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7:52
导语:在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相关热搜: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改革 小学教育教学
五年制师范原本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近年来,由于用人体制的变化,“小教大专”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小教本科化”。在这种情况下,尚存的五年制师范,必须设法改变滞后小学教育的现状,找到适当的方法,采取相应的“改变”措施,不失师范教育对小学的导示作用。
五年制师范教育发展到今天可以用“空前尴尬”加以形容,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第一、人才培养规格的学历层次和目前小学的人才需求标准相矛盾。第二、师范教育的指导地位由于学科教学内容的陈旧和滞后而被动摇。第三、师范生的能力培养目标明显不适应小学教改现状。基于此,研究改变五年制师范教育滞后小学教改现状的问题刻不容缓。
五年制师范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学专科程度的合格的小学教师。多年来,我们围绕着培养目标,建构了目标达成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同时还有支撑目标的四大模块即: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实践课。但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个体,走向用人岗位后,其知识和能力的滞后性明显表现出来,个体对岗位的不适应,不能不让我们反观现行的五年制师范教育,师范教学滞后小学教改现状的原因主要是:
一、培养目标的多元令教者无所适从
学历的先天缺陷,使95%以上的大专师范类毕业生被对口的用人单位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面对就业和招生挂钩的严酷的社会现实,无论是师范教育的领跑者还是从事师范教育的教师,都得考虑师范毕业生的出路。过去五年一贯或三二分段的师范教育格局必须重新布控,单一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模式不得不被残酷的就业形势打破。曾经旁不斜鹜师范教育的研究者,不得不对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现实且多元化的思考,使原本就不充裕的五年时光在既要完成高中课程、大学专科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要选修社会热需可能是与所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课程。一当把就业视为师范教育的第一要务实,师范教育的“尴尬”势必成为一种必然,甚至挂羊头卖狗肉也就不足为奇。
没有哪一种事业三心二意就可以做好的,更何况育人之教育大业,过去,师范教育不同方向的学程安排基本是:1~3年主要开设高中文化课和小于4学时/周的专业课,期间安排两周左右的教育见习,4~5年级上学期,各方向开设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五年下学期完成教学实习、职业基本功考核和毕业论文。整个过程,始终围绕着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进行。眼下学生到了四年级,不仅要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还要辅修高职专业的课程,目的是为就业铺路,甚至五年级全学年参与实习,而这种实习基本和师范教育脱离了干系。
面对这样的现实,绝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无所适从,目标亦即方向,既然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和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相径庭,实现目标教学自然也就失去的原有的意义。师范教育工作者在困惑与困顿双重压力的挤兑下,探索求实的精神每况愈下,师范教育滞后小学教改也就成了必然。
二、 职业技能的缺失使曾经不可替代的地位被撼动
曾几何时师范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是一般院校的同期毕业生望尘莫及的,同样一位数学、英语、语文、计算机的师范大专毕业生和相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到小学任教,师范毕业生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和授课质量要远远高出非师范类的本科毕业生,胜出的法宝,是训练有素的职业技能。我们都知道,职业技能中的普通话、三笔字、板书、教案、流畅且恰到好处的表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功夫,需要日复一日的苦练专业化的引领,这些曾使我们的毕业生,在学历处于劣势的人才竞争中,一度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能不说它是师范毕业生的杀手锏,但是当迷茫的就业前景让师范人无所适从的时候,我们丢失了这一立身之本。过去师专对地方小学所处学术指导性地位随之被撼动,所谓的权威自然也就被束之高阁。
三、 办学条件简陋 发展举步维艰
回想师范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学苗、办学条件、就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快速发展。如今,学校要发展,首先要投入基本建设,在基本建设得以改善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把教学设施的改善提到日程上来,在没有政府资金支持的这个建设的过程,是一个痛苦且积重难返的过程。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必备的语音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机房;体、音、舞、美师范生必备的职业技能没有相应的训练场馆,即便是有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也没有实现的条件。久而久之,教者只能从书本到书本,这就和本地区办学条件好的小学在教学手段上明显脱节。师专这个培养小学教师摇篮的圣地,它的神圣自然也随之退色。师范教育卷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学苗素质下降,招生人数骤减,就业前景暗淡,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事实上,当我们对部分现存小学的师资情况进行了解调查的时候,同期师范专科毕业生和同类专业的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进行比较,大体情况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学科专业知识远远高于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主要表现在科研能力方面,但在日常教学、班主任、辅导员和组织学生的各类活动中,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能力则明显高于非师类的本科毕业生。正如我市四所重点小学的校长所言,师范生其实和医生、某领域的工程师一样,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决不是突击一下《教育学》、《心理学》获得一个教师资格证就能做好的。师范教育是一个一环扣一环知识和能力环环相扣的流程,不经历这个踏踏实实的训练过程,是当不好小学教师的。从小学教育的知识含量看,教者具备的从教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要大于拥有的知识。如果排除对学校教育的人才学历评估体系要求,单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师范类毕业生当然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的能力更强。尽管如此,城市小学为了提高生存竞争力,教师的学历层次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现存的师范类专科学校,要适应小学教改现状,必须从教学目标入手,全方位调整教学结构,对策如下:
