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生考试成绩总结

时间:2023-02-27 11:08:13

导语:在学生考试成绩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生考试成绩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期末考试;总结;思考;试卷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214-02

大学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对一门课程结束后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对考试后情况的分析,不仅会对今后教学过程的改进完善有所帮助,而且对学校教学文件的制订和课程设置安排也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1]。目前,期末考试后,多数教师把试卷改完,在学校网页教务处本科教学一体化平台登录成绩后就算完成任务了。虽然教师们做了试卷分析,但也只是按要求统计一下及格率、排一排分数段等,真正使教师们能静下心来,分析研究一下试卷、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等不多,这样考试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因此,有必要进行考试后的总结,总结一下经验与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将会对今后教学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15级土地资源管理和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土壤与土壤地理学》的期末考试为例,对考试后进行了总结和对今后教学工作的进行了一点思考。

一、对期末考试后的总结

(一)对考试试卷的总结

1.对试题质量总结分析。试题质量分析是一项非常细致而耗时的工作,在期末考试后,教师对试卷质量做细致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并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情况,对试题难度不合适试题、区分度小的试题和语言描述不够准确的试题,要逐一加以修改完善,对有错误的试题要彻底改正,而对于容易引起歧义的试题则应坚决淘汰,杜绝在以后考试中再次出现。而对于试题的难度适宜、区分度较高和语言描述准确的试题,应该重点标注出来,作为今后命题及试题库的建设重点素材。科学的试卷质量分析结果,可为教师在改进教学工作(包括改进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命题组卷工作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因此,应把试题质量分析作为一项常规的教学工作认真做好。本次《土壤与土壤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中较容易题比例为40%,适中题的比例为46%,较难题的比例仅为14%;表明试卷难易的比例搭配基本合理,试卷内容涵盖广、题目类型多样,因此试题整体质量基本适中,但试题的难度相对不大。在今后命题过程中要注意试题的难易比例分配。只有一个相对合适难度的试题,使得每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学习和正常发挥都能顺利过关,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考试的兴趣。

2.对试题内容的总结。期末考试试题内容应当是一门课程核心内容的浓缩,是教学内容与教育目标的真实体现,不但能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而且能反映各部分内容和各认知层次的相对比重,还能确定各部分内容的数量比率,以保证试卷的内容和结构的效度。本次《土壤与土壤地理学》期末考试,基础知识题目占80%,综合性题占10%,实际应用的题占10%,试题着重考查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能力,但应用基础知识进行分析问题方面的题目较少。在今后的考试中,力求做到综合性题和实际应用题的比例占30%―40%,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考试题型的总结。期末试题一般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种类型。其中客观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观性试题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题型包括综合分析题和论述题。由于《土壤与土壤地理学》知识点较多,范围较广,出题覆盖面较大,因此,客观性题目的比重较大,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为4:1,做到了考试题型的多样化,基本符合命题要求,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核题型少。今后要减少选择题、填空题和概念题的分值,增加应用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题型分值,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对考试成绩总结

本次《土壤与土壤地理学》考试最高分97分,最低分44分,平均分76.9分,及格率92.3%。从试题类型得分率来看,名词解释题的得分率为87.1%、填空题86.7%、选择题77.3%、判断正误题76.9%、简答题70.7%、综合题目70.8%。可以看出,名词解释得分率最高,其次是填空题,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较好。从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来看,成绩基本呈现正态分布。因此,本次考试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但有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的是缘于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比较吃力,学习效果不好;有的是对学习缺少动力,厌学造成的;有的是沉迷于网络,疏于学习造成的。在教学中如何兼顾到这些学生,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专心学习,也是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总结

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成功与失败的一种有效形式。考试后不仅要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对照学生的成绩,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目前很多教师对期末考试后的总结认识不够,往往只把考试当作评价学生学习的工具,忽略了考试本身所具有的评价教学效果的功能。因此,教师们要转变观念,认真分析试卷中反映出的教学问题,并认真加以整改。

二、对期末后的一些思考

(一)不断提高试题质量

期末考试试卷常规命题办法是由任课教师在考试前出题,这种出题方式是教考不分离,易受出题教师个人经验和偏爱的影响,且易与往年试卷试题重复,并且可能出现试题阐述不严密甚至错误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了试卷的质量,使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师对一门课程的出题原则既要能达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能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考试,同时试题也要有一定的区分度,使学与不学、学得好与学得差的学生能在课程考试的成绩中得以体现,以此打消学生的学习惰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学习和正常发挥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因此,在期末考试后通过试卷分析不断优化、补充和完善试题,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确保试卷质量本身的准确性、科学性,使考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真正起到反映教与学水平的客观量度的作用。

