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合同

时间:2023-02-27 11:07:11

导语:在评估合同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评估合同

第1篇

一、为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利益,规范物业管理的行为,达到业主的满意和要求,制定本合同。

二、本合同共分为:《总则》、《物业管理委托合同书》、《物业管理服务内容及标准》、《物业管理服务费标准》、《资金结算》、《监督管理与检查考核》和《附则》七个组件,均为本合同的有效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三、本合同未规定的事宜,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

第二章 物业管理委托合同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甲方将____________________办公大楼(电力大厦)及其附属和共用设施全权委托于乙方实行物业管理,订立本合同。

一、委托管理的范围及事项

(一)管理范围:

甲方将位于_______号及其区域范围内物业委托给乙方实行统一管理、综合服务。

物业类型:写字楼

建筑占地:_______平方米建筑面积:_______平方米

(二)管理事项:

1.房屋的使用、维修、养护。包括:屋顶、梁、板、柱、墙体等承重结构,楼梯间、门厅、走廊、墙地面等。

2.区域内设备、设施维修、养护、运行和管理。包括:供水、供暖、供电、照明、消防及其他设备设施。

3.市政公用设施和附属建筑物、构筑物的维修、养护、管理。包括:道路、化粪池、沟渠、自行车棚、停车场等。

4.公用绿地、花木、建筑小品等的养护、管理。

5.公共卫生的清洁、垃圾收集、清运。

6.交通与车辆停放秩序的管理。

7.安全巡视、门岗值勤、安全监控、人员登记。

8.管理与物业相关的工程图纸,住用户档案与竣工验收资料。

二、委托管理期限:一年。即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始至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止。

三、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

(一)甲方:

1.代表和维护产权人、使用人的合法权益。

2.制定业主公约并监督物业产权人、使用人遵守公约。 3.审定乙方拟定的物业管理制度、年度计划、财政预决算。

4.检查监督乙方管理工作的实施及制度执行情况。

5.向乙方提供商业用房和管理用房。

6.向乙方提供物业管理所需的图纸、档案、资料。

7.负责保证按规定、按时交纳物业管理费。

8.协助处理本合同生效前发生的管理遗留问题。

9.协助乙方做好物业管理工作和宣传教育、文化活动。

10.不得干涉乙方依法或依据本合同规定的内容所进行的管理和经营活动。

11.参与确定管理服务费收费标准。

12.对违反合同规定的乙方和乙方人员,有权终止或要求调换人员。

13.政策规定由甲方承担的其他责任。

(二)乙方

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合同的约定,制定物业管理制度,自主开展各项管理经营活动。

2.遵守各项管理法规和合同规定的责任要求,根据甲方授权对物业实施综合管理,确保实现各项管理目标和经济指标,并承担相应责任,自觉接受物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政府部门和甲方检查监督。

第2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 合同管理 风险评估风险控制 大港油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245-02

一、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评估的方法

合同管理的风险评估方法是指采取何种方式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从逻辑上来说,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是前后先继的,先进行识别然后进行评价与估计。但从企业管理工作的宏观角度来说,合同风险评估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笔者认为,企业合同风险的评估是一项基于经验的科学,需要依据一定的方法对企业合同运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运用生产,业务流程法和调查表法识别与评价合同风险。在掌握合同流程的基础上设计调查表,先选取少量调研对象发放调查表,听取调查表试填者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后。修改和完善风险调查表。调查表经过几轮的试填一反馈一修改后,形成正式的合同风险调查表。按照上述方法将调查结果进行筛选和分析,按照统计学的方法,大致可以估算出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风险系数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此次合同风险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和建议。可以说,石油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评估工作是一项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强烈管理实践色彩的创造性工作。

二、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评估的案例分析

按照上述生产,业务流程法和调查表法我们可以首先设计出石油企业风险评估调查表的内容。调查表的内容设计是否科学以及是否符合现实需求是调查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对于合同风险进行评估的调查应该是基于对企业现有合同管理工作的关键点以及同行业企业合同风险的显露点来进行设计。

参照中石油公司合同风险评估调查表的设计原则与设计内容,笔者对大港油田合同管理的风险评估调查表设计了内容。并依据合同管理风险与合同法律风险将上述调查表进行了分别设计。设计了两大类7小类29个具体的指标。在本研究中,笔者将上述29个具体指标设计成了调查问卷,对大港油田及其所属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笔者将对下述两大类7个小类29个具体指标进行介绍,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1.合同外部风险要素调查与统计。合同外部风险要索主要指的是从宏观上来说影响合同运行的因素。笔者认为,影响合同外部运行的主要指标体系有:(1)合同管理人员指标体系。合同管理人员是企业当中专门从事合同管理的专业人员,是否具有合同管理人员以及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与风险评估水平。因此影响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评估水平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源因素,即合同管理人员指标体系应该设计为合同风险评估的首要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可以具体设置如下几个分项指标:公司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合同管理部门负责人的法律工作水平、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相关部门对法律工作的支持程度、法律人员配备的充足性、法律队伍的稳定性六个子项。除了上述平面设计的内容之外,还要考虑上述人员的数量以及稳定性与有效性等。(2)合同管理制度指标体系。良好的制度是预防危机与管理危机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笔者认为,石油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是影响企业合同运行的主要外部因素之一,围绕该部分应该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笔者认为该项可以包含:制度健全程度、制度明确程度、制度动态调整性、制度和谐性四项内容。制度健全程度考察制度的全面性;制度明确程度考察制度的明晰性;制度动态调整性着重考察随时间发展,制度能否及时调整,以减少制度对实践的不适应情况;制度和谐性重在考察有无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的情形。(3)合同管理流程指标体系。管理是一种流程控制,合同管理的流程控制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石油企业合同应该按照《石油企业合同管理规定》等行业性操作过程进行操作,从合同签约依据维护,到理顺管理流程,最后到合同验收环节。都要傲到合规性操作。笔者认为该部门可以具体设计业务流程规范性、业务流程效率性、业务流程可操作性、业务流程有效性四个子项共同构成合同管理流程风险。业务流程规范性以考察各予公司所制订的合同管理业务流程是否符合公司规定和管理要求为主;业务流程效率性考察合同管理业务流程的便捷性;业务流程的可操作性主要考察所制订的业务流程是否符合管理实践,有无不合理之处;业务流程的有效性着重考虑流程操作的效果,业务流程能否有效地防范预计到的合同管理中的各种风险。(4)合同管理系统指标体系。随着《中国石油合同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应用,系统用户能够全面掌握合同签订的流程,及时跟踪合同的审批情况,缩短了合同的签订周期。同时使合同经办人员和审批人员加强了合同签订、履行、验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方便了合同的日常管理,基础资料的检索、合同运行状态的跟踪,明确各类合同的流程。在选择了合同类别后,合同将在系统中自动匹配相应的类别和审批流程,使合同审批更加方便,推进了合同管理的进步,提升了合同管理的水平。笔者认为对于中石油合同管理系统的执行情况应该单独设计指标体系进行调查,具体可以分为信息及时性、可靠性、有用性和网络安全性四项。

