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一学生学习计划

时间:2023-02-27 11:07:20

导语:在高一学生学习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一学生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 高一化学 学习状况 对策

一、学习状况

高一是使学生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学习,进一步保持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这段时间内做好学生的工作,对于避免学生出现成绩分化和下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通过对我校高一学生的调查,发现:

1.影响高一化学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在学生本人的学习目的、学习基础、教师的学识、人格魅力等。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思想比较严重。这必然导致兴趣难以持久、学习劲头不足的不良后果。

2.高一新生结束了初中毕业紧张的复习考试阶段,一迈进高中门槛,在心理上、身体上有一种疲惫的感觉,加上高一是高中的起始阶段,距离高中毕业还有三年时间,自身压力较小,这些是导致学生动力不足、自主学习时间较少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一阶段是学生成绩容易出现分化的时期。

3.能够升入高中,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相当的学习能力,高一阶段的新生在潜意识里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普遍比较乐观,认为自己在初中积累的学习经验足以应付高中的学习,心理上有踌躇满志的良好感受,稍有挫折,这种脆弱的自信就会产生动摇,并导致兴趣丧失。

4.学生大多已经适应了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当学习的内容、目标、环境的改变而引发教师教法发生改变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会因没能及时进行调整而导致成绩下滑,学习兴趣降低。

5.学生对化学实验特别感兴趣,因此化学实验和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其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

二、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保持持久浓厚的兴趣。

良好的动机是动力的源泉,同样,正确的学习目的是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源泉。高一学生一入学,教师就应该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化学自身的德育功能,加大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的力度。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维系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为今后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2.重视实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呢?从化学的特点看,主要包括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其中观察能力是基础,思维能力是核心,实验能力是关键,自学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喜欢化学实验的特点,使学生通过五颜六色、变化无穷的实验现象,以物质结构和反应规律为依据,以性质为中心,深入探讨事物的实质,消除学生对化学的畏惧心理,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做既能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又能增强教学的说理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同时,实验教学中要注意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为主体原则,主要通过实验质疑、探索进行教学,鲜明地体现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点拨、评价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实验、探索、推理、归纳、总结、练习,即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进行活动,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现行教材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只起到验证和示范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其中一部分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探索中认识事物,获取知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使其学会主动探索问题的方法,也就可以改变化学课那种听得懂、不愿记、不会做的局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在高中的起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实践中,摒弃“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构建逻辑关系明确、多层次、开放的课堂知识体系,发展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实验中设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能够打破习惯性思路,提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一题多解”,提倡“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注意多种联想能力的培养。因为化学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能力,所以在化学实验和教学过程中,可以强化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例如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①要在实验中添加酸液,装置应如何改进?

②若想使反应随时开始或停止,如何改进装置?

③不用大试管、长颈漏斗,选用其他仪器,如U形管,如何设计装置?

④还可以用什么仪器代替完成反应?

通过启发探讨,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4.分化知识难点,循序渐进。

知识中的难点往往是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因难点无法突破和理解而丧失信心、失去兴趣。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把知识难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如对于元素周期表的认知,由于初中学过这方面的初步知识,因而在适当时候可以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元素周期率时减少陌生感,从而降低接受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5.努力创设“情境教学”环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①问题要小而具体,②问题要新而有趣,③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④问题要有启发性,⑤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原有的认知水平。

第2篇

【摘 要】学习高中数学,会有好些学困生,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作为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对这些学生考生又如何转化呢?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主要略谈笔者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学困生;转化建议

1.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1学习数学的意志、情感脆弱。好些高中数学学困生数学成绩不大理想的原因其实并不是他们的智力不好,而主要这些学生缺乏自觉意识和顽强的意志,缺乏学好数学的毅力和勇气,具体表现在:思想上,对待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够端正,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亲人或应付老师的期盼和要求;意志、情感上,由于他们害怕困难、害怕挫折,因此害怕学习,不愿花精力和时间去啃稍难的题目,宁愿做一个学习上的懦夫;行为上,课前课后,从来不预习、复习课本内容,学习数学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不懈,课堂上,老是希望老师直接将数学知识传授给自己,自己不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数学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