(二)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分析研究卷,提高教学效果

考试后教师要依照评分标准认真批改试卷,细心统计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分出名次,以此作为评优、评奖学金、助学金、入党、保研等的重要依据[2]。批改试卷要公平、公正、避免人情分,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要做到有理有据,避免随意性给分。同时,教师平时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使学生不但重视最后的考试,还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考试后,教师对试卷的试题质量做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及教学实际情况,对试题难度不合适,区分度小及语言描述不够准确的试题加以修改完善,对错误的试题要彻底改正,而对于差题则应坚决淘汰,杜绝在下次考试中再次出现类似的现象。而对于质量较好的试题,可作为今后命题及试题库的优秀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程知识点的教学,而且要重视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不仅要求学生注重课程知识的记忆,而且要强调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尤其要强调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可从考试所反馈的信息中发现。因此,考试将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到良好评价作用。

(三)教师要教书育人

考试只是大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是真正目的。因此,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平时的出勤、课堂表现、思想状况,要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特别是对待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并逐一克服。教师要认真备课,用心讲课,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四)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考试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它不仅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也反映学校教风、学风、校风建设水平。从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学习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存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胸无大志,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时努力不够,致使考试成绩不理想,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地学习,平时能认真听课、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树立良好的学风。

参考文献:

[1]陈俊,刘廷禹.从大学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看学风问题[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3):42-47.

第2篇

教学案例与反思

活动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6页实践与探究

活动目标:学习教材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认识隐私含义,走出思想认识误区,训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主题:考试成绩是隐私吗?

1 背景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不提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对此,引发了社会、家长、学生以及老师的议论。有的老师认为,考试成绩对学生本人而言,可算是隐私,但通过排名,就比较直观了解每个学生在所在班级的学习状况和位置,如果不公布成绩,不利于学生经受挫折、意志性的历练和自信心的培养。王小强的家长说:学校把学生的成绩隐蔽起来,我难以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是优是劣。

148班的班主任尹老师却在走家访前,他的班本来有个成绩好的学生却希尹老师不要把这次段考成(绩告诉家长,因为他这次数学考得特差,怕家长知道,他会批评,甚至挨打。因为他家长对他寄望很高,他还特别提醒尹老师"请尊重我的隐私!"

2 活动准备

(1) 挑选主持人:

讨论题:

(2) 向同学布置 "考试成绩是隐私吗?"

(3) 根据学生意愿把同学们分成正方和反方两组,并排好坐位。

3 活动过程

(1)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展,并确定。

正方观点:考试成绩是隐私

反方观点:考试成绩不是隐私。

(2) 摘要学生发言

曾小娇:我认为考试成绩是我们学生的隐私,如果某某当从说出我的成绩很差,我会很难堪,自尊心肯定受到打击,要是老师家访把我的学习成绩差的情况告诉家长,肯定会遭到父母当场责骂,老师走后肯定会挨打,这样一来,自己的自信心一定会下降,学习成绩会一落再落,不会再有提高。

黄璐发言:我认为应该把成绩看着隐私,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某次考试发挥不好的同学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本来学得好,考得却不好,如果公布成绩,肯定会损失自尊心,再者,一次考试又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李慧如发言: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女孩子,我的学习成绩不很好,但一直在努力追赶,每次算有进步,但总比别人差,不是很理想。因此我蛮在意自己学习成绩,敢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考试分数,如果一但公布,因分怕丢人,会一连几天睡不好、吃不好,怎会有心思搞学习呢?多么希望老师不公布考试成绩。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

余在先发言:大家好,我代表反方同学发表一点看法,我认为学习成绩考试分数不应该成为隐私,因为只有公开学生的真实成绩,我们才知道他的学习成绩的优劣,有针对性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进行帮助,我代表反方同学希望李慧如同学不要因为成绩不好怕丢人,我们会帮助你的。只要你树立信心,不懈努力,再加上我们全体同学帮助你,你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成为胜利者。(赢得掌声)

黄亚宇:我认为考试成绩不是隐私,第一,只有公布全班同学的成绩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进步;第二,只有自己有颗"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平常心,成绩的好坏并不是问题,让别人知道也不怕,最重要的是自己努力过没有,只有你努力了,你就是胜者;第三把你亲戚、邻居、同学、老师对你成绩的议论评价看作是对你学习的关心,一种激励和促进。这时你一定会进步。(热烈鼓掌)

陶?发言:我个人认为考试成绩不是隐私。公开一个学生的成绩,对学习成绩不高的同学是一种意志的考验,你承受得起说明你能面对你今后人生的坎坷,成就社会事业打好基础,如果觉得不好意思,怕丢人,怕议论,说明你还需多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同学们高声喊好,热烈鼓掌)

程瑶发言:陶?的发言,我很有同感,公开成绩可以培养我们面对事实的心理素质,在坐的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宠惯了,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应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和胆量……不通过锻炼,怎么能面对人生道路的坎坷,怎样面对未来的挑战。怎能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鼓声阵阵)

