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8:40
导语:在小学数学教师交流材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数学技能。
数学技能指的是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综合教学能力,也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它包括各种数学综合能力,如数学的思考能力、数学论证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示能力、交流观点能力等。只有充分具备各种数学综合能力,才能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主要数学概念。
主要数学概念指的是包含有足够多的类型和深度来揭示数学的本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慎重选择机会、变化和增长、从属性关系等概念作为其需要的数学概念。因此,数学素养不仅需要数学技能,还需要一定的数学概念,这样才能使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更加完善,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的途径
1.提高自身素养,需要不断“充电”。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科学的不断进步,如今已迈进经济时代,面对已逐渐老化的知识,日益更新的知识时代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不断“充电”,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更快的掌握最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技术,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数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还要学习儿童心理学,同时还要加强艺术、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数学素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快速的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不仅要从专业方面提升自身素养,同样还要向同事学习,每位教师都有自己对教学的独特见解和经验,与同事多沟通多交流,能够有效的促进自身的进步。
2.提高自身素养,需要勤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看出,数学教师若想要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还要学会勤于思考,只有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与不足,经常反思自己才能取得进步。因此,在日常教学时,教师既要热爱教育事业,同时又要勤于思考,这样才能使学生用心倾听,让学生的心灵产生钦佩与折服。
3.提高自身素养,需要善于积累。
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除了要丰富自身的各项知识外,还要善于积累。每位数学教师都要学会善于积累生活中的知识和信息,丰富自己的内涵。在平时浏览网页或看电视新闻的时候,应特别关注有关于数学方面的信息和新闻,凡是在生活中遇到相关材料或问题时,应及时记录下来。对于社会中发生的信息和新闻,也要试着留心其中的与数学相关的问题,例如公交车的问题:3路车每5分钟发一次车,6路车每10分钟发一次车,这两路车要过多久后会同时发车呢?若是在课堂中教师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问学生,会使学生感觉到真实和亲切,同时也可以把“求最小公倍数”这样枯燥无味的问题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4.提高自身素养,需要勇于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的知识点都来源于课本教材,虽然如此,但教师不能一味的只采用课本的知识来启发学生学习数学,应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进行创新,从而在教学中实施创新的体系。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多向思维,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如果没有多向思维和创新的能力,那么很容易在解题时钻牛角尖,不能用逻辑思维处理问题。因此,只有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用创新的精神来对待数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创新能力。
5.提高自身素养,增强运用数学的能力。
能够熟练运用数学是提高自身数学素养的主要一部分。如今,数学科目作为各门科学的重要基础,在很多领域中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数学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每位公民在一定程度上都具备一些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随着社会科学的逐渐进步与发展,目前已经逐渐采用概率统计方式来播报天气预报,或用图表来表示工作速度等。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其担负着培养社会人才的艰巨任务,因此,做好这方面教育的重要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增强自身运用数学的能力,能够在生活中熟练运用数学来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数学素养的目的。
三、结语
关键词:探究热情;师生关系;合作交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下,有效的数学课堂模式绝不是仅仅依靠模仿和记忆,而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记忆、自主实践、自主合作交流等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拥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也会不断提高。首先,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直观形象和生动的具体材料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多媒体情境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以先说出答案为学生设置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成功机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热情。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阶段性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树立合适榜样,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教师可以寻找与学生相似的人作为学生的榜样,还要结合学生特点和情况,树立起不同层次的学习榜样,如计算能手、辩论高手、进步超人等等。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自由和机会。只有当学生在心情愉快、精神高昂、没有学习压力的状态下才能够有效地投入自主学习中,才能够与教师、学生积极地交流,才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不能板着脸去训斥学生,而要从心里尊重每一个学生,要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交流。其次,教师要创设开放平等的课堂氛围。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学习程序、评价、纪律等方面教师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在课堂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合作、发言的时间,通过教师讲解、合作学习、自主作业、集体讨论、表演等综合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注重问题形成和解决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注重问题的形成和解决过程。首先,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过程。教师要提出学生感兴趣、满足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一个探究的状态中。当然,为了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可以通过课前思考、课堂思考和课后思考几个方面来实现。
四、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探究中,在合作交流中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并给出恰当的评价,促进学生学会合作交流。例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制作图像、反馈交流、提出问题、展示观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首先让学生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制作,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再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和交流得到的信息进行提问,最后让学生观看全部同学的作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调整自己思维,学会将自己的思维引向深处等,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热情,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注重问题形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方法等方面出发,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经验;数学教育
一、关于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
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苏霍姆林斯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布鲁纳说过)”。传统的数学课堂将数学课上得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路的开阔和敏捷,数学思维的各种特殊而巧妙的形式,将构成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潜在的吸引力发挥到极致,从而能够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对数学产生深刻的兴趣。还可以组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算,一题多编等活动,显示出数学特有的内在力量,唤起学生对之产生深刻的兴趣。
近几年,在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中,把质疑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能顺应儿童的心理特点,给儿童发展思维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要通过恰当的思维训练,让全体学生经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法则的归纳和演绎过程,定律、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过程,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自主、充分、和谐的发展.
