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6:51
导语: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外来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给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再加上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的单一性与学生需求的多元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成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阻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规范中学生的行为,而且要使学生具有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相吻合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从而,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就显得越来越迫切了。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置于生活
1.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思想道德情景,以感染、渗透等形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体验,使学生能够在被激发的内心冲突中自觉调整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积淀自己的道德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态度养成和行为形成。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外,还应组织和引导中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里引导学生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教师要把身边的事例注入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育中要注意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营造有生活气息的思想道德场景,应把生活中有争议的思想道德事件搜集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课堂,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讨论、思考这些思想道德问题,从而达到使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体验、思考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实现思想道德的内化。
3.教师与学生要相互理解,进行双向交流。教师不仅应具有渊博的知识、适当的教育方法、敏锐的观察力和较高的教学艺术,还应该注重与学生间的双向互动。中学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取向,对其思想动向进行预测,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给予肯定。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之中,善于敏锐地捕捉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想道德表现进行随机教学。在注重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贴近生活
1.突出德育目标的生活化。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返璞归真,回归生活,要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对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行。从现实生活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层次性及其发展的递进式特点来制定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德育目标的定位还应着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使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地融入教育活动之中,能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反思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实现从“知”到“行”和“情”的飞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此外,要加快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步伐,把德育和智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2.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各科教学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而,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应积极自觉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学各科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首先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各学科教师还应关注到学生的共同需要,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渗透所授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注重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3.使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着眼于中学生,把握育人规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教育主体是人,教育客体也是人,所以中学教师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应唤醒中学生的主体性,使受教育者能够自主地、自觉地意识到他应该做的事情,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中学生的需要。中学教师必须明确了解学生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对其所处的阶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阶段向道德行为阶段的转化不断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遵循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真正进步和发展。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应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实现。中学生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的客体,同时也是具有主体性的客体,他们具有自我激励的实践能力、明确的自我意识以及追求美好未来的主观愿望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中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1.政治观教育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观教育只有取材于生活,紧密结合中学生的生活进程,才能容易为中学生所接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结合事实热点和国家最新发展动态,使之贯穿到教育内容中,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情、民情,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更多的感性材料。中学教育者还应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态度和方向来感化学生,适当地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政治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政治品质。
2.人生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人生价值观是依靠长期锻炼来形成的,因此新时期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要从小来培养。对于中学教育者来说,应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此来达到在言传和身教上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此外,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树立进步的合理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社会化。
3.法制观教育的生活化。法制观的教育首先应从学生对班级纪律、学校纪律的自觉遵守上抓起,以引起学生对纪律自觉地需要,自觉地遵守,使学生在遵守纪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认识法律中的自我,懂法、学法、知法、守法,教会学生善于运用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将法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4.道德观教育的生活化。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逐步养成的过程,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因此,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规范和基本要求渗透到中学生守则之中,使之内化为中学生的自觉行动,成为中学生的行为标准。同时要善于从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道德的问题出发来开展道德观教育,将社会公德渗透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学会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融入生活
中学教育要转变原有的灌输教育模式,探索隐性教育方法。学校在开展显性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开发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一种可以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作用的环境信息,这种环境信息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文化,通过社会、学校、教师甚至学生自己的各种非正式期望,使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接受教育环境所负载的信息渗透而达到在显性课程中难以实现的“文化心理层”某些方面的改变[1]。这一课程的开发有助于中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间接的方式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提升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从外部条件来看,可以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拓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可以通过网络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面较小的弱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不再保持在“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教育模式中,而是“教学相长”的双向互动模式。我们应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引领作用,使其负面影响尽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建立起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构建一个巨大的、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拓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五、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还原生活
