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上级部门整改情况报告

时间:2023-02-27 11:08:11

导语:在上级部门整改情况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上级部门整改情况报告

第1篇

关于创建文明城市公益广告的自查报告

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创建文明城市公益广告的文件要求,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结合单位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创文明自查整改工作。领导带队在站内进行了实地检查并现场对整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现将自查和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公益广告内容是否存在错别字、表述不当等问题进行了自查。

二、创建文明城市公益广告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将讲文明树新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传统、文明健康等内容,融入到日常公益广告宣传当中。

三、针对公益广告的尺寸、内容、面积等进行了严格的核查,符合上级的规定要求。

四、对公益广告进行了清洁整理,及时将损坏的广告换下,将有错字的广告重新制作更换。

五、及时的将站内电子屏的损坏部位进行了修理,现已正常投入了使用当中,每天滚动播放相关创建文明城市内容的宣传标语。

第2篇

一、招投标和合同管理方面整改情况

一是针对部分合同签订不规范,部分合同签字盖章不全的问题。顺河堰公司对合同进行了再次清理,并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等章程规定,将不规范和多余资料清理出卷,待签字盖章符合规范后再整理装卷。

二是针对部分合同未用原件归档,环评咨询服务合同用复印件归档的问题。顺河堰公司已将该合同的原件归档入卷。

三是针对监理单位现场派驻人员到位差,未按照投标文件承诺派驻监理人员的问题。顺河堰公司及时与项目监理单位(江河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并于4月28日下发了《关于要求县顺河堰水利工程监理单位人员到岗的紧急通知》,要求其在5月4日前按照“投标文件承诺”派驻8名监理人员到位。目前监理单位已调配监理人员到岗。

同时,经顺河堰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顺河堰公司研究同意,已聘请专业的资料员对工程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清理和归卷,确保工程档案规范完整,达到验收要求。

二、建设管理方面整改情况

针对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顺河堰公司及时召集项目监理、施工、设计、检测单位进行研究,要求各责任单位立即进行自检、复检,并按照水利工程相关规程规范进行整改。

(一)监理单位整改情况。一是监理项目部全面规范相关监理程序和管理工作,并对前期工程监管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及时整改,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不再出现类似问题。二是监理单位及时派驻1名专业监理人员到岗,并积极协调总公司调配专业监理人员,确保8名监理人员全部到位,涉及人员变更的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确保监理工作有序开展。三是顺河堰公司安排现场代表对监理人员到岗情况及旁站监理到位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并将不定时对其监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二)右干渠a标段施工单位整改情况。施工单位已按照《稽察和质量监督检查结果通知书》的要求进行整改。一是针对沟渠内部砼挡墙存在的贯通性横向裂纹的问题,采用环氧砂浆表面涂抹,对开裂较为严重的裂缝进行凿槽嵌补。二是采用沥青木板对沟渠伸缩缝进行嵌补,收缩缝面在沟渠抹面时以同标号砂浆抹平。三是在具备机具施工条件的地点采用机械工具施工,不具备机具施工条件的地点,采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拌合机振捣”的方式,确保完成的混凝土工程达到质量标准要求。四是在每个混凝土砂石料场堆方场及混凝土拌合处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并严格按照配合比标牌进行拌合。五是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部位,进行补强及加强后期养护处理,确保沟渠质量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六是按照“单元划分及质量评定表格”相关要求,抓紧开展内业资料完善工作。

(三)右干渠b标段施工单位整改情况。右干渠b标段工程进度滞后,主要原因是该段发生了设计变更,按照设计变更的相关规程,需逐级上报至原审批单位(即省水利厅)批复。省水利厅虽经过专家组审查后要求对设计变更资料进行了多次修改,但长时间未明确是否同意变更申请。经多次衔接,2015年4月初,省水利厅才同意按变更资料进行施工,致使该合同段工程进度滞后。目前,设计部门正抓紧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开展变更技施设计,并已向b标提供部分图纸资料,b标段已完成部分变更后倒虹管的镇墩、支墩基础开挖,并已订购部分主要管材,待施工方案明确后庚即进行施工建设。

同时,针对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出“右干渠部分伸缩缝施工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问题,b标段施工单位正通过“缝间采用焦油塑料胶泥填缝、缝口采用沥青水泥砂浆勾缝”、“将裂缝位置整体拆除,用高一级标号的砼重新浇筑”的方式进行整改。

