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7 11:08:05

导语:在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第1篇

1.通过本课的教堂,学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了解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域;丝绸之路对中外交往的作用;汉与日本朝鲜交往的史实。通过观察书中的《张骞通西域路线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2.在看图中引导学生注意图例的运用、识别地理方位、线路走向等,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通过学生设计汉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诏书、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情景对话、比较张骞班超共同点等活动锻炼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技能和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张骞、班超的经历可以看出有作为的人都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教育学生只有有信心、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秦汉中外交往的史实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应该为辉煌的中华文明骄傲自豪。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在本课中反映出的张骞、班固等人的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对外来物质文明、文化的渴望、兼容并收的气度,反过来,积极的对外交往又促使汉王朝更加强大。通过西域,世界东方的古老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正是由于与其他文明区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使中华民族不仅吸收了其他区域文明的许多精华,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两汉对西域的长期经营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统一。辽阔的疆域首先有利于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如第18课中佛教的传播就是经过西域地区;其次有利于地区的开发;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这为后边教材的北方民族内迁及民族融合的出现埋下伏笔。

重点分析:

张骞通西域、班固经营西域从汉朝的初衷来讲主要是对抗匈奴。汉对西域的开发和统治始终和匈奴斗争的成败紧密联系。不过,从历史影响看,对西域开发和经营其历史功绩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随丝绸之路的扩大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

汉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形成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汉武帝到东汉末,经过350年的战争、和平,经过经济文化交往,不仅使汉族统治者认识到西域是汉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当成汉朝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今日新疆在历史上划入中国版图。从此以后,新疆的命运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析: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会取名“丝绸之路”,说明什么?学生肯定会有疑问。丝绸之路的线路也比较复杂,况且本课还有一条《张骞通西域》线路示意图更容易混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鼓励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课人物事件有关的历史资料,如新编历史剧的剧照、历史人物的图片、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

2.教师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3.讲张骞时,可让学生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还可结合书上“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

4.丝绸之路,可放映相关的影视资料或结合地图设计一条“丝绸之路旅游线路”

5.讲班超时,鼓励学生讲他的故事。然后,将张骞与班超进行比较。

课内探究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以丝绸之路为内容设计旅游线路。

2.学生以政府的名义拟写表彰张骞、班超功绩的诏书。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汉初疆域》〈汉强大时的疆域〉让学生比较两副图在领土范围上的不同。为什么到汉朝中期西汉疆域扩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这就是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

(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贵族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对待当地人民十分残暴。(举例说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贵族赶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虏了大月氏国王,取下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憎恨。西汉初年经济尚未恢复,国力不足,白登之围后被迫对匈采取和亲政策,以避免匈奴的骚扰。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对匈奴统治者无比痛恨的情况就决定派人联络大月氏,并和它结盟东西突击匈奴。可是派谁去呢?汉武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决定下诏书招募。(让学生分组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

在这种情况下,张骞应聘。(由学生介绍张骞应聘前的简单情况。)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看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老师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提示:可描写汉武帝的嘱托、勉励,张骞表示不辱使命等。)

张骞率领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可由学生补充内容)

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张骞是不是白去了?(同学回答老师归纳)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访问诸国,西域各族政权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终于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3.域督护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

答案提示:

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

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

提问:

(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三、班超经营西域

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汉初匈奴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教师形象的讲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

2.甘英到达波斯弯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后,安息人由于担心中国与大秦直接通商道路开辟后会影响他们传统的商业利益,所以故意向甘英夸大海道的险恶,甘英因而没有再往前走。但是,他熟悉了沿途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为后来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

提问:在张骞和班超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答案提示: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顽强斗志。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第2篇

依标施教,即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实施课堂教学,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给一个课题让教师施教,另一种是定一个课程目标让教师施教。前者是用课标去解读现行教材,较为常见。除补充一些材料,该形式采用的课程资源基本出自现行教材,且基本按照现行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和逻辑组织教学。基本程序如下:

后者依据课程目标由教师自己组织教材,其显著特点是:依据课程标准对现行教材进行处理(幅度大),且常常不按现行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和逻辑组织教学,现行教材只是其达成教学目标的课程资源之一,教师甚至可以完全不采用现行教材中的内容,充分展现了新课程“教师即课程”的理念。基本程序如下:

显而易见,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体现了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揭示了依标施教的实质:很好地架构了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途径。当然,其前提是准确解读课程标准,而关键是科学研究学情。