(3) 主持人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同学都能积极开动脑筋,勇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常见小事展开辩论,使我们更深刻了解隐私的含义,希望同学的继续发扬,多观察、多质疑、多讨论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认知能力和判断水平。为了使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今天这节课讨论议题,请我们的老师再作精彩的阐述。

(4) 教师总结

辩论会正反方只有几个代表表达观点,现在请各位同学举手表达自己是正方还是反方。从举措手看到:全班25人(占52%)认为考试成绩应该成为隐私,公布成绩会失损自尊心,特别遭到父母的责骂、亲戚及同学的议论,给成绩差的同学带来更大的压力,失去自信心。有23人(48%)却认为,成绩不应该成为隐私,通过公布成绩知道自己在班所处的位置,知道自己是否进步了,这样更好地激发同学们在学习上的竞争意识,促进同学们努力学习,通过排名让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更好地与老师沟通,针对性教育孩子。

在这里我发表自己看法,把成绩看着是同学们隐私,让每一位同学"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所以我赞成不排名,不公布成绩。因为正是黄璐同学刚才发言所说:某一次考试成绩绝对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同学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对那些在某次考试中发挥不好的同学,我们应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尊重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毕竟我们是个大集体,每个同学的心理承受压力的素质和能力不一致。我们应该同情理解并帮助成绩差的同学,让他们感觉班集的温暖,树立信心,争取进步。但是我觉得这个"隐私"除了任课老师外,父母应该更有知情权,我们作为子女也应该有义务让父母了解你的学习情况,能得到家长的鼓励,有利于促进自己进步。捕捉思维责任感,激发学习兴趣。

(5) 教学反思: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实际事例反映到我们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这些问题认识上存在偏差,这是很正常的。我们通过辩论这种教学活动,肯定能弥补一言堂的教学的不足,"麻烦"不再是"麻烦",反而会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有差异的,针对"成绩是否成为隐私"这样的问题,不但学生会有不同观点,就是老师肯定也会有不同看法。因此在这次活动前,我布置同学思考自己动手搜集材料、动脑分析,在合作探究时,引导学生积极深入思考讨论,让他们在探究中逐渐理解、逐渐领悟、逐渐升华学生的思维。因此得以拓展、深化、激荡,课堂也因此有了

思维的涟漪、思维的灵光,事实证明这节课教学还算成功,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并认识"成绩"应该是隐私,而且还能激发同学团结协作精神。所以思品课应从呆板僵化的线形式走出,向灵活多变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板块形式进发。

朱熹曾经讲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无疑,到这方是长进。"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它往往是教学创新的源泉。因此,对于学生出其不意的、稀奇古怪的甚至偏颇的问题,我们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因为不是教学目标而含糊搅稀泥一带而过,这时,老师应该引导他们,鼓励他们。特别是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简单批评或者视而不见。从学生的发展来衡量,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让"错误"资源服务于教学和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是否正确合理,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4 赋予学习自由,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学生其实就是活教材,是我们忽略了的最重要的教材,我们应充分发掘 "生本"教材。教师应该积极做课本教材的"主人",在"吃透"知识点和教材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结合课堂具体教学情境,结合鲜活的学生"生成"资源,"跳"出课本教材对教师思维的束缚,创造性地引导运用"活教材"。毕竟,课本教材不是我们课堂教与学的最终目的,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才是我们的根本目标。毕竟学生们今后还要走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现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动力相当重要。

可是,我以前却恰恰忽略了这点,只看中了对课本死知识的灌输,关心学生学到了多少,而学生能"张大嘴巴接受",我就很高兴了,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我从这节的"教学案例"中领悟到,教师确实应该给学生自由,相信学生,因势利导,组织起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把以教师为主体的独角戏课堂场景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鲜活的、生动的画面。

5 遵从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探究

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这是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如果我们把总结好的理性的知识强加给学生,和老师指引着学生自主地得出理性知识相比较,就不难看出后者学的更轻松,掌握的更牢,领悟的也更多,学习动力也更足,课堂也更轻松活跃。

在本堂课中,自主地交流讨论的成果。虽然学生在认识上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并没有马上判定从联系我们身边的真实生活, 引导学生从我们身边的感性的事例中,找到认识分析的一般方法。这样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人人参与,还使学生们学会了怎样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补充、改正,从而得出他们自己的也是符合我预设的理性认识。

如果把课堂比作一艘航行在千里河流中的船,船上载着的是渴望向前、领略沿途美景的学生,而老师就是有经验的船夫。在前进的过程中,"船夫"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包办一切,而且,要想让学生在将来的"大海"里自由的航行而不至于无所适从, "船夫" 应该且必须让学生自己现在就学会"摆渡",船夫要做好传授技巧、把握航向、保证安全,引领着这艘快乐之船一直向前。