2.合同内部风险要素调查与统计。(1)合同缔结指标体系。合同缔结指标体系是指在合同内部运行过程中,合同缔结阶段所产生的风险因素而形成的调查指标体系。缔结合同风险的指标体系可以设置合同相对人风险(合同相对人在资信、资质、履约能力方面存在瑕疵)、书面合同风险、合同审查风险、人风险(合同签定人是无权人)等。目前,石油企业的大型合同都需要按照招投标的法律程序完成合同的邀约与承诺过程,因此合同缔结的指标体系可以依据招投标过程中具有风险的环节来进行设计。具体来说,可以设计如下子项目:招投标合法性风险、招投标规范性风险、招标人风险(此种情形下石油企业是投标人)、投标人风险(此种情形下石油企业是招标人)、评标专家风险(此种情形下石油企业是招投标活动的一方当事人)。评标专家风险主要是指招投标管理机构对评标专家选择不规范以及评标专家职业道德是否很好执行存在风险。(2)合同文本指标体系。标准合同对于防止合同文本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防范合同风险的水平。中石油花费巨资开发并在其系统内推广标准合同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可以提高合同管理效率、改善合同管理质量,所以将其单独考察。标准文本风险重点考虑了标准文本的覆盖率、文本的质量水平、标准合同的适用性三个方面。标准文本的覆盖率能够反映是否覆盖了合同业务的全部领域、标准文本的质量高低能够反映合同文本的质量水平,标准文本的适用范围能够表明是否明确,标准合同的适用性能够反映标准合同在实践中的使用程度。(3)合

同履行指标体系。合同履行指标体系是将依据法律经验的判断及行业经验的判断,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风险的环节设计而成的风险调查指标。笔者认为,合同履行环节的风险点主要有合同履行风险(交易双方或者合同相对人未按照约定方式履行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行使或者不当行使了相关的抗辩权利)、合同变更的风险(未按照国家合同法律或者合同的约定而变更了合同标的,使合同履行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发生了变动)、合同解除风险(未按照国家法律或者合同约定正确行使合同解除权等)、违约责任风险(合同当事人出现了违约事由,而没有按照法律或者合同约定追求其违约责任)。

三、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控制的基本路径

上文中笔者对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大港油田合同管理的风险评估调查进行了个案推演。结合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与路径,我们可以总结出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控制的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风险控制应纳入危机管理体系。合同风险不是石油企业的偶发事件与突发事件,而应纳入企业的危机管理进行系统管理。合同是企业微观运行的法律表征,合同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企业的风险,因此合同风险的控制应该纳入企业的危机管理体系,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建立起石油企业合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的制度体系。

2.合同风险的识别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合同风险的识别是合同管理的起步,也是对合同风险进行控制的基础。石油企业应该建立起合同风险识别机制,由专业人员利用专门知识与专业方法对企业合同的运行进行风险分析,找出动态运行着的合同可能存在风险的关键节点,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风险评估与防控。

第3篇

    工程项目管理者为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需从众多施工企业中挑选具有实力的一方,从某种作用上分析,选择了具有优势的施工企业,项目建设意味着成功50%,因此,项目经理的选择即决定了建设的最终结果。确定了施工企业后,建设方与施工方为各自权益的保障实行签订合同,然而,合同的签订若存在风险则极有可能日后引发法庭纠纷,促使我国建设项目面对经济损失,因此,规避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风险,评估风险并采取措施尤为重要。

    2.分析合同签订过程

    2.1准备

    建设方于签约准备阶段需对施工方组织合法性作进一步确认,尽管施工单位的选择均以招投标形式决定,开展招投标前已对对方的实力、资质等作调查评估,但实行签订施工合同之前再一次对论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评估和应对工作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提供,转载请保留网址.施工方进行全面、科学的调查,确认其是否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防范签订合同存在的一切风险仍然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内容[1]。而对于施工方而言,了解建设方的总体情况也是必要的,可确认对方是否已依照我国相关法令法规登记注册并成为正规企业,获悉是否已具备法人资格,如若是法人建设单位的子公司,则需调查其法人总公司确切位置及主要负责人的相关信息,同时仍需进一步了解该子公司与总公司间的关系是否属实。再者,如若建设方属于法人单位的商,需确认该建设方是否拥有相应资质条件满足项目正常施工的开展。

    2.2协商

    建设方与施工方经准备充分后,双方约定时间进行签约协商,协商简而言之就是双方为合同主要条款交换各自意见,在我国经济法中称为要约与承诺。为尽可能推动双方合同达成,建设方与施工法在协商阶段均需将各自的意愿真实并准确的阐述出来,同时需认真倾听对方的意愿,分析对方的意愿是否合理,勇于指出对方不合理的要点,并通过再次协商将风险制约最低,尽可能降低合同签约的风险,从而实现合同管理的作用。

    2.3定条款

    我国建设方与施工方签约的项目合同大多数采用书面形式,法定书面合同的运用首先需根据书面形式的类型及范围,后分析我国法律规定合同双方履行的职责,即合同中的条款。条款的确定是双方经协商后讨论概括出来的要点,条款需具有全面性及完整性,根据双方实际情况确定条款以便于达到各自预计的成效。因此,双方需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查,判断合同的完整性、全面性及自身风险分担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在自身风险承担能力范围之内,进而为下一步正式签约合同作保障。

