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7:16
导语:在夸夸我的班主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班级;管理
作为一个班主任,班级管理做好了,可以说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完成一大半了。如何管理好班级?这个话题也是一直以来大家都在探讨的,我今天要谈的也只是根据自己十五年班主任工作积累的一点经验。
一、“牛”字敲门,多合作
任课教师间应该相互合作,多夸夸对方,树立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小学生,尤其是高段学生,他们跟你亲不亲,服不服你,主要是看看你的能力好不好,就像班里学习好的同学特别受欢迎一样,孩子的思维就是特单纯的。但是我们的能力他们又不是很能分辨,尤其是刚接的班级,学生对我们不了解,有时还会欺生,换一个老师后,他们就会故意不守纪律,试探老师,所以我们任课教师之间要相互合作,多夸夸对方。“未成曲调先有情”,使他们刚开始就对新老师有一种敬意,也就不敢造次了。去年接的六年级原本纪律、班风、习惯都很不好。据学生后来跟我说:他们要跟原来的老师顶嘴,老师上课他们在下面玩,甚至在后面打排球,老师拿他们毫无办法。我接手后,也略知这些情况,想了很多方法,其中就有一招:就是让原本就教他们数学的张老师帮我在学生面前吹吹牛。张老师也确实在学生面前大夸了一翻,帮我树立威信。接下来我的工作就顺手多了,女生来到我的身边,亲热的问一些我的事,男生没那么调皮了,上课也老实了许多。当然最后还是靠你自己真正有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不然也只能唬得住一时。
二、严字当头,爱相随
批评是一门艺术,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批评”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该怎么使学生心服口服,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呢?这是我们要思考的。我觉得应是:严字当头,爱相随。六年级的学生我一直严格要求他们,我的眼里融不进沙子。学生很聪明,只要老师稍稍放松,他们就能感觉到,然后就会变花样的玩。去年这班学生都说我太厉害了,尤其是男生,我有时也跟他们开玩笑说,我温柔可亲的形象被你们毁了。现在三年级,我一直在回忆我以前教低段时的方法。我记得我第一届的学生,一年级时我就一直严格要求他们,第二个学期开始,不管我在不在教室,孩子都很认真。那时他们自己要求周六到学校写作业,我说,我是不会去的,他们就自己管理自己,家长都说他们太认真了,没有一个人不守纪律。所以我在想:不管高段还是低段,我们首先都要严格要求他们,不能因为年龄小,就放松要求。上课不能说话就不能说,不能搞小动作,他们把文具当玩具,我们要照样没收。
但是光严格、严厉也不行,我们也要顾及学生的感受。我们老师对学生好,他们会记得的,也会感激你的,会拉近心于心的距离。平时,可以和学生多聊聊天,不经意间的问候,他们就会亲近你的。“亲其师,信其道”只要他们喜欢你了,也会喜欢你的课了,我们就轻松了。我一般都会先提要求,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犯了错会怎样。学生犯错后,我会先提醒,几次仍不改的,就撞我的枪口了,我会很严厉的批评,处罚。但是批评之后,我又会拉着他们谈心,教育,讲道理,使他们心服口服。有一个学生叫邱立嘉。他从小父母离异,性格孤僻桀骜,对谁都不服。我接手时,他上课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根本不把谁放在眼里。我和颜悦色的跟他说,要他上课好好听,他头翘的更高,扭向窗外。说了几次之后,他还是老样子,我“啪”一声把书甩在讲台上,说他不识相,好话听不进,把他狠狠的批了一通,之后他稍有些收敛。我又在他的日记本写道:我知道你是个比其他学生成熟的孩子,你有什么难过的话,或者有什么困难,都可以直接来找我,我很乐意帮你。慢慢的,他上课认真了,也很积极举手了。在班中他本来就是能服众的,他还帮我管理班级。班级中有活动,他自己掏钱买彩带装扮教室。现在他已经是中学生了,有时还会跟我联系,聊聊天,谈谈心。
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应该注意分寸,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师生之间要融洽但不自由、要有距离但不隔阂,既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又不至于造成不良后果,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放手管理,乐偷闲
当老师的都知道班干部培养好了,放手让班干部管理,我们的工作就轻松了,而且还能事半功倍。我所带的班级在全校的各项评比中,总能取得好成绩,这其实得益于我有一帮得力助手。
培养班干部时我们要给班干部充分的权利,告诉学生,班干部说的,就是老师说的。当班干部的管理和学生有矛盾时,我们要维护班干部的权利。即使有些不妥,管严了,也不要在班级中当全班的同学批评。真的有错,我们在私底下跟班干部交流,平时在班中多多表扬班干部,帮助他们树立威信。
四、家校联系,多沟通
新学期开学,又会迎来很多学生。班主任仅凭学生在校的表现是不可能准确了解评价学生的,班主任要重视家访工作,以便全面了解学生,以学定教。如果对有的学生家访有困难,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或请家长上学校和班主任交流。不过我们不能把家访当作告学生的状,结果家长训了学生一顿,或者打了学生一顿,这样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加深了师生的矛盾。家访时,班主任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学会和家长沟通交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和家长谈话时,要多表扬学生的优点,委婉地提出存在问题,并希望家长配合班主任共同教育好学生。这样,学生就不会惧怕班主任家访,班主任和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
五、提高素养,服人心
这我上面说过了,不管我们管理的方法多好,只能唬住一时,只有你的课才能真正吸引住学生,你讲的课生动,学生爱听了,那么你的话学生也会听了。作业也要少而精,你的课,你的作业,在考试中确实能用到的,他们才会好好学,好好做。去年的学生,每次分析试卷时,我都会跟他们说,这题我什么时候讲到过,什么时候布置过,王老师的课和作业都是很重要,不会让你们做无用功的。这次如果错了,以后在学习中,要好好听,好好完成老师的作业。这样,我不能说每个学生都认真完成,至少懂道理的学生肯定会做了。
