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师支教工作计划

时间:2023-02-27 11:07:56

导语:在教师支教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师支教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 素质教育

一、引言

计算机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教育。随着近年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也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校的《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实践课程》正是以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实践技能为教学目的,采取师生模拟实验的互动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应用技巧的同时,能够将理论知识充分地应用在实践当中,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如果想在教学当中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是其实施之关键。办公自动化归根结底只是一种帮助人们处理繁杂信息的辅助系统。因而,“办公自动化”要立足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某种技能。换言之,学生要具有技能、知识的组合能力,即在组合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校的《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实践课程》选择在中职学生第三学年上学期阶段开设,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所以,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面要更广、更新、更深,能够符合用人单位要求。而现有出版的办公自动化教材绝大多数都是技术成分过于浓厚,不能满足现实的办公需求。因此,经过我们多次对用人单位的走访调研,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课程组的全体教师根据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重组教学内容,自编了一本内部实践教程,本教程采用模拟办公情境的方式,将软件知识结合到硬件设备中综合运用。

三、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为了提供给学生一个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我校加强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组合优化教学,投资构建了两个办公自动化模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流实践环境,包括:集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于一身的四位一体机,投影仪,数码相机,光盘刻录机,电话机,碎纸机等包含了现代化办公环境中所能接触到的大多数常见设备,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

1.采用“模拟办公情境式”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有这样的疑问:现在学的这个以后什么时候用?学生的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的情境下学习,可以让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形成自己的新知识。在课堂中适当地采用“模拟情境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拉近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采用“案例驱动,引导教学”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避免照本宣科,做到“精讲细练”;而对于书上重要而又非常实用的知识或技巧要通过实例演示说明,并在演示过程中,逐步引出各个相关知识点和概念。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抽象的概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知识本身比较庞大,应用领域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方面,为了提高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和生存能力,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及情境模拟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知识,也可以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以及独立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培养的学生也必然成为适应当今信息社会下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出现,社会对人才的创造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贯穿在培养学生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之中。此外,要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不仅仅是通过书本来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来热悉和掌握操作技能。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进行实践与操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五、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一个不懂得合作,单打独斗的人是不能完全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与人合作的态度,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的实践课堂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是最有优势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几个学生分成一组,为每组布置不同的实验任务,最后共同完成实验设计。

六、结束语

第2篇

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刚刚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就业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注重教育科研,提高工作实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服务文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一步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围绕我市建设“一港三城”的社会发展目标,搞好专业设置,尤其要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和示范性专业建设,加强数控专业等紧缺人才的培养,为温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做好分层教学工作,让绝大部分学生有成功感,提倡“抬头”教学。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要帮助青年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课题研究为龙头,继续办好语文、数学、英语、财会、计算机、综合学科的“中职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教学研修班”,培养学科带头人。

4、继续完善“温州市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积极指导,科学评价,努力提高全市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5、进行评价改革。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综合学分制”的评价机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张扬学生个性,搞好“综合学分制”10所学校的试点工作,不断完善《温州市中职学校学分制试行办法》。

6、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办学方向,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力求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7、注重信息技术和学科(专业)课堂教学的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实效。

8、继续推进校本教研,编好、用好地方课程,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鼓励、支持校企联合办学。

9、关注中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文化课着重于教材内容和难度的调整,渗透课程改革新理念;专业课着重于课程设置。

10、注重调查研究。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课堂调研、教学视导工作,切实为学校老师办实事,解决一些问题,并加以宏观指导。

教 研 活 动 表

周次时 间活 动 内 容地 点参 加 对 象

18.28~9.3

29.4~9.10全市职教教研员会议另定全体教研员

39.11~9.17教学视导有关学校教研员

49.18~9.24

59.25~10.1教学调研平阳职教中心教研员

610.2~10.8

710.9~10.15

810.16~10.22送教下乡瓯海白象职技校有关教研员、教师

910.23~10.29

1010.30~11.5市中职各学科(专业)教学

研究会成立大会本院理事以上会员

1111.6~11.12省职教教研工作会议杭州教研员

1211.13~11.19期中考试

1311.20~11.26送教下乡永嘉电大附职专教研员、教师

1411.27~12.3

1512.4~12.10教学调研苍南职专教研员

1612.11~12.17省财经类学生技能考试相关学校有关学生

1712.18~12.24省职校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教师代表

1812.25~12.31省职教专业论文评奖杭州教师代表

1920xx.1.1~1.7元旦

201.8~1.14

211.15~1.21

221.22~1.28高职摸底考、会考县(市、区)学校有关学校、学生

第3篇

以学校总体教学工作为依据,以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教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业务职能的作用,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追求有效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促教,提高我校英语教研组的教研工作水平。

