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卫校护理专业

时间:2023-02-27 11:08:59

导语:在卫校护理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卫校护理专业

第1篇

尊敬的张院长: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呈阅我的信!

我是昭通卫校的应届生,我的专业是护理,在xxxx年x月将毕业,在此期间,我会好好学习,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和操作能力与此同时,在校的这段期间能遵守校规校纪、尊细心的人重老师、团结同学并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我是一个很有耐心、有责任心和细心的人,动手能力非常强。选择本行业就意味竟争,只有竟争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医学是一门神圣的科学,它的价值在于挽救人的生命,对于患者我会有一颗宽容的心,我热爱护理事业。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关注,希望贵医院能给我一个实现的梦想、展示才华的机会,盼望能接到您的答复信。

自荐人:xx

第2篇

珍贵的卫校生活已经结束了,现在要来总结一下这几年来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卫校时,本来想解放一下自己的,但是很快我就明白了,卫校的学习是更需要努力认真的.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开始了卫校的学习旅程,觉得自己落后了。卫校的学习不象初中那样是填鸭式的,而是老师把课讲完,然后自己去看,去理解。这个时候自习能力和自制能力是很重要的。长期自习以来我知道了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

学习护理单有理论是不行的,还要有良好的护理技术。所以在上实践课的时候我都会争取机会多操作几次,加上卫校本来就少学生可给学生用的空间可不少。所以我可以再趁放

学时间多练习一下。

在卫校的第四年是我们到医院实习的时间,基本上一年都是呆在医院里学习。再这里我熟练我的护理操作技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用我全副的耐心和爱心护理病人,使病人得到良好的照顾,早日康复。到医院实习认识到许多也是学习护理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 所以我喜欢实习。虽然有时会感到累些,但乐此不彼.

我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两用甚至多用.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如今想想,这样其实并不好,正所谓,贵在精而不在广.如果我一段时期内专注于一种学问,不求博但求精,相信一定能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这门知识.自从我发现自己有这个缺点和问题后,我常常警戒自己,步入社会后也不能一心两用.

第3篇

[关键词] 情景建构教学;传统教学;对照分析;护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b)-079-0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何克抗教授指出:“目前,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1]传统教育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不爱问、不想问、不知道怎么问的麻木习惯,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老师讲的必定正确,书本上的都是经典。这种思想观念代代相传,不断强化,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被禁锢,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制约着职业学生思维,而情景建构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它主张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协作互动的学习环境,突出主动性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参与、指导,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教学氛围,使课堂内容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

1研究目的

1.1情景调动学习积极性,建构提高学生学习效能

学习的内容总是与 “情境”相联系的, 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 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不仅能够掌握课堂内容,而且通过大家思维互动,头脑碰撞,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有效地延伸知识层面,提高学生学习效能;在情景刺激下,实现师生之间知识的建构。

1.2探索适合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情景建构教学模式

通过研究,逐步完善科学的教育模式,使其能够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中推广使用。主要包括:(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其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2)强调以案例模拟为基本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利用。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课程选择:焦作卫生学校2006届护理专业《儿科护理》。

研究对象:焦作卫生学校2006届护理专业489名学生。

2.2具体方法

第一步:对2006届护理专业学生在2007年上半学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测评。

第二步:下半学期采用情景建构教学模式。情景建构教学模式具体包括:(1)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把学生每6-10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并选出组长,所有学习方面的工作安排由组长负责。(2)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下次课程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并要求各小组在课前一定进行讨论。(3)情景设置。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病例情景,然后给出相关的假设题目。如:假如你是护士,你怎么做?假设你是患者,你的表现有哪些?假如你是医生?等避免出现传统的试题,如:什么叫佝偻病?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等。(4)在教师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5)每个小组派出代表,以表演、陈述、辩论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课堂学生之间的互动。(6)最后,由教师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提问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布置下次课程内容。

第三步:情景建构教学全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测评。并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学生成绩的变化。

第四步:对学生进行两种教学模式兴趣调查。

2.3结果分析

2.3.1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测评传统教学模式参加测评学生人数489人,平均分数62.06分。其中80分以上共计10人,占2.04%,不及格人数占39.01%。

2.3.2情景建构模式教学测评情景建构教学模式参加测评学生人数487人,平均分数75.21分。其中80分以上共计189人,占38.81%,不及格人数占20.12%。

2.3.3传统教学模式与情景建构教学模式测评对比见表1。平均成绩提高21.1%,不及格人数显著减少,降低近19%。对学生进行两种教学模式测评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t=13.407,P

表1 传统教学模式与情景建构教学模式测评对比

2.3.4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兴趣调查调查显示:在487名参与学生中,其中有90.2%人数对情景建构教学模式存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5.7%的学生对传统教学感兴趣,4.1%的学生无所谓的态度。数据表明,通过改变教学模式,绝大多数学生将改变对学习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这无形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总结

3.1情景建构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测评显示,情景建构教学模式平均成绩提高传统教学模式近13分,达到21.1%,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另外不及格人数比较结果显示,传统教学模式不及格人数占39.01%,情景建构教学模式测评不及格人数占20.12%,相差近19%,不及格人数明显减少;80分以上两种教学模式学生人数比较分别为2.04%、38.81%,超过传统教学模式达36.77%,人数明显增多。综合上述结果,情景建构模式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传统教学。另外,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兴趣调查也显示,90.2%的学生对情景建构模式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变化构成两种模式重要的区别,也是两次测评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通过情景建构教学模式的应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并且在学习中团结协助能力、知识延伸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2情景建构教学模式的原则

