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测绘高级工程师总结

时间:2023-02-27 11:09:04

导语:在测绘高级工程师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测绘高级工程师总结

第1篇

2008年6月21~30日,《现代养生》杂志社邀请王长英、李世杰、薛惠芬一行,在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举办了“气功排石”和“昆仑瑜伽”面授班,获得圆满成功。在座谈总结会上,学员们除对杂志社表示感谢外,还要求每年能邀请王长英一行来办班并延长办班时间。为此,杂志社再次邀请他们于2009年6月16~30日在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再次办班并取得圆满成功。

对王长英的气功排石疗效,学员都早已没有疑虑,去年的老学员,内蒙古的王占文、山西的张宏秀等今年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再度前来参加培训。为不重复以前类似报道,仅选用数位培训班学员的心得体会,以飧读者。

杨某,女,68岁,原山西省妇联副主席,现已退休。她说:以前一心扑在工作上,加上年龄的增长,自感体质大不如前。目前流行的蕙兰瑜伽对健身养生很好,但这种体操型瑜伽比较适合年轻人;我通过网络和其他方面的搜索发现,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百岁老人李少波,少时体弱多病,就得益于长期坚持修炼气功,去年,他不慎得脑梗后还能短时间内不药而愈。但练该功法重意守,因怕出偏而不敢轻易为之。根据《现代养生》介绍,加上网络信息,自2009年3月购买王长英老师的“昆仑瑜伽”教科书和光盘,进行反复研究、实践,感悟到这一“气功瑜伽”适合于各年龄段,尤其“仰头吸气―屏气―头正沉气―屏气―吐气”的“五步呼吸法”,结合锻炼脊椎、通中脉、调理全身心,结合查阅到西方一著名养生家论述了吸气、沉气、屏气对人体能产生的诸多好处,我就迷上了“昆仑瑜伽”,下决心前往北戴河参加面授班。短短15天,不但掌握了系列基础功修炼要领,还学会了高级功“九阴功标准型”,使我受益匪浅……表示回家后还将撰文修炼“昆仑瑜伽”的作用、功理、疗效。

廉某,女,71岁,系退休测绘高级工程师、杨某的儿女亲家。她的老年病较多,严重的第4~7颈椎病,加上高血压、心脏病,发病时早搏达每分钟30多次,有时呈“二联律”,时刻威胁着生命,经常住院、长期服药,身体状况还是每况愈下。2009年1月份急诊住院,出院后还是经常头晕目眩,心烦意乱。这次到北戴河参加“昆仑瑜伽”班,完全是由亲家杨某动员而来,她说:“一路上有她保护,做好为我急诊送医院的准备,我终于勉强同意,但我其他物品可以不带,各类药品是决不能离身的。可万万没想到,经学练“昆仑瑜伽”没几天,精神就一天比一天好,每天早上、晚上去海边散步,无任何不适之感,常用的抗高血压等药物也停了。临别北戴河时,检查心电图各项指标正常,测血压110/80mmHg,真是不可思议。我万分感激杂志社的同志、我的亲家,还有王长英等老师!”

郝某,女,49岁,秦皇岛人。她的发言很感人,她说:我浮肿,几乎耳聋,常服保健药,自2008年胆结石急性发作后,更是吃斋念佛,天天服药,腹泻不止,苦不堪言。通过气功排石,次日就排出较多结石,15天中天天有结石排出,大家有目共睹。另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极大收获是,原总认为自己“笨”,没法学练“昆仑瑜伽”,可看到其他人全部同时学练,且都说好,劝我不要错过机缘。为此,我在王老师许可下,先试练几天,经10多天练下来,发现效果不错,在不服药的前提下,腹部胀痛感消失,大便正常,浮肿明显改善,自感精力充沛,于是跟班学习……我衷心感谢《现代养生》杂志社和王长英老师为我带来了福音。

第2篇

关键词:质量跟踪制地理国情普查试点 规范 标准 质量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测绘工程质量跟踪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独立性、服务性的性质,能够很好地为业主提供项目管理服务、规范工程相关方的生产行为、保障工程质量目标的达到,尤其有益于工程投资效率最大化。同时测绘工程质量跟踪工作通过生产过程的监督,提出的工作质量记录,质量报告,既是测绘工程成果验收、质量评定的客观依据,也是测绘工程合同执行状况的客观证据。我站在今年的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质量检验活动中,借鉴建设工程项目的成功管理经验,开展了项目质量跟踪工作,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将结合我站承担该项目质量跟踪情况,探讨地理国情普查试点成果质量控制的经验与体会。

一、测绘项目质量跟踪制的引入依据

测绘质量跟踪制与其它行业的监理一样,有着相同的基本依据,如:《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业主与监理单位的质量跟踪合同、业主与承包商的生产合同,工程建设文件(如可行报告、工作方案等),同时由于行业特点仍须执行《测绘法》、各地方《测绘管理条例》、《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

工程质量控制致力于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具体来说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经过质量跟踪单位审查过的测绘生产技术设计书,业主与测绘生产方签订合同中明确的质量、技术要求等。

二、测绘质量跟踪工作的情况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我站于2013年5月2日至2013年7月20日,对贵州省第二测绘院生产的《白云区地理国情普查试点》项目进行质量跟踪,现该项目已完成了质量跟踪工作,撰写了《质量跟踪实施方案》、《质量跟踪工作报告》。

确定质量跟踪的指导思想

我们认为建立测绘工程质量跟踪的原则是参照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和结合测绘行业的特点,这为我们搞好试点工作提供了学习和参考的条件,为我们确定试点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点打下了基础。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改革测绘工程管理体制,提高投资效益和生产质量管理水平,探讨有行业特色的测绘质量跟踪方法或制度。然后确定试点工作要点:谨慎起步,为全面开展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做出示范。在试点工作中结合实际,参照《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流程,开展人员培训,让大家了解测绘质量跟踪的特点,掌握测绘质量跟踪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为我省的地理国情普查质量跟踪工作开展作一些探讨。测绘质量跟踪实施方案具体参照了建设监理制度的方法执行。

2、确定测绘质量跟踪内容

1)、项目前期的投资决策咨询。这一项较为复杂和不易掌握,我们现在处于学习了解阶段,暂不列入测绘质量跟踪内容;

2)、设计阶段质量跟踪:审查《项目专业设计书》,选择生产单位;

3)、招标阶段质量跟踪:暂不列入测绘质量跟踪内容;

4)、生产阶段质量跟踪:审查生产计划和作业方案;监督生产单位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作业方案、规范的情况,使其严格按规范、技术规程、标准作业,审查技术变更,控制生产进度和技术档案,检查处理质量事故的正确性。识别过程中质量关健点,进行全过程监理,检查生产进度完成情况,保存所有检查记录,形成书面报告,定期向生产单位沟通。