(四)设计单位整改情况。一是按照顺河堰公司的要求,目前右干渠b标段的变更图纸已基本完成,并已向施工单位提供部分图纸,部分工程段已动工建设。二是顺河堰公司已向设计单位提出严重声明,要求设计单位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及时解决设计方面的各种问题,及时提供各种资料、数据,确保满足工程施工建设进度的要求。若再因设计单位未按要求提供各项资料、数据等造成工程延误,将由设计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三、资金管理方面整改情况

一是针对项目核算账册不规范,未配置专职会计人员的问题。县水务局和顺河堰公司已进行整改,专职财务人员将于近期到岗。

二是未按重点工程财务制度进行电算化管理的问题。顺河堰公司已购买工程财务软件,配备专门的电子设备,并按照重点工程财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进行财务管理。

三是项目资金未实行专户存储的问题。顺河堰公司已经着手完善专户存储相关事宜,近期将实现项目资金专户存储。

四是项目征地款未按国土部门相关程序上缴,由财政统一安排划拨的问题。2014年,由于征地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为确保工程顺利建设,顺河堰公司将由财政划拨的767.43万元的征地款直接划付到乡镇,最后由乡镇按照签订的协议兑付给被征地村民或集体。2015年,顺河堰公司已将右干渠土地补征款按相关程序上缴,由财政统一安排划拨。同时,顺河堰公司已对财务管理制度、程序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在今后开展征地补偿款划拨时,将严格按程序及时拨付。

第3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夯实基层基础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通过开展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组织群众评议,推进交通运输基层站所转变工作作风、改进管理方式方法,提升服务效能,树立交通运输基层站所“为民、务实、清廉”新形象,为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对象

运管处、公路处、航道处、海事处、虞山船闸、各中心所、配载所、维管处、检测站、市行政服务中心交通窗口。

三、创建内容

(一)公开透明。认真落实政务公开要求,在政策法规、办事流程、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监督渠道等方面做到应公开尽公开。

(二)依法行政。正确履行工作职责,依法依规办事,文明规范执法,科学有效管理。

(三)优质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完善服务设施,工作环境整洁,执法站所外观标准化建设达标。

(四)勤政廉政。尽职尽责,开拓创新,业绩显著。严格遵守廉洁从政(业)行业规范,廉洁奉公。

(五)制度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落实到位,对群众举报和投诉的问题受理、整改、反馈等机制基本建立。

四、活动组织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所属基层站所的创建活动。

五、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份)。

各相关单位围绕创建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动员部署,提高创建认识,明确创建任务,确保应创尽创。

(二)组织实施阶段(6-8月份)。

一是开展自查自纠。参加创建的基层站所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调研等方式,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特别是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便民举措,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组织群众评议。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服务对象等社会各界人士开展群众评议活动。行风监督和群众评议活动,由局监察室、法制科督查。参加创建的基层站所应从履行职责、队伍建设、便民服务、作风建设等方面向评议代表报告创建工作情况,虚心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三是落实整改提高。参加创建的基层站所针对群众评议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将整改情况向群众公开。

(三)考核验收阶段(9月份)。

一是开展自评。参加创建的基层站所对照创建要求开展自评,提交自评报告。符合申报条件的,向市局提出验收申请,并在公共场所公示一周。二是考核验收。由市局组织对申报创建的站所进行考核验收。三是推荐上报。根据上级确定的名额,市局将择优向上推荐,并接受上级部门的抽查。

(四)总结命名阶段(10月份)。

第4篇

――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应从思想上加强会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法制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提高其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准,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使职权和办理业务。第二,要严格各级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审查,加强在岗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当前尤其要强化对会计主管人员的管理,制定会计主管人员行为操作规范,加强考核,促其依法履行职责。第三,要把会计内部控制建设同基层央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会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第四,建立与承担风险相适应的利益保障机制,建立并严格实施科学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和工作业绩考核与指标评价体系,以此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强化风险防范。一是正确理解会计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关系,建立健全完整的适合内部管理的会计控制制度。明确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部门和监督部门的职责,并经常监督检查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二是增强员工的会计风险意识,加强对会计业务操作中各种风险的逐级控制。三是进一步确立会计内部控制在业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尽快建立健全适合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组织结构,加强对会计内、外部风险的总体研究和控制,使会计内部控制渗透到业务的各个方面和管理的全过程。应尽可能地在新业务品种开发之前分析风险,建立相应的有效管理办法,避免盲目扩张。

――狠抓制度落实。首先,重点抓好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业务授权与审批制度、会计业务操作规程、会计主管坐班制度、重要物品管理制度、重要岗位定期轮换制度、会计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和离任交接制度、会计事后监督制度、会计检查报告制度、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明确对会计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存储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要求。其次,梳理工作流程,对在业务流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环节重点监控。合理进行业务拆分,科学确定各业务部门间的联系点,明确分解人员在各个业务环节的工作职责,严格日常考核,严肃责任追究。

