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体育锻炼总结

时间:2023-02-27 11:08:37

导语:在体育锻炼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体育锻炼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老年人;体育现状;休闲

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使老年人延年益寿,同时还可以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促进老年人的交往,减轻老年人的心理压力。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内蒙古地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现状,为老年人提供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促进老年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1.研究对象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老年人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为了本文的研究,笔者广泛查阅中国知网上关于老年人体育锻炼的论文,总结当前老年人体育锻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专家访谈法。走访内蒙古地区老年人休闲体育研究的专家,就如何开展老年人体育锻炼与专家进行讨论。

(3)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呼和浩特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男女各1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98.5%。

(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SPSS软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3.结果与分析

(1)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动机调查分析。笔者对内蒙古地区老年人进行了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内蒙古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的需求都是自身的需要,由于内蒙古地区人们爱好运动,有着较好的体育锻炼传统,老年人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的健身功能、社交功能已经被老年人接受。

(2)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调查分析。笔者对老年人进行了主要体育锻炼场所的问卷调查,从表2的调查结果来看,由于内蒙古地区空气良好,城市小区绿化较好,老年人都喜欢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城市广场、公园、小区成为老年人主要的健身场所,也应该发现有一部分老年人接受了花钱买健康的理念,定期到体育健身俱乐部进行体育消费,接受专业的健身指导。

(3)老年人体育锻炼项目分析。笔者对老年人进行了体育锻炼项目的调查,从表3的调查结果来看,老年人体育锻炼项目大多集中在一些比较方便进行锻炼的场所,其中广场舞是最近几年新兴的健身项目,非常受老年人的喜爱,可以反映出老年人选择的体育项目多是一些方便易行的体育项目,仍需不断地对老年人体育项目进行开发。

4.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内蒙古地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态度比较积极,老年人能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锻炼身体、增加社会交往、延年益寿、调解心理成为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动力。

内蒙古地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集中在室外广场、公园、小区与体育健身消费场所,体育消费逐渐被老年人接受认可。

老年人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主要有广场舞、健康走、游泳、网球、太极拳,老年人从事的都是一些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慢慢被老年人接受。

内蒙古地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开展有着自发性,社区要加强引导,为老年人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指导,制订出更多的健身计划,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邵雪梅.天津城市社区老年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02).

第2篇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注重体育知识的传授,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享受体育锻炼过程,从而转变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热爱体育锻炼,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体育健康素质。

一、注重体育知识的传授,加强体育能力的训练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地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缺少的是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在体育素质教育中,必须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体育知识的传授,通过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在开动脑筋理解体育知识基础上,边想边练,掌握体育锻炼的原理,这样,学生在以后的体育学习实践中就能够举一反三。譬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的难点,学生感到艰苦、枯燥,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时,除了教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合理地控制速度,如何掌握加速间歇时间,如何度过极限点,跑步之后如何该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学生通过这样的知识讲解和体育运动,既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运动能力,又学到了有关的运动的知识,以后学生自己再去实践、探索,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他们自己的体育锻炼能力。

体育知识的讲解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既要运用专业的体育术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总结运动规律,再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把它归结为运动口诀。譬如篮球教学中的三大步上篮,教师就可以总结它的运动规律,将它的运动要领归纳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这样的口诀,语言简明扼要,学生都喜欢听,非常容易懂,而且记得牢。学生在掌握了这些运动知识之后再进行训练,就很容易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运动水平。

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享受体育锻炼过程

体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心理等,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适度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均等的教育机会。在教学中,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在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不同运动强度的练习,使每一个学生始终处于通过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注优秀学生不断刷新的优异成绩,更要关注后进学生的哪怕是最微小的一点点进步。要对优秀学生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运动要求;对运动能力稍差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简化练习方法,降低练习难度,可以给他们更多的练习时间,特别要给他们以信心和鼓励,及时表扬和肯定他们的进步,从而不断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体育素质教育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把参加体育锻炼当作一种享受。

把体育锻炼当作是一种享受,在体育锻炼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体育运动中的美一般是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由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是美妙绝伦的,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身体的健美是大家追求的目标,更是长期的体育锻炼的结果。运动美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协调美、行为美、竞技美、服装器材美等。初中体育素质教育要将审美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要着重于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塑造美的体型,促进身体机能健康完善,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