1.2学习思维问题。严密的逻辑性、概括性和很抽象等是高中数学最主要的特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数学问题考虑的不透,即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不会读题、不会挖掘数学题目的隐含条件、不会灵活运用数学公式,只会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等;思维较迟钝、呆板,相同的题目,优等生往往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较快的回忆起相关知识点,而学困生即使会也只是就题论题,做不到相应的联想和灵活的变通,多数时候是漏洞百出、顾此失彼,正因为如此,学困生往往学习数学时,思维缺少灵活性、创造性。

1.3学习方法问题。部分数学学困生也不是学习不认真、不努力,他们中也有好些人学习非常刻苦,甚至“争分夺秒、秉烛夜读”,但是数学成绩老是不突出,总结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往往课前不会预习教材,课堂上不会听讲、不会思考,不会抓住知识重点、难点,课后又不会如何复习,对于老师讲解的知识只会机械的记忆,不去理解、感悟。因此,学习方法的不科学也造成他们学习数学困难。

1.4家长、教师问题。由于受高考升学的压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学生的期望都很高,把学生的成绩都看的很重,数学学困生的基础原本就差,他们知识结构也不够完整,他们的思维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都达到较高的水平,他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加以应用,这些都是客观情况,可是不少老师和家长,往往硬是给他们和优等生提出相同的要求,要求他们和优等生在相同的时间内要消化和吸收相同的知识,把他们在短时间内的成绩和优等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这无疑脱离了这些学生的实际,无形中加大这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其结果是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使他们害怕老师、害怕家长、害怕学习数学,甚至有时,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达到家长和老师的要求,考试时作弊,一旦发现后又要遭到他人痛斥,甚至学校处分,其结果一般只能导致心情压抑,产生自卑心理,从而缺乏自信,最终选择自暴自弃、放弃数学的学习、甚至学业。

2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建议

2.1让学困生体验成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成功是一种精神享受,更是激励人上进的助推剂,优等生需要成功,学困生更需要成功。高中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成功的机会,让学困生体验成功,体验成功的,例如教师备课时,要设计优等生回答的难问题,也要设计学困生回答的容易问题,使优等生有所收获,也要使学困生体会到成功和进步,若有些学困生还是把问题答错了,这是应加以引导,引导其纠正错误,切不可大加指责、批评,这样会逐步使学困生尝试到成功的甜头;还比如,在平时的考试中出题时应出些尽量简单些的数学题目,让学困生也能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成绩,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行,自己也能学好数学;考试结束后,教师应仔细分析学困生的试卷,不但要找错误所在,还要找答题时的闪光点,对简单的错题应要求他们要及时纠正,有些错题还得教师辅导,对闪光点有时还应赞扬,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困生通过刻苦学习也有获得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真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局面和印象,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加努力,以此达到彻底转化他们的目的。

2.2让学困生得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学效率。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作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分别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困生课前如何预习、课堂上如何听讲、如何思考、课后如何完成作业、如何复习等。

2.3保持自己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让学困生钦佩你、喜欢数学、喜欢数学学习。“才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且还需要较高的才学水平,只有这样,学困生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自己,喜欢自己所教的科目,从而为学生学好自己所教的科目打下比较坚实的兴趣基础。正因为如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钻研自己的业务,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应不断保持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为学生起表率作用。

综上所述,是本人长期从教以来,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如何转化的几点看法。当然,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有难度的,更不是纸上谈兵,我们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需要坚持、也还需要耐心,笔者终究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参考文献

[1]肖慧.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J].基础教育论坛,2012(10).

[2]申银燕.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6(24).

[3]孟祥.兰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的几点做法[J].山东教育科研,2001(10).

第3篇

山东华圣中医肿瘤研究所是经省科委批准的肿瘤防治与研究机构,济南华圣医院是经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正规医疗单位,隶属于山东华圣中医肿瘤研究所,是医保定点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独家研发成功的“温调平衡疗法”在千万肿瘤患者中享有盛誉。

之前社会上一直对中医有很多方面的评价,而我一直是很看好中医的,尤其是在医院实习的这几天,就更坚定了我的看法。医院里的大部分住院病人均为癌症晚期,都是其他西医院放弃治疗的病人,或是承担不起西药昂贵费用的病人。住院期间的病人,主要是以中药为主进行治疗,西药针剂主要是用来止痛,中药方都是以“温调消癌汤”为基础,另外根据病人不同病情与体质稍加改动制定的。在抓药的时候,我仔细看过药方,都是以蜈蚣、全蝎、地龙、附子等很多有毒的中药为主配制成的,而且用量很大,都在10~30克之间,药方其中还不乏“十八反”中的药物配伍。

