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8:52
导语:在高职学院继续教育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继续教育;服务模式;创新;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服务辽宁,与政府部门联合建立培训基地
自“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学校充分发挥其办学优势和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辽宁,由政府部门批准建立及建设了以下4个基地(中心):一是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二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国家开源软件辽宁师资培训中心”;三是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辽宁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四是辽宁省教育厅批准的“辽宁省中职、高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以上4个培训基地(中心)都已相继开展了10期培训工作,且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二、高校继续教育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践
(一)“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完成了项目的拟定任务,取得了预期成果
对于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学校抽出具有高级职称、高学历、继续教育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团队,根据“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要求,全力以赴投入到项目的建设与研究中去。目前已完成了学校“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提出的各项任务,取得了预期成果。
相继开展了高校继续教育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学历继续教育衔接与沟通模式研究、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开放式远程服务平台设计与建设。课题理论研究成果为:
1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研究报告;5篇论文,其中已有4篇在国家核心期刊或国家级学术类重点期刊上发表;5个可推广的案例;2个联合培训基地经验交流材料。
2.社会效益
沈阳理工大学“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推进了学校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建立起了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办学体制;建立起了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学历继续教育的衔接、沟通办学模式;建立起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构建了质量保障体系;探索性建立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平台。上述工作的开展以及取得的工作成果,将为其他院校继续教育探索终身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发挥示范作用。基地的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国家开源软件辽宁师资培训中心”培训工作
2012年3月,学校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开源软件(辽宁)师资培训中心”并授牌。
主管校长及继续教育学院领导带领职工认真学习、研究,提高了对推广开源软件目的的认识,并承担起国家开源软件辽宁省师资的培训工作。在做了详细的培训需求调研之后,学校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组织了强有力的培训团队和师资,展开培训工作。2012年4月、5月举办了两期师资培训,受培训的教师达187人,95%的受训教师,获得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鉴定中心颁发的开源软件“双师证”。
(三)辽宁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培训工作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为了深入实施全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搭建好公共服务平台,2013年省级高级研修项目围绕知识更新工程确定了7个重点领域,省人保厅在90多个申报的选题中遴选确定了20个省级高级研修项目。
沈阳理工大学承担的“沈阳国际软件园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是20个被遴选确定的项目之一,沈阳国际软件园200多家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百余人参加了培训。
学校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计划和课程,认真制定培训方案,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突出培训重点,体现培训特色,研究出了一套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和内容。为搞好培训工作,学校聘请在全国有知名度的行业专家及学校知名教授,讲授面向服务架构SOA、新一代信息产业的产业升级、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未来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四)辽宁省中职、高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培训工作
1.研究制定培养方案,设计、精选培训内容,选聘高水平师资
学校深入细致地调研和分析,了解当前中、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实训等方面的需求,根据需求开设培训项目。学校为省中、高职骨干教师开设了机械、模具、汽车、三维软件UGnx、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等培训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及学科,也是中、高职院校教学需求。认真研究制定培养方案,设计和精选培训内容,突出培训重点,体现职业教育培训特色,突出案例教学,选聘高水平的知名教授授课,选聘有影响的行业专家作讲座,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企业安排学员的实际操作训练。切实帮助学员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紧密结合学员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实施新课程中最关注的前沿问题和实际问题,努力做到让学员在学习及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问题迎刃而解。
2.培训成果
自2012年7月至今,学校培训基地为辽宁省培训了中职、高职骨干教师300余人。一些项目由于课程安排得好,教师教学效果好,学员都慕名而来。
通过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的共同授课与培训,使中、高职骨干教师开阔了教育视野,拓宽了知识面,获得了新知识,明确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了解了本专业教学现状、发展趋势及创新技术,提高了学员本专业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完成了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培养了学员继续学习和教育创新的能力,掌握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好地完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五)校企合作新建了三个继续教育实践实训基地
1.与辽宁巨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建立了实践实训基地
辽宁巨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模具生产为特色,拥有各种设备齐全的模具生产加工系统,拥有相当数量经验丰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可以为院校和社会培训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2012年1月双方签约之后,该公司成为沈阳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培养了四期模具、机械等各类专门人才。
2.与中科院沈阳计算所签约建立了数控实践实训基地
2012年2月,该数控实践实训基地签约建立。中科院沈阳计算所拥有国家级的数控培训中心。2013年11月中、高职骨干教师将在此实践实训基地进行中、长期顶岗实训。