一、前提:准确解读课程标准

众所周知,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必须予以准确解读,从而正确理解本学科的课程性质及课程基本理念,从宏观上把握学科教学特点;科学研读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每一条细则,微观上把握学科教学要求;逐字逐句研读课程内容,明确哪些是针对学生为主体的行为目标的规定性要求或者说是刚性要求,哪些是针对教师教学活动建议的指导性要求,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具体落脚点又在哪里。具体应处理好以下两大关系。

1. 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先有课程标准,而后才有教材。鉴于此,教师完全可以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具体需要,对现行教材进行重组,甚至自己编写教材。但教材毕竟是专家的精心之作,而教师受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日常工作精力等因素的牵制,要重组或者重编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故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科学取舍,补充其他的课程资源,整合成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历史与社会》七上第三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中,关于“耕海牧鱼”教材提供了日本案例,关于“水上都市”教材提供了意大利的威尼斯案例,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1-2-8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和“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本地教师完全可以在“耕海牧鱼”教学中引导补充本地资源,如探究“象山的渔业生产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水上都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江南水乡乌镇、西塘的形成、发展、特色以及人们的生活与水的关系”。与教材所提供的案例相比,本地案例更为学生所熟悉,效果当然会更好。

又如,《历史与社会》七上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中的“人口与人种”,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1-1-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但教材只提供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和“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两幅图以及关于“截止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人口密度的概念”“三大人种在皮肤、头发颜色和形状、面部特征等外貌方面的区别”等一些文字材料。为此,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补充“世界人口增长图”和“世界人口迁徙图”, 与现行教材提供的两幅图的静态特征相比较,它们的动态特征更符合课程标准“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的要求,不仅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地图上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对世界人口与人种产生历史和空间上的全面认识,从而自然地理解了“为什么黑色人种除了集中在非洲,不少也生活在美洲和大洋州”的原因:奴隶贸易导致人口迁徙。

2. 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课时目标

课程标准是纲,是课程目标,自然成为确立教学目标与课时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即指课程实施后要达到的目标,也等同于课程目标,可以是一册(册教学目标)、一章(章教学目标)、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或一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此时等同于课时目标);课时目标仅指一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指向最明确、结果最显而易见的。由于课程目标要通过三年甚至更长的教学才能达成,所以教师要学会科学分解。

例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第一条“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实际教学中是不可能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来实现的,我们在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就可以将其分解成“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点”“初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接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逐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到最后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又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1-1-1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陆地和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这一课程目标可以分解成:描述世界各大洲的分布概况;描述世界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陆地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所分解的四项内容就是我们平时课堂教学中要确立与达成的教学目标。

二、关键:科学研究学情

【课例1】课标2-4-3:引用典型事例,说明教育、科技、文化在文明传承中的显著作用和重要意义。

A教师解读课标后,分析了自己所授班级的学情,选择了《历史与社会》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中“古代科技的典范”中的“指南针和印刷术两个科技发明”的内容,将“火药”和“棉纺技术”安排在另外的课时,同时拓展了关于iPhone的最新成果,比如导航、手机报等作用。由于A教师将教学内容定在了该班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非常好,最终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对于同样的内容目标,B教师则大胆地选择了科技领域里农业方面的发明,以“跨越时空谈科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进步”为课题,以农业生产工具及农耕技术在我国各时代的演变为线索,重组了《历史与社会》八上中的有关内容,并引入了相关课外知识,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农业生产工具和农耕技术在不同时代(远古时代—青铜时代—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的演变基础上,分析它们是如何给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应该说B教师专业技能扎实,教学方式多样,力图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但由于脱离了学生的学情——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大大增加了学习难度,以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互动不足,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

新课程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准确解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只有根据学情组织的课堂教学才能有效达成目标。学情分析包括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以及相关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只有将教学准确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及生活经历(包括家庭背景、生活现状等),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及认知基础、能力水平等,才能有效确定教学起点。

【课例2】 课标2-2-2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C教师选择了《历史与社会》八上第四单元第二课“汉唐盛世”中的第86-87页有关“张骞出使西域”以及第99-101页有关“丝绸之路”等内容,并运用多媒体补充了与此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在重组教材的基础上整合了相关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设计以“张骞其人”—“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为线索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张骞这一历史人物、张骞出使西域这个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分析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带来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利用大量的考古发现、中外历史文献对丝绸之路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丝绸之路在沟通亚欧两大洲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张骞出使西域事件对历史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教学内容传授恰当、灵活,教学目标达成度比较高。

