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级营销师论文

时间:2023-02-27 11:08:21

导语:在高级营销师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级营销师论文

第1篇

对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涉及管理、经济、建筑、交通、信息工程等多个领域,指标体系不可能反映所有内容。将所有因素都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既不现实,又浪费资源。①有些能力内容太过抽象、模糊,不具有可评估性;②有些能力内容虽可评价,但由于对总体应急能力水平影响甚微,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要通过分析、比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评价指标应简单易懂、易于获取并便于量化。应急管理能力是一个动态非平衡系统,会随着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做出调整。因此,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相应的也要具备一定的动态适应性。设计评价指标时要在严格符合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未来环境的变化,使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前瞻性,可以满足未来变化的需要。

2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2007年1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应对法》)是关于应急管理领域的根本性法律,是国家指导、建设、发展应急管理工作的法理依据。《应对法》中,将应急管理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4个方面,对于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也要对应《应对法》的整体框架和细节内容来建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依据《应对法》和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内容分析,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4个1级指标、13个2级指标及45个3级指标。

2.1预防与应急准备能力维度及指标

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是涵盖突发公共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而事前管理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因此,应急管理要“关口前移”,实现应急管理工作从事后被动型到事前主动型的积极转变[2]。预防与应急准备能力维度分为应急预案建设能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能力、教育宣传能力、应急保障能力4个2级指标,其中应急预案建设能力包括总体应急预案科学性、专项应急预案科学性、应急预案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3个3级指标,体现着高校应急预案编制及执行工作的水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能力包含应急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应急管理机构决策能力、部门执行能力、专家顾问数量、专业救援队伍人数5个3级指标,用来衡量高校应急组织架构的完备性;教育宣传能力分为防灾减灾专项宣传活动次数、应急安全知识普及读本发放次数、校园突发事件安全演习次数3个3级指标,可以评估高校日常的应急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的组织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包括资金保障能力、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应急装备保障能力、通讯保障能力、紧急避难场所可容纳人员数量5个3级指标,能够表明高校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准备能力。

2.2监测与预警能力维度及指标

由于突发公共事件具有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因此,大多数突发公共事件是可以预知预判的,这就需要高校应具备灵敏的监测能力与高效的预警能力,以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该维度分为突发公共事件监测能力、风险研判能力、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能力3个2级指标,其中突发公共事件监测能力包含危险源排查周期、校园舆情动态掌握情况、监测数据准确性、监测结果漏报率4个3级指标,用来衡量高校对于各类突发事件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风险研判能力包括鉴别监测结果能力、分析研判及时性、分析研判准确性3个3级指标,表明了高校对于其所得到的监测结果的利用情况;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能力分为预警信息及时性、预警信息精确性、预警信息渠道广度3个3级指标,体现了高校向师生发送预警信息的有效性。

2.3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维度及指标

高校中聚集着众多学生、教师、行政人员等,并存放着大量昂贵科学研究仪器及珍贵文献资料,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需要采取快速有力的措施予以应对,以保护师生生命安全与学校财产安全。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维度分为应急反应能力、应急救援能力、信息能力3个2级指标,其中应急反应能力包括控制危害结果扩散能力、现场疏散安置情况、师生应急意识水平、师生应急自救互救能力4个3级指标,可以体现组织和个人对于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水平;应急救援能力包含生活必需品供应能力、医疗救护能力、卫生防疫能力3个3级指标,能够衡量高校对于突发事件处置、控制的有效性;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权威性、信息及时性、信息透明性3个3级指标,显示着高校消除负面影响的公关能力。

2.4事后恢复与重建能力维度及指标

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质量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性人才的重任。作为实践性更为突出的市场营销专业,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就业为导向,使其适应岗位的要求。作为对学生离校前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察的毕业设计(论文)更是我们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该作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1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现状

1.1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缺乏联系,学生普遍不重视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通常安排在第五个学期末或第六个学期初,这个时段正好与学生寻找就业单位时间相冲突,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寻找工作中去了,对于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才能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重视不够,有些学生甚至从网上全盘下载,敷衍了事,造成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偏低。

1.2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过大,与实际结合不紧密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操作性的特点不但体现在教学、毕业实习等环节,同样也要体现在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一个好的设计(论文)选题直接关系到最后完成的质量,然而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普遍缺乏新意,不少选题都沿用了很长时间,早已与实际发展脱节。有些选题太大,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难度太大,无法完成,更没有办法进行市场调研,这样就使得论文泛泛而谈,没有实际意义,同时也失去了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特点。学生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也不可能与自己的职业规划相结合,对某一行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更加失去了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兴趣。

1.3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不够,质量把关不严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指导老师都负责二十名左右学生的设计(论文),而这些老师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这样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增大,出现了时间、精力不足的现象。还有一些学校的专业老师缺乏实践经验,个别老师责任心不强,不积极与学生沟通,这些方面都影响到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

2 提高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

2.1 端正思想,引起重视

在专业教学环节,专业老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毕业就业的方向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方向逐渐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并且能应用到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引起重视,产生兴趣,而且有利于今后的就业。

2.2 结合实际,优化选题设计

学院、系部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展前就应该组织专业教师向教研室提交毕业选题,由相关专家和企业人员对选题设计进行评议,考核是否符合市场营销的实际要求,是否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选题的难度,制定详细的评议标准,将论文选题规范化。然后将确定的选题与指导老师通过网络等方式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以后工作需要来确定选题。系部根据学生的选择与指导老师沟通,由指导老师确定与学生见面、协商。这样学生、指导老师的自主性就更强,能够更快地做好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准备,也能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处理就业与毕业设计(论文)之间的关系。

