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8:57
导语:在电子信息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职毕业生 毕业论文 教师命题
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撰写论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的综合考察形式。因此,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它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高职专科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必须用英文进行撰写。对于英语基本功不扎实的学生来说,英文的毕业论文对他们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他们会向论文指导教师提出各种问题。笔者统计,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存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他们对毕业论文为何物不了解,对毕业论文概念模棱两可;其次,选题盲目;再次,不知道参考文献的意思,更不知道参考文献如何查找。除此之外,在语法用词上错误甚多,语言运用能力差。加上欠缺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文章逻辑混乱,结构松散等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些同学由于平时阅读量不够,对所选题目不了解,文章内容上空洞乏味。
结合平时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如何解决以上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如果学生不知道毕业论文是怎么一回事,就无法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为解决此问题,应开设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以及参考文献的检索课程。因此,开设毕业论文撰写专题讲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目前,在本科院校中此类撰写论文专题讲座已经普遍开设,甚至此类课程列为本科毕业生的必修课,时间为一学年或一学期。
但是,在高职院校中却很少开设此类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将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何为毕业论文以及在撰写时的资料查找等进行详细讲解。高职院至少应在第五学期开设此类专题讲座。在院校师资力量以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将此类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使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中不在盲目。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不能够合理地运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不知道如何通过互联网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些都是造成论文写作困难的原因。相关调查显示,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开设文献搜索课程的为数甚少。高职院校图书馆参数量以及网络信息资源与各大本科院校相比相差甚远。但是,这也不是高职院校不开设文献搜索课的理由。现在已经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很大一部分信息已经电子化。运用网络查找信息,不仅能够提高论文写作质量,同样也能够更好掌握网络信息的应用,为今后信息化工作打好基础。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首先应对论文进行命题选择,帮助学生顺利迈过论文撰写的第一道坎。在选题时,很多同学绞尽脑汁选出的题目不够理想,或者是重复以往选题,或者是偏离本专业,又或者选题没有任何研究价值。高职院校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本专业并未做深入科学的研究,对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不了解,因此,很难提出既有研究价值,又新颖的选题。相关调查显示,英语专业的本科生选题由教师选题。此方法在本科生中适用,那在高职学生中应该也同样适用。由指导教师给学生拟定选题或给出选题范围,这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首先,由教师给出命题,帮助学生选题时的盲目,直接给学生命题范围,让学生在此范围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写作,这样可以更大地激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应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命题中应实用性大于学术性。其次。可以按照选择命题范围不同进行成组合作,讨论所选命题查找资料。可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彼此交流中做到取长补短,查找资料相互交流,合理运用信息,做到资源共享。再次,教师所提出的命题范围也要考虑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指导过程中要已实用性为主,降低学术性。
高职院校学生入校时基础较差,因此应严格把好词汇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许多同学在即将毕业时,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都无任何提高。错误的语法和用词的错误在文章中随处可见。文章中有些句子完全没有任何语法可言,更有甚者,将中文的文章直接通过网络中英文翻译器进行翻译,此类文章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这些问题令指导老师甚是无奈。令在修改文章语法和用词上花费大量时间,而文章结构、内容、论证、论据等诸多问题却没有时间审阅。有些文章虽然在语法和用词上没有问题,但是文章内容上却空洞无物,思想不够新颖,文章结构松散、紊乱,更谈不上学术性,此类文章也完全没有达到撰写毕业论文的最终目的。为杜绝论文写作时出现上述问题,在入学之初,就应该开设语法、用词、写作等培养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等基础课程,多加联系,以便更好地运用。现有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对语言的运用没有兴趣研究。有笔者调查显示,在传统的写作课教学中应将语法课与写作课相结合,讲解写作方法的同时穿插结合语法语境,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作课的课后作业,应当让学生用联系各种观点句式的表达方式。然后,联系运用不同的论述方法进行段落写作,最后形成完整的文章。此方法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后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更好地学习和积累语言基础知识,能有效提高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运用能力。扩大阅读面,在有效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能够跟好地开拓思维,扩大眼界,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有些同学在文章题目确定下来正式写作时,才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不了解自己选题的意义,不知如何着手写作,因此开始海量搜索一些相关的、不相关的信息,致使整篇文章没有任何自己的观点、看法,全都是他人的语言观点。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考虑到论文与专业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及写作时都应与本专业紧密相连。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应向学生体供与本专业相关的并且能够让学生有阅读兴趣、有价值且难度适中的读物。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为了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教师也可适当采用阅读加测试的方法,敦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达到读有所获,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毕业设计;规范化;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55-02