D教师选择了《历史与社会》八上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中的第78-81页“秦朝一统”内容。教学设计先以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秦统一后采取措施加强统治”—“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线索,引导学生在了解了嬴政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如何统一六国及统一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疆域等方面所采取的巩固措施,从而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分析嬴政其人及其实施的措施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教学目标达成度也较高。

第3篇

关键词:主体教学 人际交往 说课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35

1 本课地位

第九课位于初一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分为“心灵的呼唤”和“发展的需要”,是在完成了第三单元“成长中的我”以后进行的人际交往的指导教学。从课程安排可以看出,这一课是在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以后进行的教学。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教材,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沟通是人的本性的需要,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内在要求。

知识目标:懂得交往是人类发展的需求,是内心的需要;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交往。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交际能力,学习交流。

3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交往是人类心灵的需要,了解被剥夺沟通造成的伤害的弊端。

懂得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离不开交往。

教学难点:了解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交往。

确立这样的教学重难点主要是基于以下理由:

①初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开始变得独立,更加倾向于发展同伴关系。这是这节课教学的重要出发点和教学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先让学生理解交往的重要性,理解交往是人类心灵的需要,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②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尊重他人……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因此在教学中将学生懂得交往是心灵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了解被剥夺交往造成的伤害的弊端。

③教科版教材的设计编排是按照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在进行,初一进行交往的重要性的指导,在初二进行具体的交往方式的指导。

4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以及难点,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本课的设计如下

第一,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这节课是在初中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之前进行的交往指导学习。在青春期的初中生开始注重和发展同伴关系的时候让学生了解交往的重要性,从而重视交往、乐于交往、学会交往。

初一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在教学中要引入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材料来进行教学。教材中所采用的材料都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现实性,因此在教学中利用活动来导入并进行教学。

初一学生的情感逐渐在学习和交流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知识和经验,他们很容易接受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因材施教,并且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情境创设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二,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①导入新课:进行孤独游戏体验:找两个学生,分别遮住眼睛在教室行走,行走之间先顺时针转5圈。其中一个没有任何人帮忙,其中一个人找同学指导,而后让这两个同学说说感受。通过这种体验孤独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人际交往的重要。本环节的设置主要在于让学生感受与人交往,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结合“人”字图片,解读人字的结构。讲解人际交往导入新课。

③让学生简介《鲁滨逊漂流记》,并想象鲁滨逊的生活。从学生自我的体验中感受人际交往的需要,让学生体验交往对于人类心灵的重要性。

④然后完成情感体验小活动(直接回答问题即可。回到游戏话题进行教学)

⑤新问题:“人除了有交往的需要,还有哪些需要。”导入到需要层次理论并进行讲解。

⑥利用教材“囚徒和小草”的例子讲解缺乏交往的危害!

⑦利用孟子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导入到第二部分“发展的需要”

⑧利用狼孩的故事进行讨论并思考,从而得出 “即便生活在人类社会,如果从小不与他人交往,人也不可能有心理和精神的健康发展”的结论。播放视频《14年的圈养生活,“狼孩”小杰由人变“兽”》增强学生的体验!

⑨播放视频《[四川新闻]合作共赢建设开放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让学生体会交往对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体会教材中教材观点并展示丝绸之路等图片加深印象。

⑩总结全课:“正常交往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何重要意义?”。

11用培根的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如果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结束课程并提出课后问题:“交往的艺术”。要求学生以此为题查找资料完成课后作业(以课件或者作文的形式交到老师电子邮箱)。

5 遵循客观原则、反馈原则、学以致用的原则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点,教学难点。为了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后活动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到课后,从书本到生活,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的要求。

6 教学手段:投影多媒体

通过运用多媒体软件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学案导学 先学后教

提高导学案的质量需要我们理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设计,艺术性地实施,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初中历史。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怎么点燃‘火药’。”编写好导学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如何编写好初中历史导学案?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

中学历史导学案教学的前提是编写好导学案。那么怎样才能编写好导学案呢?