2.3 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搞好毕业实习

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积极联系发展新的实习基地,学生在认真选题的基础上,带着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任务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实地考察,积极认真地做好市场调研,获得珍贵的设计(论文)的一手资料,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实习考核机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实习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对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就业有极大的好处。学校也可以尝试校企合作的途径,通过毕业实习环节,使更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与学生将要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2.4 建立指导老师考核制度,加强设计(论文)的指导

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指导老师考核制度,将论文指导的细节量化,并根据论文完成情况对论文指导老师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论文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也能调动论文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应该对未完成论文指导任务,论文指导效果不好的老师按照教学事故追究责任。

2.5 加强指导老师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指导水平

在指导老师的选择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具有市场管理方面经验的人才增强学校、本专业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更应该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单位的行业专家作为学生毕业报告的指导老师,结合学生毕业实习任务、工作指导学生撰写相关的“毕业报告”,或者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单位的行业专家与校内专任教师联合指导学生,改革过去高职毕业论文由专任教师单一指导的状况,增强毕业报告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功能。

2.6 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考核制度,答辩形式多样化

针对很多毕业生从网上下载与抄袭的现象,在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提供设计、论文完成中的材料,比如调查问卷,而且将其作为最后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完善、细化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体系,将选题意义与实际联系程度以及设计(论文)的创新性等等指标都作为考核指标,纳入评分体系。在考核体系中增加对指导老师的考核,加强对论文指导的监督。改变单一的答辩方式,对于就业单位较远,无法返校的学生可以采用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答辩,学校也可以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地域,集中在异地进行答辩。学院也考虑提高答辩学生的比重,引起毕业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而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更加能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结合高职教育与营销专业的特点,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施。我们也可以尝试以毕业技能鉴定代替毕业设计(论文),以适应高职教育双证书甚至多证书的特点和社会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素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成,赵文涛.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环节的改革与实践[M].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9(5).

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思想;高教管理

教育理想是指教育信仰,也即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在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教育理想.如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科学研究的教育理想、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它们在不同时期和国度里都曾经居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时代,使我们重新认识大学。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对大学的理解是传授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相应的教育理想有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最高层次的教育理想则是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大学追求文化多元性、文化的高品味,注重文化选择、批判、创新的教育。同时,以文化作为辐射源向其它方面辐射,以提高社会的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平衡,社会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

1.对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阐释

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现在提出学校以文化为主体作为教育理想似乎是废话。其实不然,学校的教育活动都是一种文化活动,但文化高品味却从来没有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去追求过。从前学校追求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等都是比较狭窄的文化,而不是一般文化的含义。

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其涵义在于对文化的理解上,是在最广泛的文化概念基础上考虑教育问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包括外显形式的客观文化和内隐形式的主观文化,从社会文化整体的层面上研究教育规律、形成价值取向和目标。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必然是把学校教育定位在文化上,这种文化为体、经济为用的教育理想就被称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

2.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作用

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认为,社会和人都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但它是通过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来实现的。因此,人们认为大学教育是以人为本,也可认为以社会需要为本,同时这两种主体观是统一的。事实上,也会经常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当处理不好二者的统一关系,就会造成教育上的偏离,降低教育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处理教育上的各种主体观的矛盾统一关系呢?那就是应该以文化为主体,就能保证以人为本的教育主体观的实现,也能使教育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当代教育发展,应该提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是更有意义的事。

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一提法往往忽略了社会需要,因而会造成教育对社会的不适应性,减少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不利于教育发展。而把教育看作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体,往往会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素质的提高,因而降低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为文化是和人密切相关的,文化即人化和化人,人的本质是文化,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同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也包括了以社会为主体的教育,因为文化是人和社会的中介,人走向社会依靠文化,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沟通都要靠文化。文化实际是社会深层次要素,是社会的基石。以文化为本的教育必然也能满足社会需要。

由于文化内涵十分深刻,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教育中的许多思想、观念被包容在里边,比如高校有四大职能: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每一种职能都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职能。这样,高校的四种特定的文化职能就可以概括为文化职能。

对文化的研究,使我们对教育更有深刻的认识。把研究教育的注意力、思考方式转移到对文化的理解上来,因此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和文化的关系,研究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即教育文化。这样就可以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有利于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3.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意义

第一,使得学校教育具有长远的价值取向。文化不像经济那样更直接,而是体现着一种精神,具有长远的、持久的价值取向,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和久远的价值取向能够鼓舞人们去努力奋斗,有更高的追求,更大的理想,更多的是从战略上去思考,从而能够克服急功近利的狭隘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国教育专家认为,真正会对教育产生长期危害的则是教育目标的过份功利化倾向。实际上,我国教育在质量上是很下功夫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精雕细刻、认真负责,很少有马虎懈怠现象,但为什么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创造力不强,这是因为把人才培养局限在知识教学方面,是教育目标功利化造成的误区所致。所谓教育目标功利化就是把教育目标仅仅看作是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成是造就有文化的知识创新的人,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与教育价值取向不长远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以文化为主体的现象.克服教育教学中的短期行为,树立长远的教育价值取向,必须在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效益和效果。

第二,具有宽阔的文化胸襟。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处于文化之中,但教育往往缺乏文化的自觉性和多元性、选择和批判性。树立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就会更多的以文化视角去思考问题。