二、工作重点:

本学期高中英语学科教研工作,继续以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为核心,围绕新课标目标和要求,完善和深化学科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教师参加课改理论学习和培训,组织校内课改研究课和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各年级工作目标

高一:搞好初高中衔接,培养其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落实基础。初入三高中的很多学生英语底子薄,差异大,力争进入高二后,差距缩小,对基础特差的学生要“低起点、小步走”,根据我校的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抓学生的学风,培养其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夯实基础,打好基础,注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地保持与培养,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高二:强化培优补差,高二年级要在稳固高一年级现有成绩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其学习英语的能力,做好促优转差工作。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搞好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衔接并且把握好教材的侧重点,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认真总结反思,搞好第一轮复习工作,以基础知识为主要起点,复习的时候要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查缺补漏,挖掘潜力,整合精选习题,少走弯路,级习题量要加大,训练学生的做题速度与缜密习惯,做好月考、模考诊断分析工作,强化质量监控和教学指导;实现良好的突破.

四、主要工作

1、组织教学研究活动,认真学习《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建立全新的教学观念,灵活的课程体系,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价标准,重视基础,适应个性需求,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构建发展的平台。努力将新观念、新思路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要求,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的开展好活动,让教研组的活动发挥其实际的作用。

2、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备课组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各备课组要集体备课,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学生,进度,研究教学方法,提倡教师精选习题、精编习题、因材施教,安排及教学资料要一致。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时间固定,要有活动记录。每次活动要定中心发言人,定活动主题,不走形式,不敷衍了事,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各备课组具体备课时间安排如下:,每位教师要按照教学常规完成每一件工作,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组织老师上好汇报课、研究课、示范课,通过研讨等形式,做好课后总结反思,使本组教师在科研中提高教学质量。

3、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撰写论文,全体英语老师要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反思、探索并联系实际,积极撰写外语教育教学论文,搞好英语组课题的研究工作。加强高三毕业班工作的研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

第4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和改进我局作风建设为主要任务,认真做好我局制度建设工作,健全符合我局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确保改进工作作风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领导班子及成员破除“”,实现我局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工作要求

㈠加强组织领导。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制度建设工作;成立制度建设专班,负责组织实施,抓好任务落实,保质保量完成制度建设工作。

㈡注重规范具体。结合实际,在对已有制度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着眼明确、具体、可供操作的要求,认真做好废、改、立工作,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

㈢确保工作成效。及时跟进督办,跟踪掌握制度建设进展情况,切实把好制度建设质量关、公示关,坚持纠正制度建设中盲目照搬照抄、针对性不强、大而化之、应付了事的行为,切实防止制度建设中的形式主义。

三、工作内容

㈠梳理现有制度。要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已有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列出清单,认真做好立、改、废工作。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制度,要予以重申,着力抓好落实;对不适应密切联系群众、加强作风建设要求,与现行法规制度相抵触、不一致的,要予以废止。对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要予以修订完善;对制度缺位的,要抓紧研究建立新制度。

第5篇

围绕“基础提升年”这一主题,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作风务实的人才队伍,为质监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一、进一步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二、进一步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

2、继续推行轮岗交流,全面锻炼队伍。根据《漳州市质监系统“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要求和近两年实施轮岗交流的经验,落实市局机关业务科长和市局直属所所长,市、县两级行政机关内部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制度,每期3-6个月。同时,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派年轻、优秀、有培养潜力的干部到省局、省所以上单位交流挂职锻炼。

3、加强引导鼓励,继续抓好学历提升教育。坚持“专业对口、学用一致、丰富知识、改善结构”的原则,引导大家按照规范干部在职学历、学位管理的要求,积极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年内引导和督促24名大专以下学历的干部职工、32名大专学历的干部职工参加或完成继续教育学习,鼓励5名干部参加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修订完善奖励机制,出台《漳州市质监系统学历提升教育奖励措施》,对经过批准参加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继续教育的人员,时间上予以保证,学费上予以倾斜,并将干部提拔使用与学历要求挂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进一步抓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1、严把招聘关口,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大招聘高素质人

第6篇

[关键词]工作室化 教学模式 关键问题

[作者简介]冯明兵(1975- ),男,重庆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的教学、创作与研究。(江苏 南京 21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资助项目和2011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基于大学生创业园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转型与构建”(项目编号:Y110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60-02