第5篇

__水务站于20__年5月27日完善了单位政风行风建设的工作格局。按照今年水务政风行风工作的要求,水务站全体成员共同负责今年的评议工作,对政风行风建设各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细化分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根据今年区水务局提出的任务要求,结合我站政风行风工作目标、主动与__街道做好对接,在今年6月14日,召开了__水务管理站20__年政风行风民主评议迎评会议。__街道监察室__主任和街道评议工作组相关成员参与会议。区水务局__副局长,行政监察室__主任也亲临现场支持评议工作。通过此次会议,水务站主动寻找了差距,切实为提高各项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政风行风民主评议迎评会议结束后,6月底至9月上旬,评议小组成员按各自分工分别陆续走访下列相关水务服务对象:__社区供水集约化改造、雨污水分流改造中的__居委、__三居委;小区综合改造(配套二次供水)中的__一村二居委、七居委;__街道20__年积水点改造项目中的__弄村委、__村委等;水务站自管河道周边相关居委;__街道商务区枢纽内的各在建工地。

评议工作中,小组成员将耐心听取各相关单位、群众的意见、建议,汇总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及时向区水务局反馈走访和问题整改情况。同时,评议工作即评价了水务站的履职情况,还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了水务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在水务站工作例会中将组织全体职工重温水务法规、制度,逐项逐条对照检查,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查找本单位在工作中履行职能、工作作风、服务群众、制度管理、问题整改、遵守规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动员每一位职工积极参与到政风行风工作中来。

按区水务局要求,完善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纠错机制。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的个人自查。全面有效地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五查”工作,形成长效管理,从而加强制度的执行力,落实长效防控措施。

1、按照边评边改、即知即改的要求,对评议组在调查中发现的实例问题及时整改;对提出的意见建议,要深刻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控制环境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269-03

引言

(一)COSO理论下的内部控制——控制环境

COSO理论下,内部控制被宽泛地定义为一个由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旨在为实现以下各类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内部控制包括5个相关联的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环境作为其他所有构成要素的基础,为其提供了秩序和结构,控制环境要素包括:主体员工的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管理层分配权力和责任、组织和开发其员工的方式;以及董事会给予的关注和指导。

(二)COSO理论下高校内部控制——控制环境

高校内部控制是指高校为了维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防范财务风险,防止财务舞弊,实现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而形成的一套制度、方法、措施和程序。其基本目标是:保证高校经济活动和会计行为的合理合法性、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完整,以使高校及时发现存在风险、有效防范风险,保护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本文依据COSO理论框架,从组织结构、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高校社会责任作为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四个指标对高校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分析,旨在提高高校对于人、财、物的管理使用效率,节约高校运营成本,降低高校运行风险,实现高校长足稳健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一、高校内部控制——控制环境的现状

(一)高校内部控制及控制环境重要地位及相关问题日益凸显

高校作为国家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前沿力量,在整个国家民族发展中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也必然带来高校发展备受关注,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成了高校自身员工及社会、政府关注的一个焦点,随着告别计划经济和政府包办,其发展的自主性在不断增强,但同时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组织存在,必然需要资金运营,故也会存在由于财务监控方面的漏洞而导致的现象的发证,而内部控制的不完善乃至缺失是这些现象发生的一个共性原因。2001年、2004年,财政部、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内部控制规范,但仍然改变不了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的普遍存在现象。究其原因,内部控制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是根源,其作为其他所有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重要地位不可撼动。

(二)高校内部控制及控制环境受关注度日益增高

近年来,无论国家审计署、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等进行的政府债务统计工作,还是高校领导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验收工作、高校年度审计工作、骨干示范院校验收审计工作等各项检查工作,不论从工作开展的出发点还是检查结果来看,无一不体现了内部控制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在各项工作的整改措施中,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成了各高校关注的焦点,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成了重中之重。

二、高校内部控制——控制环境存在问题

(一)现有组织结构无法有效进行内部控制

1.纵向的权利义务易阻碍有效内控决策

高校的人财物归属于不同部门进行管理,且每个部门均有相关负责人,同时,这些部门及负责人又分属于不同院领导管理,部门之间互不干涉与协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一种纵向关系。因此,缺乏一个专门的机构,对每一具体决策从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来权衡利弊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缺乏针对每一项活动专门管理和监督的有效内部控制。这就必然导致各个部门都从自己部门角度出发,散漫地进行每项活动的决策,而并非从学校整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角度考虑进行决策。