3、测绘质量跟踪工作实践

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测绘质量跟踪实施方案,我站选调专人参加了这个项目的质量跟踪。首先确定测绘质量跟踪项目,然后确定测绘质量跟踪人员和联络人,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第三确定测绘质量跟踪方案。第四做好测绘质量跟踪阶段性文件(含各工序的跟踪记录表、跟踪程序和文件、工地例会的会议纪要)。白云区地理国情普查试点质量跟踪过程贯穿技术设计、组织管理、资料收集、影像纠正、航内测图、地表覆盖、地理要素采集、数据编辑和处理、技术工作总结等全过程。测绘质量跟踪的方法为在各工序作业区现场以观看作业员、检查员操作规范化程度,过程数据处理、最终数据处理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对于达不到要求的,立即要求整改),现场问答各类人员(含管理人员)的方式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跟踪。

4、测绘质量跟踪采用的一些质量跟踪技术和过程方法

1)、生产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跟踪

采用查询文件(包括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文档、谈话(包括有关人员作情况介绍)等形式对项目生产组织、人员资质、资料的合理性、作业方法、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数据质量检验、成果整理等进行验证。

2)、对部分已完成的成果或数据进行质量跟踪

采用现场抽查成果数据或观测数据判断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

3)、作业现场质量跟踪

采用现场质量跟踪方式观察作业员、检查员现场操作和处理方法是否符合《技术规定》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在以上三种质量跟踪过程中,质量跟踪人员认真做好记录。对提到的一些具体条款,记录完后,要请管理人员、检查员、作业员看过之后,签名予以确认。

4)、质量跟踪(监理)例会

质量跟踪组进入生产单位开始实施质量跟踪之时,召开过三次质量跟踪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介绍各人员及组织机构,生产单位对进度计划的说明,了解测绘工程的进展情况,对人力、设备、材料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讨论一些技术事宜。

5、测绘质量跟踪工作完成情况的评价

质量跟踪单位借助建设监理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测绘行业、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和专业特点,在没有任何现存测绘质量跟踪示例和测绘监理资料的情况下,积极探讨,大胆创新,善于思考,基本按测绘生产工序进行过程质量跟踪,了解和初步掌握了质量跟踪工作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对测绘质量跟踪工作进行了初步尝试,摸索了一些经验,对采用的一些质量跟踪方法和技巧还不够成熟,有待在今后的质量跟踪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三、实行项目质量跟踪制的体会和建议

1、建立完善的项目监理体系是监理、质量跟踪工作的成功保证。

2、实行项目质量跟踪制,对项目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质量质量跟踪能积极促进质量意识增强。质量质量跟踪能有效杜绝质量事故。质量跟踪人员选择恰当时机开展质量跟踪工作,可及时发现影响质量的因素,通过行驶质量跟踪职权,责成施测方及时整改,利于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质量跟踪能有效保证成果质量。产品是人做出来的,只有保证人的工作质量,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质量跟踪通过直接控制工作质量的手段,消除或减弱不利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的最终目的。

3、项目质量跟踪有待继续完善

1)、为使测绘质量跟踪队伍建设能按高素质要求进行,为了保证测绘质量跟踪工程的高质量,应对质量跟踪人员进行“监理工程师”的资格考试和注册管理,或对监理、质量跟踪的一些规定程序进行培训。

2)、《专业设计书》在作业前,提前交质检站审核,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问题。

3)、统一技术标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4)、加强GPS数据处理和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外业检查工作。

5)、对于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计划内测绘任务和土地开发整理任务,应逐步把投资控制列入测绘质量跟踪范围。

测绘质量跟踪制的实施,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性依据,我们通过实施项目生产阶段的质量跟踪,可有效地控制测绘产品质量。推行测绘质量跟踪,增加了项目管理的智力投入,通过质量跟踪单位提供的技术和管理服务,有利于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有效控制资金投入,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监理概论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1

第3篇

如今的他,担任中国文物学会理事、徐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古建园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州正源古建研究所所长、徐州清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由他所率领的团队长期致力于我国古建筑修缮工作,积极投身传统建筑文化振兴的伟大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古建筑修缮技术集大成者

孙统义,高级工程师,1945年出生于江苏省铜山县,徐州地区民间走出的古建筑保护和修缮专家,也是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古民居传统营造工艺”的传承人。他对中国建筑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特别热爱古建筑保护修缮事业,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古建筑保护修缮工作勇于担当,他长期致力于徐州地方民居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主持完成了户部山余家大院、崔家上院以及邳州土山镇关帝庙等多项地方传统建筑的修缮工程。

孙统义善于钻研和勤于思考,凭借娴熟的技术,加上他为人谦虚谨慎,遇到疑难问题常常求教全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学者,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在古建筑保护技术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在这一领域研究颇深,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文艺家学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呼。

多年来,孙统义以文物法为指南倾心于徐州及周边一带地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在本地域古建筑保护行业中取得了普遍好评和认可。北京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古建园林建筑》杂志主编马炳坚先生称赞孙统义“是一位实践经验丰富、身怀绝技的工匠出身的技术专家”。(引自《户部山民居》第1页)

积极参与古建筑修缮保护活动

孙统义热爱古建筑,积极投身古建筑保护工作。他总是满怀热情的参与徐州市建设、文化等部门组织的徐州村镇建设和古建筑保护普查、调研等工作。与一般的参与者不同,孙统义学识丰富,见解独特,是古建筑保护方面的行家里手,因此参与程度比一般人更深,往往会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因为表现突出,他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江苏省、徐州市有关部门的表扬。

几十年来,为了搞好古建筑保护,孙统义创办和组织了一支古建筑施工队伍,集研究、设计、修缮于一体,形成了一支技术全面、作风严谨、认真负责、忠于原物、精工细作,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坚持保留地方特色,完成多项符合文物法要求和质量上乘的古建筑保护维修工程。其中,崔焘故居上院修缮工程就是这个团队正能量的代表作,为行业内树立了榜样。

徐州具有独特的户部山古民居群,其中包括翰林崔焘故居。崔家世代书香,主人崔焘是清道光年间的翰林,曾被钦点为庶吉士。现存的崔焘故居依山而筑,根据院落地势高低分为上院和下院,建筑精美,艺术价值颇高。这座建筑群经历400多年、20余代人的经营,已经成为徐州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处清明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户部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这一重要传统建筑,对促进徐州地区乃至全国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修缮和保护,是摆在世人面前的难题。

崔焘故居上院修缮工程由徐州市园林设计院、徐州正源古建园林研究所设计,承担施工的是徐州清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这一切工作都是在孙统义的带领下开展的。他们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曲阜宣言》的原则要求,遵循古建筑修缮“不改变原状”的最基本原则,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深入调研、多方求证、科学施工,细心操作,攻克了一个个技术上的难关,铸就了精品工程。

孙统义在工程期间深入现场,一丝不苟地安排任务。他在崔焘故居上院修缮工程中将科学研究贯彻于工程全过程,做到前期勘察测绘工作到位,实施过程中还不忘将相关资料收集齐全,为崔焘故居上院修缮工程建立一份完整的科学记录档案,以备日后利用。

如今,徐州崔焘故居上院修缮工程已然成为古建筑修缮行业的标杆工程和学习榜样。修缮完成后的故居上院,不仅质量上乘,而且极为难得地保留了浓厚的徐州地方特色。人们称赞不已。