    2.4签字

    这一阶段需审核签约协商及合同条款确定等内容,再一次检查双方协商与确定条款是否存在理由,及时发现及早修改能为双方是否具备能力履行条款奠定保障。通常情况下,双方于签字前需完整通读合同一次,以便于审查合同条文是否存在遗漏,及时通过协商后予以修订或添加,确保双方权益免受侵害。

    3.分析双方合同履行过程

    无论是建设方或是施工方,对于双方而言,合同履行旨在获取各自预计的成效。

    3.1建设方。根据合同履行分析并建立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合同管理工作程序,同时为各管理环节落实主要负责人,督促其按照合同规定条款履行岗位职责[2]。此外,阐释论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评估和应对工作制定合同管理制度,为合同构建系统化管理模式,对合同进行密切跟踪管理,定期开展合同管理判断与评价交流会,为完善合同管理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及方案。

    3.2施工方。主要负责人根据合同条款分析本单位施工能力现况,为施工顺利实施划分岗位人员,落实各岗位人员职责,实施岗位连锁实施模式,强调各岗位人员严把施工质量,履行合同规定事项,尽可能达到合同上条款的要求。定期开展施工座谈会,分析施工过程出现的理由,探讨解决策略,同时强调为降低施工质量风险,杜绝交叉作业。

    4.合同注意事项

    提及合同中的注意事项,可分阶段讨论,具体分为四方面。

    4.1价款的细化。目前,在我国工程招投标中,通常采用可调价格作为价款细化的主要手段,即首先以中标价为招投标价款,然后根据工程实际施工变更价格以及我国工程建设政策性调整后的价格再决定价款。常规下,以中标价与工程施工变更价格或我国工程建设政策性调整后的价格之和作为价款。

    4.2合同中应包含工程竣工验收时价款结算的相关内容,通常需注明工程竣工验收时扣除质保金之外将预留尾款通过审计的形式向施工方支付,从而确保施工方合理行使价款结算,以便于确定所支付的工程价款低于竣工时双方结算价,这也是降低合同风险的主要内容[3]。

    4.3合同应同时具备公平性与公正性。合同是否能体现公平与公正成为风险的主要来源,因此,一份有效且合理、科学的合同是工程建设方与施工方均重视的理由。同时,一旦合同已确定并签约成功后,双方需依照我国法律履行各自职责,避开未依法履行合同而导致法庭纠纷,造成单方或双方经济损失。

    4.4合同中需明确提出奖励与惩处。不同工程对施工质量等级有不同要求,如果项目负责人对该工程质量要求较高,则合同中必须明确提到该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同时为鼓励施工方达到这样的质量标准,可在合同中注明奖励的形式,如奖金。再者,对于于合同规定竣工期提前完成工程建设的施工方,建设方可在合同中列明予以奖励,如奖金。此外,对于逾期竣工的情况,合同中应注明相关处罚措施。

第4篇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网络效能隶属函数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5.19.000 中图分类号:TN39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5)19-0000-00

引用格式:杜翠凤,余艺.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J]. 移动通信, 2015,39(19): 00-00.

Communication Network PerformanceEvaluation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DU Cui-feng, YU Yi

(GCI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510310, China)

[Abstract] Communication network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the key way to determine accurate investment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Firstly, the method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used to evaluat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ccording to six aspects, including actual coverage, call setup, call holding, mobility, delay and system resource, a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network performance was presented. Then, the application in a certai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verified the scientificity of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 network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mbined with user’s density distribution, value region and service preference region, the model can support the comprehensive rolling planning of operators.

[Key word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network performancemembership function

1 引言

4G的发展俨然已成为助力移动互联网奔跑的快车道,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涵盖政企业务、物联网业务、无线音乐业务、手机阅读、电子商务、位置服务、游戏业务和视频业务等方面,不仅体现了随时随地享受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更需要满足用户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以及网络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因此,通信网络效能已经是影响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用户感知的关键因素。

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是通信行业研究的一个大难题,因通信行业的数据量大及数据类型多样且复杂的特点,目前有关通信网络效能评估的研究还很少,这些研究一般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效能评估,并没有根据目前网络运行的特点以及综合影响网络运行的各种数据源进行网络效能覆盖性和可靠性的评估。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的现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确定影响网络效能的覆盖性能、呼叫建立性能、呼叫保持性能、移动性能、时延性能和系统资源性能等因素的集权重,建立网络效能的评估指标体系模型,探索一种合理、有效及科学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

2 通信网络效能评估体系的建立

网络效能评估评估网络的“好”或“不好”,它实际反映实际网络运行的覆盖性能、呼叫建立性能、呼叫保持性能、移动性能、质量性能及系统资源性能。本文基于网络无线话统数据以及用户级的MR数据进行网络效能评估,构建网络效能评估体系。

通信网络效能由6个方面的性能指标来评估,包括:覆盖性能、呼叫建立性能、呼叫保持性能、移动性能、质量性能及系统资源性能。根据网络性能与性能评估指标的对应关系,确定相应的网络性能指标与网络评估结果的模糊关系,并得到网络性能评估指标对网络评估结果的隶属度函数,最后对基站进行综合评分后确定该基站的网络评估效果。

2.1网络效能指标的含义

覆盖性能指标的确定

覆盖性能负责衡量运营商为了提高频谱效率,充分利用无线网络的资源尽可能为更多的用户提供高质量接入服务的能力。基于上述目的,本文采用用户级别的MR数据以及相关的指标来衡量每一个基站的覆盖性能。

呼叫建立性能的确定

呼叫建立性能负责衡量运营商为了保证用户建立一个完整的呼叫业务,充分利用无线网络的资源尽可能为更多的用户提供完整呼叫的能力。基于上述目的,本文采用无线话统数据以及相关的指标来衡量每一个基站的呼叫建立性能。

呼叫保持性能指标的确定

呼叫保持性能负责衡量运营商为了保证用户在发生业务连续性,充分利用无线网络的资源尽可能避免用户掉话或者掉线的能力。基于上述目的,本文采用无线话统数据以及相关的指标来衡量每一个基站的呼叫保持性能。

移动管理性能指标的确定

移动管理性能负责衡量运营商为了保证用户在移动过程中顺利切换,充分利用无线网络的资源尽可能为更多的用户提供高质量切换服务的能力。基于上述目的,本文采用无线话统数据以及相关的指标来衡量每一个基站的移动管理性能。