1.以理服人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要干好班主任工作就要做到以理服人。那什么是以理服人?以理服人就是教育者要用正确、积极、客观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说服。那怎样才能做到以理"服"人?笔者认为,这须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 以身作则
太史公《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班主任要能以理服人,首先得身正,这样我们就不怕影子斜了。道理,谁都会说,但做就难了。如果教育者能率先垂范,自然就能很好的用道理去说服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1.2 故事引导
好的故事能启迪智慧,开发思维,委婉动听,引领迷路的人找到正确的道路。古今中外有许多讲育人道理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将育人的道理深入浅出的委婉动听的讲解给人们听。所以我们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学生。于是我平时常收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每当学生犯错时,就找来给他们读,并让他们读完后写一千字的读后感。
1.3 写作辩论
道理不辨不明,思想不写不清。当班上出现普遍性的问题时,我就会用写作文、开辩论赛的方式来让他们深入的思考,获取正确的信息,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1.4 乐性说理
人性有个弱点——得意易从谏。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也是这样,当你心情高兴愉快时,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因此,在给学生说理之前,我常常实事求是地真情地夸夸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也让我常有收效。
1.5 爱好诱导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爱好的事物,中学生也不例外。平时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会注意观察和了解他们有什么爱好,并做好记录。一旦遇到学生犯错时,就可以派上用场。譬如爱好歌曲的学生,我就告诉他们:"要唱好歌,就得理解歌词的内涵",然后引导他们分析个中道理,或者讲一讲成功歌手背后的故事;爱好篮球的学生,我会给学生讲一讲他们所崇拜的篮球明星的故事……
1.6 矛盾分析
在学生遇到困难或犯错时,我就把学生请来,然后引导他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抓住事件的主要矛盾,弄清矛盾的原因,化急为缓,化重为轻,及时用摆道理、讲事实的方式给予疏通。
总之,以理服人,重点在于理,关键在于"服"。用正确、积极、合宜的道理,加于"服"
法,教育者就能做到以理服人。
2.以技压人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有朝一日能大展宏图。要大展宏图就得练就一身超强的本领,尤其是要有过强的专业技能素养。也只有具备了过强的专业技能素养,才能"压"得住学生。因此,教育者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尤其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的思想水平。那怎样才能"压"得住学生呢?
2.1 要构建开放、快乐、高效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2 要该出手时才能出手。如在学生反复思考没有结果时才能显身手。
2.3 要懂得幽默。幽默能让学生学习感觉轻松,能化矛盾与无形之中。
总之,教育者教学的水平决定了教师受学生尊重的程度。因此,教育者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再加以"压"法,学生自然会尊重你。
3.以德化人
以德化人就是教育者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去征服学生,并潜移默化地使之受到影响和教育。要做到以德化人,教育者首先要在人格上不断磨砺,不断完善,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才能"化"人。那怎样去"化"人?
首先,要以礼待人,使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待人接物时合乎必要的礼节,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和举止端庄。当学生犯错后,我的说话依旧和气,多用商量的口吻,不恶语伤人,真诚地尊重每个个体。
其次,要表里如一。鲁迅说过:"从泉里喷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教育者只有表里如一,才能让自己的学生内外一致。
再次,要率先垂范。教育者的榜样作用胜过一切的说教。在教育者要求学生怎么做地同时,自己首先得用善良的心地、端庄的品行、高尚的人格等做好榜样,那学生自然乐意遵从仿效。
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我的确是边走边学,如果有一点点成绩值得肯定的话,那也是我们班主任勤奋敬业、热情恳切的良好风气影响的结果。工作十年来,在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帮助下,我所带的班级也取得不少骄人的成就。下面把我日常班级管理的一些方法写出来供大家讨论:
1 公平公正,树立班级正气
在带班过程中,我发现风气正的班级,各项工作开展得都较顺利,任课老师上课状态也好;而风气不正的班级,学生遇事不自我反省,爱挑老师的毛病,各科老师的课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树立正气?一些老师可能会列出许多对策,而我的经验只有两个字:公正。
在学校评选优秀标兵的活动中,我本着公正的原则作了第一次尝试。我先让大家根据评选条件推选优秀学生,然后让这些学生自我评价,最后由学生、老师投票决定优秀人选(班主任有否决权)。这种先民主后集中的方法,既让学生体察到老师的公正,又能选出老师认可的优秀生。