事实上,回顾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虽然教育和文化关系最密切,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身处文化之中而不自觉,教育本身对文化认识的就不够,因为教育存在几千年,而文化概念的提出仅有一百多年历史,且定义150多个,至今还在不断更新。可见教育对文化认识不够,因而不能主动地适应文化规律,而缺乏自觉性。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有助于这种文化自觉性,也正是有了文化自觉性才能提出这种理想,并能把这种理想作为一种最高的形式.处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

文化作为一种最为复杂、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个概念堂而皇之地进人教育殿堂,使得教育活动不再被局限于各个专业领域之中,不再是被分割为许多分支,而是一种整体统领着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文化视野将会变得无比宽阔。教育中有博大的文化胸襟,对人才培养、教育自身发展都将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在教育中能够形成文化力,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和穿透力。文化力量和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相比,在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多么强大和优势,但长时间来看,则会显示出其强大力量,表现出辐射能力和穿透力。教育的特长在于利用文化力,而不是经济力盆或政治力量。教育正需要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鼓舞着教育活动去提高人的文化力量。

文化力也即是文化释放的能量,人的文化力包括智力因素、精神力量、文化网络和传统文化。其中精神力量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求实创新、奉献精神等。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提高文化力。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正是培养他们的文化力的一种支持力量,也能帮助探索出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力的方法。

第四,便于运用文化学方法去研究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科学技术等都能提供研究教育的方法,并能形成相应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和模式,形成相应的教育思维方式。同样,文化学方法比起上述其它那些方法,更具抽象概括性,从而能够统帅、更新原有的许多概念、思想和方法,使得传统教育思维和方法作出重大转移,也将形成新的教育逻辑和思考方式,使得教育问题的研究和文化学研究结合起来,相互借鉴、沟通,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与发展思路。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使文化学更快地和教育结合起来。

第五,在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支持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将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文化品味,增强人才的文化素质,不仅能够使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也为社会发展注人更多的文化活力,能更好、更快地提高社会文化素质,从而也就提高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家质,提高了综合实力。

4.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实现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第一的教育思想。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培育质量高、数量多的人才是以文化为主体的最大体现,是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最高层次和境界。

人是万物的尺度,培育出人才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而培养人才也不能停留在技能、智育的训练上,而是全面的,特别是人格塑造。从文化角度看人才培养,就是在教育中突出由知识内化为人格,让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使思维方式、心理要家得到品质上的改替,从而使精神得到升华,文化品味得以提升,较好地实现用知识文化、社会文化去化人的这一过程,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提升,并能进行外化为一定的文化产品,形成受教育者的文化呼与吸的运动,从而使学生具有文化自觉性,主动地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学校应始终强化学术氛围。学校教育不能是平庸的、毫无学术价值的活动,也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功利主义活动,需要更多地体现出学术价值,突出学术研究。大学的学习过程往往应和研究、学术活动联系在一起,研究往往是最好的学习。学生参与研究活动,通过学术氛围燕陶学生,使学生尊重学术、感悟学术,树立起浓重的学术意识,这是学校教育具有文化高品味的重要表现形式。

其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必须依靠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们专心致志的从事科学研究,用自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率先垂范去影响、带动学生的科学与人文思想和精神,有好的译程内容和教材,开设出高质量的课,形成良好的教学实践。这样繁重的任务需要教师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这就需要有政策保证和良好的校风。可见,这是艰苦的工作,绝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作得到的,这需要有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精神鼓舞。

其四,学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应开展文化整体教育。培养文化高品味的人才,靠某一专业领域的教师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从文化整体上和各个学科课程的联系上形成整体,进行跨学科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有横向的、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形成知识整体和宽阔的文化视野,从而具有文化选择、适应能力,增强文化自觉性,以后能主动地进行文化创新活动。

第4篇

论文摘 要: 目前我国高校生物双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问题、双语师资问题、双语教材问题及课程设置等方面,为增强生物双语教学效果,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加强双语师资培训,加强双语教材建设和改善双语教学环境等措施上给予强化和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间交流的频繁,目前急需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参与竞争,复合型人才一般被认为是既懂专业又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人。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外语和专业课的学习上存在诸多问题。许多学生往往能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却不能真正看懂专业文章;能在听力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却无法用英语交流。推行双语教学能有效地避免这种“应试哑巴英语”,在更广的学科领域、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英语实践,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竞争力及提高综合素质”[1]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在高科技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生物科学对医学和农学及其生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涉及领域广泛。不可否认在生物知识、生物进展及生物教学等方面国外要领先很多,而这些相关信息多数直接来自原版杂志、原版教科书,因此,生物学科本身的发展呼唤双语教学。 

1.在生物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中推进得较快,铺开的力度较大,而真正具备开展有效的双语教学条件的高校并不多,因此双语教学在各高校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 

1.1学生问题 

实施双语教学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问题,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接受能力将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所以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语言能力方面。我国虽然长期开展英语教学,学生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但由于一直以考试为指挥棒,过于注重笔头而忽视听力和口语,致使学生的整体语言水平一直不高。国内大多数高校生物双语教学采用的是国外原版教材,这些教材内容丰富、新颖,阅读量大,能提供该领域最新的专业知识,但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这些大量涌现而又完全陌生的信息恰恰成为他们阅读和理解的障碍。加之高校普遍以大班授课为主,教师很难兼顾程度参差不齐的所有学生,因此双语教学会影响部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仅不能促进专业学习,反而成为专业学习的阻碍。因此,对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双语教学很有帮助,但对部分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双语教学反而会影响专业的学习。 