一、培养目标多元化 模糊专业分界
既然师专和小学从用人角度讲已经脱离了输出和接纳的关系,改变师范教学滞后小学教改自然也就有了新意。一切对策虽然还是围绕师专和小学的对应关系进行,但目标的制定却有了多元的出口。
为了打开学生的就业渠道,五年制师范教育必须调整过去单一的培养目标,但目标多元化后,师范教育的人才规格不能变,这就要求现存的五年制师范类院校在充分了解本地小学教育教学现状的情况下,对新时期师范生的要求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我校初等教育现行的专业方向有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等,按专业方向培养出来的人才势必单一,如果我们能模糊专业,分解目标,把不同专业方向的知识,有机地纳入另一专业领域,比如:一个语文方向的师范毕业生可以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驾驭语文学科教学,同时还可以借助《测量与统计学》原理分析教学效果,这种能力绝非以往教学计划中有限地开设几节“计算机原理”和“教育统计”课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压缩现行计划专业方向中的部分专业理论课课时,找到专业知识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契合点,然后纳入到学科计划中,除选修课外还要增设辅修课,使专业课程的界限不再条分缕析。模糊专业界限的目的,是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可能,同时,为小学日新月异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实用型人才。这样做即使短期内教师无所适从,但为了长足发展,师范教师必须经历这种阵痛。
二、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师范生必备的职业不同时期,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要求,长期以来抚顺师专本着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把师范生职业技能用若干个一加以描述,即: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美观漂亮的三笔字;拥有一幅雄辩善讲的口才;精通一套教学方法;有体音舞美一门绝技;熟记一本词典;掌握一套现代化教学手段;具备一定的奥林匹克学科观。
职业技能训练的项目和形式没变,但标准却大打折扣。按照我校职业技能梯级训练标准把98级普师和03级普师班学生抽样比较,结果如下:
可见,学生职业基本功能力呈下降趋势,下降的原因:第一、学苗素质明显下降;第二、职业技能的长效机制没能延续,过去省市级各级各类的职业技能比赛层出不穷,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三、学生毕业去向对职业技能没有硬性要求;第四、激励机制缺失。
五年制师范类院校在学历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要把职业技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从学生入校,就把职业技能的概念烙印在他们的思想里,针对不同年级,每年都要进行职业技能测试,并根据技能升级标准把最后的成绩载入档案,同时要求学生参加由当地人事部门组织的相关职业技能考试,使每位学生毕业时,都能达到一凭多证。这样,才有可能用能力征服用人单位,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三、 更新教育理念 构建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从理论上讲,师范教育之于小学教改无论从知识还是能力层面,都应处于指导地位,但教育发展到今天,师范类高等学府的教育工作者却很少有人敢为现行的小学教育把脉,更谈不上指导,作为培养小学教育人才的摇篮,教育观念的滞后,直接导致权威性的丧失。这就要求师范教育工作者利用自身所占据的角色高地,深入地方小学,了解小学教改现状,解放思想,有的放矢地结合小学的教学实际,重新建构对小学教育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师范类学科教学体系和职业技能培养框架,深层次剖析小学教改的目标走向,完善改进现行的师范教育体系,使其具有超前性。
这就要求师范教育工作者不能吃老本,自觉学习,学习先进国家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方法,随时给自己充电。不能抱着一门课本一教就是十年八年。
养成研究问题的习惯,根据每位教师的不同特点,确定研究方向。首先,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如:我们系的英语教研室,成员构成如下:
这支教学团队,平均年龄34.2岁,既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又少保守思想,接受新生事物快,身体力行。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起到的是不容忽视的风向标的作用。我们这个团队是集研究与实践于一身的团队,在本课题中,由张修海策划、组织、实施的“大学英语合作平台的建立与应用”对改变师范的课堂教学现状,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用团队的治学态度影响他人。
树立精品意识,构建精品课。精品课程本身对教学就有一整套规范化的要求,构建精品课的过程,涵盖着观念的转变、教材的合理使用、教学方法的独特创新、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师生关系的和谐平等。所以构建精品课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实践、规范、创新的过程。
四、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力求教学评价公平
教学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尺,以往的教学评价一直遵循着客体评价主体的评价方法,评价的标准缺乏双向性,如果按照标准授课,很容易千人一面。这种评价方式常常是把个性化的东西装入一个共同的模式中,使个性很难张扬。而且,被评价者很可能受制于评价者的个人评价标准取向的影响。
公平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者应充分了解被评价者如此设计课程的理由,在评价者自评的基础上,结合授课对象的评价得出最后的评价结论,这样才能体现公平。
教学评价的公平,不仅能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能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在自评中,使教者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
五、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全省师专普遍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很多教学配套设备跟不上,影响了教师改革的积极性,很多激励机制只是纸上谈兵。
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对教师付出的一种肯定,是对教师积极性的一种鼓励,对教科研来说,拥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当然,改变师范教育滞后小学教改策略的对策还有很多,遗憾的是,2005年提出这个课题的时候,还是信心百倍,到了今天,这个课题本身似乎已经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因为,五年制师范走到今天,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它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但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态度、方法,以及得出的结果,特别是“合作教学平台的搭建”,无论对那个专业来讲,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导示性,职业技能培养的方式方法也不仅仅拘泥于师范生,对其它专业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如果说课题立项初期,改变五年制师范教学为的是指导小学教育教改,那到了现在,主要还是尝试自我改变。
[关键词]发达国家本科层次 小学教师培养
