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英文实训总结

时间:2023-02-27 11:07:04

导语:在英文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英文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服装英语;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多达千余所,专业设置紧贴市场,具备天然就业优势,与此同时,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工作结合、校企合作,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高职服装专业未来主要从事于服装设计专业,并且以服装设计、服装结构等课程为基础,若将其与英语基础联系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的服装外贸领域的发展,并在诸多工作中学以致用。

一、高职服装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英语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尽管具备着就业导向的天然优势,但是所招学生的英语素质普遍偏低,且对于英语学习方面没有较高的兴趣,从而对高职英语学习产生懈怠和抗拒的心理,使得原本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水平更低。

2.英语教学模式传统

虽然当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均提倡“校企合作,工作结合”,实际上的课程均是以技术为基础导向的课程。服装专业英语与基础学科一脉相承,从一定程度上遭遇窘迫境况,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服装专业英语属于较为特殊而的应用领域,所以并不能脱离基础英语而单独存在,但是由于其使用主体、使用范围以及使用对象的差异,导致与日常生活存有明显区别,因此服装专业英语难以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但是由不能衔接实践操作,实际收效甚微。

3.教学环境简单

当前服装设计实训室主要包括服装CAD实训室、服装设计研发室、服装印花刺绣实训室、牛仔工艺实训室、针织服装实训室以及服装工艺实训室等,此类实训室仅仅适用于服装生产以及服装设计方面的专业课,对于服装专业的英语教学则难以适用。

二、工学结合模式在服装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改革应用

1.提高英语学习量

为实现高职服装专业英语改革则必须要强化对此教学的重视,在高职院校新生入学伊始,便着重安排英语类课程,并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一学期安排实用英语课程以及公共英语课程,优化学生英语基础,然后在第二学期,随着理论课程的终止英语课程也会随之终止,但是英语学习应插入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专业词汇以及专业句式等方面加之英语诠释,例如Export sales contract(出口销售合同)、Face accessories downgrade the use of a single(面辅料降级使用审批单)、Garment inspection(成衣检测)等,让学生接触高难度专业英语,并且逐步练习,以勤补拙。

2.以人为本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在教学内容中充实大量的真实案例,并且不盲目追求专业技巧以及服装设计原理的英语表达,尝试让学生接触了解服装单证、单据英语翻译以及各个部分的英语表达。其次,要求学生能够看懂英文文件,并且提高外贸公司中英文基础交流、英文简报交流以及英文电子邮件交流的能力,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且通过音译法、交际法、联想法、对比法以及直接法等,有意识的将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以及独立学习能力,例如信用证的流转程序英文注释,不仅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还能够接触重要英文词汇(如图1)。

3.以实践为载体

传统英语教学主要采用宣教的方式,学生跟着教师思路学习,学习主动性难以提高。服装专业英语的课程较少,若想短期内实现英语水平的提高很不现实,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便在于“授之以渔”而绝非“授之以鱼”,让学生学会通过各种工具对服装专业的英语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外贸文书的翻译工作:付款Payment: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byirrevocable L/C available bv draft at sight。在课堂中选取商业往来信函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提高英语学习的务实性及趣味性,比如选择外贸服装订单让学生在机房自主翻译。

第2篇

关键词:高职 中外合作 双语教学 国际贸易与商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202-01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外合作办学是其走向国际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引进国外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资源,提高国家办学能力,解决办学中的困难,利用各种渠道,让大众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提高人们知识的宽广度。另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加强国际间教学的沟通与协作,对国外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利用和创新,找出自身不足,弥补差距,办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培养既精通外语,又具备良好专业特长的国际化人才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最终目标。

内蒙古商贸学院经内蒙古教育厅批准,与英国桑德兰城市学院进行合作办学,于2007年正式列入普通高等招生计划(专科),合办专业之一是国际贸易与商务专业,到今年正式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已有5年。笔者作为国际教育学院的国贸专业课教师,承担过几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感受颇多,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及对策,希望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开展专业课教学有所启迪。

1 语言的使用

双语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英语语言教学,而是一种使用英语作为教学手段来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学生不是为了单纯地学习专业英语,重要的是运用语言这种工具来学习专业课程的核心知识和前沿理论。正如对外经贸大学刘亚教授所说:双语教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目前,在实践中,国内院校中外合作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浸入型。全英文授课,全英文考核。采用这种授课方式的主要是针对留学生和英文水平较高的国内学生。如:对外经贸大学。第二,混合型。采用英文课件,中文讲解,全英文考核。第三,简单渗透型。大部分讲授用中文,对于一般专业方面的解释用英文表达,考核方式采用中英文结合。

对于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课堂上英语与母语的使用比例究竟为多少才可以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确实是个很难把握的问题。如果课堂上完全用英语讲授,学生会过多注重语言和语法而忽略了整节课的知识内容体系和重点、难点,使双语课不能很好地完成传授专业知识的目的;而当遇到难点必须用大量母语讲授才能使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时,又免不了令教师、校方、家长质疑,是否真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因此,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双语使用应该有一定的统筹和安排。

经过近五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专业课还是应当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接受程度,灵活组织课堂中使用英语的比例开展教学。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概念和原理的部分使用汉语讲授,使得学生能准确地掌握并可以用简单的英语阐述概念和原理的完整涵义;其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以英文的形式呈现出案例的具体情境,鼓励学生分组用英语讨论并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回答问题,把课堂的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在和其他同学的讨论互动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使用英语的兴趣,他们的英语思维在无形中也能够得到锻炼。最后,在教师分析、总结案例时,为了让英语理解能力不太好的学生也可以在最后的环节彻底明白案例的原理和解决方案,这部分使用汉语教学的效果会更好。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与教师更好地互动,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每次上课前,针对给学生的课下作业进行检查,要求学生尽可能地使用英语,也会收到较好的授课效果。