质量性能指标的确定

质量性能负责衡量运营商为了保证用户在发生业务过程中保证业务连续性和流畅性,充分利用无线网络的资源尽可能为更多的用户提供高质量业务服务的能力。基于上述目的,本文采用无线话统数据以及相关的指标来衡量每一个基站的质量性能。

(6)系统资源性能指标的确定

系统资源性能负责衡量运营商为了保证用户能够在使用业务时,充分利用无线网络的资源尽可能避免用户使用业务时发生拥塞或者其他资源类问题的能力。基于上述目的,本文采用无线话统数据以及相关的指标来衡量每一个基站的质量性能。

以上6类效能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6类效能指标表

效能评估指标 所属类型 数据来源

RSCP>-105dbm且Ec/No>-12db的采样点比例 覆盖类

MR

RSCP-12db的采样点比例

RSCP-12db的采样点比例

RSCP>-85dbm且Ec/No>-12db的采样点比例

距离大于500m的采样点比例

会话类业务RRC建立成功次数 呼叫建立类

无线话统

流类业务RRC建立成功次数

背景类业务RRC建立成功次数

交互类业务RRC建立成功次数

PS域RAB指配修改成功次数

RAB指配修改成功次数

R99分组域业务掉线率 呼叫保持类

CS域掉话率

PS域掉线率

HSDPA掉话率

异频硬切换成功率 移动管理类

同频硬切换成功率

CS异系统硬切换成功率(3G到2G)

PS异系统硬切换成功率(3G到2G)

软切换成功率

CQI值 质量类

小区平均CQI

上行噪声抬升

PS域确认模式下下行RLC层重传率

上行RACH传输误块数

RTWP抬升

小区RAB建立拥塞率(功率资源受限) 系统资源类

小区RAB建立拥塞率(码资源受限)

小区RAB建立拥塞率(CE资源受限)

小区RAB建立拥塞率(Iub资源受限)

小区码资源利用率

2.2网络效能评估体系6类效能指标权重的确定

上面定义的因素集,也就是影响网络效能评估的6大因素,表示为U={U1,U2,U3,U4,U5,U6} ={覆盖性能,呼叫建立性能,呼叫保持性能,移动管理性能,质量性能,系统资源性能},它们对网络质量评估结果,也就是评价集,关于{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的影响程度的衡量,需引入权重集的概念。权重集A={A1,A2,A3,…,Am},A表示综合各个评价因素对结果进行评价时,这些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对于上述的m个评价元素,权重集必须满足归一化条件:

∑Ai=1,Ai≥0,i=1,2,…,m(1)

因素集中U={U1,U2,U3,U4,U5,U6}={覆盖性能,呼叫建立性能,呼叫保持性能,移动管理性能,质量性能,系统资源性能}的各个指标对网络评估的效果{秀,良好,一般,较差}是通过权重A={A1,A2,A3,…Am}表现出来,如果权重Ai越大,表示i个元素对网络评估效果影响的程度越大。对网络效能进行评估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对网络效能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最后的判定结果是单因素的判别结果和各因素的权重加权综合的结果。综合考虑上述各因素的影响并进行加权综合,所得出的综合评价值才能体现出不同的网络效能评估各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如此,网络效能评估的评价结果更合理,评价结果更符合网络效能的实际发生情况。

利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的6类效能指标的权重,构造判断矩阵A,计算目标层A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得到结果如下:

CR=0.0185

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将多因素的目标做出一个较合理的总体评判,尤其对多因素及多指标且不易量化因素的评价。本论文选取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网络效能评估,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1)确定待评价的基站,基站的网络效能评估由各评价因素组成,因素包括{B11,B12,B13,B14,B15,B16,B21,B22,B23,B24,B25,B26,…,B71,B72,B73,B74,B75,B76}

(2)基站效能评估的评语集V={V1,V2,V3,V4}={优秀,良好,一般,较差},根据评语的隶属函数划定,形成评语间模糊矩阵R={R1,R2,R3,…,Rn}

(3)确定权重C(上述步骤已经确定各因素权重)。

(4)模糊综合评价:将权重向量A和模糊矩阵R进行模糊运算,计算得到模糊评价综合效果B={B1,B2,…,Bn},并且有:

B=A?R(2)

其中,B表示某一个基站评估的隶属度,根据隶属度就能确定基站评估的等级。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实例分析

(1)获取网络效能评估因素集的相关数据:

获取网络效能因素集相关指标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后,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网络效能评估因素集相关指标归一化结果

日期 LAC CI 覆盖

性能 呼叫建立性能 呼叫保持性能 移动管理性能 质量性能 系统资源性能

2015/07/01

42490 3121 0.24466 3.073747 0.009384 3.489963 0.56834 3.1276117

42490 3122 0.22395 3.028452 0.009197 3.236548 0.53186 2.9192111

42490 3123 0.20323 3.107399 0.012229 3.657993 0.60427 3.2449869

42490 3124 0.18252 2.888812 0.004777 3.303122 0.42996 2.7598212

(2)确定网络效能评估因素集的隶属度

假定某基站网络效能的评价因子是x,隶属函数为μ(x),则该因子对基站网络效能的评价集的隶属度μ1(x),μ2(x),…,μn(x)。以下是根据实际数据的情况给出各级网络效能评估的评价集的隶属度。

覆盖性能

呼叫建立性能

呼叫保持性能

移动管理性能

质量性能

资源系统性能

上述6类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图如图1所示:

图16类指标系统资源隶属函数图

(3)网络效能评估因素集的隶属结果

表3根据基站的无线话统数据和MR数据获取6个影响网络性能因素集的结果,分别对应专家对网络效能判断的结果,即优秀、良好、一般及较差。

表3 网络效能评估因素集归一化的结果

基站效能专家判断结果 CI 各指标归一化后结果

基站小区编号 覆盖性能 呼叫建立性能 呼叫保持性能 移动管理性能 质量性能 系统资源性能

优秀 3121 0.10 2.85 0.00 1.33 0.34 0.01

一般 3122 0.77 2.68 0.88 3.45 1.30 4.36

优秀 3123 0.11 1.40 0.00 2.10 0.39 1.17

良好 3124 0.28 3.04 0.41 2.88 0.50 2.50

良好 3125 1.70 2.79 0.43 2.68 0.67 3.61

较差 3126 1.30 6.50 1.44 5.00 2.10 7.97

根据上述影响网络效能评估的因素集的处理规则,经过隶属函数得到的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网络效能评估因素集的隶属结果