然而孙统义并没有满足,他还将自己在施工过程中辛辛苦苦收集来的相关资料整理后编印成书――《徐州崔焘故居上院修缮工程报告》,全面总结崔焘故居上院修缮工程的全过程,内容丰富详实,图文并茂,真实可信。他尊重科学,用自己一贯的认真态度将古建筑传统营造工艺与历史文化凝结成一部详实的资料文献,为以后的古建筑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很好的启迪。徐州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宗明先生对此书评价颇高,古建筑泰斗罗哲文先生曾三次为该书写词题名。

孙统义负责和承担过的大型古建筑保护工程还有很多,每一次的修复成果都在本地区古建筑保护领域引起不小的轰动,引发学界热议。同样,他高超的技术和认真的做事态度为他在业界赢得了很高的评价。

古建筑保护事业的关注者和呵护者

当今城市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建设发展与文物保护经常发生纠纷和矛盾,两者不可避免的发生激烈碰撞。作为一个心中装着古建、匠心独运呵护古建筑的领军人,孙统义先生痛感于古建筑保护现状,常常不辞辛苦四处奔走呼吁人们关注古建筑保护传统文化。他经常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为保护文化遗产大声疾呼,体现了一个古建筑修缮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第4篇

1.1构建符合新能源(太阳能)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设有制冷与空调技术、制冷测试技术与自动化、太阳能利用三个专业方向。理论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前三个模块构成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为学生继续深造和进行能源动力方面的研究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专业选修课模块根据2014年3月德州及其周边地区对新能源类特别是太阳能应用方向的人才需求设置了相关课程[2]。结合行业企业用人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实践环节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前三年,学生的实践环节主要有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制图测绘在内的基本技能训练,以及把课堂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等专项技能训练。学生在掌握了扎实宽厚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后,第四年有计划地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包括专业方向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012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聘请中科院物理所孟庆波为教授,聘山东大学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韩吉田教授、天津大学“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赵军教授、国家太阳能热利用研发中心主任赵玉磊为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完成了德州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规范的撰写、培养方案的修订、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程规范的撰写工作。同时,德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与中国太阳能产业联盟联合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太阳能热利用方向)专业卓越工程师试点班,2012年9月首届招生50人,2013级招生正在进行中。鉴于太阳能专业高校教材紧缺的现状,机电工程学院编写了7本太阳能系列高校教材,其中孙如军教授编写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已于2012年11月出版,其余几本已经完稿,等待出版。

1.2培养适应新能源(太阳能)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均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是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近三年来,专业教师共近12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20余篇,在外文期刊15篇,被SCI收录9篇;承担或参与国家、省科技厅、市科技局项目20余项,院级科研课题30余项,承担国家教研立项课题5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28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1.3能源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近几年在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大赛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仿真竞赛、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等各类国家级和省级比赛中都获得了优异成绩,获得国家级奖励2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教师指导学生在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实用型新专利20余项,获奖层次和数量均居全国同类院校和省属高校前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参赛作品《太阳能电动车》、《太阳能服饰》、《绿色压力环保鞋》、《自切换高效太阳能干燥装置》连续四届分获国家级一等奖,尤其是在2011年8月的竞赛中,学生的参赛作品《害虫自杀式太阳能灭虫器》,在全国182所参赛高校中,荣获国家特等奖,现场总决赛全国成绩排名第一,同时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学生就业率高。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以来,一次性就业率在95%以上,主要就业行业为省内制冷、空调、汽车、太阳能等行业,许多同学现已成为企业设计主管或现场主管。到目前为止,与皇明太阳能集团联合培养的太阳能专业的学生中已有160名进入了相应的岗位,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1.4构建协同创新的新能源(太阳能)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2007年至今,德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先后在国家太阳能热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立实习实践基地5个;2006年12月,机电工程学院与山东奇威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投入了30万元,校企合作共建了“太阳能中央空调实验室”。2007年3月与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成立了“太阳能热利用工程技术实验中心”,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师生、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及地方新能源企业开放。该专业分阶段安排学生到各公司进行见习和实习,并聘请高级工程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讲座和兼课,带来了大量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科研课题,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指导,开阔了学生视野,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社会需求状况,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自2007年与皇明联合办学以来,相继已经开设了五届“太阳能班”,实验室教学配置都相应固定且配备齐全。所用教材都是德州学院和皇明集团合作编写,共20余部。集团派相应的各部门高级技术人员到校指导教学工作,联合办学借助皇明集团国际领先的检测与研发设备,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开发。借鉴与皇明太阳能集团联合培养人才的经验,2010年又先后与德州旭光太阳能集团、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等太阳能应用企业成立了相应的企业冠名班。2012年,德州学院与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设“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已获教育部批准。在合作办学基础上,总结出了“三三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经验,在2010年山东省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工作电视会议上做了大会典型发言。由此构建的“强化专业技能、突出创新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保证了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2009年至2011年,德州学院连续三年被评为“山东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2011年德州学院列入首批“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2建设规划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新能源行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建成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引领的能源类专业群和能源类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为德州及周边地区新能源行业发展起到引领和推进作用。

2.1打造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引领的“特色突出、优势显著”的能源类、机械类、自动化类专业群目前,我校已确定重点打造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暨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方向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引领的能源类、机械类、自动化类专业群,为德州市新能源产业共涉及的太阳能利用、风电装备、生物质能、热泵应用、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六大领域做好智力支撑。根据德州市及周边地区对新能源装备与环保机械领域人才的需求,对三个专业群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能源类专业群主要侧重于新能源(太阳能利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机械类专业群主要侧重于新能源装备与环保机械的设计制造,自动化类专业群主要侧重于新能源装备与环保机械的自动控制。在现有基础上,完善理论———实验———实践人才培养路径,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能源类、机械类、自动化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同时对现有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同时购进必需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积极打造群内共享的公共实验教学大平台,建成山东省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2深化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将围绕德州市及周边地区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太阳能利用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建设,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3+1”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修订教学计划,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学校的教学活动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灵活调整教学周期,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2.3打造一支满足新能源(太阳能)行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依据德州学院的柔性人才引进制度,引进教授、博士、企业技术骨干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新能源行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同时结合实际需要,兼职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加大在职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通过下企业、做访问学者、进修多种方式,在新能源行业造就出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人才,使专职教师下企业制度化,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和岗位聘用的重要内容。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习制度,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双师素质。

2.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在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打造新能源行业卓越工程师的教学目标指导下,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共同研讨,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平台设计应用能力平台综合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平台科技与创新能力平台”的“渐进式四平台”实验教学体系按照校企联合、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依托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奇威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等校外实验教学中心(研究所),以及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等5家实践教学科研基地,建成集研究创新、基础实训、生产实训、学工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创建山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山东省实验实习示范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学生的课堂教学、课程实习、专业实践及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与企业实际、教学研究与企业产品开发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

3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研究

一、前言

作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工作,其土工试验的研究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土工试验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整体效果。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土工试验概述

一般情况下,岩土工程的勘察是分段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程勘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可行性研究;第二,初步勘察;第三,详细勘察。其中,可行性研究指的是对一个地区的地质条件做系统的勘察,确定其大致的地质环境,进而确定工程的种类和项目;而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都要符合相关的工程施工设计要求。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工程地质勘察和测绘、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等等。综合这几项的勘察结果,就可以对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做评估,从而编制出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数据报告。

