地位受到内地城市强有力挑战,香港很大一部分出口货源被内地城市分流了。港口经济是香港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这种咄咄逼人的竞争压力下,香港港口自然不甘落后。据《香港港口及航运局2002年报》统计的数据表明,在2002年,香港港口已经全力兴建年处理量为260万标准货柜单位的9号货柜码头,对著名的葵涌货柜港的进港航道也进行挖掘,挖深至15.5米。这些举措进一步提升香港港口作为全球“最繁忙港口”的竞争力,巩固香港港口作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枢纽港的地位,推动内地与香港在竞争中的共同进步。

我们用FDI流入占世界的比重和投资结合度两个指标来说明竞争性合作对两地经济的影响。投资结合度是两个份额的比值,具体定义为:香港对内地的投资额占香港对外投资总额的份额与内地吸引外来投资额占世界吸引外来投资额份额的比值。投资结合度大于1表示投资结合度较强,投资结合度等于1表示投资结合度一般,投资结合度小于1表示投资结合度较弱。计算结果见如表3。在1999-2003年,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投资结合度均大于1,说明两地的投资结合度较强。比较样本组和参照组,中国和美国的投资结合度很小,只有2000年略大于1,其余年份均小于1。由此可见,内地与香港的投资合作性较强。表4显示在FDI流入占世界的比重上,两地的竞争较为激烈,中国内地在2000年明显比香港弱,在其他年度又明显比香港强。在吸引外来投资上,两地各有胜负,呈现激烈的竞争格局。东亚地区的外来投资,如果不是投资在中国内地,那很可能就投资在香港。因此,从九七回归到2004年CEPA实施,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对外投资,表现的是明显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两地的经济合作属于竞争性合作。中国内地的FDI流入占世界的比重有提高的倾向,同时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投资结合度远高于中国内地与美国的投资结合度。在这当中,竞争性合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使两地在经济上既竞争又合作,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在世界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融合性经济合作

(一)融合性合作的条件和理论基础

2004年1月1日CEPA开始实施,标志着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CEPA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为进一步改善两地的生产函数提供一个更好的制度环境,使得两地的经济合作由目前的竞争性合作向融合性合作转变,对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影响是深远的。由于资源供应、产品需求条件和区域分工结构的变化,企业融合、产业融合甚至区域经济融合出现了,内地与香港的各种要素禀赋在更大范围内配置,产生最优回报。同时,融合性合作是一个经济完全一体化的动态过程,贸易投资壁垒逐步完全消除,资本、土地和劳动力逐步完全自由流动,香港作为“增长极”,集聚效应逐渐弱化,扩散效应逐渐明显,中心―模式渐渐淡去。香港将经济优势与内地的边际产出率较低的要素结合,促使内地潜在的比较优势向现实的比较优势转变,同时也使得香港可以将经济优势转移到更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上去,内地和香港都获得了合作利益。

根据麦氏模型,x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在内地和香港之间流动,使得其他要素得到更充分的利用,x要素收益率在两地上趋于平均化,提高了整个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率。中国内地的x要素存量为O1S1,要素自由流动前在该要素上获得的收益为梯形A1O1S1C1;香港的x要素存量为O2S1,要素自由流动前在该要素上获得的收益为梯形A2O1S1B2。x要素自由流动后,中国内地的x要素使用量为O1S,获得的收益为梯形A1O1SE;香港的x要素使用量为O2S,获得的收益为梯形A2O2SE。两地获得的新增福利为三角形C1B2E的面积,从而提升总的福利水平。CEPA促进了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不仅降低了两地的产品流动阻力,也降低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阻力,减少了行政区划的阻隔效应,是实现两地三角形C1B2E新增收益的根本途径。融合性合作是在CEPA的制度保障下实现的,在融合性合作空间里,内地和香港企业的交易费用进一步降低,价格信号更加透明,各种经济活动可预见性更强,交易效率进一步提升,经济活动更加活跃。

(二)融合性合作对两地经济的影响

我们主要从生产要素流动性来阐述融合性合作对两地经济的影响。在资本流动方面,由于中国内地与香港的资本流动阻力较小,两地之间资本流动十分频繁。从2004到2006年,无论是H股还是红筹股,无论是主板还是创业板,中国内地股占香港股市总市值和成交量的比重均表现出增长的态势。H 股与红筹股合计主板市值所占比重从28.13%上升到47.67%,H 股与红筹股合计的主板成交量所占比重从45.58%上升到56.39%。尤值一提的是,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上市时,首日成交额达到375亿港元,创造了香港历年来单一上市公司在单一交易日最大成交额的纪录。香港的融资金额和融资效率在亚洲区域内是数一数二的,无论是主板还是创业板,中国内地企业都在排队等待在香港上市。香港利用其独一无二的金融优势条件,通过金融市场为中国内地企业注入的资金是十分巨大。另一方面,在中国内地对外直接投资中,以香港为投资目的地所占比重,一路遥遥领先,远远高于日本、美国等吸引外来投资大国。截至2005年底在中国内地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中,香港占到63.8%,金额达到365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只有香港的2.2%,日本只有香港的0.4%。香港是中国内地对外投资最重要的目的地,中国内地对外直接投资大部分都流向了香港,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为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金融市场融资提供了间接的支持。