覆盖性能评估结果 呼叫建立性能评估结果 呼叫保持性能评估结果 移动管理性能 质量性能 系统资源性能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1.0 0.0 0.0 0.0 0.0 0.7 0.3 0.0 1.0 0.0 0.0 0.0 1.0 0.0 0.0 0.0 1.0 0.0 0.0 0.0 1.0 0.0 0.0 0.0

0.0 0.0 1.0 0.0 0.0 0.8 0.2 0.0 0.0 0.0 1.0 0.0 0.0 0.1 0.9 0.0 0.0 0.0 1.0 0.0 0.0 0.1 0.9 0.0

0.9 0.1 0.0 0.0 0.2 0.8 0.0 0.0 1.0 0.0 0.0 0.0 0.8 0.2 0.0 0.0 1.0 0.0 0.0 0.0 0.2 0.8 0.0 0.0

0.1 0.9 0.0 0.0 0.0 0.5 0.5 0.0 0.0 1.0 0.1 0.0 0.0 1.0 0.0 0.0 0.0 1.0 0.0 0.0 1.0 0.0 0.0 0.0

0.0 1.0 0.0 0.0 1.0 0.7 0.3 0.0 1.0 0.9 0.2 0.0 0.0 1.0 0.0 0.0 0.0 1.0 0.0 0.0 0.6 0.4 0.0 0.0

0.0 0.0 0.0 1.0 0.0 0.0 0.0 1.0 0.0 0.0 0.0 1.0 0.0 0.0 0.0 1.0 0.0 0.0 0.0 1.0 0.0 0.0 0.0 1.0

(4)模糊综合评判结果

根据本文提出的模糊综合判别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的6大效能指标的权重,结合上述隶属的判别结果表,计算综合判别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综合评判结果表

基站效能专家判断结果 CI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判断结果

基站小区编号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优秀 3121 0.773 0.148 0.079 0.000 优秀

一般 3122 0.000 0.216 0.784 0.000 一般

优秀 3123 0.602 0.241 0.157 0.000 优秀

良好 3124 0.022 0.692 0.286 0.000 良好

良好 3125 0.374 0.754 0.246 0.000 良好

较差 3126 0.000 0.016 0.157 0.827 较差

通过实证分析的判别结果,可以看到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与专家评判的结果是相符的。网络效能从较差到良好,网络效能各因素值从小变大,符合基站网络效能评估的规律。

3 总结

本文针对通信网络的特点,通过分析基站多维数据源的特点,结合无线话统数据以及MR数据本身的特点来评价网络效能。通过构建网络效能评估体系,基于模糊综合判断的算法来对基站的效能分类优秀、良好、一般及较差4个等级,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模糊综合评判的算法是为通信运营商充分利用多维的数据源进行网络效能评估提供了一条比较可行的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雷擎.应用网络仿真技术进行网络效能评价[J].计算机应用, 2001,21(12): 14-15.

[2] 孙棣华,王春丽.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车辆定位地图匹配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43(25):227-230.

[3] 邢洁,朱超博.构建基于AHP方法的我国足球教练员胜任力评价模型[EB/OL]. (2010-03-31). http://.cn/Conference/7157872.

[4]王霄航.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聚类分析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J].科技信息, 2012(23): 96-98.

[5] 齐涛,杨浩,徐源,等.基于模糊理论的通信与指挥系统效能评估[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1): 44-46.

[6] 许树柏.AHP原理[M].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88.

[7] 于剑,程乾生.模糊聚类方法中的最佳聚类数的搜索范围[J].中国科学E辑,2002,2(14): 91-95.

[8] 陈安,陈宁,周龙骧.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9] SAATY T L. Decision-making with the AHP: why is the principal eigenvection necessary[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3,145(21): 85-91.

[10] 许泽水.AHP中两类标度的关系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9(7):97-101.

作者简介

第5篇

1 疼痛的评估

1.1 影响正确评估的因素

1.1.1 患者因素 一般来说,年长者较年幼者难受疼痛,性格内向者对疼痛主诉较少,性格外向者同等程度的疼痛反应更强烈,主诉更多;文化程度高的患者通常能更清楚地表达疼痛的程度。手术种类、情绪、民族、家庭、过去的经历等对疼痛的评估均会产生影响。如实施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因术后体内没有了子宫而易产生焦虑、担心和不安,更易感到疼痛;实施剖宫产的产妇,可能因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宝宝,身心愉悦,不易感到剧烈疼痛,有时甚至暂时忘记疼痛。

1.1.2 护士因素 在很多医院,对疼痛的评估没有成为护理工作常规,只在患者提出疼痛或要求镇痛时才被动地予以处理。也往往缺乏准确测量疼痛的工具或(和)不能正确掌握评估方法。

1.2 评估方法[2]

1.2.10~10级线视觉模拟评分法[2]在尺标的两端,标有从0~10的数字,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使用时,先向患者解释0代表无痛,1代表最轻微的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最后了解患者此时疼痛在标尺的哪个位置。该法利于护士较为准确地掌握疼痛的程度,利于评估控制疼痛的效果。

1.2.2 Wong-Banker 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3] 该方法用6种面部表情从微笑至悲伤至哭泣来表达疼痛程度。此法适合任何年龄,没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性别要求,易于掌握,不需任何附加设备,对急性疼痛、老人、小儿和表达能力丧失者特别适用。

1.2.3 用形容疼痛程度的词汇[4] MeIzeak用轻度疼痛、重度疼痛、镇痛、可怕的疼痛及无法忍受的疼痛来帮助患者描述自己的疼痛,使患者更好的把疼痛加以表达。此种方法满足患者的心里需求,但受主观因素影响大。

2 疼痛的护理

2.1 影响疼痛控制的因素

2.1.1 害怕药物成瘾 是术后止痛药的主要药物,害怕对的成瘾是直接影响有效疼痛控制的主要障碍。在临床实践中,一些护士混淆了的成瘾性、耐药性和依赖性的概念,临床上因病他人疼痛加剧需要增加药物用量,或者因疼痛需继续用止痛药的患者当做成瘾,从而害怕给患者继续用药,尽量拖延或不给药,阻碍了有效的疼痛控制[5]。