其次,我对学生一视同仁,就事论事,对是对,错是错,泾渭分明。不怕犯错误,就怕知错不改。所以,我们班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刚刚还被老师训话,低着头痛苦不堪,转眼到了语文课上又会因为积极思考被老师大加赞扬。一个程度较差的学生,在当妈妈要求他休息时这样说道:"虽然我并不优秀,但最让我安慰的是,无论我成绩怎样,老师从未降低对我的要求。因此,我必须努力,决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信任"。
再次,在日常管理中常常渗透感恩教育,引导他们遇事三思而后行,先反思自己之后再指出别人的不足。所以,孩子们对我的评价通常是:"杜老师很正直,原则性很强"。
2 奖赏先行,培养班级核心
班里的首批班干部是自我推荐。开始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工作。这样一来,我发现班干部干得多,错也就越多。时间一长,班干部的威信减弱,积极性自然降低,能力更别提发挥好了。我也试着改变方式:发现优点,公开表扬;对于不足,私下提醒。效果挺好,但没有质的变化。
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夸夸我们的好班委"主题班会。为了开好这次主题班会,我周一就开始吹风,提醒大家细心发现班干部的优点,也暗示班干部积极表现。周三我又布置大家写日记,从一件小事、一个举动等细节夸夸小组长、班委、课代表。周五主题班会如期举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班委没想到自己小小的举措都被大家记在心上,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同学们也深受感染。我又抓住时机,进一步制定了为班级做贡献的奖励加分制度。
自此,班干部不仅积极性提高了,而且工作更用心也更讲究方法了,班级管理有声有色。一时间,班里学生也争着做好事,有的出钱布置班级文化,有的送盆景绿化教室,有的利用课余时间到操场捡瓶子(一则加分,还可以卖钱充班费)。有一同学创造了一天捡55个瓶子的纪录。家里捡,路上拾,更有意思的是大课间,一学生把喝剩一半的瓶装饮料放在操场边上去打球,他都给捡回来了……
3 用爱心、细心,温暖孩子的心
孩子的心最单纯,也最容易被打动。平日里我要求自己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予以及时关心照顾。上学期,我们班一学生发高烧,我立马通知她的家长,谁知家长都在外面工作,来有及回来,我便想也不多想,就带她到医院打点滴了,折腾了半天,孩子总算没事了。同学们深受感动,家长也很感激……
4 换位思考,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里去
记得有一次办公室里一同事说:"小杜,我发现你很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找学生谈话往往没说几句就把学生给说哭了,我吵半天也没见他流一滴泪。"仔细想想,这或许是因为找我学生谈话时常常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的缘故吧。
一天午休,我们班学生小文,与隔壁班的男生在打架,对方骂了他,他便掐着那位同学的脖子把人摁到墙上,逼同学道歉,并把同学脖子掐伤了好几块。我找来小文问情况,他理直气壮地说,是他做的,但不是他的错,还欲解释下去。我打断他的话,让他站在原地先冷静地反思自己的错,然后打电话让家长来。课间,他还想向我解释,我拒绝听,只要求他反思自己的问题。孩子很生气,忿忿地说:"杜老师,我一直很尊重你,可是现在,你不是……"家长来了,当着他父亲的面,我心平气和地告诉他错在哪儿,我为什么不听他解释,他这样冲动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以后遇到这样的事应该怎么做,同时又列举出他入学以来的种种过失,我是怎样帮助他、引导他的。说着说着,孩子不禁泪如雨下,承认自己太冲动,还主动向那位同学道歉。晚上在家长的配合下写了深刻的反思书,家长也意识到孩子偏执的性格需要及时引导纠正,一夜没合眼,写了一封长达几页的致歉信,对孩子的教育方面的疏漏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从此,孩子变得乖巧多了,凡是有集体活动和义务劳动,他都踊跃参加;作为生语文科代表,更用心也更努力工作了,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年底还被评为优秀科代表。他在一次作文中这样写道:"杜老师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让我最佩服的老师,像妈妈一样给我关爱给我宽容。自打架事件之后,我常常觉得欠老师什么似的,有好几次,我都恨不得给她跪下……我想,如果当时她扇我两巴掌,骂我几句,我心里或许会好受些,她越是宽容我,我越是觉得对不起她……杜老师对我们这么好,如果我再让她伤心,我还能算是个人吗?……"读到这里,我不禁泪光闪闪。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经意间的举止和话语,竟会在孩子心中引起那么大的波澜。从这件事上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教育孩子其实是在塑造心灵。
一、继续加强常规教育,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俗话说“开学三天嬉,散学三天乱。”我们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每天如“母鸡孵蛋”一般坐在班中。从坐、站、举手、排队、用餐等一一教起。一个星期之后,学生渐渐地知道了每天何时该做何事。于是,我结合制定的工作计划,利用夕会、班会等时间,从纪律、学习、卫生、安全人文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规范化教育,使他们明白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时间一长,学生的行为规范大有进步,已基本上适应了小学生活。
二、多表扬多奖励,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每天的暮诵课,我都会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并在巡回检查的过程中,将认真读书的学生大肆表扬,下课的时候把他们叫到面前谈谈心,夸夸他们的优点”。学生积极性大增,每天早上他们都学习自读课文。每天的教室打扫和其他的行为习惯,我也都会沿用暮诵课的奖励方法,并到一星期结束时进行全面评价,各方面都做得好或在某一方面有进步的,特别是坏毛病改掉一些的,我都会奖他们一颗星,利用孩子的上进心鞭策他们。小朋友看到班级中的表扬榜上的星星都特别的开心,有的小朋友甚至早晨到班级中来的时候都要认真的看一看星星是不是掉了。其中有一天谭吴昊的妈妈还打电话告诉我,要我帮他补一个,因为他的星星被奶奶不小心扔了,在家里大哭呢!
