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8:07
导语:在超强思维导图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 结合书本知识拓展课堂的实践性运用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最为困难的是对课堂知识点中的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将这些知识点,尤其是将教学重点内容有机地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到具有实践意义的事例中,让学生可以从这些具有生活气息的题目中,通过自己动脑、动眼、动手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了解数学的实践意义,从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应用性目标的。
比如,结合苏教版八年级数学轴对称的教学,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张纸,让邻桌的两位学生先任意绘制或者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彼此对对方的图提出关于对称点、对称轴、角、线段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通过互相印证加深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轴对称的物体和图像,并绘制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从课堂出发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概念的特性、规律,可以大大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使课堂学习打破老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注意对知识点实践性地观察和思考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不仅要学习了解教学重点,更要加强对教学实践的深入观察和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将教材中的实例、习题、阅读材料反复学习也仅仅只是熟读书本而已,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一群书呆子和考试状元,而是要教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地观察思考之后举一反三。这种拓展性的思维训练会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也遵循了新课程改革理念。
在教学苏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时有这样的例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植树点在距离学校为15km的山坡上,一部分老师骑自行车出发40min后,另一部分师生再乘坐汽车出发,然后全体师生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速度的3倍,求自行车速度。如果设自行车的速度是x km/h,那么学生不光要了解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还要通过更深入的学习求出原分式方程的增根,并对其进行检验。这样从一个知识点出发了解更多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去思考、观察、求证题目中蕴含的其他知识点,而这些方法能成为学生解决其它类似的数学问题的基础,使学生能从观察和思考中找到实践的方法,从而使数学知识更具应用性。
三、 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数学的应用性
关键词: 人文地理 复习策略 引导分析 方法
鲁教版的高中地理知识,一般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地球运动、天气与气候、水文、地质地貌)、人文地理(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人口、文化、旅游、区域、区域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体现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高考试题中,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人文地理占有的内容呈上升趋势,其地位越来越突出,而且人文地理在回答时,答案要点不易把握,不容易得到分,这就导致人文地理常常关系到地理考试的成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提高学习人文地理的效率,从而帮助考生拿到更多的分数,下面就我个人的经验,进行总结,谈一下个人的策略。
一、基本内容——少讲多练。
人文地理需要记忆的内容特别多,很多老师都对此感到头痛,一碰到教研活动,老师大多是讨论人文地理的传授方法。课堂是整篇去讲,下课让学生记,还是上课讲一会,让学生背一会,到底哪一种效果好,不得而知。我认为,人文地理的内容多而琐碎,老师不好讲,学生不好记。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的,都是有方法的,同样人文地理也是有很多办法的,关键是要求我们教师认真思考,认真总结,不断进行交流,扬长避短,从而获得最好的办法。
对于人文地理的基本内容,我个人采用的是少讲多练。一节课45分钟,我基本是这样分的,5分钟学生自学,用15分钟讲解,10分钟记忆,15分钟当堂训练。根据不同的内容,自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学习可持续发展的3节内容,因为内容较少,5分钟可以让学生看书。学习工业、农业等内容较多的,学生可以结合学案自学,完成基础知识填空。15分钟讲解重难点、易混点、考试考点,把知识条理化,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以便处理综合问题。剩下的时间就是记忆、练习、检测,当堂课学习的内容,争取当堂课掌握。检测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1.事先准备好的小卷,几个填空题,几个选择题,几个小问答题;2.同位互相提问,互相检测;3.一题或两题综合能力较强的综合题,即检测当堂的知识,还能复习以前的知识,更能把知识给串联起来,提高综合能力。
少讲多练是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地学进去,只要学生学进去了,效率是不容置疑的。少讲多练才能把老师从课堂解放出来,但是,备课要花一定的功夫,这能很好地反映一位老师的综合素质。
二、重、难点内容——引导分析。
人文地理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上课把知识点画出来,让学生背会,考试就没有问题了。这只是片面的看法,多背书,对人文地理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不理解的死记硬背,只能应付一下简单的考试,要面对综合能力超强的高考,肯定是不行的。这就要求老师要把重难点内容给讲解清楚,分析透彻。
我对重难点的内容是采用——引导分析,一步一步,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渐渐地把学生的思维给调动起来,活跃起来,最后能彻底透彻地独立理解分析重难点。比如,在讲解《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节中,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先设问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接着投影有关鲁尔区的材料和图片,学生很自然地就会对应分析,得出结论;第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先投影五大工业模式图,在给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每年的从业人数、产值,再给出一些污染图片,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出现什么问题。第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我以徐州的传统工业区为例,给出解决徐州工业区的一些措施,适当地进行分析,然后再让学生套到鲁尔区,这样进行问题的转移,学生易于接受。最后在把思路给顺一下,兴起的原因——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措施,对于传统工业区分析的思路是一样的,一句话,学生就会分析中国东北工业区,美国五大湖沿岸工业区等等。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教师也会从中收到很多益处。