三、转变体育学习态度,热爱体育锻炼,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教师必须认真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不重视体育学习的不良态度。教师自己要作好表率和示范,自己首先热爱体育,是体育运动的高手。由于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强烈的模仿性,体育教师如果能将自己的运动才华在恰当的时机展示给学生,势必能引起他们崇拜之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要学好体育的强烈愿望。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自己的第一次示范,力争做到正确、熟练、轻快、优美。

第3篇

关键词:课堂改革 终身体育目标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教育目标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及良好的思想品德。体育教学过程要以终身体育学习为本,启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应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能力,还应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仅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还要使其养成终身主动坚持锻炼的习惯。结合我的教学情况,谈几点想法。

一、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体育课的设置要遵循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要体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以实现终身体育教育为最终目的。①高中体育教学应加大体育理论知识教材的份量,如精彩体育运动的欣赏,体育明星人物的了解,增大学生的认知量。②改变以竞技体育技术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内容,增加教材的健康性、趣味性、娱乐性、修养性、实用性,也可因地制宜。增设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兴趣,产生需要。③实现选项体育,做到因材施教。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高中阶段主选1-2项体育锻炼项目,通过学习和锻炼达到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要求,通过参加运动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

二、在课堂教学上实施终身体育目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上实施目标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一节课的开始部分由学生自己慢跑,然后在统一口号或有节奏音乐伴奏下,集体徒手操做准备热身活动,学生需要掌握1-2套徒手操,动作熟炼,可随意组合练习。准备部分完成后全体集合,教师宣布本节课的目标、内容、任务,然后根据设计的四到六个活动和学习组,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改变了以前全体学生必须学习同一新授内容并统一参与练习的老传统。对新学习内容没有兴趣或已经掌握的学生,可不参加学习组的学习,只需对学习内容有简单的了解,然后可到所选择的活动组,活动组一般是固定的选项活动小组,主要是对所选项目进行锻炼和练习,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技术提高或素质锻炼。学习组在教师的讲解指导下对新内容进行学习、练习,教师也可抽出时间到各练习组进行指导。课的结束部分,教师除了对各活动组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主要是对新讲授的内容的学习组情况进行总结,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这一模式激发了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新内容的学习中去,改变了以往学生兴趣和爱好锻炼的单一性,有利于学生更全面更广泛的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

三、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巩固终身体育目标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以及课外体育锻炼,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器材优势,班级或学生也可自己购买一定数量的体育器材,学校统一安排课外活动的时间、场地,学生自行选择活动项目,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锻炼,这种作法不仅锻炼了学生身体,同时也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最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校运动队的选拔和训练。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从各班选出身体素质好,兴趣高的学生参加校队训练,这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专门训练时间的保障下,逐渐达到技术熟练、成绩优秀。他们一方面代表学校参加各种体育比赛,为校争光,另一方面让这些校队人员用优秀的技术去激发其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助手作用,指导其他学生正确参与锻炼。

四、注重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第4篇

关键词:全民健身;问题;建议

一、体育健身的研究意义

为了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促进商丘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对商丘市睢阳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做了调查,并分析了在睢阳区开展全民健身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网上查阅这几年国内与该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对商丘市睢阳区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研究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2)问卷调查法。确定研究主题之后,编辑出问卷的各个题目。对商丘市睢阳区三个社区进行了随机调查,亲自发放500张问卷。①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见表1)。②访问法。到选定的三个睢阳区社区里随机选择调查对象,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访问,将答案如实地记录下来以便于统计分析。③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然后再对访问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1.商丘市睢阳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

(1)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人数的调查。从表2中看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38%,而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62%。可以看出睢阳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并不积极,全民健身的普及程度有待提高。

(2)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场所和体育项目的调查。在对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场所满意度的调查中(见表3),33.1%的人认为有场所进行锻炼,能满足锻炼需求。有66.9%的人觉得锻炼场所不能满足其要求,认为锻炼场所过少。表4中参与锻炼的188人参与的体育项目主要有散步、跑步、广场舞、羽毛球、篮球这四个项目,因为这几个项目参与门槛较低,对场地的要求不高。选择篮球项目,主要因为篮球场地较多。而游泳、网球这些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无人选择,因为场地设施匮乏,居民放弃了这些项目。