2.内部审计独立性无法充分发挥

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也不能发挥独立性,许多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受分管院领导管理或是不愿得罪兄弟部门,在内部审计方面发挥不了其独立监督追责的职能,通常只是走个形式,特别是针对校内的部门审计(如成教院、后勤处、校办企业的审计)往往提不出什么实质性问题。是不是这些部门都不存在问题?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许多高校的贪污受贿案件都与这些有自己收入来源的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多数只是针对相关财务事项的事后审计,即使发现问题也只是要求整改,无实质性惩罚措施,至于有关从管理角度去对相关事项进行风险审计,几乎很少高校涉及。

(二)权责分配问题

1.从领导层面上看

目前,我国大陆高校多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权责划分比较模糊,权力的纵向级别比较明显,注重行政权力,学术权威不受重视,缺乏民主氛围和权力的横向制衡。

2.从财务、审计等部门内部看

财务、审计部门每个岗位分工较为明确,但由于各部门许多工作环节环环相扣的特殊性,责任界定较为困难,导致许多高校的现状是分工不分责;又由于高校不像企业一样绩效与工资合理有效挂钩,有无责任待遇一样,即有效的问责机制较为缺失,由此形成了许多高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工不分责,分责不问责。

(三)人力资源政策问题——有效激励、竞争与约束机制的缺失

1.有效激励机制的缺失

高校管理模式中,重中高层管理人员轻专业教师及普通管理人员的现象普遍存在,青年教师及普通管理人员的待遇存在“被平均”现象,难以调动这些中坚力量的积极性。在高校人才发展、学科建设、教育创新的道路上,教师待遇尤其是青年教师待遇问题是造成许多人才流失现象的原因。也因高校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高校员工收入通常都是按职称职务有固定的级别,其总体趋势也是“只上不下”,故同一岗位员工不依工作量和成绩论工资而是职务职称论工资,这样的体制无法提升青年教师主动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积极主动投身高校教科研质量的提升事业。

2.人才的竞争与约束机制缺失

高校高层管理人员的任用由政府任命,中层管理人员由学校高层管理人员任命。这样的人用机制,高层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时难以保证,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将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划等号,高层管理人员缺乏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甚至缺乏自我约束管理;高校内部中层管理人员的任命存在论资排辈现象,仍然存在中层“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不能实现庸者下能者上的有效竞争与约束机制。

(四)高校社会责任

由于教育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国家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升温,高校接受上级教育、审计、财政、物价部门对于收入来源、经费使用及资产管理状况的检查较为全面且频繁。多数高校每年均要接受部分上级部门对收费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但对于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基本不公开,正因如此,对于出现的问题的整改措施以及措施施行进度情况,没有相应的社会监督甚至是法律追责。缺少了学校内部及外部社会监督甚至法律追责来评价高校旅行社会责任的情况,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履行情况的评价监督追责也缺失。

三、高校内部控制——控制环境的完善措施

(一)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性文件

上级部门政策性制度支持,尚未有明确的关于高校内部控制的制度规范性文件,包括明确内部控制目标。

高校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包括业务层面的财务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制度等。

(二)构建内部控制组织机构的建议

1.健全独立的组织结构

建立院长负责制下的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制定财务部门牵头,联合审计处、纪委、监督处、资产处等职能部门以及高校相关管理专业的专家进行全面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制度,完善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规范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的权、责分配,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执行部门的独立性。所有重大事项的决策需要内部控制委员会的各成员进行分析讨论进行决议。

2.完善组织结构人员责任界定及决议模式

对于内部控制委员会人员的构成,应有每个相关部门派出至少2人以及校内管理专业相关专家。将所有这些委员构成内部控制管理专家库。委员的选派任用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在任期间出现渎职行为,经内部或外部检举并查证属实的,立即罢免委员资格且永不再任用。决议模式为,每次进行重大事项表决时,由专家库随机抽取各部门1—2名以及专家数名,采取3/4或者全票通过表决制进行所需研究事项的表决。这种委员会随机抽取人员模式能够有效避免长期由固定人员进行决策带来的事先或事后渎职受贿、集体渎职受贿现象。

(三) 实现权责的合理有效分配

1.责任分配与权力授予

权责分离是为了让不相容的业务由不同的人来完成,以减少多人串通舞弊的机会。所以权责分配是首要,包括纵向权责划分以及部门内部各员工之间、岗位之间权责的划分,其次,问责机制的加强,应当建立合理有效的责任承担及相应的追责或惩罚机制。