2.1.2 疼痛评估不重视、不准确、不及时 ①疼痛评估缺乏常规性,护士会常规的监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但对术后疼痛评估缺乏常规性,未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重视。② 疼痛评估方法不正确,护士不能客观正确地使用各种疼痛评估方法,错误的给患者的疼痛打分和分级[5]。③测量疼痛的工具不具备,在很多医院由于对疼痛评估的不重视,缺乏足够的准确测量疼痛的工具。

2.1.3 害怕药物副作用 患者害怕引起副反应,如延缓伤口愈合及术后恢复减慢是患者拒绝用药的原因。医务人员害怕,尤其是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是影响有效止痛的另一个障碍。

2.1.4 医疗体制对控制疼痛的制约和限制 医院护士缺编、工作量大,对疼痛没有专业人员负责,使得患者不愿过多地麻烦护士,医院不能实施对每个患者的疼痛进行持续性评估。

2.2 护理对策

2.2.1 改变对疼痛的观念 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觉,要改变过去认为“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的,患者应忍耐疼痛不该抱怨”的陈旧观念,并真正地落实在实践中。疼痛是无益的,免于疼痛是患者的权利,患者应报告疼痛,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询问、评估、治疗疼痛。

2.2.2 更新对麻醉止痛药的认识[5] 害怕成瘾是有效止痛的主要障碍。用止痛会使患者产生成瘾、依赖和耐药,但只有成瘾对机体无益,且住院患者极少发生。我院妇产科每月做500多台手术,从没有发生过麻醉止痛药物成瘾现象。因此,不要将某些患者因疼痛而要求用或者因疼痛加剧加大药物用量的患者当作成瘾,同时也要主要注意分析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成瘾史的资料。

2.2.3 配备疼痛测量工具,提高护士评估技能 对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正确评估,是进行有针对性疼痛治疗和护理的基础。只有医院配备有足够准确测量疼痛的工具,护士掌握正确的疼痛评估技能,才能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并及时给患者止痛。各医院应提高对患者疼痛治疗与护理的认识,配备足够的准确测量疼痛的工具,将正确的疼痛评估技能作为护士日常培训的一部分,使培训正规化、制度化、经常化。

2.2.4 做好术前术后患者的教育 对疼痛、止痛药的认识,疼痛评估的方法、早日活动、深呼吸、咳嗽的重要性及方法,进行术前宣教并建立疼痛宣教小册子。提通过对患者的教育,让患者对术后疼痛有了解以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无助感,及时报告疼痛、及时止痛以利于早期活动,减少手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减少费用。

2.2.5 重视各种疼痛治疗方法的应用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治疗除了使用镇痛泵、肌内注射杜冷丁和口服凯扶兰等常规治疗方法外,也应注重其他疼痛辅助治疗方法的应用。①使患者保持正确的卧位,半卧位能减轻腹部肌肉的张力,减轻腹部伤口的疼痛。② 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咳嗽的时候,双手应轻轻地按压伤口,已减轻伤口震动引起的疼痛。

2.2.6 实施对每个患者的疼痛进行持续性评估和及时治疗 从患者入院开始,就对患者的疾病和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对患者术后的疼痛进行预评估,制定疼痛治疗和护理初步方案。根据患者术后的情况,对疼痛进行再次评估,制定并实施疼痛治疗和护理方案。以后,再根据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疼痛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和完善,护士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实施有效的止痛措施和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PASERO C L.用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3):127.

[2] 何静.癌症疼痛的评价及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1995,10(7):12.

[3] 王黎红,何华.癌症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489.

第6篇

1.组织保障到位。

本次综合整治在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实施,由局安全办牵头,局机关相关股室和全县各校园共同参与,确保了综合整治在教育系统顺利开展。

2.责任落实到位。

本次综合整治由局安全办具体负责,积极协调县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对教育系统涉及的“校园周边摊位乱象”和“假期补课问题”等进行综合整治。

第7篇

1部分地区城市文明交通综合评估情况

各地在贯彻落实“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中均有不同的措施,其中江苏省、上海市和深圳市积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创新工作形式,以城市文明交通指数测评为抓手,有效建立文明交通长效管理机制,在开展交通文明综合评估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实践经验,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1创新测评体系,推进测评专业化

江苏省共设置道路交通秩序、交通管理设施、城市客运服务、交通文明礼让、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公众感受6个测评项目,16项测评指标,28项测评内容。为确保测评工作客观公正,聘请专业调查咨询公司具体实施。测评方法采用实地考察、调阅录像、统计分析、问卷调查4种方法,其中实地考察以暗访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由相关部门提供数据,问卷调查以随机街访方式进行。测评范围覆盖13个设区市和41个县(市)。在测评流程上,根据以点带面、均衡分布原则,随机抽取考察地点,开展实地考察。考察期间,同时开展问卷调查。在分值构成上,道路交通秩序35分,交通管理设施15分,城市客运服务、交通文明礼让、道路交通安全各占10分,社会公众感受20分。上海市委托市民巡访团对全市8个中心城区、8个郊区县的16个文明交通示范商圈、16条文明交通示范线路和160个文明交通示范路口(抽样测评80个)的文明交通状况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包括全市交通文明创建综合指数、文明示范路口测评指数、文明示范线路测评指数和文明示范商圈测评指数。深圳市进一步细化了指数,城市交通文明指数中涵盖守法率指数、市民感受度指数、交通设施完善指数、人行道无障碍指数等四项指标,以及用于比较同期情况的进步指数,调查工作由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实施。

1.2客观反馈结果,问题导向促整改

江苏省向测评公司提供交通路口、主次千道、中小学校、文明交通示范路口等测评样本,在测评结束后,将全省测评情况向省级党委政府作专报。同时,将各市测评结果、各项排名、存在问题等情况,逐市详细地书面函告各市政府、文明委,并联合组成检查组,督查各地整改措施落实情况。上海市旨在通过问题导向调整创建项目,条块结合、资源整合、以点带线促面,推动整体交通管理工作水平,形成道路交通文明与公共交通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每月按中心城区和郊区的交通文明示范路口创建、交通文明线路创建和交通文明示范商圈创建进行排名,并向社会公布测评结果。督促在全市范围进一步扩大交通文明示范路口、交通文明示范线路、交通文明示范商圈创建,推动交通行业创建水平的稳步提高。进一步推动文明交通法制化建设,探索建立文明交通失信惩戒机制。深圳市每月向社会公布调查报告,包括全市、各区和样本路通指数的分数和比较情况。每期测评结果都由市委宣传部主管领导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通报,市长亲自部署整改工作。