一、要研读教材、明确目标,有效把握教学内容

“编写好导学案来自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而研读教材、了解学情是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也是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1.明确目标,把握教学方向。

教学中我们要牢固树立三维目标意识,为每一节课制定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编写好导学案的前提。

2.把握教材,理解教材内涵。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理念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载体,纵观现在一些效益低下的课堂教学,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领会编者意图,没有把握教材内涵。所以研读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3.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情。

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编写好导学案至关重要。一方面,由于我校地处山区,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另一方面,有的学生比较活跃,课堂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后进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导学案设置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导学案设计效果不怎么理想。可见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例如我在设计《丝绸之路》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丝绸之路”,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按照课本内容设计,则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设计好这课的导学案,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与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设计。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比如:准备好的视频,让学生观摩学习,看了视频后设计相应问题,这些问题以导学案形式呈现,结果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由此可见,认真编写好导学案十分重要。导学案以问题形式呈现能令学生投入,参与问题的思考,这样上课内容丰富,现实。课堂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学生。

二、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

在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敢漏掉一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我们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时常出现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课的中期轰轰烈烈、后期草草收场的现象。为此,有必要重新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新课程下的教材不应是学生和教师学习、教育的唯一工具,而是教师放飞设想的起点和创造性教学的载体,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火把和获得知识信息的泉眼。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努力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打好基础。因此,要做到这两点:(1)真正钻研教材,不断创新;(2)在教学中要很好地把握教材难易的“度”。

三、要引导学生寻找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为什么探究活动激发不起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一部分原因归于老师在设计活动时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应该说没有顾及不出彩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态度。我们一旦擅自提高他们原有的知识和探究能力要求,那么探究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兴趣和接受度,毕竟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探究的实践者,设计出与他们实际能力相符的活动方案,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导学案的教学还要注意有效评价

有效评价要求评价主体和评价的方式是多元的(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集体评价和个别评价,等等),是发展性的,是为了真实地促进学生学习与探索的。有效的评价不仅强调及时,还强调真实,不能夸大其词,既要有正面的肯定与表扬,又要有实事求是的负面的否定与批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对同学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相互评价,学会比较客观地评价自我,比较公正地评价他人。对学生的回答特别是创造性的见解,要及时给予肯定,表示赞赏,并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科学学习看重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你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的收获,你从中学到哪些,这些对你今后的发展将会产生多大影响。这种激励性的评价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是进一步探究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学案导学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以学生为主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加快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才能,有效优化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教育要给国民自信力.

[2]霍益萍.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定位.

[3]张人红.课程教材教法.

第5篇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材处理;情境创设;课标钻研;知识迁移

一堂课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处理是否适当。如何用好教材,找准教材的落实点,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落实,我们的教学质量就很难有质的飞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处理教材呢?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处理教材指的是什么?处理教材就是指在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教材资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设计教学的过程。这个处理过程包括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本次全员研教中,令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一课的教材处理,几经周折,一度无厘头,最终柳暗花明。

一、吃透课本,创设情境,让教材“明”起来

【第一次磨课】笔者在上《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一课中,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是本课的重点。教材的编写顺序为先提出唐朝的民族政策,然后再讲述唐与吐蕃的关系中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的事件,说明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日益密切。

【分析】如果根据这样的顺序进行课堂教学,只提供一些文字资料的描述,这仅是传递教材信息的过程,学生的学也只是围绕着记诵教材而展开并不能理解唐朝的民族政策为什么是开明的?也不能体验离学生生活实际如此遥远的文成公主到底是如何入藏的?为什么要入藏?她到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没有体验就不会有情感生成,当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1]新理念认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既要考虑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如何学,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如何让学生能更好的感知和体验呢?创设一个极具画面感的情境是一种合适的选择。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立探索,在交流讨论中解决问题。而且使教材结构更加合理、教学知识更加系统。基于这一想法,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开明”和“开放”。我对教学教材内容进行了如下重组创新。

【第二次磨课】在新课的导入环节,笔者播放了一个约3分钟的讲述文成公主入藏的视频。并设计了两个问题“简要讲述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视频中藏族人民是如何评价文成公主的?”。于是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兴致勃勃地观看起了视频。学生感受了声势浩大的文成公主入藏的画面后,又学习了金城公主入藏的故事。之后,笔者引导学生:“从唐蕃和亲中,你觉得唐蕃关系又什么特点?学生接二连三地回答:“和睦、融洽,合同为一家……”笔者追问:“为什么当时的唐蕃关系这么好呢?学生马上想到“开明的民族政策”。

二、钻研课标,体现综合,让教材“活”起来

【第一次磨课】在学习唐朝对外政策时,笔者出示了波斯琉璃盘、罗马金币等实物图片,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大家猜猜当时唐朝主要与哪些国家积极交往?”然后出示煞人物图,让学生猜鉴真和玄奘。在此基础上引出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在学生合作讨论了这两个事件的目的、过程、功绩后,思考玄奘和鉴真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分析】上述教学设计,学生能说出这些国家,但不能感知这些国家在唐朝的什么方位,与唐朝的距离多少?唐朝为什么要会和这些国家有密切交往?对外交往的使者是如此到达这些国家的?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学生能感同身受吗?

