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7 11:07:50

导语:在范进中举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45-01

“思辨”,名思义,其含义为思考、辨析。“思考”是概括、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的统称,而“辨析”则是对事物类别、事理的辨别与分析。“四书”之一的《中庸》中有一句有名的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指出了思辨是治学求进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活学生思辨意识,在文本解读、重难点突破、训练设计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个性探究,真正体现智慧阅读,达到思辨而致远。

一、引领学生概括分析

层次分明、清楚准确的概括分析,是思辨能力的重要特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文本解读,可以为学生带来诸多思辨机会。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的杂文,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存在一些难度,教师先给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作者列举了对方什么样的错误观点?作者为什么认为对方观点是错误的?作者提出了哪些正确观点?这些正确观点提出的依据是什么?学生根据教师列举的思考问题展开阅读学习,并进行讨论。教师介入其中,确认问题讨论结果。学生概括得出,对方的错误观点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认为对方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信过自己,如今求神拜佛,也只能是自欺欺人。作者提出正确观点,即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依据为大量过去和现在的事实。教师从文本实际出发,从文体切入,让学生找出对方的错误论点、作者的正确观点及相关依据,这样教学能帮助学生快速理顺写作脉络,也能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二、引领学生质疑释疑

理不辨不明,质疑释疑是典型的思辨学习形式。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参与者,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质疑释疑活动,顺利打通阅读关卡。开展质疑释疑的讨论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明白道理,突破难点,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范进中举》学习进入文本赏析阶段,教师让学生展开质疑活动,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范进中举后疯了,这是范进一个人的悲哀吗?文本多处、多次写到笑料,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笑点?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范进中举前后人们的表现说明当时社会什么样的人情世故?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造成了哪些毒害?教师用幻灯片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投放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开展释疑活动。学生讨论热烈,教师适时介入互动,与学生一起探究。教师让学生展开质疑活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被激活,这样的阅读教学充满智慧的光芒。

三、引领学生联系对比

把握联系、寻找区别也是思辨能力的重要体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事物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可以加深他们对多个知识点的认识,发展他们的思辨能力。在阅读训练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给出一些主观题,促使学生在梳理、对比、整合中形成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鱼我所欲也》教学结束时,教师给出阅读训练内容:“孟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面对利益冲突时需要‘舍生取义’,这个观点适用于当今社会吗?”这个问题将课文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针对训练内容展开自主探究,课堂学习气氛热烈。很快学生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社会进步了,道义、正义、爱心仍占据主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向。教师给学生与现实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联系现实,积极思考,从而发展学生思辨能力。

第2篇

(长春外国语学校,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低效和无效成为很多语文教师的尴尬,虽然我们一直致力于有效教学的尝试,但情况不容乐观,经常听到老师们的遗憾、感叹、抱怨及无奈。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先从教学设计的优化入手,优化教学设计,才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关键词 :有效教学;优化设计;创设情境;巧设作业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117—02

课堂因设计而优化,教学因生成而精彩。作为教师,一定会以有效课堂的教学为终极奋斗目标。近年来,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打造精品课,实现语文教学的优化,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因此,有效教学成为当今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门话题。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使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最终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角色体验中提高学习兴趣和活动热情,变消极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由此看来,实现有效教学一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等,而在众多因素中,笔者认为教学设计的优化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一、精心准备,优化设计

夸美纽斯说过:“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却可以因此而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学习基础的掌握、对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文本,才能系统地分析文本,准确地把握单元及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只有在充分理解教材即文本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才能对教学做出准确的把握及定位。比如对《紫藤萝瀑布》这篇出自学养深厚的名家之手的散文名篇,教师引领学生读懂作者、读懂文本内涵是一个难点。优秀的老师应该从研读文本入手,找到学生和文本的交融点,使学生容易接受并受到感染,从而获得力量。江苏省的曾文彦老师在执教此文时就做到了这一点,曾老师研读文本,抓住了当代学生与文本的交融点,以“花语”作为贯穿本课的一个线索,从“读花语”到“写花语”,再到“献花语”,可以说是一路花语,一路心灵对话,巧妙地让学生进入情境,沉浸在文章中,使得他们有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真可以说是精致的设计。

所以说,课前的精心准备必然会成就一堂好课。而精心准备的前提,恰恰就是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对文本教材的钻研、对学生学习基础的掌握和对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