2 实训教学中英语的使用

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英语使用曾出现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在《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课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英语的听、说、读、写机会,然而实训课模拟出口业务的软件中见到的英文又十分有限,《国际贸易实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结合这门课自身的学科特点,更应该在实践中提高使用英语的比重。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尝试以下方式进行实训课的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如:采用全英文的语言环境布置试验任务、安排实训内容和步骤;全部采用英文产品广告,进行书信往来和贸易磋商;建议学生采用英文来提问和回复问题;要求学生用英文来书写实训报告,教师采用英语来书写评语。

3 教学方法的使用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项目一般都采用全英教材、实行双语甚至是全英教学,学生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但从这几届的学生实际情况来看,该合作项目生源的总体水平较低,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方法来组织教学,恐怕不仅学生的学习收获不大,而且还可能导致他们彻底失去对英语和专业的学习兴趣。

因此,开展多种形式的双语课堂教学就十分必要。案例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双语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专题讨论、小组学习、小组完成某项任务、辩论会、模拟试验、角色扮演等形式活泼的课堂活动。例如,在进出口合同的履行中让学生扮演进出口方的角色,用英文模拟进出口谈判;还可以让学生扮演银行处理信用证的有关事项,让学生扮演船运、海关、保险公司等处理托运、报关、投保等事项。这种方式简单可行,易于操作,对于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低,比较适合在教室内开展。如果条件允许,实训场所和设备齐备,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撰写专题论文,甚至是实地课题调研、个案分析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强化与提高。

4 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整合

中外合作项目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意开发和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教师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要求学校拥有一批外语水平高、专业知识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复合型教师开展双语教学。除了在专业教师中选拔一批热爱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送出国门深造外,应充分开发校内外的教学资源,采取中外教师相结合、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结合、校内师资培训及扩大对外招聘相结合等多种渠道整合教师资源。例如,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视频会议等手段和外方合作院校相同课程的外籍教师定期交流,采用中外籍教师共同备课、互相配合教学的教学方式,能保证学生既学到地道的英文,又可以充分地理解学科内容。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项目专业课双语教学工作,除了上述措施,还需要相关学校和院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双语教学的相关评价考核制度、完善对双语教学的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参考文献

[1] 刘亚丛,石景峰.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3).

第3篇

1.Sinfonia酒店软件简介。2006年北京中长石基公司购得FidelioPMS系统的源代码,与MICROS公司共享版权,并于2009年在FidelioPMS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用户做了重新开发,推出了SinfoniaPMS1.0系统。在我国,Sinfonia系统是高星级酒店,特别是外资或外方管理酒店采用较多的软件系统。据统计,该软件在国内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市场占有40%左右的份额,在五星级酒店市场则占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Sinfonia系统在我国高星级酒店的应用很广泛而且占有显著的市场优势。

2.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高星级酒店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重要的就业目标之一,要想成为合格的高星级酒店,尤其是国际连锁品牌的五星级酒店的基层管理人员,在选择就业岗位中增加法码,Sinfonia酒店管理软件操作技能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3.行业内的声音。在酒店的一线基层岗位中,前厅部和预订部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岗位,员工需要有着非常好的工作素质和工作技能才能够胜任,而熟练使用酒店操作系统(PMS)更是这两个部门员工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通常来说酒店培训从未接触过酒店操作系统软件的新员工大概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酒店在选用员工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能够熟练操作PMS软件(例如Sinfonia)的侯选人,而且能够熟练使用PMS系统的员工可以获得相对多的升迁机会,这充分说明了PMS操作技能已经成为酒店管理者考核员工的标准之一。

二、Sinfonia教学的现状

为了客观真实地获得学生在Sinfonia软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分别在两个学期对学习该软件的8个班级的学生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通过对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总结,发现学生在学习Sinfonia软件中主要面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复杂的全英文操作界面。学生认为操作Sinfonia软件最大的困难在于该软件是全英文操作界面,操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英文基础,否则无从对软件进行操作,而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因此超过90%的学生认为Sinfonia软件全英文的操作界面成为学习该软件的首要影响因素。同时,Sinfonia软件是一款层次极其复杂的管理软件,需要结合前厅部的服务知识和常识来进行操作,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该软件的复杂性高于一般的中文酒店操作系统软件。

2.学生上机操作锻炼机会不足。Sinfonia软件只能在符合软件配置要求的机房才能够使用,学生无法像其它课程那样可以在课后进行练习,只能借助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通过两个学期的授课,有至少一半的同学认为让他们上机操作的时间和机会不够,授课老师在讲完每堂课的课堂内容后只剩下大约15-20分钟左右的时间可以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有时时间可能会更少,因此学生上机操作的锻炼机会比较匮乏。

3.实训条件的限制。Sinfonia软件需要在指定的IP地址区间才能正常运行,因为在酒店的工作环境中一般只有几个工作端口同时登录系统工作,而在教学环境中一般都会有几十台机器一起登录系统工作,这就造成了学生在使用操作软件的时候会遇到机器运行非常缓慢,甚至是死机的情况发生,限制了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

4.操作软件缺少酒店实际的工作氛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该软件可以提高自己在实习和就业时的竞争能力,自己通过学习该软件基本掌握了其主要功能用法,但存在的问题就是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的软件知识和为客人处理前厅的各种工作任务相结合。换而言之,学生对软件本身知道怎么用,但是面对客人为客人提供对客服务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只知道盯着电脑屏幕忙着操作软件,而忘记了对客服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课堂上缺少酒店的工作气氛。