国外对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研究进行得比较早。美国l9世纪30年代就有两个州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学士学位,至70年代则成为全国的普遍要求。英国1975年颁布的《继续教育法规》明确规定,“合格教师”的学历要求为本科。日本1949年5月通过《教育职员资格法案》,规定中小学教师要获得“教育一级普通资格证书”,必须为大学本科毕业,具有学士学位。法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也相继提 类似的要求。1998年我国南京师范大学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联合招生试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创了小学教师本科化的先河。可以说,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培养范式还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经验就非常有必要了。
一
、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现状国内~b/l,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总的来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综合”培养模式。国内以南京晓庄师范学院为代表,国外以美国、日本为代表,其培养方案偏重于综合,强调小学教师应具有任教小学主干学科的能力,实行的是全科型培养模式。二是“分科”培养模式。分方向招生,但不否定综合。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代表,该校侧重于分科培养,设置的专业方向多,与小学课程基本对应,该校设置的小学教育专业分为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七个方向。三是“综合培养,分向发展”培养模式。兼顾了综合性和方向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国内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代表,国外以法、德两国为代表,除了要求学生把语文和数学作为执教学科课程的两门主课外,还要求他们广泛地选修其他课程。四是“大文大理型”模式。在综合培养的基础上,分大文大理型教师进行培养。
二、发达国家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特点1.专业、多元的培养机构与模式。美国小学教师的培养由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和文理学院开设的教育专业来承担,本科阶段为四年。英国培养小学教师的机构为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院和艺术中心,师资培养模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四年制的“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另一类是一年制的教职业专门课程,接受各种专业的第一学位(相当于学士,除教育学士外,一般为i年)取得者,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职教育和教育实习。法国回 !:里!培养小学教师的机构是大学师范学院,学院招收至少受过i年高等教育且获相应学位者,学制两年。日本在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部、教育大学、学艺大学或短期大学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实行定向型与非定向型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
2.综合化、弹性化的课程设置。小学生好奇心重,总会问一些看似简单其实蕴涵很深道理的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有广泛的知识。发达国家在课程设置方面都相对多样化、弹性化。美国在前两年的通识教育课程中涉及的学科相当广泛,数学与母语是基础,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都广泛涉猎,会提供很大的选择空间给学生,希望把小学教师培养成通才型人才一德国要求教师至少必须具备执教两门相关学科的能力,在修业阶段要学习广泛的所选专业知识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从发达国家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可以看 普遍强调综合性,具有弹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选修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也重视通识课程的设置。如美国通识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40%,日本占37.7%,德国占33.3%。
3.培养机构与小学的紧密合作。发达国家在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中都很重视与当地小学紧密合作。美国在教师专业化的推动下,出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一教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公立中小学为基地,以社区和学区为背景,一般由一所大学的教育系或教育学院与大学所在学区的一所或多所小学建立合作关系,为教师提供职前临床实践和职后专业发展的机会。 这种培养模式十分注重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由大学教师和一线小学教师一起培养师范生的。英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也逐渐“以学校为基地”的模式为主。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还是师范院校或综合大学与小学紧密联系,师范生不仅要学好相应的大学课程,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小学生接触,感受小学的教学氛围。
4.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师专业课程设置包括通识课程、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纵观发达国家小学教师培养不难发现,他们都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化的培养,重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实习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很大的比例,在教育专业学习的两年期间每学期都要在小学实习.前三个学期要分别从学前班、幼儿园一直实习到五年级,师范生一周有两天时间都在小学,最后整个学期选一个年级实习。实习期间非常正规,几乎与正式教师一样,要准时到校、统一着装、参加家长会等。德国的小学教师在完成理论学习后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合格后才能申请进入到见习阶段,见习阶段时间很长,而且有非常严格的考核制度。
5.健全、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发达国家教育立法较早,至今发展的已经比较完善了。德国最早颁布了有关师范教育的法令,1763年普鲁士的《全国学校规程》规定,教师录用必须先参加考试取得执照才能从事教学。 日本是教育立法最完善的国家之一,日本的文部省每年都要对教师培养资格制度进行探讨和修改。例如,2008年3月教师资格法规再次修改,规定持有普通证书和一级资格证书的现职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在各大学课程里修完30个小时以上的资格证书更新讲习课程,获得结业证书,申报各地教育委员会。此项政策要在2009年4月开始正式实施运用。0此外,发达国家对教师资格制度也有严格的要求。英国1975年颁布的《继续教育条例》规定,合格教师必须在修完“教育学士学位”“教师证书”课程且考试合格才取得证书。德国对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更有着严格的要求,德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要通过两次考试。第一次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毕业论文、笔试、试讲,考试合格者可申请实习教师职位。第二次考试是在实习教师结束见习之前在其见习学校进行,所在学校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作出评价,第二次考试非常严格,合格了才可以获得资格证书。