在医院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主要是对中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首先是抓药,别小看了这个过程,如果拿秤的姿势不对,估计要精确的称量药物重量还是不容易的。比如要抓30克的药,应该先把秤砣调到30克的标线处,右手拿秤线,手指扶好秤杆,左手抓药,直到秤杆成水平位置,这样抓药又快又精确。

刚开始抓药,可以说是一味药也不认识,尤其是根茎类的药,经过炮制后都很相似,而且很多药的味道也不尽相同,比较郁闷的是,每个药橱有三味药,有些都不按标明的顺序放,很容易拿错,所以每次抓药都把每味药分开放,要是抓错了,也好纠正。药房的医生说,很多药房都不会完全按照标明的顺序放,因为大家都是认药不认名,如果我以后再去其他地方实习,一定多留意,尤其是常见的药,抓错了可是要被笑话的。我觉得被笑话倒无所谓,毕竟是新人不懂得、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很多,就是万一查方的人一时大意没查出来,受苦的可是病人啊。

其实很多药还是很好认的,动物类的就不用说了,比如壁虎、僵蚕,只要认得活物,基本就差不多了,就是像鳖甲、龟板、穿山甲之类的需要仔细辨认才是,说实话,穿山甲也挺好辨认,最臭的那味药就是它。植物类的,像红花、夏枯草、豆蔻、枸杞、陈皮、大黄、瓜篓等等,这些药都是很有特点的,一般看一次就知道,其它的就很难说了,一些中药需要炒炭,黑黑的一堆,没有一定经验可分辨不出来,再就是那些磨成细粉的,天知道原来它是什么。

煎药也有学问,一般就是先用刚没过药的水泡40分钟左右,然后煮沸20分钟左右。有些药是需要先煎的,像是附子之类有毒的药,有些药是另煎的,还有些药是后下的,这些方法都在药方上有说明,如果开药方的人不标明,那拿药、煎药的人就不会注意,影响疗效还是小事,要是中毒了可就是大事了,所以以后要是开药方一定记得,千万不能马虎。

第4篇

摘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其在高考中的地位也不可忽视,但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英语学困生越来越多,和其他学科相比,也更为突出。英语学困生的存在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产生着消极作用。因此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出发探求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以及促使其转化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却发现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笔者从今年的学生中选取了一部分学困生,对他们落后的成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学困生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学生。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姆曾研究指出,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不存在智能的悬殊或学业的优劣,所存在的仅仅是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或掌握时间的快慢。学困生强调的只是学习困难,学习差不等于智力差,更不等于就是差生。因此笔者从所教班级中选取了一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他们有学习的意愿,但因种种原因成绩暂时落后于其他学生,笔者对他们落后的成因进行了调查分析。

二、成因分析

(一)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没有坚定的意志品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只是表现出对一些课文的图片和英美国家的文化感兴趣。而不愿意深入进去探究语言现象弄清楚其真正的含义,更不用说动脑子如何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了。并且这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自制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决心。绝大部分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去学习,而不是发自内心有学习的欲望,因此他们不会主动去查找自己的不足,不会主动去发现自己的问题。面对外界的诱惑,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感和行动。有的单元单词,句型比较多,学生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他们认为枯燥无聊的背诵上,有的学生一看阅读理解的文章比较长,又有一些生词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和改善,成绩就会下降,对英语学习也就慢慢失去了兴趣。

(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策略运用不当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策略是影响他们学习的又一因素。从和这部分学生谈话以及问卷调查中得知,这部分学生很少有人有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的习惯。在课堂上不善于记笔记,不知道如何去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不善于总结归纳,不懂得如何把零散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有些同学的课本都是空白,不能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把重点标注出来,因此到课后复习的时候也就无从着手。这部分学生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总是会参考其他人的答案,不愿意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真正把问题弄清楚。在课堂上不愿意开口去读课文,也不能和同学用英语交流,这样就不能形成语感。而语感在语言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学习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没有长期的积累,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有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比如背单词,他们只是死记硬背,而不会根据其音标,例句去记忆它们的拼写,含义。也不善于利用阅读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三)学习基础薄弱