1.家庭教育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如何,一定程度上受家庭的影响很大。家庭教育具有人际关系的亲情性、教育形式的日常生活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等优点,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最原始的、最持久的有效途径。父母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的成长环境,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孩子,做孩子的榜样,从而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2.学校教育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是有组织、有目的地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德育教育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学校首先应从德育着手,积极运用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从校园环境布置、建筑布局、花草树木、学生校服设计、教学媒体等物质层面上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具有文化内涵的硬件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自然乃至热爱祖国的情怀,发挥校园物质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时,重视校风、校纪对学生的陶冶作用。再次,在管理层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建立行之有效的规范管理体制,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做到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交相辉映。
关键词 131I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激素
中图分类号:R736.1; R730.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21-0036-04
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doses of 131iodine on the serum thyroid hormone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WANG Yili1 XU Mingjun1 YANG Jing1 ZHONG Jinghua1 XIAO Lixia2 ZHONG Mingcao3(1. Department of Oncology,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annan Medical College, Ganzhou 341000, China;2.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annan Medical College, Ganzhou 341000, China;3. Isotope Laboratory,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annan Medical College, Ganzhou 34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 doses of 131I on serum thyroid hormone (TH)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Methods: Eighty-fiv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were selected and underwent thyroid cancer resection surgery, and were postoperatively treated with 131I.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27 cases, treated with a cumulative dose of 2.96 ~ 3.70 GBq once), B (23 cases, treated with a cumulative dose of 8.14 ~ 10.36 GBq twice) and C (20 cases, treated with a cumulative dose of 12.95 ~ 17.02 GBq for three times). Their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scores of the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Meanwhile, another fifteen patients who did not received 131I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were selected as a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A, B and C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group B and C the highest (P
KEY WORDS 131I;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thyroid hormone
状腺癌总量的79%。分化型甲状腺癌女性患者的发病率要远高于男性[1]。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原发灶后,使用131I对残留甲状腺癌细胞和转移灶进行清除,再服用甲状腺激素(TH)替代治疗,从而降低癌症的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命[2]。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患者血清中TH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剂量的选择、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3月的我院收治的8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纳入标准[3]:患者在进行131I治疗前均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排除标准:①患者具有唾液腺疾病病史;②患者曾经进行头颈部放疗。③患者具有口干症状。根据治疗剂量的不同,治疗组分为A、B、C 3组,A组为1次应用131I治疗的患者,共27例,其中男7例,女20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8.75±13.16)岁,依据美国甲状腺协会TNM分期标准分为Ⅱ期16例,Ⅲ期11例,依据甲状腺切除手术方式分为全切21例,部分切除6例;B组为2次应用131I治疗的患者,共23例,其中男5例,女18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7.35±12.85)岁,TNM分期分为Ⅱ期15例,Ⅲ期8例,全切17例,部分切除6例;C组为3次应用131I治疗的患者,共20例,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8.76±14.27)岁,TNM分期分为Ⅱ期15例,Ⅲ期5例,全切16例,部分切除4例。对照组15例,为同期未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其中男 4例,女11例,年龄为25~73岁,平均年龄(49.34±12.62)岁。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BMI等一般资料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禁用含I的食物和药物4周,停止服用甲状腺素20~25 d,在服用131I 2 h后给予无糖口香糖、维生素C等进行咀嚼,以减轻对唾液腺的损伤,同时建议患者多喝水、及时排便等。患者进行间隔治疗的时间必须大于4个月。A组131I治疗的累计剂量为2.96~3.70 GBq(80~100 mCi),B组的累计剂量为8.14~10.36 GBq (220~280 mCi),C组累计剂量为12.95~17.02 GBq (350~460 mCi),所有患者于治疗结束7 d后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开始为10~20 mg/d,每7 d增加20 mg,最大用量为120 mg/d,直至TH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2~10 mU/L)。
1.3 观察指标
①对所有患者进行甲状腺全身显像,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含量,同时使用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盒进行血清TH水评检测,以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各项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对比各组患者间的临床疗效[3]。②观察各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结合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不同剂量131I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其中疗效评估在所有治疗结束后1 d进行,并通过电话或复诊等方式随访12个月。
1.4 疗效评定
1)临床疗效评定标准[5]:①131I-WBI未发现摄取131I病灶为治愈,若发现病灶131I增强,为无效。②甲状腺球蛋白(Tg)、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降低或消失,为有效,增高为无效。
2)生活质量评分标准[6]:采用EORTCQOQ-C30生活质量测评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测评,评分内容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这5个方面。测评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间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治疗组A、B、C 3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比较
治疗组A、B、C 3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评分, B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最高,除了治疗后B、C两组的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又分为状癌和滤泡状癌,其中状癌大约占分化型甲状腺癌的 90 % 以上[7-8]。促甲状腺激素(TSH)是由腺垂体分泌的一种的激素,可促进TH的分泌来调节甲状腺生长和机能。有研究表明,血清中TH含量的升高,会增加甲状腺癌患者的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9-10]。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系统通过TH对甲状腺功能进行调节,长时间刺激可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活性增强,而部分细胞在甲状腺组织发生癌变后仍然具备正常的激素受体系统[11-12]。131I治疗甲状腺癌已有多年的临床实践,疗效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其作用机制是利用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及其转移病灶具有一定的摄取131I的能力,根据靶向作用利用131I衰变产生的β射线照射甲状腺组织的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使癌细胞失去功能,同时破坏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抑制TH的分泌,从而抑制癌症的复发和治疗转移病灶,但由于其治疗剂量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且不同剂量的临床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13-16]。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7-18]。本研究通过比较用不同剂量131I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131I治疗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显示,131I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B组治疗有效率最高,说明手术切除后采用131I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其中以剂量为8.14~10.36 GBq的治疗方案疗效最为显著。通过比较治疗组A、B、C 3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131I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有研究表明,大剂量131I治疗会对患者的唾液腺功能造成一定损伤,还会出现口干、呕吐等不良反应,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伤害,同时患者体内的辐射源给其周边人群带来潜在危险[19]。本研究亦表明,治疗组中生存质量评分最高的为B组,C组反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说明131I治疗剂量的不断增加,会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具体会对机体哪些功能造成影响,还需更多的临床资料证实。
综上所述,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显著,有效降低TH水平,提高FT3、FT4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以2次应用131I治疗,累计剂量为8.14~10.36 GBq的治疗方案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 钱晨, 徐英杰, 何俊, 等. 甲状腺癌同时合并乳腺小管癌1例及文献复习[J]. 上海医药, 2016, 37(10): 15-17.