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在本科生完成全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后所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1]。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进而影响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就业的层次。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向来重视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在2005—2012年间7次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优秀奖。本文结合水声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过程的实际情况,在对多年的毕业设计管理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就理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管理环节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革方案。
1 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现状研究
1.1 理工科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存在问题[2-4]
1)立题过程存在问题,主要表现:毕业设计题目与学生所在专业培养目标不符合;题目多为指导教师自拟,与生产、科研项目脱钩;更新不及时,历年题目变化不大,致使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往届学生的论文大部分雷同。
2)学生选题过程存在问题。学生做毕业设计时,往往是指导教师先立好题目,然后分配给每名学生,学生不能按照自己意愿及爱好进行毕业设计。此外,毕业设计题目的事先固化往往导致毕业设计内容对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的状况。
3)毕业设计过程监控不严格。由于毕业设计周期较长,如果没有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质量监控体系,会严重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
4)影响毕业设计完成质量的其他因素。例如,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毕业设计环节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对于保研的学生来说,其第七学期的课程任务较少,可以开展毕业设计的前期研究,若等到最后一个学期才定下毕业设计的题目,就会影响其研究内容的深度;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在最后一个学期还要进行考研复试、面试及找工作等,压缩了毕业设计工作时间,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再如,毕业设计管理制度等存在漏洞,缺乏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致使指导教师及学生对毕业设计环节缺乏重视,教师指导流于形式。
1.2 国内高校毕业设计环节改革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国内各大高校对本科生实践环节尤其是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日益重视,不断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对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和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毕业设计的选题严格把关,对毕业设计的过程严格监控,采取措施调动学生及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校企联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加强本科生毕业设计校、院二级管理的制度建设,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及写作方法模式化、规范化,严格审查指导教师的资格,建设高水平指导教师团队,进行毕业答辩模式、毕业成绩评定改革[5-8]。
2 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结合水声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的实际情况及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学院“以科学研究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阳光心理的创新型人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规范化的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监控体系。即学院在推进毕业设计环节顺利进行的同时,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学院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管理措施及实施细则》《水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补充规定(试行)》《水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保密责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毕业设计各环节能够顺利、规范、有序地进行。本科生毕业设计各阶段规范化管理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2.1 毕业设计前期
在毕业设计环节的前期,学院根据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将教师进行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题。学院鼓励指导教师尽早立题,所有教师需在第七学期期中完成立题论证工作,使保研的学生可以提前进行毕业设计工作。为了保证题目的质量,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组长、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督导将分别对立题论证书进行审查并给出修改意见。学院指派专门教师对本科生进行指导讲座,为学生讲解毕业设计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毕业设计的时间节点要求。设立开题报告会及二次开题制度,要求学生掌握题目的要求,合理设计毕业设计方案,安排工作时间。建立学生个人跟踪档案,对学生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汇报情况进行记录,重点记载学生各阶段工作存在的问题。
2.2 毕业设计中期
为了保证学生与教师进行沟通,学院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向指导教师汇报一次工作进展。设置中期检查报告会及二次中期检查制度,对学生工作进度进行重点监控,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予以解答和指导。为学生配备毕业设计手册,要求其以周为单位记录毕业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并定期进行检查。
2.3 毕业设计后期
学院选派专任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写作技巧、文献查阅技巧及论文排版技巧进行专题讲座,对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答辩前设立成果演示检查环节,要求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软、硬件成果进行演示,保证毕业设计答辩成绩的公平、公正。其中,对于做软件题目的学生,重点检查其程序编写情况、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的测试结果;对于做硬件题目的学生,重点检查其换能器或电路板是否已经制作完成,电路是否通过联调,是否有测试数据结果,等等。
2.4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及答辩环节
学院采取盲评制度对本科生的论文进行评阅,避免了“人情分”,保证了论文的高质量产出。由指导小组组织预答辩,为学生提供答辩锻炼及修改论文的机会。对论文的格式及内容严格把关,实行指导教师、答辩秘书、评阅教师一票否决制,如果论文格式不合格,不允许参加毕业答辩。对论文内容进行学术不端检测,针对检测结果对答辩成绩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分为保持原有成绩不变、答辩成绩降档和答辩成绩定为不及格。
3 结束语
由改革方案可见,通过构建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监控体系,可以严格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把关和监督,使其有序、规范地进行。同时,全程跟踪化管理也保证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明生.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09(2):51-53.
[2]朱丽,袁荣鑫.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39-240.
[3]靳治良,朱桂华,杨晋,等.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3(2):143-145.
[4]王晨.高就业压力背景下毕业设计(论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3(1):51-52.
[5]廖志凌,刘贤兴,杨泽斌,等.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1):
110-113.
[6]唐桂英,徐宏,孙咏梅.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92-93.