土工试验是岩石工程勘察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只要把土工试验与野外勘察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完成该地区土样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土工勘察过程中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为岩土工程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数据资料。土工试验是测定工程地基及填筑料工程性的试验。通过对试验测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为工程的施工提供可靠的参数,此外,土工试验也为获取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和力学性能指标提供了方法,土工试验主要就是对土性能的研究,以保证地基基础等的施工质量以及建筑结构是安全的。土工试验常规项目主要包括:密度、孔隙比、含水量、液限、塑限等。土工试验主要方法包括:烘干法;环刀法、灌砂法;比重瓶法;平衡锥式液限仪法、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渗透试验;直接剪切试验;三轴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固结试验。

三、现今土工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土工试验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但现今的土工试验技术的发展还不平衡,人员素质,设备标准、评价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我们认真的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

1.规范的土工试验标准

在工程开展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土工试验没有按着规范或标准进行操作,有些地区或部门还长期的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土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这非常不利于工程建筑的发展,同时也会给施工安全带来一定隐患,如:快速固结试验法,塑性指数推算土粒比重等。还有一些试验方法缺乏理论根据,试验人员还是以依据经验或错误的方法进行推算,造成试验数据严重失真。

2.试验方法有待研究

我国土工试验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了大量的实验方式,其成果非常丰硕,但从我国目前土工试验的现状来看,有些试验方法还有待商榷。土工试验在规范了相关标准后,还要结合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来进行归纳,如三轴试验中试样的多级加荷剪切法的应用范围等。开展土工试验新方法和新问题的研究,如:袖珍贯入仪试验,非饱和土力学性质试验,各类土质试验等。这些试验都会取得丰富试验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和方法可以提高土载试验的技术水平。

3.土工试验的技术管理和行业管理有待加强

土工试验的技术管理和行业管理有待加强,这主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的,近年来土工试验行业管理存在混乱的局面,主要表现在:有些工程中放弃了土工试验,工程调研阶段没有相应的组织土工人员进行技术审核,试验过程敷衍试验结果失真,同时各工程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程序来保证试验质量;试验单位和个人也缺少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证书,在工程中没有相应的土工试验管理单位,造成一些小的单位或个人在没有技术保证的前提下,随意的进行土工试验,这不但保证不了试验数据的真实性,更扰乱了土工试验的市场。

4.土工试验人员素质问题

在土工试验工作之中试验人员往往分为操作人员、技术负责人员等两种类型。在一些大型的、大规模的工程勘察项目的试验测定单位之中,相关人员一般是通过了国家专业教育和高等级资质认证的人员,是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且其中的大多数都具有高级工程师或者工程师的认证资质。但是一些小型的建筑单位,则有一大部分的实验技术人员并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并且缺乏专业的资质认证,在土工试验的操作方面也与正规的技术人员之间存在差距,而在施工试验作业期间,经常有大量的工作任务、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工作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非正规的工作人员往往难以胜任上述的工作,影响到土工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进而对工作的开展也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土工试验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1.所有试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要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对此,应建立科学系统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制度与标准,将相关人员培养成业务能力强且技术全面的实用型专业人才,让土工试验相关人员掌握足够专业技能并树立良好的责任心,从仪器设备的选购、管理到具体的操作应用都能尽职尽责地完成,通过不断学习先进理论和技术,培养其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运用科学、合理的新方法优化试验工艺,并能承担土工试验测定结果准确性分析的责任。

2.健全并完善土工试验相关的规范措施

对于不同勘察项目,应该按照项目负责人要求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需求,并结合不同地方的实际状况,使用合适的土工试验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不断汲取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土工试验技术,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更合理的参数和指标。

3.强化设备管理工作

从长远利益出发,加强对仪器设备的选购与监管,对于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与计量定标应给予足够重视,坚决取缔不合格或老化产品,仪器设备选购时应首先注重产品性能功效,选择质量较好的生产厂家,不仅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还可以降低设备故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仪器设备应有专人管理,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并做好使用记录,试验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不当操作损坏仪器设备。仪器设备要求防潮、防震、防晒、防尘、防磁和固定稳固,使用过程中轻拿轻放。每年应该做好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并贴好三色标签。仪器设备按要求建立技术档案保存,需要完整保存的资料包括:装箱单、说明书、安装调试验收报告、仪器零配件、登记表、维护记录、校准合格证等。

4.采取恰当的土工试验方式,并且针对相关岩土工程的参数进行细致的测定,在试验开始之前需要明确土样的类型和级别,加强土样鉴别的实验操作,并且力求试验的标准和理论依据可以吻合,最大限度的对现场土样的剪切条件进行模拟,深入的分析土质的渗透系数、压缩参数以及抗剪强度参数等等,力求为工程开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五、结束语

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土工试验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土工试验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赖于对其多个影响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岩土工程勘察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土工试验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 周显成.结合工作实例谈岩土工程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02):88-89.

第6篇

关键词:兴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引 言

“十二五”期间,随着贵州省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推进,新城镇、新城区大量出现,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城市需求,因此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实现全省城市管理“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有效手段。三维数字兴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三维数字兴义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权威的三维空间定位基准和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将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

1 数字兴义

兴义市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全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29个镇、5个乡,总人口74万,其中城区人口26万,全市国土面积2915平方千米,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及交通枢纽中心。

近年来,兴义市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一产、二产、三产齐头并进,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6∶44∶40。全市提出了以“三化一业”(即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旅游业)发展战略,特别是加快了全市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初步形成了以酿酒、建材、电力、煤炭、化工、冶金、药业、烟草为主的工业体系,为全面建设经济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兴义”由黔西南州国土资源局牵头建设。其总体目标为:建立兴义市数字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形成兴义市权威的、唯一的和通用的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从而实现各类信息的互联互通。“数字兴义”建设将紧密结合兴义市地区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遥感、大地、GPS等测量技术,建立高精度、实时、快速的基础数据获取手段,完善兴义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建设兴义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兴义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通过将全市的各类信息在数字化三维平台上表达出来,集成安装在网络上,市民足不出户,即可查询到旅游名胜、商业中心、文化坐标、街巷小景等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国土、公安、计生、消防、规划等典型应用示范系统,建立共建共享、更新完善和运行维护的长效机制。为政府科学决策、公告服务、社会管理、综合监管能力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环境。

2 “数字兴义”地理空间框架技术特点

2.1 实用性好

项目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现有资料及软硬件分析,提出了设计的思路、规范、原则及总体结构,并经过论证评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2.2 技术先进

平台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当前通用的硬件平台和最先进的数据库、GIS软件,以保证平台的先进性。

2.3 兼容性好

该平台严格遵守相关软件开发设及软件接口标准,为后续开发各种应用系统提供了广泛的基础地理信息支持。

2.4 安全性高

该平台针对不同的使用人群,提供了不同密级的授权,严格按照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对不同的使用人群提供相应密级的地理空间数据。并对软硬件设计进行了安全性论证。