在技术流动方面,从中国内地的技术引进统计来看,香港和日本、美国大国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是在2004年和2005年中国内地技术引进中,香港排名第5,在欧盟、日本、美国、韩国之后。香港作为一个人口仅有几百万的城市,对中国的技术输出数量已经十分庞大。尽管2005年与2004年相比,香港在合同金额、技术费和金额占比方面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日本、美国等技术大国的相应比重也在下降。从2005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内地从香港引进技术,平均每份合同金额为48.2万美元,平均每份合同涉及的技术费为39.8万美元。无论从香港技术流入中国内地,还是从中国内地的技术流入香港来看,香港是中国内地很重要的技术合作伙伴,既是中国内地技术输出的重要目的地,又是中国内地技术引进的重要来源地。两地在技术方面的交流活动十分活跃,这是经济融合合作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劳动力流动方面,据香港统计处2005年的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曾在内地工作的香港居民数目,达到23.7万人,而在1995年只有12.2万人,人数在十年内增加接近一倍。这23.7万曾在内地工作的香港居民具有较高的教育程度,当中约42%受过“专上教育”,而在香港整体就业人口中,受过“专上教育”的比重只有29%。曾荫权2006年10月11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施政报告时说,香港过去三年已成功吸引1.1万名内地人才来港就业。2006年6月,香港政府进一步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无论从内地劳动力流入到香港,还是香港劳动力流入到内地来看,目前在两地流动的劳动力以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为主。实际上,劳动力或者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同时也是流动性最差的生产要素。两地劳动力逐步实现自由流动,说明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正在快速消失。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两地劳动力流动会进一步打破学历限制,越来越多的普通劳动力也能享受到在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自由流动带来的好处,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共同繁荣。

四、结论

在贸易、投资合作程度不断增加,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制度保障措施不断到位的动力机制下,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济合作按照分工性合作竞争性合作融合性合作的路径而发展。在1997年之前,两地的合作是分工性合作。香港作为“中心”,内地作为“”,两地分工协作,香港企业为中国内地企业带来了平行外溢和垂直外溢,两地均实现效率提升。1998-2003年,两地的合作是竞争性合作。这种竞争性合作不是互不相容、优胜劣汰的竞争,而是一种兼容协调、互相促进的合作。2004年CEPA实施以后,两地的合作是融合性合作,各种生产要素在两地间出现自由流动的趋势,经济一体化程度日趋加深,两地经济差异日渐模糊。沿着这种不断上升的发展路径,两地合作的前景是很明朗的。CEPA实施的不断深入,是使麦氏模型中双赢部分的收益得以“兑现”的重要途径,降低了要素流动时存在的阻力,两地的经济合作关系更加公平、透明,可预见性更强。从长期的角度看,不仅两地的经济融为一体,两地的文化合作、政治合作也会更加深入,达到不再区分内地与香港的差异的程度,实现完全一体化。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Chang Chiou Yi: “A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Progress,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ASEAN Economic Bulletin, Dec2005, Vol. 22 Issue 3, p348-350.

Tang, Donny: “Economic Integration among 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tries: Linder Effect o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1985-1999)”,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Spring2003, Vol. 17 Issue 1, p19-49.

Grünfeld, Leo A. and Andres Moxnes: “The Intangible Globalization: Explaining the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Discussion Paper, 2003, No.657, Norweg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Shu-Ki Tsang and Yue Ma: “The Integration of China and Hong Kong into the World Economy: A Prototype Global econometric Model”, Working paper of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Sep. 2000.