三、改进教学效果的建议

综合以上学生在调查中所提出的关于Sinfonia软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将Sinfonia软件应用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拟提出以下改进教学效果的建议以供参考:

1.加强与相关课程的融合。鉴于学生反映全英文界面的操作是学习Sinfonia系统最大的障碍因素,可以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饭店英语课程将其中的单词和对话运用到Sinfonia软件的学习中来,在学习饭店英语课程的同时加强Sinfonia软件常用单词的学习,为学习该软件打下英语基础。饭店前厅、客房等理论课程是学习Sinfonia软件的基础,学习Sinfonia软件的操作是对这些理论课程在实训方面的拓展和巩固,因此在学习该软件的同时应该介绍饭店前厅和客房的理论知识,最好能将两门课程同时开设,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习到理论知识又能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采用情景化教学模式。为了避免出现学生只会使用软件本身,而忽略了对客服务的情况发生,应该尽可能地将Sinfonia的课程教学选择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把软件中的每一个模块都通过特定的场景展示出来,让学生分组进行演练,以练带学,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和掌握酒店实际工作环境中如何使用操作软件来为客人办理预订、入住、结账等工作任务。

3.创造更多地实训机会。高职高专的旅游管理专业都会根据课程需要安排各种实训项目,可以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安排更多地关于Sinfonia软件操作的实训课程,同时可以聘请酒店前厅、预订的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加深对该软件的理解程度。

第4篇

一、举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列举具体的、典型的实例进行解说,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这就是举例教学法。

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过程中,举例教学法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比如在讲商品包装的过程中,凭规格表示商品的品质,可以列举东北大豆的规格:含油量不少于18%,水分不超过13%,杂质不超过1.5%;在讲解出口信贷的过程中列举“奇瑞汽车获50亿出口信贷支持”;在讲解海上风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学生海上风险的种类:泰坦尼克号是在海上撞上了冰山导致沉没、英国的商船遇到索马里海盗财物全部损失。通过讲具体的实例,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除了老师举例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列举相关实例,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案例为内容,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的需要,通过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引导,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放在实践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对实践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学生在整个案例教学活动中居于主要地位,案例则在教学中占中心地位,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这也是案例教学法之所以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的原因所在。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几乎每一章节都有大量的案例可以放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前精心准备与理论知识相符合的案例,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案例中问题的解决办法,或者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如果你是案例中的当事人你会怎么做,或者让学生思考案例对我们有何启示。

三、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主要是在交易磋商这一章节中运用,教师把学生划分为出口商和进口商两个组并给学生布置任务,如进行汽车的交易前谈判。这个活动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需要学生提前搜集资料,包括交易商品的价格、行情、交易条件、谈判对象的优劣势和风俗习惯以及禁忌,第二阶段是进行模拟商务谈判,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第三阶段是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老师进行点评。

在这个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把控好局面,否则非常严肃的商务谈判很有可能变成了学生的笑场。而且老师一定要监督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否则模拟商务谈判很有可能中途被迫停止。

四、模拟实训教学法

模拟实训教学法是通过外贸实训平台,学生模拟国际贸易中不同的角色,如出口商、进口商、工厂、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等进行仿真模拟交易,使学生身临其境,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

我校运用的是simtrade外贸实训平台,主要实训内容包括建立工厂、出口商、进口商、银行,进行交易的洽谈、合同的签订、出口手续的履行(报检、办理保险、办理运输、货款的结算、报关、退税等)、进口手续的履行(报检、报关、进口核销、货款的支付等)、办理索赔和理赔等。

第5篇

《国际结算》是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目前在高校的《国际结算》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手段落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以“案例+实训+双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此来提高《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国际结算;案例教学;实训;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05602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国际贸易总额逐年增加,相应地,我国对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对国际贸易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能够培养出操作实践能力更强的、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的《国际结算》,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的重点。

《国际结算》是一门介绍进出口贸易活动中所引起债权债务进行清算的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强,以业务操作为主,课程内容围绕多个国际规则、惯例的条款规定展开,介绍在其指导下的实务操作方法。《国际结算》课程要求学生熟悉国际结算相关惯例和规则,能够掌握国际结算操作程序,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

1 当前《国际结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手段落后

传统的《国际结算》教学方法大多都是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造成课堂上学生以记笔记为主,不善于去提问、思考和质疑,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简单来说,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得辛苦,但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的被动“填鸭式”教学方法。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不能较好地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很难适应相关的工作。

1.2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当前高校《国际结算》的授课教师大多都没有外贸企业实际工作经历,也没有去外贸企业锻炼,只能凭借课本和网络资料将知识传授,这种“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的效果可想而知。从课本到课本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为这些知识学生自己也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到,学生很少能够有机会将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哪怕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比较仿真的模拟实训平台,让学生能够参与实训,体验国际结算中实际的操作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1.3 教材陈旧,缺乏双语教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发展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与投资政策的变化使得与国际结算相关的国际惯例、进出口单据形式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于教材出版的滞后,有时出现了教材内容与国际贸易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如随着《UCP600》、《URDG758》等最新版惯例的生效,许多教材还未及时进行修订,因此存在教材过时的问题。同时,市面上真正较好的双语教材较少,限制了高校推行《国际结算》双语教学的步伐。

为此,《国际结算》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本人多年讲授《国际结算》的经验与体会,我认为《国际结算》教学方法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 案例教学方法