[2] 李娟. 2种综合疗法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 2015, 30(12): 1890-1892.
[3] Buton L, Morel O, Gault P, et al. False-positive iodine-131 whole-body scan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report of11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Ann Endocrinol (Paris), 2013, 74(3): 221-230.
[4] 王群, 杨志刚.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因素与甲状腺癌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12,22(11): 860-861.
[5]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4, 34(4): 264-278.
[6] 熊延新, 孙莲华. 131I去除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组织的疗效观察[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4, 2(1):29-30.
[7] 唐峰, 杜尊国. 浅谈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病理诊断[J]. 上海医药, 2016, 37(6): 7-10.
[8] 庄新所, 吴强乐. 甲状腺癌术后不同剂量首次131I 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29): 3555-3557.
[9] Kim SS, Lee BJ, Lee JC, et a1. Preoperative serum 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levels in well-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is a predictive factor for 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s well as extra thyroidal extension in Korean patients: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J]. Endocrine, 2011, 39(3): 259-265.
[10] 袁宏钧, 仲妙春, 张静霞. 碘131配合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对甲状腺癌的疗效及唾液腺功能的影响[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 24(5): 643-647.
[11] 王群, 杨志刚.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因素与甲状腺癌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12, 22(11): 860-861.
[12] 石飞, 高芸, 李建, 等. 不同剂量131I治疗非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对患者唾液腺功能影响的差异[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 116-118.
[13] 刘安敏, 陈枫, 朱艳, 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替代治疗依从性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4, 35(18): 2906-2909.
[14] Lee JW, Lee SM, Lee DH, et al. Clinical Utility of 18F-FDG PET /CT concurrent with 131I therapy in intermediate-to-highrisk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dual-center experience with 286 patients[J]. J Nucl Med, 2013, 54(8): 1230-1236.
[15] 藤卫平, 刘永峰, 蒋宁一, 等.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J]. 中国肿瘤临床, 2012, 33(17): 1249-1272.
[16] 杨淑敏, 余丽丽, 蔡静, 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的健康教育[J]. 云南医药, 2014, 35(2): 175-177.
[17] Agate L, Lorusso L, Elisei R. New and old knowledge on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J]. J Endocrinol Invest, 2012, 35(6 Suppl): 3-9.
1. “生活中的化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人类的文明和社会发展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社会,人们的吃、穿、住、行都与化学分不开。面对着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化学现象,特别是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化学现象出现在化学课本上时,刚刚接触到一定化学知识的学生,他们一定会存在各种疑问,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能用我们学的知识来解释吗?用哪个知识点来解释呢?当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问题时,说明教师的教学有了一定效果。当然,光有这点效果是不行的,学生弄懂了问题,学到知识,会用知识才是教学要的最后结果。在学生对出现的化学现象产生疑问时,化学教师适时地引入相关的化学常识,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化学课本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药品、家居,还是生产中的工业、农业、能源,都会涉及很多的化学知识。同时,化学又是与环境保护联系最密切的学科,在环境保护任务越来越重的今天,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增强环保意识,更是化学教师的重大责任。
2.“生活中的化学”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具体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物质来引入所学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列举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物质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有机物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得很多的一类物质,人类吃的和穿的基本上全是有机物”。在学习有机物之前,先给学生这样一条信息,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东西:肉、油、衣服、水果……这些东西都是有机物?他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对我们身体有什么作用?当学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后,再具体分析教学内容,学生再次联系生活中的亲身体会,对这个概念就有了较深的印象。
在环保教育过程中引入较多生活中的实例,更能增加学生感知的效果,情感教育上更大的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特别是通过实地参观、图片、音像资料等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身边的污染现象,如让学生调查垃圾场的垃圾堆放情况、汽车尾气污染情况、工厂废水、废气排放情况、”白色污染”的情况等。同时在学生中发起”爱护环境,人人有则”的倡议活动,提倡少用合成洗涤剂,保护水环境;拒绝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合理使用绿色装饰材料,减少室内污染等做法,让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
3.教会学生把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3.1教给学生一些生活中实用的化学常识
例如利用熟水果散发出的乙烯催熟生水果,既有实用意义也加深了学生对乙烯性质、用途的了解;介绍松花皮蛋中的”松花”是由碱与使蛋中的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反应得到的,让学生加深了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了解;还有碱性物质可降低农药的药性、如何鉴别真假金银、食品中的防腐剂常识、酒精和苯酚的消毒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会使学生感到学化学生动有趣,他们也愿意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2教会学生用小实验在生活中验证所学的知识
讲焰色反应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回家在燃烧的炉上洒少量的食盐,这样很直观地看出钠元素的焰色是黄色。有的食品包装袋中置有一包干燥剂,若将其溶于水后取澄清溶液用吸管往其中吹气,可看到原来澄清的溶液变混浊,持续吹入气体又变澄清。通过实验现象可知这袋干燥剂成份是氧化钙,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CaO与H2O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CO2反应生成CaCO3,CaCO3与CO2、H2O反应生成Ca(HCO3)2几个反应。家庭小实验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家庭实验可以使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物质和现象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展开探究,使学生自主地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理论来源于生活,化学也不例外,同样也是来源于生活,在高中生的生活实际中暗藏着许多的化学知识。很多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非常的感兴趣,并能主动地探索,但是对于化学课却不能积极地去学习。这样的现象告诉我们高中的化学老师,要想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感兴趣,就必须把化学的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必须利用生活中存在的化学现象代替让学生做枯燥的化学实验,必须把化学实验和学生身边的化学现象结合起来,以此来吸引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一、引入化学现象进行化学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社会生活经历,也有一些相似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就是化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着力点。教师可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某些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明白化学是来源于现实的,但是也是高于现实的,这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枯燥和无谓,化学也有很多有趣奇特的知识,而不仅仅是僵硬的化学公式和实验。