1.案例教学法。有活生生的教学案例,尤其是身边的生活实例,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这样对问题的理解就更加快速、彻底。比如讲解《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学生知道概念,但是不理解概念,怎样运用。我就设计许多案例,如中国人口多,如何解决?中国资源是地大物博,如何让资源持续利用下去?在利用一些资源时,产生了一些污染,针对水污染,我们怎样做?针对大气污染,我们怎样做?学生对这样的案例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都参与进来了,效果可想而知。当然,学案的选择,要不断地进行更新,不能老用一些旧的案例,而且的案例要有代表性,有针对性。好的案例对教学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学案导读法。针对一些简单易学的内容,可以用这个方法,也符合人文地理多背多记的特点。比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我就是设计导学案,里面包括基础知识填空,知识提纲,知识链接,考点讲解,例题精析,检测巩固,这样几个环节,一堂课,学生自学,可以讨论,可以咨询,学生完成得很好。所以有些时候我们还是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真是好样的。
3.分类归纳整理法。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把相同的知识点给归纳起来,用固有的模式给整理出来,然后灵活运用。比如,在学习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区位因素时,我给归纳为“光、热、水、土、地”,只要是分析农业的自然条件,就从这五个字展开,合理地写出答案。再比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中讲述美国五大湖沿岸传统工业区,我就把它作为一个代表,归纳整理出来这样几项内容:1.传统工业区兴起的区位因素;2.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3.传统工业区整治的措施。以后再碰到属于传统工业区的,都可以直接就用,比如中国东北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老工业区等等。这类方法让学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关键词]高校 课堂教学 “优秀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06-03
目前,各高校每年度都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讲课大赛”、“听课评教”、“观摩教学”等诸多示范性教学活动。在教学质量筛分、对比与评析的过程中,诞生了大量的优秀示范课例。笔者对这些课例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从中提炼出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五大优秀元素”,以期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逻辑流畅,思路清晰
教学的有效性在于逻辑性,而教学的逻辑性是教学的内在美,也是教学的核心生命力。对于优秀课而言,最明显、最深切的一个体会就是“清楚”,即目标清楚、主题清楚、过渡清楚、表达清楚。而这种“清楚”的本质就是教学具有良好的“内在组织性”,即教学内容的顺序、层次、系统符合逻辑规律。因此“逻辑流畅、思路清晰”是高校优秀课堂最鲜明、最重要的典型特征,也是高校优秀教师所具备的一种独特品质。通过反复对比分析,发现高校优秀课教学逻辑的“流畅练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每节课都会涉及到若干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安排,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优秀课在做教学点安排时,并不因循教材上简单机械的自然顺序,而更注重教学点之间的内在逻辑顺序。(2)教学点“相对独立”而不是“孤立”。每个教学点都是相对完整的整体,按照“引出课题――展开分析――归纳小结”的基本思路进行,中间穿插提问或讨论均为每一环节服务,步步为营,缜密清晰;而且各教学点之间按照一条主线一拉到底,没有“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的拼凑感。(3)承上启下,过渡衔接。教学中两个紧密相连的知识点之间都设计一个很好的“链接点”,通过这个链接点的桥梁作用,自然地将两个知识点串接起来,过渡轻松流畅,没有突然“冒出来”的生硬感与突兀感。(4)完整性与对应性。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有头有尾、有始有终、首尾呼应。(5)语言表达具有良好的形式逻辑。在分析推理的过程中,广泛存在着“因为,所以”、“如果,那么”、“首先,其次……最后”等鲜明的逻辑外在形式。
二、情真意切,激情飞扬
一堂课精不精彩、能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仅仅依靠逻辑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热情与引导力,是否具有激情与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的氛围与教学的效果。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激情“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体验是听物理系关于“霍尔效应及其应用”的一节课。由于是大学专业课程,需要学习者具备深厚的物理学基础理论背景,对于非物理专业背景的听众,理解和接受起来有相当的难度,所以在听课之前,已经做好了“打瞌睡”的准备。然而,在听课过程中,听者自始至终却丝毫没有睡意,一直精神百倍,感觉被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牵引着、鼓舞着,“心甘情愿”地跟随教师的思路,卓有兴趣地捕捉教师的一举一动。笔者在课后回忆、反思与斟酌发现,在此堂课中,最具有感染力、号召力、摄魄力的不是教学内容的吸引度,而是教师教学时激扬的热情、澎湃的激情、震撼的豪情,感染着听者、牵动着学生,这也恰恰是教学激情的魅力所在。黑格尔曾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教学热情是最具说服力的雄辩家,因此,“激情飞扬”是高校课堂教学又一闪光的“优秀元素”。对于高校中不同的优秀教师,情绪感染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存在着共性特征。第一,语言起伏,抑扬顿挫。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述方式上往往表现出若干特点:语速适中,不紧不慢,缓中有急,急中有缓,依情绪而变化;声音果断,气势如虹;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另外,往往设有大量的短句排比和叠加词,讲起来简洁明了、朗朗上口。第二,手势引导形象到位。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就在于他知道巧妙地利用肢体语言,有意识地设计教学手势,形象到位、准确传神,明显增强了教学的感召力与引导力。第三,目光传递精妙传神。教师讲到关键时,讲到“投入”处,眼睛会巧妙地传递信息,“眉飞色舞,眉目传情”,而这种眼神的交流,无形中将课堂氛围又一次推入。
三、巧用设问,提问互动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引导的过程。持续讲解式的分析或连续缺乏互动的叙述,即便非常精彩,也往往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填鸭感和疲劳感,思维卷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快速下降,课堂参与热情也逐渐冷却下来,课堂往往会陷入一种被动、疲沓、无生机、无活力的消极状态。优秀教师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设问”和“提问”两种策略,巧妙地解决学生连续听讲的心理被动问题。例如,在导人教学环节中引出课题时,有意识设计一连串与待讲内容密切相关的设问,不仅轻轻松松地切人课题,而且让学生不由自主追随教师的思维,使整个课堂节奏积极而活跃。另外,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许多优秀课的一大鲜明特色。提问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对于许多高校优秀教师,无论是有意识地设计或无意识地经验惯性,课堂中无一例外都包括大量的设问与提问,因为设问与提问“是增强师生沟通,加强学生思维卷入的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总结众多的优秀课例,教学中的设问一般设计在课堂导入、教学点之间的过渡衔接、新课题的引出以及课堂结尾时悬念的设置等处。而提问一般都设计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尤其是对于重点内容的分析、巩固与强化,有时也用于新课题的引入。对于良好问题的设计,典型的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具体情境分析型。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事实性情境或案例逐步分析,得出或验证巩固某一结论。第二种为逻辑上相互嵌套的连续提问。通过由浅入深、层层设问、步步追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优秀教师在教学问题设计时多以“为什么”型的问题进行引导,很少有单纯的“是什么”类型的问题,而且问题设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启发性。