2.1 选择好的案例

实施案例教学首先要选择好的案例,案例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1)典型性。典型性要求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应该是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并能够反映和体现国际结算业务的基本和重要的知识点。(2)与时俱进性。与时俱进性要求案例最好是最新的资料,不要将一些陈旧过时的案例拿到课堂上,最好选择来自于外贸企业一手的资料,能够弥补教材资料陈旧的问题。(3)实践性。我们选择的案例也应该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比如在介绍汇票这种结算票据时,可以给学生相关案例和资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汇票,通过制作汇票真正理解和掌握汇票的记载事项。(4)启发性。启发性要求教学中的案例能够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激发疑问,举一反三。案例问题的设计要结合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思维,针对特定的问题来思考解决的方法。这样的案例才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增强教学效果,做到深化理论联系实际和加强互动的效果。

2.2 案例的引入及讨论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首先对课程相关的基本理论进行讲授。例如,在介绍托收中的承兑交单方式时,首先讲解承兑交单的含义、基本业务流程等基本知识,其中在介绍业务流程时就要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承兑交单的业务流程能否发现承兑交单中的业务风险,为接下来的案例教学埋下伏笔。其次,引入案例并组织学生阅读案例和初步分析。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仔细阅读案例背景材料,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例如,承兑交单方式与付款交单方式有什么本质区别,为什么在案例中的出口商最后没能收到货款?如何避免出口商的这种损失?通过向学生提示案例中的关键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关系着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能否真正成功。在整个案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分组讨论中可以由每一组推荐一位学生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对其提出质疑或反问,学生要对质疑进行解答。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但要注意,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给积极发言的学生一些小小的奖励,比如一个小小的礼品或者给学生平时成绩加分,要最大可能的激励平时学习积极性不太高的学生参与进来,形成了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

2.3 案例的总结

在组织学生讨论完案例后,教师首先要对案例给出正确的答案,学生的分析难免存在不完整、不专业、不透彻等情况,而且讨论阶段学生的争论很多,因此教师在给出正确答案的同时,要对案例进行分析,点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答案,对于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表现和合理分析,教师应适当地进行表扬和鼓励,给予承诺的激励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学生分析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教师应指出分析错误和不足的原因。最后,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和总结,通过总结,学生不但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还对案例所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3 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主要是在实验室在国际贸易教学软件平台上来完成,也包括少数校外实训。在校内实训环节,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国际结算实训操作,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训环节可分为以下部分:

3.1 单证的制作

在完成对比如汇票、发票、提单、信用证等内容的教学后,可以在使用教学软件平台中的单证模块来辅助学生掌握有关国际结算所涉及的各种单证制作及其审核。在国际结算业务中信用证结算方式占据重要地位,而且信用证业务中对单据的要求也是最为全面的,当教师在讲解有关信用证内容时,学生可以从单证系统中找到信用证结算相关的背景资料,然后根据背景资料制作或审核单证,包括开证申请书的填制、信用证的审核、制作以商业发票为核心的全套单据、审核单据业务等,以便让学生真正理解和熟悉信用证的特点和业务流程,并掌握相关单证的操作技能。同时,学生可以在同步练习中找到相应的关于信用证制作及根据合同审核信用证的习题,学生在平台上完成后直接向系统提交,系统自动进行批改。针对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平台上的理论知识模块提供结算学习资料及帮助,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总之,教师应该在平台下,加强学生的单证练习和单据填写能力,同时可以在平台上通过在线考试来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因此,通过单证制作实训既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又可以让学生将课堂知识及时巩固,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2 仿真角色模拟

在角色模拟实训环节,可以在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分组进行角色模拟来体验国际结算业务中不同角色的工作流程。如在信用证业务中,每组的学生分别选择出口商、进口商、开证行、通知行、议付行、保兑行等不同的角色,分别处理不同的业务,还可以进行角色轮换,让学生去体会信用证业务中不同的主体关注的主要问题;在托收业务中,学生可以分别扮演委托人、托收行、代收行、付款人、提示行等角色,每个学生通过自己扮演的不同角色,来体会和理解托收业务中各个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通过这种角色模拟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3.3 校外实训

学校可以和本地一些银行和外贸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合同。学校定期从银行和外贸企业请来专家或管理人员来校进行外贸专题讲座,给学生传递一手的外贸操作知识及技巧。寒暑假期间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银行或外贸企业实习,学习实际业务部门业务操作流程。

4 逐步推行双语教学

《国际结算》中的许多内容来源于英文原版的国际惯例,如信用证的特点、含义、各当事人的权利及义务等来源于《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600号出版物),而且学生在学习中涉及到大量英文资料比如汇票、信用证、托收指示书、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等,而且有时不同的教材对同一个内容介绍的有差别,学生要真正弄清楚这些内容最终还是需要去看这些英文原版的惯例。因此,在《国际结算》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行《国际结算》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和水平,提升结算课程的学习效果。

总之,《国际结算》教学改革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去探索和实践,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始终应把握其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多结合案例、实训和双语教学环节,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牛海霞.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2014,(3).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 外贸函电 教学模式 效果 研究

《外贸函电》课程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及其他涉外专业的核心业务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使用英文商务信函、电子邮件和传真在进出口业务当中针对各交易环节与外商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本课程要求学习者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与扎实的英语功底,旨在为外贸企业培养能够胜任外销员、跟单员等岗位职责的外贸从业人员。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其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其区别于一般的英语写作课程。笔者在多年本课程的教学中,总结了若干教学经验,现概括为“三阶段渐进式” 教学模式,与同行交流和探讨。任课教师可根据开课院校和专业的具体情况,根据教学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阶段。