3 数字兴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3.1 总体建设内容

项目要求建立兴义市城区约15km2的三维影像地形模型,城市标志性建筑、街道三维模型,系统要求能运行在兴义市政府专网上,并能实现各部门专题应用的并行接入。

3.1.1 标准规范与政策保障机制建设

很多专题数据往往分散在各个不同的部门,数据标准与规范不统一,数据质量、坐标系统、投影参数、精度、图形要素差别较大,上述因素造成了数据的不一致性,部门之间数据很难进行交换和共享,长此以往数据繁杂、分类不清,同一地区往往存在多套数据或缺失,资源浪费现象及其严重。因此,系统建设的首要工作便是结合兴义市地区实际需求,利用即将覆盖全省范围的CORS站系统,统一测绘基准,在国家及省级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地方数据标准规范体系。

兴义市地区成立数字兴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黔西南州国土资源局,负责统一指导、协调、督促。负责组织、落实、督察等日常工作,定期编发简报,通报进度。同时以公文的形式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政策性文件,切实保障数字兴义地理空间框架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及后期维护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使数字兴义建设成果更好的为地区经济和建设服务。

3.1.2 基础地理数据获取及整合

(1)基础数据的获取

主城区30平方千米1:500地形图测量(当前已测有15平方公里数字地形图,该区域需要纳入更新任务中);主城区30平方千米1:500航空摄影及规划区70平方千米1:2000航空摄影,其中70平方千米要求获取1:2000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线划图。城市及周边250平方公里1.5m分辨率卫星影像。

(2)数据整合

基础数据之间往往存在坐标系不统一的情况,从而导致,无法直接叠加在一起使用,给数据综合分析设置了障碍,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难以展开,为了能够使用这些数据,需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其次,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已有的基础数据往往老旧,现势性不强,不具备实用性。需遵循国家和测绘行业标准与规范,充分运用遥感、GPS、GIS等成熟的技术手段对这一部分数据进行采集和更新。

整合以上数据是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基础性与必备性工作,主要包括兴义市中心城区1:500比例尺DLG(见图1)数据,影像数据DOM(数字正射图),数字高程DEM,专题数据的整合工作。

3.1.3 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依据项目设计标准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对处理后的基础地理数据进行检查,数据符合标准后,才准予入库。

3.1.4 三维地形数据库建设

三维地形数据库是平台的数据基础,是DEM、DOM、DLG及三维建筑模型的集成,精确的三维地形数据库有助于更好的管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提供更符合现实直观的表现形式。三维地形数据库建库流程见图2。

3.1.5 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在更新完善后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之上进一步整合加工,提取符合公共需求的地理要素内容,进行面向信息化要求的数据重组,扩展地名地址地理编码,建立要素与瓦片的一体化索引,实现多种数据的无缝集成,研制开发网络化的应用服务与运行维护系统,建立兴义市权威的、唯一的和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3.1.6 建立五个典型应用示范系统

在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基础上开发构建五个典型应用示范系统,选择国土资源、计生、公安、消防和社会公众服务等应用部门和领域进行示范系统建设,再逐步扩展到规划等具备条件的政府部门,应用科学化、数字化环境全面促进该部门的高效、快速管理手段的转变和实施,并总结应用模式和经验,在政府及其各部门全面推广。

3.1.7 支撑环境建设

兴义市三维公共信息平台的设计将严格参照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规范与地理信息相关标准。整个系统是以数据中心为中心节点的星型网络。数据中心建立在高速局域网(3M)上,网络采用UDP和TCP/IP协议;服务器操作系统拟采用Windows 2003 Professional。系统支撑环境由数据中心建设、用户服务子系统建设、数据通讯网络建设组成。

3.2 项目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明确了设计依据、技术指标,确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运行服务模式设计,支持环境建设等工作内容,以及主要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3.3 运行服务模式设计

3.3.1 模式架构

服务门户应基于通用浏览器(如IE、FireFox)、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进行构建。SOA是大型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平台服务门户采用SOA进行构建。在服务门户中,所有的服务功能都应具有明确的可调用接口,具有标准、通用、松耦合和重用性好等特点,以Web Service的方式进行提供。通过对这些功能接口的组合,形成服务门户特定的业务应用和业务流程;同时,服务门户还可进一步将这些接口进行封装和,以便于网络用户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将平台提供的服务整合到用户自己的业务应用系统中。

3.3.2 主要功能

服务门户采用单点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技术,用户在一次成功登录门户后,即可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系统功能和信息内容,避免在多个功能模块间来回切换而形成的网站资源消耗,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可管理性和安全性。服务门户具备用户注册、目录检索、元数据查询、地图浏览、路径分析、检索定位、空间量算、地图、数据交换、服务跟踪等功能,向政府、企业、公众各界用户提供全方位、不同层次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

平台服务门户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如图4所示,包括平台管理功能、应用服务功能、接口服务功能及其它功能等。

其它功能,包括新闻动态、政策法规、BBS论坛、使用指南等。新闻动态用于展示公共平台建设、发展及运行的动态信息;政策法规用于与公共平台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相关标准规范;BBS论坛用于服务门户对外宣传、消息以及收集客户反馈;使用指南用于实现公共平台与用户的互动交流,为用户查询、浏览网站上的各类信息、使用各种服务提供向导和帮助。

3.4 技术指标

3.4.1 性能指标

公共信息平台的性能主要包括系统自动运行能力,错误处理能力,数据备份能力,运行稳定性能力,联网和扩充能力、数据服务能力等。

用户客户端能实现自动下载更新,高速浏览,操作简便以及远程技术支持能力。数据中心具备城市景观漫游、展示等功能,能自动接收处理用户端数据要求;系统发生故障时可自动警示值班人员。具备自动响应用户请求,提供数据服务的能力;具备监测用户登陆记录的能力,并留有针对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的接口;具备用户使用授权、认证,监测用户使用时间、流量大小的功能。具有兼容性接口,可与多种数据库系统相连,完成地理信息的实时共享;可适应用户中心到用户间通信方式的扩充和改变,并尽量兼容未来的移动通信方式;具备通过政府专网进行数据服务的能力。

3.4.2 数据指标

卫星正射影像和航空正射影像DOM: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小于1m)或航空影像(1:500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1:1万和1:5万;矢量化数字地图:1:1万、1:2000、1:500(针对不同浏览分辨率下应用);房屋测绘数据:楼层面积、楼层高、楼层数、边长、房屋平面图等等;POI热点区信息;建筑物外表数码相片;地物编码应与国家地理要素编码一致。

4 结 语

三维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要真正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后续的应用推广和数据更新维护更显重要。平台的生命力在于数据内容的丰富性和时效性,并在它上面开发各种应用系统,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会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

[1]陈军.论数字化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与应用[J].测绘工程.2002年03期.56~57.

[2]袁存忠.胡海燕.余丽钰.福建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及应用[J].海峡科学.2010年11期.23~24.