安民: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读本[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陈建军、肖晨明: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合作性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第22-28页。

李俊江、史本叶:中国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研究[C],2004年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年会论文。

刘光溪:合作性竞争论――区域集团与多边贸易体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

卢采受、卢冬青:香港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第5篇

广西/东盟/投资/产业选择

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东盟已连续10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由于广西对东盟投资存在地域上的方便和文化背景的相似,再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过程中的各种优惠投资政策,东盟成为了广西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

一、广西对东盟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广西对东盟投资的规模

作为我国与东盟接壤的自治区,广西以便利的地理优势和灵活的政治优势成为东盟一个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因此,广西在全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对图1-1进行分析,虽然投资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双方在地理上的便利还有文化背景上的相似,广西对东盟的投资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迅速发展。根据广西商务厅的统计数据,从2004年广西对东盟投资370万美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12518.2万美元。2009―2011年,广西对东盟地区投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含办事处)77个,广西方协议投资额4.41亿美元,涉及矿产、农业、制造、批发和零售等。其中,2009年1.25亿美元;2010年1.40亿美元;2011年1.75亿美元,企业32个。2009―2011年,广西对东盟地区工程承包合同金额累计5.68亿美元,项目涉及电站、桥梁、公路、民用建筑等,其中2011年2.89亿美元。2009-2011年广西对东盟地区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累计3.81亿美元,其中2009年2942万美元,2010年15387万美元,2011年19761万美元。

(二)广西对东盟投资在产业分布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广西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得到飞速的发展,所涉及投资的产业领域正日益扩大。但是广西对东盟的投资在产业分布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1、制造业投资规模不大。以广西对东盟国家中投资项目和投资额较多的越南为例:2003年,广西对越南制造业投资达61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为227万美元,然而与在越南的其他外资企业平均投资额1600万美元相比,显然规模太小。过小的投资规模不足以支撑广西制造业企业在越南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的投资企业展开竞争。

2、农林渔业投资不活跃。农业是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这些老东盟成员国具有重要地位。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的椰子、橡胶、棕榈油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业是这些国家需要投资的领域。但至今广西对菲律宾的农业投资参与较少,对进入缅甸和老挝进行农业项目投资的企业也寥寥无几。由此看出,广西企业对这些国家农业的投资合作参与程度低,不活跃。广西目前还没有企业投资于椰子、棕榈油、亚热带水果等东盟国家资源丰富的热带农业,与老挝、缅甸、泰国在畜牧业、林业方面的合作也还没有起步,可见广西在东盟农林业方面参与度较低。

3、高科技产业投资不足。从广西的经济特点可知广西是以农业产业为主,近年来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但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在对东盟的投资合作上也可看出,广西主要投资的领域为农林业,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如:服装、制鞋等,制造业方面也主要集中在农用机械和微型汽车、摩托车。对于高科技产业涉足尚少,即使有所涉足,也存在高科技产业上选择面窄的问题。所以广西企业对东盟国家的高科技产业方面的投资方式过于局限和单一,基本是自己设立单独的生产研发机构,不够重视与东道国本地企业的合作交流,再加上广西高科技产业比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起步晚,因此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广西对东盟投资产业选择的标准及理论

广西对不同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应该根据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依据不同的投资理论及标准,选择不同的产业进行直接投资。

(一)相对优势产业标准与边际产业优势理论

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细化使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发达国家)不可能在所有的产业部门都拥有优势。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首先从在母国已处于劣势,即边际产业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广西的纺织、食品加工、金属制品加工、农用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并且这些产业的加工生产能力相对于国内市场又已经过剩,这些产业正是广西的“边际产业”。但与此同时,这些产业却是一些落后于广西的东盟国家如老挝、越南、缅甸、柬埔寨的潜力产业,所以将这些产业转移到上述东盟国家,既能使东道国在边际产业上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又促进了东道国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边际产业的对外投资能推动广西产业结构的升级。

中国拥有大量成熟的工业技术,广西工业虽然总体上还是落后,但是,有些产业行业还是有自己优势的。广西的农机在越南、老挝、缅甸等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的国家有很大的市场,产品竞争力也强。广西能生产客车、载重汽车、农用汽车、微型车等,还有其他各种机械等。此外广西的制糖、造纸、钢铁、水泥、电子等也有较大的优势。这些产业对一些工业较为落后的东南亚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既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同时又能获得东道国对产业投资的优惠待遇。

(二)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总是将竞争优势绝对化,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来说竞争优势应当是相对而言的,并且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生产成本,同时这种生产成本是与其投资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连的。为了弥补传统直接投资理论的这一缺点,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就提出了小规模理论。该理论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

1、拥有为小市场提供服务的小规模技术。这种小技术特征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实用技术,企业生产组织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合小批量生产。

2、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具有优势。一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其进行海外投资主要就是为了满足当地同胞的需求。

3、接近市场的优势和低价产品营销战略。与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比,价廉物美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产品市场竞争的优势。