1.3加强数据应用,促管理提质升级

江苏省一是根据对城市交通文明指数测评数据的分析,向社会文明交通大数据,在全社会开展了“我最讨厌的交通陋习”和“我最推崇的文明交通行为”的“双评”活动,共有252万群众参与到投票中,并形成文明交通“江苏共识”和安全行车“江苏规矩”,文明交通主题系列活动影响不断增强;二是不断建立健全文明交通信用管理体系,2016年共有34余万人列入失信名单,其中1527人已经实施惩戒到位,推动了个人自律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的形成。上海市2016年交通文明综合指数的不断提升,印证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利于在交通大整治行动后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完善文明交通创建机制,构建交通综合管理常态长效机制。深圳市每月在官方媒体上对交通文明指数报告进行权威解释,涉及到交通设施管理和维护、秩序管控等多方面因素,并以数据中反映的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交通整治行动。

2文明交通综合评估对交通文明建设的实践意义

城市交通文明综合评估侧重于衡量一个地区交通文明程度,通过量化交通管理工作成效,利于研判道路交通运行态势和改进道路交通治理能力。建立城市交通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可为评估同一地区职能部门之间落实交通管理主体责任情况,以及评估不同城市党委政府重视和改善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情况提供有效方法。在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背景下,开展城市文明交通综合评估有利于促进文明创建工作和城市交通管理的深度融合,并突出以改善路面秩序、交通设施等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推动城市交通管理工作落实。

2.1量化管理工作成效,凝聚力量协同治理

城市交通管理涵盖城市规划、交通设计、交通基础设施、交通管理等众多领域,涉及城建、规划、交通、公安、城管、教育等众多职能部门,部门间需要加强协同治理才能取得工作成效。交通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用,使各级党委政府能够清楚看出各职能部门履职、工作开展和部门协调等情况,对进一步强化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意识、整合交通管理资源具有积极推进作用,有助于防止发生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等责任分散现象,从而打开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交通管理工作局面。同时,量化的指数有利于纵向考核、横向比较。

2.2量化社会文明程度,争取支持赢得理解

交通文明综合评估是以交通管理成效为切入点,客观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虽然公众对具体的评估构成指标、考核标准等内容可能并不清楚,但通过对社会公布评估结果过程中,在对比城市不同路段、区域和时间的守法率、设施完好率等交通文明指数后,增强了公众对交通文明程度的具体感受。因此,传播交通文明综合评估结果本身可作为开展交通文明宣传活动的载体,一方面使社会公众有机会了解本地区交通文明建设工作,切实提升自律意识,自觉抵制不文明交通行为。另一方面,结果具有权威性,可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2.3量化交通运行态势,丰富数据支撑研判

交通文明综合评估工作采集和反映的是整个城市交通运行的各个要素,并按照权重以量化形式表现出来,以数据可视化方式研判交通运行态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判评估成果,也可掌握薄弱环节,找准问题补足短板,把握城市交通管理的规律,预测交通变化趋势,积极引导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全面提升交通管理能力水平。

3提升文明交通综合评估的对策建议

安全出行、文明交通是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文明主题,社会各界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以交通文明综合评估为抓手推动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3.1推动发挥文明交通管理体系中政府主导作用

促进文明交通综合评估与深化文明城市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同步推进,积极发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以及文明村镇创建及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导向作用,将交通文明综合评估纳入到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及工作方案中。以文明交通综合评估为切入点,加大考核力度,切实提高各部门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强党委政府在测评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文明办、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优势,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不断推动交通文明建设制度化建设,着力形成常态化机制。

3.2加强城市文明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顶层设计

文明交通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要侧重于与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互相融合和补充,并与目前现有的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及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指标要求中涉及文明交通方面的内容相适应,确保直观反映城市交通管理的实际状况和管理效果。综合评估应围绕城市交通“安全、文明、有序、畅通、便捷”等主题,测评指标可涵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秩序、交通管理设施、公共交通服务、文明交通行为、市民满意度等方面,测评样本可选取城市主要路口、主次千道、医院学校及商圈等地点,测评方法可结合实地考察、调取指挥中心实时图像、网络问卷等方式。各城市可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调整交通文明综合评估的侧重点,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明交通创建品牌。

3.3研究建立文明交通综合评估的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文明交通综合评估工作协调机制,在落实测评工作中能够提出具体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及分工,协调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二是研究建立健全以城市文明交通综合评估结果为主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各职能部门改善综合评估工作评估、检查和监督。切实加强分类指导,对照评估结果查找不足,通过召开现场会、汇报会、座谈会等形式督促落实。及时向社会通报考评结果,对措施落实有力、实施成效显著的地区和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排位靠后的地区和部门针对性加强指导。三是研究引入第三方测评工作,聘请院校专家、专业调查测评机构参与,充分利用学术机构、专业机构的知识与技术能力科学测评。

3.4拓宽文明交通综合评估数据的采集渠道

一是引入基于群众满意度调查的市民评价机制。一方面科学设计网络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出行基本情况、对路网结构、交通管理和安全等方面满意度的意向调查。有效的问卷需根据城市人口不同规模达到一定的样本量,在此基础上,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市民交通满意度。另一方面可设计基于评价指标的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互动平台,将市民反映的城市交通新问题、新热点用于更新测评指标、测评权重。二是深化与互联网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充分发挥各单位的优势,通过掌握实时动态的数据、把握重大方针政策、吸纳跨专业的研究观点,不断丰富数据来源,为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数据检验提供基础。

第8篇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VTS))是国家海事主管机构实施水上动态监管和提供咨询服务的重要手段。对VTS进行综合评估,一方面能提升VTS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发现VTS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改进系统,并为以后同类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