根据新课标要求,历史与社会学科注重史地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在统筹相关学科知识、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具有综合观察事物的眼界、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获得综合认识问题的能力。本着综合性的特点,笔者对教学作了如下调整。

【第二次磨课】笔者先出示一张有海、陆交通线的世界地图,让学生沿着唐朝对外的海、陆交通线,找出哪些国家与当时的中国交往密切。于是学生按从东到西的顺序轻而易举地找出了有日本、新罗、天竺、波斯、大食、西罗马。然后让他们辨别一下当时的这些国家就是今天的哪些国家这一环节基础上,笔者引出重点,边讲边在地图上演示:“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唐朝有两位高僧(玄奘、鉴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一个沿陆路交通往西走到达(天竺),一个经海路交通往东走到达(日本)。

同时在讲授玄奘和鉴真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时,笔者出示了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路线图,学生知道了玄奘西行走的就是之前的丝绸之路,鉴真要渡过黄海。通过“重走玄奘、鉴真路”的活动,要求学生先回顾地理知识先说出这些路线要经过哪些地形区。并结合《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文学故事,笔者让大家想象去天竺和日本的路上会遭遇哪些恶劣的天气和困难?此时学生兴趣大增,争先恐后地说道:“沙漠缺水、高原反应、雪山雪崩,又有沙尘暴、海啸、台风……通过这一系列的铺垫,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说出他们的优秀品质了。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问题框 历史课堂 教学效果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许多课文的旁栏都有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一些思考题(即旁栏中“想一想”、“议一议”、“谈一谈”、“说一说”等带“?”的内容),内容丰富新颖,通常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运用能力为主题,从多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因为时间关系,往往会省略这部分内容,这种做法,虽然节省了时间,却也失去了一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资源。我觉得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问题框,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作更广、更深的探究,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利用问题框深化课程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

有些问题框与所授课的内容紧密联系,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合理利用之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利用这一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对照,被毁前圆明园建筑华美,有“万园之园”的美誉,被毁后一片废墟,帮助学生理解侵略者的和强盗嘴脸,以及清王朝甘愿受辱、腐败无能的表现,这正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又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问题之一:为什么会失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是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从而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顺理成章地突破了本课难点。

2.利用问题框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有些问题框是对课本内容的归纳总结,这类思考题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及有待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结构化,同时也成为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及教师调整与修正教学设计的有力工具。如九年级下册第10课《“冷战”与“热战”》,问:美苏“冷战”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利用这一思考题引发学生思考,美苏“冷战”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包括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等,通过这一问题既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整理了本课的知识结构,因为此问题概括了本课的重点内容,也为学生理解二战后美苏错综复杂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这类思考题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必要的知识网络。

3.利用问题框拓展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些问题框是对讲授知识的拓展,答案是开放性的,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如七年级下册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思考题“唐末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学生大胆想象,认真分析、思考,分组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结束后,师生再作一简短评价,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科学判断错误性,教师要及时加以指正,对于学生大胆的设想及正确的分析则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分析和表达能力。再如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问:开国大典上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很多学生对数字特别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增加关于中外历史上重要庆典使用的礼炮规格标准史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问题又迎刃而解。还有一些问题框,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节,问:“你知道端午节、七夕节等节日的来历吗?”《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中,问:“14世纪的中国劳动妇女黄道婆手中能同时纺出几根纱?”等也属于这类既可以丰富学生见识,又培养其学史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开放性有效提问。

4.利用问题框联系实际生活,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分析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充分保证和拓宽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思维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而要他们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便会觉得自己的聪明才智似乎一下子消失了,对遇到的问题无从下手。教材中某些问题框,恰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枢纽作用,此类思考题可引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如九年级下册第19课《机遇与挑战》中:“如何解决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共同问题?”七年级下册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中:“你知道我国的印刷术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吗?”通过这类贴近生活的思考题,学生不仅可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还可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长课外知识,进一步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5.利用问题框实施学科间的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有些问题框知识涉及面广,不同学科间相互渗透,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则可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如八年级下册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中: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有哪些差异?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经济特色,进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文明,这里不仅有历史学知识的运用,而且有地理知识的运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好时机。再如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中: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这一问题涉及历史、生物学、环保等方面知识,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及通过查阅和听教师讲解等得到的知识,分析得出答案,并加以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锻炼综合分析能力。