关键词:本科教育;毕业设计;教学管理
作者简介:张谦(1957-),男,河南平顶山人,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河南 郑州 450007)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69-02
按照现行高等教育工科类本科学生教学培养计划,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尽管针对此环节目前是否还有必要存在也存在一些争议,但在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新的规定之前,这一环节仍在执行。随着社会发展及学生自主就业政策的实行,毕业设计环节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问题。本文根据近年来指导本科电类学生毕业设计的经历与体会,从该环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环节改进的建议,以期与同行探讨。
一、毕业设计环节现状
毕业设计的整个进程一般是:教师申报题目、学科审批、学生选题、指导设计交互过程、毕业设计答辩。不同的学校在细节上会有所差异。按照专业教学培养计划,[1,2]毕业设计环节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设计时间投入不足,整体质量不理想;二是部分学生的题目内容与学生特质不匹配,因而使得学生收效甚微;三是出现了抄袭与造假等现象。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大环境的压力,也有教学管理方面的不足。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毕业设计一般从大四第二学期第一周开始,到第十四周答辩结束。这段时间学生主要面临以下问题的困扰:考研复试与找工作。考研学生由于忙于考研复试,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有限;没有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多在参加本地与外地的校招和社会上的各类招聘会,精力也基本没有放在毕业设计上。统计表明,专心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占参加毕业设计学生总数的10%左右。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另一个因素是题目内容与设计者特质的匹配问题。例如:有位同学的设计题目是“互质分解与控制系统的反馈镇定性”,显然,题目内容是纯理论性的,适合那些考取相应方向的研究生的学生或者数学基础好而且对这类题目有兴趣的学生选作,但该同学不属于上述情况。从设计过程检查到最终的答辩,发现该同学除了解了一些有关的基本概念外,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收获。该同学坦言,其对此设计题目不感兴趣,很多资料也看不懂,之所以选这个题目是由于当时已经没有其他题目可以选择。该情况也占总题目的20%左右。
在答辩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毕业设计(论文)最后都附有十几篇到二十几篇的参考文献,而且还发现大多数文献在正文中都没有引用,如果再追究学生具体引用情况,会发现标注的顺序与引用的顺序根本没有几篇能对上号。按照要求,论文最后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否则不能通过,而论文书写中如果用不到规定数量的参考文献,就只能弄虚作假。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影响设计质量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学生的也有教师与教学管理方面的,所以必须思考应该如何改进。
三、毕业设计环节改进思路
据报道,2013年大学毕业生约700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3]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工科本科生毕业后从事完全与专业方向一致的工作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一左右,这种状况也给毕业设计环节的实施方法与过程带来新的思考。诚然,普通高等教育不完全等同于职业教育,不能被就业率指标所绑架,但是也应该正视现实,从就业角度出发,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必要的改进。
首先,要了解目前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2013年春季与电信企业大唐电信公司签订协议,在学校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职业培训,从电子信息工程、通讯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方向招聘应届生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合格者与大唐电信签订就业合同。由于有就业预期,同学报名都很踊跃,听课态度也很认真。培训课程每周六天,课下还要消化讲课内容,所以报名参加培训的学生在这两个多月的培训期间很少有时间去考虑毕业设计的内容。
其次,部分学生报名参加校外就业培训班,虽然这些培训都是高收费,但负责安排工作。例如:学生报名参加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就业培训,不到四个月的培训时间,培训费用就高达18000元,但这些费用并不是预先支付的,而是和学生签订协议,在培训结束后,学生入职培训公司提供的岗位工作后的一年内,分期从工资中扣除。参加培训的学生要学习许多学校教师没有讲授的内容,为此投入到毕业设计环节的时间寥寥无几。
另外,部分较早与未来就职单位签订就业合同的学生,合同签订后单位要求学生去单位实习,但这段时间又是毕业设计时间,考虑到就业的不易,学生往往会以实习为主,毕业设计应付了事。
综上所述,这些同学的毕业设计质量与常规的规范要求就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差距。对于这些同学,如果按照正常要求,答辩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毕业设计选题范围、题目类型与难易程度以及在设计过程中的细节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使之更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让学生从这个环节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毕业设计选题以专业培养方向为基础,兼顾不同具体需求。题目来源可以是教师根据个人从事的教学与科研方向自定;也可以是学校合作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提供的题目;还可以是应届生与签约单位商定的题目;学生自选题目经审核也可以作为选题。题目类型原则上以专业方向工程应用类为基础,可以有部分纯理论分析课题,对于跨学科的边缘类题目也应该允许。
不同的内容与设计要求使得题目的难易程度有较大差异。这种不同应该在由院系教学管理者确定题目的过程中用难度系数予以确认。可以将题目的难度系数分为1.0、0.9、0.8,难度最大的系数为1.0,只有难度系数为1.0的题目才有可能在答辩中获得优秀的成绩。确定题目的难度系数并在公布毕业设计题目时标示出来,可以供学生有目的地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题目,以保证题目的内容与学生程度相匹配,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做设计的效率,收效最大化。要保证学生选到适合自己的题目,首先要详细介绍题目、设计要求等内容;其次要留给学生足够的选择时间;另外,毕业设计题目的总量要超出学生总人数并留有一定的余量。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在仓促选题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留给师生交互环节的时间也更加充裕,师生双向选择会更合理。
毕业设计时间一般为四个月左右,为了管理方便,各院校都会制定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个别规定有些死板,在执行过程中应该灵活掌握。例如检查时间要求必须到校,这对于在校外做设计的学生很不方便,可以通过视频等相应手段进行检查,这样改进既节省了学生的开支与路途时间的浪费,同时实现起来也不困难。
对于毕业论文与设计报告的要求应该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加以规范。本科生毕业设计不是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格式上应以工程技术文件为主,参考文献应多以技术手册、国家标准为主,过分强调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可取,其重点应放在内容的真实性与引用的规范性方面。