在当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各种教学模式中,“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以其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实践技能、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现实语境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工作室化”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各自院校办学条件也存在差异,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推进面临诸多困扰。为此,理清“工作室化”教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

一、从工作室教学到“工作室化”教学

20世纪初,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德国的包豪斯学院(Bauhaus,1919~1933)建立了用于教学的众多实习工场(Workstation,也称“工作坊”)。工场里不分教师和学生,只有“师傅、技工和徒工”,工场中的教学由工艺师傅和造型师傅共同承担。包豪斯的“工场”开创了现代工作室教学的雏形,为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受包豪斯教育理念的影响,中国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在高等美术教育中试行工作室教学。如60年代初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油画工作室。1962年,中央工艺美院郑可先生主持创建了陶瓷雕塑工作室。工作室教学将理论课与美术创作辩证衔接,重视艺术实践为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后来工作室教学因“”而中断。20世纪80年代,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术学院又重启工作室教学。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快速发展,工作室教学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期”。“设计艺术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它的实践性要求,这种实践是与社会生活、生产加工相对应的实践体验,是设计实践中产品流向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设计艺术的基本属性。”①工作室教学改变了传统美术教育“重研究、轻实践”的教学思路,大力推行实践教学,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随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蓬勃发展,诞生于本科教育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也逐渐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作为一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手段,许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来积极尝试。然而,由于在办学定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本科教育的工作室教学并不能完全适应今天以“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和“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主要表现为:第一,本科教育的工作室教学尽管将实践教学搬进了工作室,但工作室是根据在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技能来划分的,这一做法无意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学模式的壁垒;第二,本科教育的工作室教学主要以工作室主持人和教师团队的学术结构作为教学依据,仍然注重教师的研究成果,忽视市场需求;第三,本科教育的工作室仍然保留了部分的“精英式”教育,工作室只能容纳少量学生和实践课程进入,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因此,上述的工作室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高职教育职业性、开放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既能发挥出工作室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上的独特优势,又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理念和特色。这便有了“工作室化(也有称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提出。

二、高职“工作室化”教学的含义

“工作室”与“工作室化”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本质上却是截然不同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是将艺术设计职业领域中“工作室”这一典型工作模式及其典型工作任务,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转换成学习领域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在具体实施上,即学生通过0.5~1.5年的基础技能学习后,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经双向选择后全部进入各专业工作室。工作室在教学上采用开放式,在师资上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为核心,组成一支具备教学、研究、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在硬件设备和环境上符合生产需求和企业岗位环境;教学内容上以社会真实项目为驱动;将工作室作为依托参与社会服务和竞争;以完全职业化的形式在工作室中完成专业课程学习。

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该院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通过对该院“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实地调研、学习和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1)工作室覆盖了所有专业和学生,由工作室变成了“工作室化”;(2)工作室根据艺术设计职业领域典型工作室而建立,符合职业化要求和岗位发展需要;(3)工作室依托于“工作任务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以真实项目为引领;(4)工作室教学团队突破了原教研室的边界,跨系内外、校内外,聘请国际著名大师担任团队首席;(5)教学组织上可以跨班级、年级甚至跨专业,学生根据项目需要组建团队;(6)工作室开放式教学,参与社会实际项目的设计竞标,项目成果面向社会化。这一“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它打破了原来的学科壁垒,突出了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现了素质与能力的协同推进,促进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其本质是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做中学、做中教”。②是真正体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特点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职“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

如何推进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其内涵,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策略?这是“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得以落实的关键。下面我们就从教学内容、学习情境和学习评价等几个方面来阐释。

(一)教学内容的“项目化”

“工作室化”教学突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将典型工作任务转为学习内容的时候,应当把握好工作室“工作”的实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深入分析艺术设计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核心能力进行逐项分析,明确其必需的工作职责要求和所需的支撑知识技能,将其转化为学习领域。③再精心设计出易于“工作室化”教学实施的项目化课程,这即是教学内容的“项目化”。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化课程设计应明确若干的约束条件,具有清晰的实现目标和具体的检测标准;嵌入其中的理论知识需深入浅出,够用且适宜。而在项目的选择上则既要兼顾行业发展和学生职业成长的需要,又具有典型性、适宜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等特点;项目类别上应侧重真实项目(社会化项目)的真题仿作、真题真做,以自主研发虚拟性项目为辅;项目设计上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循环式+分段式”④的方法。总之,“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必须依托“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在工作室里边学习、边工作,凸显出高职教育在实践能力培养上的优势。