二、创设情境,实现合作

托尔斯泰曾在《艺术论》中说:“艺术就是把自己的感悟与别人分享的一种表述方式。”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就是一种艺术,而要使这种艺术发挥到极致,教师在课堂上对情境的创设就必不可少。

(一)发挥课堂优势,创设教学情境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美化语文课堂,把学生带入浓浓的语文情境中,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而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杜绝单纯地传授、讲解、感知,设计一堂集语文知识、思想感染于一身的品读课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大胆尝试。初中版语文教材中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塑造的是生活的强者,这篇文章的情感教学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领略作品中人物的生命状态和人格魅力。而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情境的创设就必不可少。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展示一组有声有色的图片,让学生感知枯树上的一棵嫩芽、奔腾着的野兽、新生的婴孩、垂暮之年仍孜孜不倦求学的老人等各种生命状态,目的是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更要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受到了触动,在这种情境的渲染下,顺利进入小说文本,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紧密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是活的课堂,是一切知识的源头,脱离了现实生活谈语文教学就像是脱离了水的鱼,是没有生命、没有意义的。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创设一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比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先从学生的童年游戏谈起,再进入到鲁迅的“百草园”,就会产生更多共鸣,学生接受起来也就更加轻松了。

(三)通过表演体验,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思考、参与、表现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表演、扮演角色,增添教学情趣。表演和扮演是理解和表达语文内容的实践活动,表演得越成功,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范进中举》,可通过排演课本剧的形式,促使学生仔细研读课本、分析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达到深入理解文本的目的。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点燃学生心中的探究激情,成为学生继续学习新知的“内在动力”。有效的情境创设能促进学生进行较为深刻的思考,有利于其更好地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用孩子的眼光去寻找那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创设使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

三、巧设作业,提升能力

作业的精心设计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有效作业,不但可以拓宽有限的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一堂高效的教学课不仅要有巧妙的教学设计、师生间的精彩对话、学生思想的顿悟和灵性的启迪,还要有拓宽课堂容量的典型性、综合性的作业设计。除传统有效的作业形式外,不妨尝试以下几种作业形式:

(一)寓学于玩乐,设计趣味性作业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将原来机械、枯燥的作业设计为贴近学生实际、易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范进中举》一文,因为文章运用的最主要的写法是对比,且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所以,可以设计用对联来解读人物形象的作业形式,教师提供范例:“范进拱手作揖于平头百姓;屠户千恩万谢赞贤婿老爷”;“中举之前,妻可抛,母可抛,科举难抛;出榜以后,金也留,房也留,卑怯不留”。学生一定会对这一新颖的作业形式充满好奇,从而激发出浓厚的创作兴趣。

(二)寓学于个人,设计个性化作业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工作的原则及标准,但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人更是千差万别,学生们出身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习惯不同,等等。教师面对形形的学生,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不同,在作业设计上要考虑设计个性化的作业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获得自信,学到知识,真正发挥课后作业的价值。

(三)寓学于生活,设计实践性作业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语文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阵地。完成综合实践性作业是一个实践过程,是将知识转变为技能的过程,学生在收集和整合图片、散文、诗歌等资料的同时,自然提升了语文素养与文字表达能力。

总之,追求有效教学,实现高效课堂,绝不是一夕之功。教师要真正成为课堂的引领者、组织者,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参考文献]

[1]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曾文彦.《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2009(Z2).

[3]扈向礼.也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EB/OL].fwsir.com/jy/HTML/jy_20121208132006_202235.html.

第3篇

【关键词】古典小说 阅读教学 阅读规律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集中了不少古典小说的节选,意在调动初中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培养他们品读古典文化精粹的能力。

然而当今社会流行浅阅读,初中学生往往对于纯正的文学作品缺乏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并且初中课本上都是古典小说的节选,要初中生通过一番囫囵吞枣、断章取义似的阅读就品出古典小说的个中滋味,是很难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或者把文本中的古典小说当作一般的小说来教,失去了古典小说的真正价值;或者用大量的解读、阐释充斥学生的大脑,以求“速成”,无形中约束、限制了学生有自己的独立体会和认知。

古典小说是需要精心品读、潜心研读的,不可浮躁、肤浅。所以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设计上应遵循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寻找兴趣点、动情点、突破点,切合古典小说的特点加以引导。

一、寻找兴趣点:巧读情节,初步感受人物性格

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初中生的往往是小说的有趣情节,而不是深刻的主题,更不可能是距离我们生活已很远的古典小说的语言。根据初中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从情节这一角度入手去引导,让学生先亲近古典小说。