1 VTS综合评估的模型与方法

1.1 模糊综合评价法

VTS综合评估具有影响因素多、结构复杂、模糊性强的特点,模糊综合评价法即适合对VTS功效进行解析和量化。糊综合评价法是在模糊环境下,运用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综合考虑影响模糊对象的各个因素构建多级模糊子集,根据评价可能得出的所有结果建立评价集,建立适当的隶属函数,按照模糊指标对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对模糊对象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1.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VTS定义结合当前用户实际运行中对VTS的功能需求,将VTS综合评估的重点放在系统运行与管理能力、资源服务能力两方面。在向海事局专家咨询四轮,意见趋于一致后,构建VTS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1.3 确定评价集

评价集,也称评语集或评价等级,是由模糊评价对被评对象产生的所有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即可表示为:V={v1,…vj,…,vn},其中vj是评价可能得出的若干评价结果,j=1,2,…,n。对于VTS的模糊综合评价,本文采用百分制方法,因此,在VTS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将评价集定义成5个等级,即V={v1,v2,…v5},其相应的百分制区间为:v1表示很好,分值为90~100分;v2表示好,分值为80~89分;v3表示较好,分值为70~79分;v4表示一般,分值为60~69分;v5表示差,分值为0~59分.。通过评价集的确定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的模糊评价向量,用模糊向量来表示评价对象对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程度,从而体现评价的模糊性。

1.4 模糊隶属关系矩阵的确定

根据VTS综合评估5个评价等级的确定及其等级平均分数(表4),对综合评价指标数据xij建立的隶属度函数如下:

(1)VTS综合水平等级“很好”的隶属度函数

(2)VTS综合水平等级“好”的隶属度函数

(3)VTS综合水平等级“较好”的隶属度函数

(4)VTS综合水平等级“一般”的隶属度函数

(5)VTS综合水平等级“差”的隶属度函数

1.5 VTS综合评估模糊合成

因素集U模糊综合评价结果C由模糊评价隶属度矩阵R与对应的权重向量W进行模糊合成得到的,即:

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VTS评估应用

以X省辖区内5个VTS中心(以A-E标识)为评估对象,根据上述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得结果见表1。由表1可得,VTS中心综合评估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VTS(B)、VTS(E)、VTS(D)、VTS(A)、VTS(C),表明VTS中心运行效率从高到低排名亦是VTS(B)、VTS(E)、VTS(D)、VTS(A)、VTS(C)。

第9篇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半月板桶柄样撕裂;直视下修补

Abstract:Objective Explore the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with lateral meniscus bucket handle tear (BHT) look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patch. Methods From April 2010 ~April 2014 a total of 12 patients were red - red, red - white area damage i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repair surgery under direct vision while bucket handle tear of the meniscus. Results 12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0~24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18 months. According to HSS knee score, excellent in 8 cases, good in 3 cases, 1 case of general. Conclusio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repair surgery under direct vision while bucket handle tear of the meniscus, more effective.

Key words: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Bucket handle meniscal tear; Open repair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外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BHT)临床上并不多见,往往在显露胫骨外侧平台关节面的同时发现桶柄样撕裂的半月板,我院从2010年4月~2014年4月共发现1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同时合并外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均在直视下修补,疗效肯定,现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外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5~68岁,平均46岁。手术时间:伤后7~10d, BHT均采用双"十"字缝合法。

1.2 方法 硬麻或全麻,上止血带。胫骨外侧平台骨折采用前外侧切口髌旁入路:膝关节屈曲30°,自股骨外上髁到腓骨小头和Gerdy结节之间做弧形切口,分离髂胫束,然后自半月板下方切开显露胫骨关节面及破裂半月板[1,2],向上牵开半月板,先修补半月板(在半月板下方修补),膝关节屈曲15°,外翻位,用2-0可吸收线双"十"字缝合,按照中间、后角、前角的顺序进行修补,中间最方便缝合,缝合中间后向外牵引缝线,再缝后角、前角。线结打在半月板边缘。修补完半月板后再处理胫骨平台骨折,植骨恢复关节面的高度,插入钢板固定,缝合切口时需将半月板外缘悬吊至髂胫束上,防止半月板嵌顿在髁间窝。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通过前内侧切口很难达到解剖复位[3],需先加做后内侧短切口,使用重建钢板或小T型钢板固定。见图1。

1.3 术后处理 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48h拔除引流管,膝关节支具外固定1月,术后1w开始进行CPM功能锻炼,锻炼范围在90°以内,6w后开始增加锻炼范围,4月后下床负重活动。

2 结果

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3例,中1例;11例患者均无关节间隙压痛及交锁,Mcmurmy试验(-)。其中1例患者出现行走时疼痛,交锁,Mcmurmy试验(+),二次手术(4个月后,骨折已临床愈合)取除内固定同时关节镜下行交锁半月板局部切除术。术后上述症状消失。

3 讨论

历史上对于半月板撕裂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曾经存在争议。例如一些著名的骨科医师认为撕裂的半月板应完全切除[4],虽然术后症状消失,术后3月内还能在原半月板处再生一个薄层纤维板,但切除了半月板的膝关节很容易产生骨关节炎,因此目前不主张将半月板完全切除,主张行破裂半月板缝合[5],容易交锁的破裂的半月板瓣片可以局部切除。

Bennete和Browner统计了半月板损伤与胫骨平台骨折伴发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半月板损伤最常见于SchatzkerⅣ型骨折[6]。处理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时往往忽视探查半月板损伤,而MRI诊断半月板撕裂的敏感度仅有83%[7],往往会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期,本组12患者均在胫骨平台骨折术中同时进行半月板的修补,11例患者术后效果满意,优良率91.7%,术中同时直视下修补,疗效肯定。

参考文献:

[1]Gossling.H.R;Peterson,C.A.A new surgical apprcach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ed lateral 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tibia[J].Clin Orthop,1979,140:96.

[2]Perry.C.R,Evans,G,Rice.S,et al.New surgical Approach to fractures of the lateral tibial plateau[J].J Bone Joint Surg Am,1984,66:1236.

[3]Georgiadis bin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approaches for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J].J Bone Joint Surg Br,1994,76(2):285-289.

[4] CANALE ST,BEATY JH,王岩,等.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905.

[5]Walket.S:Erkman.M.J. The role of the menisci in force transmission across the knee[J].Clin Orthop,1975,10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