(二)学习情境的“职业化”

在艺术设计职业领域中,工作室作为一种典型工作模式十分常见。如“首饰设计工作室”“影视制作工作室”等。相对其他专业而言,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学习情境与未来就业的工作环境差异不大,因此,采用“工作室化”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这里学习情境的“职业化”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工作室硬件环境的“职业化”。即应当按照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设计职业领域工作室进行硬件环境的布置、改造和建设,配备必要的工作室设施,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室”“公司”或“工场”等工作环境中学习工作;第二,工作室中岗位的“职业化”。即工作室岗位按照真实的职业岗位需求来设置,教师与学生担任各自岗位角色,如老师充当“老板”“设计总监”,学生则扮演“项目经理”“员工”角色等。第三,工作室管理的“职业化”。即工作室还依据真实岗位要求建立相应规章制度,如工作行为规范、奖惩及考核制度等,实行职业化的管理。学习情境的“职业化”能够使学生进入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学习和工作,预演职业化角色,训练工作状态、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增强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等。使毕业生能够快速地融入工作岗位,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三)学习成果的“社会化”

学习成果是衡量“工作室化”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工作室化教学的学习成果形式一般为各种项目设计成果:如产品、商品或外观专利、竞赛获奖作品等。这些艺术设计成果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密切相关,所以“设计为人民服务”⑤并不空泛。它不应该是简单的、虚拟化的几张设计图纸,或是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闭门造车”式作业和“自我欣赏”式作品,而是基于社会生产实际,具有市场价值的创新成果。因此,“工作室化”教学必须以开放的理念面向社会,要面对真实客户的需求,通过研究市场、分析市场,寻找有市场价值的选题;还要跟踪各种先进的设计理念,获取最新的设计信息和市场资讯等。在学习成果的评价中,应主要采取社会化评价,特别是要提高行业企业专家评价所占的比例;还要通过参与社会真实项目的设计竞标、答辩和项目施工,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说,学习成果的“社会化”既是“目标”也是“根本”,它是艺术设计这一职业最直接的价值体现。它使工作室与社会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将教师与学生置于更加开放性的互动平台,主动建构学习,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证。

四、结束语

今天,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已成为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探索顺应了时展的需要,契合了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理念和特色。为学生、教师、社会的学习实践和互动交流搭建起良好的操作平台,也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提供了最大的可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并不是什么药到病除的“灵丹妙方”。它的推进与实施会面临诸多难题,关系着众多利益攸关方的切身利益,也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和决心。因此,我们需要激活每一位参与者的主体意识,汇聚各方面的广泛共识和力量支持。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在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自校院实际,扬长避短、科学规划,发挥出更大的智慧和创造力,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这将是这项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注释]

①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43.

②张玉文.大连中职“做中学、做中教”五方满意[N].中国教育报,2008-11-04.

③冯明兵.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1(11):70.

第7篇

关键词 校园文化,组织认同,工作绩效

分类号 G443

1.问题提出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活动中所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规范及其外在表征。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教师、学生为参与主体,以校园精神理念、伦理关系和器物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所发挥的作用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同,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在培养或树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其达到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办学质量的目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对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教师的工作绩效往往成为评价学校总体办学质量的隐性指标。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初中校园文化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以便深入了解校园文化对教师工作绩效发挥作用的内部过程,从而为提升学校软实力和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1.1校园文化

最早涉及校园文化论述的是美国学者沃勒(Waller),他从文化学角度对学校的文化进行了分析。后来,考勒曼和麦克顿等人采用了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将学校视为一个社会体系,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这一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林佩颖,2006)。Kuh&Whitt(1988)指出,一个学校的文化传达了一种“我们是谁”的认同感,以及我们标榜什么?展示了我们是怎样行事的?指导着我们是怎样理解事物的。Hoy&Kottkamp(1991)进一步指出,学校的文化是一个成员共同的取向系统(规范、核心价值观和隐性假设),它维持了这个单位的整体性,并给它一个截然不同的身份。

在国内,不同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做出了多种界定,这些观点主要表现在:(1)校园文化只是针对学生开展的一种课外活动,比如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等文体娱乐活动(王福建,2007);(2)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研究一个学校的文化就是探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侧重学校环境是怎样影响学校成员的;(3)校园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因此,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校园文化应该是学校这个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所共同认可的校园价值观及其在物质与行为上的具体化(孙志艳,2009)。