“每一个情节的设置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而人物的性格可以揭示小说的主题”,我们可以利用这一阅读经验去引导学生。具体一点来说,古典小说常常设置了许多矛盾冲突,而这些矛盾冲突的展现可以很好地体现人物的个性,所以应该引导学生抓住矛盾冲突或值得推敲的重点情节去分析,去假设,去质疑等等,就能由表及里,初步感受小说中人物的个性。

比如情节曲折的《智取生辰纲》,我就矛盾冲突的,问学生哪一处情节最吸引他们,学生一定会津津乐道吴用等人的“智”取这一段,我再问“智”在文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学生答完后,接着我再问学生作者突出写“智”有何用意。学生就会顿悟这段看似好看的情节原来是设置了一个矛盾冲突,在矛盾双方互相斗智的过程中展现了不同的人物性格,一方面可以展现七位梁山好汉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可见杨志虽聪明谨慎,但太刚愎自用,难免丢失生辰纲。最后我为启发学生,再就最有趣的一段情节设一辩论题:《智取生辰纲》中的杨志如果没有遇到吴用等人,是否会不丢生辰纲以后走上发达之路?学生在激烈的争辩后醒悟:一心想为官的杨志在那统治阶级腐朽、社会黑暗的时代是不会有出头之日的,一则可能遇到其他类似吴用等人的“劫匪”,因为那个社会“”的人太多,以他的急功近利、暴躁、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等个性来看,他还是可能中计,丢失生辰纲;二则可能不丢失生辰纲,但以他在“智取生辰纲”一事中体现的个性来看,对下他不会收买人心,不能服众,对上他不会巴结,不被看好、重视,再联系小说中的情节,他又没有靠山、背景,是戴罪之人,一旦遇到祸事,只是想利用他一身好武功的梁中书自然也会一脚踢开他,他最后定是走投无路,走上造反之路。引导学生对情节的分析与假设,可以让学生不再停留在有趣情节上,而是深入到对人物个性发展的剖析中。

在教学生赏析古典小说时,不妨就让学生随着感觉走,让有趣的情节带着学生走,而我们只要从“每一个情节的设置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而人物的性格可以揭示小说的主题”这点出发,去抓住矛盾冲突的处或值得推敲的重点去分析,去假设,去质疑,学生就会有探寻的兴致,再经过一番“曲径通幽”的解惑之后,初步感受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为后面全面、具体地分析人物、揭示主题做好铺垫。

二、寻找动情点:细品词句,体悟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有些古典小说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明快生动的特点。对这类小说,可让学生调动生活积累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骂他“尖嘴猴腮”“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口啐在他脸上”等等,在范进中举后,夸他是“才学又好”“品貌又高”“天上文曲星”等等,这些是口语化的语言,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熟悉,我们如何称呼这种人,学生会联想到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常见,我们称之为“小人”,他们“变脸比翻书快”“逢高踩低”等,用书面语概括:胡屠户就是那种趋炎附势的人。就是这种生活化的语言运用,学生才更见作者的讽刺态度。借助这样的语言品味,快速拉近古典小说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走进人物的生活环境与内心世界,明白作者的情感用意。

古典小说重在对人物进行细节性描写,似国画中的白描手法,平淡但耐人咀嚼、想象。对于这类语言可以用比较品味法。比如《香菱学诗》中一处细节“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让我诌去,诌了来,替我改正。’”教师可提问:“逼”和“央”可以换成“请”和“要”吗?学生经过比较分析就明白了,原来的两个字看似普通,却可以看出香菱学诗的主动、痴迷与好学,也可看出黛玉让香菱更觉亲近些,因为她真诚、热情地指导香菱学诗,对黛玉她可以“逼”,随便些,而有探春时就是“央求”。这样的语言品味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对作者笔下的香菱更觉“痴”得可爱,孤僻的黛玉也显出“亲切”,也能感受到作者写作时对香菱的喜爱、对黛玉的欣赏。

通过品味语言让学生感悟文字(即语言)背后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作者的情感流露,自然悟到古典小说的真味。

三、寻找突破点:深析人物性格,领略古典小说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精髓

对语言的品味仅仅是一种审美式阅读,我们更希望学生能深层次阅读。深层次阅读就是要求学生的品读不局限于对文本内容主题的理解分析,而是对古典小说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也有理解与感悟,否则,这和品味现代小说区别不大,而这一点也是最难的。借助什么可以激发学生的深层次阅读,并且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呢?对古典小说中人物的性格进行深刻、全面的解读就是突破点。