1.2双语师资问题 

双语教师是推动双语教学的关键,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在专业课教学当中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外文板书、外文讲授,因此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外语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双语师资短缺是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最大瓶颈[2]。目前我国高校中进行生物双语教学的教师一般都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专业基础比较扎实,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这些双语教师绝大多数没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他们的英语能力并不全面,通常在词汇和阅读方面能力较强,但听力、口语方面却相对薄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仅来自媒体或有限的阅读。在对某高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3],当问及“你对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是否满意”,仅有18.09%的学生表示“满意”,61.17%的学生表示“还可以”,而表示不满意的学生有20.74%。在“你认为给你们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最需要改进的是什么”一项,11.7%的学生回答的是“加强专业素养”,29.26%的学生回答的是“提高口语”。 

1.3双语教材问题 

由于双语教材是双语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与媒介,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因此实施双语教育的国家普遍重视双语教材的选择与开发,他们强调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有理论性、可行性、针对性、系统性、易读性、真实性、文化性、规范性、教育性与趣味性[4]。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生物学科双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多是原版进口教材,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无法满足生物学科双语教学的要求[5]。第一,引进的教材费用太高。原版教材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如语言地道、专业术语表述准确、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国外该学科专业的研究现状,缺点是花费昂贵,使师生难以承受。另外,学生往往会为避免由于英语水平问题带来的理解上的偏差,需要购置相应的中文教材,这样就更增加学生学习的经济负担。笫二,引进教材的适用性问题。由于中西文化在文化底蕴、背景及思维表达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差异使学生在对引进教材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困难。 

1.4课程设置问题 

建立完整的双语课程框架指导双语教学朝向规范、统一、明晰的体系方面发展是双语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何时、哪些科目开始实施双语教学最为合适是我国高校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英语在和生物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就达到理想的程度。因此,双语教学在生物学课程安排上,应注意其延续性,使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双语课程的数量也应随着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加。但目前多数高校按照《大纲》精神是从三年级才开始开设双语课程,而且学时不多,因此,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依然很少,而从语言的学习规律方面来看,语言环境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直接影响,课时数量不够会导致双语教学的实效大打折扣。此外,课程设置应该具有连贯性,课程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平稳,不能有过大的跨度,而目前我国高校由于师资方面的原因难以综合考虑到课程的各个方面。 

2.改进生物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生物双语教学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之前,要清楚、生动地提出生物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生物双语课程开始阶段可以先给班级的学生发一些有关生物方面的外文资料,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并且把主要内容以书面形式用中文表达出来。以此为契机,教师可以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引出来,这样,学生首先在情感上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便于以后双语教学的开展。 

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双语教学的“度”,过于简单的知识和英语对学生没有挑战性,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过于难的知识,学生力不能及,会打消学生学习双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习动机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英语水平,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并且做到在用英语讲授内容的时候难易适中,让大多数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会。按照这一思路,在进行生物双语教学时首先根据学生英语测试水平进行分班。对于学生英语水平较好的班级,在授课时可以以稍微高于50%的英文比例进行[6]。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稍差的班级,在授课时可以采用30%—50%的英文比例,适当放慢语速,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在用英语讲完后适当用中文作补充。至于部分外语水平过低的学生,我认为可以不必接受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毕竟不能以损伤学科教学为前提,对于这部分学生,用外语进行学科教学只能妨碍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2.2加强双语师资培训 

高校生物双语师资的培训,应该以培养为主,辅以引进。培养包括双语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双语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指对双语教学感兴趣的人员进行的就业之前的正规的教育。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是指对各学校在岗双语教师进行的双语教学的技能培训。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对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1)校本培训。由于不同高校开设的生物双语课程各不相同,教师自身水平及面对的教学对象之间差异相对较大,实施以双语教师任职学校或该地区层次相当的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的校本培训会是比较符合现阶段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的一种方式。这种培训首先要注重教师自身的双语教学实践和经验,并且要注重双语教师的自我反思。所以校本培训首先要有针对性,譬如教师所欠缺的是英语语言能力,培训就重点强化双语教师听、说、读、写等方面;欠缺的是教学技巧,培训就重点介绍演示各种课堂教学策略、手段等,总之,培训者的讲座要和被训者的经验和实践密切结合。(2)出国培训。选派优秀的双语教师直接去国外接受生物双语教育培训是有效而快捷的方式。这种培训不仅能直接有效地提高双语教师的英语语言水平与语言教学技能技巧,而且能使双语教师习得国外教师先进的双语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开拓视野,了解多元文化。 

2.3加强生物双语教材建设 

高校生物双语教材在选用或编写时要紧扣教学大纲,教材的语言要采用纯正地道的英语来讲授和表达生物学知识,对于较难理解的部分可以多用短句和简单句,用清晰的形式对知识点加以表达。教材的内容通常要包括:学习目标和本章概要;专栏形式的阅读材料;每章结尾的复习材料,如关键术语表、小结、复习题等。书中还可以加入大量经过仔细挑选和设计的图表,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内容的了解。教材编写时要注意在系统讲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保证其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原汁原味,因而可由国内外学者合作编写中国版的双语教材。 

2.4改善生物双语教学环境 

只在生物课堂上加强口语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利用好校园环境。如提供各种教育活动的时间、场地等,如语音室、多功能活动室、录像室、制作室、运动室、模拟社区、模拟超市等,保证学生双语环境下的活动时间,创设一个教师与学生平等融洽的心理环境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播放英语节目,开设英语交流与活动区域,邀请同校的外籍学生一起举办英语角,举办各种趣味英语竞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并采取多种奖励手段,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建一个全方位的双语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校园生活中、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使用英语。 

 

参考文献: 

[1]李榕.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23. 