(3)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中指导状况的调查。在表5中可以看出35.6%的人有专业指导员,他们大多是学生,在学校有体育老师教课指导,部分是在健身房有专业教练作指导。其他居民在锻炼时几乎没有专业指导员作指导。

四、结论与建议

针对以上现象,我认为相关政府要尽可能地加强体育健身场所设施建设,为全民健身的实施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同时也要配专人经常检查、保养、维修,从而确保体育器材使用的安全性,降低锻炼受伤几率。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使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每个社区,充分起到组织、发动、引导、帮助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瑞年.试论全民健身[J].体育科学,1998(5).

第5篇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1,培养体育兴趣。①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思想上对体育锻炼有所淡化。因此,我们应在课堂内外利用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体育锻炼的意义,加强对学生终生体育思想的教育和培养。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功能,充分体会到体育的魅力,充分意识到坚持体育锻炼于国于民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还需明白终身体育锻炼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②每堂体育课力求做到趣味性、多样性。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主渠道,要按照学生身心特点采用各种手段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如在耐力跑中。可能通过越野跑、变速跑、听音乐伴奏跑等方法进行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保证身体素质好的能“吃好”,身体素质差的能“吃饱”。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思想,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达到感情上的沟通,了解学生对体育的要求,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2 狠抓班级体育锻炼管理。班级体育锻炼是以班级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在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指导下,班干部和锻炼小组长带领下进行的体育活动。它在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能力,提高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组织措施上要做到领导分管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场地器材落实、学生干部落实、考勤检查落实;在锻炼内容上要做好与体育教学结合、与“标准”结合;在组织形式上要注意集中与分散结合、规定与自愿结合、班组与个人结合、锻炼与比赛结合;在管理上要建立定期研究、制定计划、汇报检查验收、总结评比奖励等有关制度。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运动竞赛,能吸引和满足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培养其运动能力与习惯。

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

如今在校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从事体育锻炼的质量。尤其是现在在校中小学学生,他们正处于终身体育的入门期,此时要注重提高他们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

1 培养预习能力。每节体育课结束前,教师要靠置下次课所授内容,要求大家进行学习和练习,把解决不掉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练习能力。只有不断从事练习,才能形成熟练的动作技能和技巧。教师要根据以往学生掌握动作的程度和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具体的要求,加强个别指导。注意精讲多练,增强练习次数和练习密度,合理加大运动负荷,对发展身体实故的练习要反复进行,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技术和技能,成为经常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

3 培养假期锻炼身体的习惯。在假期中,体育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锻炼,把学生分成若干个锻炼小组,教师可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假期有计划地锻炼身体,不仅使学生们愉快度过假期,且增强了体质,学会了一些运动技术、技能和运动知识,为终身参加锻炼奠定了基础。

三、培养安全意识

体育锻炼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进行,活动空间大,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并且中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因此,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要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以提高学生对意外事故的防范能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时重视安全的习惯。

1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安全意识。课前教师要对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做到心中有数,注意防止发生伤害事故。运动量大小要适当,要因人制宜,要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准备活动应做充分,让学生明白适宜而充分的准备活动对基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内容和形式单调化、一般化、公式化。

2 结合体育常识与课堂常规,培养安全意识。室内和室外体育课都可以向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如:饭后不要剧烈运动;少年儿童锻炼身体应注意什么?等等,在课堂常规教育中。通过举出因违反课堂常规而受伤,发生伤害事故的典型事例,不厌其烦反复讲,经常讲。直到大家全都遵守为止,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这是摆在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及时把握改革的进程,及时研究改革的新动向,紧紧抓住时机,振奋精神,实现学校体育的整体优化,我们坚信,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有聪明才智,而且有强壮的体魄。如此,在祖国需要时,他们就能挺身而出,报效祖国!