由于各种的历史原因,广西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其他省份,其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情况和与其接壤的东盟国家较为相近。广西企业有90%以上属于中小型企业,经济和生产规模不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而且与东盟国家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良好的政治关系,邻近的地域优势,东盟国家理所当然成为了广西中小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场所。

因此,虽然广西中小企业不能像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那样,利用垄断技术,获取高额海外投资利润,但是却能在需求多元化、多层次化的全球产业链条中,尤其是在东盟各国的市场当中,拥有国外大公司无法替代的技术优势。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近2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一些经营状况较好、发展较快的广西企业在技术上已经有了相当的知识积累,具备向东盟低收入国家实行技术转移,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追求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虽然相对发达国家来说,在技术水平上不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但相对一般发展中国家和市场经济转轨国家来说,仍会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例如除新加坡、菲律宾等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东盟国家,特别是广西中小企业较为集中和占有优势的以杂项制品为代表的低技能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农业、服装纺织业、家用电器、玩具和食品等产业)。

(三)对相关产业的辐射效应标准

衡量广西对东道国的投资是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很大程度上要看投资是否突出地给与投资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带来了正面辐射效应。如果对外投资项目涉及较长的产业链,这种投资就能够增加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带动投资国国内与投资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依照辐射效应标准衡量,应选择能带动上下游产品出口的产业作为东盟投资的重点产业,尤其是那些能扩大广西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量,提升双方的贸易结构的制造业投资项目。

三、广西对东盟投资产业的选择

根据广西对东盟国家投资的动机和依据的理论,把东盟十国分为三个聚类,从而论述广西对不同国家投资的产业选择。

(一)产业转移导向型投资: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

这四个国家劳动力丰富,急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经济技术落后,需要外资挖掘市场潜力和劳动力优势,而广西的劳密型产业若向这些国家投资,一方面可以延伸优势,另一方面两地区不大的技术差距有助于东盟新四国能更好地吸收消化广西转移的产业和技术,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所以广西对新东盟国家的投资应遵循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以边际产业转移型的投资为主,推动技术相对成熟且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建材、纺织、服装、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向这些欠发达的东盟国家转移。

1、越南。越南拥有较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碳等资源,广西可前往投资开采和加工,产品返销国内,同时带动国内设备和原材料出口。越南还有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惠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广西可以选择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中小项目,以便充分利用越南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广西对越南的投资应集中在生产农机、农药、化肥、摩托车及零配件、化工、纺织、制鞋、家电等工业。中国与越南文化风俗相近,越南人钟爱我国中药及滋补品,因此中药制药业值得高度关注,广西可对越南的中药市场进行投资、开发。

2、柬埔寨。柬埔寨的经济基础薄弱,农业是支柱产业部门,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近年来发现海上石油储量 20 亿桶,还拥有东南亚最大的渔场。具体来看纺织、食品加工业是广西对柬埔寨投资最有优势的产业:柬埔寨的劳动力充裕而成本低廉,纺织品出口到欧美享有特别优惠待遇,结合广西在纺织业上的成熟技术,在柬埔寨投资建设纺织品加工装配厂有利于中柬的产业分工。随着经济的发展,柬埔寨人民越来越看重食品问题,但柬埔寨的食品工业几乎是“零”,因此广西企业到柬埔寨投资生产糖、盐、饼干等定会有客观的经济效益。食品工业可作为广西对柬埔寨投资的一个值得高关注的产业。

3、老挝。老挝的经济比较落后,开放程度低,生产能力较低,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较弱,被认为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但是老挝的水力资源丰富,全国有 20 余条流程 200公里以上的河流,广西可以开发水电资源、渔业。同时老挝森林资源丰富,出产许多名贵木材,在矿藏资源方面,老挝拥有亚洲储量最大的钾盐矿。广西在对老挝的投资产业选择上应以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为主,农林资源开发和钾盐矿开采是优先考虑的合作领域。另外,老挝的日用品缺乏,广西企业可选择到老挝投资建厂生产日用品,在满足老挝国内需求的同时,也扩大了广西的海外市场。

4、缅甸。缅甸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石油、天然气、钨、铅、银、镍、铁、铬、宝石等都具有很大的储存量;森林面积大,柚木储量就占世界总储量的90%,并盛产热带、温带水果。广西企业可以投资开发缅甸丰富的农林资源,重点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还应与缅甸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合作,投资有色金属等重要矿产资源勘察、开采、冶炼及深加工。

(二)资源与市场导向型投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文莱

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但农业比重任然较高,急需继续推进工业化。他们与广西的产业存在着互补与竞争相并存的关系,这种相似性和差异性有利于整合和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和联动发展。广西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动机,不同于对上述新东盟四国的边际产业转移和升级,而更多的是找到双方的互补点和合作契机,实现双赢。

