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8:47
导语:在机械工艺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项目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所设置的“项目”应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二、实施流程
实施流程为:明确项目任务一制订计划一实施计划一检测评估一归档应用。首先,教师布置项目任务,学生讨论;其次,学生查阅资料制订计划,教师审查指导评定计划是否合理可行;第三,学生分组,并明确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第四,学生白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最后,教师将记录归档,学生在实践中应用。
三、项目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1.校企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掌握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课程“主题”设计学习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
2.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企业,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的管理和竞争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班组体制,设计车间主任、班长、组长、质检员等职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创立优秀班集体。通过任务书的发放、材料的领取、考核标准的制定等组织实施过程,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3.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通过制定工作项目任务书设定具体内容,学生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修正和评价等环节,真正实现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只是针对性地讲授、示范、引导。
4.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的5s管理模式,并把管理列入考核标准中,使学生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习惯中,提高综合职业素养。
(二)设计思路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应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依据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独立学习,并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三)课程内容的选取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包含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金属切削机床等内容,特别适合于采用项目教学法展开教学。其主要先修课程为“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和“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先修实践环节为金工实习。同步实训环节为车、铣、磨加工训练。
为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胜任职业岗位,我们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组织课程内容,最终达到教学预期目的。在多次深入机械加工企业调研后,选择贴近工厂实际的5个典型项目,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计划学时、项目名称、能力目标、知识点、训练方式及结果作如下总结:
1.项目1一轴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 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轴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车床的结构组成;(2)车床的运动特点;(3)车刀的结构、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4)车床附件及作用;(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2.项目2一盘套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 O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盘套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初步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孔加工设备的类型;(2)孔加工设备的结构组成及运动特点;(3)孔加工刀具的种类;(4)孔加工刀具的结构、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盘套类零件的装夹;(6)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3.项目3一箱体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 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箱体类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刨床和铣床的类型及结构组成;(2)刨床和铣床的运动特点;(3)刨床和铣床--用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4)箱体类零件加工过程夹具的特点及结构;(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4.项目4一圆柱齿轮工艺制定、加工与检
测计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2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圆柱齿轮零件结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知识点:(1)成形法和展成法的概念及原理;(2)齿廓表面加工设备的类型及结构组成;(3)齿轮加工设备的成形运动特点;(4)齿轮加工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测量工具的使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5.项目5一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计划10学时,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6学时。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不同生产类型的装配工艺特点;(2)熟练掌握装配的三种方法;(3)能够根据装配要求计算装配尺寸链;(4)装配工艺规程。知识点:(1)装配工工作的具体内容;(2)装配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3)三种装配方法的熟练选用;(4)装配精度的检验。训练方式:示范讲解、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
(四)课程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机械制造技术理论知识,能够根据零件工作图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固的基础。本课程的难点是零件的工艺规程的制定、专用夹具的应用、保证装配精度方法的选择。解决办法是以项目形式设计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充分利用优越的实训条件,营造企业工作环境,将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老师知识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聘请企业专家答疑,从而多途径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中的难点和疑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教学方法实施过程
(一)创设真实氛围的工作环境,实施一体化教学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培养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工艺编制、工艺系统的正确选择及使用等技能,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课程改造。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教室与实训室合二为一,使学生通过学习亲身体验工作。
(二)“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过程
“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将实训基地模拟为工作车间。建立学生自己的班组,生产过程中班组长要负起责任,发挥组织、协调、沟通等作用,使职业能力得到锻炼。二是任务的下达及工作计划的制订。学生收到任务书后,每个小组都要经过自主学习、讨论,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项目的零件图、装配图分析,项目工艺规程定制,所需工艺系统、装备及材料,项目实施内容及步骤和完成项目的注意事项等。三是工作过程。制订完工作计划后,学生需提交材料及工具申请,获得准许后由组长领取所报材料及工具。开始进行零件工艺的设计、工艺系统的选择,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并得以充分融合。四是项目验收及评价。项目完毕后,由指导教师带班组长进行项目验收,相当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查。
五、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
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是关键问题,因为理论与实践是一体的,考核的内容也应该包含这两个方面。不同的项目考核内容是有区别的,但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项目能力、有关知识和素质要求。
项目及配分:基础知识40分。其中车床结构组成及运动特点,车刀的种类、材料及结构,对切削运动影响车床夹具的种类及应用和车床能实现的工艺结构各占10分。实践操作40分。其中能正确分析图样,熟悉零件结构、功用占8分;能正确制定加工工艺规程占15分;能正确选择设备及工装及零件质量检测占17分。综合素质20分。其中工作态度、纪律和出勤情况、5s管理内容执行情况、考核团队协作精神各占5分。
(二)考核方法
项目教学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的发展,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和作业质量。考核方式需灵活多变,随着项目的进行,因材施教,随时考核。我们的考核主要采取了三种形式:
1.学习小组考核(30%)。是由学习班组长负责展开自评和互评考核方式,班长可监督小组长开展此项工作。这个考核是最基本的考核,根据各小组完成的情况选做内容,学生在实践中如有自选内容或创新内容可在原有成绩等级基础上提升一级。
2.指导教师考核(30%)。是以抽查提问加课堂笔记和项目总结的形式进行的。因为人数多,老师不可能一一检查,可通过抽查小组的某几位学生来进行考核,但是这几位学生的成绩影响整个小组的评定成绩,在评选优秀班组时作为参考,促使同一小组的人员互相监督学习,共同提高。
3.期末闭卷考核(40%)。是在学期全部课程结束时进行,主要从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考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以便找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学生将学习的过程贯穿于全学期,以巩固所学内容。
关键词:机械制造;实训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4102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工艺设计、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的操作、产品质量检测等等行业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综合实训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为学生今后能在上述岗位上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支撑。如何针对该专业的特点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对该门课程构建一个良好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结构的组合系统,通常具有目标、内容和过程三个要素。因此,机制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体系也可由目标要素、内容要素(结构要素)和过程要素三大部分构成。