三、对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的启示1.课程设置综合化、多样化是小学教师培养的趋势所在。
课程体系一般由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从发达国家课程设置可看出,他们通识课程开设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很多供学生选修的科目,而且重视学科的交叉设置,为师范生成为小学教师所需的广博的综合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教育课程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促成教师专业化成长。我国通识课程内容相对狭窄,有些师范院校的教材、观点陈旧,书上的有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实践性不强。因此,要拓宽基础课,鼓励师范生跨学科选修,扩大师范生的知识面。学科专业类课程分化过细,综合类课程设置较少,忽视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教育类课程内容普遍抽象,缺乏实践性,要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
目前高师院校的实践课程一般由教育见习和实习两种形式构成。见习一般安排在第三、第四学年上下学期,时间一般在一到两周左右,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的最后整个学期。见习一般都有带队教师,但师范生人数较多,一般都是一个班十几个人挤在一起听课,形式单一,师范生大多觉得无聊。实习的时间刚好面临毕业,不少高校强调抓毕业生就业率,而对毕业生的实习没有很明确的要求,愿意实习的学生进行实习,不愿意的都在备考或找工作。学校没有统一安排,没有有序地进行管理,更没有科学的考核方式,这样往往让实习制度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师范生在进入小学时不能够很快胜任教师工作。因此,要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实践课程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育见习、实习制度,进行量化管理。
3.大学与小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是教师专业化的有效手段。纵观发达国家小学教师培养可以看出,培养机构都非常重视与周边小学的长期合作,有很多院校都是由大学教师和小学一线教师共同培养师范生的,有很多国家的师范生的师范专业课程一半时间都是在小学进行的,师范生对小学的情况包括小学每个年级的年龄特征都有很深的了解。这一点对国内小学教师的培养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国内的师范院校大多都有自己的附属小学,可很少有学校把这种附属小学很好地利用起来,更别说周边的小学了。见习和实习都是统一时间进行的,师范生人数很多,很难在一个或两个学校里统一进行。因此,要联系周边的所有小学,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实习或见习的人数也可以错开,可以让师范生班级与小学班级结对子,一个师范班级对一个小学年级,让大学的教师和小学的教师一起对师范生进行培养。一周设置规定的时间在结对子的班级课堂上,听小学教师上课,协助小学教师解决小学生实际问题,让师范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对大学而言,既可以保证师范生的实习质量,也可以让本学院的大学教授更好地了解小学情况,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对小学而言,在职教师也可以快速地了解教育前沿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疑难能及时地进行咨询,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到大学深造。
4.加快教育立法,完善教师资格与聘任制度是教师培养的法律依据。我国教育立法较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直到1995年3月18日才通过。加快教育立法,如教师法的建立就非常有必要,这为约束教师行为,保障教师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任务的完成,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上议程,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提高教师质量,教师职前教育是提高教师质量的一个保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教师职前教育的问题、借鉴国外教师职前教育的成果,以此改革我国现行的教师职前教育。
关键词: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育实习;教师资格
一、教师职前教育研究背景
截至2007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99.3%,实现“普九”的县数已占全国总县数的98.5%,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基本完成。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由普及义务教育转变为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素质。
中国对教师的培养分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职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中国的教师职前教育却没有受到足够,导致准教师进入教师行业出现无法独自掌控课堂、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加强教师职前教育势在必行。教师职前教育又称职前教师教育,是为准备当教师的学生提供教师教育,是准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活动的必要准备,是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结合的有效途径,是整个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合格教师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教师职前教育对于准教师如此重要,但现状却让人担忧。
二、现行教师职前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封闭
目前我国的教师职前教育以“定向型”为主,“定向型教师教育模式”是指由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对未来的教师同时进行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培训的教师培养模式。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有两类,一类是专门性的师范院校包括地方师范院校、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等,另一类是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包括教育部直属非师范大学、地方非师范大学等。由于职前教育长期的独立、定向培养,“削弱了师范院校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使之缺乏办学的活力和竞争力”,对社会新的教师需求反应迟缓,也缺乏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状况作出调整的主动性。培养出来的准教师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无法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设置的不平衡,教育实习的形式化