1、泰国。泰国是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国,汽车制造、旅游等产业的崛起,使泰国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主要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农业国逐步向新兴工业国转化。加强广西南宁与泰国产业合作不仅仅在于双方之间的产业互补性强,同时也由于广西南宁和泰国突出的区位优势,绝佳的区位又有利于共享自由贸易区内产业合作的溢出、辐射效应。广西对泰国的第一产业的投资上可以集中在开展农业技术合作、木薯淀粉加工、橡胶共同种植和橡胶产品深加工、热带水果深加工。第二产业上,广西可以与泰国在汽车及零配件业、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建材工业、电子电器业、食品纺织服装产业上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2、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是东盟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开放度很高。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储量也比较丰富,另外还有许多矿石资源。马来西亚制造业发展迅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旅游业成为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不过马来西亚工业虽有一定基础,但缺乏研制、设计和开发能力,机械工业和成套设备制造业尤其薄弱。马来西亚最有潜力的十大投资领域包括电气与电子业、以棕榄油为基础的工业、木材工业、橡胶工业、农业与食品工业、化学工业、材料业、交通工具业、机械制造业、纺织与成衣业等。广西对马来西亚的投资还十分薄弱,比较优势并不十分明显,但仍可选择矿业开发、棕榈油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开展投资合作。

3、印度尼西亚。印尼是东盟最大的国家和经济体。人口众多、消费需求巨大;广西对印尼投资,要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挖掘印尼市场的潜力。印尼自然资源丰富,是目前东南亚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藻生产国,与此同时出产贵重木材和多种树脂,所以广西可重点加强与印尼在能源、热带农业、生物产业、海洋渔业、矿产业、旅游业等方面的投资合作。

4、菲律宾。菲律宾同样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东盟国家,拥有诸多品位高、储量高的矿物资源:其中,铜、铬、镍等金属矿以及磷酸盐等非金属矿都是广西需求量大而缺乏的重要矿产物质。但是,由于菲律宾没有自己的冶炼工业,其矿业的采掘还远未开发。近年来,菲律宾政府根据国家紧急的需要大力倡导矿业改革,该产业成为吸引广西投资的热门产业,加上菲律宾与广西运输距离近,是广西在海外开发矿产资源的理想地区。

5、文莱。文莱人口少地域小,盛产石油和天然气,只有一些简单的石油冶炼厂,工业不发达。文莱鼓励境外企业在先进工业方面的投资,包括飞机上的各类食品、水泥、药品制造、铝制墙及装饰产品、石油及其它工业化学产品等。广西在食品生产、药品制造具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价格低廉的优势,可以寻找合适的市场机会和切入点到这些领域进行投资。

(三)知识技术导向型投资:新加坡

从学习他国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需要考虑,可以选择到新加坡投资。

新加坡处于全球航运的十字路口,地处马六甲海峡。其传统经济以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业为主。新加坡的科技水平远在中国之上,以前新加坡主要以电子制造业为主,现在新加坡大力发展生化医疗产业、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系统等。广西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可在新加坡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可在新加坡进行“学习型”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广西产业升级的优势产业。例如电讯信息设备、电子设备、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及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业。

参考文献:

[1]《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合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 陈俊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分工研究-兼论广西的应对战略[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3] 郑舒、 徐梦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月版。

[4] 吕鑫,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青岛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 赵春明,吕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亚太经济,2011

[6] 王桂华:“广西由经济通道至通道经济的转变研究综述”,广西:《高校论坛》2012年第八期

[7] 李世泽,李焕.面向东盟的广西农业跨国经营研究[J].广西: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3-16

第6篇

摘要: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情况,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 最后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的发展较为均衡;第二产业内部的石油化工、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很大;第一产业内部的农林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未来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使三大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打造北部湾城市联盟,协调北部湾产业空间布局,建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和玉林六市的现代化港口群,发展港口物流经济、海洋产业经济和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联盟;产业协调发展;灰色关联法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400290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地级市所辖行政区域,同时把处于两翼的玉林、崇左两市的交通、物流规划纳入该经济区统筹发展,即“4+2”的空间格局。经济区陆地面积425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近13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 595千米,2009年末总人口1 316万人。虽然和我国一些已经建成的、成熟的经济区相比,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总量仍然相对较小,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后发优势:一是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二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功能,促进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形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三是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有利于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四是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使东中西部发展更加协调,联系更加紧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一、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增长,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也不断改善和优化。1998—2011年间,北部湾经济区第一产业所占份额从2998%下降到1656%,第二产业所占份额从2798%提升到3633%,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也有了小幅上升,从4204%上升到4701%,农业产值所占的比重有了明显的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则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1998年,各个产业增加值的比为2998∶2798∶4204,到2011年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该比重调整为1656∶3636∶4701[1]。数据表明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增长,并且在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内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和优化。但是,从目前来看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来促使三大产业日趋合理、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