二、自主探究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是不好的,真正的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应该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而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教师上课所讲内容入耳后可能即忘,而自己亲自动手做过的,就会刻骨铭心。数学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才能给事半功倍。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有一些题目,教师如果让学生直接回答,对小学生而言是有困难的。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学会逻辑地思考。
三、关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对小学生学习数学而言同样很重要。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合作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合作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学生共同合作学习。
四、关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但《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教室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通常,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这其实就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
参考文献:
摘 要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主题教学可以从多个角度鼓励小学生形成学习兴趣,对于小学数学主题教学呈现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所改良,小学生可以由此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更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增强。
关键词 主题教学;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121-02
1 前言
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采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改良当前小学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此,伴随着新课标的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够仅仅着眼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广泛地采用信息技术改良日常的教学工作。特别是小学数学中包含了一些抽象概念,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帮助小学生理解这些概念,避免小学生遇到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就不愿意投入到学习当中,否则小学生就没有办法树立起学习小学数学的信心。
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能够让小学数学的主题教学更加富有吸引力,从而让数学概念从枯燥的教材中解放出来,让小学生和不同的数学概念接触,更好地投入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2 主题教学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主题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较大的差别,因为主题教学是围绕学习者的实际需要,然后以学习者为主体开展的日常教学。对传统的小学数学而言,教师往往是在课堂上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容易忽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性。主题教学可以围绕小学生的实际状况,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探究,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小学数学的信心,提高教学质量。
主题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虽然强调小学生自主学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不需要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自行学习的能力相对不够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任务也相对较为紧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主题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教学上的度,要善于运用主题教学模式,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小学数学学习当中[1]。
3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主题教学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在小学数学主题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准备工作的。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要在主题教学的准备阶段促进教学主题的集中性。因为小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关键点把握能力不够强,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数学主题学习课程中的主要任务,并且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展现。小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电子幻灯片的形式,可以看到这一节课堂主要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加集中地投入到日常的学习当中。主题学习强调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特性,不过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就需要强调集中性,让学生不会毫无目标地参与小学数学课堂学习。
其次,在准备阶段,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注重小学数学主题学习的开放性。因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主题学习,其本质上仍然是强调发挥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设计和准备的过程中,应该更进一步地鼓励小学生用开放的思维去投入到日常的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在主题教学的准备基础上,应该配合课本和教学任务,并联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产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
最后,信息技术在主题教学中还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因为小学数学主题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促进小学生对于基础数学概念的理解,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阅历也决定了他们并不能够完全脱离实际生活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所以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紧紧地扣住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如在制作教学幻灯片的时候不能完全独立于现实生活,变成抽象的电子幻灯片。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主题教学的准备阶段,就认真地投入精力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2]。
4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主题教学
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主题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选择不同的着力点,改善主题教学的方式。对于日常的教学而言,主题内容的选定是主题教学实施工作的首要一环。如在教小学生理解年、月、日这样的时间概念的时候,由于时间概念是一个相对较为抽象的概念,因此,小学数学主题教学在选取这一类材料时,应该采用一些感性的材料,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也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加以呈现。小学生在理解小时、分钟、秒钟等时间概念时相对比较容易,因为上述的这些时间概念相对比较小,而年、月、日相对比较长,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制作多媒体幻灯片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在感性材料方面的使用,才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相对抽象的时间概念。
在信息技术范畴中,主题教学也可以通过演绎的方式,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候,可以让小学生联系实物,并且配合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从而由一开始的猜测到最后的验证过程,小学生都能够运用思维进行推理。这样可以让小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小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可以进行自我的推理学习,这也是小学数学主题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对于小学生而言,如何在推理过程中形成具体理解,则是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配合的。这些知识系统的构建并不容易,但是通过信息化支持下的主题教学,能够让小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所以小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内容。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才能够让小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关知识,特别是鼓励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相关的信息,以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作为依托,帮助小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知识,形成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而且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在主题教学过程中加强交流以及团队合作,让他们可以更早地接触到合作学习的意义[3]。