[2]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袁长青,范正华.对我国高校推行双语教学模式阶段性成果评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9). 

[4]赵慧.双语教学纵横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 汽车服务工程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将学校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走以“应用化、特色化、地方化”为特点的发展道路。作为新升格的本科院校,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核心任务,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服务业已发展成为一个极具发展空间和潜力且要求越来越高的技术服务性行业,但高素质、高层次汽车服务人才的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国内汽车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出于培养广西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汽车服务人才的目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首批申报的6个本科专业中申请设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经教育部批准,从2012年开始招生,由此成为广西第二所举办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明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确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以举办该专业的宗旨及专业特点为出发点,同时也要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对人才需求及地方性高校生源构成情况等诸多因素来决定。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按照学院“产学融合、异科融合、工学融合”的教学方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遵循以现代汽车服务技术为主线,坚持实施融汽车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宽口径、厚基础教育,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面向汽车服务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其规格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产品知识及技术基础, 掌握必要的工商管理方面的理论、汽车市场营销、汽车维修服务、国际汽车贸易和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务”的综合素质, 能够从事汽车产品设计服务、汽车生产服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运输服务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需的机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汽车专业理论知识;能熟练阅读外文专业资料,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具有本专业前沿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方面先进的科学知识。

2.素质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汽车服务职业道德;具备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3.能力要求

作为应用型人才,学生的能力体现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方面。基本能力是指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沟通能力以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专业能力是学生应具备汽车市场调查和营销管理能力;具有汽车电气、电子控制技术分析能力;具有汽车技术状况测试与评估,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及排除等工程技术能力;具有汽车运用管理、汽车服务企业管理能力。综合能力是指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

4.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用人单位普遍注重应聘者的职业能力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础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应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毕业时具备汽车维修工(高级)、二手车鉴定评估师、汽车营销师、汽车碰撞估损师、汽车保险公估师等职业技能素质,我们鼓励学生考取一个或多个与本专业相近的职业资格证书, 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建立“本科教育+职业技能素养,3.5+0.5”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是指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能否形成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地方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人才。笔者所在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针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提出了“本科教育+职业技能素养,3.5+0.5”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将4年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压缩为三年半完成,最后一学期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培养汽车服务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坚持专业改革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一致,教学计划与职业生涯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的原则。以培养和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以全方位能力培养为根本,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平台,课程改革为根本,职业考证为入口,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用人要求课程设置专业理论教育实践环节教育师资建设”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逻辑建设主线,重实践建设强师资队伍,促进资源保障条件建设。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职业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技能为本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通过校内环境下的实习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实践,获得最为直接、有效的职业岗位经验,完成从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岗位到实际工作岗位的对接。

三 构建模块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动态特征和极大的柔性特征, 能在保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和专业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加以引导, 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三大模块,本专业毕业要求达到的最低总学分为20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模块的学分数为32学分(必修27学分,选修5学分),占总学分数的16%,包括《基本原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体育》《航天概论》《文学欣赏》等主要课程;理论教育模块的学分数为85学分(必修66学分,选修1分)占总学分数的42.5%,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服务工程》等主要课程;实践教育模块的学分数为83学分(课内实践36学分,集中实践47学分),占总学分数的41.5%,主要包括《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汽车拆装实习》《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实训》《汽车营销实训》《驾驶实习》《汽车维修工培训及考证》《汽车营销师培训及考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践教学内容。该课程体系完全突破了高校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学术化课程结构,充分的体现了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厚基础,多方向,重实践,强能力”的课程结构特点。

四、结语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 开拓创新。只有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探寻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才能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职业素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双证书制度

经管类职业技能素质是指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发展动态,熟悉市场发展的态势,掌握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是形成个人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之一。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他们的学习能力,可以为提升学生的能力和专业教学打下成功的基础。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及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实践相结合,更好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打破了原先的封闭教学环境,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业务中去,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全面的掌握和应用,扩大了知识的范围,还可以拓展知识内容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经济与管理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应用管理研究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的知识和专业的基本理论,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怎样加强和提高经济管理本科实践教学水平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为确定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调查组探访相关企业进行了就业方向调查。

(一)工作岗位分析

为进行有效的工作岗位分析,本文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零售企业、生产加工企业工作岗位为对象进行了调研,对200名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以及在校生,通过座谈会等方式进行了调查,最后确定了从业岗位中学生应具有的能力(见表1),针对每一种能力我们设置了实现该能力的课程。

(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操作技能、职业技能、专业综合实训、专业研究实践五个层级,五个层级层层递进,使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实训锻炼,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体系的完善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锻炼方面逐步得到提升,最终成长为优秀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见图1。其中专业基础知识:通过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等课程群,充实学生的基本知识,为日后更高层次的实践打好基础。专业操作技能:根据经济管理类企业具体的业务特征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将专业课程分为营销策划、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资产评估、期货交易、外汇交易、国际结算等实践课程训练。职业技能实训:通过商务礼仪、领导科学、管理沟通类课程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级人才;通过品牌管理、销售管理、项目管理、商务谈判等课程训练学生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培养市场营销专业高级人才;通过金融沙盘演练角色模拟及手工会计演练的体验式教学,培养高级金融、财务管理类企业管理人才。专业综合实训:企业实习是真正检验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金融知识体系和实战能力的环节。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实践,特别是在相关企业的顶岗实习,全面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和信息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其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专业研究实践:这里研究实践是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鼓励学生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从企业的运营管理者的角度,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进而撰写论文。另一方面,研究实践也可以结合相关事业部及行业标杆客户研究成果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服务。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路径分析