1机制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目标要素
综合实训是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前的一门综合型设计与实践训练课程,安排在大学教学的最后一学年,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通过综合实训的开展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拓展和创新。同时综合实训的训练项目也要不断的推陈出新,要以项目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也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并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解决实际生产的能力。
2机制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结构要素
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在其结构形成过程中,应确立起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形式。针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特点,我们在构建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结构形式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教学重点应该转移到强化应用上,同时实训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据较大的比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掌握专业技能,以及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其二,综合实训的内容必须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能够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串起来。在大学本科四年的教学计划中,各类专业课中的实践课都是根据相关课程分布在各个学期中进行的,相应的实验内容比较单一,相互之间的关联度也不够,不够系统,学生只能做一些验证性的试验。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故在设置实训内容的时候必须将各个单一工种用产品串接起来,这样的话学生得到地就不再是孤立的概念,而是具有完整过程的工程概念,在综合设计与综合实训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本报告可对机械制造的整个生产过程和制造技术实习进行一次全面总结。结合以上所提到的问题,针对本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故建议构建如下的结构形式:以小班为单位,自主选择实训产品,项目要求难度适当、与机械相关。在产品确定之后,再将学生以实训产品的主要零件分成若干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的每个学生至少负责一件以上的零件设计制造,每个小组分别完成自己的实训任务,最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产品的验收。以产品研制的四个过程(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试制、分析总结),将综合实训也分为相应四个阶段。下表为主要实训阶段及教学要求。
表1实训的四个阶段
序号1实训
阶段1主要内容1基本要求1涉及课程11产品
设计1针对某选定的实训项目设计出完整的产品工程图和相关技术参数11、选择一个原理结构最优,又符合实际加工能力的方案作为选定的产品
2、严格按照工程实际要求完成装配图1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CAD/CAM21工艺
设计1设计相应零件的工程图,工艺规程设计,编制出零件制造的工艺文件11、分析产品装配图,了解所设计零件在产品中的位置和功用,对该零件提出技术要求,分析其主要技术关键和应相应采取的工艺措施
2、工艺审查,拟定工艺路线,确定各工序所用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
3、编制工艺文件1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31加工
试制1操作机床验证本人所编工艺工序、按分工、逐步加工实训零件11、熟悉工艺文件中选定的机床设备的操作、听从指挥、严格按照要求,安全操作机床
2、按照本人所编工艺文件,逐步加工实训零件
3、对于数控机床应进行数值计算,逐断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单,并输入CNC装置的存储器中,再进行加工1金属切削机床、数控机床、数控加工编程41组装调
试及分
析1组装调试实训产品、实训报告撰写11、对加工出的零件进行质量检测、如尺寸检测、形位误差、粗糙度的检测等等
2、以班级为单位将实训产品装配组装
3、整理实训报告:装配图、工序卡片、技术问题、处理结果及个人体会1产品质量检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3机制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过程要素
课程体系过程要素是从动态角度来看课程体系的要素构成,具体包括课程体系实施和评价两个部分。关于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实施,学校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具备实训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借助社会力量,采取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等多种形式,合理选择校内或校外实训场地,以确保实训环节的正常进行。同时,指导老师是保证综合实训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要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同时学生和教师可以采取双向选择原则。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以往在考核学生的实践环节时一般更注重结果,指导老师通过批改实习报告、到课率及现场操作来考核学生,但是综合实训课程相对于以往的实践环节来说,过程持续时间更长,指导老师不能随时盯着每个学生,这就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放松自己,平时不好好钻研,到最后要交成果的时候敷衍了事、实训报告也会存在少许抄袭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学生评价体系。与一般的实践环节一样,综合实训的成绩还是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级等次单独记入成绩档案,而等级的评定不再是仅仅通过实训报告、现场操作来进行,还要增加答辩环节,具体操作是通过学生陈述自己的设计过程及现场老师提问来给出相应的成绩,如果说答辩成绩不合格,那么整个实训成绩也不合格,也就是说该环节具有一票否决制,增设这一环节并加大成绩比例主要是为了督促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设计的产品完全理解掌握。整个评价过程可以由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这样不仅可以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而且可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虽然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但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教师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备的教师评价体系。首先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实训各环节中教师应明确遵循的质量标准及要求,再由实践教学督导员进行全程监督检查,除了要检查实践教学的完成情况外,还要重点检查教学质量,再结合学生评教结果,以及同本人见面,最终为指导老师进行打分评价。该评价结果将被纳入年度考核之中。
4结束语
本文根据机械制造专业的培养方案,针对本专业学生的特点,构建了机制专业综合实训的课程体系,旨在更好的解决该专业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确保通过综合实训、学生能够真正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登明,刘亚磊,刘明尧.提高机械类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06,(02).
[2]李大磊,李锋,张建立.机械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7).
[3]于化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2325.
[4]张宝昌,刘海峰.构建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48250.
关键词:设计制造;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企业都愿聘请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也希望员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这一基本需求,虽然国家和高校对此进行了教改探索,可是这种现象还没有彻底改变。因此,当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和探索我国工程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培养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为此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借助校企合作,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湖南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简称:机械设计)专业作为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参与创新性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加强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在专业特色、教学体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意识培养等环节展开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对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是本专业多门专业课程的综合应用,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一些高校都把现代制造综合实践教学作为重点和亮点进行投资和建设。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绝大部分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相继购买了数控设备,为此急需一批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现代制造综合实验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丰富学生生产实践知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数控加工全过程,培养学生科学、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创新能力,构建“三层次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1.“三层次”,即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
“三层次”实践教学体构,形成了由单一到综合,由各自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分层递进。(1)基本技能层:包含大学化学、大学物理等通识基础课程及学科基础课程的实验,机械零部件测绘课程设计,以及金工实习、电工与电子实习、企业认知实习等环节,此层次重点进行基本技能训练。(2)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包含机械设计专业课程实验、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此层次重点为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初步设计能力的训练。(3)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包含工程项目训练、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课外科技活动、企业轮岗训练、毕业设计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
2.三结合,即课内课外相结合、校企结合、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结合