1.全面了解人物性格,使阅读深入。

首先,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一定的社会文化的教化和熏陶,因而每个人的思想、感情、性格、行为等,总是带着一定社会文化的模式特征。其次,古典小说很受儒学价值观的影响,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忠孝思想、讲求“礼法”等思想已融于一千多年的封建思想中,必然也渗透进小说所展现的社会生活中。所以,要想全面理解古典小说的人物性格,就必须引导学生联系古典小说中的社会风貌、风俗人情、历史特征等社会环境,更要联系中国古典小说有的儒学为核心的文化环境。

2.深刻了解人物性格,使阅读深入。

古典小说是由神怪、传奇转向描述现实的,熟知这一发展过程,学生就能结合古典小说不同发展过程的特点,带着批判的眼光,审思古典小说中的人物一些今人看来奇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后去蔽留明,提高思想认识。这种审思性,就是一种深刻理解。

如《儒林外史》节选《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一心想考科举,借钱考试被丈人骂,也不死心,定要去搏一搏,结果致使老母饿了两三天,他为什么“执著”考科举,为什么不考虑另谋生计?他的思想行为让现代的学生起初很诧异,但知道《儒林外史》是写实小说后,就会联系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学生会知道范进读的是无实用价值的八股文,根本无一技之长用于谋生,加之封建社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已渗入其脑髓,范进于是醉心于科举考试。分析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范进入手层层审思:范进的思想行为有价值吗?他的思想所根植的社会土壤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那时的教育制度、官吏选拔制度合理吗?科举成功后的范进会怎样?而此书转向现实,所写的人物显示出充分的个性化、平凡性,所以那个社会就有这么多真实的“范进”,可怕吗?通过审思,学生知这一切不合理,要批判、,他们的思想认识会提高,会明白什么样的民族文化是值得我们吸取保留的。

第4篇

一、把握学生差异与认知风格,促进学生资源优化整合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与不同认知风格,这是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之一。

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后,教师可引导进行复习巩固:通过学习后,我们知道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是篇写景散文,课文围绕济南冬天“温晴”的特征,将笔下的山、水、城、人和“温晴”天气密切相联系,融合为一幅晴朗温暖的济南冬天图景。请回忆本文内容,说说自己所喜欢的、记忆深刻的是哪部分内容,通过自己擅长的、喜欢的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而后进行汇报。如爱好资料收集的学生,可分享课前收集的与冬天相关的资料与图片等;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用笔画出文章描绘的冬天美景;擅长表达、喜欢文字的学生,可运用自己的话语来描绘济南的冬景;擅长朗读的学生,则可有感情的读读自己喜欢的内容等。到规定的时间之后,学生基本上整理好了汇报材料,进行学习汇报。

在这一教学设计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差异性与不同的认知风格,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形成相对稳定的、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这就为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创造了极大的空间,可以使每位同学自主选择不同方式来展现学习成果,于是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汇报形式,有助于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二、重视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有效开发利用学生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也是可加以开发与利用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意识,使其主动融入学习活动。

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一文,在深入探究文本时,某教师充分开发与利用了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巧妙合成为教学资源。具体如下: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若不找出与之相应的意象加以表现,则会空泛而平庸。在本诗歌中,作者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典型意象来载情,这些意象和关情对象相呼应:思儿的母亲、思夫的新娘、已故的母亲、祖国的大陆,从而抒发无法捕捉的思家恋国之情绪,传达出漂泊之感、隔离之感、诀别与望而不可归的别恨离愁。请依托上述意象,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运用已有知识,想象诗歌中每个意象所蕴含的故事,将其编为一段话。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交流后,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于是学生用自己的话精彩地表述了一个个小故事,更深刻地理解了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诗词是教学难点之一,往往由不同意象组合而成,其所承载的思想情感不是很容易就可理解的,在教学过程中,若单纯靠教师讲解,学生还是难以深刻理解文本。教师如果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与知识,则可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对文本的理解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上述诗词教学中,该教师则开发与利用了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依托于意象,联系生活阅历与知识,发挥丰富想象,联想诗歌中所隐含的故事,则可置身于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之中,仿佛眼前出现了四幅美丽而凄婉的画面,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体会文本内涵。

三、把握课堂教学方法,捕捉即时动态生成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学生既是教育对象,更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资源贯穿于教学始终,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及时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通过多项互动来实现课程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提高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如下方法来把握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创设教学情景。如《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属于新闻体裁,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收集与新闻相关的资料。这样,可为新知学习提供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对新闻的认识。