主题教学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比如在教学各种货币单位兑换的时候,可以让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际氛围,如通过图片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上,让学生感受到这个课堂有相对真实的气氛,更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掌握这样的知识内容,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或多或少有理解,场景的还原紧密配合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小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数学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概念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更好地激发起他们对于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
因此,在实施主题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小学生通过主题教学逐渐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这一个过程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结合小学学习不同阶段中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促进小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理解、合作以及思考,这样能够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具备吸引力。
5 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基础学科,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改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并且采用不同的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的主题教学工作,能够让小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通过主题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对于小学数学课堂而言,主题教学可以让数学知识不过于枯燥。只有采用灵活的主题教学方式,并配合信息技术支持,才能够让小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而主题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也正和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综合上述分析,信息技术和主题教学的结合,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蔡亚萍.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1(6):73-75.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教师 学生
一、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版块存在的问题(一)教师本身基础知识不扎实,能力不足。
教师的能力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力保证,“教师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计划能力、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情感表现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我市小学数学教师中绝大多数的原始学历是中师,根据本人的工作经历,从我市中师毕业的学生是一届比一届差,而这些学生如今都在小学一线教书育人。他们自身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就不牢靠,对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中的素材、一些数学概念的认识不充分,教学能力也相对欠缺。
(二)教师对数学应用题教学认识不到位,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教师对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认识就不到位,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不比成绩,但好多学校还在对成绩排名。我想这也就是导致教师教学不到位的必然所在。另外脱离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在课堂上、练习中也比比皆是。
二、学生“解决问题”存在障碍
(一)学生阅历浅,缺少生活实践。
应用题一般文字较长,涉及生活常识广泛,科技术语多,有些概念和它的背景对学生来说可能是生疏的,模糊的,神秘的,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感受实际问题的亲身经历,缺少生活实践,对数学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不深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小学六年级期末考试有这样一道应用题:“李林家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金’,保险金额为120000元,保险期限三年,按年利率o.5%计算,共需缴纳保险费多少元?”几乎难住了所有的学生。
(二)阅读能力差,不能准确理解应用题题意。
解应用题,首先要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在利用数学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数学结论,然后把数学结论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去。由于小学儿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差,缺乏实际生活经验,思维形式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对有些概念容易模糊,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数学术语。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例如“除\"和“除以”,应用题中的“相向运动\"和“同向运动”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数学术语,否则儿童就很难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以至于不会解决问题。
三、“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 (一)情境教学,拉近与生活的距离。
合理有效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基于当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探讨雷美颖 (温州市苍南县莒溪镇辅导中心小学 浙江省 325806)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的实地教学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分析其中小学数学教师与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优化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教师 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这决定了小学数学生活情境的创设要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捕捉精彩镜头,再配置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方法多样,鼓励策略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的背景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当一个数学问题出现的时候,他们都会联系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因而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策略多样化。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分析、解决问题。承认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使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使他们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完善解题策略。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应予以充分肯定,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充分尊重学生,做到既评价知识技能,又评价情感。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开放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学习内容比以前宽泛多了,经常能够联系实际,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作业形式也丰富多了,有手工制作、画图画、讲故事、查资料,活动性作业比书面作业有增多,在轻松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例如:高年级实践活动课“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师可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然后组织让学生小组合作调查自己家和邻居家每月产生白色污染塑料袋的数量,再推算学校里所有学生家里一年丢掉的塑料袋的个数,并动手测量塑料袋的面积,推算一千户人家每年丢掉的塑料袋的面积,接下来学生可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做成幻灯片相互交流污染的危害并提出治理的方法。这是一例综合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案例。
四、结论
总之,我们应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正确指导,科学、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愉快又很有成就,师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春霞.聚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四大争论”[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08,z2.