高中化学的知识记忆起来枯燥无味,学生基本不愿意去学习,即使学习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学习效率自然是不高的。如果我们化学老师能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入到化学的教学中来,使学生能够根据熟悉的知识构建起高中化学的知识框架,让他们在真实感受到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地去背诵和记忆化学公式和化学规律,而不是单纯地、被动地从抽象的层面记忆和学习化学。例如,农家肥被塑料薄膜盖住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太阳晒后,当打开后就会发现有热气冒出来,这就是我们在高中化学的教材中学到的缓慢氧化放热现象。这样的生活案例引入到化学教学中,教学时就会言之有物,就不会使学生感到化学课的教学是夸夸其谈。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化学教学
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学生真正处在了身临其境的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中才能真切地感同身受。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知识的教授与传递,而是改正他们在生活中的错误认识,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在创设的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中,化学老师应让学生从生活中过渡到高中的化学课堂上,把对生活中对化学现象的高昂的热情和积极探索的态度保持和转移到对化学的学习上来,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新的化学知识相结合,来认识、理解、丰富和改正自己在化学方面的错误认识。
这就需要高中的化学教师要能根据学生已经具有的生活经历,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每节课将要讲授的知识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活泼、学有所得的具有生活化的化学教学情景。例如在上《铁、铜的获取及应用》这节课前,可用课堂提问的形式創设化学课的生活化教学情景。老师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是否发现铜器的保有量要多于铁器的保有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见过浅绿色,且闻起来有些酸味的井水,对这样的井水应该如何解释?”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就会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新课的教学中来。这样的生活化教学形式不但有利于创设好的课堂氛围,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有效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在感受中学习,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以解决心中存在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学生参与的生活化的化学实验课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要想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也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讲解形式,应多给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从而让他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实验的快乐与乐趣,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让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活动中,应该多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实验材料,比如酒精、蜡烛等。这些东西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用它们进行实验不但降低了化学实验的神秘性,而且还增加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亲切感。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解决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些困难的及时解决增强了学生的实验信心和进一步探索化学知识的欲望。
由学生参与的化学实验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又促进了他们自身思维的发展、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身边的实验材料进行化学实验,可使学生知道化学就在身边,实验就在身边。
总之,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化学知识,要想学会高中化学,就必须走进生活,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去,以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和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岳志萍. 生活化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分析[J]. 成功(教育),2013(01).
[2] 杜长强. 高中化学中生活回归策略运用与探索[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11).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方法
一、引言
化学在高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是传统的授课方式难以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在这种形势下,就要对授课方式进行创新,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也要求老师创新授课方式。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授课方式,它通过实际生活中各种化学现象与化学复杂的概念相结合,使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简单具体,使化学更加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对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中化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把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现象与书本上抽象复杂的概念相结合,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能力的教学方式。化学现象都来自生活,在教学中不能将化学与日常生活分离,学生应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人们学习化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丰富知识,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就是将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吸收与理解。
(二)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学习化学的目的一是为了认识、理解生活生产中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现象,对日常生活生产有更深刻的认识;二是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但化学又是一门较难理解的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可以将复杂的化学概念、原理简单化,使得学生更容易、更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它将枯燥难懂的化学课程变成了生动有趣的课程,使得学生易于接受化学知识,更加积极地投入课程学习之中。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将生活化教学引入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也使得化学课程进一步走入实际生活当中,对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以及学生今后的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将生活化教学引入高中化学课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当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化学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在实验方面存在的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另外,生活化教学的引入,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由于高考的重压和教学模式单一,教师过于注重应试知识的传输,忽略能力的发展,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应用剥离。