四、生活转化,朴素真切
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往往就是突破“专”的问题。而高校专业课教学,学生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师讲得很流利、很顺畅,
也很津津有味,学生却“听不大懂”,所以“清楚而不明白”往往就成了专业课的一大“特色”。而许多高校优秀教师,尤其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就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个问题。他们在讲抽象深奥的专业内容时,没有艰难晦涩,没有博大精深,而是通俗简约,朴素浅显,形象易懂。通俗点讲,就是“将复杂的事情搞简单了”。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主要在于这些教师摒弃了用“术语解释术语”的习惯模式,善于将教学内容做“生活化”处理。美国的教育家杜威说过“生活即教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知识不是生活的纯粹剥离,也不是游离于生活之外的“独立体”,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割裂。因此,“回归生活世界”是提升意识形态教育有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高校优秀课堂“回归生活世界”的策略一般有:第一,生活化的语言。自然平实,交流互动性强。第二,生活化的实例。教学中使用大量与生活、学生实际密切相关的实例,具体形象、朴素真切,丰富充盈,非常好理解。第三,生活化的类比。例如,有教师在讲三大产能营养素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时,由于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就巧妙地利用“电磁炉烧水时,自身也需要额外消耗热能,而且不同品牌的电磁炉自身消耗热能的多少不一样”进行类比讲解,形象到位。独到巧妙的类比,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而且由于“听得懂,有意思”,学生听课情绪盎然,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但是由于这种“生活化处理”依赖于丰富的生活阅历与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无形中就要求高校青年教师丰富生活阅历,不断挖掘生活中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导教育回归生活,构建“生活化”的课堂。
五、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关键词】精品课程;教育技术;教学资源;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046―04
一 高校精品课程发展现状与构建教学资源的问题
1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1],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随后各高校制定了相应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同时,开发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成为高校教学资源构建的基础,先后搭建的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示范性教学资源库,也促进了教师队伍、教学方法、管理及支持服务的提高。但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首先,教学信息的“呈现”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课件表现形式单一,学习兴趣缺少引导和调动,多媒体技术缺乏集成和资源的有效共享。如有的课程不能顺畅浏览,有的一旦被评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就很少更新,易忽视资源的采编质量,课程建设不能反映或机械反映相关教学理论。多媒体资料制作粗糙,缺少与最新信息的沟通。其次,课程只是在报评之前接受校外专家、校内督导组及部分学生参与评价,入选精品课之后容易失去与教学的再次交互,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
2 根据很多高校一校多区的现状,这对网络教学环境有着更高要求,但目前大部分精品课程、名师课堂,并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所以投入较多的师资和设备,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更谈不上教与学的互动。基于资源的教学模式对“学”的关注进一步扩展到教学过程,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念是人们对教育技术发展的正确反映[2]。
目前教育资源建设标准难以有效规范和推广,教育信息系统的资源种类功能各异、许多资源成为离散独立的闲置,并缺少必要的教育资源评价机制,忽略了网络课程建设与素材资源建设之间的联系,知识教育资源形成无序化管理状态。如教学平台不支持在线课程及开发,FTP权限也有局限,使课程目录结构、数据备份、修改记录难以同步更新。高校网络课程的建设模式难以实现分布式协作开发和资源共享,高成本、低质量、重复建设的现象随处可见,教学资源的开发除了课程专业科学外,还应有教育学、心理学、设计艺术学、网络信息技术等多方向的支持。
二 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构建模式比较
1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模式分析
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网络教育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具体表现,涉及到电子课件、实验案例、教学名师、文献资料、多媒体素材、测试评价等方面。
2 网络教学资源构建模式分类
网络资源在教学中具有超强交互性、含量高信息性、共享虚拟性等特征[3],由网络教学环境、课程教学主体内容、课程评价系统等功能模块组成,其模式是多样化、分层次的。国外大学较重视“课外教学整合模式”,即信息技术与教师课前准备、学生课后研究过程的整合教学策略。由于课堂教学涉及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教学技术支持环境,所以可划分为基于多媒体演示、网络教室、网络教学平台、仿真实验等多种或交叉实用的模式类型。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以网络教学平台为支撑,以国家级精品课程为教学标准,其他辅助教学方法结合的模式,在这方面,还处于探索、过渡阶段。
教师队伍必须拥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掌握必要的教学策略,具备相当的文化和理论素养,将教师的资源属性构成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如图1。
教师的素质结构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围、利用程度及效益水平。在以上模式分类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对课程目标的分析、学生基础的判定、教学环节的设计,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进行教学实施,预想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进行评价和反思。
3 网络教学资源模式的设计方法
信息化的教学过程拓展了教学时空观,逐步实现 “教师为主导”和 “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设计通过存储资源的特点、课件的使用方式、必要的传达信息,形成“公共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查询系统-应用接口”的构建体系,基于网络资源建设的重要性,选择有效的运作方式。其次,合理进行资源建设,根据网络资源的应用需求出发,加强反馈系统的建立。通过对各种类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完成教学目标,因而在这种教学模式设计中,要注重对教学资源环境的整合,解决好资源共享、交互参与和协作、环境营造和更新,以及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4 在实践应用中的模式比较