6 问题思考

z1{ 惰性知识和动态知识。所谓惰性知识,就是适用于多个不同的领域,但学生只能应用于特定条件限制的情境的知识。而动态知识是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目前我们学生学习到的普遍都是惰性知识,只能用在书本或课堂,有各种条件限制的问题,而不能将学到的知识用到现实真实情境中去。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途径,让学生在学习惰性知识的过程中就学会活用知识,所谓学以致用。教师不能怕麻烦,即使对教学进度有所影响,也要积极地鼓励、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拥有知识。

z2{ 师生关系的定位。在现在的大课改的新形式下,很多教师流于模式,课堂看起来很生动活跃,但是细究之下,一些教师的课堂排斥了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学生走进了教师的"套子",教师成了"牵引者"。而笔者却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做一个指导者、服务者,指导学生怎么做,在过程中为学生服务,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3篇

人体解剖课程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生接触医学的第一门课程,是学生最直观认识医学、了解医学的奠基石;解剖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相关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的学习[1]。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对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式抽取本校中专护理专业学生6个班共312人,其中男35人,女277人,年龄14-18岁,平均(15.8±1.1)岁,随机分为3组,即传统教学组、多媒体教学组和案例式教学组,每组2个班,3组学生在入学成绩、年龄、性别等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3组学生分别采取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具体方法如下:①传统教学组。教学方式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师课堂面授,学生课中听讲,课后复习课堂笔记。②多媒体教学组。结合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录像,重点或难点可结合FLASH、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示教,教师课堂讲授内容,学生课后复习多媒体课件等。③案例式教学组。学生每5-8人为1小组,教师在课前将准备好难度相似的不同病例,按小组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集体讨论自学后对病例进行分析。授课时教师针对书本内容结合病例进行启发、诱导式的分析讲解,授课过程中适时的引入新的病例。课程结束后教师对本次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利用教材、挂图、标本等进行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教师适当引导,最后教师针对讨论结果,理论联系实践,对问题进行系统解答,并对本次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

1.3效果评价教学效果采用如下指标进行评价。①期末考试成绩。教学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理论考试以笔试为主,成绩以100分计,实践操作考试主要以标本识别为主,并辅以1-2道展开性问答题,成绩以100分计。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以60分为界转换为二分类变量。②学生学习效果和积极性自评问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团队协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考理解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4方面,答案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即分别计1、2、3、4、5分。312名学生均参加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SPSS17.0录入,数值资料用χ±s描述,其统计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分类资料用频数或比描述,其统计分析用χ2检验。

第4篇

    接手这个班级以有整整三年了,回忆起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不觉已与大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这次期末考试的的数学成绩去着实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当期末考试结束后成绩很快就出来了,看着我班的数学成绩我简直不敢相信居然考的这么差!天啊,什么原因呢?回到教室我表面上看上去很平静的公布了成绩后,一些考的不好的同学莫不作声、低头不语,几名女同学竟悄无声息的落下泪来!见此情景我的心一下子就软了,平静几分钟后我对大家说:“这样吧,大家对于这次的考试成绩作一下自我总结,写写自己的感受。”同学们听后默默地拿出纸笔都认真的写了起来,不一会就有人写完了,其中考的不好的金万军这样写到:“数学才考这么点分,这哪是人考的分啊!”王颂这样写到:“都怪我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不会的也不问老师和同学,这次没考好下次我一定努力考好!”就连考年组第一名的吴佳瑜也这样写到:“我对这次的考试成绩很不满意,因为自己的马虎大意白白丢了三分,今后我一定改掉爱马虎的毛病,认真答卷认真检查,争取考出更好的成绩!”

    读了同学们的考试总结我深感欣慰,多么有上进心的学生啊!我还象期末写家庭通知书一样的给他们每一个人都写了评语。其实考试没考好老师我也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首先我觉得考的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平时数学题作的不够多,题型练的不够广。第二就是对差生要求不够严格,以为平时题做对了就都掌握了所学知识,而没有对他们进行课外辅导,导致了多名同学数学考试不及格!

    通过这次让学生写考试后的总结我感受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当然也包括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不要一味的对学生指责、漫骂。我们作为教师除了要在自身找原因还要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让学生自觉的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自愿的主动的提高!