(1)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能力训练,与课外开放性、自主式科技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2)校企结合:发挥学校、企业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学校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育与在企业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相结合。(3)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结合:培养履行机械类工程师职责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和弘扬并实践以“求真、求实”为主要特征的工程人文精神的培养相结合。
“三层次及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构,即由浅入深、分层次、分模块地进行工程实践教学,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分层推进的工程实践教学体构。
二、培养创新意识,探索基于产品设计制造的综合实践内容与模式
我校机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厚基础、适口径、有专长、强应用”,与企业用人要求实现“零距离”融通,专业原有的实践教学体构已不适应市场新要求。为此,本专业确立了以机械产品、装置设计制造为教学项目,以实践实训为教学手段,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教学重点的大型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基于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即综合实践),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现实要求。
“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是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学校完成的最后一项综合实践项目,当校内所有理论学习完成后,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具备一定功能和用途的产品总体设计,包括零件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检验装配,并对加工、装配环节进行质量分析,撰写设计说明书。我校2002级机械设计专业于2005年开始实施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近十年来,对综合实践内容及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根据对2006-2015届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我校实行综合实践教学是成功的。
综合实践作为训练平台的目的是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企业用人要求实现“零距离”对接,积累工程经验,培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只有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综合实践教学的目的。
1.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比较复杂并且有技术难度的机械产品或装置作为实践项目。所以,我们精心挑选了各种传统产品,如各类油缸、减速器、千斤顶、齿轮泵、机床夹具、冷冲模等,同时将机械创新设计的竞赛项目无碳小车、指导老师科研子项目等作为实践项目,使其既能在机械工程学院范围内实施教学,还能充分发挥学院现有的设备资源。若选择难度较大的汽车发动机等产品作为实践项目,虽然工程实际意义巨大,但因其技术难度太大,一般高校也不具备这种加工能力,从而达不到综合实践的教学目标。若采用单个的机械零件作为综合实践项目也能进行工艺设计和加工制造,但是远远达不到机械产品、装置所具有的综合实训效果。
2.教学环节设置的创新
按照实际工程环境真刀真枪地进行工程化的综合训练,具体设置是以专业班级为基本实施单位,8?10个同学组成一个项目合作团队,实行项目组长负责制,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将产品研制分成四大模块进行:即产品造型设计(含产品三维造型、工程图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产品装配及分析总结。按模块划分将综合实训分为四个时间节点,每个模块分别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和重点,同时又通过实践项目把四大模块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学生经过以上四个模块的实训后,在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整个实训产品的研制,每个学生需完成相应的实训任务,并撰写相应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个模块的具体任务是:第一个模块为产品造型设计,主要任务是按给定的项目(指导老师给定功能及技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掌握的设计工具设计出给定产品三维图及各零、部件工程图设计并完整给出零、部件相关技术要求,重点是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培养。每个团队按给定功能及技术参数设计出两个以上不同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原理结果最优,又能进行加工生产的方案作为团队实训产品,后续三模块环节实训将以此优选方案进行实训产品试制。
第二个模块是工艺设计,主要任务是按照所设计的零件的工程图结果和技术要求,并结合现有的工艺的文件,重点是制造技术的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按着单个零件为一个工作小组,各小组要编制相应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卡,并进行工序卡的编制,每位学生至少完成一道以上工序(卡)文件的编制。所编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卡、每道工序中的安装定位、切削三要素、刀量具等工艺基本要素必须齐全。
第三个模块是零件加工制造,主要任务是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机床并能出色地完成零件的加工,以此来验证所编工程程序是否合理,重点是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工程制造技术问题的能力训练。这一模块仍以单个零件作为独立工作小组并以零件各工序卡编制者为主操作各类加工设备,完成各工作小组零件加工试制,对加工制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第四个模块是产品装配调试及分析总结,主要任务是进行产品装配调试并撰写设计说明书,重点是训练产品装配调试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装配技术问题的能力,以项目团队为单位,在各工作小组完成了产品零件的加工试制后再对实训产品进行装配调试,最后撰写设计说明书。
三、注重过程管理,创新考核评价标准
综合实践环节采用“工程化”的模式,且有很强的专业性。为此,作为教师,必须加强现场实时的指导,多关注过程管理,保证这个环节的效果。综合实践不能只看实训产品的最终研制结果,更要注重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所学到的技术能力,还有他们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术和方法。所以综合实践应该更多的是模拟工程实际环境,采用“工程化”模式的标准,从工程的实际出发,也能使学生参与到工程实践的氛围中,通过相关的实践的锻炼,积累工程经验,从而大大提高工程实践的能力。针对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各类工程技术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能力,也培养他们自己想办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环节时间跨度大,实训内容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注重团队协作,更是其考核评价建设的关键。只有加强过程管理,创新考核标准才能达到综合实训的最终目标。在本环节中采用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过程管理,突出能力培养,提倡个性发展;建立了按模块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即评价也分四个模块进行,每模块都采用五级制评分,在四个模块中以个人最擅长,并且能力最强的评价模块成绩作为本阶段的总成绩,这样就能够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特长完美结合,又能把实训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与考核评价相结合,并且在这个环节中只要学生能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会提高自己的工程能力。最后,还要让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
四、结语
我校已开展“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活动近十年,探索出了一条基于创新能力的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实训新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每位学生都基本掌握了一般机械产品的研制过程,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实现与企业用人要求“零距离”融通,同时培养了学生科学、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求职能力。因此,近年来,我校机械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这样的就业率也一直处于我校各专业的前面,也证明了我们教学改革目标的正确性,培养的学生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某些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如课题能够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或技改相结合将更具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部分课题创新显得不足等。
总之,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实现了产品设计、零件设计、加工制造和装配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大型综合实践的适应性和综合水准,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相信,一定能培养出满足企业要求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新型机械相关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建华.重视工程教育,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25-127.
[2]刘迎春.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R].应用型本科改革与发展建设研讨会报告,2009.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机械制造工程 高级文凭 培训包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06
Australi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dvanced
Diploma Training Packet Parsing
CHENG Peibao
(Baoji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Baoji, Shaanxi 72101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Australia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dvanced Diploma training package, compared to China and Australia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 terms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respect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Australian TAFE, then explore to improve our high dut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level methods and approache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in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ducators.