三、和家长多联系,多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影响。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再大,如果得不到家庭的响应与合作,必然是势单力薄的。所以我经常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与家长交流,表达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反映孩子的在校表现和提出一些建议等等。
一学期不知不觉过去了,从学生进校到现在,可以说孩子们的进步是很大的,会学习,会表达,能与老师、同学交流,能主动做好班上卫生,有的小干部也当得有模有样,并能比较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我班的班长阳沛桓虽是一年级的学生,管理班级工作却井井有条,不要心,在学校举行的几次活动中也取得较好成绩。
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采用小组合作很多年,总结出来了“净竞静敬”四字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净
班主任采用小组合作模式管理班级,不应该是贸然的行动,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以50人班级为例,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自主结对、就近结对、教师推荐等方式,组合成6人8组;多余2人,成为最灵活机动的人员,可以担任教师助手、摄影记者、联络员或者替补队员(有的小组会临时缺人)。而这2人,很有可能是比较沉默内向不善于交际、不容易被大家选中的人,因为老师为其搭建了特殊的平台,得以成长,从而也获得成就感。
分组结束后,教师要做一个重要的工作:净。
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分组一结束,就立即表格上墙,人员不再变动,以免小组成员有动摇思想。小组内立即进行各司其职的分工,一般采用每人一项工作,以免互相推诿。
净化思想,不互相轻看。这个工作在小组合作竞争的开始和结束都要进行。例如,刚完成分组,某小组共6人,在开展活动前,必须进行“我要夸夸你”的活动。5个人对1个人真诚说出自己对该同学的欣赏,说说对方的优点;同时,互相提醒,我们是一个团队,有福同享,有难同担,彼此做诤友,有问题就互相指出,不在背后议论指责。而在8个小组的某个活动的合作或竞争结束的时候,也要进行“我要夸夸你们小组”的活动,7个小组对1个小组说出自己对这个小组的欣赏,也善意指出存在的问题,互相提高。这样的步骤被我称作“表扬与被表扬,批评与被批评”,是在小组合作与竞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为我们教师开展这样的小组合作或竞争活动,目的不能仅仅指向某个活动的顺利完成,而是要让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做人。
这个“净”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就餐前的清洁餐具和就餐结束后的洗碗刷锅,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小组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步骤。
竞
从“竞”这个字的繁体字“兢”人手,引导学生明白,小组合作竞争最终的目的是共同进步,千万不要走了很远的路却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为了避免竞争中出现恶性行为,比如使阴招、背后议论是非,我索性在竞争开始前先把容易出现的恶性行为公之于众,告诉学生们如果我们班级有这样的同学、这样的行为存在,那么这是人品有问题,是我们大家都要注意的小人行径。
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友情提醒”,它是一剂很好的预防针,也可以在学生的为人交友上起到警示作用。
友情提醒后,每个学生每个组分别确定好自己的竞争对手,班主任将之做成表格,比肩而行,一目了然。接下来班主任可以把竞争对手、竞争小组喊过来谈一次话,让王同学明确告知对手徐同学,自己想在某方面超过对手,也希望徐同学能够诚恳地经常提醒自己。
班主任可以设立一些标志性的奖品,如果王同学超过了自己的对手徐同学,可以先感谢徐同学对自己的鞭策,然后由班主任颁发超越对手的奖品标志,表示祝贺,同时也鼓励徐同学努力,知耻后勇。
竞争小组间亦如此行事。在竞争中独立潮头,在竞争中成为兄弟,道理上告之,评价上促之,自然可以导向理性竞争,亦能得到学生们的一致拥护。
静
小组合作竞争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热闹甚至是沸腾的场面,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似乎都喜欢看到这样的热火朝天,似乎这样才称得上是合作与竞争。其实不是的。在小组合作竞争中,有很多时候需要一种安静的氛围。
以一次文明礼仪宣传比赛为例。当我注意到大部分班级是以快板、相声、歌曲等形式呈现的时候,我突发奇想,想以微剧本小话剧的形式呈现。我把一段相当老土的文明礼仪10条规范印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领取规范中的一句构思剧本,让一句枯燥的台词变得生动有趣,每个剧本展现时间为一分钟,正好符合表演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要求。
10个小组立即分头行动,半小时后展示。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别的小组正在表演的时候,其他小组必须保持绝对的安静,用心记录别的小组的亮点和创意,来为第二次构思剧本做准备。这个安静的氛围,保证了不唯竞争,而能在竞争中思考,吸取他组精华,去除本组糟粕,这是一个学习并提升的时间段。
当第二轮小组表演时,我再次要求安静思考。这次思考的内容是我们这个小组的表演如何与其他小组实现无缝对接,使整场剧本自然流畅。于是我看到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呈现了,B小组先和A小组对接,在对接中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再和C小组对接,也是互相提意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时常可以看到A小组在B小组的建议中恍然大悟欣喜异常,也看到B小组在C小组提意见时频频点头。这个新的合作模式让每一组都获益匪浅。
试想,如果在整场活动中缺乏这样一个安静观看、安静倾听、安静思考的过程,那么你演你的、我演我的,吵吵嚷嚷,如何使整场表演浑然一体?如何真正弄懂竞争为何?如何能学会合作共赢?
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学习静心。
敬
对手是值得尊敬的。再差的对手都是有闪光点的,要学会感激对手,因为你的进步与对手的推动和促进有关。
在合作中,为本小组成员点赞。本小组的成员值得尊敬,因为分工的问题,每个小组成员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单位,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与能力,可以学习,可以借鉴,也可以在提醒帮助他人的时候,自己得到更多灵感。
在竞争中,为竞争小组点’赞。其他小组值得尊敬,他们的态度、他们的方法,都有自己的独一无二之处,点一个赞、鼓一下掌,都是良好修养的体现。
如何正确贯彻这四个字,教师是个关键。在整个合作与竞争中,教师要始终保持细致观察,时刻进行细微点评:
“A小组不错,有团队意识,一个不行其他组员立即上前帮忙。”
“B小组修养极好,每次别的小组上场的时候都给他们热烈鼓掌。”
“C小组失败了三次,可是听不到他们互相抱怨,而是认真讨论失败的原因,每个人都诚恳检讨自己的问题。”
“D小组有主心骨,每个队员上场的时候,他们的主心骨都会和他们一一击掌,表示鼓励。”
“E小组对自己的对手非常尊重,当对手下场的时候,他们都对对手竖起大拇指。”
教师的这些微点评,实际上是在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大家都应该这样做。
而当一次合作与竞争完全结束以后,教师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那就是要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在合作与竞争中到底学到了什么,这个反思的过程,我把它称为“归来”。
老师为何要组织这样一次合作与竞争?
我们成功了,原因是什么?
失败了,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今后该如何改正?
我在合作中看到了小组成员哪些亮点?
我自己在合作中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我们的对手比我们强大在哪里?