       本站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自7139教育网(7139.com)

第5篇

1.1教学对象

选取某医学院校2011级和2012级护理专业的学生128人,其中男生有16人,女生有112人,年龄范围是19--22岁。按照班级分类,将2011级和2012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62人,观察组有66人。两组学生入学时的成绩相差不多,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相当,使用相同的教材及课程设置也相同,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的学生接受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学习。观察组学生在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几首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第一,在课程开始前进行课程备置,到相关附属医院的内科护理科室精心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第二,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附加上筛选出的典型代表病例,再根据这几个病例提出相关的专业问题,如病因,病人临床表现,实施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估,护理中出现的问题等。第三,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代表病例,授课老师要对病例的情况进行绘声绘色,富有感情的讲解和描述,并将相关问题列出。第四,随机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分配不同的问题进行讨论。第五,各组间对问题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讨论。第六,介绍新的课程内容并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重申存在的问题,把病例信息融入到课题中,并找出相关答案。第七,重新回归病例中,分析并对比两次总结答案的差异。

1.3授课效果评价

院系的其他老师评价整个授课过程,反应授课效果;比较学生通过听课后所填写的调查问卷反应的问题;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考试过程中出现应用类题目答对率的结果进行比较。

2.结果

2.1比较其他老师对教学的评价结果

院系的其他老师要进行随堂听课,填写记录表的所有评价项目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馈,结果显示,听课教师对观察组接受的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比较学生填写调查问卷的反馈

对照组学生普遍认为教授过程比较缺乏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且由于接受的课堂信息量太大,显得比较枯燥,而且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对学到的内容难以理解或记忆。对比发现观察组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意见明显比对照组要积极,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

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是(78.21±5.49)分,优良率(大于等于80分)是28.79%(19/66),及格率(大于等于60分)是96.97%(64/66);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是(72.11±5.23)分,优良率(大于等于80分)是14.52%(9/62),及格率(大于等于60分)是91.94%(57/62)。

3.讨论

第6篇

关键词:儿科;Seminar教学法;临床实习教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实习的2013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92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教学方法,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名。研究组男25名,女21名,平均年龄(22.3±2.4)岁;对照组男22名,女24名,平均年龄(22.6±2.5)岁。两组学生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1.2研究方法

学生儿科实习时间为6周,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研究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具体如下。(1)课前准备:将研究组学生分为5个大组,每个大组8~10人,每个大组再分两个小组,每组4~5人,轮次做研讨会汇报员,每组由1名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指导教师,1名住院医师担任辅助教师。教研室每周三选定研讨主题及本次讨论汇报员。教师根据儿科学临床实习教学目标,着重选择临床常见疾病的相关内容作为Seminar教学的讨论主题,例如支气管肺炎、腹泻病、肾病综合征、小儿贫血等,教师提供具体病例,学生分组阅读文献及了解相关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随时与该组辅助教师联系,也可随时与患者沟通了解个体的疾病特点及诊治需求,制作汇报PPT。(2)主题研讨会:于下周二下午进行,每次约为两小时。首先由带教教师介绍讨论主题,并简要说明所涉及主题的基本内容,然后由汇报员逐步展示主题内容及具体病例基本情况,围绕该病例就研讨主题进行分析,包括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治疗方案选择的根据、特殊并发症处理等。最后小组全体成员围绕本次主题和病例内容进行讨论,自由发言,可以向汇报员提问、质疑,也可就该主题及病例的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等阐述自己不同的观点,对目前诊疗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及建议。另一组的学生也可针对研讨内容提问、表达和反驳,畅所欲言,带教教师可以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讲解,适当进行引导、补充,对讨论内容进行点评等。通过师生、生生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互动,深化对主题的认识,提高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教学相长。(3)课后评分:课后各小组分别将课前准备的资料和课堂讨论后总结的资料上交,统一由教师进行评分。

1.3评价指标

学生出科考试成绩评价[2]:学生实习结束后,向两组发放学校统一命题的考试试卷,满分100分。教学问卷调查结果评价[2]:学生实习结束后,向两组发放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儿科临床实习出科考试成绩比较

研究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9.3±7.2)分、操作考试成绩为(90.3±4.3)分,患者满意率为9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弊端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生转变为临床医生的关键阶段,医学生需要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逐步开始参与临床工作。儿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进入儿科临床实习的学生临近毕业,考研、找工作等压力巨大,容易分散精力,且传统“填鸭式”的理论学习使学生缺乏临床经验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因此在临床实习中学生开始出现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甚至出现被动、厌学等消极学习态度,影响实习效果,并对今后临床工作产生不良影响[3]。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儿科临床实习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仅为(73.6±8.4)分、操作考试成绩为(81.6±5.4)分,均低于研究组,说明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按照教师的思维去理解知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知识面狭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欠缺。

第7篇

频繁的考试和成绩的起伏不定也造成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一些学生因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自负”心理,学习上不够认真踏实,最后导致失败。也有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没有积极的态度,低估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自卑”心理,最后由于畏缩不前,不能坚持到底,也会导致失败。还有一些学生能对自己进行积极、肯定、恰当而又切合实际的评价,这种学生属于自信心较强的类型。具有自信心的学生爱钻研、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不仅能正确对待眼前的挫折,更能在每次的考练中不断总结得失并积极改进和坚持,因此学习成绩稳中有升,从而在高考中获得成功。而每一次的成功又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总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复习备考中缓解焦虑情绪,培养并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顺利度过紧张、繁忙的高三阶段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适当的高考目标