(一)加强校企合作,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依托经济管理类学科优势与相关行业优势,为了形成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应用相关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中的行业专家,建设以这些行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签署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的协议,学生毕业前到企业实习,企业相关专业人员进学校兼职教课,从多个层面实现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根据企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要,制定出“订单式”培养方案,使经管类的毕业生更加符合公司的要求,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寻找相对应的合作伙伴,大力推广学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和职位,教学内容与专业水准的四个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动性。开展以“经管学院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等到经管学院兼职”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双向挂职”活动,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探索学校、行业和社会相结合的“大课堂”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依托行业办学,形成“学校+公司+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4]。探索学校、行业和社会相结合的“大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开展行业教学、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和学生参与实战型经营,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开放式的教学过程,形成“课堂即职场、实训即实务操作”的创新型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训实习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质,真正实现“毕业零距离上岗”。组织专业教育走进企业,参与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将企业一线的专业知识、技能直接引入课堂教学,保持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改革教学计划,强化实训课程和素质课程的比重,以保证课程内容与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的一致性。

(三)探索体现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

为了体现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及评价体系进行改革。采用理论考试、实践技能以及行业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和评价,这样不仅能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还可以对学生的生存能力进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即通过灵活考试方式和试题考核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综合能力。例如,《销售管理》及相似课程的营销技巧培训课程中,试图以销售业绩作为评价的关键点,《电子商务概论》等课程中,实行以行业资格证代替考核。

(四)实施“双证书制度”,实现岗位技能考核和社会职业认证标准

为了满足社会上就业所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要求,“双证书制”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还至少需要获得一项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作为毕业条件,如商务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助理营销师、市场分析师、助理电子商务师、国际商务师、单证员、报关员、会计师、风险管理师、寿险理财规划师等专业资格证书,实现岗位技能考核和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在校园内就可以让学生完成上岗前的相关职业培训,从而提高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培养出社会需求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人才。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需要必备的职业素质为出发点,从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能力考核与评价体系、推行“双证书制度”四个方面设计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可操作性实施路径。可以实现专业知识课堂教育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有效衔接,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高校教学的质量,可以更多的培养出高素质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经管类人才,也对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提供了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恒斌.地方性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11).

[2]胥朝阳,范绍庆.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的设计.武汉科技学院学报[J],2006,(04).

[3]蔡文娟,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

[4]金涛,陈媛.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2,(Z1).

第7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0-0061-03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指出:“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至为关键。”这段话总结概括了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必要性。市场营销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方面更为突出,这就使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更具有现实意义。从一些用人单位的反馈和对营销人才需求来看,我国高等市场营销教育在教学质量方面与社会需求的高级营销人才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如何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培养出符合现代市场需要的大学毕业生,已成为各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培养方案,以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中确立的应用能力的结构来确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组成。实践项目内容设计、实施必须符合学生的能力要求,实践项目的条件能够配套,实践项目指导所需要的师资条件能得到保障。力求使学生成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特色鲜明的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符合市场营销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理念

市场营销专业是培养学生能够树立现代营销理念,运用营销理论解决实际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营销能力的形成需要营销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但更需要在营销实践中去感悟和积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更有助于学生对营销理论的理解,激发理论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中,我们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理论应用于实践为主线,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理念。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改革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和改革,培养“适销对路”的营销人才。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校内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训、毕业论文和第二课堂等。校外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校外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1.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配套,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改变以往的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在几周的方式,采取实践教学环节紧跟着专业理论教学的方式,在每个学期均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相配套,使得在专业理论教学不断深化的同时,实践教学也不断地深化。例如针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市场调查”实训项目,针对推销学课程的“产品推销实践”项目,针对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营销策划案设计”项目等等。

2.推行“压缩理论、充实实战、理论与实践结合”模式。“压缩理论”就是压缩理论教学学时,浓缩理论教学内容。“充实实战”是指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这个环节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多。从实践内容看,既要结合营销管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任务要求,又要充分利用大连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与优势条件,通过设计针对性的实践项目,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带着具体的营销问题,走进企业,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理论与实践结合”就是学生在营销实践过程中,对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提炼总结,通过小组交流、教师点评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实践操作过程和解决方案,为下一轮实践项目的推进作好改进的准备。

3.适时增设现代营销类课程。目前各种现代营销方式,如电话营销、网络营销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例如,电话营销这个行业的发展迅猛,从业人员需求量大增。从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7%左右的毕业生在从事电话营销或与电话营销有关的工作,因此我们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电话营销”这样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市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逐步掌握电话营销的技能。

4.全程导入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覆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生源条件、师资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培养有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的营销实战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全程导入实践教学,形成了四年不断线的全周期实践教学体系。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过程时,以知识运用和能力教学为基本目的和导向,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尤其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融入本科生四年全过程。第一学年进行两课实践、社会实践、新生研讨课。第二、三学年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训练计划、ERP沙盘模拟实训。大三、四年级开设高年级研讨课,电子商务实验课。大四年级开展市场营销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营销实践技能,缩短学生进入各类企业以后的“适应期”。