1.2校园文化与教师工作绩效的预测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学校成员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内外的学者对校园文化的相关研究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其相关的变量涉及学校效能、校长的领导方式、教师自我效能、学生的学习等方面。校园文化的研究一开始就和效能联系到了一块,而探讨两者之间关系的文章常常是一些实证性的研究。常见的学校效能指标就是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升学率等。本研究选取教师的工作绩效作为学校整体效能感的一个代表性变量来研究校园文化的影响效果。

根据认知资源有限理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在某一方面投入多就必然会减少在其他领域认知资源的投入。校园文化环境是教师从事教学和生活的背景,每个教师是都不可脱离校园文化环境而单独存在,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必然会受到校园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彼此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这种和谐的同事关系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教师在人际方面的认知资源投入,从而可以将更多的认知资源投入到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中去,有利于工作绩效的提高。此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塑造教师积极的情绪状态也具有重要作用,人与环境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舒适的环境必然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而这种积极的情绪会迁移到工作中去,从而也会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

1.3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

组织认同是指个体源于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自我构念,它是个体认知并内化组织价值观的结果,也是个体在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度等方面流露出的情感归依(魏钧等,2007)。当人们对某种团体产生认同时,会产生去个人化,与团体有命运共同感等感受,且会有内团体偏私行为,具体表现为组织成员会有较多的合作行为、较多的组织公民行为以及较高的工作绩效(O'Reilly&Chatman,1986)。

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近年来,一些学者们开始从文化的角度对组织认同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组织文化会影响个体对组织认同。校园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种形式,同组织认同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组织文化为组织认同提供了核心内容,保证了组织认同的基本方向;另一方面,组织文化也只有通过成员的认同才能将抽象的、无形的文化转化为具体的个人态度和行为,实现成员的组织认同也是确立组织文化的目的之一。在组织行为学领域,国外已有一些相关研究证实了组织文化和组织认同的相关关系,比如Schrodt(2002)研究发现,组织文化的不同维度与组织认同显著相关;Hariis和Mossholder(1996)的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可以影响到组织的个体态度,如个体对组织的承诺、动机、士气以及工作满意度。国内学者董彦等(2008)研究也表明,在不同的组织文化背景下,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度和忠诚度存在着差异。结合上述文献分析,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校园文化对教师的组织认同、教师工作绩效都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假设2:教师组织认同在校园文化与教师工作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2.研究方法

2.1研究被试

采取方便取样的原则,研究者分别向河南省9个城市的初中学校教师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14份,有效回收率为69%。其中男性教师占45.7%,女性教师占54.3%;教师教育程度方面,高中或中专以下占8.0%,大专占30.4%,本科占59.4%,硕士及以上占2.2%;教龄方面,1-5年的占35.3%,6-10年的占41.5%,11年以上的占23.2%;公立学校教师占63.8%,私立学校教师占36.2%;重点学校教师占17.9%,普通学校教师占82.1%。

2.2研究工具

2.2.1校园文化问卷

采用王俊有(2012)编制的初中校园文化问卷。通过文献分析、个人/团体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获得城市初中校园文化的内容条目。在对河南省9所城市15所初中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了城市初中校园文化问卷,包含五个维度20个项目,这五个维度分别为:人文关爱(5个题项)、环境烘托(4个题项)、规范有序(4个题项)、成就目标(4个题项)、创新活泼(3个题项)。五个因素共解释总方差变异量的62.409%,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08。

2.2.2教师组织认同问卷

采用李永鑫等(2007)所修订的Mael&Ashforth研发的组织认同问卷,包含一个维度6个项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

2.2.3工作绩效问卷

采用Pazy(1988)使用过的自评问卷,包含4个项目。相关研究表明,该问卷是一个单维度结构,其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63。

在本研究中,上述三个问卷,均采用Liken五点计分,由“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依次为“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不太确定”、“符合”、“非常符合”。

2.2.4控制变量

为了使研究的结果更加准确,消除其他因素对结果变量造成的混淆,本研究选取性别、年龄、职称、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和学校性质等人口学或组织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进一步研究在控制这些因素后前因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作用。

2.3统计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统计、相关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软件为SPSS15.0和Lisre18.70。