从与学生的谈话中也发现,他们大部分都跟不上老师的讲解,由于英语知识是系统的知识体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果,有些学生的单词储备不够,很多单词的含义和用法没有掌握住。不了解五大基本句型,不会去分析句子成分也就不知道自己所写的句子是对是错。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把握知识,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慢慢地他们感觉自己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对自己学习英语也就失去了信心。

(四)教师方面的原因

由于老师的教学是面对大部分学生所以往往照顾不到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上也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在此过程中忽视了这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由于老师所讲的内容超出了这部分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他们更没有机会去参与课堂,老师对这部分学生的不关注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此外作业布置的一刀切使这部分学生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养成了抄袭作业的习惯,达不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针对这些原因和这部分学生的特点笔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三、转化策略

(一) 培养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良好的学习意志

使这部分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是帮助他们提高的第一步,因此我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每星期看一部英语电影,并且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全班同学分享。一方面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感受可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使他们得到其他学生的关注,让他们乐于上英语课。我把这些学生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让他们之间彼此监督,经常让他们一起交流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坚定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在课堂上老师不断以目光,声音等方式警示他们使他们感到自己始终在老师的关注之下,逐渐增强自控力。

(二)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

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指出,教师培养学困生学习技能的关键:一是帮助学困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二是注意加强和指导学困生学习技能训练。我要求这部分学生每星期背两篇新概念,语言简单易懂,且有代表性。这样可以慢慢培养他们的语感,也能使他们养成读英语背英语的习惯。课堂上我要求他们和我一起说句子并且时不时地提问他们,让他们重复老师的话。并且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做好笔记,记下重点的知识。课后要求他们认真复习学习卷,反复背诵出现的短语句型,老师督促检查使他们逐步意识到自己该记什么。每学完一个单元让他们按照一定的模式总结本单元的内容,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只要老师在各个环节对他们加以指导,慢慢地就会使他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地学习方法。

(三) 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根据学生们的建议,我尝试了以学习卷为载体的“问题定向----探究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的自主导学模式,并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学生按照学习卷的提示自我查找问题,小组交流合作,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学困生就能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带动下参与课堂,并能展示自己,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一些简单而老师不讲的问题,慢慢地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

(四)尝试分层作业

本学期在开学之初我对这部分学生尝试进行了分层作业,对于上课实在听不懂的学生布置另外的任务让他们自学并进行督促检查。对这部分学生另外布置作业,让他们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独立完成任务,逐渐弥补自己薄弱的知识环节。最重要的是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面批面改,当面给他们指出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学习以前未掌握的知识。这对于老师来讲任务量虽然很大,但对学生来讲却非常有效。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做了一系列的尝试去改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逐渐发现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并非智力因素,只要作为老师的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对英语的畏惧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肯定都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方法

中、后进生要想在最后一年的复习中尽可能弥补过去三年的亏空,是有一定难度的。在下大功夫、大力气的同时,方式方法的科学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如下:

1.方向选准,学会放弃

高考化学涉及两本必修,一本必选,三本选修。在此不能面面俱到,应与取舍。除必修和必选外,对于选修专攻一本――《有机》即可。其它两本主动放弃。此外,对于平时习题中的一些偏、怪、难的题目及高考不考的题型不要耗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学会放弃,否则既浪费精力又伤害自信,得不偿失。

2.配合教师,谦虚耐心

有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与任课教师的思路不一致:嫌其快或慢,难或易,不跟教师走,自己看或找人辅导,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1)再弱的教师其对《教材》的理解、对《考纲》的把握是高于学生的。(2)找人补课或辅导仅仅是对知识掌握的一种弥补。正所谓:人靠每日三餐才能维持生命,靠输营养液只能解一时之急。每次化学课均应认真听、详细记、仔细“嚼”,逐渐积累均会有益。

3.加强锻炼,劳逸结合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是学习的前提。高考复习有效时间也就270多天,要保证经常有好的状态,就该注重适当锻炼身体、合理休息、加强营养、劳逸结合。争取少生病或不生病。

4.注重效率,避免“内耗”