1北部湾经济区农业贡献率偏低

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农业增加值只占到广西区内生产总值的1568%,同时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也只有1494%,可见北部湾经济区农业发展已经相对滞后,对经济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显得偏低[1]。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农业还停留在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上,深加工的农产品屈指可数,这就造成农业处在价值链的底端。而且当前农业内部结构也不够合理,需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再结合市场需要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并想方设法提高农业产业的层次,以此来提高农业对区内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2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够显著

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增加值占到区内生产总值的3523%,相比服务业的4891%低了很多。同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为2002%,也要低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1]。由此可见,工业对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增长贡献明显低于服务业,工业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够强、能起到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较少、现有的大多数企业规模还较小、企业内和行业内都较难形成规模效应、科技创新不足和产品成本较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经济区内整个工业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3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待加强

第三产业虽然对北部湾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但是还有不足。有利的一方面是2012年北部湾经济服务业在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占到了4891%,同比增长速度也达到2561%,是各个行业中发展得最好的行业[1]。不足的一面主要体现在新兴的一些服务业,如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动漫产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等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整个服务业仍然是由传统服务业作为主导,总体的发展层次还略显偏低。

总的来说,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产业的协同发展来实现经济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的关联分析

产业结构是模糊、随机和信息不完全的[2],经济增长也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它们是典型的灰色系统,适合用灰色关联法来研究,产业结构内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可以用来衡量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3]。

1北部湾经济区GDP与三次产业灰色关联分析

根据2008—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三次产业的GDP数据列出基础矩阵,如表1所示,根据基础数据表得基础矩阵,将基础矩阵的各列除以第一列,消除量纲,得到矩阵和离差矩阵。

根据表2数据,以2008—2011年广西的GDP数据为参照数列,以同一时间段三次产业产值数据列为比较数列,量纲化、计算绝对差、计算关联系数,最后算出灰色关联度并排出关联序: r03> r02> r01,其中r01、r02和 r03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与北部湾经济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3]。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关联度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第三。可见,从2008—2011年对广西北部湾GDP贡献率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其次为第一产业。由此可见,在北部湾经济区,第三产业是支柱产业,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发展贡献率较低。

2北部湾经济区重点行业与三次产业灰色关联分析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工业方面,重点建设石油化工、造纸、冶金、轻工食品、高技术和海洋等现代加工制造业;农业则重点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海洋渔业;服务业以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会展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重点。以下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北部湾经济区三大产业与其重点行业的关系。

(1)第一产业及其行业灰色关联分析。用上述方法计算关联度,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中的数据,以2008—2011年北部湾经济区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作为参照数列,以同一时间段第一产业内部的农林业和畜牧渔业的增加值为比较数列,灰色关联度为r01=092,r02=055。由关联度数值可以排出关联序为: r01> r02,其中: r01表示农林业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r02表示畜牧渔业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显而易见,在第一产业内部起主导的是农林业,畜牧渔业次之。

(2)第二产业及其重点行业灰色关联分析。用上述方法计算第二产业及其重点行业关联度,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表4中的数据,以2008—2011年北部湾经济区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作为参照数列,以同一时间段第二产业内部生物制药、铝加工、石油化工、钢铁、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以及造纸等重点行业的增加值为比较数列, 通过均值化、计算绝对差、计算关联系数,最后算出灰色关联度,排出关联序为: r05> r03> r06> r07> r01> r04> r02。可见,在北部湾经济区,食品加工业、石油化工和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较大,是主导产业,造纸和生物制药业次之,钢铁和铝加工的关联度较低。

(3)第三产业及其重点行业灰色关联分析。用上述方法计算关联度,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表5中的数据,以2008—2011年北部湾经济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参照数列,以同一时间段其内部的金融业、物流业、旅游业、会展业以及房地产业产值增加值为比较数列,得出灰色关联度排序为r05> r02> r01> r04> r03。由此可见,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中,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关联度最大的行业是房地产业,其次是旅游业,物流业居三,金融业第四,会展业的关联度较小。根据产业关联度,在北部湾经济区房地产业居主导、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金融业和会展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4]。