3.结果与分析

3.1初中校园文化、组织认同、工作绩效量表的区分度检验

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来检验本研究中用到的三个构念之间的区分效度,根据相关理论构建竞争模型,比较假设模型和竞争模型的拟合指数差异,从而判断最佳的模型结构。考虑到研究使用的三个问卷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者首先构建了单因子模型。同时,初中校园文化和组织认同两个构念同属于态度层次的变量,因此研究者构建的二因子模型中将其合并为一个维度。三因子模型则为假设模型,即研究所用的三个构念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分度。对于校园文化量表,本研究采用吴艳,温忠麟(2011)介绍的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题目打包策略,将同属于一个维度的所有题项计算均值作为校园文化问卷的一个题项结果如表1所示。三因子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各个拟合指数的指标,且均优于单因子模型和二因子模型。因此,可以说明,假设的三因子模型与实际数据的吻合程度最好,城市初中校园文化、组织认同和工作绩效是三个相对独立的构念。

3.2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本研究中对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采用周浩,龙立荣(2004)推荐的方法,结果如表2所示,三因子模型为假设模型,四因子模型为加入共同方法因子之后的模型。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加入共同方法因子后,X2=109.89,df=15,P

3.3初中校园文化、组织认同、工作绩效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由表3可以得到,校园文化与组织认同、工作绩效均显著相关。下面研究者将进一步考察组织认同在校园文化与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3.4组织认同在城市校园文化对工作绩效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所谓中介变量就像一座桥梁,当一个变量不是直接影响另一个变量时,中间变量就起到了间接的衔接作用。根据温忠麟等(2005)所提出的中介检验程序,研究者从下面几步依次探讨。

第一步,以校园文化为预测变量,工作绩效为因变量,进行回归统计分析,考察两者之间的回归系数c,若c系数显著则进行下一步,若c系数不显著则说明两者之间相关不显著,停止中介检验程序。如表中M3,校园文化对工作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342,在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第二步,以校园文化为预测变量,组织认同为因变量,进行回归统计分析,考察两者之间的回归系数a,若a系数显著则进行第三步。如表中M1所示,自变量校园文化对中介变量组织认同的回归系数为0.330,在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结合第一步中校园文化对工作绩效的显著影响作用,假设1得到证实。第三步,以校园文化和组织认同作为预测变量,以工作绩效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别考察两者的回归系数b和c’,若b和c’系数都显著,则说明组织认同起部分中介效应作用,若c’系数不显著,则说明组织认同起完全中介效应作用。如表4所示,控制组织认同后,校园文化的直接效应为0.249,组织认同对工作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281,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假设2得到了数据的支持。

因此,结论如下,校园文化对教师的工作绩效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种预测作用部分是通过教师的组织认同而实现的,教师的组织认同感在校园文化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校园文化对工作绩效总效应的百分比为ab/c,即等于27.12%。

4.讨论

4.1校园文化对教师工作绩效、组织认同的正向影响

采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技术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排除中介变量的影响后,校园文化对教师工作绩效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B=0.342,p

校园文化对教师组织认同的层次回归分析表明:排除控制变量对组织认同的影响,校园文化对教师组织认同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B=0.330,p

4.2组织认同在校园文化对工作绩效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根据相关理论以及校园文化对教师工作绩效和组织认同的显著影响,本研究进一步检验了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根据温忠麟(2005)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研究者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依次检验了校园文化对工作绩效的直接作用,校园文化对组织认同的预测作用以及组织认同作为中介变量在校园文化与教师工作绩效间的间接作用。结果表明:在控制中介变量组织认同的影响后,校园文化对工作绩效的预测作用明显降低(B=0.249,p

第8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职工团队的工作效率与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此,国有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多元文化,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基础,满足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需求。

一、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较大差异。首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运行的基础,具有强烈的指导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决定了职工的觉悟、认知和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其次,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融合现代国有企业的生产技术,同时还要熟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这样才能够培养综合管理人才,这就给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他类型企业中,其思想工作更多的是培养职工的职业道德和生产技术,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则更强调政治觉悟和思想观念。

二、文化多元化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职工的个性化发展

多元文化对于职工的个性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元文化强调职工个人的自由和平等观念,以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人生的重要准则。虽然,多元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与国有企业传统的奉献精神存在较大差异,但却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职工的个性化发展,使职工积极进行自我激励。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有企业需要具备先进的思想和个性化的职工团队,以提升国有企业活力,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有利于职工创新意识的培养

多元文化是全球各国家文化精华的汇总,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和文化元素,对于国有企业职工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90后职工成为了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中流砥柱,而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多元文化的催化有利于职工思维的活跃和创新,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多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二) 消极影响