我国,当前的师范院校课程结构主要由一般教育课程、专业学科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构成。表面看起来没有多大的问题,但其比例却严重失调。在现行高校本科课程结构中,学科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70%或80%以上;教育专业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0%,有的师范院校只占5%。师范性与专业性是我国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一直存在的论争,大概是由于我国师范教育起步晚,加上解放前夕我国沿袭苏联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的缘故。对教育类课程的轻视,给师范院校的准教师认为教育类课程不重要的错觉,使得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未来教师很难适应时代、社会对他们的要求。
教师实践是师范生了解未来从事的职业,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培养从教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合格教师的必经之路。我国,教育实践主要包括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教育实习中存在不少问题。第一,实习时间安排过于集中。目前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前面三年时间一般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的安排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断裂。第二,实习时间太短。见习实习一般为6~8周的时间,而前两周一般安排师范生进行听课、写教案等,真正的开展教学只有2~4周,每周课时也不多,有的只有一两节。时间太短无法让师范生进入教学的情境中,更不用说获取从教的能力了。第三,缺乏指导。大学指导教师有的不了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状,难以指导,有的教学任务重或兼职太多,草草应付,无从指导;有的则放任自流,不愿指导。实习学校指导老师有的认为实习生来源于高校,学识较高,不需要指导;有的评课简单、客套,缺乏分析;有的班主任担心实习生不熟悉班情,控制很严,实习生很难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
(三)教师资格的随意性
首先,从生源上来看,我国教师教育实际招收的生源并不理想。从纵向来看,师范类院校的录取分数除了几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分数线较高外,比其他类型院校低。从横向来看,在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的分数线也大多高于师范专业的分数线,有的甚至不如一些农、林、矿等艰苦专业。教师教育生源的不理想说明师范生的“先天不足”。其次,从教师资格的授予来看,拥有专科或本科学历,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通过该省组织的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通过该市组织的试讲并进行两个月的实习,就可以申请到教师资格证书,就拥有了从教的资格。在今年改革以前,师范专业的学生只要完成学业就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缺乏严格的审查。教师资格的授予要求不高致使一些不适合当教师的师范生或非师范生进入教师的行列,严重影响了整个教师队伍的质量。最后,我国教师教育缺乏质量保证体系。我国的教师教育相对落后,“教师资格认定制度”起步较晚,还缺乏教师教育课程培训的认可制度、鉴定制度以及水平等级评估制度等与之相配套,也缺乏类似国外“教师教育认定委员会”这样的教师教育认定机构来师专业标准。
三、借鉴国外经验,改革现行教师职前教育
(一)建立开放性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
1.3+1模式
3+1模式最初起源于英国,是指在大学教育系或教育学院招收大学本科毕业生(学制3年),学制1年,主要学习教育理论课程以及任教学科的教学法课程,还要进行教育实习。这种培养模式的价值在于用较短的实践培养出高学历的教师,缩短了教师培养的实践,同时对教育实习、教学实践经验比较重视,有利于师范生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拥有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学校和课程达到规定的标准。
2.3+2模式
3+2模式是法国目前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将教师的职前培养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所有师范生在大学完成3年的职前专业教育,获得3年学历和学士学位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第二阶段由师范学院进行未来教师的职业培训。这种模式的价值在于提高了教师职前培养的起点,保证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同时重视专业定向即必须完成3年的专业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模式的教育实习是分散进行的,比集中进行的教育实习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
3.4+1(4+2)模式
4+1模式是美国综合大学采用的师范教育模式,前四年,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学习同样的学科专业课程,接受完整的学科专业训练,取得该学科的学业证书,第五年则进入教育专业机构接受训练,包括学习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习及撰写教育论文。而4+2模式是在4+1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教学安排与4+1相似。这种模式强化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兼顾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专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较好的解决了师范教育中“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矛盾。
借鉴国外的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模式,应考虑到中国自身的实际条件,不宜盲目的引用。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师范院校自身的条件进行局部性的调整,例如像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其综合实力强,主要培养中学教师或高校教师,其可以采用4+1(4+2)模式。而像地方师范院校其毕业生一般从事小学或中学教师,则可以采用3+1或3+2模式。
(二)课程设置的协调化,教育实习的分散化
在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教师教育课程在教师培养计划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美国,教育学科课程由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课程、教学法及教学实践组成,其学时数约占总学时量的1/3。我们应借鉴国外教育中合理的成分,提高教育类课程的地位,增加课时比重,教育类课程应占总课时的20%~30%。另外,我国师范课程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为中心,内容太过陈旧,应该设置多元化的课程,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如开设学习心理学、道德心理学、教育评论学、班级管理学、信息处理学等,力求细化、多样化,培养综合能力强的教师。