如果每一次的合作与竞争,都能立足“净竞静敬”四个字,那么每一次的合作与竞争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一次提升。
1.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
班主任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我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以身作则,上班从不迟到早退,即使人不舒服也坚持上课。平时我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如教室里哪里有脏东西,我总是不动声色的将脏纸屑捡起,特别是在出操时在校园内只要看到有脏东西,我都能主动弯腰捡起。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我们班的学生都能主动地打扫卫生。
2.用自己炙热的爱心温暖孤独的心灵
我班的宣斯禹同学不幸肠道出血,在苏州儿童医院进行治疗,请假了一个多星期,为此课程落下了许多。面对马上要进行期末考试了,她和家人都非常着急。因此,我在课堂课间总是给予更多的照顾,利用课余时间为她补课。同时还组织学生去她家里看望,同学们不但在学校关心帮助她,而且利用周末去照顾他,这种自发行为深受师生和家长的赞扬。汤金晶同学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性格孤僻,不爱说话,成绩也越来越不理想。针对他的情况,我总是有意无意的在班中进行表扬,集体中有什么比较简单的事情,我总是给他机会让他先来做,慢慢地树立了他在班中的威自信,笑容也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针对班中的这些情况,我总是以自己的行动、以真诚的爱心来鼓舞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共同发展。
3.以班干部的力量提升班级风貌
班级具有民主,团结和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有很强的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学生们团结互助,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班集体是作为班主任的愿望。一个班集体的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应重视班干部的培养。高年级的学生自主能力比较强,有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小干部的经验。因此要充分的发挥学生已有的工作经验,就班中的具体问题,让他们自己出谋画策,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实施。孩子毕竟是孩子,工作起来有时方法上会欠妥,所以我经常开班干部会议,教他们遇到问题怎样来处理。必要的时候还会夸大一些班干部的优点,对班干部工作的任何一个成功要及时的给予表扬,让他们工作有干劲,让其他学生对班干部的管理心服口服。
4.以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命脉,其根本目的是更有效地教育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快速成长。而游戏、玩耍、活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天真,可塑性强,开展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活动,花力不多却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何乐而不为呢?为此定期组织了各种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如“自强你我他”、“讲故事比赛”、“夸夸我的好老师”等主题班会和“争做诚信小天使”主题队会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们在一个个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胆量得到了提高,能力得到了锻炼,思想得到了升华。
为了更好的建设班集体,我班还实行了“日、周、月――班级分数制管理方案”。即针对班级中的情况,让学生自己来制定管理的具体条例,确定加分扣分的项目和分值,在学生充分讨论通过的基础上,每天以加分扣分等作为奖励,给一些表现出色的学生再加以奖励。评出周表现突出的十位同学进行表扬,同时通过家校路路通向家长进行宣传。在周的基础上再进行汇总评出月之星,进行小小的奖励。
丰富多彩的活动就像催化剂,让学生活泼向上,让他们充满活力和朝气,摆脱学习沉重的束缚,让他们享受快乐。
5.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会做人”,避免与科任教师相互“拆台”;遇到科任教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班主任要“嬗变”,学会扮演多种角色;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与科任教师“心心相印”;更要不断更新理念,与科任教师共同成长,引领科任教师形成互动发展的师生关系,方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打造和谐班集体。
班主任要会“做人”
梅洪建
在新的教育理念呼唤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的呼声渐强之时,在现实生活愈发强调合作的必要之际,对于教师群体而言,合作,似乎还很遥远。尤其是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之间,往往“不扯淡就是好事,背后拆台很正常”。哲人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笔者认为,要实现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之间的良好合作,班主任需要学会“做人”。
做明白人。“明白”哪些问题呢?首先班主任要明白“我需要做哪些工作,能够做哪些工作”。自己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和科任教师交流。同时,班主任自身的魅力才能逐渐彰显,让科任教师认为,这个班主任“有把刷子”。但是,科任教师不是学生,并且往往还很“各色”。所以班主任还需要弄明白班级活动的安排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古人说“不见兔子不撒鹰”,科任教师如果认为跟着你看不见“兔子”,怎么还会信任你呢?所以,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有一个节奏的把握,有一个预期的蓝图。这样,才能给科任教师传递一种感觉――“跟我混,有好果子吃”。这是一个班主任团结科任教师的现实基础。
做让位人。“让位”不是要班主任把职位让给科任教师,而是不要把自己放在一班中心的位置,而是放在服务者的位置上――班主任的存在就是要时时维护科任教师的利益,及时向科任教师求教和沟通,让他们知道班级的一切成绩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其实,一切失败也都是大家造成的)。这样就给科任教师一种身份的归宿感,“在这个班级我很重要,因为每一项政策我都参与制定,每一个步骤我都了如指掌”。这种身份的归宿感是调动科任教师积极参与班级教育的情感动因。例如,如果科任教师代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班级的课,他们如果对我说三班(我带的是三班)如何或者你们三班如何,我总是开玩笑说:“是我们班,我们班,哈哈,别把自己当局外人。”在玩笑的气氛中,科任教师自然会回答“好好,我们班”。其实,此时他的心里是甜蜜的,因为你给了他一种归宿――身份的归宿,作用的认可。