一、第一阶段:立足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1、合理开设和安排先行课程,为函电的教与学打下基础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英语课程,外贸函电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外贸业务中术语的含义及其在写作中的运用,熟练掌握外贸交易过程中往来函电的基本写作技巧,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商务情境或交易环节,使用恰当的信函,和交易方进行磋商和沟通。对于函电的使用者来说,首先应该通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外贸业务知识,熟悉进出口业务的流程以及在各环节中涉及的关于商品、贸易术语、支付方式、保险、包装以及装运等知识。因此,作为一门必修的先行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应该早于《外贸函电》课程,提前一学期开设。否则,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甚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此外,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也是学好函电课的必要条件之一。综上,合理的课程设置方式为在第一学年全年开设综合英语或职业英语课程,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外贸函电》课程。

2、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积极引进具有外贸企业从业经验的人员担任教师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外贸函电课程对执教者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具备外贸知识和英语功底的教师才能担任本课程的教学。因此,最好是从具有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中选择英语基础好的来担任本课程的教学,并且通过选派教师去外贸企业学习和实践的方式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养。此外,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积极引进具有外贸企业从业经验的人员担任教师,并且对其进行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使之能更出色地进行教学。

3、根据授课专业及学时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学时

以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涉外经济学部为例,本学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以及国际商务专业均开设了外贸函电课程。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46学时,包含理论学时34,实训学时12;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以及国际商务专业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6,实训学时10。可见,无论是哪个专业,课时都比较紧张。因此,针对专业要求不同,应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结合外贸企业实践要求,选择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好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参见表1。

4、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把握好教学难度

外贸函电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甚至连基本的句法、时态都没有掌握,因此,在函电的阅读、翻译和写作中感觉到困难较大。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握好教学难度,选择难度适中的样函进行讲解,避免因教学内容过难给学生带来负面情绪。同时,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点滴进步积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间的竞争互学意识。

5、以“由词到句再到文”的方式,布置课后练习,并以集体批改的方式进行讲评

在函电的教学中还要做到讲练结合。以“由词到句再到文”的方式,在每次课后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对于重点词汇和短语,可选择单选题、选词填空题、术语翻译题等题型进行练习;对于实用句型,可通过英汉互译题加以训练。而对于函电的写作,可提供案例或商务背景材料,分组进行训练。并且通过抽查个别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或者制作PPT在课堂上演示的方式,集体批改和讲评。这样能够更真实地接触到学生所犯的典型性错误,集思广益,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二、第二阶段: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引入实训环节。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购买外贸函电实训软件进行教学。如若没有,则可以通过实训教材、互联网或者校外合作企业获取真实的进出口业务案例和素材进行教学。

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模拟真实的外贸情境,设立进出口企业,以外销员或外贸跟单员的身份,通过函电的写作实现交易的准备、交易的磋商、合同的履行以及合同的善后四个阶段。

在实训内容的编排上,根据学时选择不同支付方式和贸易术语相搭配的案例。以12个实训学时为例,可选择T/T+FOB方式以及L/C+CIF方式的出口案例各一个。每个案例安排4到5个学时让学生上机完成,再安排1到2个学时供教师讲评和总结。在要求上做到由易到难,第一案例可提供业务流程当中涉及的全部英文函电,并且在函电当中将重点词汇和短语或表达方法留空,要求学生先根据中文提示将信函补充完整,再翻译成中文。第二个案例可提供业务中的部分英文函电,并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信函或回函。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读得懂,又写得出。此外,如果学时充足的话,还可以增加进口案例,将CFR、D/P或D/A结合起来进行训练。

在实训任务完成后,可要求学生按小组将函电等制作成PPT。教师可选择完成情况好的小组进行展示,总结其成功之处。同时,选择问题较多的小组,集体纠错,集体修改。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互助互学的习惯。

三、第三阶段:拓展校外实践,加强工学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们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相关的技能将逐步成为企业需要的较为常规的业务技能。对于企业来说,国际贸易业务能力和操作技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培养,这往往意味着较大的业务风险和时间成本。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在校内学习之余,教师还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1、鼓励学生积极报考与外贸行业相关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劳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职业资格能力方面的学习或培训,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现与企业要求无缝接轨,并大大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以及其他涉外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考的职业资格证有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等。而这些职业资格证的考试中,均包含了关于外贸函电的考题。因此,学习外贸函电这门课程,一方面便于考证;另一方面,通过考证,又进一步巩固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效果。

2、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类外贸从业技能大赛

对于学校来说,实践是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需要通过实践,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而参加外贸从业能力竞赛就是很好的一个实践方式。以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涉外经济学部为例,本学部就曾多次选派学生组成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队下,参加由中国贸易学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简称POCIB大赛),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奖学生也取得了相关的证书。通过这种形式,增加了学校的知名度,实现了教学相长,也为学生日后就业增添了优势。

3、加强工学结合,设立校外实训基地,选派优秀学生去企业实践

开课院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一方面,可以聘请外贸企业的专家来学校办讲座,传授切身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联系外贸企业,设立校外实训基地,并选派在外贸函电课程以及其他专业技能课程中学习优异的学生到企业学习和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此外,学工部门也可做好毕业生的追踪工作,掌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对于工作出色的优秀毕业生,也可以请他们回母校给学弟妹们谈谈从业经验和感想。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也许更有说服力,更能起到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兰:理实一体化体系下的高职外贸函电课程设计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5).

[2] 李湲:论高职外贸函电课程课内实践教学中的三级跳[J].职校论坛,2011(33).