各高校都在以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为教学信息化、网络化的重要方式。但针对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际情况,各种资源模式也有不同的需求,如在像英语、数学这样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中,需要建立实用的习题库;像设计、美术、音乐这样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中,需要建立丰富的素材库;像医学、军事这样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中,需要建立经典的案例库等。本着因校制宜、因课制宜的原则,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比,网络教学在教师作用、教材组织、教学环节、质量评估等应用方面都必须有所区别和创新,最终形成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形式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 构建网络教学资源效果的因素比较
影响网络教学资源效果的因素众多,从教学互动的角度分析,在教学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关键的制约因素。
1 多媒体素材呈现
好的课件界面转换设计有助于理解知识结构层次,在课件内容较多的页面上,尽量提供框架形式,用来分离导航成分,如采用切换或滑变效果,表明独立内容间的转换,确保效果的一致性和精简性。分段落或用尽量少的文字体现信息含义,字体色应与背景色形成鲜明对比,图片精度要高,图解目的明确、易懂。音效音量可调,用来引起注意、情景提示的短音效更容易达到持续记忆与反馈的效果。运用简短的视频动画效果,其存储格式便于传输,某些课件需要特殊的驱动程序,其兼容性需做特殊处理。考虑色彩搭配带来的情景效应,如空间划分、层次变化及几何形状等配合颜色使用,以增加视觉效果,提高人机界面的效能。窗口、菜单、图标、按钮、对话框等设计元素的调用功能尽量使用简洁图形符号,增加用户对多媒体材料的控制,增强模拟实践经历。
2 交互界面设计
交互界面主要解决与教学相关的课程分析、交互方式以及相应的课件开发过程等。如利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等课件制作工具,以及优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达到用户控制性、反馈性、美观性、形象性目标,并对交互需求进行功能分解,预测不同的设计效果,以增强交互活动的易用性,根据建立交互界面的结构层次和动态行为过程,确定适合的系统学习方式。
首先,封面导言应简明、架构清晰,按用户要求设定系统运行的有关参数,演示课件要便于理解。其次,课程解说应紧密结合画面,言词准确、生动。另外,正确选择色彩基调,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注意画面间的切换,窗口数量适中,使教学信息的呈现清楚。由于使用者在生理特征、知识水平、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各有差异,适当选择和有机组合各种媒体信息,自动演示也能随时中断,具备充分的指示引导。
3 网络平台搭建的稳定性
搭建功能强大、运行稳定的校园网络,提供“研究型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实时交互平台,学生在线学习时可以查询、选课、答疑、讨论、提交作业等。应用多种导学方式,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路和方法,设立指导专栏,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或心理咨询等。给学生创造人性化的网络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及时、准确、全方位的引导、指导、督导。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网络教学资源,打破师资、教材、受教的局限,达到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以及教学的及时反馈。同时,教学管理部门也能有效地检查和管理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教学信息的传播变为双向交互作用,利用信息共享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挖掘。
4 授教角色的确立
基于网络环境,师生角色的变换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发展探究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和归纳,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人文精神和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1) 教师作学生的指导者、课程的开发者,应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建立相关的网络课程信息资源库,运用相关链接、邮件、课程论坛、远程答疑等,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结合实践,通过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
(2)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熟练运用网络基础技术,并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往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设法加以验证,同时自我测试、自我检查、判断或检测其学习行为是否有效或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5课程体系的调整、划分
在公共基础课模块中,着力建设大学英语、计算机等面广量大的基础课程,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模块中,按照理工科、文科、艺术类的不同特点和需要,每一个学科遴选多门学科群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作为课程群进行重点建设,以精品课程为榜样,带动其他课程建设,从而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所谓“精”,就是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精致的教育内容、精湛的教学特色、现代的教学技术和显著的教学绩效;所谓“品”,就是要有示范效应,也是品牌课程的重要生成要素。相对于一般课程来说,“精品课程”就是“高水平,源于创新,且有特色的课程”。
四 网络教学资源构建的优化措施
1 构建模式提取(如图2)
(1) 技术呈现:HTML多媒体(WEB超文本形式课件,文本、图片、声音、动画);音视频(适合网络传输的课堂、讲座的移植);多分屏课件(视频窗口、PPT、内容导航等形式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FLASH动画(视听表现形式多样);3D仿真模拟(讲解、展示复杂操作结构知识点)。
(2) 教学形式:受教式(被动接收讲解课件);获取式(互动形式主动操作)。
(3) 课程内容:管理技能、IT操作使用、语言学习、财务金融等。
(4) 专业标准:理工类、艺术类、外语类、军事类、医药类、特种技术类等。
2 资源利用的策略
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教学的开展有赖于网络教学资源的丰富,必须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教材制作的优势,根据模式划分提取分析。例如西北工业大学在构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过程中采取了多种资源并用策略,集成电子教案、数字学术报告、远程答疑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流媒体课程、科研创新平台、专业教学示范基地、虚拟图书馆等资源于一体的构建模式。收集大量多媒体课件,重组归纳网上,较好实现了在线浏览和远程学习,并在多媒体教学服务器上集成网页素材,如图片图形、视频动画、音效等建成多媒体素材数据库,形成良好的资源共享。近年来,依托名师建设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96门,先后取得了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大学物理、机械设计等一大批电子教材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形成了优质系列课程群。
3 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化与创新
为了配合两区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和网络运行的正常稳定,校园网建设需要完善、先进的资源配置,对全新的教学资源利用的需求,经历着认知、适应、实用的教学模式。西北工业大学校园网集成了教务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网上办公系统、邮件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网络学习资源(并融合了支持100用户并发的远程答疑和无线移动学习支持等应用系统)等,形成了丰富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分布式的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并用、构建网络学习支持中心、增加应用的交互功能、集成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如图3。