做“泥人”。“泥人”不是随便让人捏的人,而是能够在学生和科任教师之间、家长和科任教师之间、领导和科任教师之间充分借力,甚至学会“和点稀泥”。班主任向科任教师借力,首先要学会多方借力。例如,我们要经常在学生面前赞美科任教师,让学生对该教师有好感,自然就会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然科任教师就会爱上你的班,愿意为你的班多做事情;你可以“诱惑”家长通过不同的途径赞美科任教师,来自家长的“夸赞”是科任教师贡献力量的动力之一;你还可以借领导之口,经常表扬科任教师的课堂纪律好等等,让事实的或者“编造”的夸奖给力科任教师,如此自然科任教师也会给力自己的班级。
做有心人。“有心人”就是班主任心里要有科任教师,为科任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2010年元旦之际,我花钱让学生给每位科任教师买了一瓶护手霜。当其它班级的学生都送贺卡的时候,甚至其它班级的学生还没想起给老师送祝福的时候,这瓶护手霜就来得非常贴心。当其它班级的科任教师感慨自己的学生是不懂回报感恩的“白眼狼”时,我们班的科任教师更能感受到护心的温暖。例如,我还记下了每位科任教师的生日,让孩子们在适当的时候策划生日庆典。不少科任教师总是感动得“稀里哗啦”,对我说:“你们班孩子真懂事。”我则会补上一句:“错,是我们班。”于是,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科任教师不“傻”,将心比心,自然是“军功章上,有班主任的一半”,更不会做拆台的事情了。当你的学生尊重了你的科任教师,你的科任教师就尊重了你的班;当你尊重了你的科任教师,你的科任教师就会尊重你这个班主任。
做主见人。以上几点是策略性的选择,但我们选择策略不是要放弃自我,而是让科任教师给力,更好地实现自我。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的培育,但科任教师很难决策班级发展的路径;科任教师给力班主任的作为,但科任教师很难指引班级发展的方向。因此,一个有思想、有规划的班主任在选择“策略”时可以有弹性,但在趋向目标的时候绝不能妥协。因为管理班级首要是为孩子负责,不是为科任教师负责。我们选择“策略”是为了团结科任教师更好地服务于目标的实现。弹性的策略和既定的目标之间的融合相生,会在无形中深化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之间的情感,而当班主任事先设计的班级规划一步步实现的时候,科任教师的心理趋同感也会增强,班主任自然也就在“无为”中达成了对科任教师的引领。
老子说“为学日损”方可达到“无为而有为”,班主任学会“做人”,和科任教师处理好关系,把握好“损”的度和节奏、策略,无疑将“大有可为”。
班主任要“嬗 变”
冯华荣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学会与科任教师“精诚合作”,方能产生教育合力。但在日常工作中,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此时,班主任要“嬗变”,扮演好如下角色,以及时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争取科任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
第一重角色:消防员。当科任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时,班主任要争取在第一时间来到现场,把发生矛盾的双方隔开,让双方暂时冷静一下。犹如某地起火了,消防员奔赴现场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紧时间灭火,防止火势蔓延。至于造成火灾的原因是什么,不是现在该思考的事情。如果在课堂上发生矛盾,班主任可以暂时把与教师发生争吵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以免影响科任教师上课,耽误班上其他同学学习。把可燃物与助燃物隔开了,火自然会慢慢变小,最后熄灭;之后再寻找起火原因,根除隐患。
第二重角色:天平。火灭了,双方的情绪稳定下来,班主任可以分别向双方了解“起火”原因,也可以向“目击者”(班上的同学)求证,以了解事情的经过。在调查过程中,既不可随意批评当事学生,更不要轻易指责科任教师。班主任要扮演好“天平”的角色,不偏不倚,绝不能把自己也卷到火灾中,否则既影响师生关系,又影响同事之间的和谐。
班主任不是“法官”,不能把科任教师与学生的矛盾等同于一道简单的判断题,轻易宣布谁对谁错,就“结案”。应充分做好科任教师和学生的工作,把道理讲通,然后再让学生去找科任教师沟通,让科任教师自己处理。他们之间的问题,必须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第三重角色:粘合剂。学生和教师产生矛盾后,哪怕把矛盾解决了,还是会留下一些伤痕和隔阂。为此,班主任应积极进行“灾后重建”,扮演好粘合剂的角色,消除隔阂。例如,班主任可以有意无意地在双方面前夸夸对方的优点,放大对方的可爱之处;甚至要创造机会让双方多接触,重新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当然,最高明的做法无疑是把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正如钟杰老师所言,“见子打子、见招拆招”的教育,那只是教师临场应变的能力,是小聪明;真正的大智慧是未雨绸缪,事先预设,而不是坐等事件发生。
要与科任教师“心心相印”
王仁聪
学生、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和处事方式,有时免不了发生一些误解和摩擦。因此,班主任要细心观察,适时介入,进行协调和沟通。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到班集体建设和学生的成长。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感情融洽,才能“心心相印”,形成教育合力。
多咨询。每逢开学或者新接手班级,班主任在制定工作计划时都应主动征求科任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求得科任教师的配合。即使像排座位等一些日常事务,借助科任教师不同角度的看法,班主任便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作出更合理的安排。科任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虽少,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即每一个科任教师都会有“铁杆粉丝”,这部分孩子喜欢、相信甚至言听计从于某一科任教师。所以班主任不能忽视科任教师对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平时要多联系、多询问,以便及时了解班级或学生情况,管理时才能对症下药。
树威信。科任教师第一次上课前,班主任要向学生介绍科任教师,多讲优点、特点,在孩子们的心中树立其威信。同时,班主任要找时间向科任教师介绍孩子们的情况,帮助科任教师把握工作的主动性,更快进入角色。当有学生对科任教师品头论足时,班主任必须及时引导教育,并在适当的时候宣传老师的优点,让学生信任支持科任教师。如果在科任教师的课堂上,个别孩子与老师发生了摩擦,班主任要冷静、耐心地听取科任教师的讲述和处理意见,包容他们的抱怨和怒气;并在适当的时候安慰老师,选取适当的时间或场合推心置腹地做心灵的交流,以期达到委婉规劝又不伤和气的效果。班主任要设身处地地理解科任教师,在共同教育学生上取得一致,特别是要教育孩子学会尊重科任教师。当班级出现问题时,负责任的科任教师会向班主任反映情况,班主任更要认真倾听,及时解决问题并反馈给科任教师,让科任教师感受到尊重。