6.利用问题框引导学生感悟总结,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

一些问题框里的提问内容字面上是根据课文内容评价历史人物的言行或事件,就事论事,实际上渗透着深厚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中的提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你同意孔子的说法吗?为什么?这句话体现孔子学无常师、择善而从的主张和谦虚、好学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中依旧要大力提倡的,并且可以扩大到孔子的其他有益于社会发展、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益于学生潜能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再如八年级下册第3课《》中: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通过讲述和思考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如七年级下册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问:对司马光幼年的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借鉴?通过了解司马光,学生会学习和发扬司马光勤奋刻苦、自觉自律、持之以恒的精神。

第7篇

关键词:伊犁;地域;美术;美术新课程;开发

一、完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开发地域美术资源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统一要求,新疆成为全国第三批参加高中课程改革的省份,在2008年9月正式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主要按照课程标准中的5个系列9个模块在全疆范围内实施。伊犁位于新疆的西部,就目前而言,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不如内地城市,加之人才的匮乏,导致这里的美术教学相对落后,还处于缓慢提升的阶段,而地域资源在课程中的开发对于当地美术教师来说难度较大。对现有课程标准的理论指导而言,灵活的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增强美术教学与地域资源结合,现阶段难的是需要找到适合学校自身的特点编写合适校本,并能适应学生们的需要。充分开发地域美术资源,并且将其运用于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落实美术新课程标准,对解决当下美术教育的特殊问题,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伊犁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历史文化底蕴得天独厚。伊犁地区出土的大量工艺美术作品让世界人民惊叹,石人、彩陶、金属器皿、织物等数量多种类丰富。还有精细的民族手工艺,毡子、地毯、木雕工艺、铁艺、刺绣、花贴、都市等。美术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比如沙粒画、羊绒画等。这些个丰富的美术资源足以构成一套系统的美术教材,运用在伊犁地区的美术课堂上。

二、地域美术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现状

伊犁的地域美术资源有如一个“矿”,但是目前这些资源在教学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导致很多学生在上完高中三年之后,对家乡的很多美术文化、历史和现状一无所知,比如新疆出土的青铜器,出土的红宝石金面具等。哈萨克族的刺绣、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等民间工艺也很少有人知晓,大量优秀的民族建筑文化,民居特色被排挤到了城市的边缘,这些珍贵的文化逐渐遗漏。血淋漓的经验告诉我们,需要在高中就给学生埋下整理、传承的种子,弘扬对地区资源的保护和传承。目前伊犁地区的中学美术教学都是按照国家统一课本开设课程,对于抵御资源的教学研究几乎为零,也有一些学校做了一定的尝试,但是较为分散、不成体系。目前正对这一问题,在美术课程逐渐得到重视的今天,课程改革中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业课程与美术教学研究。开发具有地域资源的基础美术教育鉴定较为突出,高中美术教师应该选取具有开发意义的,利于增强美术课程的,较为贴近实际生活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热情的方面加以研究。面对种类繁多的美术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谨慎考虑,由于美术发展的特殊性,在美术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门类中,选取有利于课堂的点来进行实施。考虑到高中美术课程的实际情况,对每个课时的内容含量和深度都要安排适当,在教学中选取合适高中知识水品的作品和可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并且必须做到图文并茂,作品图片清晰正确,以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并且设置发散思维的“思考题”或“独特视角解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自我拓展和衍生。再者说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固定的教材是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发展要求的,在面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和不同美术门类时都需要填充和完善教材,并且需要使用课件来展示大量的资料。让课堂成为一个视觉化的,强化视觉感受,通过课堂的“艺术考察与实践”与“课外寻找”题目培养学生在课外了解文化研究学习艺术的能力。

三、美术新课程中加强多种艺术形式的开发

学生可以通过简单撰写考察报告,教师给予相关的阅读书目和查阅的资料,以方便学生通过手机资料,完成考察。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在考察报告中所体现的知识点以及人们对艺术的理解,需要老师在后续讲课中解答疑难问题。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效果会与以前不大一样,以新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直观的参考背景,学生的审美兴趣也可以在教学时查缺补漏。目前学生在美术课上的热情并不高,对于书本上的美术作品欣赏一直较为反感,这一点在伊犁地域的某些学生上尤为明显。在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学生对于具有地域特征的美术作品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和积极的上课态度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以贴近生活的作品让学生们主动参与作品的分析和评论。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新疆的历史和文化的认识模糊,通过在课堂上等于地域美术资源的讲解,让少数民族的学生了解新疆的历史和文化具有更强的知道作用,通过美术课程更加直观的让学生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和文化,充分实现美术的德育功能。