3.与沈阳金杯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建立了实践实训基地
2012年2月学校与沈阳金杯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建立了实践实训基地。2012年11月~12月国家培训项目,中、高职骨干教师到该基地顶岗实训两个月。
学员们深入生产实际,加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会及时处理和解决现场发生的实际问题,收获很大,实践实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与辽宁科华开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合作
辽宁科华开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是专门推广开源软件及LUPA项目培训的技术支持公司。与该公司合作,培训IT专业学生,使其成为更好地适应未来“云计算”时代变革的信息技术人才,为辽宁省“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
(七)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开源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测评试点单位并授牌
2012年3月,学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开源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测评试点单位并授牌。
(八)承担国家培训项目,组织中、高职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中、长期顶岗实训
学校承担了国家培训项目,组织中、高职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中、长期顶岗实训。2012年已经开展了一期两个月的实训,培训中、高职骨干教师21人。2013年11月还将承担国家培训任务28人,为期两个月。
(九)开展短期液压技术培训项目
2012年9月,学校“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为沈阳金杯江森自控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开展了短期液压技术培训项目,培训专业人员25人。
(十)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培训项目
学校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已经调研了几个专业,正在开展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高级研修班、中国光大银行培训项目,招生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沟通与衔接的探索与实践
(一)非学历培训机构合作单位的选择
为了能培养学生不仅有成人本、专科文化水平,还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学校选择具备良好的办学资质、能够给学生提供品牌行业培训资格证书的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办学。培训机构具有较好师资队伍、较好实训条件、较强培训能力。培训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的培养,培训结束时,成绩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品牌行业培训资格证书。
(二)招生工作及培养目标
面向社会,由学校和培训机构联合招收培训学生,除了参加培训外,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学生达到录取分数线的,由辽宁省招考办录取,学生在学校既完成成人学历教育,又完成专业技能培训,毕业后真正成为服务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计划及培养模式
由学校完成成人本、专科基础教学工作,培训机构完成技能培训工作的教育培养模式,简称“学历+技能”培养模式。
“学历+技能”的培养计划是以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计划为基础,在聘请校内外专家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的,体现了完整的本、专科教育教学计划,并加强了实践实训内容。
(四)培养成果
“学历+技能”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既完成了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学习计划,又熟练掌握了一门技能,获得了品牌行业培训资格证书,同时,他们到岗位工作时能够独挡一面,受到用工单位和企业的肯定和欢迎。目前,已招收了五届学生,合计900余人。前三届毕业生已经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全部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这种办学模式深受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好评和欢迎。
四、为兵工行业服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依据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面向兵工行业,根据企业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兵工特色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目标,以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为兵工行业培养了大批一线专门人才,为兵工行业和兵工院所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骨干和研究人员,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一)合作单位
学校继续教育学院深入兵工行业调研,了解需求。根据调研情况,学校选择了123、5503、5553、375、724等军工企业进行联合办学。
(二)创新办学模式
学校充分发挥兵工特色的办学优势,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放在兵工行业发展和国防事业建设需要大批具有新知识、新文化、业务技术精湛、勇于创新精神的人才层面,紧密结合军工企业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与军工企业联合开发急需的、受学员欢迎的军工专业。
(三)教学计划的制定
与军工企业合作办学的培养计划是在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聘请军工企业的专家与学校教授广泛研讨、论证的基础上产生的。把军工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与成人教育教学计划融合到一起,经过改革、创新,服务兵工,主要是为军工企业开设机械专业特种加工、特种化工专业的火炸药等方向培训。
(四)培养规模及社会效益
学校继续教育学院与军工企业联合办学,开设军工企业亟需的专业,为我国军工企业的发展培养了专门人才。近几年共为这些军工企业培养人才近千人。这些学员满足军工企业的需求,在企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五、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开放式远程服务平台设计与建设
学校已设计和建设了一个依托于本科教学工作与校园网技术的远程教学服务平台,该教学服务平台是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远程教学服务模式发展的技术保障。继续教育开放式远程服务平台的建设,为继续教育的远程教学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关键词: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特色;功能;借鉴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中,社区学院是一个伟大创举。从二十世纪初创立以来,社区学院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劳动力,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前总统克林D评价“社区大学是美国的最佳特色”。社区学院因灵活实用的专业设置、入学门槛低、学费低廉、出口多元等众多优势赢得了广大应届高中毕业生和成人学习者的热爱。
一、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
(一)莫雷尔法案与增地学院的建立