学一小时要有一小时的作用。当学不下去或不想学、无状态时,可以适时停止,看看其他科目,想睡就干脆休息,避免一种“耗”、“熬”的境地。

5.协调发展,统筹把握

高考化学,从《考纲》出发,各章节从基础化学方程式、概念、公式、原理出发,先死记硬背后逐渐应用,最后达到理解掌握。应把上述四本教材当做一个整体来学,避免厚此薄彼。

二、心态

心态决定成败。要保证一年复习成效显著,心态至关重要。

1.自信

对于中、后进生要在不到一年的高考复习中使化学成绩有所突破,难度是有的。但千万不能头顶一个“难”字度过一年,要克服“愁”的心理、克服恐惧的状态。别人能学好,我为什么不行?无怪乎四本书,400多页汉字写的东西嘛。决心下大了,背也能背会,更何况该死记硬背的累加起来也不过八开纸单面四页罢了。

2.上进心

没有投入不可能有回报,不要想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对于中、后进生,我们已经落后别人了,要在一年复习中有收获、有成效,就必须要敢于付出更多,要下大决心做好打硬仗的准备。言行一致,把想法、口号付诸实施,强迫自己去干!(1)勤。勤是一种态度。要完成这项重任,它是前提。(2)动。动手,不能光看看、听听就行了。拿起笔去推导、演算、写出来、画一下,直至得出最后的结论。这是方式。(3)思。总结、反思。要有质量、有效率的进步,就要有“脑子”。反思就是一种长“脑子”的有效途径。(4)巩。巩固。虽有四本教材,但每隔三周左右应把前面复习过再巩固一下,避免时间长了形成夹生饭或全生饭现象。

对于上进心,必须且必要。好好投入还要看效果怎样,没有投入根本不可能有回报。这项是整个策略的核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定要付诸实施,确保言行一致。

3.自欺欺人

在精力够用,身心还行的情况下当学习遇到难度、不想学、不想做的时候,就要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自己哄自己:听听老师讲的课,做做讨厌的习题。再不行,还要硬着头皮顶下去,逼着自己去行动。

上述是从“软件”上提的一些策略。“硬件”方面应该具备的具体行动如下:

三、一轮垫底

高考化学一轮复约180多天,是整个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的基础,决定整个备考的成败。在复习中应注意:

1.扎实基础,确保入门

将四本教材中的基本化学方程式、概念、公式、原理自己动手摘抄、整理,强化记忆。对这部分内容,别无他法,必须记,必须会。可适当参考教师意见,把握重点。

2.细过课本,系统整理

对于中、后进生,四本教材可能量大。要善于从中汲取,整理体系。教材虽然看的细,但其框架、核心、精髓有限。教师也可适当引导学生整理,忌东拉西扯。

3.配套练习,应用巩固

掌握的如何,理解与否,练一下就知道了。练习不单是检验知识掌握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此关键是:(1)保证练到位,动手参与。(2)习题选好。量不在多而在精,题不在难而在恰。有的放矢,讲啥练啥。其题型、问法也争取与高考一致。

四、二轮提升

1.自己归纳,由厚到薄

在一轮的基础上,若各项落实到位,中、后进生是会有很大进步的。为进一步提升能力和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提倡中、后进生自己从教材中归纳,将主干知识梳理出来,由厚到薄。

2.模拟演练,真题强化

整个二轮复习,也就60天左右,与高考愈来愈近。其习题也应贴近高考,注重精选,举一反三。在练的同时,注意时间、正确率、得分率,逐渐与高考贴近。对于一些好的真题,部分中、后进生可能不完全理解。对于这部分学生,不能在题目的数量上有所要求,争取讲一道会一道。在此,也是分层次教学的一种提法。我们的愿望是好的,但学生也有个体差异性,不可能整齐划一。一轮时,可以统一要求。但到二轮,特别是二轮的习题,应该分层次要求:该突分的突分、该上线的上线,只要保证有效,不磨洋工即可。

五、考前回归,查漏补缺

第6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前言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美国职业指导先驱弗兰克・帕森斯于1908年提出的,是对外部环境与个人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基础上建立的一定职业生涯目标。当前,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为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呈现了更为多样化的职业舞台,但从国贸专业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来看,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个人职业选择存在迷茫与困惑,为此,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成为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应重视的问题。

二、国际贸易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体策略

(一)做好自我认知

自我认识是当前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最首要的步骤,是其他一切步骤的基础和前提,要做好自我认知必须做好以下几个工作:首先,认知手段要科学,也就是说,在对自我进行认知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科学的手段,通过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了解自身的个性与职业兴趣方向;其次,认知需全面,在进行自我认知过程中,应该全面了解自身行为倾向、价值观、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能力习惯、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其三,认知应冷静,在进行自我认知中应保持冷静,既要了解自身优势,同时还应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劣势,通过与教师、同学等交流的方式进行获得客观评价。