在2008—2011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三次产业中最大,是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其次是第二产业, 贡献度最小的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差别不大,表明发展较为均衡,会展业关联度较小,表明虽然起步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产业内部的石油化工、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很大,远高于钢铁、铝加工业,反映了前三者在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而后三者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关联程度相对来说较小,发挥作用相对较小。第一产业内部,农林与具有绝对主导地位,其关联度远大于畜牧业和渔业,后者还需进一步发挥潜力,扩大产出。

四、构建城市联盟促进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

1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实行城市联盟的必要性

(1)产业协同与城市联盟的关联发展。城市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城市政府为了一定的愿景和利益目标,建立在一定契约和协定基础上的一种合作性超边界组织[5]。城市联盟可以消除城市市场壁垒、降低交易成本、有效配置资源,因此具有协同效应[6]。

从产业集群与城市联盟关联发展的视角来分析产业协同发展,可以看出,在城市联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在产业内部及产业间形成分工协作关系,但是伴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分离趋势与产业集聚同样明显,在联盟城市内部形成产业链条,伴随着现代交通设施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城市间的交流时间和交流成本都大大减少了,城市间便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协同发展,并逐渐融合为经济一体化。城市联盟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是产业发展、优化升级的必然手段,可在更大区域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与系统功能,促进各城市和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系统谐振的功能。

(2)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间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家具、服装及纤维制品等制造业协同发展。通过以上关联实证分析,发现家具、服装及纤维制品等制造业在北部湾经济区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互补和良好的协同性,在北部湾城市间都是协同的。可能的原因在于经济区的地区环境、人文因素和消费特征的相似性,以及经济区的森林、木材资源较为丰富,在文体用品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和木材深加工方面其产业专业协作水平较好,协同度高,但是这些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产品加工程度低,产业链不够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产业链上实现增值是延长产业链,提高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的途径。

第二,石油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重工业协同发展。通过以上关联实证分析,发现北部湾的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行业、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燃气业和食品制造加工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相互依存性,形成了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近几年来,北部湾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协同创新能力增强,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为主的四个优势产业集群,2011年,这四个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81%,总资产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79家,同比增长179%,已经成为广西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7]。

第三,有色金属、金属制品业等重工业发展不协同。由于北部湾各城市的产业资源优势不同、产业发展优势差异较大,在许多重大制造业等产业上发展不协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加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及其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力热力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产业发展不协同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产业发展需要精细化的分工协作与产业整合,行政区域层面上必须进一步协同,需不断完善和协同市场与政府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中的作用,使其功能互补,形成合理有效的产业分工协同机制[7]。

(3)北部湾经济区城市联盟的模式。北部湾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加上与之联系紧密的崇左、玉林、柳州和湛江共八个城市,可以组成以南宁为核心城市的单核空间结构城市联盟模式,形成共生关系的的发展区域和极强的带动辐射功能区域。

第一,打造单核空间结构的城市联盟。单核空间结构的城市联盟,是指以特大城市为中心,与本经济区其他大中小城市共同构成有机联系的联盟城市群体系。城市等级必须主次分明,核心城市突出,因此必须大力快速扩大南宁市的规模,以南宁市为经济、金融、商贸、物流、政治和文化中心,居绝对主导地位,以成为整个地区城市相互作用的引力中心和辐射源。

第二,城市联盟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展。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导致城市规模不断快速扩大化,北部湾城市联盟区域的空间因素十分突出,联盟区域内城市的人口愈加集中,物质要素更加集聚,人和许多社会、经济、文化、科学、金融活动逐步集中在一个区域内的核心城市里,增加了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扩大了城市联盟的区域范围。北部湾经济区城市联盟可以南宁为中心和核心城市,向整个广西和海南以及部分云南地区辐射,甚至可以辐射到包括部分东盟国家的泛北部湾经济区。

第三,高城市化率的城市联盟。联盟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郊区化现象出现。在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内,南宁的核心地位是毋庸质疑的,南宁的发展必定带动群内其他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南宁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下,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要形成以柳州为二级中心的工业城市带和以北海、钦州、防城港为二级中心的城市港口群,城镇等级齐全,城市化率高[8]。

2北部湾城市联盟的产业空间布局

(1)着力打造北部湾“一小时经济圈”。打造畅通的信息和交通是城市联盟建成的前提,北部湾经济区要完善经济区域的信息和交通网络,提高经济区内信息和交通网密度和质量,优化地区交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打造以南宁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 构建广西沿海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以及北部湾地区高速铁路网络,提高广西沿海城市及港口的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建设和改善县城之间、中心镇与县城及县城与市区之间的道路网络,重点推进二级以上市域主要干道的建设和改造,加快县镇(乡)公路改造升级和乡村公路建设,加强改善农村运输服务设施条件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2)加快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打造北部湾沿海亿吨港口群。优先发展交通,构建出省、出边、出海的国际大通道,全力建设西江黄金水道,迅速打造北部湾沿海亿吨港口群。整合协同沿海公路、铁路、港口资源,一体化路港资源,提升港口功能。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沿海港口,着重抓好大集装箱泊位、专用泊位以及深水航道建设,把沿海港口群建成安全、高效、可靠并且结构合理、信息畅通、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港口群。