Key words Australi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dvanced diploma; training packet; vocational education
1 澳大利亚高级文凭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文凭相当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按照资格框架(AQF)分为六个等级:I级证书、II级证书、III级证书、IV级证书、文凭、高级文凭。国内职业教育可简单分类为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技校、职业中学、中专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种,澳大利亚高级文凭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文凭相当。我们通过全面了解到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并对澳大利亚高级文凭所处的位置有一个初步认识。
2 高级文凭对应的职业能力概述
高级文凭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两方面。在澳大利亚高级专科文凭需要2到3年完成学业(和我们国家一样)。课程主要训练学生为履行技术和管理职能而进行深入广泛并具有复杂性的分析、诊断、设计、实施与评估的能力。这包括开放新的标准、应用知识或程序的技能等。学生学习将大量的基本原理或复杂的技术应用于广泛的未知的环境中以履行复杂或特殊的职能,同时也制订广泛的方案、预算和长期计划。
我们国家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高职或大专文凭的职业能力要求,2013最新职业标准的提法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扎实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适应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设备操作、工艺技术及基层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澳大利亚TAFE学院学生没有开设体育课、德育课和政治思想理论课等,相对我国高职学生来讲在有限的2至3年时间内会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
3 中澳两国机械工程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对比分析
根据澳大利亚机械制造工程高级文凭培训包(National Code: 21622VICCricos Code: 057890A Campus: Heidelberg)的规定,学生需要在2~3年内完成49个能力单元(课程)共计2600小时的学习任务。我国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目前学生在校时间大都是2年半,最后半年顶岗实习,在校期间理论课时1364学时,实习实训1811学时,总课时数3175折算成小时后为2646小时,二者学习任务相当。教学计划所覆盖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和澳大利亚高级文凭所要求知识与技能水平大部分一致,但差别也还是明显的(注:我国高等院校每个课时按课时50分钟计算)。
通过对中澳机械制造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析对比,我们发现澳大利亚机械工程高级文凭培训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课程设置职业化。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没有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入校后直接就开始学习专业领域课程,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点。(2)能力单元科学细致。澳大利亚高级文凭培训包所提供能力单元(课程)更加细致,更具有灵活性。我们看到,该高级文凭培训包提供了49个能力单元(课程)供学生选修,能力单元比我们细致,不是学科性质的,也不像我国高职课程体系那样划分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更像是一个个需要执行的任务,是真正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项目或任务驱动下的教学模式。他们的确是做到了把构成高级文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分解为不能再小的细胞――能力单元。这是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时最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地方。(3)注重知识应用能力。澳大利亚培训包非常注重各种科学原理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比如液压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气动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热力学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环境问题在工程项目的应用等等。由于澳大利亚TAFE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毕业生的社会、工作适应性强,深受社会各界欢迎。(4)课程面广而且先进。澳大利亚机械制造工程高级文凭培训包所包含的课程内容十分广泛而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比如工程图学方面内容涉及手工绘图、计算机二维三维制图、计算机建模、计算机虚拟装配、工业设计、CAD扩展功能应用和CAD管理系统等;机械设计基础方面内容涉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机械制造方面内容涉及数控车、数控铣和加工中心等;自动化方面内容涉及液压、气压传动、PLC控制、机器人技术等;材料科学方面内容细分为基本材料和先进材料的工程应用、冶金原理应用;其他课程内容涉及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等等。(5)实训教材简明实用。通过对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海德堡校区(Heidelberg)工业实训基地的调研发现,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学所使用的校本教材与我国相比十分简明,有些专业课程根本没有教材,只有任课教师的讲义。原因是专业技能与产业升级发展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理论知识更新换代非常迅速,日新月异。(6)教学团队双师结构。澳大利亚机械制造工程专业的理论课任课教师均要求较长时间的企业任职经历,一般是3年以上;担任实训课的教师大都来自行业企业,都是百分之百的能工巧匠。实践环节的教师数量占到1/2至1/3。(7)专业建设特色鲜明。澳大利亚盛产铁矿石,机械工程专业开设生产和工程设计的钢结构课程、基本材料和先进材料的工程应用、冶金原理应用非常符合澳洲国情,按照澳大利亚机械制造工程高级文凭培训包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4 澳大利亚TAFE学院机械制造工程实训条件调研
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NMIT)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市,是TAFE教育办学非常成功的职业院校之一,该校共有7个各具特色的校区。2011年11月笔者到澳大利亚政府网站推荐的承办机械制造工程高级文凭培训的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海德堡校区(Heidelberg)工业实训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详细记录了他们的机械工程领域实训设施,并拍摄了大量的实训场景照片。客观地讲,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实训基地的厂房、设备、工艺装备等硬件和国内高职院校相比,不论是质量、数量还是装备的先进性等方面都没有什么优势,但是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环境保护意识、实训安全制度建设等软件建设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5 结束语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始终处于全球范围内的领先行业,澳大利亚所推崇的科学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广泛应用。在我国积极展开对教育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发展过程当中,澳大利亚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有相当多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的地方。总而言之,本文围绕我国与澳大利亚在机械制造工程高职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与探讨,总结了我国可借鉴的澳大利亚成功经验与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为从事机械制造工程领域专业建设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丁晓娜.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特色[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9.
[2] 周红利.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国外职业教育,2013(1).
[3] 谢奇勇.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的基本特征 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3):45-48.
[4] 邱均平,董克.985高校专业建设质量分析――以2012-2013年本科专业评价结果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2):92-97.
[5] 茅建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特色.中国培训,2011(5).
关键词:专用夹具;二维可调组合夹具;小型万向台钳;简易分度夹具
Special combined fixture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Li Shido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Engineering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MT project uses a special type of equipment, the variety of raw materials, different shapes, it needs a dedicated fix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low-carbon econom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special fixtures including 2D adjustable modular-fixture.
Key words: special fixtures; 2D adjustable modular-fixture; small universal vise; simple sub-degree fixture
先进制造技术(AMT)现正逐渐成为高等院校工程训练项目的新重点。AMT技术设备品种多、配置台套少,以及涉及的加工材料多样、规格形状各异等特点,催生了对特殊夹具的需求。以激光雕刻(打标)项目为例,在实训过程应用范围演示教学和科研协作加工中,经常面临对不同厚度、形状物品表面的固定与找正问题。据了解,在普通的机电工具市场上很难找到这种需求量小的专用夹具,定制适合单位机床工作台尺寸的夹具则价格昂贵。
为此,笔者根据实际需要,总结在实训教学和加工中摸索的一些装夹找正经验,利用工程训练中心设备齐全的优势,自主设计、开发、研制出三套适用于激光打标机等多种设备的专用夹具。
1 二维度可调组合夹具
激光打标机能够用极短的时间在金属、塑料、木材等表面烧刻出永久性的图文标记,精度可达0.01 mm[1],是先进制造工程训练中最受学生喜爱的实训项目之一。但由于其加工的特点,加工表面倾斜或起伏都会造成光束散射,使标记模糊不清,甚至产生局部已经熔化部分还没有痕迹的现象。另外,工作台平面内的旋转角度打标,多工件固定位置打标还需要专用的定位和角度调整夹具,目前的办法是用手工进行大概调整,很难保证一致性,对单件加工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为了使激光打标机能完成特殊要求或形状的表面打标,利用一些已有的零配件组合装配出一套二维可调组合式夹具(如图1所示)。
二维可调组合式夹具及附件
二维可调组合夹具是为了固定下表面凸凹不平的零件或物体,结构整体上分为基座、底板和上层辅助附件三部分。基座要求按照右手坐标系,在X和Y轴向可以进行一定范围的转动,用以调整被加工物上表面接近水平。为此利用一个闲置的CRT显示器底座,将其滑动弧形槽切割延长,并扩大原有限位块距离,获得Y轴向90°,X轴向—15°~+10°旋转角。底板采用3 mm铝合金板,上表面用数控机床钻出8×12个定位孔并攻M4螺纹,用以定位和固定装夹用的组合附件。
图1中底板上安装的是夹持手机或MP4的卡爪,附件3是能够三向摆动的支撑架,装在底板上可以大幅提升夹具整体的自由度,弥补基座调整范围局限。组合安装其他附件就可以适应不同的夹持要求。
2 小型万向台钳
在电火花成型和线切割实训与科研协作中,一些特殊形状或倾斜表面小余量加工也需要用到宽范围的专用夹持工具。放电加工主要依赖电火花腐蚀效应去除导体工件的材料[2],进给过程中工件本身受到的机械力很小。但是,形成电火花的高频脉冲电流必须由夹具传导给被加工件,故此类夹具应当由金属构成。