四、思考地域资源美术资源在课程中的开发

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设置的美术鉴赏、绘画、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等内容系列。修完得到相应学分,在高中阶段我建议学校给予美术课程充足的课时量,按照课程的安排,把教材中的单元统一整体灌入鉴赏。把地域资源模块放在学习中,突出地方文化资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解决美术课堂的特殊性问题。新疆目前的很多获奖油画、国画作品、以及设计作品内容可以放在绘画欣赏系列中学习,少数名族工艺、纹样和建筑等放在工艺美术系列中学习,与美术教材认识体系接轨。

五、结语

开发地域资源美术,并且推广到教学实践中。伊犁地区的自愈资源丰富,有如诗如画的风景,多民族的传统工艺和丰富的出土文物等,目前需要对当地的美术资源进行筛选,更具本地实际情况做出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知识难度的把握,以适应当代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审美水平,做出多样性,富有弹性的地方教材,因材施教改善教学效果。使地域美术资源在新课改中实现可研发性和持续性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8篇

一、努力挖掘活动课资源的宝库

1.用好课本。新课程教材、教参和课程标准中,有较多的活动课案例设计——办好历史小报、历史竞赛、答题解疑、讲故事比赛、表演短剧等。这些编者的教学设计是最直接的活动课选题参考,选取恰当的时机开展活动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结合“探访丝绸之路”一课,学生精心准备表演的历史短剧《张骞出使西域》,受到一致好评;历史活动角的《我爱历史》小报内容丰富,引人注目。

2.结合学生实际挖掘活动课新资源。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挖掘活动课新资源,活动课才可以开展下去。如“了解身边的历史”这节课,我们以“了解家乡——禹州”的历史为选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选题自由组成研究小组。结果学生的选题十分的丰富,如了解禹州古往今来变迁的、禹州历史上名人的故事、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等。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走进历史,了解家乡,对历史的认识逐渐地从感性到理性,对以后的教学起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3.大胆质疑历史。大胆质疑历史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些史学界有争议的、没有定论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论证,可以写成有一己之见的小论文,也可以开展辩论赛,如关于禹州和夏代文明的关系、历代颍川名士与政权的纠葛等。笔者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破解历史未解之谜。对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下落之谜,让学生查阅各种资料,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

4.正本清源,揭开伪史的面纱。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也往往是影视热点,学生受其影响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针对此情况,我们发动学生查找资料,开展课外学习或辩论赛。如,时下清宫影视剧泛滥,导致在学习正史的时候,学生反倒是疑惑多多。为此,我们开展了“我给清宫戏挑历史错”的活动课。由于主题是由学生自己确定的感兴趣话题,所以学生兴趣盎然,准备积极,特别是平时一些历史课上得不怎么用心的学生也费尽心思,结果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

二、认真关注活动课过程的评价

要让学生和教师对活动课都有强烈而持续的愿望,构建科学的活动课评价体系是关键。作为与时俱进的历史活动课,其评价也应有别于传统学科课程。传统的学科课程评价更多的集中于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和考试的成绩上,即主要注意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了什么。但活动课的价值和生命在于学生是否在活动过程中真正动了起来。所以,评价应更加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而非结果,如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投入程度如何,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为此,我们根据学生情况并学习他人之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开展历史活动课的学习评价。

1.制定《学习活动情况记载表》,跟踪记录学生活动学习全过程。在学期初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讨论,制定初步的学生活动情况评价表,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该表主要记载活动课上学生的个体表现,包括学生参与过程、所任角色、倾听他人意见、与人合作及学习成果等情况,主要由自评和互评两部分组成。此外,还特别注重记录学生在每次活动中的点滴进步。

2.学生互评。每一次活动课实际上是学生间相互交流、沟通、学习、帮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间的相互了解是教师不及的。对于学习研究的投入程度,学生相互之间也是最具发言权的。所以开展互评,能对活动起到较为有效的控制,能教会学生怎么样更多地赏识他人,积极合理地评价他人,而不只是监督和挑错。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领导、调控非常重要。当然,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只能逐渐地摸索和完善。