1. 价值观念扭曲

不可否认,多元文化虽然对于国有企业职工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同样也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多元文化来源于多种意识形态,其中的许多不良思想会对国企职工造成腐蚀,扭曲职工价值观念。特别是对于年轻职工而言,其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但同时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冲击。在缺乏思想指导的情况下,年轻职工极易形成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最终影响到工作态度和效率,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不良风气。

2. 道德认知缺失

道德是衡量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依据,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够对个人行为和品德予以规范,为企业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极大帮助。然而,在多元文化冲击之下,各种不良价值观的侵蚀,容易对国有企业职工的道德标准造成影响,使企业职工道德认知缺失,这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从当前形势来看,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将大量精力花费在个人利益的追求上,而丧失了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也非常低。久而久之,部分职工甚至会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采取非法手段侵害企业和国家财产,最终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危害。

3. 不健康心理的形成

在多元文化影响下,还有部分职工会形成不健康心理,这无论对于职工身心发展还是企业发展都将造成巨大影响。多元文化来源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地区,其中蕴藏着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中,许多价值观念都是不正确和不健康的,对国有企业职工的冲击和影响也非常大。在缺乏自我辨别能力和抵抗能力的情况下,职工容易摒弃正确的价值观,并因此而形成自私、自利等不健康心理,最终将会威胁到企业自身的发展,扰乱企业的正常发展秩序。

三、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想工作建议

(一)加强政治疏导工作

面对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国有企业首先应加强政治疏导工作,引导职工向正确方向发展,缓解职工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增强职工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企业各部门领导必须明确政治疏导工作的地位和价值,做好与职工的沟通交流,将政治核心思想灌输给职工,提升职工的思想觉悟。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必须加强人文关怀,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职工企业归属感和忠诚度,降低多元文化对职工生活和工作的负面影响。

(二) 做好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向职工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职工与企业发展目标的统一,进而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奠定深厚基础。目前,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融合现代文化元素,提升企业文化的整体水平,提倡和鼓励个人平等、自由的精神,同时坚持奉献原则,充分提升企业文化的感染力,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三) 提升政治工作信息化水平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必须改进传统工作模式,通过信息化方式实现政治工作的多元化和开放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有企业职工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此,国有企业必须认真结合信息技术,以实现企业文化信息化路线的实施和推行。一方面,国有企业必须开通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利用这些平台加强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必须通过各种丰富的线上活动以提升职工的参与积极性,加强与职工之间的互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四)政治工作教育与时展同步

思想政治工作在有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其关系到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和企业生存。但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与时展相匹配,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才能够真正迎合企业职工,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有企业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改进自身教育方式方法外,还要认真借鉴和学习民营企业内部教育培训的优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深入人心,为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结语

总而言之,在多元文化影响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全新的威胁和挑战。对此,国有企业必须深入分析和研究思想教育工作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创新和改进教育培训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的原则,以先进的方法和理念影响职工,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打造更为优秀的人员队伍。

[参考文献]

[1]慎海雄.胸怀大局 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09).

[2]房永晶.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企业文化旬刊,2016(11).

[3]崔硕.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科研,2016(12).

第9篇

关键词:工作室; 产业化; 实践; 创新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3-0161-03

Exploring the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 of Art and Design Studio

ZHU Ying-fang(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nomics Pearl River College, Tianjin 301811,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bout th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 art design workshops in universities even can’t follow the new generation of consumers’ demand to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And main problems of art design education in China is to train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lack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practice, this has to do with the current article runs counter 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age of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art design workshops, and gives some ideas of solving the problem. Through studio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e, enhanc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by implementing the studio teaching industrialization,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of ethnic groups.

Key words :workshop; industrialization; practice; creative

Internet :.cn

一、工作室已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普遍模式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但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在国家“高等教育产业化”政策的引导下,在制造业迅速发展后对设计人才需求大增的就业市场驱动下,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迅速扩张。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中国更是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然而规模的扩大并不等同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设计教育规模的过度膨胀使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体系上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的现象严重。经历了30多年历程的艺术设计教育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20世纪初期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堪称艺术设计的先驱与模范,其创立的预科班与工作室制更是成为各院校竞相借鉴的教学模式。然而,在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艺术设计承担了新的职能,仅停留在教与学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对创新的能力和创造力的要求。