关键词:灞桥区;教师;数学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277-01
灞桥区作为西安市的新东城,地处西安市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直属小学17所,(其中自办3所,民办3所),9个乡镇共有61所小学。在我区农村小学占%,其中在岗的小学教师有1721人,数学教师有396人,处于城镇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有很大的差异。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镇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对区域教育的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影响深远。为此,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其教师队伍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当地教育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全面了解灞桥区小学数学教师队伍现状,我们通过采取调查问卷、教师个别访谈、与学校领导座谈的方式,对全区各所小学的数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材料及统计数据, 对灞桥区的小学数学教师的现状做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发现很多令人欣喜的现象:
一、教师们敬业爱岗
无论是平时的突击检查还是教育部门的常规检查,各所小学的教学秩序井然,学校管理措施到位。教书育人的职责没有多少誓言,没有宏伟的画面,无论是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学校,还是只有粉笔挂图的小学校,老师们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令人佩服。
教师的学历百分之百达标
我区在岗的小学教师学历完全达标。即便是应聘的教师岗位也是教育学院或者师范院校的大专及本科生。有很多大专文凭的教师都能通过在职学习继续取得本科甚至硕士的学历。
二、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明显提高
在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的评比活动中,我区小学教师有6人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称号,8人获得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100多人获得市级教学骨干和教学能手称号。纺织城小学王永涛老师、东城二小的许丽老师分别参加全国的课堂观摩课获得一等奖。纺织城小学的两位教师代表灞桥区参加省级的语数观摩课均受到好评。在区乡级的教研活动中,一部分年轻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在区级展示课活动中,王增辉、潘晓燕等一批年轻教师有了自己的思考,在课堂中个人特色初显。
三、教师们的课题意识增强
在城镇学校,尤为明显。2011年我区的几个热门学校,教师的个人小课题申请已经达到该校在职教师人数的85%。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们的课题意识越发增强。其中纺织城小学还被西安市教科所授予“小课题基地学校”。2012年5月,在陕西省教科所在灞桥区召开省级小学数学实验课题“边学边交,自主领悟”可堂教学模式推广会,也得到与会各市县教科研人员的认同,其中王永涛等18位教师被授予“课题实验先进个人”的称号。庆华小学、宇航小学、纺织城小学、东城一小、东城二小、实验小学分别获得“课题实验先进单位”称号。
但是,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失衡
(1)教育资源差异很大。一方面,不同的乡镇其农村教育资源差异很大(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学校远远好于地理位置偏远的农村学校)、同样是直属学校教育资源差异很大(由企业改制的直属小学因为过去企业的投入力量而导致),其师资结构不合理也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学生数量的锐减,一些农村学校撤点并校之后,还是出现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即便是学校临时聘请的数学教师,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阻挡其流动性。一部分学校师生比例失调,教师数与学生数的比已远远超过了1:18是不争的事实。
(2)教师队伍老龄化凸显。因为新鲜血液的注入过少,所以教师队伍的老龄化已经凸显。以企业改制学校为例,今年我区在小学数学开展的省级课题研究试验中,在两个大的企业改制学校需要培养课题的实验教师,结果最年轻的教师已经40岁了。另一个学校的年轻教师是42岁。
2、专职数学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教师队伍的结构失衡和老龄化的出现,小学数学教师的队伍不稳定,一些数学教师刚刚对本专业有所了解或者有些特色,就会由于工作的调整而离开原来的岗位,当然,由于工作的调动出现调岗的现象也存在。有的教师往往成为学校的“万金油”。
3、教师专业化意识不强
由于上述的两大原因,小学数学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意识不强。自主进行专业进修的愿望不浓,因而出现数学课没有上出数学课的特点,当然更不尽人意的事是个别数学教师对数学课本的一些概念自己也搞不清楚其内涵与外延,常常闹笑话。在一次区级送教下乡活动中,所有的教师都来观摩现场,但是在课后交流互动环节,能够提出个人见地的年轻教师并不多。
4、教师的学习动力不足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有效性
伴随课程改革步伐的持续深入,较多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道路中不断探索前行。纵观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近年来发生的转变,我们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然而,当冷静思考之时,仍旧能够发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包含的不足问题。教师往往在教学设计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仅关注了其中一个层面,却忽视另一层面。为此,我们应在总结课改工作经验、分享成果的基础上,有效的正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各类问题,全面提升实践教学有效性,方能良好的应对现实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包含的问题
通过实践教学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包含下述几方面问题。首先,较多数学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无法形成立体化的三维目标,通过良好的结合提升教学水平。其次,一些教师针对数学学科知识以及有关教学知识的研究理解并不精准,令处理与应用教材过程中形成了偏差。再次,一些教师没能清晰的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的特征规律,令教学环节无法清晰的划分层次,应用比选教学方式欠缺妥当性。对于教学材料的加工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进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会令实践教学与制定的教学目标发生偏离。
实践学习阶段中,学生没能进行充分的交流思考,其思维训练阶段的效果则大打折扣。甚至会导致学生实际操作以及学习思考不一致同步的问题。该类状况均会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形成不良影响,无法良好的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2.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科学策略
2.1 基于新课标,明确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为有效的充实教学目标,良好的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教师应在深入了解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将其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引导纲领,良好的引导数学实践教学,把握新课标精神,为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注入新的灵魂。再者,教师应细致的研读教学材料,领会其中的丰富内容信息,掌握知识本源,了解教材编排的具体特征,懂得教法提示,做好练习安排设计。