3.学生自评。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让学生从小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成果是教育过程中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活动课中,让学生不仅主动地去探究知识,也主动地了解自己的合作能力、参与能力,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能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9篇

1.音乐课堂中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意义

音乐可以作为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音乐教学更要以此为基准原则,关注学生情感的释放。音乐老师作为音乐教学的具体实践者,首先老师在课堂上要充足饱满的热情,让自己的积极情绪去感染同学们,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对于音乐教学的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对学生传授音乐审美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要对音乐有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表现与创作等能力,并且还要能够采用一些具体的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感染与教育。在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课堂,学生才会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来。在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一曲时,首先介绍这是农民丰收了,骑着马儿去交公粮情景,然后让学生欣赏一遍音乐,感受到速度的变化,听完后找几位同学模仿骑马的动作,他们很生动地将电视、电影看到的骑马动作模仿出来,甚至有的同学会很自然的跳起了"骑马舞",一下子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教师再根据他们的不同动作,让同学们来选择激烈的音乐选择哪种骑马动作,缓慢的音乐选择哪种骑马动作,同学们情绪高涨,都在试着做动作。这时,老师有表情地带领学生随着音乐作不同的动作,整个课堂非常活跃,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实践证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营造音乐课堂气氛的几种方法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以内,音乐课堂的教学更多是以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模式,缺少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会极大的影响音乐课堂气氛的营造,针对此种情况,我们通过研究和实践得出以下几种方法:

2.1以情感共鸣的方式对课堂气氛进行烘托。不同的音乐表达了不一样的情感,它带给同学们的情绪体验也是不同的,对于那些节奏比较平稳、速度和力度较为舒缓的音乐,会让人感觉到一种宁静与和谐,从而让人心情能够更加平和;对于那些旋律比较轻快的音乐,由于其本身节奏感较强,同学们的心情也会随之变的愉快与爽朗,所以更容易将同学们带入其中。只有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同学们才会更快的进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第一单元来说,本单位的主题为青春的旋律,其内容也与初中生的年龄、性格等特点相契合,本单元所选取的乐曲和歌曲具有鲜明的青春气息,比如对于青春舞曲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欣赏一下《掀起你的盖头来》作为新课程开始之前的导入,通过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的方式,让同学们感受一下歌曲所呈现出的少数民族舞蹈的魅力,经过了热身阶段的学习,下面就是对正式课程的导入,播放青春舞曲的音乐,通过这首音乐欢快的的节奏可以很快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对这首歌曲的曲调、旋律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充分的感受,使同学们的情感与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达到一个呼应共鸣的状态,从而让学生进入到课堂的氛围之中,接下来就是对歌曲的练习与演唱了,这个过程老师可以以分组的方式将同学们分为不同的小组,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发同学们参与歌曲演唱的热情,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的目标,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音樂性的活动,比如关于歌曲的民族性特征以及相关乐器的特色让同学们根据自身的兴趣去主动的探索与研究。

2.2培养发展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兴趣爱好。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一角度来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需要特别关注与重视的,着重发展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动力,同时又能保障学生音乐情绪情感的持续。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就特别指出要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的享受音乐,培养学生用音乐来提升人生价值的的理念。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同样如此,老师一定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实践过程中,让他们以自己的努力和灵活的思维方式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从而使音乐的情感情绪保持更加持久有效。就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电子空间站主题来说,教材内容更具创新性与时代感,与现实生活相贴合不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新意,同时有效的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老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从单一到复合的线索为基础,对于不同的曲目如《西班牙斗牛舞》、《丝绸之路》、《雨林》等突出它们的地域性特色差异,以学生的认知程度为基础,尽量做到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将多种元素相结合,从而调动同学们的好奇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3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环境有效制造课堂的气氛。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对于积极健康的课堂气氛的保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让同学们在走进教室的一刹那就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音乐氛围,引导其释放出音乐学习的热情,作为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场所,对音乐教室加入一些设计性的元素进去,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音乐的情境中,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程的梨园风采中有涉及到京剧的曲目,大家都知道脸谱是京剧艺术中一个比较有特色的部分,老师可以准备一些人物的脸谱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将同学们带入到京剧的氛围之中以此作为京剧课程的开场,激发起同学们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再者还能据此开展一个脸谱的制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自身对相关角色的认识,自己动手绘画脸谱,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可以让同学们对于京剧中的不同人物形象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有效激活了课堂氛围,让同学们在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音乐艺术的创作乐趣,对于创建积极乐观的课堂气氛是非常有利的。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