(1) 对收集到的现有多媒体、网络课件分析,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则和我校实际情况选择开发多媒体课件、优化陈旧课件,逐步形成课题开发协作形式,实现网上教案共享,以精品课程的方式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同时,积累的教学软件经过反复应用后持续修改、更新。
(2) 教学各环节被记录在教学过程数据库中,为课程教学评估提供完整依据,建立教学评价模型,利用教学过程数据库完成定量化的教学质量评估,并建立教学过程激励机制,要有跨平台、开放性、可扩展性和重组性等特点,形成信息的检索、分析和分运用。
(3) 充分发挥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科技媒体在教育上的应用,提供基础教学领域的知识本体和教学资源管理功能,为教师进行网络课程开发的综合平台,采用研发与应用并行原则,为优质资源共享等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规划,使之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和跟踪学科前沿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
(4) 利用多媒体信息和网络通信的优势,完善用户界面的动态展示及高效的交互性能,将校园应用系统资源与网络教学平台资源整合,使之综合化、本土化、实用化。
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由仅仅关注学习资源的数据内容管理转向同时关注学习资源应用环境的支持与管理,是关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开发中的一个新趋势[4]。学科群资源库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网站群,目的是使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能更加符合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
五 结语
教育技术新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5]以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内容。基于网络教学有限的资源为越来越多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教育信息服务,形成全新的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对于促进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应用发展,学生在多种学科教学研究中学习,以及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对教师的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用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指导教书育人,才能真正实现 “精品”课程和学生心目中的“名”师。
参考文献
[1] 周明圣,蒋平.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76-78.
[2]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公共课精品课程的共建与共享[J].中国电化教育,2007,(8):57-60.
[3] 李华伟.优化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对策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20-25.
这个不太有安全感的男人,如何摸准了他自己。
好像是一个多年之后的倒影
“老人家就要讲很老的事情。”3月15日,陈可辛在他监制的新片《喜欢你》会上,又一次回忆起了往事,“《喜欢你》这个戏呢给我想到,其实我当年拍过一部……就是不是很搭的人的爱情故事,也是有阶级的分歧,有价值观的分歧,有年龄的分歧,那个就是《金枝玉叶》。我觉得电影整个拍的过程非常像当年我在拍《金枝玉叶》的感觉。”
《金枝玉叶》是陈可辛1994年的作品,当年香港电影的票房冠军,那年陈可辛32岁。如今,他55岁了,不变的一头长发,一缕缕白发夹杂其间,一开口就是荏苒光阴。
这是陈可辛到中国内地拍戏的第14年了。最近几年的电影市场上频繁出现他的身影,他执导和监制的几部内地现实题材影片在票房、口碑和社会影响上都表现不凡,从以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三位新东方创始人为原型的《中国合伙人》,讲述孩子被拐卖之后“寻子”家庭与孩子养母双面故事的《亲爱的》,到由安妮宝贝小说改编、讲述两个性格迥异的内地女孩从13岁起“相识相知、相爱相杀”的成长故事的《七月与安生》。正是这些题材和风格各异的作品,让他被认为是“北上”的香港导演中融入内地最为彻底也最成功的一个。
似乎的确是免不了忆旧。主持人问主演金城武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次合作与12年前的《如果・爱》相比有哪些新鲜的地方?《如果・爱》是陈可辛进入内地市场的第一部片子,也是他与金城武的第一次合作。陈可辛继续回忆:“当年1994年《金枝玉叶》暑假在香港上的时候呢,旁边的戏院有另外一部电影,叫《重庆森林》,当时我就看到金城武。我就觉得……因为我生平很讨厌小鲜肉,是什么年代都讨厌小鲜肉,当年的小鲜肉我也讨厌,那是我第一个见到的小鲜肉,我就心动了,非常想拍他。终于在10年后,2004年才跟他合作《如果・爱》,那到今天已经都很久了……”
“老人家”的世界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闪回”。
监制《七月与安生》时,他在片场看导演曾国祥跑来跑去―就像“你爸当年看着我一样”―他想起年轻时拍片的自己,曾国祥的父亲曾志伟是他的监制。
4年前曾志伟60岁生日,UFO(1990年代初陈可辛与曾志伟等几位合伙人一同创办的电影公司)5位合伙人在分手16年后重聚,他在微博感慨:“物是人非,欷[也。还得说回一句我们电影的永恒主题:我们回不去了。当年讲这话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如今……”
熟悉陈可辛作品的人也不断地在他的新作中看到往昔的倒影。
2016年的院线新片中,《七月与安生》是编剧史航喜欢的两部片子之一。“我们看很多戏都是这样的,‘我与你恩断义绝,想不到你是这样的人’,相爱相杀,只有他记得把这个相杀相爱补进去,如果相爱相杀,那么相杀相爱,他把这一切绕回来。”尽管陈可辛只是这部片子的监制,但史航看的时候想到了陈可辛的《双城故事》,他觉得《七月与安生》“好像是一个多年之后的倒影”。
2013年《中国合伙人》上映后,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同时,也伴随了很多争议的声音―有人批评陈可辛在用一套粗鄙的成功W价值观迎合中国观众,为他的“堕落”感到遗憾,对他们来说,一个拍出《甜蜜蜜》、《金枝玉叶》、《双城故事》的陈可辛才是他们喜欢的陈可辛。《中国合伙人》编剧张冀从中看到的却是陈可辛一以贯之的东西:“表面上它讲了很多成功,但是它其实真的是在讲这几个人为成功付出的代价,特别是情感失落的代价,他们本身的童真失落的代价。……陈可辛的故事就是这样,过往的美好,过往的纯真都在失落……他对这种失落的表达,他是一而再,再而三的。”
陈可辛觉得他一直没变,始终站在同一个位置。在一次访谈中他谈起《七月与安生》:“它是整个成长的故事。……我觉得那种欷[感,跟《中国合伙人》,跟《甜蜜蜜》,跟《双城故事》,跟《如果・爱》是一样的,都有年份的跨度,都有十几年,十几、二十年的跨度。”
他从小就一直对欷[感“特别有感觉”,小时候看TVB的电视剧,一个原本兴旺的大家族,突然家道中落之后,一切破碎凋零,树叶掉光了,人也不多了,然后“一个年纪很大的人回来,回顾自己小时候长大的地方”―这样的画面一直印在他的脑海里。“这个东西一直都是在我的审美的体系里面,包括我后来喜欢的歌曲,无论英文歌、小说、电影,永远都往那个方向去选择,结果到自己后来拍电影也一直都围绕着这个题材去拍。”
“有的时候最荒谬的是,一个最不变的人,结果因为一个市场的需要,做了很多的改变,但是那个改变其实是外面的改变,其实里面从来都没有变的。”这两句话是陈可辛为他的电影和他自己写下的注解。
不可能在香港拍一部《投名状》的戏
陈可辛“北上”正是他因市场需要而做出的改变。
1970年代开始崛起的香港电影服务于世界各地“流离的中国人”,其中包括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唐人街的华人。但到了1997年前后,香港电影所倚赖的这一市场呈断崖式萎缩,其片在台湾市场的份额从40%瞬间跌至不到1%。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内地市场从2002年院线制市场化改革以来,进入了一个充分释放人口红利的阶段,尤其到了2010年前后,中国电影市场开始了“野蛮式增长”,总票房从2009年的8.9亿增长到了2016年的457亿。院线制推出当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收获国内票房2.5亿。陈可辛在一次访谈中回忆:“2002年,我看到《英雄》的成功,原来内地可以是这么大一个市场。”