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指导教师。毕业设计惯例是一个题目一个指导教师,这对于教学管理无疑是方便的,但对于指导效果来讲不一定最好。目前高校中,企业与设计院出身的教师比例较小,许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尽管学历很高,但缺少工程实际经验,指导工程设计类课题的效果相对来讲不是很理想。因此,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进入企业做设计,由企业工程师根据企业需要提出课题并作为其主要指导教师,学校指派教师作为辅导教师,主要衔接该环节实施过程中企业与学校双方的管理关系。但把所有学生都送入企业做设计存在一定的困难,可以将有实际工程项目经历的教师与其他年轻教师组合成指导小组,共同指导学生。通常年轻教师对于新型软件的应用及计算机语言编程能力都较强,配合具有双师素质教师的实践经验,可以使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从系统方案设计、分析计算、工程文件规范化实施到具体的软件编程调试都有可以咨询的教师,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四、结束语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实施现状也有所不同,应该针对该环节设置的目的、实施的方法、得到的效果进行统计研究。相对于“985工程”院校而言,二本院校与三本院校应届本科生主要面临的是就业压力,因此,如何通过毕业设计环节的实施提高就业竞争力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目前的形势下,部分大学(二本、三本)应届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远超职业院校的学生,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因此,从教学管理者到一般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这种现状,各司其责,使自己培养的学生能顺利踏入社会,成为合格人才,不辱教育工作者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电工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 CDIO工程教育模式 毕业设计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lectronic Graduate Design
Guided by Engineering Educational Philosophy
WANG Yongjie, YANG Guangjie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Graduate design is time that students generalize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learned, carry out all the exercises, system, strict fundamental skills and abilities,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l propos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CDIO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raduate design. The guiding the way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graduation design guidance model, which requires students to complete independent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content, passive education to students to achieve innovati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ang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 graduate design;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1 确定课题期间
1.1 思考要素
选题是毕业规划的要害。一个杰出的课题,能强化理论常识及实习技术,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发明力,圆满地完结毕业规划。毕业规划的课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思考:(1)有利于归纳学生所学常识。(2)能联系学科特色。(3)尽可能联系实际。(4)有特定的使用价值。依据以上需求,能够思考从下面一些视点发掘课题:(1)学科教育的延伸。例如:联系智能控制电路特性,要求学生规划用于实践的控制器电路并装置调试。联系数字电路进行逻辑电路的规划与装接。(2)多学科的归纳。联系本专业学科指定一个归纳课题,假设课题较大,可分解为几个子课题,交由不一样的小组完结,结尾再整组成一个完好的课题。例如,物联网监测环境参数的课题,能够分为物联网组网和各种传感器电路规划两种。(3)联系生产实践。校园能够和一些单位联合,共同开发一批有实用价值、适合学生规划的课题,乃至能够以某些单位的某项生产任务作为规划课题。学校应注重课题材料的收集,尽量选择最合适教育内容又接近生产实践的课题,完结材料库的建造,为往后课题的不断完善提供基础。
1.2 要思考学生实践才能的区别
学生不可避免地在理论根底和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而,课题的准备应有层次性。不然,太简略的课题将使有些才能较强的学生产生轻视的态度,敷衍了事,或过早地完结规划而影响其他学生;而太难的课题使有些根底较差的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发生畏惧感,最后得由老师手把手地教,乃至由老师一手包办,使毕业规划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而在分组的时候就应该合理安排,而在安置课题时,根底好的学生和根底差的学生的规划课题应有所不同,尽可能契合每一位学生的实践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1.3 要注重课题的实用性、教育性
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拿到实用性强的课题的学生积极性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因而,课题应尽量地结合生产实践。而注重课题的教育性能使常识承上启下,一方面强化原有常识,另一方面确保了常识的前后连贯性,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消化原有常识。
2 实际设计阶段
2.1 指导方式
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是:(1)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2)结合工程实际的项目使学生懂得我所学的东西有何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自学能力,能够在做中学。(3)学生不是教会的,是学会的,老师重要的职责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4)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创造力,给他们充分的工程实际的锻炼机会。
辅导老师安置给学生使命后,要辅导学生剖析课题,断定规划思路,充分利用技术资料,注重规划办法和合理运用工具书。学生规划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充分考虑规划的可行性。辅导老师要注重学生完成使命的质(下转第47页)(上接第34页)量和速度,及时指出其存在的缺乏,启示其独立思考。在规划进程中,应辅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谨慎的工作作风。规划完成后应编撰毕业规划论文,对自己的规划进程作全面的总结。
在整个辅导进程中,不要做过多的理论讲解,要使学生使用各种现代工程工具(硬件、软件、仪器、设备),自己动手设计-制造项目、仿真、模拟、案例研究,体会做中学。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加强与社会各行业特别是专业技术行业的联系。
2.2 实例分析
例如《家庭智能防火防盗系统设计》,其设计原理图,在防火方面要使用气体烟雾传感器做可燃气体检测,可使用MQ-2,对于此气敏元件,如果在学生没接触到此器件之前,讲述很多理论原理,学生在脑海里很难有一个详细而具体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因此,只需大概讲述此元件特点,然后让学生真正接入电路不断调试测试数据,才能更好地理解其特性,把握住实际使用中应该注意之处。在防盗方面,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人体的红外线,利用人体所发出特定频段的红外线可以探知是否有人进入房屋,对此,我向学生提出如果你是小偷,你会想什么方法逃避红外探测,而此方法是否真的会对红外探测有影响,这些都要在模拟实验中去完成。实际上,在有限的学制中,任何专业教育都不可能将往后工作中所需的常识彻底教给学生,而只能依照项目练习的方法安排常识,交给学生去“做中学”,在根据项目的重复学习练习中,构成各种才能。学生在此进程中一定会学到一些必要的常识,但更重要的是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2.3 答辩阶段