第7篇

作者简介:肖荣波,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3S应用及生态评价与规划等。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7BAC28B01);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0B070300004);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0Y1-C621)。

(1.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0; 2.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温哥华,加拿大)

摘要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是影响社会经济活力、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置以及城市交通、住宅、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科学开展城市规划的基础与前提。传统的等值区域图法只能描述一个地区总体城市分布状况,难以准确反映城市内部人口的实际分布。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23篇研究成果,将城市人口分布空间模拟方法总结为城市人口密度模型、内插法空间分布模型、地理因子相关性模型(包括光谱估算法、土地利用密度法、居住单元估算法、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法、硬化地表估算法)3大类7种,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及改进措施。人口空间分布模拟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有较大应用价值,重点讨论了在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详细规划等不同规划层面人口空间分布适用模拟技术。最后指出为提高我国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预测精度,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城市人口空间分布进行估算模拟将成为该领域研究趋势,以期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人口密度模拟;遥感;精度;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 TU98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6-0013-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6.003

人口的空间分布是影响城市社会经济活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服务的配置以及城市交通、住宅、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我国城市规划通常只注重人口规模的预测,较少考虑区域内部人口分布的差异性,使得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掌握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信息不仅是制定区域长远发展政策、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城市日常管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等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我国城市人口信息通常是通过人口普查、人口抽查等方式获取,它一般基于行政单元(如街道办事处)为基本的统计单元,人口密度是通过该区域人口数与区域面积计算出来。传统常用表示人口分布的方法是等值区域图法,即用不同的颜色和灰度表示人口密度的高低[1]。该方法虽然在大范围内能够反映出人口密度的整体布局,但无法准确反映人口的实际分布。该方法忽视了统计单元内部人口密度的差异性,同时面积的变化对计算的人口密度影响大,特别是城镇居住面积的变化对人口空间分布的精确性影响大[2]。

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23篇研究成果,将城市人口分布空间模拟方法总结为城市人口密度模型、内插法空间分布模型、地理因子相关性模型等3大类,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我国城市规划、人口地理学等相关研究提出科学参考。

1 城市人口密度模型

城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Clark提出的负指数函数(Negative Exponential Function)[3]:

P(r)P0e-br

式中,r为到城市中心的距离,P(r)为距城市中心r处的人口密度,P0是理论上城市中心处的人口密度,参数b为距离衰减效益的速率。Clark模型认为随着从城市中心(CBD) 向距离的增加,城市人口密度趋向于指数式衰减,即人口密度与距离之间是负指数关系。Clark模型可以从两个角度论证,一是从微观的角度假定一个住房服务价格弹性的单位值,然后借助效用最大化(Utility-maximizing) 方法推导城市人口密度的负指数形式;二是从宏观的角度,从Wilson著名的空间相互作用最大熵(Entropy-maximizing)模型出发,将空间作用流落实到某一个区位,同时考虑到交通分布模型,从而将空间作用模型导向负指数形式并类比为Clark模型[4]。

在Clark提出人口密度负指数模型后的20世纪60年代,支持Clark模型的实证研究进入一个繁盛阶段[5]。为了准确描述现实中的城市人口密度分布,众多学者尝试了各种函数类型。并以当时不断发展的城市经济学中的住宅选址模型为理论基础,推导出以负指数函数为前提的土地需求模型,其中包括二项式函数、正态分布函数、伽马函数、负幂指数函数、线性函数、二次函数等数10种函数类型[6]。然而后来伴随着西方城市化进程的复杂化,如多核心城市结构以及城市人口郊区化的出现,城市人口密度多核心模型、Cubic Spline模型等被提出并成为热点研究领域[7]。

城市人口密度模型是基于人口密度平均值的基础上建立的统计模型,它可以用简单的函数形式反映影响城市人口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可以从宏观层面上反映人口的空间分布趋势。这些模型反映出的人口分布是连续的、光滑的,但实质上人口分布是间断变量,微观的层面上它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城市人口密度模型难以准确地模拟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细节。

2 内插法空间分布模型

内插法空间分布模型具体思路和步骤为:①将研究的区域划分为一定分辨率的格网;②将区域内的人口数换算成人口密度;③每个区域放置一个中心点,并把人口密度连到中心点上;④使用一种内插方法把中心点上的人口密度内插成格网表面。该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主要差异在于内插方法和格网大小的选择上。内插法可以分为点的插值和面的插值,前者包括:最近距离法插值,如泰森多边形法,B样条插值,克里金(Kriging)插值,在经验知识基础上的手工目视插值,趋势面分析法,傅立叶变换及移动距离权重平均法等;后者根据在插值过程中是否采用辅助数据可分为:无辅助数据的面插值法和有辅助数据的面插值法[8]。吕安民等人选用核心估计方法作为内插方法对廊坊市人口密度进行了实验论证[2]。Tober于1979年提出Pycnophylatic插值法将人口数据从不规则面状分布转变成表面分布[9]。而格网大小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总体上格网越小,其人口密度精度越高,城市地区格网一般小于农村地区。

该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实现了将人口统计值从不规则的统计单元分布到规则的格网中,使得人口分布信息与其它栅格数据如环境数据进行综合空间叠加分析成为可能。但是,其局限在于基于格网的人口分布是假设人口在一定分辨率的格网内是均匀分布的。虽然格网的分辨率可以调整,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其形成的连续人口密度表面与实际人口分布还是有较大差距。

3 地理因子相关性模型

由于人口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地理因素的影响,许多学者通过人口与地理因子相关性建立回归模型,反演出人口实际的空间分布。尤其是随着GIS与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面参数越来越容易获取,人们越来越关注于从遥感影像上提取人口空间分布。根据选择的地面参数及研究方法不同,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五类:

3.1 光谱估算法

该方法是利用光谱值或者不同光谱之间运算值作为自变量,预测人口密度空间分布。该方法开始于1982年,Iisaka和Hegedu在东京郊区小区域尺度,使用基于MSS的回归模型对人口进行估计;Landford等在1991年对49个人口统计区域(Census Wards)人口进行估计[10]; Lo于1995年利用SPOT影像对香港九龙44个TPU (Tertiary planning units )居住单元户数进行了估算[11]。Harvey利用TM影像在像元水平上对澳大利亚Ballarat城市人口进行估计,该研究选择了如Normalized band 1、Ratio: band 1 to band 4等14个光谱值为预测变量,通过6个模型对比,结果表明:训练集与检验集相关指数分别达到0.92、0.86,模型在低人口密度区域对人口密度有高估,而在一些高人口密度区域人口被低估[12]。光谱估算法可以迅速建立光谱值与人口密度的关系,但由于遥感光谱值与人口密度相关关系的稳定性较差,随着区域不同变化较大;即使在同一个区域,不同时期获取的影像与人口密度的相关性都差异较大,难以推广使用。

3.2 土地利用密度法

该方法是通过建立土地利用及相关地理因素和人口统计数据的回归模型,实现对研究区人口密度的模拟。其技术流程一般遵循:①基于遥感技术土地利用分类,②建立地面地理因子同人口密度的回归模型,③模型求解与误差分析,④模型校正。具体建模过程:假设某区同类土地利用的人口密度相同,通过抽样调查人口,求得j统计单元中i用地类型对应的人口密度Dij,利用遥感图像求出表示j统计单元中i用地类型对应的面积Sij,则j统计单元人口数pj为:pj∑ni1Dij×Sij,其中n为区域中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整个区域的总人口估计数Pe为:Pe∑mj1pj,其中m为研究区中统计单元总数[13]。 该方法当前应用最为广泛,如田永中等人根据分县控制、分城乡、分区建模的思路,建立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1 km栅格人口模型。其中农村人口采用线性加权模型进行模拟,城市人口建立基于城镇规模的人口距离衰减加幂指数模型[14]。Yuan则通过重建模(Remodelling)的方式利用各个统计单元实际人口数对模拟结果进行校正,实现了不同统计单元之间同一种用地类型人口密度不一定相同的设想,从而提高模拟结果的精度[13]。