情景建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基本原则:(1)主动性原则[2]。坚持主动性原则,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施加积极影响,使学生处于主动、活泼的状态,从而引起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达到自主建构认知的目的。(2)情境性原则[2]。情境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挂起钩来,使学生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把学习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使学生真正的在现场活动中使用认知工具,获取解决问题方法。(3)探究性原则[2]。探究性原则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合作性原则[2]。合作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小组成员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3.3情景建构教学模式不足之处

在课题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对教学模式的推广还受到多种限制。主要包括:(1)班级人数过多。一般班级45人左右为宜,无论从分组、教师指导都能够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2)两次测评在试卷方面的难度系数还存在不同,不能够完全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绩的差异。(3)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和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4)学校应该具备配套的教学设施,能够为学生提供收集信息的便捷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1997,3:3-9.

[2]马会军.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再认识[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4: 130-132.

第4篇

【关键词】 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专业思想教育

目前各高校多采用加强教育引导、改进课程设置、早期接触临床、重视教师的选择和培养等手段来加强对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对于如何运用校园文化活动来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还没有进行过多的研究,或偶有提及,但没有提出系统的建设思路。我们认为一个人的德行修养和兴趣爱好不是天生的,而是环境的熏陶和各种教育的综合表达。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隐性课堂”,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教育渠道,能够起到其他课堂教学形式无法替代的特殊效果。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护生的专业思想形成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应[1]。我们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就加强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 当前护理专业思想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临床实践中,长期的医护分工,护士以协助医生完成治疗为工作目的、以执行医嘱为工作内容,导致了社会上很多人轻视护理工作,认为护理工作附属于医疗工作。另外,据调查,截至2004年底,护士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只有25.6%[2]。对于护士的培养,长时间停留在中等护理教育,使得人们对高等护理教育的理解和重视不够。护理工作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低学历、纯技能,简单而琐碎的服务性工作,没有必要进行高等教育,这些在客观上动摇了学生的专业思想。

2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护理专业思想教育的优势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校园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形象生动、直观易懂等特点,能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加生动活泼,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更易为人们所接受,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3]。例如校园辩论赛、新生才艺秀、院士论坛等富于创意、效果颇佳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立足于学生之中,能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参与面极广。把专业思想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当中,能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体会快乐,这样的教育效果往往较传统的方式要好。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群体中多数人的价值观、行为规则、思想作风等,常会迫使其每个个体原本存在的不同观点,行为作风等出现趋同现象[4]。以积极乐观的专业认识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消除社会不良认识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给学生注入丰富的教育理念和道德信念,唤起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使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学生对专业的正确认识。一般来说,学校倡导什么,宣传什么,师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什么方面,就会自觉去遵守并支持校园文化所主导的东西,这种无形的引导,往往比强迫的命令,硬性地规定来得更有效。

3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护理专业思想教育的实践

3.1 新生入学之初,开展“我的护理职业规划”主题教育活动 “我的护理职业规划”主题教育活动含多个子活动,主要内容有:新生入学之初,邀请学院院长和书记介绍护理专业和护理学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等内容。邀请毕业生与新生座谈,让新生尽快熟悉大学生活,了解护理专业学习特点。举办迎新会让新生感受到护理学院家庭般的温暖和被接受,被爱护的感觉,同时,让每个新生学会关爱自己身边的人,体会护理职业应有的温暖。为护生播放电影《南丁格尔》,让他们了解护理事业开创者的风采,以及护理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开展校园咨询日活动,邀请协和、北医、301等医院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士,解答同学们关心的出国深造、考研、晋升、临床科研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规划自己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学期末,让学生以不同形式来展示自己对护理职业的理解。同学们有的要成为手术室护士、有的要成为监护室护士,有的要考研、有的要出国深造、有的要改革护理管理,提升护士的社会地位……所有的声音虽然很稚嫩,但我们可以看出她们对护理专业多了许多认识和理解,多了很多对护理职业的归属感。

3.2 以庆祝5·12护士节为契机,开展“首护天使”主题教育活动 在“首护天使——风采大赛”活动中,我们对全院700多名学生进行了基本礼仪培训,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护士的站姿、坐姿、行走、拾物、推治疗车、持病历夹等基本动作,通过团体协作表演,展示对护理职业的理解。同学们刻苦训练每一个礼仪动作;精心编排每一个参赛节目,体会和感悟“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的护理职业精神。“首护天使——情牵五环”教育活动,借助摄影、手工制作、演讲、趣味运动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倡导人文、科技、绿色奥运的理念,诠释同学们对护理专业的理解和认识。“首护天使——激扬青春”活动,同学们载歌载舞,献歌共和国六十华诞;通过穿针、叠衬衫、打领带、削苹果、盘发等简单技能的竞赛,让同学们体会护理职业的艺术与美;一首首原创诗歌,表达了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护理职业无私奉献精神的讴歌。在“向天使致敬,展天使风采”的活动,同学们聆听了首都十大白衣天使的感人事迹,体会到了平凡、奉献、牺牲与崇高的护理职业品格的内涵。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护理专业的理解和热爱,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示了护理学院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3.3 以学生会为依托,开展“首护天使志愿服务”活动 陆游的诗中写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都知道,被灌输和传授所得到的认识,是不被学生珍视的。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或判断,没有任何亲身体验的情况下,接受护理专业是多么的崇高和伟大,这种认识将是不牢固的。因此,我们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和节假日时间,开展了首护天使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到郊区、社区、周遍小学、培智学校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活动。一方面,他们了解了社会,了解了国情,另一方面,他们在实践中,观察并体会着护理是一门艺术,她带给患者轻松、愉悦和快乐;护理是一门学科,她使人类保持健康,减少痛苦。