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如教学《范进中举》时,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评价范进,学生会因此形成动态性学习资源。如有些同学认为范进非常可怜,值得同情;有的学生认为范进十分可笑;有些学生认为他不值得同情等。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比如,为什么说他可怜?为什么说他可笑?为什么说他不值得同情等。

第5篇

一、新课改与课堂教学实际

1.教师对于新课改的看法

教师对于新课改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固执己见类。对新课改充满抵制情绪,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不愿去积极地改革教育形式,固守自己原有的观点,安于现状,对于新课改中出现的困难,不是积极地想办法解决,而是一味地埋怨。②犹豫观望类。由于师资不足、评价体系不成熟、学校的设备不齐全等原因,不少教师对新课改将信将疑,对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充满了畏惧和观望的情绪。他们生怕自己积极地投入课程改革后,却在中考中吃亏,所以认为还是原来的老办法保险一些,于是先看看再说。这部分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③积极响应类。对新课改热烈响应,并积极付诸行动,能很快地领会新课改的内涵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将新课程理念融入教学中,对于改革中出现的困难,全力以赴解决并积极探索新办法;能从中取得经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部分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他们是课改的主力军,一般也是课改的领头人物。

2.理论与实践脱离

一方面,面对教育新理念的呼吁,“专业”教学设计者不十分明白:为什么学校教师和管理者不愿意采用他们的优秀设计?另一方面,面对瞬息万变、推陈出新的专业教学设计理念和模具,学校教师和管理者更为困惑:研究者为什么不能提供出可操作的、实用的、能让大部分教师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可以指导日常教学活动的知识?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专家们的教学理念好像并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学理念高高在上,下面的一线教师却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理论便与实践脱节,严重地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灵活运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要使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的备课环节必须充分准备。对教材的安排,应在充分研究新课程标准、课程设计 、学生的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慎重考虑,千万不可草率行事。把教材用活,首先不是不用教材,其次也不是脱离教材,更不是背离《教学标准》;而是依据对《教学标准》的把握,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水平,对书中的资料实施有取有舍,有针对性地补充有价值的材料,因材施教,加大信息量,留给学生自主选择和创新的空间。

2.选取正确有效的教学目标

展示教学目标即是通过结合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激发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令学生专注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展示教学目标往往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明确展示教学目标的这一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一位语文教师在教授《范进中举》这课时,如果在教学目标中写到“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到封建科举制度对古代秀才的残害,从而发现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这样着重讲解课文的政治性,不仅偏离了文学性讲解的方向,而且偏离了学生的情感水平和理解轨迹,在实际教学中是很难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

3.优化教学开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合理地创设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潜能和欲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学习环境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课文、问题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初中课文中有篇《回忆我的母亲》,简述了母亲的一生,理清思路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的母亲一生中的基本道路是什么样的?与中国历史进程有没有关联性?”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原作固然有无穷魅力,而设问的情节又激发了学生对原作的探索,使其进一步体验到了文学创新活动的魅力。

4.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第6篇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 尝试教学法

一、尝试教学法概述

(一)尝试教学法的实质

尝试教学法的实质是:尝试教学实质上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现代的教学条件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条件,使学生的尝试活动取得成功。

(二)尝试教学法的特点

尝试教学法是一种特殊的尝试活动,它既是尝试活动,又是教学活动。尝试活动法具有三个特点:

1.通过学生尝试活动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尝试目标非常明确;

2.学生尝试活动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它是一种有指导的尝试;

3.尝试形式主要是解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提出的尝试问题。

我们必须分清不同性质的尝试活动,了解不同性质尝试活动的特点,生活中的尝试、科学研究中的尝试,一般在开始都可能失败;而教学中的尝试,由于有教师的指导,尝试任务又比较明确和单一,因此学生的尝试活动能得到成功。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尝试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是完成教学预期的先后次序和过程,具有明显的时间性、顺序性、可操作性等特点。语文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基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一)提出尝试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和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和师生之问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二)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去分析,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提示,从而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由于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认知主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三)师生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研读与思考,将有关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因受有关材料的影响而发生调整,这都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学生提出对问题答案的独到见解,并将自己的见解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各种不同思想、观点、材料发生碰撞,各种观点在碰撞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在这个阶段,面对学生的不解与困惑,教师不要做过早的解释。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然,有的结论可能需要经过集思广益而逐步达到统一,形成大家的共识;有的结论可能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形成观点不同的创见,这些都是很正常的。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形成共识也不是说就可以一劳永逸。由于条件、环境发生了变化,或者一些新材料的出现,都需要大家不断地再研读、再思考、再完善。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尝试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一)活用教材,精心设计尝试教学内容