[3] 欧阳赛楠:高职《外贸函电》一体化教学模式浅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第7篇

关键词:外事接待实训;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一、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大

如今英语专业在高职高专中的生源比例在逐年减少,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的英语专业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较弱,就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社会上学习英语的人员越来越多,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同样可以说一口漂亮的英文,所以人们普遍认为攻读英语专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太小;二是大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英文只是一种交流工具,没必要作为一种谋生的专业来学习。这就为我们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如何提高我们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二、对教学目标设立的影响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传统意义上都是掌握听、说、读、写、译技能,然而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高职高专英语专业中开展起来,效果只是在部分同学中有所体现,本人将从任课教师的视角对我校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现状和商务英语及外事接待课程教学效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旨在通过调查来确定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有更改的必要。

1.您认为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如何?

A.非常好

0% B.好

11.76% C.一般

82.35% D.差

5.88% E.非常差

0%

2.您认为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如何?

A.非常好

0% B.好

17.64% C.一般

76.47% D.差

0% E.非常差

5.88%

3.您认为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如何?

A.非常好

0% B.好

17.64% C.一般

76.47% D.差

5.88% E.非常差

0%

4.您认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实施效果如何?

A.非常好

0% B.好

23.52% C.一般

76.47% D.差

0% E.非常差

0%

5.您认为我们外事接待实训课程开展的效果如何?

A.非常好

5.88% B.好

82.35% C.一般

11.76% D.差

0% E.非常差

0%

6.您认为我们商务英语教学开展的效果如何?

A.非常好

0% B.好

41.17% C.一般

58.82% D.差

0% E.非常差

0%

从问卷调查中不难看出70%以上的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评价不高,都认为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的这几项基础技能一般;同时问卷中也显示了对所设立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评价一般。这二者是相互影响的,任课教师对教学目标设置的不恰当,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便不会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基础技能不高。我校外事接待课程是根据企业外事接待的流程进行模拟仿真训练,在最终考核的阶段请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进行观摩并点评,老师们对外事接待实训课程的效果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在以上问卷中有82.35%的教师认为本门课程开展效果不错。而商务英语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在问卷中体现为41.17%的老师认为效果不错而58.82%的老师认为效果一般。

由此可以做出以下总结:学生在教师的视角下语言基本技能不突出,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满意度一般,对商务英语教学效果感受还不错,但对外事接待实训课程的开展评价最高。就其原因,外事接待课程是分模块分项目进行仿真练习,让学生有身临职场的感觉,学习的兴趣被调动,分小组进行学习、评价、考核的模式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外事接待实训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各项知识点同学们掌握得都不错。为此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把语言基础技能结合实训进行教学,这样目标更具有实用性、可行性。

三、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

外事接待课程之所以可以成功的开展,在于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新颖,同学们认为学习外事接待相关知识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发挥作用,那么我们的商务英语教学是否也可以借鉴它的教学模式呢?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我校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基本以商务口语、商务词汇、商务阅读、商务翻译等形式进行,这样的形式虽然可以得到专业化的训练但时间一长,就得考验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本人随机对学习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到他们普遍认为现在教师的授课模式单调,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同时也质疑他们自身现在所学对将来的工作帮助有多大。同学们的这些顾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到底应该怎么来改,本人提出自己愚见。首先,商务英语可以通过模块学习的形式进行。每一个模块在学习前先对该模块的场景进行模拟设置,比如进行商务谈判的学习,就应该仿真设置好会议室、谈判桌、文件夹、纸、笔等相关事物,同时学生身着正装来上商务谈判模块的课程。场景设置完之后,再进行商务谈判中所涉及的词汇、句型和礼仪知识进行讲解,讲解完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练习,然后各组各自进行角色安排,之后开始进行模拟谈判。其次,组织学生分批次到企业进行参观。以上所谈及的授课形式只是模拟企业中的商务活动形式,实际的企业商务活动比较复杂,要学会如何灵活处理各项事务。到企业实地参观的好处在于可以给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同时对自身以后的工作环境、工作岗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应该在校内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学扎实。最后,不定期请外教或者企业的员工来参与商务英语模块教学的课堂活动。外教可以从语音、跨文化等方面给出适当的建议,而企业的领导或员工可以从工作岗位方面提供有用的建议。

第8篇

关键词:航空电子设备维修7S管理实训

一、引入“7S”管理的必要性

教育部曾多次发文,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实训已成为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环节。在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实习实训中出现了以下现象:航材消耗量大,而且价值不菲,且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在实验室管理,存在着现场混乱、东西乱放、工量具维护不当、实训场所脏乱等现象。目前大部分航空公司基地和航线维修实行“7S”生产现场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7S”是整理(sort)、整顿(straighten)、清扫(sweep)、清洁(sanitary)、素养(sentiment)、节约(save)、安全(safety)各因素的合称,用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缩写组合进行表示而成。

为了实现校企对接,模拟真实的航空维修环境,包括管理模式,需要将“7S”管理模式引入到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实训中来。

二、“7S”管理的内容与实施

1、整理

将实训场所的各类物品进行清理,把要与不要的东西区分清楚,无用的物品要妥善处理。整理的目的是改善实训场所环境,增加实训面积。第一是对实训场所现场摆放和使用频率比较低的各种实验设备和材料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比如进行导线束捆扎之后,剪下的塑料扎带;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学生的个人生活用品、垃圾都要坚决的清理出实训场所。例如以前有些同学,带着早餐到实训室,一边实训,一边吃喝,这是坚决不允许的;每次实训需要使用的工具和耗材需要学生去航材库领取,实训现场并不放置工具和耗材;学生携带的书包、水杯或其他与实训无关的物品需存入实训室外的储物箱内。