由于实训演示教学的课时有限,一般加工的都是小型工件,加之本单位电加工设备工作台尺寸的限制,现有的钳工或机床用台钳都因体积和高度过大难以安装使用。笔者找寻到1台110 mm×35 mm×35 mm手工制作的小型台虎钳,通过多方搜集技术资料,参考了W.E.Podestra“可摆动特种台虎钳”的思路[3],设计并试制成了摆动方向和角度自由度更高的“小型万向台钳”。结构和具体安装方法如图2所示。
1-小型台钳;2-强磁体底座;3-球支撑架;4-连接座
小型万向台钳
连接座4承担把球支撑架3与工作台固定的任务。图2中是水平安置,也可视需要通过其他连接座垂直安装在工作台上。台钳1将原来固定桌面的附架移除,以两枚螺钉紧固一个强磁性的弧面底座—图中2强磁体底座部分。台钳夹紧工件后,可按需要沿球面摆好角度,强磁体底座与球体近5 kg的吸引力足以应付小金属块或薄板放电加工的固定要求。
3 简易分度夹具
依照等分或指定角度对零件分度处理是AMT加工中经常遇到的课题。在没有合适的现成分度头的情况下,利用示教用的简易分度教具残留部件,组合改造成一台简易分度夹具,在多种先进制造机床上使用,效果很好,其结构如图3所示。
1-摇动手柄;2-分度盘;3-中心轴;4-钢圆盘;5-抱刹手柄;6-三爪卡盘
简易分度夹具
原分度头教具只剩下分度盘、分度叉、手柄和机座,1:40的涡轮蜗杆和一个1:1直齿轮及主轴等都不需要了。经过分析,决定把分度盘的中心轴更换成专门车制的长轴,轴末端直接装配一只小型三爪自定心卡盘。考虑到加工进给时零件受到的扭转力会集中到定位销与分度盘上的孔表面,借鉴了《机械加工工艺与窍门精选(第5集)》的经验[4],将中心轴上留下的直齿轮拆掉,配装一只滚了直齿花纹的钢圆盘,在外加装刹车钢带和抱刹手柄。
使用时,完成分度旋转后,定位销插入盘孔,抽紧抱刹手柄即可锁死中心轴,抵消加工时的扭力。
4 结束语
专用工夹具能够显著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加工精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实践教学加工并不要求高精尖的特点,本着低碳经济性原则,采用易于得到的散件和少量机加工配件,组合开发出了三套实用的组合式夹具,使用在工程训练教学和协作加工中取得了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 杜群.开展激光打标工程训练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6:223.
[2] 张学政,李家枢.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77.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摘要】为充分体现全国大学生机械类专业系列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本文将各类国家级机械类专业大赛有机的进行融合,充分利用各类大赛的竞赛培养模式、竞赛师资力量、竞赛优秀学生团队、竞赛优秀成果,探索出一种良好的将系列大赛资源及成果进行教学转化的机制,从而实现大赛为教学服务、大赛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综合工程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造意识及课堂活力的目的。
关键词 国家级大学生大赛;机械类专业;教学转化;实践教学;自主学习
0引言
目前一些国家级精品大学生机械类专业系列大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创新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设计大赛等。这些大赛大多受到国家及省级重点支持,涉及到机械类专业的一些重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实习课程。这些大赛的宗旨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注重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协作精神的培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机械创新、设计、制作的综合工程能力培养;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意识。
总的思想是既注重基础能力又强调专业素养,即重视个人能力又强调团队协作,理论与实践并重,尤其强调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培养,这对培养现代机械专业人才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是一次重大的变革,为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大步。
1竞赛成果教学转化机制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在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将学科竞赛机制纳入培养计划中,使学科竞赛与常规教学环节相结合,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研究学科竞赛。陈永刚提出了理顺学科竞赛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托学科竞赛模式培养专业创新人才[1];赵瑞军提出了基于学科竞赛平台的构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2];万敏提出了构建以学科竞赛为契机的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从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出发,研究学科竞赛[3];牛芗洁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探索了“3+1”实践教学新模式[4];于保华提出了基于学科竞赛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思考。从学风建设出发,研究学科竞赛[5];史宁探讨了学科竞赛与高校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6];袁建萍阐述了学科竞赛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从学科竞赛本身出发,研究学科竞赛[7];刘长宏提出了校、市、省、国家4层次和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3维度学科竞赛体制[8];陈伟探讨了高校多层次学科竞赛机制的构建[9];蔺绍江以学科竞赛活动为有效载体,构建了基于质量工程的学科竞赛结构体系[10]。
然而,各类学科竞赛的竞赛成果如果不能全面、系统地融入到高校的教学实践建设中,那么这些活动就不能稳定地、可持续地发展。因此有必要理顺各类学科竞赛与教学转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恰当的转化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
2竞赛成果教学转化的目标与总体规划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创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各类大赛之间融合后形成团队间、年级间、专业间“传帮带”的优良协同创新学习平台;拟建立集创意、设计、绘图、工艺分析、加工制造、试验示范一体化的小型“创意工程坊”或“机械创新实践基地”,成为机械专业精品资源开放基地;研究将系列大赛资源及最新案例成果进行教学转化的机制,实现充分利用各类大赛的优良成果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综合工程能力、激发课堂活力的目的;组织青年教师或高年级优秀学生、大赛获奖标兵、学生社团开设机械专业相关指导课,如各类三维软件模块教学课程,创新设计制造方法等课程。
3竞赛成果教学转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思路主要分四个层面:
①学生层面
针对各类大赛由指导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建立各种社团,作为学生课余对本专业各方面各层次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平台,社团的骨干力量为参加各类全国大赛的优秀学生团队。对本专业的在校学生通过一些讲座、培训以及组织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将参与大赛时的培养、学习模式、学习经历经验以及一些重难点知识点进行有益的推广,起到良好的“传帮带”作用。
各类大赛参赛的学生团队要互相沟通协作,不能单独割裂开来。各类大赛所涉及的专业课程有广泛的交集,如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及设计、公差与配合、机制工艺、金属材料、金工实习以及各类二维、三维软件应用等,只是侧重点有所差别。目前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是因各类大赛参赛团队的相对独立,造成了学生能力培养上出现了一些偏颇,如参加成图技术大赛的学生强调制图,对零部件设计制造工艺缺乏认识,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学生强调创意与设计,学生制图及制造工艺能力的强调不足,对于这种现象,亟待探索一种各类参赛团队学生的融合机制,共享竞赛的培训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工程能力。
每年各类大赛参赛的每个学生都应写出参赛的总结报告,结合各类课程分析参赛的重难点、得与失,分析各类课程在本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在学校公开展示,对广大学生以启示。
②教师层面
前述各类大赛所涉及的专业课程有广泛的交集,应当组织协调好教授各类课程的优秀指导教师,教师之间要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强大的教师指导团队,既有利于提高各类大赛的指导水平,又便于各类课程指导教师将各类大赛的成果带回课堂,为现有的教学设计提供鲜活的素材。
③资料收集
对全国各类大赛学生优秀作品(电子资料、纸质资料、实物资料等)进行广泛收集,并提供给各专业课程教师,作为良好的教学素材加以充分利用,启发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全国各类大赛参赛学生的不良及较差作品、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也应广泛收集,作为反面案例用于课堂教学,给学生以启示。
如何将这么多丰富的素材展示给学生,并巧妙运用到各课程教学过程中,还亟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④教学设计
各类大赛所涉及的各类课程指导教师在赛后要站在本门课程的角度总结培训的重难点、出现的问题,解决的策略,大赛的得与失,比赛经验与启发,并写出总结报告分发给所有课程教师,一方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沟通,为提高本专业课堂教学质量带来有益效果,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提高本专业各类大赛的培训水平。
本专业各类课程的实践环节如机械制图(测绘实训)课程大作业、机械原理及设计课程设计、工程实训零部件制作等,其实训、实验、课设指导书每年应将各类大赛的优秀作品引入进来,一个作品应包含有各类课程的知识点,让学生从制图实践到分析其原理、设计、工艺到最后在实习工厂通过金工实习制作出来。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综合工程能力又能改变原来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千人一面”的弊端,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何筛选各类大赛优秀作品,并进行综合归纳,如何将这些作品融入到各类实践课程中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非常值得广大机械类专业教师探索实践。
4总结
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举办各类创新大赛,主要就是想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将国家级大学生机械类专业系列大赛融合后形成的优良协同创新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从原来的“不愿学、学不会”到“喜欢学、学得好”发生巨大的转变。“学生看到的、听到的东西可能很快就忘记了,但实际动手做出来的东西印象极为深刻,甚至可能会铭记一生”。所以本文提出的机械专业各类大赛的融合与教学转化研究,强调实践教学、自主学习为指导思想,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永刚,汤孟平,王懿祥,等.依托阶梯式学科竞赛模式培养GIS专业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农业,2010(7):6-7.
[2]赵瑞军,温晓娣,李红球.基于学科竞赛平台构建的创新人才培养[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13-15.
[3]万敏.构建以学科竞赛为契机的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1):145-147.
[4]牛芗洁.专业学科竞赛与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3):109-110.
[5]于保华,徐泽源,姚培锋,等.基于学科竞赛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158-159.
[6]史宁,陈芳.简论学科竞赛与高校学风建设之关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8(2):28-30.
[7]袁建萍,周艺红.学科竞赛在高职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4-16.
[8]刘长宏,戚向阳,薛猛,等.“四层次、三维度”学科竞赛体制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09-111.
[9]陈伟,张伟,孙国梓.高校多层次学科竞赛机制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6):64-65.