1862年7月2日,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也称为“赠地大学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向各州划拨公有土地,作为各个州兴办农业学校和机械工艺学校的补贴和基金。为培养工农业专门人才而建立起来的学院通常被称为“增地学院”。《莫雷尔法案》开创了在高等教育中开展职业教育的先河,虽然社区学院在当时还不存在,但是该法案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法案都对后来的社区学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初级学院运动和社区学院的建立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中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形成巨大的压力,要求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数逐日增多。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初级学院运动对美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影响。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把4年制大学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称作初级学院,后两年称作高级学院。1901年,Joliet镇立高中校长Stanley Brown和芝加哥大学校长在伊利诺伊州联合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社区学院-乔利埃特初级学院,该校是美国首家也是迄今最成功的初级学院。它是一种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为学生提供高中程度以上的大专教育。1920年美国初级学院协会正式成立,后来易名为美国社区学院协会。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社区学院开始提供就业培训来缓解广泛的失业压力。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学院的发展与改革
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第一时期是战后职业教育的恢复与初步发展时期。1944年美国国会通过《退伍军人议案》,为了帮助战后的军人得到教育及在职培训的机会,该法案规定由政府提供贷款,鼓励军人重返校园,使得更多职业培训的课程兴起。最终,220多万退伍军人,其中包括6万多名妇女和约7万黑人在该法案的帮助下进入了社区学院。1947年,联邦政府任命报告表明需要建立学费较为低廉的公共社区学院网络,无数公共两年制学院因此易名为社区学院。
第二阶段从60年代到80年代初,旨在追求“社会公正和公平”。1963年美国出台《职业教育法》,促使联邦政府在经费上给予职业教育很大的支持,从而帮助职业教育变成一种面向社会各阶层,各年龄组的教育。同时力求把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此背景下社区学院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办学网络。
第三阶段从80年代初到1990年,崇尚“有效性和效率性”。8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了以讲究效率为核心的《职业训练合作法》和《美国经济竞争力强化训练法》,从而使得美国职业教育理念从“职业教育训练”转换为“劳动力教育训练”。这一时期的社区学院专注于开展职业教育,满足人们对职业培训的需要。
第四阶段从90年代至今,着重强调学习的质量和标准。1990年,为了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颁布了《卡尔?帕金斯职业与应用技术法案》。美国联邦政府积极推进社区学院的发展,制定相关法律,提供财政资助。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给予社区学院高度评价,提出已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大胆的议案,计划将社区学校的学费全部减免并进一步提高社区学院的质量,强调未来美国两年制社区大学将像美国今天的中学那样是免费和普遍的,以确保美国继续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劳动力。
二、社区学院的功能与办学特色
(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健全的法律保障
在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都有政府颁布的相应职业教育法律法案作为有力支撑。美国政府通过联邦法律规定,教育基金纳入政府预算,由各个州议会通过税法筹措,为包含职业教育在内的社区教育提供了财政上有力的资金保障。
同时,社区学院的经费资助多种多样,包括政府预算经费、地方税收、学费收入,还有社会和校友捐赠的发展基金。根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2014年的统计,社区学院资金来源主要有联邦政府14.1%、州政府29.8%、地方政府18.1%、学费29.5%、其他来源8.5%。
(二)专设的协会组织AACC
美国社区大学协会(A A C C:A m e r i c a 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成立于1920年,专门为美国两年制的大学提供交流平台。美国社区大学协会是美国1300多所两年制副学士学位社区大学和1300万名学生的代表,也是美国社区大学的首要推广组织。协会主要在以下五个战略行动领域推广社区大学:社区大学认可与倡导;学生录取、学习与成功;社区大学领导力发展;经济发展与从业人数发展;全球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
协会总部位于华盛顿全国高等教育中心,协会与各州办事处负责人紧密合作,传达政策并影响各州政策的制定。同时与高校组织开展广泛合作,监督并影响联邦政策的制定。协会致力于通过政策措施、创新项目、科学研究、信息分享和战略推广支持成员单位并将成员单位向商业、工业和全国媒体进行推广。作为非营利组织,AACC致力于努力实现其“通过推广美国的社区大学建设一个学习者国度”的最终使命。在社区大学的发展中社区大学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公平开放,入学门槛低,学费低廉
社区学院的入学机会对所有人开放,实行“开放招生”政策,社区学院学生的入学门槛低,质高价廉。根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2016年公布的最新数据,2014至2015学年就读社区学院的学生种族比例为白人49%,西班牙人22%,黑人14%,亚洲/太平洋岛屿6%,印第安人1%,两个或以上种族3%,非居民外国人1%,其它4%;学生平均年龄28岁,其中21岁以下37%,22-39岁49%,40岁以上14%,招收的学生在类型上覆盖面宽广。2015-2016学年公立社区学院的平均学费为3430美元,相对应的四年制公立大学的平均学费为9410美元(如表1)。此外,学生大多可以住在家里,这样可以减少住宿的支出。
(四)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多样
转学课程和职业课程是社区学院提供的两大核心类课程。转学课程是针对两年后想继续攻读四年制大学的学生设计的,学生通常选择在社区学院上大学前两年的通识课程,毕业时,学校颁发副学士学位给学生,学生在社区学院所修的学分被四年制大学承认,学生可以转读四年制大学,继续后两年的大学课程,取得学士学位。根据加州社区学院的资料显示,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系统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中,28.4%的学生是由社区学院转读;而同年加州州立大学系统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中,高达58.2%的学生是由社区学院转读而来的。
职业课程的课程设置是根据社会需要所设置的,课程设置最大程度上反映了就业市场的需求,满足了学生将来的就业要求。社区学院实行人性化管理,设有顾问为学生在选学课程方面提供建议和帮助,对于无论是希望通过较长时间学习培训后从事理想职业的人员,还是渴望得到迅速帮助就业的学生,都可以在社区学院选到合适的课程。
AACC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230万总注册学生中,学分制学生730万人,占60%,非学分制学学生500万人,占40%;其中全职学生占38%,兼职学生占62%。
(五)服务社区和地方,与地方企业强强合作。
美国社区学院将为社会提供优质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努力椭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和专业技能,鼓励个人追求创新,寻求高成长性的职业生涯。
为了实现社区学院与产业界的结盟,奥巴马政府力推了“职业和技术教育计划”(CET)和“未来技能计划”“职业和技术教育计划”强调给学生提供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机会,许多社区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发相关项目和课程,包括学位授予课程和认证培训课程。“未来技能计划”将公司与社区学院联合起来,创建工商业和社区学院的伙伴关系,通过加强50个州的企业、工会、培训单位和社区学院之间的合作来大幅提高美国工人的劳动技能,实现到2020年拥有500多万社区学院毕业生的宏伟目标。
三、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些举措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特色来开创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独特的办学模式。
(一)提高政府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树立正确科学的职业教育观