如果说在设计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那么在答辩过程中主要就是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毕设答辩是为了进一步考查和验证学生对所做设计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审查毕业设计是不是学生独立完成,即查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
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工程教育模式,接下来的答辩自然克服了以往答辩的很多弊端。如以往的答辩基本是对设计做简单介绍,很多学生没有参加实际的设计制作,自然做不到当场对自己的设计成果熟练演示,只是做理论的简单介绍,明显可以看出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并没有把自己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实际能做什么或从事哪方面的项目设计。
如今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并采用PPT把整个项目设计过程用生动的动画或图表放映,因为整个设计是自己亲自完成,对它非常熟悉,自然就充满自信,声音洪亮,表述清楚到位,并把整个设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讲解完毕后大家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设计者经历了哪些障碍和解决方法。
3 总结
本文采用CDIO理念,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点,通过自己所指导的学生的实例说明如何运用CDIO理念进行选题、指导设计、答辩等过程,使他们可以尽早与企业实际工程设计接轨,真正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汕头大学工学院 CDIO 教育改革工作办公室.CDIO 基本信息[EB/OL].[2010-02-20].http:///index.asp.
关键词:通信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3902
0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化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各大行业中除了对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外,对于专业科技英语水平的人才更是不可缺少。通信工程专业起源于欧美国家,是一门通用的专业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让人目不暇接,各种行业标准、先进设备及新兴技术不断推新去旧,新技术的表述及大量学术文献都是用专业性很强的英语撰写,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有具备理解和吸收先进知识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取就必须要求学生具有专业英语阅读的能力。同时,各大企业要想更好的在市场中竞争,就要不断的融入到国际化的潮流中,而国际化的交流则需企业人才具备一定的英语及专业英语水平,因此,通信工程专业中开设专业英语这门课程,能更好的将英语和专业知识联系在一起,满足市场人才的需求。对于三本院校学生而言,掌握这方面的能力能更好的为自己的就业增加一份资产。所以,通信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
1三本院校专业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三本院校通信工程专业英语是该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其教学目的是除在学生毕业时撰写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和翻译英文文献外,也为学生走入社会接触新技术,学习新兴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但三本院校学生相较于一本、二本则不同,他们在进校入取时分数线较低,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比较多,基础差自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虽大学教学中大一、大二均要对大学英语进行学习,但兴趣决定效果,没有较高的兴趣如何有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多半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证,目的达到后对英语的热情就更低了。专业英语的学习中涉及大量的专业词汇,语句复杂,长句较多,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比较好的英语基础,学生本身对两种不同的英语区别对待,又怎能激起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呢?另外,通过对学习专业英语的学生反馈可知,目前通信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多采用专业词汇的讲解和课文翻译相结合的模式,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都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中,又像在听天书,这样的现象不仅与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关,与课程的特点及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分不开的。三本院校对于基础教学后续的专业英语的教学没有相对具体的要求,重视程度也不够,一般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的学时也比较少,这也使学生对该课程只是抱以通过即可的态度,主动性也就差了。同时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懂专业又要擅长英语,这对三本院校而言,师资力量的培养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再则,教材建设也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很多教材内容落后,而新编的教材内容太多,讲解起来费时费力,效果效率都不佳。而通信工程专业英语和其他专业课程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它要求学生不仅具备通信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又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而通信工程专业知识的难度以及对英语基础的要求使通信工程专业英语学习的难度更加大,教学难度的力度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如何在通信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将专业知识和英语整合成一个统一体,又能提高学生对科技英语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该课程急需解决的问题。
2三本院校通信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实践
专业英语和普通的专业课不同,与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该课程的注重点是英语在各个专业领域中的应用,除了大学英语中的读、听、说、写基本要求外,还要培养学生对科技文献的阅读和翻译能力。由于专业英语中的文献多为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文章,一旦翻译出错,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可想而知。下面结合三本院校通信工程专业英语来说一说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
2.1所需专业知识
通信工程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的专业英语课程中所选取的文章大多是该专业的科技文献,有基本概念介绍的文章,也有具体问题原理性分析的文章,涉及方面形形,所包含的相关领域有移动通信、光纤通信、通信技术、电路、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这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教师而言,要求教学老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英语翻译和口语能力,所以专业英语的教学多选用本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讲授,因为有专业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科技文献的含义,知识服务于教学,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在进入大学的第三个年度就开始逐渐接触比较重要的专业课,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以在学习专业英语的过程中,在教师的辅导下,能更好的理解专业词汇以及整篇文章的所代表的含义。