新教材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活动为核心,让学生在“读中悟”在“做中学”,在亲历中体验成功。教材的编排是精心的,教材的设计是科学的。要使课堂尝试教学活动开展得异彩纷呈、富有成效,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尝试活动之前的“编导”作用。对教材的处理,应在充分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编写意图、研究学生的可接受性的基础上慎重处理,不可草率从事。用活教材,不是不用教材,也不是脱离教材,更不是背离《标准》;而是依据对《标准》的把握,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对书中的材料实施大胆取舍,补充有针对性的相关材料,加大信息量,留给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二)明确尝试教学目标

明确尝试教学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手段。展示教学目标即是通过内外动力的整体激发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专注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展示教学目标往往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尝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明确展示教学目标的这一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

例如,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在讲授《范进中举》时,在教学目标中写到“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进而发现封建社会的罪恶”。这样政治性很强的文本解读,不仅偏离了文学性解读的轨道,而且远离学生的情感水平和理解层次,在实际教学中是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

(三)选定尝试教学切入点,营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合理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出浓郁的尝试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索潜能和欲望,调动其学习的内驱力,让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尝试的学习情境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文本、问题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从而达到阅读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述了母亲的一生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母亲一生发展的基本线路是什么样的,有没有阶段性,与中国历史发展有没有关联性?”这个“关联性”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活跃。原作固然有无穷魅力,而设问的情节又激发了学生最原作的解读,使其进一步体验到了语文创新活动的乐趣。

(四)深入研读教材,开展讨论交流

这是尝试学习的具体实践环节。学生要寻求问题的解决,就必须再一次深入到课文当中,潜心研读。由于问题带有明确的指向性,所以,学生的思维空间相对集中,便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自己的结论。学生的交流讨论是课堂的,讨论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自由讨论等多种形式。在讨论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通过思想的碰撞,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以求得一个较为全面而准确的答案。针对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以便在课后自行解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尝试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邱学华.中学尝试教学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7篇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空间 创新活力 创新思维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根本任务,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多少年来,受传统的教学影响,不少语文教学呈现出机械和程式化的特点,缺乏生机和乐趣,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大大地受到制约,如何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在近几年语文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创设环境,激发兴趣,培植创新意识。

要鼓励学生创新,首先要创设一个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氛围,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去想,去说,去写,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闪现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吹氧。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每次作文之前,我都是先让学生针对题目或所给材料认真思考,充分发表意见,如应从哪些角度立意、可选取哪些材料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要变单项型课堂教学形式为多向型形式,也就是说,上课不是只是教师讲或问,学生听或答的单向直线往复,而应是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发生多种反映关系,相互交流探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如在教《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时,我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设计了一些讨论题,让学生围绕讨论题精读课文,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选出代表,与教师交流,最后一起总结出结论。这样师生互动、互相交流知识信息,互相启发,有助于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大胆质疑,因势利导,架设创新桥梁。

学会思维的第一步是要敢于并能够发现问题,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也就是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我在讲《范进中举》这篇小说时,首先让学生借助学习提示、课后练习、时代背景等,反复研读课文,提出质量较高的问题,对提出问题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然后引导他们相互讨论,互相启发,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只是从旁适时点拨,最后由学生自己寻求正确的答案,圆满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利用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打破了以前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模式,使学生思维更加活泼,学生往往能发现老师没有发现的问题,然后在与同学讨论、解决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便有了很大提高,创新能力便也一点点地滋生了。教师从旁因势利导,一是避免学生偏离教学目标,二是更能激发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这种质疑、解疑的过程,为培养创新能力架设了桥梁。

三、传授方法,强化训练,拓展创新空间。

创新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发散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基础,而创新性思维又离不开聚合思维,所以,在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中必须同时抓好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培养。