(二)职业方向的选择

职业方向的选择是学生对今后就业方向的确定,在整个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一定的导向与指引作用。国际贸易专业的高职院校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应该将自我特点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另外应该遵循几点原则:其一,能力相适,选择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职业;其二,兴趣相适,选择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点相一致的职业,将爱好作为事业来完成;其三,资源相适,在职业的选择上,资源是除能力以外决定个人成功的有一重要因素,协调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关系可以使得事业发展事半功倍;其四,善于洞察,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来说,应该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善于洞察整体的宏观经贸环境,掌握全球的经贸政策,寻找合适的机遇为个人成长奠定基础;其五,具备灵活性。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瞬息万变的,面对不确定的主客观经贸环境,学生应该保持职业选择的灵活性,先设定一个大致的职业方向,通过对各个专业的深入了解以及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进行选择。

(三)相关行业及要求的掌握

首先,了解专业。在选择职业过程中应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了解:院校教师、专业负责人的介绍;与高年级学生开展座谈会,深入交流经验与认识;对院校的实习训练基地的考查与了解;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通过就业处与学生处了解各专业就业方向等;其次,了解行业。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应该对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清晰的了解,包括对我国当前的经济贸易发展现状、发展格局、就业形势、国际经贸关系以及影响其关系的影响因素等等。还可以通过媒体报道和专家研究成果等多个渠道了解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再次,了解职业岗位与工作内容。在职业选择中务必要对该职业岗位以及其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了解,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行业内部人士的方式进行了解,进而做好充足的准备;第四,了解职业技能。了解职业技能是进行职业选择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全面的提升,要求从业人员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精通相关的职业规范,具备良好的外能听说能力,对外交往能力与创新意识强等,这些能力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岗位敲门砖。

(四)职业技能培养规划与实践

首先,以院校的职业培养计划为培养基础,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积极参与院校组织的职业技能训练与专题研讨会,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地拓展训练与深入学生;其次,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企业实训,提升对企业发展模式、专业要求、工作内容以及岗位理念的认识,不断获取行业经验,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再次,根据高校安排的课程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并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如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商务英语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等等,另外还有常见的国际商务师、会计师证、律师资格证等等;第四,通过参与院校组织的学生学生活动培养自身的交际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发挥自己的个人优势;第五,在课余时间,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社会活动提升自己的视野、开阔眼界,提升对社会的认识,同时验证自己在校期间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第六,有意识地进行体能锻炼、书画练习、广泛阅读、挖掘特长。提升个人的修养与综合素质,为将自己培养成为乐观、自信、精炼、勤奋的人而努力。

(五)定期评估,适时调整

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来说,其职业生涯规划从入学开始,但却一直持续到毕业。学生在刚入校后所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未必完美,可能会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随着客观环境以及个人观念的改变而发生不断变化,因此,学生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后也不能懈怠,而是要通过条件的变化以及对个人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而进行适时的调整,以便做出适应个人发展的最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三化学 教学效率 复习课 问题 策略

在高三这一场持久战中,复习课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对于学生来说,高三就相当于一个临时的小考场,复习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就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大力度重视复习课的效果,不应该只是一味地灌输负重的程度。要以复习的效果为主要的目标,要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的根本。本文就高三化学复习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策略,仅供参考。

一、高三化学复习课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复习课的效益都明显下降,这是每个教师都可以感受到的。从操作主体来讲,复习课逐渐变成了机械化的讲读课。导学案的复习模式逐渐地被推广到了今天,很多学校都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导学案,这些以导学案为主要模式的课堂已经逐渐替代了教材以及教导辅助之后的课堂模式,逐渐演变成为了机械化的讲读式的复习课。教师见到题就开始进行讲解,学生看到题就开始提笔进行作业,整个课堂的氛围就处于一种机械化的状态当中,学生上课的过程和下课是没有任何分别的。从听教师讲解习题到进行习题的练习,这样周而复始,逐渐使得复习课变成了演讲课。教师凭借着自身扎实的基本功,将复习课逐渐演变成了教师自我演练的一个场所。每节课几乎都没有一定的空白。对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就在自我陶醉的过程中结束了本堂课的旅程,这样的复习课对于学生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从操作形式角度来说,最为典型的一种复习课的模式就是教师提问学生知识点,教师总结归纳知识点,教师分析典型的例题,学生进行巩固训练。这种四环节的复习模式,使得原有的知识性缺陷不能够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也没有一定的效果。这种模式的长期运行,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厌倦感,对老师所进行的例题的点评工作也没有一定的兴趣。或许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认为自己的教学是非常棒的,但是不见得学生就有同样的感觉,学生不仅没有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懈怠的感觉。