虽然国家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与普通教育同级、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远远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国职业教育在层次和类型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普通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正统、主流的教育,处于主体的强势地位,职业教育处于明显的弱势状态。职业教育结构不完整,体系不健全,体现在教育结构的严重失衡,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在美国,政府对社区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社区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为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努力实现健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加强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健全法律和资金保障
美国社区大学的成功依赖于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通过立法保证了社区大学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应该学习借鉴美国在职业教育立法工作中的经验,通过立法保证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经费保障。通过立法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通过立法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逐年提升。同时,多渠道拓展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
(三)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沟通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普通教育的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一级的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很难获得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的机会。尽管国家明文规定,中专、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但是由于受到教学内容,高考制度和高考内容等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这些毕业生实际上没有能力升入普通高校,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的比例是被严格控制的,可供选择的高校数量也非常少,中职教育实际上成为“终止教育”。
我国目前主要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缺乏继续深造的动力,高等职业教育缺乏与普通高等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应该努力实现与普通教育各个层次之间的沟通,在制度和政策上应该允许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或者大学继续深造,给予高职学生多条出路的选择。应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出口多元化,努力建设纵向衔接中等职业教育,横向连接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体式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四)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高素质人才
美国社区学院是校企合作模式的典范。社区学院基本实行董事会管理体制,社区企业是董事会成员,同时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是由学校、行业、企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讨论确定的,学生的实践课程大多在社区企业进行,社区学院充分利用社区企业的资源,发挥校企优势,将企业引入学校。
我国职业院校一般都属于象牙塔式的类型,容易造成教学内容和方法脱离实际,应该充分学习美国社区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成熟技术应用和运作,实践能力强,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人才。注重对学生能力、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院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采取各种形式与企业、公司合作办学,聘请有技术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实践教学的教师。努力构建与企业联合,与技术市场衔接的新型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英英,张俊.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2011(2).
[2]赵红亚.美国成人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1).
关键词:音乐方向 教师专业化 成长策略
教师专业化的提出由来已久,尽管国内很早就开始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专业化培养,然而国内的许多大学教师入职门槛较低,后期培训不足,总体上,高校音乐教学方面存在着明显能力素质无法满足教学的矛盾、用与学之间的矛盾、教师教与学生学等多种矛盾。这些问题与当前职后教育不受重视、教师教育的系统性不足、教学模式去主体化、情景化等都有关联。
一、当前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音乐教师专业结构学习失衡
如前文所述,大多音乐专业教师来自于一些师范类学府,有些音乐教师来自专业高校,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校,音乐教师所掌握的音乐类课程都十分有限,主要体现在课程类别少,课程学分少、课时不足等,这也阻碍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心理学与教育学这两门课程的学分与学时在各大高校安排得都不多,教师也无法真正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很多音乐类的教师真正参加工作后,会发现所学内容在实践中应用效果不行,或者自身掌握了较好较高的音乐技能,但无法将之传授给学生。
2.职后培训受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现阶段音乐专业教师没有享受应有的职后教育,原因是多样化的:首先,一些校级领导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没有更多考虑教师的成长性,因此,将教师专业发展视作为教师本应自身探索发展的事务,并不纳入至正常的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其次,目前国内教育在职后教育上整体上缺乏经验,可供音乐教师受教育的方式及途径极其有限,这也制约了职后培训对音乐教师的作用。第三,职前职后教育尚未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总体上各自为政,无法真正融会贯通,从而不能对音乐教师发挥应有的作用。
3.教师专业标准较低,缺乏教师专业化的评价机制
在推进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尚欠缺相对系统、有效的音乐教师专业标准。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培养层次总体偏低。当前音乐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是长期实施的多级师范教育,如一些音乐中等师范教育、音乐专科师范教育和音乐本科师范教育。还有些音乐教师从音乐的高等学府中毕业后,进入其它一些高等学府任教。当前教育过度关注教师音乐相关知识的掌握,却不注重对广大教师开展全面测评,导致目前国内尚缺乏对于音乐教师相对系统和同时能阶段性适用的专业评价体系。除了音乐专业学校,许多音乐教师没有针对性的测评,他们是学校中“游离”的群体,相对工作压力不大,但同时晋升等相关发展途径与他们也经常失之交臂。
二、音乐方向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策略
1、树立起人本管理的指导理念,强化音乐方向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
积极建立起各层级的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机构,是促进教师发展规范化、专业化的第一步骤。各学校可以将本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学者与专家组织起来进行探讨。一些规模不大的学校可能音乐类的教师并不多,可以联系兄弟院校共同组建。一些规模大的高职类院校可以设立系级别的组织,让音乐专业的高职音乐教师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各个层级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为音乐教学、即将开展音乐教学的教师的专业发展订立培训方案、发展规划以及评价体系,并不断适度调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监督广大音乐教师并定期实时向上级汇报工作状况。