2.2 因材施教,提升实践教学效率
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应做到因材施教,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技能水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综合能力,具备的生活经验以及客观学习环境等。教师应对任教班级的具体水平心中有数,进而为实施层次化教学,提升实践教学效率,符合学生现实需要,培养综合全面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显现数学教学的核心本质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尤为重要,可令其在实践学习之中用数学意识观察分析,开阔思路,形成举一反三的技能,提升整体学习水平。为此实践教学阶段中,教师应在锻炼学生抽象思维,总结分析能力、概括归纳技能等层面下功夫。应在教学设计阶段中令数学教学本质良好的落实显现,通过循序渐进的培养,引入任务式教学模式,设置问题情境,令学生在一系列连贯性的问题面前,深入的探究、有效的分析判断,明确任务目标,掌握数学学习技巧,为发展学生丰富的数学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注重交流沟通,保持良好互动
课堂教学核心本质为交流以及沟通。多向流课令师生以及生生达到良好的互动状态。进而可在课堂教学之中构成信息网,该类状态下学生便可持续的表达观点、抒发意见、倾听想法、吸收精华、修正认识。该过程便可促进学生不断的反思。教师则可在互动交流阶段中观察分析各个学生的现实表现,并倾听学生们充满个性化的发言,快速的进行梳理研究,对学生做出有效的辅助与引导。
2.5 创新模式,开展层次化练习
教师应注重探究性,设计贴近生活、自由开放、富于创意的作业,令学生喜闻乐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学习活动之中。例如,在教授完比的简化有关知识后,教师可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目,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拓展应用。首先可安排学生做较为简单的有关化解数量比值的问题,如果答案正确,可得到两颗星。接下来是填空题,可设置下述问题:甲乙两数,甲为乙的80%,那么甲同乙最简整数比应为什么;将10g盐加入到100g水之中,那么盐同盐水最简整数比应为什么;甲乙两车,甲速度快于乙,多出后者的2/3,则乙速度同甲速度最简整数比应为什么。回答正确可得到三颗星。继续提问,4个杯子分别盛放不同量水,为每隔杯子放入盐,要令各个杯子之中盐同盐水最箭整数比一样,那么如果在第一个杯子之中放入时刻盐,则应在剩余几个杯子之中放入多少盐?回答正确可获得四颗星。
通过上述层次化的习题训练,充满了刺激性,对于处在不同能力阶段的学生均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而可良好的测试学生掌握新学知识的状况,并可对他们形成有效激励,进而查找自身的不足缺陷,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并积极努力的付诸行动,努力实现,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结语
总之,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我们只有明确学生的现实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契合数学学科特征,把握学生特点,开展层次化教学、因材施教的培养训练,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注重交流沟通、把握良好互动,契合新课程标准。方能真正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显现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驾驭总体水平,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明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9):50-51
[2]张文兰,李员,连云梅.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18-121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效”含有效果、功效、效果、效能、效率和效益的含义。小学数学教师要发挥所有力量、因素和作用,追求教学效益,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要追求高效。这里的有效指的是高效能,是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教师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效益的指标。学生学得好不好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最大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效果,那么教师很辛苦也是没有教学效果的,或者学生学得很辛苦,效果并不理想,这样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
二、注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时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根据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而设计。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三、组织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是重视数学活动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性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的倾心设计,提高了学生的活动效率,而学生在高度参与中获得体验、理解和认识,在积极活动中求得发展、进步和提高。
1、创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在活动中活学活用。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操作活动,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活动素材,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活动中从生动直观的思维转变到抽象理性的思维,学生也在活动中摸索出认识规律。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设计直观形象中包含抽象概括,和学生一起操作、演说、活动、讨论、思考,带动学生眼、脑、口并用,对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规律有本质性的更深刻的认识。
2、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空,给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做到收放自如,放得开、放得真,收得实、收得紧。教师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在实践过程中研究探索,得到对数学的理解,在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也发挥集体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主动实践中获得学习效率的自我提高。
3、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教师鼓励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学生在积极的自我评价中对数学学习进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才能。而学生积极客观地对他人的评价也是在和他人学习、交流和合作、共进的过程。学生能受到启发,产生思考,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数学教师要凝心聚力,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行动,在数学课堂上开垦智慧的土地,浇灌智慧的花朵。