(3)利用好区位优势,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北部湾经济区要以沿海三市的港口群为依托,打造以南宁为中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以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为规划产业业务,增强港口群在泛北部湾范围内聚集优势、配置资源的能力。

(4)布局科学、分工协作,协调建设临海产业集群。要加强对项目的引导,不断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抓好防城港市企沙工业园区、钦州市钦州港工业园区和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园区等园区的规划设计与产业布局,推动工业园区的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积极引进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壮大特色板块经济促进产业集聚,拉长加粗产业链,形成布局科学、分工协作的北部湾临海产业集群[9]。

(5)建设“大联合、大开发、大市场”化的北部湾旅游圈。北部湾经济区要 用“大联合、大开发、大市场”的战略眼光来开发资源、开拓市场,加强六城市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实现北部湾城市群“无障碍旅游”。建设高层次、多元产品的旅游产业,优化旅游产业水平[10]。

3基于城市联盟战略的北部湾产业发展方向

结合国内外发达地区沿海工业发展的经验以及北部湾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北部湾经济区要建设成以港口群为依托,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玉林六市城市联盟为支撑,以港口经济、旅游经济、海洋经济为特色,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群联盟。

(1)协同发展临海重化工业集群。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和人才到钦州经济开发区、防城港企沙工业园区和北海铁山港工业园区兴建临海临港重化工业群。利用丰富的港口资源,高起点、大规模培育沿海能源、修造船、林浆纸、石化、钢铁等现代工业,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业,形成临海重化工业集群。在石化工业方面,重点做好钦州的规模化、系列化、集约化、一体化和深加工的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及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布局,推进北海钦州的林浆纸一体化,形成石化产业集群。冶金工业方面,重点建设以环保、节能、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的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基地的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协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业发展方向是要建设成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和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化物流体系,通过与泛北部湾东盟国家主要港口的沟通联系,与国内外航运公司合作,开拓运输市场,形成完善的海陆空联运网络。

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主枢纽,加强建设对外通道,加快推动南凭线、南钦线、柳南客专、南广高速、云桂线等铁路线的建设和改造,积极配合全区“一轴四纵四横”铁路网建设。配合全区“四横四纵六支线”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加快推进一批途经经济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和国道、省道公路网改造。加快南宁、北海国际机场建设,建设国际化的“黄金水道”,建造老口航运枢纽工程、邕宁水利枢纽工程和南宁港新港区等重大项目。

加强港通运输建设,加快南宁物流基地的建设,完善其余五个主要城市的物流结构,使物流业也成为主导产业,充分利用港口物流成本低的优势来发展加工贸易和仓储业、运输中介、服务等相关产业,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和经济新的增长点。

(3)协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速广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利用北海和钦州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建设广西制药产业基地[11]。

(4)协同发展旅游业集群。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业具有较好的区位、资源优势,但也存在着经济区经济基础差、特色资源开发不足及旅游产品结构和功能单一等不足,因此,北部湾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要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2]:①加强对环北部湾跨国旅游圈准确的定位和科学的规划。②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塑造区域城市特色。③加大力度开发多种旅游产品。④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提高中心城市的旅游形象。⑤突出旅游资源中的文化特性,彰显少数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报告(2012)[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 李杰,于春田区域产业发展现状的灰色关联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04,(2):38

[3] 符鹏长株潭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灰色关联分析[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9-30

[4] 肖岳峰,蒋满元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再认识[J]财经问题研究,2000,(6):54-58

[5] 靳景玉,蔡继荣城市联盟边界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5):69-74

[6] 刘朝明,靳景玉,杨玉明西部区域增长极培育与形成条件的判断[J] 经济学动态,2004,(9) : 35

[7] 赵瑞霞,胡黎明,刘友金基于Logistic模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1,(2)

[8] 王中昭区域性产业结构演进与协调机制: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 改革,2008,(8): 47-54

[9] 靳景玉城市联盟的奖惩机制研究[J] 学术论坛,2011,(11) : 23

[10] 靳景玉,谭德庆,蔡继荣基于利益分配的城市联盟进化博弈研究[J] 软科学,2012,(6) : 2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