2.2专业词汇的把握
通信工程专业英语中专业词汇非常的多,除了一些特定的专业词汇外,还有很多大学英语的词汇用在专业英语中又有了特殊含义,这就使学生对文章的翻译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很多词汇在翻译时还要进行词汇的引申,这对学生的要求无疑是一个质的转变。学习专业英语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专业词汇的含义,所以往往教学中是先讲解课文中所出现的专业词汇的含义,只有清楚了专业词汇的含义才能对句子的理解更加全面。例如:We will then develop an intuitive approach which can lead us to the same response without going through the formal solution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该句中重点是要理解develop的含义,而develop在科技文献中使用的频率较高,多翻译为“发展、开发或研发”的意思,但在此句中若翻译成此含义就大大影响了句子本身的含义,所以根据上下文的意义,应将原意引申为“推导、导出”比较合适,整个句子可翻译为“无需通过正式的微分方程求解,我们将导出一种直观的方法来得到同样的响应”。现在很多的英语词典中对于某些词汇都给出了专业领域的翻译的含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我们的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优势。只有准确的了解句子中重点词汇的含义,才能准确理解句子乃至整篇文章的含义。
2.3长句的应用
通信工程专业英语中往往为了很好的解释一个概念或是原理,需要大量使用长句和被动语态,这些语法特点也是有科技英语本身的特征来决定的,因为科技文献中多是对专业领域中相关技术的表述,要求在表述时叙述准确、没有任何的感彩参杂其中,所以要求句式结构严谨规范,而长句(复合句)则能更好的体现这种特征。很多学生一旦遇到长句整个人就一头雾水,读过之后没有任何印象,更不要说理解其含义,翻译时多是依靠积累的单词量来理解,而没有从句子整体再到逐个瓦解的方面来下手。科技英语的翻译中有很多的方法以及相关技巧,对于长句在翻译时,首先要让学生抱我整体结构,找出句子中的主谓宾,定语以及状语等,再根据上下文确定句子中重点词汇的词意,对某些词进行相应的词性转换、词意引申,为了使句子完整的表达出碑身的含义,必要时还要进行单词的增和减,尽量将长句划分为多个短句,既简单明了又使翻译简化。所以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实例来讲解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多专业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4课堂气氛
通信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本身是一件很枯燥无味的事情,如果不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会死气沉沉,何谈教学效果。结合专业英语本身的特征,要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其中,营造一种更随意的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朗读课文,翻译相关语句,解释相关语法现象,尤其是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要给其跟多的机会,让他学习英语的信心一点一点的聚集起来,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在阅读和翻译时出现的一些语音错误、语法错误等给予及时的纠正,并给予鼓励和肯定。课后还可布置一些相关文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得到更好的锻炼,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将翻译的文章拿出来大家一起分享翻译的成果,相互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翻译好的地方给予肯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三本院校通信工程专业英语课程建设
3.1教学方法建设
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应开展多项综合训练,引入各种专题报告,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专业英语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学内容的讲授,又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将传统的词汇+语法+翻译的讲授方式进行多样化,穿插讨论,情景等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课堂上交流互动的机会,多说,多练,使学生在原本大学英语的基础之上,更好的融合专业英语的概念,两者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异,因材施教,避免课堂教学中知识过于简单亦或是听不懂等现象的发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或多或少学到一些知识。除此外,课堂上还要重视口语表达,适时将专业词汇融会贯通,理解其实际含义。
3.2教学内容建设
通信工程专业英语中涉及该专业中形形的内容,教学中除了注重教材相关知识外,还可适时攘括一些该专业领域中的学术论文、技术报告、元器件和设备说明书以及技术专利等。另外,本科毕业论文中的英文摘要、国外求学申请等也可作为教学内容来丰富学生的眼界,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利用课堂时间,还要花费大量课外时间来训练,然而,专业英语一般在大四开设,在这一阶段,学生除了有繁重的专业课学习任务,还要面临找工作,考研等一些列的压力,精力明显不足,所以授课老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才能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3师资建设
专业英语的教学无疑是让学生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但同时也必须要求任课教师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的英语翻译能力,所以专业英语的授课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更要形成专业英语的教学团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对学生对自己都是一个能力的提高。
3.4教材建设
三本院校专业英语的教材多是有由任课教师所选用的,而大部分教材在编写时都是该专业领域内一些文章的汇集,针对性不是很强,因此,通信工程专业英语的教材急需一些能针对该专业而又与本校该专业所设置课程相结合的科技文献,这样能更好的将专业知识和英语紧密联系在一起。
3.5考核方式建设
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最终的教学成果,授课教师可在考核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并按一定比
例计算总分的形式,考核学生的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最后的期终测试中,将词汇、语法、科技文献等以选择、填空、阅读理解、翻译等方式来考察学生对科技英语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加入口语测试环节,进一步确认学生的听、说、译等能力。课后作业也可加入到考核结果中,因为平时的作业也能让学生更好的应用相关的知识,提高科技英语翻译能力。
4三本院校通信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探索
对于目前通信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结合三本院校特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以职业发展为目标,确定教学改革框架;
(2)以职业应用为导向,改革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
(3)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4)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5)以职业需求为动力,改革实践教学方式。
5结束语
三本院校通信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和普通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同,同时和专业课的教学也不同,与其他行业的专业英语相比,特点也不尽不同,而且里面所涉及的知识多由国外流进,故而,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应不能给予过多的限制,在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条件下,给授课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和教师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而这个有机整体的形成则需要专业英语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参考文献