四、注重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功能利用不充分,数字化教学资源浪费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仍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大屏幕为主要形式,多媒体动态演示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的运用少之又少。例如,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用多媒体来播放课本上的例题、练习题,这样的做法仅把多媒体当作单一媒体使用,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这与传统教学使用的黑板相比,在教学效率上也只是“量”的变化,并没有“质”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对优质教学资源的浪费。
2.教师技术水平不高,设备利用效果不佳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多媒体只是盲目使用,注重表面热闹,忽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如何使用多媒体、何时使用、使用多长时间等“心中无数”。这样,不但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有时还会造成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脱节,达不到预期效果。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有的只有简单的文字、习题加图片,是典型的“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有的从出示教学目标、讲授新课,一直到达标检测,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用上了计算机,表面上看是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而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多媒体只是充当了几块“小黑板”的作用。
3.看重程序化课件设计,脱离学生思考进度
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有追求形式主义的倾向,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中,过分追求了声、色、文字等外在表现,将课堂变成了“电子板书”课堂,没有发挥多媒体的特性。第二,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中,重视了教学的程序化设计,课堂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跨度大,学生思维跟不上,课堂教学较难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控制节奏。
4.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目前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多重视教师如何教学,在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如何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方面较为欠缺。此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人机交互下的问题是练习较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机器的交流少、交互性差,双向性及多向流甚至没有。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优化措施
1.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调动求知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等丰富的表现形式,创设教学情境,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清晰,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例如,在教学小学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迁移的原理,借助Flash来动态及清晰地表现剪、折、拼等动作,让学生有形象的感知,之后再师生共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就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了完美统一,让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2.利用多媒体,丰富表象知识,形成抽象思维
利用多媒体适时巧妙地演示,通过诱导、点拔,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突破思维障碍,形成抽象思维。例如,要求把一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二面、三面有红色的各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本题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很多学生在解答时颇感棘手。而通过多媒体演示,利用屏幕进行“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演示,能使学生顺利突破思维障碍,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形成抽象的概念。
3.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素材,及时反馈信息
在教学中教师可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的内容时,学生最容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纠正学生这一错误的认识,教师可在讲解完“角的认识”的新知进行反馈练习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各种图形,要求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再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断每对角的大小。多媒体的直观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学生根据观察,也能迅速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4.利用多媒体,优化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在练习巩固中,运用多媒体,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同时,教师可预先在计算机中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不同的题目、题型进行练习,这样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发散学生思维,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5.利用多媒体,联系实际,发展创新思维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数学材料脱离生活实际。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在选择数学学习的材料时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例如,在“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从熟悉的现实生活中、从网络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结语
基于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就是要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能够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参考文献:
[1]李永新.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2]林国清.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才智,2010(02).
[3]王芳.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微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