2、整顿

把经过“整理”的物品合理布置,定品、定位、定量摆放并做好标识。“整顿”是对人和物放置方法的标准化,使实训场所各种物品摆放整齐,使用管理便捷,提高工作效率。据调查发现,工作者在维修工作实施过程中,因他人询问物品摆放地方、规格、有效期等信息而中断工作的,100%的人表示有过,64%的人表示经常有。进行“整顿”后,可以有效减少或杜绝学生实习过程中被打断的次数,有效减少寻找有用物品的时间。例如为工具配置清单,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钳子、螺刀、套筒扳手等不能随意乱放,用完必须放回到工具箱内,以减少找寻工具的时间和避免丢失工具。电烙铁用完后,必须放到烙铁架上,松香和焊锡不能随意乱丢。拆卸下来的螺钉装入红布袋或者托盘中,不允许丢弃到地上。在实训中,学生应自备垃圾桶或垃圾袋,以便将废弃物放入其中(垃圾收集后不要立即处理,待实训全面结束后再处理;由清洁人员对集中的垃圾进行处理,以防止飞机上的零件被当做垃圾扔掉。

3、清扫

彻底的把实训环境四周打扫干净,营造洁净的实训环境,使实训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师生看到明快、舒畅的环境,也能心情愉快的开展教与学。实训现场在实训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脏。脏的现场会影响实训设备的运行,同时清洁的现场,也是进行航空维修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灰尘和油污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航空维修活动要求随时清扫,不等不靠,地面有油污时,需要立即清除,以免师生滑倒摔伤。

4、清洁

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养成随时自觉保持、维护的行为。清洁活动的要点是坚持“三不要”原则:即不要放置不用的东西,不要弄乱,不要弄脏;不仅物品需要清洁,现场的师生同样需要清洁;师生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

5、素养

努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律制度的习惯和作风,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规章制度,并纳入成绩的考核。例如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工卡的要求拆装航空电子设备,不擅自作主张;模拟航空维修中,主要工作人完成后,工作单签署人员、整机放行人员、机组人员进行检查的流程,检验学生是否按照规程进行检查,是否有未检查就进行签字的行为;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好学,主动研究故障的特点,探寻解决故障的方法;是否与同学人员沟通良好等等。

6、节约

合理的利用时间、空间和设备等,以发挥他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物尽其用的学习与实训场所。例如坚持人走灯灭,光线足够时不开灯;爱护实训设备和工具,节约航材的使用。

7、安全

此处安全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指设备安全。在学生参加实训以前向学生重点强调用电安全、静电防护和消防灭火知识。每一次实训前,首先讲解该项目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提醒学生注意。实训室内设置灭火瓶和急救小药箱。进入实训场所,学生不允许穿便装,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劳动用鞋、实训服、耳塞等劳动保护用品),女学生的发辫不得露出工作帽外,不准穿高跟鞋,实训服口袋内不装与工作无关的杂物。

三、“7S”管理在航电维修实训中的考核

1、“7S”管理活动实施情况由学生自评、小组评分、老师评分,按照“三三四”的百分制进行评分,总分将纳入学生的实训总成绩。

2、将“7S”管理活动实施情况作为实训指导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内容,老师既是监督者,也是其中的参与者,要对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意见。

3、将“7S”管理活动实施情况作为班级管理考核、实训管理员年终考核。

四、“7S”管理在航电维修实训中的运用效果

“7S”管理在航电维修实训中的运用,模拟现代航空维修企业真实的维修环境,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强化了学生岗位责任教育,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精神。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或者毕业分配到岗后,能迅速的适应工作环境并达到工作要求,深受企业的欢迎。现在仅仅是“7S”管理在航空电子设备实训中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改进。我们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实践、总结、提升中会讲“7S”管理模式的效用发挥的更好。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饭店管理;实训体系;设计应用

饭店管理是一项集知识性、专业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科院校《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开发就是为了弥补本科阶段《饭店管理》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其应用可以使学生了解饭店服务和管理实际的重要渠道,是促进《饭店管理》教学理论联系实践、校企沟通、工学研联动的重要纽带。

一.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总体目的和要求

本科院校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对饭店管理过程的情形模拟和设计,通过教学、示范、参与和研究,使学生完成从态度到认知、从知识到能力、从学习到研究的转变,提高学生对饭店行业的认知度,培养学生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严谨化的服务、管理意识和能力。同时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实效性,使学生能针对不同服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辨别、分析、解决和研究方案,胜任岗位要求,并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饭店管理》课程的实训必须与饭店企业的现实和经营战略、人才战略相结合,体现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教学需要。《饭店管理》课程的实训应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模块化 + 情景化”为体例,依托实训基地和实训实验室,以“训前提示 + 现场点评 + 训后总结 + 专题研究”为结构,进行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训教学。

二.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内容

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形成了《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3A模式。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胜任特征的教育,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形成了有效良性循环。

(一)3A内容模式

《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实训内容。其中,实践技能的实训指向的是饭店管理人才胜任特征的外部表现形式,管理能力的实训是内在的理论修养,而行业认知的培训则是一切实训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提高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原始驱动力。

具体说来,实践技能的实训包括基础技能(知识)实训、岗位技能实训和扩展技能实训三个方面,以实践性操作为主,以使学生能够胜任具体的工作为目标;管理能力的实训包括管理理论实训、管理工具实训和管理方法实训三个方面,以理论的实际应用和管理、研究能力的提高为目标;而行业认知的实训则包含饭店职业规划、岗位认知、职业道德的实训等内容,以态度培养为目标。这三个实训内容的目标,归纳起来分别是实操(Application)、管理(Administration)和态度(Attitude)三个维度,依据其英文表达,可以被缩略为3A模式。这些胜任特征维度最终构成了学生在饭店业内可持续发展的胜任特征模型,也是《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结构。