3.4 在学院网页开设“天使资讯”版块,开展学生自我教育 目前,我们在学院的网站上开设了“天使资讯”版块,为同学提供一些专业信息、学习资讯和生活服务等信息。各栏目由专门小组的同学收集同学需求后,分头收集、采访并整理成文,目前“天使资讯”已成为获取专业信息的一个固定渠道。

4 收获与思考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增强护理专业思想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护理专业的情感经历了不喜欢——无奈——顺从适应——有些了解——有兴趣学好等几个阶段,学生对于护理专业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更加清醒也更加真实,思想经过了若干个过渡,已经从原来的迷茫,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慢慢地接受并且喜欢护理专业。(1)“我的护理职业规划”活动中,护理学院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给学生介绍护理专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既不回避护理专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也能够增强学生对前途的信心和发展专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首护天使”主题教育活动,以朗诵、演讲、歌唱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护理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素质,通过宣传护理先进典型事迹,让学生了解全社会以及各级领导对护理专业的高度重视。学生在体会中写到:“今天的我,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从实践中学习,真正理解护理,并在课余生活中不断培养自己,提高道德修养,塑造护士精神,为以后的护士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明天的我,则要以最认真的态度、最四射的活力从事这项可爱的职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人,报效于人,让天使精神在南丁格尔的烛光中成为一种永恒!”(3)开展“首护天使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使学生体验护理职业的崇高。使学生了解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护理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需要和尊重,并从人们的感谢中感受到服务群众所获得的满足和成就感,从而建立对于护理专业的信心和职业荣誉感。(4)“天使资讯”版块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己采编,积极性高,吸引力大,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同时,打造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学院网站,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同时也使之成为专业思想教育的新阵地,大大增强了专业思想教育的吸引力。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对护理专业的积极正向的情感,并自觉将专业学习,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内化为自身永远追求的目标,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高等护理教育的专业思想不稳固的一些问题,促进了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和专业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刘文初.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29(1):1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2005,7.

第5篇

【关键词】医学领域探究合作法护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86-01

探究合作法,是一种互动性以及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方法[1]。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查询、探讨与交流、创设情景、动手操作等,即由学生自主活动探索求知的一种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过程,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医学护理专业课程[2]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及解决问题能力。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新的护理观和创新能力及分析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实用型护理人才,探究合作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临床案例引出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营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求新,有效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新模式。

1.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案例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

目前,国内医学专业的发展并不是十分的充分,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师或者是年龄偏大的老资格教师,或者是他们培养的刚出校门的青年教师。因此,这就直接的造成了医学护理的专业案例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仍然占主导地位,每节课的主要内容依然是理论知识,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使其丧失了独立思考、勤于动手以及团结协作等能力,严重的制约了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1.2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案例教学缺乏实际操作性以及应用性

医学护理专业以实际操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但是目前的中职卫校一般没有自己的教学医院,临床课教学不能在病房完成。课堂教学仅仅依靠模拟病房和多媒体网络信息教学系统,导致整个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课程枯燥范围,致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丧失了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以至于大多数学生都只是“纸上谈兵”的书呆子,甚至连理论知识都没有充分掌握。

2.探究合作法在护理专业案例教学中得到应用的必要性及意义

2.1探究合作法是提高本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将探究合作法应用于医学护理专业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帮助其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并且能够和同学相互合作、沟通交流,实现其对未知领域的共同的探索,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校园风气,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2探究合作法是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新变化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真正的人才是指:有创造力、具有团队意识、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过硬的社会交往能力的人。而我国现阶段中职卫校将探究合作法应用于医学护理专业案例教学,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与他人沟通交流,实现合作的能力,从而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社会新变化的创新型人才。

3.我国中职卫校实现探究合作法应用于护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现实途径

我国人口众多,中职以上的在校学生所占比重大,再加上近些年来,我国的就业情况十分紧张,人力资源市场拥挤,就业率明显偏低[3],因此,我国的中职卫校要想提高本校的就业率,增强自身在整个教育领域的竞争力,就必须努力提高本校学生的素质,将其培养为适应新时代变化的创新型人才。以医学护理专业为例,把探究合作法广泛应用于护理专业案例教学过程之中,对于提高中职卫校的教育教学效率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3.1加强投资力度,保证探究合作式教学的正常开展

充足的资金是探究合作式教学的正常开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而学校本身并无足够的资金,来作为研究探究合作法在护理专业案例教学中的活动经费,因此,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教育及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力度,加大投资,努力为其提供资金保证,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4]。

3.2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努力实现探究合作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充分应用

从根本上讲,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而探究合作法就是人性化教育教学的一种具体的表现方式。为了实现探究合作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充分应用,推动教育体制的优化和改革,促进人性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我国教育机构及相关部门必须加强自身管理,不断完善本校教育教学体系。

3.3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推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当今的教育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人为本的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初步的普及,但是“人性化”教育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传统的教育制度仍然统治着课堂教学,统治着大多数学生以及老师。尤其是广大学生在经过大约十二年左右的应试教育之后,思想被严重束缚住了,并且潜意识之中,开始习惯应试教育,形成了较为成型的思维体系,因此,当其接触到更为人性化的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时候,并不是欢喜,而是潜意识之中不愿意改变的排斥。所以,学生本身的观念才是我们在医学护理案例教学之中应用探究合作法,推动素质教育普及的最大的敌人。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实现人性化教育,中职卫校以及中职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做好学生的工作,改变其传统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4.结语

广大学生本身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中职卫校要想培育出优秀的人才,就必须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意识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创造性的把探究合作法应用于护理专业案例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赵极影,李其刚. 案例呈现和模型演示与系统讲授相结合法在护理病理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26-28.