二、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效益的措施

针对以上所提出来的问题,笔者认为构建高效益的复习课的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能够让学生在合作、自主、探究的氛围中贯穿于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交流、辩解中感悟到学科的内在美,让学生和教师在对话、互相促进过程中能够提升对学科的本质的把握精度。

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要解决学生的思维容量问题。不能将知识容量、习题容量和思维容量放在一个位置上。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思想。怎样才能够将知识有效地巩固在一起?怎样才能够设计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将情景模式和知识相联系在一起?这些思维模式决定了复习课的效益问题,同时也是决定这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为什么在高三过程中,要设立相对应的复习课?就是为了要提升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价值,就是为了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不能够有效地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只会浪费学生的复习课的学习效益,从而使课堂整体上变得效益低下。

最后要改变复习课的结构。复习课的结构决定了整堂课的质量,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一定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比如,在元素化合物性质复习课,要体现出融合的复习的特征,不断地将实验探究、反映原理、计算应用等穿插在其中,这必然是优化结构所应该考虑到位的。在优化的过程中,还应该要考虑到情境创设和实验手段的引入。

三、将多媒体和高中化学复习课结合在一起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教师现有的媒体,充分地将学生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学生的成果展现出来,这是实现高效学习的必要手段。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意义 对策

当前大学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职业规划,能让同学们熟悉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做自己人生的总设计师。为了发掘自身的潜力,提高竞争力,做到职业生涯规划从大学低年级就开始抓起。

1 高校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校园中,不少低年级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往往感到茫然、彷徨,会经常表现出焦虑,缺乏学习动机,以睡觉、游戏、打牌等方式消磨时光,盲目地参与社团活动,忙于考取各种证书,而对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并不清楚。低年级学生对将自己的兴趣、性格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的意识不强,更重要的是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是陌生的,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职业意识还比较薄弱,缺乏职业忧患意识,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足够了解,也缺少对自己需要进行职业设计来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重要性的认识。

2 指导高校低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学生一踏入校门就开始着手进行。

2.1 引导低年级学生较早地正确认识自我,挖掘自身的潜力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评价自己的智慧,确认自己的性格,判断自己的情绪,找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

2.2 引导低年级学生较早地了解职业兴趣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职业测评,及早全面地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兴趣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科学定向,以寻求个人理想职业,实现自身价值。

2.3 引导低年级学生较早地定位生涯目标,提升学习动力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及早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从而积极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为获得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而去做各种准备。

3 指导高校低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对策

大学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最容易错过的时期。只有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积极地认识和规划四年大学生活,认清自己,明确目标,才能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和实现自我。我们需加强从低年级学生入手的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

3.3 建立和发展职业咨询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是一个复杂、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凭个人经验是很难实现目标的。我们知道,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有限的,职业选择的每一个步骤都与个人的年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借助职业咨询的智力和经验优势,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所大学首先应该成立健全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将一批具有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并精通各种科学测评手段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组织到职业咨询机构中来,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指导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理想的人生。

大学作为人生新的起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学四年的教育中尤为重要。越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自我完善与弥补的空间越大,自主性发挥的范围也越广。因此,从低年级学生开始,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为起点,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原则,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大学四年的宝贵时光,树立大学发展目标,准确认识自我,并在良好的自我认知基础上,将自己的目标同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联系起来,在出色完成学业基础上,调整知识结构、完善能力素质的培养,为职业生涯作好充分的准备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

分析医用高等数学学习困难生的成因,给出转化困难生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数学学习; 困难生; 成因; 转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医学上,医学的发展是离不开数学的,为此,高等数学课程成为医学院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但大多数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中感到力不从心,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态度消极,兴趣淡薄,更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和能力,以至于终身对“微积分”心有余悸。面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真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在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防止和努力控制困难生的产生,有力地做好转化困难生的工作。