陈可辛的故事像极了一个从内地某个小地方到大都市打拼的“北漂”故事。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有位正纠结着是去是留的“北漂”女孩问了他一个问题:“您觉得像北京这样一个拥挤繁华的城市,它是属于您的吗?”陈可辛答:“我不觉得我属于北京。我常觉得香港是一个城乡……所以我来到北京我终于明白,来的人都从不同地方来,所以大家那个野心,来到要成功的野心会更大,而且那个竞争会更激烈,那个人情味会更疏,我觉得你很难建立一个圈子,是你真正地觉得像小时候在家里、在老家那种感觉。”
谈起香港,陈可辛活脱脱就是一个小镇青年在谈论家乡。他在香港尖沙咀弥敦道和海防道的交界长大,走到学校只有5分钟的路程,每天上学经过的杂货店、小饭馆、文具店、小酒吧都是同学的父母在里面打工,或者同学的同学的父母自己开的;放学的时候在路上疯跑,玩警察抓贼的游戏。在这里,每个人都好像认识,八卦报纸登明星性感照时用的标题是“益街坊”。陈可辛曾转述曾志伟时常说起的一个感觉:“就曾志伟常说回去的时候,海关也说啊你回来啦,今天怎么样怎么样,香港有什么新闻。确实是有一种这种感觉。”
新浪娱乐主编陈弋弋多年采访经历中对香港的导演和演员有个明显的印象,他们都“不是很有架子”。“因为(香港)太小了,你在中环吃个饭,遇见三个明星,你去尖沙咀购个物又遇见两个导演,他就不会像内地这样,因为你太有距离感了,不光是阶层,城乡的那个距离太巨大了,所以你就会觉得那个人很遥远。”
1946年出生的演员王学圻是北京人,他在拍《十月围城》的时候对香港人街里街坊的感觉印象深刻。因为拍摄中途导演陈德森情绪崩溃,回香港休养,原本打算只做监制的陈可辛只得自己上手,同时还叫来刘伟强等“一大堆导演”过来帮忙。王学圻发现,本来只是帮忙的刘伟强在片场“该发脾气发脾气”,有不同意见还和陈可辛吵,“陈可辛,你这个不对,你这个怎么怎么的,他就给人大改大弄,就像拍自个儿的片子似的。”“当家做主”的刘伟强来之前压根儿没谈价钱,“二话不说就来了”,最后只收了导演送的一张价值几十万的1905年的10元纸币。这种“太不见外”让王学圻当时感到“很奇怪”,“也很感动”。“人家香港导演确实是非常棒,一方有难,八方来支援。……我就跟陈可辛导演说,我说这一点咱们内地不会有这样的。”王学圻回忆。
2004年底陈可辛第一次到北京拍戏时看到了一个吊臂之城,“在镜头里面很漂亮,你抬头看哪里都是吊臂”,“根本就像一个外太空的那个未来的电影”。到了2008年,他发现所有的吊臂消失了,“一夜之间整个北京就变了”,“那个感觉很奇怪的”。在2014年某期《艺术人生》的访谈中,他说起对北京的印象,就是“变得太快了,就很没安全感”。拍《如果・爱》时,他在三里屯看外景时选中一幢废弃的老楼,等两周后回来打算开拍时却发现整幢楼都没了。拍戏中间,剧组一路在拍,街头的小酒吧一路在拆。第二天拍,头天晚上都要先讨论哪儿先拆,哪里先拆先拍哪里。
“没有安全感还那么吸引您?”主持人朱军一副要将他一军的狡猾表情。
他讲起《如果・爱》的一场戏,在安定门桥拍的,天上下着雪,周迅躺在结着冰的河上,金城武跑过去抱住她―“那排树,地上的雪,河上的冰,哇,我就觉得好像在东欧拍一样。多美多浪漫那个感觉。”小时候看外国电影,他就对“冬天”、“下雪”、“天大地大”非常有感觉,但在香港永远拍不出来。他曾经在一部片子里花钱用特效幻想了“弥敦道下雪”。1980年代香港电影业景气的时候,剧组为了拍这样的画面要跑到欧洲取景,花了钱却又土又假。他回答朱军,吸引他的正是这些香港所不具有的“很多可能性”。不只是在画面和美学上,题材上也是―《中国合伙人》这样的题材在香港连故事设定都无法成立,更别说市场允不允许拍了。
《喜欢你》导演许宏宇也是香港人,在内地做了近10年剪辑师。他一个很明显的感觉是,陈可辛到内地之后格局更大了,“你的世界变大了,你的空间、你能想象的东西也相对应会变大。你看《投名状》,你在香港是拍不了的,不可能在香港拍一部《投名状》的戏。”
不能再依靠
进入这个更庞大的世界,陈可辛是吃了一番苦头的。
正值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开始,他面临两个选择:逆流继续拍自己擅长的中产写实题材,或迎合市场拍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的古装大片。都是冒险―他选择了迎合时代的那一个。
《投名状》是陈可辛的大片之选,寄托着他“北上”的雄心壮志。可就是在《投名状》片场,陈可辛情绪崩溃了,患上了急性焦虑症(panic attack)。
那是2007年,他第一次拍大片。每天五六百个工作人员挤在他面前,几百个问题等着他解答,但除了南京城外战壕围城一段戏是他“最想拍,也是唯一知道怎样拍的部分”,其他的他“着实没有答案”。
陈弋弋在采访主演李连杰时,记得他说过一个细节。陈可辛拍《投名状》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武打动作怎么拍”,当时的武术设计程小东各种不去执行陈可辛说的东西,“后来是李连杰指着程小东的鼻子骂,因为李连杰可能是他的师兄的这一辈儿,然后帮陈可辛把这个局面抹平。”
还有气候和恶劣的环境。拍千军万马的动作场面时,“冰天雪地,零下二十几度”的天气,原本住在北京的剧组因为进京的路被山西煤车堵住,每天塞车七八个小时,只好临时搬到镇上的民居里。
一个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掣肘是他与美国投资人―好莱坞独立制片人安德鲁・摩根的巨大分歧。安德鲁是陈可辛的老朋友,从《如果・爱》开始负责打理美国事务。《十月围城》是一部“要有一定的国际的回收才能回本的戏”,安德鲁作为美方监制的角色至关重要。
安德鲁对于陈可辛的意义并不止于此。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陈可辛这么说:“我在生意上需要一个能依靠的人,摩根是这样的人。”他紧接着话锋一转,“但跟他的合作当中我不停地吃亏,而且是很明显地吃亏。我觉得既然我需要他,吃点亏也无所谓。但到后来《投名状》的时候,他做的一些事情让我觉得太离谱了。”
这一次,安德鲁这个靠山不仅靠不住了,还一个劲地拆台―身为美国人的安德鲁对中国大片的概念来自《英雄》、《无极》一类的电影,但是陈可辛要拍的“完全不是那右桓龆西”。于是开机前剧本就被安德鲁完全否了。
那段日子的煎熬,《投名状》监制黄建新觉得陈可辛为了电影“有一股劲儿在撑着”。他记得片场铺了很多碎粉尘状的土,这样可以扬尘,增加电影的“质感”。陈可辛每天咳嗽得不行,“一下子哮喘都这样子了”,但身体终于撑不住了。急性焦虑症是有身体反应的―腿酸脚麻,身体无法站定,要不停地跳着、动着。他终于焦虑到不得不离开剧组,回香港看医生。陈可辛向《人物》回忆离开北京前的那一刻:“那几天是冷得不得了,我离开北京机场是有恐惧到有点觉得我不能再来北京。”
在香港待了两三天,陈可辛硬着头皮回到了北京,几天后回到了片场。急性焦虑症反过来也帮了他。回来之后,没人再说话了,他因此顺利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将戏拍完了,片子最终掰回了他“非常喜欢”的结果。
可仗其实才开始。片子出来后,安德鲁重新剪辑了一个少了20分钟文戏的版本,打戏比例上升了,更像一个西方观众习惯的传统动作片了,但“故事都讲不通”。原本这个版本只供海外发行,但在内地上片前一周,安德鲁绕开陈可辛直接找到了香港投资方寰亚和大陆投资方中影,试图说服香港和内地都上映美方版本,他对中影董事长韩三平说,韩总,要是你们上现在陈可辛这个版本呢你们会死得很惨。韩三平做了陈可辛视为“可能一生很大的一个帮忙”―他叫了一群发行经理同时看了两个版本,看完发行经理们“一致觉得”原版更好,陈可辛版本因此在韩三平的拍板下保留了下来。面向亚洲市场的香港寰亚也跟着选择了原版。
陈可辛最终赢了―他成为了首位内地票房破2亿的香港导演,《投名状》也斩获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以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等多项大奖。但他和安德鲁彻底掰了。
紧接着,陈可辛找到了一位新的合伙人,保利博纳总裁于冬。2009年,陈可辛与黄建新在北京创立了“我们制作”工作室。同年,“我们制作”与保利博纳共同创立了“人人电影”,宣布3年将拍15部电影,预期票房20亿。
陈可辛在一次访谈中说:“于冬是end-user,明确需要稳定的片源、建立品牌和开拓海外市场,而我正需要有一位做内地发行的专家……经过《如果・爱》、《投名状》,我看到于冬的专业性。”另一边于冬回忆与陈可辛“牵手”时的说法是“情投意合”。
“我以前一直是,我很有想法,但是又很希望有一个身份上比我高或者知道得比我多(的人)。虽然我其实挺主观,要掌控所有东西,但是我是非常没有安全感做NO.1。我永远希望有个人能靠,我觉得这个世界很复杂,这些复杂的东西呢我不太想知道,我最好有一个,这种老司机,去解决那复杂问题。”陈可辛向《人物》记者坦言这个选择的实质。
《十月围城》2008年底签的约,是他们合作的第一部电影,也是最后一部。
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市场低迷,有人特地忠告于冬,“准备好过冬的钱,Cash is king。”但于冬决定赌一把。他当时手握两部电影,《十月围城》占据较大的投资。“陈可辛的钱我实在是不够,但是我在陈可辛面前还装得没事儿,我来搞定,准备吧,拍。”于冬接受《人物》记者采访时说。
化缘似的,于冬从五大广电集团筹了40%的钱,又从私人朋友那里筹来20%,最后从银行贷款4000万,再加上中影集团,这才完成了项目的资金。
《十月围城》是个多灾多难的项目。导演陈德森很早就开始筹备了,历经了两度搁置―1999年,景都搭好了,但一个投资方出了状况,停了下来;2003年非典,重新换了投资方,但一年后,投资方自杀了。
这一次,陈可辛做监制。《十月围城》的多舛宿命顽固延续着:置景砸死过人,置景费严重超支,拍摄基地的老板雇人封了置景地,接着就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演员超期,导演陈德森抑郁崩溃……