关键词 骨干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内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06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national key universities to create work is like a raging fire,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from "extensive" to "intensive"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school from "quantity" to "quality" in urgent need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he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proposed initiatives to promot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teacher" team,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f educating people, change the training mo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 party evaluation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backbone; vocational colleg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connotation
高院校专业内涵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探讨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院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水平,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培养所需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1 当前高职专业建设的突出问题
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切实加强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改革的首要任务。①②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指出,当前高职专业建设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以下方面:
(1)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师资队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不足,缺乏统一的双师标准的认定,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2)专业设置不能及时满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知识更新速度慢并与行业技术应用脱节,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够先进。(3)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与企业的真实环境差距大,需要合理完善以贴近生产实际。(4)毕业生踏实肯干的实践能力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职业精神培养需要加强。(5)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灵活,服务意识不够,在校企合作办学中活力不足。
2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举措
2.1 推进校企合作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表明:主动推行开放式办学,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合理途径。2014年来,机械工程学院先后邀请了东风楚凯、华中数控、中原电子集团等企业负责人组建专业共建委员会。在专业共建委员会的指导与协调下,校企合作共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网上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与生产设备,共管教学过程,共监教学质量,构建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形成“课岗对接、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以实现行业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专业教学要求对接,职业技能标准与专业课程内容对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大力提升。③
2.2 建设“双师”团队
打造过硬的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成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传统的教师队伍及能力结构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承担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教师,不但要求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通过校企合作,聘任来自行业企业第一线的技术能手兼职并与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相互交流、密切合作,建立稳健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的质的突破。学院多年来通过选派教师出国培训、教师境内培训和将教师暑期下厂锻炼作为常态工作等方式不断提高了专任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聘请武汉重型机床厂、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在职高级工程师、中国第一钳工等名师担任兼职教师,弥补了专职教师企业经验的不足,形成了合理的教师团队。
此外,通过组织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举办“高职与开放教育高峰论坛”,聘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教授、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应崧教授等全国著名专家亲临学校开展讲座,获得大量带有方向性、政策性的信息,拓展了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还促进了广大教师的凝聚力、责任感、危机意识。
同时,通过实施的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每人1000元的科研启动资金,仅限制报销论文出版费)、科研奖励计划(、科研项目结题、社会服务和专利等均按等级不同逐项奖励),较好调动了一批青年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2.3 转变培B方式
通过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大力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等举措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机械工程学院大力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核心课程“数控加工与编程”一体化改革思路是将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理论和数控机床零件加工实训有机结合起来,采用上海厚载公司的微型数控车床、铣床各十台套建设数控车、铣一体化教室,运用AITUD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重构课程内容,依据岗位技能需求,划分学习单元任务形成学习情景,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
AITUD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的运用主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融理论知识学习于实践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对实践的总结归纳,学习理论知识,即做中学,形成理论知识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任务,巩固知识,即学中做。通过课程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的工作任务的学习,在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处理零件加工工艺与编程的分析能力,提高操作数控机床的实践能力,解决原来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缺陷等问题。行动导向AITUD教学法与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各有其特点,两种教学法结合运用,能合理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入门门槛,让学生在完成加工任务的过程中感知知识的应用结果,将理论知识与加工实践高度融合,真正体现了“做中教、教中做,做中学、学中做”,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
通过积极参加湖北省“华中数控杯”数控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备调试与维修”技能大赛等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比赛,积极创建“机械创新社团”、“数控技术研究社团”等系列学生组织,并派专任教师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很大的锻炼,取得良好的效果。
2.4 强化实践育人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点。
2014年以来,机械工程学院先后与东风楚凯、中国长动、星忆机械厂、华中数控以及格力、富士康等20多家企业签订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协议,积极推进 “校中厂”与“厂中校”的建设。
在“校中厂”星亿机械厂的建设过程中,双方约定以联合办学方式企业有偿使用学院厂房,同时承担学院的数控加工及机械制造实训任务,校企共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企业有偿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训练,亲身体验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提前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在“厂中校”华中数控、富士康等的建设过程中,双方约定学校有偿使用企业的厂房、设备及技术力量来承担学生的生产性实训任务,将课程课堂教学搬到企业现场教学,把教学实训与生产实训进行对接,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校企密切合作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建立“校中厂”和“厂中校”,在人才培养上突出两个变化,企业身份由单一用人转变为校企联合培养人,学生实践由简单实习转变为员工生产,培养出的学生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④⑤
2.5 实施三方评价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型人才。学生、行业企业和政府三个方面组成教育需求的主体。学生要求学校的培养能满足自己就业和发展的需求,行业企业主体要求专业人才适应企业技术技能岗位用人要求,政府则要求专业人才为本区域经济发展服。因此,通过引入毕业生评价、企业评价和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来反馈学生就业后各方面的综合表现,能客观全面地体现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和质量高低,并为后期的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武汉软件工程学院每年都开展毕业生评价调查、企业评价调查,同时引入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的调查数据作为第三方评价。麦可思每年为学校提供了各届毕业学生的就业地点、技术岗位、就业薪酬等大量数据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推进校企合作、设“双师”团队、强化实践育人、转变培养方式、实施三方评价等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的举措。随着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推进,不断探索出富有特色的专业内涵建设模式,将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
基金项目:武汉市市属高校教研一般课题数控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探究(2014145)
注释
① 马杰.关于骨干校建设对推进高职内涵发展的思考[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3-5.