学生应根据自己高三以来的历次考试成绩,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学习实力,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因为如果把高考目标定得过高,就会为难以达到目标而产生考试焦虑,影响考试发挥;但若把目标定得太低,也会影响自身潜能的激发和正常发挥。所以,应该给自己订一个合理的目标,并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有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为之努力。比如:可以将一个知识点的攻破、一类题型的解决、一部分知识的记忆作为近期目标,将一次大型的考试成绩提高多少分作为远期目标。每隔一段,看自己的近期目标是否实现。每一个近期目标的实现,都距离长期目标的实现更近了一步,这样都会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二、积极暗示,增强自信

自信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但学生经常对自己做心理暗示,也能增强自信。如:我今天必须成功,尤其是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坚决杜绝使用“完了”“我糟糕透了”等消极的语言,而改用“我可以的”“我一定能行”等积极的语言来暗示自己,以获得自信和力量。

三、不打疲劳战

进入高三,很多学生爱打疲劳战,学习时间很长,晚上熬夜到12点,甚至是凌晨1点或2点才睡觉。这样造成的后果是精疲力竭,第二天无精打采,上课打瞌睡,影响听课效果。经常出现这种状态会使学习效率低下,信心减弱,得不偿失。因此,学生应科学安排作息时间,抓紧白天有限的学习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既保证学习时间又要保证休息,劳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不和同学攀比

高三考练很多,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每次的考试成绩,不要只关注自己的成绩,也不要总和别的同学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因为大家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和付出的努力都不一样。如果在成绩上攀比,容易造成心理失衡,打击自己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每次考试,只要能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就意味着成功,要多从每次考试中总结自己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减少知识盲点,不断提高成绩,使自信心增强。

五、多和同学、教师及家长交流

很多学生在信心不足的时候,爱把心事憋在心里,越想越别扭,越想越没有信心。其实,这个时候主动与同学、教师及家长多交流,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苦衷倾诉出来,心理上的压力就会得到释放。教师、同学和家长也会给自己一点安慰、鼓励和支持,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这些都有助于改变信心不足的状态。笔者建议学生在信心不足的时候,看看那些高考状元介绍经验的文章,看他们是怎样在没有信心的状态下从挫折中走出来的,这样对学生提高自信心也颇有帮助。

六、适当做些容易题

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成人教育;教学改革

成人教育的学生(简称成教学生)通常是在学校寒暑假期间集中学习,学习时间有限。同时由于课程知识体系庞大,内容复杂,知识点交叉联系,系统性和逻辑性强,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都感到枯燥乏味,抽象难懂[1]。如果教师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于成教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太大,会严重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不好。因此,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对成人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打破了传统的课程结构,构建了灵活多样的课程模块,同时注重课程的相互渗透。以微课、慕课和翻转式课堂为代表的“互联网+”教学模式逐步取代传统课堂教学[2],以问题为中心开发学习资源,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实践性教学从属于理论性教学的状态,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创建和开发第二课堂,发现和创造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合点[3],树立成人教育的特色化,增加人文学科和科学知识的教育,并增加实证教学和案例教学[4],充分调动成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积极利用互联网,有针对性地选择热点问题或重点课题进行专题教育,开阔成教学生的视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级山东大学成人教育专升本的学生共304人,其中护理专业1班至4班分别有53人、51人、52人、54人;药剂专业1班至2班分别有46人和48人。这些学生均为全国统一招生,入学年龄、入学成绩和上学期基础课成绩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分组

通过随机抽取,将护理专业1班、3班及药剂专业2班设为实验组,共153人,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不同的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5];将护理专业2班、4班和药剂专业1班设为对照组,共151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提问为辅,授课过程中穿插少量病例,并进行简单解答。两组在进行教学时均使用多媒体,皆由同一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时数相同。

1.2.2实验组教学方法的实施

教师在一次课完成之前,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先说明下次课的教学方法,并给学生发放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提前阅读,以便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接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找学生代表发言;最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6]。

1.2.3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方法包括: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学校听课督导组打分、问卷调查。(1)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差异。考试采用相同试卷,以闭卷方式作答,成绩以满分100分计算。(2)听课督导组打分。学校听课督导组对教师利用不同教学方法授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打分,采用5分制,“好”计5分,“较好”计4分,“一般”计3分,“较差”计2分,“差”计1分。(3)问卷调查。由学生从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教学方法的效果方面进行评价。在课程结束时,授课教师向全体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实事求是进行填写,独立完成后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304份,回收有效问卷30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2.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单因素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期末考试成绩

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为(82.18±5.14)分,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为(71.81±5.36)分,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2.2听课督导组打分

听课督导组打分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教学方法的改革得到了听课督导专家的认可。

2.3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实验组对各项评价内容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说明学生比较赞成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现代教学方法.