每天只睡3个小时的陈德森,噩梦连连,就怕拍不完,做过监制的陈德森屡次向陈可辛表达他的焦虑,忧虑演员的档期,费用的超支,“我们那段时间不见了七八百万”。“他就坚决说你不要管,陈德森,当年我拍《投名状》是虽然也很累,很压抑,可是你有机会去拍这样一个大戏,你就好好享受这个过程。”陈德森向《人物》记者回忆当年陈可辛的回应。
但同时,于冬回忆:“这个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是我没想到的,我跟陈可辛在不停地吵架,因为预算不停地超支,不停地吵架。”
最终,熬过来的《十月围城》在内地票房近3亿。但是“结果呢拍完那个,因为超支了,就跟博纳就没有再合作了。因为博纳就不认这个超支,觉得那个超支是不对的。”陈可辛说。
又是一次不欢而散。这让陈可辛备感挫败,“本来叫人人电影,计划是大得不得了的,结果什么都没有,那个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一个挫败感。”
史航觉得,陈可辛“真正进入大陆市场才真正成熟或者说长大,以前他是有一点孩子气的,有一点年少轻狂、幸福时光。……他为什么会变得商业?因为他发现没有另外一个人能帮自己,只有自己帮自己。我自己做的时候,这面是术,翻过来就是商业,我不指望另外一个人帮我。这种孤独,我们局外人可能不容易体验,但他一定应该饱尝了。”
的确,经历了与安德森和于冬的相继分手,陈可辛清醒意识到,“我不能再靠一个这样的人了,我不能再依靠。”
他还是摸准了他自己
陈可辛的老搭档许月珍把他到内地的这些年分为两个阶段:“《武侠》还是一个寻找的阶段吧,《武侠》以后,到《亲爱的》,我觉得有一点回到他以前拍片的状态了……就有一点回到我们当年拍《甜蜜蜜》的状态。”
与于冬分开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陈可辛都有“一点点心理上觉得很飘的感觉”。《武侠》便是他在这个阶段的导演作品。陈可辛视《武侠》为自己的“中年危机”,“每一样东西都失败,不只是票房不好、口碑不好,连你的经营,跟你合作有关系的人的关系都搞不好。”
“比如说《武侠》叫《武侠》本身,包括你要改变武侠那个东西,本身就是太狂的一个事情。”如今他回过头来看,“那也很不像我这个个性会做的事情,但在那个阶段,可能前面的种种东西累积,你那个情绪就非常想做一些跟别人很不一样的东西。”
在《武侠》“彻底失败了”之后,他终于在《中国合伙人》的契机下,让自己从裹挟其中的大片潮中脱身。接连两部内地现实题材片的大卖(《中国合伙人》5.37亿、《亲爱的》3.44亿)给了他信心和安全感,他终于在时代大潮中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相对舒服的位置:不依赖于任何人,既可以继续拍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题材,又可以在市场中有生存空间。
“我觉得他讲故事的方法、方向,或者是他的审美、喜好是没有变的,唯一的变化是他真的用内地人的心态、身份去讲你们的故事。”香港编剧陈嘉仪说。
黄建新认为,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一直在一线能做下去的人,他一定解决了语境的问题,不然早就淘汰了。消失是怎么消失的,就是完全不融合了,观众就抛弃了。”
这位被认为最懂内地的香港导演,现在每个月也就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北京,几乎全部安排就是从早到晚开会,他与内地社会仅有的接触渠道是自己的员工、合作伙伴以及媒体记者。他不抽烟、不喝酒,更不在晚上参加各种饭局。但一旦他与人交流时,有种绝不敷衍的认真劲儿。这种感觉,陈弋弋在第一次采访陈可辛时就体会到了,“他的交流是很用力的,他是尽量地让你看他心里面的东西。”
也许正是这种特质,成就了陈可辛强大的学习和吸收能力。
陆曾经是陈可辛在内地的宣传总负责人,他记得当时公司内部有个周一早餐会制度,公司里的年轻人,不管是做宣传的、市场的还是实习生,都在会上分享这一周的新见闻―包括最近网络上有些什么很火的新帖子,微博上面有些什么比较好玩的故事,内地有些什么好的小说,等等。“他会认真地听,他会觉得,哦,原来年轻人在想这些东西。”
在陈嘉仪看来,陈可辛就像一块海绵,“一直都在吸收人家好的东西,最后释放出来,跟自己的东西融合,释放出来的能量是很大的。”有时她听陈可辛说一个故事时,常常觉得,“哇,好好听这个故事。”但看到剧本时,却发现“没有他讲得那么好”。时间长了,她发现了:陈可辛不会去强调别人的弱点,而是“总能抓到一个(吸引他的)点,然后把它转换成他自己想象里边的那个东西。”
《亲爱的》编剧张冀记得在黄渤和郝蕾扮演的寻子夫妻的人设上,他与陈可辛存在巨大的分歧。张冀将他们设置为一对离了婚且已经存在阶层差异的夫妻,而陈可辛觉得一个完整家庭丢了小孩才最直接、有深度。开机前一天晚上,陈可辛仍在质疑这对人物关系,但最终在张冀的据理力争中保留了下来。
“当时是不明白的。”陈可辛承认,“有些时候,不是每个事情是我拍之前就知道的。我是到拍完那个戏才了解到某一些很细的、有文化差异的细节。”他后来才理解到张冀所设置的“一环扣一环”,“离婚了之后,把整个格局拉大了很多。”城乡差别,在农村没有男孩代表了什么等一系列问题都通过这一设定引了出来。
当然,陈可辛比他在香港时更依赖一个内地编剧,但是他还是会转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在拍《亲爱的》时,张冀原先的剧本开头是郝蕾饰演的鲁晓娟身处广场上的万人瑜伽队伍中,孩子坐在她的旁边―一个很中国很当下的图景。但陈可辛不喜欢,他带张冀到广州三元里的城中村走了一趟,指着半空中纠结如一团乱麻的电线,说你看这个电线太好看了。张冀立刻就明白陈可辛想要什么了,“就是那么纠结,那么芜杂,而且那么怪诞,但是又那么生动,来自于生活。它是一个跟万人瑜珈不一样的东西,但是它是陈可辛的东西。”
在编剧张冀看来,陈可辛在内地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他还是摸准了他自己”。“他很明确,他自己就是那个大众,他只是好像要比那个大众站得高一点,想得多一点,拍得美一点,他只要尊重了他自己,他的电影一般都会不错。我觉得他很辛苦的原因就是,他的电影只要稍微偏离了一点他自己的东西,就迎来很大的挫败。”
叫他匠人商人时,他居然奇迹般保留了一点艺术家特征
“你看有一批导演拍警匪片很厉害,有一批导演拍喜剧很厉害。香港人习惯把一些东西简单化的。他们觉得很忙、很复杂,我赚钱就好了,尽量把东西简单化。但是国内的人,我觉得其实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比较复杂的……我觉得他拍的电影其实很适合国内的,因为其实他还是关心人嘛,关心人的处境嘛,而且他的戏恰恰就是观众能看懂,但是他也跟你探讨一些平常的问题。”许月珍对《人物》说。
陈嘉仪发现,在讨论剧本的时候,对于观众喜好的判断,陈可辛总是一次次被验证是对的。《喜欢你》中有一处情节,她觉得B选择更好,但陈可辛选了A,因为“他觉得观众喜欢的就是这个”,后来试片时,观众对A情节的反应果然很好。公司开会,陈可辛总是说,我在这里是最靠近大众观众喜好的。
这种既不俗套又不远离生活的陈可辛趣味,恰是他能顺利融入内地的基因―一种独属于他的“中产”底色。
父亲也是一位电影导演,陈可辛从小家里“]有中产的钱,但是维持一个中产的生活跟价值观”。这种“战战兢兢”或许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的审美。他喜欢保罗・赛门的歌,里面都是“看得到画面”的意境―纽约的雪,灰暗的天,失恋……“你觉得这些愁都很浪漫的那个感觉”;他喜欢方形的窗户,“拍戏永远都要通过窗户去拍”,一拍古代的时候,没了窗户,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他从小就是在电影院里泡大的。小时候家里没有阿姨,父母看电影就只能把他带上,看波兰斯基的《血屋惊魂》,黑白片,特别恐怖。14岁暑假时,香港影院不停重放老片,他每天看个一两部,一个月能看完50部。这是他的“童子功”。与他合作过的编剧、导演对他丰富的观影储备都印象深刻。他像是一部电影百科全书,随便问他任何一部无论多么小众的外国片,他都能很快地告诉你,哪年拍的,导演和主演是谁,导演还拍过哪些其他的片子。“血液里就有审美的这个东西。”张冀说。
但他的审美绝不是特别“艺术”的。父亲在一次访谈中谈到儿子:“他还没做导演时,我就经常讲,千万不要拍艺术片,艺术片看得人家一头雾水,只有你自己知道在做什么,人家都不懂。电影这东西是商品,要收回成本,不可以成为艺术。”
父亲的言传或有成效。但更深层的警示来自于父亲的失意―从香港辗转到泰国,只拍过五六部不成功的片子。“我爸的问题是他太觉得自己有才华……你觉得你自己是天才的话,那是一个绊脚石,因为99%的人不是天才。他做很多决定他都会觉得,我就要这样,不去顾很多,其实很多事的成功是天时地利,很多事情加起来的。”
他很早就认定了自己不是那1%,小心翼翼地躲避着父亲的失意。陈可辛在一本自传性的书《自己的路》中自我剖析:“为何我的工作态度会这样,会尽量求生存,可能因为小时候的经历。……我从小到大,看到父亲每次回来香港都是为了同一个梦想,就是当导演,却不停受打击。……我和父亲关系很好,我做导演,也是因为他喜欢我才喜欢,换言之他的失败,其实也是我的失败。”
这种“尽量求生存”的不安全感,一路引着他早早踏上内地市场,作为生意人和文化人的结合体生存了下来。对他来说,变成拥有两种技能的人,可文可武,他才能保住自己站在擂台上。
可陈可辛终究是个“依稀记得自己要什么的人”。“我记得当初我跟作家吴念真聊天的时候,聊到他在杨德昌导演晚年的时候,曾经给他发过一个Email,说你以前拍电影太少了,这是个非常大的错误,你不可以拍那么少。杨导演回的电邮就是八个字,没有动机,哪有作品?我觉得陈可辛到不了这么决绝的份上,但是商业动机之外的创作动机,他每次都是必备的。”史航对《人物》说。
史航觉得陈可辛是那种“如果你把他当艺术家看,他会显得有点匠人、商人,但当叫他是匠人、商人的时候,他居然奇迹般地保留了一点艺术家特征,就是混过海关,夹带火种这样的。”
熟悉陈可辛的人都能很容易说出他“艺术家”的一面。张冀合作中感受到的是陈可辛“创作上的任性”,“非常情绪化”。“大家说他算,说他懂市场,他会在开拍以前一刻对这个故事发生质疑,这是一个很会算的人会做出的事吗?”