第6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54-01

体育教学在初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要保证有强健的体魄。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体育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体育教学实效性浅谈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浓厚的兴趣做基础,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大部分人对于体育锻炼是抵触的,因为人有一种惰性心理,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正因为如此,每次体育课上都有一些学生会偷懒,不愿意锻炼,想方设法少运动,归根结底是对体育教学没有兴趣。要想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谓是主要途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职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激情和活力。有了强大的学习动力,即使再累的体育锻炼,学生也会感到轻松。为此,体育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把握。

1、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大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围绕着体育教材来开展,这样,教师教得比较辛苦,学生也感觉乏味没有兴趣,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低下的,没有效率的。而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要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发展的中心,将学生放到重要的位置来看待。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观念为指导,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得到应有的锻炼和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合理差异。学生因体质、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会在体育技能的接受程度上存在差异,教师要能够正确对待这些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要关注学生的需要。每一位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是不同的,教师要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不断创造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广大学生都能够有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积极投身于体育活动中,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2、积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

良好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使学生喜欢体育,愿意上体育课。这就需要体育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排球运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如果机械地让学生做动作,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没有兴趣,而教师如果在教学之初,用绳子绑住排球,让学生两个人一组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会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步法并产生体育学习兴趣。

3、经常鼓励学生,使学生树立学习体育的信心

对于体育学习,学生除了要有浓厚的兴趣以外,还要有信心做支撑,这是体育学习的保障。学生对于任何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教师的鼓励,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多鼓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始终保持旺盛的状态。学生在体育的学习和锻炼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这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要寓情于教,及时鼓励。当学生对于一些体育技巧的练习感到吃力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适当扩大,多激励、少批评。学生只有在教师的表扬声中才能进步得快、提高得快。

二、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意识,将体育锻炼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

当前,大家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但是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是低下的。有的学生虽然上体育课,但是参与体育锻炼却少之又少,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既要使学生树立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又要为学生创造体育锻炼的机会。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将思想工作做到位。初中的体育课程教学虽然有体育技能方面的训练,但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教师要抓住这一机会,积极为学生灌输体育锻炼思想,让学生端正体育学习态度,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教学的效果才能够好。当然,教师也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启发学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学生才能够从心理上信服、喜欢体育锻炼。其次,教师要强化测试。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一些体育技术方面的练习,除了讲解以外,教师要以测试为手段,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只有有了比较,学生才能有体育练习的动力,从而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促使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通过探究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体育、学习体育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高低、体育成绩的好坏与学生本身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探究程度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去开展体育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深入研究加深对体育课程的了解,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体育学习效率。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教师可以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去发现体育课程的长处,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例如,在《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一课的学习训练中,关于怎样运球、怎样传球、有哪些基本动作与要领、要达到这些要求及要领应该怎样训练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在看了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以后,通过仔细思考、揣摩,才能逐渐掌握动作要领,提高体育技能。

第7篇

1、课题的提出

1.课题的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沈阳市“1015” 教育科研指南,及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

2.选题的依据

在国外很多学校把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以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做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1.

在国内,许多学校在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把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和习惯看作1项重要任务.加强课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促进课外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3.选题的原则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本课题遵循的原则

需要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自锻能力,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科学性原则——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

实用性原则——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1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体育锻炼.

4.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

(1)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有关的知识、技术;有被动锻炼转为主动锻炼所必需的能力,包括学生对学习、锻炼的进取动机,以及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

(2)在学校内,以及在生活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3)在独立锻炼中,为了取得良好效果,对锻炼过程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它包括对运动负荷、心理负荷和动作姿势等有效的自我调控.

(4)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自我管理能力.它包括制定锻炼计划、组织安排锻炼的时间、检查锻炼的进行和评价锻炼效果的能力.意义:加强课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促进课外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发展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2、研究的条件

1 .人员:本课题主持人是中学1级教师,大本学历,具有1定的教学实践与指导能力,实验指导教师李x,为小学高级教师,曾参与《农村小学语文学科素质教育课堂模式研究》并已验收;实验指导教师郝秀芹,小学超高教师,大专学历,主任,曾参与《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影响的实验研究》其他参与教师均具有大专学历,工作认真,业务能力强,工作在第1线,经验丰富.

2 .资料:我校订阅了大量刊物,再加上先进的网络教育资源,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 .经费及设备:本课题研究时间充沛,设备齐全,科研手段先进.经费已纳入学校下年预算中,确保及时,到位.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课题为《体育教学中学生自锻能力培养的研究》除专题外,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运用能力、调控能力、自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

4、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对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体育锻炼生活化、社会化,使学生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5、课题研究对象

2年级学生(实验)5年级学生(参考)

6、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研究准备、制定方案 2019年12月——2019年8月

(1)准备相关的文献资料.