其次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指导理念。教师的专业化一定程度上由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决定,而树立起“人本管理”理念,不断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可以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向,发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所在。换言之,音乐教师是艺术类的教师,不能拿一般教师的眼光来看到他们,在对这些教师进行指点或管理时,不应该盲目地追求一致性,应该尊重音乐教师的个性特性和个体差异,充分尊重他们个人专业发展的多样需求。高职院校组织应通过一定的手段实现组织与个体目标的契合,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并更好地为学生和学校服务。
2.研究并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职称评定政策,引领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类教学,音乐教师应以专业实践能力见长,教师的专业化应十分侧重他们的教学能力。事实上,国外的院校对音乐方向的教师也都以教学而非科研作为核心考核的。因此,应侧重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表现,关注那些能体现他们专业性的内容:例如音乐教师对于课程目标的制定、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摸索,教师本身对专业的熟悉与掌握程度以及接受教育培训情况、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计划,教师个人的长期教学计划等。
音乐教师职称评定政策的制定也应该纳入教师成长的重要部分,应当充分借鉴发达国家音乐教师能力标准,以及它所体现的先进职教理念及其能力构成,通过资格认证标准的设置和完善,来推动我国音乐方向师资队伍建设。尤其应该重视设立独立的符合当前国内音乐教育特点的职称评定标准,为广大教师特别是音乐教师专业发展做好导向。在职称评定时可以既参照普通高校的职称评定标准,又要根据音乐专业的特殊性,突出教师所特有的实践动手能力、结合节目编演等艺术类音乐教师的实践技能,制定合理的音乐教师职称评定政策。
3.关注音乐教师培养机制,为专业化发展创设氛围
这主要从两个方面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一是成立独立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基金。努力建设起适合音乐教师发展的资金预算机制,例如鼓励新青年教师发展的“雏鹰”计划、精英教师特长发展规划等,配备合适的资金及其它物质资源以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例如:音乐学科带头人或学术带头人都配备相应的学术费与科研费;聘请业内知名的专家和教授来校讲学,同时实施走出去策略,如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此外,努力创设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氛围,从管理与专业两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引导。例如将音乐教师根据管理等级划分成一级、二级、三级,鼓励进行晋升;在专业等级方面也进行一级、二级、三级的划分,通过严密的、规范化的相关政策与制度,使得教师奋斗精神充分发挥。根据保健与激励两方面因素,在确保教师的衣食住行的基础上,努力从荣誉、社会地位、自我实现等方面激发出教师的内在驱动力,让音乐教师在宽松快乐的工作环境中成长,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何齐宗,胡青,凡.高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通识教育 通识课程
学术界普遍认为,通识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对培养对象实施通识教育均源于西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被认为是通识教育的最早论述。但真正将通识教育形成一个科学的教育体系并进行全面论述的是1945年哈佛大学出版《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这本“哈佛红皮书”将通识教育界定为“非专业性的、非工具性的”基础教育,它与专业教育共同构成高等教育。
一、通识课程的特征及实现过程
通识教育的内容虽然因学校类型、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课程内容的设置须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第一,普遍性。通识教育是对全体大学生所进行的普及教育,其内容具有相对稳定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特点,可适应于任何职业,而不仅仅针对某个个别职业。
第二,永恒性。通识教育的内容一般是经过实践检验确证无误、逻辑严密的规律性知识体系、观念体系、方法体系和工具体系,这些内容具有能长期发挥作用的潜在力量。
第三,基础性。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类共同的基础性文化知识的教育,内容本身不从属于某个专业技术知识,但它是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必需的基础,可以为各种专业教育提供一个共同的学习平台,同时也为不断地进行再教育提供了认知可能。它注重学生思考、批判、学习能力的培养,它制约着劳动者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水平的高度和深度。
第四,教养性。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大学理念,其精神内核就是陶冶高尚的心灵与培养完善的理性。通识教育内容具有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健全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的作用,它帮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第五,全面性。通识教育内容涵盖广泛,文理兼备,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涉及人类知识宝库中各个主要领域。通过保证教育内容的宽广度,来方便受教育者能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综合性有创造力地调动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使身心素养得到提升。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植入通识课程,并通过通识课程的介入使教育对象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高职教育界的共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识教育应与专业教育双轨并进,在三年左右的高职教育周期中,专业教育以课程教学为主线,形成包含大量专业实训课程的专业教育体系;而通识教育则以“课内教育+课外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多种素质为目的拓展教育形式出现,并最终形成科学的通识教育体系。这两个体系复式运行,成为职业教育链条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成为高职人才后续发展过程中提高核心职业能力的原动力。
二、职业教育对通识课程的需求
1.市场多元化需要通识教育。有数据表明,在高等教育的类型定位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的导向下,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领域86%以上集中在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岗位。早在20世纪40年代,潘光旦先生就提出,“中国的工业化应培养通识型的技术人才”。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新型工业化政策,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以人为本”的工业化道路,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而这远非简单的技能训练能够实现。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而且要通晓科学原理,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与一定的职业流动能力;不仅要注重眼前利益,发展经济,而且要关爱自然、保护环境,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仅仅把人视为发展的工具,视为“人力资源”,而且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把人视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努力摆脱工具性思维的束缚,避免过于功利化、实用化,大力加强通识教育,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
而人才需求市场专业化、细分化的特征,也迫切需要高职教育通过引进通识教育的体系设计和课程培训,完成由传统的单一性职业向现代市场的复合性职业转型,从线状知识结构提升为网状知识结构。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毕业生不仅要精通自己岗位上的具体知识和技能,还要粗通相关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市场多元化对高职人才的这种职业要求,体现为“根植产业,融入行业,服务企业,强化职业,优质就业”,为将通识教育引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设计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论证。