黄建新发现,陈可辛的电影里“永远有一部分艺术电影的成分在,你会找着他非常好的段落。就比方说《甜蜜蜜》,看到他在纽约街头,在橱窗前看电视,突然身后过去,然后感觉到了,然后去追,在纽约街头的那些镜头,极具魅力的一些电影的表达。”
至于陈可辛更天才的一面―“用演员是天才”,黄建新简直无法总结:“黄晓明在《中国合伙人》里多好,赵薇在《亲爱的》里头多好,她蹲在派出所那个镜头,我永远忘不了。突然她那个小女儿出现的时候,她那张脸,看见小女儿那一瞬间,那个镜头就扣我脑子里了。然后她说的那个安徽话,你就会觉得,哇,演员消失了,就变成了一个人物。真要夸他,他超强的运用演员的能力,演员在他手里都变得有光彩。《甜蜜蜜》,黎明好不好?很好。张曼玉好不好?多好。包括曾志伟,没落的黑道的老大,都很好。王学圻《十月围城》,多好。”
黎明在访谈中讲过一个细节。1995年,通过经纪人的引见,陈可辛认识了黎明。当时黎明做完一圈访问回到家里,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后,黎明就很客气地请自己的经纪人离开了,和陈可辛继续从凌晨1点聊到了早上6点。多年后黎明感叹,“我很少能和人这么聊,何况还是通宵。”聊天中,陈可辛问黎明几岁到香港,小时候最渴望什么?黎明回答说是麦当劳,“能吃一次麦当劳,就会非常满足。”后来这个细节被陈可辛拍到了《甜蜜蜜》里。
其实到最后谁都是龟
陈可辛的世界里有输赢(他给自己的书起名《自己的路:赢是自己,输也是自己》)。他有个龟兔理论―早年他觉得自己是兔,到了内地之后逐渐意识到自己是龟,现在发现“其实到最后谁都是龟,只要还站在舞台上,兔早就没了。”
做“兔”的那几年在1990年代初。《金枝玉叶》成功之后,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每天人都是飘的,“真的是飘的,就是你觉得东西都好像假的一样。”他后来很多次说起过这段经历―“我非常享受《金枝玉叶》上片的那个感觉,但是我一辈子都找不回来。”1992年,陈可辛与曾志伟、李志毅等5位合伙人一起创立了UFO电影公司。公司的第一部作品《风尘三峡》“就很厉害了”,之后他和李志毅、张之亮一人弄了一个剧本,当时觉得是他们入行最好的3个剧本,“有格局,有故事、有情节,又感人、又商业,觉得自己都神了一样。”
如今的陈可辛早已远离了年少轻狂。做“龟”意味着稳扎稳打,未雨绸缪。
《人物》采访中陈可辛讲到2017年2月他原本要开拍的新戏,是他很喜欢的一个剧本,而且已经请到了几个“现在挺难找的明星”参演。但开机前两个月他还是决定不拍了,挨个打电话给演员道歉。身边的人都说,其实你可以拍,有那么好的剧本,那么好的演员,那干嘛不拍呢?陈可辛也清楚,“纯粹站在一个导演的位置”完全可以拍,当下的市场环境下,投资方比制作方多,追着投,即便亏了,他们也都会认,自己分摊投资之后也只担二三成的风险。但他在预估收支无法平衡之后仍然决定暂时放下。他的理由是“你这样做下去其实面对未来,你还是没有解决问题。”
对于未来,他依然心存危机。“大家都一窝蜂地要利益最大化,就变成大家都依着整个大数据去排片。大数据使得你其实没有10个亿的戏就不用排了,变成每一个档期,只能有两部戏到三部戏。你排片的权就是看你有没有小镇青年,你有没有三四城市。……因为电影院它有成本,它有地产,所有东西都绑架了电影院的决定,排片的决定,所以使到比较成熟的导演,拍成年人看的商业片―还不是文艺片―都没有空间。这个是全世界的趋势,在中国除了小孩看的片,偶像的IP剧,再加上小镇青年的品位加起来,其实所有的东西在电影院根本就没有空间给我,给姜文,给冯小刚,给任何一个这些导演……”
他完全无法想象退休以后的生活。他想一直拍下去(“在工作状态里突然间死去也不错啊。”)。他要想一个办法。
目前有了一个方向:拍网剧。理由很充分。首先,网络可以绕过院线的排片,尽管“网剧也会是小镇青年口味最卖的”,但网络上至少有更为多元的空间。然后是这种“很长的电影”正好为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拍《投名状》时他发现了古装片的另一个世界。古装片中那些人的衣食住行,鞋子脏了回来怎么洗脚,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中间的驿站是怎样的,这些很吸引他的细节在两小时的电影中完全没空间去拍,但网剧都可以。
“我以前拍的每一部电影,要是给我拍网剧,都会比电影好看,因为它有机会给我讲很细的细节。”陈可辛对《人物》说。
陈可辛怀旧,喜欢老东西。许月珍相反,“喜欢把东西忘记”。但她至今清晰地记得一个27年前的画面。拍《双城故事》时,早上4点多回公司打印剧本,公司里悄无一人,只有陈可辛的房间亮着灯,他已经坐在那儿分镜头了。陈可辛的用功,让她起了怜惜,第二天,她给陈可辛带了一份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