1 困难生成因分析

1.1 数学观不正确

由于教师本身对数学观认识的不正确,或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数学观的培养,导致学生形成了片面、甚至错误的数学观。他们看不到数学所具有的秩序、和谐和统一美的规律,数学的真正价值,数学与客观世界的密切联系,数学观点、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乃至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仅仅认识到数学是学习理化课程所必要的知识基础,更多地是把数学看作是历史的一部分。故为解题而学数学,也因解题而感到单调、枯燥和恐惧。不正确的数学观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和动力。

1.2 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有正确的动机,以兴趣为先导,以意志为后盾。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成就动机低,意志薄弱,缺乏恒心和毅力,他们认为高等数学难学,没有信心,不能正视和有效地克服所面临的困难,久而久之发展成为困难生,这是绝大多数困难生的共性。

1.3 高中、大学衔接不良

高中与大学在教材内容、教师教法、思维要求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高中数学主要是研究常量,即固定不变的量。例如,算术中研究固定不变的量的运算法则;代数上解方程,所要求的未知数也是固定不变的;几何学上研究的是一些固定的、规则的图形。因此,高中数学基本上是常量数学。而高等数学则属于变量数学,用变化的观点去考察问题,用极限的思想去解决问题。它在内容上更精确、更严谨,方法上更深入、更细致,思想上更缜密、更科学。

教学方法的变化:与高中相比,大学数学课的课堂教学容量较大。首先,课堂上讲与练的时间比有很大变化。讲练结合是中学的常规教学法,适当的课堂练习对学生及时地消化、理解和记忆知识具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由于课堂教学容量大,减少了有助于掌握知识的解题训练,而课后复习和消化知识的任务随之加重。其次,在高中阶段,总结题型、归纳解题方法及解题技巧等主要由老师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所以学生课后基本不用研读教材便可直接完成作业。而在大学,由于知识量的增加,老师不能像中学老师那样细致地进行解题指导,这也是那些习惯于机械地记忆公式和照搬解题套路的新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督促机制的变化: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都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督促,由于面临高考的压力,绝大多数学生都情愿超负荷地学习,再有每个学期都有较为频繁的考试和测试。进入大学后,这些有利于学习的外在制约和内在动力基本上消失了,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有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但学生大都有松口气的思想,再加上课余时间主要由自己支配,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目标,放松了要求,缺少吃苦和钻研精神。

思维要求差异:高中数学较为形象直观,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而大学数学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差异的存在,致使相当一部分高中生进入大学后感到无法适应,成绩开始滑坡,而成为学习困难生。

2 转化困难生的策略

2.1 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

教师可采取下列做法来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数学观:

① 揭示数学发展规律,展示数学结构特征;

② 突出合情推理,重视原理教学;

③ 提高数学化的水平。

2.2 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他们有效地学习,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为减少困难生的产生,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控制教学节奏、要求和难度,重视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对困难生,教师不仅不能歧视,相反,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和期望,增加感情投入,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

2.3 精心组织高中、大学衔接教学,防止分化

首先,应认真上好过渡课。其次,应告知学生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在知识、学法、思维方式、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差异,要求他们主动适应这些差异,同时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新角色。

2.3.1 加强对困难生的学法指导 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都与困难生的产生密切相关,要适应这种变化,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程由以前的“听课—解题”模式转化为“听课—读书—思考—解题”模式。当然,对于多数刚刚步入高校的学生而言,读书与思考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然而,也是摆脱困境的唯一方法,这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

2.3.2 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 与高中数学相比,高等数学注重逻辑上的严谨性和体系上的完整性,正是这一特性使人们对它有一种“冷冰冰”的印象,让初学者对它敬而远之。因此,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理解数学知识,这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2.4 进行分层次教学

由于困难生在知识结构、智力、心理素质、情感方面与优秀学生有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用划一的、较高的要求来对待所有学生,必将挫伤困难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摇其本来就很脆弱的信心,因此,实施分层次教学,对困难生适当放低要求是有积极意义的。例如,在课堂上经常挑一些简单的问题以激起其参与意识并促使其集中注意力听讲。作业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两类,“选做题”难度较大,只要求那些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完成。事实表明,这些做法可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减少心理压力,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喻伟.数学思维教育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