新课改的核心要求教学过程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不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意识到生活需要化学,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能有效改善课堂生态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抽象概念并建构化学知识体系,提高对新知的认识对教师专业发展大有裨益。生活化教学不仅对高中化学的教学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入教学之中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仅是将书本的内容全部塞入学生大脑中,学生对这些知识机械记忆,没有熟悉感,大脑经常处于空白状态,这显然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教师在课堂上若能结合课本内容引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使课本知识更加接近实际生活,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关于硅的教学中抛出玛瑙的化学成分与沙子的化学成分是一样的这个问题,学生开始肯定不相信这是真的,自然就会对这堂课产生较浓的兴趣,学生的思绪就会被引到课堂中来。这种在课堂中引入现实中的例子,将抽象复杂化学知识变成简单具体的东西,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化学,促进化学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活常识来引导学生,将生活常识与课本知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趣味性,同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也可以将化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得生活化教学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对他们主动学习,主动理解化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种生活化教学的熏陶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提升,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解释化学概念
和讲解化学习题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对于来源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根据其功能划分为食物营养、合成药物、常见材料和能量转化设备几类。这些生活中的情境展现化学学科应用价值,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既有元素方面的也有原理方面的。教师根据日常生活情境编制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利用基本概念和原理阐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兴趣。不少化学概念是复杂而抽象的,学生对化学概念很难提起兴趣,基本靠机械记忆,并未真正理解。但是这些复杂抽象的概念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不能回避。为了使学生对化学概念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化学概念相结合,利用生活的实际经验来讲解概念。例如茄子、土豆切开放到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褐色,其原因是由于蔬菜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这些事例来讲解氧化还原反应,学生会很容易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在此后,学生们在看到类似于土豆这样的蔬菜发生颜色的变化后很容易想到氧化还原反应这种现象。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现象都可以用来解释化学复杂而抽象的概念。这样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化学概念,提高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在化学习题的讲解中,教师也可以应用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抽象枯燥的化学习题使得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去做习题。如果教师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寻找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事例,使学生将目光不再仅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拓展到现实生活中,改变对化学习题抽象枯燥的印象,实现现实与书本的有效结合,便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将生活化教学与实验相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实验是极为重要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许多化学现象只用文字是无法很好地描述的,只能通过化学实验来展现。但是部分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会产生紧张心理,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实验技能,进·行化学实验会感到紧张,甚至会因为紧张导致操作失误,损坏化学实验设备,造成实验失败。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出现实生活中很多生活用品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再安排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供学生练习。如自制肥皂实验,教师可将工业制肥皂的化学原理讲解清楚,准备好所需的实验用品,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制取肥皂。因为准备充分,操作简单,学生一般不会产生紧张心理,可有效避免实验失败。这类既简单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化学实验,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利用生活化教学来拓展课外知识
生活化教学对拓展化学课外知识具有很大的作用。学生不能只埋头于书本,应该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日常生活可以为获取化学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教师应该在课堂中适时引入这些资源,开展一些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利用社会热点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化学课本中的一些概念、原理是基本不变的,在很长时间内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使得化学这门课程对相当部分学生而言比较枯燥无味,学生对化学课程兴趣不浓。那么,如何使这门课程变得有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讲解中适时引入一些别的东西,如社会热点。社会热点作为现代社会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学生也会有所了解。如果在课堂中引入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供学生们讨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积极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六)结合高考试题,提升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
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立足化学科学特点,注重选取新材料、新药物、新催化技术等真实情境,呈现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深化对信息获取加工、逻辑推理、归纳论证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信息获取与加工是整个化学学科能力发展的基础。高考化学试题通过表格、图像等方式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深入考查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例如:理科综合全国乙卷第13题,提供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阳离子浓度随氢离子的变化关系图,要求学生获取图中数据信息推导酸的电离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关系,并对不同物理量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推导,得到金属离子的浓度平方与氢离子浓度定量关系之后再解决问题。全国甲卷第28题,试题要求考生在认识反应热小于零为放热反应,图像中反应物的能量高于产物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利用化学符号和定量计算等手段,通过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计算。同时,试题需要考生创新性地理解:“慢反应”之所以“速率慢”,所需的活化能应该大,从而利用图像与题给反应吸放热的信息完成考查。
四、结语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观察、思维能力。同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可以极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振霞.“教学生活化”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高考,2021(12):11-12.
[2]钱俐玛.生活化教学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路径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0):34.
[3]蒋婷婷.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7(32):64.