(2)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及教科研专业知识

(3)调查研究从学校发展方向和现状出发,构思研究方案

(4)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提高认识.

(5)讨论、修订、并通过本课题研究运作方案.

2.实验阶段:组织实施、深化科研 2019年9月——2019年3月

(1)定位于课堂载体的研究思想.

(2)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开展问题研究课和汇报课活动.

(3)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会对课题的研究进行反思,不断完善充实研究措施、方法和内容.

(4)从实践中提炼教学方法.

3.总结提高验收阶段:2019年4月——2019年9月

(1)全面总结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

(2)撰写研究报告和专题论文、工作报告

(3)整理所有档案资料,提出验收申请.

7、预期目标及呈现形式

总体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运用能力、调控能力和自制能力几方面的综合能力,既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呈现形式

第8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体育能力;体育教学作用

体育教育是给学生讲解一些体育理论方面的相关知识,并给学生传授一些体育方面的技能和体育上存在的技术技巧。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使得学生对体育方面的技能能够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在把握体育技巧的基础上能够积极锻炼,有拼搏向上的竞赛精神。该篇文章讲述了体育能力的概念,学校应该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加以重视,以及体育教育对体育能力培养的作用,并着重介绍了在体育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和理论知识教育的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具体作出以下论述。

1对体育能力的认知

1.1什么是体育能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在体育方面的技能就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能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锻炼,这样学生在学校里或者是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进行自我锻炼,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锻炼,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1.2学校应该高度重视体育能力

学校体育方面不断地进行改革,人们也对在设置体育课程方面进行了多次探讨并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因为每所学校对体育的相关理论知识有着不同的认知,学校使用的教材也大都会受到教学大纲的制约,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方式还不够完善,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相关学习中。

1.3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作用

能力是指一个人在成功地完成一项活动的时候呈现出的身体和心理相互统一的状态。将能力按照性质来区分,可以分成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两个类别,而体育能力就类属于人的特殊能力。体育能力是将一个人具有的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体育方面的能力、在体育上存在的智慧、在体育上存在的技术和技能等方面的综合体。对学生进行体育能力培养,一般就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更加了解,产生对体育的兴趣,将锻炼变成一种习惯,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对体育进行理解,自己去感受体育的魅力所在,从一次次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式,提高学生能够进行独立锻炼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系统地科学教学来提高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几个运动项目的要点,从而产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运动的习惯。学校对学生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体育锻炼。所以学校在开设体育课堂时,应该采用更加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并能积极地参与进去,还可以在学校设置专门的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等,培养学生的集体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体育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也应该认真进行备课,并可以将体育器材带到教室中,给学生讲解该项运动的发展史、运动要点和注意事项,必要时教师可以做出示范动作,从而发掘学生在体育上的潜力,使学生能够在德智体上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实现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路径

2.1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

在体育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在运动方面的能力,所谓的运动能力是指人们在有一定的体育方面理论知识、体育方面相关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可以参加多项运动的能力。学校要想将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好,就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但我国在体育教学方面常常存在的问题就是体育老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只注重相关体育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全面掌握体育运动的能力。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在课堂上讲解体育知识是育人的方法,给学生传授体育技术是育人的手段,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对体育教学的方式不断完善,并对体育教学的内容不断丰富,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课堂中找到几项自己喜欢的运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在运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2.2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中,对学生体育上的教育大多学校都采用的是“注人式”,在体育课堂中大多都是教师不断地进行讲解,学生被迫接受,这种方式下教师主要起着主导作用,课堂上一般都会有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就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各种研究表明,要想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必须得改变学生上课的气氛,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要彻底消除死气沉沉的气氛,将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为学生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做的就是要注重对学生灵敏反应能力、学生身体各部位力量、学生的耐力以及学生的运动速度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并不是让学生重复一个动作重复的次数越多越好,相反,总是让学生重复一个运动动作会使得学生感到无聊与枯燥,从而大大降低学生对该项体育运动的兴趣,所以总是重复一个运动动作也并不见得有效果,还有可能对学生造成身体的损伤,甚至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阴影,给学生的身心带来危害。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