交朋友。虽然都是同事,但是交往也有深有浅。每个老师都有一颗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心,但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感情如何,多少也会影响到科任教师对班级的情感。班主任平时要多联系、帮助科任老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会与科任教师做朋友。如此,遇到事情,你请科任老师帮忙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对方自然乐于伸出援助之手。
多关心。班主任平时生病或有事情,孩子们通常都会去看望慰问;那么,如果科任教师有病有事了,班主任要教孩子们也应如此,并且要以身作则,主动关心科任教师。班级组织大型活动,班主任要诚心邀请科任教师一起参加;开家长会时,班主任除了讲本班学生的情况,更要讲科任教师付出的心血,积极“宣传”科任教师。
多协调。课业负担过重是目前教学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其中部分原因就在于,许多科任教师只管自己布置作业,缺乏统筹安排。因此,班主任应把科任教师请到一起,协调分配各科的作业时间,避免厚此薄彼,出现偏科现象;自习课或者早读时间,班主任不仅要检查自己所任学科的作业情况,还应检查科任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防止学生偏科。同时班主任要充分信任科任教师,即使有时某些科目教学不理想,班主任也不能随便就向领导反映,甚至提出要求换老师。领导为各班安排老师时是均衡考虑的,不可能把最优秀的教师安排在一个班级;并且优秀和不优秀都是相对而言的。班主任更不能鼓动孩子们“造反”,要相信科任老师能改进,并要在行动上给予帮助。
处理好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协助科任教师做好工作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从工作的角度说,大家是同事;从教育的角度说,大家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有共同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与科任教师共同成长
程 璐
从新接手班级的那一刻起,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便捆绑在了一起,同呼吸,共荣辱。班主任要学会合作,与科任教师一起成长,共同建设优秀的班集体。
成长,从信任开始。在第一次家长会、学生会上,我尽可能地将科任教师的优点放大,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每学期初,我都将自己的工作计划交给科任教师讨论,明确一学期学生个体与群体研究对象,让每位教师都参与其中,让科任教师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这样使得大家对班级教育目标达成一致。
成长,在定期会晤中继续。我制订了一个班级调查表格,每月请学生对科任教师打分,并中肯地“评头论足”,如“我最欣赏的地方是”“我最想说的话是”“我想提的建议是”等。每月的班科协调会上,我们便针对一个月的学生需求,发展状况进行讨论。如此,不仅让学生释放了情绪,更让科任教师了解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从学情、班情的角度量体裁衣地进行教育教学。
成长,在分担角色中完善。在日常的班级教育中,班主任主要“唱黑脸”,科任教师主要“唱红脸”。当然,由于教师性格各异、学生也各个不同,我们有时也会适当调换角色,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只要是科任教师提到的学生“典型”,我都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从有利于学生、教师发展的角度来做教育工作。对一些有抵触情绪的学生,我会委婉地提示科任教师与之进行交流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这样,班级教育变得和谐起来,科任教师的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而且,我们班还创造了一个建校以来的奇迹,自初一到初三,没有换过一位教师,全部跟班走;且班级成绩也名列前茅。
引领师生互动发展
张 岩
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成绩承包、升学指标承包的基础上的,以抢时间、搞书山题海为基本方式。这种关系在本质上违背了以人的发展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是在学校强制分配下形成的以追求成绩为目的的“伪合作”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既缺乏老师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也缺乏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良性沟通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回归育人本位显然困难重重,原有的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学情。为此,我尝试转变理念,进行了新的探索。
我认为,班主任应引领学生逐渐具备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互动互助能力,班主任的主要精力是培养学生,用优秀的学生带动科任教师,以学生的热情去激发老师的热情。有快乐的学生就有快乐的老师,有快乐的老师才有快乐的学生。老师被学生感染,爱上了这个班级,并对这个班级产生了成就感、幸福感、归属感,如此,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自然和谐。
1.用幸福点亮班级。即把幸福班级的理念灌输给所有的孩子。在班级成立之初,我便将幸福班级作为班级构建的核心问题来抓(具体分为:幸福学生――幸福老师――幸福亲人――幸福集体)。在每个阶段,我都精心设计了多种活动,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这种氛围下,科任教师很快就被孩子们感动了。勤奋的学生,在学习上时刻走在老师的前面;礼貌的学生,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体现出对老师的尊重;活跃的学生,把自己的快乐带给每一位老师。
2.以互助促成互动。即提倡互助发展理念,建立学习小组制度,降低学生对于老师的依赖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我在班级建立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形成知识消化的金字塔体系。通过自主预习――规范课堂笔记――小组互查――习题互助――小组检测等方式,让学生在组内把简单的问题互助解决,然后把共性的问题提交给在该学科有优势的同学讨论解决。最后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才由课代表交给科任教师。这样既帮助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也让老师的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当然,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要提前沟通,让科任教师理解这一教学方式。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也让老师减轻了工作压力。
多年从事一年级班主任,我发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小动作特别多,要么玩玩具、玩铅笔或橡皮,要么坐姿、握笔姿势不正确,要么忍不住说话、打架,还有的甚至钻到桌子底玩自己的,这些不良的习惯,让孩子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在学习上,于是我就想,如何加强对一年级新生的课堂常规管理呢?