[4]王珍娣.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路径研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0,2(6):13.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然科学;兴趣培养
一、深入生活,结合实际,融会贯通
在进行系统的化学知识学习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接触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如喝的水,呼吸需要的空气,新陈代谢呼出的气体,厨房里调味的糖、盐、醋等都跟化学有关。化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醋可以洗掉水壶中的水垢;面团发酵后,加碱面可以制成松软可口的馒头,这些都是化学在生活中的体现。教师需要将这些知识巧妙地贯穿在教学环节中,并在知识、技能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整合,使学生加深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兴趣。
二、情境教学,激发热情,丰富内容
初中生对于形象生动的事物都比较容易接受,而化学研究、传播的知识大多是比较抽象且微观的知识,因此如果化学教师找不到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对于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失去基础。在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倡的情景化教学,即将生活现象与化学相结合,用化学的知识与解释生活的化学现象。这种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化学课堂效率。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化W。另外,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从生活实际出发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
例如,在进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点的学习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生活中用布料做成衣服,用毛线织成毛衣等,只是形状变了。但是蜡烛融化和蜡烛燃烧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现象,本质完全不同。这些知识的渗透深入浅出,一目了然,为学生深入地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如,在进行“分子”知识点的学习时,课本上给出了这样一个数据,即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我们仔细剖析这个数据,理解分子这个概念就不难了,同时迁移出宏观的物质与构成它的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微观世界的变化是人的肉眼所看不到的,必须借助足够的想象力,使这些微观事物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形状,从而更好地理解微观事物的发展特点及规律。但是,由于个体间差异性的存在,不同学生的想象力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运用多媒体工具,以具体的形象呈现到学生面前,辅助他们进行抽象化的想象。多媒体工具具有直观性和灵活性的优点,能以直观的形式冲击学生的感官,将微观过程宏观化,将抽象过程形象化,从而促进学生微观想象力的形成。
三、导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发现化学魅力
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时,可以导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烧水的壶用久了,壶的里层往往有一层白色的水碱。使用的时间越久,积存得就越多。有人叫它“水锈”,也有人叫它“锅垢”。这究竟是那里来的呢?家里厨房做饭使用的煤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呢?众所周知,我们平时吃的松花蛋是生鸭蛋外皮涂抹一层石灰而成的,那么,他们之间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包含了怎样的化学知识?民族英雄林则徐运用了怎样的化学原理?以上这些生活现象,都是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相关联,教师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将身边这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课本上的化学知识点融会贯通,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点立刻变得鲜活起来,这样不仅学生思维得到了拓展,同时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也贯穿于化学教学之中,教师讲得“接地气”,学生学得更容易。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从身边喜闻乐见的事物入手,循循善诱地导入化学知识,同时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或生活中。教师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索、改革、总结,就一定能让化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海蓉,刘晓林,陈艳.浅谈对材化专业新生学习基础化学兴趣的培养[J]. 广东化工,2016(5):212.
[2]陈永新.新课程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新课程(中学),2015(8):87-88.
[3]姜红宇,袁霖,廖利香.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学习无机化学兴趣培养的探讨[J]. 价值工程,2013(36):257-258.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W;策略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明确提出“教育要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育要联系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等新理念。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隐藏着很多化学知识。因此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到化学科目的教学当中是水到渠成的。
“生活化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经具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确保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接近生活,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性、探究性学习,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教学。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导课是一堂课的开始,好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导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生活化导入就是指教师在导课时要从学生所熟知的、感兴趣的日常生活现象出发,或是从学生们的生活经历入手,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便自然而然的参与到课堂中。
例如,在讲授“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时的课堂导入时,老师可以从生活常识中酒储存的时间越久就越香醇出发,来说明酒的独特的性质。
二、化学教学内容生活化
一方面,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较初中抽象,加大了学生观察和理解的难度;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学科的代言人,往往站在学科角度进行授课。这两大原因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降低,影响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降低了课堂授课效率。如果教师能在授课过程中渗透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就拉近了课堂和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可以通过知识的生活化有效建构知识架构。
例如,在焰色反应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夜晚霓虹灯发出的光、天空中五颜六色的烟花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探求美丽光芒以及光产生的原因。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农家肥在被塑料布覆盖,晒过一段时间再打开后会冒出热气的现象来探求缓慢氧化放热现象。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把生活现象与课本知识相联系。
三、化学教学情境生活化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形成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学生只有真正置身于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中才能下意识感受到这些观点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生活情境的探求来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证实或反驳这些原有观点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提高综合能力。
眼下有许多社会现象、民生话题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师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不仅为学生创设熟悉的学习情境,更能使学生有效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蛋白质”章节内容时,可以把社会热点“假奶粉事件”导入到教学中。学生有较强的正义感,教师可以提出“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假奶粉中到底是什么物质有毒?真正的蛋白质和这种假蛋白质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去区分呢?”这类问题,这就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蛋白质的热情,责任感会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去学习。课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三聚氰胺这种环状有机物是如何冒充蛋白质在奶粉中的角色的。在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多学会了一种识别真假奶粉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硫”漂白作用时,可以在多媒体中播放小商贩卖包子的视频,视频讲述了商贩会在小勺内放些硫粉点燃后放入蒸屉内部,然后白白的包子就出锅了。教师这时候可以反问学生商贩此举是为什么呢?在学生认真思考后再将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加以说明,同时说明硫氧化物的毒性。
四、化学课堂实验生活化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中多给学生做些演示实验,或进行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探究实验,以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与生活的相关性,感受生活化的化学实验,并能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进行化学实验选择素材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学生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参加化学实验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以热情饱满的态度投入到化学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锻炼了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培养了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还让学生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素材也能成为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活化的实验可以让学生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会自然地联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实验和经历过的化学现象。