[2]刘云云,王文良,朱翠青.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层次、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J]. 淮安市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4):15-21.

第6篇

【关键词】 教学方法;儿科护理学;护理专业;中职卫校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04-02

目前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因考不上高中而来学习的,基础薄弱,思维能力欠佳,而护理专业临床课程门类多,知识量大,难度也很大,要想学好的确不容易。这就要求中职卫校的老师要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找到一些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容易地掌握所教临床医学知识。笔者从事儿科护理学教学多年,浅谈教学方法如下。

1 运用思维导图勾勒出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巴赞创立的,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1]。思维导图中的形象化元素,包括色彩、线条、图案等有效与数据、逻辑、词汇之间建立起联系,充分调动左右脑的功能,实现全脑开发,对于提升人脑潜能机制有重要作用[2]。思维导图这一成熟的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显示出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中也应大力推广采用。由于每一种疾病需要掌握的内容很多,这些内容往往比较凌乱,要求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掌握并牢牢记住这些内容的确不容易,难度很大。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把重点内容总结出来,归纳梳理一下,可使一节课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一下子集中呈现在眼前,印象深刻;同时课后复习也能抓住重点,提高学习效率。这就叫一图胜千言。以新生儿硬肿症为例举例见图1。

2 总结共性与个性

共性与个性本属于哲学概念,在儿科护理学中,此现象也存在。共性是指某一症状或体征等不是某一疾病所特有的,而是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来的。个性是指对某一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的一些依据,或是某一疾病所特有的。把疾病的症状或体征等分成共性和个性两部分,就会很容易记住,特别是要记住对此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的个性部分。要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每一种疾病的共性与个性,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记忆起来更轻松、容易。例如支气管肺炎,表现为共性的症状、体征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烦躁、食欲不振等。表现为个性的症状、体征等有:肺部闻及固定中、细湿音;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两肺下部斑片状阴影。又例如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属于共性的症状、体征有:皮肤、粘膜苍白,肝、脾、淋巴结肿大,食欲减退、腹泻、口炎、舌炎等消化系统表现,烦躁、易激惹、萎靡不振、头晕、眼花、耳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表现,疲乏无力、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心脏杂音、心衰等心血管系统表现。属于个性的依据有:末梢血血红蛋白较红细胞数减少更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3 帮助、引导学生做笔记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做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做笔记,可练习写一写医学术语,特别是一些生僻字,更重要的是记录、整理一节课的主要、重点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差,不会做笔记,或者干脆就不做笔记。老师要积极帮助、引导学生做笔记。讲到重点时,应该提醒一下,语速应慢一点,或者干脆就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写下来。这样一方面可督促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 千方百计收集临床资料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由于中职卫校大都没有附属医院,学生见不到病人,儿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脱离临床实际,学生对于干巴巴的说教式的教学缺乏兴趣。学生只有接受来自老师的听觉上的刺激,缺乏视觉上的刺激和实践体会。对于这种情况,老师要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临床资料,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展示出来,使儿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形象生动、贴近实际。学生就不觉得乏味,学习就感觉到轻松,有吸引力,也更容易记忆、掌握。

5 深入临床一线,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儿科护理学来说,到临床一线见习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临床一线的氛围,感受护理患儿的艰辛与不易,更重要的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准确,体会更深。但由于我国大部分中职卫校无附属医院,使临床见习困难重重。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想办法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可以和有关医院、科室联系,让学校拿出适当经费,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6 布置课后作业,强化训练

由于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大部分基础差,学习的自觉性也差,不会学习,也不重视学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任课老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布置课后作业是一种非常好的措施。课后作业应结合全国职业护士资格考试的题型,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的做法。对于难度比较大的选择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要收集各种题型,也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这样一方面可督促学生学习,掌握每节课的重点知识,为以后参加全国职业护士资格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多维互动教学模式 实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22-04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对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度,增强体育专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课题组成员从2014年开始积极探索高校体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并于2015―2016年在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各个班级中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将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之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高校体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课堂和课外延伸为平台的互动教学模式。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各种教学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在本课题中将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与实施分为五个环节。

(一)结合学生特点,挖掘互动主题。在多维互动教学实施之前,教师必须结合本门课程特点及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教师要熟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在把握好课程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的基础上,寻找挖掘互动教学的主题。其次,要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进行问卷调查摸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认知水平,切实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教学的期望及学生关注的话题。再次,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设计互动教学环节,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积极性。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教师在认真钻研本门课程教材的基础之上,将课程的内容分为三大模块:一是入学适应教育模块(绪论章节);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块(第一章至第三章);三是道德法制模块(第四章至第七章)。在不同的模块,课题组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及专业特点设计了不同的互动主题,同时通过对各模块中的内容进行有效融合,以实现各模块的教育目标,让课程内容形成一个既井然有序又有机联系的整体。如在第一模块设计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生活规划互动主题,在第二模块设计了奥运冠军的成长之路互动主题,第三模块设计了“小悦悦事件”的道德与法律之争等互动主题。这些互动主题结合学生特点及实际,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非常高。