根据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70个国家的调查,教育实践一般占到总课时的15%。英国非常重视实践体验对于教师职前培养的作用。不仅实践体验的时间长,而且与理论学习交替进行。“教师职前教育要求”对师范生“学校体验”的时间下限作了明确的要求:4年制本科教育学士学位课程,至少32周;2至3年制的本科教育学士学位课程,至少24周;1年制的初级和中级本科后教育证书课程,实习时间分别为18和24周。而且,师范生的上述“学校体验”至少要在2所学校进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教育机构将“学校体验”置于整个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核心,将之整合到其他各个模块中,分散安排在各个学年,与其他内容的学习交叉进行、互为支撑。英国教育实习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并且采用分散、理论与实践交叉的方式进行。针对中国教育实习缺乏指导的缺陷,我们应明确大学导师、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义务,确保师范生有保质保量的教育实习。
(三)教师资格证的严格化
德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高标准、严要求。首先,师范生的入学要求就极为严格,只有完全中学的优秀毕业生才可以报考,这就保证了师范生的生源质量。其次,德国的教师教育完全是按照“专家型”的目标来培养的。第一阶段所有课程的要求都比较高,毕业论文的要求和非师范学生的论文要求是一样的,不仅如此,师范生还要通过专门的笔试和口试才能拿到第一阶段的毕业证书。而且,德国教师的资格考试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要通过两次严格的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期间还要经过两年的实习阶段,相当于试用期。我国应借鉴德国的经验,提高师范生的入学要求,在培养过程中以“综合型教师”为目标培养未来教师。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得应严格把关,延长实习时间,确保通过资格考试的教师是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的教师。而在教师培养的评估方面,一方面国家层面应建立起教师教育质量评估和保障制度,加大对各教师培养院校的质量评估和监督;另一方面,各教师培养院校应加强自我质量评估,评估本校教师培养的成绩、经验特别是问题与不足,从而确定本校教师培养的改革思路,有效提升本校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效能。
参考文献:
[1]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顾明远,梁忠义.教师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分类培养;新建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74-03
按照学科专业、行业领域、教育层次、岗位职位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人才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来说,理论界通常把从事揭示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人员称为研究型人才,而把科学原理应用到社会实践并转化为产品的工作人员称为应用型人才[1]。在2011年启动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中,进一步明确评估院校应以服务地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并将之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践证明,该培养定位符合国情、校情和生情,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然而,从创新型国家构建、新建本科院校纵深发展及生本教育角度来看,研究型人才培养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功能之一。就美国而言,20 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界也重新定位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认为本科教育应由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向培养创新研究型人才转变。况且,历经十多年的发展,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已具备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实力。忽视研究型人才培养,或将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割裂甚至对立,会导致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教育资源的无谓浪费,无异于剥夺学生自主发展的权利,抑制师生创新研究的能动性,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主流不相吻合。在探索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给予优秀本科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培养,为他们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他们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早期开发搭建良好的平台[2]。因此,协同应用型、研究型人才培养是新建本科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所探讨的新建本科院校研究型人才,是指拥有创新理念及科研思维,具备从事学术研究或创新开发等基本素质的优秀本科生,而非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一、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协同培养的动因
(一)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格局的形成,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也呈多元化趋势。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只是新建本科院校的职责,研究型大学也需要担负此重任;研究型人才培养不只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利,新建本科院校也应尽研究型人才培养的义务。一所院校同时兼具应用型、研究型人才培养职能,这在欧美国家高校中并不少见。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大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每一所高校都十分注重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美国2003年公布的《国家科学基金会2003―2008年战略规划》草案中提出:要保持美国在世界科技的领先地位,所有高校都必须加强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力度[3]。这一目标不可能是几所院校或者是国内知名院校所能实现,需要每一所高校都协同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大众化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人才培养面向社会、服务行业、满足师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人才需求,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应固守某一类型人才的培养,更不应将人才培养类型与高校类型简单地对号入座。同样,教育主管部门也不能以行政命令要求某所高校培养什么类型人才,而应交由社会、高校和学生本人来决定。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既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性,也要协同研究型人才培养,使之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个性化的潮流。