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能否多角度思考,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关键是看能否打破思维定势,敏捷而灵活地思考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求异思维,抒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如对“荷花与污泥”这则作文材料,一般人都赞美荷花,可偏偏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其实,污泥更具有令人称颂的好品质,试想,如果不是污泥勤勤恳垦地提供养料,哪里会有荷花的美丽?尤其可贵的是,污泥总是一声不响,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就这么默默地奉献着,即使千百年背了个肮脏的恶名,也无意争辩,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这样的立意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当然,只主张发散而丢弃聚合,是不能提高创新水平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有目的地加强聚合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对发散思维所得到的多种结果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四、利用作文,培养想象,张开创新翅膀。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切创造性的东西都由想象开始,语文教学可以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教师利用具有想象性的命题作文训练想象,如:“假如我是市长”,“太空历险记”等,帮助学生创设想象情境,开拓想象空间,鼓励大胆想象,激发写作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练习改写,丰富想象。改写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利用合理想象,创造出新的故事和形象。比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改写故事结局,假如菲利普一家在船上遇见的是发了财的于勒,结局会怎样?学生展开想象,写出他们一家见到发财的于勒之后欣喜若狂的情景。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想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多种竞赛,参与实践,增强创新活力。

现代社会的竞争性强,一个未来社会的创造型人才如果不具备竞争意识,显然是不合格的。因此,在语文课改教学实践中,我经常有意识地利用活动课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组织竞争时,我注意到以下三点:

1、内容要丰富。

语文教学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因此开展竞赛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这样,学生就有新鲜感,有新鲜感就会产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我组织竞赛的主要内容有:复述课文、讲故事、猜谜语、演讲、作文比赛等。

2、形式要多样。

多样的形式可以冲淡学生由单一形式所带来的兴趣疲劳。诸多形式中,有个人抢答式,有小组对抗式,有分组集体接力式(古文翻译、成语接龙、背诵)等。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还要靠我们语文教师去研究,去探索,去总结,找出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我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语文教学一定会绽出绚丽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契机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49-02

由于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还有其在各个教育领域之中的广泛应用,教育的内容、组织形式、方法模式等均出现了根本性变革,其中信息技术同学科教学本身的整合是变革的关键内容所在,这是因为只有信息技术同学科真正实现有机融合,才有可能将其作用发挥出来,促成教学改革的实质性进步[1]。而我们首先应当探讨的是,这种相互整合的契机在哪里,如何寻求整合的最佳突破点,以达到良好的资源共享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

整合本身的主要含义在于集成、综合为一个整体,在不同学科里面,整合所表达的含义都是各具特色的。在信息技术同学科教学相互整合方面,并非简单意为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科教学的一种教师演示工具,而是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或者将学科内容融入到信息技术中来,需要突出的是整合行为主体也就是人的价值,并且积极促成人同外部物化知识的融合、促成现实世界与课堂虚拟世界的融合。若要深入探究其实质意义,则可以明确的是融合并不等同于融合,而是指将信息技术同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资源及教学组织模式融合成一个整体,使上述内容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体的含义可以分成下述几种。

一是在整合时强调学科中心,使课程始终处在整合主体地位,使信息技术让位于学科教学,以强调学习者学习效果改善的最终目标[2]。二是在整合时强调有机结合性,明确信息技术一方面属于教学内容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辅助教学情境功能真正发挥出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达到主动认知与积极学习的效果。三是在整合时强调教学模式的新颖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势必会带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全新变化,从而让教学模式呈现出与以往的大不相同之处。四是在整合时,新媒体优势同传统媒体优势必然互补,各展所长与互为补充功能的存在是教学双方均应当注意到的。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原则

(一)一切以教学目标设定为圭臬

教学时需要时刻关注所设定的教学目标,防止教学活动出现偏移问题。设计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完成是评价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借助信息技术同教学过程相融合,在呈现出丰富信息与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应当关注课堂教学目标的一致性[3],如果教师动辄采取大量演示及补充资料的办法,对文本知识本身造成干扰,则会显得得不偿失,使学科知识出现模糊化。要想使这种问题得到根本性改观,一是需要注意在选择信息时切莫过于宽泛杂乱,从而让信息技术干扰到正常的学习秩序,二是要增强教学内容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良好结合效果下奠定思维拓展能力。

(二)避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条件

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如果借助信息技术与网络化模式,达到丰富宽广虚拟环境的渗透效果,则很容易使得教学双方对信息技术产生过度依赖心理,从而遏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弱化其主观学习意识。由此,教师需要正确树立信息技术同学科教学间的整合观念,避免过度依赖心理的出现。一是要始终坚持文本主体,声、光、色为辅助的观念;二是要保证教学活动的顺畅性,避免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的“截断”;三是要注意在创设情境时保证以人驭技术,而不是以技术驭人,即在情境创设时尤其应当注意对信息技术做到能收能放,能用能舍。