2.行为准则和必要专业人员的重要性

与内部控制相关的行为准则至关重要,如每位员工岗位职责。另外,每个岗位要求相应的必要专业人员使得高校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展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尤其是与数据处理和会计、审计职能相关的专业人员。

(四) 发挥人力资源政策的效用

1.政策、制度制定及程序实行方面

在员工的聘用、培训、晋升、薪酬方面,借鉴企业的优秀用人制度,实行用人与绩效挂钩,摒弃用人中“能上不能下”的老观念,实施竞争与淘汰制度,有效利用激励与惩罚机制,提高优秀人才尤其是广大中青年人才的参与度,践行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增强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科学合理配置各级人员内部控制活动中的权限。

2.偏离既定政策的补救措施

在员工偏离了既定的人力资源政策的情况下,要合理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适当的补救措施能够降低损失或者弥补已经发生的损失。例如,对违反学校相关规定超过3次以上(含3次)的,关键岗位人员要适时被他人替换;对严重违反国家法律的人员,由学校分管部门移交司法部门处理等。

(五)促进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校在接受各上级管理部门检查后,要针对上级部门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但是,对于整改的效果,上级部门往往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验收。故建议各主管部门应考虑该针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并出具高校检查验收报告及整改意见,还要对整改验收情况进行公告,以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以此约束高校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如此才会提高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秘书处组织翻译.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2] 高桂兰.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2,(1中).

[3] 阚淑媛,杨红艳.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优化浅析[J].财会通讯,2012,(1中).

第7篇

一、充分认识专项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国家预防腐败局针对合同改革发展形势,做出开展合同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重要决策,这既是深化合同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制的客观需要,又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建立长效机制的有力措施。

《合同法》实施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合同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合同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合同工作体系基本健全,合同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合同管理与操作日趋规范,依法采购、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合同功能和作用得到明显发挥,在促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推行合同制度改革的时间还比较短,不少方面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合同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与制度和程序规定不相符合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执行合同政策存在偏差,有的政策和规定还没有得到落实;应当实行合同的项目,没有完全纳入采购监管程序,存在脱离甚至规避监管的现象;合同中的违规操作、随意操作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有的违规性的故意行为,背后还可能隐藏着不正当交易。这些现象和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同活动的公正性,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也损害了合同的声誉。总体上看,无论是合同规模还是合同行为,都必须着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要站在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高度,进一步推动合同制度改革。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合同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专项检查的任务和目的

此次专项检查的任务和目的是:在广泛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以下简称采购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机构合同执行情况检查的基础上,摸清和掌握合同领域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查找法律制度、管理体制、监督机制、操作执行等方面存在的缺失和薄弱环节;通过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使采购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机构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自觉增强依法行政、依法采购的意识;针对自查和重点检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方面严肃查处和纠正不规范行为,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建立健全科学的合同管理体制奠定基础。

通过检查,促进采购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机构进一步掌握合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提高依法采购的意识和能力,纠正错误观念和不正当交易行为,堵塞管理与操作执行的漏洞,促进廉政建设,确保各项合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得以正确贯彻执行。

三、专项检查的范围

此次专项检查的范围是:全区采购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和获得合同资格的社会机构和合同执行情况。

四、专项检查的组织与实施

按照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的统一部署,区财政局、区监察局、区审计局联合成立区合同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局长孙爱忠担任,副组长由区监察局局长张毓、区审计局局长赵立群担任,成员由区监察局副局长马文刚、区审计局副局长田欣华、区财政局副局长张寅生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合同办公室,主任由区财政局副局长张寅生担任,副主任由区财政局合同办公室主任周永勃担任。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专项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导工作,并负责区直部门和单位以及区直的集中采购机构、社会机构专项检查工作。专项检查工作结束后,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负责汇总全区专项检查情况和工作总结报告,报市合同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五、专项检查工作安排

专项检查工作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从5月开始,到9月结束,具体分为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整改提高和验收总结四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一)自查自纠。5月19日至31日为自查自纠阶段。采购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机构要认真组织学习合同法和有关制度规定,增强开展自查自纠的主动性。各单位和采购机构开展和合同执行情况自查自纠的内容包括:

1、纳入合同范围的项目依法实施采购的情况,是否存在规避合同的行为;

2、合同预算、计划编制和执行情况,是否存在不编、漏编现象;

3、合同方式选择和执行情况,有无违规行为;

4、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执 合同检查方案第2页

行情况,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是否都执行了集中采购;

5、采购组织程序、信息、专家抽取等环节执行情况,是否执行了制度规定,有无违规行为;

6、工程实施合同情况,有无规避招标等违规行为;

7、上级专项资金实施合同情况,是否都执行了制度规定;