② 王长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17):56-58.
③ 刘克勤.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8):169-170.
关键词: 联合办学 岗位素质标准 机电工程技能 交互训导机制
一、立论
51b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双重教育属性,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系列,同时又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总是着眼于职业的载体——行业人才素质的构成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联合办学是基于“定向培养现代企业适用的岗位人才”行动作为的校企合作关系。
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机构与国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的专业建设较系统的、富含职业教育技术的资料样本尚不多见。
我国高职院校和跨国公司企业员工培训机构在组织制度、行为方式、能力范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联合办学首项技术要略就是以特定企业专业岗位人才素质要求为背景,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为平台,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研究适用的专业课程体系。
我国机电产业生产技术标准与多数跨国公司企业生产技术标准存在着差异,这种专业性内质规范的差异如何在课程体系中形成最简洁、最有系统性、最适用的表述,是需要在联合办学的工作基面上攻关解决的难题。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签约联合办学,日立电梯广州制造基地挂牌“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日立电梯技术学院”。我们持有“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教学技术发展理念,面对已经开始与国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的工作现实,不可回避这种联合办学机制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亟须在工作实践中探索研究。
日立公司是以机电产品为主的世界500强企业。日立企业历史悠久,生产管理机制和生产技术标准自成体系。
据调研资料:日立公司在华企业与国内其他职业院校的联合办学均未达到“挂牌日立梯技术学院,实行2年学院专业取向性学习+1年企业岗位培养”的机制技术层次。联合办学的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以“特定企业岗位人才素质”为基面在实践中探索并形成具有“普适性”价值的“联合办学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理论,既符合“创制办学特色”的职业教育技术方针指向,又应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在技术进步与创新”理念导引下的发展趋势。我们确信:这个工作项目的过程将会是充满创新机会、历练团队的过程。勤奋踏实地工作和钻研,则丰硕成果可期。
二、课题工作的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是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和电力电子技术互相渗透而成的一门学科,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因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课程内容是一种综合结构,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以毕业生应具备的现代机电主流技术的运用能力为主线重组课程内容。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再构建,形成具有地区机电企业专业人才特色的高职高专综合课程,有着极其现实的职业教育技术进步与创新意义。
电梯是集机电一体化各侧向高级技术工艺(如新材料应用技术、先进加工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大功率电子技术、传感与信号处理技术、维修与调校工艺)为一体的现代化机电设备,其职业技术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必然富含高专业技术含量的、极具教学技术创新意义的项目设计类研究子课题。
以联合办学双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对——取职业知识与技能要素——嵌合性研究为起点,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研究通识性机电工艺知识与企业岗位专门技能并重的专业课程体系。
日立电梯产品集拥多项先进工业技术,如能量再生技术、永磁同步技术、无机房技术、扶梯一体化设计等,将这些高端的制造技术工艺理论编撰到相关专业教材或项目化实训指导书之中,则特色专业将从联合办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创制。
解决“专业性内质规范的差异如何在课程体系中形成最简洁、最有系统性、最适用的表述”难题,课题成果可期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联合办学课程体系设计”的优质标树。
具有普适性价值的工作过程资料将能够展现出实证性强、系统性佳、普适性优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联合办学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体系和应用价值。
形成系列教学标准文件——联合办学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电梯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标准、联合办学课程体系主干课程标准、课题项目总结报告书与自评报告书等。
三、技术要略
1.地域工业技术经济发展的现实性认识和前瞻性意识
兼具完善性和创新性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重构着眼于广东“十二五”规划关于机电行业职业人才素质特征及需求情况描述;着眼于泛珠江三角洲地区机电行业规模与技术工艺整合、进步的水平预期;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教学实施项目体系的结构。
人才服务区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岗位类别划分:产品制造、设备应用维护或改造、市场营销服务。服务区调整的灵活性设计并体现在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的各类型专业实践(教、学)项目之中。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的灵活性体现在:学生在接受高职专业教育过程中可自主选择并趋近有利于尚扬天赋、激励专业进取的面向行业技术工艺岗位的四个就业和发展取向——通用机械或金属加工机床设备传动结构改进和工艺维护工程实施、机电设备的微机控制技术运用、机电设备功率控制系统的电力电子技术运用、机电产品技术文档设计与编撰或行业市场信息采集与处理。相应地,专业技能课程板块是机械工程工艺、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先进加工技术与技能、微机控制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
2.企业文化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协议规定采取实行“2+1”的模式,即“2年学院专业学习,1年企业岗位培养”的机制。2年学院专业学习的课程体系包括丰富的企业文化元素(课程)和以现代电梯设备技术工艺为衬托的通识型机电基础课程。1年企业岗位培养是在日立企业培训机构管理下的、以电梯设备制造过程工艺和产品技术服务过程技能为核心元素的培训系统工程实施。日立企业借此造就成批的“忠于职业、技能适用于产品体系”的企业骨干员工。
联合办学是定向培养现代企业适用的岗位人才行动作为,企业文化课程或专用技术工艺课程就要和谐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企业文化课程要素有些是要形成单列课程;如企业经营历史与发展概况、企业技术工艺体系特征、企业生产管理机制学说、企业员工职业环境和生活节律情况、企业福利制度、特殊工种操作技能等。
3.企业专有先进技术或工艺的基础理论平台构建
有些涵括基础专业工艺的课程要素应该细致地研究如何有取舍地融入高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中,如电梯设备装配与调试、数控加工专用程序、电路测试等。
现代机电设备制造业工程技能的培训内容是;
(1)通识通用类课程内容——适用性好、结构精化、带有标准索引。
(2)涵括基础专业工艺的企业专门技术课程要素。
(3)系统工艺意识的形成方法。
机电设备工程是综合的支向技术工艺实施过程体系。实施工程的过程包括制作、调试、检测、记录、评价、改进等阶段。我们理解“岗位高端人才”必须具备机电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因而在项目任务型技能训练课程中设计有指标有比例的电气技术工艺、传动技术工艺、编程技术工艺、调测技术工艺、专业文档编整工艺的交互训导。
4.逆向工程工艺基础
专业软实力的培养方法研究是高等职业教育技术研究的重项,专业智能水平是职业适应状况的决定性要素。
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岗位特征——专业智能成分较多、技巧思维保持、非连续性非周期性的操作等,在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综合性课程中加入“工艺培养”项目。开设“机电设备控制系统高级工艺实训”课程,以培养技术工艺素质人才为目标,实施工艺能力培养。机电设备传动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测绘、规范技术文档编撰、技术文献或技师项目论文品阅评价等项目化的训导和实践科目活动为课程主要内容,课程项目实施采用逆向工程方式。先修课程理论引领理解实践任务的技术工艺内涵,实践活动充实原理理解并且在专业思维空间树立柔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工艺意识。经过此课程的项目化工作训练,学生应胜任一般机电行业企业电气技术工程岗位工作——达到电气工艺师(或电工技师)业务水平。