[1]马海华.通信、电子类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探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4(4):146148.
[2]余剑.浅谈《电子信息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5759.
[3]肖音,刘世金.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专业英语教学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61):6265.
[4]徐玲.基于CBI的高职电子信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J].价值工程,2010.
[5]任蕾,古海云.通信与电子信息专业英语教学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4).
[关键词]实践教学 科学素养 生活实践 科学精神 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035-03
[收稿时间]2013-06-09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大学教改项目(编号:11029)。
[作者简介]董乔雪(1973-),女,辽宁普兰店人,满族,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自动化与电气化。
一、对科学素养培养的认识
近年来,从学生就业的反馈中,发现企业在择用人才时,对学生的成绩与分数越来越淡化,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却越加看中,同时也非常注重人文素质及学生的情商教育。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学者认为,知识、能力与素养是决定人生的重要因素,根据人力资源理论的相关研究,在人的一生中,从小到大学到的知识所起的作用不到5%,能力与素养才是受用终身的。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总结出创新人才具备的品质为:科学的批判精神,能发现和提出重大科学问题、对科学实验有锲而不舍的忘我精神、基于社会责任感对学科的浓厚兴趣。以上这些给本科教育带来的启示是学生能力与素质品德平行发展的重要性。鉴于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并在对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指导实践教学的科学思想进行了探讨与思索,提出实践科学素养培养观念,即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到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实践教学对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与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培养,同时向学生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敬业、诚信、责任、合作等的素质教育,正确引导实践教学的开展,并倡导“实践育人”的理念。
二、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基本本科教学实践环节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由被动接收式学习向主动研究式学习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而积累的各方面经验与收获,将为本科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或者研究生的学习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角色作用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并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但是指导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指导时,还没有真正实现从课堂教学模式向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递,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因此可以把课堂教学看作是“授业”的过程;而实践教学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要求学生必须是主动的、亲自操作的,因为学生只有在不断尝试、遇到问题不断思考以及不断遇到挫折失败的过程中,才能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这是课堂教学所无法给予的。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辅助的,指导性的,起的是“解惑”的作用。而现在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仍然包办太多,给学生的自由空间不够,如从题目设计、元器件的购买、功能要求等还是由教师提供,虽然相比于课堂教学,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加了“动手做”的机会,但是“怎么做”还是由教师手把手地来教,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没有按照老师要求做而使成绩降低,从而限制了学生潜能发挥和个性设计。
实践教学为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跟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真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与学习态度。而我们的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接触中,往往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科学研究中所不可缺少的人生价值观,如严谨、诚信、责任等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即教师的“传道”功能仍然需要加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指导与教育。
(二)学生对实践课程的态度
通过实验课与课程设计指导,观察目前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学习目的:只为学分而学习、为前途而学习、为兴趣而学习。只为学分而学习的学生是被动的,不爱思考、缺乏兴趣、不求甚解、甚至出现数据假冒、抄袭同学设计和程序等现象,其学习目的只求通过获得学分即可,学生在此过程中没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这些学生占较大比例;为前途而学习的学生,其学习的目的希望通过实践学习能为日后工作或保研积累资本,并希望得到较高分数,具有一定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一般能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得较好,缺乏的是对问题的探索思考与扩展,这样的学生将来有可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却不是创新人才的标准;为兴趣而学习的学生,往往对实验内容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在研究过程中充满热情,享受作品的开发过程,并坚持不懈,这些学生是“创新人才”的后备军,但对科学研究所应具备的综合素养以及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缺乏清醒的认识,因此对他们的科学研究精神以及情商方面的培养仍然需要加强。
针对目前学生在实践课程学习中的问题,笔者对如何提高实践教学功效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实践科学素养培养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强调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和科学素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实践科学素养培养的几个途径