(二)3A循环

本科阶段《饭店管理》实训课程内容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充实的动态循环过程。它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并演进循环。其演化是由行业认知(态度)开始发起推动,以管理能力的提升实现质的飞跃,以实践能力的增强来完成一个循环,并激发起学生的成就感和对行业新的、更深一层次的认知从而进入新的一轮。这就形成了3A循环。

3A循环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模式。每一次循环完毕,学生的服务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就得到一次增强,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胜任力也将上一个新的阶梯。3A循环确保了《饭店管理》实训内容的顺利完成。

三.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方式

《饭店管理》实训课程采用的是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战略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全方位实训方式。

(一)认知性参观实训

“认知实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饭店企业的一般性知识,充分利用饭店文化氛围、管理理念、管理行为和经营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实际操作中,应主要采取主题参观和和专题报告两种形式。

(二)日常模拟实训

日常性模拟培训主要利用自身的校内实习基地、设施和环境,通过模拟客房、餐厅、前厅等服务环境,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增进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紧紧突出和围绕着教学的演示及学生的操练来进行,其教学环节是以演示――练习――校正来重复进行的。

(三)不定期的顶岗实训

不定期的顶岗实训是饭店为学生提供临时的实训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短期顶岗实训。这种形式的实训对学生实行“零距离”培养,使学生在一种“学校+企业”模式的教育氛围下,直接参与实际岗位工作,熟悉饭店基本运作和对各个部门进行一定的了解,掌握所在实训岗位的操作技能,并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四)研讨性实训

这是本科层次的《饭店管理》实训课程有别于职业学校同类课程的重要表现之一。研讨性实训是指在实训过程中,以饭店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某一实际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双方进行的开放性研讨活动。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案例学习、实习报告、情况说明会等;可以是按照实训大纲准备好的专题进行,也可是临时增加的主题活动;实训活动的发起者既可以是教师、学生,也可以是饭店管理人员;试训的场合可以在校内实训课堂上,也可以是在饭店实训现场。

(五)毕业实习实训

毕业实习实训是指饭店安排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直接参与饭店主要部门的服务或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有可能,就应要求学生多接触一些岗位,努力掌握每个具体岗位的技能和工作要领,亲身体会和感受企业文化和精神,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毕业实习结束时顺利达到直接上岗并且胜任岗位的要求。本科层次的《饭店管理》毕业实习实训往往还跟学生的毕业论文相关联。

四.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基地建设

本科院校的《饭店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按功能性质,一般可以分为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和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为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任务而设置的,如餐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礼仪形体训练室等。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模仿在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设置的,如模拟客房、模拟中餐厅、模拟西餐厅、模拟酒吧、模拟厨房等让学生进行日常模拟实习,这些基地都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保证。

(二)校外实训基地

为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不足,本科院校应努力建立起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互惠互利。选择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是,国际化管理的五星级饭店或一些声誉良好的高星级本土饭店。原因是这些酒店一般管理较为规范,特别是一些世界酒店联号属下的酒店更能让学生学到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也一般具有人才发展战略。

随着旅游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旅游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为了增强竞争力,顺应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饭店管理》实训课程还应抓住机遇,走出国门,在国外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习生在国外独立顶岗工作,适应国外竞争环境,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可以取得了在国内实训达不到的成效.

五.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教师建设

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实训教学的重要保证。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对教师的资格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德国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的学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0%),并且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美国社区学院的专职教师一般要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基础理论与其他基础性较强课程的教学;兼职教师可由社区内的高级知识分子如学者、教授、企业家、某一领域的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人才组成。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制定合理的师资引进计划,引进具有一定的酒店从业经验、技能扎实的实训教师;其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计划地组织现有教师到旅游企业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习轮训,使其熟悉现代企业运作;再次,还应邀请饭店管理专业的一些专家、行业资深人士以多种形式给老师传授经验和技能,还邀请其中的优秀者加入本科院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来校做兼职教师,有效加强实训教师的“双师型”转化;最后,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利用海外实习的机会,组织外语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的对口专业进修与考察,让教师可以接触到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以便建造一支了解先进的专业知识和实训教学技能、能够适应全球化需要的教师队伍。

六.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环节与教材建设

基于3A内容和3A循环模式的《饭店管理》实训课程,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训方式,才能顺利实现预定的课程目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系统流程,分为“制定实训大纲(Planning)+ 实施现场培训(Implementation)+训后总结研究(Research)”。为方便使用,简称为PIR实训环节。

其中,实训大纲包括实训整体大纲和单项实训大纲两个种类。实训整体大纲负责描述《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整体安排,单项实训方案类似实训指导书,侧重单一目的的实训项目的完成。我们的现场实施的方式包括训前提示、现场点评、示范、演练、校正、模拟、讨论、竞赛、游戏、多媒体演示、讲述、情景压力设置、案例讨论、考核和团队项目等。训后总结研究包括现场总结和撰写研究报告两种形式。

七.结语

饭店行业是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型分支产业,《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组织实施,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办学思路的具体体现,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作用。这样的做法既有利于学校保证专业的办学方向,也有利于校企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研究,保证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产学研结合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毕业聘用提供了方便条件。

参考文献:

[1]胡迪.康奈尔大学饭店管理学院课程设置的启示[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2]罗燕,王珑,屈曙光.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下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分析[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04)

[3]穆林.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系统研究[J]. 职业. 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