例如,在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章节中,黄铜的外观色泽和黄金相似,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帮助受骗人找出鉴别真假黄金的办法。
五、作业布置生活化
课堂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主阵地,而课后作业则是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助推器”。布置生活化的高中化学课后作业是构建生活化高中化学课堂的必要途径,作业不应该局限在形式上,而应该侧重在内容上,不再是以书面呈现为主,而是侧重于学生的接受程度,让作业不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知识点和考试而做题。教师在此过程中既需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赋予学生主动实验,主动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高中化学教学。
例如,教师在讲授完糖类、油脂与蛋白质之后,可以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进行分类;生活中的酸奶发酵、水果解酒等现象都与化学知识紧密相关。可以让学生拓宽途径收集有关自主探求实验的资料,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找到实验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并把课后作业当作一种乐趣,主动积极地完成。
总之,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尽力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尽量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传授给学生,并给学生提供亲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真真实实体验化学知识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活化 高中化学 教学 实践
高中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其中涉及到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往往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在新课程背景下,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要面对的问题。而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着它的优势,逐渐被广大教师应用。所以,本文研究“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的实践方法,分析“生活化”教学所带来的影响。
一、唤醒学生对生活体验的感悟
知识来源于生活,许多的课本上的化学知识都是对生活中各种化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概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会意识到有些现象是与化学有关的,就知识而言,直接进行学习,那么学习难度就会加大。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本知识与生活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搭起生活知识和化学知识之间的桥梁,运用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再由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顺理成章就会被激发,课堂效率必然会有所提高。
比如在进行二价铁与三价铁转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拿一只苹果并咬上一口,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苹果果肉从浅绿色慢慢变黄了。在此生活常识中,学生可以学到,苹果中的铁以二价铁的形式存在,但很容易转化为三价铁,从而理解二价铁的强还原性,可以被许多氧化剂氧化。结合生活实际,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化学实验:带好三杯“酒”,一杯“含Fe3+”的黄酒,一杯“含KSCN”的白酒,这两杯酒一混合,变成了一杯“含Fe(SCN)3”的红酒,在红酒中加入Vc片,红酒瞬间又变白酒。在此实验中,学生直观的看到三价铁转化成了二价F。由此,教师又可以引出生活常识,为什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补铁剂要和Vc一起服用效果才更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预防坏血病,理解Fe2+对我们人体的益处。在此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更易掌握不同价态铁元素的性质,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因此,化学教师应不断利用各种生活现象,展示给学生未知的生活知识,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理解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提高化学学习的实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之美。
二、创设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
生活是化学知识的源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学的教材编写特别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关注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把生活中的的素材引入到教材当中,使得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富有生活气息又多姿多彩。学生生活中处处可见生动、形象的生活中的化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学生身边的化学资源,让学生理解课堂上学到的化学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奇妙的化学世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氯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上海一化工厂氯气泄露事故的视频,然后结合化学知识进行提问:(1)发生氯气泄漏时人应该往高处还是低处逃生?(2)用什么材质的瓶子来储存液体氯最好?(3)氯气泄漏后用什么办法来处理?学生很快可以进入到思考的状态,全面思考教师提问的问题,尽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培养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同时,还能挖掘出教材中的生活化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善于联想,进行“生活化”教学
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是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从而激发学生思考,生成更多的教学资源。有时候,学生讨论问题的范围并不在教学范围内,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往往会打断并扼杀学生的讨论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是错误的。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及时地把学生的问题转变为全班讨论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利用联想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化学的讨论跳出教材范围,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挖掘更多的化学知识。
比如在进行《氯气的性质》教学时,有的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既然氯气有毒,为什么我们饮用的自来水还要用它进行消毒?教师可以不用急着回答,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联想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物品可以用来杀菌消毒,以此来思考氯气净化水质的问题。通过思考、联想和分析,学生能够自行解决问题,对化学生成新的理解,对生活产生新的体验。
联想教学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研究生活问题的本质,进而理解教材上的化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进行化学“生活化”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化学教学不仅有理论知识,更有大量的化学实验,化学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化学实验才能更加深入了解本质。化学课程的教学,不单单要求学生有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学生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探究意识,提高他们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进行了化学理论知识教学后,教师更要不断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鼓励、指导学生进行化学生活化实践,在实践中理解、巩固和更新化学知识。
如在进行原电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用橙子做原电池给手机充电”、“自制番茄电池”、“自制汽车盐水电池”等生动、有趣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视频,鼓励学生根据视频进行类似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制作原电池。
“生活化”的化学实践,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化学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此外,学生在实践中也能培养对科学的探索,对生活的热爱,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如此一来,学生才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五、从生活现象引入化学知识
对于生活,高中学生早已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化学知识,帮助学生轻松理解新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探究本质的动力。
比如在原电池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整容、整牙的社会现象来引入课题。如例举一位整牙者安装了钢牙和金牙,两颗牙齿紧紧相邻,安装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心慌、胸闷等病症。经过牙医的检查,确定是体内形成了干扰电流所导致的。借此生活实例,教师可以进入新课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整牙问题的方法。
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运用学生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化学教学,创设了高效的课堂学习环境,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效果也相当不错。
结语
化学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使得学生更加理解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愿意并积极参与到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生活实践,从而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化学在生活中应用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生活化教学培养了学生关注化学,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不仅教学效果得到增强,学生的化学知识得到理解和巩固,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可谓“一举多得”,创设出真正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克龙. 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 化学教学,2007(4):13-15.