2.岗位技能精细化需要通识教育。岗位技能的精细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岗位业务的精细化。工业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的提高,要求从业者对岗位的职责、权限、业务程序甚至业务时限等方面都要有精准的理解和掌握,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范进行,最终实现岗位操作的零差错。这种岗位业务的精细化要求,可以通过专业培训和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加以完成。二是岗位服务的精细化。相对于岗位业务精细化的刚性规定,岗位服务精细化则是一种软管理,是现代化和电子化进程对人才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亲和力管理”是通识教育在岗位服务精细化中的具体体现,这种现代管理模式要求岗位工作人员在职业行为中尽可能多的植入人性化元素,在自我修养、情感认同、职业礼仪、沟通技巧等方面实现岗位服务的精细化。通识教育的开展恰恰可以对上述的这些人性化元素进行有效整合,以课程的系统化学习完成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塑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3.客户终端复杂化需要通识教育。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社会工作岗位的服务意识日益增强,管理、服务岗位所面对的客户群体规模也在快速膨胀,一些原来的技能型工作岗位也不断向高端服务拓展,通过新市场、新产品吸纳新客户。在“两端效应”中,客户的理性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及人文关怀的关注度和敏感性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育主体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通识教育的绿色通道,通过通识课程优化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在动态和开放的工作环境中第一时间适应客户的个性化或高端化需求,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实现对客户的准确化、快捷性和人性化的服务。
三、通识课程的目标定位与设置原则
1.通识课程的目标定位。通识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与专业课程共同构成高职教育的内容,二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虽然学习通识课程所形成的知识与素养有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它绝不是为专业课程而存在,也绝不是专业课程的从属部分。所以,通识课程的目标定位应当直接指向学习的主体学生,它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健全人格三个方面的目标指向。
第一,知识结构目标。通识教育首先是对单一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在知识结构分布中,务求使各学科领域的基本内容能够达到平衡,其目的是向学生介绍广泛的多学科知识,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等不同的领域,尤其注重各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概念、理论思想和方法应用的讲授。
第二,能力结构目标。通识教育所要达到的能力结构目标有语言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思考判断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这些要求都是在快速多变的信息社会所必需的。语言交流能力包括3个方面,即写作、口语和外语。信息处理能力涵盖信息的选择、收集、查询等方面,主要是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高新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思考判断能力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力求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自主发现、选择、理解、应用的主动参与者,树立创新的意识、培育创新思维。
第三,健全人格目标。这是通识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目标,它是对现代专业教育工具性价值取向的一种反向补偿,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一种具体体现。主要包括对多元化社会的理解和包容、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心、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判断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2.通识课程的设置原则。通识课程涵盖人类知识的各个主要领域。从人类知识的总体来看,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三类知识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三类知识代表了人类认知世界的三种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除此之外,新近形成的跨学科知识也应该纳入到课程的设计领域。在课程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管每个领域的课程设置各不相同,但其设计思路都应把学生作为一个主体性的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机器,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相关领域课程的自由。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进行有机地融会贯通,提供学生分析问题的多种视角,启发学生的心智,不仅要让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发展完备理性,培养优美情感、陶冶健康人格,从而实现人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此外,课程应具有时代特征,尽可能地反映学科领域内的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
四、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识课程体系由共同必修课、指导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三部分构成,具体要求如下:
1.共同必修课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立足于基本技能的培养。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课、政治理论课、计算机技能课、外国语言课、法律基础课、军事和体育课、生产劳动和实践课等。
2.指导选修课划分为五个领域,并有严格的学分要求。主要包括:(1)人文科学,旨在培养学生多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素质。(2)社会科学,旨在提高学生对于自身和社会进行深入思考所需要具备的理性能力,使之能够充分理解、冷静应对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3)数学与自然科学,旨在使学生对于数学领域、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的运行问题有一个基本了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分析、探索世界的能力。(4)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旨在探讨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历程,培养学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领域的课程还强调把外语作为研究外国文化的重要桥梁。(5)跨学科领域,旨在通过专题聚焦的方式,调动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批判、思考问题的能力。
所有这些领域知识的学习,用意并不在于灌输各学科庞杂琐碎的知识,而在于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了解自身与自身、自身与社会环境、自身与自然界相互之间的种种关联,使学生知道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自处。同时,强调人类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的传授,让学生能够在日后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时知道如何入门,知道如何在本岗位工作上借助其他岗位的工作方法,甚至知道如何界定各门知识的适用范围和相对局限,这些都有利于不同专业、岗位之间的整合和贯通。