二、目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在现行教育体制的牵制下,高校设计教育与产业发展基本脱节,“重艺轻技”尤其是严重缺乏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的技术实践教育,高等设计教育的发展远远滞后于产业。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是导致中国设计教育落后于国际现代设计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教育部也对目前高校教育与实践脱节的现实早有清醒的认识,并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和办法旨在扭转当下教育面临的严重问题。2014年2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此举被一些教育界人士看作是“中国的应用技术大学时代正悄然来临”。

三、解决问题的设想

(一)以权威标准引导专业技能培养,打造未来设计职人

总理在2014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其中提出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 近些年来,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职业资格更加重视,与学位证毕业证相比,职业资格证书直接反应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技能水平,因此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持有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其更具有职场竞争力。将学分制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结合,使学校的教学接受行业权威职业认证机构的检验,可以有效引导专业教育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进行教学活动,促进专业教育与市场接轨的同时使学生具备就业优势。然而现行社会职业资格认证由于颁发部门、考试难度、技术含量等因素良莠不齐,因此要求学校首先要落实职业资格项目的筛选,将权威职业认证考试纳入到学分制的教学体系中,以确保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和含金量。

(二)将社会项目引入工作室教学,启动就业直通车

传统的设计工作室的职能是实践教学,而产业化的工作室是在原有工作室职能的基础上,将设计公司的经营模式注入工作室的教学和管理中,由工作室教师团队负责教学安排、项目开展、校企互动等工作,通过工作室与企业或社会设计公司的合作产生价值。将企业或设计公司的真实项目引入工作室的实践教学中, 工作室把教师――学生――企业三者结合一起,切实做到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具体、详致、明确的专业学习方向。一方面从教学出发以企业操作的经典案例入手使学生更加具象和深入的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从实践出发以企业项目的实战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意、团队合作以及实现操作和实行能力,最终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在工作室管理上模拟企业的管理机制,以项目为单位,将学生按不同特点和水平统筹在各项目组中,并挑选出能力突出的学生担任项目组长,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每个项目组由若干教师和企业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导师团队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及引导学生完成创意、执行和操作。通过工作室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师生之间的还有师徒之间,学生与导师团队的零距离接触,营造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使得工作室各成员之间能够顺利沟通交流。导师团队引导学生将日常教学中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定到最终的提案环节都严格执行设计公司的工作流程。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不但能够掌握专业所需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被企业采纳的方案,企业需支付工作室相应设计费,使工作室能够创造真正的价值,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将知识转化为价值的过程,使其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当然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产业化的工作室对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工作室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学生作为项目组长,在工作过程中以老生带新生的方式帮助带动新参与工作室的学生。这样一种工作室运行模式,对于学生而言有了真正的实际项目的参与,可以尽早将书本知识付诸实践,帮学生实现今后与社会职场的顺利对接。对于企业而言,高校工作室的介入为其项目提供了更多可行性方案,在项目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也为其提供了人才资源储备,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当今设计行业高质量人才短缺的窘境。

(三)推动自主品牌的研发与推广,树立创业风向标

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式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对于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也不断加大。据最新调查显示,毕业生自主创业最多的本科专业为艺术设计专业。 因此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不仅要通过工作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打造更为宽广的就业创业实践平台。工作室可根据学院学科发展优势,开发大学生原创设计品牌研发中心,通过学科核心导师团队的引领,在学生中遴选优秀设计人才,创立大学生原创设计品牌,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更加自由地进行创作,帮助学生树立品牌意识,为其今后作为自由设计师的创业之路打下基础。学科核心导师团队带领学生们对于创业前工商、税务、人力资 源和法律等方面就创业指导,帮助其做好创业准备。目前国内通过设计院校筹备和策划的大学生设计品牌寥寥无几,因此工作室通过在教学中研发和推广大学生原创设计品牌,为未来的年轻设计师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展示空间与推广平台,也让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品牌的打造和推广、把握潮流动向、支持原创设计。通过工作室打造校园大学生原创品牌是促进学校人才转型和效益转型的良好契机,研发的品牌作为学校产学研的展销平台,要求学校创造的人才必须有信心通过设计改变生活,通过打造品牌,培养并推出人才。同时学院工作室创立的自主品牌,也代表学院本身的专业水准,是对学院教学水平和声誉的一张最有说服力的名片。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的能力。英国创意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指出,文化产业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它需要依靠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因此如何让培养出的设计人才更加具有实践精神和原创能力对一个民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来自于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合作,相信通过艺术设计工作室的不断改革与完善,能够让更多的创意转化为价值,为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更多的新鲜与活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