(二)将职业能力融入课程教学,实施课证一体化教学

通过职业证书考试培训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直接对接的。将职业能力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使学生课证一体化。既达到课程的要求又达到职业证书的要求,课程学完就可获得证书,使课堂教学和职业实践高度协同。这部分教学主要用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前全部通过助理营销师资格考试,获得证书。

(三)将学生课外活动专业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在大学阶段担任过学生干部和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的毕业生工作能力较强,因此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各种活动,锻炼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为此,我们围绕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在创新活动中,结合专业能力训练要求,开展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娃哈哈杯市场营销策划、创业大赛等赛事,强调学生活动的专业性和专业特色,并在教学计划中有相应的学分要求,保证学生的参与率。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组建了社团――营销协会,并由市场营销教研室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由市场营销教研室教师组织创立的“大学生服务中心超市”极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创新性地运用专业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在2008年就将创新学分作为学生必修学分,今年又对创新学分的实施细则作进一步的修订。

(四)加强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毕业实习是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在课程实习基础上完成的最后一项综合性实践训练。因此,毕业实习是在第八学期进行,学生在毕业实习后完成实习报告,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一方面要求学生将在实习期间的所做所思所悟记录下来,对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对自身的客观认识,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学生的毕业实习过程中,专业教师通过“一对一”的实习指导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定期的电话保持联系、追踪学生的活动,交流的主要内容是要了解学生在工作期间的各种表现,实习情况以及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践教学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为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一批与实践教学目标相吻合的师资队伍,尤其是要制定新的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法。为此,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工商管理系成立了“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近十家校外实践基地,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考核评价方法。

(一)广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提出现实中的营销问题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在实践环节,教师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条件,设计针对性的实践题目,必要时教师联系实习企业,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相应的市场调查,创业企业的产品定位、渠道设计、价格制定和促销方案的拟订等。在完成每个阶段的实践项目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汇报,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并进行总结性点评,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具体要求。在此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始终是教学过程的主线,而把学生的“营销能力提升”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

(二)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加大实践环节的过程考核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提供对应的实训项目的背景资料,公布学生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经过分工、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完成本组的任务后,通过课件形式在班级进行交流,以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此外,通过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作为配套,增加过程考核的力度,提高平时学习效果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例如市场营销课程的考试,理论课程的学习与考试占40%,实践环节(包括成员参与、团队协作、调查过程、方案的可行性与独特性等)占40%,小组交流汇报(包括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改进与提高能力、实践任务完成情况等)占20%。

(三)建设不同类型实习基地实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院以培养市场应用型营销人才为导向,以满足不同职业岗位对市场营销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目的。一是通过建立大量高起点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给予学生更多的社会实践、实训机会,使基础课知识与后续的专业课知识对口,专业课知识与企业实际应用对口,课内、课外实训与获得职业资格证接轨,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二是在企业专门成立就业实习基地,改变以往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进行与用人单位没有直接联系的教学方式,加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更好地实现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

(四)坚持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训练,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最新内容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此外,组织教师参加市场调研项目和营销咨询服务,以保证本专业教学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促进教师了解企业的营销实践动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营销专业教师近年来利用所学的前沿理论知识,已为多家大型企业做过咨询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咨询经验,在合作中不断提升了业务水平。例如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与娃哈哈集团合作成立市场营销教育实践基地,企业聘请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杨娜、王玲、王玉霞为娃哈哈市场营销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团队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开展营销实践活动,并对娃哈哈集团的营销人员进行培训及指导。市场营销专业学科带头人金依明教授在旅顺口区为多家企业兼任营销顾问,为多家企业做过营销与管理咨询,为保险业、商业、企业等多类型企事业单位做过营销培训,普遍受到欢迎和好评。同时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以合同或合作等方式,从企业聘请一定数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来校兼职,承担一些职业技能、课程的讲授任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战操作能力。例如娃哈哈集团营销部专家来校讲授推销学课程,将企业最新营销理念及时传授给学生,深受学生的欢迎。

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效果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在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得到了全面应用和深入推广,通过与2009、2010级市场营销本科学生的座谈交流,90%以上的学生认为以问题为切入点讲解相关理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85%以上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的设计对自己今后的工作会有较大的帮助,从2012届毕业生的反馈情况看,其在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建设,本专业的学生素质达到思想素质“优”、文化素质“硬”、专业素质“精”、身心素质“健”,使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营销专业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意识被激发出来,其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显著提高,在各类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以2010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韩子彦为主的创新团队的《路亚钓具与路亚运动创业计划》获得了第八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张涛获辽宁省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2010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张燕妮表现出色,夺得第二届未来职场“108将”精英挑战赛比赛的亚军;2009级市场营销本科班的丁晏浩因在比赛中的突出表现,2012年11月与大连亿达集团签订实习协议;另外还有多名学生被相关企业选中。由市场营销专业丁晏浩、张燕妮、李明珠、鲍景文组成的傲睨天夏团队获得2012年第五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辽宁赛区本科组二等奖。

(二)学生职业能力强,就业情况好

在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毕业生因具有较强的职业胜任能力,受到社会普遍欢迎,毕业生“双证书”率均在95%以上,首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就业专业对口率达到85%以上。毕业生深受行业企业的欢迎,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为辽宁省内外的各企业输送了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在亿达集团、大连桃李、韩伟集团、青岛啤酒等企业都有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连续跟踪的反馈结果表明,营销专业的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强,上手快,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证明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成功的,为辽宁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合格的人才。

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研究,促进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本专业在逐步形成专业特色的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其他专业的发展起到了辐射和带头作用,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所形成的培养理念、模式和运行机制等对其他高校相关专业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其他兄弟院校如渤海大学等,都曾来校交流,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在人才培养特色方面的做法予以肯定,并在其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中,借鉴和参考了本专业的做法和经验。但是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市场营销专业更是如此。因为市场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反映实践动态的营销理论也在不断更新,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也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因此我们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陈琦.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经营管理

者,2009,(24).