(一)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实践创新的动力,培育兴趣是教师的职责,也是科学素养培养的前提。近代的引导学习派发现如果学习的过程非心悦诚服,那么他学到的知识和他是对立的,不能融入他的价值观体系中。台湾教育学家李雅卿说,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工具性和美感,如果一门课程不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那么他就不会感兴趣。兴趣一定是自发探索的意愿,而不应该是外界强加的。所以在培养兴趣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教师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去了解自己所指导的学生。有些学生缺乏该门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或者在开始进行实验或课程设计时,没有任何思路,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时建议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学习”,即教师设计各种机制来“诱使”学生进入学习,引导学生去思考,并产生灵感。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实践与教学经验,同时与学生有良好的沟通。在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实践题目的设计不要单一,要多样化,而且不规定功能要求,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结合自身特长和专业知识来。例如:在进行单片机课程设计时,首先展示单片机产品芯片、外观、工艺的电子美感,同时也向学生展示单片机在生活中产生声光影的华丽之美,对于有音乐特长的学生,教师可以启发帮助他制作简单电子琴项目;对游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启发他们进行智能玩具机器人的设计;对信号发生过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启发他们制作电子示波器;对运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让他们设计具有自动计数功能的跳绳。而对于能够自主学习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想象与设计,不受老师给定题目和要求的限制,教师将重过程、轻结果,关注其实践的过程所展示出来的学习态度与能力,并以讨论建议的方式予以学生指导。实践表明,当学生通过实践动手过程,亲手“制造”充满个性的产品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并提高了自信心与学习的动力。
(二)科学研究精神的培养
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精神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对科学研究精神的解释为:科学研究是一种永远、不竭不尽的知识探索,不为名利,只为增加知识。要从事科学研究,首先要建立科学兴趣,再加上穷追不舍的好奇心。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认为,在本科学习阶段,要想让学生初步理解并具备科学研究精神,并逐步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水平,切实可行的做法是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反复不断地灌输与强调三点:“问问题”的能力、“坚持”的精神和“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培养学生“不要怕问问题”精神,教师首先不要居高临下、不要拒学生于千里之外、不要怕丢面子,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空间与机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讨论、书面形式、或教师启发的多种形式来鼓励学生提问题,逐步培养学生问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将在这个过程中使其思考力和创造力也不断得到提升。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是科学实践与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优秀品质。在指导大学生课程设计或创新实践活动中教师发现,学生对所研究课题态度有三种:极个别优秀学生能够做到有开始、有过程、有结果;一小部分学生是有开始、有过程、无结果;而大部分学生则是有开始,无过程、无结果。这说明学生的兴趣一开始是有的,但大多数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课题研究却不能坚持到底或敷衍了事,不仅浪费时间,还收获甚微。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根源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当遇到问题或挫折时,不知如何解决和处理,又缺乏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因此主观放弃。这就要求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度,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建议,起一个指明灯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同时在学生实践环节的评分标准中不要仅仅注重实践结果,还要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实施过程给予恰当的评价。
(三)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往往并不能象课堂教学那样,通过最终一张试卷的成绩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软硬件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都需要一定周期,课外自学与课内集中辅导相结合。指导教师不能时刻进行监督,所以就有学生存在侥幸心理抄袭同学的设计,出现设计、结果均雷同的现象。为杜绝上述不良现象,教师有责任对学生适当地进行诚信教育。正如国内知名的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立功先生在“写给学习单片机的年轻人”一文中,谈到面试聘用本科生的时候,他感兴趣的是那些“真正动手做过一些简单项目的,并诚信地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学生。诚信的品质如何正好通过实践活动中得到展现,教师的责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告知学生诚实地了解自己的能力、个性、优点与缺点,防微杜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让学生即使在无老师监督与检查的情况下,依然诚实地做人与做事。
(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前面已经讲过,合格的创新人才是建立在具有社会责任感并对学科有浓厚兴趣基础上的。我们在强调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却不经意地淡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试问缺失了责任感的科学人才如何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大师?根据一位哈佛毕业生对中国的留学生的观察: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并不是缺乏创新能力,中国学生一样能得到重要的实验结果,一样能写出非常漂亮的文章,只是他们在学习或进行研究的时候,很少从“我可以怎样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不一样,变得更美好。”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他们想的一般是怎样在现行制度下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这不能不让我们的教育者进行深思。笔者认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平台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设计变成鲜活的生活实例,来及时引导学生关于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和责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论坛与举办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只有将兴趣与责任有机融合,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高盘良.浅议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2] 吴亚玲.实践育人理念的哲学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0,(1).
[3] 张树永,宋其圣.兴趣培养是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教育的前提[J],大学化学,200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