8、合同政策功能落实情况,是否严格执行了制度规定;

9、受理质疑案件的答复处理情况;

10、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机构财务开支情况,是否存在违反财经纪律现象;

11、其他有关情况。

采购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机构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要对自查自纠情况归纳整理,查找问题根源,写出自查自纠报告,并填写电子版自查自纠有关表格,报区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采购人填写表格1、表格2和表格7;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填写表格3、表格4和表格7;社会机构填写表格5、表格6和表格7)。

区财政局负责对自查自纠表格电子版软件的下载安装提供支持。自查自纠表格软件可以直接从中国合同网下载安装,也可以到区财政局合同办公室拷贝后安装,对于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单位和下载安装过程中有困难的单位,请及时与区财政局合同办公室联系。自查报告和自查自纠表格电子版必须在5月30日前报区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重点检查。6月1日—7月31日为重点检查阶段。重点对采购规模较大、采购项目较多的采购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和部分社会机构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于不认真进行自查自纠,不按时填报自查自纠报表的单位同时列入重点检查范围,采购人的重点检查覆盖面要达到本地所有采购人的20%以上。重点检查工作结束后,检查小组或检查工作承担机构要根据重点检查情况写出检查意见和处理建议,及时上报区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三)整改提高。8月1日—31日为整改提高阶段。采购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社会机构要结合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发现的问题以及重点检查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情况要以书面形式提交区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对整改措施不力、整改效果不好的,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要督促其重新进行整改。

(四)验收总结。9月1日—30日为验收总结阶段。整改提高工作完成后,各级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要组织好本地专项检查的验收工作,总结分析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形成分析报告。

各单位要确保专项检查不走过场,将整改措施落到实处。检查期间,省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将组织督导组深入区、县和市直被检查单位进行督导。市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将组织督导组深入县区和市直被检查单位进行督导。

六、专项检查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区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要根据上级通知要求,制定符合本区实际的相关配套文件和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安排负责重点检查的工作人员,切实做好此次专项检查工作。检查过程中遇到问题,要有向关领导和上级部门汇报,及时加以解决。

(二)要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合同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区财政局、区监察局、区审计局要通力合作,从经费和工作人员上给予必要的保障,精心组织和安排各个阶段的工作,做到任务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经费落实,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好落实。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采购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机构要安排专门人员认真细致地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并配合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做好重点检查工作。

(三)要依法行政,公正严格。在专项检查工作中,各级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做到依法检查,准确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履行查办程序,排除干扰,秉公办事,防止检查工作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公正严格。

第8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设备安全

中图分类号:TB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0(C)-0121-02

当前,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落实安全使用等规章制度,确保特种设备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有利于各相关单位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安排应急救援演练,确保在最困难的条件下迅速救护人员、减轻危害的影响;有利于广泛加强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引导特种设备的使用者(特别是少年儿童)树立安全意识、了解使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水平;有利于定期开展自查,重点是设备的定期检验及安全状况、人员持证情况、使用单位的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以及隐患的整改情况。

一、坚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特种设备之所以被称为“特种设备”,是因为它的使用危险系数特别大,要特别注意、特别防范。要实现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必须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而要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安全至上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涉及特种设备安全的因素,要事先进行控制。一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例如,在每安装一台新锅炉时,首先是资料的把关,在资料齐全和技术监督部门同意报装的前提下,特种设备检验所所派检验员在现场应严格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规定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才进行投入使用,对验收不合格的应出具整改意见书,整改完毕方可投入使用。另一方面推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制,对于在用特种设备,除了国家的定期检验之外,大部分的安全法规还要在企业落实。因为企业的运作是与设备的运行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应该设立专管人员对特种设备的有关资料以及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对于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要时进行定期交流工作经验以促进工作进步。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部门上报,并及时解决问题,对于重大问题还应该及时向当地质监部门上报。做到安全生产,以确保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全面性原则

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应全面回顾特种设备原管理成果,了解企业生产各个环节对特种设备的要求,并进行全面调查和周密考虑,吸收应用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所需要选优、协调、统一和组合的事项中。力求使制度趋于完善。

(三)系统性原则

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把特种设备和生产安全看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追求特种设备一生的管理,即设计、制造、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调拨和移装.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从特种设备一生的角度出发去进行研究,而不应将特种设备前半生(设计、制造)与后半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调试和移装、报废)截然分开,孤立地研究它。特别是对一台旧整装锅炉的安装,首先质监部门应查清楚该锅炉之前的使用情况及检验报告,特别是最后一次的检验报告,假如是异市锅炉,还要求当地质监部门出具移装证明。这一程序把关后,该锅炉如果有移装使用价值的,质监部门还要责成特种设备检验所对该锅炉的移装前检验,检验合格,才给予从新报装,检验不合格,必须整改合格后给予重新报装,对于报废锅炉,一律不给使用。有这样的严格管理,才能减少安全隐患,也才能为国家带来经济效益。