3.3 居住单元估算法

水域、农田、林地等显然不宜人类居住,但在土地利用密度法中却分配了人口密度系数,导致该方法模拟精度不高。城市人口密度是由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与住宅建筑容积率决定,利用人口与居住面积线形相关的原理建立城市人口居住单元估算法[15],其计算公式为:P∑ni1PiFi ,P为总人口数,Pi为每户平均人口数,Fi为户数,n为不同的住宅类型。

该方法最为关键的是获取居住用地数据,一般是利用大比例尺航空遥感图像,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及结构特征,人工将不同住宅的类型分开,然后对不同类型的住宅分别进行住宅数统计,每户的平均人数主要通过实地抽样调查获得[15]。徐建刚等人在做上海普陀区人口密度估算时,将居住用地分为了公寓和花园类、里弄类、简房类、多层公房类、高层公房类。多层综合类和农宅7个类别,估算平均误差为7%-13%。虽然该方法精度较高,但是在住宅用地遥感分类上需要大量的目视人工解译,花费时间精力较多,难以在大型城市推广应用。

3.4 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法

与土地利用法相似,该方法通过建立地面灯光信息同人口密度的关系,模拟夜间人口分布状况。由于灯光数据本身就涵盖了交通道路、居民地等与人口分布密切相关的信息,因此在用灯光数据模拟人口密度时无需再考虑这些因素。相对于用其他数据模拟人口密度而言,该方法所需数据量较少,易于实现。尤其是灯光强度产品,因其不仅具备空间形态信息,而且具有强度信息,所以在人口密度模拟方面更具潜力。卓莉等人选用专门针对亚洲地区开发的DMSP/OLS非辐射定标夜间灯光平均强度遥感数据模拟了中国的人口密度,利用灯光强度信息模拟了灯光区内部的人口密度,利用人口与距离衰减规律和电场叠加理论模拟了灯光区外部的人口密度[16]。该研究不仅模拟了灯光斑块内部的人口空间密度,而且模拟了更为广阔的灯光区外部的人口密度,是对基于灯光数据人口密度模拟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但OLS传感器分辨率较小,更适合于大尺度人口密度的快速估算,针对单个城市内部常常受到分辨率的限制。

3.5 硬化地表估算法

硬化地表(Impervious Surface Fractions,简称ISF)是指防渗水表面,常见于城区地面及居民区等构筑物,它反映了人工对地面性质的改造,通过它能获得人口空间分布的相关信息。Wu 利用ISF对TM进行土地覆盖类型分类,六种类型中可大致分为居住区域和非居住区域,并在分类中对错分的像元进行检验,以提高分类精确性。然后用共协克里金插值法(Cokriging),根据居住区ISF比例同人口数据建立相关关系建立模型,测试精确度并校正之。该研究将ISF和共协克里金插值相结合,使估计相对误差降为-0.3%,对比使用传统土地分类法的1.0%要低,采用ISF分类较传统土地利用分类法更优越[17]。传统土地利用分类是间断变量,而硬化地表指数是连续变量,可以与人口密度形成连续的函数形式。硬化地表估算法沿袭于建成区面积的思想,Ogrosky 在波兰Puget Sound地区的研究表明,人口数与遥感影像上的城区面积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2=0.96)[18]。

4 不同模拟方法特征比较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是研究城市经济、交通、居住、环境等问题的基础,但传统基于行政界线的人口统计与其它地理信息的边界不一致,使得数据之间难以关联,不便于进行人口与其他信息的综合分析。同时我国行政区划经常变动,不同年份人口数据可比性较差。城市人口密度空间信息提取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分析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将城市人口分布空间模拟归纳为:城市人口密度模型、内插法空间分布模型、地理因子相关性模型等3大类,7种估算方法(见表1)。

其中,城市人口密度模型可以揭示人口分布的特征机理,可以从宏观层面反映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趋势,但其空间模拟分辨率低、难以体现区域内部空间差异,因此需要与其它地理因子结合进行模拟。内插法空间分布模型可以将点状人口数据转化为面状分布,直观地表达了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总体特征,但由于未考虑影响人口分布的其它因子,因此该预测模型与实际情况有所差距。地理因子相关性模型主要包括光谱估算法、土地利用密度法、居住单元估算法、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法、硬化地表估算法等,由于考虑了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改善了模拟结果,但其精度主要依赖于地理因子本身的准确度和获取难易程度,同时,相关地理因子一般采取相关分析来确定与人口密度的关系,并未从机理上进行解释说明,因此总体模拟精度也受二者相关程度影响。

表1 七种城市人口分布空间模拟方法比较

Tab.1 The Comparison of Seven Population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s

5 讨 论

5.1 对于我国城市规划的应用

我国城市规划从空间层次主要可以分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本文将重点讨论了这三个层次人口空间分布的应用,还分析了其对城市人口规模预测、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等的应用启示。

(1)对于城镇体系规划,重点是摸清各个城镇的人口组成与分布情况,以此来确定城镇规模和主要职能。人口分布研究通常的方法是基于行政区单元(如街镇)进行统计,但由于我国部分大型城市目前空间结构复杂,多个新城或者卫星城围绕中心城区分布,存在较多“人户分离”的现象。如仅从户籍角度来研究,就会导致较大的误差。如利用人口统计数据,结合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法进行修正,可以较为准确的确定各个地区实际服务人口。需要注意的是,在城镇体系层面,各个中心城市对人口有较大的极化作用,基于各个行政单元人口密度方法,只能大致反映不同区域人口密度的差异,对于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还是要重点考虑城市集聚区域。尤其是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行政区域较大,利用人口统计数据结合其它地理信息,提取城市人口实际空间分布更加有意义。

(2)对于城市总体规划,人口的空间分布不仅是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局的基础,也是布置各项基础服务和交通设施的基础。因此,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相综合,以准确获得精确的人口空间分布。例如,可以首先分析街镇单元的人口密度,然后利用土地利用或者硬化地表等数据,尤其是建立居住用地面积和常住人口的关系,对人口密度进行细化。而城市人口密度模型或者内插法空间分布模型方法,可以将人口数据转化为空间连续变量,借此分析与其它城市要素的关系,如研究人口与城市公园分布的关系等。这种地理因子相关分析模拟法,一般对土地利用数据要求较高,调查工作量大,对于一般城市难以实施。另外,对于单个城市,也可以利用城市人口密度模型法,通过确定城市CBD位置与空间距离,即可快速估算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概况。

(3)详细规划涉及到人口空间分布的主要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其重点是通过分析人口的空间分布来进行城市配套设施的安排。由于控规对现状用地调查细致,因此可以采取居住单元估算法的思路,利用住宅建筑面积来推算各个地块的居住人口。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居住区,人均占有建筑面积差异较大,如别墅区一般会高于高层的居住区。可以借助《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思路,按照每户3.2人来计算人口与户数的关系。在实际模拟中,可以区分不同类型居住用地,设置人口密度参数。