5.校企合作课程设计
主要工作任务是研究基于工学结合实践课目工作过程的机电支向技能课程的交互训导模式。这种交互训导模式要求有三维研究:
(1)横向要素:各支向技术工艺课目(机械传动构件课目、电气控制课目、微机编程解析课目、大功率驱动器课目、专业文档编整课目、特种工种操作技能培训与考证)的内容分布。
(2)纵向要素:各支向技术工艺课目工序、工步、工时的分配。
(3)立向要素:各支向技术工艺课目工作评价(工艺水平、适用性)指标、改进要略、安全措施、客观动态适应等方面的机制“软件库资料”的形成。
交互训导模式要求改造现行教学理论与实践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别进行的时空结构,将实验室、实训室或生产车间与教室整合为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的一体化情境氛围教学平台,为进行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提供支撑条件。
参考文献:
[1]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标准(人才培养计划书)[R].2011.12.
[2]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协议书.
[3]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培训部《校企合作课程设置(企业培训计划书)》[R].2011.9.
[4]张文凡,产文良,解军,等.机电设备控制系统高级实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6.
【摘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讲述机械生产中比较常见的机械工艺、加工精度、装备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获取和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能力。在这门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项目化教学;实践模式;考核方式;改革
项目化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熟练应用金属切削原理、刀具、工艺规程编制、加工精度分析、机床夹具等相关知识体系,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是机械制造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骨干课程。本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对教学案例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其具有实践性和机械制造专业代表性,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实践性指导,帮助学生对案例中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现场实际操作和分析研究,让学生掌握相关内容,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模式构建
下面主要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谈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模式构建。
(一)教学设计
教学方案设计体现专业化、现场化。以实际为导向的项目教学设计包含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大指标。目标设计体现学生的工艺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项目要做到具体、实际可检验。策略设计体现现场化特点,通过工作任务、技术知识的相关性描述,让学生有机会去实践任务并获得具体的工作体验。整个教学环节要处处体现师生之间的密切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方法
项目必须有实践性,让学生亲临其境。项目以典型机械产品零件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尽量保证每个项目在一个教学单元,完成结果检测指标化,并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利用自主探讨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角色转换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三)教学手段
目前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将学生带到工厂里,在工厂生产现场开展实地教学。2014年起,梧州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结合学院转型发展工作,实施“厂中有校、校地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改革,将学生带到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梧州奥卡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进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现场实地教学,由工厂科技人员结合产品生产情况组织具体项目来授课,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培养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工艺编制、工艺系统的正确选择及使用等技能,以产品零件实际生产工作过程为依托,进行课程改造,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教室与工厂生产现场合二为一,使学生亲临其境,亲身体验工作氛围。师生反映教学和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三、项目内容实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包含的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金属切削机床构造与设计等内容,特别适合于采用项目教学法展开教学。其主要先修课程为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先修实践环节为金工实习,同步实训环节为车、铣、数控加工训练。
为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并胜任岗位要求,我们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职业能力的成长规律,组织课程的四个项目教学内容,分别是轴类加工、套类加工、箱体类加工和齿轮类加工,最终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比如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船用起重机、锚机的龙头企业,齿轮加工是该企业的特L之一。在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后,我们选择贴近工厂实际的齿轮加工典型项目,以工厂实际齿轮加工为载体,让学生在工厂实地学习,实地了解齿轮加工的全部工艺过程。
我们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计划学时、项目名称、能力目标、知识点、训练方式及结果作如下总结。
项目名称:圆柱齿轮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计划,共16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8学时。
能力目标:(1)正确分析圆柱齿轮零件结构的特点及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
知识点:(1)成形法和展成法的概念及原理;(2)齿廓表面加工设备的类型及结构组成;(3)齿轮加工设备的成形运动特点;(4)齿轮加工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测量工具的使用。
训练方式:工厂技术人员现场示范讲解,学生实际操作,自主学习。
结果:工作报告总结及加工实物展示。
四、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从应会知识、实作技能、平时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鉴定,主要由课程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组成,涵盖零件图、装配图分析,项目工艺规程制定,所需工艺系统、装备及材料,项目实施内容及步骤和完成项目的注意事项等。
例如前面圆柱齿轮工艺制定项目及配分。基础知识40分。其中圆柱齿轮结构特点及齿轮加工机床运动特点,刀具的种类、材料及结构,齿轮加工工艺,各类夹具的结构各占10分。实践操作40分。其中能正确分析图样,熟悉零件结构、功用占10分;能正确制定加工工艺规程占15分;能正确选择设备、工装及零件质量检测占15分。综合素质20分。其中工作态度、纪律和出勤情况、5s管理内容执行情况、团队协作精神各占5分。
(二)考核方法
项目教学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的发展,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和作业质量。我们的考核主要采取了两种形式。
1.实作技能考核占50%。主要是各个教学项目的应会知识、实作技能、平时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平均得分。
2.期末闭卷考核占50%。在学期全部课程结束时进行,主要从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考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以便找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学生将学习的过程贯穿于全学期,以巩固所学内容。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