课堂管理已是一个老课题,但又是一个新课题,说它老,是因为大家一直都在课堂的常规管理,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比较完善的常规管理办法;说它新,是因为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新管理理念冲击着我们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给班主任的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也对班主任这一角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新生课堂常规的管理工作。
一、宽松愉悦的氛围,是课堂常规管理的前提
正航是一个特殊的孩子,课堂上课堂上他会无缘无故的伸出小拳四面出击,惹来一片告状声,骂人也成为习惯,被老师揪起来仍怒目横对,而且上课发言他从不举手。经向家长深入了解才知道正航从小父亲去世,母亲忙于为家庭操劳顾不上他,造成了这种怪异的性格;为了改变他的不良行为,每当他出手伤人时,我就会蹲下来和他近距离的接触,轻轻的拉拉他的小手,轻声细语的跟他摆事实、讲道理,以自己的童心去跟他交流;当他出口伤人时,我会摸摸他的头,亲亲她的小脸蛋,指指他的小嘴巴,这些动作都表达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当然,除了动作,我还会一字一句的教他把脏话改成文明语言,每当他在课堂上旧习又犯时,我便会用一两分钟请大家来《夸夸正航》的说话训练,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夸赞正航的优点,如正航真聪明;正航爱劳动等,直夸得正航脸上美滋滋的。
从此,我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鼓励正航。课堂上他了手,哪怕是他回答的问题不沾边儿,我也会表扬他,“真勇敢,声音真响亮”等。我努力的实践着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以便让他们在这环境中自由、快乐的发展。
为了是我这个班主任的努力不至于“孤掌难鸣”,或在其他任课教师的课堂上被损耗,我联合其他任课教师齐心教育,在她们的课堂上,正航有什么新动向,我会了如指掌,我的最新做法她们也积极配合。为了使我们的教育不至于在家庭中被“土崩瓦解”,我经常跟家长电话联系或信息联系,将正航的每一点的进步合成一个个好消息向他的家长报喜,争取家长与我们步调一致齐心教育好正航。
与正行相处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正航也一天天可爱起来,学生的告状声少了,任课教师的批评声少了,家长的叹息声少了。如今,正航虽然偶尔还来点调皮的闹剧,但他的确变了。这足以令我激动,这是我们共同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的作用,实抓好课堂常规管理的前提。
二、学生常规培养,是课堂管理的关键
课堂常规管理中很关键的一个任务是课堂上学生习惯的培养,学生习惯培养需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班上学生年龄的心理特点,学生的行为水平,学生对常规的了解,以及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教师在常规培养过程中能够参照这些因素,并针对自己班的学生集体情况施教,就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班上的欣煜同学脑子特聪明,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他反应最快,但是很好动,自我控制力差,经常是趁老师不备,从这个桌子底下捉迷藏似的钻到那个桌子底下,再不就学各种动物的叫声,惹的同学哈哈大笑,扰乱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让任课老师感到头疼。
每个班上都会时常出现不守常规的现象,这大多数是由于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弱,虽然是小学生了,但时常还是管不住自己,有时忘了应该怎么做。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发现很多老师很自然的反应是气氛的告诉他们不准动、不准说话、不准叫等。可很多时候,学生并不了解为什么不能在教室里跑、跳、喊、叫——体育课上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在幼儿园里可以这样做?所以,当老师们遇到这些不守常规的孩子是时,教师需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制止或批评,而是告诉他们,让他们明白一年级的小学生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上学期我尝试着在班里贴上漂亮的标语,如:“不乱跳不乱跑,认真听讲你最好”;“好孩子真听话,上下课来不打架”等等。都是为了随时提醒孩子们怎样去做。再贴这些标语之前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后果,孩子们理解了常规的意义,再加上我们不断的提醒,久而久之常规习惯就会内化成为他们的习惯。常规的培养也就是习惯的培养形成,孩子们遵守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建立健全常规,是课堂管理的重点
有效地规则有利于课堂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多年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我觉得重点是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常规。
学生一日常规中,教学内容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非常必要,班主任繁杂的事多,总不能每节课都配合任课教师抓课堂纪律,所以就恨不得自己是“千手观音”“千里眼”“顺风耳”。近一年来,我一直主张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不做,学生能管的事,教师不管。于是我们班便出现了许多管事的小干部,如班长、组长、书长等。课前(早读、午练)班长组织学生秩序;组长负责组织好自己的小组成员读书写字,观察他们的读书写字姿势是否正确;书长是专门帮助老师分发图书的,以前每次发图书,学生们总是闹哄哄的一片:“老师先发给我”“老师我先要”。经过大家协商,选出最守纪律的小组同学为大家服务,我们称之为“书长”。这样一来,既稳定了学生的情绪,增强的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时他们体验到了为大家服务的乐趣。虽然这些常规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但他的建立有利于课堂的管理。
回顾7年的工作,我为我的每一点进步而高兴,为自己能更好的服务那一群群孩子而骄傲。
一、为人师表,注重身教,做儿童的表率。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中队辅导员更应如此首先。因此,我很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让学生不乱丢果皮纸屑,那么我只要见到纸屑就随手捡起,并带领中队委员做好值日工作,值日生每日一换,但我自己却是永远的值日生,用我自己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潜移默化着这群可爱的孩子。
二、关爱儿童,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作为中队辅导员,我对自己的学生倾注了无限的热情和关爱,尊重他们并以诚相待。工作中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处处为学生着想,时间一长,自然成了孩子们的知心朋友。XX年9月,我进入汇翠学校工作,并被安排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如何让自己一个年轻的男老师做好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我理清头绪,觉得首先要和这些不谙世事的学生成为朋友。于是,我为自己定下了“做学生课堂上的老师,课堂下的朋友”之目标。三年以来,我时时以此鼓励自己。在“学困生”身上发现、挖掘闪光点,并悉心扶持,让它发扬光大;在“学优生”身上寻找可塑点,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勇于表现自己。三年级时,我们班建立了班级qq交流群和班级博客,学生们更是以此为交流的阵地,更加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三、培养中队干部,抓好队伍的建设。
积极,向上的少先队集体的形成,离不开小干部的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得力的小干部是很重要的。我就采用了学生自荐与民主选举的形式选拔队干部。由队员们评选出各方面能力强,又关心集体,有强烈的责任感的队员做中队委员。同时,为了鼓励中队里的每一个少先队员都能积极参与中队建设,我从二年级起开展了“我是班级小主人”的活动,意在让学生们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主人。通过近二年来的实践,中队队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有了大大的增强。而正是有了这些富有责任心和自豪感的队员们,我们三(1)中队才会被评为学校“优秀班集体”、“文明班集体”。
四、勇于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