(二)院校深层次拓展的需要
综观国内不少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历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攀高、求大、尚名、逐利、趋同、短视等发展误区,升本后都急于筹建综合性大学,这显然不符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实际。但也恰恰说明新建本科院校正面临着发展危机,都迫切希望尽快提升办学层次。深层次拓展不仅体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模上,还应体现在科研实力展示、创新型人才培养层次及社会服务能力高低上。因此,研究型高校需要深化发展,新建本科院校也要适度发展,其发展核心就是人才培养类型及方式改革。一方面,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探索,必须依托高校特色优势学科,需要包括新建本科院校在内的创新研究。另一方面,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课题,新建本科院校务必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其核心是提供研究型人才支撑,全方位支持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联合企业、科研院所产学研用协同研发。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新建本科院校研究人才优势。
(三)人才培育个性化的导向
高等教育的真正使命在于尊重并激发每一位学生潜能,并使其个性化潜能在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化教育不仅符合高校人才培养多元化需求,也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培养多类型人才是高校服务创新型国家的基本需要。其次,高等教育大众化不等同于教育的趋同性,而是需要彰显大学生个性成才的本质。因此,实施个性化教育、构建多元化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4]。现代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最出色的方面,包括探索、研究和创新的优势[5]。因此,将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目标简单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剥夺部分大学生自主发展的权利,也扼杀大学生创新发明的积极性、能动性,有悖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必须顺应个性化时代要求,创构个性化拓展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部分学生立足个人兴趣爱好,引领他们走学术型、研究型、创新型成才之路。其实,应用型人才素质构成并不排斥创新素养的融入,恰恰是尊重个性发展前提下的学术、技术和职业的有机统一。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011年5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该计划的实施,既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对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6]。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同样是新建本科院校不能回避的职责。人才培养个性化的核心因素在于创新性,创新的载体在于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创新的源头在于高校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新建本科院校的职责当然是培养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一般来说,新建本科院校都设在地级城市,且多数是所在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与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依存关系,是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源泉。显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贯彻落实“2011计划”中,通过服务区域发展、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教结合等方式,着力解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必须依托应用型、研究型人才的协同培养。
(五)学科专业属性的差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拥有不同的学科专业,专业培养目标的多向性决定人才规格的层次性,专业特殊性决定人才培养类型的多向性。实践表明,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于应用型人才的塑造。要么某些专业应用性不明显,要么某些专业更适合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整齐划一的培养定位肯定不符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如教育心理学专业,主要是培养掌握学科专业理论和教育心理规律研究的人才,其应用性并不十分明显;再如动漫设计专业,其研究性和应用性的培养特征同时兼备,但仍以研发性人才培养为主。况且,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基本技能各不相同,就业难易程度也存在差异性,大一统的人才培养定位并未考虑各专业的特殊性。就某一专业而言,学生的发展也有层次性,如报考研究生、创新设计等,必须依专业属性来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在同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不能绝然分开。虽然不同专业侧重于某一类型人才培养,但并不排斥其他类型人才的培养;即同一专业既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也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至于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也应由学科专业属性来决定,并非全受制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
二、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协同培养过程
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培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过程,它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合理培养方案,整合多种培养师资,凸显协同培养效应。
(一)协同培养类型甄别
培养什么类型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共同关心的话题。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也是人才需求多元化时代,不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是研究型人才培养,人才类型甑别是协同培养的前提,是赋以每位学生、某个专业、每个高校自主发展的权利。因此,在新生教育期间,进行专业辅导和职业规划,给予他们专业、课程和导师的选择权,让他们及早确立发展方向,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来说,把握每一位新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素质及发展优势等,了解他们继续深造或直接就业的意愿很有必要。对动手能力强、敢于实践探索的学生,可走应用型人才发展之路;对逻辑思维能力强、热衷科学探究且外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应引导他们往学术研究领域拓展。一般而言,理工类专业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文史类专业偏向研究型人才培养,从专业性质上亦可初步甄别人才培养类型。