3.任意选修课指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选修课。课时、学分、选修要求都比较自由。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
以上只是对高职教育通识课程进行了静态化的简要介绍,在真正具体实施高职教育通识课程的体系时,还应该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通过通识教育体系局部的调整,保证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实现良性互动,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五、通识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融合路径
寻求通识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实践上的融合,通识教育计划的完成必须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以现代企业的行业特征和岗位特性为依托。目前,许多行业人才结构呈现明显的“偏态”结构,即高端研究型、科学型人才在职业岗位中的比重偏多,而企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则集中在高技能、复合型的人才档位,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错位,致使人才市场终端对通识课程的需求趋旺,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也更加明显。基于这一背景,通识教育提高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培养。充分考虑实施通识教育时不同元素间的差别。一是地域经济发展整体状况;二是企业发展现状及当地的产业结构现状;三是地方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及关联程度;四是本地客户终端对教育产品、教育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国外职业教育;主要模式;启示
从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职业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各国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各自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尤以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和澳大利亚TAFE等模式为世人所称道。本文通过对国外职业教育合作模式作相关的分析研究,探讨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一、国外职业教育主要模式及特点
(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Dual system)是一种青少年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形式。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主要以专业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接受双元制的学生,首先必须具备主体中学的毕业证书,然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同时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在学习过程中,学制一般为三年。第一学年主要进行职业基础教育,集中学习文化课和职业基础课。第二学年转入所选定的职业领域进行专业实践训练。第三学年则向特定职业(专业)深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同时,也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为其提供培训的企业和学习专业理论、文化知识的职业学校。其在企业接受培训和在学校进行学习的时间比一般为4∶1,目的是要通过加大培训时间的比例,培养合格的实用人才。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行会及用人单位的积极性,拓宽了办学渠道,增加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教育经费,保证了学生的就业而且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了职业院校的就业率,使职业院校备受重视,促进了职业院校的良性发展。但是,这种模式对企业过分依赖,专业化程度高,使其培养的人才极易受到经济发展起伏的制约,缺乏普适性。
(二)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
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对合作教育的基本界定是:“合作教育是把课堂学习与通过相关领域中生产性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性教育策略,学生工作的领域是与其学业或职业目标相关的。合作教育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供渐进的经验。合作教育是学生、教育机构和雇主间的一种伙伴关系,参与的各方都有自己特定的责任。其实施方式大致分为4种:一是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学习,一半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际培训,按学期或学季轮换;二是半工半读制――同班学生每天部分时间上课,部分时间劳动;三是劳动实习制――参加工读计划的学生每学年最多一次到校外劳动实习一段时间;四是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
美国的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其着重点在于产学结合与学产结合。产学结合要求现实生产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及时反映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中,学产结合要求学校对社会需求的发展应有一定的前瞻性,教授的现实技术应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注重的是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而对科技成果的研发,即产研和学研的结合则相对次要,因为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工作重心所在。
(三)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
工读交替制指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也称“三明治”(或“夹心饼干”式)学制。具体采取的实施方式是职业教育与工厂实习时间各半。此人才培养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二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即所谓的“1+2+1”和“1+3+1”教育计划。
实践证明,这一模式使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生产技巧和生产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管理知识,熟悉自己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前后衔接的生产程序和关系。但同时,由于没有法律的约束和专门部门的严格管理,这种模式企业与学校之间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合作关系。这样的合作缺乏稳定性,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