(二)布置互动主题,做好启动准备。教师制定出互动主题之后,要根据互动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在充分掌握该主题的基础之上,制作出课堂上所使用的课件,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用到的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文件及相关教具。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互动教学效果,必须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准备时间,那就是要提前给学生布置好任务,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的环节中,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自学课本相关内容、分析整理相关资料来达到对互动主题的认识,从而结合自身实际及社会热点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在此环节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制订学习计划,怎样在网上及图书馆搜索查阅相关资料,怎样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怎样凝练自己的观点等。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学习中,教师设计了关于“金钱是不是万能的”辩论。在进行辩论的前一周课上,课题组把全班同学分成了正方和反方,要正方和反方分别推选出5名同学来担任辩手,同时,将辩论主题、辩论程序、辩论时间告诉学生,还选出两名同学担任计时员。在任务布置下去之后,教师通过QQ、微信等方式跟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进程,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在辩论当天,参与辩论的学生表现出色,整个辩论过程精彩而激烈,时不时引发场下学生的阵阵掌声。通过布置互动主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本次辩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实施互动教学,进行合作探究。这一阶段是多维互动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经过酝酿环节及启动环节的准备,已经对课程进行了合理的互动教学设计,同时也把相关的任务交给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灵活采用情境体验互动、角色扮演互动、案例讨论互动、团队合作互动、问题探究互动、辩题争论互动、对话互动等互动方式,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往能力、表达思辨能力等。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上课特点及上课优势,在班级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互动的形式可分为多种,包含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多媒体设备之间的互动。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在第一章“理论的两大成果”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认识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从而进一步明确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课题组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迹介绍的视频。课堂上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对马克思、恩格斯产生了敬仰之情。但是仍有很多学生存在着困扰: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产生于160多年前的呢?是不是已经过时了?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问,教师提出问题:“在当今坚持有没有其必要性?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开始进行讨论,他们对于该问题的看法不一,各持己见,在讨论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次次思想的碰撞。

(四)进行相互点评,实现反思提升。相互点评是教学反馈的重要阶段,要通过点评对课程的重点及难点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对课程知识进行引申、迁移及拓展,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科学思维方式。点评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教师点评学生、学生点评教师与学生相互点评。这三种点评方式都必须在平等的环境与氛围中进行,双方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进行点评,切不可轻易地进行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尤其是教师点评学生是最有权威性的一种方式,教师必须掌握好点评的艺术,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肯定学生的表现,在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时必须以理服人,而非教师所说的一切就是真理的高高在上姿态。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在当今坚持有没有其必要性?”这一问题为例,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双方观点进行相互点评的过程。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请各组代表与同学们分享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拿出一本《资本论》的书,说道:“之所以能成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因为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及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直到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读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这并不仅仅只是中国人在读,还包括很多外国人,其中有很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国人在读这本书。这是由于,是深刻察析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科学方法,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让大家在全球再一次看到马克思思想的光芒。我们应当把作为引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指南,坚持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师通过点评,来对课堂讨论问题进行总结,既具有权威性,同时也具有说服力,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的理解与认识,最终实现学生对思想及情感上的认同,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字面上的表述。

(五)课后交流联系,延续教学互动。课后的交流与互动是课堂教学向课外的延续与深入,是对所学课本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最为生动的实践环节。在此阶段,教师给学生布置拓展式的作业,让学生将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去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去分析生活中的社会现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设计了学生遵守公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的调查与分析、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分析、学生对本校的总体评价及原因分析、优秀学生访谈录等实践作业,同时,还组织学生参与清明祭扫革命先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活动等。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堂外的交流,对学生进行拓展作业的指导,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畅通、更加有效、更加深入。

二、高校体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本课题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2015级体育专业学生作为教学改革对象,涉及体育教育、运动训练、高尔夫运动技术与管理、体育保健、体育服务与管理及民族传统体育6个体育类专业。在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将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运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门课程的教学之中。同时,在开学初及学期末对同班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60份,收回调查问卷352份,问卷有效率为97.8%。通过对教学改革前后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体育专业学生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一)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增强。在教学改革实施之前,课题组成员对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专业学生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39.8%的学生认为在体育专业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有必要或有一点必要,有60.2%的学生认为体育专业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完全没必要(见表1)。由此可以看出,在体育专业学生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许多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学分,并没有真正从心理上重视并认同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贴近体育生专业实际的教学设计,融入微课、慕课等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喜爱程度,让学生从“要我学”主动转变为“我要学”。教学改革实施之后,当再次问及这一问题时,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有了新的改观,学生开始重新审视这门课程,并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如表1所示,82.4%的学生认识到在体育专业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必要性。同时,如表2所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感兴趣的从8.0%提升至32.4%,一般感兴趣的从35.2%提升至59.7%,表示反感的从56.8%降至7.9%。由此可见,教学改革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有了进一步增强。