(二)协同培养模块构建
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支撑系统包括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和素质拓展三部分,与之相配套的是课程模块、教学模块和实践模块等。首先,设计合理的课程模块,赋以相应的科研学分。例如,在钦州学院地理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同时应开设“专业外语”、“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地理科学前沿”等科研素质拓展课程,让学生了解地理科学前沿,掌握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再如,自主设计实验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所以要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侧重大学生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降低验证性实验,鼓励创新性实验。其次,要强化科研训练。根据本科生特点和研究型人才培养规律,可将训练过程分为“科研兴趣激发”、“科研入门”、“科研感悟”和“科研能力初步形成”四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配置不同科目和训练内容,尽量贴近学生实际。为实现科研实践训练重心向低年级转移,建议改革北部湾大讲坛、硕博大讲坛的内容和形式,扩大受益面,让低年级学生了解科研,热爱科研,体验科研。建议由校教务处牵头,二级学院负责落实,率先在三年级中推行SRTP(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计划。再次,为研究型人才提供较多的校外实践锻炼机会,拓展科研素质。如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参观科研院所、重点大学或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感受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发展的研究氛围,培养大学生科研敏锐力、发现力。为拓宽研究型人才视野,举办人文和学科前沿的系列讲座,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科发展状况。扩大学生了解社会、观察自然的视野和感受,激活大学生研究思维。
(三)协同培养方案优化
分类培养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协同培养的基本策略。首先,制订分类培养方案。新建本科院校要明确人才培养类型,掌握每一学生的智能优势,结合学生个性发展、专业培养特性,分别拟订应用型、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研究型人才培养对象后,以激发大学生求知欲、增强逻辑思维和科研问题意识为目标,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将遴选学生纳入优秀本科生培养行列。其次,精选分类培养内容。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专业知识、科研方法等等;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围绕专业科学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论文写作训练、课题申报尝试等等,为他们将来考研深造、进科研院所创设条件。最后,创新分类培养模式。对少数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可通过试办“实验班”等途径,使他们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对外语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加强双语教学,拓展其外向研究能力;对以择业为先的学生,应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他们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
(四)协同培养力量融入
学术型教师参与本科生科研训练是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标志之一。为适应研究型人才培养需要,应以科研训练为契机,制定有关激励机制,指定研究型人才培养指导教师,实行全程培养导师制。低年级侧重配备课程导师,重点指导学生课程学习及科研兴趣活动;高年级配备科研实践导师,重点指导学生从实验室科研实习过渡到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开发实验,甚至还包括考研辅导。此外,依托有条件的科研课题组或学术研究机构,成立学生科研兴趣小组,为本科生科研实践提供开放实验室,训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以课题立项形式,吸引一些科研基础好的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同时,新建本科院校要主动与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内外重点院校合作,推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双导师”制,利用科研院所人才和设备优势资源塑造学生的科研素质。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前来指导科研训练,通过向学生介绍科研经验和科研体会,使学生在科研训练中直接感受到学术的魅力。
(五)协同培养效应凸显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模式方法、培养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人才培养基本理念一致,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因此,“学生能否得到充分发展”是检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协同培养效应的唯一标准。分类培养更能满足人才市场需求及大学生自主发展需要,协同专业应用技能、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的培养,是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但分类培养并不意味着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绝然分开,而是培养过程的有机统一。这一过程既要塑造大学生娴熟过硬的专业技能,也要激发大学生的科研潜能,使他们根据自身优势来选择发展道路。为此,需要构建有效的课程优化、教学改革和科研训练的保障体系,协调各培养因子间的关系,使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协同效应最大化,确保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何国强,罗熙.论研究型学习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
培养[J].法制与社会,2009,(2中).
[2]曹菱红,陈红.高校本科阶段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
索与实践[J].皖西学院学报,2008,(1).
[3]范健文,吴彤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高
教信息参考,2008,(1).
[4]洪昀.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大学多元化人才培养探析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5]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上海科
技教育出版社,20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