(四)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TAFE”是TechnicalandFurther Education的缩写,即“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模式是政府主导,同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具有育和培训标准,主要以职业教育与培训为主的教育;是一个面向职业资格准入,融合职业资格和职业教育,强调终身教育培训,充分体现以“能力本位”为特点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1)生源广泛,学制灵活,普职贯通。“TAFE”学院的招生没有年龄上的限制,它突破了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局限,建立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多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2)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一是提供灵活的多级证书,从低到高,共分6级,学生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学习及分段提高,二是采取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课堂学习、现场学习、不同时间学习,以及利用互联网学习、协议学习等。(3)注重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大体相当,学院都建有实力雄厚的实践基地。(4)行业与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密切合作,全程参与。(5)拥有深厚专业背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TAFE”学院的教师全部从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招聘,必须有4级技能等级证书,4-5年的实践经验或行业工作经历。这为培养实用型应用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由于在TAFE教育与培训过程中企业的大量参与,国家资格框架与认证框架对TAFE教育的资格认证,使TAFE教育完全被社会所接纳,其教育与培训质量受到国家、社会与企业的共同认可,TAFE学院颁发的等级证书和文凭在全澳洲得到承认。其培养的学生没有学用脱节现象,就业后胜任工作很快,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能力本位原则。据澳大利亚官方的调查,80%以上雇主和企业对TAFE教育是满意的,认为TAFE的确起到了技能培训的作用。
二、国外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多种多样,每种模式都有长处和不足,科学的模式应是集各种模式之大成,应能符合我国的国情,原则是“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一)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模式,都是依靠立法来规范职业教育体系和相应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行修订。我国虽然在1996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但总体上讲,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职业教育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不够规范,校企合作各方对责、权、利的规定比较模糊,无法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为了确保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我国应尽快把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倡导和支持落实到具体的法规、政策和措施上,并通过法规调节以形成保障体系,使行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比如,政府及有关部门分别或联合成立专项资助基金,扶持和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设立省、市政府奖励基金,对取得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和有重大贡献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应给予包含实际利益(如减免税额)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全过程。
(二)加快落实职业资格制度
职业资格制度是一种证明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具有一定的专门能力、知识和技能,并被社会承认和采纳的制度。通过职业资格制度规范国家劳动者队伍,解决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相对薄弱问题,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提高就业人员素质采取的共同措施。我国目前的职业资格制度还不够完善,一是由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覆盖的职业面很窄,不足百种;二是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不规范,量多质差,导致社会认可度和信任度低;三是企业用工、人员上岗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相关的制约机制。因此,国家应发挥其政策调控和宏观监督的作用。一是构建完善的职业资格质量标准、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和公信度。逐步实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将“先培训,后就业”的持证上岗制度落到实处。二是由企业等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等组织直接参与职业资格的标准制定,使行业协会及其他一些代表企业利益的机构拥有职业教育的最终鉴定权。三是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借鉴德国“双元制”考试考核办法,严把学生的“出口”质量关。在制定考核评价方案时,变笔试为主为多种测评形式并用,逐渐探索出适合本专业特点的职业资格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水平。
(三)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互动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以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大量涌现,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也日益明显,其焦点主要集中在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眼高手低、与企业实际需求无法合拍等方面,集中反映了我国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因此,学校在办学中应结合自身培养人才的特点,努力创建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机制:一是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校企合作教育专门管理机构,积极吸纳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使校企合作纳入学校办学管理层面,形成科学稳定的体制和制度。二是学校应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服务功能,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技术公关、员工培训,帮助企业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技术、管理、生产以及劳动力问题,使其切身感受到合作办学的重要性,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建立校企合作、谋求双赢的长效机制。三是通过产学研结合,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企业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进入生产实践领域承担一定的岗位职责,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逐步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的融合,让学生在毕业时能真正实现能力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四)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人员交流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主体。没有素质优良、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职教事业,这已被许多发达国家的职教发展实践所证明。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特别是专业课实践能力的缺乏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软肋”。因此,学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从企业生产、科研一线引进和聘请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校内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为让“教授手上沾满油”,应出台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暂行管理办法,专业课教师应通过脱产到企业参与企业技能培训、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以及到企业生产现场考察观摩等,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同时,还应逐步建立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包括专业任职标准、培养模式及资格鉴定等制度,以规范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3,(1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