(四)全员参加原则

特种设备运行安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单靠企业的领导层重视管理不可能做好这一项工作,应发挥企业全体员工的力量和积极性,依标准规定要求维护保养和实施,提高和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是一部全面规范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及其安全监察的专门法规。《条例》主要确立两大安全监察制度:一是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二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但使用单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特种设备管理还需要一种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先进的技术,增强使用单位防范事故的能力。

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制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是为了维护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通过人的五官检查和运用检测手段进行有无异常状态和隐患的检查,以利于把隐患或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分为日常检查、月检查和定期检查。第一,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检查间隔期在一个月以内的检查,其周期应根据不同特种设备或关键部位对安全的影响来确定,每日一次。每三天一次或每月一次。日常检查由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负责。一般在班前5―10分钟时间内进行。日常检查主要靠“望闻问切”检查方法。“望”,是用眼睛看,看的效果有两个,一是直观反映特种设备的真实情况;其次是比较观察,即把正常的与异状的特种设备来比较。“望”的对象有:重要的锅炉的四大安全附件;锅炉外保温是否漏烟或其他现象;锅炉附件是否有异常变化;炉堂内部是否有异常变化。“闻”,包括嗅觉和听觉。用鼻子嗅一嗅特种设备周围有无异常臭味,最明显是烧焦味。如果是橡皮烧焦味,就应联系到电器元件。如果是其他异味,就应联系到是否介质渗漏等;用听觉判断,当听到异常声音,应检查各部位是否紧固和平稳,或其他各部位是否松动和移位。“问”,询问交接班人员和查阅交接班记录,对特种设备日常运行的客观情况必须了如指掌。“切”,是触觉,有些特种设备和辅助设备可以用手去摸一摸.眼睛看不清的伤痕或波纹或异常振动,可用手指去摸,也容易感觉出来。第二,特种设备的月检查。检查间隔期在一个月以上的检查,主要对重要的特种设备和其安全附件或日常检查反馈结果进行的检查。月检查是较系统、全面、专业性的检查,视特种设备状况和部位一般有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月检查一般利用节假日进行,由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指导维修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工作。为得到确切、科学的依据,按照不同的检查项目,选用适当的仪器来检查,以期正确掌握定量情况。同时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作为以后维护保养项目的参考选项。第三,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查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由检验检测机构按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进行检验。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第9篇

【关键词】安全监督;转型;创新;监督方法

一、转变观念,创薪思维方式

1.由“巡游式监督”向“常态化监督”转变

以广州市为例,由于工程项目多、监督执法人员不足、监督方式单一、监督技术手段落后等原因,据初步统计,工程项目监督频率目前平均在“每两个月检查一次”的水平,甚至有的项目监督频率为“超过6个月检查一次”。对工程项目而言,这种监督方式就像“巡游”,巡游过后必然形成很长一段“监管空白期”,监督效率必然低下。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改进监督方式,缩小“监管空白期”,实现常态化监督。

2.由“单向执法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

目前,各地的监督检查都是“单向执法型”,即由监督执法人员到施工现场抽查、排查隐患,实施处罚;而企业方面完全处于“被动应付检查”状态,监督工作效率极低。

因此,监督检查必须向“双向互动型”转变,即在现有“单向执法”的基础上,增强指导服务和交流沟通。通过加强监督执法人员与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日常联系和互动交流,帮助施工企业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加强监督执法人员与监理人员的日常联系和互动交流,落实“监理报告制度”,总监向监督员及时报告项目上的安全动态,充分发挥监理的现场监管优势和“协防”作用。

3.强化对企业安全行为的监督执法,让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平时能够有所作为

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是企业,监督执法人员不是企业的安全员。因此,在施工安全监督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认真开展施工现场安全实体隐患排查(抽查)工作,同时,更应注重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行为的监督执法,督促并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认真到岗履职,改变当前这种“监管部门着急、企业无动于衷,监督执法人员现场排查隐患,项目安全员、监理人员平时无所事事”的局面。

4.强化“事前预防与过程控制”

主要是督促企业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注重事前预防和对隐患的过程动态控制。

二、改进监督方式,现场执法检查与远程监控相结合

1.除了传统的现场监督检查方式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微信、视频监控、云技术等实现远程监控,一方面提高监督工作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震慑企业,促进企业全面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减少事故发生。