(三)注意处理教师、学生及信息技术的关系

由于信息技术在各类教学活动中得到愈加广泛的应用,课堂教学的形式日益丰富化,然而当了解到学校课堂教学实践的真实情况以后能够发现,那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附庸的传统授课理念依然有大量拥趸者。虽然目前有了信息技术同课堂教学相互整合的良好契机,然而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突出自己的用心良苦,课前即做了充分准备,图片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一应俱全,这样做貌似是对信息技术的积极接纳,而实际上恰恰是用信息技术巩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完全失去了自我表达的机会,有人为预设与先入为主的嫌疑,能否取得预期教学效果姑且不论,单就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尊重来讲,即做得远远不够,这是需要加以注意的[4]。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契机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彰显其生命力,利用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超强功能,使之为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内容显现服务,便于各类实际性问题的解决。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熟练借助信息技术与学科特点相整合的应用优势,然而却不容易确保班级内所有集体成员均有机会投入到信息技术网络学习环境之中,达不到个性化学习所希求的效果。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缓解,教师应当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给予不同的策略辅助,辅助的方式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空间维度,其二是时间维度,只有将两个维度的应用契机把握住,才能谈及实际教学效果的实现。

(一)把握空间维度的契机

在探索信息技术同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学生主体的首要条件,而技术只是一种辅助做法,无论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如何优质,都应使其服膺于学生主体观念[5],恰到好处地展现在所需要的教学环节之中,防止出现技术对人性的喧宾夺主。比如在中学地理课中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以提供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教材的背景知识阅读,可以将着眼点置于森林之中,牵引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各种鸟类的生存环境等,使学生处在开放阅读空间之中;二是相关的音像资料展示,同时出示思考问题,学生可以按照不同兴趣对问题加以选择,确立适于自己的研究目标,再借助课件里面给出的音像资料了解不同物种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归纳出不同物种有哪些独特生活习性。[6]三是拓展阅读部分,在人与其他物种生涯状态的研究过程中,了解到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学生在互联网资料库中进行资料查找与问题分析,其过程需受到目标牵引,教师从中积极调节,在哪一环节插入技术性内容,插入哪一种技术性内容,从而保证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二)把握时间维度的契机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育方法之不足,让学科教学呈现出更加异彩纷呈的效果,使学生更具学习能力。[7]所以教师应当掌握恰当时机,使课堂教学于学生更有利,而不是单纯对信息技术的展示。比如在学习中学语文时会涉及一些古典文学名著的节选,如《范进中举》《陈涉世家》等,而教师则可以在恰当时机使学生接触到信息技术应用机会,像在基本理解了文章内容之后,教师即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影像资料,使学生在影响资料欣赏过程中重温文章内容以便加深印象;或者是在全文学习完毕后,利用信息技术的测验功能考察学生对字词、文章思想内容的了解程度,达到良好的收尾效果。[8,9]应该说,不同契机选择,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应用效果,对于教师来讲,所要做的就是在注意信息技术的价值以后,细致分析出这种价值在不同环境所可能产生的细化对应效果,比如在课堂导入阶段的激趣效果,在课堂中期的思维拓展效果,以及在课堂结束阶段的总结与加深印象效果等等。[10]而具体应当如何选择契机,或者是时机选择与应用的比重有多大,则要看学生、信息技术、学科内容、教师教法之间的有机结合效果而定了。

四、总结

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应用为我们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了得力的学习工具和丰富而多彩的教育环境,也给新课程下的教育的内容、组织形式、方法模式以及课堂教学设计带来了长远的影响。同时信息技术并非独立于教学双方思想活动之外的简单工具,而是对思想本身的特殊表达,只有具备这种先进意识,才有可能达到学科教学过程同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真正统一。另外,信息技术同其他学科教学的特性使其可以完成契合,本文分配了契合的含义及契合做法的原则,并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探讨了契合的可能性,从而希望给达到整合效果最优化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丽萍.浅谈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J].海外英语,2011,(11):37-38.

[2]李怡然.信息技术与中职教学英语的学科整合[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1):16-17.

[3]苗逢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战略:面临挑战、重点领域和主要成果[J].世界教育信息,2013:(19),77-78.

[4]周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科技与企业,2013,(24).

[5]周建明,陈治刚.谈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教师的角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45):13-14.

[6]高力攀.区域性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7]付丽萍.由杂志载文研究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之愿景[D].河北师范大学,2014.

[8]李金凤.北京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