(4)对于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启示。在我国城市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主要是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来确定的,因此,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的核心和热点问题之一。现有预测人口规模的主要方法有增长率外推模型、线性回归模型、逻辑斯蒂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劳动力弹性系数法模型等方法[19],但一般是针对总体人口规模来进行分析,难以考虑人口的空间分布。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尝试在以后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之中,通过模拟分析相关地理因子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反推人口规模的空间发展格局。如利用CA模型分析城市未来不同时期建设用地增长情况[20],结合其它地理因子如离中心区距离、地铁出入口距离、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城市密度分区管制要求等,模拟不同时期人口空间分布。基于这种思路,实现了人口分布在空间和时间2种尺度上的推演和模拟。

(5)对于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启示。人们通常采用常住人口密度和从业人口密度2个指标来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从生活空间的角度一般采用常住人口密度,而从经济活动的角度一般采用从业人员密度[5]。本文讨论的主要是指常住人口密度的概念。但在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常住人口密度和从业人口密度往往展示出不同的空间结构,需要综合考虑这2个指标。尤其是对于现代特大型城市,城市内部功能分区显著,往往形成多个就业中心。因此,对于从业人口密度的空间模拟,显得非常重要但也极具挑战。这是因为虽然从业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有很大关系,但由于不同职业性质就业密度差异较大,难以准确寻求就业密度和土地利用的关系。因此,具体模拟过程中,应在收集该地区各个地块用地性质的基础上,还需要诸如容积率、建筑高度、资本密度、主导产业类型等信息,结合人口密度理论模型进行综合多元统计分析,从而较为准确模拟从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

5.2 预测精度提高

预测精度是人口模拟的核心问题。以往研究表明:传统负指数函数对人口密度模型的评估结果来看,拟和度一般在50%左右。拟和度虽然根据不同的城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讲,数据越新,或者城市的历史越长,拟和度就越低。通过对现实的城市空间的观察,随着城市中其他就业中心的出现,以及郊区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密度不再随至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平滑减少[5]。而地理因子相关性模型预测精度取决于研究地区的代表性,土地分类的准确性,遥感类变量同人口统计类变量的相关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改进等。

诸多案例表明:任何单一的预测方法均难以从根本上提高预测精度。如仅以至城市中心距离来描述人口密度分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不同的函数形式使其更加适应现实状况。而地理因子相关性模型中,虽然我们采用多种方式提高了土地分类的精度,但预测精度并未有巨大突破。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如在传统的负指数函数中引入土地利用变量,城市开发变量等[21];在用土地利用预测人口密度时,首先考虑离城市中心距离因素,将研究区域分为城区、郊区、远郊区,分别进行回归预测,建立不同类型的预测系数[22];采用IKONOS影像提高了土地覆盖分类精度,结合共协克里金插值法将高分辨率影像人口信息,分配到统计单元内部,实现了微观尺度上人口密度精确模拟[23]。考虑到城市人口分布的复杂性,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城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进行估算,必将成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金君,印洁,李成名,林宗坚.人口密度推求的技术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02,(5): 58-60. [Jin Jun, Yin Jie, Li Chengming, et al. On Estimating Methods of Population Density[J]. Bulle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02,(5): 58-60.]

[2]吕安民,李成名,林宗坚,等.人口密度的空间连续分布模型[J].测绘学报,2003,32(4): 344-348. [Lv Anming, Li Chengming, Lin Zongjian, et al. Spatial Continuous Surface Model of Population Density[J]. Acta Geodetic Cartographica Sinica, 2003,32(4): 344-348.]

[3]Clark C. 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 [J]. 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s Society, Series A, 1951,114: 490-494.

[4]冯健.杭州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的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21(5): 635-646. [Feng Jian. Model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Its Evolution in Hangzhou[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2,21(5): 635-646.]

[5]李健,中村良平.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模型研究综述[J]. 国外城市规划,2006,21(1): 40-47. [Li Jian, Zhong CunLiangping. An Econometric Study on the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Functions: A Survey[J]. Urban Planning Overseas, 2006,21(1): 40-47.]

[6]McDonald J, Bowman H. Some Alternative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Function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76, (3): 241-252.

[7]Anderson J.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a City: Temporal Changes in Cubic Spline Urban Density Patterns [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85, 25: 413-425.

[8]Lam N S.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s: a Review [J]. The American Cartographer, 1983,10(2): 129-149.

[9]Tober W R. Smooth Psycnophylactic Interpolation for Geographical Region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979,74:519-530.

[10]Iisaka J, Hegedus E. Population Estimation from Landsat Imagery [J]. Remote Sensing of the Environment, 1982,12: 259-272.

[11]Lo C P. Automated Population and Dwelling Unit Estimation from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 A GIS Approach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995, 16: 17-34.

[12]Harvey J T. Estimating Census District Populations from Satellite Imagery: Some Approaches and Limitation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2, 23(10): 2071-2095.

[13]Yuan Y, Smith R M, Limp W F. Remodeling Census Population with Spatial Information from Landsat TM imagery [J].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1997,21:245-258.

[14]田永中,陈述彭,岳天祥,等. 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J], 地理学报, 2004, 59(2): 283-292. [Tian Yongzhong, Chen Shupeng, Yue Tianxiang, et al. Simulation of Chinese Population Density Based on Land Us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2): 283-292.]

[15]徐建刚,梅安新,韩雪培.城市居住人口密度估算模型的研究[J].环境遥感,1994,9(3):243-240. [Xu Jiangang, Mei Anxin, Han Xuepei. Model of Estimating Population Density in the Residential Quarter of Urban[J]. Environmental Remote Sensing, 1994,9(3):243-240.]

[16]卓莉,陈晋.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J].地理学报, 2005,60(2): 266-279. [ZHuo Li, Chen Jin. Modeling Population Density of China in 1998 Based on DMSP/OLS Nighttime Light Imag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60(2): 266-279.]

[17]Wu C S, Murray Alan T. A Cokriging Method for Estimating Population Density in Urban Areas[J].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2005, 29 (2): 558-579.

[18]Ogrosky C E. Population Estimates from Satellite Imagery [J].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1975,41:707-712.

[19]牛慧恩.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规范化研究――《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编制工作体会[J].城市规划,2007,31(4):16-19.[Niu Huien.Standardization of Population Forecasting in Urban Planning.City Planning Review, 2007,31(4):16-19.]

[20]聂婷,肖荣波,王国恩,等.基于Logistic回归的CA模型改进方法――以广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0,29(10):1909-1919.[Nie Ting,Xiao Rongbo,Wang Guoen,et al.An improvement on CA model of logistic regression: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J].Geographical Research,2010,29(10):1909-1919.]

[21]Yacovissi W, Kern C. Location and History as Determinants of Urban Residential Density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95, 38: 207-220.

[22]Xiao R B, Weng Q H, Ouyang Z Y, et al.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tion and Major Factors in Beijing, China [J].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2008,74(4):151-461.

[23]Liu X H. Estima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Using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 [M]. Doctorate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2004.

Model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Density for Urban Planning

XIAO Rong-bo1 DING Chen2

(1.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60, China;

2.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2329 West Mall Vancouver, BC Canada )

相关期刊