2.远程监控方式可采用集中监控(由专人通过“监控中心”实现)与分散互动监控(由监督员通过个人电脑或专用手持设备与工地“互动”方式,实现对各自分片监管项目的远程实时监控)。

3.远程监控对象、内容

(1)集中监控:项目部“三类人员”到岗履职情况(点名);三级教育、平安卡培训(考试)活动情况;大门口值班情况;泥头车出入登记、冲洗、装载情况;塔吊、电梯等重点部位安全监控等。

(2)分散互动监控:安全实体抽查及隐患整改情况跟踪;塔吊安拆、顶升加节,电梯设备安拆,防护棚搭设等危险作业时的现场安全技术交底、监理旁站实时监控;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抽查(点名);“三类人员”到岗履职情况(点名)等。

三、改进监督模式。完善和落实内部监督机制

两手抓:对外,抓施工安全责任主体(施工企业、建设、监理),强化和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全面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对内,抓安监机构监管责任落实,强化安全监督机构和监督执法人员的监管责任意识,规范监督行为,提高日常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杜绝不作为、乱作为。

1.日常监督实行组长负责下的专业分工与主监员责任包干模式。按照“事事有人管”原则,落实监督组内部岗位分工,明确细化工作任务、签订责任书、强化监督责任,制定和完善《监督工作规范》,推行监督工作标准化管理,优化业务流程,全面提高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

2.层级监督实行“行政主管部门督查”与“安监机构巡查”相结合模式,形成“管理链”,环环相扣,促进各级安监机构加强内部监管,进一步强化监管责任,减少监管漏洞。

3.检查方式采取“飞行检查”,在不预先告知企业的情况下,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检查、巡查和督查,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监管常态化。

4.探索建立安全报告制度,形成“互动长效机制”。

(1)监督员与施工现场的监理、安全员之间建立“互动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全监理和企业安全员的作用。

①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信息库。平时,要加强对现场安全监理和安全员的监督检查,严格查处“一个安全员同时兼多个项目”的现象,强化责任意识。②监督员与现场安全监理和企业安全员“结对子”或建立微信群,加强平时的联系沟通和业务指导,把监督员打造成执法者、指导员、联络员、工地安全管理的“上级领导”,监督员要学会给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人员派活、下达指令,搞好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安全员和监理的现场管理优势,把监理和安全员打造成为监督员的情报员、助理,把他们的工作当成监督员工作的延续,改变以往那种现场检查时监督员给企业当安全员,几个月才去工地检查一次,然后长时间不管的状态。

(2)建立安全报告制度。

①安全员、总监每周向对口监督员定期报告工作情况,重点将安全教育、平安卡、工人招聘动态、特种作业人员动态信息、劳务公司安全管理状况、危险作业施工等动态信息纳入报告内容,以利于监督员随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加强比对、核查,大幅提高监督执法效率。②安监机构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监管项目的安全状况和监督执法情况,为上级部门实施内部巡查、督查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5.工程项目实行“分类差别化”管理。

制定监督计划时,要根据项目类别、难易程度、不同施工阶段、企业管理水平等,实行“分类差别化”监管。

6.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突出监督重点。

(1)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有效性。一方面,对重大问题和隐患,特别是“屡教不改者”(即指出隐患和问题后不积极整改、不认真履职),要严格执法,绝不手软,例如:检查安全教育、交底时,发现问题要执法“零容忍”;另一方面,执法要务实,严格执法,但不等于见到隐患就开罚单,不能把执法权作为要挟企业的手段,施工都是动态的,任何工地有安全隐患或问题属于正常现象(特殊隐患除外),只要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就好。应该给企业一次整改的机会,监督员应该及时跟进,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杜绝执法文书要么不发,要么乱发的现象。

(2)抓重点环节:脚手架、模板工程、起重机械、基坑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文明施工、泥头车管理、消防安全等。

(3)抓重点对象:重点项目,要抓轨道交通等重大投资项目和危险性较大工程,杜绝群死群伤事故发生;重点人员,要抓一线工人(特别是劳务分包队伍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员、项目经理、安全监理(配备、到岗、履职)等。

(4)抓重点时节:重大节假日、台风多雨季节、重大活动期等。

7.认真落实《监督工作质量定期考评与内部责任追查制度》,开展事故工地内部责任倒查,强化监督责任,促进廉洁执法。

四、效果预测

监督员和项目部人员都有了新的任务和压力,大部分人会去主动多做点事情,去认真履职,才能做到有事情相互沟通汇报,使监督工作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