【关键词】中学化学;生活化;有效;兴趣
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成为新的课改的必然趋势。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学生体验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明确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生活实际出发,将源自生活实际的内容充分发掘出来,把其向化学问题转化,并应用所学化学知识来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把学生的探知兴趣激发出来,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学习化学知识的良好习惯,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化学素质得到培养。
一、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兴趣
大多中学学生还未能够形成发现问题、观察生活的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当进行引导,让学生将化学和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从生活当中找到问题,并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当中的现象进行解释。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良好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与思维方式。
2.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未知的事物,中学学生有着较多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果能把熟悉的环境与未知的事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生活有个重新认识,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分析,不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化学原理,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虽然中学化学属于基础性学科,然而对中学学生而言,化学知识可以对大量现实生活中无法想象,难于理解的现象进行解释。如,隔夜的饭菜为什么会变质;木柴燃烧时,人为什么会觉得热;等等。化学教学生活化,能使学生把现实生活和抽象概念相结合,进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中学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方式
1.积极与生活进行联系,构建生活情境教学
中学学生第一次与化学接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把部分枯燥的化学知识向实际生活当中有趣的知识转变,让学生对化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行体会。如此,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现实生活与化学知识充分联系起来,构建生活情境,这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讲“空气”时,特别应当将现实、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列举生活里的具体例子,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空气是宝贵的资源之一,世间万物皆与其有着紧密的关联,化学概念里的空气是由不同的分子所组成,教师应当合理、准确地向学生引导,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氮气、氧气等。通过与生活联系,构建生活情境,能够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有效打破,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内驱力,使得学生向探知者、提问者的角色转变,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充分利用生活现象对化学进行解读,增强理解
生活当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在课堂教学中,中学化学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生活现象对化学进行解读,增强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效果。
在介绍有关化学物质时,可以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物质、现象的列举,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讨论有关知识,进而促使学生掌握与理解新知识,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例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厨房中酒、纯碱、醋、食盐的列举,或是把炒菜时的香味和冷却后的饭菜味道进行比对,让学生思考一样的饭菜前后味道不同的原因,以此让学生有求知心理产生,同时,感到化学不但有趣,而且有用,进而保持学习热情与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并能够学会思考问题,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规律进行探索。
3.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探索
生活化的中学化学教学手段,是培育学生用化学、学化学的主要方式。在化学课堂中,教师不但应当把现实生活与化学知识密切联系起来,还应当对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进行积极引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生活实践中探索,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复习,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联系现实的能力、处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使学生的知识面与眼界得以拓宽。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有目的性地让学生对化学精髓进行感受,进而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运用。
4.及时纠正错误,构建科学概念
中学学生在学习化学前就存在着对自然现象的个体认识,这些认识是在日常生活中缓慢形成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朴素观念,它们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同时,这些经验可能是错误的,有的则完全与科学概念相悖。著名科学哲学家和科学教育家马修斯就曾转引沃尔帕特的话说:“如果一些认识是与日常认识相一致的,则就几乎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世界并不是像日常意识所认识的那样运作的。”学生头脑中的朴素观念尤其是错误概念不但会妨碍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会导致学生产生新的错误概念。因此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较好地实现由“朴素观念”向“科学观念”的转变。有研究发现,学生头脑中的错误概念有极强的顽固性,甚至他们在学习化学课程几周后,又恢复了最初的错误概念。这是因为学生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建构了自己的“朴素理论”,所以无论在感情上还是在理智上都有了依赖感,从记忆角度上难以一时抹去。为此,这也就可以被看成是学生化学学习的主要困难所在。观念转变不仅涉及学生在入学前已形成的各种先有观念,即使在入学后学生也可能由于不恰当的教学、媒体的误导等形成一些新的、与科学观念相矛盾的错误认识或观念,这些生活观念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纠正的。学生头脑中的朴素观念或错误概念具有广泛性、肤浅性、顽固性、自发性、特异性、表象性、迁移性和隐蔽性等特征。要改变学生的这些错误认识,教师首先要弄清楚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提供具体的、具有说服力的科学事实,使学生认识到原有观念的不足,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然后用科学的方法重新分析生活世界中的化学现象,一旦学生运用生活中错误的经验对化学现象或规律作出有偏差的解释时,教师则可以通过“反例法”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导引,使学生错误的思维过程得以暴露和外化,及时对学生的认知情况作出诊断、调整、矫治,使之与错误的认识产生矛盾、冲突,最终放弃错误认识,接受科学概念,转变自己不正确的观念,实现对科学概念的全面、准确的理解。
总之,中学化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提炼,再把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化学的含义,增强学生的化学意识,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进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剑南,王祖浩.化学教学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