3结语

结果表明,改革后,采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具有趣味性、启发性,重点难点突出,便于记忆理解,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好,拓宽了知识面[7],实现了相关学科知识彼此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8]。

作者:刘文芳 吴志刚 单位:临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何红玲.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策略探讨[J].成人教育,2006(8):12-14.

[2]曹丽君,王海明.翻转课堂的特性及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4(1):75-80.

[3]张新明,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4]乐传勇.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策略探讨———成人教育质量监控中政府机制的失调与对策[J].成人高等教育,2007(4):4-6.

[5]梁雁翔,杨毅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谈西安体育学院成人教育的特点[J].2002(3):3-4.

[6]单宏.以创新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2(4):32-35.

第9篇

关键词:VB;考核改革;开放式考试;成绩评定

一、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Visual Basic(简称VB)是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环境的软件开发工具,它是目前在Windows环境下设计应用程序最为快捷的工具之一,也是目前最通用、最易于使用、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之一。因此,它不但深受初学者喜爱,成为许多编程爱好者初学程序设计的首选语言之一,而且也广受专业编程人员的青睐,得到了许多软件开发商的大力支持。从网上企业提供的软件设计岗位分析,VB仍是当前软件设计的主要应用工具之一,应聘岗位相当多。但学生在应聘VB软件设计岗位时,因没有必要项目经历,就业竞争能力不强,就业比较困难,出现“企业找人难,毕业生就业难,在校学生戒电脑游戏难”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显然考核方式不科学、不合理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仔细分析《VB应用》课程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后,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考试观念落后,不能真正体现高职高专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考试有较大的盲目性、主观性、随意性,考试以传统的填空、选择、简答、编程题为主,缺少真正能发挥学生创意的设计题,更不可能是完全的项目设计题。

第二,考试方法简单,考试只能考共性的、难以体现学生的个性的内容。考试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来进行分类考试,不利于“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价,更不利于全面、真实考核学生知识、技能与能力,容易出现“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现象,从毕业生就业实践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有些方面是不能通过考试体现出来的,如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同时,有很多通过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所得到的收获,无法体现在考试的结果上。在学习过程当中,有很多情感体验、直接经验等内容,很难通过传统考试来测量,而这些能力恰恰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不少在课堂上思维活跃、极富创新能力的学生,往往期末考试成绩还不如某些死记硬背的学生,这种考试的激励导向功能不能充分激励学生提高的就业竞争能力,考试反馈调节功能也远远没有更积极地发挥出来。

第四,重结果轻过程性考试。虽然采用了平时分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计算来确定最终成绩,但学生的最终成绩还主要是期末考试和平时测试“一锤定音”,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创新在期末最终成绩上体现较少。

二、《VB应用》课程考核的探索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对于《VB应用》课程,不仅要在课堂上探索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必须进行必要改革,让《VB应用》的考核改革也该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一)采用开放式考试

《VB应用》课程采用完全开放的考试形式。在课程的第一次课,教师就明确告诉学生,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自由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定一个项目作为期末考试题目,考试时间为整个学期,而且可以在互联网或图书馆广泛参阅有关资料,老师只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提交要求,学生只要在指定时间准时提交即可,但特别强调“自主知识权版”,检查的方法是要求每个同学均要进行简单答辩;第二种形式是开卷考试,课程的最后一次课完成教师指定的小项目,考试时间为四节课,采用开卷的形式,学生可以自由翻阅教材,但不能上网和查阅其他书籍,同样要求每个学生进行简单答辩。第一种考试形式,只有全勤且没有任何违纪行为的学生才能选择,而第二种考试形式,则全班所有同学均可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经常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深入学习,力争精通某一方面(可能是本课程也可能不是本课程)技能,而且真正用心去设计部分水平较高的项目,直接作为面试的素材。如果学生选择本课程作专长发展的话,可将培养专长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起来,直接将自己精心设计的项目作为期末考试的项目,不仅一箭双雕,而且考试成绩肯定也不错。