表1 学生对于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统计表

您认为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没有必要? 非常有必要 有一点必要 完全没必要

教改前 9.7% 30.1% 60.2%

教改后 38.1% 44.3% 17.6%

表2 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喜爱程度统计表

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喜爱程度如何? 非常感兴趣 一般感兴趣 反感

教改前 8.0% 35.2% 56.8%

教改后 32.4% 59.7% 7.9%

(二)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提高。在教学改革实施之前,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专业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度一直很低,学生迟到、旷课、早退的现象较为常见,在课上聊天、睡觉或玩手机的学生也大面积存在。学生对于老师的讲课并不关注,对于老师课堂上的提问或布置的作业也不关心。通过对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发言情况及在课后与老师交流情况进行调查,课题组发现高达89.1%的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没有回答过问题或者进行发言(见表3),高达91.5%的学生在课后没有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见表4)。在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通过采用专题讨论教学、辩论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让体育专业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内外的积极性。在教学改革实施之后,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回答问题或发言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如表3所示,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由教改前的10.9%上升为59.7%。此外,在课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进行沟通的学生人数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课后与老师沟通交流的学生由教改前的8.5%上升为33.0%(见表4)。

表3 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发言情况统计表

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回答问题或发言的次数有多少? 没有 1-2次 3-4次 5次以上

教改前 89.1% 8.0% 2.3% 0.6%

教改后 40.3% 46.6% 6.8% 6.3%

表4 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后与老师交流情况统计表

在课外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沟通的次数有多少? 没有 1-2次 3-4次 5次以上

教改前 91.5% 7.4% 1.1% 0%

教改后 67.0% 23.4% 8.5% 1.1%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影响力扩大。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教学改革之前,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一直不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十分差。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没有太大收获,学过就忘记或者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大帮助。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根据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加入了“弘扬奥运精神 做一名诚信的体育人”、“我为体育竞赛添光彩”等专题教学,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社会实践形式丰富多样,涵盖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实践活动、参观企业、革命老区活动及社会调查等。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专业学生中的影响力得以逐步扩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有了新的体会,有61.4%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加强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及法治观念,53.4%的学生认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50.6%的学生认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明确了奋斗目标,认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没有太大收获的学生也从60%降至15.3%。此外,课外实践活动的丰富及多样性也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教改后,学生普遍认为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对自身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68.8%的学生认为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长了见识,55.7%的学生认为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了社会,49.4%的学生认为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没什么用处的学生也从33.5%降至10.8%。由此可见,通过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得以发挥出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三、高校体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反思

通过对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高校体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是比较明显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增强,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影响力扩大。但课题组成员在调查中也发现教学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对于新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覆盖面仍不够广、课程考核评价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针对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课题组成员从互动主体、互动管理、互动维度、互动空间、互动平台及互动评价等方面入手,提出高校体育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提升路径。

(一)注重互动主体的参与性及互动管理的严密性。多维互动教学实施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作为互动主体要主动积极参与到其中。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管理上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教师必须提前做好专题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内容新颖、题材丰富、过程精密。要积极寻找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切入点,将学生充分动员组织起来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另一方面,要求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具有高度的严密性。课前的设计准备、课中的分工协调及课后的完善总结都必须严格进行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各个环节之中。尤其在大班教学之中,教学活动组织开展的严密性更显得尤为重要。

(二)注重互动维度的创新性及互动空间的灵活性。多维互动教学是多种教学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学生、课程、社会、媒体之间进行着多元的信息交流与活动交往。在多种教学因素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影响互动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多采用辩论式、问题式、演讲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等教育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拓展课程内容知识,并通过QQ、微信、博客等工具来进行沟通交流。在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不能一成不变,必须紧跟时展的要求,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入一些新的教学案例。此外,教师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有效资源,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及配合,拓展课堂外的实践方式与途径。

(三)注重互动平台的时代性及互动评价的多元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课程的互动平台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微课及慕课的出现对传统的课堂教学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为了加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教师也应当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多媒体技术。此外,简单的课件制作、图片编辑、影像处理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之一。实践表明,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的课堂教学更为学生所喜爱,也更容易取得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在评价方面,必须引入多元评价机制,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作为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课程的主要评定依据,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还有学生在价值观及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通过调查显示,62.5%的学生认为平时成绩占50%、考试成绩占50%是比较合适的成绩评定方式,这也表明学生对课程考核的一个新的要求。在进行课程成绩评价的时候,必须充分借助评教评学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实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点评,力求做到考核过程科学,考核群体普及面广,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公开及公正,通过考核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欧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大班教学环境的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6)

[2]张梅花.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6)

[3]程恩富.的当代意义[N].人民日报,2013-03-19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A类项目“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2014JGA283 )

第8篇

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校的基本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创建于1957年,有五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卫生职业技术人才。学校坚持“素质为先、技能为本、医技为主、全面发展”的培养宗旨,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学校聚焦国际先进标杆,引入国际行业标准,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芬兰、澳大利亚、挪威、荷兰、新西兰等国的院校开展护理教育教学合作项目,形成了国际化合作办学特色。多年来,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凸现办学特色与品牌效应,成为上海一流、国内知名的卫生相关类中等职业教育的示范学校。

学校目前专职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占84%,拥有教学经验和临床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达40%。学校目前拥有数十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常驻外籍教师。建立了一批权威的专业发展指导专家和一支高素质的实习、实训带教队伍,分布在医疗设施齐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其他三级甲等医院及相关行业内

(一) 专业设置:护理专业;护理(中英合作)专业;医学检验专业;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药剂专业。

(二) 校训:秉学厚德 擎术济生

(三) 教学环境

学校设校本部、嘉定校区、临床一分部(瑞金医院内)、临床二分部(市九院医院内)、临床三分部(新华医院内)等校区,设有浦东新区、金山、宝山等分校。校本部位于周浦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占地面积29.46万平方米,可容纳4000余名学生。建造了计算机教室、数码互动形态学实训室、多媒体语音室、报告厅、图书馆、运动场地以及5万余平方米的学生公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现代化生活和学习环境。新校区采用智能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无纸化办公的教育管理网络系统,形成了集教学、科研、管理的数字化控制体系。拥有国家财政和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的4个中等职业技术公共实训中心:上海现代护理公共实训中心;上海医学检验公共实训中心;上海口腔医学技术公共实训中心;