[2]周梅华,昌涛.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

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3]蔡则祥,刘海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几个角度[J].中

国大学教学,2007,(3).

[4]赵广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方式新探[J].教

育研究,2006,(6).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就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18-02

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培养“双师型人才”(即技师、工程师)是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也是破解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拓展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有效的途径。然而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各高校都在不断探索,下面相结合我国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现状,谈一点认识和看法。

1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

1.1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有很多大学毕业生长期无法解决就业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职业素质的培养,缺乏基本的职业能力,因而,高等院校应根据企业在选人用人方面的变化,把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高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保障体系,促进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与提高,为大学生成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

1.2适应社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目标定位仍然是基于一种专业与行业对口的思想意识上,把培养窄深型、处方式的专家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带有强烈的专业性和功利性特征,使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缺乏创造性和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实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多元起来,高校不再是专为原来少数的社会优越部门的“精英”岗位服务,而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改变培养目标单一化的倾向,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建立起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多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以因材施教的理念和方式提供各类“优质”教育,培养各行各业的“专业或岗位精英”。这是高教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现实需求。而对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恰恰能够弥补其实践能力弱的不足,使其既能掌握现代经典理论知识,又有一技在身,为其以后施展才华和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理想奠定基础。

1.3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企业生产对机械自动化设备和操作技术的要求愈来愈高。而据调查,素质低、技能单一型的劳动力在我国不同地区占劳动力市场的68%―82%,他们无法掌握先进的设备设施,不能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需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的高技能人才。对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教育,能够使其掌握先进的生产流程知识,接触基本的机器操作,形成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感性认识,从而为社会培养理论与技能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优化人力资源市场构成,提高人才队伍层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中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体系不健全

目前,许多高校仍停留在传统术科教学,对开展实践技能教育和大学生职业资格认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职业技能教育停滞不前。首先是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力量薄弱,实践教学日趋理论化、形式化。其次是缺乏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服务机构,服务体系不健全。许多高校缺乏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服务机构,对大学生参加社会技能培训和获取职业资格认证缺乏引导,缺乏信息咨询、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三是职业资格认证开设的统考专业比较单一,多是经济管理类,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师、理财规划师等,工程、技术类专业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培训需求。

2.2大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教育意识淡漠

许多大学生由于受多年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大学毕业后随便就能找个舒服安逸的工作,对以后的职业期望没有计划性、方向性,缺乏为实现个人发展而付出努力的实际行动。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不够深入,绝大多数学生还意识不到职业技能对就业的重要性,一部分学生虽有意识,但却缺乏行动。

3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构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制度保障体系。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密切关注社会用人需求,适应用人市场的变化,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以培养“双师型人才”(即技师、工程师)为目标,在大学生中推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建立高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保障体系。首先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术性、职业性的有机统一,将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将职业教育贯穿与大学生培养计划中,把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增设职业教育选修课、专题讲座、研讨会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强职业教育,指导大学生了解职业要求,拓展职业知识,培养职业精神,促进大学生形成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优良的品质。使大学生毕业时,不仅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还能根据专业和兴趣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其次是要制定鼓励大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激励机制和措施,通过修订大学生综合测评办法和奖学金制度,鼓励大学生多渠道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三是要完善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学业、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在高校中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从入学起就开始对大学生学业、职业生涯发展进行规划指导,辅助其找到自己职业兴趣和职业目标。同时积极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多参与企业兼职、校外活动,加强实践学习,增强学生对社会与企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可以安排学生用一个暑假到农村基层调研或工作,一个暑假到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实习,一个暑假到一个中小企业实习。以此改变高校教学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倾向,提高实习、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实践性环节在大学生学习评价中的比重。

(2)拓宽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渠道,搭建校内和社会两个平台。首先是要挖掘学校现有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潜力,搭建校内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平台。建立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和考核机构、完善相关配套的人事制度、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升教师素质,积极聘请国内专家学者、工程师、企业家为兼职教师,打造既有较高理论造诣又有较强实践素质的"双师"型教学队伍,突出办学特色,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的课程,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不断加强专业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实践教学或职业技能培训后能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其次是加强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搭建职业技能教育平台,多渠道的加强大学生职业教育,结合专业特点和个人特长,引导大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

(3)完善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评价认证体系,多渠道地开展评价认证。一是完善学校的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考核认证体系,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分层次开展培训和认证,使学生多元化发展,多渠道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认证。二是结合专业引导学生参加社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获取国家和社会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养大批既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职业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汪晓辉,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之我见[J].高教高职研究,2010,(53).

[2]刘洁.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7,(2).

[3]郝杰.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几点设想[J].大众科技,2009,(9).

[4]崔雪梅.对普通高校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21).

[5]王云艳.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关系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9).

[6]白雪,陈淑丽.大学生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7,(5).

[7]汤光伟,秦辉.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