(二)成绩评定

1、期末考试成绩的评定。在课程倒数第二次课结束时,参加第一种形式考试的学生将自己所设计的项目(作为期末考试试卷)通过FTP上传到教师机指定位置,老师在课后认真阅读学生所设计的项目,根据学生设计项目的难度、实用性、规模大小、完成情况、应用的编程技巧、创新特色等给学生一个项目成绩(总分为100分)。课程最后一次课为考试与答辩时间,正式上课后,老师先关闭机房交换机,参加第二种形式考试的学生开始考试,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老师指定小项目的设计和实现,从近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看,参加第二种形式考试的学生一般人数较少,部分班级甚至只有1-2个,可以将他们集中安排在教师机旁边,方便老师监考。同时,参加第一形式考试的学生开始逐个答辩,每个同学安排4-6分钟,前2-3分钟由学生简洁讲解项目设计思路和特色,后2-3分钟,由教师根据学生讲解情况进行提问或让学生按老师要求修改程序的某些关键过程等,由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解情况(是否完全准确的讲解出其设计项目的设计思路和特色)、答题的熟练程序和反应速度、答案的正确性、答题的语言表达情况等给学生评定一个系数,此系数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权值,权值的取值范围为0.40-1.10,参加第一种形式考试的学生一般为40人左右,答辩所需总时间为200分钟,刚好4节课(因为《VB应用》课程采用一体化的案例教学,一个教学单位为4节课而不是2节课),下课铃响时,参加第一种形式考试的学生答辩结束,参加第二种形式考试的学生考试结束。老师打开机房交换机,参加第二形式考试的学生上传期末考试答案,然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参加第二种形式考试的学生进行简单答辩。最后由计算公式:期末考试成绩=项目成绩Χ权值,算出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算出的考试成绩可能会超过100分,需要对算出的成绩进行适当的修正,保证成绩的有效性。通过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期末成绩应该是学生的一个综合成绩,它包含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能力、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

2、作业成绩的评定。目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VB应用》课程的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每次课完成一个小项目的设计,所以每次课的作业均为下一次课的教学案例,学生先根据教学案例,预习相关内容,然后尝试完成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显然是这一个预习性的作业,学生完成的难度较大,作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先熟悉教学案例,有目的有计划的预习有关知识,充分作好上课前的准备;另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根据作业的这一特点,在作业的成绩评定,并不是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正确与否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来评分,只要学生尽其所能的完成作业就得一个可观的分数,设计的正确性和创新性,只是作业成绩评定的加分项。没有及时交作业的同学一律记零分,且一般情况下不能补交作业,其实,学生补交作业已失去本课程作业(预习性作业)的意义了。

3、实验成绩的评定。学生实验是安排在老师对教学案例讲解以后才进行的一个知识应用环节,所以在评定学生实验成绩时,设计的正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至少要按老师基本要求完成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老师在项目分析时,一般会明确提出项目设计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完善方向,并简单的提示有关算法,学生对实验项目的完善情况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重点。实验成绩评定还有一个很有吸收力的加分点,是学生在老师的提示范围之外自行进一步完善项目设计,这是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的体现,所以不仅在实验成绩评定中有较高加分,还会在全班表扬有关同学。

4、期末总成绩的评定。《VB应用》课程的教学大纲规定,在学生的总评成绩中,作业占20%,实验占20%,期末成绩占60%。所以可根据计算公式:总评成绩=作业成绩Χ20%+实验成绩Χ20%+期末成绩Χ60%,算出总评成绩。

(三)奖励加分

在期末考试成绩评定、作业成绩评定和实验成绩评定中,虽然较传统的考核方式已有相当大的改进,成绩评定能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能力、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但这些评价方式仍然主要针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还不够深入。在近几年的《VB应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有奖答题”、“小老师”、“程序欣赏”等有效的方式。

1、“有奖答题”。对于一般性的提问,采用点名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对于一些开拓学生思维,需要脑筋急转弯的思考题则采用“有奖答题”的形式。“有奖答题”不仅能活跃学习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吸收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说它是提高教学效果一大“功臣”,但其在传统的课程考核中没有体现或体现不足。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将“有奖答题”的所有加分均直接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

2、“小老师”。对于在作业或实验中,完成较好且创新较多学生,可以请其当“小老师”,在教师机中演示其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讲解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这种方法不仅能树立榜样,充分认可学生学习成果,增加学生学习成就感,激发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锻炼演示学生表达能力,增加胆量,积累演讲和面试技巧,更可贵是其还可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因为学生是从学生者的角色来分析项目,他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与其他同学接近,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应该给演示的同学加分,且将加分直接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中。

3、“程序欣赏”。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由设计项目,教师建立了一个专门的QQ群作为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得意作品,上传到群共享中供大家欣赏,老师和所有同学均可对其作品进行评价,老师会根据每个作品的创意与特色、完成情况、群内评价等因素确定一个加分,对于提出修改意见或直接进行修改的同学也会酌情加分。有了奖励加分后,学生的最终成绩的计算公式为:最终成绩=总评成绩+奖励加分。当然,最终成绩也可能超出成绩有效范围,还应该进行适当修正。

课程的考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很多因素很难进行定量分析,所以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逐步提高、逐步完善,同时,随着课程考核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教师在考核改革探索过程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