2.3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教育

多年以来,体育教学一直在进行改革,改革的真正意图就是不断寻求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来增强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能够有正确的方法作为指导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地对体育运动有较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投身到体育锻炼之中,培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体育理论的教育,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明白理论知识有多么重要,并给学生讲解体育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健康、未来的工作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功效有进一步地了解,并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运动对于人的一生的重大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学校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给学生讲述如何正确地进行相关的锻炼,在各项运动中存在的注意事项,各项运动正确的锻炼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来制定科学的锻炼方法,从而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各项运动的技术和在运动中存在的技巧,并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3结语

人们在注重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的健康加以重视,更需要用运动来保持自身的健康,但是体育锻炼不能盲目地进行,要多多学习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它为指导科学地进行锻炼。该篇文章讲述了体育能力的概念,学校应该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加以重视,以及体育教育对体育能力培养的作用,并着重介绍了在体育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和理论知识教育的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在体育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在运动方面的能力,学校要想将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好,就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但我国在体育教学方面常常存在的问题就是体育老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只注重相关体育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全面掌握体育运动的能力,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总结经验,着重于培养学生运动方面的能力。其次,在体育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能够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在传统的教育中,课堂中大多都是教师不断地进行讲解,学生被迫接受,这种方式下教师主要起着主导作用,课堂上一般都会有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就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要想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必须要改变学生上课的气氛,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要彻底消除死气沉沉的气氛,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为学生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就是要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教育,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能够有正确的方法作为指导,从而可以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体育理论的教育,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功效有进一步地了解,并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运动对于人的一生的重大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作者:贾玲 王庆斌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参考文献:

[1]熊景辉.终身体育视阈下长沙市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第9篇

当前中国的教学更多的是呈现出综合化和全面化发展的趋势,体育科目也不例外。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为了让学生掌握自我锻炼和提高的方法,形成终身体育意识。高中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趋于形成,正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基于此,加强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终身体育意识主要是所受的体育教学以及进行的体育锻炼。高中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学生面对激烈的高考压力,必须具有强有力的体魄。一方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还能舒缓身心;另一方面,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学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对今后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2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影响因素

目前,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效果不甚理想。主要体现在个学生人和教师两个方面:

学生个人因素: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高中生除了面对高压力的文化课学习外,往往会选择网络游戏、手机等消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也仅仅局限在体育课堂中。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课,仅仅是由于对某一项运动感兴趣,或篮球、或足球等。这种体育锻炼的态度,导致学生很可能由于一些轻微的因素,包括天气、心情等就放弃体育锻炼。另外,很多高中生并没有意识到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长期这种思想影响下会逐渐放弃体育锻炼,对自身身体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教师因素: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实施者。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有恒心、有耐心,端正自己的态度去教育学生。然而,在目前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没能树立良好的体育教学观念,在体育课堂中不注重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开展体育教学的方式也过于单一,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体育教学的兴趣。

3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3.1帮助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一方面,教师应该从思想上提升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基础上,认识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不断的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潜意识里接受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另一方面,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明白体育锻炼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激情。同时,教师还应该帮助每一位学生制定明确的目标,让学生保持高涨的体育锻炼热情。体育教师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教学方式,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给学生打成一片,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另外,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榜样。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了解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真实想法,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面临的困难等。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具有饱满的热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等,因为很可能教师的言行举止都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在榜样的力量下,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意识更容易形成。

3.2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终身运动理念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树立终身运动的理念,加强体育训练,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一方面,应该加强自身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加强对各种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体育心理学等知识,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做出正确的动作示范,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以及状态进行观察,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提升中整体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观念。

高中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帮助学生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针对现阶段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单纯的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情况,还需要注重学生个人品德的培养,以学生兴趣为引导目标,采取丰富的体育运动形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让更多的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体育锻炼中展示自我,同时促进终身运动理念的形成。

3.3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

体育教学不同于文化课教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引导学生为主。第一,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或者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这样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还能让学生提升对体育锻炼的热情;第二,教师可以在校内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等,帮助高中生在课余时间丰富自我,缓解文化课学习带来的精神压力等。第三,作为校领导,应该做好带头作用,鼓励教师参与到校园体育活动中,积极营造校园体育氛围,让体育锻炼深入学生内心,帮助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