上海市现代药学公共实训中心。

(四) 升学就业

学校各专业教学基地广泛分布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的各附属医院及其他全市三级甲等医院,区中心医院及市区各牙防所和齿科制作所等,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就业机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各级医院和医药企事业单位等。

2010年,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校校和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衔接载体,开展护理专业的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实行自主招生,包括中外合作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年限为6年,毕业后颁发中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双毕业证。

(五) 国际合作

学校坚持与国外医学教育界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师资和教材,教育合作项目达37个,初步显现国际标准融入教学过程的办学特色,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长期聘任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外籍教师执教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拥有国际化的智囊团——国际护理教育委员会,成员是来自美国、英国、芬兰、挪威、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大学护理系主任和专家。作为本市职业教育单位代表,与鹿特丹ROC 教育集团签订了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

已与9个国家的19个院校实行学制互通、学分互认。通过选拔资助优秀学生赴国外合作院校及教学实习单位学习进修,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对外交流学习能力,并获得护理专业国外临床经验和相应学分。此外,学校每年接受多批次国外留学生来临床教学基地参加见习和实习、撰写实习报告和论文,获得学分。

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校教改的基本情况

1.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教师、事业、行业共同发展,教学和临床向结合,教学工作进医院,外聘医护工作者进学校。实现学校老师和医院老师1:1。

2.模块化课程设置

主要有:人文素质模块、基础模块、 临床模块、护理基础模块、核心课程模块和实验实训模块。

加强人文突出素质;加强专业基础突出课程综合化;加强实践性教学突出动手能力;体现“够用、实用原则”。

3.对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观点;对课程如何设置提出了“贴近临床,贴近学生”。

4.实践教学模式

实行了操作流程“规范化”,自己学校老师编写了一本关于操作流程的书本;“实训、见习、实习”一体化,有大量的医院支持保证了教学改革的实行。

5.如何做到“工学结合、定岗实习”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6.对怎样以能力为本质量观、推动改革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做了探索;对专业设置和师资建设也做了工作。

三、亮点

(一)教学实验一体化

很多理论课在实验室上,上完了理论课,学生马上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习理论更加具体化,效果较好。

(二)学生知识体系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对中专层次的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少,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老师反映比如问学生量血压的具体步骤,同学可以根据操作来回忆具体过程。如果只上理论课,同学一点印象也没有。

(三)三位一体化培养,即:“顶岗实习、院校结合、订单培养”

院校结合:学校内部的结合

与医院的结合:聘请师资

合作教学(把教学任务下达到医院。如果学校的标准和医院的标准不一致,采取:制定专业操作考核规程,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或者教师去临床一个月进行培训)

订单培养:在实习之前,针对各个医院、科室的标准来培训,强化训练2周,自己老师来做(自己老师先去医院学习,学习后回来培训学生)。

以上是在陈标校长和张荣军老师的带领下,以及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校领导和数名老师的介绍下,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校所了解和学习到的。通过数十天的学习,我对我校示范校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合适的定位,

四. 我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 在教学方面:

1. 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觉得教学实验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挺好,能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理论知识和加强动手操作能力。

2. 订单培养,对实习学生帮助应该会很大。能够缩短学生适应医院环境的时间,使学生一下到实习单位,就能适应工作岗位。

3. 人文素质方面训练, 参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校实训基地的时候,正好遇上几名同学在一楼值班,我们进去后,同学很有礼貌的问候了我们,总体感觉同学们的形象气质很好,还有就是他们的实训室都是由同学轮流管理, 这样也发动了同学们的自主自觉性.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

(二) 对毕业学生的考核方式:

我认为如果能让学生一毕业就能就业需要对学生实行三个阶段的考核:

1. 课程实施后理论和技能考试

2. 实习前验收考核

3. 毕业前技能考核

经过以上层层把关验收,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一走上社会也能成为抢手的香饽饽。

(三) 应职业化人才要求,深度开展校企结合和工学结合:

以实际工作任务为线索,组织课程内容;

以典型医技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训练三不缺。让学生早期接触专业,早期认识专业,早期规划职为发展。让学生在校学业,临床见习,顶岗实习。

(四) 教学和临床结合, 双师型队伍建设:

这个方面我们学校今年已经实行了,就是医学教师有机会必须进医院,熟悉岗位,培养好的学生前提就是先培养好的老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其实还可以请行业兼职教师,就是医院里有经验的医护工作者进入学校教学或带教。实现医

院学校共同培养学生。

(五) 结合我校和我地区实际:

我日喀则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组建于2000年8月,是由原日喀则地区范学校和卫生学校合并而成。十年来,我日喀则职业技术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多种形式办学,不拘一格育人的办学理念,以为西藏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在长期的办学中,学校始终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教育方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农牧区,面向现代化。

随着西藏社会的飞速发展,整个西藏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们要适应这一新的形式和要求,真正培养出适用型,素质型,创新型护理人才,实验实训教学是基础,良好的实验室实训室条件是前提。

鉴于以上原因,结合我校实际我对我校示范校建设有以下两点见解:

1. 全力建设实验和实训室:

我认为我校本身已拥有相当数量的实验实训设备,也具有相当数量的执教人员,在这次示范校建设中进一步建设我们的护理实验和实训室显的尤为重要。我希望通过两年的努力,大幅度提升我校护理专业整体水平,形成以护理重点专业为龙头、带动其他医学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为社会输送适应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技能型、实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形成以创新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鲜明特色的护理专业示范点. 在这里我希望学校能发动各专科任教老师根据需要申报所需设备以避免我们项目组老师在采购设备方面出现遗漏。

2. 全力打造精品课程:

邀请专家组成校内精品课程评审委员会,认真评审每年度的校级精品课程申报材料,并对课程建设提出宝贵建议。组织专家与负责教师就推进新一轮的精品课程建设进行研讨与总结。针对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各专业系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合理分工,重点建设薄弱之处;

开展项目中期评估和验收,不断总结建设经验;体现工学结合特色,打造优质教学平台,加强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和推广应用,为申报国家和市级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第9篇

[关键词] 就业观念;就业指导;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73.8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5(a)-146-02

就业问题在当今社会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再加上目前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更是每个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面临的人生重大课题。现在社会市场缺乏有一技之长的中职人才,虽然国家通过各种手段一再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扶持力度,但中职护生仍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纵观近年来中职护生就业难的问题,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定位,由此拓宽就业渠道以及通过一些其他方面的学习和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获得理想的工作机会,是当前人们所关注的中职护生就业的热点问题,也是就业改革的重点内容。

1 护理专业学生就业观念的现状

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身就业问题的看法的调查和分析,以及往届毕业生毕业后流向的调查,笔者总结出中职护生在就业问题上所存在的三大心理误区。

1.1 缺乏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中职护生的就业方式,从就业人数和效果上看,主要渠道是通过学校推荐和亲朋好友介绍实现就业。因此,大多数学生抱有“坐、等、靠”的心理,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但找工作就是学校和父母的事情。

1.2 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心态不成熟,呈两极分化

一部分学生严重缺乏自信心,认为在当下人才爆炸的时代,高学历人才尚不能完全就业,中等职业学历者就更没有竞争力,因此丧失就业积极性。另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自身的价值,眼高手低,就业眼光只放在大城市、大医院,就业期望值偏高,造成 “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人才“伪过剩”的现象。

1.3 不能适应当今的就业形势改变

中职护生仍然抱定只进有编制的公立医院、端“铁饭碗”的陈旧思想,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想法。

2 中职卫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停留在“产品推销”阶段,对于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

2.1 专业心理辅导能力不足

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行辅导。而事实上,就业指导工作常由一些非专业的教师兼任。虽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心理学常识,但毕竟隔行如隔山,且实践经验少,难免理论与现实脱节。

2.2 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及长期的就业指导能力不足

未能在学生入校之初为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而是在学生实习之前才开始“临时抱佛脚”式的讲座指导。这些就业工作的不足,从外在层面上导致了学生就业误区的产生。

3 应对中职护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3.1 职业卫校应长期开设就业指导课

新生一入学,就把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放在等同于专业课的重要地位上开展起来,使学生能及早了解有关护理方面的情况,了解医院对护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因此,在入学教育阶段,首先向学生作详细的专业介绍,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亲身感受自己未来工作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学校的相关就业指导科室建立就业市场调查和对外就业联系,以及毕业护生流向随访制度,与时俱进地向学生通告其行业发展趋势及用人需求量调查结果,使其养成随时关注本专业就业动态的习惯,时刻保持就业危机感。

3.2 就业指导应该注重择业心理辅导,树立竞争就业意识,改变学生的就业思路

一方面,引导自卑型学生在就业心理上由自卑型向自信型转变,由消极向积极转变;另一方面,引导自负型学生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为其确立人生规划,降低姿态,防止定位不准,造成高不成低不就、错失就业良机的现象。聘请有资质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担任就业指导课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且能充分运用心理测验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才能为面临求职的护生提供更适合他们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咨询和指导。因此,学校应通过对教师定期培训、鼓励参与企业的招聘活动等方法促使教师增加实践经验,更能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用人单位的需求及录用标准。最好能经常性地聘请一些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在校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3.3 拓宽就业渠道

分流大量涌向公立医院的护生,引导并帮助学生拓展更广阔的就业方向,如社区门诊、县、乡级医院、卫生院、药店,并努力培养高端护理人才,送出国门,抢占国际市场。

3.4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专业使命感

通过“授帽传光”仪式树立护生的神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做讲座,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鞭策学弟、学妹,让他们近距离地真实感受自己的就业前途是光明的、广阔的,从而提高他们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使他们对今后的工作充满希望和期盼,为今后护生走向工作岗位实现“爱岗敬业”打好基础。

3.5 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

应结合市场办学,突出重点专业,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市场需求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进一步提高中职护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与市场接轨,与医院合作,提供模拟的招聘会和面试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就业实践训练,使学生们积累经验并感受到求职时各方面的压力,从而在实际求职中就可以从容应对各种局面,提高就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谢威士,杨晨.学校职业指导及其发展新理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25(1):66-70.

[2]宋烃.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做好职业指导[J].继续教育研究,2007,(3):35-37.

[3]杨志军.职业指导理论的历史与前瞻[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5):23.

[4]张恺.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指导[J].安徽教育,2003,(12):41-43.

[5]刘海荣.论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J].大众文艺,2009,21(2):198.

[6]王海花.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9,(32):303.

[7]聂国胜,续敏.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116-117.

[8]郑学宝,沈玉洁.广东省高等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人才培养结构调整问题调查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